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文(二)口语交际:做手工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文(二)口语交际:做手工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文(二)口语交际:做手工人教部编版

口语交际:做手工

1.选择自己制作的一件手工作品,能按照顺序介绍制作的过程,把主要意思说清楚。

2.认真聆听别人的介绍,在听的过程中,记住主要信息。

重点

能按照顺序说清楚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乐于分享。

难点

认真聆听别人的介绍,在听的过程中,记住主要信息。

1.创设情境,欣赏作品。

设计“迎元旦”手工作品展,提前布置学生制作好手工作品,并在教室里展出,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同时向他人介绍自己的作品。2.争当小评委,颁发奖状。

颁发“最佳创意奖”“最佳发言奖”“最佳小听众”“最棒小评委”等奖项。要求至少达到其中一项:“按顺序将制作过程说清楚”“认真倾听”“记住主要信息”“手工作品有创意”等。

1.每人准备一件手工作品、一套同样作品的原材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创设情境,了解交际内容。

1.为迎接元旦,学校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工作品展览会。(课件出示学生课前制作好的手工作品。)

2.欣赏完这么多精美的作品,你有什么话想和老师、同学们说说吗?(我也想做一个小制作)这节课我们就来分享做手工的快乐。(板书课题:做手工)

设计意图:

用“迎元旦手工作品展”来导入新课,课堂上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的作品,孩子们欣赏着自己的作品,获得极大的成就感,激发了他们和同学分享的欲望以及介绍自己作品的兴趣,同时学习欣赏他人的作品。

二、视频示范,明确交际要求。

1.出示课件,明确听的要求。

现在老师教你们做一个手工作品的小制作,请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听听老师是怎样讲的,看看老师是怎样做的。等会儿请你们将老师制作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课件出示:

认真倾听别人的介绍,在听的过程中,记住主要信息。

2.多媒体播放制作不倒翁的视频,学生一边看一边听老师介绍制作不倒翁的过程。

3.老师同步讲解制作过程:

我的小制作是不倒翁。不倒翁是怎样制成的呢?首先要准备好制作不倒翁的材料和工具:彩纸、乒乓球、橡皮泥、牙签、蛋壳、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和工具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

我是这样制作不倒翁的:首先把蛋壳尖的一头用剪刀弄一个小洞,再把橡皮泥放在蛋壳最底下,作为不倒翁的身子,接着用牙签把乒乓球固定在蛋壳上方,作为不倒翁的头,然后在乒乓球上画上不倒翁的脸,最后用彩纸做一顶帽子戴在不倒翁的头上。这样,一个可爱的不倒翁就制成了。小朋友们,你们学会了吗?

4.交流讨论,提出质疑。

(1)交流获得的主要信息,提出交际要求。

引导评价,交流信息:你觉得老师的手工做得怎么样?从老师的介绍中,你记住了哪些信息?

预设1:我知道老师的手工作品是不倒翁。

预设2:我知道老师做这个手工作品要用到蛋壳、彩笔、胶水和彩纸等。

预设3:我知道老师先把蛋壳洗干净了,从鸡蛋的尖头扎一个小洞,把蛋清和蛋黄倒出来。

……

(2)引导提问:老师介绍的制作不倒翁的方法你记住了吗?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预设1:不倒翁为什么不会倒呢?

预设2:在蛋壳上扎洞的时候,蛋壳会破吗?

……

5.引导学生从声音洪亮、态度大方、介绍制作过程是否清楚等方面评价老师刚才的发言。培养学生针对听不明白的地方懂得发问的意识。(相机板书:按顺序说清楚、记重点、问明白)

6.学生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小游戏:我来问,你来说。

(1)师生合作玩游戏。

师:我来问:你制作的手工作品叫什么名字?

生:我来说:我的手工作品叫纸飞机。

(2)同桌合作玩游戏。说清楚作品叫什么,怎样完成的。问明白自己没有听懂的地方。

(3)两人一组在全班展示“我来问,你来说”的游戏。

7.重点指导按顺序说,并学习使用连接词。

课件出示:

我是这样制作不倒翁的:首先把蛋壳尖的一头用剪刀弄一个小洞,再把橡皮泥放在蛋壳最底下,作为不倒翁的身子,接着用牙签把乒乓球固定在蛋壳上方,作为不倒翁的头,然后在乒乓球上画上不倒翁的脸,最后用彩纸做一顶帽子戴在不倒翁的头上。这样,一个可爱的不倒翁就制成了。小朋友们,你们学会了吗?

(1)老师刚才介绍制作不倒翁的时候,用上了哪些表示顺序的词语?学生交流汇报。

(2)教师小结:说制作方法的时候,要按顺序一步一步地说,可以用上“首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还可以用上“第一步……第二步……”把手工制作的步骤说清楚。

课件出示:

首先……再……接着……然后……最后……

第一步……第二步……

(3)小组内交流,用上连接词,按顺序说说你制作手工作品的过程。听的同学评价是否按顺序说清楚了制作的过程。

8.小结学法:在介绍手工作品时,一定要按顺序说清楚名称、材料、工具;倾听的时候,要记住主要内容,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要多问为什么。

设计意图: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通过看微课、玩“我来问,你来说”的游戏等活动,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并在口语交际中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用上“首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第一步……第二步……”这样的词语,把一段话说得有条理,丰富了学生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巧,锻炼了他们听、说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全班展示,展现交际风采。

1.“幸运抽奖”游戏活动:视频滚动,随机抽选幸运小组。

2.幸运小组的代表上台介绍手工作品。(学生介绍时,老师用手机现场录像,录下学生介绍手工作品制作过程的视频)

课件出示:

温馨提示:

1.幸运小组的同学要按顺序说清楚手工制作的过程。

2.小评委一边听一边记住他们介绍的主要信息,没有听懂的地方,或者觉得幸运小组的同学没有说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疑问。

3.学生全班交流,“小评委”评价,教师点评。

预设1:学生单独完成手工作品的介绍。

预设2:学生和朋友、家人一起合作完成手工作品的介绍。

4.教师小结:不管是幸运小组的同学介绍制作手工作品的过程,还是认真倾听、提出疑问的小评委们的点评,都要做到——(齐读板书:按顺序讲清楚、记重点、问明白)设计意图:

口语交际是一种互动交往的过程,需要创造实践的空间,在“幸运抽奖”“小评委点评”这样有趣的互动交流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评价交流活动,扩大参与面,学生人人开口说、认真听、积极评,真正让口语交际落到实处。

四、点评颁奖,总结延伸。

1.小组点评,视频现场回放,全班点评。

2.颁发“最佳创意奖”“最佳发言奖”“最佳小听众”“最棒小评委”等奖项。按“讲清楚”“认真倾听”“记住主要信息”“手工作品有创意”等要求颁发奖状。

3.教师小结:介绍手工作品时,按顺序介绍清楚很重要;认真听是记清楚的关键。

4.布置作业: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大家回家也可以学着做一做,看谁做得最有创意。

设计意图:

课堂的最后环节,老师把同学们上台介绍自己手工作品的视频回放,全班点评和颁发奖状,既明确了口语交际的要求,又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介绍一件手工作品及其制作过程,这些作品可以是独立完成的,也可以是合作完成的。旨在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学习在倾听中抓主要信息,分享做手工的乐趣。同时在交际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1.创设情境,学会欣赏和分享。

课前我布置作业,为了迎元旦举办手工作品展,让学生利用周末在家做一件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体验动手之乐。多媒体展示学生课前制作好的手工作品,学生在分享自己的作品制作经验的同时,学会欣赏他人的长处。

2.有序说话,学会倾听和表达。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段特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采用了将课堂转换成现实生活的场景,使师生成为活动中的某一角色,巧妙安排“赏微课”“玩游戏”“幸运抽奖”等教学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手工作品是学生们自己动手做成的,对于制作的过程,学生们都比较熟悉,难就难在如何把制作的过程说清楚,说明白。为了使孩子们能够更清楚地、有条理地说明制作过程的先后顺序,在口语交际时,让他们用上“首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第一步……第二步……”这样的词语把一段话说得有条理,引导孩子们把自己制作的过程具体介绍出来,组织集体评价,从而激发学生表达和倾听的兴趣,让学生产生表达和倾听的欲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