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防治课程标准

禽病防治课程标准
禽病防治课程标准

禽病防治课程标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禽病防治》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禽病防治

课程类别:专业能力

课课程学时:56

课程学分:4

适用专业:畜牧兽医专业

1.前言

1.1 课程性质《禽病防治》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能力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临床常见禽病的诊断的防治技能。本课程通过对临床常见禽病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常见禽病的诊断、预防、治疗与扑灭的专业技能。加强学生对常见禽病防治措施临床应用技能的培养与练习,使学生能够独立诊断禽病,并能提供合理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禽病防治课程以《动物解剖生理》、《动物微生物》、《动物病理》、《动物药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等课程为基础。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在行业、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家禽疾病防治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重新进行了整合,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以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畜牧人才需求的改变和现代畜牧业的需求,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兽医师考评部相关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模块。

课程内容设计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的选取要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现场课、校内生产基地、校企合作基地等多种途径,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

通过该课程学习,掌握常见禽病的发生病因、各种禽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临床症状、主要病理学变化、主要临床诊断方法及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的预防措施与发病后的治疗或控制措施。使学生能对生产中的各种禽进行正确的诊断,并可提供合理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能对临床常见禽病进行初步临床诊断及控制。

能对常见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制定综合防治措施。

能针对常见禽传染病制订免疫程序。

4.实施建议

4.1 教材编写

4.1.1 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4.1.2 教学应将禽病防治分解成若干模块的工作项目,侧重每个项目的知

识点,结合每个知识点组织教材内容。教材的编写要加强禽病防治的防制部分的内容,突出预防为主的理念。

4.1.3 教材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当地的生产实际相结合,与当地常见多发病相结合。

4.1.4 教材的编写除了本校专业课教师参与外,还应邀请大型企业兽医总监、兽医师、高级兽医师共同参与编写。

4.1.5 教材的各项目应包括:教学目标、工作任务、实践实验教学、相关理论知识、相关实践实验知识。

4.2 教学方法

4.2.1 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项目课程教学方法,立足于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工作任务引领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应使禽病教学的内容和实际应用一致。

4.2.2 对常见多发禽病采取重点讲授与实践的教学方法,可以多做几次现场课,让学生学会:常见多发禽病的诊断方法、防治措施;能举一反三的自学其他禽病。

4.2.3 在教学过程中,广泛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可见,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现场课教学,以达到知识的真正内化。

4.2.4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质。

4.3 教学评价

4.3.1 本课程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想结合的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让学生完成工作中所要求的各项任务,并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4.3.2 关注评价的多元化,结合课堂提问与练习、学生作业、实训成果、技能竞赛及考核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

4.3.3 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禽病防治学习有极大兴趣并多接触实践的同学应多给予鼓励,带动其他人的学习积极性,全面综合评价学生实际能力。

4.4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4.4.1 注重禽病防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得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造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禽病防治的理解与掌握。

4.4.2 建议充分利用学校动物医院禽病门诊及实验室的对外服务职能,增加禽病现场课时数,通过对真实的就诊病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禽病诊断与防治知识的掌握。

4.4.3 建立禽病典型症状与剖检变化图库,通过多媒体课的形式多次播放,使学生更快掌握各种禽病的诊断要点。

4.4.4 积极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学习各大院校相关禽病精品课程。

5.编制说明

5.1 本标准由南阳农业职业学院与南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制定。

5.2 执笔:李伟。

5.3 审核:李生涛。

5.4 时间:2016年3 月 1 日。

禽病防治考试题及答案课稿

禽病防治考试题及答案 2010-07-14 00:25:08 来源:畜牧网浏览:8052次 一、名词解释 高致病性禽流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马立克氏病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鸡毒支原体感染禽霍乱 二、填空题 1、我国的HAPI主要由亚型引起。 2、新城疫的主要特征是、、及。 3、新城疫病毒表面的和构成纤突,在病毒的上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 4、根据不同毒株对鸡的致病性差异,将新城疫病毒分为3种类 型:、和。 5、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属于科属。 6、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可在增殖,通过接种后,形成的特征病灶。 7、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属于科,属。 8、马立克氏病毒是一种典型的病毒,它以三种类型和细胞相互作 用:、、。 9、禽白血病的病原是,属于科,属。 10、鸭肝炎病毒属于科,属。 11、鹅细小病毒感染又称,本病主要侵害,以传播 快、、、、为特征。 12、鸡毒支原体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天后可形成样菌落。 13、多杀性巴氏杆菌用染色法呈明显的。 14、根据细菌的和,将多杀性巴氏杆菌分为不同的血清型。

15、鸡球虫病通常由科球虫所引起。 三、选择题 1、下列病毒中,属于双股RNA病毒的是()。 A.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B.新城疫病毒 C.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D.马立克病毒 2、下列病毒中不属于疱疹病毒科的是()。 A. 鸭瘟病毒 B.马立克氏病病毒 C.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D.鸭肝炎病毒 3、鸡球虫病的诊断常用()。 A.银染色法 B.血清学方法 C.饱和盐水漂浮法 D.显微镜直接观察 4、目前已发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主要有()亚型。 A.H5N7、H7N1 B.H5N1、H7N7 C.H5N2、H7N1 D.H9N1、H7N7 5、鸡新城疫常用的诊断方法为()。 A.免疫电泳试验 B.琼脂扩散试验 C. RT-PCR D. HI 6、鸡马立克氏病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为()。 A.HI B.病毒中和试验 C.琼脂扩散试验 D.ELISA 7、禽霍乱肝脏的病理变化主要是( )。 A.肝硬化 B.肝脂肪样变 C.肝肿大质脆 D.肝肉样变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鸭瘟俗称“大头瘟” B.鸭病毒性肝炎主要发生于成年鸭 C.小鹅瘟的临床特征是食欲废绝、严重下痢 D.鸡霍乱可以传染给鸭 四、问答题 1、简述流感病毒的流行特点? 2、试述禽流感的主要临床特征? 3、简述禽流感的大体剖检病变? 4、简述禽流感的主要预防控制措施及其公共卫生学意义? 5、简述鸡新城疫的主要流行特点? 6、简述鸡新城疫的主要临床症状?

学习情境六禽病防治

学习情境六禽场经营管理 1、家禽的免疫接种方法有哪些? 2、简述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临床表现、典型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 3、简述鸡新城疫的病原、临床表现、典型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 4、简述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临床表现、典型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 5、简述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原、临床表现、典型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 6、简述马立克氏病病原、临床表现、典型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 7、简述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临床表现、典型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 8、简述产蛋下降综合征的病原、临床表现、典型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 9、简述禽痘的病原、临床表现、典型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 10、简述禽沙门氏菌病的临床表现、典型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 11、简述禽大肠杆菌病的临床表现、典型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 12、简述禽霍乱的病原、临床表现、典型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 13、肉鸡腹水症的病因是什么?在生产中怎样预防? 14、简述鸭瘟的病原、临床表现、典型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 15、简述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临床表现、典型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 16、简述小鹅瘟的病原、临床表现、典型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 17、如何预防和控制鸡球虫病? 18、分析鸡群免疫后仍然爆发马立克氏病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家禽的免疫接种方法有哪些? 家禽的免疫接种方法通常有以下五种:(1)滴鼻、点眼。一手握住雏鸡,并用食指堵住下侧鼻孔,另一只手用滴管吸取疫苗滴入上侧鼻孔或眼睑内,待鸡将疫苗吸入后,方可放鸡。(2)刺种。展开鸡的翅膀内侧,暴露三角区皮肤,避开血管,用刺种针蘸取疫苗刺种1~2下。(3)注射。有肌肉注射和颈背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可选胸肌发达部位注射,应斜向前入针,防止刺入胸、腹腔引起死亡;颈背部皮下注射时,用食指和拇指将颈背部皮肤捏起,由两指进针,针头方向向后下方,与颈椎基本平行,雏鸡插入深度为0.5~1cm,成鸡1~2cm。(4)饮水。根据鸡的饮水量和每只鸡的疫苗用量,把疫苗加入鸡的饮水中让鸡饮用。饮水器要事先清洗干净,无消毒剂残留,数量充足,保证2/3以上的鸡能同时饮水;饮苗前根据季节、气温情况停水2~4小时;疫苗水中可加入0.3%的脱脂奶粉作为保护剂。鸡的饮水量一般为:20~30日龄15~20ml/只,成鸡30~40ml/只,用水量掌握在2h内能饮完。(5)气雾免疫。适用于60日龄以上的鸡,疫苗按每千只份加蒸馏水250 ml,气雾粒子直径为30~50um为好,喷雾5~10min。喷雾时鸡舍门窗要关闭,关闭风机,停止舍内外气体交换。喷雾枪距离鸡头上方约50cm,使鸡周围形成一个局部雾化区。喷完后15min才可打开门窗和排风机。为控制诱发呼吸道疾病,必要时可在气雾免疫前后投服抗菌药物。气雾免疫时,操作人员应注意自身防护。 2、简述禽流感的病原、临床表现。 病原:禽流感病毒 临床表现:病鸡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轻度直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 3、简述鸡新城疫的病原、典型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 病原:禽副流感病毒型新城疫病毒 典型病理变化:剖检可见以各处粘膜和浆膜出血,特别是腺胃乳头和贲门部出血。心包、气管、喉头、肠和肠系膜充血或出血。直肠和泄殖腔粘膜出血。卵巢坏死、出血,卵泡破裂性腹膜炎等。消化道淋巴滤泡的肿大出血和溃疡是ND的一个突出特征。消化道出血病变主要分布于:腺胃前部-食道移行部;腺胃后部-肌胃移行部;12指肠起始部;12指肠后段向前2~3cm处;小肠游离部前半部第一段下1/3处;小肠游离部前半部第二段上1/3处;梅尼厄氏憩室(卵黄蒂)附近处;小肠游离部后半部第一段中间部分;回肠中部(两盲肠夹合部);盲肠扁桃体,在左右回盲口各一处,枣核样隆起,出血( 而不是充血),坏死。非典型新城疫剖检可见气管轻度充血,有少量粘液。鼻腔有卡他性渗出物。气囊混浊。少见腺胃乳头出血等典型病变。 防治措施:饲养管理,防疫,消毒,免疫及监测五个环节缺一不可。不能单纯依赖疫苗

禽病防治合理用药

禽病防治合理用药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禽病防治合理用药 防治禽病要合理用药,杜绝乱用药、滥用药。 1掌握疾病易发时期,适时预防。用药物预防禽病,应在禽病易发期前进行,有针对性地预防,而不能采用长期用药的方法。2周龄以内的雏禽受白痢威胁较大,用药防病应以白痢为主,1~5日龄用痢特灵拌料,喂一个疗程停3~5天,再喂一个疗程。3~7周龄禽易患球虫病,特别是地面饲养更易发生。这个时期可间歇性交替用药预防,笼养禽转到地面饲养时要做好球虫病预防工作。初冬季节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易发,且以中雏和开产前后的禽发病为重。这时除加强饲养管理与消毒防疫外,还应注意禽群发病征兆,提前做好药物预防。平时,对零星死亡的禽也要剖检,以掌握禽群发病动态,为药物预防提供依据。 2发现疾病及时确诊,正确用药。一旦发生疾病应立即诊断,查明病因并根据药敏试验正确用药。一般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或四环素类药物敏感,革兰氏阴性菌对链霉素、氯霉素等药敏感,而链球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均不太敏感,青霉素防治球虫病效果很差。另外,结合本场情况,对本场疾病治疗效果不明显的药物不要使用,同时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防治疾病。 3掌握药物的用法、用量和疗程。通过饮水或拌料途径给药,一定要经过预扩散,使药物浓度均一,片剂药应彻底粉碎。不易溶于水的药物,如痢特灵,不能结合饮水给药,否则先饮到水的禽因药物浓度太低达不到治疗目的,最后饮水的禽因药物过量易发生中毒。饮水给药事先要断水,并尽量在2~3小时内饮完。另外,首次用药量应大些,预防疾病用药量一般为治疗量的一半,严禁超量投药或小剂量长期用药。疗程要根据病情确定,急性病疗程一般为3~5天,症状完全消失可停药;慢性病或疾病预防一般7天为一疗程。视实际情况可用药几个疗程,但每个疗程应间隔3~5天,最好几种药交替使用。 4注意药物的质量、副作用及配伍禁忌。药物质量直接影响疾病治疗效果,过期变质药应严禁使用。有些药物虽然疗效好,但副作用较大,这类药应谨慎使用。如服用磺胺类药会降低禽对饲料和水的摄取量,降低其生产性能;磺胺类、呋喃类药物以及金霉素等能使禽产蛋量下降;长期服用红霉素及四环素类药物会影响禽体对钙的吸收。同时使用几种药应注意它们的协同与拮抗作用。有些药物合用会降低药效,如青霉素或链霉素与氯霉素、磺胺类药合用,四环素与青霉素合用,庆大霉素与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磺胺类药合用,均影响药效。 5降低用药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用药防治禽病,既要考虑治疗效果,又要兼顾养殖经济效益。药物虽能防治疾病,但并非控制疾病的根本措施,所以必须以防重于治为原则,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防疫工作,配合用药防治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禽病发生,取得良好的养殖经济效益。?

《禽病防治技术》课程标准

禽病防治技术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其功能是为了满足现代畜牧业对生产一线的工人及技术操作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禽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形成职业行为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有关禽病免疫接种、药物预防、检疫、消毒及患病家禽的处理等技术;掌握有关主要病毒及细菌性传染病的病原、临床症状、发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掌握主要禽病寄生虫的病原、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诊断技术及防治措施;掌握禽普通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技术和防治措施;会本课程基本技能操作。达到动物疫病防治员中级工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同时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1.会在家禽的生产中及时发现、诊断疾病,并对疾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2.会进行滴鼻、点眼、注射、饮水、刺种、气雾免疫接种。 3.会对鸡主要传染病病原进行诊断及鸡球虫病的实验室诊断。 4.会进行病禽的病理剖检。 5.会利用诊断试剂盒对某些传染病进行快速、准确诊断。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项目一禽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技术 任务一概述 掌握检疫的概念及种类,掌握消毒的种类和方法,会制定免疫程序,掌握药物预防的概念和种类。 任务二禽病毒性传染病 掌握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禽淋巴细胞性自血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产蛋下降综合征、鸡包涵体肝炎、禽呼肠孤病毒感染、禽脑脊髓炎、鸡传染性贫血、禽痘、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小鹅瘟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及预防措施。 任务三禽细菌性传染病 掌握禽大肠杆菌病、禽沙门氏菌病、鸡慢性呼吸道病、禽霍乱、葡萄球菌病、传染性鼻炎、禽曲霉菌病、鸭传染性浆膜炎、鸡坏死性肠炎、禽弯杆菌性肠炎、鸡绿脓杆菌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项目二禽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技术 任务一禽原虫病 掌握鸡球虫病、禽组织滴虫病、禽住自细胞虫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 任务二禽其他寄生虫病 掌握禽绦虫病、鸡蛔虫病、鸡异刺线虫病、禽前殖吸虫病、禽棘口吸虫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掌握鸡体外寄生虫

禽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禽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现代养禽业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集约化饲养,越来越集中扩大饲养规模,这样对禽病预防,特别是对传染病的免疫防治就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一旦引起禽病的发生与流行,将给饲养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能否预防好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是家禽饲养成败的关键。 禽病的免疫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它的目的是要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保证家禽免遭疾病侵害,尤其是传染病的感染。涉及到禽场建设、环境净化、饲养管理、卫生保健等各个环节。家禽疾病(传染病)的基本特点是家禽之间直接接触传染或间接地通过媒介物相互传染;即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以及与疾病防治的关系。所以根据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特点,掌握流行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针对禽病采取综合免疫防制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禽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一)防疫的基本原则 建立健全防疫机构和疫病防治制度。树立“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意识。搞好饲养管理、卫生防疫、预防接种、检疫、隔离、防毒等综合性防制措施,以达到提高家禽的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的目的,杜绝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只有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禽病防制处于主动,才能保证养禽发展。 (二)防治措施的基本内容 在制定免疫防治措施中,要根据每个禽病的特点,对各个不同的流行环节,分别轻重缓急,找出重点采取措施,以达到在短期内以最少的人力、财力控制传染病的流行。例如:对鸡新城疫等应以预防免疫接种为重点措施,而对传染性鼻炎则以控制病禽和带菌禽为重点措施。但是任何一项单独措施是不够的,必须采取包括“养、防、检、治”四项基本环节的综合性措施。即分为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1.平时的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家禽机体的抗病能力,如做好“三定(定饲养员、定时、定量)”、“四净(饲料和饮水、禽舍、器具洁净)”。贯彻自繁自养原则、减少疫病传播;拟订和实施定期的预防接种计划,保证健康水平,提高抗病力;定期杀虫、灭鼠,消除传染源隐患。 2.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及时发现疫病,尽快做出准确的诊断。迅速隔离病禽,对污染场舍进行紧急消毒;及时用疫苗(或抗血清)实行紧急接种,对病禽及时进行合理的处理和治疗;对病亡禽和淘汰病禽进行合理处理。 以上预防措施和扑灭措施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配合和互为补充的。二、科学的饲养管理 重视家禽饲养管理的各个环节,这对于培育健康鸡群,增强鸡的抗病能力作用很大。 1.合理配制日粮,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根据家禽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合理配制日粮,确保家禽获得全面、充足的营养。健康、体壮的鸡群直接影响家禽的生长发育,也是对疫苗接种产生良好免疫反应的基础。疫苗接种后要产生高水平的抗体,不仅要注意饲料各营养成分、品种、生产阶段、季节需要量等发生改变,更要注意维生素(如维生素A、E、D)与微量元素 (如硒、锗),因为它们与鸡体的免疫系统发育及疫苗的应答关系最密切,同时也要防止饲料中毒素(如黄曲霉、药物、毒物)的存在。确保家禽日粮营养全价,保证家禽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提高机体免疫机能。 2.加强管理减少应激,创造良好的环境 理想的鸡舍环境是减少疾病,培育健康鸡群,提高生产性能最有效的办法之一,而现代养禽生产中各种环境因素引起的应激,与禽病防治关系越来越密切。引起应激的环境因素常分二

禽病防治与鸡场用药方案

禽病防治与鸡场用药方案 (一)禽流感 1、病因:由禽流感病毒引起。 2、症状与病变:①急性败血症:精神高度沉郁,昏睡,张口喘气,流泪流涕,冠髯发绀、出血,头颈部肿大,急性死亡;有的还表现共济失调、震颤、偏头扭颈等神经症状;②急性呼吸道型:流泪、呼吸急促、咳嗽、打喷嚏,下痢,部分发生死亡;③非典型:流泪、喘气,下痢,产蛋率大幅度下降,并有零星死亡。 3、防治措施:日常用“疫瘟双杀”加强环境消毒。同时,可用以下方案预防:方案一:用“高效清瘟败毒散”拌料+“黄芪多糖”饮水+“盐酸多西环素”饮水,同时,饮用“新黄金维他”,补充营养,减少应激。连用3-5天。 方案二:用“高效清瘟败毒散”拌料+“畜禽健康素”饮水,同时,饮用“新黄金维他”,补充营养,减少应激。连用3-5天; 方案三:用“高效清瘟败毒散”拌料+“免疫性胰肽活菌蛋白”饮水,同时,饮用“新黄金维他”,补充营养,减少应激。连用3-5天; 方案四:发病时,用“罗红霉素”+“赛福啶Ⅰ型+畜禽健康素”饮水+“高效清瘟败毒散”拌料,同时,饮用“新黄金维他”,补充营养,减少应激。治疗有良好作用。 (二)新城疫 1、病因:由新城疫病毒引起。 2、症状与病变:①速发嗜内脏型:嗉囊积液,严重下痢,冠髯发绀,急性死亡。病理变化为腺胃、肌胃出血,肠道、盲肠扁桃体出血。②速发嗜肺脑型:病初期咳嗽、喘气,部分鸡死亡,中后期共济失调,偏头扭颈甚至瘫痪和死亡,产蛋下降或停止。病理变化有喉头气管黏膜充血出血性炎症,有时肺水肿;③非典型:表现咳嗽,零星死亡,母鸡产蛋下降,病理变化为气管充血,肠黏膜充血,卵巢充血等。 3、防治措施:日常用“疫瘟双杀”加强环境消毒。同时,可用以下方案预防:

养禽与禽病防治 试卷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学年度第二学期生物工程学院 级 畜牧兽医专业期末考试 《养禽与禽病防治 》 命题校对: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名词解释(12分) 1.调整饲养: 2.孵化率: 3.全进全出制: 4.蛋形指数: 5.鸡群均匀度: 6.人工强制换羽: 二、 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鸡和鸭的孵化期为________天。 2.鸡群的开产日龄是指产蛋率达到 ________ 的日龄。某只母鸡的开产日龄是指________的日龄。 3.雏鸡断喙时,将上喙从鼻孔到喙端断去________,下喙断去 ________。 4.种鸡强制换羽中,失重率应达到________,死亡率不超过________。 5.鸡马立克氏病可依病变发生的部位不同,分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型。 6.鸡群开产后,产蛋率的上升速度________ ;产蛋高峰过后,产蛋率的下降速度________。 7.防止胚胎与蛋壳粘连作用的孵化条件是________,起到降低胚胎温度作用的孵化条件是________。 8.现代褐壳商品蛋鸡,可羽色自别雌雄,红羽是________鸡,白羽是________鸡。 9.禽沙门氏菌病包括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三个可以相互区分的疾病。 三、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计 20分 ) 1.家禽心包积液疑似( )。 A 、血液循环感染 B 、呼吸系统感染 C 、免疫力下降 2.鸡胚发育的生理零度为( )℃ 。 A 、23.9 B 、37.8 C 、38.3 3.孵化鸡蛋,移盘应在孵化的第( )天进行。

禽病防治笔记

禽病防治 ※禽病分类 传染病:病毒病、细菌病、支原体病(霉形体病)真菌病。此外,还有寄生虫病,以及普通病(营养代谢病、中毒病及其他病)。 一、传染病的概念: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二、传染病的特征 1 、由病原微生物引起 2 、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 、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 4 、感染者可以产生特异性反应 5 、耐过者获得特异性免疫 三、传染病发生具备的条件 1 、病原微生物具有一定数量和毒力 2 、病原微生物入侵易感禽的环境 3 、有对该传染病易感的禽 四、传染病的诊断方法 问诊T症状检查T病理剖检T微生物学检查T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动物试验—结论。

五、禽病流行的特点 1、传染病多发混合感染,很少单一病发生。 2、细菌耐药性增强。 3、病毒病有的毒株变异,难以用传统疫苗预防。 4、老病新变化,新病型,非典型性表现。 5、新病不断出现。 6、免疫抑制病多发。 禽病预防的综合措施 1、生物安全体系建立,降低环境污染 2、控制免疫抑制病,避免免疫失败 3、科学的免疫和定期检测,消除易感禽养禽场的选址远离:居民区、畜禽场、畜禽屠宰场、畜禽产品加工厂、垃圾场。 必需条件: 1. 地势较高,气候干燥 2. 便于排 水通风,供电有保障 3.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禽场的 布局 1、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 2、净道与污道分离 3、远离垃圾、粪便、病死禽 消毒 1、进场前消毒

2、养禽场门口、生产区入口、禽舍门口消毒 3、外来人员消毒 4、饲养人员消毒 5、日常舍外环境消毒 6、舍内带禽消毒 饲养管理 1. 全进全出 2. 饲料全价卫生 3. 饮水洁净无毒 4.防串舍(人员、物品) 5. 温度、湿度、 密度、空气 药物种类:抗应激类(Vc)、抗菌药物(抗生素)、提高机体抵抗力(维生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电解质 免疫接种 免疫程序合理、免疫操作规范、定期免疫检测、疫区紧急免疫 禽病控制 一类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时,首先上报,采取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措施,并不得对发病禽采取治疗措施。 二、三类疫病可参照一类疫病的应用措施适当 药物作一定控制。消除病因,对症治疗。

禽病防治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传染源: 传播媒介: 消毒: 免疫程序: 补充宿主: 二、填空:(每题3分,共15分) 1、禽免疫接种的方法包括()、()、()、()、()、()。 2、引起禽眼炎或失明的主要疾病有()、()、()、()、()、()。 3、IB以()周龄的雏鸡感染最为严重;IBD以()周龄的雏鸡易感性最强;MD发病大于()周龄;AL一般情况下母鸡易感性比公鸡(); AE自然发病通常为()周龄的雏鸡;GP多发生于()以内的雏鹅。 4、我国的HAPI主要由()亚型引起;新城疫的主要特征是()、()、();新城疫病毒表面的()和()构成纤突,并且具有良好的。 5、鹅细小病毒感染又称();鸡毒支原体感染又称();新城疫又称();禽组织滴虫病又称()或();鸭霍乱又称() 三、根据下列疾病的简写写出疾病名称(10分) HPAI:ND: IB:IBD: ILT:MD: AL:AE: GP:DP: 四、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禽流感的病原属() A.副黏病毒 B.副嗜血杆菌 C.疱疹病毒 D.冠状病毒 E.正黏病毒 2.可在咽喉部及上部气管处的黏膜表面形成白色假膜的传染病是() A.禽流感 B.新城疫 C.鸡痘 D.传染性支气管炎 E.传染性喉气管炎3.鸡痘的接种途径是() A.饮水 B.点眼或滴鼻 c.肌肉注射 D.气雾 E.翼膜刺种 4.禽大肠杆菌病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 A.气囊炎和肝周炎 B.关节炎 C.急性败血症和卵黄性腹膜炎D.心包炎和滑膜炎 E.脐炎 5.在剖解上表现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的疾病是() A.大肠杆菌病 B.传染性支气管病炎 C.沙门氏菌病 D.马立克氏病 E.传染性喉气管病炎 第 1 页共5 页

禽病防治课程标准

《禽病防治》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禽病防治 课程类别:专业能力 课课程学时:56 课程学分:4 适用专业:畜牧兽医专业 1.前言 课程性质《禽病防治》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能力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临床常见禽病的诊断的防治技能。本课程通过对临床常见禽病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常见禽病的诊断、预防、治疗与扑灭的专业技能。加强学生对常见禽病防治措施临床应用技能的培养与练习,使学生能够独立诊断禽病,并能提供合理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禽病防治课程以《动物解剖生理》、《动物微生物》、《动物病理》、《动物药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等课程为基础。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在行业、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家禽疾病防治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重新进行了整合,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 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以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畜牧人才需求的改变和现代畜牧业的需求,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兽医师考评部相关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模块。 课程内容设计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的选取要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现场课、校内生产基地、校企合作基地等多种途径,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 通过该课程学习,掌握常见禽病的发生病因、各种禽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临床症状、主要病理学变化、主要临床诊断方法及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的预防措施与发病后的治疗或控制措施。使学生能对生产中的各种禽进行正确的诊断,并可提供合理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禽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doc

禽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概述:现代养禽业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集约化饲养,越来越集中扩大饲养规模,这样对禽病预防,特别是对传染病的免疫防治就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一旦引起禽病的发生与流行,将给饲养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能否预防好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是家禽饲养成败的关键。禽病的免疫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它的目的是要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保证家禽免遭疾病侵害,尤其是传染病的感染。涉及到禽场建设、环境净化、饲养管理、卫生保健等各个环节。家禽疾病(传染病)的基本特点是家禽之间直接接触传染或间接地通过媒介物相互传染;即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以及与疾病防治的关系。所以根据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特点,掌握流行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针对禽病采取综合免疫防制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禽病的发生和流行。一、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一)防疫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防疫机构和疫病防治制度。树立“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意识。搞好饲养管理、卫生防疫、预防接种、检疫、隔离、防毒等综合性防制措施,以达到提高家禽的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的目的,杜绝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只有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禽病防制处于主动,才能保证养禽发展。(二)防治措施的基本内容在制定免疫防治措施中,要根据每个禽病的特点,对各个不同的流行环节,分别轻重缓急,找出重点采取措施,以达到在短期内以最少的人力、财力控制传染病的流行。例如:对新城疫等应以预防免疫接种为重点措施,而对传染性鼻炎则以控制病禽和带菌禽为重点措施。但是任何一项单独

措施是不够的,必须采取包括“养、防、检、治”四项基本环节的综合性措施。即分为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1.平时的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家禽机体的抗病能力,如做好“三定(定饲养员、定时、定量)”、“四净(和饮水、禽舍、器具洁净)”。贯彻自繁自养原则、减少疫病传播;拟订和实施定期的预防接种计划,保证健康水平,提高抗病力;定期杀虫、灭鼠,消除传染源隐患。 2.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及时发现疫病,尽快做出准确的诊断。迅速隔离病禽,对污染场舍进行紧急消毒;及时用(或抗血清)实行紧急接种,对病禽及时进行合理的处理和治疗;对病亡禽和淘汰病禽进行合理处理。以上预防措施和扑灭措施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配合和互为补充的。 二、科学的饲养管理重视家禽饲养管理的各个环节,这对于培育健康群,增强的抗病能力作用很大。1.合理配制日粮,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根据家禽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合理配制日粮,确保家禽获得全面、充足的营养。健康、体壮的群直接影响家禽的生长发育,也是对接种产生良好免疫反应的基础。接种后要产生高水平的抗体,不仅要注意各营养成分、品种、生产阶段、季节需要量等发生改变,更要注意维生素(如维生素A、E、D)与微量元素(如硒、锗),因为它们与体的免疫系统发育及的应答关系最密切,同时也要防止中毒素(如黄曲霉、药物、毒物)的存在。确保家禽日粮营养全价,保证家禽机体对的免疫应答能力,提高机体免疫机能。 2.加强管理减少应激,创造良好的环境理想的舍环境是减少疾病,

禽病防治课程标准

禽病防治课程标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禽病防治》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禽病防治 课程类别:专业能力 课课程学时:56 课程学分:4 适用专业:畜牧兽医专业 1.前言 1.1 课程性质《禽病防治》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能力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临床常见禽病的诊断的防治技能。本课程通过对临床常见禽病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常见禽病的诊断、预防、治疗与扑灭的专业技能。加强学生对常见禽病防治措施临床应用技能的培养与练习,使学生能够独立诊断禽病,并能提供合理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禽病防治课程以《动物解剖生理》、《动物微生物》、《动物病理》、《动物药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等课程为基础。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在行业、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家禽疾病防治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重新进行了整合,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以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畜牧人才需求的改变和现代畜牧业的需求,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兽医师考评部相关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模块。 课程内容设计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的选取要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现场课、校内生产基地、校企合作基地等多种途径,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

《禽病学》教学大纲

《禽病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禽病学课程编号VET4307 英文名称Diseases of Poultry课程类型本专业推荐选修课总学时36理论学时27实验学时9实践学时 学分2预修课程动物(家禽)解剖学、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免疫学、动物 病理解剖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兽 医微生物学、畜牧学通论等。 适用对象动物医学 课程简介 禽病学是研究家禽疾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以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涉及家禽生理学基础,家禽免疫学基础,诊断学及鉴别诊断学基础,家禽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病、营养代谢病、内科病、外产科病,家禽产品兽医卫生检验,家禽疾病控制的生物安全措施,家禽治疗学基础等。从家禽养殖的要素出发,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介绍各部分的重点、要点、难点。通过理论学习了解禽病学的内涵,熟悉禽病发生的规律,掌握主要禽病的发生原因、诊断要点和防控方法;通过临床实践,掌握主要的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切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满足人类的健康需求服务。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禽病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推荐选修课之一。通过学习了解禽病学的内涵,熟悉禽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掌握主要的禽病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主要的常见家禽群发病和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治方法,切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需求服务。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节章节内容讲课实验实践合计绪论我国家禽养殖业和疾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1 第一章家禽生理学概述11 第二章家禽免疫学概述22 第三章禽病诊断学及鉴别诊断学概述437 第四章鸡重要疫病及其防控639 第五章水禽(鸭、鹅)重要疫病及其防控538 第六章观赏鸟等重要疫病及其防控22 第七章家禽营养与营养代谢病、中毒病、内科病、外科 病和产科疾病概述 22 第八章禽病控制的生物安全措施22 第九章禽病药物防治的原则及中兽药在禽病防治中的 应用及发展趋势 22合计27936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我国家禽养殖业和疾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习题要点:禽病学的概念。禽病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我国家禽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目前禽病发生的特点、频发的原因及危害分别是什么? 第一章家禽生理学概述 第一节消化系统

禽病防治手册

禽病防治手册 目录 新城疫 (1) 慢性新城疫的预防 (4) 鸡新城疫Clone30活疫苗 (6) 鸡新城疫LaSota活疫苗 (8) 鸡新城疫Hitchner活疫苗... (11) 肉用仔鸡新城疫灭活疫苗 (15) 鸡新城疫灭活疫苗(新加威) (17) 鸡新支二联灭活疫苗 (18) 鸡新法二联灭活疫苗 (20) 鸡新减二联灭活疫苗 (22) 鸡新法减三联灭活疫苗 (24) 马立克氏病 (28) 鸡马立克氏病冻干活疫苗 (31) 鸡马立克氏病SB1冻干活疫苗 (32) 鸡马立克氏病CA126细胞活疫苗 (33) 鸡马立克氏病CA126+SB1双价细胞活疫苗 (35) 鸡马立克氏病Rismavac液氮苗(李斯马) (36) 鸡马立克氏病Rismavac+CA126双价细胞活疫苗 (38) 鸡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二联活疫苗 (40) 鸡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二联多价活疫苗 (42) 附:马立克氏病细胞结合性疫苗的正确管理与使用 (43) 马立克氏病的预防措施及策略 (48) 传染性法氏囊病 (5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PBG 98活疫苗 (57) 传染性法氏囊病肉仔鸡活疫苗 (5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D78活疫苗 (6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228E活疫苗 (6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89/03活疫苗 (6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三价活疫苗 (6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灭活疫苗 (67) 鸡支法二联灭活疫苗 (69) 鸡新支法三联灭活疫苗 (71) 鸡新支法呼四联灭活疫苗 (73) 增强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灭活疫苗 (75) 增强种鸡新法二联灭活疫苗 (75) 增强种鸡新支法三联灭活疫苗 (75) 增强种鸡新支法呼四联灭活疫苗 (75) 传染性支气管炎 (79) 引起鸡肾病变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81) 附:以Ma5控制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例证 (84)

禽病防治课程标准

《禽病防治》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禽病防治 课程类别:专业能力 课课程学时:56 课程学分:4 适用专业:畜牧兽医专业 1、前言 1、1 课程性质《禽病防治》就是畜牧兽医专业得一门专业能力课程,通过本课程得学习,学生应掌握临床常见禽病得诊断得防治技能。本课程通过对临床常见禽病基本特征得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常见禽病得诊断、预防、治疗与扑灭得专业技能。加强学生对常见禽病防治措施临床应用技能得培养与练习,使学生能够独立诊断禽病,并能提供合理得预防与治疗措施。 禽病防治课程以《动物解剖生理》、《动物微生物》、《动物病理》、《动物药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等课程为基础。本课程得知识与技能都就是在行业、企业充分调研得基础上,基于家禽疾病防治技术领域与职业岗位(群)得任职要求,参照相关得职业资格标准,重新进行了整合,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得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以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得就业为导向,根据畜牧人才需求得改变与现代畜牧业得需求,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得认知规律,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兽医师考评部相关要求,确定本课程得工作任务与课程模块。 课程内容设计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得培养,理论知识得选取要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得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得需要,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与态度得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现场课、校内生产基地、校企合作基地等多种途径,给学生提供丰富得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得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得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 通过该课程学习,掌握常见禽病得发生病因、各种禽病得流行病学特征、主要临床症状、主要病理学变化、主要临床诊断方法及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得预防措施与发病后得治疗或控制措施。使学生能对生产中得各种禽进行正确得诊断,

养禽与禽病防治

一.名词解释: 1.品种:指通过育种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数量、大体相似的体型外貌和相对一 致的生产性能,且能将其特点和性状遗传给后代的群体。 2.产蛋量:指母鸡在统计期内的产蛋数量。 3.产蛋率:指母鸡在产蛋期内的产蛋百分比。 4.蛋形指数:蛋的长径与短径的比值。 5.育雏率:指育雏期限末成活的雏鸡数占入舍雏鸡数的百分比。 6.畜禽成活率:指育成期末成活育成禽占育雏期末入舍雏禽数的百分比。 7.料蛋比:产蛋期消耗的饲料量与总产重的比值。 8.移盘:鸡蛋孵化至18-19天,将种蛋从孵化器的孵化盘移至出雏盘里。 9.肉用仔鸡:指某些专门化的肉用品种及其品系或品系间的商品杂交鸡,或肉用品种与其他兼用品种的商品杂交鸡。 10.限制饲养:鸡在育成期,为避免因采食过多造成产蛋鸡体重过大或过肥,在此期间应对日粮实行必要的数量或质量上限制。 11.消毒: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来消除由病禽排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使其不污染地面、用具等,以切断传播途径。 12.强制换羽:人们通过某种强制的手段如停水停食改变光照等,人为地改变外界环境条件,促进母鸡在短期尽快换羽的饭方法。 13.屠体重:活体重减去放血,净毛,剥去脚皮,爪壳,喙壳后的重量 14.均匀度测定:群体中体重在平均体重正负10%范围内鸡所占的百分比。 二. 1.我国列入标准品种:九斤鸡、狼山鸡、丝毛鸡。 2.国外引进的蛋鸡品种:白色来航、星杂288或578、赛克斯、罗斯褐、海赛克斯褐、罗曼褐、海兰褐。 3.国外引进的肉鸡品种:白洛克、AA鸡、罗曼鸡、谢弗宝星鸡、红布罗、海布罗。 4.国外引进兼用型品种:洛岛红、新汉夏、澳洲黑。 5.影响产蛋因素:开产日龄、产蛋强度、产蛋持续性、就巢性、冬休性。 6.蛋形指数:鸡蛋的正常蛋形指数1.30-1.35(大于1.30的为长形蛋,小于1.30的为圆形蛋) 7.种公禽的选择:鸡:第一次6-8周,第二次18-20周,第三次20-22周。 鸭:第一次8-10周,第二次24-28周。 鹅:第一次5-7周,第二次10-12周,第三次24周。 8.利用年限:鸡和鸭是一个产蛋年,若继续利用,需要强制换羽,鹅是3-4年。原因:繁殖力与年龄有直接关系,鸡和鸭都是性成熟后第一个产蛋年产蛋量最高9.蛋的形成:母禽的生殖器官只有左侧的卵巢和输卵管 卵巢:蛋黄的形成漏斗部:承接蛋黄,受精部位膨大部:分泌蛋白,形成蛋清峡部:内外壳膜子宫部:形成蛋壳和蛋壳上的胶护膜阴道部:产蛋 10.种蛋的选择:种蛋的来源:遗传性能稳定,健康,公母比列适宜。蛋用种鸡 受精率在90%以上,肉鸡在85%以上,种鸭蛋在80%以上 种蛋和外形:鸡蛋重50-65g,鸭蛋60---80g外形呈椭圆形,表面 要清洁、光滑,颜色正常。

《禽病》复习题库教学提纲

《禽病》复习题库

《养禽与禽病防治》复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1、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禽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综合病症。 2、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周围神经、虹膜、脏器和皮肤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为特征。 3、产蛋下降综合征:是由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引起鸡,以产蛋下降、畸形蛋增多、蛋的品质下降为特征的传染病。 4、禽白血病:是一群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总称。 5、禽脑脊髓炎:是一种由禽脑脊髓炎病毒主要引起幼鸡,以共济失调、头颈震颤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 6、病毒性关节炎:是由禽呼肠孤病毒引起鸡,以关节炎和腱滑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 7、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鹅等禽发生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8、禽沙门氏菌病:是由不同血清型的沙门氏菌所引起禽的,以鸡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三种类型疾病的总称。 9、禽大肠杆菌病:是由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禽的一种以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脐炎、肉芽肿、腹膜炎、输卵管炎、关节炎、肿头综合征、全眼球炎、肺炎等为特征的传染病的总称。 10、禽霍乱:又称禽出败,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禽的急性、败血型、高度致死性的恶性传染病。 11、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鸡的一种以鼻、眶下窦和气管上部呼吸道炎症为特征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 12、鸡慢性呼吸道病:又称鸡毒支原体病,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鸡的一种以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传染病。

13、脂肪肝综合征:是由于体内脂肪代谢障碍,大量脂肪沉积在肝脏,引起肝脏脂肪变性、肝破裂出血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疾病。 14、禽痛风:是由于禽体蛋白质代谢障碍和肾脏受损使尿酸或尿酸盐在体内积蓄的营养代谢性疾病。 15、肉鸡腹水综合症:指肉鸡生长过快、缺氧等因素导致胸腹腔中积聚大量液体为特征的疾病。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禽霍乱病原美蓝染色特点为。 2、球虫病最特征的症状是。 3、新城疫抗体检测最常用的血清学方法是。 4、高致病禽流感亚型主要是亚型和亚型。 5、住白细胞虫的传播媒介是和。 6、鸡痘苗的接种方法是,首免应在日龄、二免在日龄。 7、鸡白痢的病原是、禽霍乱的病原是。 8、禽沙门氏菌病常见的临床类型有鸡白痢、和。 9、马立克氏病根据症状和剖检变化分为、、、 四种类型。 10、俗名为“黑头病”和“白冠病”的禽病分别是和。 11、鸭传染性浆膜炎病原是;病毒性关节炎病原是;鸡慢呼的病原 是。 12、家禽常见的的肿瘤性疾病有、等。 13、异食癖在临床中表现的类型有、、和啄趾癖四种。 14、根据症状和剖检变化禽痘常可分、、三种类型。

学习情境六 禽病防治

学习情境六禽病防制 任务一蛋鸡常见病防制 技能一蛋鸡免疫程序的制定 一、推荐免疫程序 二、制定免疫程序的几点说明: (1)此程序适用于春、秋、冬,夏季作必要的调整。如:鸡痘的免疫要提至10~14日龄。 (2)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等根据当地传染病流行情况来制定。 (3)免疫时间并不是固定的。 (4)以母源抗体的高低,确定首免时间。 技能二雏鸡常见病防制

一、新城疫(ND) 新城疫(ND)也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是由NDV引起的鸡和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中鸡最易感,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幼雏和中雏易感性最高,两年以上鸡较低;水禽(鸭、鹅)对本病有抵抗力。 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伤口和眼结膜等途径引起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多发生。 临床症状:精神沉郁,呼吸困难,严重下痢,神经症状,产蛋下降、品质差,大嗉子,病理变化:消化道广泛性出血,脑膜出血、充血,卵泡出血、液化、破裂防制:加强鸡群饲养管理、抗体监测、定期疫苗接种、病死鸡无害化处理 二、传染性支气管炎(IB)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本病主要感染鸡,各种年龄均可发病,6周龄以内雏鸡感染以呼吸道症状较明显,产蛋鸡产蛋减少和质量变劣。 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常发生于冬春季节。 临床症状:支气管型——呼吸困难、肾型——下痢、成年鸡感染——产蛋量、蛋品质下降、 病理变化:支气管型、腺胃型、肾型、 防制: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减少各种应激,严格卫生消毒措施。适时接种疫苗,用H120在7~10日龄滴鼻,40日龄二免,75日龄可用H52强化免疫。 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为了减少并发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执行一般的卫生、防疫措施。 三、传染性法氏囊炎(IBD) 传染性法氏囊炎(IBD)又称囊病、腔上囊病、甘保罗病,是由IBDV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严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另外也可通过污染病毒的种蛋传播,老鼠和甲虫也可间接传播。 临床症状:啄肛、腹泻、脱水 病理变化:胸肌、腿肌出血,法氏囊肿胀、出血,腺胃乳头、与肌胃交界出血,花斑肾防制 加强免疫接种对无母抗雏鸡可在5-8天、15-18日龄、25-30日龄进行弱、中、中强活苗免疫;有母抗雏鸡可在12-14日龄、20-25日龄进行中、中强两次活苗免疫;种鸡应在18-20周龄及40-42周龄进行二次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加强环境消毒,尽量减少环境中野毒的感染压力;应加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提高雏鸡的免疫质量;应选择优良消毒剂,做好彻底消毒工作;对发病鸡群的治疗;注射卵黄抗体、高免血清或康复血清,同时对症治疗,控制饲料蛋白质含量在15%,饲料中添加VB和V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