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摘要:量子光学是应用辐射的量子理论研究光辐射的产生、相干统计性质、传输、检测以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基础物物理问题的一门学科。

关键字:量子光学 量子信息 JC 模型 TC 模型

早在1900和1905年,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就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并成功解释了黑体辐射谱分布与光电效应,确定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基本物理思想。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经典电磁辐射理论能完满地解释绝大多数物理光学实验现象,光的量子理论并未得到系统发展。直到2O 世纪7O 年代以后,随着激光与光电子技术的进步,一系列用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非经典光学效应逐步被实验观测,才形成了以量子化光场为基础的量子光学学科领域。

光量子或称光子为基本能量单元的量子化光场遵循量子电动力学基本规律,严格地说只有用QED 理论,才能解释迄今为止所观察到的所有光学现象。量子光学用量子电动力学理论研究光场的量子性和相干性,以及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量子力学效应。当前,量子光学中应用性较强的重要研究领域有:光场的量子噪声,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动量传递、腔量子电动力学等。

在光学与原子物理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量子化这个概念。那么,量子光学在科技实验研究中有哪些应用呢?

首先,量子光学的原理和理论基础为:

热辐射 基尔霍夫定律

一. 热辐射

1.热辐射:在一定时间内辐射能量的多少及能量按波长的分布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故称电磁辐射为热辐射(温度辐射);

辐射能(λ,T ),如炉子,酒精灯…

2.平衡热辐射:相同时间内辐射与吸收的能量相等,T 不变

二.

辐出度(辐射出射度,发射本领) 1. 单色辐出度: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向各个方向所发射的波长在λλλd ~+范围内辐射能量)T (dE λ和波长间隔λd 的比值

λλλd )T (dE )T (e =

2. 辐出度: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向各个方向所发射的各种波长的辐射总能量。

λλd )T ,(e )T (E ?∞

=0

三. 吸收比、反射比

1. 吸收比:J

B )T (a = 单色吸收比:)

T ,(J )T ,(B )T ,(a λλλ=

2. 反射比:J

R )T (=ρ 单色反射比:)

T ,(J )T ,(R )T ,(λλλρ= 不透明物体:1=+)T ,()T ,(a λρλ

四.

绝对黑体(黑体)

1. 定义:1=)T ,(a λ的物体

是理想模型,可用一带有小孔的空腔近似

黑色物体:吸收所有入射可见光

黑洞:1=)T ,(a λ且0=)T ,(e λ

2.

灰体:1<=ηλ)T ,(a 五. 基尔霍夫定律

热平衡状态时,任何物体的单色辐出度与单色吸收比之比,等于同温度条件下绝对黑体的单色辐出度

)T ,(e )

T ,(a )T ,(e B i i λλλ= 因此,“绝对黑体的单色辐出度”,是当时研究的尖端课题。

推论:

若T A =T B ,则辐射多的吸收也多,不能辐射亦不能吸收; ② λ一定时,绝对黑体辐射和吸收的能量比同温度下的其它物体都多。

绝对黑体的辐射定律

一.

实验研究 1.装置

2.结果

二.

实验定律 1. 维恩位移定律

b T m =?λ

K m .b ??=-3108972

2.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4T )T (E B σ=

42810675---???=K m W .σ

普朗克公式

一.

前人的工作 1. 瑞利-金斯的工作:经典的电磁场理论+能量均分原理;

42-=λπλckT )T ,(e B

此公式长波段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2. 维恩的工作:经典的电磁场理论+玻尔兹曼-麦克斯韦分布;

T hc B e

hc )T ,(e λλπλ--=522 此公式短波段与实验符合得很好,“把物理学直接引到了量子物理的大门口”,获1911

年诺贝尔奖

二. 普朗克公式 1

252-=

-T k hc B e hc e λλπ 此公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

1. 圆满解释了实验曲线;

2. 可导出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3. 可导出维恩位移定律。

三. 普朗克假设: 1. 空腔黑体可用一些线性谐振子来代表;

2. 谐振子只能处于某些特殊的不连续的状态中,它们的能量只能是νεh =的整数倍;

3. 发射和吸收的能量只能是ε的整数倍。

四. 历史回顾

1894年起,普朗克从热力学研究中转到黑体辐射问题上,那里“风平浪静”。他的目

标是追求熵原理与电动力学的协调一致

1897~1899年,五篇报告总题目为“不可逆辐射过程”-柏林科学院;维恩公式,他很快接受,并用更系统的方法推导之

1900年2月得知维恩公式有长波段偏差显著

1900.10.7,鲁本斯夫妇访问了他,并告知一重要信息:瑞利公式在长波段与实验符合得很好,当天即用内插法获得新的辐射公式…

1900.12.14,在德国赫姆霍兹研究所召开的德国物理学会会议上报告了他的革命性的发现:《正常光谱中能量分布律的理论》

物理学史上公认这一天为量子论的诞生日:自然科学新纪元的开端

1918获诺贝尔奖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方程

一. 光电效应:可见光或紫外光射到某些金属表面上时,有电子从表面逸出的现象。

实验装置:如图

二.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 光电子数与入射光强度间的关系-光电效应第一定律;

N I Ne i I S ∝?=∝

即: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2.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间的关系:光电效应第二定律

022

1eU ek mv -=ν 即: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线性增大,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3. 红限频率0ν,光电效应第三定律

k

U 00=ν,0νν>才会产生光电效应 (P .222表20-1,各种常用金属的红限频率)

光电效应第三定律:当光射到某一给定的金属时,无论入射光的强度如何,当其频

率小于0ν时,则不会产生光电效应;

4.

光电效应的时间:s 810-≤

三. 光电效应与光的波动理论的矛盾

1. 光子的初动能: 022

1eU ek mv -=ν 按波动说,应取决于入射光强I

2. 光电效应的时间:s 810-≤

按波动说,入射光越弱,其积累能量的时间越长,……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才能

逸出。

四. 光子假设 爱因斯坦方程(1905年)

逸出功:电子逸出物体表面所需的最小能量。

1. 光子假设→光具有粒子性

① 光是运动着的粒子流→光子

② 每个光子的能量为νεh =如:

?=nm 500λ)J (.hc h 1910983-?==

=λνε

③ 光的能流密度:νh n S = n :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光子数。

2. 爱因斯坦方程

A mv h +=22

1ν 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逸出功+光电子的初动能

解释:

① Ne I ∝:↑?I 光子数↑?光电子数↑

② 0221U k U A h mv a -=-=νν0

0eU A A h ek h ===???ν

a U :遏止电压,0U :逸出电位

③ ek A h A ==

光电子动能不小于零

④ s t 810-≤:光子能量?电子,无须能量积累时间

3. 爱因斯坦理论的验证

1916年,密立根进行了精密的测量,证明ν~U a 确为直线,且直线的斜率为

e

h 。1923年获奖

4. 光子的能量、质量和动量 2c

h m h P h νλν

ε===??? 五.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1.

同时具有,都是光的本性; 2. 不同时显现;

康普顿效应

一. 散射现象:光通过不均匀物质时,向各个方向发射的现象

实验发现:X 射线→金属或石墨时,也有散射现象

1922、1923年康普顿及其学生吴有顺进行了系统研究

二. 实验装置:如图

三. 实验结果

1. 散射线中有与入射线波长0λ相同的射线(经典散射,瑞利散射),也有0λλ>的射线

(康普顿散射)

2. 原子量小的物质,康普顿散射较强;原子量大的物质,康普顿效应较弱(吴为主);

3. 波长的增量与散射角有关,与散射物质无关

0λλλ?-=

nm sin .sin c m h e 2

0048602222??λ?== nm )cos (.)cos (c

m h e ??λ?-=-=10024301

四. 理论解释

1. 经典散射,用经典电磁理论:受迫振动频率等于入射线频率;

2. 康普顿散射,用光子的概念:光子与电子弹碰,能量、动量守恒

量子光学

一:场与物质(原子、质子、分子)相互作用模型

1、JC 模型

1963 年, E. T. Jaynes 和F. W. Cumm ings 两人曾经提出了表征单模光场与单个理想二能级原子单光子相互作用的所谓Jaynes-Cummings 模型,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标准JCM , 它是一个数学意义上的严格精确可解模型。

腔体量子电动力学是近年来量子光学和原子物理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研究的对象是在电磁谐振腔中的单个原子和一些光子相互作用。近年来,在原子和场两方面都观测到了一些崭新的现象,如原子的自发辐射率的改变、原子能级的移动以及腔内电磁场非经典性质等

[1]。Jaynes -Cummings (J-C)模型[2]研究的是空腔中单个二能级原子和单模电磁场的相互作用问题。J -C 模型是腔体量子电动力学中的一个最简单和最典型的模型,也是量子光学中少数精确可解的模型之一。近年来, J-C 模型不论在理论还是在实验方面均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1]。

1963年Jaynes 和Cummings 提出了解决原子和光场作用问题的一种简单模型—J-C 模型,可以简单方便地描述两个定域二能级原子与光场的相互作用问题。由于该模型有精确可解的解析解,所以成为近代量子光学中研究问题的基础。J-C 模型在偶极近似和旋转波近似下的哈密顿量。

这种相互作用能表明在原子跃迁时伴随光子的发射和吸收过程"(1.1)式可以分解为

2、TC模型

1968年,他们又提出了处理两个定态全同二能级原子与单模场相互作用体系的模型"其哈密顿量的具体形式为

以下的就不再赘述。

二:腔内原子辐射谱与腔内分子辐射谱

腔内原子的辐射谱是当前量子光学领域内有关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方面的一个十分活跃的前沿课题。腔内原子的辐射谱, 由于其结构特征直接反映了原子与原子之间、以及原子与腔场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规律, 因而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又可开辟出一系列新的应用途径。

三:光子反聚束效应

光子反聚束效应也是量子光场特有的非经典现象之一。光子反聚束效应是通过二阶相干度来体现光场的非经典特征的。理论研究表明:仅在单模情况下,亚泊松光子统计与光子反聚束效应这两者等价。目前,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国内外均已有许多报道,甚至有人已经提出了光子高阶反聚束的概念。当前及21 世纪初人们应将研究目标主要集中在以下3 个方面: 第一,研究双模及多模辐射光场的光子反聚束及高阶反聚束效应。探索场—原子之间以及原子—原子之间的各种非线性相互作用对光子反聚束及高阶反聚束效应的影响。第二,研

究模间的经典与非经典量子关联性对光子反聚束及高阶反聚束效应的影响。第三,探索高阶反聚束光的产生、测量、控制以及最佳技术应用途径等。

总之,

量子信息

作为量子理论和信息科学交叉结合的产物,量子信息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什么是量子信息?

近20年来,量子力学除了更深入地应用于物理学本身许多分支学科之外,还迅速广泛地应用到了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量子理论这种广泛,深入应用的结果、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它们的面貌,形成了众多科学技术研究热点,产生了许多崭新的学科;与此同时,量子力学本身也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

热点之一就是已经诞生、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量子信息科学———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简称为量子信息论。它是将量子力学应用于现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而形成的交叉学科。量子信息论不但将以住的经典信息扩充为量子信息,而且直接利用微观体系的量子状态来表达量子信息。从而进入人为操控、存储和传输量子状态的崭阶段。

近10多年来,量子信息论从诞生到迅猛发展,显示出十分广阔的科学和技术应用前景。这种崭新的交叉结合已经并正在继续大量生長出许多科学技术研究热点,并逐渐形成一片新兴广阔的研究领域,不断取得引人瞩目的輝煌成就。

量子信息论的诞生和发展,在科学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因为它反过来极大地丰富了量子理论本身的内容,并且有助于加深对量子理论的理解,突出暴露并可能加速解决量子理论本身存在的基础性问题。借助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实验技术,改造量子力学基础,加速变革现有时空观念,加深对定域因果律的认识也许是可能的。

二、国內外量子信息专业的发展状况

2006年9月1日~4日,来自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科技人员聚集在北京友谊宾馆,参加由中国科大量子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的亚洲量子信息科学会议。在这次会议中首次提出量子隐形传态思想、首次提出第一个量子密钥分配协议的IBM研究机构科学家Chair C.H.Bennett接受采访时说:“量子信息现在还是个婴儿!”但鉴于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潜力,目前已受到各国政府、科技专家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1、国外量子信息的研究和进展:

国际上重要的西方国家(美、英、法、加拿大、以色列、日本、瑞典、奥地利、意大利、瑞士等),特别是美国和欧盟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于量子通讯和量子计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量子信息已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课题,其发展十分迅猛,参与研究的国家、机构和人员日益增多,有关国际会议连接不断。

2、国内量子信息的研究状况

2003年11月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量子力学重点实验室首次实现了量子信息存储,对光通信和光量子信息处理领域具有潜在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2006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13项重大发展中第4项为:实现光纤通信中抗干扰量子密码分配方案,该方案保证了长距离光纤量子通信的安全和质量。2007年2月科技文摘报报道:我国刷新光子纠缠和量子计算领域的世界纪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潘建伟和他的同事杨涛等,最近通过实验成功制备出国际上纠缠光子数最多的薛定谔猫态和可以直接用于量子计算的簇态,刷新光子纠缠和量子计算领域的两项世界纪录。2007年4月2日我国第一个量子密码网络系统在京测试运行成功。4月3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外界透露: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郭光灿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利用自主创新的量子路由器,日前在北京网通公司商用通信网络上率先完成四用户量子密码通信网络的测试运行并确保了网络通信的安全。据悉,这是迄今为止国际公开报道的唯一无中转、可同时、任意互通的量子密码通信网络,标志着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从点对点方式向网络化迈出关键性的一步。今年3月,该课题组在北京网通的商用光纤线路上进行多用户的测试运行,四个用户节点的分布构成方式为北京市朝阳区的望京- 东小口- 南沙滩- 望京,路由器位于东城区的东皇城根地区,用户之间最短距离约32千米,最长约42.6千米。测试系统演示了一对三和任意两点互通的量子密钥分配,并在对原始密钥进行纠错和提纯基础上,完成了加密的多媒体通信实验。

总结:

在量子力学中,量子信息(quantum information)是关于量子系统“状态”所带有的物理信息。通过量子系统的各种相干特性(如量子并行、量子纠缠和量子不可克隆等),进行计算、编码和信息传输的全新信息方式。

量子通信(Quantum Teleportation)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量子通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交叉学科,是量子论和信息论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领域。量子通信主要涉及:量子密码通信、量子远程传态和量子密集编码等,近来这门学科已逐步从理论走向实验,并向实用化发展。高效安全的信息传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量子通信具有高效率和绝对安全等特点,并因此成为国际上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学的研究热点。

现在量子信息主要处于试验阶段,实际应用还不是很多,如果你以后做学术研究可以考虑,但就业前景近期不是很好。目前量子信息研究比较领先的高校是中国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礼,葛墨林.量子力学的前沿问题[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2] Jaynes E T, Cummings F W. Proc. IEEE [J]. 1963,51: 89.

量子与光学

量子与光学 ——量子光学领域的历程、进展以及量子点 徐慧远 111086

一、量子光学 在经典力学中,生活的简单的。颗粒就是颗粒,波就是波,并且我们确切地知道事物存在的位置和状态。然而,任何一个学过物理的人都会告诉你,在量子领域,问题就变得复杂多了。下面我将从一个特别的视角来描述量子——量子光学,把量子理论和光学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奇特,精彩的世界。 根据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量子光学领域的专家Gerard Milburn的说法,这一领域的研究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值得一提的是,哈佛大学的Roy Glauber教授最先开始量子电磁场的相干光研究,并以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Milburn解释道,“Roy在光学干涉实验中展示了已经广为人知的相干性质领域的量子状态。尽管这证实了特定的场态会从经典光学中重新得到已知的结果,但是这一新的量子光学领域表明了独特的量子表现将会变成某些类型情境的证据”。“通过理论科学家和实验科学家之间的紧密的交流,这一学科在上世界60至90年代之间的历史可以看成是一种这一前景的稳固的实现。” 根据Milburn的说法,上世界70年代是研究光子计数统计的量子特性的最重要的10年,并且在预言和观测光子的反聚束方面达到了顶峰。在随后的80年代科学家们又反过头来补充研究光的波动性,重点关注于相位依赖特性。在90年代,纠缠态的非经典方面又成为了研究的主要领域,随后出现了贝尔不等式这些具有先驱性的成果。 90年代还见证了在原子凝聚物和量子信息这些新领域的分歧,并且取得了重大的进步。量子光学早90年代早期就已成为量子信息理论领域的一些新思想的理想的实验土壤,并且之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许多更加令人称奇的关于量子理论的预言(包括电子传输和反贝尔不等式)都已经被证实在量子光学领域具有惊人的可靠性。Milburn还解释了这些巨大成功的原因: “实验室要想达到光频段,温度就必须极其低。因而光频段的热激发通常可以忽略的,因此可以直接研究量子相干性而不用去考虑热噪声产生的隐藏的影响。当然,必须得考虑自发辐射和光子吸收,”Milburn还提到“这一领域的大部分的进展都是来自于减轻这些热噪声影响从而得到相干量子控制的一个非凡的水平,尤其是在量子通信协议方面,比如说量子密匙分配。” 那么将来这一领域将会怎样呢?下一个十年,量子光通信和计算无疑将会继续取得重大的成果。Nature的一篇社论中高度评价了量子信息协议的实现在近些年取得的进展。目前应用方面主要受到硬件方面的限制,尤其是光子探测器和可靠的单光子源的需求。好消息是有文章表明在这方面已经有了稳步的进展。 近来在处理要求更高的任务时所涉及到的量子光学系统定标方面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发展就是集成光学电路的应用,这打开了片上量子光学实验的这一具有有人前景的大门。已有文章报道了实现了具有很高集成度的器件,从而避免了繁

工程光学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原理 光和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光学是人类最古老的科学之一。 对光的每一种描述都只是光的真实情况的一种近似。 研究光的科学被称为“光学”(optics),可以分为三个分支: 几何光学物理光学量子光学 第一节光学发展历史 1,公元前300年,欧几里得论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 2,公元前130年,托勒密列出了几种介质的入射角和反射角。 3,1100年,阿拉伯人发明了玻璃透镜。 4,13世纪,眼镜开始流行。 5,1595年,荷兰著名磨镜师姜森发明了第一个简陋的显微镜。 6,1608年,荷兰人李普赛发明了望远镜;第2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做了放大倍数为30×的望远镜。7,1621年,荷兰科学家斯涅耳发现了折射定律;1637年法国科学家笛卡尔给出了折射定律的现代的表述。8,17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和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等人开始研究光的本质。 9,19世纪初,由英国医生兼物理学家杨氏和法国土木工程师兼物理学家菲涅耳所发展的波动光学体系逐 渐被普遍接受。 10,1865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光的电磁理论。 11,1900年,德国柏林大学教授普朗克建立了量子光学。 12, 1905年,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光子)理论。 13,1925年,德国理论物理学家玻恩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的几率解释,建立了波动性与微粒性之间的联系。14,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梅曼研制成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给光学带来了一次革命,大大推动了光学以 及其他科学的发展。 15,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激光一问世,就获得了 异乎寻常的飞快发展,激光的发展不仅使古老的光学科学和光学技术获得了新生,而且导致整个一门新兴 产业的出现。 ●光学作为一门学科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作为在工程上应用的一个分支——工程光学, 内容主要包括几何光学、典型光学系统、光度学等等。 ●随着机械产品的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机、电、光结合的产品。 ●光学手段越来越多用于机电装备的检测、传感、测量。 ●掌握好光学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机电光结合技术打好基础,也将会有更广阔的 适应面。 第二节光线和光波 1,光的本质 ●光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人类对光的研究分为两个方面:光的本性,以此来研究各种光学现象,称为物理光学;光的传播规律 和传播现象称为几何光学。 ●1666年牛顿提出的“微粒说” ●1678年惠更斯的“波动说” ●1871年麦克斯韦的电磁场提出后,光的电磁波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 ●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一般除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须考虑光的粒子性外,其它情况均可以将光看成是电磁波。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380-760nm

第21章--量子光学基础

第21章--量子光学基础

第二十一章 量子光学 基础 一、选择题 1、用频率为ν1的单色光照射某一种金属时,测 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E K 1;用频率为ν2的单色 光照射另一种金属时,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 E K 2.如果E K 1 >E K 2,那么 (A) ν1一定大于ν2. (B) ν1一定小于ν2. (C) ν1一定等于ν2. (D) ν1可能大于也可 能小于ν2. [ D ] 2、用频率为ν1的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时,测得 饱和电流为I 1,以频率为ν2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 时,测得饱和电流为I 2,若I 1> I 2,则 (A) ν1 >ν2. (B) ν1 <ν2. (C) ν1 =ν2. (D) ν1与ν2的关 系还不能确定. [ D ] 3、已知某单色光照射到一金属表面产生了光电 效应,若此金属的逸出电势是U 0 (使电子从金属 逸出需作功eU 0),则此单色光的波长λ 必须满 足: (A) λ ≤)/(0eU hc . (B) λ ≥)/(0 eU hc . (C) λ ≤)/(0 hc eU . (D) λ ≥) /(0hc eU . [ A ] 4、已知一单色光照射在钠表面上,测得光电子 的最大动能是 1.2 eV ,而钠的红限波长是5400

?,那么入射光的波长是 (A) 5350 ?. (B) 5000 ?. (C) 4350 ?. (D) 3550 ?. [ D ] 5、在均匀磁场B 内放置一极薄的金属片,其红 限波长为λ0.今用单色光照射,发现有电子放出, 有些放出的电子(质量为m ,电荷的绝对值为e ) 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 那末此照射光光子的能量是: (A) 0λhc . (B) 0 λhc m eRB 2)(2+ . (C) 0λhc m eRB +. (D) 0λhc eRB 2+. [ B ] 6、一定频率的单色光照射在 某种金属上,测出其光电流 的曲线如图中实线所示.然 后在光强度不变的条件下增 大照射光的频率,测出其光电流的曲线如图中虚线所示.满足题意的图是: [ D ] O I U O I U O I U O I U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讲课教案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摘要:量子光学是应用辐射的量子理论研究光辐射的产生、相干统计性质、传输、检测以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基础物物理问题的一门学科。 关键字:量子光学量子信息 JC模型 TC模型 早在1900和1905年,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就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并成功解释了黑体辐射谱分布与光电效应,确定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基本物理思想。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经典电磁辐射理论能完满地解释绝大多数物理光学实验现象,光的量子理论并未得到系统发展。直到2O世纪7O年代以后,随着激光与光电子技术的进步,一系列用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非经典光学效应逐步被实验观测,才形成了以量子化光场为基础的量子光学学科领域。 光量子或称光子为基本能量单元的量子化光场遵循量子电动力学基本规律,严格地说只有用QED理论,才能解释迄今为止所观察到的所有光学现象。量子光学用量子电动力学理论研究光场的量子性和相干性,以及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量子力学效应。当前,量子光学中应用性较强的重要研究领域有:光场的量子噪声,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动量传递、腔量子电动力学等。 在光学与原子物理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量子化这个概念。那么,量子光学在科技实验研究中有哪些应用呢? 首先,量子光学的原理和理论基础为: 热辐射基尔霍夫定律 一.热辐射

1.热辐射:在一定时间内辐射能量的多少及能量按波长的分布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故称电磁辐射为热辐射(温度辐射); 辐射能(λ,T ),如炉子,酒精灯… 2.平衡热辐射:相同时间内辐射与吸收的能量相等,T 不变 二. 辐出度(辐射出射度,发射本领) 1. 单色辐出度: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向各个方向所发射的波长在λλλd ~+范围内辐射能量)T (dE λ和波长间隔λd 的比值 λ λλd )T (dE )T (e = 2. 辐出度: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向各个方向所发射的各种波长的辐射总能量。 λλd )T ,(e )T (E ?∞ =0 三. 吸收比、反射比 1. 吸收比:J B )T (a = 单色吸收比:) T ,(J )T ,(B )T ,(a λλλ= 2. 反射比:J R )T (=ρ 单色反射比:) T ,(J )T ,(R )T ,(λλλρ= 不透明物体:1=+)T ,()T ,(a λρλ 四. 绝对黑体(黑体) 1. 定义:1=)T ,(a λ的物体

量子光学重点整理

一、量子调控的途径:外场调控(振幅、相位、啁啾及形状等手段调控)和结构调控(利 用材料的结构特征调控,比如原子、分子及半导体微结构等); 量子干涉与相干现象:激光诱导原子态相干,导致了介质不同激发通道间的量子干涉。从而可操控介质的光学特性。 经典相干导致原子相干 经典干涉导致量子干涉 量子化的基本思想: 找出描述经典场的一组完备的正则“坐标”和“动量”,然后把它们视为相应的算符,满足正则坐标和正则动量的对易式,从而使其量子化。 粒子数算符 ??? N a a+ =的本征态就是FOCK态|n>。 Fock表象也叫占有数表象能量表象二、 相干态的三种定义: 1,湮灭算符的本征态 2. ()0 D αα = 相干态是位移算符作用在真空态上得来的,是谐振子基态的位移形 式。 3.光子数态的分解: 相干态的性质: 1.粒子数分布是泊松分布相干态下的光子的平均数目

2.相干态是最小不确定态 3.相干态并非正交系 4.相干态是光场正频部分(湮灭算符)的本征态,具有和真空态一样的最小测不准关系。 5.相干态的相干度是1. 压缩态: 相干态时: FOCK态时: 压缩算子: 压缩相干态:双光子想干态 一、实现光学压缩态的基本条件 1、有合适的机制,对光强或光场的振幅的起伏进行抑制; 2、有合适的对相位灵敏的放大机制,使得被压缩的光场分量放大,而另一个分量衰减。实现光学压缩态的实验途径 1、四波混频产生光学压缩态 2.用光学参量振荡实现压缩态的实验 三、压缩态光的应用 1).减小光通讯中的噪声,大大提高信噪比

2).引力波检测 3).激光光谱 海森堡绘景下的薛定谔方程: 二能级近似: 电偶极近似: 旋转波近似: 旋转波近似的全量子理论理解: 慢变振幅近似: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摘要:量子光学是应用辐射的量子理论研究光辐射的产生、相干统计性质、传输、检测以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基础物物理问题的一门学科。 关键字:量子光学 量子信息 JC 模型 TC 模型 早在1900和1905年,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就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并成功解释了黑体辐射谱分布与光电效应,确定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基本物理思想。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经典电磁辐射理论能完满地解释绝大多数物理光学实验现象,光的量子理论并未得到系统发展。直到2O 世纪7O 年代以后,随着激光与光电子技术的进步,一系列用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非经典光学效应逐步被实验观测,才形成了以量子化光场为基础的量子光学学科领域。 光量子或称光子为基本能量单元的量子化光场遵循量子电动力学基本规律,严格地说只有用QED 理论,才能解释迄今为止所观察到的所有光学现象。量子光学用量子电动力学理论研究光场的量子性和相干性,以及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量子力学效应。当前,量子光学中应用性较强的重要研究领域有:光场的量子噪声,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动量传递、腔量子电动力学等。 在光学与原子物理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量子化这个概念。那么,量子光学在科技实验研究中有哪些应用呢? 首先,量子光学的原理和理论基础为: 热辐射 基尔霍夫定律 一. 热辐射 1.热辐射:在一定时间内辐射能量的多少及能量按波长的分布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故称电磁辐射为热辐射(温度辐射); 辐射能(λ,T ),如炉子,酒精灯… 2.平衡热辐射:相同时间内辐射与吸收的能量相等,T 不变 二. 辐出度(辐射出射度,发射本领) 1. 单色辐出度: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向各个方向所发射的波长在λλλd ~+范围内辐射能量)T (dE λ和波长间隔λd 的比值 λλλd )T (dE )T (e = 2. 辐出度: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向各个方向所发射的各种波长的辐射总能量。

量子光学

第十五章 量子光学 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及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理解光的波粒二象 性。 2、理解康普顿效应的实验规律,以及光子理论对这个效应的解释。 §15-1 黑体辐射 一. 热辐射 1.热辐射:在一定时间内辐射能量的多少及能量按波长的分布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故称电磁辐射为热辐射(温度辐射); 辐射能(λ,T ),如炉子,酒精灯… 2.平衡热辐射:相同时间内辐射与吸收的能量相等,T 不变 二. 辐出度(辐射出射度,发射本领) 1. 单色辐出度: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向各个方向所发射的波长在λλλd ~+范围内辐射能量)T (dE λ和波长间隔λd 的比值 λ λλd ) T (dE )T (e = 2. 辐出度: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向各个方向所发射的各种波 长的辐射总能量。 λλd )T ,(e )T (E ?∞ =0 三. 吸收比、反射比 1. 吸收比:J B )T (a = 单色吸收比:) T ,(J )T ,(B )T ,(a λλλ= 2. 反射比:J R )T (= ρ 单色反射比:)T ,(J )T ,(R )T ,(λλλρ= 不透明物体:1=+)T ,()T ,(a λρλ

四. 绝对黑体(黑体) 1. 定义:1=)T ,(a λ的物体 是理想模型,可用一带有小孔的空腔近似 黑色物体:吸收所有入射可见光 黑洞:1=)T ,(a λ且0=)T ,(e λ 2. 灰体:1<=ηλ)T ,(a 五、 绝对黑体的辐射定律 1. 维恩位移定律 b T m =?λ K m .b ??=-3108972 2.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4T )T (E B σ= 42810675---???=K m W .σ 例:地球距离太阳km .81051?,太阳 直径km .D 610391?=,太阳表面的温度 K T 6000=。若太阳可看成绝对黑体,问在地球表面受阳光垂直照射时每平 方米的面积上每秒钟得到的辐射能是多少? 六、普朗克公式 1. 瑞利-金斯的工作:经典的电磁场理论+能量均分原理; 42-=λπλckT )T ,(e B 此公式长波段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2. 维恩的工作:经典的电磁场理论+玻尔兹曼-麦克斯韦分布; T hc B e hc )T ,(e λλπλ- -=522 此公式短波段与实验符合得很好,“把物理学直接引到了量子物理的大门 口”,获1911年诺贝尔奖 3.普朗克公式

2014年量子光学考试试题

2013-2014年第二学期《量子光学基础》考试试题 1、V 型三能级原子与两个经典光场作用。频率为ω1的经典光场与能级|a>,|b>耦合,频率为ω2的经典光场与能级|a>,|c>耦合。系统的哈密顿量为H =H 0+H 1,H 0=?ωa |a > =c a (t )e ?iωa t ?a >+c b (t )e ?iωb t |b >+c c (t )e ?iωc t |c>。原子和光场共振,即:ωa ?ωb =ω1, ωa ?ωc =ω2. 通过解薛定谔方程,可以求得波函数。 (1)求c a (t ),c b (t ),c c (t )所满足的微分方程;(2)假设原子的初态为|ψ(0)>=cos θ 2|b > +sin θ 2|c >. 求出c a (t ),c b (t ),c c (t ); (3)当ΩR1,ΩR2,,?1,?2满足什么条件时,原子在演化过程中始终处于下两个能级态|b>、|c>的叠加态,而不被激发到激发态上去。这种现象叫做相干囚禁(coherent trapping), 从物理上解释这种现象。(见M. O. Scully ,M. S. Zubairy 的书《quantum optics 》223-224页,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中国,北京) |a> |c> 2、增加了一个光子的相干态(Single-photon-added coherent state(SPACS)),|α,1> = a + ||2 |α>. 考虑该辐射场的两个厄米算符?11()2 X a a =+, ? 21()2X a a i =?,它们分别对应于场的复振幅的实部和虚部, 满足对易关系[]12,2 i X X =. 当α取何值时(本题α取正实 数)SPACS 态,时是压缩态。(提示:压缩条件(ΔX i )2<1/4, 或(ΔX 2)2 <1/4)。 3、考虑一个理想的光学腔,腔里有单模辐射场|?(0)>F = 1 √2(|0>-i|10>)。处于基态且与单模 场共振的二能级原子|φ(0)>A =|g >进入该光学腔,与场发生作用,相互作用的哈密顿量为)(22÷?++=a a g H I σσ (在相互作用绘景中研究) 。系统的演化方程为|ψ(t)>AF =e ?i H I t |?(0)>F |φ(0)>A 。作用一段时间后原子从腔中逸出。经探测:出射原子处于激发态 |e >。(1) 计算该单模场初始时刻|?(0)>F 的平均光子数n ?;(2)任意时刻系统的态|ψ(t)?AF ; (3) 原子出射后,腔内的辐射场的平均光子数变为多少?

第21章 量子光学基础

第二十一章 量子光学基础 一、选择题 1、用频率为ν1的单色光照射某一种金属时,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E K 1;用频率为ν2的单 色光照射另一种金属时,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E K 2.如果E K 1 >E K 2,那么 (A) ν1一定大于ν2. (B) ν1一定小于ν2. (C) ν1一定等于ν2. (D) ν1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ν2. [ D ] 2、用频率为ν1的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时,测得饱和电流为I 1,以频率为ν2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测得饱和电流为I 2,若I 1> I 2,则 (A) ν1 >ν2. (B) ν1 <ν2. (C) ν1 =ν2. (D) ν1与ν2的关系还不能确定. [ D ] 3、已知某单色光照射到一金属表面产生了光电效应,若此金属的逸出电势是U 0 (使电子从金属逸出需作功eU 0),则此单色光的波长λ 必须满足: (A) λ ≤)/(0eU hc . (B) λ ≥)/(0eU hc . (C) λ ≤)/(0hc eU . (D) λ ≥)/(0hc eU . [ A ] 4、已知一单色光照射在钠表面上,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是 1.2 eV ,而钠的红限波长是5400 ? (A) 5350 ?. (B) 5000 ?. (C) 4350 ?. (D) 3550 ?. [ D ] 5、在均匀磁场B 内放置一极薄的金属片,其红限波长为λ0.今用单色光照射,发现有电子放出,有些放出的电子(质量为m ,电荷的绝对值为e )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那末此照射光光子的能量是: (A) 0λhc . (B) 0λhc m eRB 2)(2+ . (C) 0λhc m eRB +. (D) 0λhc eRB 2+. [ B ] 6、一定频率的单色光照射在某种金属上,测出其光电 流的曲线如图中实线所示.然后在光强度不变的条件下增大照射光的频率,测出其光电流的曲线如图中虚 线所示.满足题意的图是: [ D ] 7、用频率为ν 的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E K ;若改用频率为2ν 的单色光照射此种金属时,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 (A) 2 E K . . (B ) 2h ν - E K . (C) h ν - E K . (D) h ν + E K . [ D ]

量子光学课程论文

量子光学发展史及其发展现况 摘要:量子光学是应用辐射的量子理论研究光辐射的产生、相干统计性质、传输、检测以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基础物物理问题的一门学科。本文对量子光学领域的发展史,现状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指出了当今的量子光学领域的几个前沿的课题. 关键词:量子光学光子量子理论 1引言 众所周知, 光的量子学说最初是由爱因斯坦于1905年在研究光电效应现象时提出来的,光电效应现象包括外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和光电效应的逆效应等等,爱因斯坦本人则是因为研究外光电效应现象并从理论上对其做出了正确的量子解释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量子光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大转折性历史事件,同时也是量子光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尽管爱因斯坦终生对科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例如,他曾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等等),但他本人却只获得了这唯一的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 2 量子光学的发展简史 1905年,A.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假设,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认为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而且与普通实物粒子一样具有质量和动量(见光的二象性)。1923年,A.H.康普顿利用光子与自由电子的弹性碰撞过程解释了X射线的散射实验(见康普顿散射)。与此同时,各种光谱仪的普遍使用促进了光谱学的发展,通过原子光谱来探索原子内部的结构及其发光机制导致了量子力学的建立。所有这一切为量子光学奠定了基础 从1906 年到1959 年的这50 多年时间内, 有关光的量子理论的研究工作虽然也曾取得过许多重要成就, 但就其总体发展而言, 仍然是比较缓慢的. 其最明显特征就是光的量子理论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自1960 年国际上诞生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以来, 有关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进入到了空前活跃的快速发展时期. 由此, 直接导致了量子光学的诞生与发展. 真正将量子光学的理论研究工作引上正轨并推向深入的, 是E1T 1Jaynes 和F1W 1Cumm ings 两人。1963 年, E. T. Jaynes 和F. W. Cumm ings 两人提出了表征单模光场与单个理想二能级原子单光子相互作用的Jaynes2 Cumm ings 模型, 这标志着量子光学的正式诞生. 此后, 人们围绕着标准JCM 及其各种推广形式做了大量的而且是富有成效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工作.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和深化, 随着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的拓展, 以及随着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更新与改进, 今天的量子光学领域已经出现了一系列全新的、重大突破性进展. 特别是在1997 年, S . Chu, C. C. Tannoudji和W. D. Ph illi p s 等人因研究原子的激光冷却与捕获而分获1997 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而将量子光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推向了第一个高潮. 1997 年以后, 量子光学领域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迹象.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有必要对量子光学领域已往的辉煌成就进行总结回顾, 并对当前量子光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下个世纪初量子光学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与展望, 以使人们在今后新的探索中能够受到新的启发, 并力争在21 世纪初期取得更大的突破. 3 量子光学的若干发展领域

量子光学模型

量子光学模型 量子光学模型及其发展 A.各种量子光学模型 1.标准JCM的物理内涵、重要性和局限性 1.1标准JCM的物理内涵 1963年,E.T.Jaynes和F.W.Cummings两人提出了表征单模光场与单个理想二能级原子单光子相互作用的Jaynes—Cummings模型(以下简称标准JCM),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标准JCM,它是一个数学意义上的严格精确可解模型。这个模型的建立,标志着量子光学的正式诞生。此后,人们围绕着标准JCM及其各种推广形式做了大量的而且是富有成效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工作。 1.2标准JCM的重要性——科学价值和技术价值 第一,标准JCM的建立,既标志着量子光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步入正轨,使得人们关于场—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工作一下子深入到了物质结构的深层次,同时又促进量子光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虽然,在当今量子光学领域中标准JCM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模型,但它在整个量子光学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历史性转折作用却是毋须置疑的。这就是标准JCM的科学价值。 第二,随着微波激射技术的发展,随着单原子微波激射器的研制成,人们目前已经能够在微波腔中产生并制备各种非经典光场态,并利用单原子微波激射器来研究场—原子相互作用过程中场及原子的各种动力学特性、各种线性和非线性效应的物理机制,以及各种经典和非经典效应的物理本质等。尤为重要的是,利用单原子微波激射器还可以在微波腔内再现标准JCM的各种物理属性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单原子微波激射器实质上就是标准JCM的物化和技术再现。可见,标准JCM不只体现在理论上,而且还体现在实物原型上,它是科学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体。这就是标准J CM的技术价值。 1.3标准JCM的局限性 由于标准JCM过于简单,故不足以描述整个量子光学领域中场—物质(原子、分子或离子)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问题。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标准JC M只考虑了单模光场情形,而对于双模及多模光场未进行任何探讨;②标准JCM只考虑了单个理想二能级原子情形,而对于两个及多个二能级原子以及两个及多个多能级原子的情形未进行任何探讨;③标准JCM只考虑了场—原子之间的单光子相互作用,而对于简并双光子和简并多光子相互作用的情形未进行任何探讨;④标准JCM 是一个线性相互作用模型,而对于场—原子之间以及原子—原子之间的各种非线性交叉耦合相互作用未进行任何探讨;⑤标准JCM是在旋转波近似下获得的,而对于未作旋转波近似时虚光场(即在系统的Hamiltonian中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项)的影响等未进行任何探讨。 这就是标准JCM的理论缺限和不足之处。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量子光学及量子信息学科的研究内容及发展概况,侧重概述该领域的重要实验研究成果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应用前景 Quantum Optics and Quantum Information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research in quantum optics and 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development overview, focusing on an overview of important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is field. Key words:Quantum Optics Quantum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Prospect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是20世纪末期兴起的最具生命力的新兴学科,它们以不可替代的实验手段验证那些尚存争议的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从深层次上推动着物理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将基本理论与操纵单量子的独特实验方法应用于信息处理,又开拓出实用性极强的量子信息新领领域。域。正由于此,这两门学科不仅吸引着世界众多理论与实验物理学家为之努力,得以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而且它在通讯、信息处理及计算机科学中所显示出的令人震撼的具大潜力与优势,也引起各国金融界、工业界及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我国在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的支持下,也开展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科研队伍,在理论与实验两方面都做出了一些重要的、具有创新性的贡献,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和好评。当前,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科正处于取得重大突破的前夜,许多问题尚待探索,是极具挑战性的前沿科学研究。 1 量子光学 早在1900和1905年,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就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并成功解释了黑体辐射谱分布与光电效应,确定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基本物理思想。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经典电磁辐射理论能完满地解释绝大多数物理光学实验现象,光的量子理论并未得到系统发展。直到20世70年代以后,随着激光与光电子技术的进步,一系列用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非经典光学效应逐步被实验观测,才形成了以量子化光场为基础的量子光学学科领域。 以光量子或称光子为基本能量单元的量子化光场遵循量子电动力学基本规律,严格地说只有用QED理论,才能解释迄今为止所观察到的所有光学现象。量子光学用量子电动力学理论研究光场的量子性和相干性,以及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量子力学效应。当前,量子光学中应用性较强的重要研究领域有:光场的量子噪声,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动量传递等。 1.1 光场的量子噪声 光场的量子噪声在光子学及其诸多的应用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量子噪声与光放大、光探测等物理过程紧密相关。若在光场的每一个模式中的光子数很大,则完全可用光的经典理论来描述,反之,若每一个模式中有一个或少数的光子时,就必须考虑量子噪声的影响。为了克服或消除量子噪声的影响,人们卓有成效地进行了诸多方面的研究。 (1)光场压缩态的产生和应用 随着认识的深人,人们已经发现有三类光:一是混沌光,它是自发辐射过程产生的光子构成的,给出的是最大噪声的光场;二是相干光即激光,具有很低的总噪声,并称之为真空噪声;三是由非线性过程产生的非经典光,如压缩光、光子数态光等。 由于压缩态中可以使光场的某个正交分量具有比相干态更小的量子噪声,因此,在光通信、高精度测量等诸多应用中可突破散粒噪声极限,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 自1985年首次在实验中获得压缩光场的近十多年来,世界各国的有关实验室在光场压缩态的获得和探测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已实现了正交相位压缩、强度差压缩、

第21章量子光学基础

第21章量子光学基础一、热辐射 热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右图能谱曲线所示。 1、基尔霍夫定律: (1)单色辐出度 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辐射出来的波长从到围的辐射功率与波长间隔的比值:。(2)辐出度: (3)黑体:凡照射到某体上的辐射能量都被该物体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黑体。它的吸收系数。它的反射系数。黑体的吸收本领最大,它的辐射本领也最大。 (4)基尔霍夫定律: 任何物体的单色辐出度与单色吸收比都等于同一温度下绝对黑体的单色辐出度,与物体的性质无关。即: 2、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 在一定的温度T,黑体的辐出度: 式中称为斯忒藩恒量, 3、维恩位移定律 式中为最大单色辐出度的波长,也叫峰值波长,恒量。 4、普朗克公式 (1)普朗克量子假设 物体辐射或吸收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存在着能量最小单元,称为能量子。物体辐射和吸收

的能量只能是这个最小单元的整数倍。 (2)普朗克公式: 式中c是光速,k是玻耳兹曼常数,为普朗克常数。 二、光电效应 1、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饱和电流与入射光强成正比。 (2)光电效应存在一定的截止频率。 (3)光电子的初动能(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成线性关系,而与入射光强度无关。(4)光电效应的弛豫时间非常短。 2、爱因斯坦光子假设 光是以光速c运动的粒子流。这些粒子称为光子。每一光子的能量。(质量,动量)光的能量密度S(光强)决定于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光子数N,频率为的单色光的能流密度。 3、爱因斯坦方程 式中A为逸出功:为逸出电位差。 当初动能为零时:为截止频率,称为红限波长。 初动能和遏止电压的关系: 利用光子假设和爱因斯坦方程能够解释光电效应实验规律。 三、康普顿效应 1、x射线散射实验规律

!!!量子光学的进展

量子光学的进展 光物理是近代物理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特别是近30年来,由于激光的问世,光学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光物理的研究内容也从传统的光学与光谱学迅速扩展到光学与物理其他分支学科的交汇点。诸如激光物理、非线性光学、高分辨率光谱学、强光光学和量子光学正不断趋于完善和成熟。 量子光学是研究光场的量子统计性质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特征的学科。它包括:非经典光场‘激光操纵原子、分子及其应用’量子光学和量子力学的交叉与渗透的研究。 尽管人类认识到光的量子性已经近一百年,但是应用量子理论研究光辐射与光场的相干性及统计性还只是近年来的事。从光量子论的诞生,到随后量子力学的建立,对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一 hbt实验 1956年,由汉堡、布朗及退斯完成了光学关联实验。这一实验又常以三人姓氏第一字母打头,被称为hbt实验。他们把发自放电管的辐射,经滤波后,由半透半反分光器分为两束,其中一束经时间延迟器。两只光电倍增管分别接收两束光后,再把其输出信号馈送到一个相关器中。这样,相关器测量到的将是两个不同时空点光场强度起伏的关联,不再是过去的相干实验中所测的光场强度自身的相位关联。 通过这一实验,他们首次证实了光场存在有高阶相关效应,这是过去任何经典干涉与衍射实验所没能观察到的。就相干光的频率而言,光场的强度起伏关联是一个缓慢变化的量,它的测量值受到外界的扰动要比测量相位关联微弱得多。 hbt实验给相干性带来了全新的概念。根据经典理论,传统光场的随机性只用一个一阶相关函数描述就够了,这就是一阶相干度为1时,即对应完全相干性情况。然而,hbt实验测出的光场起伏却表明,上述相干性的描述并不完备,还必须补充二阶或更高阶的相关函数。只有当一阶、二阶或更高阶的相干度均为1时,才能称为完全相干光。在普通光源情况下,不可能获得这种真正的完全相干光。然而,一台理想的激光器所产生的光场就处于相干态,只有激光诞生后,人们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相干光源。 二压缩态研究 hbt实验还表明,量子电磁场意义下的相干态光场,并不是无噪声的光场,它们包含了真空起伏的量子涨落,因而具有经典体系所不具有的统计性质。这种光场的量子性又导致人们对压缩态的研究。 根据量子场论,处于真空中,各量子场的每一个振动模式仍会不停地振动,这种振动称为真空零点振荡。与此同时,真空中各量子场间还会相互作用,不断有各种虚粒子产生、消失或转化,这就是真空的量子涨落。从这种意义上看,真空本身就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媒质。因此,

量子光学的好书推荐

1)影响比较大的量光书有四本:Scully和Zubairy的“Quantum Optics”,Walls和Milburn 的同名书,Wolf和Mandel的“Optical coherence and quantum optics”,以及Meystre 和Sargent的“Elements of quantum optics”。这三本书的作者都是量子光学界的泰山北斗,他们书都介绍了量子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但其余部分各有千秋。Scully书有将近一半的篇幅是介绍他和他的学生发展起来的专题,比如无反转激光(LWI)、Micromaser、Correlation emission laser等等(还有chap15、20、21);新西兰学派的Walls的书在压缩态等方面很有特点,因为他本身是这方面的权威;罗彻斯特大学的Mandel的书最详细,涉及光量子相干理论方面很详细;Meystre和萨晋的书比较简洁清晰,没有太多的应用专题。 2)其他还有Gerry和Knight的“Introduction to Quantum Optics”,难度稍微低一些,比较适合入门;Bachor和Ralph的“A Guide to Experiments in Quantum Optics”,这书是专门针对量子光学实验方面的,对重要实验都介绍的很好;Barnett和Radmore的“Methods in Theoritical Quantum Optics”偏重于介绍量子光学中使用的数学工具。 3)还有一本书我个人也非常推崇,就是Claude Cohen-Tannoudji等人的“Atom-Photon Interactions”,塔诺吉是97年诺奖得主,冷原子物理的大牛之一。他的量子力学非常有名。不知道为什么法国人写的书非常详细清晰,里面的练习和解答很全。对你实际解题计算很有帮助。 4)还有一些著名大学的量子光学课程也非常不错,我个人首推哈佛物理系Lukin的AMO (原子分子光物理),内容很新,可以了解最新的进展。Lukin原是Scully在德克萨斯A&M的学生,最近在量子信息存储的工作很突出,理论实验都很强。 Quantum Optics and non-relativistic QED 1.、Leonard Mandel and Emil Wolf, Optical coherence and quantum optics (1995). One of the most comprehensive and complete texts on quantum optics. Gives a good survey of most techniques and topics. 2、D. F. Walls and G. J. Milburn, Quantum optics (1995). A concise textbook focusing on squeezed states and noise mechanisms (master equations). 3、Herch M. Nussenzveig,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optics (1973). Particularly helpful for coherent states. 4、Peter W. Milonni, The quantum vacuum : an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1994). A very interesting book which mostly deals with the effect of boundaries (Casimir effect) and some particular quantum field theoretical effects in (mostly non-relativistic) QED. 5、Claude Cohen-Tannoudji, Jacques Dupont-Roc, and Gilbert Grynberg, Photons and atoms :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1989). In this book the fundamental equations of non-relativistic QED are thoroughly explained. 6、Claude Cohen-Tannoudji, Jacques Dupont-Roc, Gilbert Grynberg, Atom-photon interactions : basic processes and applications (1992). A very good book dealing with the fundamental techniques to describe the interaction of atoms with light. Includes dressed states, resolvent method, master equations.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领域中的通信技术

N e w Technology 新技术 110 一、发展现状及趋势 近十几年来,量子通信的距离和速率都有了飞跃式的提升,一些小规模的量子通信试验网已经建成,验证了量子通信技术网络化的可行性。欧盟已提出欧洲量子通信未来发展目标,将重点发展量子中继和卫星量子通信,实现千公里量级的量子密钥分发;日本国立信息通信研究院计划到2040年建成极限容量、无条件安全的广域光纤与自由空间量子通信网络;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过去几年中则一直在悄悄创建一套辐射状的量子互联网。 我国尽管属于后来者,但起点高,进展快,在应用研究的多个方面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12年初,潘建伟小组在合肥市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46节点量子通信试验网,标志着大容量的量子通信网络技术已取得关键突破;与此同时,金融信息量子通信验证网在北京开通,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利用量子通信网络对金融信息的安全传输。另外还牵头组织了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计划在2016年左右发射,在此基础上将实现高速星地量子通信并连接地面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初步构建我国广域量子通信体系。在城域量子通信关键技术方面已达到产业化要求,产业化预备与欧美处于同等水平。 潘建伟认为,目前,我国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在城域网上的使用基本成熟,已经可以推广;城际量子通信网络方面,连接北京和上海的千公里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京沪干线”已正式立项,有望在两三年内投入使用。但要实现广域的量子保密通信,还需要借助卫星。 可以预想,随着量子通信技术的产业化和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的实现,在不久的将来,作为保障未来信息社会通信安全的关键技术,量子保密通信将有望走向大规模应用,成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医疗、生物特征传输和智能传输系统等各种电子服务的驱动器,为当今信息化社会提供基础的安全服务和最可靠的安全保障。 二、量子信息应用的主要领域 在量子信息中,用一定量子体系的量子态对信息进行编码,即以量子态作为信息的载体,按照量子力学的叠加原理等规律对量子态进行传送或逻辑操作,从而达到量子信息处理的目的。量子信息是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新学科,主要包括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2个领域。量子通信主要研究量子密码、量子隐形传态、远距离量子通信的技术等;量子计算主要研究量子计算机和适合于量子计算机的量子算法。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领域中的通信技术 【摘要】 量子光学的量子特性在信息领域有着独特的功能,利用其压缩态、纠缠态、偏振等性质在提高运算速度、确保信息安全、增大信息容量和提高检测精度等方面有望突破现有经典信息系统的极限。量子通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商业应用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特别是在量子密码和量子计算方面有突破性进展。【关键词】 量子光学 量子信息 量子密码 量子计算机 2.1量子密码 保密通信不仅在军事、国防等领域发挥独特作用,而且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也日渐重要。量子密码是量子信息领域最有可能获得实际应用的技术。传统的保密通信可以分为“加密”、“接收”、“解密”三个过程,发送者将发送内容通过某种加密规则(密钥)转化为密文,接收者在接到密文后采用与加密密钥匹配的解密密钥对密文进行解密,得到传输内容。 量子保密通信的过程也相同,只不过作为加密和解密的密钥不再是传统的密码,而是改用微观粒子携带的量子态信息。这一看似微小的变化,使密钥的安全性产生了彻底变化。 量子密码术以量子物理基本规律为依据,利用量子态的非局域纠缠性,使任何窃取信息的过程都不可能不留下痕迹,而量子不可克隆原理,又使非法者不可能采用任何技术通过克隆窃取信息,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量子通信的保密性和可靠性。目前采用量子光学原理,已成功在光纤中实现了30km 的密钥传递,为量子密码术的发展展现了美好前景。中科院开展了利用光纠缠态进行量子保密通讯的实验研究,目前在量子通信技术的网络化研究方面,中国科大潘建伟小组于2008年建成光量子电话网,实现了“一次一密”加密方式的实时网络通话。 量子密码传送的实验分两类:一类是光子在通常用的光纤中传播;另一类是在自由空间中传播。自由空间中的量子密钥分配通常利用偏振态来编码,主要困难是大气环境、背景光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严重,因此通常只能在天气良好无月光的深夜开展实验。相比较于自由空间传输而言,光纤量子密钥分配更易实现和实用,当然由于光纤存在损耗,因此光纤量子密码的传输距离只能在几百公里的范围内;除了距离,更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满足多用户需求。所以光纤量子密码实用化的关键性问题是发明新型的光学干涉环,解决相位编码光纤QKD 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另外是发明量子路由器,解决实现光纤量子通信网络的关键性困难。这两项现在百公里和小范围的光纤网络中得以应用量子密码,建设量子密码网络并非易事,还涉及网络工程和现代光通信等领域,需要物理学家和网络工程师、通信工程师、软件工作者的通力合作。 2.2量子计算机 目前的计算机运转都是基于经典物理规律,称之为经典计算机。近些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经典计算机有着某些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比如,不可能产生真正的随机数序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