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热学机械波部分专题练习

高中物理热学机械波部分专题练习
高中物理热学机械波部分专题练习

1如图7-5所示,一个横截面积为S的圆筒型容器竖直放置,金属圆板A的上表面是水平的,下表面是倾斜的,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圆板的质量为M,不计圆板A与容器内壁之间的摩擦,若大气压强为P0,则被圆板封闭在容器中气体的压强p等于()

2如图是观察布朗运动时每隔30,记录1次的微粒位置连线图,开始时微粒在位置1,以后的位置依次是2、3、4、……,由此图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此图反映了观察时间内微粒的运动轨迹

B.此图只是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是无规则运动

C.若在第75 s再观察一次,微粒应处于位置3和位置4连线的中点

D.微粒在从位置7到位置8的这30 s,内运动得最快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B.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小

C.做加速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

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

4将一装有压缩空气的金属瓶的瓶塞突然打开,使压缩空气迅速跑出,当瓶内气体压强降至等于大气压p0时,立即盖紧瓶塞,过一段时间后,瓶内压强将:(设瓶外环境温度不变)()

A.仍为p0 B.大于p0C.小于p0D.无法确定

5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内能不改变,因而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

D.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运动,它说明微粒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6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有以下说法()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C、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引力减小得更快

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但是它的设计是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的

7一定质量的气体处于平衡态I,现设法使其温度降低而压强增大,达到平衡态II,则:()

A.状态I时气体的密度比状态II时气体的密度大

B.状态I时分子的平均动能比状态II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大

C.从状态I到状态II过程中气体要向外放热

D.从状态I到状态II过程中气体要对外做功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进行的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B.将打气筒的出气口封闭,气体不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C.内燃机可以把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D.给物体加热,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

9如图所示,容器A、B各有一个可自由移动的轻活塞,活塞下面是水,上面是大气,大气压恒定,整个装置与外界绝热(即无热交换).原先,A中水面比B中的高,打开阀门K,使A中的水逐渐向B中流,最后达到平衡。那么在这个过程中

A.大气压力对水做功的代数和不为零,水的内能增加

B.水克服大气压力做功的代数和不为零,水的内能减少

C.大气压力对水的代数和为零,水的内能不变

D.水克服大气压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水的内能增加

1.一列波在第一种均匀介质中的波长为λ1,在第二种均匀介质中的波长为λ2,且λ1 =3λ2,那么波在这两种介质中的频率之比和波速之比分别为:

A 3∶1,1∶1;

B 1∶3,1∶4;

C 1∶1,3∶1;

D 1∶1,1∶3。

2.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 0 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这列波在P点依次出现两个波峰的时间间隔为0.4 s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这列波的波长是5 m

B 这列波的波速是10 m / s

C 质点Q需要再经过0.7 s ,才能第一次到达波峰

D 质点Q达到波峰时,质点P也恰好达到波峰

3.设a、b是水平绳上的两点,相距90cm。一列简谐横波沿此绳传播,在某一时刻a点在波峰时,b点正好经过平衡位置。经2s后,a点处于波谷,而b仍正好经过平衡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波的波长最大是3.6m

B 该波的波长可能是1.2m

C 该波的最小频率是0.25Hz

D 该波的最大波速是0.9m/s

4.一列简谐波的波长为λ、波速为v,某时刻介质中一质点在振动中正通过平衡位置,那么再经过下面哪一段时间,它又能通过平衡位置:

A λ/v

B 2λ/v

C λ/2v

D λ/4v

5.一列横波的波形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实线是t1 = 1 s 时的波形,虚线是t2 = 2.5 s 时的

波形,且(t2-t1)小于一个周期,由此可判断

A 此波的振幅为10 cm ,波长是60 cm

B 此波一定向x 轴正方向传播

C 此波的周期可能是6 s ,也可能是2 s

D 此波的波速可能是0.1 m / s ,也可能是0.3 m / s

6.如图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横波在某一时刻的图像,若波速为20m/ s ,那么经过

0.75 s ,横坐标x = 10 m 的质点的位移y 为:

A 0>y >-4cm

B 0<y<4cm

C -4cm

D 4cm

7.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波的传播速度为8m/s,P是媒质

中的一个质点,此时刻它的振动方向是沿y 轴负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 这列波的频率是200Hz

C 经过0.5s的时间,质点P恰到平衡位置

D 经过1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40m

时刻和t2时刻该波

8.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是t

的图像,其中t2 =(t1+5/8)s,已知波的频率为2 Hz ,则波在t1-t2 的时间内传

播距离△x为:

A 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x=3m

B 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x=9m

C 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x=3m

D 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x=15m

9.图为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的图像,质点P在该时刻振动的速度为v,

经过0.2秒,P点的速度仍为v,再经过0.2秒,P点的速度大小为v,方向改变,

则:

A 波向左传播,波速为10米/秒;

B 波向左传播,波速为5米/秒;

C 波向右传播,波速为10米/秒;

D 波向右传播,波速为5米/秒。

10.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时,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x =0处的质

点A在图示时刻位于正向最大位移处,此时位于x = -0.5 m 的质点B正好经过x轴

沿y轴正方向运动,且历经0.02 s可达到正向最大位移处。则:

A 该波的波长是2m

B 该波的频率是50Hz

C 该波的波速是25m/s

D 该波是从右向左传播

11.质点S作为振源上下振动,形成向左、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如图所示,振动频

率为20 Hz,波速为16m/s。已知PS=15.8 m,QS =14.6 m。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某时刻质

点S恰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此时刻P、Q两质点所处的位置是:

A P在波峰

B P在波谷

C Q在波峰

D Q在波谷

上海高一物理机械波的产生和描述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4)三者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波动图像: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________________相对平衡位置的________。当波源作简谐运动时,它在介质中形成简谐波,其波动图像为正弦或余弦曲线. (1)由波的图像可获取的信息 ①从图像可以直接读出振幅(注意单位). ②从图像可以直接读出波长(注意单位). > ③可求任一点在该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包括大小和方向) ④可以确定各质点振动的加速度方向(加速度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⑤在波速方向已知(或已知波源方位)时可确定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 (2)波动图像与振动图像的比较: 振动图象波动图象研究对象一个振动质点沿波传播方向所有的质点 一个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某时刻所有质点的空间分布规律@ 研究内容 图象 物理意义表示一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移表示某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随时间推移,图象沿传播方向平移图象变化, 随时间推移图象延续,但已有形状不 变 一个完整曲线占横坐标距离表示一个周期表示一个波长 例3、一列简谐波在x轴上传播,其波形图如图7-32-4所示,其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t1=0,t2=时的波形,求⑴这列波的波速 ⑵若波速为280m/s,其传播方向如何此时质点P从图中位置运动至波谷位置 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

练习2、如图7-32-5所示,甲为某一波在t=时的图象,乙为对应该波动的P质点的振动图象。 ⑴说出两图中AA’的意义 ⑵说出甲图中OA’B图线的意义 ⑶求该波速v= ⑷在甲图中画出再经时的波形图。 % ⑸求再经过时P质点的路程s和位移。 练习题: 1.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下列有关介质中质点的振动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在介质中做自由振动 B.质点在介质中做受迫振动 · C.各质点的振动规律都相同 D.各质点的振动速度都相同 2.下列关于横波与纵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源上下振动形成的波是横波 B.振源左右振动形成的波是纵波 C.振源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形成的是横波 D.在固体中传播的波一定是横波 3.传播一列简谐波的介质中各点具有相同的( )

选修1高中物理 《机械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选修1高中物理《机械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机械波选择题 1.图1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25s时的波形图,已知c位置的质点比a位置的晚0.5s起振,则图2所示振动图像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 A.a

5.一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振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振幅一定为A B.周期一定为T 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 D.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 E.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 6.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从此时刻开始计时, 11.5 x=m 的质点Q比23 x=m的质点P早回到平衡位置0.3s,下列说法正确的() A.这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P质点简谐运动的频率为2Hz C.简谐横波波速为5m/s D.再过0.8s,x=4.0m处的质点向前移动到x=8.0m处 E.再过0.6s,x=6.5m处的质点正在远离平衡位置 7.处于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200m/s.已知t=0时,波刚传播到x=40m处,波形如图所示.在x=400m处有一接收器(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源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轴负方向 B.接收器在t=2s时才能接收此波 C.若波源向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接收器收到波的频率大于10Hz D.从t=0开始经0.15s,x=40m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0.6m E.当t=0.75s时,x=40m的质点恰好到达波谷的位置 8.一列横波沿x轴传播,图中实线表示t=0时刻的波形,虚线表示从该时刻起经0.005s 后的波形______.

高中物理《机械波》典型题(精品含答案)

《机械波》典型题 1.(多选)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1.8 m/s 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15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 B .该水面波的频率为6 Hz C .该水面波的波长为3 m D .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 E .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2.(多选)一振动周期为T 、振幅为A 、位于x =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 轴正向开始做简谐运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 ,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 ,关于质点P 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振幅一定为A B .周期一定为T C .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 D .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 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 E .若P 点与波源距离s =v T ,则质点P 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 3.(多选)一列简谐横波从左向右以v =2 m/s 的速度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质点再经过一个周期将传播到D 点 B .B 点正在向上运动 C .B 点再经过18T 回到平衡位置

D.该波的周期T=0.05 s E.C点再经过3 4T将到达波峰的位置 4.(多选)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 s时的波形图,图乙为媒质中平衡位置在x=1.5 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P是平衡位置为x=2 m的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速为0.5 m/s B.波的传播方向向右 C.0~2 s时间内,P运动的路程为8 cm D.0~2 s时间内,P向y轴正方向运动 E.当t=7 s时,P恰好回到平衡位置 5.(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x=12 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线如图甲所示,在x=18 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的周期为12 s B.x=12 m处的质点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x=18 m处的质点在波峰 C.在0~4 s内x=12 m处和x=18 m处的质点通过的路程均为6 cm D.该波的波长可能为8 m E.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 m/s 6.(多选)从O点发出的甲、乙两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两列波分别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P点在甲波最大位移处,Q点在乙波最大位移处,

高考物理真题热学

高考物理真题——选修3-3 热学 2016年 (全国新课标I 卷,33)(15分) (1)(5分)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确的是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B .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能 C .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放热 D .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E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达到热平衡 (2)(10分)在水下气泡空气的压强大于气泡表面外侧水的压强,两压强差p ?与气泡半径r 之间的关系为2p r σ?=,其中0.070N/m σ=。现让水下10m 处一半径为0.50cm 的气泡缓慢上升。已知大气压强50 1.010Pa p =?,水的密度 331.010kg /m ρ=?,重力加速度大小210m/s g =。 (i)求在水下10m 处气泡外的压强差; (ii)忽略水温随水深的变化,在气泡上升到十分接近水面时,求气泡的半径与其原来半径之比的近似值。 (全国新课标II 卷,33)(15分) ⑴(5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开始,经历等温或 等压过程ab 、bc 、cd 、da 回到原状态,其p -T 图像如图 所示.其中对角线ac 的延长线过原点O .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 A .气体在a 、c 两状态的体积相等 B .气体在状态a 时的能大于它在状态c 时的能 C .在过程cd 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大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D .在过程da 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小于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E .在过程bc 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等于在过程da 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⑵(10分)一氧气瓶的容积为30.08m ,开始时瓶中氧气的压强为20个大气压.某实验室每天消耗1个大气压的氧气30.36m .当氧气瓶中的压强降低到2个大气压时,需重新充气.若氧气的温度保持不变,求这瓶氧气重新充气前可供该实

高中物理《机械波》知识梳理

《机械波》知识梳理 【波动形成和传播】 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叫机械波,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有做机械振动的物体作为波源,二是要有能够传播机械振动的介质。 横波和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叫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叫纵波。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纵波,但气体和液体不能传播横波,声波在空气中是纵波。 【波的图像】 横波的图象 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y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简谐波的图象是正弦曲线,也叫正弦波 简谐波的波形曲线与质点的振动图象都是正弦曲线,但他们的意义是不同的。波形曲线表示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移,振动图象则表示介质中“某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 【波长频率与波速】 波长: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振动在一个周期内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波长。 频率f: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在任何介质中频率保持不变。 波速v:单位时间内振动向外传播的距离。波速的大小由介质决定。 【波的反射和折射】 惠更斯原理:介质中任一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作发射子波的波源,而后任意时刻,这些子波在波前进方向的包络面便是新的波面。 波的反射:波遇到障碍物会返回来继续传播 反射规律:入射线、法线、反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线与反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波的折射: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的现象叫做波的折射. 折射规律:折射定律:入射线、法线、折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线与折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波在第一种介质中的速度跟波在第二种介质中的速度之比: 【波的衍射】 波绕过障碍物或小孔继续传播的现象。产生显著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与波长相差不多。 【波的干涉】 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使某些区域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区域相互间隔的现象。产生稳定干涉现象的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相同,相差恒定。 【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他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在1842年发现的。 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①现代医学上使用的胎心检测器、血流测定仪等有许多都是根据这种原理制成。 ②根据汽笛声判断火车的运动方向和快慢,以炮弹飞行的尖叫声判断炮弹的飞行方向等。 1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机械波习题含答案解析

机械振动、机械波 第一部分五年高考题荟萃 2009年高考新题 一、选择题 1.(09·全国Ⅰ·20)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图中P、Q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5m 和x=4.5m。P点的振动图像如图2所示。 在下列四幅图中,Q点的振动图像可能是(BC ) 解析:本题考查波的传播.该波的波长为4m.,PQ两点间的距离为3m..当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时当P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而Q点此时应处于波峰,B正确.当沿x轴负方向传播时,P点处于向上振动时Q点应处于波谷,C对。 2.(09·全国卷Ⅱ·14)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D ) A.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 B.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 C.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 D.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 解析:本题考查机械波和机械振动.介质中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相应的波传播周期一致A正确.而各质点做简谐

运动速度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但波在介质中是匀速向前传播的,所以不相等,B错.对于横波而言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是垂直的,C错.根据波的特点D正确。 3.(09·北京·15)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类和比较,有助于掌握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类比过程中,既要找出共同之处,又要抓住不同之处。某同学对机械波和电磁波进行类比,总结出下列内容,其中的是( D ) 不正确 ... A.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电磁波也适用 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C.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纵波 解析: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对任何波都是成立的,对电磁波当然成立,故A选项正确;干涉和衍射是波的特性,机械波、电磁波都是波,这些特性都具有,故B项正确;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的,所以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电磁波是交替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由近及远的传播形成的,所以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故C项正确;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但是电磁波只能是横波,其证据就是电磁波能够发生偏振现象,而偏振现象是横波才有的,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应为D。 4.(09·北京·17)一简谐机械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波长为 。若在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右图所示,则该波在t=T/2时刻的波形曲线为( A ) 解析:从振动图上可以看出x=0处的质点在t=T/2时刻处于平衡位置,且正在向下振动,四个选项中只有A图符合要求,故A项正确。 5.(09·上海物理·4)做简谐振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为原来的1/2,则单摆振动的( C )A.频率、振幅都不变B.频率、振幅都改变 C.频率不变、振幅改变D.频率改变、振幅不变

高中物理3-3《热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3-3《热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含 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热学计算题(二) 1.如图所示,一根长L=100c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用h=25cm长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L1=30cm的空气柱.已知大气压强为75cmHg,玻璃管周围环境温度为27℃.求: Ⅰ.若将玻璃管缓慢倒转至开口向下,玻璃管中气柱将变成多长? Ⅱ.若使玻璃管开口水平放置,缓慢升高管内气体温度,温度最高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时,管内水银不能溢出. 2.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长直U形玻璃管内由两段水银柱封闭着长度为15cm的空气柱,气体温度为300K时,空气柱在U形管的左侧. (i)若保持气体的温度不变,从左侧开口处缓慢地注入25cm长的水银柱,管内的空气柱长为多少? (ii)为了使空气柱的长度恢复到15cm,且回到原位置,可以向U形管内再注入一些水银,并改变气体的温度,应从哪一侧注入长度为多少的水银柱气体的温度变为多少(大气压强P0=75cmHg,图中标注的长度单位均为cm) 3.如图所示,U形管两臂粗细不等,开口向上,右端封闭的粗管横截面积是开口的细管的三倍,管中装入水银,大气压为76cmHg。左端开口管中水银面到管口距离为11cm,且水银面比封闭管内高4cm,封闭管内空气柱长为11cm。现在开口端用小活塞封住,并缓慢推动活塞,使两管液面相平,推动过程中两管的气体温度始终不变,试求: ①粗管中气体的最终压强;②活塞推动的距离。

4.如图所示,内径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在温度为7℃的环境中,左侧管上端开口,并用轻质活塞封闭有长l1=14cm,的理想气体,右侧管上端封闭,管上部有长l2=24cm的理想气体,左右两管内水银面高度差h=6cm,若把该装置移至温度恒为27℃的房间中(依然竖直放置),大气压强恒为p0=76cmHg,不计活塞与管壁间的摩擦,分别求活塞再次平衡时左、右两侧管中气体的长度. 5.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的内壁光滑气缸,其侧壁是绝热的,底部导热,内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密闭活塞,活塞A导热,活塞B绝热,将缸内理想气体分成Ⅰ、Ⅱ两部分.初状态整个装置静止不动且处于平衡状态,Ⅰ、Ⅱ两部分气体的高度均为l0,温度为T0.设外界大气压强为P0保持不变,活塞横截面积为S,且mg=P0S,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在活塞A上逐渐添加铁砂,当铁砂质量等于2m时,两活塞在某位置重新处于平衡,活塞B下降的高度. 6.如图,在固定的气缸A和B中分别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面积之比为S A:S B=1:2,两活塞以穿过B的底部的刚性细杆相连,可沿水平方向无摩擦滑动.两个气缸都不漏气.初始时,A、B 中气体的体积皆为V0,温度皆为T0=300K.A中气体压强P A=1.5P0,P0是气缸外的大气压强.现对A加热,使其中气体的体积增大V0/4,,温度升到某一温度T.同时保持B中气体的温度不变.求此时A中气体压强(用P 0表示结果)和温度(用热力学温标表达)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选修3-4机械波习题.doc

高中物理选修 3-4 机械波习题 1、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 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 D.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 2、如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此时刻质点 F 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则()A.该波向左传播 B.质点 B和 D 的运动方向相同 C.质点 C比质点 B 先回到平衡位置 D.此时质点 F 和 H的加速度相同 3、如图所示为一列沿 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 t=0 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 t=0.6s 时 的波形图,波的周期 T> 0.6s ,则 A.波的周期为 2.4 s B.在 t=0.9 s时,P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 C.经过 0.4 s , P 点经过的路程为4m D.在 t=0.5s时,Q点到达平衡位置 4、如图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1m的六个质点 自的平衡位置,一列横波以1m/s 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 衡位置向上运动,t=1s 时质点 a 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 4s< t < 5s 这段时间内 A.质点 c 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B.质点 a 的速度逐渐增大 C.质点 d 向下运动 D.质点 f 保持静止 a、 b、 c、 d、e、 f 时到达质点 a,质点 均静止在各 a 开始由平 5、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周期为 T,t=0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平衡位置位于x=3m 处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若a、 b 两质点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x a=2.5m,x b=5.5m,则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6、一列波长大于 1 m 的横波沿着x 轴正方向传播.处在x1= 1 m 和x2= 2 m 的两质点A、 B 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波长为4/3 m ( ) B、波速为1m/s C、 3s 末, A、 B 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D、 1s 末 A 点的振动速度大于 B 点的振动速度

高中物理机械运动机械波部分知识点及习题修订版

高中物理机械运动机械波部分知识点及习题修 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机械运动与机械波 Ⅰ.基础巩固 一、机械振动 1、机械振动: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做的往复运动. 振动的特点:①存在某一中心位置;②往复运动,这是判断物体运动是否是机械振动的条件. 产生振动的条件:①振动物体受到回复力作用;②阻尼足够小; 2、回复力:振动物体所受到的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外力. ①回复力时刻指向平衡位置;②回复力是按效果命名的, 可由任意性质的力提供.可以是 几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一个力的分力; ③合外力:指振动方向上的合外力,而不一定是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④在平衡位置处:回复力为零,而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一定为零.如 单摆运动,当小球在最低点处,回复力为零,而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 3、平衡位置:是振动物体受回复力等于零的位置;也是振动停止后,振动物体所在位 置;平衡位置通常在振动轨迹的中点。“平衡位置”不等于“平衡状态”。平衡位置是 指回复力为零的位置,物体在该位置所受的合外力不一定为零。(如单摆摆到最低点 时,沿振动方向的合力为零,但在指向悬点方向上的合力却不等于零,所以并不处于平 衡状态) 二、简谐振动及其描述物理量 1、振动描述的物理量

(1)位移: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 ①是矢量,其最大值等于振幅; ②始点是平衡位置,所以跟回复力方向永远相反; ③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就是振动图象. (2)振幅: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①是标量;②表示振动的强弱; (3)周期和频率:完成一次全变化所用的时间为周期T,每秒钟完成全变化的次数为频率f. ①二者都表示振动的快慢; ②二者互为倒数;T=1/f; ③当T和f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时(非受迫振动),则叫固有频率与固有周期是定值,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2、简谐振动:物体所受的回复力跟位移大小成正比时,物体的振动是简偕振动. ①受力特征:回复力F=—KX。 ②运动特征:加速度a=一kx/m,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高中物理-“机械波”练习题

高中物理-“机械波”练习题 1.如图所示,一列横波沿x 轴传播,t 0时刻波的图象如图中实线所示.经△t = 0.2s ,波的图象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其波长为2m ,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B ) A .若波向右传播,则波的周期可能大于2s B .若波向左传播,则波的周期可能大于0.2s C .若波向左传播,则波的波速可能小于9m/s D .若波速是19m/s ,则波向右传播 2.如图所示,波源S 从平衡位置y =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 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 =0.01s ,产生的机械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 =80m/s ,经过一段时间后,P 、Q 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 =1.2m 、SQ =2.6m .若以Q 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下图所示的四幅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S 、P 、Q 三点振动情况的是(AD ) A .甲为Q 点的振动图象 B .乙为振源S 点的振动图象 C .丙为P 点的振动图象 D .丁为P 点的振动图象 3.一列横波在x 轴上传播,t s 与t +o.4s 在x 轴上-3m ~ 3 的区间内的波形如图中同一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 ①该波最大速度为10m /s ②质点振动周期的最大值为0.4s ③在t +o.2s 时,x =3m 的质点位移为零 ④若波沿x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如图为一列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4s 时刻的波形图,若已知振源在坐标原点O 处,波速为2m /s ,则( D ) A .振源O 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 B .P 点振幅比Q 点振幅小 C .再经过△t =4s ,质点P 将向右移动8m D .再经过△t =4s ,质点Q 通过的路程是0.4m 5.振源O 起振方向沿+y 方向,从振源O 起振时开始计时,经t =0.9s ,x 轴上0至12m 范围第一次出现图示简谐波,则(BC ) A .此列波的波速约为13.3m /s B .t =0.9s 时,x 轴上6m 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下 C .波的周期一定是0.4s D .波的周期s n T 1 46.3+=(n 可取0,1,2,3……) 6.如图所示,一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轴上a 、b 两点相距12m .t =0时a 点为波峰,b 点为波谷;t =0.5s 时a 点为波谷,b 点为波峰,则下列判断只正确的是(B ) A .波一定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 .波长可能是8m C .周期可能是0.5s -5a 0

高中物理热学试题及答案

热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只知道下列那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A. 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 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 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D .该气体的质量、体积、和摩尔质量 2. 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B. 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分子的运动 C. 布朗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水分子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的结果 D.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3. 铜的摩尔质量为口(kg/ mol ),密度为p (kg/m3),若阿伏加徳罗常数为NA,则下列 说法中哪个是错毘.的 A. Im3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p NA/ 口 B . 1kg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p NA C. 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是(口/ N A) kg D .一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口/ p NA) m 4.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固体分子间的引力总是大于斥力 B. 气体能充满任何仪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C.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D. 分子间的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增大,而斥力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小 5. 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升高相同温度,内能增量相同 B. —定量0C的水结成0C的冰,内能一定减少

C. 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增大,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减少

D. —定质量的气体吸热,而保持体积不变,内能一定减少 6. 质量是18g的水,18g的水蒸气,32g的氧气,在它们的温度都是100 C时 A. 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B. 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不相同,氧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C. 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它们的内能不相同,水蒸气的内能比水大 D. 它们的分子数目不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7. 有一桶水温度是均匀的,在桶底部水中有一个小气泡缓缓浮至水面,气泡上升过程中逐 渐变大,若不计气泡中空气分子的势能变化,则 A. 气泡中的空气对外做功,吸收热量B .气泡中的空气对外做功,放出热量 C.气泡中的空气内能增加,吸收热量 D .气泡中的空气内能不变,放出热量 &关于气体压强,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从宏观上讲,气体的压强就是单位面积的器壁所受压力的大小 B. 从微观上讲,气体的压强是大量的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不断撞击器壁产生的 C.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的重力所产生的 D ?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1Pa= 1N/mf 9.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I ,现设法使其温度降低而压强升高,达到平衡状态n 则() A. 状态I时气体的密度比状态n时的大 B. 状态I时分子的平均动能比状态n时的大 C. 状态I时分子的平均距离比状态n时的大 D. 状态I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比状态n时分子平均动能大 10. 如图所示,气缸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气体,气缸的截面积为s,其活塞为梯形,它的一个 面与气缸成0角,活塞与器壁间的摩擦忽略不计,现用一水平力F推活塞,汽缸不动, 此时大气压强为P。,则气缸内气体的压强P为

物理机械波知识点总结

物理机械波知识点总结 导读:高中物理选修3-4机械波重要知识点 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波长、波速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⑴波长λ: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振动在一个周期内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波长。 ⑵频率f: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在任何介质中频率保持不变。 ⑶波速v:单位时间内振动向外传播的距离。波速的大小由介质决定。 波的干涉和衍射 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小孔继续传播的现象。产生显著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与波长相差不多。 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使某些区域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区域相互间隔的现象。产生稳定干涉现象的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相同,相差恒定。 稳定的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区和减弱区的空间位置是不变的,加强区的振幅等于两列波振幅之和,减弱区振幅等于两列波振幅之差。 判断加强与减弱区域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画峰谷波形图,峰峰或谷谷相遇增强,峰谷相遇减弱。二是相干波源振动相同时,某点到二波源程波差是波长整数倍时振动增强,是半波长奇数倍时振动减弱。干涉和衍射是波所特有的现象。

高中物理选修3-4重要知识点 相对论的时空观 经典物理学的时空观(牛顿物理学的绝对时空观):时间和空间是脱离物质而存在的,是绝对的,空间与时间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相对论的时空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相对时空观):空间和时间都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 相对论的时空观更具有普遍性,但是经典物理学作为相对论的特例,在宏观低速运动时仍将发挥作用。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时长尺短) 1.同时的相对性:指两个事件,在一个惯性系中观察是同时的,但在另外一个惯性系中观察却不再是同时的。 2.长度的相对性:指相对于观察者运动的物体,在其运动方向的长度,总是小于物体静止时的长度。而在垂直于运动方向上,其长度保持不变。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 1.简谐运动 (1)定义: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 (2)简谐运动的特征:回复力F=-kx,加速度a=-kx/m,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 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

选修1高中物理高中物理-机械波测试题

选修1高中物理高中物理-机械波测试题 一、机械波选择题 1.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向b传播,相距10.5m的a b 、两处的质点振动图象如图中a b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该波的振幅可能是20cm B.该波的波长可能是14m C.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5m/s D.该波由a传播到b可能历时11s 2.如图所示分别为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图像和在x=6m 处的质点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像,则这列波() A.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5m/s B.沿x 轴的负方向传播,波速为2.5m/s C.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00m/s D.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波速为100m/s 3.一列简谐横波在t=1 3 s时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是质 点Q的振动图象。则() A.该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该列波的波速是1.8m/s C.在t=1 3 s时质点Q 3 D.质点P的平衡位置的坐标x=3cm 4.有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橫波,从某时刻开始,介质中位置在x=0 处的质点a和在

x=6m处的质点b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1图 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这列波的最大波长为24m B.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这列波的最大传播速度为 3m/s C.若波的传播速度为0.2m/s,则这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D.质点a处在波谷时,质点定b一定处在平衡位置且向 y 轴正方向振动 5.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波向右以4 m/s 的速度传播,振幅为A。某一时刻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a、b两质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个质点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 B.再经过 0.25 s,a质点回到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 C.再经过 0.5 s,a、b两质点位移第一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在接下来的 0.5s 内 a质点的路程为2A 6.两列简谐波的振幅都是20cm,传播速度大小相同,实线波的频率为2Hz,沿x轴正方向传播,虚线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某时刻两列波在如图所示区域相遇,则(). A.平衡位置为x=6cm的质点此刻速度为零 B.平衡位置为x=8.5cm处的质点此刻位移y>20cm C.从图示时刻起再经过0.25s,平衡位置为x=4cm处的质点的位移y=0 D.随着波的传播,在相遇区域会出现某质点的振动位移达到y=40cm 7.一列横波沿x轴传播,图中实线表示t=0时刻的波形,虚线表示从该时刻起经0.005s 后的波形______.

高中物理最新试题精选 热学部分

高中物理最新试题精选 热学部分 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所含的热量就增多 B.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C.热量和功的单位与内能的单位相同,所以热量和功都作为物体内能的量度 D.热量和功是由过程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的状态决定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B.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3.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将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二者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固体很难拉伸,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4.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处于平衡状态.设r1<r0<r2,则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势能[] A.一直减小B.一直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5.对于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如果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 A.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C.若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增大,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D.若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增大,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减小 6.已知某理想气体的内能E与该气体分子总数N和热力学温度T的乘积成正比,即E=kNT.现对一有孔的金属容器加热,加热前后容器内气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加热前后容器内气体的内能E之比为[] A.m1/m2B.m2/m1C.1D.无法确定 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R出发,分别经历如图2-1所示的三种不同过程的状态变化到状态A、B、C.有关A、B、C三个状态的物理量的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1 A.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vA>vB>vC

高中物理专题练习36 机械波

专题练习(三十六) 机械波 1.(.·九江联考)下列物理现象中; (1)在春天里在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 (2)“闻其声而不见其人”: (3)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 (4)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 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 ) A .①反射、②衍射、③干涉、④多普勒效应 B .①折射、②衍射、③多普勒效应、④干涉 C .①反射、②折射、③干涉、④多普勒效应 D .①衍射、②折射、③干涉、④多普勒效应 2.(.·安 徽高考)一列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 =0时波形如图1所示,已知波速为10 m/s ,则t =0.1 s 时正确的波形应是图2中的( ) 图1 解析:由图象可知,λ=4 m ,又由T =λv =410 s =0.4 s ,当时间为0.1 s 时该波传播了1 4个周期, 判断此刻波形有多种方向,方法一:简谐波波形向x 轴正方向平移1 4 λ;方法二(特殊点振动分析):x

=0处质点经1 4个周期运动到平衡位置,x=1 m处质点在t=0时向y轴正方向运动,经1 4 个周期运动 到波峰位置.由此判断C正确. 答案:C 3.(.·丹东联考)一列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波形图如图甲所示,a、b、c、d是波传播方向上的四个振动质点的平衡位置.如再过3/2个周期,其中某质点继续振动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质点是() A.a处质点B.b处质点 C.c处质点D.d处质点 解析:画出再过3/2个周期后的波形图,O处质点处于波谷,c处质点处于波峰,b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O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所以图乙是O处质点的振动图象,选项D正确. 答案:D 4.一列简谐横波以1 m/s的速度沿绳子由A向B传播,A、B间的距离为3 m,如图甲所示.若质点B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质点A的振动图象为丙图中的() 解析:由质点B的振动图象可知,周期为4 s.波长为4 m.由A、B间的距离为3 m,质点A 振动比B超前3T/4.画出AB之间的波形图,由波形图可知,质点A的振动图象为丙图中的D. 答案:D 5.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此时P点沿y轴的正方向运动,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长为0.6 m

(word完整版)高中物理热学试题及答案

热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只知道下列那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A.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D.该气体的质量、体积、和摩尔质量 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B.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分子的运动 C.布朗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水分子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的结果 D.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3.铜的摩尔质量为μ(kg/ mol),密度为ρ(kg/m3),若阿伏加徳罗常数为N A,则下列说法中哪个是错误 ..的 A.1m3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 A/μ B.1kg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 A C.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是(μ / N A)kg D.一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μ / ρN A)m3 4.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分子间的引力总是大于斥力 B.气体能充满任何仪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D.分子间的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增大,而斥力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小 5.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升高相同温度,内能增量相同 B.一定量0℃的水结成0℃的冰,内能一定减少 C.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增大,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减少 D.一定质量的气体吸热,而保持体积不变,内能一定减少 6.质量是18g的水,18g的水蒸气,32g的氧气,在它们的温度都是100℃时A.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B.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不相同,氧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C.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它们的内能不相同,水蒸气的内能比水大 D.它们的分子数目不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7.有一桶水温度是均匀的,在桶底部水中有一个小气泡缓缓浮至水面,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若不计气泡中空气分子的势能变化,则 A.气泡中的空气对外做功,吸收热量 B.气泡中的空气对外做功,放出热量 C.气泡中的空气内能增加,吸收热量 D.气泡中的空气内能不变,放出热量 8.关于气体压强,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从宏观上讲,气体的压强就是单位面积的器壁所受压力的大小 B.从微观上讲,气体的压强是大量的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不断撞击器壁产生的 C.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的重力所产生的 D.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1Pa=1N/m2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机械波”练习题

1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机械波”练习题 1.如图所示,一列横波沿x 轴传播,t 0时刻波的图象如图中实线所示.经△t = 0.2s ,波的图象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其波长为2m ,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B ) A.若波向右传播,则波的周期可能大于2s B.若波向左传播,则波的周期可能大于0.2s C.若波向左传播,则波的波速可能小于9m/s D.若波速是19m/s ,则波向右传播 2.如图所示,波源S 从平衡位置y =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 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 =0.01s ,产生的机械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 =80m/s ,经过一段时间后,P 、Q 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 =1.2m 、SQ =2.6m.若以Q 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下图所示的四幅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S 、P 、Q 三点振动情况的是(AD ) A.甲为Q 点的振动图象 B.乙为振源S 点的振动图象 C.丙为P 点的振动图象 D.丁为P 点的振动图象 3.一列横波在x 轴上传播,t s 与t +o.4s 在x 轴上-3m ~3m 左 0.2m 右 P S y x 甲 O T 2T y x 丙 O T 2T y x 乙 O T 2T y x 丁 O T 2T x /m y /m

2 的区间内的波形如图中同一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 ①该波最大速度为10m /s ②质点振动周期的最大值为0.4s ③在t +o.2s 时,x =3m 的质点位移为零 ④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各质点刚开始振动时的方向向上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如图为一列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4s 时刻的波形图,若已知振源在坐标原点O 处,波速为2m /s ,则( D ) A .振源O 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 B .P 点振幅比Q 点振幅小 C .再经过△t =4s ,质点P 将向右移动8m D .再经过△t =4s ,质点Q 通过的路程是0.4m 5.振源O 起振方向沿+y 方向,从振源O 起振时开始计时,经t =0.9s ,x 轴上0至12m 范围第一次出现图示简谐波,则(BC ) A .此列波的波速约为13.3m /s B .t =0.9s 时,x 轴上6m 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下 C .波的周期一定是0.4s D .波的周期s n T 1 46 .3+= (n 可取0,1,2,3……) 6.如图所示,一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轴上a 、b 两点相距12m .t =0时a 点为波峰,b 点为波谷;t =0.5s 时a 点为波谷,b 点为波峰,则下列判断只正确的是(B ) A .波一定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 .波长可能是8m C .周期可能是0.5s D .波速一定是24m /s x /m y /cm 8 O 10 6 2 4 12 x /m y /cm -55 b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