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化学实验课创新思维教学

浅议高中化学实验课创新思维教学
浅议高中化学实验课创新思维教学

浅议高中化学实验课创新思维教学

随着新课程新教改的不断深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已成为每个化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突出学生地发展,是新课标教学理念的灵魂。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标准》对实验教学功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标准》明确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因此,如何发掘化学实验教学在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科学实验教学在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科学探究学习的重要因素。我从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中感到,作为教师要完成好这一任务,必须从思维品质着眼,从思维方式着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落实化学教学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所提出的“要重视能力培养和科学方法教育的要求”,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化学实验课的《标准》规范应用

《标准》提出:要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活动实际去获得第一信息,借助已学的知识和各种教育资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的合理建议。如“燃烧条件的探究”的教学时,对物质燃烧的条件,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一般都有较明确的答案,但怎样用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的结论?如何明确、简洁地表达结论?提出问题:物质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发生燃烧?猜想与假设:要有燃烧的物质;要引火(引燃);要有空气。制定计划:观察怎样使煤炉烧起来;怎样使它熄灭?访问消防队,火灾是怎样引起的?又是怎样扑灭的?收集证明:1.证明有可燃烧的物质存在时,才可能发生燃烧;2.证明有空气存在时,燃烧才能发生;3.证明可燃烧没有被点燃或没有处于一定温度下,燃烧不能进行。实验设计:水、酒精、食油、铁丝,哪些可以燃烧(用棉花沾这些物质放在酒精灯上,可否引燃?)在密闭容器里可燃物是否可以燃烧?(引燃后盖紧,可燃物是否继续然烧,)证实猜想“酒精、食油、铁丝、纸张、木条煤炭两组可燃物中,哪一种物质更易被点燃?哪一种燃烧所需的温度更低(高)?”解释与结论:(略)反思与评价:实验结论与猜想是否吻合,实验收集到的证据是否足够?表达与交流:我们的结论是这样

的……你是如何探究的?你的结论是什么?提出新的问题:探究出了燃烧的条件,那怎样灭火?过去我们教学中只注重了知识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一次我看见街道垃圾桶失火,在场的围观者很多,有高、高中学生及众多成年人,他们不知所措,甚至有人掏出电话拔打119,我当时迅速过去将盖子盖上火就熄了,众人顿然大悟,这就说明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性。总地来说,以促进学生探究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设计必须同时考虑到学生认知发生的方式和为学生提供参与科学探究的机会两个层面,并努力使之融会贯通其基本内容。学生参与围绕科学问题事件或现象展开的探究活动,探究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教师要设法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发学生思维冲突。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探究问题,形成假设验证假设,解决问题,并为观察结果提供解释。学生分析、解释数据并将他们的观点进行综合,构造模型,利用教师和其它的来源所提供的科学知识阐明概念及其解释。学生拓宽新的理解、发展新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于新的情境。学生和教师共同反思并评价所学内容和学习方法。

二、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化学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怎样提问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呢?我认为所提问题应目的明确,有针对性、启发性。在当前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学”的过程中,提问要与课时目标紧密相连,在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前提下,可以以检查学生的预习和基础知识为目的,也可以给学生构成悬念为目的。如我在讲盐的水解之前提问:“酸碱中和反应都能进行到底吗?酸式盐的水溶液都是酸性吗?”在讲溶液的PH值计算时提问:PH值等于5的溶液稀释1000倍后,PH值就等于8吗?这的提问构成悬念,引起学生好奇,常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欲罢而不能”的状态,为教学的继续进行和达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教师精讲引导学生想想思维

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从根本上讲决定于老师的引导。我在讲课时常注意在“少而精”的原则下尽量做到给学生导以思维、导以方法、导以系统、导以规律。对重点、难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适当的举例、类比来启发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理解难点、记忆重点。例如在讲SO2的性质时,把S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后看到石灰水变浑浊后又变澄清。学生马上会想到CO2也有类似的现象。教

师随即照着学生的思路和他们一起思考,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后又变清的气体是什么?怎样检验SO2和CO2?通过共同思考,结论很快得出,对SO2、CO2的性质认识也就深刻了。

四、通过实验促进学生的化学兴趣

化学实验过程就是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过程。在化学实验中我利用从实验观察和测定中获得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以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如在做盐的水解实验时,通过测定醋酸钠和氯化铵水溶液的PH值,学生得出前者显碱性,溶液中[OH-]>[H+],后者显酸性,溶液中[OH-]<[H+]的结论。这两种盐本身都不会电离出H+或OH-,为什么会显碱性或酸性呢?我引导学生从盐的水解实质进行讨论,通过大家发言肯定了这两种盐在水中发生了水解反应。水的电离平衡被打破是溶液分别显碱性和酸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继续测定碳酸钠和氯化铝以及氯化钠溶液的PH值,并分别分析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还有一些反应由于操作不同,现象也不同,我有目的的让学生做一些这方面操作不同,现象也不同,我有目的的让学生做一些这方面入三氯化铝溶液的操作和三氯化铝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五、通过巧解习题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指导学生巧解习题也是开发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为加强思维训练我常要求学生在解题时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审题即明确要求,抓住核心,每道题均有一个核心,只有抓住了核心,才有一个清晰的思维。2.剖析题意,回忆知识点3.突破关键,形成思路确定解题方案4.注意思维的逻辑顺序,细心解题,完成答案5.对题目进行引申和变换,从而开阔思路探寻规律如我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我让学生用最佳方法鉴别失去标鉴的四种无色溶液,即A1C13溶液,KCl溶液、CH3COOH溶液、BaCl2溶液。同学们通过讨论提出了多种方法。最后在师生共同分析的基础上肯定了用Na2CO3溶液鉴别为最佳方案。对有机化学的一些习题我常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例如,合成题:用丙酸乙酯制取乙烷,顺向思维一筹莫展,我提示同学们回忆甲烷的实验室制法。逆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得出答案。在化学计算题中也可找引导学生逆向思维训练的习题。如以酸溶液的浓度求PH值,再由PH值示酸溶液的浓。总之,化学教师只要在教学各个环节重视开发和培养学生思

维能力,就一定能收到相应的效果,把化学教学改革更进一步推向深入。

(完整)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

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哈利·波特化学魔法”的开发与思考 1 课程设计 1.1 课程目标 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已是毋庸多言,在教学实践中合理使用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的事实更得到中学化学教学领域的广泛认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事实的使用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对这些事实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口耳相传、文本阅读的阶段。 校本课程“化学趣味实验”的选课对象是高一级新生。笔者认为该校本课程应该是一门强调合作、参与和不断丰富经验的非学术性化学实验课程。笔者将课程目标确定为:学生合作完成一系列化学趣味实验,了解化学趣味实验的相关知识,体验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为此,笔者借用魔幻系列小说主人公哈利·波特的名字,将课程名称更名为“哈利·波特化学魔法”,籍此吸引学生和表现该校本课程的主要特点。 1.2 课程内容 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主要从以下3点考虑:(1)化学趣味实验需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学生感兴趣,实验装置简单,药品用量少,反应耗时短,实验现象明显,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2)化学趣味实验的主题应该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尽可能地采用生活用品进行实验,力求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和改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刻板印象,增强学生对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这一观点的认同。(3)化学趣味实验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尽可能与学生在必修课程的学习相适应,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实验原理。笔者初步选择了12个化学趣味实验,以化学1模块的知识编排顺序作为这些实验的编排线索,并且根据化学1模块的教学进度,确定每节课的化学趣味实验主题。 2 课程实施 表1 6个化学趣味实验的主要内容 3 课程评价 对校本课程本身进行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由于学生参与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了解发生的各种教学事件,他们的观点较客观和可信。为此,笔者编制了不记名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采用5点计分法,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学习内容和课堂管理的满意程度,和对完成的6个化学趣味实验的感兴趣程度。第二部分是2道陈述题,了解学生在校本课程中是否有所收获,和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总共有54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有效问卷52份。调查问卷能够代表学生群体的整体态度。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2.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5.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课程学生九个必做实验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课程学生必做实验 主题1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主题2 :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 ●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主题3 :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 ●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主题4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 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 ●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主题5 :化学与社会发展 共9个

实验活动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实验目的】 1.练习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2.练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认识。 【实验用品】 烧杯、容量瓶(100mL)、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药匙、滤纸、天平。NaCl、蒸馏水。 【实验步骤】 1.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1)计算溶质的质量。 计算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所需NaC1固体的质量。 (2)称量。 在天平上称量出所需质量的NaCl固体。 (3)配制溶液。 把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4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NaCl 固体完全溶解。 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100mL容量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继续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在刻度线以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容量瓶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4)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2.用1.00mol/LNaCl溶液配制100mL0.50mol/LNaC1溶液 (1)计算所需1.00mol/LNaCl溶液的体积。 计算配制100mL0.50mol/LNaCl溶液所需1.00mol/LNaCl溶液的体积。 (2)量取1.00mol/LNaCl溶液的体积。 用量筒①量取所需体积的1.00mol/LNaCl溶液并注入烧杯中。 (3)配制溶液。 向盛有1.00mol/LNaCl溶液的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 继续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在刻度线以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容量瓶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4)将配制好的100mL0.50mol/LNaCl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问题和讨论】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以后,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2.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5.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7.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8.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1.设计思路 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

高中化学选修课部分知识点整理-

高中化学选修课部分知识点整理 一、薛定谔方程求解——四个量子数 1.主量子数(n)——电子层 2.角量子数(l)——电子亚层 3.磁量子数(m)——轨道数 4.自旋量子数(m s)——电子自旋方向 1.主量子数(n)电子层数 表示原子中出现几率最大区域离核远近,它决定电子层数 E n=-13.6/n2*Z2(eV){Z表示原子序数} 注:核外电子的能量还与亚层数有关 2.角量子数(l)亚层数 同一电子层,l值越小,该电子亚层能级越低,能量越低 3.磁量子数(m)轨道数 表示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m:-l……+l的整数共(2l+1)个 n层轨道总数为n2 同一亚层的各原子轨道,在没有外加磁场下,能量石相等的,称为等价轨道(简并轨道) 4.自旋量子数(m s) 描述电子在轨道中的自旋状态 m s=+1/2(顺)-1/2(逆) 基态:电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激发态:电子不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二、核外电子排布 1.泡利不相容原理 在同一原子中,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2.能量最低原理 3.洪特规则 (1)同一亚层中的各个轨道上,电子的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并且自旋方向相同(2)在等价轨道上的电子排布在全充满、半充满、全空状态时具有较低能量和较大稳定性 电子排布式

N 1S22S22P3 7 K 1S22S22P63S23P64S1?[Ar]4S1 19 屏蔽效应 在多电子原子中,每个电子不仅受到原子核对它的吸引力,而且还要受到其它电子的斥力,其它电子对某一电子的排斥作用抵消了一部分核电荷,从而使有效核电荷降低,削弱了核电荷对该电子的吸引 能量顺序ns第三主族,第五主族>第六主族 1°前者因为第二主族失s上电子,第三主族失p上电子 2°后者第五主族半充满,较稳定 电子亲和能(势) 气态电中性的基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负离子放出能量叫做第一亲和能 O、F竟出乎意料地小:半径过小,电子云密度过高 电负性1932泡林提出化合物中的原子对电子吸引能力的相对大

高中化学选修6实验化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选修6 实验化学 一、本课程的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主要在下面几方面得到发展: 1.认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2.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现代仪器在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研究中的应用; 3.了解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5.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强化实验安全意识。 二、课程标准中本课程的内容标准 课程标准中《实验化学》的内容标准分为两个主题: 主题1 化学实验基础──基本学习内容

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2.具有安全意识,能顺利地完成化学实验。 3.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4.知道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5.初步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检测方法,知道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等现代仪器在测定物质结构中的作用。 6.初步掌握天平、酸度计等仪器的使用方法,能根据误差分析的原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认识定量分析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7.认识反应条件控制在化学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控制反应条件的一些方法。 8.了解常见物质的制备和合成方法。 主题2 化学实验探究──综合应用要求 1.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2.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予以评价和优化。 3.能通过化学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并科学地加以处理。

高中化学选修课知识点_高考状元笔记

化学选修课部分知识点整理 一、薛定谔方程求解——四个量子数 1.主量子数(n)——电子层 2.角量子数(l)——电子亚层 3.磁量子数(m)——轨道数 4.自旋量子数(m s)——电子自旋方向 1.主量子数(n)电子层数 表示原子中出现几率最大区域离核远近,它决定电子层数 E n=-13.6/n2*Z2(eV){Z表示原子序数} 注:核外电子的能量还与亚层数有关 2.角量子数(l)亚层数 同一电子层,l值越小,该电子亚层能级越低,能量越低 3.磁量子数(m)轨道数 表示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m:-l……+l的整数共(2l+1)个 n层轨道总数为n2 同一亚层的各原子轨道,在没有外加磁场下,能量石相等的,称为等价轨道(简并轨道) 4.自旋量子数(m s) 描述电子在轨道中的自旋状态 m s=+1/2(顺)-1/2(逆) 基态:电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激发态:电子不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二、核外电子排布 1.泡利不相容原理 在同一原子中,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2.能量最低原理 3.洪特规则 (1)同一亚层中的各个轨道上,电子的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并且自旋方向相同(2)在等价轨道上的电子排布在全充满、半充满、全空状态时具有较低能量和较大稳定性 电子排布式

N 1S22S22P3 7 K 1S22S22P63S23P64S1?[Ar]4S1 19 屏蔽效应 在多电子原子中,每个电子不仅受到原子核对它的吸引力,而且还要受到其它电子的斥力,其它电子对某一电子的排斥作用抵消了一部分核电荷,从而使有效核电荷降低,削弱了核电荷对该电子的吸引 能量顺序ns第三主族,第五主族>第六主族 1°前者因为第二主族失s上电子,第三主族失p上电子 2°后者第五主族半充满,较稳定 电子亲和能(势) 气态电中性的基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负离子放出能量叫做第一亲和能 O、F竟出乎意料地小:半径过小,电子云密度过高 电负性1932泡林提出化合物中的原子对电子吸引能力的相对大

【选修课讲义】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 讲义

前言...........................................3概述...........................................4 第1课:自制碳酸饮料...........................5第2课:水变“牛奶”............................6第3课:白纸上的“秘密”........................7第4课:硬,软水的检验.........................8第5课:空杯冒烟...............................9第6课:自制“喷泉”.........................10第7课:“番茄”电池...........................11第8课:水变“酸”了..........................12第9课:去油“三法”...........................13第10课:自来水是混合物吗?...................14第11课:蔬菜中维C的测定.....................15第12课:指纹检查.............................16第13课:吹气生“火”..........................17第14课:金属性质“谁更强”....................18第15课:区别“盐”与“碱”....................19第16课:探究氯化铵的化学性质.................20第17课:探究煤炭中是否含有硫元素.............21第18课:如何清除实验室的水槽的污垢...........22结言..........................................23

高中化学必修选修课程目录章节及课时安排(1)

高中化学必修选修课程章节目录及课时计划 必修1 课时备 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0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4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6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6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4 第二节离子反应 6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6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13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4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6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3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8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5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3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5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 5 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18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4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7 第三节化学键7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6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3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6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7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19第一节最简单的化合物-甲烷 4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材料 6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6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3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8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4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4 选修1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5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1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1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1 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1 归纳与整理 1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2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1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1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5第一节合金 1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1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1 归纳与整理 1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3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1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1 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1 选修2不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 课题1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课题2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课题3纯碱的生产 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课题1获取洁净的水 课题2海水的综合利用 课题3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

高中化学实验论文(10篇)

高中化学实验论文(10篇) 第一篇: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 一、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定位设计 在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的进程中,老师首先就要对实验进行定位设计,同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绿色思想渗透,培养学生绿色化学习惯,让学生在实验化学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在实验绿色化的定位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无毒易得的反应物; (2)高中化学实验大部分都是常量定性实验,因此要注意控制药品的用量; (3)实验生成的物品尽量控制或处理为无污染物质; (4)择情选择实验方法,多种实验操作结合使用。但是在定性设计的时候我们要格外注意对实验后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从而真正做到高中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操作。

二、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实施策略 1.改进实验装置设备,减少废物产生 在高中化学实验过程中,实验的设备器械是每一次实验都必不可缺的,要想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实现绿色化操作,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求学校对设备进行改进和提升,创新实验方法,对过老的机器进行更新,增加实验设备数量。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因机械故障的反应验证时,不必要的药品材料消耗,同时,新机器的使用可以提高药品利用率,对于废物废气的处理更加安全有效,减少环境污染;而增加机器数量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实验结果,化学实验的结果基于环境、温度、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等多种因素对于实验结果都有很大影响,增加设备可以将意外结果更好地排除出去,避免重复操作,可以说也是一种绿色实验的方法。 2.改进实验药品用法用量,缩减药品消耗 在高中化学实验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体现绿色实验思想,老师要针对现有实验器材对实验的药品用量与实验方法进行改进,在减少药品消耗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在使用饱和氯化铁制取胶体的实验中,由于要在废水中进行操作,因此实验的难度相对较大,操作的安全性较低,老师可以对实验材料进行改进,如将氯化铁替换

《高中化学实验研究方法》课程

《高中化学实验研究方法》选修课程(知识拓展类) 专题1 实验研究基础 《实验基本技能方案设计与论证》教案 龙湾中学王琦 【教学过程】 ,4人分一个实验小组,共需12组。每组选出1名实验汇报员,1名实验记录员,2名实验操作员。 环节一:补铁口服液中铁元素化合价的探究 激趣引导,探究实验一般步骤,学会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论证,体验成功探究的乐趣(25min)。 【实物展示,引开讨论】 这种补铁口服液很常见,几乎所有的药店都有售,有相同品牌,有其他 品牌的,有同学或者家里人喝过吗? 【学生活动】有或者没有 【教师补充】老师在前一阵子也有喝过,去年的年底在怀宝宝的后期体检,结果缺铁较严重,医生建议服用补铁药剂,今天把它拿到课堂上,是因为在服用期间,我有好多疑问,比如说:服用补铁剂时,配合哪些食物更有利于铁的吸收?在高中课堂上补铁剂中的铁元素含量能否通过实验测定?常见补铁剂成分都分为哪些类?常见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从众多问题中现在我们选取一个一起来探究。

【板书】提问:补铁口服液中铁元素化合价是多少? 【学生回答】1. 有人猜想是Fe2+。 【教师追问】你认为是Fe2+ 根据什么? 【教师预设回答】生物中有讲过亚铁离子是血红蛋白的中心(组成)。 【学生回答】2. 也有人猜想是Fe3+。因为Fe3+ 更稳定,便于药品包装储存,人体肠道中有很多还原剂可以还原成Fe2+ 【教师小节】都很好,猜想有理有据。 【板书】有人猜想是Fe2+。2. 也有人猜想是Fe3+。 【教师引导】好,现在同学们打开学案,讨论:Fe2+和Fe3+的检验方法,将你们的设计方案记录下来。2min 【学生活动】讨论:Fe2+和Fe3+的检验方法,学生回答预设: 方案1:利用显色反应 方案2:利用其化合物沉淀的颜色: 方案3:利用Fe2+的还原性: 方案4:利用Fe3+的氧化性: 加铁粉,若铁粉溶解,则证明是Fe3+ (方案5、直接观察颜色:Fe2+的溶液呈浅绿色;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可能同学们不会提出,那么教师也就就不需要提出) 【教师引导】好,现在老师打开一瓶补铁口服液,(倒在试剂瓶中观察颜色),,为了便于研究,我们讲同学分成四大组甲乙丙丁,依次每一组按照黑板上一个方案完成实验。即甲—1;乙—2;丙—3;丁----4;

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1222

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本文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化学实验的主要场所在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新课程实施后,现有的实验设备与新课程对实验资源的要求产生了较大的矛盾。为使化学实验室更好地适应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为课程改革服务。为确保新课程的实施,实验室的建设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关键词:实验室新课程实验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更加深刻体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方式将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课程改革要求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应建立具有新型学习方式的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而化学实验的主要场所在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验,要求条件较好的学校,仪器配备应做到人手一套。因此对化学实验室配备的要求也提高了。为使化学实验室更好地适应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笔者认为:一方面应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避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另一方面要科学添置设备,有效地节约经费,将实验室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值,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优良服务。因此为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已迫在眉睫。 一、新课程对实验资源要求与现状的差落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更加强调了对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从现有的实验设施来分析,存在着实验室配备数量不足;实验教师人员少、工作量大;实验准备时间不充分、实验时间排不过来;制度管理不配套、不科学;仪器缺乏补充维护;药品浪费等问题,这些问题抑制了新课程实施的进程。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供同行商榷。 1、缺少足够的实验室,将阻碍新课程的实施 新课程强化了实验教学,尤其是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大大增加了学生实验的数量。从去年秋季开始实施的化学(必修1)教材来看,学生一学期的实验总量远远超过旧版(人教社)教材一学年的实验总量。过去,一般授课都是在普通教室内进行的。而今新教材每一节课几乎都有实验活动,迫使化学课必须要在实验室内上课,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制订或修订实验用房的配备标准。据笔者了解,目前许多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以我校为例,我校为高级中学,每个年级有8至10个班级,现有化学实验室只有2间,课程执行新标准和新的课时计划后,一方面实验数量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几个平行班教学进度相近,2间普通的实验室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实验的开展,更不用说让学生来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用房的严重不足,实验室无法周转已成事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控制教学进度,不得不减少实验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实验不是加强而是减弱了,这完全违背了新课程理念,与新课程的要求产生了很大的反差。 2、仪器设备不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的教育质量观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因此,一方面为突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在统一课程标准指导下,执行多种版本的教材。尽管各学校可以选用某一种教材,但不管哪一种版本的教材(从现行的几种版本的教材来看)。都增加了大量的随堂实

200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图) 第二部分课程目 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必修课程 化学1 主题1 认识化学 科学 主题2 化学实验 基础 主题3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化学2 主题1 物质结构 基础 主题2 化学反应 与能量 主题3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二、选修课程化学与生活 主题1 化学与健 康 主题2 生活中的 材料 主题3 化学与环 物质结构与性质 主题1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 质 主题2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主题3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 的性质 主题4 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 化学反应原理 主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主题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 平衡 主题3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有机化学基础 主题1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 结构 主题2 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与应用 主题3 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主题4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实验化学 主题1 化学实验基础 主题2 化学实验探究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 建议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2.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教 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采用合理的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在提高 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功能上,具有其他化学课程内容和形式所无 法比拟的特殊作用。本文通过介绍新课程化学实验的设置情况、特色,分析相关 的化学实验教学案例,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实施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实验;教学策略;化学教学 一、实验的作用和意义 化学主要以实验为中心,开展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的知识接受为主动参与教学,并在实验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同时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发挥实验的特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化学实验中存在各种各样新奇的化学现象,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很好的激发学 生对未知现象的求知欲,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愿望,同时化学实验在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如果说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是一场精彩的舞台剧,那么学生自己主导的实验 教学则给了学生一个道具的舞台。学生在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通过自己亲自 动手加强了学生对理性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了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 此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新课程化学实验的设置情况简介 化学实验在新课程的高中化学课程中是以两种方式来加以组织的。一种是分 散的方式,即将化学实验分散在《化学1》和《化学2》及《化学与生活》《化 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等相应的模 块课程内容中;另一种是集中的方式,即将化学实验单独作为一个课程模块——《实验化学》,以此来强化化学学科特征,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从而提高 他们的科学素养。 化学实验有关的内容,约占“内容标准”总数的22.2%;化学实验活动占“活动 与探究建议”总数的37.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 要内容。新课程赋予了化学实验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提出了倡 导和改革,这也是化学新课程的一项重大变革。 三、新课程的化学实验教学策略与案例 1.采用探究实验教学方式,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式实验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探究式实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 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通过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 验操作,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其过程可简要表示为: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讨论与交流 例如:在人教版《化学1》中,在第72页中介绍了氯气与水的反应。课本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