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_6-10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知识点 (1)原因:英国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 略权益。 (2)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为主凶,美俄为 帮凶。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 浩劫。 3、俄国侵占中国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瑷珲条约》。 (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起 义军称“太平军”。 (2)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 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天国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3)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 国人华尔统领。 (4)1860年,李秀成在青浦痛击了“洋枪队”,是为“青浦大捷”。 (5)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慈溪的'战斗中,击毙 洋枪队的头目华尔,严惩了“洋枪队”。 A.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2.1860年10月,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这个侵略者是指() A.英国 B.英法联军 C.英美联军 D.八国联军 3.近代史上,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在哪两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开放 为通商口岸的?()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瑷珲条约》 4.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中的“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 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断壁残垣圆明园》 提问:你到北京去过圆明园吗?你 知道它昔日的豪华壮观与今日的断壁 残垣是怎样造成的吗?你知道有关它 的一些什么故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 材: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归纳: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 京条约》,并没有满足西方侵略者的贪 婪的欲望,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

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这一目的同鸦片战争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此次战争在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2.教师提问:为了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英法两国为战争寻找了什么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学生回答: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简单识记《天津条约》的具体内容,有关《天津条约》的影响将在后面部分进行重点分析。 目标导学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教师讲述:《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2.教师展示:《焚烧过后的圆明园》 (有条件可以放映视频《火烧圆明园》片断) 3.教师提问:火烧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史上惨痛和耻辱的一页,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4.教师提问:正是由于清政府府腐败无能,在火烧圆明园之后,清政府控制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请同学们简要归纳《北京条约》的内容? 学生归纳: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5.教师过渡: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多的是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结合教师所给出的材料分析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功绩、《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播放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曲和有关的电视画面,以气氛的渲染,将学生的思绪迁移到以往的历史中去。大约在170多年以前,历史上爆发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为什么会爆发太平天国运动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呢?它是如何发展的?结局如何?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2.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3.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二、定都天京 1.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其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掌握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3.使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原因;中国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反抗侵略,维护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继承的爱国传统。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2.列强的侵华罪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利用圆明园废墟的图片导入新课。 圆明园的焚毁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留给中国人的永久创伤,也是人类文明史上非常可耻的一页。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如何爆发的?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抢劫、焚毁圆明园?中国在这次战争中还丧失了哪些领土和主权? 知识点1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借口:英国借口亚罗号,法国借口马神甫,对中国发动了第二

次鸦片战争。 经过:1856 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随后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5页图片、数据资料,让学生分析讨论: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答案提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教师过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烧杀抢劫,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其中,最可恶的是把“万园之园”──圆明园给烧了。 知识点2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初,英法联军对圆明园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 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额也大幅增加。 2.教师总结: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耻辱,我们要努力学习,正视历史、不忘历史,将侵略者的残暴和丑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它表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才能挺直腰杆。 知识点3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危害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借口及实质;《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形成归纳说明英法美“修约”要求与战争爆发关系的思想方式。 ◆通过学生了解《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形成分析论述条约内容对中国社会 的影响的思想方式。 ◆通过图表分析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方位、面积和后果,形成读图理解能力的思想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后果的学习中,认识到英法等列强发动侵略战争加深了中国 人民的苦难,从而形成强烈的国家忧患意识。 ◆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鉴证资本主义列强血腥掠夺的罪恶面目和清政府的 腐败无能。 二、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华危害。 三、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建议教师讲授新课之前,可向学生提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鸦片战争外国侵略者攫取了哪些侵华权益?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进行如下概括:通过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英、美、法等国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他们并不满足。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又寻找借口,对中国发动了一场新的侵略战争。因此,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时,建议教师: 从整体出发扼要讲明战争的基本进程,点明战争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爆发到《天津条约》签订;第二阶段,战争再起到《北京条约》的签订。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战争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教师可教给学生编制"小年表";把知识系列化的方法,如:1856年英舰炮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7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卅 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天津条约》签订 1859年大沽之战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北京条约签订 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和"割九龙司地方一区"图,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 讲述"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上"一目时,建议教师: 1.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的中俄东段边界,然后,结合课本中的一"表"一图,简要讲述俄国是如何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的。由于该内容在初中已经讲过,这里不要再过多展开。 2.要把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的活动,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历史背景中去观察,突出其"趁火打劫"的卑劣手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新人教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一、兴起 1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鸦片 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剥削加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洪秀全的前期准备 洪秀全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和同学冯云山传教并发展壮大。3太平天国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达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二、发展壮大 1永安封王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均受东王制。 2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3太平天国的纲领文件 定都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4太平天国全盛 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进行北伐和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三、由胜转衰 1天京事变 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万岁,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出走。这一事件称为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挽救危局 封洪仁玕为干王,洪仁玕颁布《资政新篇》为能实施。 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不利局面。 3天京陷落 曾国藩的湘军,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的淮军共同进攻。 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4评价 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斗争时间长,范围广。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启示:历史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胜利。 1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目的、借口、过程和结果,了解沙俄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 土等基本史实。识记《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养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识读《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等地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通过小组讨论,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破坏的原因,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火烧圆明园。 【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教学方法】 讲读法、图示法、史料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鸦片战争》学习所得。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然而这场战争结束十几年后,中国人却仍处在屈辱困惑之中,没有看清自己的处境。但列强却不会给中国反省的机会,再次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欲壑难填 1、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鸦片战争的目的达到了吗?结合问题出示材料和表格。 《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 “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学生回答,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分析表格。(在此明确英国的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准备提出修约) 2、英国提出修约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在此明确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2.培养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教育学生不忘国耻。 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

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 教学重点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圆明园残迹和复原的图片,通过比较,教师设问:昔日富丽堂皇的圆明园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这场战争是如何发生的?我国又因此遭受了哪些灾难,侵略者又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我们来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 [讲授新课]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师讲述: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英国商人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课 件www.5y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4947435.html, (冀人版八年级上册) 【课标要求】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讲述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勇事迹。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和结束的时间及标志;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知道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了解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的情况;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列举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主要事迹。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编演历史短剧,让学生初步掌握收集、整理、运用历史材料和创新思维的方法和能力、与他人合作做事的能力;通过学习“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一目,培养学生从历史表格和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的

能力;通过写作以“勿忘国耻”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培养学生吸取历史教训,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和用表达自己历史情感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丑恶面目;通过揭露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雄事迹,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 【重点难点】 一、重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二、难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授课类型】 新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前指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查阅有关资料,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课知识要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课知识要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课知识要点归纳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标规定的课程内容: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借口: 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借口: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和参与国: 1.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咸丰帝在位) 2.参与国:英法(主凶);俄美(帮凶)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开始: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四、《天津条约》的签订: 1.概况: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

条约》。 2.条约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3.影响:侵略势力已经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一带。 五、《通商程善后条约》的签订: 1.概况:清政府与英、法、美国签订。 2.条约内容: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六、火烧圆明园: 1.背景:《天津条约》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咸丰帝让他的弟弟奕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2.概况:1860年10月初,英法联军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七、《北京条约》的签订: 1.概况: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奕䜣被迫与俄、美、英、法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2.条约内容: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八、沙俄侵占中国土地的时间和数量:

(no.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目标】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理解《马关条约》的危害。 【方法点拨】 本课重点是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难点是《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运用比较法去理解、记忆,提高认知能力。 预习形成课 学习导航一、选择题 1、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 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 2、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 A、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B、与俄国签订《北京条约》 C、与法国签订《天津条约》 D、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3、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而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看,这突出表现的实质问题是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结局 C、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D、腐败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4、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A、2亿元 B、2亿3千万元 C、2亿两 D、2亿3千万两 5、被清政府任命为全权议和大臣,赴日签订《马关条约》的是 A、魏源 B、林则徐 C、李鸿章 D、左宗棠 6、《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中,位于内地最远的是 A、沙市 B、杭州 C、苏州 D、重庆 7、19世纪八九十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四五十年代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 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扩大 B、索取的赔偿数额不断加大 C、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到内地 D、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8、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9、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中的“三国”是 ①英国②德国③法国④俄⑤美国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⑤ D、①③⑤ 10、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强租我国香 港地区的什么地方 A、旅顺、大连 B、胶州湾 C、“新界” D、广州湾 11、1898年爱国人士谢缵泰创制的《时局图》中, 其中俯卧在长江流域的“虎”代表的是哪一个侵略国家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12、《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相比,在地理位置上的突出特点是 A、深入到中国内地 B、集中到沿海一带 C、分布在中国最富饶的地区 D、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020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结合教师所给出的材料分析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功绩、《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播放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曲和有关的电视画面,以气氛的渲染,将学生的思绪迁移到以往的历史中去。大约在170多年以前,中国历史上爆发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为什么会爆发太平天国运动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呢?它是如何发展的?结局如何?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2.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3.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二、定都天京 1.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3.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法国大作家雨果讲的事情发生在()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2. 1860年10月,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这个侵略者是指() A.英国 B.英法联军 C.英美联军 D.八国联军

3. 近代史上,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在哪两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开放 为通商口岸的?( )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瑷珲条约》 4.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中的“一劫”

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5. 历史地图以简明的、特定的地图语言再现历史,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所学史事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历史地理概念。从反映历史要素的类别看,历史地图可分为疆域图、形势图、分布图等。右边这幅战争形势示意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左宗棠收复新疆期

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6. 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美国D.日本 7. 成龙电影《十二生肖》精彩纷呈,票房大卖,遗失在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中最后四个兽首终于回归祖国(电影剧情)。这些兽首铜像遗失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

2020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教案 新人教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识记圆明园被焚毁、领土被大量割占、主权进一步丧失的耻辱。 2.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列强肆无忌惮地侵略我国的根本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道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息息相关;作为青少年一代要为民族复兴和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教学重难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 2.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等列强侵华罪行。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读 1.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此次战争为何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它与鸦片战争有何联系?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述: 因为这次战争与鸦片战争在性质和目的上是一脉相承的,是英法等国为扩大在鸦片战争中所取得的侵略权益而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①政治上,它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如中国丧失了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②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中国沿海各省,并伸向中国内地,方便了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③外交上,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④文化上,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占领京城,火烧圆明园,对中国文化和心理造成严重破坏。 (3)战争过程与签订的条约 ①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②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③条约的危害:通过这些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随后,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2.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的侵华罪行主要有哪些表现?又签订了哪些条约?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1860年初,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并焚毁圆明园。英法联军在北京城郊抢掠烧杀近50天,京郊皇家园林如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玉泉山)、静宜园(香山)、畅春园等均被付之一炬。 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并扬言要直捣皇宫。奕被迫与俄、英、法、美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2)当你看到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你有什么感想? 生:我们要努力学习,正视历史、不忘历史,时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只有祖国强盛了,国民才能不受欺侮。我们应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而努力。 3.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简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

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国门洞开与社会初变第3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冀教版!

第3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又一场侵略战争,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它使我国的领土完整、主权独立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大洗劫,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这是一场民族的灾难和屈辱,作为青年学生都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要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难点:由于学生还缺乏足够的世界近代史知识的储备和一定的哲学、政治理论,因此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 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的一部分小字和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后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①此统计表反映了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贸易状况如何? ②你认为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③英国则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为此提出了什么要求?其要求的实质是什么?这一要求的实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19世纪40、50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资产阶级为开辟了一个拥有4亿人口的广阔市场兴奋得发狂,以为能大量销售其产品,获得高额利润。英国资本家曾梦想,“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但通过上表我们知道,鸦片战争后英国棉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在中国销售量有限。原因有三:一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对外国商品具有自然抵制性,这是根本原因;二是英国输华商品有不少根本不适应中国人的习惯和要求;三是英国等国大量输入鸦片,使中国出口收入大半被抵消,无力购买英国的工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导学案 设计:刘杨审核:史卫民课型:新授使用时间9月5日 导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重点:“列强侵华罪行”。 学习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知识链接: 1、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清政府表示拒绝,交涉没有结果。于是,西方列强决心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侵略战争。 2、导火线: 1856年,英国借口广东水师在广州黄埔捕捉中国船“亚罗”号上的海盗,派兵进攻广州。法国借口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在广西西林被杀,亦出兵入侵。1857年,英法组成联军,攻陷广州。 3、结果: 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中俄一系列割地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①开天津为商埠; ②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③割让九龙司给英国;④退还以前没

收的天主教资产,法方还擅自在中文约本上增加:“法国传教士可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⑤赔偿英、法所谓的军费各增至八百万两,恤金英国五十万两,法国二十万两。 4、影响: 政治上,它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性冲击。 鸦片贸易合法化、华工出国及允许外国人前往内地传教,都使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 导学过程: 一、导入:你去过圆明园吗,昔日辉煌的宫殿怎样变成了现在的残垣断壁?本课题目为什么称作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预习检测,看书自主完成以下内容,并在书上标划 A第二次鸦片战争 1不满足。 1、原因:2进一步打开。 3扩大。 2、时间: - 。 3、主要列强:主凶帮凶 4、英法罪行: 5、沙俄罪行:割占中国领土 6、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程度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太平天国运动) 1、爆发原因: 2、开始:1851年发动金田起义,建号。 3、目的: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目的为

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史实;掌握《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分析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阶级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洪秀全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史料的分析、解读,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难点】 重点:天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就是没有解决好农民问题而发生了农民运动,走向灭亡。现在我们就来根据所学回忆一下有哪些朝代是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走下灭亡的:秦等。当历史的车轮进入近代社会之后,这些农民运动呈现了哪些新特点?他们的历史作用又是什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归纳: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教师过渡:我们说时势造英雄,在这样的时势下,一个英雄应运而生。这个人就是洪秀全。 3.教师提问:洪秀全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创立了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学生回答:洪秀全于19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并积极传教,发展贫苦农民会员达两千多人。 4.教师过渡: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开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于1851年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运动。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 5.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洪秀全为加强起义军队伍建设所作的努力? 学生回答:洪秀全自称“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使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目标导学二:定都天京 1.教师展示《太平天国运动形式示意图》 让我们根据地图和教材描述,简单看看进军路线:金田→永安(初建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昌→南京(天京) 2.教师讲述: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后,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冼碧丽审核:八年级备课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 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手段及其战争影响的比较教学,说明第二次 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从而培养历史学习的比较思维能力。 2.指导读图表,学习利用图表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的教学,激发学生对非正义侵略行为的憎恨情 感,从而增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2.联系香港地区的割失和回归,让学生明白,祖国的富强是维护国家统一 的前提。我们必须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难点:1.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导课: 通过学习上节课鸦片战争中我们知道,西方侵略势力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获得了非常大的权益。那么他们满足了吗?(没有)于是西方侵略者又做了什么呢?(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那么,今天我们进入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一.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9世纪中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但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也随之肆虐世界。为了摆脱危机和扩大、掠夺殖民地,英法美等国侵略者要求修约,扩大其侵略权益。) 二.导火线: 1.亚罗号事件:亚罗号是中国走私船,违规被捕,英国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 要求中国放人及道歉,中国放人但不道歉。 2.马神甫事件: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为非作歹,1 856年被当地官员逮捕处死。(奸淫掳掠引起民愤) 3.这两个事件只是借口,就算没有这两个事件,英法等国还会找其他借口发 动侵略战争。英法等国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扩大自己的侵略权益,战争是其最有效的途径。

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教学目标】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借口、时间、战争的性质;《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手段及其战争影响的比较教学,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从而培养历史学习的比较思维能力。 3.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的教学,增强学生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联系香港地区的割失和回归,让学生明白,祖国的富强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前提,我们必须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 【教学重点】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沙俄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难点】 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新课导入】 第一幅是圆明园兴盛时局部图,第二幅是英法联军焚毁后的圆明园远瀛观残迹。圆明园在北京西郊,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经150余年,在这里建起这座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为掩人耳目,又放火焚烧。如今的圆明园,只有远瀛观的几根石柱还屹立在那里。它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那么,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又是怎么回事? 【新课探究】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起因 教师:(展示材料,提出问题) 材料一 英国输华货物(正当贸易商品)统计表 材料二 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 材料三 中国人不能同时购买商品,又购买毒品。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1)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贸易呈现出什么状况? (2)你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3)英国怎样认为呢?为此英国提出了什么要求?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19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鸦片战争后,英国资产阶级为开辟了一个拥有4亿人口的广阔市场兴奋得发狂,以为能大量销售其产品,获得高额利润。但通过上表我们知道,鸦片战争后英国棉纺织品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