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年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笔记呕心沥血整理第五部分_会计 呕心沥血整理

备考2019年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笔记呕心沥血整理第五部分_会计 呕心沥血整理
备考2019年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笔记呕心沥血整理第五部分_会计 呕心沥血整理

第五部分会计

第二十七章会计概述

考点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范畴

现代会计以企业会计为核心。

现代会计按照对外提供还是对内提供决策所需信息,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管理会计的产生标志着现代会计的形成。

财务会计(1)以会计准则为依据;

(2)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财务会计主要为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4)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是对过去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反映。

管理会计(1)用于满足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编制、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2)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内容。

考点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

核算职能(最基本)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运用一定的方法或程序,利用货币形式,从价值量方面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客观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监督职能在经济事项发生之前、经济事项进行当中和经济事项发生之后,会计利用预算、检查、考核、分

析等手段,对单位的会计核算及其经济活动的真

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指导与控制。考点三: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即会计的客体,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对象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企业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一般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资金投入1.资金投入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

2.资金投入包括:

(1)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自有)——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2)企业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借入)——形成企业的负债。

3.投入企业的资金构成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资金的循环与周转1.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

2.资金循环:

货币形态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

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

3.资金周转:上述循环过程周而复始的不断循环。

资金

的退

缴纳税金、偿还债务、向投资者分配股利和利润。

考点四: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款项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

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

有价证券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考点五:财务会计信息内容

(1)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通过资产负债表来反映;(2)有关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通过利润表来反映;

(3)有关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通过现金流量表来反映。考点六:会计要素的分类及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

1.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会计

要素

特点具体类别

资产①必须是企业拥有

或者控制的资源;

②必须是预期能够

直接或间接给企业

带来经济利益;

③必须是现实的资

产,而不是预期的资

产;

④必须能以货币计

量。

1.流动资产(1年以内变现)

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

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

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

款、存货等。

2.非流动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工程

物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开

发支出。

负债过去的交易、事项形

成的,预期会导致经

济利益流出企业的

现时义务。

1.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

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

职工工资、应交税费、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2.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

债券等。

所有

者权

企业资产扣除负债

后由所有者享有的

剩余收益。

(1)来源

①企业投资人投入的资本;

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和损失;

③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

分配利润。

(2)具体项目:

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2.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收入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

增加的,与所有者投

入资本无关的经济

利益的总流入。

1.为第三方代收的款项不属于

企业收入。

2.偶发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不

属于收入。

3.收入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

也可表现负债减少或者二者兼

而有之。

费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

减少的,与向所有者

分配利润无关的经

济利益的总流出。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

用和销售费用。

利润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

二、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关系:

资产 = 权益 = 债权人权益 + 所有者权益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反映资产的归属关系。在某个特定的时点,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平衡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

2.在不考虑调整因素,如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情况下:

利润=收入–费用

三、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变动(有九种情况)【注】此处内容由两个考点构成:

(1)判断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引起会计要素如何变动;

(2)根据会计等式判断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是否正确。

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式去掌握。经济业务事项不会破坏该等式关系。

考点七: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基本原则

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原则具体内容

权责发

生制原

1.该原则是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

期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入账时间。

2.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款项或支付款项作为确认收

入、费用的基础。

3.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

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

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配比原则在会计核算中,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而不能提前或延后,否则就会造成经营成果虚假不实。对于一切预支的款项的成本、费用,要递延到有关的收入取得时才能列支;对于与本期收入有关的一切未来费用,则应在本期内预提,以达到配比的目的。

历史成本原则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1)支出的效益仅惠及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收益性支出作为费用列入利润表中;

(2)凡支出的效益惠及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如购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它应当作为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中。

考点八:会计基本前提

会计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基本

前提

具体内容

会计主体 1.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2.目的是为了把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与其他会计

主体以及投资者的经济业务划分开。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

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也可以不是一个独立

的法律主体,可以是营业性组织,也可以不是营利

性组织。

持续经营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才区分为流动和长期的,企业资产才能以历史成本计价

而不以现行成本或清算价格计价。

会计分期 1.会计分期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

2.明确了会计期间的前提,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

的区别,才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才能

正确贯彻配比原则。

货币计量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考点九: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会计信

息质量

要求

具体内容

可靠性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可靠性包括真实性和客观性。

相关性又称作有用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清晰性又称可理解性,要求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利用。

可比性(1)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必须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企业会计

核算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

变更。

(2)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

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办法。

实质重于形式融资租赁固定资产从经济实质上,企业拥有资产的实际控制权,在会计核算上视为企业资产。

重要性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重要事项充分、准确披

露;次要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

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

以适当简化和合并反映。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

业判断,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来判断。

一般情况下,对决策者的利益关联度高的和金额占

总业务量比重较大的项目应当作为重要项目在财务

报表上进行反映。

谨慎性(1)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

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如某一经济业务有多种处

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选择采取一种不导致扩大资

产、虚增账面利润、扩大所有者权益的方法,对于

预计会发生的损失应计算入账,对于可能产生的收

益则不预计入账。

(2)谨慎性在会计上的应用:存货在物价上涨时采

用后进先出法,对应收帐款计提坏帐准备,对固定

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计提

减值准备等。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

秘密准备。

及时性及时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考点十:会计法规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以《会计法》为核心,以会计准则、财务规则和会计制度为主要内容。

第二十八章会计循环

考点一:会计确认

会计上将按照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要环节的会计基本程序及相应的方法称为会计循环。会计确认是将某一会计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利润等会计要素正式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

1.会计确认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1)确定某一经济业务是否需要进行确认;

(2)确定该业务应在何时进行确认;

(3)确定该业务应确认为哪个会计要素。

2.会计确认的一般标准包括:

(1)被确认的项目是通过经济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其交易性质符合会计要素的要求。

(2)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和流出企业的不确定性能明确的评估。

(3)该项目应有可以计量的属性。

权责发生制构成了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础,也进一步构成了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基础。

考点二:会计计量

1.会计计量是指为了在会计报表中确认和计量有关会计要素的实际状况而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计量问题是会计的核心问题。

2.会计计量属性主要有5种:

会计计量

属性

关注重点

历史成本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

重置成本适用的前提是资产处于使用状态,且能够继续使用,对所有者具有使用价值。

可变现净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

低计量。

现值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考点三:会计记录的方法

会计记录的方法主要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

设置账户 1.账户基本关系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

生额。

2.对于资产类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

生额。

3.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

生额。

复式记账 1.主要的复式记账法有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其中借贷记账法是被普遍接受并广泛

使用的方法。

2.借贷记账法的结构:

账户借方核算资产期初余额、资产(费用)增加、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收入)减少和资产期末余额。

3.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试算平衡公式:

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

合计

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

合计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可以控制经济活动,保证会计资料真实正确,明确经济责任,为记账提供可靠依据,保证会计记录真实可靠。

登记账簿按照账簿的用途,账簿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三类。

考点四:账务处理程序

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区别在于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账务处理

程序

特点优缺点适用范围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最基本)记账凭证

总账

简单明了,易于

理解总分类账可

以较详细地反映

经济业务的发生

情况。

规模较小、

经济业务量

较少的单

位。

汇总记账

凭证账务

处理程序

汇总记账凭证

总账便于了解账户之

间的对应关系。

适用于规模

大、经济业

务较多的单

位。

科目汇总

表账务处

理程序

科目汇总表

总账可做到试算平

衡;缺点是不能

反映账户对应关

系,不便于查对

账目。

适用于经济

业务较多的

单位。

多栏式日

记账账务处理程序收付款凭证--

多栏式日记账

—总账

减少登记总账的

工作量,缺点是

如果单位经济业

务多,会造成日

记账栏目过多,

不便于登记。

适用于生产

经营规模

大、经济业

务量多,但

使用会计科

目较少的单

位。

日记总账

账务处理程序日记账和总分

类账结合。

简单但会导致账

页过长,不便于

记账和查阅。

适用于经济

业务量较

少,使用会

计科目较少

的单位。

考点五:会计报告的内容

1.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2.会计报表按照其反映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报表、反映经营成果的报表和反映现金流量的报表三类。

3.会计报表按照报送对象不同,分为对外会计报表和对内会计报表两类,企业对外会计报表种类、格式和编制方法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对内报表是根据企业内部需要自行规定、自行设计的。

第二十九章会计报表

考点一:会计报表概念及编制要求

1.会计报表是以日常账簿资料为主要依据编制的,总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书面文件。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环节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会计循环过程的终点。一套完整的会计报表至少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2.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真实可靠,全面完整,编报及时,便于理解。

考点二:资产负债表

(一)概念: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基本等式为基础编制,反映企业静态财务状况。

作用: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及这些经济资源的分布和构成的信息;总括反映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构成情况的信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使使用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尤其是企业偿债能力的情况,以及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等信息。

(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和内容

1.基本格式:账户式和报告式。我国采用账户式。

2.内容:

(1)资产类项目按流动性(即变现能力)进行排列,流动性强的在前,流动性差的在后,并按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分项列示。

(2)负债类项目按到期日的远近进行排列,先到期的排在前,后到期的排在后;并按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分项列示,流动负债在前。

3.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编制

方法

具体方法报表项目

直接

填列

应付票据、短期借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

金、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排除资产项目】分析

计算

填列

根据若干总账科目期末

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货币资金、未分配利润。

根据总账科目期末余额

与其备抵科目抵消后的

数据填列。【只选资产项

目】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

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应收

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

短期投资。

根据明细账期末余额分

析计算填列。

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

账款、其他应付款等。

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

目余额

长期债权投资、长期借款。重要具体项目填列方法

项目填列

货币

资金

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

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应收

账款

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

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

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预付

账款

根据“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两个总账科目所属明

细科目期末借方余额之和填列。

应付

账款

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两个总账科目所属

明细科目期末贷方余额之和填列。

预收

账款

根据“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两个总账科目所属明

细科目期末贷方余额之和填列。

考点三:利润表

(一)概念: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是一张动态的会计报表。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盈利能力方面的信息。

(二)利润表的格式:单步式和多步式。我国采用多步式。【关注】

1.利润的形式: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2.不影响营业利润的因素: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考点四:现金流量表

(一)概念

现金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可随时支付的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

现金

等价

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

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通常指3个月以内到

期的债券投资。

现金

流量

1.(1)若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只涉及现金各项目之间

的变动或只涉及非现金项目之间的变动,则不会影响现

金流量;如:从银行提取现金或将现金存入银行;以固

定资产清偿债务、用原材料或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等业

务。

(2)只有发生的经济业务涉及现金各项目和非现金各

项目之间的变动时,才会影响现金流量。如用现金购买

材料、用现金对外投资、收回长期债券投资等。

2.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包括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

和筹资活动等日常经营业务。

①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

交易和事项,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或接

受劳务、收到返还的税费、经营性租赁、支付工资、支

付广告费用、交纳各项税款、支付的差旅费、业务招待

费用支出、支付的保险费等。

②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

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包括取得和收回投

资、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购买和处置无形资产等。

③筹资活动是指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

的活动,包括发行股票或接受投入资本、分派现金股利、

取得和偿还银行借款、发行和偿还公司债券等。

(二)现金流量的分类

类别主要项目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项目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②收到的税费返还

③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④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⑤支付的各项税费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项目①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②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③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④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⑤投资支付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项目①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②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③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④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三)其他注意:

1.我国企业按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正表,按间接法编制补充资料。

正表中按照直接法反映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在补充资料中按间接法计算调整的经营现金流量应相等。

(1)直接法:通过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主要类别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以利润表的营业收入为起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2)间接法: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应收应付等项目的增减变动,据此计算并列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2.正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3.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内容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以净利润为基础,采用间接法需要加以调整的项目可以分为四类:即①没有实际支付现金的费用;②没有实际收到现金的收益;③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④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

(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3)现金流量净增加额。

考点五:附注

财务报表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第三十章财务报表分析

考点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

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对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的增强起着推动作用。

考点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其中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是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下常用的三种比率是相关比率、结构比率和效率比率。

1.效率比率是用以计算某项经济活动所费与所得的比例,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可以进行得失比较,考察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

2.相关比率是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比较所得的相关数值的比率。

3.结构比率是某项目数值占各项目总和的比率,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考点三: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指标

一、偿债能力指标

指标及计算备注

流动比率=

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

1.反映企业可在短期

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

资产偿还到期债务的

能力。

2.一般认为流动比率

应维持在2:1左右。

速度比率=

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

1.速动资产=流动资

产-存货

2.维持在1:1左右较为

理想。

现金比率=

流动负债

现金

反映企业的即刻偿债

能力

资产负债率=

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

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

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

营活动的能力。

产权比率=

所有者权益总额

负债总额

表明财务结构是否稳

健及债权人投入的资

本受到所有者权益保

障的程度。

已获利息倍数

=

利息费用

息税前利润

反映企业用经营所得

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二、营运能力指标(周转率、周转天数)

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主要是:

周转率(周转次数)

=

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额

?

?

周转期(周转天数)=

周转次数

天)

计算期天数(360

指标具体内容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

存货周转率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比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

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盈利能力指标(利润率、净利率、收益率、盈余等)

指标计算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净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股本)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

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普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

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总资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次数

通股股数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股收益

通常认为该指标在5-20之间是正常的,

当人们预期将发生通货膨胀或提高利率

时,股票的市盈率普遍下降;当人们预

期公司利润将增长时,市盈率通常会上

升;债务比重大的公司,股票市盈率通

常较低。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

第三十一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考点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特点

区别关注重点

记账基础不同 1.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

2.行政事业单位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采用权责发生

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会计要素不同行政事业单位: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

括资产、负债、净资产;反映行政事业活动

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和支出。

考点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素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资产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短期投资 1.行政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或者举办经济实体。

2.未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行政单位不得将

占用、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

应收及预

付款

行政事业单位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一般不计提

坏账准备。

存货

对外投资

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 1.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价值在1500元以上。

2.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财政部另

有规定的除外。

3.事业单位是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由财政

部在相关财务会计制度中规定,我国《事业

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应当对除文

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档案、以名义金

额计量的固定资产以外的其他固定资产计提

折旧。

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商标权、商誉等。

负债应缴预算

款;应缴

财政专户

款等

应缴预算款主要包括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的

政府性基金、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无主

财物变价款、赃款和赃物变价款以及其他按

预算管理规定应上缴预算的款项。

净资产行政单位

结转资金

和结余资

金。

结转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或

者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继

续使用的资金;

结余资金是指结转资金在规定使用年限未使

用或者未使用完的。

资产减去

负债的差

(3金2

余)

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

期资产占用的金额。

事业基金: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主要为非

财政补助结余扣除结余分配后滚存的金额。

专用基金:包括修购基金以及职工福利基金

等。

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包括经营结余及事业

结余。

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年度终了,事业结余

转入结余分配;经营结余通常应当转入结余

分配,但如为亏损则不予结转。

结余分配的内容主要有两项:

一是有所得税缴纳业务的事业单位计算应交

所得税;

二是事业单位按规定计提专用基金(职工福

利基金),进行上述分配后结存的,当年未分

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

二、反映行政事业活动成果的要素

事业单位收入包括:

财政补助收入、上级

补助收入、事业收

入、经营收入、附属

单位缴款、其他收

入。

1.事业收入: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

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2.经营收入: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

取得的收入。

3.其他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

入、捐赠收入等。

事业单位支出包括:

事业支出、对附属单

位补助支出、上缴上

级支出、经营支出和

其他支出

1.事业支出:事业单位开展各项专

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

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2.经营支出:事业单位开展非独立

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3.其他支出:包括利息支出、捐赠

支出。

考点三: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账户功能

国库单一账户记录核算反映财政预算资金和纳入预算管

理的政府性基金的收入和支出。国库单一账

户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使用。

财政部门零余额

账户

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在国库会计中使用。

预算单位零余额

账户

用于财政授权支付和清算预算单位零余额

账户,可以办理转账、提取现金等结算业务;

该账户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中使用。

预算外资金专户预算外资金专户在财政部门设立和使用。

特设专户特设专户在按规定申请设置了特设专户的

预算单位使用。

考点四:财政性资金的支付方式

财政性资金的支付方式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

方式。

支付方式适用范围

财政直接支付工资支出、工程采购支出、物品和服务采购

支出。

财政授权支付未纳入工资支出、工程采购支出、物品服务

采购支出管理的购买支出和零星支出,包括

单件物品或单项服务购买额不足10万元人民

币的购买支出、年度财政投资不足50万元人

民币的工程采购支出、特别紧急的支出和经

财政部门批准的其他支出。

考点五:会计报表的种类

单位性质报表种类

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支出明细表、财政拨款

收入支出表、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资产负债表

应于每月末、季末、年末编制,其中月报和季报按

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会计等式

编排。

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1.资产负债表: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

务状况的报表。

一般按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会计

等式编排。

2.收入支出表: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的事

业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报表。

3.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

期间财政补助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情况的报表。

考点六: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

1.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如下表:

指标名称含义

1.支出增长率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的增长水平

2.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衡量行政单位当年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

3.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

4.项目支出占总支出

的比率

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

5.人员支出、公用支

出占总支出的比率

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

6.人均办公使用面积衡量行政单位办公用房配备情况

7.人车比例衡量行政单位公务用车配备情况2.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如下表

指标名称含义

1.预算收入完成率;预算支出完成率衡量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

占事业支出的比率

衡量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结构

3.人均基本支出衡量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

的基本支出水平

4.资产负债率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

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

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

备考中级会计实务笔记总结

中级会计实务笔记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八部分: 1:总论 2:资产类: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 3:收入负债类:收入、负债及借款费用; 4:特殊业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或有事项、股份支付、政府补助、外币折算; 5:事业单位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6:最重要税务类:所得税; 7:会计估计变更-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8:财务报告; 第一章《总论》 1.财务报告目标: ★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目标不再是满足国际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空间范围,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是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只要是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都可以成为会计主体,比如一个经济上独立核算的车间、企业、企业集团、事业单位等)、持续经营(时间范围)、会计分期(时间范围)、货币计量(计量手段); ★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为了弥补权责发生制的局限性,我们现代会计编制了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就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弥补了权责发生制的局限性);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实际发生)、相关性(经济决策相关)、可理解性、可比性(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法律形式)、重要性(金额、性质)、谨慎性(不得高估资产和收益,不得低估费用和负债)、及时性等; 3.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及计量原则: ★资产:(特征)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确认条件)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负债:(特征)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确认条件)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溢价)、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收入:(特征)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确认条件)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该很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费用:(特征)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确认条件)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日常活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损失(非日常活动); ★利得损失:分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损失(营业外收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利的损失可能影响所有者权益,也可能影响当期损益,但是最终都会影响所有者权益; 价值、重置成本(盘盈); ★计量属性都是按照购入以后的后续计量,购入的时候一般都是按照公平交易价购入的,后续如果每期期末体现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就是公允价值计量,期末账面价值会调整为期末公允价值,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等期末都是公允价值计量;其他资产期末不按照公允价值调整账面价值的,就是按照购入成本持续核算是历史成本计量; 第二章《存货》 1.存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全

2007中级会计实务第一讲 第一次课程的内容2007年教材变化比较大的地方 教材变化对中级会计实务的影响: 第一次:93年7月1号,新旧会计制度接轨 第二次:2001年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第三次:2007年1月1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针对上市公司的。中级会计实务的学习方法: 1.课程听两遍就可以了,联信网络课程的特点就是随面授来录制的; 2.不主张在单位看书,上班有闲暇时间就回忆老师讲课的内容; 3.老师在课堂上会结合书上的习题和课外的习题在课堂上讲,学员课外做的习题就一套就可以了,到时候老师会推荐 新准则对中级教材突现的变化: 难点有三个: 第一层:所得税会计,在企业核算中,抛弃了应付税款法,必须是纳税影响债务法; 第二层:企业合并与长期股权投资的结合,难度比较大; 第三层: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2007中级会计实务第二讲 接上一讲内容: 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 9号准则产生的前提 和财务管理内容的结合 2007中级会计实务第三讲 接上一讲内容: 例:购买一处房产,合同总价的300万,合同约定每年年末支付100万,银行的贷款利率(折现率)为6.5%,折现的总额为260万:

借:固定资产 260万 未确认的融资费用 40万 贷:长期应付款 300万 分析:40万是3年的财务费用,每年进财务费用要采取实际利率法来摊销财务费用,原来是采取直线法来摊销财务费用 债务重组:按照市场价值,在原来的会计制度下就认账面价值,按照新的准则导入了公允价值。 例:甲有房产一处,不考虑折旧,购入价为50万,现在的市场价值为80万,甲欠乙 110 万,双方达成了一个债务重组的协议:甲用房产抵110万应付乙的欠款。 按照以前的会计处理方面(不认市场价值): 甲方:借:应付账款 110 乙方:借:固定资产110万 贷:固定资产 50万贷:应收账款 110万 资本公积 60万 按照新的准则,换入固定资产的价值必须要按照公允价值 整个损益:110-50万 债务重组收益:110-80万 处置资产的损益:80-50万 债权人(换入资产的价值必须按照公允价值来计算): 借:固定资产 80 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30万 贷:应收账款 110万 企业合并(20号准则): 掌握三层意思: 1、站在公司法的角度来谈企业合并 第一种合并吸收合并,A+B=A(B灭失,B相关的资产和负债转入A) 第二种合并新设合并:A+B=C(A、B 灭失,产生新公司C) 第三种合并股权合并:A作为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卖给了B公司,A成为B公司的 全资子公司。会计处理:只需要做实收资本和股本明细账的转换。 借:实收资本-甲 贷:实收资本-B 图例:甲-100%---A-100%---B 重点注意:合并报表主体发生了变化2、站在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的角度

2019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0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单选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政府对部分食品实施最高限价政策时,最可能导致的情况是()。 A.出现市场短缺 B.刺激生产增加 C.引起产品供应过剩 D.提高农业生产者收入 2.如果两种商品x和y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2.3,那么可以判断出()。 A.x和y是替代品 B.x和y是互补品 C.x和y是高档品 D.x和y是低价品 3.假设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20%,此时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增加了10%,则该商品属于()。 A.高档品 B.奢侈品 C.必需品 D.低档品 4.如果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则意味着当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商品x 时,愿意放弃()单位商品x而获得1单位的商品y. A B.1 C D.2 5.企业使用自有的资金应计算利息,从成本角度看,这种利息属于()。 A.固定成本 B.显成本 C.隐成本 D.会计成本 6.关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成本曲线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B.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C.总成本曲线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D.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可变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下降 7.关于违约责任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违约责任属于财产责任 B.不可抗力是免除违约方违约责任的重要原因和理由 C.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不必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D.违约可以分为履行期到来后的违约和预期违约 8.由于金融机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导致的金融风险属于()。 A.市场风险 B.信用风险 C.操作风险

2017中级会计师考试 中级会计实务 个人学习笔记【呕心沥血整理】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1、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2、有助于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二、会计基本假设: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立场和空间范围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持续经营:持续经营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会计分期:界定了会计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时间范围。 注意两个时间范围的区分 货币计量:货币计量应以币值稳定为假设 三、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记账基础为权责发生制,即应依据权责关系,而不是现金的收付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的期间。注意:预算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记账基础仍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如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 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具体要求: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 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平衡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3.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模糊不清、不能晦涩难懂,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具体要求:1.纵向比较: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 2.横向比较: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会计政策) 五、实质重于形式(售后回租、融资租赁、企业集团) ●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 ●大多数的业务交易,其法律形式反映了经济实质;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法律形式没有反映经济实质,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作出职业判断,按照业务的经济实质进行账务处理。 六、重要性(性质和金额(净利润为1))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完整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和事项,要求将所有重要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完整、全面的计量、报告。 重要性的判断取决于性质和金额两个方面,相同的金额对于规模不同的企业,可能存在不同的重要性理解。 七、谨慎性(加速折旧和计提减值、存货采用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应低估负债、费用和损失。

《中级会计实务》的无形资产之读书笔记

第四章:2007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学习笔记(无形资产)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掌握)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 1、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够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 2、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本章所指无形资产。 (二)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三)土地使用权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进行摊销和提取折旧,但下列情况除外: 1、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2、企业外购房屋建筑物所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分配,难以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企业改变土地使用权的用途,停止自用土地使用权而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时,应将其账面价值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二、研究与开发支出(掌握) (一)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区分 项目的研究开发区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企业应当根据研究与开发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 1、研究阶段 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是为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2、开发阶段

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1.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解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均衡价格,运用市场基本理论分析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之间关系。 2.消费者行为分析。理解经济人假设、预算约東和消费者均衡,掌握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東、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需求曲线的推导、价格变动的效应,理解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生活中的消费现象。 3.生产和成本理论。理解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理论,辨别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和短期成本函数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4.市场结构理论。理解市场结枃和价格歧视,掌握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辨别不同类型市场结构及其生产者行为。 5.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理解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基本内容,理解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

定方法 6.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理解资源配置原理最优配置和帕累托最优状态,掌握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基本理论,解释市场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辨别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和措施。 7.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辨别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掌握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和总供给等宏观经济基本理论,理解消费、储蓄、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 8.经济増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 9.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理解价格总水平就业和失业、就业弹性系数 10.国际贸易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辨别影响国际贸易规模和特征的因素,辨别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调控和干预方式。 第二部分财政 11.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理解公共物品、财政职能、现代财政制度,掌握公共选择理论和政府失灵的原因,理解政府经济活动范围、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理解我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与主要任务。 12.财政支出。理解我国财政收支趋势,理解财政支出数据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掌握财政支出的类型和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掌握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辨别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中级会计实务最实用笔记讲义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 第一章总论 一、会计 管理会计(将来时) 企业会计→ 权责发生制 财务会计(过去时)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 预算会计→事业单位:事业活动(收付实现制) 经营活动(权责发生制) 非营利组织:权责发生制 二、财务目标 1、目标: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帮助。 2、两种观点: ⑴ 受托责任观:更多强调可靠性,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站在经营者角度。 ⑵ 决策有用观:更多强调相关性(有用),采用其他的计量方法,站在投资者角度。 3、使用人: ⑴投资者⑵债权人⑶政府(工商、税务、银行、财政、证监会、保监会)⑷社会公 众 三、会议基本假设(4 个):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 确认→ 确定认可,是不是收入 计量→ 计算、量化、是多少 报告→反映主营业务收→营业收入 假设基本含义具体内容 总公司与分公司、母公司、子公司、集 会计主体“人”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不是 投资者),空间范围 团 会计主体>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法律主 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假设企业长生不老,不会破产清算固定资产进行历史成本和折旧的基础附注说明持续经营能力 会计分期人为划分核算的区间段会计年度=1 年会计中期<1 年 货币计量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度量(实物量度、记账本位币:一般是人民币

劳动量度)外币: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 四、会计基础 1、会计确认基础: 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 历史成本计价 重置成本 2、会计计量基础: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 计量基础含义举例 历史成本(实际成本)取得或制造所需要发生的各项支出 通常情况下采用 固定资产购进时买价及相关杂费作为 入账价值 重置成本(现行成本)按当前条件重新取得,同样资产所需支出 ⑴ ⑵ 存货盘盈 固定资产盘盈 可变现净值将其变现后获得的净价值⑴ ⑵ 存货的期末计价 资产减值时,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现值(P)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在的价值⑴ 固定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 ⑵ 无形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 ⑶ 分期收款方式实现的销售收入 ⑷ 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 ⑸ 资产减值中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⑹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要考虑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 ⑴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市价)在公平交易中双方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 ⑵ ⑶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 ⑷股份支付 ⑸生物资产 例:下列项目中,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有(B D ) A、商誉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无形资产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 个,无权责发生制) 1、可靠性:真实、受托责任目标、是会计的灵魂 2、相关性:有用性、决策有用目标,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横向可比→同一时期,不同企业(可比性) 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一贯性)

(NEW)[答案]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及答案(11.2上午学员回忆版)

2019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真题及答案——(11.2上午学员回忆版)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A.税率 B.税种属性 C.征税主体 D.税目 参考答案:B 2.目前我国中央与地方对增值税分享的比例分别是()。 A.60%和40% B.75%和25% C.25%和75% D.50%和50% 参考答案:D 3.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是()。 A.信用中介 B.支付中介 C.信用创造 D.金融服务 参考答案:A 4、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6,则税收乘数为( )。 A.-5 B.-1.5

C.4 D.5 参考答案:B 5、下列市场中属于寡头垄断市场的是()。 A.石油 B.啤酒 C.电力 D.服装 参考答案:A 6、1988年巴赛尔报告中,规定核心资本又称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 )。 A.附属资本 B.公开储备 C.未公开储备 D.普通准备金 参考答案:B 7.下列关于无差异曲线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B.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会相交 C.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D.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这不是由消费者偏好的可传递性决定的。 参考答案:D 8.在消费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预算线在纵轴上的端点不变,而横轴上的端点由于价格下降发生移动,那么会使预算线()。 A.向左平移

B.向右平移 C.向左旋转 D.向右旋转 参考答案:D 9.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这两大基本业务,体现了商业银行的()职能。 A.支付中介 B.信用中介 C.信用创造 D.货币发行 参考答案:B 10.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模式是( )。 A.诸法合一,刑法、民法不分 B.民商法主导模式 C.行政法主导模型 D.民商法、经济法主导,环境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辅助模式 参考答案:A 11.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渠道不包括()。 A.社会缴款 B.税收 C.赠与收入 D.转移性支付 参考答案:D 12、XXX64元,则计算营业员的月销售额的离散系数为()。

中级会计实务笔记

01 第一章总论 知识点一、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前提) 知识点二、会计基础——主要解决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的问题 1.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2.收付实现制: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除此之外的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知识点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共8项) 知识点五、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资产的定义 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有用)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没有所有权,融资租入)的资源;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特别提示】 ①如果某一项目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②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不能再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③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中大奖) (二)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货币计量)

其中: 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负债的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法定义务、推定义务:习惯的做法、公开的承诺、公开宣布的经营政策)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现金、实物资产、提供劳务、转为资本等)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特别提示】企业将在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等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负债。 (二)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或股东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2019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章节

2019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章节 习题(第二章)第二章:领导行为 魅力型的特征不包括()。 A.自信并且信任员工 B.有理想化的愿景 C.承诺为努力提供奖励 D.对下属有高度的期望 参考答案:C 把下属分出“圈里人”和“圈外人”的领导理论是( A.特质理论 B.路径——目标理论 C.权变理论 D.领导一成员交换理论 参考答案:D 下列关于领导技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够依靠下属的技术技能 B.组织中任何层次的都必须达到有效人际技能的要求 C.不同层次的需要的技能的相对比例是不同的 D.领导层级越高,需要的技术技能越高 参考答案:D)。下列关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的说法,准确的是()。 A.存可与下属确立关系的早期,就已经分出了“圈里人”和“圈外人”

B.对于“圈里人”会投入更多的时问、感情以及更多的正式领导 C.在工作中,“圈外人”要比“圈里人”绩效更高 D.领导—成员交换的过程是单向的 参考答案:A 将领导行为划分为“员工取向”和“生产取向”两个维度的是()。 A.密西根模式 B.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C.俄亥俄模式 D.权变模型 参考答案:A 小张提升领导技能的途径能够包括()。 A.通过批评下属来提升领导水平 B.专业讲师对小张提供辅导 C.专业讲师协助小张明确事业范围和期望 D.使用培训、工作设计、行为管理等其他组织行为技术发展领导技能 参考答案:B,C,D 根据路径—目标理论,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意见的领导方式称为()。 A.指导式领导 B.支持型领导 C.参与式领导 D.成就取向式领导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根据路径—目标理论,参与式领导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的意见。

2019年最新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 复习要点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对某种产品或服务,消费者愿意购买而且能够买的数量。 2、需求的影响因素:①消费者偏好(缓慢变化)②消费者个人收入(社会人均收入,正向变化)③产品的价格(反向变化,最重要因素)④替代品的价格(正向变化)⑤互补品的价格(反向变化)⑥预期(正)⑦其他因素。 3、需求规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将这种关系用曲线D表示出来,这条曲线称为需求曲线。横轴Q表示需求,纵轴P表示价格。 4、市场供给: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供给是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①产品的价格(正)②生产成本(反)③生产技术(正)④预期⑤相关产品的价格⑥其他因素。 6、供给规律:市场上的商品的供给量以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将这种描述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S被称为供给曲线。以横轴Q表示供给量,纵轴P表示价格。 7、市场价格是在需求和供给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8、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达到的价格水平。需求曲线SS和供给曲线DD交叉点E叫均衡点,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其数量为Q0;此刻市场价格P0通常称为均衡价格。 9、最高限价:就是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价以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目的:保护消费者利益,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这样会导致刺激了消费,限制生产导致市场短缺。只宜在短期、局部地区实行。 10、保护价格:也叫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目的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属于市场干预行为。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 11、需求价格弹性: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Ed=△Q/Q÷△P/P,。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 12、需求价格点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化小的场合。弧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 13、当Ed>1需求富于弹性,降价——需求增加——销售收入增加。Ed=1需求单一弹性,降价——销售不变。Ed<1需求缺乏弹性,降价——销售收入减少。 1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②商品的重要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14、需求交叉弹性:是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Eij>0交叉弹性系数为正,i、j两种商品为替代品,越接近于1越说明两者的替代性越强;Eij<0交叉弹性系数为负,i、j两种商品为互补品;Eij=0表明两种商品无关。 15、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化引起消费者收入变动之比。Ey=1收入变动与需求变动成相同比例;Ey>1收入弹性高,表明需求的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高档品;Ey<1收入弹性低,表明需求的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必需品);Ey=0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Ey<0表示收入增加的时候买得少,收入降低的时候买得多。 16、供给价格弹性:价格相对变化引起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化之间的比率。Es>1弹性充足、=0无弹性、无限大完全有弹性。受影响的因素有:时间、资金有机构成、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投入品替代程度。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1、经济人的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和理性的)但事实并非安全如此。 2、效用:效用是指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到的满足程度。因为它是一种心理感受,是对商品或服务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的主观心理评价,因此效用没有客观标准。 3、基数效用论:19世纪的经济学家们认为效用是可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效用量的大小。序数效用论: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认为消费者师无法知道效用数值的,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这些表示次序的相对数值来衡量效用。 4、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理论是应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 5、边际效用理论: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效用的增量。(假定消费数量为Q,总效用为TU则总效用函数为: TU=f(Q))MU=dTU/DQ=f'(Q),可看出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 6、边际效用的变动是呈递减规律的:起初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当商品消费到一定程度,总效用达到最大是,边际效用为0,如果继续增加消费,此时边际效用变为负数。 7、消费者偏好基本假设:完备性\可传递性\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8、无差异曲线: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这条曲线上的所有个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的各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9、在同一坐标系内,可以会出很多条无差异曲线,每一条都代表不同水平的偏好。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近(远)代表商品数量越少(多)消费者得到的满足越低(高)。特征: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越高。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3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这是由商品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10、商品边际替代率:就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

中级会计实务笔记全.doc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 第一章 总 论 一、会计 管理会计(将来时) 企业会计 → 权责发生制 财务会计(过去时) 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 预算会计 → 事业单位:事业活动(收付实现制) 经营活动(权责发生制) 非营利组织:权责发生制 二、财务目标 1、目标: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帮助。 2、两种观点: ⑴ 受托责任观:更多强调可靠性,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站在经营者角度。 ⑵ 决策有用观:更多强调相关性(有用),采用其他的计量方法,站在投资者角度。 3、使用人: ⑴ 投资者 ⑵ 债权人 ⑶ 政府(工商、税务、银行、财政、证监会、保监会) ⑷ 社会公众 三、会议基本假设(4个):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 确认 → 确定认可,是不是收入 计量 → 计算、量化、是多少 报告 → 反映 主营业务收→营业收入 收付实现制 1、会计确认基础: 权责发生制 历史成本计价 重置成本 2、会计计量基础: 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

例:下列项目中,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有(B D) A、商誉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无形资产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无权责发生制) 1、可靠性:真实、受托责任目标、是会计的灵魂 2、相关性:有用性、决策有用目标,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横向可比→同一时期,不同企业(可比性) 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一贯性) 5、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法律形式 ⑴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⑵售后回购不确认收入 ⑶售后租回不确认收入 ⑷分期付款购买商品 ⑸长期股权投资中,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判断标准 6、重要性:通过性质、金额大小来判断 7、谨慎性: 不高估资产、收入和利润,不低估负债、费用和亏损 或有资产:基本确定 或有负债:很可能 ⑴减值准备的计提 ⑵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加速折旧摊销 ⑶预计负债的确认 基本确定:95%<X<100% 可能: 5%<X≤50%

2019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真题及答案

2019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商品或服务中,适用增值税税率为9%的是()。 A.销售小汽车 B.基础电信服务 C.有形动产租赁服务 D.增值电信业务 【答案】B 2.为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需要查阅的会计报表是()。 A.资产负债表 B.收入支出明细表 C.利润表 D.现金流量表 【答案】A 3.通常情况下,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的指标是用()计算的GDP。 A.虚拟价格 B.不变价格 C.现价 D.基期价格 【答案】C 4.下列统计量中,适用于测度分类数据集中趋势的是()。 A.均值 B.标准差 C.众数 D.中位数 【答案】C 5.关于公共物品供给与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公共物品的数量达到最优

B.在纯公共物品领域,应当而且能够实行市场机制引导资源的配置 C.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D.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在生产上并无任何区别 【答案】D 6.下列经济因素变化中,通常情况下与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是反方向的是()。 A.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 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规模的变化 C.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D.总产出的变化 【答案】D 7.在分析经济波动状况的指标体系中,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轨迹的指标称为()。 A.核心指标 B.领先指标 C.滞后指标 D.一致指标 【答案】B 8.关于财努会计报告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财务会计报告可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 B.会计报告是对账簿记录资料进行的在加工 C.我国小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等内容 D.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之前,必须进行财产清查 【答案】C 9、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不包括()。 A.存款人缴纳的保费 B.投保机构交纳的保费 C.在投保机构清算中心分配的财产 D.存款保脸基金管理机构运用存款保脸基金获得的收益 【答案】A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

第三章 供给价格弹性公式: 影响因素①时间是首要因素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效用 理论 无差异 曲线 基数效用 序数效用 消费者偏好 含义 特征 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 两者 区别 是否可加总 ①完备性A> B; A V B; A=B②可传递性A> B; B> C;所以A> C③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 消费者偏好是无差异的是一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①离原点越远,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②任意两条不能相交③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 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即斜率,随商品消费量增加, 为获得一种产品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另外一种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少,是递减 的。 消费者行为分析 生产和成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 减规律 lun 预算 约束 消费者 均衡和 需求曲 线 影响因素 变动特性 消费者均衡 需求曲线 两种效应 企业形成的理论 生产函 数和生 产曲线 生产 生产函数 生产曲线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的条件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 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岀现平行移动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 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 2、效用最大化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一消费曲线推导出来。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总效应 总产量 平均产量 在名义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 ①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②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在实 际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动方向总是反方向的 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正常商品需求曲线更平缓 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类型;长期行为都是可变;不可变时,短期行为在技术 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中级会计实务笔记讲义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 第一章 总 论 一、会计 管理会计(将来时) 企业会计 → 权责发生制 财务会计(过去时) 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 预算会计 → 事业单位:事业活动(收付实现制) 经营活动(权责发生制) 非营利组织:权责发生制 二、财务目标 1、目标: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帮助。 2、两种观点: ⑴ 受托责任观:更多强调可靠性,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站在经营者角度。 ⑵ 决策有用观:更多强调相关性(有用),采用其他的计量方法,站在投资者角度。 3、使用人: ⑴ 投资者 ⑵ 债权人 ⑶ 政府(工商、税务、银行、财政、证监会、保监会) ⑷ 社会公众 三、会议基本假设(4个):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 确认 → 确定认可,是不是收入 计量 → 计算、量化、是多少 报告 → 反映 主营业务收→营业收入

更多会计实务精品:点击阅读>>> 四、会计基础 收付实现制 1、会计确认基础: 权责发生制 历史成本计价 重置成本 2、会计计量基础:可变现净值 现值 例:下列项目中,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有(B D ) A、商誉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无形资产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无权责发生制) 1、可靠性:真实、受托责任目标、是会计的灵魂 2、相关性:有用性、决策有用目标,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横向可比→同一时期,不同企业(可比性) 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一贯性) 更多会计资料下载:点击下载>>> 5、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法律形式 ⑴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⑵售后回购不确认收入 ⑶售后租回不确认收入 ⑷分期付款购买商品 ⑸长期股权投资中,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判断标准 6、重要性:通过性质、金额大小来判断 7、谨慎性: 不高估资产、收入和利润,不低估负债、费用和亏损 或有资产:基本确定 或有负债:很可能 ⑴减值准备的计提 ⑵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加速折旧摊销 ⑶预计负债的确认 基本确定:95%<X<100% 可能: 5%<X≤50% 很可能: 50%<X≤95% 极小可能:0<X≤5% ⑷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 ⑸无法估计销售退回可能性 8、及时性:收集、处理、报告及时 例:下列属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有(A C ) A、商品销售后以固定的价格回购,不确认收入 B、单位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合并进行减值测试(重要性) C、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企业的资产入账 D、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在所有上市公司执行(可比性) 六、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七、利得和损失 利得记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记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方)非日常活动/偶然活动 记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损失记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借方) 收入 日常活动 费用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及解析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答案及解析 全科中级经济真题下载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商品或服务中,适用增值税税率为9%的是() A.销售小汽车 B.基础电信服务 C.有形动产租赁服务 D.增值电信服务 【答案】B 【答案解析】考核第14章。通过口诀“电信行业很特别,基础是9%,增值6%”可做选择。本题中销售小汽车、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适用13%的增值税税率;增值电信服务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 2、2012-2018年期间我国国家外汇储备的时间序列如下: A.相对数时间序列 B.时点序列 C.时期序列 D.平均数时间序列 【答案】B 【答案解析】考核第27章。本题是外汇储备总量指标构成的时间序列,因此属于绝对数时点序列。 3、为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需要查阅的会计报表是() A.资产负债表 B.收入支出明细表

C.利润表 D.现金流量表 【答案】A 【答案解析】考核第30章。资产负债表的作用。本题通过“资产结构”即可选择资产负债表。 4、通常情况下,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的指标是用()计算的GDP。 A.虚拟价格 B.不变价格 C.现价 D.基期价格 【答案】C 【答案解析】考核第8章。经济增长率=本年度经济总量的增量/上年所实现的经济总量。计算GDP时可以用现价计算,也可以用不变价格计算(1)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2)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5、下列统计量中,适用于测度分类数据集中趋势的是() A.均值 B.标准差 C.众数 D.中位数 【答案】C 【答案解析】考核第24章。众数适用分类数据、顺序数据;中位数适用于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均值、标准差只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2019年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

3①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

⑦其他因素。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横轴表示需求量(Q ),纵轴表示价格5、供给的含义: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6、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 ①产品价格②生产成本。③生产技术。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 ④预期。 ⑤相关产品的价格。 ⑥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1.弧弹性系数计算公式: 2017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归纳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1,价格上升,销售收入减少;需求价格弹性系数<1,价格上升,销售收入增加。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1.消费者效用最大的均衡条件: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2.对于正常品,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3.对于低档品,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4.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 5.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1.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作为市场机制的替代物 2.显成本是指企业购买或租用的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隐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3.正常利润指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经济利润不包括正常利润。 4.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位置关系:MC边际成本,ATC平均成本,AVC 平均可变成本,AFC平均固定成本 见下图: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