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必考100题与答案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必考100题与答案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必考100题与答案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必考100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C)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D )

A.孟禄

B.洛克

C.卢梭

D.利托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A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C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D )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C )

A.知识素养之一

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D )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B )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 A )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D )

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 B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D )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 C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D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1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 A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C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20.听觉中枢位于( C )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21.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论演说的教育》,其作者是( B )A.柏拉图

B.昆体良

C.夸美纽斯

D.苏格拉底

22,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C )A.《教育论》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23.“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B )

A.洛克

B.杜威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2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 )

A.课堂教学

B.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现场教学

2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B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戌癸丑学制

26.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 B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27.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 C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制度

D.民族文化传统

28.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一定有教育,这说明教育具有( C )A.历史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D.继承性

29.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 D )

A.基本规律

B.基本方法

C.基本途径

D.基本要求

3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

A.备课

B.上课

C.个别辅导

D.布置作业

31.“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对应( C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32.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哪个环节? ( B )A.开端

B.中间

C.终端

D.外部

33.识记过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是( B )A.暂时遗忘

B.永久遗忘

C.干扰遗忘

D.逆向遗忘

34.“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是( C )

A.知觉

B.嗅觉

C.嗅觉适应

D.嗅觉感受性

35.下列哪个选项是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 ( D )

A.线条透视

B.空气透视

C.运动视差

D.视轴辐合

36.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B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紧张性与集中性

D.紧张性与选择性

37.“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 D )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3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 ( A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39.个人同时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目标,二选一的冲突是( A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40.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 C )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行为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4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D )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4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 )

A.教育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社会学

D.教育经济学

4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A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4.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 D )A.美育

B.劳动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美育、劳动教育

4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 D )

A.目的

B.内容

C.方法

D.功能

4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4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C )A.演示法

B.练习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

4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C )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49.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B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5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C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5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C )

A.广阔性

B.独立性C.灵活性

D.逻辑性

5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A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5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 A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实践活动影响

5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 D )

A.交感神经

B.副交感神经

C.中枢神经

D.周围神经

55.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的识记是( A )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56.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干扰?( D )

A.前摄

B.倒摄

C.单一

D.双重

5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B )

A.动力系统

B.自然前提

C.心理基础

D.核心成分

58.年龄智商的公式是( C )

A.IQ=MA/CA×100%

B.IQ=CA/MA×100%

C.IQ=MA/CA×100

D.IQ=CA/MA×100

59.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 A )

A.兴趣

B.需要

C.动机

D.理想

60.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 C )

A.现实与人

B.人与人

C.现实与人的需要

D.生理与心理需要

6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D)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6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C)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6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C)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6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6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B)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6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D )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6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C )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6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C )

A.一

B.二

C.三

D.四

7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B)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7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A)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7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D)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7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C )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7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B )

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7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A )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7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B )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7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C )

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7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好与管好学生

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7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B )

A.名誉权

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

D.人格尊严权

8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D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8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在学校教学条件下,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形成

B 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是分析和综合

C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比较、抽象和具体化

D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方向的不同,思维可分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

82.皇帝―“皇帝就是沙皇”,祖国―“美丽的地方”,说明儿童掌握概念的水平处于(A )

A 第一级水平

B 第二级水平

C 第三级水平

D 第四级水平

83.最佳学习效果的过度学习需达到(D)

A 50%

B 50%―100%

C 100%

D100%―150%

84.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做(C )

A 知觉

B 记忆

C 注意

D 思维

85.在观察精确性上有明显提高的阶段是小学(B )

A 二年级

B 三年级

C 四年级

D 五年级

86.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C )

A 学生

B 教学内容

C 教师

D教学环境

87.儿童认知发展到达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D )

A 多维思维

B 思维的可逆性

C 具体逻辑推理

D 守恒观念形成

88.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A )

A 不同的学习结果

B 学习层次的高低

C 学习情境的简繁

D 学习水平的优劣

89.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是(D)

A 行为―认知主义者

B 认知主义者

C 建构主义者

D 行为主义者

90.强调概括化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C )

A 形式训练说

B 共同要素说

C 经验类化说

D 关系转换说

91.在教“写”的概念时,分别以麻雀、鸡、蝙蝠为例,是为学生提供(C )

A 比较

B 变式

C 正例与反例

D 概括

92.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B)

A 阅读

B 吹拉弹唱

C 运算

D 记忆

93.组织策略属于(B)

A 精加工策略

B 认知策略

C 元认知策略

D 调节策略

94.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A)

A 发散思维

B 推测与假设

C 好奇心

D 独立性

95.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是(D)

A 6岁

B 7岁

C 8岁

D 9岁

96.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D)

A 开发潜能

B 寻求发展

C 个案辅导

D 学会调适

97.行为目标的陈述依据是()

A 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

B 行为产生的条件

C 行为的标准

D 具体目标

98.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其功能在于()

A 引导

B 促进和维持

C 反馈

D 评价

99.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

A 信度

B 效度

C 区分度

D 难度

100.以下说法中,错误的为()

A 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B 专家教师有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C 专家教师往往较注意课堂的细节

2017高校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6套题)

2017高校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教师招聘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教师招聘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 有助于教师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 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 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 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钠 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2.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对意识作用和功能的研究。 3.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试验方法进行客观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反对把心理作为一个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哥哥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也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与部分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 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 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奈赛尔皮亚杰 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 注意是心里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学与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归纳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教师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着作。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钠 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2.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对意识作用和功能的研究。 3.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试验方法进行客观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反对把心理作为一个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哥哥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也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与部分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

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 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奈赛尔皮亚杰 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 注意是心里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 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论述:如何运用感知规律组织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环节。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就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心理学与教 育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对象就是如何学、如何教、教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与学的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教与学三过程:学习、教学、评价或反思过程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进行教学研究 三、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二、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感觉与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人的感受就是相同的,思维不可逆,不能进行抽象运 算思维。 3、具体运算阶段(7-11):掌握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11-15):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能用假设-演绎推理方式解决问题 三、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内容与方法 2、教学促进认知的发展 四、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 定义: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就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意义及对教育的启发 最近发展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教育要指向“最近发展区”。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五、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 六、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七、自我意识 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发展: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青春期开始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学生学习的内容 1、知识、技能与学习策略的掌握 2、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发展 3、道德品质与健康心理的培养

教师编招考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部分测试题

教师编招考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 分/1 题) 1、()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 D、缪勒 2、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 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3、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加德纳 C、皮亚杰 D、斯腾伯格 4、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 A 、皮亚杰 B 、加德纳 C 、斯腾伯格 D 、戴斯 5、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 A、强化学说 B先天决定论 C、相互作用论D、循序渐进论 6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 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 与推测的过程是() A 归因 B 印象 C 自我认知 D 态度 8、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A 能力 B 努力 C 任务 D 运气 9、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房东岳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的著作 () A《教学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C《教育实验心理学》D《教育实用心理学》 10、儿童心理发展先具体后抽象属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11、形成守恒概念,出现了零散的可逆运算的认知发展阶段是()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12、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成熟带来的行为的持久变化 B ?由于疲劳造成的活动效率的降低 C.- 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 .肌肉受到伤害引起的行为变化 13、心理学家()提出把学习分为八个阶段,即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A.加涅 B ?奥苏贝尔C ?伊利 D ?布鲁纳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的学习是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 B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上的区别 C人类所有的学习都是高级的学习D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

教师招聘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__心理规律 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2.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__心理特征________两方面。 3.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人格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方面。 5.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有描述心理现象,解释心理活动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 6.心理学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原则、__________原则、系统性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_1898_____年,______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成为 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8.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华生的行为主义以及马斯洛的___条件反射____________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理论流 派。 9._____脑_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_________。 10.__________是心理内容的源泉。 11.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神经元_____________。 12.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14.人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一般把前三部分合称为________,而间脑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 15.大脑半球表面上的三条重要的沟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顶枕裂。 16.大脑皮层的三条沟裂把大脑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额叶、________、________和颞叶。 17.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______传出神经和___________。 18.条件反射是在_____________基础上,经过反复学习和训练而获得的反射。 19.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__________属性的认识。 20.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_________________,而人的感觉器官察觉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做 _______________。 21.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_____________。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题库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选择题 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学科性质来看,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A.行为 B.自然 C.社会 D.边缘 D【解析】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边缘的交叉学科。 2.人的心理活动包括下列哪两个部分() A.心理过程和个性 B.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 D.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 A【解析】考查心理现象的组成部分。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所以选A。3.表达人的心理过程的内容的是() A.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 B.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C.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过程 D.个性、认知、情绪情感以及意志过程 C【解析】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D【解析】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5.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A.意志 B.能力 C.气质 D.兴趣

A【解析】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心理过程又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所以选择答案 A。其他都是个性心理的成分。 6.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指() A.感知、记忆和思维 B.情绪、思维和意志 C.动机、需要和兴趣 D.能力、气质和性格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心理学内容方面的知识。答案 A 是认知过程,答案 C 是个性心理倾向性,答案 D 是个性心理特征。 7.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A.认知 B.需要 C.客观现实 D.个性 C【解析】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 8.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 心理活动称之为()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征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 A【解析】略。 9.人类特有的最高级的心理现象是() A.认识 B.情感 C.能力 D.意识 D【解析】人类才有意识现象,动物没有。 10.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内容是() A.意识 B.信念 C.性格 D.理想 C【解析】个性心理分为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又包含能力、气质和性格,所以选 C。11.在情绪和认知的区别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认知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情绪则反映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 B.认知活动随意性强 C.情绪活动随意性弱 D.认知活动比情绪有更强和鲜明的集体表现 D【解析】情绪活动比认知活动有更强和鲜明的集体表现。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这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五种要素和三种 活动过程。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TX)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学生这一要素通过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2.教师:具有指导地位,这一要素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风格等。 3.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5.教学环境:物质环境、社会环境 (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1.学习过程 2.教学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描述,了解学生学习动机)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指导教学)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后来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有三部分: 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的成果,归纳出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 究、社会文化研究 1924年廖世承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生至死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发展分为: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12-14、15)、 青年期(14、15-25)

高等院校教师招聘____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简称心理,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3、心理过程,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 4、人的个性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5、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心理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个性心理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心理过程中得以表现;另一方面,个性一旦形成,又调节和支配心理过程的进行。二者是构成统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方面。 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 心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情) 理意志过程(意) 现 象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气质、能力、性格 6、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或交叉科学。 7、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描述心理事实、探索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和指导实践使用。 8、影响心理的因素: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心理因素。 9、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97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0、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 构造主义奠基人:冯特代表人物:铁欣纳 机能主义创始人:詹姆士(美)代表人物:杜威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美)代表人物:斯金纳 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奥地利) 11、心理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认知心理学》的发表,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创始人:奈塞尔(美) 人本主义心理学发起人:马斯洛,罗杰斯 12、心理的实质(大题) 所谓心理的实质问题,主要就是从理论上回答什么是心理,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心里和客观事物是什么关系等问题。 ①心理是脑的机能 ②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脑的机能,但是脑本身并不能单独产生心理,心理就其内容来说,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客观现实是指人意识以外的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包括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体自身结构及其内部生理状态。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不是机械被动的客观现实,而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只有在进行实践活动中,才能把人脑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产生心理,并使人的心理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1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使用科学。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学校情境中学和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3、教育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揭示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体力以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心理规律,揭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和教育条件和教育情境的依存关系,从而使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效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有效地独立学习和自我培养也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 14、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活动领域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教学和德育心理规律的科学。 15、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 ②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③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16、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列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17、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及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生活情境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言语、行为和表情),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从观察者的参和程度划分,参和性观察和非参和性观察 依据观察的组织程度划分,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 根据观察的系统性划分,系统性观察和非系统性观察 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表现真实自然,较少或没有受到“环境的干扰”,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其主要缺陷是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到观察者的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并且观察到的资料数量有限,往往难以作出概括化的结论。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

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教师招聘复习题)

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教师招聘复习题) 1.下列关于班集体的概念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班集体就是班群体 B.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C.纪律松弛、涣散的群体算不了集体 D.不是任何一个班都能称得上班集体 2.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C)。 A.班级公共财产 B.班级信息 C.学生 D.班级资料 3.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A)。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 4.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是《大教学论》的作者(A)。 A.夸美纽斯 B.埃拉斯莫斯 C.杜威 D.觊洛夫 5.“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B)。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6.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D)。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 7.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A)。 A.交往 B.学习 C.课堂 D.课外活动 8.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D)。 A.班主任 B.班干部 C.男女学生 D.集体教育 9.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D)。A.班主任

D.班集体 10.在学生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主要任务是(A)。 A.组织和团结集体 B.建设学生干部队伍 C.提出共同目标 D.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11.学生在班级中的活动主要是通过交往来展开的,活动的过程就是(A)。 A.交往的过程 B.学习的过程 C.德育的过程 D.认识的过程。 12.班级成员在认识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依存性,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推动班级的发展,是指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应该具有(B)。 A.共同统一的准则 B.共同的目标 C.共同的组织机构 D.平等、相容的氛围 13.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C)。 A.校长 B.教导主任 C.班主任 D.任课教师 14.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A)。 A.班主任 B.班委会 C.共青团 D.少先队 15.学生集体的特征首先是要有(B)。 A.集体舆论 B.共同目标 C.干部队伍 D.活动 16.班级建设的起始阶段重点在(A)。 A.建制 B.培养班干部 C.思想教育 D.班级文化 17.班主任为组织管理而开展班级活动时,最重要的是要树立(D)。 A.发挥班干部领导作用的思想 B.班级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C.师生合作的思想 D.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思想 18.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A)。 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维持班级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风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十五)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及答 案(十五) 典型真题分析 1.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 )。(2008年4月) A.特级教师B.教学熟手C.优秀班主任D.专家型教师 【评析】答案为D。专家一新手比较研究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专门领域的知识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所以教师成长的最高目标应为专家型教师。 2.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的不同,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_____和关注_____等三个阶段。(2007年) 【评析】情境学生此题旨在考查教师成长的历程。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 )。 A.说到做到B.敬业精神C.热心和同情心D.重义气讲交情2.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 )。 A.存在正相关B.关系不明显C.存在负相关D.有利有弊 3.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有( )。

A.系统性B.结构性C.预见性D.实效性 4.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 )。 A.教育手段B.教育机智C.教育反响D.教育灵感 5.教师的( )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A.权威B.威信C.角色D.社会地位 6.从本质上讲,教师的威信是具有积极肯定意义的( )的反映。A.教学水平B.科研成果C.学历和才能D.人际关系 7.假如一个教师非常关心如“学生喜欢我吗?”这样的问题,并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那么他处于教师成长的( )。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发展阶段 8.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 A.能否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B.能否充分考察教学情境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D.能否更多地考虑班集体的建设 9.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错误的做法是( )。 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C.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D.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10.教师被人们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了什么角色?( ) A.“家长代理人” B.“知识传授者”C.“学生楷模” D.“心理调节者”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首先,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其次,心理学要研究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解释、预测和调控)。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自从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建立心理实验室,使之脱离思辩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的。 这就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更为困难和复杂,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了。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长远历史但又很年轻的科学。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主要观点:用实验的方法分析出心理的基本元素及心理的结构。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 主要观点:强调意识的功能。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主要观点:研究线路可用“刺激-反应”公式来表示,坚持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魏太默、考夫卡、苛勒 主要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五、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研究人的潜意识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 主要观点: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

七、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皮亚杰、奈瑟 主要观点:研究信息加工过程(常用“大声响”方法)。 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一)实验与认识心理学 (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三)发展心理学 (四)生理心理学 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一)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二)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三)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四)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五)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第四节: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定义:是指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2、特点: 优点 缺点 二、测验法 1、定义: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三、实验法 1、定义: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2、变量种类: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3、种类 (1)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指在实际生活情景中,有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2)实验室实验:是指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 四、调查法 1、定义: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2、种类: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

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必考的100个《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必考的100个《教育心理 学》名词解释汇总 1、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们行动的现象。 2、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3、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4、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5、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6、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7、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8、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

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9、系统脱敏: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10、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1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2、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3、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见43) 14、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 15、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 16、强化:是指在刺激-反应联结中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的手段。 17、正强化:通过施加满足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8、负强化:通过撤消某一厌恶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9、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知识参考题库及答案(共175题)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知识参考题库及答 案(共175题)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D )刺激—反应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A.心理生理学 B.认知学派 C.人本主义学派 D.行为学派 2、每个人“都有向着健康和积极意志、向着成长的冲动或向着人的潜能自我实现的冲动”。这是哪一个学派的基本理论( C ) A.精神分析学派 B.行为学派 C.人本主义学派 D.认知学派 3、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D ) A.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 B.行为和情感障碍与适应不良性认知有关 C.所有的行为和情感都是学习得来的 D.“冰山”下潜意识决定一切行为 4、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分为(D) A理智感B道德感C美感D以上都是 5、儿童做了好事之后,老师及时给予表扬,这在行为主义中被称为( D ) A.反映 B.刺激 C.联结 D.强化 6、精神分析理论中,此时此刻想不起来,但集中注意力,认真回忆还是可以回忆起来的称为( C )

A.意识 B.无意识 C.前意识 D.都不对 7、“以人为中心”理论是属于哪个理论流派( B ) A.精神分析 B.人本主义 C.行为主义 D.格式塔心理学 8、我们曾经去过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看过天安门之后,至今在头脑中还能浮现出天安门城楼的形象,这是( C ) A.运动表象 B.一般表象 C.记忆表象 D.想象表象 9、当天实记的外语材料,最好在( A )内进行第一次复习,保持效果较好。 A 24小时内 B 第二天 C 第三天 D 第二周 10、下面哪位学者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D ) A.魏太默 B.冯特 C.马斯洛 D.斯金纳 11、梦属于哪种想象(B) 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 12、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人的心理的个体发展的心理学是(A)A发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 13、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的心理学是(B) A发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 14、系统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是(C )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汇总(全)

心理发展 1.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童年期(7—12),少年期(12—15),青年期(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后)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连续性和阶段性 (2)定向性和顺序性 (3)不平衡性:劳伦兹指出“关键期”指个体发展中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4)差异性 童年期(小学生),少年期(初中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青年初期(高中生,经验向理论转化) 个体成长的两个高峰期:幼儿期和少年期 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感知运动阶段(1—2):客体永久性 前运算阶段(2—7):自我中心性,思维片面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去自我中心,思维可逆转,守恒 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命题运算,思维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 教学启示:(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2)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苏联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两种水平(1)儿童现有的水平,有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的儿童心理金额给的发展水平。(2)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启示: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走到新的水平。 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与支持和知道,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完成最终任务。 4.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其他的性有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题集及答案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研究要求研究者牢记被试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应该采用动态、变化的指标进行衡量,遵循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 2.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 3.学习与教学的三过程是指(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4.课堂自然条件(温度和照明)、教学设施(桌椅、黑板)等属于教学环境里的(物质环境)。 5.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属于(社会环境)。 6.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为智力落后或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帮助或行之有效的矫正措施,使其达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这说明教育心理学具有(预测并干预学生)。 7.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是(20世纪20年代以前)。 8.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是(裴斯泰洛齐)。 9.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10.(合作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11.有人把(观察法)比喻为“科学研究的前门”。

12.教育心理学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扩展了研究领域,同时程序教学兴起的时期大致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13.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14.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这三个教育学基础中,心理学应放在首位。 15.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是(教育经验总结法)。 16.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观察法)。 17.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观察法)。 18.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个案法)。 19.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问题的方法是(问卷法)。 20.教师通过分析学生近期的作业,来了解其是否掌握了所讲述的知识。这种研究方法叫(产品分析法)。 21.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 2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学习过程)。 23.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学者是(桑代克)。 2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03)。 25.廖世承在(1924)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6.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的是(乌申斯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