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奉节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奉节县人民政府

目录

第一章“十二五”扶贫开发总结 (2)

第一节主要成就 (2)

第二节问题与挑战 (5)

第二章“十三五”脱贫攻坚思路及目标 (7)

第一节指导思想 (7)

第二节基本原则 (7)

第三节发展目标 (8)

第三章重点工作任务 (10)

第一节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10)

第二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12)

第三节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20)

第四章保障措施 (22)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22)

第二节强化资金管理 (22)

第三节严格责任落实 (23)

第四节强化考核奖惩 (23)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战略部署,根据全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总体要求,特编制奉节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本规划共涉及全县31个乡镇、街道,重点为135个贫困村(包含已脱贫但需巩固的38个村)。本规划规划基年为2015年,期限为2016至2020年。

第一章“十二五”扶贫开发总结

第一节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中央、市委、市政府关于扶贫脱贫的部署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信心、下定决心,立下“军令状”、啃下硬骨头、打赢攻坚战、摘掉“贫困帽”,紧紧围绕整村扶贫、社会扶贫、扶贫移民、产业扶贫、雨露计划等扶贫工作,着力解决“八难”、力争实现“八有”,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学习市委第135次常委(扩大)会议和全市扶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全县上下加压驱动、创新实干,脱贫攻坚工作稳步、快速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贫困地区面貌显著改善,贫困发生率持续降低,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县显著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农村扶贫开发成果显著。“十二五”期间,全县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核心,按照“七有四通三解决”的标准,对白帝鸡山村、康乐铁佛村等110个村分年度启动实施整村脱贫。采取领导联系贫困村,扶贫办牵头,行业部门配合,

先规划后实施的方式,对贫困村的山、水、田、林、路、房等基础设施和产业进行了全面规划,截至2015年底,110个贫困村共投入资金125387.3万元,实施项目487个,贫困村面貌发生了显著改变,110个村全部达到了脱贫标准。

二是特色扶贫产业亮点纷呈。“十二五”期间,结合全县“高、中、低”三带农业产业布局,重点抓了特色种植产业、乡村旅游、光伏产业、观光农业等的发展。在全县30乡镇的110个贫困村栽植金银花3万亩、180万株。新发展中晚熟脐橙3500亩,完成了尖山中药材基地示范园项目,发展中药材1.8万亩。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7.5万亩。以鹤峰乡到龙桥乡一线为主,在兴隆杉木村、友谊村、龙桥龙桥村等地兴建农家乐355家、床位2818张,建成1000亩旅游扶贫农业观光园,成为城镇居民周末休闲的目的地。在新民镇等乡镇,共扶持358户贫困农户发展光伏产业,年发电量达到900千瓦。五年共支持远远农业、鑫桥农业等农业企业30余个项目,带动农户3000多户从事特色产业生产。

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教育扶贫力度不断加大,改造完成农村薄弱学校35所,建成特殊教育学校1所,学前教育资源总量扩大,幼儿园入园率大幅提高,全面落实了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营养改善计划、助学贷款、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等保障政策。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不断金加快。依托各类职业培训学校围绕农村扶贫产业,五年内共培训各类学员达35182人次。通过实施雨露工程、企业帮扶、购买公益性岗

位、设立创业基金等措施,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问题。

四是社会帮扶带动明显。“十二五”期间,全县紧抓珠海、山东滨州东西合作、三峡电站对口支援、沙坪坝对口支援、重庆市扶贫集团等的机会,积极组织贫困地区干部出去学习、邀请其他地方干部进来考察、互派干部锻炼等方式加深了解,深化合作和支持力度。五年共支持发展脐橙、中药材、红豆杉、蚕桑等种植业2.5万亩,惠及项目2.1万农户;支持发展黑山羊、肉蛋鸡、肉牛等养殖业20万只,惠及1.9万农户;在鹤峰柳池村、冯坪皂角村、草堂石马村等贫困地区兴建人畜饮水池29口13150方;在羊市楼门村、新民尖角村等贫困地区兴修整修村级公路、桥涵103.5公里5座。

五是扶贫移民点多面广。通过地票交易、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退耕还林、农村危旧房改造建设等政策资源,对居住地偏僻、生存发展环境恶劣、不具备开发式扶贫条件的扶贫对象,采取集中搬迁、梯度搬迁、插花搬迁等多种方式进行扶贫移民搬迁。五年来,在羊市渔灯村、吐祥大庄村、公平大寨村、白帝鸡山村等30个乡镇大量实施了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共搬迁农户4691户16417人,实现了搬得出、有产业、能致富的目标。

六是扶贫资金保障有力。五年共争取到市级贷款贴息项目贴息资金777万元,为贴息企业减轻了资金压力。落实小额贷款贴息项目360万元,支援了农民企业、专业户、合作社、大户发展种养殖业,带动周边农户致富。积极管好贫困村互助合作协会,协会发展到69个,资金1525万元,会员

3893名。五年为会员共借款5123万元,支持5335会员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收入。

七是片区开发成效初显。国家启动实施连片贫困地区扶贫攻坚以来,奉节县启动实施了片区开发,协调县上多个部门参与,投入资金9.83亿元,实施了梅溪河流域片区、龙桥乡扶贫创业园、兴隆镇旅游扶贫三个连片贫困地区开发。三个片区共覆盖全县5个乡镇31个村。完成人畜饮水、村社道路改造、骨干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项目159个。

第二节问题与挑战

贫困面广而深。按照国家和重庆市2015年识别贫困村的标准,奉节仍然有135个贫困村,2015年已完成整村脱贫38个,还有97个。这些贫困村遍布全县31个乡镇(街道),绝大多数贫困村地处边远山区,山大坡陡,交通闭塞,农户居住分散,人畜饮水困难,基础设施差,无明显的特色农业,自身发展能力十分差。按照国家贫困户标准,造成贫困的类型复杂,贫困程度深,弱智、疾病、自然灾害是主要诱因,有很大一部分家庭一贫如洗,无自身脱贫能力,要实现他们的脱贫致富,难度非常大。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多数贫困地区只有简易的村社公路,有的甚至不通公路,连人行道都很差,行路难仍然存在。教育硬件不足,师资力量弱,有的贫困村还没有小学,农民子女就近入学难,教学质量无法保障,农村劳动力中只有小学文化的占36.6%,初中文化的占42.5%。卫生设备简陋,医务人员水平低,就医难仍然存在,小病诊不准,大病

诊不了,往往小病拖成大病。个别地方电线距离远,电力无保障,通讯不畅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贫困户搬迁难度大。全县贫困户中有搬迁意愿的有356户1125人,他们多数居住在高寒、边远、深沟峡谷地区,交通闭塞,无水源、电力、通讯保障。房屋破旧不堪,多数为土坯房、危旧房屋,有的还是茅草屋,不能遮风避雨,同时无收入来源,将是下一轮移民搬迁的难点和重点。

脱贫时间紧任务重。中央、重庆市对新一轮扶贫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工作思路,要求对建卡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到2017年底全面实现脱贫摘帽。面对全县135个贫困村、124425人贫困人口,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打赢攻坚战,将面临巨大挑战。

第二章“十三五”脱贫攻坚思路及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四届历次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遵循“绿色本底、发展引领、民生优先、全面协调”的发展理念,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全域旅游统领,生态产业支撑,新型城镇承载,区域中心带动”四个战略,坚持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有效衔接,着力巩固脱贫成效、完善长效机制,确保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

——坚持目标牵引,突出问题导向。

——坚持统筹整合,提高扶贫成效。

——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色发展。

——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

——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

第三节发展目标

2016年到2017年底,实现全县剩余的97个贫困村脱贫“销号”、74140人贫困群众脱贫“越线”、整县脱贫“摘帽”,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到2018年底,解决好局部、个别特殊困难贫困户的脱贫问题,打扫扶贫攻坚战场,巩固扶贫脱贫成果;

到2019-2020年,继续深化强化巩固脱贫成果各项措施,科学精准发力,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

表2-1奉节县整体脱贫目标表

表2-2奉节县脱贫攻坚指标表

第三章重点工作任务

第一节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准实施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实施贫困村解决“八难”、实现“八有”,全面落实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力争通过两年努力,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将贫困发生率降低到3%以下,全面实现97个贫困村脱贫销号,实现全县脱贫摘帽。

精准实施贫困村产业扶贫,确保贫困户收入越线。把产业发展作为精准脱贫的核心支撑,根据全县土壤、气候、海拔和种养历史,重点发展“4+3+X” 特色产业1,实现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确保每个贫困户至少有一个扶贫项目。积极拖进脐橙果园标准化改造,培育壮大生产、销售和社会化服务三大主体,将脐橙产业打造成贫困户脱贫增收第一产业。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大发展,带动万名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加强贫困村产业发展补助力度,为贫困户提供不超过2000元的产业精准扶贫项目补助。突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鼓励无劳动能力或是外出务工的贫困户以“土地流转”“托管养殖”“托管种植”等方式入股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化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等农业经营组织,完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在11%以上。

精准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贫困村脱贫销号。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整合力度,强力推进贫困村基

14+3+X特色产业:加快发展脐橙、油橄榄、中药材、山羊四大产业,巩固提升烟叶、高山蔬菜、优质粮油三大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蚕桑、茶叶、生猪、肉牛、生态渔业、小水果等多个特色产业。

础设施建设,补足贫困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强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贫困村村委会通畅率达到100%。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8856户、3100人,完成3190户农村D 级危旧房改造,改善贫困户居住生活条件。全面完成贫困村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改造,彻底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分散式、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建成供水工程441处,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力争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9%以上。加强贫困村山坪塘整治,力争完成贫困村山坪塘整治400口,新增、恢复和改善灌面3万亩以上。按照国家互联网联接标准,完成全县所有行政村(居委)“村村通宽带”,实现光纤100兆速率接入。

全面提升贫困村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全县脱贫摘帽。坚持“上级政策全用上,不足部分全兜底”的原则,进一步完善金融扶贫、医疗救助、创业就业等“特惠”政策,解决个性问题。精准实施教育扶贫,全面改善贫困村中小学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解决贫困地区入学难问题;针对因学致贫户,加快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阶段资助体系。精准实施医疗脱贫,精准识别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象,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精准扶贫”项目,到2017年底,因病致贫扶贫对象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率、健康档案建档率均达到100%,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精准实施就业创业脱贫,按照“劳务转移一批、创业带动一批、政策安置一批”的思路,在97个贫困村开展充分就业村创建活动,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三级转移就业,全面消除贫困户“零就业家庭”。精

准实施低保兜底,贯彻落实农村低保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将需由社会保障进行“兜底”的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第二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建立精准扶持、稳定脱贫、长效增收新机制,全面实施巩固脱贫各项措施,力争通过三年努力,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脱贫人口能致富、不返贫,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一、实施产业巩固脱贫

围绕“4+3+X”特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推动贫困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加。脐橙产业重点围绕“提质增效”目标,建好“三园一圃一中心”2,升级改造或新建10条以上分选加工生产线,拓展电子商务,拓宽销售市场,做亮“奉节脐橙”中国驰名商标品牌。油橄榄产业围绕“增量提质”目标,巩固和改造老基地,建好苗圃基地,引进优良品种,选育适宜品种,扩大油橄榄种植面积,扶持建成油橄榄加工产业园,力争培育1-2家油橄榄公司上市。中药材产业围绕“特色养生”目标,在兴隆、竹园等17个乡镇建设贝母、白芨、天麻、党参、百合、石斛等品系最全、品质最优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建好长安乡西槽村名贵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打造为“重庆药乡”。山羊产业围绕“扩群增量”目标,创新养殖模式,集中打造草堂、冯坪等

2三园一圃一中心:10万亩特色脐橙标准化示范园、中国长江柑橘博览园、休闲观光体验园,优新品种无病毒采穗圃,奉节脐橙交易中心。

10个山羊重点乡镇,每个乡镇着力培养3—5个山羊示范村,发展30-5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山羊良种化率达到90%以上,建成全国优质肉羊生产大县。巩固提升烟叶、高山蔬菜、优质粮油三大产业,烟叶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商品蔬菜生产规模发展到5万亩以上,建设优质稻米、玉米、薯类和油料等优质粮油高产示范基地22万亩,油料总产量达到3万吨。因地制宜发展蚕桑、茶叶、生猪、肉牛、生态渔业、小水果等特色产业,拓展农民产业增收渠道。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按照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推进乡村旅游集群式、规模化发展,实现“景区+乡村旅游景点”互动发展。重点在兴隆镇、龙桥乡、太和乡、长安乡打造养生型乡村生态旅游胜地,在竹园镇、大树镇、平安乡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朱衣镇、草堂镇、白帝镇、康乐镇、白帝城风景区,发展脐橙特色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带,大力发展星级农家乐、乡村旅游集聚区和乡村旅游观光精品路线,发展乡村旅游示范点50个以上。深度挖掘白帝镇坪上村、八阵村、石庙村,鹤峰乡三坪村、招峰村,夔门街道瞿塘峡社区,龙桥乡龙桥村,云雾乡红椿村等历史文化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资源,发展集合休闲、观光、采摘、体验、度假、户外活动等多种功能的休闲观光旅游农庄。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改善贫困村交通、综合管网、游览服务、接待服务等设施。大有序实施传统村落风貌改造,重点打造卡麂坪、幸福村等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开发示范点。力发展民宿经济。

二、实施转移就业巩固脱贫

扎实做好转移就业脱贫工作,确保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面转移就业,不断提升已转移就业困难群众就业水平。按照贫困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农业实用技术、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手工艺技能等各类培训,实施“春潮行动”培训和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加强“一对一”精准培训指导,积极开展“订单式”、“田间课堂”、“授课入户”等实用技术培训。构建贫困剩余劳动力务工输出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开拓县内县外、市内市外劳务市场。引导具有成本优势的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具有市场需求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落户发展,扩大就业新渠道。开展创业担保贷款,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贫困户创业活动。实施“微型企业”创业,将贫困就业对象创办符合产业发展的微型企业纳入扶持范围。

三、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巩固脱贫

加强领导,统筹谋划,积极稳妥组织实施,确保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应搬尽搬。按照2016年实施部分迁出3800人,实施农村D级危旧房改造1340户、5360人;2017年实施部分迁出23000人,实施农村D级危旧房改造930户、3720人;2018年实施部分迁出4200人,实施农村D级危旧房改造920户、3680人。科学选择搬迁方式,整体迁出优先安排最为贫困的偏远山区、高寒山区自然村落,对于规模较大必须整体迁出的自然村落,可根据安置区资源情况,分批迁出;部分迁出优先安排深度贫困的零星分散农户。加快改善搬迁

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完善交通、饮水、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培育壮大后续产业,大幅增强劳动力素质。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精心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让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与全县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实施教育支持巩固脱贫

以提升贫困地区人群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技术技能为抓手,加大教育扶贫投入,实施教育支持巩固脱贫。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村小增设附属幼儿班,着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全面改薄”等重点工程,实现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力争巩固率达到98%。推进“雨露计划”实施。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继续开展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探索有劳动力贫困人口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体制,确保随迁子女享有同等入学权利。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帮贫助困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免费师范生计划”、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招录农村小学教师,设立专项资金,对在贫困农村学校教师给予生活补助。加强县职教中心建设,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力争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依托职教中心定向培养、社区教育送教到家等形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五、实施健康救助巩固脱贫

持续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条件,健全医疗保障和

救助制度,紧密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病种,加强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到2020年,全县医疗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逐步将村卫生室转型为以预防、保健和健康咨询服务为主的服务站点。推动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殊人才津贴制、边远乡镇特殊工资补贴制。继续落实基本药物制度,逐步提高基本药物的使用比例。大力推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将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采取资助参保、普通疾病救助、重大疾病救助结合的方式,解决因病致贫问题。扎实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强化基金预算管理,完善按病种、按人头、按床日付费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复合支付方式,切实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建立疾病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分类救治大病和长期慢性病贫困人口。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公共卫生水平。

六、实施生态保护巩固脱贫

立足渝东北三峡库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强全县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治理修复,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和农村环境治理,提升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加快制定有机肥补贴政策,全面提升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继续实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通过石漠化治理资金股权量化,提升石漠化地区农民收入。继续实施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工程,加强

宜林宜荒地造林,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开展木本油料、笋竹和花卉苗木等生态林业产业,增加贫困区域林农收入。试点建立县域内开发与保护地区之间、上下游地区之间、生态受益与生态保护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利用生态保护补偿引导贫困人口有序转产转业,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化为生态保护人员。合理调整贫困地区基本农田保有指标,逐步将25度以上陡坡地退出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还林补助范围,扩大农业生态治理补贴享受范围。

七、实施兜底保障巩固脱贫

在农村低保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基础上,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相适应的增长机制,确保农村最低生活标准逐年提高。加强低保动态管理,不断完善低保申请审批程序、公开公示环节,确保低保政策公平、公开、公正。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政策框架,实现困难群众救助政策全覆盖。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制度,统筹协调民政、教育、就业、国土房管等部门,形成困难群众救助合力。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主动发现并实施困难救助。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到2020年,实现贫困户参加城乡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均达100%。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力争2020年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加快完善“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残疾人福利事业,

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推进残疾人集中就业,力争“十三五”期间新增残疾人集中就业200人以上。

八、实施社会帮扶巩固脱贫

按照引领性、示范性的原则,实施精准扶贫。组织企业深入山东省对接洽谈,搭建“多方引介”平台,争取与山东省对口支援办结对,主动与相关企业广泛对接洽谈。支持和鼓励滨州市到奉节投资兴业。鼓励民营企业、非公经济、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设立扶贫公益基金,倡导民营企业包乡包村扶贫。继续选派驻村工作队,驻村蹲点开展扶贫工作,做到村村有工作队、户户有责任人,不脱贫、不脱钩,脱了贫,还要扶一程。统筹安排全县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和本村党员干部,采取“一帮一”或“一帮几”方式,继续对贫困户开展“实打实”结对帮扶。继续做好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帮扶,突出抓好“扶贫日”纪念活动。

九、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区域发展能力

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推进村级通达建设工程,实现全县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撤并村及一定人口规模的自然村通硬化路,70%以上的村民小组通泥结石路。加大贫困村公路养护力度,着力改造一批现有农村公路危桥,逐步消除农村客车通行安全隐患。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山坪塘整治为主的“五小水利”建设,治理中小河流治理5条,山洪灾害防治16处,实施水生态修复41平方公里、水土保持42平方公里,建设中小型水库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9处,整治山坪塘400口。全面提

升农村饮水安全水平,力争“十三五”期间新建441处农村集中供水点,新增农村供水管网,2698公里,到2020年,全县农村90%的农户实现自来水供水。提升贫困村能源保障水平,改造贫困村10kV线路178公里、入户低压线路858公里,改造户表1.49万户。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实施秸秆等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加强贫困村信息设施建设,新建基站135个,实施数字电视转换8150户,实现移动信号、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实施光纤入户1350户,到2020年,60%的居民聚居点有线上网,农村家庭的宽带接入能力达到20兆/秒,光纤入户率达到100%。加强贫困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的农村聚居点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建设垃圾收集设施220处,实现村庄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加快推广户用沼气池,建成户用沼气池2218户;实施卫生改厕2.4万户。

推进全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铁路、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大力推进郑万铁路奉节段开工建设,积极推进安张铁路、沿江铁路前期工作,推进铁路站场规划建设,做好区域性奉节货运港和奉节物流园衔接与规划。全力推进奉节—建始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加快推进奉溪高速寂静互通建设。大力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疏浚治理工程,重点推进梅溪河、朱衣河和大溪河支流航道整治工程,完善梅溪河一级航道功能。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快推进夔门港建设,大力加强县城、宝塔坪、两河口、江南国际旅游码头等4个旅游码头的升级改造。积极开展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奉节通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