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8讲物质结构与性质 word打印版衡中2020版二轮复习化学练习题学案含答案和解析

第1部分 第18讲物质结构与性质  word打印版衡中2020版二轮复习化学练习题学案含答案和解析
第1部分 第18讲物质结构与性质  word打印版衡中2020版二轮复习化学练习题学案含答案和解析

第一部分专题五第十八讲

1.(2018·全国Ⅰ,35)Li是最轻的固体金属,采用Li作为负极材料的电池具有小而轻、能量密度大等优良性能,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Li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_D__、_C__(填标号)。

A.

B.

C.

D.

(2)Li+与H-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r(Li+)小于r(H-),原因是_Li+核电荷数较大__。

(3)LiAlH4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LiAlH4中的阴离子空间构型是_正四面体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sp3__。LiAlH4中存在_AB__(填标号)。

A.离子键B.σ键

C.π键D.氢键

(4)Li2O是离子晶体,其晶格能可通过图(a)的Born-Haber循环计算得到。

图(a) 可知,Li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_520__kJ·mol-1,O===O键键能为_498__kJ·mol-1,Li2O 晶格能为_2_908__kJ·mol-1。

(5)Li2O具有反萤石结构,晶胞如图(b)所示。已知晶胞参数为0.466 5 nm,阿伏加德罗常

数的值为N A,则Li2O的密度为__8×7+4×16

N A(0.466 5×10)

__ g·cm-3(列出计算式)。

图(b)

[解析](1)D选项表示基态,为能量最低状态;A、B、C选项均表示激发态,但C选项被激发的电子处于高能级的电子数多,为能量最高状态。

(2)Li+与H-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Li的核电荷数大于H的核电荷数,因此Li的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强,即Li+半径小于H-半径。

(3)LiAlH 4的阴离子为AlH -4,AlH -4中Al 的杂化轨道数为4+3+12

=4,Al 采取sp 3杂化,为正四面体构型。LiAlH 4是离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H 和Al 间形成的是共价单键,为σ键。

(4)由题给信息可知,2 mol Li(g)变为2 mol Li +(g)吸收1 040 kJ 热量,因此Li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520 kJ·mol -1;0.5 mol 氧气生成1 mol 氧原子吸收249 kJ 热量,因此O===O 键的键能为498 kJ·mol -1;Li 2O 的晶格能为 2 908 kJ·mol -1。

(5)由题给图示可知,Li 位于晶胞内部,O 位于顶点和面心,因此一个晶胞有8个Li ,O

原子个数=6×1/2+8×1/8=4。因此一个Li 2O 晶胞的质量=8×7+4×16N A

g ,一个晶胞的体积为(0.466 5×10-7)3cm 3,即该晶体密度=8×7+4×16N A (0.466 5×10-7)3

g·cm -3。 2.(2019·江苏单科,21A)Cu 2O 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领域。以CuSO 4、NaOH 和抗坏血酸为原料,可制备Cu 2O 。

(1)Cu 2+

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Ar]3d 9或1s 22s 22p 63s 23p 63d 9__。

(2)SO 2-4的空间构型为_正四面体__(用文字描述);Cu 2+与OH -反应能生成[Cu(OH)4]2-,[Cu(OH)4]2-

中的配位原子为_O__(填元素符号)。

(3)抗坏血酸的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分子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sp 3、sp 2__;推测抗坏血酸在水中的溶解性:_易溶于水__(填“难溶于水”或“易溶于水”)。

图1 图2

(4)一个Cu 2O 晶胞(如图2)中,Cu 原子的数目为_4__。

[解析] (1)Cu 为29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知,Cu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 104s 1,

失去2个电子后变为Cu 2+,则Cu 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 9。(2)SO 2-4中S 没有孤对电子,

价层电子对数为0+4=4,故S 为sp 3杂化,SO 2-4

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该配离子中Cu 提供空轨道,O 提供孤对电子,故配位原子为O 。(3)该分子中形成单键的碳原子为sp 3杂化,形成双键的碳原子为sp 2杂化。1个抗坏血酸分子中含有4个羟基,其可以与H 2O 形成分子

间氢键,所以抗坏血酸易溶于水。(4)根据均摊法知,该晶胞中白球个数为8×18

+1=2,黑球个数为4,白球和黑球数目之比为1∶2,所以Cu 为黑球,1个晶胞中含有4个Cu 原子。

3.(2019·全国Ⅱ,35)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铁系超导材料,其中一类为Fe -Sm -As -F -O 组成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s 与N 同族。预测As 的氢化物分子的立体结构为_三角锥形__,其沸点比NH 3的_低__(填“高”或“低”),其判断理由是_NH 3分子间存在氢键__。

(2)Fe 成为阳离子时首先失去_4s__轨道电子,Sm 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 66s 2,Sm 3+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4f 5__。

(3)比较离子半径:F -_小于__O 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的晶胞如图1所示。晶胞中Sm 和As 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2所示。图中F -和O 2-共同占据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两者的比例依次用x 和1-x 代表,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为_SmFeAsO 1-x F x __;通过测定密度ρ和晶胞参数,可以计算

该物质的x 值,完成它们关系表达式:ρ=__2[281+16(1-x )+19x ]a cN A ×10__g·cm -3。以晶胞参数为

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1中原子

1的坐标为(12,12,12),则原子2和3的坐标分别为(12,12,0)、(0,0,12

)。

[解析] (1)AsH 3的中心原子As 的价层电子对数为(5+3)/2=4,包括3对成键电子和1对孤对电子,故其立体结构为三角锥形。NH 3中N 的电负性比AsH 3中As 的大得多,故NH 3易形成分子间氢键,从而使其沸点升高。(2)Fe 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 64s 2,其阳离子Fe 2+、Fe 3+的价层电子排布式分别是3d 6、3d 5,二者均首先失去4s 轨道上的电子;Sm 失去3个电子成为Sm 3+时首先失去6s 轨道上的电子,然后失去1个4f 轨道上的电子,故Sm 3+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 5。(3)F -和O 2-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F -

胞中Sm 个数为4×12=2,Fe 个数为1+4×14=2,As 个数为4×12=2,O 或F 个数为8×18

+2×12

=2,即该晶胞中O 和F 的个数之和为2,F -的比例为x ,O 2-的比例为1-x ,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mFeAsO 1-x F x 。1个晶胞的质量为2×[150+56+75+16×(1-x )+19x ]N A

g =2[281+16(1-x )+19x ]N A

g,1个晶胞的体积为a 2c pm 3=a 2c ×10-30 cm 3,故密度ρ=2[281+16(1-x )+19x ]a 2cN A ×10-30

g·cm -3。原子2位于底面面心,其坐标为(12,12,0);原子3位于棱上,其坐标为(0,0,12

)。

4.(2019·全国Ⅰ,35)在普通铝中加入少量Cu 和Mg 后,形成一种称为拉维斯相的MgCu 2微小晶粒,其分散在Al 中可使得铝材的硬度增加、延展性减小,形成所谓“坚铝”,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_A__(填标号)。

(2)乙二胺(H 2NCH 2CH 2NH 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是_sp 3__、_sp 3__。乙二胺能与Mg 2+、Cu 2+

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_乙二胺的两个N 提供孤对电子给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__,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_Cu 2+__(填“Mg 2+”或“Cu 2+”)。

(3)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表所示: 氧化物

Li 2O MgO P 4O 6 SO 2 熔点/℃ 1 570 2 800 23.8 -75.5 _Li 2O 、MgO 为离子晶体,P 4O 6、SO 2为分子晶体。晶格能MgO>Li 2O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量)P 4O 6>SO 2__。 (4)图(a)是MgCu 2的拉维斯结构,Mg 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面体方式排列的Cu 。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可见,Cu 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 =__24a __pm ,Mg 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 =__34

a __pm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则MgCu 2的密度是__8×24+16×64N A a ×10

__g·cm -3(列出计算表达式)。

[解析] (1)由题给信息知,A 项和D 项代表Mg +,B 项和C 项代表Mg 。A 项,Mg +再

失去一个电子较难,即第二电离能大于第一电离能,所以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A大于B;3p能级的能量高于3s,3p能级上电子较3s上易失去,故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A>C、A>D。选A。(2)乙二胺分子中,1个N原子形成3个单键,还有一个孤电子对,故N 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N原子采取sp3杂化;1个C原子形成4个单键,没有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为4,采取sp3杂化。乙二胺中2个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与金属镁离子或铜离子形成稳定的配位键,故能形成稳定环状离子。由于铜离子半径大于镁离子,形成配位键时头碰头重叠程度较大,其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较稳定。(3)氧化锂、氧化镁是离子晶体,六氧化四磷和二氧化硫是分子晶体,离子键比分子间作用力强。(4)观察图(a)和图(b)知,4个铜原

子相切并与面对角线平行,有(4x)2=2a2,x=2

4a。镁原子堆积方式类似金刚石,有y=

3

4a。

已知1 cm=1010 pm,晶胞体积为(a×10-10)3 cm3,代入密度公式计算即可。

5.(2019·全国Ⅲ,35)磷酸亚铁锂( LiFePO4)可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循环性能优良、安全性高等特点,文献报道可采用FeCl3、NH4H2PO4、LiCl和苯胺等作为原料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周期表中,与Li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_Mg__,该元素基态原子核外M 层电子的自旋状态_相反__(填“相同”或“相反”)。

(2)FeCl3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汽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的FeCl3的结构式为

____,其中Fe的配位数为_4__。

(3)苯胺()的晶体类型是_分子晶体__。苯胺与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苯胺的熔点(-5.9 ℃)、沸点(184.4 ℃)分别高于甲苯的熔点(-95.0 ℃)、沸点(110.6 ℃),原因是_苯胺分子之间存在氢键__。

(4)NH4H2PO4中,电负性最高的元素是_O__;P的_sp3__杂化轨道与O的2p轨道形成_σ__键。

(5)NH4H2PO4和KFePO4属于简单磷酸盐,而直链的多磷酸盐则是一种复杂磷酸盐,如:焦磷酸钠、三磷酸钠等。焦磷酸根离子、三磷酸根离子如图所示:

这类磷酸根离子的化学式可用通式表示为(P n O 3n +1)(n +2)-(用n 代表P 原子数)。

[解析] (1)由元素周期表中的“对角线规则”可知,与Li 的化学性质相似的邻族元素是Mg ;Mg 为12号元素,M 层只有2个电子,排布在3s 轨道上,故M 层的2个电子自旋状态相反。(2)Fe 能够提供空轨道,而Cl 能够提供孤电子对,故FeCl 3分子双聚时可形成配位键。由常见AlCl 3的双聚分子的结构可知FeCl 3的双聚分子的结构式为,其中Fe 的配位数为4。(3)苯胺为有机物,结合题给信息中苯胺的熔、沸点可知苯胺为分子晶体。苯胺中有—NH 2,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甲苯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分子间氢键可明显地提升分子晶体的熔、沸点。(4)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强,故O 的电负性大于N ,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故电负性N 大于P ,又H 的电负性小于O ,

因此NH 4H 2PO 4中电负性最高的元素是O 。PO 3-4中中心原子P 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故P 为

sp 3杂化,P 为sp 3杂化轨道的O 与2p 轨道形成σ键。(5)由三磷酸根离子的结构可知,中间P 原子连接的4个O 原子中,2个O 原子完全属于该P 原子,另外2个O 原子分别属于2个

P 原子,故属于该P 原子的O 原子数为2+2×12

=3,属于左、右两边的2个P 原子的O 原子数为3×2+12

×2=7,故若这类磷酸根离子中含n 个P 原子,则O 原子个数为3n +1,又O 元素的化合价为-2,P 元素的化合价为+5,故该离子所带电荷为-2×(3n +1)+5n =-n -2,这类磷酸根离子的化学式可用通式表示为(P n O 3n +1)(n +2)-。

6.(2019·河南八市重高联盟高三第三次测评)铜、镓、砷等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在现代工业中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占有的能级数为_7__,轨道数为_15__。

(2)根据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Ga_大于__As ,第一电离能Ga_小于__As 。(填“大于”或“小于”)

(3)AsCl 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三角锥形__,其中As 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sp 3__。

(4)铜与CN -可形成络合离子[Cu(CN -)4]2-,写出一种与CN -等电子体的分子化学式_N 2或CO__;若将[Cu(CN -)4]2-中二个CN -换为Cl -,只有一种结构,则[Cu(CN -)4]2-中4个氮原子所处空间位置关系为_正四面体__。

(5)GaAs 的熔点为1 238 ℃,密度为ρ g·cm -3,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的类型为_原子晶体__,Ga 与As 以_共价__键键合。Ga 和As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 Ga g·mol

-1和M As g·mol -1,原子半径分别为r Ga pm 和r As pm ,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N A ,则GaAs 晶胞中原子

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__4π×10-30N A ρ(r 3Ga +r 3As )3(M Ga +M As )×100%__。

[解析] (1)基态铜的电子排布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 所以有7个能级,轨道数为15;

(2)Ga 和As 位于第四周期,前者核电荷数小,所以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增大,半径减小,第一电离能增大;(3)AsCl 3分子中As 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为3+5-3+12

=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该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As 原子杂化类型为sp 3;(4)等电子体是指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也相同的微粒,根据CN -分析,可以是N 2或CO ;若将[Cu(CN -)4]2-中二个CN -换为Cl -,只有一种结构,说明[Cu(CN -)4]2-中CN -处于相同的位置,即4个氮原子所处空间位置关系为正四面体;

(5)GaAs 的熔点为1 238 ℃,熔点较高,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属于原子晶体,密度为ρ g·cm -3,根据均摊法计算,As 的个数为8×18+6×12

=4,Ga 的个数为4×1=4,故其晶胞中原子所占的体积V 1=(43πr 3As ×4+43πr 3Ga ×4)×10-30,晶胞的体积V 2=m ρ=4×M Ga +M As N A ρ

,故GaAs 晶胞中原子的体积的百分率为V 1/V 2×100%,将V 1、V 2带入计算得百分率

4π×10-30N A ρ(r 3Ga +r 3As )3(M Ga +M As )

×100%。 7.(2019·四川省绵阳市高考化学二诊)离子液体是一类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的绿色溶剂和催化剂,其中的EMIM +

离子由H 、C 、N 三种元素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碳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__

__,基态碳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

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哑铃__形。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NH 3、NO -3、NO -2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不同于其他两种粒子的是_NH 3__。NH 3比PH 3的沸点高,原因是_氨分子间存在氢键__。

(3)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都大的原因是_基态氮原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半充满,较稳定__。

(4)EMIM +离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sp 3、sp 2__。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Πn m 表示,其中m 代表参与形成的大π键原子数,n 代表参与形成的大π键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

π键可表示为Π66),则EMIM +离子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Π65__。 (5)立方氮化硼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但热稳定性远高于金刚石,其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立方氮化硼属于_原子__晶体,其中硼原子的配位数为_4__。已知:立方氮化硼密度为d g/cm 3,

B 原子半径为x pm ,N 原子半径为y pm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则该晶胞中原子的空

间利用率为__4π(x 3+y 3)dN A 75×10×100%__(列出化简后的计算式)。 [解析] (1)碳原子价电子数为4,价电子排布式为2s 22p 2,所以价层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

;基态碳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2p ,p 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

(2)NH 3中N 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5-32

=4,NO -3中N 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5+1-2×32=3,NO -2中N 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2+5+1-2×22

=3,所以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不同于其他两种粒子的是NH 3;NH 3比PH 3的沸点高是因为氨分子间存在氢键;(3)V A 族比同周期相邻元素都大,是因为最高能级p 轨道上电子数为特殊的半充满状态,能量低、较稳定,所以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都大的原因是基态氮原子电子占据的最

高能级为半充满,较稳定;(4)根据图(b)N -5中键总数为5个,根据信息,N -5有6个电子可形成大π键,可用符号Π65表示;(5)立方氮化硼硬度仅次于金刚石,晶体类型类似于金刚石,是原子晶体;晶胞中每个N 原子连接4个B 原子,氮化硼化学式BN ,所以晶胞中每个B 原子

也连接4个N 原子,即硼原子的配位数为4;晶胞中N 原子数为4,B 原子数=8×18+6×12

=4,晶胞的质量m =25×4N A g ,晶胞的体积V =质量密度=100N A d

cm 3=100dN A cm 3,B 、N 原子总体积V ′=4×[4π(x ×10-10)33+4π(y ×10-10)33]=16π3×(x 3+y 3)×10-30cm 3,晶胞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V ′V ×100%=16π(x 3+y 3)×10

-303100

dN A ×100%=4π(x 3+y 3)dN A 75×1030

×100%。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归纳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了解测定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常用仪器(常识性了解)。 专题二第一单元 1.认识卢瑟福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的概念。 3.了解电子层、原子轨道的概念。 4.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级顺序。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 5.了解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能用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第二单元 1.理解元素周期律,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2.知道根据原子外围电子排布特征,可把元素周期表分为不同的区。 3.了解元素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概念及其周期性变化规律。(不要求用电负性差值判断共价键还是离子键) 4.了解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的简单应用。 专题三第一单元 1.了解金属晶体模型和金属键的本质。 2.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有关物理性质。了解金属原子化热的概念。 3.知道影响金属键强弱的主要因素。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共性。 4.认识合金的性质及应用。 注:金属晶体晶胞及三种堆积方式不作要求。 第二单元 1.认识氯化钠、氯化铯晶体。 2.知道晶格能的概念,知道离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硬度大小与晶格能大小的关系。 3.知道影响晶格能大小的主要因素。 4.离子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不作要求。 第三单元 1.认识共价键的本质,了解共价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 2.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及其形成过程。认识共价键形成时,原子轨道重叠程度与共价键键能的关系。 3.知道σ键和π键的形成条件,了解极性键、非极性键、配位键的概念,能对一些常见简单分子中键的类型作出判断。注:大π键不作要求 4.了解键能的概念,认识影响键能的主要因素,理解键能与化学反应热之间的关系。 5.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知道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常见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第四单元 1.知道范德华力和氢键是两种最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 2.了解影响范德华力的主要因素,知道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了解氢键的概念和成因,了解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分析氢键的强弱。

第1章 第1讲 实 数

第一章 数与式 第1讲 实 数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十堰)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D ) A .0 B .-3 C .1 3 D .3 2.(2019·荆州)下列实数中最大的是( D ) A .32 B .π C .15 D .|-4| 3.(2019·广东)化简42的结果是( B ) A .-4 B .4 C .±4 D .2 4.(2019·荆门)-2的倒数的平方是( B ) A .2 B .1 2 C .-2 D .-12 5.(2019·广东)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D )

A.a>b B.|a|<|b| C.a+b>0 D.a b<0 6.(2019·北京)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1970年的这一天,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太空时代,它的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 000米.将439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C) A.0.439×106B.4.39×106 C.4.39×105D.439×103 二、填空题 7.(2019·安顺)若实数a,b满足|a+1|+b-2=0,则a+b= 1 . 8.(2019·台州)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5 9.(2019·益阳)国家发改委发布信息,到2019年12月底,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速收费(ETC)用户数量将突破1.8亿.将18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8×108. 10.(2019·岳阳)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下列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其意思为:今有一女子很会织布,每日加倍增长,5日共织布5尺.问每日各织多少布?根据此问题中的已 知条件,可求得该女子第一天织布5 31尺. 三、解答题

才能写出衡水中学学生的印刷体

如何才能写出衡水中学学生的印刷体

————————————————————————————————作者:————————————————————————————————日期:

如何才能写出衡水中学学生的印刷体?现在手把手教你,字写得好至少提高五分! 1.练字的必要性 很久之前就在网上看到过关于衡中的英语作文的图片,几天前看到过下面这篇文章,我觉得已经把我想说的表达完了。 我读的高中并没有衡水那么大的名声,但是我知道把字写得工整秀气是对阅卷老师最起码的尊重。 当时大家还被要求英语作文每一行的左边对齐,右边也要对齐,我们又不是电脑,上哪找居中功能啊,只能快写到行末就开始计算距离。 拿到答题卡之后绝对不准折叠,不能被身子压皱,不能碰到一点水渍汗渍,涂卡时要精准无误涂满每个格子,我记得班主任还特意花了一节课的时间让我们只练习涂答题卡,然后交上去机器扫描。 我们的草稿纸有时也要被收上去检查,因为高考草稿纸有限,必须小心规划合理使用,以至于后来我们连草稿纸都字迹统一大小相同,不歪不斜。 最不能忍的是,卷子上只要涂了一个墨团,用了一点涂改液透明胶,就能被叫进办公室聊半个小时人生。 在这样的鞭笞下我也变得非常谨慎,每一份卷子每一本书都整理得纹丝不乱,不止是作文书写,我把数学卷子都当做一项作品来看待,慢慢地我做完一张卷子几乎不用橡皮,不会有一处涂改,单是卷面就经常被老师拿来展示。 然而我当时真的不觉得这有什么卵用,比起工整得像打印体的卷面,我更想要聪明的脑袋和好看的成绩啊。 但是在高考时,在毕业之后,我终于发现高中那些老师看似苛刻的要求多么明智。考语文时,坐在我旁边的女生一拿起答题卡就认真地重重地对折了,据说这样扫描的答题卡上是有一条很深的黑色痕迹的。英语交卷时我瞟了她一眼,涂卡也涂得很轻,只有淡淡的灰色,电子阅卷时很容易扫描不出来。后来这个女生,确实复读了。 老师收卷时我看着前面几个人的卷子,有的作文写得密密匝匝,有的写得龙飞凤舞,最常见的是出格,划痕和各种修改符号。 我松了口气,觉得当老师在酷暑天改了上千份卷子见识了无数奇葩的卷面和糟糕的书写之后,我的那份答案,至少是能让他舒心地耐着性子看下去的。 安徽那年的数学非常难,印象里全校只有一个人上了130,这在往年是不可能出现的,考完数学之后很多女生就在考场外面崩溃大哭,我心里也知道不妙,但是还是镇定地回了集合的教室。晚上没有忍住和同学对了答案,不出所料,最后三个大题,我一点儿都没有做出来——不是没写出最后答案,而是一个小题都没能做出来。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 d、 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 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 3、 5、7,, 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 n:能层的序数)。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 d、 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 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 3、 5、7,, 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 n:能层的序数)。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 d、 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 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 3、 5、7,, 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 n:能层的序数)。

(完整版)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

第一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金 属 键 与 金 属 特 性 [基础·初探] 1.金属键 (1)概念: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金属键。 (2)特征:无饱和性也无方向性。 (3)金属键的强弱 ①主要影响因素: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等。 ②与金属键强弱有关的性质:金属的硬度、熔点、沸点等(至少列举三种物理性质)。 2.金属特性 特性 解释 导电性 在外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在金属内部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导热性 通过自由电子的运动把能量从温度高的区域传 到温度低的区域,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同样的 温度 延展性 由于金属键无方向性,在外力作用下,金属原 子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各层金属原子之间仍 保持金属键的作用 [核心·突破] 1.金属键????? 成键粒子: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成键本质: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间 的静电作用 成键特征: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存在于:金属和合金中

2.金属晶体的性质 3.金属键的强弱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影响 (1)金属键的强弱比较:金属键的强度主要取决于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外围电子数,原子半径越大,外围电子数越少,金属键越弱。 (2)金属键对金属性质的影响 ①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越高。 ②金属键越强,金属硬度越大。 ③金属键越强,金属越难失电子。如Na的金属键强于K,则Na比K难失电子,金属性Na比K弱。 【温馨提醒】 1.并非所有金属的熔点都较高,如汞在常温下为液体,熔点很低,为-38.9 ℃;碱金属元素的熔点都较低,K-Na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 2.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 3.金属晶体中有阳离子,无阴离子。 4.主族金属元素原子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多少,可通过价电子数的多少进行比较。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78465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

衡水中学手写英语作文

衡水中学手与英语作文走红精美如印刷体 严师出高徒,近日一组衡水中学学生的手写英语作文照片走红网络,原因是文中英文的 书写方式精美、工整,堪比印刷体。 更令人叫绝的是老师一丝不苟的阅卷态度,严苛到每一个字母的写法,“一笔也不要多,一笔也不要少”。不少网友看罢后感叹,作文写成这样想不拿高分也难! 龙:卖战演练 〕 ?w is Querything going ? AS you Qre InUnSted in the ChineSe CUSromS at T(IbIe φI Qm more Than glad tc expose you ro the fantastic CUIrUre Of China ? (IeTleralIy speaking . guests Ore regarded QS the CQntre On SUCh an OCCaSiOn ?AS a COnSe(IUenCe t the host Wiu IeQd TAe guests to HItiT seats first. BeSideS f IT t S the guests IAJhQ are SUPPOSed ro try the first taste ? IAthQt f S more. QS is known, it is TyPiCQI Of ChineSe to USe ChQPStlCkS Qnd We QII arc accustomea tυ making no noise LaSt but not /east. G PO guest never forgets TO express thanks foτrΛ∣ AS the OId Saying goes ? do WhQn you PQy a VJSit t bear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全章教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 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4、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 5、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6、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方法和过程: 复习和沿伸、类比和归纳、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 情感和价值观:充分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 教学过程: 1、原子结构理论发展 从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朴素原子说到现代量子力学模型,人类思想中的原子结构模型经过多次演变,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后约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氢、少量的氦以及极少量的锂。其后,经过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氢、氦等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地合成其他元素。 〖复习〗必修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第1讲实数课后练习

第1课时 实 数 巩固练习训练单 40分钟 (A 层完成1-32题 B 层完成1-30题) 1. (2019河北)规定:(→2)表示向右移动2记作+2,则(←3)表示向左移动3记作( ) A. +3 B. -3 C. -13 D. +13 2. (2019十堰)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0 B. -3 C. 13 D. 3 3. (2019湘潭)下列各数中是负数的是( ) A. |-3| B. -3 C. -(-3) D. 13 4. (2019内江)-16的相反数是( ) A. 6 B. -6 C. 16 D. -16 5. (2019深圳)-15的绝对值是( ) A. -5 B. 15 C. 5 D. -15 6. (2019徐州)-2的倒数是( ) A. -12 B. 12 C. 2 D. -2 7. (2019甘肃省卷)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如果点A 表示的数是-1,那么点B 表示的数是( ) 第7题图 A. 0 B. 1 C. 2 D. 3 8. (2019包头)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第8题图 A. a>b B. a>-b C. -a>b D. -a<b 9.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其航站楼总面积约1430000平方米,其中数据1430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 1.43×107 B. 1.43×106 C. 1.43×105 D. 143×104 10. (2019天水)自然界中的数学不胜枚举,如蜜蜂建造的蜂房既坚固又省料,其厚度为0.000073米,将0.00007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73×10-6 B. 0.73×10-4 C. 7.3×10-4 D. 7.3×10-5 11.(2019德州)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2018年国民生产总值(GDP)为900300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900300亿是() A. 9.003×1012 B. 90.03×1012 C. 0.9003×1014 D. 9.003×1013 12. (2019重庆A卷)下列各数中,比-1小的数是() A. 2 B. 1 C. 0 D. -2 13. (2019安徽)在-2,-1,0,1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 -2 B. -1 C. 0 D. 1 14. (2019成都)比-3大5的数是() A. -15 B. -8 C. 2 D. 8 15. (2019天津)计算(-3)×9的结果等于() A. -27 B. -6 C. 27 D. 6

(完整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习题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第1章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电子层中,原子轨道数目为4的是() A.K层B.L层C.M层D.N层2.p轨道电子云形状正确的是() A.球形对称B.对顶对称 C.极大值在x、y、z轴上的纺锤形D.互相垂直的花瓣形3.表示一个原子在第三电子层上有10个电子可以写成()A.310B.3d10C.3s23p63d2D.3s23p64s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 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5.下列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中,对应于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A.3s23p1 B.3s23p2C.3s23p3D.3s23p4 6.下列各组元素中,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的是() A.H、Li、Na、K B.Na、Mg、Al、Si C.I、Br、Cl、F D.F、O、N、C 7.下列电子排布中,原子处于激发状态的是() A.1s22s22p5B.1s22s22p5 C.1s22s22p63s23p63d44s2D.1s22s22p63s23p63d34s2 8.若将15P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22p63s23p x23p y1,它违背了()A.能量守恒原理B.泡利不相容原理 C.能量最低原理D.洪特规则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3周期所含元素中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B.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 C.在所有的元素中,F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D.钾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 10.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1。根据下表所列数 B.元素Y是ⅢA族的元素 C.元素X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

中考数学第1讲实数复习教案

课题:第一讲实数 教学目标: 1.了解有理数、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倒数与绝对值. 3.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 4.了解科学记数法、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值,能正确识别一个数的有效数字的个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5.熟练掌握实数的运算,会用各种方法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运用运算规律,按照规定的运算法则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混合运算.难点:掌握数学思想,熟练应用各个知识点解题.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构建网络 (一)知识梳理 师:课前请同学们翻阅课本并回忆实数的有关内容,熟记概念、性质等知识点,完成了知识梳理. 下面我们比一比看看谁做得最好(导学稿,提前下发,学生在导学稿中填空.)处理方式:学生边口答边在导学稿中填空,师生共同回顾矫正. 考点一实数的分类 1.统称为实数,一般地实数有两种分类(如图) 考点 二实数 的有关

|a|=?___(a=0) ?___(a<0) (4)倒数比较法:若>,a>0,b>0,则a b.. 概念 2.数轴:规定了、、的直线叫数轴.数轴上的点与 是一一对应. 3.相反数:到原点的距离相等且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为相反数,实数a的相反数是,零的相反数是,a与b互为相反数,则; 4.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这个数的绝对值. ?___(a>0) ? ? 5.倒数:若实数a不为0,则a的倒数为,若ab=1,则a与b互为.考点三近似数、有效数字和科学计数法 6.科学记数法:将一个数记作a×10n,其中(1≤|a|<10,n是整数)的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当原数的绝对值≥10时,n为正整数,n等于原数的;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为负整数,n的绝对值等于原数中左起第一个非零数前零的个数(含整数位数上的零)7.有效数字:一个数从左边第一个的数字起,到右边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8.精确度的形式有两种:(1);(2),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有效数字位数,只看乘号前的部分.考点四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9.若x2=a(a≥0),则x叫做a的,记做;正数的平方根有个,它们互为,0的平方根是,负数没有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记做a,0的算术平方根是0. 10.若x3=a,则x叫做a的,记做;正数的立方根有1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考点五实数的大小比较 11.比较实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1)数轴比较法:将两数表示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 (2)性质比较法:正数大于;负数小于;正数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数. (3)差值比较法:设a,b是两个任意实数,则:a-b>0则a___b,如a-b<0,则a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总结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1、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 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 层.原子由里向 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 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 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 .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 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Ar]3d54s1、29Cu[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ns<(n-2)f<(n-1)d

物质结构与性质汇总(精华版)

物质结构与性质补充练习 1.(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它的爆炸反应为: 2KNO3 + 3C + S == A + N2↑+ 3CO2↑ (已配平) ①除S外,上列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 ②在生成物中,A的晶体类型为,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 为; ③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推算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 (2)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T,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T比Q 多2。T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为,Q2+的未成对电子数是(3)在CrCl3的水溶液中,一定条件下存在组成为[CrCl n(H2O)6-n]x+(n和x均为正整数)的配离子,将其通过氢离子交换树脂(R-H),可发生离子交换反应: 交换出来的H+经中和滴定,即可求出x和n,确定配离子的组成。 将含0.0015 mol [CrCl n(H2O)6-n]x+的溶液,与R-H完全交换后,中和生成的H+需浓度为0.1200 mol·L-1 NaOH溶液25.00 mL,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 2.(2010省质检)X元素在第3周期中电负性最大,Y、Z元素同主族且位置相邻,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 n np n+2。请填写下列空白。 (1)第一电离能:Y Z(填“>”、“<”或“=”); (2)XY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消毒剂,熔点-59.5℃,沸点10℃,构成该晶体的微粒之间的作用力是; (3)ZX2常用于有机合成。已知极性分子ZX2中Z原子采用np3杂化,则该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分子中X、Z原子之间形成键(填“σ”或“π”); (4)胆矾晶体(CuSO4·5H2O)中4个水分子与铜离子 形成配位键,另一个水分子只以氢键与相邻微粒结合。 某兴趣小组称取2.500g胆矾晶体,逐渐升温使其失水, 并准确测定不同温度下剩余固体的质量,得到如右图所示 的实验结果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晶体从常温升至105℃的过程中只有氢键断裂 B.胆矾晶体中形成配位键的4个水分子同时失去 C.120℃时,剩余固体的化学式是CuSO4·H2O D.按胆矾晶体失水时所克服的作用力大小不同, 晶体中的水分子可以分为3种 (5)右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H2、Cl2、Br2、I2分子的 形成过程中能量随原子核间距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v的是 曲线(填“a”、“b”或“c”),理由是。 3.(2010年厦门质检卷)A、B、C、D、E、F、G七种前 四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中没有成对 电子;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

2019版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1讲 实数

2019版中考数学总复习第1讲实数 一、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关键点拨及对应举例 1.实数(1)按定义分(2)按正、负性分 正有理数 有理数 0 有限小数或正实数 负有理数无限循环小数实数 0 实数 正无理数负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1)0既不属于正数,也不 属于负数. (2)无理数的几种常见形式 判断:①含π的式子;② 构造型:如 3.010010001…(每两个1 之间多个0)就是一个无 限不循环小数;③开方开 不尽的数:如,;④三角 函数型:如sin60°, tan25°. (3)失分点警示:开得尽方 的含根号的数属于有理 数,如=2,=-3,它们都属 于有理数. 知识点二:实数的相关概念 2.数轴(1)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特征: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数轴右边的点表示 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例: 数轴上-2.5表示的点到原点的 距离是2.5. 3.相反数(1)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 (2)代数意义:a、b互为相反数? a+b=0 (3)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 离相等 a的相反数为-a,特别的0的绝 对值是0. 例:3的相反数是-3,-1的相 反数是1. 4.绝对值(1)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2)运算性质:|a|= a (a≥0); |a-b|= a-b(a≥b) -a(a<0). b-a(a<b) (3)非负性:|a|≥0,若|a|+b2=0,则a=b=0. (1)若|x|=a(a≥0),则x= ±a. (2)对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 是非负数. 例:5的绝对值是5;|-2|=2; 绝对值等于3的是± 3;|1-|=-1. 5.倒数(1)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的倒数为1/a (a≠0) (2)代数意义:ab=1?a,b互为倒数 例: -2的倒数是-1/2;倒数等于 它本身的数有±1. 知识点三:科学记数法、近似数 6.科学(1)形式:a×10n,其中1≤|a|<10,n为整数 (2)确定n的方法:对于数位较多的大数,n等于原数的整数为 减去1;对于小数,写成a×10-n,1≤|a|<10,n等于原数中左 例: 21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2.1×104;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常考点总结

2015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常考点总 结 2015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常考点总结 1.核外电子排布表示法 (1)注意涉及洪特规则特例元素的电子排布式 如Cr:1s22s22p63s23p63d54s1,可简化为[Ar]3d54s1 (2)价层电子排布式,如Fe:3d64s2 (3)电子排布图,如O 2.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1)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但ⅡA、ⅤA族部分元素例外,比同周期相邻族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都高。 (2)同一主族,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3.σ键和π键的数目共价单键:σ键共价双键:1个σ键,1个π键共价三键:1个σ键,2个π键 4.常见分子的空间构型及杂化轨道类型归纳 价层电子对数成键对数孤电子对数VSEPR 模型 名称分子空间构型名称中心原子 杂化类型实例

220直线形直线形spBeCl2 330平面 三角形平面三角形sp2BF3 21V形SO2 440正四 面体形正四 面体形sp3CH4 31三角 锥形NH3 22V形H2O 5.键角大小的判断——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应用 孤电子对之间斥力孤电子对与σ键电子对斥力σ键电子对斥力,如H2O分子键角NH3分子键角CH4分子键角。6.等电子原理 (1)基本观点: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且具有许多相近的性质。 (2)实例:如SO2-4、PO3-4为等电子体,其中心原子 均采用sp3杂化,离子构型均为正四面体形;O3和SO2 均为V形。 7.氢键 氢键是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N、O、F等)形成共价键 的H原子和另外一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 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 、p 、d 、f ,能 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 、p 、d 、f 。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能层的序数)。 n (22n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 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 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 (3d )>E (4s )、E (4d )>E (5s )、E (5d )>E (6s )、E (6d )>E (7s )、E (4f )>E (5p )、E (4f )>E (6s )等。原 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 <(n-2)f <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 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最 2 n 2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 最低能量状态 的原子称为 基态原子 。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 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 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人教版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某元素的原子3d能级上有1个电子,它的N能层上电子数是() A. 0 B. 2 C. 5 D. 8 2.下列离子中外层d轨道达半充满状态的是() A.24Cr3+ B.26Fe3+ C.27Co3+ D.29Cu+ 3.X、Y、Z为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1;Y原子的M电子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Z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且Z原子的核外电子比Y原子少8个电子,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的是() A. XYZ4 B. X2YZ4 C. X2YZ3 D. X2Y2Z3 4.Li、Be、B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相差并不大,但最难失去第二个电子的原子是() A. Li B. Be C. B D.相差不大 5.在元素周期表里寻找催化剂材料应在() A. s区 B. p区 C. d区和ds区 D. ds区 6.根据下列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排布,能确定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是() A. 4s1 B. 3d104s n

C.n s nn p3n D.n s2n p3 7.下列选项中的各组元素(从左到右)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是() 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①第一电离能逐渐升高;①电负性逐渐增大 A. Na、Mg、Al B. C、O、N C. Li、Na、K D. I、Cl、F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 B.在离原子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在离原子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C.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 D.同一原子中,4s、4p、4d、4f所能容纳的电子数越来越多,各能级能量大小相等 9.下列各组微粒,没有按照半径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A. Cl、Na、F、K B. F、Cl、Na、K C. Ca2+、K+、Cl-、S2- D. Na+、K+、Cl-、Br- 10.将14Si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22p63s23p,它违背了() A.构造原理 B.泡利原理 C.洪特规则 D.能量守恒原理 11.在1s、2p x、2p y、2p z轨道中,具有球对称性的是() A. 1s B. 2p x C. 2p y D. 2p z 12.下列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中,正确的是() A. 3d94s2 B. 3d44s2 C. 4d105s0

衡水中学英语作文字体怎么练

衡水中学英语作文字体怎么练 如何才能写出衡水中学学生的印刷体?现在手把手教你,字写得好至少提高五分! 2.关于英文练字的可行性 首先答案是一定可以练好!英文与汉字不同,把汉字写好是一件很难的事,不仅仅是因为汉字的数量多,就连相同笔画在不同汉字中的写法都可能不一样(比如说竖就有垂露竖和悬针竖之分),而且还要考虑汉字的框架以及整体构型等诸多要素。相比之下,英文字母一共也只有26个算上大小写也就只有52个,所以说只要能够掌握好这几个字母的基本写法就能够把书写练好了! 虽然离衡中的看起来还是有点差距但是比起以前所写还是有点进步\(≧▽≦)/以说英语书写是不用费太多时间就能够练好的啦 3.关于练习的字体 如果你是想应付考试的话建议你选择手写印刷体,也就是上图我写的这种。毕竟考试要求的是整洁而不是审美价值。 其他的说完了接下来开始说练习的方法啦! 之前看到衡中同学的回答说衡中要求写字居然还要画!格!子!吓哭我QAQ,英语考试总共才两个小时那我估计作文就得写一个小时了吧╭(°A°`)╮我平常考试写作文顶多30分钟解决完,虽然没有衡中同学写的那么工整之前还算比较美观吧。好了练习的方法在下面别急(???) ①工具:横格本、笔 本子就选普通的横格本,不要用四线三格的英语本,因为考试的答题卡中都只会给横线,所以就按考试的要求练习好了。如果用中性笔练习,选择0.7或更粗的笔,如果用钢笔练习,选择F尖或更

粗的笔。至于为什么要用这么粗的笔大家自己拿支0.5的笔写一下 比较一下就知道了hh ②准备工作 没啥好准备的,心情好了想练就练会儿,不想练了就扔一边去(?????)っ ③开始练习啦 Ⅰ.首先练习的是整体结构,要想让英语书写从根本上变得整洁 美观这一步必不可少!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半个小时吧。基本上做英语一个小时做完,剩下二十分钟打草稿,其他的全部用来写作文。别心急,慢慢写,老师当时对我们的要求 就是,写字要像绣花一样。其实也没太多技巧或捷径,每个人都是 扎扎实实一笔一划的照着习字练了三年。 首先要做个模版照着抄,一开始写的是很慢的,要有圆润的感觉。其次,那个斜体的感觉可以自己写,或者把纸斜着放,字正着写, 我当时在衡中就是这样练的,出来效果很不错!就是现在写字纸还是 斜着放,已经改不过来了! 最后,讲道理的说,这个都是早起或者睡前的时候写写的(我是 晨读和晚自习写),这样可以把高效的时间留给更重要的科目。就这 么多吧,希望能帮到你! 首先这种印刷体并不难,只是需要坚持练习成为一种习惯。 具体怎么练: 一、拿直尺和铅笔在条格打上方3毫米的直线,这条铅笔线就是四线三格第三条线。 二、练26个字母,每个字母一行一行的大量练习,直到单个字 母看上去没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