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挡土墙)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挡土墙)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挡土墙)

第一章绪论

1.1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土木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行工程设计或科学研究的综合训练,是前面各个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拓展,是培养我们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

毕业设计是在学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各类必修和选修专业课程之后,较为集中和专一地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以往的理论教学不同,毕业设计要求我们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系统地完成一个工程设计,以及能掌握一个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学会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可以继续学习到一些新的专业知识,有所创新。

1.2毕业设计课题——挡土墙的概述

公路挡土墙是用来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一种构造物。在路基工程中,挡土墙可用以稳定路堤和路堑边坡,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防止水流冲刷路基,并经常用于整治坍方、滑坡等路基病害。在山区公路中,挡土墙的应用更为广泛。

路基在遇到下列情况时可考虑修建挡土墙:

(1)陡坡地段;

(2)岩石风化的路堑边坡地段;

(3)为避免大量挖方及降低边坡高度的路堑地段;

(4)可能产生塌方、滑坡的不良地质地段;

(5)高填方地段;

(6)水流冲刷严重或长期受水浸泡的沿河路基地段;

(7)为节约用地、减少拆迁或少占农田的地段。

在考虑挡土墙的设计方案时,应与其他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例如,采用路堤或路肩挡土墙时,常与栈桥或填方等进行方案比较;采用路堑或山坡挡土墙时,常与隧道、明洞或刷缓边坡等方案进行比较,以求工程技术经济合理。

1.3挡土墙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挡土墙类型的划分方法较多,一般以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分类为主,常见的挡土墙形式有: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加筋土式、锚杆式和锚定板式。各类挡土墙的适用范围取决于墙址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建筑材料、墙的用途、施工方法、技术经济条件及当地的经济等因素。

1.3.1重力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一般由块石或混凝土材料砌筑。重力式挡土墙是靠墙身自重保证墙身稳定的,因此,墙身截面较大,适用于小型工程,通常

墙高小于8米,但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能就地取材,因此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1.3.2悬臂式挡土墙

当地基土质较差或缺少石料而墙又较高时,通常采用悬臂式挡土墙,一般设计成L型,由钢筋混凝土建造,墙的稳定性主要依靠墙踵悬臂以上土重来维持。墙体内设置钢筋以承受拉应力,故墙身截面较小。

1.3.3扶壁式挡土墙

由墙面板、墙趾板、墙踵板和扶肋组成,即沿悬臂式挡土墙的墙长方向,每隔一定距离增设一道扶肋,把墙面板和墙踵板连接起来。适用于缺乏石料的地区或地基承载力较差的地段。当墙高较高时,比悬臂式挡土墙更为经济。

1.3.4锚定板及锚杆式挡土墙

锚定板挡土墙是由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立柱、墙面、钢拉杆和埋置在填土中的锚定板在现场拼装而成,依靠填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力维持其自身稳定。与重力式挡土墙相比,具有结构轻、柔性大、工程量少、造价低、施工方便等优点,特别适合用于地基承载力不大的地区。设计时,为了维持锚定板挡土墙结构的内力平衡,必须保证锚定板结构周围的整体稳定和土的摩阻力大于由土自重和荷载产生的土压力。锚杆式挡土墙是利用嵌入坚实岩层的灌浆锚杆作为拉杆的一种挡土结构。

1.3.5加筋土挡土墙

由墙面板、拉筋和填土三部分组成,借助于拉筋于填土间的摩擦作

用,把土的侧压力传给拉筋,从而稳定土体。即是柔性结构,可承受地基较大的变形;又是重力式结构,可承受荷载的冲击、振动作用。施工简便、外形美观、占地面积小、而且对地基的适应性强。适用于缺乏石料的地区和大型填方工程。

1.3.6 土钉墙

土钉墙是有面板、土钉与边坡相互作用形成的支挡结构。它适用于一般地区土质及破碎软岩质地段,也可置于桩板挡土墙之间支挡岩土以保证边坡稳定。

土钉墙面层为喷射混凝土中间夹钢筋网,土钉要和面板有效连接,外端设钢垫板或加强钢筋通过螺丝端杆锚具或焊接进行连接。

1.4 设计给定的工程地质条件

图1 地形地质条件图

设计资料:黄土覆盖厚度 3.0m-6.0m

黄土性质:含水率 9%-14% 重度γ=13.6-15.73

/

kN m

红层软岩风化物:呈碎砾状,其中夹杂沙砾约35%

松散,含水率估计 5%-8%,重度γ=18.2-19.33

kN m,粘聚力

/

C=0。内摩擦角?=31度。墙背填土的重度为14.23

kN m,墙背

/摩擦角取为8度,基底摩擦系数为0.5,碎石土承载力标准值等

于800 kPa。挡土墙使用材料浆砌块石的容重243

kN m,钢筋

/

混凝土的容重为253

kN m。

/

1.5支挡结构的方案设计

该路基支挡工程的总体方案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优化方案,节约支挡结构的造价,降低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程。综合分析考虑建筑场地的地理地质条件及工程特性,确定最为经济合理的挡土墙形式有重力式挡土墙和扶壁式挡土墙两种。为了确保设计的节约经济,科学合理,将对这两种挡土墙形都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其结构形式,以及所用材料、截面尺寸、配筋等,然后进行造价工程量的比较分析,最终确定一种最佳方案作为施工设计。

1.6 墙后回填土的选择

根据土压力理论分析可知,不同的土质对应的土压力是不同的。挡土墙设计中希望土压力越小越好,这样可以减小墙的断面,节省土石方量,从而降低造价。

(1)理想的回填土。卵石、砾砂、粗砂、中砂的内摩擦角较大,主动土压力系数小,则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就小,从而节省工程量,保持稳定性。因此上述粗颗粒土为挡土墙后理想的回填土。本设计采用此类型的填土,且回填土粘聚力等于零,墙后填土分层夯实,以提高填土质量。

(2)可用的回填土。细砂、粉砂、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的的粉土、粉质粘土和低塑性粘土为可用的回填土,如当地无粗颗粒,外运不经济。

(3)不宜采用的回填土。凡软粘土、成块的硬粘土、膨胀土和耕植土,因性质不稳定,在冬季冰冻时或雨季吸水膨胀将产生额外的土压力,导致墙体外移,甚至失去稳定,故不能用作墙的回填土。

第二章 公路挡土墙设计

2.1 边坡稳定性分析

为了准确把握拟建挡土墙后土体的稳定性及土压力情况,首先要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

由设计给定的工程地质条件可知,拟建的挡土墙后土体为松散的碎砾石土,其粘聚力为零,即该土坡为无粘性土土坡,必须按照无粘性土土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无粘性土形成的土坡,产生滑坡时其滑动面近似于平面,常用直线滑动面分析土坡的稳定性。均质的无粘性土坡颗粒间无粘聚力,只要坡面上的土体能保持稳定,那么整个土坡便是稳定的。

土坡的稳定性用土坡稳定安全系数来表示,抗剪力与抗切拉之比即为土坡稳定安全系数:

K=

co s sin T W tg tg T

W tg β??β

β

=

=

抗剪力抗切力

根据规范,边坡工程等级为二级的土坡,采用直线式滑动法分析的土坡,安全稳定系数K 取1.30,故该土坡的稳定坡角可以求出:

31

0.462

1.30

tg tg tg K

ββ=

=

=

24.8

β?=

其中 β为土坡的安全稳定坡角。

显然,所得的稳定坡角较小,与实际条件中约为60度的边坡相距甚大,因此该土坡是不稳定的,为了得到一个稳定的土坡,若不采取挡墙支护,则需要放缓坡,而实际的工程地质条件给定的坡高较高,放缓坡所需要的挖方量巨大,明显不经济,所以放缓坡不合适,必须采取挡墙支护。

2.2 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

重力式挡土墙是以墙身自重来维持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它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挡土墙形式。重力式挡土墙多用浆砌片石砌筑,缺乏石料地区有时可用混凝土预制块作为砌体,也可直接用混凝土浇筑,一般不配钢筋,或只在局部范围配置少量钢筋,这种挡土墙形式简单,施工方便,可就地取材,适用性强,因而应用广泛。

由已知设计资料和工程地质条件,所设的重力式挡土墙墙高9米,顶宽1米,底宽5米,选择浆砌块石砌筑,墙背垂直,如图2-1所示。

图2-1 重力式挡土墙的截面尺寸图

2.2.1土压力计算 墙体自重W =

(1.0 5.0)924

648/2

K N m

+??=

根据拟建挡土墙的条件浆砌块石,查得墙背摩擦角为(1/3~1/2)?,此处取12

,墙后填土倾斜,β=25

,31,0

?

ε==

则查表可知主动土压力系

数Ka=0.46,墙后填土选择为黄土,容重为13.6~15.7kN/m 3

,取为14.2 kN/m 3

。所以

2

2

11/214.290.46264.5/2

a a E H K kN m

γ==

???=

土压力的竖向分力:sin ()90.5/a y

a E E kN m

δε=?+= 土压力的水平分力:co s()248.5/a x

a E

E kN m

δε=?+=

2.2.2抗滑移稳定性验算

()(64890.5)0.5

1.49 1.3()248.5

a y s a x

W E K E μ

++?=

=

=>安全

2.2.3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求出作用在挡土墙上诸力对墙趾O 点的力臂: 自重W 的力臂:

将挡墙的截面分为一个矩形和一个三角形分别计算自重:

114924432/2

G kN m

=

???=

21924216/G kN m

=??=

如图所示,得各自力臂:1

24 2.673

x

m

=

?=

2

141 4.52

x m

=+

?=

Eay 的力臂:b=5.0m Eax 的力臂:h=3.0m

应用公式可得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1122432 2.67216 4.590.5 5.0

248.5 3.0

3.46 1.5()

ay ax G x G x E b

K t E h ?+?+?=

??+?+?=

?=>安全

2.2.4地基承载力验算 ①作

N=W+Eay=648+90.5=738.5KN/m ②合力作用点与墙前趾O 点的距离: 1122 2.48a y a x G x G x E b E h

x m N

++?-?=

=

③偏心距:

0.020.832

6

B B e x m =

-=<

=

④基底边缘力:

m ax 218.56m in

208.326(1){

kP a kP a

N e K t

B

p

=

±

=

⑤要求满足下列公式:

m ax m in 1()213.442

p p kP a +=

由于基底为碎石土,密实状态下,基底的承载力f=800kPa. 所以

m ax m in 1()213.442

p p kP a

+=〈f=800kPa

m ax 218.56 1.2960p kP a f kP a =<=

基底平均应力及最大压力均满足要求。

最终确定挡土墙的尺寸:顶宽1.0m,底宽5.0m 。

2.3 扶壁式挡土墙的设计

扶壁式挡土墙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墙身构造设计、墙身截面尺寸的拟定,墙身稳定性和基底应力及合力偏心距验算、墙身配筋设计和裂缝开展宽度等。

2.3.1墙身构造设计

扶壁式挡土墙墙高不宜超过15m ,一般在9—10m 左右,段长度不宜大于20m ,扶肋间距应根据经济性要求确定,一般为1/4—1/2墙高,每段中宜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扶肋,扶肋厚度一般为扶肋间距的1/10—1/4,但不应该小于0.3m 。采用随高度逐渐向后加厚的变截面,也可以采用等厚式,以便于施工。

墙面板宽度和墙底板的厚度与扶肋间距成正比,墙面板顶宽不得小于0.2m ,可采用等厚的垂直面板。墙踵板宽一般为墙高的1/4—1/2,且不小于0.5m 。墙趾板宽宜为墙高的1/20—1/5,墙底板板端厚度不小

于0.3m。

如图2-1所示。

2.3.2截面尺寸拟定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及工程地质条件,此扶壁式挡土墙墙高拟定为H=10m,分段长度为20m,扶肋间距L=4m,扶肋宽度0.6m。墙面板顶宽b=300m,为了利于施工,采用等厚垂直面板,墙底板板端厚度0.4m,墙踵板宽度B1=1m。

o.41L

L

H

B1=(1/20-1/5)H

B3=(1/4-1/2)H

a) b)

图2-1 扶壁式挡土墙构造(单位cm)

a) 平面图; b)横断面图

2.3.3 土压力的计算

图2-2 主动土压力计算图

其中 8

δ

=

,31

?

=

,ψ?δ

=+。

如图2所示,扶壁式挡土墙墙背垂直,BC 为开挖后的土坡坡面,作为第一破裂面,BC 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25度,ADBC 即为破裂棱体。这个棱体作用着三个力,即破裂棱体的自重W ,主动土压力的反力Ea ,破裂面的反力R 。其中Ea 的方向与墙背成δ角,由工程地质条件所给得

δ

=0

8,且偏于阻止棱体下滑的方向。R 的方向与破裂面法线成?角,同

样偏于阻止棱体下滑的方向。由于棱体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力的三角形闭合。从力的三角形中可得:

co s()sin ()

E a W

θ?θψ+=+

式中

ψ?δ=+=

+

=

根据前面计算得的稳定坡角,此处的挡墙后填土坡度拟定为25度,填土的重度为3

14.2/kN

m

,则:

1/2()1/2cos 25

A D

B

C S a b h A E A C =+?+?

其中

3,39.6257.48,9.6a m b tg m h m

==+?==

,8.5A E b A C m == 所以,算得67.7A D B C S =。 主动土压力反力00

co s(2531)597.76/sin (2539)

E a W kN m

+==+。

2.3.4 墙面板设计计算

1.计算模型与计算荷载

墙面板计算通常取扶肋中到扶肋中或跨中到跨中的一段为计算单元,视为固支于扶肋及墙踵板上的三向固支板,属于超静定结构,一般作简化近似计算。计算时,将其沿墙高或墙长划分为若干单位宽度的水平板条与竖向板条,假设每一个单位条上作用均布荷载,其大小为该条单位位置处的平均值,近似按支承于扶肋的连续板来计算水平板条的弯矩和剪力,按固支于墙底板上的刚架梁来计算竖向板条的弯矩。

墙面板的荷载仅考虑墙后主动土压力的水平分力,而墙自重、土压力竖向分力及被动土压力等均不考虑。

其中土压应力为:2

/1597.76/9.662.26/hk

e E a H kN m

===

图2-3 墙面板简化土应压力图

0.54/112.97pi

hk i i e h H h σ

=?=(01/4hi H ≤≤ )

0.531.13

pi

hk e σ

== (1/431/4H hi H <≤)

0.54(9.64)/112.97(9.6)

pi

hk e hi H hi σ

=?-=-(3/411H hi H <

≤)

2. 水平内力

根据墙面板计算模型,水平内力计算简图如图2-4所示。 各内力分别为:

支点负弯矩:22

11/121/1231.13 4.055pi M l kN m σ=-=-??=-

支点剪力: /262.26p i

Q l kN

σ

==

跨中正弯矩:2

2

21/201/2031.13 4.033pi M

l kN m

σ==??=

边跨自由端弯矩:30M = 其中,l 为扶肋间净距。

1/12

1/20

1/12

1/20

1/12

c )

b )

a

)

图2-4 墙面板的水平内力计算

a) 计算模型;b)荷载的作用图; c) 设计弯矩图。

墙面板承受的最大水平正弯矩及最大水平负弯矩在竖直方向上分别发生在扶肋跨中的1/2H1处和扶肋固支处的第三个H1/4处,如图2-5所示。

设计采用的弯矩值和实际弯矩值相比是安全的,如图4-c)所示。例如,对于固端梁而言,当它承受均布荷载时,其跨中弯矩应为2

/24

pi

l σ

但是,考虑到墙面板虽然按连续梁计算,然而它们的固支程度并不充分,为安全起见,故设计值按式2

1220

p i M l

σ=

确定。

3.竖直弯矩

墙面板在土压力的作用下,除了上述的水平弯矩外,将同时产生沿墙高方向的竖直弯矩。其扶肋跨中的竖直弯矩沿墙高的分布如图5所示。负弯矩出现在墙杯一侧底部H1/4范围内,正弯矩出现在墙面一侧,最

大值在第三个H1/4段内,其最大值可近似按下列公式计算: 竖直负弯矩:10.03D

hk M e H l

=-

0.0362.269.6471.72kN m

=-???=-

b )

a)

a

b

c

a

c b

d

e

图2-5 墙面板跨中及扶肋处的弯矩图

a)跨中弯矩 b)扶肋处弯矩

竖直正弯矩:10.03/417.93hk M

e H l kN m

=?=

沿墙长方向(纵向),竖直弯矩的分布如图6所示,呈抛物线形分布。设计时,可采用中部2l/3范围内的竖直弯矩不变,两端各l/6范围内的竖直弯矩较跨中减少一半的阶梯形分布。

b )

a )

-+

M

D

M D /4

图2-6 墙面板竖直弯矩图

a)竖直弯矩沿墙高分布;b)竖直弯矩沿墙纵向分布 4. 扶肋外悬臂长度l ’的确定

扶肋外外悬臂节长l ’,可按悬臂梁的固端弯矩与设计用弯矩相等求得,即:

2'2

1/121/2pi pi M l l σσ== '

0.41 1.64l l m ==

2.3.5墙踵板设计计算 1. 计算模型和计算荷载

墙踵板可视为支承于扶肋上的连续板,不计墙面板对它的约束,而视其为铰支。内力计算时,可将墙踵板顺墙长方向划分为若干单位宽度的水平板条,根据作用于墙踵板上的荷载,对每一个连续板条进行弯矩,

剪力计算,并假定竖向荷载在每一连续板条上的最大值均匀作用在板条上。

作用在墙踵板上的力有:计算墙背间与实际墙背的土重W1;墙踵板自重W2;作用在墙踵板顶面上的土压力竖向分力W3;作用在墙踵板端部的土压力竖向分力W4;由墙趾板固端弯矩M1的作用在墙踵板上引起的等代荷载W5;以及地基反力等,如图所示。

为了简化计算,假设 W3为中心荷载,W4是悬臂端荷载Ety 所引起的,实际应力呈虚线表示二次抛物线分布,简化为实线表示的三角形分布;M1引起的等代荷载的竖向应力近似地假设成图7所示的抛物线形,其重心位于距固支端5/8B3处,以其对固支端的力矩与M1相平衡,可得墙踵处的应力2

5

3

2.41/w M B σ=。

将上述荷载在墙踵板上的引起的竖向应力叠加,即可得到墙踵板的计算荷载。由于 墙面板对墙踵板的支撑约束作用,在墙踵板与墙面板的衔接处,墙踵板沿墙长方向板条的弯矩为零,并向墙踵方向变形逐渐增大。故可近似假设沿墙踵板的计算荷载为三角形分布,最大值在踵点处。如图2-7所示。 各部分应力计算:

113()14.2(9.6325)156.18W H B tg tg kN

σγβ=+=?+?=

23240.49.6W h t kN σγ==?= 33sin 3

B W E B βσ=

,其中

毕业设计 挡土墙 边坡

毕业设计挡土墙边坡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第一节挡土墙的结构形式 (1) 一.重力式挡土墙 (1) 二.衡重式挡土墙 (2) 三.半重力式挡土墙 (2) 四.悬臂式挡土墙 (3) 五.扶壁式挡土墙 (3) 六.U形槽结构 (4) 七.空箱式挡土墙 (4) 八.板桩式挡土墙 (4) 第二节挡土墙设计基本资料 (5) 一.建筑物总体设计资料 (5) 二.地形资料 (5) 三.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5) 四.回填土的物理性质 (5) 第三节挡土墙设计的基本内容和一般步骤 (6) 一.挡土墙设计的基本要求 (6) 二.挡土墙设计的基本内容 (6) 三.挡土墙设计的一般步骤 (7) 第二章作用在挡土墙上的荷载 (8) 第一节作用在挡土墙上的荷载组合 (8) 一.作用在挡土墙上的荷载 (8) 二.荷载组合 (8) 第二节土压力 (9) 一.土压力的类型及产生条件 (9) 二.静止土压力的计算 (11) 三.朗肯土压力理论及其计算 (12) 第三节作用在挡土墙上的静水压力及基地扬压力 (15) 一.墙后水位的强度确定 (15) 二.墙面与墙背静水压力计算 (15)

三.基地扬压力计算 (15) 第三章挡土墙的稳定验算 (16) 第一节挡土墙稳定破坏形式 (16) 第二节挡土墙的稳定验算 (17) 一.挡土墙的稳定检算内容 (17) 二.挡土墙抗滑稳定验算 (17) 三.挡土墙抗倾覆稳定验算 (18) 四.基地应力验算 (19) 第四章挡土墙的结构检算与配筋计算 (21) 第一节结构设计控制计算情况及控制截面的选择 (21) 一.控制计算情况的选择 (21) 二.控制截面的选择 (21) 第二节挡土墙的建筑材料与受力性质 (21)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配筋计算 (22) 一.受弯构件的配筋计算 (22) 二.受拉构件的配筋计算 (24) 第三节裂缝开展宽度验算 (25) 一.最大裂缝宽度的允许值 (25) 二.裂缝开展宽度的验算 (25) 第五节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配筋率与截面选择 (26) 第六节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受力筋,分布筋及构造筋的布置 (27) 一.受力钢筋的布置 (27) 二.分布钢筋的配置 (27) 三.构造钢筋的配置 (28) 第五章湘江东岸扶壁式挡土墙的设计算例 (29) 第一节.工程概况 (29) 第二节.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 (29) 第三节.计算条件 (29) 一.已知条件 (29) 二.计算数据的采用 (30) 第四节初拟断面尺寸 (30)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次梁配筋计算实例.doc

9次梁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设计 9.1荷载设计值 9.1.1屋面 恒载: 板传来的恒荷载(梯形荷载转为均布荷载) 5.53×1.8×2×0.891=17.74m kN/ 次梁自重0.3×(0.5-0.1)×25=3.0m kN/ 梁上墙体荷载 1.88×(3.6-0.7)=5.45m kN/―――――――――――――――――――――――――――――――――― g=26.19m kN/ 活载:(梯形荷载转为均布荷载)q=2.0×1.8×2×0.891=6.42m kN/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p= 2.1m ? 26 = . ? + kN . 42 ( 40 42 4.1 .6 / 19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6 kN .1m 35 p= ? ? + ? = .6 . 65 ( / 41 . 42 7.0 19 4.1 因此选用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进行计算,取m 41 . =。 65 kN p/ 9.1.2楼面 恒载: 板传来的恒荷载(梯形荷载转为均布荷载) 3.25×1.8×2×0.891=10.42m kN/ 次梁自重0.3×(0.5-0.1)×25=3.0m kN/ 梁上墙体荷载 1.88×(3.6-0.7)=5.45m kN/―――――――――――――――――――――――――――――――――― g=18.87m kN/ 活载:(梯形荷载转为均布荷载)q=2.0×1.8×2×0.891=6.42m kN/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kN 2.1m p= 18 ? = . ? + 63 ( / . 31 4.1 .6 42 87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kN .1m 35 18 p= ? ? + ? = 87 . 77 ( . 31 / 42 4.1 7.0 .6 因此选用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进行计算,取m 31 =。 . p/ 77 kN 9.2计算简图 次梁与支撑构件整体浇筑,主梁截面为300×700mm,次梁截面为300×500mm。

(完整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范文

第一部分设计基本资料 §1.l 初步设计资料 一. 工程名称:乌海市区某政府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 二. 工程概况:建筑总高为23.1m,主体为六层,局部为五层,室内外 高差0.45m. 三.基本风压:0.5KN㎡. 四. 雨雪条件:基本雪压0.25 KN㎡。 五. 水文资料:地下水位在-4.5米处。 六. 地质条件: 1. 地震烈度:本工程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场地类型:Ⅱ类。 2. 地质资料: 表1-1 地质资料 岩土名称土层厚度(m)质量密度ρ (gcm3) 地基土静荷载标准值 (Kpa) 粉土 2.48 1.963 160 粉砂 1.02 1.98 150 粉砂- 1.98 160 砾沙 4.01 - 220 粉细沙- - 180 七. 材料使用: 1. 混凝土:梁柱板均使用C30混凝土。 2. 钢筋:梁柱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热轧钢筋HRB400,箍筋HRB335,基础用HPB300

3. 墙体: a. 外纵墙采用300厚混凝土空心砌块(11.8KNm 3),一侧墙体为水刷石墙面(0.5KN ㎡),一侧为20㎜厚抹灰(17KN ㎡); b. 内隔墙采用200厚蒸压粉煤灰加气砼砌块(5.5KNm 3),两侧均为20mm 厚抹灰(17KN ㎡)。 4. 窗:均为钢框玻璃窗(0.45KNm 2) 5. 门:除大门为玻璃门(0.45KNm 2),办公室均为木门(0.2KNm 2). §1.2 结构选型 一. 结构体系选型: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体系。 二. 屋面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肋型屋盖,屋面板厚100mm 。 三. 楼面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肋型屋盖,板厚100mm 。 四. 楼梯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梁式楼梯。 第二部分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2.1 结构布置及梁,柱截面尺寸的初选 §2.1.1梁柱截面尺寸初选 主体结构共6层,局部5层,底层高4.2m ,其他层高均为3.6m 。内墙做法:200厚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做法:300厚混凝土空心砌块,门窗详见门窗表,楼层屋盖均为现浇钢筋砼结构。 板厚取100 mm : 80~903600)45 ~40(100=?>=l l h mm 一.梁截面尺寸的估算: (1)主梁:L=6000㎜ 1 17505008 12h L mm mm ?? == ??? ,取600㎜

挡土墙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挡土墙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挡土墙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第六章 竖向荷载(恒载+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第六章竖向荷载(恒载+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第一节框架在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本设计用分层法计算内力,具体步骤如下: ①计算各杆件的固端弯矩 ②计算各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③弯矩分配 ④调幅并绘弯矩图 ⑤计算跨中最大弯矩、剪力和轴力并绘图 一、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计算 (一)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 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表6.1 框架梁BC跨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结构 三层(屋面)计算简图 弯矩图 结构二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结构一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楼层框架梁CD跨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结构 三层(屋面)计 算 简 图 弯 矩 图 节点3弯矩为125.68KN·m 3单元最大负弯矩为131.01 KN·m 结构二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结构一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楼层框架梁D-1/D悬挑梁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结构一层 计 算 简 图 弯 矩 图 恒载作用下梁固端弯矩计算统计表6.2 结构层 M BC (KN·m) M CB (KN·m) M CD (KN·m) M DC (KN·m) M D-1/D (KN·m) 三层-65.98 65.98 -276.11 212.13 0 二层-88.48 88.48 -429.29 315.57 0 一层-88.48 88.48 -429.29 315.57 -295.93 (二)计算各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用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假定结构无侧移,计算时采用力矩分配法,其计算要点是: ①计算各层梁上竖向荷载值和梁的固端弯矩。 ②将框架分层,各层梁跨度及柱高与原结构相同,柱端假定为固端。 ③计算梁、柱线刚度。 对于柱,假定分层后中间各层柱柱端固定与实际不符,因而,除底层外,上层柱各层线刚度均乘以0.9修正。 有现浇楼面的梁,宜考虑楼板的作用。每侧可取板厚的6倍作为楼板的有效作用宽

(完整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结论精选5篇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结论精选5篇 一、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结论 本工程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预期工期,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及进度。确保工程达到设计及使用要求,工程质量达到国家建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的合格标准。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轻伤频率控制在3‰以内。基本达到文明施工工地的标准。现场整洁,排放有控,保护周边,环保作业;合理消耗资源,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小。 项目部全面履行合同,对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综合效益进行有计划的组织、指挥、管理和控制。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安全,文明,卫生管理措施及项目季节性施工措施。在设计中主要运用了AutoCAD、MATLAB等软件运用,同时还对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图进行编制。 本次毕业设计只有短短的两个多月,但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熟悉了图纸,熟悉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更加了解以后工作的方向。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 通过这段时间的毕业设计,总的体会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以往的课程设计都是单独的构件或建筑物的某一部分的设计,而毕业设计则不一样,它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工程因素,诸如布局的合理,安全,经济,美观,还要兼顾施工的方便。这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因而要求我们分别从建筑,结构等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断的。前期的建筑方案由于考虑不周是,此后在樊长林老师及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通过参考建筑图集,建筑规范以及各种设计资料,使我的设计渐渐趋于合理。 在计算机制图的过程中,我更熟练AutoCAD、天正建筑等建筑设计软件。在此过程中,我对制图规范有了较为深入地了解,对平、立、剖面图的内容、线形、尺寸标注等问题上有了更为清楚地认识。 中期进行对选取的一榀框架进行结构手算更是重头戏,对各门专业课程知识贯穿起来加以运用,比如恒载,活载与抗震的综合考虑进行内力组合等。开始的计算是错误百出,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与规范不符的现象,此外还时不时出现笔误,于是反复参阅各种规范,设计例题等,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后期的计算书电脑输入,由于以前对各种办公软件应用不多,以致开始的输入速度相当的慢,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逐渐熟练。 紧张的毕业设计终于划上了一个满意的句号,回想起过去这段时

扶壁式挡土墙设计

洛阳某工程扶壁式挡土墙设计 摘要 扶壁式挡土墙是一种钢筋混凝土薄壁式挡土墙,其主要特点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墙身断面较小,自身质量轻,可以较好的发挥材料的强度性能,能适应承载力较低的地基。适用于缺乏石料及地震地区。一般在较高的填方路段采用来稳定路堤,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扶壁式挡土墙,断面尺寸较小,踵板上的土体重力可有效地抵抗倾覆和滑移,竖板和扶壁共同承受土压力产生的弯矩和剪力,相对悬臂式挡土墙受力更好,适用6~12m高的填方边坡,可有效地防止填方边坡的滑动。 本设计剖析了挡土墙的作用原理;分析了挡土墙的应用现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完成了该扶壁式挡土墙的总体设计(主要尺寸的拟定)、荷载及土压力的计算,内力计算,滑移稳定计算,倾覆稳定计算,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构计算;完成了图纸绘制;设计了施工组织;并进一步根据地质条件和现场要求进行优化设计。以求达到安全适用的目的,寻求最佳经济效益。 关键词:扶壁式挡土墙、土压力、荷载计算、结构、施工

The Buttress Retaining Wall Design of a Project of Luoyang ABSTRACT Help retaining wall is a reinforced concrete thin-wall retaining wall, its main features is that its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its construction is easy, the wall of the section is small, its own quality is light, it can better play to the strength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and it can adapt to bearing the capacity of the lower foundation and apply to the lack of stone and earthquake area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amount and cover an area of earth and stone works,generally it usually uses a higher fill section to stabilize the embankment. Buttresses retaining wall has a smaller section size, heel panel soil weight force can effectively resist overturning and sliding, vertical panels and buttresses can stand the earth pressure moments and shear forces, the relative cantilever retaining wall by the force is good to use the 6 ~ 12m high fill slop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sliding of the fill slope. The design analysis the principle of retaining walls, understands the status quo of retaining wall and development trend. And it can also complete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supporting retaining wall (the formulation of the main dimensions),the supporting retaining wall loads and earth pressure,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slip stability calculation,overturning stability calculations,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calculation,structural calculations,completing the drawings(including elevations and drawing detail),completing of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of the retaining wall of the buttress, and optimize th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site requirements further. By using this design to achieve the safety applicable to the purpose of seeking the best value for money. KEY WORDS:buttresses, retaining walls, earth pressure, load calculation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完整计算书

该工程为某大学实验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为8层,总建筑面积11305.82m2,宽度为39.95m,长度为60.56m ;底层层高4.2m ,其它层层高3.6m ,室内外高差0.6m 。 该工程的梁、柱、板、楼梯、基础均采用现浇,因考虑抗震的要求,需要设置变形缝,宽度为130mm 。 1.1.1设计资料 (1)气象条件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0 C o . 冻土深度25cm ,基本风压m2,基本雪压 kN/m2,以西北风为主导方向,年降水量1000mm 。 (2)地质条件 该工程场区地势平坦,土层分布比较规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40a f kPa 。 (3)地震烈度 7度。 (4)抗震设防 7度近震。 1.1.2材料 梁、柱、基础均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单向板和双向板均采用C30,受力筋和分布筋均为HPB235;楼梯采用C20,除平台梁中纵筋采用HRB335外,其余均采用HPB235。 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8层,主体高度为29m 左右,为高层建筑。其特点在于:建造高层建筑可以获得更多的建筑面积,缩小城市的平面规模,缩短城市道路和各种管线的长度,从而节省城市建设于管理的投资;其竖向交通一般由电梯来完成,这样就回增加建筑物的造价;从建筑防火的角度来看,高层建筑的防火要求要高于中低层建筑;以结构受力特性来看,侧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在高层建筑分析和设计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从结构分析,还是结构设计来说,其过程都比较复杂。

在框架结构体系中,高层建筑的结构平面布置应力求简单,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应对称均匀布置,尽量使结构的刚心与质心重合,避免地震时引起结构扭转及局部突变,并尽可能降低建筑物的重心,以利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合理地设置变形缝,其缝的宽度视建筑物的高度和抗震设防而定。 该工程的设计,根据工程地震勘探和所属地区的条件,要求有灵活的空间布置和较大的跨度,故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论述了本次设计的工程简况和工程特点,特别对于高层建筑的优点和框架结构中高层建筑的布置原则作了详细阐述。 2 结构设计 框架设计 2.1.1 工程简况 该实验楼为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11305.82m2,建筑平面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1 工程概况 1、1 建设项目名称:龙岩第一技校学生宿舍 1、2 建设地点:龙岩市某地 1、3 建筑类型:八层宿舍楼,框架填充墙结构,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混凝土C30。 1、4 设计资料: 1.4.1 地质水文资料:由地质勘察报告知,该场地由上而下可分为三层: 杂填土:主要为煤渣、石灰渣、混凝土块等,本层分布稳定,厚0-0.5米; 粘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k=210Kpa, 土层厚0、5-1.5米 亚粘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k=300Kpa, 土层厚1、5-5.6米 1.4.2 气象资料: 全年主导风向:偏南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 基本风压为:0、35kN/m2(c类场地) 1.4.3 抗震设防要求:七度三级设防 1.4.4 建设规模以及标准: 1 建筑规模:占地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为8层框架结构。 2建筑防火等级:二级 3建筑防水等级:三级 4 建筑装修等级:中级 2 结构布置方案及结构选型 2、1 结构承重方案选择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以及建筑施工的布置图,本工程确定采用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框架梁、柱布置参见结构平面图,如图2、1所示。 2、2 主要构件选型及尺寸初步估算 2.2.1 主要构件选型 (1)梁﹑板﹑柱结构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图2、1 结构平面布置图 (2)墙体采用:粉煤灰轻质砌块 (3)墙体厚度:外墙:250mm,内墙:200mm (4)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2.2.2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1)横向框架梁: 中跨梁(BC跨): 因为梁的跨度为7500mm,则、 取L=7500mm h=(1/8~1/12)L=937、5mm~625mm 取h=750mm、 4 7.9 750 7250 > = = h l n= =h b) 3 1 ~ 2 1 (375mm~250mm 取b=400mm 满足b>200mm且b 750/2=375mm 故主要框架梁初选截面尺寸为:b×h=400mm×750mm 同理,边跨梁(AB、CD跨)可取:b×h=300mm×500mm (2)其她梁: 连系梁: 取L=7800mm h=(1/12~1/18)L=650mm~433mm 取h=600mm = =h b) 3 1 ~ 2 1 (300mm~200mm 取b=300mm 故连系梁初选截面尺寸为:b×h=300mm×600mm 由于跨度一样,为了方便起见,纵向次梁截面尺寸也初选为: b×h=300mm×600mm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目录及摘要

延安市政府办公楼 摘要 本工程为政府办公楼工程,采用框架结构,主体为六层,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近震,场地类别为II类场地。主导风向为西南,基本风压0.40KN/M,基本雪压0.25 KN/M。楼﹑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设计贯彻“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按照建筑设计规范,认真考虑影响设计的各项因素。根据结构与建筑的总体与细部的关系。 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横向框架第12轴抗震设计。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是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对楼板进行了配筋计算,本设计采用桩基础,对基础承台和桩进行了受力和配筋计算。 整个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的专业规范的要求,参考相关资料和有关最新的国家标准规范,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全面的科学性考虑。总之,适用、安全、经济、使用方便是本设计的原则。设计合理可行的建筑结构方案是现场施工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荷载计算,内力计算,计算配筋

Luoyang City West office building ABSTRACT This works for the city of Luoyang West office building, a framework structure for a six-storey main, in the region earthquake intensity of 8 degrees near Lan site classification as Class II venues. Led to the southwest direction, the basic Pressure 0.40 KN / M, basic snow pre ssure 0.25KN/M. Floor roof were using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 "practical, security, economic, aesthetic," the design principles. With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design seriously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various factors.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and architectural detail and the overall relationship. The design of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program horizontal framework 12-axis seismic design. In determining the distribution framework, the first layer of repr esentative value of the load, Then use vertex from the displacement method for earthquake cycle, and then at the bottom of shear horizontal seismic load calculation under size, then calculated the level of load under the Internal Forces (bending moment, sh ear and axial force). Then calculate vertical load (constant load and live load) under the Internal Forces. Identify the most disadvantaged group or an internal force several combinations. Select the best safety results of the reinforcement and Mapping. In addi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gram indoor staircase design. Completion of the platform boards, boards of the ladder, platform beam component and the reinforcement of internal forces calculation and construction mapping. On the floor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the use of pile foundation design,

挡土墙课程设计

挡土墙课程设计

目录 一、挡土墙的用途 (3) 二、荷载计算 (4) 三、挡土墙稳定性验算 (7) 四、基地应力及合力偏心距验算 (7) 五、墙身截面强度验算: (8) 六、墙身排水、沉降缝、伸缩缝和变形缝的设置 (9)

挡土墙设计计算 一、挡土墙的用途 挡土墙定义: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填土边坡以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 按照设置位置,挡土墙可分为:路肩墙、路堤墙、路堑墙和山坡墙等类型。 1.作用: 1)路肩墙或路堤墙:设置在高填路堤或陡坡路堤的下方,防止路基边坡或基底滑动,确保路基稳定,同时可收缩填土坡脚,减少填方数量,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以及保护临近线路的既有重要建筑物。 2)滨河 及水库路堤挡 土墙:在傍水 一侧设置挡土 墙,可防止水 流对路基的冲 刷和浸蚀,也 是减少压缩河 床或少占库容 的有效措施。 3)路堑挡 土墙设置在堑 坡底部,用于支撑开挖后不能自行稳定的边坡,同时可减少挖方数量,降低边坡高度。 4)山坡挡土墙设在堑坡上部,用于支挡山坡上可能坍滑的覆盖层,兼有拦石作用。 二、荷载计算 (一)、车辆荷载换算 采用浆砌片石重力式路堤墙,墙高米,填土髙4米,填土边坡1:,墙背俯斜,1:(α=19°),墙身分段长度15米。 按墙高确定的附加荷载强度进行换算

附加荷载强度q 墙高H (m ) q(kPa) ≤ 20 ≥ 10 注:H=~时,q 由线性内插法确定. 墙高米,按墙高确定附加荷载强度进行计算。按照线性内插法,计算附加荷载强度:q =m2。 (二)、土压力计算 其中: 676.05 .185 .12γ0===q h 基挡土墙因路基形式和荷载分布的不同,土压力有多种计算图式. 以路堤挡土墙为例,按破裂面交于路基面的位置不同,可分为5种图示:破裂面交于内边坡,破裂面交于荷载的内侧、中部和外侧,以及破裂面交于外边坡。 破裂棱体位置确定: a=4m, d = , H= 8 m ,α= 19o (1)破裂角θ的计算 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则有: Ψ = φ + α + δ = 38o+19o+19o =76o A 0 =

(完整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学生公寓 学院:应用技术学 院 专业: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李唯一学号: 指导老师:陈金陵、唐亮、农金龙、罗舟 2014年 3 月10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文献综述:结合毕 业设计(论文)课题情 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 资料,每人撰写2500 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文 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 献资料。

文献综述一、引言 建筑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形成发展的。由于经济的发展、土地的减少,现代建筑趋向于多高层建筑,而砌体结构存在自重大、砌筑工作相当繁重、抗拉抗弯性能低、粘土砖用量很大,往往占用农田,影响农业生产等缺点,现代建筑多采用框架结构、框剪结构、框筒结构等结构体系。近年来框架结构在世界各地又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城市普遍兴建了包括商场、住宅、旅馆、办公楼和多功能建筑等各种类型的框架建筑[1]。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参加或从事框架结构设计已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之一。而框架结构是多高层建筑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有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而钢筋混凝土框架在教育建 筑中较为常用。框架结构内部可用轻型材料分隔,许多轻型、隔热、隔音材料不断出现,绿色建材不断涌现[2]。 我的毕业设计是做框架 结构,需要对该结构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该学生的建筑要求设计4000平米左右,五~六层。建筑设计要求建筑物功能分区合理,布置适宜,满足各项使用功能要求;结构设计要求结构布置合理,构件设计安全经济合理。 二、建筑设计[3] 1、学生宿舍建筑的功能要求 宿舍的功能主要是满足学生睡眠、休息、学习、交往、研讨、储存及做饭用膳等多种要求。标准不同,则功能有所增减,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住宿、学习及社交三大功能。学生宿舍需要的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某多层办公楼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精品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某多层办公楼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方案、情况、台阶、方法、条件、质量、增长、整体、平衡、基础、工程、作用、标准、结构、水平、分析、简化、满足、调整、方向、规范、核心 (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0.000,室内外高差450mm. (2)墙身做法:采用加气混凝土块,用M5混合砂浆砌筑,内粉刷为混合砂浆底,纸筋灰面,厚20mm,“803”内涂料两度。外墙采用贴面砖,1:3水泥砂浆底厚20mm。 (3)楼面作法:楼板顶面为水磨石地面,楼板底面为15mm厚白灰砂浆天花抹面,外加V型轻钢龙骨吊顶。 (4)屋面作法:现浇楼板上依次铺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300mm厚水泥珍珠制品隔热找平层、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和SDC120复合卷材,下面依次为15mm厚白灰砂浆天花抹面和V型轻钢骨龙吊顶。 (5)基本风压:ωo=0.3KN/m2(地面粗糙度属C类)。 (6)基本雪压:S0=0.3KN/m2。 (7)抗震设防烈度:八度(0.2g)第二组,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地质条件: 全套CAD图纸,计算书,联系6 由上至下: 人工添土:厚度为1m 粉质粘土:厚度为7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Pa 中风化基岩: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6MPa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无地下水及不良地质现象。 活荷载:上人屋面活荷载2.0KN/m2,办公室楼面活荷载2.0KN/m2,走廊楼面活荷载2.5KN/m2,档案室楼面活荷载2.5KN/m2。 二、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各梁柱截面尺寸确定如下: 主梁:取h=1/9l=1/9×7200=800mm,取h=800mm,取b=350mm, 次梁:取h=1 /16l=1/16×7200=450mm,取h=500mm,取b=250mm, 柱子:取柱截面均为b×h=600×600mm,现浇板厚为100mm。 取③轴线为计算单元,结构计算简图如图2所示,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离室外地面为500mm,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4.7m。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2中,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I=2I0(I0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梁柱均采用C30混凝土。由于后面梁的组合弯矩过大,相对受压区高度超过了界限受压区高度,所以改用C40混凝土,因为梁柱刚度成比例增加,不会引起后面分配系数的改变。地震作用下的弹性侧移将更小,一定符合要求。 框架刚度计算: 1.边跨框架梁线刚度: i b=2Ec×I。/l =2×3.0×104×350×8003/(12×7200) =12.44×1010N·mm 2.中间跨框架梁线刚度: i b=2Ec×I。/l =2×3.0×104×350×8003/(12×2400) =37.33×1010N·mm 3.二~五层框架柱线刚度: ic=Ec×I。/l =3.0×104×600×6003/(12×3600) =9.00×1010N·mm 4.首层框架柱线刚度: ic=Ec×I。/l =3.0×104×600×6003/(12×4700) =6.89×1010N·mm 在计算内力时,柱的线刚度取框架实际柱线刚度的0.9倍。 即:首层框架柱线刚度:ic=0.9×6.89×1010 =6.20×1010N·mm 二~五层框架柱线刚度:ic=0.9×9.00×1010 =8.10×1010N·mm 三、荷载计算 1.恒载计算 (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SDC120复合卷材0.15KN/m2 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0.4 KN/m2

重力式挡土墙课程设计(通用版)

重力式挡土墙课程设计 作者姓名 学号 班级 学科专业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 所在院系建筑工程系 提交日期

设计任务书 一、 设计题目 本次课程设计题目: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二、 设计资料 1、线路资料:建设地点为某一级公路DK23+415.00~DK23+520.00段,在穿过一条深沟时,由于地形限制,无法按规定放坡修筑路堤,而采取了贴坡式(仰斜式)浆砌片石挡土墙。线路经过的此处是丘陵地区,石材比较丰富,挡土墙在设计过程中应就地选材,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节省工程费用。 2、墙后填土为碎石土,重度30/18m kN =γ,内摩擦角 35=?;墙后填土表面为水平,即 0=β,其上汽车等代荷载值2/15m kN q =;地基为砾石类土,承载力特征值 kPa f k 750=;外摩擦角δ取 14;墙底与岩土摩擦系数6.0=μ。 3、墙体材料采用MU80片石,M10水泥砂浆,砌体抗压强1.142/mm N ,砌体重度30/24m kN =γ。 4、挡土墙布置形式及各项计算参数如下图所示: 图4-1 挡土墙参数图(单位:m )

目录 设计任务书 (2) 一、设计题目 (2) 二、设计资料 (2) 设计计算书 (4) 一、设计挡土墙的基础埋深、断面形状和尺寸 (4) 二、主动土压力计算 (4) 1、计算破裂角 (4) 2 、计算主动土压力系数K和K1 (4) 3、计算主动土压力的合力作用点 (5) 三、挡土墙截面计算 (5) 1、计算墙身重G及力臂Z G (6) 2、抗滑稳定性验算 (6) 3、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6) 4、基底应力验算 (7) 5、墙身截面应力验算 (7) 四、设计挡土墙的排水措施 (8) 五、设计挡土墙的伸缩缝和沉降缝 (8) 六、参考文献 (8) 七、附图 (8)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答辩题目参考答案

. 毕业答辩题目整理(仅供参考) 1、框架梁的截面高度和截面宽度如何选取?这些估算公式为了满足构件的哪些 要求? 截面高度:主梁h=(1/8~1/14)l;次梁h=(1/12~1/18)l。宽度h=(1/2~1/4)b h。 b满足构件要求(受弯承载力、受剪承载力、刚度、抗裂度、经济性、耐久性)2、为了考虑现浇楼板的增强作用,如何计算框架梁的抗弯刚度中的Ib? 3/12,然后边框梁乘以1.5倍的放大系数,中框梁乘以2倍先计算出惯性据I=bh 的放大系数,得到I。b3、结构为什么要进行侧移计算?框架结构的侧移如何计 算(步骤)? 为了保证建筑物有足够的刚度,保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建筑物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钢筋混凝土柱等出现裂缝,保证填充墙等完好。 1)根据重力荷载与D值之比假想结构顶点水平位移μT2)用T=1.7ψ√μ粗估自震周期TT13)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T,再确定α114)计算底部剪力F=αG eqEK1 顶部还要加上,计算层间剪力没有附5)=0 加地震作用的,δn4、如何进行梁端弯矩调幅,调幅后应满足什么条件? 一般情况下,现浇框架梁端调幅系数取0.8~0.9,支座调幅后,跨中也应该根据支座的调幅进行相应的调整,一般情况下去1.1~1.2的调幅系数,且跨中弯矩调幅之后不应小于简支梁情况下跨中弯矩的50%。 5、为何要将梁端弯矩从柱轴线处换算至柱边?梁端剪力是否也需换算? 轴线处的弯矩大于支座实际的弯矩,为了避免计算配筋时候浪费过多的负弯矩钢筋,要将两端弯矩从柱轴线处换算至柱边。 梁端剪力也需要换算,架在柱子正上方的剪力对梁没有什么影响,力直接传给柱子,只有超过了梁柱交接处的剪力对梁才有影响,为了精确计算梁跨中弯矩等,也需要将梁端剪力换算。 6、一般情况下,框架柱和框架梁的控制截面分别有哪些? 框架柱的控制截面有柱上下端截面和柱的反弯点位置。梁控制截面有梁两端和梁跨中最大弯矩出。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优秀版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建筑设计在整个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和先行的作用,除考虑上述各种要求以外,还应考虑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劳动力,投资和时间来实现各种要求,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坚固,美观,这要求建筑师认真学习和贯彻建筑方针政策,正确学习掌握建筑标准,同时要具有广泛的科学技术知识。 建筑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个体设计两部分。 1 ?设计任务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设计上航国际酒店客房部分,客房属于居住类建筑。作为一个居住空间设计,要在平面规划中自始至终遵循实用、功能需求和人性化管理充分结合的原则。在设计中,既结合客房需求和酒店管理流程,科学合理的划分职能区域,。材料运用简洁,大方,耐磨,环保的现代材料,在照明采光上使用全局照明,能满足酒店客房功能的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在满足各种客房需要的同时,又简洁,大方,美观,能充分体现出企业的形象与现代感. 2设计要求 建筑法规、规范和一些相应的建筑标准是对该行业行为和经验的不断总结,具有指导意义,尤其是一些强制性规范和标准,具有法定意义。建筑设计除了应满足相关的建筑标准、规范等要求之外,原则上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2)符合所在地规划发展的要求并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3)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4)提供在投资计划所允许的经济范畴内运作的可行性。 3气象条件 建设地区的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例如:炎热地区的建筑应考虑隔热、通风、遮阳、建筑处理较为开敞;在确定建筑物间距及朝向时,应考虑当地日照情况及主要风向等因素。 4地形、地质及地震烈度 基地的地形,地质及地震烈度直接影响到房屋的平面组织结构选型、建筑构造处理及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最终模板(计算书)

前言 本毕业设计说明书是本科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说明书,本说明书全部内容共分十四章,这十四章里包含了荷载汇集、水平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竖向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以及框架中各个结构构件的设计等,这些内容容纳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要求的全部内容,其中的计算方法都来自于本科四年所学知识,可以说是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个很好的复习总结,同时也是培养能力的过程。 本毕业设计说明书根据任务书要求以及最新相关规范编写,内容全面、明确,既给出了各类问题解决方法的指导思想,又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且明确地给出了各类公式及符号的意义和必要的说明。本说明书概念清晰、语言流畅,每章都有大量的计算表格,并且对重点说明部分配置图解。应该说本说明书很好地完成了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要求、达到了本次毕业设计的预定目标。

第一章方案论述 1.1建筑方案论述 1.1.1设计依据 依据土木工程专业2009届毕业设计任务书。 遵照国家规定的现行相关设计规范。 1.1.2设计内容、建筑面积、标高 (1)本次设计的题目为“彩虹中学教学楼”。该工程位于沈阳市,为永久性建筑,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防火等级二级。 (2)本建筑结构为五层,层高均为4.2m 。建筑面积:5697 m2,占地面积:1139.40m2。(3)室内外高差0.450m,室外地面标高为-0.450m。 1.1.3房间构成和布置 (1)房间构成 本工程为一所中学教学楼,根据教学楼的功能要求,此次设计该教学楼共包括20个普通教室,8个120人合班教室,10个教师办公室,计算机室,语音室,物理实验室、电话总机室各1个,1个会议室,资料室,教师休息室,学生会办公室等配套房间若干个,以及配套的卫生间若干个。 (2)房间布局 充分考虑教学楼各种房间在功能和面积等方面的不同,尽量做到功能分区清晰,各功能分区之间联系紧密,以及结构布置合理等,在设计中主要注意了以下几点: ①教室(包括普通教室和合班教室)布置在教学楼的阳面。 ②语音教室以及录音室等需要安静环境的教室布置在教学楼相对较为偏僻的地方。 ③充分考虑实验室办公室,实验准备室和实验室的紧密联系,各类实验室都设置了配套的教师办公室,实验准备室以及实验储藏室。 ④考虑结构的合理性,像语音室,计算机室,各类实验室,以及合办教室这样大面积的房间,都布置在了一起,使上下层结构更加规整。 ⑤卫生间布置在教学的阴面,卫生间都带有前室,且通风良好以减少异味,各层卫生间都上下对齐布置,方便穿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