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第5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第5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可以决定直流伺服电动机旋转方向的是()

A.电机的极对数

B.控制电压的幅值

C.电源的频率

D.控制电压的极性

2.有一台直流伺服电动机,电枢控制电压和励磁电压均保持不变,当负载增加时,电

动机的控制电流、电磁转矩和转速如何变化?

3.如果用直流发电机作为直流电动机的负载来测定电动机的特性(见图5-101),就会发现,当其他条件不变,而只是减小发电机负载电阻RL时,电动机的转速就下降。试问这是什么原因?

图5-101 用直流发电机作为直流电动机的负载

4.已知一台直流电动机,其电枢额定电压Ua=110V,额定运行时的电抠电流Ia=0.4A,转速n=3600r/min,它的电枢电阻Ra=50Ω,空载阻转矩T0=15mN·m。试问该电动机额定负载

转矩是多少?

5.用一对完全相同的直流机组成电动机-发电机组,它们的励磁电压均为110V,电抠电阻

Ra=75Ω。已知当发电机不接负载,电动机电枢电压加120V时,电动机的电枢电流为0.12A,

绕组的转速为4500r/min。试问:

(1)发电机空载时的电枢电压为多少伏?

(2)电动机的电枢电压仍为110V,而发电机接上0.5kΩ的负载时,机组转速n多大(设空载阻转矩为恒值)?

6.一台直流电动机,额定转速为3000r/min。如果电枢电压和励磁电压均为额定值,试问该

电机是否允许在转速n=2500r/min 下长期运转?为什么?

7.直流伺服电动机在不带负载时,其调节特性有无死区?调节特性死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关?

8.一台直流伺服电动机其电磁转矩

为0.2 倍的额定电磁转矩时,测得始动电压为4V,当电枢电压增加到 49V时,其转速为1500r/min。试求当电动机为额定转矩,转速n=3000r/min 时,电枢电压 Ua=?

9.已知一台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U a=110v,空载电流a0=0.055A,空载转速

I

n=4600r/min,电枢电阻Ra=80Ω。试求:

(1)当电枢电压Ua=67.5V时的理想空载转速n0及堵转转Td;

(2)该电机若用放大器控制,放大器内阻Ri=80Ω,开路电压U1=67.5V,求这时的理想空载转速n0及堵转转Td;

(3)当阻转矩TL+T0由30mN·m增至40mN·m时,分别试求上述两种情况下转速的变

化n。

10.交流伺服电动机转子的结构常用的有_________形转子和非磁性杯形转子。()

A.磁性杯

B.圆盘

C.圆环

D.鼠笼

11.有一台四极交流伺服电动机,电源频率为400Hz,其同步速为()

A.3000r/min

B.6000r/min

C.9000r/min

D.12000r/min

12.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转子有两种形式,即__________和非磁性空心杯形转子。

13.异步伺服电动机的两相绕组匝数不同时,若外施两相对称电压,电机气隙中能否得到圆形旋转磁场?如要得到圆形旋转磁场,两相绕组的外施电压要满足什么条件?

14.为什么异步伺服电动机的转子电阻要设计得相当大?若转子电阻过大对电动机

的性能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15.异步伺服电动机在幅值控制时,有效信号系数由0变化到1,电动机中的正序、负序磁势的大小将怎样变化?

16.幅值控制异步伺服电动机,当有效信号系数α≠1时,理想空载转速为何低于同步转

速?当控制电压发生变化时,电动机的理想空载转速为什么会发生改变?

17.什么叫“自转”现象?对异步伺服电动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克服“自转”现象?

18.有一台异步伺服电动机忽略其定子参数和转子漏抗,并假定R’2=4Xm。试计算当幅值控制及幅值-相位控制方式又始动时为圆形旋转磁场,它们的堵转转矩之比是多少?此时电容

电抗Xcm为R’2的多少倍?

19.为什么交流伺服电动机有时能称为两相异步电动机?如果有一台电机,技术数

据上标明空载转速是1200r/min,电源频率为50Hz,请问这是几极电机?空载转差率

是多少?

20.一台400Hz的异步伺服电动机,当励磁绕组加电压Uf=110V,而控制电压Uc=0时,测得励磁电流 If=0.2A,将If的无功分量用并联电容补偿后,测得有功分量(即If的最小值)Ifm=0.1A。试问:

(1)励磁绕组阻抗Zf0及阻抗角φf0各等于多少?

(2)如果只有单相电源,又要求n=0时移相90°,应在励磁绕组上中多大电容?

(3)若电源电压为110V,串联电容后,Uf=?Uc=?(n=0)

21.伺服电动机的转矩、转速和转向都非常灵敏和准确地跟

______________变化。

22.一台500r/min,50Hz的同步电机,其极数是_______。

23.同步电动机最大的缺点是_______。

24.同步电机电枢绕组匝数增加,其同步电

( )

A.增大

B.减

C.不变

D.不确

25.对于同步电机的转速,以下结论正确的

( )

A.与电源频率和电机磁极对数无关B.与负载大小有关,负载越大,速度越低C.带不同负载输出功率总量恒定D.转速不随负载大小改变

26.如果永磁式同步电动机轴上负载阻转矩超过最大同步转矩,转子就不再以同步速运行,甚至最后会停转,这就是同步电动机的()

A.失步现象

B.自转现象

C.停车现象

D.振荡现象

27.说明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三闭环控制原理,说明与常规速度控制的区别。

答案

1、D

2.答: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励磁电压和电枢控制电压均维持不变,而负载增加时,电

动机的转速将下降,电枢电流和电磁转矩都会增大。

3.答:发电机:Eaa aa,R L减小,U a上升,n上升;

=U +IR

电动机:E a=U a-I a R a,n上升,转矩T上升,I a上升,最终导致转速n下降。

U a I a R a1100.450 0.025

4、解:C e

n 3600

T C T I a

60

I a

60

0.025 0.495.49(mNm)

C e

2

2

T L T T095.49 15 80.49(mN m)

5、解:(1)Ua1Ea1 C

e n Ua2 I a2R a110 0.1275101(V)

(2)电压平衡E a1U a1I a1R a

U a1I a1R a U a2I a2R a E a2U a2I a2R a

又Ua1 Ia1RL,∴Ia1(Ra RL)Ua2 Ia2Ra(1)

电磁平衡带负载T1C T I a1 T0

C T I a1 2T0C T I a2(2)T2C T I a2T0

T10 T

C T I a20 2T

0(3)

空载

C T I a20T0

T20

联立(2)(3)得:I a1I a2 I a20 (4)

联立(1)(4)得:(Ia2Ia20)(Ra RL)Ua2 Ia2Ra

U a2 I a20(R a R

L) 1100.12 (75 500)

0.28(A)

∴I a2

2R a R L 2 75 500

Ua2 Ia2Ra110 0.2875

45003981(r/min)

∴n

C e101

6.答:不可以。对于电动机

有E a=U a-I a R a,若电动机长期工作在n=2500r/min下,E a减小,而U a不变,那么I a上升,电动机不可以长期工作在超出额定电枢电流的状态下。

7.答:无。调节特性死区的大小与负载、电枢电阻及励磁磁通有关。

8.解:∵U a0

T s R a Ua0 T s' Ua0 4

20(V) C T

,∴

T n

0.2,U a0

0.20.2

U a'0

U a'U a0'U a U a0

又∵

n'n

∴U a'n'(U a U a0)U a'0 3000(494) 20 110(V) n 1500

9.解:∵C e n U a I a R a,∴C e

U a I a R a1100.05580

n 0.023,

4600

U a67.5

2935(r/min) (1)∴n01

0.023

C e

T d1 C

T

60C e U a60 0.02367.5

0.185(Nm)

I a

2R a 2 80

U i67.5

2935(r/min)

(2)∴n02

0.023

C e

T d2 C

T

60Ce Ui 60 0.023 67.5

I a

2R a R i 2

0.093(Nm)

8080

U a T s R a

n

T s R a

(3)∵n

C e C T 2

C e C T

2

C e

∴n1

T s R a10 10 3 80

159(r/min) C e C T 2 60 0.0232/2

n2

T s(R a R i)10103 (80 80)

C e C T60 317(r/min)

2 0.0232/2

10、D

11、D

12、鼠笼形转子

13.答:不能。如要得到圆形旋转磁场,两相绕组的外施电压应与绕组匝数成正比。

14.答:为了得到更接近于直线的机械特性,但不能过分增加。当最大转差率大于1后,若继续增加转子电阻,堵转转矩将随转子电阻增加而减小,这将使时间常数增大,影响电机的

快速性能。同时由于转矩的变化对转速的影响增大,电机运行稳定性变差。此外,转子电阻取得过大,电动机的转矩会显著减小,效率和材料利用率大大降低。

15.答:异步伺服电动机在幅值控制时,有效信号系数越接近1,负序磁势越小,而正序磁

势越大;反之若有效信号系数接近0,负序磁势越大,正序磁势就越小,但无论有效信号系数多大,负序磁势幅值总是小于正序磁势幅值,只有当有效信号系数为0时,正序、负序磁势幅值才相等。

16.答:当有效信号系数αe≠1,即椭圆形旋转磁场时,电动机的理想空载转速将低于同步转

速。这是因为在椭圆形旋转磁场中,存在的反向旋转磁场产生了附加制动转矩T2,使电动机输出转矩减小。同时在理想空载情况下,转子转速已不能达到同步转速n s,只能是小于

ns的n0。正向转矩T1与反向转矩T2正好相等,合成转矩Te=T1-T2=0,转速n0为椭圆形旋

转磁场时的理想空载转速。有效信号系数α越小,磁场椭圆度越大,反向转矩越大,理想

e

空载转速就越低。

17.答:当伺服电动机处于单相供电时,电动机仍然转动,这就是伺服电动机“自转”现象。

大学无机化学第五章试题及标准答案

第五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本章总目标: 1: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会看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 2:能够运用轨道填充顺序图,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写出若干元素的电子构型。 3:掌握各类元素电子构型的特征 4:了解电离势,电负性等概念的意义和它们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近代原子结构理论的确立 学会讨论氢原子的玻尔行星模型213.6E eV n = 。 第二节: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 1:掌握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h h P mv λ= =)。 2:学习运用不确定原理(2h x P m π???≥ )。 第三节: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初步理解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处于定态的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的概率密度分布(即电子云)。 2:掌握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层、能级、轨道和自旋以及4个量子数。 3:掌握核外电子可能状态数的推算。 第四节:核外电子的排布 1:了解影响轨道能量的因素及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图。 2。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 ○ 1能量最低原则——多电子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尽可能分布到能量最低的院子轨道。 ○ 2Pauli 原则——在同一原子中没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或者说是在同一个原子中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 3Hund 原则——电子分布到能量简并的原子轨道时,优先以自旋相同的方式

分别占据不同的轨道。 3:学会利用电子排布的三原则进行 第五节:元素周期表 认识元素的周期、元素的族和元素的分区,会看元素周期表。 第六节: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掌握元素基本性质的四个概念及周期性变化 1:原子半径——○1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的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也增加,使原子半径逐渐减小;○2随着核外电子数的增加,电子间的相互斥力也增强,使得原子半径增加。但是,由于增加的电子不足以完全屏蔽增加的核电荷,因此从左向右有效核电荷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2:电离能——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和原子半径的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大,电离能呈递增趋势。 3:电子亲和能——在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电子亲和能基本呈增加趋势,同主族,从上到下电子亲和能呈减小的趋势。 4:电负性——在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随着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而电负性增强,在同一主族中从上至下随着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而电负性递减。 习题 一选择题 1.3d电子的径向函数分布图有()(《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1个峰 B.2个峰 C. 3个峰 D. 4个峰 2.波函数一定,则原子核外电子在空间的运动状态就确定,但仍不能确定的是() A.电子的能量 B.电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几率密度 C.电子距原子核的平均距离 D.电子的运动轨迹 3.在下列轨道上的电子,在xy平面上的电子云密度为零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3s B .3p x C . 3p z D .3d z2 4.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一组是() A .n=3,l=1,m l=+1,m s= +1/2 B .n=4,l=5,m l= -1,m s= +1/2 C .n=3,l=3,m l=+1,m s= -1/2 D .n=4,l=2,m l=+3,m s= -1/2 5.第四周期元素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可达()(《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4 B.5 C.6 D.7

最新《环工原理》部分课后作业及答案

第一篇 第二章 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2.1 某室内空气中O 3的浓度是0.08×10-6 (体积分数),求: (1)在1.013×105 Pa 、25℃下,用μg/m 3 表示该浓度; (2)在大气压力为0.83×105 Pa 和15℃下,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解:(1)理想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摩尔分数值相等 由题,在所给条件下,1mol 空气混合物的体积为 V 1=V 0·P 0T 1/ P 1T 0 =22.4L ×298K/273K =24.45L 所以O 3浓度可以表示为 0.08×10-6 mol ×48g/mol ×(24.45L )-1 =157.05μg/m 3 (2)由题,在所给条件下,1mol 空气的体积为 V 1=V 0·P 0T 1/ P 1T 0 =22.4L ×1.013×105 Pa ×288K/(0.83×105 Pa ×273K )=28.82L 所以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8×10-6 mol/28.82L =2.78×10-9mol/L 2.2 假设在25℃和1.013×105 Pa 的条件下,SO 2的平均测量浓度为400μg/m 3 ,若允许值0.14×10-6 ,问是否符合要求? 解:由题,在所给条件下,将测量的SO 2质量浓度换算成体积分数,即 3396 5 108.31429810400100.15101.0131064 A A RT pM ρ--???=??=??? 大于允许浓度,故不符合要求 2.6 某一段河流上游流量为36000m 3 /d ,河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为3.0mg/L 。有一支流流量为10000m 3 /d ,其中污染物浓度 为30mg/L 。假设完全混合。求: (1)求下游的污染物浓度; (2)求每天有多少kg 污染物质通过下游某一监测点。 解:(1)根据质量衡算方程,下游污染物浓度为 1122 12 3.0360003010000 /8.87/3600010000 V V m V V q q mg L mg L q q ρρρ+?+?= = =++ (2)每天通过下游测量点的污染物的质量为 312()8.87(3600010000)10/408.02/m V V q q kg d kg d ρ-?+=?+?= 2.7 某一湖泊容积10×106m 3 ,上游有一未被污染的河流流入该湖泊,流量为50m 3 /s 。一工厂以5 m 3 /s 的流量向湖泊排

液压与气动技术试题(A1)

系部:飞行器制造系专业班:机械类专业学生姓名学号:__ ______制题份数: 《液压与气动技术》试题(A1) 注意:请将选择、判断题填充到指定的表格中,否则不计分! 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20分) 1.液压传动系统由、、、辅助装置和工作介质五部分组成。 2.液体的与其密度ρ的比值称为运动粘度,用符号ν表示。 3.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取决于并且随着负载。 4.常用的液压泵有、和三大类。 5.变量叶片泵通过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大小,来改变输出流量,轴向柱塞泵通过改变大小,来改变输出流量。 6.实心双杆液压缸比空心双杆液压缸的占地面积。 7.液压泵的卸荷有卸荷和卸荷两种方式。 8.电液换向阀是由和液控主阀组成。前者的作用是;后者的作用是。 9.蓄能器是用来的装置。 10.液压系统的元件一般是利用和进行连接。 2.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一般是指绝对压力值。 3.液体在变径的管道中流动时,管道截面积小的地方,液体流速高,而压力小。 4.YB1型叶片泵中的叶片向前倾,YBX型叶片泵中的叶片向后倾。 5.CB-B型齿轮泵可作液压马达用。 6.单柱塞缸靠液压油能实现两个方向的运动。 7.高压大流量液压系统常采用电磁换向阀实现主油路换向。 8.液控单向阀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9.纸芯式过滤器比烧结式过滤器的耐压高。 10.在定量泵与变量马达组成的容积调速回路中,其功率恒定不变。 实际流量。 A.大于B.小于C.等于2.对于要求运转平稳,流量均匀,脉动小的中、低压系统中,应选用。 A.CB-B型齿轮泵B.YB1型叶片泵C.径向柱塞泵3.液压缸的运动速度取决于。 A.压力和流量B.流量C.压力4.外圆磨床空心双杆活塞缸的活塞杆在工作时。 A.受压力B.受拉力C。不受力5.减压阀利用A压力油与弹簧力相平衡,它使A的压力稳定不变,有。 A.出油口B.进油口C.外泄口6.在液压系统图中,与三位阀连接的油路一般应画在换向阀符号的位置上。 A.左格B.右格C.中格7.选择过滤器应主要根据来选择。 A.通油能力B.外形尺寸C.滤芯的材料D.滤芯的结构形式8.在用节流阀的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其液压缸速度。 A.随负载增大而增加B.随负载减少而增加C.不受负载的影响9.要实现快速运动可采用回路。

循环练习

1.下面程序的循环次数是: int k=0; while(k<10) {if(k<1) continue; if(k==5) break; k++; } A. 5 B 6 C 4 D 死循环,不能确定循环次数 2.运行下面程序: main() { int i=10,j=0; do { j=j+i; i--; }while(i>5); printf(“%d\n”,j); } 输出结果是: A 45 B 40 C 34 D 55 3.运行下面程序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k=0,a=1; while(k<10) { for( ; ;) { if((k%10)==0) break; else k--; } k+=11; a+=k; } printf(“%d %d\n”,k,a); } 则输出的结果是() A 21 32 B 21 33 C 11 12 D 10 11

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do---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不能用其他语句构成的循环来代替。 B.do---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只能用break语句退出。 C.用do---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在while 后的表达式为非零时结束循环。 D.用do---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在while后的表达式为零时结束循环。 5.有如下程序: main() { int x=3; do{ printf(“%d”,x--); }while(!x); } 该程序的执行结果是: A 3 2 1 B 2 1 0 C 3 D 2 6.若k为整型变量,则下面while循环执行的次数为: k=10; while(k==0) k=k-1; A 0 B 1 C 10 D无限次 7.执行以下程序后,输出结果是: main() { int y=10; do { y--;}while(--y); printf(“%d”,y--); } A -1 B 1 C 8 D 0 8.求1-2+3-4+…+99-100。 9.计算1---100以内的所有含6的数的和。 10.输出所有的3位水仙花数。所谓水仙花数是指所有位的数字的立方之和等于该数,例如:153=13+33+53

中国近代史纲第五章试题库 (2)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是() 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 2.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其主要精力是放在() A发展党的组织B发动工人运动 C解决农民问题D开展军事斗争 3.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晋察冀根据地B井冈山根据地 C湘鄂西根据地D鄂豫皖根据地 4.最早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在()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八七会议D三湾改编 5.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立了 ( )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任务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6.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相比,北伐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 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C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 7.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 ( ) A地主阶级政权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C资产阶级政权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8.中国共产党一向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党的问题B农民问题C工人问题D民族资产阶级问题 9.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其政权性质是()A资产阶级专政B各革命阶级(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C抗日民主专政D工农民主专政 10.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A议会斗争B群众斗争C地下斗争D武装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D《新民主主义论》 二、多项选择题 1.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 A周恩来B贺龙C叶挺D朱德E刘伯承 2.中共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A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B撤消了陈独秀的职务,确定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C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 D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E决定把进攻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 3.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 )

环境工程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I 篇 习题解答 第一章 绪论 简要概述环境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酝酿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从零星的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与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环境学科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和内涵不断扩展,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各个学科间又互相交叉和渗透,因此目前有关环境学科的分支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方法。图1-1是环境学科的分科体系。 图1-1 环境学科体系 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2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图1-2 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环境工程学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及原理 生态修复与构建技术及原理 清洁生产理论及技术原理 环境规划管理与环境系统工程 环境工程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 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土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 废物资源化技术 环境学科体系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规划与管理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截留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有哪些可能的技术,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燃烧法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界面吸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生物降解作用、燃烧反应。 简述土壤污染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 解:土壤污染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雨水淋溶作用,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周围地表水体的污染;②污染土壤通过土壤颗粒物等形式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人或动物所吸入;③通过植物吸收而进入食物链,对食物链上的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等。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的主要作用原理是什么解:从技术原理上看,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隔离技术”、“分离技术”和“转化技术”三大类。隔离技术是将污染物或者污染介质隔离从而切断污染物向周围环境的扩散,防止污染近一步扩大。分离技术是利用污染物与污染介质或其它污染物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使其与介质分离,从而达到污染物去除或回收利用的目的。转化技术是利用化学或生物反应,使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或易于分离的物质,从而使污染介质得到净化与处理。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任务是什么

液压与气动技术试题(气动)

选择题 1.以下不是贮气罐的作用是(C)。 A减少气源输出气流脉动B进一步分离压缩空气中的水分 C冷却压缩空气 2 利用压缩空气使膜片变形,从而推动活塞杆作直线运动的气缸是(C) A气-液阻尼缸 B 冲击气缸C 薄膜式气缸 3 气源装置的核心元件是(B) A气马达B空气压缩机 C 油水分离器 4 低压空压缩机的输出压力为(B) A小于0.2MPa B 0.2~1MPa C1~10Pa 5油水分离器安装在(A)后的管道上。 A后冷却器B干燥器C贮气罐 6 在要求双向行程时间相同的场合,应用哪种气缸(D)。 A 多位气缸B薄片式气缸C伸缩套筒气缸D双出杆活塞缸 7压缩空气站是气压系统的(D)。 A辅助装置B执行装置C控制装置D动力源装置 8 高温让人感觉干燥是因为空气的(C)小。 A绝对湿度B饱和绝对湿度C相对湿度D含湿量 9 气动系统中常用的压力控制阀是(A)。 A减压阀 B溢流阀C顺序阀 10 冲击气缸工作时,最好没有(D)。 A复位段B冲击段C储能段D耗能段 11下列气动元件是气动控制元件的是(B)。 A气马达B顺序阀C空气压缩机 12 气压传动中方向控制阀是用来(B)。 A 调节压力 B 截止或导通气流C调节执行元件的气流量 13 在气压传动具有的优点中,下列(A)是错误的。 A工作速速稳定性比液压传动好 B 工作介质容易取得 C 空气粘度小,便于远距离传输 D 工作环境适应性好 14 气动系统的空气压缩机后配置冷却器、分离器等元件,目的是为了(D)。A提高气体压力 B 降低气体粘性 B提高气体粘性D去除水分和油分 15 使用冲击气缸是为了(C)。 A有缓冲作用B有稳定的运动C有较大的冲击压力D能将低噪声 16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是随温度而变的,当气温下降时,水蒸气的(A) A含量下降B含量增加C含量不变 17 空气压缩机按压力大小可分为(A) A鼓风机、低压空压机、中压空压机、高压空压机、超高压空压机 B鼓风机、低压空压机、中压空压机、高压空压机、微型空压机 C低压空压机、中压空压机、高压空压机、超高空压机、微型空压机 D小型空压机、鼓压机、低压空压机、中压空压机、高压空压机 18不属于气源净化装置的是(B)。 A后冷却器B减压阀 C 除油器 D 空气过滤器 19以下不是贮气罐的作用是(D)。 A稳定压缩空气的压力B储存压缩空气 C 分离油水杂质D 滤去灰尘

三单元 循环结构练习题

第三单元循环结构练习题 选择题: 1、有以下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main( ) { int i,s=0; for(i=1;i<10;i+=2) s+=i+1; printf("%d\n",s);} A.自然数1~9的累加和 B.自然数1~10的累加和 C.自然数1~9中的奇数之和 D.自然数1~10中的偶数之和 2、以下关于for语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for循环只能用于循环次数已经确定的情况 B. for循环是先判断表达式,后执行循环体语句 C. for循环中,可以用break跳出循环体 D. for循环体语句中,可以保含多条语句,但要用花括号括起来 3、若i和k都是int类型变量,有以下for语句 for(i=0,k=-1;k=1;k++) printf("*****\n"); 下面关于语句执行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循环体执行两次 B.循环体执行一次 C.循环体一次也不执行 D.构成无限循环 4、已知 int t=0; while(t=1){...} 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循环控制表达式的值为0 B)循环控制表达式的值为1 C)循环控制表达式不合法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设有以下程序段 int x=0,s=0; while(!x!=0)s+=++x; printf("%d",s); 则 A)运行程序段后输出0 B)运行程序段后输出1 C)程序段中的控制表达式是非法的 D)程序段执行无限次 6、设i,j,k均为int型变量,则执行完下面的for语句后,k的值为()。for(i=0, j=10; i<=j; i++, j- -)k=i+j; A.6 B.9 C.10 D.11 7、C语言中,break; 语句可以用于循环语句和( )语句中。 A.if B.switch C.for D.while 8、for(i=0; i<=15; i++) printf("%d", i ); 循环结束后,i 的值为()。 A.14 B.15 C.16 D.17 9、与语句“while(!x)”等价的语句是()。 A. while(x==0) B. while(x!=0) C. while(x==1) D. while(x!=1) 10、下述程序段中,while循环执行次数是()。 int k=0;

习题第五章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作业题库 第五章 5-1 柴油机燃烧初期的预混合燃烧阶段与汽油机的预混合燃烧有何异同? 解:同:都是燃烧开始前油气先混合的燃烧过程。 异:柴油机的预混相比于汽油机不够均匀,且柴油机的燃烧过程是多点自燃,而汽油机则是火花点火,火焰传播的过程。 5-2 柴油机燃烧过程滞燃期包括哪些物理和化学过程?与低温多阶段着火过程是什么关系? 解:物理过程:雾化、蒸发、扩散和与空气混合等。化学过程:低温多阶段着火。 5-3 试述直喷式柴油机喷油规律、混合气形成速率(气流与喷雾)和燃烧放热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由此说明控制柴油机放热规律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解:柴油机喷油规律会影响混合气的形成速率。一般初期喷油快且喷油压力高的预混合气的量就多。混合气形成速率影响燃烧放热规律,燃烧开始前形成混合气的速率越快,初期放热率就越高。燃烧过程中混合气的形成速率决定了放热持续期的长短,混合快的放热时间短。 5-4 直喷式柴油机燃烧中为什么会出现“双峰”放热现象?若喷油规律相同,“双峰”形状随柴油机负荷不同会怎样变化?为什么? 解:dQ B/dφ曲线的双峰,第一个峰对应速燃期的预混合燃烧阶段,而第二个峰则对应缓燃期的扩散燃烧阶段。 负荷变化会引起形状的变化,小负荷时,第二个峰不明显,因为负荷小时,扩散燃烧阶段的放热量减少。 5-5 分析柴油机的几何供油规律和实际喷油规律的主要差别;说明形成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供油规律早于喷油,供油最高速率要大于喷油最高速率。喷油时间大于供油时间,且喷油量小于供油量。 燃油的可压缩性;压力波的传播滞后;压力波动;高压容积变化。 5-6 比较柴油机空间雾化混合方式与壁面油膜混合方式的原理差异;简述促进空间雾化混合的基本原则。 解:空间雾化将燃油喷射到空间进行雾化,通过燃油与空气的相对运动和扩散,在空间形成可燃混合气。因此混合能量主要来源于喷油射束,空气被动参与混合,油找气的方式。混合一般不够均匀。壁面油膜蒸发混合方式在燃烧室壁面上形成很薄的薄膜,在强烈涡流作用下,油膜边蒸发变燃烧。 采用多空高压喷油,合理组织涡流。 5-7 柴油机燃烧室中形成可燃混合气时一般会利用哪几种气流形式?如何产生和控制这些气流运动? 解:进气涡流,压缩涡流,挤流和逆挤流,湍流。 进气涡流:通过设计进气道的形状产生进气涡流。通过改变流通面积和角度来改变强

液压与气动技术-试题与答案

1.通过环形缝隙中的液流,当两圆环同心时的流量与两圆环偏心时的流量相比: B A 前者大 B 后者大 C 一样大 D 前面三项都有可能 2.解决齿轮泵困油现象的最常用方法是:B A 减少转速 B 开卸荷槽 C 加大吸油口 D 降低气体温度 3.CB-B型齿轮泵中泄漏的途径有有三条,其中_________对容积效率影响最大。A A 齿轮端面间隙 B 齿顶间隙 C 齿顶间隙 D A+B+C 4.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改变流量是靠改变______。D A 转速 B 油缸体摆角 C 浮动环偏心距 D 斜盘倾角 5.液压马达的总效率通常等于:A A 容积效率×机械效率 B 容积效率×水力效率 C 水力效率×机械效率D容积效率×机械效率×水力效率 6.能实现差动连接的油缸是:B A 双活塞杆液压缸 B 单活塞杆液压缸 C 柱塞式液压缸 D A+B+C 7.选择过滤器应主要根据____来选择。A A 通油能力 B 外形尺寸 C 滤芯的材料 D 滤芯的结构尺寸 8.M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中位机能是____。A A 压力油口卸荷,两个工作油口锁闭 B 压力油口卸荷,两个工作油口卸荷 C 所有油口都锁闭 D 所有油口都卸荷 9.在液压系统中,_______可作背压阀。A A 溢流阀 B 减压阀 C 液控顺序阀 D 调速阀 10.低压系统作安全阀的溢流阀,一般选择____结构。C A 差动式 B 先导式 C 直动式 D 锥阀式 11.节流阀的节流阀应尽量做成____式A。 A 薄壁孔 B 短孔 C 细长孔 D A+C 12.液压系统的油箱内隔板____。C A 应高出油面 B 约为油面高度的1/2C约为油面高度的3/4D 可以不设 13.液压系统中冷却器一般安装在:B A 油泵出口管路上 B 回油管路上 C 补油管路上 D 无特殊要求 14.下列基本回路中,不属于容积调速回路的是____。B A 变量泵和定量马达调速回路B定量泵和定量马达调速回路 C 定量泵和变量马达调速回路 D 变量泵和变量马达调速回路 15.如右图所示,各溢流阀的调整压力p1=5Mpa, p2=3Mpa,p3=2Mpa。当外负载趋于无穷大时,若二位二通电磁阀通电,泵的工作压力为:C A 5 Mpa B 3Mpa C 2Mpa D 10 Mpa 16.液压机床中往往采用快速回路,它的主要目的是:B A 加快工作机构工进时的速度,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B加快工作机构空载时的速度,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C加快工作机构加工时的速度,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D提高系统油压加快工作机构速度,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17.在油箱中,溢流阀的回油口应____泵的吸油口。A A 远离 B 靠近 C 平行于 D 无特殊要求 18.下列气动元件属于逻辑元件的是:C A 与门型梭阀 B 快速排气阀 C 记忆元件 D A+C 19.后冷却器—般安装在________。B A 空压机的进口管路上 B 空压机的出口管路上 C 储气罐的进口管路上 D 储气罐的出口管路上

循环结构(While_Do循环)

四. While循环 1.While循环的格式: While <条件表达式> 循环体 Wend 说明:<条件表达式>为关系或逻辑表达式。 2.执行过程:判断条件;条件满足,执行循环体语句;再继续判断条件,继续执行循环; 直到条件不满足,结束循环。 结合下面我们熟悉的For程序,来说明: For I = 1 To 10 S = S + I Next I Print I 改用While循环表示: I = 1 ‘初值 While I<=10 ‘循环条件 S=S+I I=I+1 ‘变量自增,加步长 Wend Print S 3.While循环的说明 For循环语句必须给出初值、终值、步长值;循环条件也就给出了。 While循环语句中只给出循环条件和终值,所以一定要注意给出初值和增量。如上面程序段中的3处颜色部分语句。 例如:以下程序段循环几次,y值结果如何。 y = 2 While y < = 8 y = y + y Wend Print y 分析: 循环条件:y<=8 执行过程如下: Y=2,y<=8 满足,执行语句:y = y + y,y=4;遇到Wend返回继续判断条件。 Y=4,y<=8 满足,执行语句:y = y + y,y=8;遇到Wend返回继续判断条件。 Y=8,y<=8 满足,执行语句:y = y + y ,y=16;遇到Wend返回继续判断条件。 Y=16,y<=8 不满足,结束循环。 循环执行了3次。

五.Do循环 Do循环是在While循环基础上做了一点修改。整个格式结构和执行过程基本一样。 但增加了一种格式:条件不满足就循环,满足就结束循环。 格式1:Do While (条件) 循环体 Loop I=1 Do While I<4 S=S+1 I=I+1 Loop Print S I=1 Do Until I>=40 S=S+1 I=I+1 Loop 格式2:Do 循环体 Loop While (条件) 说明:格式1、格式2和While基本一样,格式2不同在于先执行一次循环,再判断条件是否满足。 格式3:Do Until(条件) 循环体 Loop 格式4:Do 循环体 Loop Until(条件) 说明:Until和While的不同在于条件不满足才循环。 注意:为了避免循环条件的混淆,我们一般是将Until 循环转换为While 循环做题。即将Until改为While,后面的条件改取相反值条件。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题第五章习题及答案-2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与校正 练习题及答案——2 5-12 已知)(1s G 、)(2s G 和)(3s G 均为最小相角传递函数,其近似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5-79所示。试概略绘制传递函数 G s G s G s G s G s 412231()()() ()() = + 的对数幅频、对数相频和幅相特性曲线。 解:(1) ?L K 11204511()lg .ω== ∴ =K 1180 则: G s K 11()= (2) G s K s s 22 08 1()(.)=+ 20201 022 lg /lg K K ω== , K 21= (3) ? L K K 333202001110()lg lg .ωω=== s s K s G K 9)(,9111 .01 333==== ∴ (4) ?G s G G G G 4 12 23 1()=+ 将G G G 123,,代入得:G s s s 418 01251()(.) =+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如图解5-12(a)所示,幅相特性曲线如图解5-12(b)所示:

图解5-12 (a) Bode图 (b) Nyquist图5-13试根据奈氏判据,判断题5-80图(1)~(10)所示曲线对应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已知曲线(1)~(10)对应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按自左至右顺序)。 题号开环传递函数P N N P Z 2 - =闭环 稳定性 备 注 1 G s K T s T s T s () ()()() = +++ 123 1110 -1 2 不稳定 2 G s K s T s T s () ()() = ++ 12 110 0 0 稳定 3 G s K s Ts () () = + 210 -1 2 不稳定

最新环工原理思考题!答案

十一章 第一节 (1) 快速去除污染物的关键是什么? (2) 反应器的一般特性主要指哪几个方面? 指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状态、混合状态以及质量和能量传递性能等,它们取决于反应器的结构形式、操作方式等。 (3) 反应器研究开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 什么是间歇操作、连续操作和半连续操作?它们一般各有哪些主要特点? 1.间歇操作:将反应原料一次加入反应器,反应一段时间或达到一定的反应程度后一 次取出全部的反应物料,然后进入下一轮操作。 间歇操作的主要特点: (1)操作特点:反应过程中既没有物料的输入,也没有物料的输出,不存在 物料的进与出。 (2)基本特征:间歇反应过程是一个非稳态的过程,反应器内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3)主要优点:操作灵活,设备费低,适用于小批量生产或小规模废水的处理。 (4)主要缺点:设备利用率低,劳动强度大,每批的操作条件不易相同,不便自动控制。 2.连续操作:连续地将原料输入反应器,反应产物也连续地流出反应器。 特点: (1)操作特点∶物料连续输入,产物连续输出,时刻伴随着物料的流动。 (2)基本特征∶连续反应过程是一个稳态过程,反应器内各处的组成不随时间变化。(反应组分、浓度可能随位置变化而变化。) (3)主要优点∶便于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反应程度与产品质量较稳定。 规模大或要求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的场合,多采用连续操作。 (4)主要缺点∶灵活性小,设备投资高。 3.半连续操作:原料与产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为连续输入或输出,而其它成分分批 加入或取出的操作。 特点:半间歇操作具有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的某些特点。反应器内的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5)什么是空间时间和空间速度?它们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 空间时间:反应器有效体积(V)与物料体积流量(q v)之比值. 空间速度:单位反应器有效体积所能处理的物料的体积流量. (6) 一般情况下,反应器内的流体流动状态会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为什么? (7) 根据反应物料的流动与混合状态,反应器可分为哪些类型。 理想流反应器和非理想流反应器;完全混合流(全混流)反应器和推流反应器。 (8) 反应器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它通常用到哪几类基本方程? 基本内容: 选择合适的反应器型式;确定最佳的操作条件;计算达到规定的目标所需要

最新马原第五章试题与答案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D)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C) 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企业级 C.跨国公司 D.国际康采恩 3.金融资本是由(C)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4.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D) A.工业资本 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金融资本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 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 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B) A.国家市场垄断经济 B.国家调节经济 C.公私合营经济 D.国家自然垄断经济 7.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B) 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8.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C) A.新科技革命 B.生产国际化 C.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D.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 9.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D)

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 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 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0.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D) A.寄生的资本主义 B.腐朽的资本主义 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 D.过渡的资本主义 11.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B) 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生产社会化 D.经营管理社会化 二、多项选择题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BC) 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是(ABCD) A.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力量来扩大

20XX环工原理思考题!答案

十^一早 第一节 (1) 快速去除污染物的关键是什么? (2) 反应器的一般特性主要指哪几个方面? 指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状态、混合状态以及质量和能量传递性能等,它们取决于反应器的结构形式、操作方式等。 (3) 反应器研究开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 什么是间歇操作、连续操作和半连续操作?它们一般各有哪些主 要特点? 间歇操作:将反应原料一次加入反应器,反应一段时间或达到一定的 反应程度后一次取出全部的反应物料,然后进入下一轮操作。 间歇操作的主要特点: (1)操作特点:反应过程中既没有物料的输入,也没有物料的输出,不存在物料的进与出。 基本特征:间歇反应过程是一个非稳态的过程,反应器内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主要优点:操作灵活,设备费低,适用于小批量生产或小规模废水的 处理。 主要缺点:设备利用率低,劳动强度大,每批的操作条件不易相同, 不便自动控制。

连续操作:连续地将原料输入反应器,反应产物也连续地流出反应器 特点: (1)操作特点:物料连续输入,产物连续输出,时刻伴随着物料的流动。 1 / 12 基本特征:连续反应过程是一个稳态过程,反应器内各处的组成不随时间变化。(反应组分、浓度可能随位置变化而变化。) 主要优点:便于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反应程度与产品质量较稳定。规模大或要求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的场合,多采用连续操作。 主要缺点:灵活性小,设备投资高。 半连续操作:原料与产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为连续输入或输出,而其它成分分批加入或取出的操作。 特点:半间歇操作具有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的某些特点。反应器内的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什么是空间时间和空间速度?它们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空间时间:反应器有效体积(V与物料体积流量(qv)之比值. 空间速度:单位反应器有效体积所能处理的物料的体积流量. (6)一般情况下,反应器内的流体流动状态会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为什么? (7)根据反应物料的流动与混合状态,反应器可分为哪些类型。

while循环结构例题

引子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1; for(i=1;i<=10000;i++) printf(“%d\t”,i); } 题型1 输入输出多个数据 eg1、输出1~10000之间所有的整数#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1; while(i<=1000) {printf(“%d\t”,i); i++;} } 拓展:1、换成所有的奇数 2、换成所有的偶数 题型2 有限个数连加和连乘

eg2.1、求1+2+3+4+………+100的值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1,s=0; while(i<=100) {s=s+i; i++;} printf(“%d\n”,s); } 拓展:1、求1+2+3+4+………+n的值 2、求12+22+32+………+n2的值 3、求1+1/2+1/3+………+1/n的值eg2.2、求n!的值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1,n,p=1; scanf(“%d”,&n); while(i<=n) {p=p*i; i++;} printf(“%d\n”,p); }

拓展:求1!+2!+3!+………+n!的值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1,n,p=1,s; scanf(“%d”,&n); while(i<=n) {p=p*i; s=s+p; i++;} printf(“%d\n”,s); } 题型3 无限个数连加 eg3、求1-1/3+1/5-1/7+………的近似值,要求精度要达到10-4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main() { float n=1,s=0,f=1,t=1; while(fabs(t)>=1e-4) {t=f/(2*n-1); s=s+t;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五章试题及答案(2018年5月)

第五章试题清单( 含答案) 一. 单选题 1. 导致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根本原因是:() A. 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 √) B. 资本家的联合( ) C. 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 ) D. 资本家对生产技术的改进( ) 2. 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A. 实现了自我否定( ) B. 发生了根本变化( ) C. 仍无任何变化( ) D. 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 √) 3.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 A. 社会化大生产超出国界( ) B. 商品输出替代资本输出( ) C. 垄断( √) D. 资本输出替代商品输出( ) 4. 金融资本是:() A. 工业资本和农业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 ) B. 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 ) C. 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 ) D. 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在垄断的基础上溶合的而成的资本( √) 5. 垄断利润是通过:() A. 操纵市场获得的( √) B. 改进技术获得的( ) C. 扩大投资获得的( ) D. 增加贷款获得的( ) 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够:() A. 消灭私人垄断资本( ) B. 实行计划经济,消灭危机( ) C. 消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D. 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某些调整( √) 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 A. 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 B. 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

C. 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 ) D. 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 8.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A. 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 B. 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 ) C. 从根本上适应了生产的社会化( ) D. 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 √) 9.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根本目的是 A 获得高额利润(√) B 帮助落后国家() C 替代商品输出() D 达到政治目的() 10.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是 A 利益共同体() B 有共同利益,也有矛盾斗争(√) C 有共同的政治利益,同时也有经济矛盾() D 有共同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有政治矛盾() 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 A 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B 联合国机构() C 多边贸易机构() D 商业流通联合体() 12.当前世界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是 A 地区局部战争() B 自然资源不均衡() C 国际经济旧秩序(√) D 国际经济新秩序() 13.垄断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 A 内容() B 作用() C 后果() D 表现形式(√) 二. 多选题 1. 垄断没有消除竞争是因为:() A. 竞争是一切社会生产所共有的( ) B. 竞争是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垄断并没有消灭商品经济( √)

液压与气动技术期终考试试卷及答案

液压与气动技术期终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 27 分) 1、液压传动是以流体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的传递和控制的一种传动形式。 2、液压阀按照用途可分为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三大类。 3、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由能源装置、执行装置、控制装置和辅助元件四个部分组成。 4、液压缸的作用是将压力能转变为直线运动或摆动的机械能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执行元件。 5、液压泵是一种能源装置,它将机械能转换为压力能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动力元件。 6、溢流阀通常并接在液压泵的出口,用来保证液压系统的出口压力恒定时称为定压阀;用来限制系统压力的最大值称为安全阀;还可以在执行元件不工作时使液压泵卸载。 7、 8、液压阀按照用途可分为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三大类。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 1、在液压系统中液压缸和马达都可以作为执行装置。(√) 2、各类液压阀在工作原理上都是通过改变阀芯与阀体的相对位置来控制和调节液流的压力、流量及流动方向。(√) 3、当液控单向阀的控制口K处无压力油通入时,它的工作和普通单向阀一样。 (√) 4、减压阀的阀口常闭,溢流阀的阀口常开。(×) 5、流量控制阀是通过改变阀口的大小,改变液阻,实现流量调节的阀。(√) 6、液压系统执行元件运动速度较高时,宜选粘度大的液压油。(×)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选择液压用油首先要考虑的是( C )问题。 A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 B运动速度 C 粘度问题 D环境温度

2、广泛应用于龙门刨床、拉床、液压机、工程机械、矿山冶金机械、船舶上液压泵是( C )。 A齿轮泵 B叶片泵 C柱塞泵 D螺杆泵 3、常用于送料和转位装置、液压机械手以及间歇进给机构等辅助运动的是( B ) A活塞式液压缸 B摆动式液压缸 C柱塞式液压缸 D伸缩液压缸 4、当单杆活塞缸的(C)时,活塞的运动速度最快。 A压力油进入无杆腔 B压力油进入有杆腔 C左右两腔同时通入压力油(差动连接) 5、下列液压泵不能调节流量的是( C )。 A轴向柱塞泵 B径向柱塞泵 C 齿轮泵 D 单作用叶片泵 6、以下控制阀图形符号那一个是直动式溢流阀( A ) 7、能够使油口P和T通,油口A、B封闭,液压泵卸载,液压缸两腔闭锁的滑阀中位机能是( D )。 A、O型 B、H型 C、Y型 D、M型 8、( B)在常态时,阀口是常开的,进、出油口相通。 A 溢流阀; B减压阀; C顺序阀 9、应用最广的减压阀类型是( A )。 A 定值减压阀; B定差减压阀; C定比减压阀 10、与溢流阀的图形符号和动作原理相同的是( B )。 A、内控外泄顺序阀 B、内控内泄顺序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