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技术)系统工艺

(工艺技术)系统工艺
(工艺技术)系统工艺

气力输送系统设备说明书

一、概述

*****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主导产品浓相气力输灰系统根据国内外的先进技术

和经验,结合使用厂家的现场情况,经过多年的实验,形成了目前的具有可靠质量的先进技术的系统。本系统具有较少的能耗并且符合环保要求。该系统具有灰气比高、流速低、低能耗、磨损少、安全卫生等特点。是燃烧电厂锅炉飞灰处理的理想设备。

二、系统工艺流程

本系统由ST仓泵、空气压缩气源、料库、输送管道和控制部分组成。采用集中程序控制方式,实现系统设备的协调有序运行。

三、浓相气力输灰系统典型设备配置

1、ST 仓泵

此仓泵为一耐疲劳、耐磨损的低压容器,仓泵本体上封头内有气动进料阀,以控制飞

灰进入仓泵;下封头设有进气室,进气室与进气管道相连,并通过气动进气阀控制压缩空气的流入;出料管从流化室中心附近向上引出,泵体与输送管道相连,控制灰气混合物进入管道。为满足自动控制的要求,仓泵体上还装有料位计和压力变送器。

2、气源系统

气源由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净化过滤设备、贮气罐、输气管道等组成。空压机一般采用流量10~20m3/min 、排气压力0.7MPa 的螺杆空压机,对于连续运行工况,螺杆式空压机比活塞往复式空压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贮气罐起到稳定压力、缓冲用气、冷却除水等作用,为满足间歇用气的工况要求,一般选用较大容量的贮气罐;由于空压机排出的压缩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包括注解态水分和气态水分,这些水分对飞灰输送是不利的,可采用多级过滤除去液态水分,同时采用冷冻式干燥机除去部分气态水分,降低压缩空气露点,以防止和飞灰混合时产生结露、结块等现象。

3、输送管道

本部分为连接仓泵和灰库的中间部件,由于系统输送流速较低,输灰管道可采用普通无缝钢管,壁厚一般6-8m m。根据出力要求及输送距离,采用管径一般有以下几种规格:DN65、DN80、DN100和DN125。远距离输送时,为降低末端输送流速,可采用输送管

道变径方式。输送管道弯头可采用耐磨弯头。

4、控制系统

本系统整个工艺流程采用可编程控制器集中程序控制,全自动运行。运行人员只需监视系统运行显示状态。同时由于设有完善的故障报警系统,故障处理和维护都十分方便。

四、输送机理

1、输送过程

本系统采用仓泵间歇式输送方式,每输送一泵飞灰,即为一个工作循环上。每个工作循环分四个阶段。

(1) 进料阶段

进料阀呈开启状态,进气阀和出料阀关闭,仓泵内部与灰斗连通;仓泵内无压力(与除尘器内部等压),飞灰源源不断的从除尘器灰斗进入仓泵,当仓泵内飞灰灰位高至与料位计控头接触,则料位计产生一料满信号,并通过现场控制单元进入程序控制器,在程序控制器控制下,系统自动关闭进料阀,进料状态结束。

(2) 流化阶段

进料阀关闭,打开进气阀,压缩空气通过流化盘均匀进入仓泵,同时压力升高。

(3)输送阶段当仓泵内压力升至压力变送器设定的上限压力时,出料阀打开,进入输送阶段,此时进气和出料阀仍保持开启状态。

(4) 吹扫阶段

当仓泵内压力降至压力变送器设定的下限压力时,进气和出料阀仍开启,压缩空气吹扫仓泵和输灰管道。定时一段时间后,吹扫结束,关闭进气阀、出料阀,

然后打开进料阀,仓泵恢复到进料状态。至此,包括四个阶段的一个输送循环结

束,重新开始下一个输送循环。

2、输送流态

(1)仓泵内流态

a.加压

进料阀关闭处于关闭状态,出料阀处于关闭状态,压缩空气通过透气室进入仓泵。仓泵下锥体内出料管端附近局部继续呈现急剧流态化,飞灰流态化,此时仓泵内压力不断上升。

b. 输送阶段

当仓泵内压力上升到设定的压力上限时,出料阀打开,进行物料的输送。当物料输送完毕,压力降至设定的压力下限时,输送过程完成。

c ?吹扫阶段

此时仓泵内已无飞灰,管道内飞灰逐步减少,最后呈现纯空气流动状态。系统阻力下降,仓泵内压力也下降到一稳定值。吹扫的目的是吹尽管路和泵体内残留的飞灰,以利于下一循环的输送。

五、系统性能分析及特点

浓相正压气力输灰系统是结合流态化和管道二相流技术研制的,采用动压与静压联合输送方式的高浓度、高效率飞灰输送设备。系统整体性能指标大大超过常规的稀相输送系统,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气力输送技术。其系统性能和特点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较高的灰气比

灰气比可达30-50kg/kg,而常规稀相系统为5-15kg/kg。因此其空气耗量大

为减少,在大多数情况下,浓相正压气力输灰系统的空气消耗量约为其它系统的1/3-

1/2。由此带来一系列有利的因素:

(1)供气不必使用大型空气压缩机,因而可采用性能可靠的小型螺杆式空压机。供气系统

投资较低,为使系统更加可靠稳定,在压缩空气站增加一套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系统在经济上也是允许的。

(2)输灰系统输送入贮灰库的气量较小,因而贮灰库的布袋除尘器排气负荷大大

降低,从而有利于布袋除尘器的长期可靠运行。通常由于贮灰库所需过滤的

空气量大,而贮灰库顶部的空间较小,往往造成在高比负荷下运行的布袋过

早损坏。而本系统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3)在通过提高浓度满足出力的前提下,所用管道口径大为减小,常用DN65、

DN80 、DN100 、DN125 等小口径管道;而稀相系统管道口径一般在DN125-

DN250 之间。由于管道口径减小,因而管道自重和冲击力较小,可选用轻型支架或利

用现有厂房建筑数设定安装,十分方便,且投资要比常规稀相系统低得多。

2、较低的输送流速

提高浓度满足出力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输送流速以减少磨损。本系统末口流速

8/s,为常规稀相系统的一半左右,因此输灰管道磨损大为减少。管道磨损小,就可不用昂贵的耐磨管,而采用普通无缝钢管即可,只在弯头部位采用耐磨材料或增加壁厚。

3、较好工作适应范围

输送距离范围广,从短距离的50 米至1500 米长距离,本系统都有良好的输送记录。对于更长距离的输送,可采用中间站接力的方式解决,如一级输送采用小型仓泵把飞灰集中至中间转运灰库,二级输送用大型仓泵远距离输送至终端主灰库。

4、与除尘器的协调性

仓泵与除尘器灰斗直接连通,正常工作情况下,灰斗内仅仅在相应仓泵在输送状态时才有少量积灰,因而灰斗一般可不设加热和气化设备,并大大有利于除尘器的运行。

5、安装维修方便

由于仓泵体积小、重量轻,故安装方便,维修也容易。常用仓泵规格为0.6-2.5m3,重量在250-1250kg之间,可直接吊挂在灰斗下。

6、配置灵活

本系统配置灵活方便,可根据出力需要灵活配置仓泵规格、输灰管道连接方式,以适应实际工况要求。

7、可靠性和可维修性本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即老者考虑了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具备的故障备用方式优越,可大大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可维修性。如电除尘器某一

电场下仓泵故障,即可停止此电场仓泵的输送,而不影响其它电场仓泵工作,这对维修是有利的。

(2)对于本系统内的主要动作部件,如电磁阀、气缸,由于控制用气经过彻底的净化处

理,因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3)对于本系统内工作工况恶劣的关键部件,如进料阀和出料阀等,针对高冲蚀性灰气混

合二相流工况进行设计和制造,以满足其工况适应性的长期使用可靠性能要求,并考虑可维修性要求。

(4)系统的大量配套件,如阀门、气缸、仪器仪表等,都尽量采用标准元件,互换性强,

维修费用低且更换方便。

工业控制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代工业控制总线的发展趋势 前言 随着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微电子等技术的发展,大量智能控制芯片和智能传感器的不断出现,以及在传感器、通信和计算机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人们对系统综合性能尤其是安全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希望能对系统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设备的智能维护。对企业自动化设备而言,对其工作状况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不仅可方便设备管理者随时了解设备工作状态,设备出现异常时主动报警,便于及时维修,还可拓宽设备服务范围,提高工作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这一目标的实现对控制网络在开放性、互连性、分散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分散控制系统(DCS) 当前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仍以大系统、分散对象、连续生产过程(如冶金、石化、电力)为主,采用分布式系统结构的分散控制系统仍在发展。由于开放结构和集成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扩展了大型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 1. 应用现状 DCS自1975年问世以来,大约有3次比较大的变革,70年代操作站的硬件、操作系统、监视软件都是专用的,由各DCS厂家自己开发并没有动态流程图,通信网络基本上是轮询方式;80年代通信网络较多使用令牌方式;90年代操作站出现了通用系统,90年代末通信网络有的部分遵循TCP/IP协议,有的开始采用以太网。20多年来,DCS已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并趋于成熟,成为工业控制系统的主流。 虽以现场总线为基础的FCS发展很快,最终将取代传统DCS,但其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如统一标准、仪表智能化等。而传统控制系统的维护和改造还需DCS,因此FCS完全取代传统DCS尚有较长过程。现DCS的新产品的特点为:系统开放、管控一体化及带有先进控制软件,DCS生产厂家也从事FCS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工艺、技术水平,结合实际,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通用于各生产、建设单位的工艺、技术管理。 3、准则 3.1 工艺、技术指标的管理 3.1.1 工艺指标由生产技术部制定报分管领导批准执行,任何人不得随意违反或改动,若因原料、设备的改变或因操作条件发生变化需作调整时,由有关车间以书面报告生产技术部审核、批准后执行。 3.1.2 继电保护整定值、仪表报警值的修订由车间提出申请,报生产技术部,召集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讨论,并将结果上报申请批准执行。 3.2 工艺流程与设施的管理 3.2.1 对主要物料流程、辅助物料流程及其设施进行改变时,必须制定出完整的方案报生产技术部审核、批准后实施。 3.2.2 因扩建、技改及环保治理改变工艺流程及设施时,必须由有关单位写出可行性方案,经公司充分论证批准后方可设计施工。 3.3 工艺技术台帐管理 3.3.1 台帐种类包括:产量、消耗指标台帐,工艺指标台帐,技改、技措台帐,操作事故台帐,质量事故台帐。 3.3.2 台帐的具体内容 3.3.2.1 产量、消耗指标台帐要求:各车间都要建立产量、消耗指标台帐,对全部产品的日产量、各类消耗的日耗量、单耗等进行记录。 3.3.2.2 工艺指标台帐要求:各生产车间都要建立工艺指标台帐,对所有的厂控和主要非厂控工艺指标进行逐日记录。 3.3.3 技改、技措台帐 3.3.3.1 各单位均要建立技改、技措台帐。 3.3.3.2 内容包括技改名称、技改的内容(包括意义)、费用、实施的起止时间、提出人和实施人。 3.3.4 操作事故台帐 3.3. 4.1 各生产车间都要建立操作事故台帐。 3.3. 4.2 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日期、地点、事故名称、事故属性、事故损失、事故原因、责任人、处理结果、防范措施,可根据本车间的实际情况增减内容。 3.3.5 质量事故台帐 3.3.5.1 各生产车间都要建立操作事故台帐。 3.3.5.2 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日期、地点、事故名称、事故属性、事故损失、事故原因、责任人、处理结果、防范措施,可根据本车间的实际情况增减内容。 3.3.6 台帐的填写与保管 3.3.6.1 各车间工艺员必须按时认真填写,填写的数据必须准确、真实。 3.3.6.2 台帐必须清洁、无乱划。 3.3.6.3 每本台帐的封面都写清记录的起止时间,认真存档保管,不得损坏和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自查表

附件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自查表 填表说明 一、组成结构 本表包含三个分表: (1)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检查情况汇总表 (2)工业控制系统运营单位基本情况表 (3)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自查表 二、填写对象 各分表填写责任人如下: (1)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检查情况汇总表:由各地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汇总填写。 (2)工业控制系统运营单位基本情况表:由各工业控制系统运营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填写。 (3)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自查表:由工业控制系统运营单位的各工业控制系统负责人填写。

表1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检查情况汇总表

1 重要工业控制系统是指与国家安全、国家经济安全、国计民生紧密相关的,如钢铁、有色、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核设施、石油石化、电力、天然气、水利枢纽、环境保护、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民航、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等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工业控制系统。 2 工业主机是指工业生产控制各业务环节涉及组态、操作、监控、数据采集与存储等功能的主机设备载体,包括工程师站、操作员站、历史站等。

表2 工业控制系统运营单位基本情况表

注1:工控系统基本情况可另附表说明。 注2:此处工业控制系统的划分原则为1)具体的完整的工业控制系统:以企业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为基础,属于企业的一个自动化生产全过程或一个工业自动化生产装置;或者是2)工业控制系统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以企业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的局部环节为基础,属于企业的一个自动化生产全过程或一个工业自动化生产装置的工业控制系统中的相对独立的且物理边界清晰的某个安全区域或通信网络。 1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45-2011)规定填写。 2 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登记的,为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3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登记注册的三类经济组织:(1)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的(非公司制)国有企业;(2)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3)由国有资本占控制地位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此处称国有控股公司。 4 包括港、澳、台资本和其他地区外资资本投资设立的独资或控股的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工艺管理系统

行业资料:________ 生产工艺管理系统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5 页

生产工艺管理系统 1、操作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操作。 2、按照三同时原则,在进行新建、扩建、改建及技术改造项目设计时,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技术规范,保证职业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3、部门对技改项目、新项目或新工程的设计、施工和投产时的三同时审查。设计审查时,必须组织安全技术、机电、消防等有关部门参加。 4、安全技术部负责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的设计工作,确保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组织开展安全技术研究工作,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切实加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有关施工纪律的管理规定。 5、技术部负责组织工艺技术方面的安全检查,深入现场,及时解决工艺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查处工艺违章行为。 6、技术部要负责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参与设备引起人身伤害事故的调查处理。 7、工艺技术原因引起的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统计上报。安全技术部要负责上报。 生产性振动对人体造成的职业危害及预防从振动的起因来讲,振动总是由于存在外力或内力的激励而产生。一般来讲,由周期性外力激励引起的振动是最常见的起因。在生产环境 第 2 页共 5 页

中,运转着的机械设备。由于机械部件之间有力的存在,因而总是会产生振动的。机械部件的运动形式不同,产生振动的直接起因也不同。 在旋转机械中引起振动的主要起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不平衡。当一个旋转部件各部分质量分布相对于旋转中心线不对称时,质量中心即与旋转中心不重合产生不平衡。在旋转时,这种不平衡质量产生的离心力可引起振动。 ②不同心。这主要发生在支承轴的轴承座和轴的不严格同心,两轴联结时两者不处在同一轴线上等原因造成的不同心偏差。这种不同心也可产生振动。 ③松动。松动是指约束力的松驰现象。如轴承由于磨损或其他原因引起轴承和轴间松动,紧固件松动等,都可以造成约束力的松驰。一般情况下,松动总会引起严重的振动。 当机械设备中运动部件是以直线形式作反复运动时,如锻压、冲压机床和风镐、冲击钻等,在此类机械设备中,周期性的激振力是产生振动的主要起因。局部振动作业,是指主要使用振动工具的各工种,如砂铆工、锻工、钻孔工、捣固工、研磨工及电锯、电刨的使用者等进行的作业;全身振动作业,主要是振动机械的操作工。如震源车的震源工、车载钻机的操作工;钻井发电机房内的发电工及地震作业、钻前作业的拖拉机手等设备上的振动作业工人。 生产性振动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接触强烈的全身振动可能导致内脏器官的损伤或位移,周围神经和血管功能的改变,导致组织营养不良,如足部疼痛、下肢疲劳、足背肪博动减弱、皮肤温度降低;女工可发生子宫下垂、自然流产及异常分娩率增加,振动加速度还可使人出现前庭功能障碍,导致内耳调节平衡功 第 3 页共 5 页

XX公司技术质量管理体系(DOC 133页)

技术质量中心 部门名称: 技术质量中心 上级部门: 总经理 下级部门: 技术管理部、质量管理部、中心试验室 部门本职: 技术与质量管理 主要职能: 1.进行行业市场调查,收集产品开发与技术改进信息。 2.新产品的开发设计、现有产品的改进。 3.生产工艺文件的制定与更新、发放、登记、更换和归档管理。 4.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研究。 5.组织生产车间进行工艺技术、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 6.协助、指导生产车间解决技术问题、质量问题。 7.监督、检查和统计、上报生产车间的工艺纪律执行情况。 8.组织制订公司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部门目标。 9.参与原辅材料供应厂商业绩的评审与考核。 10.产品质量检验,及检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与上报。 11.组织进行不合格品的评审,并监督处理结果。 12.检验、试验仪器设备的规划与管理。 13.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14.组织进行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和质量改进活动,不断改进质量体系。

技术管理部 部门名称: 技术管理部 上级部门: 技术质量中心 下属岗位: 研发员、工艺员 部门本职: 产品开发与工艺、技术管理 主要职能: 1.制定产品开发及工艺技术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2.进行行业市场调查,收集产品开发与技术改进的信息。 3.新产品的开发设计。 4.现有产品的改进。 5.生产工艺文件的制定与更新。 6.工艺路线的优化、简化。 7.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研究。 8.组织实施生产车间的工艺技术培训。 9.协助、指导生产车间解决技术问题。 10.监督、检查和统计、上报生产车间工艺纪律的执行情况。 11.产品工时、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与更新。 12.工艺技术文件的发放、登记、更换和归档管理。 13.本部门有关文件、记录的保管与归档管理。

技术工艺管理制度

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配套中心工艺技术管理办法 编写: 审核: 批准: 2011年月日发布 2011年月日实施

配套中心工艺技术管理办法 目的 加强工艺技术管理、严格工艺技术纪律,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各生产车间科室。 一、职责 1、生产技术组负责中心工艺技术管理工作,制定、修订产品的工艺技术文件和生产现场的工艺纪律日常监督工作。 2、生产车间各班组负责执行工艺纪律,并按要求进行工序质量控制。 二、内容和要求 (一)工艺技术文件的管理 1、工艺技术文件包括产品的加工图纸、工艺规程和技术标准等。 2、生产技术组提供各生产车间有效版本的工艺技术文件,确保其完整性、正确性与统一性。 3、工艺技术文件的发放、使用、管理、回收等应执行《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办法》并做好相应记录。 4、车间各生产工序班组应有本岗位工艺操作规程的有效版本。

5、生产车间在用的工艺技术文件不得擅自更改、替换、代用,当发现错误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时应及时向生产技术组报告,由生产技术组技术员负责对原工艺文件进行更改或向公司生产技术部征求更改意见。 6、技术组收到工艺修改单做好收发记录,及时的下发到相关生产车间。(二)生产现场的工艺技术管理 1、各生产工序的操作者,应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工艺操作规程。 2、在加工前应按工艺规程对本工序的加工条件进行调整以达到规定要求。 3、各工序的生产操作人员、应认真按工艺操作规程要求对产品进行加工。 4、当因生产条件变更或遇有技术疑难问题时,应及时向工艺技术人员报告,由工艺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或调整后方可继续加工。 5、所有设备和工装均应保持良好的状态,计量器具应按周期进行检定或校准,不得超期使用。 6、生产操作人员应坚持“三按”生产(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和“三检”制度(首检中间检完工检)。 7、生产车间要做好“三定”工作,即定人、定机、定工种。 8、生产操作人员要经过培训,经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持操作证上岗,并按规定保养好使用的设备。 9、生产操作人员使用的工艺文件应保持完整、整洁,对在制品、量检具、工装等要妥善存放,保持工作场地整洁卫生。 10、工艺贯彻率要达到95%以上,计算公式如下: 工艺贯彻率=已贯彻的工序总数/ 应贯彻的工序总数×100% (三)工艺纪律检查与考核

重要工业控制系统基本情况

重要工业控制系统基本情况 调查表 填表单位:(盖章)填表时间: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调查范围 本调查表中的重要工业控制系统是指在核设施、钢铁、有色、化工、石油石化、电力、天然气、先进制造、水利枢纽、环境保护、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民航、城市供水供气供热以及其他与国计民生紧 密相关的领域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可能导致以下后果之一的工业控 制系统: (1)10人以上死亡或50人以上重伤; (2)5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3)影响100万人正常生活; (4)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产生重大影响。 二、保密要求 根据填写内容的敏感程度确定调查表密级,并在调查表上明确标识。 三、填写要求 工业控制系统在各行业的应用场景不同而类型不同,填表单位应选择本单位所运营的工业控制系统类型填写,无某系统类型无需填写。

一、运营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信息单位全称法人代表 通讯地址省市(县/区) 单位网址邮政编码 所属行业1销售收入 经济类型 □国有事业单位2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中央□地方) □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4 □集体企业□民营企业 □其他: 联系人姓名职务所属部门工作电话电子邮件传真 系统小计 系统类型系统数量 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套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套可编程控制器(PLC)套其他系统套 1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规定填写。 2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登记的,为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登记注册的三类经济组织:(1)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的(非公司制)国有企业;(2)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3)由国有资本占控制地位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此处称国有控股公司。 4包括港、澳、台资本和其他地区外资资本投资设立的独资或控股的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工艺管理制度范文

gz-scxb-15版本:a修改状态:0 XX年1月1日实施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和健全工艺管理,加强生产责任制,严肃工艺纪律,以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安全的目的,特制订本制度。第二条:工艺管理是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基本任务是:组织制定,执行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规程及其它以此为中心的各项规程,督促、检查以生产工艺技术规程为中心的各项技术规程的执行情况,总结经验,改造生产技术,开展合理化建议的活动。并参与组织技术措施的实施;组织工艺查定和对工艺路线、工艺流程的技术经济评审,通过调查研究和生产实践,使各种规程制度不断得到修订和完善。第三条:工艺管理工作要同挖潜,革新、改造,以及新技术应用相结合,必须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相结合;工艺管理还要与搞好环境保护,开展安全无事故活动相结合.第四条:工艺管理的日常工作:1、组织制订或修订产品或生产装置的工艺规程技术文件(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2、组织制订或修订各级工艺控制指标,操作指标,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3、对现有的产品生产工艺,原材料消耗,以及中间控制进行定期的分析与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4、制订原始记录,工艺控制台帐、组织工艺技术分析5、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6、组织和参加工艺查定工作。7、配合技术情报,技术档案部门,收集和整理 国内外有关工艺技术资料。8、开展技术交流和协助开展技术教育活动。9、参加新产品技术鉴定工作。l0、参加制订和修订技术改造计划和长远规划工作。第二章工艺规程的编制和管理第五条:凡正式生产的产品和装置均需制订技术标准,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分析规程,均应该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查、批准,并给予受控编号后,方可贯彻执行.第六条:工艺规程是生产的法规,是各级生产指挥人员、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开展工作的技术依据。工艺规程包括了产品的工艺路线和流程图,产品的质量,工艺和主要技经指标等基础资料。岗位操作法是按照工艺规程和生产实践经验组织编制的,是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共同遵守,执行的基本依据。工艺规程内容:一.产品概述1.产品名称、化学结构式、主要理化性质2.技术标准、产品质量规格、包装贮运方式3.主要用途、使用方法须知二.原辅材料1.原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2.辅助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3.其它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三.生产工艺过程1.工艺沿革(包括装置能力、技术进步等内容)2.化工工艺路线及其技术依据3.主要化学反应及副反应4.主要物料的平衡及流向5.工艺过程及流程图四.生产控制技术1.配方和配料(可列配方编号、配方另立)2.工艺控制点示意图3.各项工艺操作指标4.主要生产工序的控制方法5.中

工艺管理办法

汝化字〔2015〕78号 关于印发《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汝州电化有限公司工艺技术管理办法》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单位: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汝州电化有限公司工艺技术管理办法》已经公司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5年11月12日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汝州电化有限公司综合办2015年11月12日印发 校对人:谢云云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汝州电化有限公司 工艺技术管理办法 1目的 为规范公司生产工艺、技术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公司工艺技术水平,结合 公司实际,制订本办法。 2范围 本管理办法包括工艺管理的组织职责、规程管理、变更管理、科技攻关和 技术改造管理、工艺和技术台账(记录)管理、奖惩等内容。 3组织职责 3.1 总办室是公司工艺、技术的管理部门,其他部门配合,公司总工程师或相关副总经理主管。 3.2 各分厂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及《岗 位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各分厂负责人对本分厂工艺技术管理负责。 4规程管理 4.1 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是生产活动的基本技术文件,是组织生产的技术依据,各级生产干部、职工应严格遵照执行,不得违犯。岗位操作规程是分厂技 术人员根据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的范围和技术原则,制定具体的工艺条件 和操作程序,事故消除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4.2 规程的编制 4.2.2 规程的编制应遵循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不脱离实际的原则,由总办室组织各分厂技术人员,按照规程编制的统一要求编写,总办室组织校核及各有 关部门会审,经总工程师审定、总经理批准生效,审定、批准签字手续应完整 齐全。 4.2.3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暂行试车方案、试行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总办室组织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起草编制,作为学习和试车投产依据,经 生产考核 3 个月至半年编制正式规程,并经总工程师审定、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3 规程的修订 4.3.1 修订的前提条件:工艺、技术、设备上做了重大的改进,新建、扩建分厂,

工艺管理系统方案

工艺管理系统方案 建设目标 企业工艺管理是一个分散的管理模式,包括邮件、电子文档、数据报表、纸质文档和流程图等,这种分散的管理导致企业工艺管理部门需要经过不同的途径才得到相应的数据和资料,并且数据和资料文档的历史备份、查找等问题会对企业工艺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不利于企业的高效管理,并且一部分数据在其他的业务系统中体现,而且没有接口,对于数据提取和统一管理极其不利的,现将企业工艺管理所涉及的生产、工艺、节能三方面业务建设成一个综合平台,完成日常工艺管理业务工作内容,将工艺技术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以适应企业复杂工艺技术不断变化的需求。 具体目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建立工艺技术管理的综合平台,实现对全厂范围内生产、工艺、节能相关内容的综合管理。 (2)建立整个工艺技术管理系统的信息平台,实现企业的工艺技术类信息集成和权限内数据共享。 (3)实现报表的自动生成,装置的技术月报、节能月报可在短时间内自动生成。 (4)开发非正常数据自动剔除或隔离,确保系统界面、报表数据的准确性。 (5)实现系统安全建设,在保证系统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根据项目的阶段建设目标,充分利用企业现有信息系统资源,对系统进行安全设计,完成工艺管理系统的安全建设。建设内容及范围 工艺技术管理系统涉及工艺、生产、节能三方面的综合业务,用户通过系统能够管理和维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内容,全面提升工艺技术管理水平。 2.1建设内容 生产计划管理 生产计划管理旨在将企业各套装置形成一条条链路,在各条链路上,对应每套装置显示出该装置当前生产加工方案、加工量及主要产品产量,便于各装置明确其自身的加工方案,对工艺参数的调整做到胸有成竹。 生产实时监控 对各个装置的物料平衡数据、罐区的罐存及成品数据、公用工程的消耗数据进行动态监控,可监控装置侧线产品流量、罐区油品库存历史变化,装置的侧线产品及罐区油品化验分析同时可进行查询。 罐区罐存及成品数据 按原油结构对罐区的库存及加工情况进行动态展示,使一次加工装置人员可以实时了解到加工原油的性质及库存情况;对罐区的成品数据进行动态监控,了解各个成品罐的储存情况及储存余量,减少罐区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物料平衡分析 对各个装置的物料平衡数据进行动态监控,将每月的计划加工量、加工损失、产品收率等指标与实际情况按照百分比例进行对比,根据结果督促各装置合理调整各自的加工计划,以满足甚至超额完成每月的制定目标。 公用工程的消耗数据 对公用工程的消耗数据进行动态监控,明确公用工程系统整体的消耗数据。 装置实时监控 工艺参数监控

工艺技术开发与改进实施管理办法

工艺技术开发与改进实施管理办法制作: 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 日期: 年 月 日 批准: 日期: 年 月 日 文 件 修 定 变 更 履 历 表 制作人审 核批 准版次修 定 履 历新出/修定日 期

A/0新建文件 1.0 制定目的 1.1规范制造工艺流程与作业标准的制定和使用,使之有章可循。 2.0 适用范围 2.1凡产品制造加工工艺流程与作业标准之事宜,悉依本办法执行。 3.0 权责单位 3.1生技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3.2 总裁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4.0 工艺流程图 4.1 定义:工艺流程图又称作业流程图或制造流程图,是一种图示方 法,用简化之工程符 号将制造加工程序之先后关系表示出来。一份工艺流程图通常包括下列项目: 4.1.1工序符号。 4.1.2工序名称。 4.1.3 作业人数。 4.1.4 相关技术标准或作业标准。 4.1.5 管制项目(包括制造条件与品质特性)。 4.1.6 标准时间。 4.1.7 平衡状态。 4.2工艺流程图使用之符号 4.2.1 ○:代表操作(或称作业),凡物体被改变任何物理或化学性 质,或装上另一物体,或从另一物体上拆下,均谓之“操 作”或“作业”. 4.2.2 □:检验,为了查明品质特性与规格之异同,对于产品数量及 品质进行测量、试验、比较或证明,称为“检验”, 用“□”表示数量之检验,用“◇”表示品质之检验, 用“◎”表示操作又兼检验(自检)。 4.2.3 ▽:贮存,即物品之保存或等待。 4.2.4延迟,由于预定之一行动未即刻发生,面产生之时间空档为非必 要者,称为“延迟”。在工艺流程图里,此符号不常使用,因 其中伴有品质特性或查核点。 4.2.5搬运,凡有意改变物品之位置,从一处移至另一处,即为“搬 运”。 4.3 工艺流程图之制作 4.3.1管理权责 4.3.1.1生技部负责生产工艺流程图的制作,于新产品正式量产 前完成。 4.3.1.2工艺流程图原稿由生技部自存,并复制三份,加盖管制章 分发生管部、制 造部和品管部各一份。 4.3.1.3生管部依工艺流程图编排生产计划,制造部依工艺流程图 安排作业分工,品管部依工艺流程图安排品质管制点。 4.3.1.4 各部门对工艺流程图有意见或建议时,可向生技部提出技 术变更申 4.3.2工艺流程图之写法

PLC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研究

PLC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11-19T15:41:13.2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作者:陈鹏飞 [导读] 摘要:随着工业化的持续发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用工业控制系统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PLC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当中的有效利用可以实现工业控制精准度,提升控制系统的即时性,从而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效果,所以对PLC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做分析与强调现实意义显著。 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工业化的持续发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用工业控制系统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PLC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当中的有效利用可以实现工业控制精准度,提升控制系统的即时性,从而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效果,所以对PLC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做分析与强调现实意义显著。 关键词:PLC技术;工业控制系统;应用 引言 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能够确保PLC控制技术的使用价值,对此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从工业自动化体系的建设角度方面制定设计PLC 控制技术的使用策略,是目前我国众多工业领域中技术工作人员强力研究的问题。 1 PLC控制技术概念及工作原理概述 1.1概念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PLC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自动化生产过程的计算、顺序控制以及逻辑运算等任务,也就是说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接收到系统所发出的工作指令后,可以自动地完成对不同机械设备或自动化生产过程的控制。相比较而言,PLC是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的专用控制设备,与微型计算机的结构组成基本相同,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中央处理器是保持PLC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 1.2工作原理 1)采样输入阶段。PLC控制技术借助扫描设备将对应的输入数据和状态进行有效读取,并将其在PLC映像区的控制单元内进行存储。采样输入工作完成后则进入程序执行阶段,此时需要执行刷新数据操作以对输入数据与输入状态的正确性进行查验。控制单元的数据在程序执行及结果输出环节并不会出现改变,但是需要注意将二者的时间差进行合理控制。 2)程序执行阶段。PLC控制系统在程序执行阶段通过自动扫描用户程序来对程序的已被读入进行保证。通常情况下,在对用户程序进行扫描时会将特定的顺序和方式作为运行的根本依据,进而可获得最后结果。与此同时,还需核对该阶段结果与采样输入阶段结果的一致性,只有确保二者一致才能对用户程序的执行与否进行判断。 3)结果输出阶段。PLC控制技术应用的最后阶段即为结果输出阶段,需要刷新前两个运行控制环节中的所有输入数据与输入状态,而且要利用输出的控制电路对相应外部设备进行驱动,进而达成实时控制整个核心系统运转的目的。至此,PLC控制技术于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周期结束。 2 PLC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1优化设计 目前PLC工作的方式和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存在着相似性,即用户指令的执行主要利用编程这种方式。在进行用户程序扫描的时候,信息的收集工作会完成。就信息的具体收集过程来看,其包括了三个基本的阶段,第一阶段为输入采样,第二阶段为执行用户的指令,第三阶段为数据输出。从工作实践来看,在做用户数据读取的时候,相应的单元会同步进行数据存储。当输入采样阶段执行完成后会进入到执行阶段。就执行阶段的具体工作实施来看,需要基于标准的成熟实现对用户程序的扫描,之后,CPU会实现对应区域的刷新,主要是刷新数据和动态,数据和动态刷新之后,驱动电路的具体利用实现了输出。目前PLC分析的设计优化思路和原则包括以下内容:(1)对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充分的了解,需要设计人员深入现场做详细资料的收集,并基于资料和具体的控制要求做控制方案的设计和优化。(2)在具体控制要求基础上对PLC的系统配置方案进行调整,其中调整的核心是内部控制部件的优化。在调整中,模块的选择以及系统的经济性和运维便捷性都需要重点考虑。(3)对输入、输出设备做正确选择,同时要明确输出设备所控制的对象;(4)需要对控制系统程序进行优化,保证程序运行的安全性。(5)基于电路图原理进行各个硬件的连接。 基于具体的优化思路和原则进行硬件的优化,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实现输入电路的优化。利用PLC控制系统做生产控制,其能够为系统运行提供稳定的电压,而且系统提供的电压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所以对系统做整体优化之后,外界环境对控制系统的干扰会明显的减弱。运用隔离变压器采用双隔离技术,这样,高低频脉冲造成的系统干扰会明显降低。(2)优化输出电路。优化输出电路是为了满足工业控制的具体要求,实现缩短设备响应时间和提升实际控制效果。(3)抗干扰设计。抗干扰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防止空间辐射将PLC控制系统在金属柜中做安置;第二是需要对强电动力线路和弱电动力线路进行有效的隔离;第三是利用双绞线屏蔽电缆进行模拟信号传输线的建设。 2.2故障检测 (1)电源指示。电源指示灯会对PLC的具体运行供电提供指示。当PLC基本单元处于供电状态时,设置的POWER指示灯会处于发亮的状态。如果电源接通后出现指示灯不亮的情况,说明供电存在着故障。此时需要对具体的连接电路做检查,确定电源线路的连接是否牢固。如果电源线路的连接处于牢固的状态,则需要对线路的负载短路做检查,确定是否存在负载短路现象。如果这两种情况均不存在,需要对PLC的内部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分析,确定是否存在导电性异物。 (2)出错指示。当系统中有错误出现的时候,EPROR等会呈现闪烁状态。检查这个时候的PLC,其进入关闭状态,而且输出现实为OFF。这样情况出现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系统程序是否存在错误。若程序正常,需要对内部做检查,确定噪声以及可导电异物。 (3)输入指示。输入指示主要是进行信号开光状态的检查,这种检查需要随时进行,即无论指示灯处于何种状态,都要开展检查。在实践中发现光感传感器在受到污垢影响后其灵敏度会明显的下降,所以在检查中需要对光感传感器具体清洁状态进行分析。 (4)输出指示。当负载的显示处于不完全状态的时候,系统会存在问题,比如过载或是负载短路等,系统接触不良的情况也有可能发生。所以在检查中需要对这些方面重点考虑。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1目的 为加强工艺管理工作,保证工艺技术的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生产工艺技术管理控制。 3职责范围 生产技术部是工艺技术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正常生产的工艺管理工作,组织工艺文件的编制,修订、发放及监督管理,负责工艺记录的审批登记管理,负责工艺文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考核工作。 4规定内容 4.1正常生产的工艺管理 4.1.1生产车间必须严格按生产工艺操作规程执行,并如实填写原始记录。 4.1.2为确保工艺指标的严格执行,生产车间主管要对工艺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每天一次并做好记录,对查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罚。 4.2 工艺记录的管理 4.2.1生产技术部是工艺记录的职能管理单位,负责对工艺记录的审核和备案工作。 4.2.2生产技术部对工艺记录要真实、及时、规范,并按月登记存放,保存一年,超过保存期的按程序要求进行及时销毁处理,作好记录。

4.3工艺文件的控制 4.3.1接收工艺文件的部门,必须按照《文件管理制度》要求,严格进行接收登记、借阅和发放,并有具体人员管理。 4.3.2工艺文件不允许复印和外借,车间主管要对工艺文件每月进行定期检查一次,制止文件的外流和丢失。 4.3.3车间主管将对发放的工艺文件进行检查监督管理,如发现文件管理不好,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罚。 4.3.4工艺文件应保持完整,不允许随意涂改乱画及缺页现象。 4.3.5因工艺文件丢失或工作需要,要求补发工艺文件,应提交申请,写明原因,经生产技术部确认后,报总经理批准,方可发放。 5工艺管理考核办法 为了使工艺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运行,不流于形式,对于违反工艺管理规定的,将根据如下规定进行处罚。 a对于违反工艺管理规定,不按工艺安全操作规程严格进行操作,检查发现后给予批评,对第一责任人、当班班长进行罚款100元。 b因工艺文件管理不善造成丢失的,罚款100元;私自复印的发现一次罚款100元。 c对一月内造成指标不合格2次的操作工,月末加罚100元并下岗培训学习一周;对一月内造成指标不合格4次的操作工,月末加罚200元并调离本岗位。 d因不按规定操作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后果的严重程度、造成影响大小及发生的经济损失数额要素,对第一责任人作出下岗培训或开除等处罚。

TS16949技术部管理制度汇编

TS16949技术部管理制度汇编 工艺管理实施办法 工艺工作是生产制造业的基础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部过程。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发展生产、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为更好发挥工艺工作的作用、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必须加强工艺管理。 一、产品工艺工作程序 产品工艺工作由新产品技术开发阶段的设计工艺调研开始直到产品包装入库结束,必须贯穿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二、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 进行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是使新设计的产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符合一定的工艺性指标要求,以便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能用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将其制造出来,并要便于使用和维修。因此对所有新设计的产品和改进设计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均须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对外来产品图样,首次生产前也须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 1.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方式和程序 1.1对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阶段的工艺性审查(或分析)采用会审方式进行。 1.2对产品图样的工艺性审查由技术质量部负责进行。 1.2.1在审查中对发现的工艺性问题需填写“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记录”。 1.2.2全套产品图样审查完后,对无大修改意见的,审查人员需在“工艺”栏内签字,对有较大意见的,暂不签字,把产品设计图样和工艺性审查记录一起交 技术主管。 1.2.3设计者根据工艺性审查记录上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设计,修改后对工艺未签字的图样再返回技术部复查签字。 1.2.4若设计员与工艺员意见不一致,由双方协商解决。若协商后仍有较大分歧,由技术质量部主管进行协调或裁决。

三、工艺方案设计 产品工艺方案是指导产品工艺准备工作的依据,除单件、小批生产的简单产品外,都须有工艺方案。设计工艺方案应在保证产品的同时,充分考虑生产周期、成本和环境保护。并根据企业实际能力,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以不断提高企业工艺水平。 1.设计方案的依据 a)产品图样及相关技术文件; b)产品的生产大纲; c)产品生产性质和生产类型; d)本企业现有生产条件; e)有关技术政策: f)有关技术领导对该产品工艺工作的要求和有关部门的意见。 2.工艺方案设计、审批程序 2.1工艺人员提出产品工艺的几种方案。 2.2技术质量部组织讨论确定最佳方案。 2.3技术质量部主管审核、批准。 2.4工艺员对通过的工艺方案进行编号、存档 四、工艺规程设计 工艺规程是直接指导现场生产操作的重要技术文件,须做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1.设计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 1.1设计时在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工艺技术和经验。 1.2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消耗。 1.3设计工艺规程必须考虑生产安全和工业卫生措施。

PLC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研究

PLC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研究 摘要:随着工业化的持续发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用工业控制系统能有效提 高工作效率和质量,PLC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当中的有效利用可以实现工业控制 精准度,提升控制系统的即时性,从而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效果,所以对PLC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做分析与强调现实意义显著。 关键词:PLC技术;工业控制系统;应用 引言 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能够确保PLC控制技术的使用价值,对此进行全方位 的优化,从工业自动化体系的建设角度方面制定设计PLC控制技术的使用策略, 是目前我国众多工业领域中技术工作人员强力研究的问题。 1 PLC控制技术概念及工作原理概述 1.1概念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PLC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自动化生产过程的计算、顺 序控制以及逻辑运算等任务,也就是说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接收到系统所发出的 工作指令后,可以自动地完成对不同机械设备或自动化生产过程的控制。相比较 而言,PLC是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的专用控制设备,与微型计算机的结构组成基 本相同,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中央处理器是保持PLC系 统正常、稳定运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 1.2工作原理 1)采样输入阶段。PLC控制技术借助扫描设备将对应的输入数据和状态进行 有效读取,并将其在PLC映像区的控制单元内进行存储。采样输入工作完成后则 进入程序执行阶段,此时需要执行刷新数据操作以对输入数据与输入状态的正确 性进行查验。控制单元的数据在程序执行及结果输出环节并不会出现改变,但是 需要注意将二者的时间差进行合理控制。 2)程序执行阶段。PLC控制系统在程序执行阶段通过自动扫描用户程序来对 程序的已被读入进行保证。通常情况下,在对用户程序进行扫描时会将特定的顺 序和方式作为运行的根本依据,进而可获得最后结果。与此同时,还需核对该阶 段结果与采样输入阶段结果的一致性,只有确保二者一致才能对用户程序的执行 与否进行判断。 3)结果输出阶段。PLC控制技术应用的最后阶段即为结果输出阶段,需要刷 新前两个运行控制环节中的所有输入数据与输入状态,而且要利用输出的控制电 路对相应外部设备进行驱动,进而达成实时控制整个核心系统运转的目的。至此,PLC控制技术于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周期结束。 2 PLC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1优化设计 目前PLC工作的方式和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存在着相似性,即用户指令的执行 主要利用编程这种方式。在进行用户程序扫描的时候,信息的收集工作会完成。 就信息的具体收集过程来看,其包括了三个基本的阶段,第一阶段为输入采样, 第二阶段为执行用户的指令,第三阶段为数据输出。从工作实践来看,在做用户 数据读取的时候,相应的单元会同步进行数据存储。当输入采样阶段执行完成后 会进入到执行阶段。就执行阶段的具体工作实施来看,需要基于标准的成熟实现 对用户程序的扫描,之后,CPU会实现对应区域的刷新,主要是刷新数据和动态,数据和动态刷新之后,驱动电路的具体利用实现了输出。目前PLC分析的设计优

公司技术管理制度范本

技术管理制度 1总则 1.1技术管理是企业对生产全过程及其生产准备科学研究的全部技术活动进行科学管理的组织工 作,加强和完善技术管理,合理组织技术工作,建立严格的技术工作秩序,是现代企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1.2技术管理是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政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节约能源,降低消耗, 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提高企业职工技术素质。 1.3本公司实行总工程师领导下的各级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负责制,总工程师在公司总经理领导 下,负责全公司的技术管理工作,其他各技术管理部门在技术工作中受总工程师的领导。 2工艺技术 2.1工艺技术管理是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工艺流程、工艺方法、工艺装备和 操作规程等。 2.2工艺技术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认真编制、审核、生产工艺规程,并监督工艺规程在生产上的贯 彻执行。 2.3制定合理的工艺指标,保证安全生产、设备正常运行,产品质量合格,原材料动力消耗降低。 2.4工程部要深入生产生产一线,调查研究,协助车间解决工艺问题,根据需要召开技术分析活 动会,组织制定保证生产的技术措施;指导车间工艺技术管理工作。 2.5工程部要积极了解和吸收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和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工 艺技术水平,鼓励职工进行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及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对新工艺、新技术或改进性意见组织技术鉴定,提出措施并监督落实情况,推荐奖励项目。 2.6技术部协助总工程师做好技术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审核工艺规程,审核新产品, 新工艺、新技术在生产上的试行方案,负责工艺改革和变更的审批,检查执行情况等。 3工艺规程 3.1工艺规程是生产活动的基本技术文件,每个产品的生产都必须有批准生效的工艺规程作为依 据。 3.2工艺规程是组织生产的技术依据,必须严格遵守执行不得违反,检查贯彻执行工艺规程的部 门为工程部。 3.3工艺规程由,技术部编制、审核。 3.4经批准后的工艺规程有技术部负责发放登记,由使用部门专门保管,不得丢失,不得转让。 3.5工艺改进需要变更时,经技术部审核,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变更。 3.6违反工艺规程进行操作或擅自变更工艺规程进行生产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由此引起安全 事故,损坏公司的资产或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的,要根据公司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5 技术培训 5.1 对于新招的职工或转岗工人上岗前,必须进行上岗前得技术培训。 5.2 技术培训的内容由技术部根据工作的具体要求确定,并纳入培训计划。 5.3 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要进行考核,由工程部统一命题,办公室组织考试,考试合格者发放工作证。 5.4 技术部,根据公司的需要,可提出外出培训计划和人员,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具体落实,拿到培训部门有效结业证件后到办公室办理存档手续,并进行登记。 6 技术情报 6.1 技术部负责各种科技图书、杂志及技术资料。产品设计等技术资料的管理、归档、登记工作。 6.2 需要借阅产品工艺技术文件。检验规程、产品标准以及产品设计、技术资料的人员,由总工签字批准后,方可借阅使用。 6.3 技术资料的复印、复制必须经总工签字批准后方可复印和复制。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 安全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一、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分析 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 ICS),是由各种自动化控制组件和实时数据采集、监测的过程控制组件共同构成。其组件包括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远程终端(RTU)、智能电子设备(IED),以及确保各组件通信的接口技术。 典型的ICS 控制过程一般由控制回路、HMI、远程诊断与维护工具三部分组件共同完成,控制回路用以控制逻辑运算,HMI 执行信息交互,远程诊断与维护工具确保ICS能够稳定持续运行。 1.1 工业控制系统潜在的风险 1. 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问题 由于考虑到工控软件与操作系统补丁兼容性的问题,系统开车后一般不会对Windows平台打补丁,导致系统带着风险运行。 2. 杀毒软件安装及升级更新问题 用于生产控制系统的Windows操作系统基于工控软件与杀毒软件的兼容性的考虑,一般不安装杀毒软件,给病毒与恶意代码传染与扩散留下了空间。 3. 使用U盘、光盘导致的病毒传播问题。

由于在工控系统中的管理终端一般没有技术措施对U盘和光盘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外设的无序使用而引发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4. 设备维修时笔记本电脑的随便接入问题 工业控制系统的管理维护,没有到达一定安全基线的笔记本电脑接入工业控制系统,会对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5. 存在工业控制系统被有意或无意控制的风险问题 如果对工业控制系统的操作行为没有监控和响应措施,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异常行为或人为行为会给工业控制系统带来很大的风险。 6. 工业控制系统控制终端、服务器、网络设备故障没有及时发现而响应延迟的问题 对工业控制系统中IT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是工业工控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1.2 “两化融合”给工控系统带来的风险 工业控制系统最早和企业管理系统是隔离的,但近年来为了实现实时的数据采集与生产控制,满足“两化融合”的需求和管理的方便,经过逻辑隔离的方式,使工业控制系统和企业管理系统能够直接进行通信,而企业管理系统一般直接连接Internet,在这种情况下,工业控制系统接入的范围不但扩展到了企业网,而且面临着来自Internet的威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