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

篇一:自然地理专业野外实习报告范本

秦皇岛石门寨野外实习报告

一.序言

为了加深同学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拓宽同学的知识面,丰富同学野外实习经历,增强同学自我探索的精神,我们城规教研室为我们争取到了外出实习考察的机会。11月7日我们开始了为期六天的实习。在我系主任康国定教授,周秀慧,杨莉老师和杨宏伟辅导员的带领下我们向实习地点进发了。

这次我们的实习区域在我国北方唯一的不冻港所在的美丽的海滨城市—秦皇岛市境内,南起北戴河海滨秦皇岛,北至花场峪、义院口,东起山海关,张崖子,西至瓦家山等地,总面积约为120K㎡。秦皇岛市石门寨北方地质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28KM。该区自然地理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行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

实习区交通十分方便,(北)京——沈(阳)铁路贯穿实习区南部,并有地方铁路秦(皇岛)——青(龙)线,能通往山区。公路以秦皇岛市为中心,四通八达。海运目前尚无客运,但新建的油港及煤港货运从秦皇岛港可同我国沿海各港和世界各地。秦皇岛经济以水产业跟工业为主,工业生产以建材,轻工,食品桥梁为主体,其优越的自然资源及地理位置对该市进一步开放,搞好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的实习任务十分明确,主要有:

1 通过地貌野外实习了解和掌握地貌形态的测量与描述,地貌物质结构的观测与描述,地貌成因的类型以及地貌的相对年龄。

2 地质方面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掌握不同地质作用,岩层的产状,以及各种岩石的产状。

3 通过水文野外实习观察河流水文和海洋水文,观察了解其中相关的自然地理要素。经过老师的知道和同学们的努力探索本次考察实习较圆满的成功了,我们从更广,更深,更新的角度全面的学习了一些自然地理的知识。

二.综述

地质方面,本区位于燕山沉降带东段,山海关隆起的东南边缘,又因现代燕山隆起与渤海拗陷的过渡带以及燕山山脉由东西转转向北东向的肘状部位,应力比较集中,故新、老构造均比较发育。据地矿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资料,本区断裂构造发育,其中以 NNE向断裂最为发育,其次为NW向断裂、NE--NEE向断裂和EW向断裂,此外,在山海关之北尚发育有环状断裂.

地貌方面,石门寨地区位于秦皇岛市北二十八公里,行政上属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乡。本区地处我国燕山山脉的东麓,渤海之滨,北、东、西三面为低山,地势陡峻,区内山峰(西部大平台)的最高海拔636。2米,一般海拔低于500米。属于中浅切割的低山丘陵区,该区地形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区内沟岭纵横,脊峰重叠,岭脊走向南北为主。发源于青龙境内的大石河从北向南蜿蜒流经该区,成为区内最大的一条河流,汤河从北向南流经该区的西南隅,为区内第二大河。两河分别在山海关和秦皇岛注入渤海。新生代以来,本区发生频繁的间歇性升降运动,总趋势为上升运动,从构造上看,这是一个构造剥蚀山丘陵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内外营力的长期塑造,形成了本区形态各异,规模不同,成因类型复杂多样的地貌特点。

水文方面,实习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北戴河,除大石河发源于青龙县牛心山区以外,其他均源于抚宁县北部山区,各河均为独流水域,河源短、流急,流量随季节变化教大,平均水深0.5米左右,洪期水深可达2-3米。

三.地质

地层本实习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除较普通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有一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所有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中生界的上三叠统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岩石

1. 花岗岩出露于东部张崖子村附近,或西南部鸡冠山下,沉积不整合在马岭组石英砂岩之下。岩石为肉红或灰白色,但岩体分布很不均匀,结构构造变化很大。

2. 沉积岩:含海绿石的石英砂岩、纯灰岩、豹皮状灰岩、含微层理的白云质灰岩。含海绿石的石英砂岩,位于张崖子的青白口群龙山组含有表面被风化成黄褐色内部为灰白色的中粗粒石英净砂岩,浅海相沉积,含海绿石和少量云母。

3. 变质岩:断层角砾岩,又称压碎角砾岩、构造角砾岩。是岩石因构造作用发生破碎所形成的角砾状岩石,角砾大小不等,具棱角,岩性与断层两侧岩石相同,并被成分相同的微细碎屑及后生作用水溶液中的物质所胶

结。

构造本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

古生界),而侏罗系属太平洋火山活动带 ,除普遍缺失中奥

陶统至下石炭统,三叠系,白垩系及第三系之外,其他时代地

层发育良好 ,出露较全,各地层单位划分标志明显,化石丰

富,很具有代表性,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青白

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中石炭统,二叠系, 中生界侏罗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结束了早元古代地槽发展阶段,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地质发展阶段。新生代时期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南部的海岸区则下沉,遭受海侵。因此,山区河谷内有阶地形成,并普遍向南,即向海洋方向倾斜。

矿产实习区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铝矿。成因类型既有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型,又有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岩浆热液型。非金属矿产也较多,主要有煤,耐火黏土,石灰岩,石英砂岩及重晶石等。除重晶石为岩浆型外,余均为沉积型。

四.地貌

构造地貌

1.褶皱地貌本区为一轴向近南北的向斜构造,中侏罗蓝旗祖的安山岩系和早侏罗世北票

组煤系地层,不整合叠置在古生代向斜之上,并构成该区纵贯南北的主要山岭。这种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称为逆地貌,其成因主要是由于向斜核部的安山岩系较两翼地层岩石坚硬,不易风化剥蚀而致。

2.断层地貌本区断裂构造发育,纵横交错。这些断裂构

造破坏了向斜构造的完整形态,将该区地表切割成大

小不同的断块,其主要地貌类型有:断块山、地垒、

地堑及断层崖、断层三角面等。如鸡冠山地堑、大平

台断块山、鸡冠山断层三角面等。

3.水平岩层地貌在鸡冠山——大平台汤河北岸谷波,可

见到由水平岩层构成的6——7级构造阶地。其成因与水平岩层的软硬互层结构密切相关。阶地面和阶地陡坡的上部,由坚硬的石英砂岩构成,陡坡下部由易被剥蚀的软弱页岩构成。

4.侵入岩地貌各种不同产状侵入于地表之下的侵入岩体,后期被剥露出地表形成该区次

成构造地貌。它们基本保持原侵入形态。例如:在沙锅店可见到沿断裂侵入的岩脉,形成岩脉丘陵。

重力地貌

1.崩塌地貌本区崩塌地貌多见于单面山和猪背岭的断崖坡一侧,在河流凹岸和断层崖分

布地段十分多见。崩塌物质堆积在斜坡或陡崖的下部,形成倒石锥和倒石裾。如在张崖子和柳江西南大石河右岸等单面山断崖坡的一侧,崩塌岸和倒石锥很典型。

2.滑坡地貌本区的滑坡现象见于区内东南角潘桃峪村东大石河河谷东岸,此滑坡发生在大

石河蛇曲凹岸的花岗岩岩体中,滑壁倾角陡,为深层基岩滑坡,保存完好。滑体、滑壁、滑坡洼地、滑动面及滑动带等滑坡地貌形态均能看到。

岩溶地貌

1.溶沟和石芽在本区沙锅店和东部落一带石灰岩地区发育完好,这里的石芽高1.5米左右,远远望去,如雨后春笋,

挺立于地表,石芽间凹槽为溶沟,沟中有少量岩溶堆积物。

此外,在沙锅店村东小山坡上,发育在平缓斜坡下部的石

芽,常被坡积物等松散堆积物埋藏或半埋藏,形成埋藏石

芽或半裸露石芽。

2.溶洞本区溶洞十分发育,沿大石河凹岸发育,溶洞数量多、规模小。此外,在海拔170-200

米左右,有一些规模较大的溶洞。

流水地貌

流水地貌是本区普遍发育的一种地貌,大石河和汤河

是石门寨地区的两条主要河流。汤河仅流经本区的西南

角,流域面积很小,河谷地貌也比较简单。大石河为区内

最大的一条河流,支流众多,该河流经石门寨的广大地区,

塑造了较复杂的河谷地貌。区内的韩家岭、大岭、大洼山、

450高地及秋子峪一线为两河流的分水岭。大石河河床具

有坡降大、流水急,侵蚀作用大于堆积作用的山区河流的特点,支流河谷多呈“V”形,谷窄坡陡,河谷中仅有一、二级阶地形成,且多分布于河流凹岸。阶地面狭窄,阶地陡坎高度较大,为基座阶地。地势平缓处可见堆积阶地五.水文

河流(大石河为例)

每条河流都有河源和河口。河源是河流的发源地,河口是

河流的终点。即河流流入海洋、河流、湖泊或沼泽的地方。除

河流和河口外,每一条河流又可分为上、中、下游三段。各段

的特点是:上游比降大,多瀑布急滩、流速大、流量小、冲刷

占优势,河槽多为基岩或砾石;中游比降与流速减小,流量加

大,冲刷淤积都不严重,河槽多为粗砂;下游比降与流速更小,

流量更大,淤积占优势,多浅滩,沙洲和泛滥平原,常形成三角洲平原。

大石河是石门寨地区的一条大河。雨季多水,由于山区地势坡降大,降落到地表的雨水很快汇集到河槽中去,短时间内河水水位急剧升高,河水漫溢两岸,河水的流速、流量也随之增大。而在枯水季节河道干涸或仅有少量的水占据河槽。这一方面是因为大石河的汇水面积不大,另一方面是由于该区岩溶地形发育,大量的地表水从落水洞渗漏于地下暗河中,运移到河流下游,以造成地表水干涸或少水的现象。

潘桃峪——秦皇岛为大石河的下游。此河段地势平缓,河谷宽阔,水流缓慢,但河水流

量更大。淤积作用占主要优势,河床质为中细砂及淤泥,多浅滩沙洲。

海洋

纵观秦皇岛地区海岸不难看出,它一部分凸向海中,一部

分凹向陆地,构成了一种弯曲波状的岬角式海岸。秦皇岛、山

海关、北戴河分别位于海岬部位,在海岬地带,海岸基岩裸露,

水深坡陡,坡能聚合,是海蚀作用为主的地区,海水动力(主

要是波浪作用)强烈掏蚀撞击岸岩的基石,在海岸带形成各种

海蚀地形,如海蚀洞穴、海蚀崖等。

秦皇岛地区海水波浪多为风成波,海水在风的作用下形成前进波,即沿着波射线前进,波浪前波陡于后波,越接近海岸,受海底磨擦力影响,波浪前波越陡

于后波,如遇到礁石,形成破浪。在海岬地带,由于波能集中,波浪形成拍岸浪。在海湾地带,波能逐渐衰减,波浪所搬运的泥沙在此带沉积下来,波浪越接近海岸,波峰线越同海岸线平行。由于受海底影响,越接近海岸,波浪后坡赶上前坡,形成波浪的倒卷和破碎。

六.结束语

为期六天的野外实习结束了,在专业知识方面我们了解了石门寨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初步感受到了自然地理各要素对工农业生产

和居民生活的影响。让我们在书本之外以一种令人终

身难忘的形式对自然地理有了全新的感受和认识。因

为我们是刚刚接触全面自然地理的初学者,也是第一

次外出考察实习,所以我们很难找到有什么突出的问

题并给出具体的建议。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实习中有所

突破。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收获外,本次外出考察

实习作为一次大型的班级活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本

专业同学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我们的进一步了解。实

习过程中我们互帮互助,努力协作。此外,作为人生

中一段难忘的旅途,我们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收获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懂得了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一切的血汗都是值得的。

真诚的希望我们以本次考察实习为起点,以全新的姿态和态度投入自然地理的学习中,此外也要努力的为自己未来奋斗。相信我们的实习会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出彩的一页。

篇二: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模板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峨眉山黄湾乡阶地的认识(西南交大峨眉校区)

系别:资源环境学院

班级:11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1班学号:2021041017 姓名:陆远

指导老师:冯文兰、仙巍、陈军、柳锦宝

题目

峨眉山黄湾乡阶地的认识(西南交大峨眉校区)

一、实习地点:峨眉山后山黄湾乡至龙门洞二、实习时间:2021年7月6、7日三、实习天气:晴天、小雨

四、实习目的: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沿路的观察,对阶地有了一些

简单的认识,了解当地的地貌特征和岩层。

五、实习内容:

1、峨眉山断层分布于峨眉山南东侧。在本区域范围内,由西南杨村铺附近,北东经张山,至峨眉山市中区。区内长约40多公里,走向北东,倾向北西,断面波状。倾角45~70度。北西盘逆冲于南东盘之上。北西盘往往发育拖拽褶皱和派生断层,南东盘地层局部倒转,并伴生一系列小褶皱和小断层。该断层最大断距部位在其核部,断距达3500余米,即北西盘峨眉山花岗岩逆冲于南东盘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之上。而北东段,也就是位于峨眉断陷盆地北西边缘,大部分被第四系掩盖,呈断续出露。如:凉水井、四零医院等地。其表现为北西盘上白垩统灌口组逆冲于南东盘上第三系之上,并使之倒转。

2、峨眉山背斜位于张沟--洪椿坪一带,轴向南北,长约7公里。北端被观心庵断层和万年寺断层斜切而不能北延;南端被峨眉山断层斜切而不能南延。其核部宽缓,出露最老岩层为峨眉山花岗岩。两翼不对称,西翼展布约18公里,出露地层为震旦系-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倾角10~12度;东翼展布约5公里,出露地层为震旦系-下第三系,倾角16~50度,新开寺以东的地层多已倒转。为一轴向西倾的斜歪背斜。

3、峨眉山堆积地貌峨眉平原在构造上是一断裂下陷带,由于峨眉断块山上升,侵蚀作用强烈,为峨眉平原的块积提供了物质来源。据地质考察证明,在沉积基底上堆积了第三纪以来各时代的河湖相地层达300余米。峨眉平原面积约200KM,海拔400~~490米。大致以峨嵋河为界,北面主要由峨嵋河及其支流双福河、粗石河冲积而成近代冲积平原。以南则为不同时代的洪—冲积扇堆积,以及冰水堆积而成。

洪—冲积扇分布在峨眉山、二峨山山前地带,它们的大小和形成时期各不相同。其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由张沟、柳溪河等冲积而成的高桥洪—冲积扇。扇顶位于高桥,相对高度30米,以3%~~3.5%的坡度向东北方向倾斜,至鞠槽、青龙场一线相对高度为17米,坡度减为0.5~~1%高桥洪—冲积扇,除西北侧

被临江河左河床(王曹)切割外,其余扇面保存较完好,多以垦为农田。高桥洪—冲积扇从张沟出口自高桥附近,为黄色粘土及砾石层组成,厚度约20米,砾石大小混杂,分选性差,大者可达2~~3米,以花岗石、玄武岩居多,有人疑为冰川堆积,扇面上还点缀着侏罗系砂叶岩构成的残丘,相对高度10~~15米。在山丘地带,如报国寺、师范校等处,还分布有范围不大,坡度大,物质来源近、

堆积厚度不大的洪积扇(冲出锥)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常以不对称垒迭式洪积扇出现。新扇位于老扇北侧,以涧曹沟洪积扇最为典型。

4、峨眉山气候峨眉山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其气候除受辐射,大气环流的制约外,地形地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峨眉山在“峨眉平原”的西南尽头陡然屹立,座西向东,南北走向,西面为二三十度的缓冲斜坡与西部群山接壤,东边为陡峭的摄身

篇三:区域地理野外实习报告1

区域经济地理

实习报告

院系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

班级 08级地理科学1班

姓名李云龙

导师刘长运白景峰

刘国旭戚鹏程

日期 2021.5.11 ——5.14

目录

一、前言

(一)实习目的及行程

(二)区域简介

二、实习内容

第一章镇平石佛寺、五道幢、化山村

第二章荷花洞、宛西制药、西峡汽车水泵有限公司

第三章淅川铝业有限公司、淅川减震器厂、范蠡公园

第四章丹江大观苑、陶岔渠首、桔子林

三、后记

前言

(一)实习目的及行程

2021年5月11日到5月14日,我们南阳师范学院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08年级进行了为期四天的题为”区域经济与城市规划”的实习。这次实习的主旨是: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和分析区域经经济的发展中的优势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城市规划中出现的问题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本次实习的目的地是南阳西峡、淅川等九个县。整个实习的时间安排是5月11日当天从学校出发先到达南阳镇平石佛寺,在对当地玉雕产业大概了解后,驱车赶往西峡五道幢,对景区整体感知欣赏后,来到依托旅游产业而发展起来的双龙镇化山村,调查分析该地的因旅游而得以致富的原因,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二天,从昨晚住宿处化山村离开后,先是对荷花洞的喀斯特地貌了解后,来到了著名的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对公司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研究学习。之后,又来到宛西制药控股的子公司—西峡汽车水泵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了公司历史并参观了公司的工作车间。在实习第三天,

即5月13日,我们在南阳淅川分别参观了淅川铝业集团公司和淅川汽车减震厂,对两个公司进行了相关了解,并就其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在当天下午我们攀登了范蠡公园所在的—牛尾巴山,对淅川县城整体布局和楚文化进行了分析了解。

在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参观游玩了丹江大观苑,并分析其中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之后来到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陶岔渠首,对这一宏伟工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本次实习的最后,于邓州附近愚山南坡处,我们一行了解分析了该地橘子得以在此处生长的原因,并对橘子的生长习性进行了了解学习。

(二)区域简介西峡是一个因发掘大量恐龙蛋化石群被誉为“二十世纪世界第九大奇迹”而闻名中外的“恐龙之乡”,她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西邻陕西省,南距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地境仅35公里,系豫、鄂、陕三省交汇处的“金三角”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北部是海拔高、坡度大的中低山地,南部是鹳河谷地,两侧是起伏大的低山丘岭。同时河流众多,属长江流域丹江水系的鹳河纵贯全县南北,并与526条大小河流呈羽状分布于崇山峻岭之中,主要

河流有鹳河、淇河、峡河、双龙河、丹水河等。由于该区正处于亚热带向暖湿带过渡地带,因此气候类型属北亚热带季风区大陆性,整体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素有“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之称。西峡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古史记载,西峡“陆通秦晋,水达吴楚”;“山产百货风行,千里万商云集”。自古以来,许多圣哲贤达、历史名人曾在西峡留下了传奇遗踪。同时境内资源丰富,景色秀丽,是河南省资源大县和区域大县,被誉为“绿色王国”和“天然药库”,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所涉及的药材共有1800多种,目前在西峡发现的药材就有1300多种。依托其历史和资源等优势,该区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体系,即,以猕猴桃为主的林果业、山茱萸为主的中药材、香菇为主的食用菌和生态旅游四大主导产业,以及医药制造、冶金建材、汽车配件铸造、农副产品加工四大工业体系。其综合经济实力在南阳市和河南省增长较

快,先后被评为中国“名优特经济林——猕猴桃之乡”,中国“名优特经济林——山茱萸之乡”,“中国恐龙之乡” 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北纬32°55′-33°23′,东经

110°58′-111°53′,属南阳市。西邻湖北省郧县,西北接陕西省商南县,南与湖北省老河口市和丹江口市接壤。总面积2798平方千米,人口70.73万(2021年)。下辖2个街道、11个镇、4个乡:龙城街道、商圣街道、荆紫关镇、老城镇、香花镇、厚坡镇、九重镇、盛湾镇、金河镇、寺湾镇、仓房镇、上集镇、马蹬镇、西簧乡、毛堂乡、大石桥乡、滔河乡,共有520个村(居)委会。

该县地处伏牛山山区,境内群山起伏,沟河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7°C,年降水量817.3毫米,无霜期230天,物产丰富,气候宜人,风景名胜众多。有被誉为“亚洲的水库之王”、“流动的黄金海”、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雄伟壮观的天下第一渠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奇峰林立、迂回曲折的丹江小三峡;中州四大名刹之一香严寺,飞瀑鸣泉的世外桃源坐禅谷,如梦如幻的神奇世界八仙洞;被誉为绿色海洋、天然氧吧的龙山景区;北方13省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荆紫关清代一条街等等著名景点16个。其中丹江风景名胜区、千年古刹香严寺、清代五里长街被列为河南省8大重点旅游线路之一。

淅川县不经国道,不通铁路,人称河南“小西藏”,特殊的县情使淅川在一定时期内处于滞后状态。1985年,全县财政收入1701万元,人均纯收入125.9元,92%的农民处于温饱线以下,80%的行政村不通路、不通电,人畜饮水全靠肩

挑屋檐接,劳力中文盲、半文盲比重高达86%。1986年,淅川县被国务院重点为贫困县,1994年又被列入《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重点县。

淅川县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县、生态示范县、旅游名县”这一目标,强力实施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战略,,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不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大工业企业治污力度,最终取得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农业特色产业为基础,工业为主体,三次产业良性互动,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经济强县格局。202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0.2亿元,是2021年的2.3倍,人均突破1200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8亿元,按可比口径比2021年净增1.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5.3:55.6:19.1,二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

农业结构调整。培育了“双椒”、湖桑、林果、烟叶等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宝春源、丹江湖乳业、春雨葛业等为龙头的10余家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带动辐射能力增强。农产品名牌效应扩大。2021年,县完成农业产值30.3亿元,比2021年净增9亿元。

旅游开发力度加大。高起点编制了丹江风景名胜区发展总体规划和主要景区详规。景区建设快速推进,香严寺维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建成了坐禅谷、福森生态苑等一批精品景区。旅游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丹阳宾馆、楚都饭店晋升三星级宾馆。丹江风景名胜区纳入伏牛山地质公园成功申报为世界地质公园,“渠首—丹江—香严寺—坐禅谷”成为全省精品旅游线路。商贸流通日趋繁荣。交通运输、房地产、金融保险、文化休闲业得到较快发展。202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2亿元,出口创汇282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073万美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4亿元,比2021年翻了一番。

第一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