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工时计算

机械制造工艺工时计算
机械制造工艺工时计算

2.5 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2.5.1 工序十的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确定:镗φ281.3内孔

查《机械加工实用手册》表6.1.71得Vc=50m/min f=0.5mm.r (《切削》表

3.9)

01000100020127.4(/min)50

c V n r

d ππ?===?查查 d=287 n=55.4r/min 按机床选取

实际切削速度:16050

25.12(/min)10001000n c n d V m ππ??===机机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0.156160144(/min)f V f Zn mm ==??=Z 机 铣床工作台进给量:150/min f V mm =横向

基本工时:45200.43(min)150

t +== 2)精铣内孔面:

加工余量为Z=1mm

切削速度为20/min c

V m = 127.4/min n r =查

选用主轴转速为160/min n r =机

工作台进给量:0.156160144(/min)f

z V f Zn mm ==??=机 基本工时:45200.65(min)100

t +== 2.5.2工序四的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确定:

2.5.3工序五的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确定:钻→粗铰→精铰710H φ孔。

1)钻10φ孔:

选择mm 8.9φ高速钢锥柄麻花钻(《实用》表10-173)

由《切削》表5-6和《工艺》表11-27查得

23/min c V m =查(《切削》表2.15) 01000100023747.4(/min)9.8

c V n r

d ππ?===?查查 按机床选取960/min n r =机

09.896029.54(/min)10001000c d n V r ππ??===机机

基本工时:1243430.29(min)9600.18

l l l t n f ++++===?⑵粗铰mm 96.9φ孔:

选择mm 96.9φ的高速钢铰刀(《工艺》表10-192) 由《切削》表5-18和《工艺》表11-283查得 2.0/f mm r = 10/min c V mm = 0100010006319.75(/min)9.96c V n r d ππ?=

==? 按机床选取340/min n r = 09.96340

10.6(/min)10001000c d n

V mm ππ??===

基本工时:1243230.071(min)3400.2

l l l t nf ++++===? 2)精铰mm 10φ孔:

选择mm 10φ的铰刀

0.8/f mm r =机

10/min Vc mm = 01000100010318.5(/min)10

c V n r

d ππ?===? 按机床选取340/min n r =

010340

10.68(/min)10001000c d n

V mm ππ??=== 基本工时:1243230.17(min)3400.8

l l l t nf ++++===? 2)攻螺纹M10mm :

选择M10mm 高速钢机用丝锥 f 等于工件螺纹的螺距p ,即 1.25/f mm r = 7.5/min c V m =机 100010007.5298(/min)8

c V n r D ππ?===?查 按机床选取272/min n r =机

6.8/min c V m =机

基本工时:1210330.05(min)272 1.25l l l t n f ++++=

==?机

机加工成本核算

详细计算方法: 1)、首先您可以对关键或复杂零件要求对方提供初步得工艺安排,详细到每个工序,每个工序得耗时。 2)、根据每个工序需要得设备每小时费用可以算出加工成本。具体设备成本您也可以问供应商要,比如说:普通立加每小时在¥60~80之间(含税); 铣床、普车等普通设备一般为¥30。 3)、在按照比例加上包装运输、管理费用、工装刀具、利润就就是价格了。当然,价格一定程度上会与该零件得年采购量与难易程度有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很大关系。单件与批量会差很多价格,这也就是很容易理解得。 粗略估算法: 1)对于大件,体积较大,重量较重。 难度一般得: 加工费用大概与整个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为1:1,这个比与采购量成反比; 难度较大得: 加工费用大概与整个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为1、2~1、5:1,这个比与采购量成反比; 2)对于中小件 难度一般得: 加工费用大概与整个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为2~3:1,这个比与采购量成反比; 难度较大得: 加工费用大概与整个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为5~10:1,这个比与采购量成反比; 由于机械加工存在很大得工艺灵活性,也就就是一个零件可以有很多种工艺安排,那么成本当然就是不一样得,但就是供应商有时会报价时给您说一种复杂工艺提高价格,而实际生产时会采用其她简单工艺,所以采购员自身对图纸得阅读与对零件加工方面得知识得多少就决定您对成本得把握,所以机械零件采购需要比较全面得机械加工知识。 机加工费用构成,一般按照工时给得! 如果您要加工一个工件,首先就是对方得材料费用;然后就是为了购买工件得一些差旅费用(一般没有); 最主要得就是您要加工得工件所需要得加工工时,一般车工10-20元/小时,钳工要少一点大概10-15/小时;其余不在例举; 如果没有现成得工具(如刀具、模具),所购买得费用也就是需要您承担一部分得或全部;最后加起来就就是您要付得加工费用! 材料费、机器折旧、人工费、管理费、税等基本得就是要得。或者就是材料费、加工费与税,还有业务费用,运输费用,做预算需要多市场有一个很透彻得了解,不在其中摸爬滚打几年会完全摸不到头绪,就连我得老师也常常会感慨!一点不留心都不行啊! 工艺得问题了应该包括材料费、加工费(采用何种加工价钱就不一样了)、设备折旧费、工人工资、管理费、税等。主要就是先确定工艺,即加工方法,然后根据工艺来计算工时,由工时来确定单个零件得基本加工费用,再加上其她得费用。工艺就是个很复杂得学问啊,一个零件采用不同得工艺,价格有差异得。 其实各种工种得工时价格并没有固定得,会根据工件得难易、设备得大小、性能得不同而不同,当然关键得有瞧您得量就是多少了,不过一般来说它都有一个基本价,在基本价之间浮动: 1、车基本价:20-40 具体得有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像小件,很简单得工时就小于20元;有时甚至只有10元。例如一些大得皮带轮,加工余量大,老板只赚铸铁粉得钱就够了; 有时如果工件大得话,一般市面上没法加工得就可以高点,两三倍,别人也没办法。 2、磨基本价:25-45 3、铣基本价:25-45 4、钻基本价:15-35 5、刨基本价:15-35 6、线割基本价:3-4/900平方毫米 7、电火花基本价:10-40,单件一般按50/件(小于1个小时) 8、NC基本价:比普通得贵它个2-4倍 9、雕刻:一般都就是单件得,50-500/件 当然还就是一句话,具体产品具体价格。\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复习题 第1章 切削与磨削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 1、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屑的形成主要是( 1 )的材料剪切滑移变形的结果。 ① 第Ⅰ变形区 ② 第Ⅱ变形区 ③ 第Ⅲ变形区 ④ 第Ⅳ变形区 2、在正交平面内度量的基面与前刀面的夹角为( 1 )。 ① 前角 ② 后角 ③ 主偏角 ④ 刃倾角 3、切屑类型不但与工件材料有关,而且受切削条件的影响。如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加大前角,提高切削速度,减小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 1 )。 ① 带状切屑 ② 单元切屑 ③ 崩碎切屑 ④ 挤裂切屑 4、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 2 )变形的重要成因。 ① 第Ⅰ变形区 ② 第Ⅱ变形区 ③ 第Ⅲ变形区 ④ 第Ⅳ变形区 5、切削用量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 2 )。 ① 切削速度 ② 背吃刀量 ③ 进给量 ④ 切削余量 6、精车外圆时采用大主偏角车刀的主要目的是降低( 2 )。 ① 主切削力F c ② 背向力F p ③ 进给力F f ④ 切削合力F 7、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 )。 ① f a v p c →→ ② p c a f v →→ ③ c p v a f →→ ④ c p v f a →→ 8、在切削铸铁等脆性材料时,切削区温度最高点一般是在( 3)。 ① 刀尖处 ② 前刀面上靠近刀刃处 ③ 后刀面上靠近刀尖处 ④ 主刀刃处 (加工钢料塑性材料时,前刀面的切削温度比后刀面的切削温度高,而加工铸铁等脆性材料时,后刀面的切削温度比前刀面的切削温度高。因为加工塑性材料时,切屑在前刀面的挤压作用下,其底层金属和前刀面发生摩擦而产生大量切削热,使前刀面的温度升高。加工脆性材料时,由于塑性变形很小,崩碎的切屑在前刀面滑移的距离短,所以前刀面的切削温度不高,而后刀面的摩擦产生的切削热使后刀面切削温度升高而超过前刀面的切削温度。) (前刀面和后刀面上的最高温度都不在刀刃上,而是离开刀刃有一定距离的 地方。切削区最高温度点大约在前刀面与切屑接触长度的一半处,这是因为切屑在第一变 形区加热的基础上,切屑底层很薄一层金属在前刀面接触区的内摩擦长度内又经受了第二 次剪切变形,切屑在流过前刀面时又继续加热升温。随着切屑沿前刀面的移动,对前刀面 的压力减小,内摩擦变为外摩擦,发热量减少,传出的热量多,切削温度逐渐下降。) 9、积屑瘤是在( 1 )切削塑性材料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 ① 低速 ② 中速 ③ 高速 ④ 超高速 10、目前使用的复杂刀具的材料通常为( 4)。 ① 硬质合金 ② 金刚石 ③ 立方氮化硼 ④ 高速钢

机械加工工时费用计算

机械加工工时费用计算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机械加工工时费用计算 机械加工工时,是正确反映机械加工成本、工人劳动量和劳动报酬的数据。在很多机械报价的方法中,由于工时计算带来的便捷、简便,所以运用工时进行报价已经成为大家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了。 机加工时间定额组成 1、机动时间:也叫作基本时间,主要是用于改变工件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所需要的时间,其中也包含了刀具的趋近、切入、切削和切出的时间。 2、辅助时间:这是用在工序中加工每个工件辅助动作需要的时间以及保证正常工作需要消耗的时间。例如:启动和停止机床、切削用量的改变、对刀、试切、测量等需要消耗的时间。 3、其他时间:这个时间虽然与工作没有直接联系,但是是完成加工中必不可少的时间。例如,阅读文件、检查工件、机床、润滑维护和空转等。在生产中为了方便,为了计算方便,根据加工复杂程度的难易,按操作时间的百分比来表示。 4、准备终结时间:这个时间是指完成一批加工工件的准备工作和结束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其中包括:图纸熟悉、工艺文件的了解、尺寸的换算、借还工具、安装刀杆等,技工结束时要及时进行机床的清理,发送成品。 一般情况下,准备与终结时间分为固定部分与另加部分。固定部分指的是一批零件加工前必须发生的时间。另加部分是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做某些准备与结束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加工一批零件只给一次准备与终结的时间。

机械加工工时费用 用工时进行机械加工报价的计时单位是从接手加工开始至加工完成验收合格要求。生产中比较常用的机械加工工时费用: 1、车基本价:20—40/小时。这只是一个参考价,具体的还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确定,如果是小件,简单的话工时小于20元。但是一些大的皮带轮加工,加工余量大,余量就有一定的收入。 2、磨削基本价:25—45元 /小时 3、铣削基本价:25—45元/小时 4、钻削基本价:15—35元/小时 5、刨削基本价:15—35元/小时 6、快走丝线切割基本价:3—4元/1200平方毫米 7、电火花基本价:10—40元/小时,如果工时小于1个小时的,按件计算,单件一般为50元 8、数控机床基本价:比普通的贵2—4倍 9、雕刻:一般都是单件的 50—500元/件 10、钳工基本价:15-35元/小时 机械维修加工收费标准(生产部提供)

工时计算方法

工时计算方法 为了使工时定额更加合理、准确,现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工时计算方法。 一、工艺过程的工时计算 工时计算时,除特殊注明外,单位被统一表示。工时:小时;长度:毫米;切割速度:毫米/小时;面积:平方米;进给量:毫米/转;转速:转/分钟。 辅助时间计在工时定额中。它主要包含熟悉图纸和工艺等技术文件、调整设备、装夹、准备工夹量刃具、吊装、磨刃具、自检、焊接件翻转、标识移植时间等。 工时定额不考虑生理、打扫卫生、领件、领料、入库、转序、交检、包装、喷漆件等待干燥时间,这些统一由工厂考虑。返修时间单独计算,不计入正常工时定额中。 各主要工序的计算方法如下: 下料: 1、板材火焰切割下料: 工时=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切割长度/切割速度)*(1+k) 半自动切割K=2.85数控切割K= 4.5 等离子切割K=4.5 2、板材剪切下料:所需用人数已被考虑。 工时=切割刀数*K

≤δ8K=0.17小时/每刀(钢材);K=0.10小时/每刀(PVC)>δ8~δ14 K=0.19小时/每刀 >δ14~δ20 K=0.20小时/每刀 3、型材锯割下料: 工时按实际考核数据。参见附件一:型材下料工时 ●成型: 工时=基本时间+辅助时间 ●焊接: 1、焊前准备:包括划线、焊前焊缝处表面清理、焊前预热、二级库焊材烘干。 易打磨大件:焊前焊缝单表面清理时间:0.08小时/米 不易打磨件或小件:焊前焊缝单表面清理时间:0.15小时/米 2、组点: 3、焊接成型: 工时=基本时间+辅助时间。 焊接(气刨)基本时间=焊缝长度*道数/焊接(气刨)速度 4、焊后整理:包括校正、清理焊渣时间。 ●试装(车):包括组装、试车、试压、拆卸。 ●表面清理:指防腐处理前的表面清理。 工时=清理面积*0.34小时/平方米 ●防腐: 工时=清理面积*0.07小时/平方米*喷漆遍数

机械加工设备加工工时计算方法

机械加工设备小时单价及估价方法 ----- 可怜啊, 1、0.01 2 割要到 都取 快丝是 我们这里线切割加工费用基本上也是10元/小时 线切割分快丝与慢丝两种,他们的加工的精度不一样,慢丝可以达到0.001mm,但快丝就不能了。我做过沙迪克的慢丝。那里加工费是按面积计算的,同时还要看割的刀数,割一修一与割一修几的价格明显不一样,如果加工的零件高度超过一的范围就要番倍了,加工的材料不一样,他们的价格也不一样。例如:割钨钢就要番倍了,一般是2~~3倍。他们加工最低是50元一件(批量除外)标准计费方法:0.08元/平方毫米. 普通线切割;截面积/1200*工时单价.慢走丝线切割约为普通的十倍. 标准计费方法:批量加工0.08元/平方毫米.模具为0.12元/平方毫米 快丝的是8元/小时 一般做sodickaq550ls第一刀每小时走丝合成平方毫米为2400,第二刀约为第一刀的5倍。第三刀更快!!

然后乘一下自己订的费用就好了!! 线切割分为快走丝与慢走丝 材料价= MB/KG ????1. ???? ???? ???? ???? ????设计费:模具总费用的10%-15%; ????试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内,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内; ????包装运输费:可按实际计算或按3%计; ????增值税:17% ????2.材料系数法 ????根据模具尺寸和材料价格可计算出模具材料费. ????模具价格=(6~10)*材料费 ????锻模,塑料模=6*材料费 ????压铸模=10*材料费 ???? ????模具报价估计

????1、首先要看客户的要求,因为要求决定材料的选择以及热处理工艺。 ????2、选择好材料,出一个粗略的模具方案图,从中算出模具的重量(计算出模芯材料和模架材 ????3 ????4 ????5 ????6 ???? ???? ???? ???? ???? ???? ???? ???? ???? ???? ????这种结算方式,在早期的模具企业中比较流行。它的优缺点有以下: ????1)50%的预付款一般不足于支付模具的基本制造成本,制造企业还要投入。也就是说,50%的预付款,还不能与整付模具成本运行同步。因此,对模具制造企业来说存在一定的投入风险。????2)试模验收合格后,即结算余款。使得模具保修费用与结算无关。 ????3)在结算50%余款时,由于数目款项较多,且模具已基本完工,易产生结算拖欠现象。????4)万一模具失败,一般仅退回原50%预付款。 ???? ????(2)“六四”式结算:即模具合同一签订生效之日起,即预付模价款的60%,余40%,待模具试模合格后,再结清。 ????这种结算方式与第一种结算方式基本相同。只不过是在预付款上增加10%。这相对于模具制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设计

前言 通过机床工艺及夹具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如一体( 如《公差于配合》、《机械零件设计》、《机械原理》、《机械制造工艺》等 ) 。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次设计中,我们主要设计 C6140拨叉的夹具。在设计中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并且得到老师的指导由于能力有限在设计中难免有 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一.设计的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是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 原理课程,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 计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对零件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会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 方法。通过学生亲手设计夹具(或量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2、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夹具设计原理的 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 3、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 名称和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4、通过课程设计也提高了自己的编写文件的能力 二.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 拨叉(见附图 1)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通过拨叉的拨动使车床滑移齿轮与不同的齿轮啮合从而达到要求 的主轴转速。宽度为 30+0.0120mm 的面寸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在拨叉拔动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标准 1.概述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将原材料或毛坯转变成零件的应用工艺技术课程。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试图帮助学生将所学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与本门课程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工艺内容的综合性、灵活多变性,拓展的知识面广。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它有机地将《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夹具》、《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几门传统的专业课融合为一体。在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及适应职业变化能力中起到基础作用,它是技术性、工程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1.2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 机械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机械产品的生产制造企业、销售企业等。可从事的工作有:生产设备操作工、编程员、机械维修工、工艺员、绘图员、检验员、技术管理等一线技术工作。 1.3课程目标 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基本知识,获得机械制造工艺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制作过程有一定的了解。熟知机械加工中各种机床的主要性能、参数和用途;掌握常用加工方法及加工方案的选择;切削加工零件结构工艺性、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能编写简单工件的加工工艺说明;能熟知钳工装配的基本知识。 2.方法能力目标 (1)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具备终生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爱国创业精神; (2)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具有目标追求毅力。(包括职业定位、个人规划、挫折承受力等专业必备素质)

标准工时计算方法

标准工时计算方法 一、目的:规范标准工时制定与修改作业,使标准工时具有完整性,使ERP系统运行之排程合理和成本准确。 二、名词定义: 2.1、标准工时:在特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用规定的作业方法和设备,以普通熟练工作者的正常速度完成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工作所必需的时间。 2.2、宽放时间:指作业员除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必须的停顿及休息的时间。包括操作者个人事情引起的延迟,疲劳或无法避免的作业延迟等时间。对于没有规定发生时间、发生频率、所需时间的不规则要素作业,并不在正常时间范围之内,而属于宽放时间。 2.3、标准速度:没有过度体力和精神疲劳状态下,每天能连续工作,只要努力就容易达到标准作业成果的速度。 三、标准工时的构成: 3.1、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观测时间*(1+熟练修正数+努力修正数)+观测时间*宽放率 3.2、正常时间: 3.2.1、主体作业时间:按照作业目的进行的作业。指能创造价值的作业,如改变产品外形,改变产品性能等。 3.2.2、副作业时间:与主体作业同步发生,起附属作用。如取放工具、检查等。 正常时间设定方法如下: 直接观测法:秒表观测法;摄影分析法;work sampling法。 优点:比较简单;任何人都可以做。 缺点:难于跟标准速度相比较,需要评价标准速度;生产之前不能设定。 合成法:动作分析法、历史数据法。 优点:信赖程度和一贯性高;客观性和普遍性高;不需要评价标准速度;可在生产之前设定;容易消除不必要动作。 缺点:需要教育和训练。 3.3、宽放时间: 3.3.1、私事宽放时间:作业过程中,满足生理要求的宽放时间,如上厕所,喝水,擦汗。 3.3.2、疲劳宽放时间:为了补偿工作过程中体力和精神疲劳,采取的休息或操作速度减弱的宽放时间。 3.3.3、特殊宽放:学习宽放、机械干涉宽放、奖励宽放、工厂宽放、其它宽放. 作业宽放时间:补偿作业过程中发生不规则的要素作业。如用处理不良品等。 3.3.4、集体宽放时间:集体作业时,对于个体差异产生损失的补偿。如熟练度的差异,工位编排产生的损失等。 3.3.5、宽放系数表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 机械制造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技术领域,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各种交通车辆、大小船舰、农业机械、食品机械乃至许多瓢、盆、碗、罐等等都是机械制造的结果——产品。人们从事怎样高质量高效率地使用机械做出产品的全过程中所掌握和研究开发的技术,就是机械制造工艺。 机械制造工艺通常可分为下面几类: 1、铸造 把钢、铁、铝、铜等所需要的原材料,加热到它们的熔点后浇注入模型内,使之成为产品或者还需后续加工的坯件。 2、锻造 把钢或特殊的铁、铝加热到它们的塑性非常好的状态,使加压力,使之成为所需的形状。 3、冲压 把厚度不大的钢板、铝板、铜板等到置于模具上,对其较快的冲击加压,使之成为固定形状的零件或产品,例如车壳、罐件。 4、轧制和拉拔 对初具所需形状的零件或材料,对其施加作用力而通过模具,使它们成为比较精密的零件(或产品)。这类方法中,有的是在加热状态下操作的,统称为热轧。有的是在常温下操作的,称为冷轧(冷挤)和冷拨。 5、热处理 在零件加工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加热及不同速度的冷却,甚至零下数摄氏度的冷冻,改变材料的内部组织和表面硬度等到机械性能,提高它的使用性能。 6、切削加工(统称冷加工) 切削加工是当前最普遍的机械制造工艺,它们的方法很多。从基本方法来区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6.1车削

在车床上使装夹的工件旋转,利用刀具切去工件上多余的材料。一般情况下加工那些形状比较规则的圆柱面(和孔)、、环形槽沟、螺纹。在技巧和夹具的辅助下,也可以切削球形、鼓状和凸轮件。尤其带有计算机的车床(常称为程序控制车床)可以加工较复杂形状的零件,且效率也较高。 6.2刨削 在刨床上,由刀具的直线(相对)移动,刨掉零件上多余材料。机床动作的规律性强,且由于它的切削力大,加工效率较高。另外还因刨削的刀具一般比较简单,生产成本就比较低。 6.3铣削 在铣床上,使用旋转的刀具进行切削。因为配有几种附件,可以用来改变刀具或被加工件的装夹方式,所以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也能加工齿轮。铣削的操作要求较高,尤其需要配置的刀具等附加设施多,它的运行成本较高。 6.4磨削 在磨床上,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对零件实施加工。砂轮是由一定大小的硬颗粒材料粘结而成,它们的许多棱角密集排列形成切削刃口,所以经过磨削的表面非常光整,甚至可达到镜面状态。它的切削量很小,是一种精密加工,通常磨削平面、圆柱体内、外面,圆锥体或螺旋面等,有时候也能加工特殊形状表面。 6.5拉削 在拉床上,使用专门设计的长条状刀具的直线运行进行切削,最常见的是用来加工槽、多种形状的孔等。机床动作的规律性强,但由于刀具比较昂贵,加工成本较高。 6.6 齿轮加工的常见工艺 齿轮加工是我们中马机械有限公司最基本的任务,其它的机械工艺都围绕着完成高质量的齿轮产品。 目前常见的齿轮加工方法有: 6.6.1滚齿 在滚齿机上,装夹牢固的坯件一边旋转,一边由螺旋状的刀具旋转和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例子

例1:试提出小批生产下图所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从工序到工步)。 [解答]:齿轮加工内容有两端面、内孔、四个小孔、键槽、齿等。为保证A、B面的平行度还需磨削,齿部还需高频淬火。 加工工艺过程 注意点:毛坯为型材,需要钻孔;调头车B面,不能保证B∥A,因此需要磨端面B; 如上例齿轮,若毛坯为模锻件,试提出小批、成批和大批大量生产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工序到工步)。 齿轮加工工序安排 若批量生产时毛坯为锻件,工序1变为两个工序。即,如果在加工端面A和外圆后,就将该工件卸下,换上另一工件,加工其端面A和外圆,一直到一批零件加工完,再调头加工端面B及另一部分外圆,这中间就有了间断,因此就是两个工序。对于大批大量生产,采用拉刀拉孔、多刀车床车外圆(复合工步)等先进工艺,可提高生产率。因此齿轮大量生产和小量生产其工艺有很大差别。 例2:试提出如右图所示小轴的小批、成批和大批大量生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分析每种方案的工艺过程组成。 表1 阶梯轴加工工艺过程(小批生产) 表2 阶梯轴加工工艺过程(成批生产)

表3 阶梯轴加工工艺过程(大批大量生产) 例3:如右图盘状零件,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有如下两种方案,试分析每种方案工艺过程的组成。 1)在车床上粗车及精车端面C,粗镗及精镗φ60H9mm孔,内孔倒角,粗车及半精车φ200mm外圆。调头,粗、精车端面A,车φ96mm外圆及端面B,内孔倒 角。划线,在插床上按划线插键槽18D10。在钻床上按划线 钻6-φ20mm的孔。钳工去毛刺。 2)在车床上粗、精车一批零件的端面C,并粗、精镗φ 60H9mm孔,内孔倒角。然后在同一台车床上将工件安装在 可涨心轴上,粗车、半精车这批工件的φ200mm外圆,并车 φ96mm外圆及端面B,粗、精车端面A,内孔倒角。在拉床 上拉键槽。在钻床上用钻模钻出6-φ20mm的孔。钳工去毛 刺。 注意:φ20mm的孔无公差要求 盘状零件加工工艺过程 单件小批生产成批生产 例4试提出成批生产如图1-5所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从工序到工步),并指出各工序的定位基准。注意:φ10mm的孔有精度要求,因此钻-扩-铰

标准工时计算

标准工时计算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标准工时计算一、目的: 为了更好地控制生产的人员及产量,使之处于最佳配置状态,真正达到“高产、低消耗”之目的。 “ρ”(以单位产量计)。 1、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 标准工时的定义: 2.1.1所有产品的标准工时,都是由产品原料加工,组装测试、检 查及包装等各道工序所消耗的时间总计,而所谓公司标准则是 参照国际标准局有关对人体研究而得出的人类平均劳动强度 值,以结合本公司的实际状况(即以公司的一个中等熟练程度 的操作工人的操作时间为基础)而定出的标准。 2.1.2公司的标准工时,最主要由下列几大工序的标准工时组成, 即:零件加工、SMT、手插机、过波峰炉、执锡、PCB检 测、组立预加工、装配、检查测试、包装这十大工序的标准时 间所组成。而这几大工序的标准工时,又建立在单件标准时间 的基础上。 2、基本公式及相关公式: 标准工时=实际时间×(1+宽裕率)(一般宽裕率为实际时间的 18%~24%) 宽裕时间 宽裕率=×100% 实际时间 工位平均时间:记为“T平” 计划内有效工作时间 T平= 生产计划数 生产工位数,记为“N” 标准工时 N= 工位平均时间 生产性: 当天产量×标准工时×100%

生产性= 当天工作时间×出勤人数 编程效率记作“ρ” 实际生产时间(单位产品)×100% ρ= 标准工时 各操作者过程时间之总和 平衡率=×100%(平衡误差±秒) 最大过程时间×操作人数 ε完成台数 生产达成率=×100% ε生产预定台数 生产线不平衡损失率=1-生产线平衡率 不平衡率损失最高的工位时间×合计人数-各工序时间的合计节拍时间TC=实际作业时间/生产量 直通良品台数 直通良品率=×100% 完成台数 当日出勤人员 出勤率(就劳率)=×100% LINE在籍人员 标准工时×计划日产量 (计划人数)=×(1+宽裕率)(宽裕率设定为15%) 日稼动时×有效率×就劳率 计划日产量 人均日产量= PAC-1

机械加工工时定额

机械加工工时定额 材料:45钢,毛坯尺寸为Φ110x210 工艺路线:车、铣、镗、热处理。 一、分析车工序加工内容 本工序需要将除键槽外所有特征加工完成: 1.装卸零件,因零件的两头都需要加工,因此要三爪装卸两次。 2.车图左端面 3.车图Φ100外圆,长度55 4.倒角Φ100外圆处2*45度 5.车图右端面,保证总长200 6.车直径Φ80外圆,长度150 7.倒角Φ80外圆处2*45度 8.钻中心孔 9.钻底孔 10.扩底孔至Φ38mm 二、分析铣工序加工内容 1.装卸零件 2.键槽铣刀铣键槽 三、分析镗工序加工内容 3.装卸 4.镗孔至Φ40mm,深度50 四、计算车工序工时 1.装卸零件,因零件的两头都需要加工,因此要三爪装卸两次。 打开敬信工时定额管理系统,打开定额计算器。选择卧车,C620,装卸工步标准。

输入零件大致重量、选择起吊方式、工件找正复杂程度和装卸方法。原材料为已切断的棒料,因此选择无基面毛坯作为找正方式。装夹时用三爪卡片即可。如果零件装夹有其它需求,可根据零件实际情况选择。 另外因为本工序需要掉头装夹,为减少计算次数,可以将计算结果后的计算次数修改为2,点击累加时,将累加两次装卸。 2.车图左端面 图中左端面没有特殊技术要求,因此我们选择C620标准的第5项车端面计算工时。

本工步中,选择材料为45#钢,材料系数为1。因为是实心材料,径向加工长度为直径的一半。单面加工余量为5=(210-200)/2。粗糙度和端面类型按实际选择。 3.车图Φ100外圆,长度55

4.倒角Φ100外圆处2*45度 5.车图右端面,保证总长200 6.车直径Φ80外圆,长度150

工时计算方法大全(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

工时计算方法(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 生产效率:是衡量生产单位或部门管理绩效的一个指标,体现生产单位或部门的管理能力,即总标准工时与生产总工时的百分比。为了准确快捷填写生产计划表,现将需计算之工时与相关注意事项做说明。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结合其定义,使工时定额更加合理、准确、科学,现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参考国家相关政策标准,制定此工时计算方法。 一.锯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1.工时计算公式:T=(k m T 机+nT 吊+T 装卸)k 2 式中:k m —材料系数 n —一次装夹工件数;n=1-2; k 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k 2=1(n=1);k 2=0.55(n=2) 2.机动时间:T 机 2.1. 方料: 式中: H- 板厚mm 材料宽度系数,查下表 k B - 2.2.棒料: 式中D —棒料外径 mm T 机 = k B H 2 0 T 机 = D 2 4 T 机= D —d 02

2.3. 管料: 式中d 0—管料 内径;mm 2.4..方管: 式中:H —方管外形高 mm ;H 0—方管内腔高mm ; B 0 —方管内腔宽 mm ; 3.吊料时间: 4.装卸料时间及其它时间: 综上所述: 方料: T=(0.12+n0.0519H+0.001L )k 2-0.00013 H 0*B 0 (min ) 圆料:T=(0.12+n0.0429D+0.001L )k 2-0.0001 d 02 (min ) n —一次装夹工件数;n=1-2; k 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k 2=1(n=1);k 2=0.55(n=2) 二.剪板冲压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1..剪板工时定额计算方法 剪板单件工时定额: a —每块工时系数、见表 b —剪角次数 2 4 1000 T 机= H — H 0*B 20 8000 T 吊= L 1000 T 装 卸 =0.12+ L D 1 800 8 40 T = k * a + b a 3

机械加工时间计算

机械加工时间计算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工业生产中机械加工时间定额与其组成-切削用量的计算与选择原则-车削-刨削、插削-钻削或铰削-齿轮加工-铣削-用板牙或丝锥加工螺纹-拉削磨削加工生产供应技术 机械加工时间定额与其组成-切削用量的计算与选择原则-车削-刨削、插削-钻削或铰削-齿轮加工-铣削-用板牙或丝锥加工螺纹-拉削磨削加工生产供应技术 机械加工时间定额与其组成 1、什么是机械加工时间定额它是指完成一个零件或零件某一工序加工所规定的时间。 2、时间定额的组成: (1)、机动时间(也称基本时间)(Tj)——是指直接改变工件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所需要的时间。它包括刀具趋近、切入、切削和切出的时间。 (2)、辅助时间(Tf)——用于某工序加工每个工件时,进行各种辅助动作所消耗的时间。包括装卸工件和有关工步的时问。如启动与停止机床、改变切削用量、对刀、试切、测量等有关工步辅助动作所消耗的时间。 (3)、布置工作地、休息和生理需要的时间(Tbx)——指工人在工作时间内清理工作地点以及保证正常工作时所消耗的时间。其中包括阅读交接等,检查工件,机床,对机床进行润滑和空运转,更换与修磨刀具,检具和刃具,清理切屑,工作前取出和工作后归还工具,交班前擦拭机床,清理工作场地,填交接班纪录及工作时间内允许必要的休息和生理需要的时问。为了计算方便,根据加工复杂程度的难易,按操作时间的百分比来表示。 (4)、准备终结时间(Tzz)——是指工人在加工一批工件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所做准备工作和结束时所消耗的时间。包括熟悉图纸,工艺文件,进行尺寸换算,借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它体现了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和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与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一)生产过程 从原材料到机械产品出厂的全部劳动过程。包括: 1)毛坯的制造 2)原材料的运输和保存 3)生产准备和技术准备 4)零件的机械加工及热处理 5)产品的装配、检验、试车、油漆、包装等。 直接生产过程: 被加工对象的尺寸、形状或性能、位置产生一定的变化。如:零件的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 间接生产过程: 不使加工对象产生直接变化。如:工装夹具的制造、工件的运输、设备的维护等。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是生产过程的一部分,是对零件采用各种加工方法,直接用于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以及力学物理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全部劳动过程。 工艺: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成品的方法和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和半成品的过程。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1.工序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工作地点是否改变和加工是否连续完成。 同一零件,同样的加工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工序安排。 如图1-1所示的阶梯轴的加工: 加工内容: 1.加工小端面2。小端面钻中心孔 图1-1 阶梯轴 3.加工大端面4。大端面钻中心孔 5.车大端外圆6。对大端倒角 7.车小端外圆8。对小端倒角 9.精车外圆

10.铣键槽11。去毛刺 工序方案1: 工序1:加工内容1到9——车床 工序2:加工内容10、11——铣床(手工去毛刺) 工序方案2: 工序1:加工内容1、2、7、8—加工小端 工序2:加工内容3、4、5、6—加工大端 工序3:加工内容9 工序4:加工内容10、11 工序方案3: 工序1:加工内容:1、2、3、4—铣两端面打中心孔 工序2:加工内容:5、6、7、8—仿形车外圆、倒角 工序3:加工内容:9—精车外圆 工序4:加工内容:1—铣键槽 工序5:加工内容:11—去毛刺 2.安装 如果在一个工序中要对工件进行几次装夹,则每次装夹下完成的那部分加工内容称为一个安装。 如图1-2为上例第一种工序安排中包含的安装: 图1-2 工序和安装

工时计算方法

工时计算方法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工时计算方法 生产效率:是衡量生产单位或部门管理绩效的一个指标,体现生产单位或部门的管理能力,即总标准工时与生产总工时的百分比。为了准确快捷填写生产计划表,现将需计算之工时与相关注意事项做说明。 一、工时计算方法 1、出勤工时:为实到人数与每日标准工作时间数(8小时)之乘积 2、受援工时:为接受支援人数与实际支援时间之乘积 3、加班工时:为加班人员与加班时间之乘积 4、实勤工时:出勤工时+受援工时+加班工时 5、除外工时:为当日非发生于生产之工时 6、生产总工时:实勤工时—除外工时 7、异常工时:为当日因各种因素造成生产部无法正产生产而耗费的人工工时。 8、总标准工时:为当日生产之各产品入库总数与各产品之单一标准工时之乘积之和。

9、异常工时:将影响当日生产所发生之状况分别填写实际时间 10、除外工时:将当日发生于生产中无法抗拒之工时,分别填写实际发生之工时。 11、生产工时:为当天生产此工令所发生的实际工时。 12、差异工时:为产出标准工时与生产工时之差 ※生产效率=总标准工时\生产总工时×100% ※总标准工时=产出数×单一产品标准工时 二、注意点 1、由于作业不良问题较多,造成的不良应有专门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不可返回前面工位重工,否则影响正常下拉速度,造成瓶颈现象,不可有此现象发生。作业不良重工时应填写重工工时。 2、新员工试用期间,应在在职培训栏注明,一般试用期为3个月,各领班应将新员工每段时间进行考核。特别为焊接工艺问题。新员工作业时其产能不能达到标准产能,影响生产效率,应填写在职培训工时。 3、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领班应注意尽量减少转线,应将工令数少的工单(和KEY板)尽量安排在同一条生产线作业。注意填写转线时间。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例子

例1 :试提出小批生产下图所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从工序到工步)。 [解答]:齿轮加工内容有两端面、内孔、四个小孔、键槽、齿等。为保证A、B面的平行度还需磨削,齿部还需高频淬火。 加工工艺过程 序号工序 安装或工 位 工步走刀 1车第一次安 装 1.粗车端 面A; 2.粗车外 圆; 3.钻孔; 4.粗镗 孔; 5.精镗 孔; 6.精车端 面A; 7.精车外 圆; 8.倒角。 1.两 次; 2.两 次; 4.两次;调头安装 1.粗车端面B; 2.精车端面B; 3.倒角 1.两 次 2钻工位1 工位2 工位3 工位4 钻φ12孔 钻φ12孔 钻φ12孔 钻φ12孔 3插安装一次插键槽若干次4磨平面安装一次磨端面B 5滚齿安装一次1.粗滚;2.精滚。 6齿面高淬火 如上例齿轮,若毛坯为模锻件,试提出小批、成批和大批大量生产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工序到 工步)。 齿轮加工工序安排 工 序号 1234567单车端面A、外圆和钻孔插键槽平面磨滚淬

件小批端面B、外圆、内孔齿火 成批车端面A、内孔车端面 B、 外圆 钻孔插键槽滚 齿 淬 火 大量钻五个孔(多轴 钻床) 拉孔、拉 键槽(拉床) 粗车外圆、 端面(多刀车床) 粗车外圆、 端面(多刀车床) 滚 齿 剃 齿 淬 火 若批量生产时毛坯为锻件,工序1变为两个工序。即,如果在加工端面A和外圆后,就将该工件卸下,换上另一工件,加工其端面A和外圆,一直到一批零件加工完,再调头加工端面B及另一部分外圆,这中间就有了间断,因此就是两个工序。对于大批大量生产,采用拉刀拉孔、多刀车床车外圆(复合工步)等先进工艺,可提高生产率。因此齿轮大量生产和小量生产其工艺有很大差别。 例2:试提出如右图所示小轴的小批、成批和大批大量生 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分析每种方案的工艺过程组成。 表1 阶梯轴加工工艺过程(小批生产) 工 序号 工序内容设备 1 车一端面,打中心孔;调头车另一端面,打中心孔车床 2 车大端外圆及倒角;车小端外圆及倒角车床 3 铣键槽;去毛刺。铣床 表2 阶梯轴加工工艺过程(成批生产) 工 序号 工序内容设备1车端面,打中心孔车床 2车另一端面,打中心孔车床 3车大端外圆及倒角车床 4车小端外圆及倒角车床 5铣键槽铣床 6去毛刺钳工台 表3 阶梯轴加工工艺过程(大批大量生产) 工 序号 工序内容设备 1铣端面,打中心孔铣端面打中心孔 机床 2车大端外圆及倒角车床 3车小端外圆及倒角车床 4铣键槽键槽铣床 5去毛刺钳工台 例3:如右图盘状零件,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有如下两种方案,试分析每种方案工艺过程的组成。

机械加工工时费用计算

机械加工工时费用计算 机械加工工时,是正确反映机械加工成本、工人劳动量和劳动报酬的数据。在很多机械报价的方法中,由于工时计算带来的便捷、简便,所以运用工时进行报价已经成为大家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了。 机加工时间定额组成 1、机动时间:也叫作基本时间,主要是用于改变工件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所需要的时间,其中也包含了刀具的趋近、切入、切削和切出的时间。 2、辅助时间:这是用在工序中加工每个工件辅助动作需要的时间以及保证正常工作需要消耗的时间。例如:启动和停止机床、切削用量的改变、对刀、试切、测量等需要消耗的时间。 3、其他时间:这个时间虽然与工作没有直接联系,但是是完成加工中必不可少的时间。例如,阅读文件、检查工件、机床、润滑维护和空转等。在生产中为了方便,为了计算方便,根据加工复杂程度的难易,按操作时间的百分比来表示。 4、准备终结时间:这个时间是指完成一批加工工件的准备工作和结束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其中包括:图纸熟悉、工艺文件的了解、尺寸的换算、借还工具、安装刀杆等,技工结束时要及时进行机床的清理,发送成品。 一般情况下,准备与终结时间分为固定部分与另加部分。固定部分指的是一批零件加工前必须发生的时间。另加部分是根据实际的工

作需要做某些准备与结束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加工一批零件只给一次准备与终结的时间。 机械加工工时费用 用工时进行机械加工报价的计时单位是从接手加工开始至加工 完成验收合格要求。 生产中比较常用的机械加工工时费用: 1、车基本价:20—40/小时。这只是一个参考价,具体的还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确定,如果是小件,简单的话工时小于20元。但是一些大的皮带轮加工,加工余量大,余量就有一定的收入。 2、磨削基本价:25—45元 /小时 3、铣削基本价:25—45元/小时 4、钻削基本价:15—35元/小时 5、刨削基本价:15—35元/小时 6、快走丝线切割基本价:3—4元/1200平方毫米 7、电火花基本价:10—40元/小时,如果工时小于1个小时的,按件计算,单件一般为50元 8、数控机床基本价:比普通的贵2—4倍 9、雕刻:一般都是单件的 50—500元/件 10、钳工基本价:15-35元/小时

工时计算方法

工时计算方法 生产效率:是衡量生产单位或部门管理绩效的一个指标,体现生产单位或部门的管理能力,即总标准工时与生产总工时的百分比。为了准确快捷填写生产计划表,现将需计算之工时与相关注意事项做说明。 一、工时计算方法 1、出勤工时:为实到人数与每日标准工作时间数(8小时)之乘积 2、受援工时:为接受支援人数与实际支援时间之乘积 3、加班工时:为加班人员与加班时间之乘积 4、实勤工时:出勤工时+受援工时+加班工时 5、除外工时:为当日非发生于生产之工时 6、生产总工时:实勤工时—除外工时 7、异常工时:为当日因各种因素造成生产部无法正产生产而耗费的人工工时。 8、总标准工时:为当日生产之各产品入库总数与各产品之单一标准工时之乘积之和。 9、异常工时:将影响当日生产所发生之状况分别填写实际时间 10、除外工时:将当日发生于生产中无法抗拒之工时,分别填写实际发生之工时。 11、生产工时:为当天生产此工令所发生的实际工时。 12、差异工时:为产出标准工时与生产工时之差 ※生产效率=总标准工时\生产总工时×100% ※总标准工时=产出数×单一产品标准工时 二、注意点 1、由于作业不良问题较多,造成的不良应有专门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不可返回前面工位重工,否则影响正常下拉速度,造成瓶颈现象,不可有此现象发生。作业不良重工时应填写重工工时。 2、新员工试用期间,应在在职培训栏注明,一般试用期为3个月,各领班应将新员工每段时间进行考核。特别为焊接工艺问题。新员工作业时其产能不能达到标准产能,影响生产效

率,应填写在职培训工时。 3、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领班应注意尽量减少转线,应将工令数少的工单(和KEY板)尽量安排在同一条生产线作业。注意填写转线时间。 4、测试线注意不良品的区分(挡机不良的,不用测试功能,所以其总标准工时会相应减少,其总生产工时一样减少)为了准确记录工时,请测试线领班注意区分。 5、由于电脑和治具有维修需求,所以领班应在最短的时间内知会相关人员进行维修,保证正常下拉。需填写故障等待时间。 企业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以季为周期综合计算工时,若企业因生产任务需要,经商工会和劳动者同意,安排劳动者在该季的第1、2月份刚好完成了季总时的工作,第3个月整月休息。企业这样做应视为合法且没有延长工作时间。对于这种打破常规的工作时间安排,一定要取得工会和劳动者的同意,并且注意劳逸结合,切实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 工时计算方法应为: (1)工作日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年-104天/年(休息日)-10天/年(法定休假日)=251天/年 季工作日:251天/年÷4季=62.75天 月工作日:251天/年÷12月=20.92天 (2)工作小时数的计算。 以每周、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