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罗姆《逃避自由》

弗罗姆《逃避自由》
弗罗姆《逃避自由》

弗罗姆《逃避自由》

弗罗姆(E·Fromm,1900—1980),美国新弗洛伊德主义者、社会心理学家、文明批评家。生于德国法兰克福,青年时期在德国海得堡、法兰克福、慕尼黑大学学习社会学和心理学。1922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柏林、慕尼黑接受精神分析训练。1929—1932年,在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工作。1933年,应邀到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讲学,借此机会移居美国。自从1934年加入美国国籍后,在美国华盛顿心理学院、纽约科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并致力于著书立说。1952年,任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教授,同时每年到纽约一些精神医学研究所进行讲演。

弗罗姆和霍妮、沙利文、阿德勒一样属于新弗洛伊德主义学派,对弗洛伊德的生物学主义持有批判态度,用社会学观点弥补其不足,比起其他新弗洛伊德主义者,他所涉猎的问题领域及研究视野更为广泛。弗罗姆受到马克思思想的较大影响,因而极为重视社会条件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决定作用。他的不少著作对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进行了批判。他在大战期间发表的《逃避自由》带有浓厚的“文明批判”色彩,在思想界引起很大反响。他的主要著作还有《为自己的人》(1947年)、《精神分析与宗教》(1950年)、《健康的社会》(1955年)、《爱的艺术》(1956年)、《疑惑与行动》(1962年)、《人的心灵》(1964年)、《人性毀灭分析》(1973年)等。

《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1941)再版24次以上,当时在欧美成为畅销书。这是因为本书对20世纪最重要的主题《人类的自由》进行了心理学研究,加上作者的立论严谨、生动与深刻。1986年10月,由上海文学杂志社作为《写作参考系列之二》翻译发行(除序文、第一章和第二章外),共146页,9.5万字。该书由序、七章正文和附录组成,各章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序。作者指出:“现代人虽然从给个人以安全的同时束缚个人的那种前个人的社会摆脱出来成了自由人,但仍没有获得个人的自我实现——即表现个人的认知、感情以及知觉的诸能力的积极的自由”。这是说,自我自从摆脱出现代人的束缚之时起得到了合理性,与此同时已成了孤独之人,不安全之人。这种不可忍受的孤独,迫使人们从两条摆脱之路中选择一条,一是摔掉自由的重负去寻求新的依靠和从属,一是立足于人的独立性与个性去奋斗实现“积极的自由”──这也就是现代人的存在。

第一章“自由——一个心理学问题?”。自由是一个政治学、经济学的问题,也是一个人类学的问题,它必然涉及到在社会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心理因素。人格之中各种无意识力量的作用以及这些力量对外界影响的依赖问题。弗罗姆进而指出,人的本性不是固定不变的先天各种冲动的总和,也不是静态地适应文化模式的过程,而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人的

本性有自己固有的结构和规律,有些因素如饮食、睡眠等方面的需要,避免和逃避孤独的需要是固定不变的,有些因素如爱与恨、对权力的渴望、对朋友的渴求等则是随社会进程所变化的。

第二章“个人之出现与自由之暧昧”。“自由是表示人类存在的一个特征”,自由的意义随人类发现其为一个独立而个别的生物的程度而改变。“个人的出现”——个人化(个人日渐脱离与自然、社会的原始关系的脱离过程)与自由含意的变化是同步的。这种认识,是讨论现代社会之自由的一个前题。作者通过个人生命史、生物演化史、圣经神话以及近代史的剖析,说明了个人化与自由的关系、自由与孤独的关系,以及解脱孤独的两个途径(“自由之嗳昧”)。

1.婴孩与母亲在功能上连在一起时,便没有自由,但有安全感。随着生长发育。逐渐成为与母体分离的个人,教育促进这种个体化过程,个人化的成长过程就是自我实力的增长过程。(“每一个社会只能达到某一程度的个人化,一般的人不能超越这个过程”)。个人化及自由的增长的另一个侧面就是“孤独”、不安全感,无权力与焦虑的感觉,这时便产生放弃独立和自由的冲动,以及服从于某种权威的想法,藉以解脱孤独与无权力的感觉。然而,避免孤独与焦虑的唯一方法不是服从,而是创造性地、自由地与人类、自然建立关系,“这种关系是在不否定个人的情况下,把个人与世界联系起

来”。

2.人类史也是日渐个人化及日渐获得自由的一个过程,人类在生物演化上达到了巅峰状态,即只有人才解脱了本能的束缚。“人类的存在与自由,从开始起便是不可分的”,人类不是被动地适应自然,而是创造性地、主动地适应。但是人类逐渐明白,自己“自由之命运”是悲剧性的。

3.圣经神话表明,人类历史的开始与一项选样行为(指自由)是同时发生的。在“伊甸园”男人吃一个“智果”,这是人类自由的开始,是第一次人的行为。从此,人脱离了自然,变成了一个个人。但这次行为导致了“痛苦”,使人裸露,感受羞耻。人是由于自由而孤独、无权力和受恐慌的。自由变成使人不能忍受的负担时,便产生逃避自由的念头。

4.近代的欧美历史就是个人脱颖而出的历史,在欧洲,解脱束缚与不能积极实现自由,这两者不均衡,这导致了一种“自由之逃避”倾向。作者指出,“个人无价值的观念,个人在根本上无能自立,以及个人之需要服从外在权威,这一切也是希特勒理论的主张”。

第三章“宗教改革时期的自由”。分两部分阐述。

1.“中世纪的背景及文艺复兴运动”。中世纪缺少个人自由,每个人在社会的秩序里只能扮演指定的角色。个人虽然不自由,却不感到孤独,因为人从生下来,在社会中便有一个确定的经济——社会地位,所以生活是有意义的。中世纪不剥

夺个人的自由,因为那时候个人还未存在。

中世纪后期发生了变化,社会的统一性与集中变得微弱了,资本、市场、竞争日益微弱了,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了。个人在意大利首次从封建束缚中脱颖而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是历史上第一个“个人”——即“现代欧洲人的大哥”。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哲学作品中,一方面强调人性尊严、个人地位、个人力量,另一方面反映人的不安全感和失望。那时人们强烈地渴求“名誉”,手工匠们组成“行会”,以图增强安全感。文艺复兴以来急速发展的资本主义使个人获得了自由,与此同时也使个人变成不安全、孤立和焦虑的人。从此。“世界成为没有边界的,同时也是不安全的。”天堂永远地失去了,个人孤独地面对这个世界,象一个陌生人投入一个无边无际的危险世界,新的自由带来不安、无权力、怀疑、孤独及焦虑的感觉”。

2.“宗教改革时期”。主要讲路德与加尔文新教的产生、教义及社会作用等问题。新教教义反映了一般中产阶级、城市贫民的感觉,把他们态度、感觉进行合理化、系统化了。新教为个人指出一种克服焦虑的办法:要完全承认自己无权力和邪恶本性,要知道整个生命是为了赎罪而存在的,因而要不停顿地努力工作——藉着此做法克服怀疑与焦虑;还要完全服从上帝,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宠、获救。新教教义满足了受恐的、孤立的、无依靠的个人的需要。

第四章“现代人的两种自由观念”。资本主义社会对人们的影响同时产生了两种现象:一是使人变得更自立自主,不满现实和喜欢批评;二是使人同时觉得更孤单、无依靠,感到惶恐不安。两种现象由相同的原因所产生:第一,个人主义(以个人为中心,以个人目的为前提),个人之间关系日渐疏远,相互利用;第二,个人为本身以外的一切奉献自己,成为社会大机器中的奴隶工具,永远为一个不为己的目标奋斗。

个人为了得到安全感,第一必须有财产,其次必须有权位及声望。至于一般财产不多、声望不高的人,则受到妻小的尊敬与服从,以发泄内心的领导欲。

当中产阶级抬头和旧制度被瓦解之时,人们都在追求人性尊严及个人力量。因而出现了两种自由观,一种是主张个人自由;另一种是主张除了充分发展个人自由外还为他人服务,为个人及整个社会的经济成长而奋斗。伹由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人类追求人性尊严及个人力量的两种自由观不得不随之而消失,自由被限制,个人经济成长被削弱,权力由少数集团所掌握并由他们左右社会命运。这些迫使人们去挣脱精神上的压力,去争取新的自由。

第五章“逃避自由的途径”。心理逃避之机能,是由孤独个人之不安全感而出现的。人克服不安全、孤独、无权力之感觉的方法有二,一是靠自己对人的爱与工作,真诚地表现情绪、感觉、智能;二是放弃自由。后者,很难使个人再与世界合

而为一,是企图逃避无法忍受的情况的一种行为,其特性是完全放弃自己的个性及完整性。

1.“极权主义”。第一种逃避心理机能是放弃自己独立自由,与某人、某事结合起来,其最明显的表现是企图服从与支配他人。服从与支配,施虐和受虐待,都是因忍受不了孤独,为了消除“自由的负担”而逃避的结果。“极力的欲望是人生的天性”,“统治欲望是强者生存的一种合理的生理现象”。但服从者和支配者都是互相依赖的,只是两者寻求安全的方法不同而已,一为主动的,一为被动的;一为失去自己,一为扩大自己。两者都是因忍受不了孤独而失去个人独立的完整性的。

独裁主义喜欢限制人们的自由,愿别人委诸命运,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其社会地位。“独裁者大多认为个人的生命、兴趣、意愿是被外力来操纵着,只有屈服于外力才能得到些快乐。”在独裁哲学里根本没有平等观念,只要求别人服从。独裁者可称为“神秘的帮助者”,他有时以神,有时以“主义”,有时以“父母”形态出现。施虐与受虐待,独裁与奴隶,都是“共生现象”,都是从自由的逃避。

2.“毁灭”。还有一种逃避是毁灭。毁灭也产生于无法忍受的无权力感及孤立感,因为只有把外在的世界摧毀掉了,才可以免除自己不受外界力量摧毁的最终办法。如果不能把其它人当作毁灭的对象,那么自己便成为其对象——导致生病,

甚至是自杀。无法忍受的无权力感以外,“焦虑”与生命受挫折,是促使毀灭行为发生的另外两个原因。

3.“舍己的自动适应”。如上所述,人们为了克服自己人轻言微的感觉,有的放弃个人人格的完整性,有的则摧毁他人。此外,还有几种逃避现实的途径:(1)“全面退出世界”;(2)“在心理上扩大自己”;(3)“自动与他人同一化”,即“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完全承袭了文化模式所给予他人的那种人格”。这就是具有极大社会意义的逃避现实的心理。与他人同一化、划一化,可以消除自己与世界的矛盾,消除孤立与无权力的恐惧。这是一种把自己的愿望与现实情况加以协调的企图。但在现代社会中,个人自动与他人同一化的行为使得个人更加觉得无助与不安,因而他准备服从新的权威。“今日,人们不是由于贫困的痛苦,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自己已成为机器中的小齿轮,生活空虚而失去了意义。”

第六章“纳粹主义心理学”。与垄断资本主义复兴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货膨胀相应地,在德国下层中产阶级中猛发出以“施虐——受虐狂”冲动为核心的性格(权威主义性格)。纳粹的意识形态扮演了强化这种性格的作用,并成为加强德国同帝国主义势力的重要力量。某一社会阶级当受到经济变动的挑战时,对其作出心理的、意识形态的反映,这种变化又促进经济和政治的变化。希特勒的人格是一种典型的权威主义人格,他对多少有相同人格的人来说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第七章“自由与民主”。本章阐述如下两个内容。

1.“个人人格的幻觉”。作者与传说看法不同,认为民主制度的最大威胁不是外部压力,而是社会中的一种现象:“觉得个人不重要和无权力”。这种现象就是独裁主义得以发展的温床。事实上,教育从开始训练儿童,使他们知道怎样抑压自发的感觉和真正个性的发展。教育的结果经常是消除自发性,用添加的感觉、思想、希望来代替原有的危险行为,打击“纯真思考”。在教会、国家的权威下,如今是在“良知”、“常识”、“舆论”的权威下,人们成了“机器”,不能自发地生活,似乎作为别人的代表来追求兴奋和刺激。“人类失去了自动行为的能力,是法西斯主义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根本原因”。2.“自由与自发”。人们为了求生,希望有自由;为了消除自由的负担,逃避自由,为了逃避自由,又不由自主地套上新的枷锁。那么,这是不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呢?作者坚信,“有某种积极的自由状态”,即人可以是自由而不孤独的,这就是“自我的实现”、“发挥自己的个性”。“积极的自由在于整个而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艺术家、某些科学家、哲学家就是自发地表现自己的“自我实现的人”。

自发的活动不会使个人和自我完整性受到损害,因为在自发的自我实现过程中,人与世界及人类,与自然及他人结合起来,即人与世界化为一个整体。自发行为的最主要因素是“爱”(以保留自己为依据,把自己与他人合为一体)和“工

作”(为主宰自然而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即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积极的自由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在此一独特的个人之上没有更高的权力,人就是他生活的中心与目的;人类特有个性的成长与实现是唯一的目的;任何可以促进自我生长、自由、幸福的目标就是真正的理想。总之,“积极的自由就是充分地实现个人的潜能,以及使个人有能力可以积极而自发地生活”。

作者进而指出,惟有在民主社会中个人的生长与幸福才成为目标,个人才不必屈服于外在的权威,个人的良知和理想才会真正属于自己,自由才会真正地实现,因而不可丢掉现代民主制度所取得的基本成就中的任何一项。“民主的进步在于提高个人的实际自由、创造能力及自发性”。我们要建立新的秩序为“民主社会主义”。必须把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从政治领域扩大到经济范围。“判断自由是实现的唯一标准,个人是否主动而积极地参预决定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事务”。总之,“民主制度是一种创造经济、政治、文化的条件,以便可以充分发展个人的制度,法西斯主义则是要使个人服从外在的目标,并减弱每个人个性的发展”。

附录:“人格与社会发展过程”。作者指出,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人的人格变得最接近社会人格,使个人的欲望符合他们扮演的社会角色的需要。“任何社会的教育制度都是受此功能的决定”。最后指出,自己与弗洛伊德研究态度有四个不同

点(略)。作者和心理学的、经济学的、理想型的三种研究方法的解释不同,认为“意识形态和文化是产生于社会人格;而且一个指定人格特征又成为有创造性的力量,这种创造性的力量,又决定社会的演变过程”。

《逃避自由》以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著称于世,不仅如此,是一本对整个社会文明进行批判的书。(1)它直接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西斯主义与社会

主义的分歧问题,并旗帜鲜明地抨击了法西斯极权主义,宣扬了民主社会主义,并指出民主制度是个人“积极的自由”,自我实现的条件。(2)同时直接论述了当时人类普遍关注的社会文明——社会心理问题,即自由与孤独,自由与责任,自我实现与逃避自由的辩证关系,明确肯定作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人类之综合过程的自我实现,否定从自由的逃避(施虐与受虐、毁灭、隐居、任我扩大、划一化)。(3)明确指出教育的功能在于形成“社会人格”,促进上述的自我实现。

(4)沿用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但克服了其局限性,他认为潜意识不是主要由性本能决定的,而是与社会经济的、阶级的、文化的变化有关的,即从生物学的观点转向了社会学的观点。但是,对“积极的自由”、“自我实现”、“民主社会”、“社会人格”等等分析大体上局限于社会心理学的、文化学的范围内,没有深入进行政治、经济、阶级的分析,因而不免有乌托邦的性质,而且,主要宣扬的本质问题是民主主义及

人道主义。

如今弗罗姆学说与马斯洛、罗杰斯等等学说一起形成了新的学派──人文主义心理学。至今,国内很少介绍分析、评论弗罗姆的著作。我们教育工作者怎样去深入理解学生的逃学、暴力、结伙、自杀、离群、孤僻、恐慌、不安等行为现象?教育的本质功能在哪里?本书会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很大的启示与帮助。

浅析弗洛姆的自由思想

浅析弗洛姆的自由思想 摘要:弗洛姆的自由思想主要吸收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成分。 从历史和心理两个维度,探索自由问题的根源和脉络。由追求自由到逃避自由,弗洛姆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也给出了解救的方案,即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和爱去构建一个健全的社会。分析弗洛姆的自由思想能够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弗洛姆自由 弗洛姆在分析人的存在和生存方式以及人性及其异化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自由思想。具体阐述了自由的主体、自由的视域、自由的悖论,进而阐释实现自由的途径。 一弗洛姆自由思想的基点 弗洛姆的自由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的思想和弗洛伊德心理学的综合,但这并不是两者简单的机械组合。弗洛姆对二者进行了深度分析、思考、糅合、看到人的存在本身的矛盾性。这个矛盾性表现为两个方面:生存的二分律和历史的二分律。 所谓生存二分律是指,人的存在本身就是其根源。这也是人性分裂而不得解脱的内在矛盾。例如,生与死人的潜能与时空限制,人内心孤独与外世界的相关性等等。所谓历史二分律是指,人在历史条件下,外部的人为设定的合理性与人的自我表现的局限矛盾。 弗洛姆认为人的生存方式的矛盾是“占有的生存方式”和“存在的生存方式”之间的矛盾。“占有的生存方式”本质根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以强烈的占有欲望为特征,将一切东西都看作是占有物。而“存在的生存方式”是一种非占有性的关系。 总之,弗洛姆对人的存在于生存方式的考察,表现出了自由诉求即外部世界对个人的塑造要求和个人的内心世界的自我实现的要求之间的矛盾。这正是弗洛姆自由思想的一个基点。人性及其异化是弗洛姆自由思想的另一个基点。弗洛姆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定义,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理论前提。同时发挥弗洛伊德思想,认为人的本性应当包含多种因素。例如:人作为生物人天生固有的本质和欲望,情感、性格等心理,理性的意识,自由自觉的行动。同样,弗洛姆的异化观也是从人类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出发进行阐释。认为,异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爱的艺术》一书中他说“现代人异化于自己,异化于同类,异化于自然,人变成了商品,其生命变成了投资,以便获得在现存市场条件下可能得到的最大利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讲不过是已经异化为自动机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弗洛姆自由思想的基本内容 自由的主体是现实的实践的人。弗洛姆曾经断言说,自由的思想深深的植根于人的本质中。弗洛姆自由思想把“自由”和“历史中的人”结合在一起。自由就是人们在历史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通过生产劳动和积极实践达到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改造,从而实现自我。弗洛姆把人的主体创造性与自由思想结合,并紧紧联系人的自我实现,从而在历史进程中,树立起人的主体性的地位。 历史维度和心理学维度是弗洛姆自由思想的两个主要视域。弗洛姆从历史延展的角度考察自由,并将自由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社会生活状态;二是个体精神状态;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弗洛姆将人类历史分为自由之前和自由之后。通过对自由之前后社会生活状态,个体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发展动力和方向的纵向比较,从而得出人类追求自由的本性,阐释了这种自由思想的转变。

大学生《孙子兵法》读后感800字

大学生《孙子兵法》读后感800字 孙子兵法是我们古人的智慧结晶,下面整理了大学生《孙子兵法》读后感800字,欢迎阅读! 初读《孙子兵法》时,只觉得晦涩;再读《孙子兵法》时,脑袋有几分会思考了,好像是有那么回事;如今,又捧起《孙子兵法》一书时,思绪万千,感悟良多。学习“孙子兵法”,真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与精髓,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我们的老祖宗原来在数千年前就已认知和分析得如此确切与深透,使我们不得不深深感叹前人的伟大和华夏文明的精深的同时,多读读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经典,多读多思考,才能发觉其中无穷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大学生《孙子兵法》读后感【一】 大学生《逃避自由》读后感【三】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认为,社会性格是有共同基本经历及生活方式的群体多数成员性格的基本核心,它将外在必然性内在化,趋势人聚精与某一既定政经任务上。而思想,也只有在其回应了某社会性格中最突出的某些需求时,才能变为现实。 一直以来便知《孙子兵法》的智慧博大精深,可以用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但是因为没有决心去了解,所以对《孙子兵法》的内容仅限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中更多的智慧,确实鲜少了解。这学期以来,得幸于老师的要求,我终于进一步了解了这本智慧之书。至此,我

才刚刚读了《始计篇》和《作战篇》,所以本篇论文也主要从这两篇谈 谈对《孙子兵法》认识。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他说。他,一个坚强、不畏困难不怕失败的人。他虽然屡受打击, 却从未放弃过寻找希望的念头。他虽然屡遭失败,却从未有灰心失望的 时候。他虽然险些丧命却在无畏中又一次点燃胜利的怒火。他就是海明 威笔下的硬汉——桑提亚哥。 《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其实,现代商业之战如 同“兵者”,所以,这些内容又与现代公司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道”,即吸纳民心,“得民心者的天下”,要想下属衷心竭诚,就必 须行道。“天”即天时,“地”即地利,将则就是指挥者所具备的智慧、诚信、仁爱、勇猛、严明等素质。“法”即制度,一个公司没有严明的 制度是没有办法运行的。到此,孙子强调的是用人之法。兵不厌诈,是 计篇传达的又一重要计谋。所以三十六计,任君选择。同时合理的规划 与计划能够使自己掌握更多的胜算。这些内容,与我们学习的管理学知 识完全契合。在此,我不得不感叹孙武是一个有先见之明的人物,也明 白为何各类名人都十分推崇《孙子兵法》。孙子强调兵者,诡道也。所 以要出奇制胜,要迷惑对手。最著名的赤壁之战,我们都学过草船借箭 这篇课文,诸葛亮运用了“亲而离之”等方法,终于以多胜少,为后来 魏蜀吴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 《作战篇》主要讲了战争对国家带来的负担,以及长时间打仗会给

读逃避自由

读《逃避自由》 近日阅读了一本名为《逃避自由》的书,有很多感触。起初,我被这书名所吸引。如今大部分人都向往自由,而作者何来“逃避”之说?读完此书之后,我心中的疑问得到了解答。 自由的含义是什么?在人的本性中是否生来便具有渴求自由的愿望?这种与生俱来的渴求自由的愿望,是否与人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种类无关?自由是心理学上的问题吗?心理因素在社会演变中能起到作用吗?弗洛姆在进入讨论现代人的自由困境之前,在书的首篇中试图对上述的问题做出回答。 弗洛姆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个人乃至国家争取自由的历史。纵观近代西方历史,似乎正在说明,人类可以通过推翻自然的统治,发动国家之间的战争,推翻教会的控制和专制国家的主宰,解除一个接着一个的束缚,使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人们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争取自由的最后一战,战争的结束则意味着自由的最终胜利。但当新的民主政体取代旧的专制度之后,新的社会制度又出现了,这些制度实质上已有效地控制了人类整个社会的和私人的生活,它使一小撮以外的所有的人屈从于一个权威,而人们对这个权威没有任何约束力。这个权威真正对人类造成重大威胁,是当德国纳粹主义、独裁制度、法西斯主义的出现的时候,它们将人类自以为经过数个世纪浴血奋战的自由付之东流了。作者应该如何解释人类这种看似“抛弃自由”“攻击自由”的矛盾行为

呢? 作为社会心理学家的弗洛姆,从心理学分析角度提出,人类的全部活动都取决于两种心理需要,一种是人与同类交往以逃避孤独,一种是人对自由的需求以排除其“个性化”发展和“内在成长潜能”的障碍。如果人与同类的交往、对自由的需求同时满足以及自身的理性力量随之增长,人就能使自己与自然界、他人有机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同时摆脱外在权威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是积极意义上的自由,因而是人们所追求的自由——追求自由。弗洛姆认为个体可以通过自发性的爱和创造性的工作,作为一个自由和独立的个体再次与世界联接起来,实现积极的自由。 然而人们在走向个体化的每一步,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人们隔断了原始联结,丧失了与他人原始的统一,与他人日益分离的同时要面临新的威胁,,因而缺乏先前的相与感、安全感,日趋孤独,甚至导致个人放弃其独立自由或屈从于权威或与毫不相干的他人及世界建立某种关系来获取他所缺乏的力量。这种放弃独立自由的倾向就是逃避自由。 弗洛姆认为,自由是人的存在的特征,人类的历史也是自由增长的历史。和其他动物相比,由于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很少,生下时,人类是最无能的,人类对父母依赖的时间要比人和动物都要长,同时人类对环境的反应也不及由本能所自动调节的行为来得迅速和有效。因而人类对自然的适应,主要靠的是学习,而不是由本能所定的。也正是因

弗洛姆

佛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是廿世纪初杰出的精神分析学家专攻心理分析学,并以心理分析学说来研究文化与社会等问题。 佛洛姆用其精辟的分析和独特的观点,对现代社会作了有系统而强烈的批评。没有一个作家像他如此热烈关心而谈论自由、正义和爱,他教导人们自由而不致孤独,理智而不找合理化的藉口,自爱而不自私。这部作品对人类本性和人类处境作精辟的分析,并对当前社会病态找出其历史上的根源,对社会病态给予诊断与处方,他指出正确合理的生活是什么,良好的社会结构又是什么。 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 作者这样认为,人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实现个性化,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环境决定了人的性格结构和特点。一方面,由于人的个性化日益加强,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则由于人们之间的关系日益残酷和敌对,在心理上感到更多的孤独和不安,人们由于忍受不了这种随自由而来的孤独和寂寞,乃至患上精神病,由此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逃避这种社会的自由,对孤独的克制,对世界的憎恨和使个性丧失都是消极的逃避方式结果是失去个人的自我。他认为最好的逃避方式是自发的爱和工作,从而使个性得以完善的发展。弗罗姆的人性论观点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的虚假,而他提出人人相爱和沉溺于工作的方式以拯救人性的自由在,也只能是一种乌托邦的幻想。 自由的心理机制 弗洛伊德的人性观基本上是恒定不变的,即人性本质上是受其各种生物欲望尤其是自我保存欲望和性欲望所支配的。弗洛姆则认为人性既有生物性的一面,也有社会文化性的一面。弗洛姆认为人性中最基本的欲望除了自我保存的欲望外,还有逃避孤独的欲望。作者写道:“感到完全孤独与孤立会导致精神崩溃,恰如肉体饥饿会导致死亡。”在弗洛姆看来,自由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自由增强了单个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自由也割断了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纽带,使每个个体的孤立感和孤独感空前强烈。作者将自由所带来的孤独感称为“自由的重负”,当这种重负达到一定程度时,人就会选择逃避自由。 弗洛姆区分了两种自由: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前者是指摆脱束缚,获得自由;后者是指积极的运用自由去发展自己,充分的实现自我的完整人格。人类自由的历史首先起源于摆脱自然界的束缚。弗洛姆将这种个人日益从各种纽带中脱颖而出的过程称之为“个体化”的过程。“个体化”的过程造成两个方面的影

少有人走过的路读后感3000字

重温美国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83年出版《少有人走过的路》心理学著作的时候,之前阅读还停留在10年前吧。一本经典的好书,不随时光的流逝而失去她原有的光芒,在字里行间,好像在听作者在娓娓道来,书中出现好多的例子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他主要讲到心智成熟需要经历痛苦漫长的一个过程。接下来我谈一下,自己对阅读完这本书的一些感触。 开篇 开篇讲到一个推迟满足,背后的逻辑和道理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很多人都喜欢先甜后苦,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先易后难,人往往都喜欢一开始处理简单的事情,把复杂棘手的事情放入最后,甚至对复杂不容易处理的事情,往往迟迟不肯动手,甚至选择忘记来逃避,很多时候,我们在时间管理上往往有拖延症,拖延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在选择做和不做的过程当中,经历很长的心理斗争。往往在推迟满足的时候,我们需要讲究时机,我们不要急性的去处理问题,需要在合适的时机下面做好处理。比如我们今天就先把最复杂的工作先做好啦,然后在去处理那些日常问题。比如我们今天就拿出1-2个小时做一些深度工作。处理问题前不急于对某一件事情过早的下结论,深刻的去了解事情的原委。然后在各个击破。 如何自律? 书中讲到如何自律,让我对自律有了新的认识,其实自律在我们成长过程当中,往往容易忽略,究其原因可能很多,阅读完本书以后,如果说自律100分的话,我给自己可能还是刚及格。自律不是说一段时间对自己的一种约束,而是长时间要养成的一种习惯,往往在这个物欲横行的世界,往往把希望寄托在明天,这就是所谓的拖沓,能拖延明天做的事情,很多人就会放在明天在做,比如从明天起,我要好好的看一本书,从明天开始,在努力工作。为了保持好的体形,今天就放开吃一顿好的,明天在减减。其实一切不好的开始都是从我们是否自律开始,一切本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也往往都是我们不够自律导致。我们从小学习自律,从小学、到中学、到后来的大学。随着时间往后推移,我们有时候都是豪情壮志的劝慰自己,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人不风流枉少年。踏入社会以后,似乎我的世界我做主,自律离我们越来越远,做什么计划或者决定前,都是先放纵一下自己,然后才想起如何自律。往往我们应该出去锻炼身体的时候,我们还在床上呼呼大睡。我理解的自律是就是自我的管理,自己把自己管理好了,好比别人在刷抖音的时候,我们在安静的阅读。每天保持阅读的心态,才能获取更好的认知,我们才能过滤那些垃圾信息。夯实自己知识体系,形成自我学习的一种能力,总之自律就是从一件件的小事做起。把自己的时间安排的合理,把自己的工作安排的有序,把自己家庭经营好了。日本有一个作家写了一本书《4点起床高效时间管理》,提到每天4点起床,原因是作者把大部分点棘手的工作都安排在早上时间,那样每天下午自己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处理一些突发的事件,作者一直认为早上才是工作、学习和自我投资的最佳的时间。作者提到自己自从养成4点起床的习惯以后,工作起来就顺手的多了,我们从中发现很多自律的成功人士都是从早上开始,所以早上不是用来睡懒觉的,越自律,认知能力越强,人和人的差距也就越大。好多时候人总是抱怨生活各种麻烦,有趣的是自律的人就可能麻烦少一点,不自律的人后果,就是自己在不断的给自己制造麻烦。自律的人,生活井然有序。古今中外自律的名流志士有不少,总结出原因可能有一个通性,往往通往成功很大一个因素就是自律,自律并不是嘴巴说说,就能做到,而是君子要不欺暗室,在何时何地都要自律,自律表面看起来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有时候周围人也感觉我们太过于死板。曾国藩在近代历史上也是名声赫赫,其实曾国藩资质一般,但有后人把曾国藩称为半个圣人。足可以说明一个踏入官场的人,有这成就还是高人一等。曾国藩从小立志,不做圣贤便为禽兽,可以看到其决心,事实也的确如此,他每天都坚持写日记来鞭策自己,日记里曾国藩记录自己的一言一行,有时候自己有出格的事情,在日记里面会把自己骂的一无是处,日记就像一面镜子不断的反省自己,不断修正自我。 不断学习 《少有人走过的路》讲到,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修正自己的人生地图。其实我们很多人只活在自己过去的地图里面,我们只有把自己的眼界放宽了,不断的提升自我,提升认知,当今世界时刻在变,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一些意料不到的大事件,不提升认知,我们才能打破旧世界,创建新世界,这也是历史车轮不断前进的运动轨迹。 自律对成年人也好,对孩子教育也好,都是同等的重要,教育孩子方面,我们常说孩子有模学样,教育孩子,真的要从自律开始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环境。过去我的理解是只要孩子不说谎就行,其它可以慢慢修正。然而对自律有所了解以后,需要给孩子更好的发展空间,需要倾注更多的情感关爱,以及我们在孩子面前的的自律修养。在孩子面前不做言而无信的人。古代有一个曾子杀猪典故,讲述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同时对大人而言,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待人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将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个待人不真诚的人,如何教会孩子重承诺,只有自己以身作则,孩子才能去信守自己的承诺。 逃避 《少有人走过的路》,讲到一个词语叫做逃避,逃避责任,逃避自由,其实逃避只是暂时让自己忘却一些烦恼,不能解决实质性的任何问题。逃避只是精神上暂时的麻痹了一下自己。责任更多是担当,人活在天地之间,肯定是有所担当,对社会、对家人、对朋友,都充满了责任,我们做为一个自然人,有了责任就有了紧迫感,有的人害怕责任就无故选择逃避,认为短暂的逃避就把问题都解决了,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假装责任不是我的。似乎短时间很轻松,其实一点也解决不问题,正如鸵鸟遇到危险总是把头插入沙子里面去一样,最终躲不过敌人的猎杀。 《少有人走过的路》更多的从心理学诠释人躲避责任的心理问题。我不太懂心理学,从主观上来讲就是不想努力解决问题,对未知问题不敢、也不想轻易的去做。这就是没有责任感,没有担当。什么都没有担当的人是不是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第一波被淘汰的人呢,什么都不想做,甘愿当一闲人。什么都不用干。那时候人生多无趣,什么事情机器都为你服务好了,真不知道人工智能是改变世界,还是把人改成了废人。在历史的演变发展过程当中,我们觉不当一个无知,无担当,无价

2011-2-4-弗洛姆《逃避自由》

加*号为自己的评论 #号为在读书过程中,所发现在做的一些任务。 前面的数字为书的页码 【美】埃里希·弗洛姆著,刘林海译:《逃避自由》,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8月版。 前言 现代文化和现代危机最要紧的一个方面,即,自由对现代人的含义。 只有在分析现代人的整个性格结构基础上,才能全面理解自由的含义。 强调从心理学角度考察当前形势的重要性,这并不意味着过高估计心理学的作用。 社会进程的基本单位是个人、个人的欲望与恐惧、激情与理性、选择善恶的倾向。 要认识社会进程的动力,就必须认识运作于个人内部的心理进程之动力,正如要认识个人,就必须把他放在塑造他的文化环境里加以考察。 本书的主题就是,前个人状态社会既为人提供了安全保护,又限制了人的发展。现代人摆脱了前个人状态社会纽带的束缚,但并未获得积极意义上的实现个人自我的自由,也就是说,他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及感官方面的潜力。 自由虽然给他带来了独立与理性,但也使他孤立,并感到焦虑和无能为力。他无法忍受这种孤立,他面临着两种选择,或者逃避自由带来的重负,重新建立依赖和臣服关系;或者继续前进,力争全面实现以人的独一无二性及个性为基础的积极自由。 第一章 自由—一个心理学问题? 1:近现代欧美历史的中心便是人谋求自由,摆脱政治、经济、精神的羁绊。 1:在连绵不断的争取自由的漫长斗争中,曾经反对压迫的阶级在赢得胜利、需要维护新特权时,又成为自由的敌人。 1:废除外在的统治似乎不但是实现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个人自由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充分条件。 2:人类自由的敌人打什么旗号并没有多大关系,:反法西斯或直言不讳法西斯旗号同样会威胁自由。 2-3:转引杜威的《自由与文化》:对我们民主的严重威胁,并不在于外部的集权国家,而在于我们自己的个人态度和环境的法律习俗,它们使外在权威、戒律、整齐化一及依赖外国“领袖”得逞。战场也正在这里——在我们自己心中,在我们的法律的习俗中。

《逃避自由》读后感

关于自由的探讨—读《逃避自由》后感 摘要弗洛姆是20 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逃避自由》就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相结合, 深入剖析了获得自由后的现代人生存的尴尬境状, 揭示了引发这种现象的深刻的社会及心理原因。他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 对于人的生存的内在矛盾性及现代人不断争取、获得自由后, 却又不断发生异化、逃离自由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层的解析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奠定发展健全人格、健全社会的基础的自由观。 关键词逃避自由;现代自由;自由观 一. 引言 埃里希·弗罗姆1900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曾在法兰克福精神分析研究所和社会研究所工作,并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弗罗姆是精神分析学家,又是哲学家,是当代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权威,影响广大而深远。继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之后,弗罗姆提出的“社会无意识”,成为了无意识理论发展史上树立的第三个里程碑。他融合当代西方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史学和宗教等多种学科的思想成果,来探索人性和灵魂的奥秘,在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中可谓独树一帜。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他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逃避自由》这本书是德国弗罗姆于1941年出版。作者在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本书主要是从欧洲历史着眼。人在文艺复兴以前的社会中主要是指中世纪!缺乏自由,但却处在稳定的社会结构中。社会虽然严格的规定了每个人的社会身分和地位,不许越雷池半步,但同时也给余个人以保障和安全感,使人不用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心。 书中作者是这样认为的,人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实现个性

《爱的艺术》读后感(共5篇)

《爱的艺术》读后感(共5篇) 猜你正在找《爱的艺术》读后感的怎么写?那么就给你这篇范文参考。 年初偶然有机会与外子到北海,在风景美丽的侨港镇桂姐姐家中做客,读后感之一。蒙桂姐姐和有才大哥之厚爱,我享受美味的同时,获赠一本好书--《爱的艺术》。回来后就置于枕边宝书类做睡前阅读。 此书我也有,多年前也读过,只是不同的译本。 我的《爱与艺术》1987年5月15日购于中大,彼时本人乃一穷学生尔,尚未认识外子(该同学当时还在岳麓山下刻苦攻读,准备第二次考研究生),但今日却赫然看见扉页上印着外子的方型印章,估计是后来所为,至于经何人之手就是一桩无头公案了。 该书是1986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精神分析学译评丛书"之一,译者刘福堂,1986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32开本,98000字,每册0.90元(9毛钱现在不值钱,当时在中大学生二饭堂买4又2分之1个肉饼,在市场上可以买一斤猪肉)。从该书扉页所列书目,可以发现该丛书其他书还有《精神分析引论新讲》、《文明及其缺憾》、《性爱与文明》、《逃避自由》、《从弗洛伊德到荣

格》、《精神分析的"精神"分析》和《论人--兼评弗洛伊德关于 ___人的观念》。然而我只看过、买过《爱的艺术》。当然,这并不妨碍当时的我对西方哲学如饥似渴地向往,我记得还看了弗洛伊德有关精神分析的书和《第三条道路》之类的书籍。 哎呀,看来1986年我买的还不是李先生的译本,读后感《读后感之一》。看来得好好再读,顺便比较一下两位译者的功夫如何。 正如大多数人的言行都离不开他所生活的时代一样,刘版的《爱的艺术》也带着浓厚的时代色彩,尽管它只是一本外国译著。 在该书的"总序"中,第一段就用特别醒目的字号写上"面向世界,坚持 ___,发展 ___,以 ___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评介精神分析学",现在看来真是十分可笑,当时却是当然。更可笑的下面还用极其严肃的口气、长篇大论地论证如何用 ___去评介精神分析,活生生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儿扯在一块儿。 所幸,在这一篇废话连犊的总序之后,有一篇译者序,写得倒很好。开篇也很有哲理:"相爱的艺术是相同的,失去爱的人儿各有各的失误;不懂得爱的人儿得不到爱,得不到爱的人应该懂得爱。"接着译者温柔地说"爱是人生最温柔的伴侣。…从襁褓中的婴儿到孤独老人,从孩提时代的稚梦到晚年的寄托,无不充满着对爱的期待、

《逃避自由》读后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 你向往自由吗? 一般人都认为,自己是向往自由的,希望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但是这个建立在经验上的“公论”真的是正确的吗? 很遗憾,这个“公论”是错误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向往真正的自由,或者说他们都只是“叶公好龙”式的向往自由而已。当他们遇到了真正决定性的时刻——我是否要成为一个“自由的人”的时候,就当下而言,许多人做出了放弃自由的决定。 这就是所谓的“自由逃避机制”。 在阐释这个机制之前,我想先讨论一个有关命题——“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向往自由”的问题,那就是成为人们经验的自由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是扎根在人生命之中的天性?亦或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圣经》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那就是亚当,夏娃偷吃了上帝的“智慧之果”的故事。在美好的伊甸园里,亚当和夏娃,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的生物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上帝的“培养皿”里。他们无忧无虑,甚至没有一点自我意识,他们就是这个“培养皿”的有机的一部分。但是在伊甸园里有一株生长着能分辨善恶的智慧之树。在蛇的诱惑下,夏娃偷吃了“智慧之果”,并且欺骗亚当一同吃下了“智慧之果”。、 这个果实让人类从此和其他的动物区分开来——人类有了自我意识,不在把自身视作大自然的一部分,而是独立的,自由的一部分(就逻辑而言,这个地方使用自由一词似乎有些不妥,但是自由应该是最好的词汇了。)。 于是人类开始拥有了自由的概念和意识。 《圣经》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人与自由的基本关系。人类逃脱了伊甸园“培养皿”的束缚,他获得的一定意义上的自由,我把它定义为消极自由,但是这不是真正的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是指:人得以摆脱束缚,无拘无束。积极自由是指:人能自由地发展。 亚当和夏娃离开了伊甸园,并且再也回不到那个“美好的”伊甸园,他们获得了自由,但是却对自身的渺小感到了恐惧,对自身的前途感到了迷茫,他们开始有了羞耻之心,用树叶做了衣服,开始意识到了人与人的不同,开始感觉到了自身的存在。

逃避自由读书报告

《逃避自由》读书报告 什么是自由?很多人可能并不理解,它表面上是一种无统治、无束缚的状态,而本质上应是自我的真实存在。自由,是一个人能够真正意识到自我的独立存在,能够表达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人从母体脱落出生后,虽然已成为一个物质上的独立个体,但他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他尚且没有摆脱对“始发纽带”的依赖,他还必须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逐步获得“自由”。而这种自由并非和某些生理特征一样随着个体的发育自然出现,它要求个体在充分认识自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自我。然而,很多人没有完成这一点。这并非因为他们没有为争夺自由而努力,而是因为他们误解了自由,最终使得他们害怕那种获得“自由”后的孤独、隔离。他们竭力逃避,并形成几种固定的机制。“权威主义”便是很好的例子。在一部分人力求臣服权威的同时,还有一部分人渴求权力,他们蔑视无权者,希望通过通知他们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当然,这部分人也要臣服于一定的权威,他们心中的权威往往是更高层的统治者或者直接是上帝、神灵或道德。希特勒之邦的行为恰恰印证了这一点。为了充分理解“自由”的涵义,我们还可以将其追溯至古老的神话。据传说,远久以前,并不存在人、鬼、神的区别,他们都幸福地、无差异地生活在伊甸园当中。后来,亚当、夏娃和撒旦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于是他们偷吃了伊甸园中的圣果。虽然他们被“打入”人间和地域,但是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追求自由的开始,自由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弗罗姆从人类历史和人的生命史中发现某种类似悖论的东西:人类从自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为了克服这种孤独与焦虑,弗罗姆认为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服从”,即放弃个人的独立性,服从于某种权威。这一种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逃避自由”。还有另一种方法是在不否定个人的情况下,创造性地与人类及自然自动自发地建立关系,去爱、去创造性地工作。这种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自我实现”。弗罗姆认为,“服从”的方法会导致如下的困境:“服从的结果与当初想要服从的目的正好相反:服从增加了儿童的不安全感。同时,产生了敌意与反抗,而这种反抗是更令人惊吓的,因为反抗的对象正是儿童所依赖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服从”的方法是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弗罗姆推崇的是第二种方法。 人的基本需要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健康的满足, 就会寻求不健康的满足方式。弗罗姆认为人在逃避孤独或不安全感的过程中, 形成了四种典型的不健康的性格倾向, 即施虐倾向、受虐倾向、破坏倾向和迎合倾向, 而健康的性格则应该富于自发性。现实人的性格往往是各种取向的混合,只是有一种取向占主导地位。 非创伤性取向的混合最常见的是接受取向与剥削取向(受虐狂与施虐狂)的混合,集这两种取向于一身的人在权利大的人面前就情不自禁的谄媚,在权利小的让你面前就不由自主的逞强。这种欺软怕硬的性格叫做权威主义性格或独裁性格。当然,在一个人的性格结构中可能

素黑《一个人,不要怕》和弗洛姆《爱的艺术》的读后感_高中作文

素黑《一个人,不要怕》和弗洛姆《爱的艺术》的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高中作文的素黑《一个人,不要怕》和弗洛姆《爱的艺术》的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前言】 弗洛姆这本书,100多页,就是一个口袋书的规模。其实,它是一本目录。讲到的东西,只是条框,细化的内容都在他的《逃避自由》和《精神分析和伦理学》里面。对了,他还顺带踩了一下弗洛伊德。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素黑在心理学的造诣还是有的,不是那种半路出家靠写情感文混饭吃的。因为她在书里将那些大脑垂体啊、自律神经系统啊讲得还算深入浅出。但是也只是在这本书中写得比较系统,其他的案例集或者分析文集,写得不好。或许如她所说,爱恰好是不能有对象的。 这两书也有系统的关联,所以一起写读后感。近期很喜欢将两本类似的书一起看,寻找内在的联系。 【正文】 怎样去写关于“爱”的书的读后感呢?这个是我一直纠结的事情。真是爱要怎么说出口?囧。首先,“爱‘这个词的定义大家就未必能统一;第二,越往深处聊越涉及到价值观,涉及到价值观的话题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但或许可以将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加以提炼,抱砖引玉,能给人以安慰也算种缘分。 ”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讨论抽象概念就要辩证地看。先自问几个问题:你第一次听到”爱“或者用”爱“去定义描述一样情感是什么时候?小时候来自父母?亲人?还是长腿叔叔? 你平时关于”爱“这个概念的巩固和发展又是来自哪里?书本小说?电视?

还是朋友间的八卦? 你怎样描述”爱“这个概念下的情感?时刻的牵挂与关注?遇见时高兴,不见时又纠结无比?没有回应时想杀死人又想杀死自己?兴奋失落目眩,还是心跳超过120下? 问题完毕,开始论述环节。 首先,我们的教育是”去动物化“的教育,让你怎样压抑本能去适应人类社会;第二,我们日常的生活是”去个性化“的,除了人类趋同的本能外,还有社会本质性的趋同影响。当你认为现在越来越多定制化服务,DIY手工将你奉为独一无二的上帝时,其实他们提供的内容也是批量贩卖的,也可以反过来想,正是生活的趋同化,才让人更渴望独一无二。第三,你描述的所有关于”爱“的表现与感觉,都是原始的机能感觉,伴随着人类走过漫长的发展史。且是你平时其他感觉的组合而已。 那在如此”去动物化“的教育下长大的你,生活在”去个性化“的社会,还执着于追寻一个独一无二的原始感觉,是不是有点虚无呢?或者是神圣化? 又例如幻想一下,我有一样机器,能让你和一堵墙相处的时候,产生所有和一个你爱的人相处时候的感觉,激活你相同的身体机能。那是不是能说你深爱着那堵墙呢? marvelous 有人说,爱怎么能这样定义?爱就是如此的神秘,如此的迷人,如此的难捉摸,才让人生有意思啊。好吧,这个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了,不能勉强地统一。每个人只能相信他相信的东西。 但用不可知论去辩证一样你从来没有认真去面对过的东西,其实是在逃避。

《逃避自由》的读书笔记

(一)前提假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一种修正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弗洛姆逃避自由理论的前提假设,作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弗氏在这个问题上修正综合了两者的理论成果。 弗洛伊德接受了传统的性恶论,认为人具有反社会倾向,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上是冲突对立的。社会在满足人的某些无法消除的生物冲动(drives)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地净化并巧妙地抑制人的这些基本冲动;而且只有当社会有效地压抑了人的这些自然冲动时,被压抑的冲动才会变成变成具有文化价值的奋斗动力(strivings)和文化的人文基础,他用“升华”一词来表示这种由压抑而成为文明行为的奇妙转变。这样,在弗洛伊德那里,对人的压抑与社会文明的进步是成正比的,即“压抑越大,文化程度便越高(患神经症的危险也就越大)”。(详见P11-12) 马克思认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人首先是“有生命的个人”即自然的人;其次是“现实的个人”,即社会的人;再次是“具有二重性的人”即人既是“个人的存在”又是“社会存在物”;同时,马克思从政治经济的角度理解人与社会关系,认为人在本质上是所有社会关系的综合,这里人的社会性与弗洛伊德的人的反社会性理论上有明显不同的。 弗洛姆的修正与综合——弗氏认为:“社会进程的基本单位是个人、个人的欲望与恐惧、激情与理性、选择善恶的倾向。要认识社会进程的动力,就必须认识运作于个人内部的心理进程之动力,正如要认识个人,就必须把他放在塑造他的文化环境里加以考察”。(P5)在这里,弗洛姆明显表达了两种含义,前者可以说是弗洛伊德意义上的,后者可以说是马克思意义上,但这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经过了作者的一个有机的扬弃和整合。 (二)人的个体化进程——人是如何自由的? 1.人的个体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察 第一,从人类社会的历史角度看,弗洛姆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于他在与自然世界的一体化状态中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与周围的自然及人相分离的实体之时。个体化指的是“个人日益从原始纽带中脱颖而出的过程”,这一过程在现代历史上从宗教改革至今的几个世纪达到巅峰。(详见P20) 第二,从动植物种类演化角度看,人类历史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一个个体化和自由不断加深的过程。弗洛姆认为:“动物发展程度越低,它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就越强,它的所有活动便越受本能和反射行为机制的控制,某些昆虫的社会化组织都完全是本能使然。相反,动物的发展程度越高,它的行为模式的灵活性就越大,出生时的结构调整功能就越不完整,人就是这种发展的顶点。降生伊始,人是所有动物中最无助的。他对自然的适应基本以学习过程为基础,而不是受本能的决定”。也就是说,“当本能的固定行为的缺乏超过一定限度时,当对自然的适应不再有强制特征时,当行为模式不再受先天的机制限制时,人便开始存在了。换言之,人的存在与自由自始便是密不可分的”。(详见25) 2.母亲与婴儿关系、伊甸园故事的象征性意味 儿童出生后便断绝了与母亲的一体化状态,成为与之完全分离的生物实体。然而,尽管生物上的分离是个人存在的开始,但在功能上,儿童在相当时期内仍与母亲一体。……形象地说,在个人完全切断束缚他进入外面世界的“脐带”之前,他无自由可言;但这些纽带给了他安全,使他有归属感,他感到生命的根。我想称这些先于个体化进程而存在,并导致个人完全出现的纽带为“始发纽带”。它们是器

弗洛姆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弗洛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的经济发展由传统的奴隶社会经过封建社会最后过渡到经济日益发达的工业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类的文明也在日益跟进。在这个过程中,早期西方社会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马克思主义者,诞生出各种各样的学派代表,其中法兰克福学派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并在西方社会科学界中有着“新马克思主义”的称号。 法兰克福学派创建于1923年并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它的雏形是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因其成员如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人思想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为如今我们所知的法兰克福学派,主要理论就是“批判的社会”,法兰克福学派旨在进行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他们认为,批判理论超越一切哲学之上,并与每一种哲学相对立。在30年代,西方工人运动遭受巨大挫折,法西斯主义逐渐崛起,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看来,无产阶级并不具有革命的强大意志,反而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阶级社会日益分化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工人们逐渐认同并强化他们的阶级意识,他们不再为自己的独立自由而斗争,而是任由资本家奴役并驱使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就堕落为奴役与被奴役的社会。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涉及到历史哲学、社会理论和社会认识方面,被看做是批判的社会学。作为一种社会理论观点的批

判形式,本身就是“工业社会”理论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中包含着一个现代人如何看待这个社会以及如何行动的具体纲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一般批判,批判理论涉及意识形态的起源、形成和社会功能等诸多知识社会学问题,它本身又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知识社会学体系。 埃里希?弗洛姆,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处境。他企图调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人本主义学说,其思想可以说是新弗洛伊德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交汇,他被尊称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为自己的人》。弗洛姆的作品多记录社会政治以及作为基础哲学和心理学,他的心理学研究尤其著名,并一生致力于整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著作。 《逃避自由》是弗洛姆于1941年出版的心理学著作,在这本书中,弗洛姆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他认为:人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实现个性化,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环境决定了人的性格结构和特点。一方面,由于人的个性化日益加强,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则由于人们之间的关系日益残酷和敌对,在心理上感到更多的孤独和不安。人们由于忍受不了这种随自由而来的孤独和寂寞,乃至患上精神病,由此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逃避这种社会上的自由。弗洛姆指出,对孤独的克制,对世界的

烽火三少年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烽火三少年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烽火三少年读后感(一) 付臻 暑假里,我读了好多书,《烽火三少年》印象最为深刻。它讲述了三位少年在烽火岁月成长并勇敢抗日的故事。 书中讲述了十四岁的女孩冬梅,不顾个人安危,从敌人严密封锁的战场上,救出严重负伤的女战士陈虹,并和弟弟石头、留孩一起为女战士巧妙掩护,精心治疗,帮助她养好了伤,找到了组织。她们机智、勇敢、毫不畏惧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和冬梅相比,我感到很惭愧。我们现在生活的无忧无虑,比冬梅好上百倍,有时我却不珍惜,太不应该了。《烽火三少年》中的三少年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该怎样做一个好少年,让我懂得了应该为他人着想,遇事应该沉着,冷静。 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烽火三少年读后感(二):开卷有益 5.1 肖怡诺 “开卷有益”,读了《烽火三少年》这本书后,我对这句话的体会更深了。无论是从故事内容还是写作方法,这本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 《烽火三少年》讲述了在烽火弥漫的抗日战争年代,沂蒙山区的三个少年冬梅、石头和留孩机智、勇敢地抢救和保护八路军受伤女战士陈虹、帮助她找到上级组织,并成功组织起抗日武装,一起参加抗日的故事。 书中石头和留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石头是冬梅的弟弟,顽皮而可爱。他们的父母,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被敌人折磨死了,他们跟着年迈失明的奶奶长大。他们住的村子,有日军不断扫荡,有伪军不断压榨,还有地主家的不断欺压,可以想象,他们的童年是凄惨而痛苦的。虽然他们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但是在烽火不断的战争年代,他们住的房屋、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一点保障也没有。我的年龄和他们相差不大,但是我现在的生活环境和他们相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应该珍惜这和平的时代,珍惜这富足的生活,努力学习,用最好的成绩来报答父母和老师。年纪小小的石头,就要一个人上山砍柴,维持生活。虽然年龄小,但十分懂事,生活的经历,让他痛恨日本侵略者、汉奸和地主,上山打柴的时候,他就把灌木和小树当做敌人,“你是东洋鬼子、你是汉奸、你是潘彪”,他自言自语,把不同的树木当成不同的敌人,给他们训话,用锋利的镰刀把他们砍掉。一开始读的时候,觉得情节很可笑,但是仔细想一下,可以体会到石头的心里对敌人、汉奸和地主的痛恨已经深入骨髓。正是这种经历,让他变得很勇敢,在面对敌人、救助八路军战士的时候,无所畏惧。 留孩是石头二叔的孩子,比石头大一点。留孩也受尽的地主的欺压。地主的孙子潘金库与留孩年龄相仿,但是潘金库可以狐假虎威,随意打骂留孩,为一点小事,就用手指把留孩的脸抓破,留孩也不能还手。机智的留孩,设计让潘金库喝了自己的尿,以此方法来发泄自己的愤恨。当时读到这里的时候,也是觉得很可笑,觉得留孩有点坏,但是仔细一想,在那种环境和条件下,同龄的孩子命运却完全不同,地主的孩子吃穿不愁,任意妄为,但穷人的孩子只能饿肚子、挨打受气。这种不平等,是留孩后来参加八路军、投身革命、消灭地主合敌人的的主要动力。机智勇敢,沉着冷静是留孩的特点,这些良好的品质,也是我需要加强学习的。 除了一些生动的故事情节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让我受到教育之外,这本书的写作方法也让我学到很多知识。首先,这本书运用了沂蒙地区的朴实语言,有很多类似方言的词汇、

弗洛姆理论概述

弗洛姆理论概述 弗洛姆 (Erich Fromm, 1900年3月23日 - 1980年3月18日)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旨在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精神处境,弗洛姆在 弗洛姆的主要思想内容 一、论人的处境 弗洛姆关于人的处境的学说是其整个思想的逻辑起点。他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人的处境的。 1、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软弱性 进化程度越高的动物,其生而具有的有本能自动调节的装备越不完善。这种反差在人这里达到了顶点。在所有动物中,刚出生时,人是最无能的;而且人类婴儿对父母的依赖性最长。人的本能适应性不足以使人生存下去,人必须寻找新的途径,这就形成了文明。 2、人的存在的矛盾性 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软弱性使人超越动物的本能状态,超越自然。这种超越又使人陷入了一系列困境,由于这些困境根植于人的存在本身,所以弗洛姆称其为人存在的矛盾性。 第一: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矛盾。人超越自然、超越本能的过程也就是发展自我意识,理性和想象力的过程,它使人的独立性和力量感日益增加,这就是个体化。

第二:生与死的矛盾。人能意识到死是生命的必然结局。对生的眷恋和对死的恐惧折磨着人。 第三:人的潜能的实现与生命之短暂的矛盾。人的短暂生命不可能完全实现他的全部潜能。 3、历史的矛盾性 存在的矛盾根植于人的存在本身。是不可解决的。历史的矛盾是人为的,即使在产生时不能解决,也可以在历史的稍后阶段解决。因此,人的存在的矛盾是人的更深层的处境。 二、论人的需要 除了生理需要,人的基本需要都起源于人的处境。让你面临矛盾不可能无动于衷。人的基本需要是人对存在的矛盾性的处境的反应。以下是几种需要以及不同的满足方式。 关联的需要----爱与自恋人要摆脱孤独就要与他人建立联系。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发展起来的与世界、与他人联系起来的健康情感。没有发展这种情感的人总是按自己的主观臆断而不是根据现实本身去对待外部的世界,像婴儿一样仅仅将他人视为满足自己需要的手段或工具。 超越的需要----创造或毁灭人都是身不由己的被人抛入这个世界,又身不由己的被抛出这个世界,与一般生物一样。只是人能意识到这一点,不甘心安于生物的被动状态。这就是人作为一种生物又要超越生物的被动状态的需要。这种需驱使人去创造;当创造的愿望得不到实现时可能转而采取毁灭的方式。 寻根的需要------母爱与乱伦。人的成长意味着脱离自然和母亲的襁褓。但失去根基是可怕的,必须找到新的“根”才会感到安全。个人往往通过依恋母亲及母亲的象征物(家庭、氏族、民族、国家、教会等)来建立自己的存在根基。有的人过于依恋母亲及其象征物,使个性和理性的发展受到束缚,就陷入了乱伦的精神病态。 同一感的需要------独立性与顺从性。人在脱离自然和母亲的“原始束缚”的过程中,形成了自我意识。人需要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自我意识健全的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并保持自我的独立性。但有的人只向民族、宗教、阶级、同伴等认同,追求一致性或顺从性,从而失去了自我的独立性。 定向和献身的需要------理性与非理性。人需要为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并为之献身,从而赋予生存一种意义。有的人确定的目标符合实际,具有意义;有的人则相信某种神的启示或自己种族的优越性,从而追求某种“神圣的”非理性的目标。 三、社会性格论 以上几种需要都是人在存在的困境下形成的与自然、他人、自我建立联系的需要,而人的性格和潜意识则是人在这些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