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整数巧算(四年级)

找规律+整数巧算(四年级)
找规律+整数巧算(四年级)

计算

姓名得分

一.找规律

(1)3,6,9,12,(),18,21

(2)28,26,24,22,(),18,16

(3)60,63,68,75,(),()

(4)180,155,131,108,(),()

(5)196,148,108,76,52,()

(6)6,1,8,3,10,5,12,7,(),()

(7)0,1,1,2,3,5,8,(),()

(8)10,98,15,94,20,90,(),()

二.计算

25×96×125 100-99+98-97+96-95+94-93- … +8-7+6-5+4-3+2-1 54+99×99+45 6+66+666+6666+66666

1234+2341+3412+4123 8+98+998+9998+99998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六_1_2第3课时《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计算器为人们解决具体计算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复习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板书课题: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 ⊙回顾与整理 1.估算。 (1)什么叫估算?一般怎样估一个数? ①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结果作出粗略的推断或估计叫估算。 ②估算一般用“四舍五入”法,把这个数估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使它与实际结果相差最少。 (2)举例说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估算各应怎样进行? ①加法估算是把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求和。 例如:1586+3769≈6000 ②减法估算是把被减数和减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求差。 例如:5160-3178≈2000

③乘法估算分两种情况。 a.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把另一个乘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和这个一位数相乘。 例如:816×3≈2400 b.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把两个乘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两个近似数相乘。 例如:816×33≈24000 ④除法估算分两种情况。 a.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够除,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不够除,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前两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求商。 例如:8632÷3≈3000632÷9≈70 b.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先分别求出除数和被除数的近似数,把除数十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十位上的数大,就把被除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十位上的数小,就把被除数前两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再求这两个近似数的商。 例如:898÷31≈30(898≈900,31≈30) 538÷62≈9(538≈540,62≈60) (3)如何用估算解决问题? 预设 生1: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

四年级奥数解析找规律巧填数

四年级奥数解析(一)找规律巧填数(上) 这里讲解的教材是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学奥赛天天练》,本书共55讲,是四年级一学年的奥数内容。本册教材大部分内容是同一版本低年级奥数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对于奥数基础较好的孩子,学习起来比较容易理解,应鼓励孩子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有一小部分内容为新增的题型,重点拓展孩子的解题思路,扩大孩子的见识面,发散孩子的思维,向孩子渗透新的解题思想。在家自学时,可按每周一讲的速度学习,结合教材学习进度,对部分内容的先后顺序可作适当调整。? ? 《奥赛天天练》第1讲《找规律巧填数》。规律填数一般有两大类型:数列和图表。最基本的理论基础还是数列,图表的填空也是以数列知识为基础的。需要阅读《数列的初步认识》,请点击: user3/4092/archives/2009/ 寻找常见数列的排列规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仔细观察数据的特征(对于一些特殊数要有一定的积累,如平方数、立方数),根据数据特征极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找规律。 二、对数列中相邻两个数作差或相除,根据差和商的情况找规律。 三、统筹考虑数列中相邻的三、四个数,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找规律。 以上内容在《三年级奥数解析(一)数列的排列规律》中已举例说明,查阅网址: user3/4092/archives/2008/ 《奥赛天天练》第1讲,模仿训练,练习2 【题目】:

按规律在“?”处填数。 【解析】: 第(1)小题,仔细观察前三幅图,通过计算可找到规律:上格的数字与左下格数字之差的2倍就是右下格数字,如第一幅图中:(8-6)×2=4。 所以第四幅图中“?”处的数字为:(13-6)×2=14;第五幅图中“?”处的数字为:32-(24÷2)=20。 第(2)小题,仔细观察前两幅图,通过计算可找到规律:中间方格中的数字就等于左、上、右方三角形中三个数字连乘的积,如第一幅图中:1×4×5=2 0。 所以第三幅图中“?”处的数字为:3×5×2=30;第四幅图中“?”处的数字为:56÷(7×8)=1。 《奥赛天天练》第1讲,巩固训练,习题2 【题目】: 将8个数从左到右排成一行,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恰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如果第7个数和第8个数分别是81,131,那么第一个数是多少?【解析】: 根据题意列出数列(未知数字用方框代替): □、□、□、□、□、□、81、131……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思维训练1:找规律 巧填数

四年级数学上期思维训练(一) ——找规律巧填数 例1:先找规律,再填数。 (1)1,2,4,7,11,16,(),29,() (2)2,4,8,16,(),(),() 练习:(1)1,5,11,19,29,(),55 (2)81,64,49,36,(),16,(),4,1 例2:先找出规律,在括号里填数。 (1)23,4,20,6,17,8,(),(),11,12 (2)1,1,2,3,5,8,13,(),34,55 练习:(1)21,2,19,5,17,8,(),() (2)2,9,6,10,18,11,54,(),(),13,486 (3)1,3,3,9,27,() (4)1,3,6,8,16,18,(),(),76,78 例3:下面每个括号里的两个数都是按一定的规律组合的,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00,96)(97,88)(91,75)(79,□) 练习:(1)(2,3),(5,7),(7,10),(10,□) (2)(100,50),(86,43),(64,32),(□,21) 例4:先计算第一题,再找出规律,并根据规律直接写得数。 12345679×9= 12345679×18= 12345679×27= 12345679×81= 练习:(1)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111111×111111= 例5:观察下面的一组算式,找出规律,再在方框里填出适当的数。

(1)9×1+2=11 (2)9×12+3=111 (3)9×123+4=1111 (4)9×1234+5= (5)9×12345+6= (6)9×()+()=1111111 (7)()×()+()=11111111 (8)()×()+()=111111111 练习:先观察算式,找出规律,再填数。 (1)21×9=189 (2)321×9=2889 (3)4321×9=38889 (4)()×9=488889 (5)()×9=5()9 (6)()×9=68888889 例6:先观察算式,找出规律,然后填数。 3×4=12 33×34=1122 333×334=111222 3333×3334=() …… 33…3×33…34=() 练习: 9×4=36 99×44=4356 999×444=443556 9999×4444=() 99...9×44...4=44...4355 (56)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 案范本五篇电子计算器是一种现代计算工具,由于它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使用。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计算器的知识,就显得很有必要。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能运用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使用计算器计算的优越性,感受使用计算器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较广泛的应用价值,了解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养成自觉、及时验算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能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能运用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 会利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探索并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1.师:上课前,让我们来进行一次计算比赛,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完成,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开始! ①18+21= ②56÷7= ③3028-2956= ④589×76= ⑤98+199= ⑥12+459+88=2、有的同学为什么会计算得这么快?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小结:看来,在进行像这样的比较繁杂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请计算器来帮忙。3、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及了,人们经常会在什么时候使用计算器呢?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有可能需要使用到计算器,特别是商业中(图片)。除了专门的计算器,有的手表上也有计算器(出示手表)。还有哪里也有计算 器?(电脑、手机、遥控器、电子秤等) 4、师:使用计算器有哪些优点呢?那你想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本领吗?(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5、师:你认识计算器吗?先向你的同桌介绍计算器。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计算器? 二、观察认识 1、整体认识 这是一个常用计算器的面板(出示图片),上面部分是显示器(板书:显示器),下面部分是键盘(板书:键盘) 2、认识键盘 (1)观察一下,这个键盘上的哪些键你已经认识了?上来指给大家看看。 (2)互动生成 ①有0、1、2、3、4、5、6、7、8、9这些有数字的键叫数字键,(板书:数字键),自己指一指你计算器的数字键。 ②有+、-、×、÷这些运算符号的键叫运算符号键,(板书:运算符号键)。自己指一指你的运算符号键。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四用计算器计算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四用计算器计算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在计算器上,先按2再按4,显示器上是(),接着按×,显示器上是(),再接着按5,显示器上是() 2.在计算器上进行如下操作:12×,计算器上显示(),继续输入:13015=结果是()。 二、用计算器计算并填一填。 三、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67×99+67×2=3000-56×48= 1960÷(2198-2142)=3702-(1632-980)= 5000-89×25=178×320-197= 四、用计算器计算并找规律填数。 1.11×99= 111×999= 1111×9999= ×= 2.15×15= 25×25= 35×35= ×= 3.9×9= 99×99= 999×999= ×= 4.12×11= 23×11= 34×11= ×=

五、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1.下面是东升小学食堂购买食品的一张发票。算一算购买这些物品的钱。把结果填在发票中。客户名称:东升小学开票日期:2011年10月8日 购物项目单位数量 单价 /元 金额 千百十元角分 大米袋2098 猪肉千克15014 食油桶875 味精袋1518 合计 2.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小时可以飞行56880千米,一架客机4小时可以飞行2844千米。这颗人造地球卫星飞行的速度是这架客机的几倍? 3.大众食堂原有2500千克大米,又运来67袋,每袋25千克。 (1)食堂现在有多少千克大米? (2)如果每天大约要用250千克大米,现在这些大米大约能用多少天? 4.东兴希望小学组建了一支排球队,共有12名队员,平时训练时分两组,两组队员的体重情况如下。(单位:千克) 甲组:302435433531 乙组:282732332931 (1)分别求出两组队员的平均体重。

四年级数学上期找规律 巧填数思维训练

例1:先找规律,再填数。 (1)1,2,4,7,11,16,(),29,() (2)2,4,8,16,(),(),() 练习:(1)1,5,11,19,29,(),55 (2)81,64,49,36,(),16,(),4,1 例2:先找出规律,在括号里填数。 (1)23,4,20,6,17,8,(),(),11,12 (2)1,1,2,3,5,8,13,(),34,55 练习:(1)21,2,19,5,17,8,(),()(2)2,9,6,10,18,11,54,(),(),13,486 (3)1,3,3,9,27,() (4)1,3,6,8,16,18,(),(),76,78 例3:下面每个括号里的两个数都是按一定的规律组合的,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00,96)(97,88)(91,75)(79,□) 练习:(1)(2,3),(5,7),(7,10),(10,□) (2)(100,50),(86,43),(64,32),(□,21) 例4:先计算第一题,再找出规律,并根据规律直接写得数。

12345679×9=12345679×18= 12345679×27=12345679×81= 练习:(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 例5:观察下面的一组算式,找出规律,再在方框里填出适当的数。 (1)9×1+2=11(2)9×12+3=111(3)9×123+4=1111(4)9×1234+5=(5)9×12345+6=(6)9×()+()=1111111 (7)()×()+()=11111111 (8)()×()+()=111111111 练习:先观察算式,找出规律,再填数。 (1)21×9=189(2)321×9=2889(3)4321×9=38889(4)()×9=488889(5)()×9=5()9 (6)()×9=68888889 例6:先观察算式,找出规律,然后填数。 3×4=12 33×34=1122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数学规律。 2、让学生体验计算器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计算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快乐联想”的游戏吗?还想玩吗? 课件依次出示四个提示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完美 基督教 医院

三三两两 师:你能想到什么? 生1:我猜是十字架。 生2:我想可能是……。 出示提示四 生3:我猜是十。 答对的同学,给予肯定。 师:还想玩吗? 课件依次出示提示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知错能改 小巧 学习用品 计算工具 生1:我猜是橡皮 生2:我也认为是橡皮。 出示了提示四后 生3:计算器。 表扬答对的同学。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课件出示课题,并板书。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计算器。 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过计算器?(根据同学回答,依次出示课件中的图片) 表述:看来计算器已经深入我们生活中。瞧,老师手中就有一个计算器,你们观察过计算器吗?看老师手中的计算器,你们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数字键、符号键、功能键、键盘、显 示器) 指出:有些功能键由于我们所学知识有限,现在还不需要用,今后我们可以再慢慢认识它们。 2、认识开机键、关机键。 用计算器前,先按什么键?(ON键,根据学生回答指出开机键) 用完后呢?(OFF键,指出关机键) 3、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有多少同学会用计算器?真会?那我们来“试着瞧瞧”。 (课件出示38+27=30×18=) 指名说第一题计算过程。 师:你是怎么输入的? (先输入3和8,再输入加号键,输入3和7和等号键,等于65。) 追问:想知道得数,需要输入什么键?(等号键) 指出:算完后,我们可以口算或者笔算验算计算结果。 4、用计算器计算“试一试”。

四年级数学上期思维训练(一)找规律 巧填数新版

四年级数学上期思维训练(一)找规律巧填数 ——找规律巧填数 例1:先找规律,再填数. (1)1,2,4,7,11,16,(),29,() (2)2,4,8,16,(),(),() 练习:(1)1,5,11,19,29,(),55 (2)81,64,49,36,(),16,(),4,1 例2:先找出规律,在括号里填数. (1)23,4,20,6,17,8,(),(),11,12 (2)1,1,2,3,5,8,13,(),34,55 练习:(1)21,2,19,5,17,8,(),() (2)2,9,6,10,18,11,54,(),(),13,486 (3)1,3,3,9,27,() (4)1,3,6,8,16,18,(),(),76,78 例3:下面每个括号里的两个数都是按一定的规律组合的,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00,96)(97,88)(91,75)(79,□) 练习:(1)(2,3),(5,7),(7,10),(10,□) (2)(100,50),(86,43),(64,32),(□,21) 例4:先计算第一题,再找出规律,并根据规律直接写得数. 12345679×9= 12345679×18= 12345679×27= 12345679×81= 练习:(1)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111111×111111=

例5:观察下面的一组算式,找出规律,再在方框里填出适当的数. (1)9×1+2=11 (2)9×12+3=111 (3)9×123+4=1111 (4)9×1234+5= (5)9×12345+6= (6)9×()+()=1111111 (7)()×()+()=11111111 (8)()×()+()=111111111 练习:先观察算式,找出规律,再填数. (1)21×9=189 (2)321×9=2889 (3)4321×9=38889 (4)()×9=488889 (5)()×9=5()9 (6)()×9=68888889 例6:先观察算式,找出规律,然后填数. 3×4=12 33×34=1122 333×334=111222 3333×3334=() …… 33…3×33…34=() 练习: 9×4=36 99×44=4356 999×444=443556 9999×4444=() 99...9×44...4=44...4355 (56)

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附答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 姓名:__________ 一、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258+1409= 5200-2689= 3254×268= 235×68÷34= 8906-473+2170= 7575÷25= 356+148= 1752-986= 3002×152= 4872÷24= 38×9306= 7504+2496= 2. 75+76+77+78+…+97+98的和是( )。 3. 从1000里连续减去5个98,结果是( )。 4. (1)3060――→÷45 ――→+889 ――→÷33 (2)225――→×84 ――→÷25 ――→÷27 (3)870――→×46 ――→÷23 ――→×135 ――→÷45 (4)9893――→-8436 ――→×13 ――→-8941 ――→÷500 二、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5. 用计算器分别算出每组中各题的积,再找一找各组题的规律,然后按这个规律直接在横线上写数。 1 11×11= 111×111=1111×1111= × = 2 67×67= 667×667= 6667×6667= × = 6. 一个果园栽了425棵桃树,又栽了756棵梨树。如果一年每棵桃树可收桃105千克,每棵梨树可收梨90千克,这个果园一年可收桃和梨各多少千克?新 课 标 第 一 网 7. 垃圾填埋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给周边环境、土壤带来二次污染。东海市新建的垃圾处理厂日处理垃圾能力达到1200吨,每天可发电1800千瓦时。试计算该垃圾发电厂2012年将处理垃圾多少万吨?发电多少千瓦时?(用计算器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教案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计算器为人们解决具体计算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复习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板书课题: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 ⊙回顾与整理 1.估算。 (1)什么叫估算?一般怎样估一个数? ①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结果作出粗略的推断或估计叫估算。 ②估算一般用“四舍五入”法,把这个数估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使它与实际结果相差最少。 (2)举例说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估算各应怎样进行? ①加法估算是把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求和。 例如:1586+3769≈6000 ②减法估算是把被减数和减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求差。 例如:5160-3178≈2000 ③乘法估算分两种情况。 a.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把另一个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和这个一位数相乘。 例如:816×3≈2400 b.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把两个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两个近似数相乘。 例如:816×33≈24000 ④除法估算分两种情况。

a.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够除,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不够除,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前两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求商。 例如:8632÷3≈3000632÷9≈70 b.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先分别求出除数和被除数的近似数,把除数十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十位上的数大,就把被除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十位上的数小,就把被除数左起第二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再求这两个近似数的商。 例如:538÷62≈9(538≈540,62≈60) 898÷31≈30(898≈900,31≈30) (3)如何用估算解决问题? 预设 生1: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实际。 生2:估算购物要带的钱、制作物品要用的原料要估大些。 生3:估算座位能坐多少人要估小些。 …… 2.复习用计算器计算和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 (1)回顾对计算器的认识。 (组内交流计算器各键的名称及作用) (2)教师读题,同桌合作,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一个按键,一个观察、指导,每完成一道题就进行交换,教师随机出题,集体订正答案) (3)借助计算器找规律。 ①如何借助计算器找规律? a.用计算器独立计算。 b.观察算式特点及计算结果找规律。 c.用计算器计算来验证规律。 ②试一试。 先用计算器计算出下面前3题的得数,找到规律,再直接写出后3题的结果。 9999×11=9999×12=

三年级奥数第2专题-找规律巧填数(学生版)

奥数第二专题找规律巧填数 专题精析:我们把按某种规律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通过观察已知的项找出所给数列的规律,并依据规律填写所缺的数,就是按规律填数。 基础提炼: 例1:找出下面数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出适当的数: (1)1,5,11,19,29,(),55; (2)6,1,8,3,10,5,12,7,(),()。 解析:(1)先计算相邻两数的差,5-1=4,11-5=6,19-11=8,29-19=10,由此可以推知这些差依次为4,6,8,10,12,14.这样()里的数应比29多12,比55少14,也就是说应该填41. (2)仅从相邻的两个数难以看出这列数的排列规律,这时不妨隔着一个数来观察,就会发现原来这列数是由两列数复合而成的,第1列数是6,8,10,12,14,每两个数的差是2,;第二列数是1,3,5,7,9,每两个数的差也是2,所以括号里应依次应填14和9. 例2:根据前2个三角形里3个数的关系,在第3个、第4个三角形的空格里应填几?

解析:先看第1个三角形里的3个数,试着判断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可能的关系有6×3→18,18—4→14;6+12→18,6+8→14,接着,再来看第2个三角形里的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依然符合5×3→15,15—4→11 ,所以,第3个和第4个三角形可以填出: 模仿训练: 练习1 在下面各数列中填入合适的数 (1)9,11,15,21,29,( ),51 (2)3,4,5,8,7,16,9,32,( ),( ) 练习2:按规律在“?”处填数。 (1) 巩固训练 习题1 按数列的规律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数: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计算器练习题测试题1(含答案)

周测培优卷1 用计算器解决较大数的运算 一、我会填。(每空2分,共34分) 1.填出计算器上各部分的名称。 2.用计算器计算8623-375的步骤: 先按()键开机。 依次按()、()、()、()键。 然后按()键。 依次按()、()、()键。 最后按()键显示结果。 如果要清屏按()键,要关机按()键。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4分) 1.计算器是一种运算快、操作简便的计算工具。() 2.当计算完一道题后,再计算下一道题时需要按OFF键清屏。 ()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6分) 1.在使用计算器计算时,如果发现输入的数据不正确,可以使用()键清除当前的错误。 A.= B.CE C.OFF 2.使用普通计算器时,每按一个数字键,显示屏右端就出现这个数字,同时前面输入的数字会()。 A.向右移动一位B.向左移动一位C.不动 四、我会算。(共20分) 1.用计算器计算。(每小题1分,共6分) 865+7678=4800-1632= 865×487=3204÷89= 708×563=3363÷57= 2.在先算的部分下面画“____”,再用计算器计算。(每小题3分,共9分) (1)7836-(1842+319) (2)2352×(3847-3639)

(3)1792÷(448÷16) 3.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用计算器计算)(每空1分,共5分) 312――→ ×48 ――→÷156 ――→+783 10902――→ ÷138 ――→×327 五、我会用计算器找规律。(共24分) 1.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每小题1分,共8分)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根据上面的计算,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9999×5= 9999×6= 9999×7= 9999×8= 2.有趣的“缺8数”。(每小题1分,共5分)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2 12345679×27= 12345679×36= 12345679×45= 12345679×________=666666666 12345679×81=

四年级数学上期思维训练(一)找规律巧填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四年级数学上期思维训练(一)找规律巧填数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找规律巧填数 例1:先找规律,再填数。 (1) 1,2,4,7,11,16,(),29,() (2) 2,4,8,16,(),(),() 练习:(1)1,5,11,19,29,(),55 (2) 81,64,49,36,(),16,(),4,1 例2:先找出规律,在括号里填数。 (1) 23,4,20,6,17,8,(),(),11,12 (2) 1,1,2,3,5,8,13,(),34,55 练习:(1) 21,2,19,5,17,8,(),() (2) 2,9,6,10,18,11,54,(),(),13,486 (3) 1,3,3,9,27,() (4) 1,3,6,8,16,18,(),(),76,78 例3:下面每个括号里的两个数都是按一定的规律组合的,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00,96)(97,88)(91,75)(79,□) 练习:(1)(2,3),(5,7),(7,10),(10,□)

(2)(100,50),(86,43),(64,32),(□,21) 例4:先计算第一题,再找出规律,并根据规律直接写得数。 12345679×9= 12345679×18= 12345679×27= 12345679×81= 练习:(1)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111111×111111= 例5:观察下面的一组算式,找出规律,再在方框里填出适当的数。 (1)9×1+2=11 (2)9×12+3=111 (3)9×123+4=1111 (4)9×1234+5= (5)9×12345+6= (6)9×()+ ()=1111111 (7)()×()+()=11111111 (8)()×()+()=111111111 练习:先观察算式,找出规律,再填数。 (1)21×9=189 (2)321×9=2889 (3)4321×9=38889 (4)()×9=488889 (5)()×9=5() 9 (6)()×9=68888889

用计算器找规律教学设计

《用计算器找规律》课堂再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探索计算规律时,有时要根据计算结果寻找规律。但有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如小数除法、小数位数比较多的乘法等。如果用计算器计算省时省力又很精确,这样能够减轻学生的计算负担,便于把主要精力用于寻找规律。所以教材结合小数除法的学习,专门安排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使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感受到计算器的作用和优势,同时培养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和工具的意识。 二、学生分析 学生之前已学习了乘除法的计算,也会使用计算器实行基本的计算,所以课间交流时我就让学生说了说计算器的一些基本的功能键,并出了几道数字比较大的乘除法的计算题让他们用计算器算一算,他们都能准确使用这个工具,但在计算时发生了几例数字按错的现象。学生虽然都会用计算器实行乘除法的计算,但在发现规律时就不如使用工具那么流畅了,部分学生不能发现规律,部分学生虽然发现了规律却不会根据规律解决问题,这些都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体现。找到其中的规律并用这些规律来解决问题也就是深入浅出是这个课的重点内容,绝大部分学生一找到规律并用找到的规律说出后面算式的得数时,那种情绪高涨的样子也带动了其他的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这种情绪上的带动也为这节课增添了很多的亮点。必竟发现和创新在学生的心中有着很大诱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这种目标非常明确。这个内容学生多半是通过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来完成的。课后我问了一下学生感觉学得怎么样,学生非常兴奋,他们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发现计算器计算不一定比人脑快,人脑的潜能是无限的,他们为自己有一个聪明的脑袋感到骄傲。 三、学习目标 会准确使用计算器实行大数目运算。能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转化思想方法的奇妙。 教学准备:每名学生自带一个计算器,尽可能是10位以上的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在哪见过这?(出示一个计算器)…… 师:如果让你和计算器比赛计算你敢吗?(学生七嘴八舌,有说敢,有说不敢,还有学生直接说肯定比不过计算器)

四年级奥数第1专题找规律巧填数

奥数第一专题找规律巧填数 专题精析:我们把按某种规律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通过观察已知的项找出所给数列的规律,并依据规律填写所缺的数,就是按规律填数。 基础提炼: 例1:找出下面数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出适当的数: (1)1,5,11,19,29,(),55; (2)6,1,8,3,10,5,12,7,(),()。 解析:(1)先计算相邻两数的差,5-1=4,11-5=6,19-11=8,29-19=10,由此可以推知这些差依次为4,6,8,10,12,14.这样()里的数应比29多12,比55少14,也就是说应该填41. (2)仅从相邻的两个数难以看出这列数的排列规律,这时不妨隔着一个数来观察,就会发现原来这列数是由两列数复合而成的,第1列数是6,8,10,12,14,每两个数的差是2,;第二列数是1,3,5,7,9,每两个数的差也是2,所以括号里应依次应填14和9. 例2:根据前2个三角形里3个数的关系,在第3个、第4个三角形的空格里应填几?

解析:先看第1个三角形里的3个数,试着判断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可能的关系有6×3→18,18—4→14;6+12→18,6+8→14,接着,再来看第2个三角形里的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依然符合5×3→15,15—4→11 ,所以,第3个和第4个三角形可以填出: 模仿训练: 练习1 在下面各数列中填入合适的数 (1)9,11,15,21,29,( ),51 (2)3,4,5,8,7,16,9,32,( ),( ) 练习2:按规律在“?”处填数。 (1) 巩固训练 习题1 按数列的规律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数: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用计算器计算》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26页例1例2,做一做。 教材分析: 例题中只表现加减法计算的例子,按键数字和屏幕显示的结果对应出现;乘除法式题要由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用计算器实行大数的运算的同时让学生探索计算的规律,把计算和探索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还是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水平的直接途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实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实行口算。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计算器实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利用计算器计算 1、师:谁会使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介绍使用方法:按on/c键,显示:0输入题目,按=键,显示结果,再按on/c键,清屏。 2、出示:386+179=,学生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 3、自己试试看 26×39=312÷8= 4、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屏。 5、计算。 765+469=589×76=3208-2965=625÷25=6848-579+386= 再计算。 946×57×0=100÷5=3028-2965= 估算:99+199≈ 计算后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的,像能够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6、看谁算的快,练一练。 7、做第26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

用计算器找规律练习题(供参考)

一、9999╳11 9999×12 9999×13 9999×14 9999╳17 9999╳18 9999╳19 9999╳20 你发现了什么? 二、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111111×11111 你发现了什么? 1.94×86÷47 (394+5477)÷57 8450÷25-249 6396÷(520-438) 5871 ÷57 338-249 2.比一比赛一赛,并找一找各组题的规律。 (1) 9×9-1= 98×9-2= 987×9-3= 9876×9-4=

98765×9-5= 987654×9-6= …… 3.找一找各组题的规律。 (2) 12×9-8= 123×9-7= 1234×9-6= 12345×9-5= 123456×9-4= 1234567×9-3= …… 4.找一找各组题的规律。 (3) 19+9×9= 118+98×9= 117+ 987×9= 1116+9876×9=

11115+98765×9= 111114+987654×9= …… 5.找一找各组题的规律。 (4) (10-1)÷9= (200-2)÷9= (3000-3)÷9= (40000-4)÷9= (500000-5)÷9= (6000000-6)÷9= 1.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258+1409=5200-2689= 3254×268=235×68÷34= 8906-473+2170=7575÷25= 356+148= 1752-986= 3002×152=4872÷24= 38×9306= 7504+2496= 2. 75+76+77+78+…+97+98的和是( )。 3. 从1000里连续减去5个98,结果是( )。

一年级数学按规律填数巧填算式运算符号求正确结果

一年级数学按规律填数巧填算式运算符号求正 确结果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一年级数学巧填算式,运算符号,按规律填数,求正确结果。 1.巧填算式: 1)将4,5,7,9,12,13这六个数分别填入下面的()内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两个等式成立。 ()+ () = () () -- ()= () 2)将6,16,26,36,46,56,66,76,分别填入下面的()里,使等式成立,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 )=( )+( )=( )+( )=( )+( ) 2. 在下面的数字与数字之间添上“+”“—”或“( )”使等式成立。 a) 26 25 24 23 8 = 10 b) 13 16 17 22 24 = 0 c) 25 29 17 18 19 = 0 3. 在下面的数字与数字之间添上“+”“—”或“( )”,使等式成立。(相邻位置的数可以看做一个数)

a) 3 5 6 7 9 = 93 b) 5 6 7 8 9 = 48 c) 2 4 7 8 9 = 16 4. 按规律填数 a) ( ) , 5 , 8 ,12 ,14 ,19, 20 ,( ) ,( ) b) 95 , 70 , 50 , 35 , ( ) , ( ) c) 2 , 3 , 5 , 8 , 13 , ( ) , ( ) d) 7 , 28 , 8 , 26 , 9 , 24 , ( ) , ( ) e) 3 , 4 , 7 , 12 , ( ) ,28 , 39 , ( ) f) 12 , 2 , 3,9,2,5,( ),2,7,3,( ),( ) g) 72 , 36 ,( ), 9 h) 27, 6 ,21,8 ,13 ,( ),3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测试卷

苏教版数学四下《用计算器计算》测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 1、 2、 3、 4、 5、345×27 142857×4 5880÷14 6708×4278 50240÷(459-299) 9375÷25-375 19188÷(421-380) (3790+7895)÷57 (4574-2394)×24 375×(26×12) 二、 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与十万位相邻的是( )位和( )位。 2、10个一万是( ),10个十万( )。 3、一个数由5个千万、5个万和5个百组成,这个数写作( )。 4、用“0,2,3,5,6,8”这六个数,组成的最小六位数是 ,最大六位数是 。 5、小红在做一个数乘以36时,误将6看成9,将3看成5,结果得1239,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 三、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位数少的自然数比位数多的自然数小。 ( ) 2、从右边起,十万位在第五位。 ( ) 3、个位、十位、百倍……亿位都是计数单位。 ( ) 4、最大的五位数与最小的六位数相差1。 ( ) 5、2070000502读作二十亿七千万五百零二。 ( ) 四、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八十万零二十写作 ( ) A 、800002 B 、800020 C 、8000040 2、19□50000000≈200亿,□里能填 ( ) A 、5~9 B 、5 C 、9 3、用2个1和3个0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五位数。 ( ) A 、5 B 、4 C 、3 4、40500000吨,改写成万吨作单位的数是 ( ) A 、405万吨 B 、40500万吨 C 、4050万吨

四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26页例1例2,做一做。 教材分析:例题中只呈现加减法计算的例子,按键数字和屏幕显示的结果对应出现;乘除法式题要由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运算的同时让学生探索计算的规律,把计算和探索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还是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的直接途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利用计算器计算 1、师:谁会使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介绍使用方法:按on/c键,显示:0 输入题目,按=键,显示结果,再按on/c键,清屏。 2、出示:386+179=,学生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 3、自己试试看: 26×39=312÷8= 4、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屏。 5、计算。 765+469= 589×76= 3208-2965= 625÷25= 6848-579+386= 再计算。 946×57×0= 100÷5=

3028-2965= 估算:99+199≈ 计算后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最好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6、看谁算的快,练一练。 7、做第26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 二、观察发现 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 9999×1=9999×2=9999×3=9999×4= 2、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 9999×5=9999×7=9999×9= 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最高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3、完成第27页的“做一做”。 三、练习 (一)基础练习 1、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111111×1111111=? 2、神奇的198。 321-123= 654-456= 987-789= 951-753= 357-159= 9856-9658= 8745-8547= 5412-5214= (二)巩固练习 1、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2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被白白地流掉了…… ◆照这样计算,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______千克。 ◆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按20千克计算),这些水大约能装______桶。 ◆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用6桶水,这些水够用______个月,约合______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