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成果简述[]

课题研究成果简述[]
课题研究成果简述[]

《农远资源有效融入小学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研究成果简述

课题承担单位:执笔人:xxx

1 概述

1.1 研究目标

1.1.1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变革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过去教师单纯依照教材、黑板、口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教师主要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转变过去教师以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成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探索者。

1.1.2 探索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学科教学设计研究,实现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促进教师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1.4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加强理论建设、指导教学实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做创造型教师,那么我们通过研究,期望达到提高教学理论水平、教学科研水平,最终成为学者型教师的目标。

1.1.5 通过研究,弄清实现现代远程教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对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基本要求,研制开发出一批适应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多媒体课件,总结出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

1.2 研究方法

以学习理论、课改要求、素质教育思想、教学设计原理等教育理论为依据,主要从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技能培训”和“教学研究”两个方面着力教师技能的提高,在“任务驱动”下引导师生的教与学。采用教学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查阅资料法、调查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并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等手段,综合分析课堂教学的转变状况及学生的发展状态,总结研究成果。

1.3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13.3-2013.3)

主要工作: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现状,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立研讨课题,撰写课题申请,评审书,进行课题申报。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3.4-2014.3)

主要工作:召开课题报告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激发课题组成员及课题实验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实验班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与常规教学手段相互结合,完成教学任务;分段收集相应的教学效果统计数据,分析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水平;完成资料积累,撰写论文,经验总结,研究报告;进行课件制定,组织研究交流。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4-2014.4)

主要工作: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对课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撰写结题投告;将课题研究成果上报,接受课题主管部门专家组签字;召开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会,发布与推广研究成果。

2 研究成果

2.1 研究结论

2.1.1 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知识面

农远资源汇集了声音、颜色、图象、动作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课题研究给学生带来了这个便利的条件,多媒体友好的交互界面、逼真生动的实验模拟、饶有兴致的游戏探索,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提高,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发言,

热烈讨论,大胆质疑,加深了理解,强化了记忆,激发了创造性思维。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2.1.2 教师的教学技能有了显著提高

课题的研究,激发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形成了有效互动的教科研群体,促进了教师精神面貌的变化和专业水平的提高。课题组教师已经养成了写教后记、教学个案和经验总结的习惯,老师们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涌现出了一批教科研的"排头兵"。

(1)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实践、探究,课题组老师体验到“教育是充满智慧和挑战”的事业。很多老师感到,参加了“农远资源有效融入小学课堂“的研究,转变了传统的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利用多媒体资源不是赶“时髦”的错误观念,转变传统观念,与时代同进步,真切地体会到教学的奇迹、创造的乐趣,感受到职业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2)提高了驾驭课堂的能力

通过课题的探索研究,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个人业务水平,不断丰富了教学智慧。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大多能较好地处理教学中的偶发问题,应对课堂中的复杂局面,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不少课题组教师在我校、县各项教学竞赛活动中脱颖而出,并屡屡获奖。

(3)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

(4)形成了一支创新型、专家型教师队伍。如何晓芳、邹红、邹小飞等教师,已经成长为校级教坛新星、数学学科带头人,成为了学校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

2.1.3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课堂得以普遍铺开

近几年来,学校相继改造和新建了计算机网络教室、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教室都已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添置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软件,“光纤专线”已进入校园,为本课题的研究带来了便利,奠定了基础。

通过课题研究,农远资源得以有效融入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发生了变革,农远资源与学科课堂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形成。尤其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转变,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实践、探究,课题组老师体验到“教育是充满智慧和挑战”的事业。很多老师感到,参加了“农远资源有效融入小学课堂“的研究,转变了传统的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利用多媒体资源不是赶“时髦”的错误观念,转变传统观念,与时代同进步,真切地体会到教学的奇迹、创造的乐趣,感受到职业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通过课题研究,激发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形成了有效互动的教科研群体,促进了教师精神面貌的变化和专业水平的提高。课题组教师已经养成了写教后记、教学个案和经验总结的习惯,老师们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涌现出了一批教科研的"排头兵"。

2.2 对研究结果的分析

本课题是针对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之后提出的,所涉及的问题是资源与学科课程整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课题研究以认知学习理论、课改要求和教学设计原理等为理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对农远资源采取“三适”(介入适时,选择适当,掌握适当)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以“技能培训”带动“教学研究”。探索并总结出:①精心组织教师参加技能大赛;②加强学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指导学科教师利用资源组织课堂教学;④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技能培训、教学研究活动。课题研究方法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研究效果比较明显,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

2.3 创新点

信息技术教育史无前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而通过课题研究,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培养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乐学、爱学、会学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锻炼一支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探索农远资源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有效方法,带动全校绝大部分教师会将资源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推动学校教育的信息化进程更具创新意义。

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3.1 存在的问题

3.1.1 广大师生的教育观有待进一步提高。

3.1.2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3.1.3“农远资源与学科课程整合”有待进一步深入。

3.1.4 农远资源有效融入课堂教育教学模式、方法有待深入研究、探索。

3.2 今后的打算

3.2.1 继续做好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和技能培训,营造教师在课堂中广泛应用农远资源信息的环境,树立良好的教育观,提高教师对多媒体的应用能力。

3.2.2 深化课堂教学研究,改变过去过分注重知识传授为关注学习兴趣的培养,教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农远资源”及“农远资源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方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之路漫长而又艰辛,虽然我们在农远课题研究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这些都不能阻止我们对课题的深入研究,我们相信,通过坚持、努力、奋斗,教师和学生将是最大的收益者,必将带来一次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新的变革。

科研成果量化评分标准

科研成果量化评分标准

有关说明: 权威期刊:包括《文学评论》、《历史研究》、《哲学研究》、《经济研究》、《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法学研究》、《教育研究》、《管理世界》、《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 重点报刊:包括《文艺理论研究》、《文学遗产》、《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中共党史研究》、《哲学动态》、《道德与文明》、《自然辩证法研究》、《世界哲学》、《世界宗教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金融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经研究》、《财贸经济》、《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法学》、《法学》、《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亚太》、《国际问题研究》、《欧洲研究》、《美国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人口研究》、《社会》、《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清华大学教育评论》、《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管理学报》、《南开管理评论》、《管理科学学报》、《中国行政管理》、《中国软科学》、《统计研究》、《会计研究》、《审计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地理》、《城市发展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国际新闻界》、《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学报》、《图书情报工作》、《人民日报》(海外版除外)、《光明日报》(理论周刊除外)、《经济日报》、中办内参、国办内参、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

课题研究成果简述[1]

《农远资源有效融入小学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研究成果简述 课题承担单位:执笔人:xxx 1 概述 1.1 研究目标 1.1.1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变革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过去教师单纯依照教材、黑板、口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教师主要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转变过去教师以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成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探索者。 1.1.2 探索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学科教学设计研究,实现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促进教师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1.3通过本课题研究,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摄取,提高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意识。 1.1.4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加强理论建设、指导教学实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做创造型教师,那么我们通过研究,期望达到提高教学理论水平、教学科研水平,最终成为学者型教师的目标。 1.1.5 通过研究,弄清实现现代远程教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对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基本要求,研制开发出一批适应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多媒体课件,总结出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 1.2 研究方法 以学习理论、课改要求、素质教育思想、教学设计原理等教育理论为依据,主要从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技能培训”和“教学研究”两个方面着力教师技能的提高,在“任务驱动”下引导师生的教与学。采用教学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查阅资料法、调查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并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等手段,综合分析课堂教学的转变状况及学生的发展状态,总结研究成果。 1.2.1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根据学校远程教育的运用和实施的具体情况,将所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寻找问题所在,提出合理改革意见或方案,调整研究计划和目标,使研究者在不断地调整过程中得到启示。 1.2.2、调查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调查学校现代化远程教育的配置及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及时添置相关设备,帮助教师及时调查教学策略。 1.2.3观察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积累原始资料,并加以理性分析与研究。 1.2.4经验总结法:课题组的成员注意整理在研究实践中的有关资料,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实验措施。课题组对课程进行过程检测,结论检测。对课题的资料,录像,案例进行检测,对工作成绩进行评估,推广运用成功的经验。 1.3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13.3-2013.3) 主要工作: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现状,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立研讨课题,撰写课题申请,评审书,进行课题申报。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3.4-2014.3) 主要工作:召开课题报告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激发课题组成员及课题实验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实验班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与常规教学手段相互结合,完成教学任务;分段收集相应的教学效果统计数据,分析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水平;完成资料积累,撰写论文,经验总结,研究报告;进行课件制定,组织研究交流。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4-2014.4) 主要工作: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对课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撰写结题投告;将课题研究成果上报,接受课题主管部门专家组签字;召开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会,发布与推广研究成果。 2 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成果及概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中高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 课题研究成果概述 兴隆县第一中心小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中高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是兴隆县第一小学主持的承德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2008年2月正式立项为市级重点课题后开展实验研究工作。本课题侧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与阅读教学和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选材与主题要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出发。通过本题研究,要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创意,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束缚,普遍存在重读写而忽视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训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说话。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要经常与别人交流,而交流最主要的手段是口语。那么,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就直接关第到交流的效果。由于小学高年级的口语交际能务得不到重视,这样下去,我们的学生能力得不到培养,语文素质得不到提高,势必影响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课题就是根据以上情况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而提出的。 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因此,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中高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探索适应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口语训练方法,培养他们认真倾听、会表达,是现代小学生的关键。本研究课题培养学生乐于表达、会表达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质,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1、从国外看,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培养口语表达的方法,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1)美国、英国的口头、听力作业非常重视,不只重视书面作业。(2)他们还很重视表演作业。这些作业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 2、从国内看。致力于此,研究的教师也很多。特别是从新课改以来,教师认识到口语表达的重要性。教师意识到“听”“说”“互动交际”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是一个有机整体,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要素。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培养训练应该与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创新点 (一)、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题研究,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学生乐于表达、会表达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质,会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二)主要内容

成果登记表(应用类)

制表机关:科学技术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函[2000]159号 有效期截止时间:2002年10月25日 科 技 成 果 登 记 表 (应用技术类成果) 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 (盖章) 研究起始日期:□□□□年□□月 研究终止日期:□□□□年□□月 推荐单位: 批准登记单位: 批准登记号:□□科成登字□□□□□□□□ 批准登记日期: □□□□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二○○○年制 封面填写说明 应用技术成果是指为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应用研究通常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或知识的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某一具体的、预定的实际目的确定新的方法(原理)或途径,主要包括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进行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后续试验和应用推广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新技术、新产品等。其中包括计算机软件成果。 1.成果名称:课题在批准立项时的名称,根据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也可参照鉴定(评价)报告上的名称。 2.第一完成单位:成果研制单位排序位列第一位的。 3.研究起始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开始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应与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上的立项日期相同,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4.研究终止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完成研究的结束时间,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5.推荐单位:将该项目推荐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的单位。 6.批准登记单位:地方、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 7.批准登记号:成果登记时由成果登记批准单位赋予并填写,建议格式为:XX(地方、部门简称)科成登字第号(年份+流水号,8位)。 8.批准登记日期:成果正式登记的时间,日期格式为:-年-月-日。

成果登记表

山东省科技成果登记表

成果完成人员名单 (此表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由填报单位负责)

填写说明 1.成果登记号:共10位空格,前2位为市地(部门)代字,如青岛市写为青岛,卫生厅写为卫生;中间4位为年度,后4位为流水号,由市地(部门)编写,从0001开始。 2.成果密级:分为非密、秘密、机密、绝密和未定密。 3.成果名称:申请鉴定时经组织鉴定单位审查同意使用的成果名称。不超过35个汉字。 4.研究起始时间:指该项成果开始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应以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上的时间为准。年度4位、月、日各两位,不足补零(例如:98年3月9日19980309)。 5.研究终止时间:指该成果最终完成的时间。填写要求同3。 6.第一完成单位:指项目合同或计划任务书中的第一承担单位,应与该成果鉴定证书封面上的第一完成单位相同。 6.1.单位名称:第一完成单位全称,应与单位印章一致。 6.2.通信地址:第一完成单位的通信地址,应依次写明市(区)、县、街和问牌号码。不超过40个汉字。 6.3.邮政编码:第一完成单位的邮政编码。 6.4.联系人:第一完成单位的该成果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可填1-2个,用空格隔开。 6.5.联系电话及传真:联系人的电话及传真,注明区号、分机(如果有)。 6.6.电子信箱:联系人的电子邮件地址。 6.7.隶属市地(部门):按行政隶属关系填写,即第一完成单位所归属的市地或厅局。 6.8.单位属性:第一完成单位属性,在相应的方框内打“√”,是企业的填写企业性质。 7.第二完成单位与第三完成单位:在技术合同的研制单位顺序排列中位于第二和第三(与《科技成果鉴定证书》中成果完成单位一致)的单位名称全称,应与单位印章一致(参见注解)。 8.鉴定日期:指该项成果通过专家鉴定的日期,填写要求同4。 9.鉴定批准日期:指组织鉴定单位签署意见的日期,填写要求同4。 10.评价方式:应用技术类成果分为鉴定、验收、行业准入和其他;基础理论与软科学类成果为分为鉴定、评审和其他。 11.组织鉴定单位:组织该项成果鉴定的单位。 12.主持鉴定单位:受受组织鉴定单位委托,具体主持鉴定工作的单位。 13.成果水平:该项成果达到的整体技术水平,以鉴定证书的评价结论为准。 14.项目总投资:指该成果在研究开发过程中的投资总额,包括国家投资,地方、部门投资,以及其他单位投资等。 15.新增产值:是指成果应用后,在本年度所新增的产值(包括创收外汇所折算的收入)。 16.其中新增利税:是指成果应用后,在本年度所增加的利税。 17.出口创汇额:是指成果应用后,在本年度所增加的外汇收入。 18.节约资金:是指成果应用后,由于降低成本所节约的资金栏目中。 19.获奖励名称:基础研究、软科学类成果只分为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和民间奖三类。 20.知识产权状况:基础研究、软科学类成果不填写。 21.成果内容简介:主要包括成果主要内容概述,技术创新点,关键性技术指标,国内外水平对比,应用范围和前景,社会经济效益。着重概括地写出成果的创新点和关键性的技术指标,以达到使他人或用户对技术有充分了解,而又不失去技术转让权项和技术诀窍。不超过300个汉字(含各种符号)。 22.成果完成人员名单:按《科技成果鉴定证书》中顺序填写(如表格空间不够,可另附纸)。其中: 职称:按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其他分别填写。如完成人具有院士资格,则填院士。 文化程度:按博士、硕士、大本、大专、中专、其他分别填写。 工作单位:按本成果研究期间完成人所属的工作单位填写。 对成果创造性贡献:根据完成人在成果研发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作出的主要贡献填写。 23.评价委员会名单:指在以鉴定、评审、验收等形式对本成果进行评价过程中发挥咨询、评价作用的专家委员会的成员。其中:评价委员会职务:按在评价委员会中担任的职务——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择一填写。 工作单位:按本成果评价期间专家所属的工作单位填写。 所学专业:按受高等教育期间专家学习的专业。 从事专业:专家工作现从事的专业。 职称:按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其他分别填写。如评价专家具有院士资格,则填院士。 注解:成果完成单位是指承担该项目主要研制任务的单位。由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时,按技术合同中研制单位顺序排列(与《科技成果鉴定证书》中成果完成单位排列一致)。

课题研究成果概述

附件2: 《关于农村初中七年级学困生成因分析与转化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概述 一、课题基本情况 1、课题批准立项时间 2017年10月30日 2、立项级别沧州市规划课题 3、课题类别立项课题 4、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二、课题研究及成果汇报 1、问题的提出 沧州市农村学生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比重较大,而农村学生中,学困生的比重又有逐年增大的趋势。我校位于偏远农村,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习惯也不好,学困生比较多,甚至有很大比例是从七年级就跟不上学习进度,导致初中三年的学习都很困难。农村经济水平提高了,教育水平也亟待提高,再者,农村孩子多为留守儿童,为农村教育增加了新难度。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不能放弃学困生,研究七年级学困生的学困原因,对症制定提高学困生成绩的策略,探索学困生心理的变化等,就成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2、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创新点 课题研究目标: 1、七年级学困生的成因及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内部因素(智力、非智力、身心素质等)、外部因素(教师、教材、家庭、班级文化等)。

2、学校教育方式如何适应七年级学困生,研究学校教育中的七年级学困生转化策略。 3、课堂教学如何转变七年级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转化策略。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七年级学生学习困难现状的调查; 2、对学困生特点、类型进行心理学分析、探讨; 3、七年级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分析; 4、对学困生进行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培养; 5、转化七年级学困生的教育对策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我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本课题结合学困生在小学所形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来进行研究,并且整合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做七年级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我们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是对转化学困生理论的有力补充,也为推广素质教育做出了一份贡献。 3、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1)调查研究法:有问卷调查和跟踪调查,分析学困生的学习现象,在确保研究对策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指导和帮助学生自主解决学习困难的方法措施更为有效。 (2)行动研究法:注重案例分析,采用教育激励,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等措施促进学生顺利克服学习障碍,进行有效学习。 (3)案例研究法:对具有典型特点的学生,进行调查、跟踪观察、教育、谈话、家访等,摸清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及指导效果,为研究和提升经验提供最直接的材料。 4、课题研究的结论、提出的主要观点

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及结题时应做的几项工作和注意的问题

关于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及结题时应做的几项工作和注意的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研究成果的评价 评价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题研究者的自我评价;二是由研究活动的组织管理者进行综合性评价。 自我评价的过程是研究者综合反思、归纳、演绎的过程。 学会评价,有利于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其不足。 一、教育科研评价的特点 教学评价:主要是对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方面的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当然也会关注教学过程,但这是从属于对教学效果所作的价值判断。 教育科研成果评价:要考察他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评价他研究过程是否规范,是否坚持了价值中立的原则。实验研究法的成果是否有普遍性性,行动研究法所解决的问题是否有典型性和可借鉴性。 教育科研评价的特点 1、既重价值判断,也重事实判断。 对达到的教育效果作出价值判断。 对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令人信服的事实判断。 2、既重结果评价,也重过程评价。 3、既重教育目标和要求,也重实验的规范。 4、既重定量评价,也重定性评价。 二、结题时要做的几项工作 首先,对研究资料进行整体梳理,对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这是一个综合反思、归纳、演绎的过程 然后,形成能反映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文字材料和物化的成果资料。 一般包括:①结题申请报告;②课题研究工作报告;③实验研究报告和最终定稿的课题实施方案;④研究成果(专着、论文、课例、电教教材等) ●结题评估验收的形式 一般有两种形式:通讯结题和现场结题 通讯结题:通过网上或书面向研究活动的组织管理者报送成果材料。进行成果审定后,回复评价鉴定意见。 现场结题:按“评估检查指标”的内容逐项听取汇报和查看原始资料,围绕本课题研究

开展“小课题研究”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成果概述

《开展“小课题研究”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成果概述 巨鹿县王疃校区厦头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基本情况 本课题批准立项时间为2010年5月,课题类别为立项课题,课题编号1026109。课题组共8人,课题负责人为董晓慧,女,小学高级教师;课题组成员为樊慧俭、兰闵、王晓稳、王娜娜、温习、王敬彩、耀辉。课题组所在单位为巨鹿县王疃乡厦头小学。 二、课题研究及成果汇报 1、问题的提出 课题研究的背景:教师专业化就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上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出生率下降而对教师需求量的降低,国外教育界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提高教师“质”的要求取代了对“量”的急需,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教师专业化的课题也被提了出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发展已形成世界性潮流。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我国人口增长率的下降,我国的教师专业化研究势在必行。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更是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的必然需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专业能力的提升,事关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该既是知识的学习者、探索者和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又应该是学生成长的对话者、促进者、引导者,还应该是教育的实践者、研究者、反思者。但我国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为学历起点偏低,部分教师教育观念旧,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知识面狭窄等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坚持与新课程共成长,以专业化发展来迎接新课程的挑战。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1986年,美国的卡基工作小组、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明天的教师》两个重要报告,同时提出以教师的专业性作为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这两个报告对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此,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潮流。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

市级课题研究成果评价表

市级课题研究成果评价表 课题名称主持人姓名单位完成时间年月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 分值 评分说明 自评 得分 专家 评分 课题选择与方案设计(20分)1.课题研究的价值选题理论与实践意义强得6分,一般得4分 6 2.有课题研究方案有研究方案得4分,没有0分 4 3.方案设计实施方案设计规范得5分,一般得3分 5 4.领导重视、措施明确较好者得5分,一般2分 5 立项开题(10分)1.召开开题会召开开题会得5分,其他形式开题得3分,未开题0分 5 2.有方案论证意见有论证意见并对方案作了修改得5分,有论证意见未修改得3分,没有论证意见0分 5 研究过程(25分)1.有课题研究档案有得4分,没有0分 4 2.档案形式规范内容详实,形式规范得6分,一般得4分,较差得2分 6 3.课题执行情况,大事记录完整记录完整得4分,较完整得2分,没有0分 4 4.有阶段研究小结有一次得3分,二次以上得5分,没有0分 3 5.操作过程与研究方法科学合理科学合理得6分,一般得4分,较差得2分 6 研究结果(45分)1.有研究报告有研究报告得4分,没有0分 4 2.研究报告规范,结论科学规范得6分,较规范得4分,一般得3分,较差得2分 6 3.其他成果丰富其他各类成果丰富得10分,一般得6分,较少得3分,没有0分10 4.阶段性成果获奖和发表 获市级以上教育部门行政部门奖或在市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和正式出版得5分,没有0 分 5 5.成果的学术水平理论价值与创新意义较高得8分,一般得5分,较差得3分 5 6.成果的实践价值对推进教育改革和教育教学质量发挥较大且有推广价值得12分,一般得8分,无推广 价值但对教育教学有一定作用得6分 8 总分 91说明: 1.以上评分只为一般参照,主要对成果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践性进行综合性评价。 2.评价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研究只有结果,没有过程或存在重大科学性问题及价值导向错误的,原则上不予通过结题。 3.成果创新性强,科学合理,对教育教学有较好的指导和借鉴价值并推广意义的方可评为优(85分以上),依次为良(75~84分),合格(60~74分)。 4.在本课题组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结题时由专家组评价。

课题成果概述

《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成果论述 邢台市桥西区第一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基本情况 《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S0715051)是邢台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2007年4月邢台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办批准立项,属于市级立项课题,由桥西区第一中学韩桂书校长负责研究。在此之前,我校已经成功主持研究了四个“十五”课题研究,其中语文课题《如何实施初中作文素质教育》已经成功结题,该校教科研人员力量雄厚。 二、课题研究及成果汇报 (一)问题的提出 多元智能理论简称MI理论,最早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Harvard Gardner)提出。美国哈佛多元智能教育研究院,将这一理论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教学密切结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多元智能理论自提出以来,在美国和世界各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成为许多西方国家90年代以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我国大陆地区自90年代以来,对多元智能理论予以较多的介绍。《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提出:“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一观念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引发了许多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学理论的不断更新,教师的主导作用应更科学、更规范。在我省,涉足多元智能与中学语文教学应用研究者较少,而以此为课题展开系统科学研究的更是寥寥无几。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语文教学耗时多、效率低、质量差的弊端依然严峻;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单一,导致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仍然堪忧;学生主体性不足,创新素质贫乏。那么,如何克服现行课堂教学实践的种种弊端,如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学生过程评价的多元化,成了语文教师研究的重点。基于以上种种考虑,我校开展了“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该项课题的研究。 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多元智能与初中语文教学二者间的内在联系。多元智能应以语文教学为载体,以此发展学生的多元化智能;语文教学应以多元智能为手段,通过这一理论指导整合语文教学,从而最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调查了解现阶段多元智能在初中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分析这些问题形

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省级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不同学业成绩学生的品德发展特点研究》课题组 学生是一座资源宝库,激发学生内心潜能,学业成绩才能发挥效益成为道德品 质的杠杆。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逐年增多,农村孩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发展瓶颈和严峻挑战。经济重压下家长形成急功近利思想,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大部分学生缺乏父母的爱,部分学生学业成绩分化严重,导致师生在教育教学的互动关系上产生了疏远、分歧、冷漠、对抗和冲突等不和谐关系,师生心情不爽,教学成绩老师感到郁闷,大大妨碍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2007年以来,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惑,从备课到上课,新 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行为需要我们重新建构。观课议课,同课异构为行动手段,探究课堂实效、打造课堂教学实效性。构建新型了的师生关系,学生主动构建自信、拼搏,享受成功的快乐形成了健康的精神风貌,良好的心理品质,学生乐学、善学,提高自主意识,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07年3月15日,我校申报 的省级课题《不同学业成绩学生的品德发展特点研究》,有幸被批准立项。近年来,我单位在课题组的引领下,以构建主义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等理论为指导,以观课议课,同课异构为行动手段,探究课堂实效、打造课堂教学实效性。收获了丰硕的成果,让学生在学中乐、学中仿、学中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和自信心,提高学业成绩,克服数学学业失败的后遗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自己创造更高层次受教育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获得良好学业成绩,驱动学生主动构建自信、拼搏,享受成功的快乐形成健康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让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实践,是不断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有力提高学业水平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是本实验研究总结出一条成功的

课题研究成果简述

课题研究成果简述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农远资源有效融入小学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研究成果简述 课题承担单位:执笔人:xxx 1 概述 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变革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过去教师单纯依照教材、黑板、口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教师主要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转变过去教师以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成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探索者。 探索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学科教学设计研究,实现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促进教师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加强理论建设、指导教学实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做创造型教师,那么我们通过研究,期望达到提高教学理论水平、教学科研水平,最终成为学者型教师的目标。 通过研究,弄清实现现代远程教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对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基本要求,研制开发出一批适应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多媒体课件,总结出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 研究方法 以学习理论、课改要求、素质教育思想、教学设计原理等教育理论为依据,主要从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技能培训”和“教学研究”两个方面着力教师技能的提高,在“任务驱动”下引导师生的教与学。采用教学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查阅资料法、调查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并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等手段,综合分析课堂教学的转变状况及学生的发展状态,总结研究成果。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 主要工作: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现状,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立研讨课题,撰写课题申请,评审书,进行课题申报。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 主要工作:召开课题报告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激发课题组成员及课题实验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实验班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与常规教学手段相互结合,完成教学任务;分段收集相应的教学效果统计数据,分析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水平;完成资料积累,撰写论文,经验总结,研究报告;进行课件制定,组织研究交流。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 主要工作: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对课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撰写结题投告;将课题研究成果上报,接受课题主管部门专家组签字;召开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会,发布与推广研究成果。 2 研究成果 研究结论 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知识面 农远资源汇集了声音、颜色、图象、动作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课题研究给学生带来了这个便利的条件,多媒体友好的交互界面、逼真生动的实验模拟、饶有兴致的游戏探索,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提高,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发

研究课题评价标准

2010年“海扶之星”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答辩评分参考标准 一、选题20分 16—20分:选题对该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价值,且立论依据充分。 9—15分:选题明确,立论依据充分。 0—8分:选题意义不明确,但立论依据充分。 二、研究现状分析20分 15—20分:大部分参考文献不在最近5年范围内,归纳、提炼出的学术观念准确且表达清晰并且能全面反映国内外研究现状。 6—14分:归纳、提炼出的学术观念准确且表达清晰。 0—5分:大部分参考文献不在最近5年范围内。 三、实施计划40分 31-40分: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技术方案切实可行,总体上体现出明显的创新思路,研究进展安排恰当。 21-30分:目标基本明确,内容清楚,技术方案基本可行,在若干方面有创新,研究进度安排合理。 11-20分:目标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具体、技术方案不够完善。 1-10分: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方法和技术方案不明确或有错误。 四、经费预算10分 预算恰当合理,有理有据,不夸大不缩小,符合课题设计要求。 五、答辩质量10分 1.课题申请书选题明确,立论正确有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语言流畅,语法正确。 2.在规定的时间内,能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正确地回答评委所提出的各种问题。 3.幻灯制作简洁、质量高,表达清晰。

1组 HIFU治疗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 2组超声针灸胃黏膜损伤兔足三里穴对其前列腺素E2的影响的实验 研究

3组超声波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 4组兔VX2肝癌建模不同方式对成瘤率的影响

5组多胎妊娠香猪的超声减胎 6组肝癌细胞的原代培养

7组小鼠胚胎微环境对人hep2.2.15细胞的影响 8组重庆市主城区三甲医院子宫肌瘤治疗现状及相关因素

课题立项登记表20170608

登记号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 “十三五”重点规划课题 《中小学语文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题立项登记表 课题名称: 课题批复号: 课题主持人(组长): 申报单位: 填报日期:年月日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真语文专业委员会(制)

一、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邮编 单位负责人姓名性别职务 职称研究领域手机 电话传真QQ或email 课题组组长姓名性别职务 职称工作部门手机 电话传真QQ或email 课题组副组长姓名性别职务 职称工作部门手机 电话传真QQ或email 经费预算额度人民 币 ()万元(大写) 经费 来源 预期成果呈现A.研究报告() B.论文()C.著作() D.校本教材() E.其他()(可以多选) 完成 时间 课题主要参与人员序号姓名性别 出生 年月 职务、职称最高学历联系电话1 2 3 4 5 6 7 8 注明正副组长不在主要参与人员之列。注:此栏内容如因特殊情况有所改变须向课题审批单位说明、备案。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限3000字内) 1.本课题选题背景、理论意义价值,研究现状论证; 2.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已有成果、内容、主要方法及实施步骤论证; 3.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课题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课题组成 员责任分工、设备、科研手段及经费支持等); 4.对课题预期研究成果、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课题实效评价、应用推广价值预测。 1.本课题选题背景、理论意义价值,研究现状论证: 2.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已有成果、研究内容、主要方法及实施步骤论证:

3.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课题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课题组成员责任分工、设备、科研手段及经费支持等): 4.对课题预期研究成果、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课题实效评价、应用推广价值预测:

课题研究成果登记表.doc

课题研究成果登记表(具体成果附表后) 序 成果类型成果名称效果及作用简述 号 1 研究报告《基于大班幼儿幼小将幼小衔接活动渗透 衔接活动中的实践研以主体(幼儿)参与、 究》讨论式、实践式的集 体教学活动中,让幼 儿在实践、讨论中体 验专注、自信等学习 品质。将孩子一日生 活中可进行幼小衔接 的时间充分利用起 来,如:集体活动、 区域活动、实践活动 等等。让这些成为幼 儿体验活动中最有利 的教育资源,初步形 成了本课题的系列活 动和主题课程。 2 研究论文《探大班幼儿生活体在幼儿园一日生活 验故事里的微课程》中,我们以幼儿的学 习生态和转变学习方 式为重要视角,追求 教师教育理念与行为 的根本性转变,努力 寻求幼儿有效学习、 主动发展的方式方法 与学习品质的养成。 尤其是在我们投入了 更多的精力,做到尊 重幼儿、激活潜能, 倡导主动活动,引导 主体发展。关注他 (她)们学习生态的 同时,转换观察策略, 促进幼儿学习方式的 转变,让他(她)们 在亲历操作活动的过 程中学会学习、学会 生活,让小微主题课 程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是否发表或获奖园一等奖 获江苏省蓝天杯论文三等奖

3研究论文《幼小体验进行时》 4 研究论文《大班幼儿区角游戏 中的学习与发展对于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5 教育随笔《幼小衔接之家园互 助早动员》中润物细无声般渗 透。 幼小衔接,即幼儿园获新北区中小学德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育和班主任论文也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二等奖。 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 的教育过程,同时, 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 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 的转折期。生活体验 活动,是幼儿幼小衔 接的重要一环,从依 赖老师帮助到自主进 行活动,在活动中感 受经验,在合作中获 得快乐,在体验中收 获成长。 在幼小衔接阶段, 可园一等奖 以在遵循幼儿个体发 展规律及满足其发展 需要的基础上设计不 同的班级区角游戏。 为进入小学做好充分 的准备 , 需要加强幼 儿的合作意识和与他 人的交往社交能力、 规则则意识及遵守规 则的能力、阅读意识 及主动阅读的能力、 适应意识及适应环境 的能力等, 这样才能 够提供幼儿全面发展 和成长的环境, 保证 幼儿在身体情感、社 会交往、学习等方面 都有较好的发展。 幼儿积极主动参园一等奖与到 班级实践活动中,以幼儿园 为 家,感受小主人意 识;并在遇到困难 时能尝试克服,并 主动参与到问题 的解决之中,感受

2018-课题研究成果评价-范文模板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课题研究成果评价 篇一:课题研究成果 邢台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十一五”立项课题 《农村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研究》研究成果概述 河北省清河县孙庄校区课题组 各位评审老师: 本课题在201X年3月通过邢台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审批立项,课题 类别为立项课题,课题编号:0924028.课题主持人:苏元超,所属单位:清河县孙庄校区。经过几年的努力,课题组全体成员认真研究总 结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但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本课题也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概述如下: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引入并进行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 但真正得到推广,乃是在实施新课程以后。目前,从国内来看,我国 的浙江大学正在开展合作实验活动。从河北省来看,沧州的派尼小学 一直将合作学习运用于课堂教学,且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为了改变填 鸭式的传统教学的模式;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和创造性;也为了在合作、讨论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学 生的思维;更为了让这些生活环境过于优越的独生子女有跟别人交

往的能力以及同别人团结协作的能力,我们从201X年春天开始在教 学中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尝试。通过尝试发现不仅学生的思维不再僵化,还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连语文综合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交往中也知道了谦让。为了对合作学习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也为了在教学中对合作学习运用得更加得心应手,在201X年11月,我们申报了市级课题《农村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研究》,经市教育局科学规划办批准立项后,从201X年3月开始进入研究期。(二)本课题的创新点与特色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意在以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为主阵地,以课例为 载体,通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实践研究、经验总结等具有强烈反思意识的行动研究,来探究具有农村特色的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与实施策略,进而改善师生关系、改进学习方式、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创新之处:努力构建具有农村特点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和实 施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理论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合作学习成为语文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 学策略,进而为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服务.合作学习基础教育最为倡导 的教学方式之一,是一种有利于教师教、有利于学生学的策略。从合 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异质分组、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互动,个人责任,社会技能和小组自评)可以看出,合作学习一方面强调学生在小学中的积极交往、互动,体现学生的主题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另一方面它也重视学生的个体责任,培养学生自主学

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

课题名称:福州市中小学生近视情况探究 所在班级:2010级高一年级1班 课题组长:郑艳鑫 9号 课题成员:陈煜婷 33号黄婕琳 4号 许安迪 30号 指导教师:孙敏芳老师 课题成员第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研究性学习简明表 (03) ★课题申报表 (04) ★开题报告 (05) ★开题评价表···················

··第06页 ★活动情况记录表 (07) ★过程评价表 (09) ★成果申报表 (10) ★结题评价表 (10) ★个人评价表及学分认定表 (11)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15)

★项目查新报告 (22) ★附录 (23) 福州高级中学学生研究性学习简明表

福州高级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申报表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福州市中小学生近视情况探究年级班级:2010级高一年级(1)班 指导老师:孙敏芳老师 课题组长:郑艳鑫(9号) 课题成员:黄婕琳(4号)许安迪(30号)陈煜婷(33号) 内容摘要: 中国是近视眼多发的国家,近视患者的数量已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率逐年增加,尤其中小学生眼睛近视发生年龄减小,范围加大,程度加深。我国青少年近视至盲的人数已达30万人。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关心中小学生近视的问题。在我国,近视是中小学生常见病之一,已危害到中小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使家长、学校和学生自己都意识到了近视问题的严重性,改变视力好、视力差无

所谓的被动局面,激励学生以至家长重视保护眼睛,预防近视,使“要我防”变为“我要 防”。使同学们科学养眼护眼,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让近视远离中小学生。更是希望 能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并从而锻炼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作 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我们必须以主人翁的态度关心社会事物,相信通过此次活动一定 能增强我们的责任感,提高参与的热情和信心。 课题研究的学术目标: 1.使公民更加全面的了解近视问题的严重性,激励学生以至家长重视保护眼睛,预防近视。 2.科学养眼护眼,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任务分工: 郑艳鑫:把握课题发展方向、统筹规划、把握课题的研究进程、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黄婕琳:对收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筛选整理、统计 许安迪:通过网络、图书馆、报纸等方式查找相关资料 陈煜婷:对资料编辑、排版、上传 研究的时间安排: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 (2010.12---2010.12)第一阶段:确定课题,明确目标与分工。 (2011.1---2011. 2)第二阶段:查找相关资料。采访街头市民,学校同学(主要通过分发调查问卷),了解福州市中小学生近视情况探究。 (2011.2---2011.3)第三阶段:收集并分析资料。 (2011.4---2011.5)第四阶段:总结、完成课题研究报告、相互交流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网上收集资料、街头采访等 调查对象:同学、街头市民等 预期研究结果: 了解福州市中小学生近视情况。认真的思考自己有没有全心全意的投入到研究中去。最后,组员整理手中的资料信息、研究所到的地方等。 表达方式:文字、图片、实物等 福州高级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开题评价表 课题:福州市中小学生近视情况探究填表日期:2011年5月日 成员:2010级高一(1)班郑艳鑫、黄婕琳、许安迪、陈煜婷

研究成果概述的撰写

成果概述是研究者通过对研究过程与成果加以提炼与升华,告诉大家自己研究了什么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形成的智慧与技巧是什么,形成了什么样的认识、取得了什么实效的文字资料。 发现有不少研究者成果概述的撰写很不规范,为成果公告的进行造成了较大的困难。表现为:过多的去讲了研究背景;过多去讲了研究报告中的某一个方面等等,没有突出表达好自己研究的是什么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形成的认识和成效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很多的成果概述没有概述出“果”,而是在某个局部的“枝”与“叶”上打转转。 成果概述是对研究报告核心部分的提练与浓缩。成果概述最终表达的好与坏,本质上反映出研究者的研究思路是否清晰,研究实践是否深入,也是研究成果是否真实、有用的标志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写好成果概述,对研究者而言,是对研究成果提炼与表述科学性、规范性的又一次自我检验与提升。一项没有认真研究,缺乏深入实践,只是在研究报告中增加文字量,东拼西凑,自己也不明白自己讲了些什么的“研究”,肯定写不出好成果概述。 基于上述的实践与认识,《二期沈阳市一线教师课题结题办法》中规定:“‘成果提要’不能清晰表明研究主题、内容、措施、成果的”不能通过鉴定。 关于成果提要的表述在结题申请书的第二项中进行了相关的提示:成果提要包含以下内容:1.研究的主题 (40字) ;2.研究的内容 (60字) ;3.采取的具体措施(200字);4.取得的成果(100字)。

对于成果概述进行字数限制,意在让研究者用简捷的语言,完整提炼自己研究的核心内容,其实这也是教育科研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为了帮助大家写好成果概述,这里给出一个基本的框架与实例供大家参考。 表述框架: 《》研究(课题名称)从(研究目的)出发,重点研究了如下内容:(讲清课题研究什么问题,需要按实际研究内容分项加以说明)。探索出的具体措施要有:(这是成果概述的核心之一,要求对应研究内容,提纲挈领,清晰完整,具体准确,不举实例。如果研究内容为两项以上,应分别说明围绕内容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针对内容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研究中探索总结出了(问题解决后形成的认识与实践成果),研究在(哪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问题解决后带来的变化)。 实例: 《关于促进学生审美体验的行动研究》从促进学生个体的审美发展,推进全面的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出发,重点探索如下内容:1.审美教育的基本精神;2.学生审美体验基本途径;3.课堂教学审美化的基本要素。通过研究总结出:1.审美教育的基本精神为愉悦性、和谐性、创造性。2.学生审美体验可以通过学科教学、师生关系、实践活动等多种渠道加以展开。3.课堂教学的审美化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学目标和谐美(建构整体性教学目标;确定重点训练目标;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