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课练--猎人海力布(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课练--猎人海力布(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课练--猎人海力布(含答案)

猎人海力布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词语。

bào chóu dīng zhǔ fā shì hòu huǐ ( ) ( ) ( ) ( )

zhēn bǎo chí yán bēng tā huǎng huà ( ) ( ) ( ) ( )

二、补全下列词语,完成练习,再选择两个分别造句。

飞( )走( ) 大吃( )( ) ( )真( )确

乌云( )( ) 狂风( )( ) 倾( )大( )

1.以上词语中,含有反义词的是,我能写出类似的词

语 、 ;含有近义词的是 、 、

,类似的词语有 、 ;描写自然现象的词语

是 、 。

2.造句:

三、按要求写句子。

1.海力布听到消息。

扩写句子:

2.嘴里含着那颗宝石。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用关联词合成一句:

第二课时

一、读句子,填写恰当的AABB式的词语。

1.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 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2.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有为什么不能把听

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 照实说了。

3.人们 纪念海力布。

二、课文主要表现了海力布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多选)

A.乐于助人

B.大公无私

C.舍己为人

D.无私奉献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报酬 叮嘱 发誓 后悔 珍宝 迟延 崩塌 谎话

二、禽兽 一惊 千万 密布 大作 盆雨

1.震天动地 大惊小怪 天南海北 飞禽走兽 千真万确 和颜悦色 聚精会神 狂风怒号 倾盆大雨

2.他说的话千真万确,我可以作证。

看到眼前的情景,人们大吃一惊。

三、1.善良的海力布听到一个可怕的消息。

2.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第二课时

一、1.老老小小 2.原原本本 3.世世代代

二、AC

五年级上册语文《鲸》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鲸》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大小、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有关知识。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发及说明事物的常用方法,还要注意用词造句的准确性。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5.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2.鲸的进化过程。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鲸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2.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

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1.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11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市”,右半边的笔顺是一、广、斤、市。 2.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 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 上下文来理解。 3.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四、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2.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3.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4.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2020年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 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 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重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 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树 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 是挨打也值得。”感受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 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猜猜他是谁》,由于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次有了习作的概念。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 1 大青树下的小学本课讲述了大青 树下民族小学学 生幸福的学习生 活,重点是能够抓 住关键句子,产生 民族团结的自豪 感。 2 1.鼓励学生多种 方法识字。 2.借助图片、描写 窗外的安静和小 动物凑热闹的句 子理解课文内容。

2 花的学校本课以诗歌的 语言描述了雨 中花儿在绿草 上跳舞、狂欢的 情景,重点是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语言。2 1.多元认字。 2.能够借助图片、 关键句、体会课文 富于童真童趣的 语言和丰富细腻 的想象。 3 *不懂就要问本文讲了孙中山 对待学问不懂就 问,不怕挨打。重 点是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1 1.根据提示,自己 阅读,找出有新鲜 感的词句,学会和 同学交流。 2.多元识字。 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是 以“我的暑假生 活”为交际内容。重点是选择别人感兴趣的内容讲清楚。1 1.选择别人可能 感兴趣的内容重 点讲述。 2.恰当使用图片 和实物。 习作本次习作以《猜猜 他是谁》为题目,重点是抓住人物的显著特征去写。1 1.抓住让人印象 深刻的特点写。 2.注意习作格 式:开头空两格。 语文园地本次学习园地主 要内容是学会积1.学会积累好词好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 1.大青树下的小学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课练 1.大青树下的小学 一、填空题。 1.读拼音写词语。 zǎo chén hàn zúxiān yàn fú zhuānɡdǎ bànān jìnɡcū zhuànɡ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 2.把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1)放学了,操场上十分________(安静宁静平静)。 (2)想着妈妈期待的目光,他的心情久久不能________(安静宁静平静)。 3.照样子,填一填。 ①例:(擦)桌子 ________招呼 ________国旗 ________游戏 ________课文 ________孔雀舞 ②例:(安静)的教室 ________的国旗 ________的服装 ________的铜钟 ________的粉墙 ________的老师 4.课文回顾。(填序号) ①点题②和睦相处③文明礼貌④充满欢乐

________ ________→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二、“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指我国________的一所小学。() A. 西部边疆 B. 北部边疆 C. 西南边疆 三、语言表达 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把校园打扮的绚丽多彩。(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把句子写具体) 同学们________小鸟打招呼。 (4)他的声音好听。(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写了下面三个场景,请按顺序排列,加上序号。 ( )下课了,大家一起开展活动。 ( )早晨,小学生来到学校。 ( )上课了,大家一起读课文。 四、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hào hǎo)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宁静平静),树枝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鲸》

《鲸》教学设计 新城二小梁艳 教材分析: 《鲸》是一篇介绍科普知识的说明性文章。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了一个意思。另外,课文在表达上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 本文第四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作者抓住了鲸的饮食、呼吸、睡觉、生长四方面的特点,恰当地运用了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方法来具体说明。作者能抓住鲸的特点写,使读者清楚地了解鲸这个独特的海洋动物,读后印象深刻。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鲸的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知道保护鲸的意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认识列举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理清脉络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齐读课题。 2、昨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交流了大家搜集的关于鲸的资料,并初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还记得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鲸的? (板书: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 3、课文又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鲸的生活习性呢? (板书:吃食、呼吸、睡觉、繁殖) 4、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些方面研究鲸的特点,并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把鲸的特点写得准确明白又具体形象的。

部编三年级上册期末句子练习题

1、那声音真好听。(改成感叹句) 2、我们小学的学生真多啊!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3、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我们长大了,要向回报养育之恩,向回报培育之恩,向社会回报我们的热情。 4、这本书好像应该是我的。(在原句上修改) 5、他们关了门做功课。(改为“把”字句) 6、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清风一来,他们 7、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仿写拟人句) 晶莹的露珠走过草地,在草叶上 清澈的溪水 8、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缩句,在原句圈出留下的部分) 9、铜钟挂在枝干上。(扩句,在原句上添加) 10、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用划横线的句子造句) 11、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原句上修改) 12、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缩句,在原句圈出留下的部分) 13、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仿写比喻句: 14、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仿写拟人句) 15、花儿开了。(仿写拟人句) 16、红头向周围看了看。红头悄悄地躲在一个草堆里不做声了。(把两句合并成一句话) 17、可伶的红头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卷到嘴里去了。(改“把”字句) 18、你必需完成作业才能出去完。(原句上修改) 19、菜园里种了许多蔬菜,有白菜、茄子、西瓜和西红柿。(原句上修改) 20、老师提出了问题,同学们热情地讨论起来。(原句上修改) 21、爸爸穿上大衣和帽子就出门了。(原句上修改)

22、因为他近视,就没有发现漏刮了一根胡子。 23、只要回头看看,就知道他这根胡子有多长。 24、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缩句,在原句圈出留下的部分) 25、岛上有树林。(扩句,在原句上添加) 26、小兴安岭的春天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原句上修改) 27、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我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28、(顶真)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 29、(顶真)果树上结满了果子,果子 30、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那掌声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31、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用划横线的词语写句子) 32、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用划横线的词语写句子) 33、他低下头,继续帮我钉扣子。(用划横线的词语写句子) 34、鸟儿的好朋友树不见了。她很伤心。(合并句子) 35、好的,我肯定明年一定会回来的。(修改病句) 36、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它不得不把身体缩成一团。(改成肯定句) 37、我已经把老师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修改病句) 38、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修改病句) 39、看了这本书,从中明白了注意安全的重要性。(修改病句) 40、红头的声音小得简直几乎听不见了。 41、“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42、长胡子被风吹到身体后面。他完全不知道。(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鲸》教案

鲸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词语。 2、朗读文章,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 3、初步认识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准确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表现出自己的理解;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 教具准备: 1.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 2.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 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11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市”,右半边的笔顺是一、广、斤、市.

◆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四、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最新)

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海滨(bīn bīng) 海鸥(ōu nōu) 理睬(cǎi chǎi) 满载(zài zǎi) 亚热带(yàyǎ) 胳膊(bìbei) 二、看拼音,写词语。 Hǎi bīn yúchuán biàn dìtǎng dǎo (海)( ) ( ) ( ) sān yàhuīsèchúle zhěng jié( ) (灰)(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 渔( ) 除( ) 鱼( ) 余( ) 业( ) 靠( ) 亚( ) 告( ) 四、在括号里填上适合的词语。 浩瀚的的海鸥沥青的 棕色的的朝阳整洁的

银白色的的贝壳粗糙的 五、句子练习。 1.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伞。(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缩句)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去枝减叶,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缩句时要去掉表示“怎么样”的词语,最后留下的是“谁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用带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课文分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第一部分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第二部分描写了________的景色。 2.课文在第一部分的描写中突出了________的特点。在第二部分中,小城庭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城公园和街道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课内阅读。 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人们走到街道的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本文作者吴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2花的学校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

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 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本文作者是印度的泰戈尔,译者郑振铎,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3不懂就要问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

【新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42分)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挑促织(tiǎo tiāo) 赠送(zèng zèn) 凌乱(líng lín) 脚印(yìn yìng) 钥匙(chi shi) 丰收(fēng fēn) 2.读拼音,写字词。(7分) 他带上一hé( ) yán liào( ),沿着pū( )满shuǐ ní( )的shí jìng 来到山上,绘画着散发着dàn dàn( )清香的jú huā( )。 3.选择题。(4分) (1)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是( ) A.亮晶晶的水洼B.湿漉漉的水泥道 C.清脆的水底 D .香甜的气味 (2)下面哪首诗不是描写秋天景色的( ) A.《山行》 B.《赠刘景文》 C.《夜书所见》 D.《惠崇春江晓景》 4.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6分) _______的叶子_______的小雨靴 _______的枫叶 _______的小喇叭 _______的颜料 _______的菊花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仿写拟人句) 嫩绿的柳条在春风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写出对应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秋天的雨》这篇散文的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把________当作一条线索,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快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之情。 (2)《夜书所见》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全诗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行》的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__,这首诗描绘的是________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二、阅读理解。(23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____等。我能通过选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来体会出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用“”画出选文中的中心句。(2分) 3.把下列比喻句补充完整。(2分) (1)秋天的田野像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像一枚枚邮票。 4.选文中“田野像金色的海洋”说明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1分) 短暂的秋天 “一日三秋”这个成语,本意并不是指秋天短,我这里写的却是短暂的秋天。大兴安岭的最北端——祖国北极的秋天能有多长呢?六月二十几日还有霜冻,就算是春天吧;八月二十几日又下早霜了。春、夏、秋三季才两个多月,秋天能有多长就可想而知了。然而这短暂的秋天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刮了一天的西北风告诉我们:都柿已经由酸变甜了。星期天,我们便成群结队地进山采都柿。顷刻间,寂静的山林热闹起来,欢声笑语溢满山林,小朋友们穿着花衣像美丽的蝴蝶,在山林里来回飞舞。一会儿这里喊:“都柿真多啊!”一会儿那里又喊:“快来呀!这儿的都柿又多又大……” 都柿很美,黑红的茎秆七八寸高,上面缀满了黑蓝的“珍珠”,水灵灵的,放到嘴里又酸又甜,只要一提到它,不知不觉地就流出了口水。 正是采都柿的好时候,蘑菇又出来了:草黄色的草蘑这儿一片,那儿一片,有的还形成了蘑菇圈,可圆可圆啦。洁白柔嫩的白蘑水灵灵的;杏黄色的小黄蘑头顶上还有一点红色,小巧玲珑,像一顶美丽的小雨伞;花脸蘑就像戏曲里的大花脸;又肥又大的“粘团子”粘糊糊的,它还能出口换取外汇呢;榆黄蘑在一个树墩上就能采满一篮儿;还有一对对珍贵的“猴头”,它浑身都是白色,毛茸茸的,真像小猴子的脑袋,听说它还是宴席上的佳肴呢;那些粉红、浅蓝的漂亮的蘑菇是有毒的…… 一场霜冻过后,“臭李子”不涩了,变得又甜又香;山丁子不硬也不酸了,变得里面带点酸甜;刺玫果也变得有了清香气;还有“一把抓”、“狗奶子”、小葡萄等都成熟了。这时大人们开始了秋收,而孩子们便采这些野果去了…… 仅过了两个星期,人们都穿上了棉衣,大地也披上了银装。孩子们进入了冰上的乐园,大人们迎来了木材生产的黄金季节。 1.用“______”画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2分) 2.根据自己的理解,连一连。(3分) 草蘑黏糊糊的,能出口换外汇 白蘑草黄色的,有的形成了蘑菇圈 小黄蘑洁白柔嫩,水灵灵的 花脸蘑浑身都是白色,毛茸茸的,像小猴子的脑袋 “粘团子”像戏曲里的大花脸 猴头杏黄色,小巧玲珑,头顶上有一点红色 3.文中详写了哪两种山货?略写了哪些山货?(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写的是哪个地方的秋天?那里的秋天有什么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交流。(5分) 写一写你搜集到的写秋天的诗句。(至少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30分) 题目:美丽的秋天 习作提示:1.要抓住秋天的一两处景物描写,写出秋天的特点;2.用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句子写生动;3.抒发出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鲸的资料

鲸的资料 鲸是哺乳动物,是海洋中最大的动物。鲸的身体很大,最大的体长可达30多米,最小也超过5米。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16万余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00公斤,我国发现了一头近4万公斤重的鲸,约有17米长.鲸的体形像鱼,呈梭形;头部大,眼小,耳廓完全退化;颈部不明显;前肢呈鳍状,后肢完全退化;多数种类背上有鳍;尾呈水平鳍状,是主要的运动器官;有齿或无齿;鼻孔一或二个,长在头顶上;整个身子没有毛(有许多种类只在嘴边尚残余一些毛);皮肤下有一层厚的脂肪,可以保温和减小身体的比重。用肺呼吸,在水面吸气后即潜入水中,可以潜泳10~45分钟。一般以浮游生物、软体生物以及鱼类为食。胎生,通常每胎产一子,用乳汁哺育幼鲸。但许多人分其为鱼类,事实上它们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分布在世界各海洋中。 鲸的繁殖能力比较差,平均两年只能产下一头幼鲸。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海洋环境的污染,鲸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如,鲸类中体型最大的蓝鲸,在20世纪有近36万头被杀戮,目前仅存不到50头。 鲸在世界各海洋均有分布。它是水栖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其种类分为两类,须鲸类,无齿,有鲸须,有两个鼻孔,有长须鲸、蓝鲸、座头鲸、灰鲸等种类,比较温和;齿鲸类,有锋利的牙齿,无鲸须,鼻孔一般一到两个,有抹香鲸、独角鲸、虎鲸等种类,比较凶猛。海洋中绝大部分氧气和大气中60%的氧气是浮游植物制造的。须鲸却是

灭浮游植物的劲敌——浮游动物。另外,齿鲸也有助于保持鱼类的生态平衡。齿鲸是以鱼为食的大型软体动物。 鲸类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温恒定,大约为35.4℃左右。皮肤裸出,没有体毛,仅吻部具有少许刚毛,没有汗腺和皮脂腺。皮下的脂肪很厚,可以保持体温并且减轻身体在水中的比重。头骨发达,但脑颅部小,颜面部大,前额骨和上颌骨显著延长,形成很长的吻部。颈部不明显,颈椎有愈合现象,头与躯干直接连接。前肢呈鳍状,趾不分开,没有爪,肘和腕的关节不能灵活运动,适于在水中游泳。后肢退化,但尚有骨盆和股骨的残迹,呈残存的骨片。尾巴退化成鳍,末端的皮肤左右向水平方向扩展,形成一对大的尾叶,但并不是由骨骼支持的,脊椎骨在狭长的尾干部逐渐变细,最后在进入尾鳍之前消失。尾鳍和鱼类不同,可作上下摆动,是游泳的主要器官。有些种类还具有背鳍,用来平衡身体。它们的骨骼具有海棉状组织,体腔内有较多的脂肪,可以增大身体的体积,减轻身体的比重,增大浮力。 它们的眼睛都很小,没有泪腺和瞬膜,视力较差。没有外耳壳,外耳道也很细,但听觉却十分灵敏,而且能感受超声波,靠回声定位来寻找食物、联系同伴或逃避敌害。外鼻孔有1—2个,位于头顶,俗称喷气孔,一般鼻孔位置越靠后者进化程度越高。用肺呼吸,左右各有一叶肺,其中有许多毛细血管,富有弹性,能有助于氧的流通,适应在水面上进行的气体交换,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浮出水面来进行换气,也能潜水较长时间。肋骨有10一20对。胃分为4个室。肾脏大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鲸》课文原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鲸》课文原文 【导语】本文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WTT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课文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鲸生活在海洋里,因为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新人教部编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课练(48页)

第一单元测量 (1)毫米的认识 年班姓名 一、认真观察,仔细填写。 1.( )厘米( )毫米 2.( )厘米( )毫米 3.( )厘米()毫米 4.()厘米()毫米 二、慧眼识宝。 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A、1毫米 B、1分米 C、1米 2.一本辞海的厚度约是6()。 A、米 B、厘米 C、毫米 3.10枚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0()。 A、毫米 B、厘米 C、米 三、巧手补天窗(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曲别针长约25()。 2.小明身高是135()。 3.一棵大树高约15()。 4.一枝铅笔长约20()。 5.一个笔筒的高度约是100()。

四、单位换算我能行。 2厘米=()毫米 5分米=()厘米6米=()分米3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70分米=()米600厘米=()米 12厘米=()毫米6厘米5毫米=()毫米 35毫米=()厘米()毫米 3厘米-14毫米=()毫米 56毫米+44毫米=()厘米 五、我是小小测量员。 六、我是小小绘图员。 1.画一条长4厘米5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智慧宫殿长方体和正方体谁高,高多少毫米?

(2)分米的认识 年班姓名 一、巧手补天窗。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米=()分米 4分米5厘米=()厘米60厘米=()分米 1米-2分米=()分米2分米=()厘米 75分米-15分米=()分米70分米=()米 3分米-8厘米=()厘米8厘米=()毫米 32厘米+18厘米=( )分米10分米=()厘米 57毫米+43毫米=( )厘米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单人床长2( ) 学习桌的高约是8( ) 一块橡皮长30( ) 轿车的长约是3( ) 大树高约是12( ) 水杯的高约是1( ) 三、慧眼识宝。 毫米厘米分米米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鲸》

《鲸》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解读单元导语 师:谁来为大家解读单元导语 (1)单元主题 生:单元主题是说明文 师:说明文有什么特点 生:讲形态特征。。。。。。(师板书) 统称,说某种事物的特征特性。 (2)单元学习要求 师:学习要求呢? 生:抓住说明文要点,了解基本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 师:三四年级时学过说明文吗?都有哪些说明方法 生:举例子。。。。。。 生:打比方。 师:在其他类文章里打比方也叫做? 生:比喻。 师:刚刚的回答说明你们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说明文它是介绍(鲸) 二、初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 1、读文 师:读课文谁来 师:有谁 2、交流字词 师:谁来交流一下字词(哺、肺、即、倾、潜、散) 谁还有要补充的,那我预习了还有补充 你们的预习我不太满意 4、读课文:提阅读要求 谁有谦让精神,把机会让给其他人。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文章都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鲸的 读课文的同学任务比较艰巨读完要总结你读的这一段是从哪方面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 5、边读课文边总结文章主要内容 (1)体型大 生读后总结:鲸的体型 师:鲸的体型怎么样呀? 生:大 师:(板书体型大)后面的同学吸取教训了吗? (2)演化过程长 生:。。。。。 师:你们谁来帮帮他 生:演化过程 师:你没吸取教训应该是(演化过程长) 生:。。。。。种类多

(3)吃的快 生:。。。。。 师:有意见举手说 生:吃的快 (4)用肺呼吸 生:鲸是怎么呼吸的 师:概括时能用怎么吗? 生:如何 师:鲸是用什么呼吸的 生:肺(板书用肺呼吸) (5)聚拢睡觉 生:睡觉时很警惕 师:鲸怎么睡觉 师:聚拢睡觉可以吗?(聚拢睡觉) (6)寿命长、长得快 生:寿命长 师:大家再读一遍看他概括全了吗?(长得快) 6.哪些方面属于生活习性呢? 生:吃的多、用肺呼吸、聚拢睡觉、生长快 师:那再来概括一下主要内容本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鲸的。。。。。和生活习性 三、总结概括说明文方法 1、谁来总结一下本文介绍了什么? 怎么都不举手,你来说。。。。难吗为什么不举手? 自己在下面练一遍 今天又学了什么? 概括说明文 2、合并段意的概括方法 师:怎么概括的 生:找重点词、提取要素概括主要内容 师:你还停留在记叙文 生:先概括每一段主要内容,再按顺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通过板书总结提取信息方法师:你们看板书,有什么发现吗? 我们来看看板书颜色的变化 你看出了什么? 生:红色重点词 师:看出了什么规律 师:鲸的特征是什么?怎么样啊? 师:你会概括了吗? 3、看自己作业当一回老师,哪里写得好,有什么问题呀? 为什么没做到? 板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 3.不懂就要问 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课练 3.不懂就要问 一、填空题. 1.选字填空。 (1)厉历 墙上的挂________又翻过了一页。 没想到,他会这么________害。 (2)提题 他________出的这些意见都是正确的。 这篇课文的________目是《不懂就要问》。 2.读句子,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 (1)先生讲得很详细 ..。________ (2)课堂里霎时 ..变得鸦雀无声。________ (3)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 ..把书放到先生面前。________ 3.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 背________(涌诵)照________(例列) ________(胡糊)涂________(厉历)声 ________(攻功)课________(既即)然 ________(道到)理________(断段)落 4.看拼音,写词语 bèi sòng zhào lìquān dìng hú t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ā dāi jiè chǐlìshēng qīng ch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áiāi (1)孙中山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________打也值得。” (2)大家都累坏了,一步一挨________地走下山岗。 (3)这个孩子经常挨________饿,怪可怜的。 (4)荷花挨________挨挤挤的,开得很茂盛。 6.照样子,写词语。 (1)摇头晃脑(含身体部位的词语)________ (2)一字不漏(“一~不~”式)________ (3)摆摆手(AAB式)________ 二、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背(bèi)诵照例(liè)一段(duàn) B. 糊涂(tu)吓呆(dāi)戒(jiē)尺 C. 厉(lì)声挨(ái)打清楚(chǔ)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小在时候孙中山的读书私塾(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孙中山背出功课。(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鲸》优质教案

9、鲸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2)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默读,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 (2)通过讨论学习,了解课文是运用哪几种表达方法来介绍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会运用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来写简单的说明文。 2.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九课《鲸》。

二、出示自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肺部、判断、胎生、过滤、又粗又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 三、出示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通过查字典、问同桌或找资料等方法解决这些生字生词。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找生读课文,了解生字掌握情况,发现错误,及时给予纠正。 2.找生板书这课生字词,共同学习这些生字词。 3.生再次读课文并且说说文章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 六、当堂训练 1.组词 肢()()() 肺()()() 判()()() 获()()() 应()()() 乳()()()

2.熟读课文。 七、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九课《鲸》。 二、出示自学目标: (1)研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2)认识、学习、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三、出示自学指导 默读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课文在介绍鲸的时候,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 讨论:鲸是怎样进化的?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找学生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 2. 精读第一段,理解鲸的特点,学习掌握说明方法。 (1)鲸的特点: 大 (2)说明方法: 第一、二句:“…其实还有比象大…”(作比较) 第三、四句:“…十六万公斤…四万公斤…十七米长…”(列举数字)(举例子)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鲸》教案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则谜语,听仔细了! 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太阳) 师:《太阳》是我们三下册学过的一篇说明文。 是鱼不是鱼,终生海里居,远看像喷泉,近看似岛屿。(鲸) 师:《鲸》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篇新的说明文。 2、师:学习说明文有哪些方法呢?请同学们打开书39页,快速阅读“单元导读”。 生阅读后反馈,师随机板书:抓住要点说明方法尝试运用 师:今天我们就用这三个方法来学习第九课《鲸》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抓重点字词,抓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想这里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 2、认读本课出现生词。 3、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探究说明方法。 1、精读第一段,探究说明方法 师:这篇课文大家都读过了吧,有没有读过三遍以上的。(学生举手)把手放下,了不起,既然读过三遍以上,一定能找出课文中具体写鲸“大”的段落。第几段?大胆的说。(第一段) 师:对,第一段就写了“鲸”大。谁能告诉大家,《鲸》这篇课文属于什么文体?(说明文) 师:既然是说明文,总要有一些说明的方法,记得你们以前学过哪些说明方法?看一看第一段到底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写鲸大的特点? (1)作比较

请你把作比较的句子读一读,告诉大家是拿谁和谁作比较?(象)为什么和象作比较,不和猫、和狗作比较? 通过和熟悉的事物作比较,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鲸的大。(板书:作比较) 请大家把“作比较”这三个字写在这一段一、二两句话的旁边,这叫批注,是做读书笔记的一种好方法。 (2)列数字(板书:列数字) 不错,用了列举数字的方法。你能把数字词找出来吗? 好,最大的有16万公斤,最小的也有2千公斤,老师大约45公斤,大家算一算,最小的鲸就有多少个老师重?(44个,大约等于我们全班同学加起来的重量)16万公斤是2千公斤的几倍?(80倍,相当于80个班的学生加起来的重量,我们整个学校7个班,全校的学生加起来的重量还不到个头大的鲸的十分之一) 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重。我见过的最大的肥猪,有800多斤。想想看,相当于十几头大肥猪啊,这鲸,大不大呀?这是列举数字的方法,应该把列举数字这四个字写在什么地方? (3)举例子(板书:举例子)提示学生作批注 举什么例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举例举例,既然是例子,就应该是真实的事例。如果有一头鲸就在眼前,张开了房间一样大的大嘴,你敢不敢坐在里面?大家都不敢,这个例子能举吗?这是真的吗? (4)作假设 你怎么知道是假设?从哪个词看出来?(要是)张开嘴没有? 好,读书要有一个能耐,除了要整体把握,还特别要注意抓住关键的词。 (板书:作假设)来,我们一起把假设这两个字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你们以后要写说明文,凡是都可以假设,不过要大胆、合理的假设才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