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 清朝中期后的社会危机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二十三篇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 清朝中期后的社会危机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二十三篇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 清朝中期后的社会危机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二十三篇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中期后的社会危机川教版习题精

选第二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唐朝商业繁荣,出现了市、坊分开的局面

B、宋朝时期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明朝从南美洲引进粮食作物——玉米和甘薯

D、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杜绝一切对外贸易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清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此言论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的政策( )

A、闭关锁国

B、开放五口通商

C、重商轻农

D、君主专制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明朝时期,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

A、南京

B、北京

C、苏州

D、景德镇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 )

①科举制的创立②焚书坑儒③八股取士④文字狱⑤闭关政策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里,不与外界接触”,这是马克思对哪个时期的评价( )

A、隋唐时期

B、两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103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

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

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

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

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清朝在与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的是( )

A、开放政策

B、积极通商

C、闭关政策

D、消极通商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对中国古代史的有关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等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C、唐朝时出现了“贞观之治” 和“开元盛世”的盛世局面。

D、清朝统治者实行学术自由,对外开放的政策。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我国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最早出现于(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中期

D、清朝初期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从汉代到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交往活跃而频繁,下列史实错误的是( )

A、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B、玄奘为中国和印度半岛的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C、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访问,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有空海和吉备真备等

D、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稳,则数郡忘机。

—《宋书》

材料二:

材料三:清代前期文献记载:(汉口)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能(cuo,意为盐)商典库数十处,于桔万舶之所归,货宝珍奇之所聚。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指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反映了北宋都城怎样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极大的推动了宋代都市生活与文化的繁荣,试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材料三是康乾盛世的一个缩影,这是哪一经济领域的繁荣景象?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

材料二:1792年乾隆皇帝接见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比,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置办物件。——以上均摘编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清实录》等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指出清朝管理对外贸易机构的名称。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乾隆认为“无需尔国置办物件”的原因。依据材料一、二判断,清朝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为什么提出与中国通商的要求?

上述材料中体现的中英对外贸易政策,导致了两国的社会发展出现了怎样不同的结果?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这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自那时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节选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节选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据材料一图,概括中国在近代历史上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理解“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含义。

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史实说明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做出的努力。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措施的调整关乎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为此,他沿用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它规定:凡不愿服劳役的丁男,均可以拿绢或布代替,每天折合绢三尺,这叫做庸……此外,唐太宗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如627年,山东遇大旱,他下令免除当年租税。628年关中发生旱灾,次年又命免去关中两年租税。

——摘自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由1645年的400余万顷增加到1724年的680余万顷;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和淮河;实行精耕细作,粮食产量有了明显提高,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得到普遍种植;棉花、烟草、茶树、甘蔗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经济作物。

——摘自中学历史课本七年级下册

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唐太宗为减轻农民负担所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作用。

根据材料二回答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2011岁末,中国第一部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在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隆重推出,收视率节节攀升,今年又在全国多家电视台重播。一道独特而醒目的海洋文化景观,激起国人对相关历史的追溯。请回答:

1405年,郑和率领60(或大小200)余艘船只,载着2万多人和大量物资下西洋。这向人们昭示了什么?

航行的蒸汽轮船

“使人类活动的舞台逐渐由大陆扩大到海洋,相对隔绝的欧、亚、非、美洲开始联接成一个整体。”这是对世界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的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哪个国家首先开启了蒸汽轮船航行的历史?

清政府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海上活动带来了哪些危害?

【答案】:【解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