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框架(详细)

初中语文知识框架(详细)
初中语文知识框架(详细)

初中语文框架

1.字音(汉语拼音方案、拼音的大写、连写和分写,语音的重音、停顿和语速、语音的音变)

2.汉字(汉字的特点、构造单位、书写顺序、汉字的构造方式、其他相关知识、初中生易错字)

3.词语(语素和词、词义、词的色彩、词类、词语的运用、短语的类型、词汇)

4.句子(句子的概念和成分、单句的种类、复句、修改病句、句子的变换与句子的选用)

5.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概念、种类和用法、标点符号的位置及作用)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

6.修辞(修辞的含义、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常见的修辞方法、修辞格中常见的语病、句子仿写、对联)

7.文体及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文学体裁知识)

. 下载可编辑.

8.文化常识(与称谓、古代官职、科举制度、风俗礼仪、中国文化之最、中国古典十大悲剧和十大喜剧)

9.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朝花夕拾》《繁星*春水》《三国演义》《红楼梦》《名人传》《骆驼祥子》

《伊索寓言》《童年》《爱的教育》《昆虫记》《海底两万里》《泰戈尔的诗》)

10.名句名段(注重积累及积累的方法)

1.古代部分:

. 下载可编辑.

(1).古诗词曲的鉴赏(古诗词曲的鉴赏方法、古诗词曲鉴赏题的解题思路、诗词格律概要)

(2).文言文阅读:A.文言文阅读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

翻译技巧

B.文言文阅读方法:课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的方法、比较阅读的方法

2.现代部分:

(1).综述:A.阅读文章的基本要求(理解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弄清结构、概括段意和中心意思)

B.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十步读书法、四遍八步阅读法、比较阅读法、背诵法、复述阅读法、回环阅读法)

(2).记叙文阅读:

A.记叙文的概念及分类

B.记叙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列出记叙的要素、理清记叙的顺序、找出记叙的线索、分析记叙的详略、

辨析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分析记叙文的过渡和照应、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

理解悬念的表现手法、理解抑扬的表现手法、理解衬托的表现手法、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理解白描的表现手法、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

C.记叙文的整体阅读(划分记叙文段落的层次、概括记叙文各段的段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 下载可编辑.

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辨别复杂记叙文中的主要人物、

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记叙文的比较阅读)

D.新闻与通讯的阅读(新闻与通讯的特点、新闻/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E.记叙文“六步”阅读法

(3).说明文阅读:

A.说明文的特点

B.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写作意图、文章主要容、文章表达方式)

C.说明文的种类

D.说明文阅读的步骤: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容

弄清说明顺序

把握结构形式

掌握说明方法

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理解说明文以说明为主,兼用记叙、描写、议论的表达方法(4).议论文阅读:

A. 议论文的文体特点

. 下载可编辑.

B. 议论文的三要素

C.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D. 议论文的种类

E. 议论文阅读步骤:阅读全文,明确论点

精读文章,分析论据

分析论证方法,理解论证的严密性

体会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F. 议论文“五步”阅读法

(5). 文学作品的鉴赏:

A. 文学鉴赏的概论(文学鉴赏概念、畴、能力要求)

B. 小说阅读(问题特点、从三要素入手分析小说、挖掘小说的主题、领会小说中优美、精辟的语句的含义

揣摩作品的写作技巧、小说“四步”阅读法)

C. 散文的阅读(散文的文体特点、阅读散文的要点、散文“六步”阅读法)

D. 现代诗歌的阅读(诗歌的文体知识、诗歌的分类、诗歌阅读的步骤和方法、诗歌“四步阅读法”、

. 下载可编辑.

现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E. 剧本的阅读(戏剧的分类、阅读剧本的要点、剧本“三步”阅读法、电影文学与电影文学剧本)

F. 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传说等文学作品的阅读

1.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和形式

. 下载可编辑.

初中语文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语文知识部分(84分)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4题,共2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山是凝.固的美,水是奔滕的美;______________;暄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 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我们有发现美的眼睛,有感悟. 美的心灵。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凝.固()感悟.() (2)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仿照前后语句,补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字数可以不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选出填在下面语段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_____,婉约________________,粗犷_____________,细腻_____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A、若大江东去似风拂杨柳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 B、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若大江东去如小桥流水 C、若大江东去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 D、似风拂杨柳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若大江东去 3.古诗(词)文默写。(10分) (1)这次诗歌大赛,涌现出大量具有新时代独特风格的作品,完全打破了陈旧的文风,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赵翼《论诗》中的名句填写) (2)关心民生疾苦是诗人的良知。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推已及人、舍己为人,发出了为民请命的最强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的“壮岁旌旗拥万夫”,明显有居高临下的个人英雄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则真实地流露了忠君和个人名节思想。 (4)君子之道的内容为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岳飞的“精忠报国”;范仲淹的“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知识点框架

初中语文知识点框架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 (一)成语错误使用 1.望文生义 2.用错对象 3.褒贬颠倒 4.修饰失当 5.不合习惯 6.敬谦错位 7.理解片面 8.形近混淆 9.轻重适当 10.功能混乱 (二)病句修改 1.语序不当 ①多层定语排序不当 ②多层状语排序不当 ③定语、状语混淆 ④虚词位置不当 ⑤主客颠倒 ⑥词语或分句逻辑顺序不当 2.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 ②动宾搭配不当 ③主宾搭配不当 ④修饰词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⑤介词与宾语搭配不当 ⑥关联词搭配不当 ⑦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①主语残缺 ②谓语残缺 ③宾语残缺 ④必要附加成分残缺 ⑤介词残缺 ⑥关联词残缺 2)成分赘余 4.结构混乱 ①句式杂糅 ②暗换主语 5.表意不明 ①有歧义 ②指代不明

6.不合逻辑 ①自相矛盾 ②分类不当 ③不合事理 ④否定不当 ⑤滥用数词 (三)句子排序 1.排除法 确定首尾句,排除错误选项 2.对应法 与原文的句子进行一一对应 3.方位法 依照事物的观察方为顺序,例如:正面——侧面——背面 4.语感法 依照上文语境进行选择 5.逻辑顺序法 依照事物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序,例如: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6.顺藤摸瓜法 依照句子之间有相互连接对应的词语进行排序 (四)信息提炼 1.了解新闻知识,筛选新闻信息 新闻从狭义上讲就是消息。一句话新闻就是狭义的新闻。一句话新闻一般包含这样几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其中“何时”“何人(何单位)”和“何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2.把握材料中心,概括新闻信息 一句话新闻材料有的提供导语和主体。导语部分中已讲了主要的新闻事实。 3.理解新闻内容,注意句式特点 有的新闻类考题考句子的仿写,答题时,既需理解新闻内容,又要注意句式特点。4.领会新闻内涵,注意概括分寸 概括事实不能过于笼统,要领会新闻的真正内涵,注意概括分寸。 5.拓宽知识领域,捕捉时代信息 二、古诗文阅读 (一)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理解 1.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①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②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③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2.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①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习题

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一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鏖(áo)战跛(bǒ)脚鞭笞(chī)三年五载(zǎi) B.濒(bīn)临骷(gū)髅呜咽(yè)觥(gōng)筹交错 C.不啻(dì)皈(guī)依枕藉(jí)怙恶不悛(quān) D.桎梏(kù)船舷(xián)星宿(xiù)同仇敌忾(kài)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磨炼门可罗鹊怡然毅然决然 B.寒喧立竿见影报怨以德报怨 C.切磋食不果腹慌乱兵荒马乱 D.针灸心悦臣服相亲文人相轻 3、使用标点符合全都正确的一句是() A.既然是汉语,就与汉民族、中华民族紧密相联。中学语文要不要突出民族传统?我以为是无须设问的。 B.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为了民族的利益,两岸应尽快携起手来。 C.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心中追求的美好精神境界。 D.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概括性又极强。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1]外交部长李肇星专门指示邓清波总领事要尽一切力量,尽快 _____ 中国遇难者身份。 [2]深圳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 ______ 员工实行内部退养。 [3]美国白宫10日反驳了民主党领导人 ______布什在越南战争时期曾“擅离职守”的指责。 A.核实富余有关 B.核定富余关于 C.核实富裕关于 D.核定富裕有关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 B.他是一位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学者,在学术研讨会上,每每能发表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孔之见。 C.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自从老师因为他上课不认真听讲而批评了他,这一段时间他再也不敢在课堂上讲话了。 D.老张用审视的目光看了一眼小李,然后淡淡一笑,话语中带着一种扪心自问的悔意。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走进九寨沟,如同进入仙境,那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貌把我陶醉了。 B.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公民都高度关注、深恶痛绝的。 C.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D.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它们是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必考知识点汇总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必考知识点汇总 语文这一科目考试内容涉及方面诸多,考试内容既包含语文学科知识,又包含语文课程理论的相关知识。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内容,很多考生在备考时就乱了阵脚。为了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华图教师罗列出初中语文国考资格证考试必看20考点,希望能给广大考生提供一些帮助。 1、错别字辨识 在近几年的考试真题中,这一知识点几乎每年都在案例分析题的第二小题中考查,题目给出一篇作文,需要考生阅读后从中找出错别字,并加以改正。这一知识点属于识记应用类,需要考生掌握字形并能正确应用。它看似简单,但是需要考生的细心和耐心。语文学科博大精深,考生需要正确读写3500个常用汉字,范围非常广。而且题目中的习作段落篇幅较长,要从中找出错别字,需要考生仔细阅读,耐心寻找。 2、语病辨识 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这一知识点几乎每年都在案例分析题的第二小题中出现,和错别字放在一起考查。题目给一篇作文,需要考生阅读后从中找出病句,并加以改正。这一知识点属于应用类,需要考生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和病句修改方法。 3、词类活用 这一知识点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从近几年的考试真题来看,题目通常给出一句话,并指明句子中的某个字是特殊用法。考生需要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与题干中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这需要考生掌握词类活用的几种常见类型。 4、中国古代文学 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一些古代文学常识,在考试中,经常以选择题的出现。如2012年上半年的考试中,题目要求考生选择属于骈文的一项。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骈文的概念,还要熟知选项中的文章。由此看出,对于古代文学,考查不是简单的识记,而是理解,这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 5、中国现当代文学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一、语文基础知识的类型及其重要性 “知识是智能的基础,记忆是思维(智力之核心)的基础”,可见掌握“双基“的重要。 “语文基础知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凡语音、字词、句法、修辞、标点符号、文化文学常识、写作常识、诗文背诵等,都包括在内。 为学习方便,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记忆型、应用型。从考纲考点考题上看,记忆型的知识,起码有字词的音形义,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和填空,名言佳句的填空,文言文实词的比较等。应用型的基础知识,如标点符号、近义词和成语的选择、病句的诊断、古今诗文的理解和赏析,几乎覆盖所有考题。 二、学习掌握“双基”的有效方法 1、强化记忆的“秘诀” 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实质就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这里根据心理科学,总结强化记忆的五条诀窍。 ①首记:“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这是说对首次记忆的新内容,一定要“不惜千金买宝刀”。心理学表明:10分钟能记住的东西,要再有5分钟,变换着方式(默想、默写、诵念等)去记忆,效果最佳。许多同学,记忆新知识时,只是达到了一种临界状态,就自以为记住了。这样的记忆量,十分钟后就消失40%,更增加了间隔记忆复习的困难,实在得不偿失。 ②复记:“悬虫低复上,斗雀堕还飞”。反复记忆才能相对克服遗忘。对较复杂、深奥信息的记忆,不可能一劳永逸。心理实验证明:凡自己默诵的东西,三小时后遗忘10%,三天后遗忘25-30%,时隔越长,遗忘率越高。我们重点中学的学生,必须结合实际,科学安排复记。首记可在讲课当天晚自习;二轮记忆在临新课前一天自习,或其它时间;三轮则在课前几分钟,用过电影的方式再现。事实证明,各轮复记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绝对可行。 ③化简:“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对复杂的知识系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化简为原始的、天然的、通俗的要素,就能记得牢、多、快。这里介绍三种化简法。第一,抓共性化简。如很多形声字、会意字,其中有很多字的构字部件是“人”和“手”的变形。如“ 亻”、“方”、“元”、“攵”、等是“人”的变形;“扌”、“寸”、“又”、“彐”、“廾”等是“手”的变形。抽出变形“人”和“手”,能帮我们区分很多汉字的形和义。如“陷”左上为人凡īan 韵者皆从“xiàn”(“陷”之古字),“舀”上为手,凡ao韵者皆从“舀”。“舁”下为手,当“举”讲,不是“鼻”的下部。“祭”上以“又(手)”取“月(肉)”,表示恭敬,不是“登”的上部(张开的两只脚)。“牧”以“牛”、“人”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集锦大全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集锦大全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 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附:诗歌知识大全 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 这句话看似平淡,但对“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蕴含了不要在那浑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写山村风光。由近渐远,景色越来越开阔,写出了一派清幽恬静的气氛。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渐欲”、“才能”两个字眼富于动态,表现出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 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护”、“绕”二字显得极有情致。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这是动中即景,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后引申为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这几句诗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吞吐日月的博大胸襟。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给人乐观、向上的力量。 8、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 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一、古诗名句积累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9、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7、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3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4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4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初中语文知识体系梳理)语言运用知识点

语言运用专题

破题方式: 一、语句衔接与排序类题 1、通读所有句子,明确这些句子形成的语段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按照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选填句子或排列句子。 2、分析上下句的连贯衔接,注意:1)关联词:分析逻辑关系;2)意思有关联的词语:指代词、序数词、表相关时间或空间的一组词等;3)照应与过渡性的词语或句子。 3、看语言的节奏和音韵是否和谐。 二、图文转换类题 (一)徽标类图文转换题 第一,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的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第二,说明(介绍)画面要按照说明顺序,比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 第三,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要联系具体对象进行合理想象。(二)漫画类转换题 1.关注漫画的构成元素 注释(可以没有)对画面情境的提示与注解 图画:主题各元素构成情景 标题:(即题目,可以没有):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2.基本答题技巧 (1)细察画面,抓住矛盾。(人、物、景不遗漏,细致分析) (2)分析细节,揣摩寓意。(分析图中每个元素之间的密切关系;夸张处有弦外之音,细节处表达真正意图) (3)注意提示,抓住关键。(标题,漫画中的文字) 3.不同命题方式的答题方法 (1)画面描述 要本着“着眼整体,注意细节,留意对象,按照顺序”的原则. 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进行描述。 (2)揭示寓意 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付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

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而所揭示的主题 (3)拟写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示漫画寓意或讽刺对象的作用。拟定标题要先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三、提炼与概括类题 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把握提炼与概括的一般方法。 1.宏观层面 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要点,弄清全文的主要意思,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二步,审读题目,锁定区间,并作进一步的细致阅读; 第三步,细心探究,寻找标志,如文章的标题、主旨句、中心句、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等,它们往往在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四步,比较辨别,提炼要点。另外,还要挖掘一些隐性信息 第五步,全面概括,简洁、准确地表述。 2.微观层面 (1)摘句法。就是摘出文段的中心句。这种句子一般是文首的总括句或起始句、文末的总结句或文中的过渡句。 (2)概括法。对于没有直接出现中心句的文段,则需仔细阅读,分清层次,归纳概括。常见的方法有:①归纳法,就是摘引段中的关键信息,然后进行整合;②取主舍次法.就結抓住文段的主要内容,舍去次要内容,压缩概括。 (3)组合法。就是文段有几个并列的层次,把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组合起来。 对于新闻类信息提炼题,导语是对新闻主体事件的高度概括,可从导语入手,提取关键词如果材料没有导语,则需将各段的关键佶息提取整合。可以用“人(物)+事件+结果”的模式回答。总之,要牢记口诀:“摘取导语再压缩,提炼要素要整合,独特信息必突出,恰当简称省字数。” 如果是拟写新闻标题,答題时更要特别注意导语的作用。一般消息的标题为“人物+事件”消息的标题要求髙度概括,以醒目的形式直接揭示消息的内容。 四、口语交际类题 生活中我们要留心别人的语言,同时还要积极地与人交往,多参加讨论、演说、辩论等语文实践活动,在交往中学会得体的说话技巧。同时,也要掌握解题的基本技巧。 1.读慷情境,抓住中心。 2.领会意图,设身处地语言的表达要能“如出己口”,与人物的性格、年龄等特征相符合。 3.注意礼貌,语言表达简明、连贾、得体。口语交际题的解答准则: ①言之有“礼”,即文明得体; ②言之有“物”,即有内容; ③言之有“序”,即有合理的顺序; ④言之有“理”,即劝说要合情合理,以理服人; ⑤言之有“节”,即简明。 此外,还要注意试题对字数的限制。 五、仿写、续写及秀此类题 (一)仿写类 仿写题非常重视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完成仿写题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

第一部分教材教法与教案 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第二节语文教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 第一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运用能力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学指导与评价能力 第三章经典教学案例与教案设计展示 第二部分专业知识 第一章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第一节文言实词与虚词第二节常见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第三节文言文的理解第四节古诗词鉴赏 第二章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第一节现代汉语第二节汉字第三节词汇 第四节句子第五节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第三章文学概论 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二节文学活动第三节文学创造 第四节文学作品第五节文学消费与接受 第四章现代文阅读 第一节现代文分析与理解第二节文学作品鉴赏 第五章写作基础 第一节写作概述第二节常用文体写作 第六章中外文学史 第一节中国古诗词赏析第二节中国古代重要作家作品赏析 第三节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赏析第四节外国重要作家作品赏析 第一部分教材教法与教案 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 (一)初中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真题点睛 语文课程是()与人文性的统一。 A. 工具性 B. 思想性 C. 政治性 D. 情感性 【答案】A 【名师点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初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完整版)初中语文知识框架(详细)(20201017212857)

初中语文框架 1?字音(汉语拼音方案、拼音的大写、连写和分写,语音的重音、停顿和语速、语音的音变) 2. 汉字(汉字的特点、构造单位、书写顺序、 汉字的构造方式、其他相关知识、初中生易错字) 3. 词语(语素和词、词义、词的色彩、词类、词语的运用、短语的类型、词汇) 4. 句子(句子的概念和成分、单句的种类、复句、修改病句、句子的变换与句子的选用) 5. 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概念、种类和用法、标点符号的位置及作用)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 6. 修辞(修辞的含义、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常见的修辞方法、修辞格中常见的语病、句子仿写、对联) 7. 文体及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文学体裁知识) 8. 文化常识(姓名与称谓、古代官职、科举制度、风俗礼仪、中国文化之最、中国古典十大悲剧和十大喜剧) 9.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朝花夕拾》《繁星*春水》《三国演义》《红楼梦》《名人传》《骆驼祥 子》 《伊索寓言》《童年》《爱的教育》《昆虫记》《海底两万里》《泰戈尔的诗》) 10. 名句名段(注重积累及积累的方法)

1?古代部分: (1).古诗词曲的鉴赏(古诗词曲的鉴赏方法、古诗词曲鉴赏题的解题思路、诗词格律概要) (2).文言文阅读:A.文言文阅读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 翻译技巧 B. 文言文阅读方法:课内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的方法、比较阅读的方法 2. 现代部分: (1).综述:A.阅读文章的基本要求(理解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弄清结构、概括段意和中心意思) B. 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十步读书法、四遍八步阅读法、比较阅读法、背诵法、复述阅读法、回环阅读 法) (2).记叙文阅读: A. 记叙文的概念及分类 B. 记叙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列出记叙的要素、理清记叙的顺序、找出记叙的线索、分析记叙的详略、 辨析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分析记叙文的过渡和照应、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 义、理解悬念的表现手法、理解抑扬的表现手法、理解衬托的表现手法、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解白描的表现手法、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 C. 记叙文的整体阅读(划分记叙文段落的层次、概括记叙文各段的段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辨别复杂记叙文中的主要人物、 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记叙文的比较阅读) D. 新闻与通讯的阅读(新闻与通讯的特点、新闻/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E. 记叙文“六步”阅读法 (3).说明文阅读: A. 说明文的特点 B. 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写作意图、文章主要内容、文章表达方式) C. 说明文的种类 D. 说明文阅读的步骤: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 弄清说明顺序 把握结构形式 掌握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理解说明文以说明为主,兼用记叙、描写、议论

部编初中语文中考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集锦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集锦 一、题干中隐含的“常用术语” 中考试题题干是解题的“线索”,它给考生指示答题方向、范围、要求等。读懂题干,才能从容抓分。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题干中隐含着“常用术语”。总结起来有以下一些: 表达方式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课外阅读指课本(教材)之外的阅读内容。不管是课内读的还是课外读的内容。 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 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 二、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 一、考试目标 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在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2.语文教学设计能力。能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初中学生的 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掌握初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熟悉语文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能够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品味、鉴赏文学作品。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遵循初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内容及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5.正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能够在教学中体现其倡导的基本理念,落实其规定的课程目标。 6.熟悉现行通用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结构方式、选文特点,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用教材。 7.掌握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教学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使用。(二)教学设计 1.能够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及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 2.能够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3.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已有知识水平,诊断并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4.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 5.能够把握所选教学内容及其特点,准确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顺序。 6.能够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所选教学内容及学生语文学习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7.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与教学重点、难点相关的教学环节。 8.了解语文教学资源的多样性,能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合理开发、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 9.了解编制教学方案的基本规范与要求,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方案。 (三)教学实施 1.能够根据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合理安排教学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集锦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汇总(一)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

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一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臵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

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臵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

《语文课程标准(初中)》学科知识竞赛

沟中学2012年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学科知识竞赛 一、填空(每空2分,共计10分) 1、(①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2、语文课程的(②多重功能)和(③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④)能力、(⑤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判断: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终身教育的思想,语文教育最关键的是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 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论”对我国语文教育曾有过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4、语文学科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要从学习语音、语法知识和规则入手,逐渐训练阅读与写作,努力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语文教材应该为师生留有足够的空间,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教师灵活处理教学内容的余地。(√ ) 6、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 7、应充分考虑语文课程的特点,不可机械照搬一般评价方法和其他课程的评价方法。(√ ) 8、《新课程标准》提出教材选文应具有规范性,富有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9、语文评价应注意整体性、开放性、重视定性评价、方式多样化。(√ ) 10、在语文评价中要高度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学生的自评互评往往片面、偏激,仅供参考。(×)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C ) A.交流工具 B.实践工具 C.交际工具 D.学习工具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 3、语文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来设计,下面表达不属三个维度内容的是(C ) A.知识与能力 B.过程与方法 C.人生观与价值观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新型的语文教学方式应该是( C ) A.灌输、分析、讨论、训练的方式 B.讨论的方式 C.积极倡导、逐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D.网络教学的方式 5、语文评价的目的是(C) A.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教的情况 B.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以便选拔与甄别

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大全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语文相关 / 综合性学习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大全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 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 计资料适用于初中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 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一) 古诗阅读与赏析的考点主要有: ①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 ②正确划分诗歌的朗读节奏; ③理解概括诗歌描绘的内容; ④理解诗歌表现景物的特点,体会诗歌写景的妙处; ⑤把握诗人抒发的情感或表达的理趣; ⑥对诗歌的炼字用词进行一定的评价赏析,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⑦对诗歌中的饱含情感或富有哲理或写景精妙的名句能作一定的评析,并有自己的体悟; ⑧弄清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包括修辞); ⑨运用想象和联想读诗,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理解诗歌的意旨。 前五点主要是阅读,后四点是针对诗歌赏析。

常见考法: 1.诗意理解。诗意理解就是凭借自己的文言积累和试卷提供的注释,读懂每一句每一层每一节,就连标题、小序也不要放过。对诗词中所写的景、物、情、理,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诗句的含义,一一弄清。 2.意境把握。诗歌的意境,是作品中通过对寄托情感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等形象的描写,体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意境把握可以通过找景(描写了哪些景物)、绘景(描绘诗词中展现出来的情景画面)、品景(说说画面美在哪里,有何感受)来完成。描述时要力求忠实于原诗,语言力求生动形象,有诗意。 3.内容概括。从诗句中提取内容要点,对景物的特点、人物的感情态度、作者的观点、全诗的主旨等,能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清楚。 4.写法品析。诗词中字词的用法,各种修辞的运用,句法的作用,景与情、事与理的关系,全诗的结构特色,作品的艺术风格,等等,这些方面有些什么特点,为表现诗词的主旨起到怎样的作用。 5.情感体味。情感是诗词的灵魂。诗词中的情感,有的委婉缠绵,有的激昂澎湃,有的沉郁,有的张扬,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诗词的情感与其主旨有着直接关系,把握住诗词的情感走向,有利于准确读懂其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