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的化学性质及处理

液氨的化学性质及处理
液氨的化学性质及处理

液氨的化学性质及处理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有刺激臭味的无色有毒气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液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易液化,一般液氨可作致冷剂,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氨气爆炸极限为15.7-27.4%。因此、氨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和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储存容器受热时也极有可能发生爆炸。氨气能侵袭湿皮肤、粘膜和眼睛,可引起严重咳嗽、支气管痉挛、急性肺水肿,甚至会造成失明和窒息死亡。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特别是在制冰和冷藏行业,它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一、氨的理化性质

分子式:NH3 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分子量:17.04 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

自燃点:651.11℃

爆炸极限:16%~25%

1%水溶液PH值:11.7

二、中毒处置

(一)接触途径

1、皮肤和眼睛接触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

(二)急救措施

(1)清除污染。

如果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激症状,则不需要清除污染。假如接触的是液氨,并且衣服已被污染,应将衣服脱下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

如果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min以上。如在冲洗时发生眼睑痉挛,应慢慢滴入1~2滴0.4%奥布卡因,继续充分冲洗。如患者戴有隐形眼镜,又容易取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的话,应取下隐形眼镜。

对接触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冲洗15min以上。冲洗皮肤和头发时要注意保护眼睛。

(2)病人复苏。

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出污染区,至空气新鲜处,对病人进行复苏三步法(气道、

呼吸、循环)。

气道: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

呼吸:检查病人是否呼吸,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

循环:检查脉搏,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

(3)初步治疗。

氨中毒无特效解毒药,应采用支持治疗。

如果接触浓度≥500ppm,并出现眼刺激、肺水肿的症状,则推荐采取以下措拖:先喷5次地塞米松(用定量吸入器),然后每5分钟喷两次,直至到达医院急症室为止。

如果接触浓度≥1500ppm,应建立静脉通路,并静脉注射1.0g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或等量类固醇。(注意:在临床对照研究中,皮质类固醇的作用尚未证实。)

对氨吸入者,应给湿化空气或氧气。如有缺氧症状,应给湿化氧气。

如果呼吸窘迫,应考虑进行气管插管。当病人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如条件许可,应施行环甲状软骨切开术。对有支气管痉挛的病人,可给支气管扩张剂喷雾。

如皮肤接触氨,会引起化学烧伤,可按热烧伤处理:适当补液,给止痛剂,维持体温,用消毒垫或清洁床单覆盖伤面。如果皮肤接触高压液氨,要注意冻伤。

误服者给饮牛奶,有腐蚀症状时忌洗胃。

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三、泄漏处置

1、液氨泄漏事故处置措施

液氨一旦泄漏,要注意做好五个方面:一是根据现场情况划分警戒区,处置车辆和人员一般停靠在较高地势和上风(或侧上风)方向。二是处置人员的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在处置泄漏或有关设备时,应穿着隔绝式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直接接触液氨时,应穿着防寒服装。紧急时也可穿棉衣棉裤,扎紧裤袖管,并用浸湿口罩捂住口鼻。三是应迅速清除泄漏区的所有火源和易燃物,并加强通风。如是钢瓶泄漏,处置时应用无火花工具,尽量使泄漏口朝上,以防液化气体大量流淌。关阀和堵漏措施无效时,可考虑将钢瓶浸入水或稀酸溶液中,或转移至空旷地带洗消处理。四是对泄漏的液氨应使用雾状水、开花水流驱散。处置时应尽量防止泄漏物进入水流、下水道或一些控制区。五是如发生火灾时应用雾状水、开花水流、抗溶性泡沫、砂土或CO2进行扑救,同时注意用大量的直射水流冷却容器壁。若有可能,应尽快将可移动的物品转移出火场。若出现容器通风孔声音变大或容器壁变色等危险征兆,则应立即撤退。

急救措施

(1)少量泄漏。

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

(2)大量泄漏。

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泄漏处置人员应穿上全封闭重型防化服,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用喷雾水流对泄漏区域进行稀释。通过水枪的稀释,使现场的氨气渐渐散去,利用无火花工具对泄漏点进行封堵。

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道,增强通风。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要喷雾状水,以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的流向,但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受限空间。清洗以后,在储存和再使用前要将所有的保护性服装和设备洗消。

四、燃烧爆炸处置

1.燃烧爆炸特性

常温下氨是一种可燃气体,但较难点燃。爆炸极限为16%~25%,最易引燃浓度为1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时的浓度为22.5%。

2.火灾处理措施

在贮存及运输使用过程中,如发生火灾应采取以下措施:

(1)报警:迅速向当地119消防、政府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2)隔离、疏散、转移遇险人员到安全区域,建立500米左右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并迅速撤离无关人员。

(3)消防人员进入火场前,应穿着防化服,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氨气易穿透衣物,且易溶于水,消防人员要注意对人体排汗量大的部位,如生殖器官、腋下、肛门等部位的防护。

(4)小火灾时用干粉或CO2灭火器,大火灾时用水幕、雾状水或常规泡沫。(5)储罐火灾时,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

(6)切勿直接对泄漏口或安全阀门喷水,防止产生冻结。

(7)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变色时应尽快撤离,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

液氨应急处理

液氨应急处理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为了促进对液氨危害和处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绍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处置、泄漏处置和燃烧爆炸处置4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氨的理化性质 分子式:NH3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分子量:17.04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 CAS编号:7664-41-7自燃点:651.11℃ 熔点(℃):-77.7爆炸极限:16%~25% 沸点(℃):-33.4 1%水溶液PH值:11.7 蒸气压:882kPa(200℃) 二、中毒处置 (一)毒性及中毒机理 液氨人类经口TDLo:0.15 ml/kg 液氨人类吸入LCLo:5000 ppm/5m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二)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1.吸入 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1)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3)严重吸人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2.皮肤和眼睛接触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

液氨站安全操作规程

液氨站安全操作规程 一、操作规程 1、岗位任务 负责液氨的卸车,根据车间的指令送氨。 2、工艺指标 氨罐压力≤1.2 MPa 氨罐充装系数≤70% 氨压缩机排气温度≤150℃ 氨压缩机进出口压力差≤1.4 MPa 3、开车程序 接到车间开车指令,首先将紧急切断阀打开,然后到各个车间察看氨阀是否关闭,如未关闭,应立即关闭。然后才能开启氨罐上氨出液阀,再将通往各个车间的总阀打开即可。(注:每个阀门都必须缓慢开启) 4、液氨卸车程序 (1)槽车停在指定位置接好槽车气氨进口、液氨出口连接管(注意:气氨进口与压缩机出口连通,液氨出口与液氨贮槽进口连通,不能接错!) (2)打开液氨储罐的进氨阀和气相阀,(注意卸哪个罐就开哪个罐的阀门),然后再打开氨压缩机处的进氨阀。 (3)由于槽车压力一般都大于贮槽压力,缓慢开启槽车液氨出口阀,

这时液氨由于压差进入液氨贮槽。 (4)当胶管中的液氨流速减缓,这时就可以开启氨压缩机处氨气相阀,开启槽车气相阀,然后启动氨压缩机。 (5)当氨压缩机出口压力下降,槽车液氨卸完,按停车程序停氨压缩机。 (6)关闭各部阀门,拆掉胶管接头(注意:拆掉胶管接头前必须开启胶管卸压阀,将管内残留液氨和压力卸掉) 二、安全规程 1、氨站操作工统一由安保科进行三级教育培训,生技设备科进行 工艺流程培训,厂内考试合格,方可由安保科送至上级相关部 门进行压力容器培训,领证后才能上岗。 2、操作工责任心要强,不得麻痹大意。上班期间,不得离岗,如 有特殊情况需离岗,必须征得安保科同意。 3、操作共必须佩戴好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以防止受到伤害。 4、每天要对所有的阀门、法兰、氨报警器、喷淋系统、消防设施 以及其他的安全附件进行安全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上报。 5、熟悉紧急救援预案,认识氨的理化性质,学会简单的急救措施 和小范围泄露后的紧急措施。 6、夏天,必须开启水喷淋系统,防止氨罐压力升高。 7、做好每天的交接班记录,接班人员未到,不得离岗。 8、氨站30米以内严禁烟火。

液氨的应急处置

液氨的应急处置 应急人员处置措施 进入事故现场人员疏通指挥前,需配置液氨个人防护用品有:液氨防护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化手套、液氨专用防毒面具。 1.进入液氨泄露污染区,第一时间切断区域电源。 2.开启消防喷淋装置,逐个排查泄漏原因。 3.关闭管道气源,然后将管道内残余部分液氨经稀释后从废气专用管路排放干净。 4.找到液氨泄露的部位,然后延伸查到到对应的液氨储存罐出口阀门,将它关闭。此时操作一定要穿液氨防护服,戴好液氨防毒面具和防化手套在消防喷水的协助下关闭阀门,如果关闭后依然有液氨泄露,可以一直使用消防喷水喷射,直至余下的液氨全部排放。 5.液氨泄露事故处置结束,到达安全区域后,因为液氨防护服表面沾有大量液氨,需要立即使用清水冲洗20分钟,然后脱下防毒面具、液氨防护服。 液氯泄漏应急处理方法 1、立即通知所在地(或附近)氯碱生产企业,通知公安、消防、安监、卫生等部门。 2、立即营救和安全疏散周围人员,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实施紧急处置措施。撤离时应注意:有个体防护用品的应佩戴,无防护用品的应采取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如采用湿毛巾遮掩口鼻等措施);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指挥部确定的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撤离完毕,必须查清是否仍有人留在事故区。 3、进入隔离区域内的救助人员,应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服。参加氯气钢瓶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的人员应获取氯及液氯的理化性质、毒性特征、中毒急救等必要信息。 4、应急处置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及空气呼吸器进入泄漏现场,查明泄漏部位及原因,采取关闭与其相应的阀门、停止作业或采取改变工艺流程、局部停车等方法切断泄漏源,以减少泄漏量,现场人员不断用氯气捕消器捕消泄漏的氯气,减小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现场泄漏物要及时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5、实时检测空气巾的氯气含量,当氯气含量超标时,可用喷雾状碱液吸收。 苯泄漏应急处理方法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The prerequisite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our productivity is that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of our company and our own live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导语: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引我们生产劳动的方向。而大力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我们企业和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1、操作必须熟悉岗位操作规程,了解掌握液氨使用要求,持证上岗; 2、液氨设备的安全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3、冲氨管道上的接头,阀门、仪表不能与油脂接触; 4、运行中的设备严禁擦洗、敲击、冲撞、挤伤和发生火花,以防触电;禁止用水冲洗电气设备,保持周围干燥清洁; 5、开压力阀时,切勿面对阀门,应站在阀门一侧,以防人身事故。 冲氨作业,必须穿戴好防护服、眼镜、口罩、手套、胶鞋; 6、开机前仔细检查设备以及所有阀门无误,绝缘性能良好方可启动; 7、严禁各种泵的空转运行; 8、严禁氨气由压力设备及管道内急剧放出,以防止流体急速流动而产生静电,发生爆炸; 9、液氨罐在充装前必须保证正压,防止内存空气;

10、液氨罐充装中和充装后压力不超过1Mpa; 11、液氨罐充装量不得超过安全警戒线。 备注:(1)、氨的特性: A、分子式:NH3;分子量:17.04;CAS编号:7664-41-7;熔点:-77.7℃;沸点:-33.4℃;蒸汽压力:992kPa(20℃);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自燃点:651.11℃;爆炸极限:16%~25%;1%水溶液pH值:11.7。 B、一是液氨具有毒、腐蚀等理化特性;二是液氨的生产、储存、充装设施的安全性要求较高;三是系统的操作与管理要求严格,其危险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介质易挥发扩散:液氨在充装过程中,稍有泄漏就会在空气中迅速挥发扩散,尤其是在高温季节,将会危害人体健康,严重污染周围环境。②介质腐蚀性:液氨具有腐蚀性,大量泄漏时极易对设备、贮罐区地面造成腐蚀,严重时造成人员伤亡及环境污染。因此,要求管道、贮罐能抗腐蚀,并且充装管线接口要绝对密封。③氨蒸气爆炸极限低,空气中氨蒸汽浓度达到15.7%~27.4%时,遇火星会引起燃烧爆炸。有油类存在时,将增加燃烧的危险性。 ④毒性:低浓度氨对人的粘膜有刺激性作用;高浓度氨除可因组织溶解性坏死,造成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炎症及灼伤外,还可引起

(完整版)液氨泄漏应急预案

液氨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威海魏桥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液氨罐区及脱硝液氨输送管道等液氨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与应急响应的工作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液氨罐区及管道系统突发液氨泄漏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1]第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3]第4号) 《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2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 2003第1号)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 《关于印发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鲁安监发[2009]124号) 《关于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的通知》(威安监发[2010]42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3、概况 本公司有液氨槽罐2个,每个液氨槽罐容积为50m3,共100m3,氨的最大储存系数为85%,液氨度0.65kg/L(-10℃),二个槽罐最大可储液氨300×0.85×0.65=165.75吨,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已大于重大危险源临界量标准,所

液氨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液氨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一、液氨泄漏的现象: 液氨泄漏时,从泄漏处冒出大量的烟雾,周围环境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泄漏处的设备、管线发冷,严重结冻。 二、液氨泄漏的原因 1.液氨储罐破损; 2.液氨储罐的出口阀门密封不严泄漏; 3.连接的软管破损泄漏; 4.软管与接头的连接处密封不严泄漏; 5.各接头及压力表的安装处密封不严泄漏。 三、液氨泄漏的处置措施 1.疏散人员至上风口处,并隔离至气体散尽或将泄漏控制住; 2.切断火源,必要时切断污染区内的电源. 3.开启室外消防水并进行喷淋。 4.应急人员佩带好液氨专用防毒面具及手套进入现场检查原因。 5.采取对策以切断气源,或将管路中的残余部分经稀释后由泄放管路排尽。 6.在泄漏区严禁使用产生火花的工具和机动车辆,严重时还应禁止使用通讯工具。 7.参与抢救的人员应戴防护气势手套和液氨专用防毒面具。 8.逃生人员应逆风逃生,并用湿毛由、口罩或衣物置于口鼻处。 9.中毒人员应立即送往通风处,进行紧急抢救并通知专业部门。 四、液氨储罐泄漏处理 液氨储罐在投用前都是由专门的生产厂家生产,并经过安全部门进行严格检验的,因此泄漏的可能性不大。液氨在运输时也是由具备资格的人员和车辆才可运输。要注意在液氨储罐头运送到现场和卸液氨时不可猛烈的撞击储罐,必须有橡胶缓冲圈,也不可曝晒储罐。 1.液氨储罐的处理:液氨储罐的出口阀门泄漏可能的原因为阀门处的填料阀门泄漏。处理方法是戴好防护面具及手套用消防水进行掩护将出口处的阀门关死如果仍然泄漏就需一直保持喷水,直到泄漏完毕。 2.连接管路泄漏处理:对从液氨储罐之后的泄漏,必须先关死液氨储罐的出口阀门,再进行连接处泄漏的处理,如果仍然泄漏就需用消防水进行长期喷水。 五、预防措施 1.叉运液氨罐注意事项。 1)起运液氨罐由储运部叉车工进行作业,现场操作工必须现场监护。 2)叉车工在起运时要轻叉轻放,严禁碰撞,严禁将液氨罐放置在太阳下曝晒。 3)操作工在收液氨罐时应检查附件是否完好,阀门接口是否有损伤,连接后是否松动。 2.吊运及液氨罐装配减压阀的注意事项 1)操作液氨的人员必须懂得液氨的物化特性;由维修钳工负责吊运和安装减压阀,操作工必须现场监护和协助钳工吊运工作;罐体档塞必须可靠,防止滚动。 2)在吊运时必须轻吊轻放,严禁在倒置时开启阀门。 3)错工在接减压时阀时,先脍炙人口阀门无泄漏、无异味,并随身佩带好防护用品(防毒面具、

氨气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68175 氨气安全操作规程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氨气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氨气配气操作 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了解氨气的特性及其操作要求,并经操作训练与考试合格,不准独立进行操作。 2、非本车间人员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禁止进入热处理车间。当班人员应随时提高警惕,严防破坏,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向领导报告。 3、非操作人员不得任意动用设备、仪表。 4、严格遵守防火制度,车间内严禁烟火,严禁堆放易燃物。在车间内进行动火工程,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并经有关部门和领导批准方可施工。 5、车间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并应有事故排风装置,每班检查完好。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和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6、当氨气的压力过高或不稳定时,应设置调压装置,下

液氨应急处理指南示范文本

液氨应急处理指南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液氨应急处理指南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 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 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 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 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 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为了促进对液氨危害 和处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绍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处 置、泄漏处置和燃烧爆炸处置4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氨的理化性质 分子式:NH3 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分子量:17.04 液氨相对密度(水=1):

0.7067(25℃) CAS编号:7664-41-7 自燃点:651.11℃ 熔点(℃):-77.7 爆炸极限:16%~25% 沸点(℃):-33.4 1%水溶液PH值:11.7 蒸气压:882kPa(200℃) 二、中毒处置 (一)毒性及中毒机理 液氨人类经口TDLo:0.15 ml/kg 液氨人类吸入LCLo:5000 ppm/5m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二)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1.吸入 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

液氨特性及应急处理

液氨特性及应急处理 2.1氨的理化性质 2.1.1标识 中文名氨;氨气(液氨) 英文名 ammonia 分子式 NH3 相对分子质量 17.03 CAS号 7664-41-7 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 化学类别氨 2.1.2理化性质 熔点(℃) -77.7 沸点(℃) -33.5 液体相对密度(水=1)0.82(-79℃) 气体相对密度(空气=1)0.6 饱和蒸汽压(kpa) 506.62 (4.7℃) 临界温度(℃) 132.5 临界压力(Mpa) 11.40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2.1.3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避免接触的禁忌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氨。 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和氢,有还原作用。在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 2.1.4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主要用途用做制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液氨是无色的液体。是一种优良的溶剂。蒸发热很大,在沸点时是每克1369.08焦(327卡)。储于耐压钢瓶或钢槽中。由气态氨液化而得。 2.1.5爆炸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易燃 闪点(℃)无意义 引燃温度(℃) 651 爆炸下限(%) 15.7 爆炸上限(%) 27.4 最小点火能(mJ)至1000 mJ也不发火(氢气为0.02 mJ) 最大爆炸压力(Mpa) 0.580 2.2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2.3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2.4灭火剂: 雾状水、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2.5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液氨的化学性质

液氨的化学性质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为了促进对液氨危害和处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绍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处置、泄漏处置和燃烧爆炸处置4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氨的理化性质 分子式:NH3 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分子量:17.04 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 CAS编号:7664-41-7 自燃点:651.11℃ 熔点(℃):-77.7 爆炸极限:16%~25% 沸点(℃):-33.4 1%水溶液PH值:11.7 蒸气压:882kPa(20℃) 二、中毒处置 (一)毒性及中毒机理 液氨人类经口TDLo:0.15 ml/kg 液氨人类吸入LCLo:5000 ppm/5m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二)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1.吸入 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1)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3)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2.皮肤和眼睛接触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

充装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CZ-GC-02521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充装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s for filling post

充装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备注:安全操作规程是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一种保证安全的规定程序。忽视操作规程 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有可能导致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严重 的会危及生命安全,造成终身无法弥补遗憾。 一、充装前 1、首次开车、长期停车及检修后开车,必须进行全系统氮气置换经化验含氧量<3%,再用液氨气置换经化验液氨纯度≥98%。 2、充装管路中的液氨质量应符合GB536-88的要求。 3、充装容积流速应进行适当控制,充气流速应小于0.6m3/h。 4、按设备点检要求检查阀门、管路、压力表、充气软管等各连接部位均处于无泄漏完好状态。 5、待充装的液氨瓶是经过充装前检查符合要求的。将合格液氨瓶推入瓶架定位,接装充气夹具,注意检查瓶阀垫圈并对准瓶阀口顶牢,打开瓶阀、角阀查看并消除漏气,逐个检查有无漏开阀门的气瓶。 存在以下问题气瓶严禁充装: (1).钢印标记不全或不能识别的;

(2).超过检验期限的; (3).颜色标记不符合GB7144规定的或表面漆色脱落严重的; (4).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 (5).瓶内无剩余压力或怀疑混入其他气体的; (6).经外观检查,存在明显损坏,需进一步进行检验的; (7).首次充装或经装卸瓶阀、易熔合金塞后,未经置换合格的。 6、与压缩岗联系,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打开各排架进气阀,进行液氨气充装。 二、充装中 1、检查喷淋冷却水,水量应均匀、稳定。 2、检查瓶壁温度不得超过40℃。超过时,必须中断该瓶的充装,移至安全地带用大量水喷淋冷却后检查处理。 3、充装中,每小时至少检查一次瓶阀和易熔合金密封部位是否有泄漏。如有泄漏应立即妥善处理。 4、分次充装时,每次充装后的静置时间不小于8h,并应关闭

液氨应急处理指南

编号:AQ-BH-06772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液氨应急处理指南 Guidelines for emergency treatment of liquid ammonia

液氨应急处理指南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为了促进对液氨危害和处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绍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处置、泄漏处置和燃烧爆炸处置4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氨的理化性质 分子式:NH3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分子量:17.04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 CAS编号:7664-41-7自燃点:651.11℃ 熔点(℃):-77.7爆炸极限:16%~25%

沸点(℃):-33.41%水溶液PH值:11.7 蒸气压:882kPa(200℃) 二、中毒处置 (一)毒性及中毒机理 液氨人类经口TDLo:0.15ml/kg 液氨人类吸入LCLo:5000ppm/5m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二)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1.吸入 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1)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

液氨应急处理指南

液氨应急处理指南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为了促进对液氨危害和处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绍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处置、泄漏处置和燃烧爆炸处置4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氨的理化性质 分子式:NH3 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分子量:17.04 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 CAS编号:7664-41-7 自燃点:651.11℃ 熔点(℃):-77.7 爆炸极限:16%~25% 沸点(℃):-33.4 1%水溶液PH值:11.7 蒸气压:882kPa(20℃) 二、中毒处置 (一)毒性及中毒机理 液氨人类经口TDLo:0.15 ml/kg 液氨人类吸入LCLo:5000 ppm/5m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二)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1.吸入 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1)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3)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2.皮肤和眼睛接触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 (三)急救措施 1.清除污染 如果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激症状,则不需要清除污染。假如接触的是液氨,并且衣服已被污染,应将衣服脱下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 如果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以上。如在冲洗时发生眼睑痉挛,应慢慢滴入1~2滴0.4%奥布卡因,继续充分冲洗。如患者戴有隐形眼镜,又容易取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的话,应取下隐形眼镜。 应对接触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冲洗皮肤和头发时要注意保护眼睛。 2.病人复苏 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出污染区,对病人进行复苏三步法(气道、呼吸、循环):气道: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 呼吸:检查病人是否呼吸,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 循环:检查脉搏,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

液氨制氢炉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5956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液氨制氢炉安全操作规 程标准版本

液氨制氢炉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检查气、电、水各系统是否符合要求。如有问题,应先排除故障后,才能进行下步工作。 2.进行触媒活化: 通电使设备升温至650℃,然后打开放空阀,并立即打开氨阀,通入氨气,此时氢阀关闭,气体不通过净化系统。等到嗅出氨的刺激性味道不大时,活化就可停止。 3.接通水源打开氢阀,关闭放空阀,可正常送气。 4.停车,切断电源。先关氨气阀,再关氢气阀,最后切断水源。

5.操作过程中,注意防爆防火。操作者严禁吸烟,设备周围不准进行明火作业或有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工作人员不得穿有带钉子的鞋。如果需要在氢炉附近动火,必须事先测定该场所空气中的含氢量不得大于3%,并经过安技部门同意后才可进行。 6.经常检查设备密封性,自动温度控制是否灵敏可靠。 7.触媒需更换时的现象: (1)氨分解率降低,气体刺激性增加; (2)分解氨的火焰颜色由深橘红变黄色; (3)系统阻力的增加,从压力表读数可判断。 8.更换触煤程序: (1)松开与分解炉并联的各气体进出口、接头,取出热电偶; (2)把整个设备向一侧倾斜;

(3)抽出炉底的挡板,并取出炉底的石棉板然后把分解炉由下部抽出; (4)将分解炉倒置,使法兰朝上,松开紧固螺钉,移开法兰; (5)把炉内触媒倒出来,并清洁炉体; (6)装入新鲜触媒约10千克。粘度为7~9毫米的3千克,9~13毫米的7千克,分层装入,并用氨进行检漏试验; (7)将分解炉装入设备并检查设备密封性。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液氨使用注意事项和紧急处理方法

氨气使用安全注意事项及紧急处理方法 1.氨气健康危害: 自燃温度:燃烧极限:16-25% 无水氨气是一种刺激性,无色可燃的储存于钢瓶的液化压缩气体。氨气会严重灼伤眼睛,皮肤及呼吸道,它在空气中浓度超过15%时有立即造成火灾或爆炸的危险,因此进入这样的区域前必须排空,进入浓度超过暴露极限区域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大规模泄露时需要全身防护服,并随时意识到潜在的火灾和爆炸危险。 2.中毒症状: 眼接触:暴露在氨气中,会对眼睛造成中度到重度刺激。 吸入:氨气强烈刺激鼻子喉咙和肺症状可能包括灼伤感,咳嗽喘息加重气短头痛及恶心,过度暴露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并造成痉挛和失去知觉,上呼吸道易受到伤害,并导致气管炎(封闭气路)声带在高浓度下特别容易受到腐蚀,下呼吸道伤害会造成水肿和出血。暴露在5000ppm下5分钟会造成死亡。 皮肤接触:接触蒸汽会造成刺激和灼伤。接触液体会造成组织冻伤并伴有碱性灼伤和脱水,皮肤长期或多次暴露会引起皮炎。 3.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场所应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布置; 2、液氨钢瓶储存仓库和用氨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3、使用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告知牌;安全告知牌应注明液氨特性、危害防护、处置措施; 4、使用场所应设置洗眼器、淋洗器等安全卫生防护设施; 5、使用场所应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配氨气专用滤毒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隔离式防护服、橡胶手套、胶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其中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至少配备两套,其他防护器具应满足岗位人员一人一具; 6、用氨生产车间应设置固定式氨气体浓度报警仪;氨气体浓度报警仪应具有生产厂家的测试报告;企业应委托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生产厂家进行报警仪的复检,确保安全有效,报警仪的复检周期不应超过一年,并因检定合格,检定报告存档备查; 7、液氨储罐区应设置消防车通道; 8、液氨储罐应设置防止阳光直射的遮阳棚; 9、液氨储罐应设置固定消防水喷淋系统,外部用配置消防栓,并配备移动式喷雾水枪; 10、液氨钢瓶实瓶区、空瓶区分别布置并有明显区别标志,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液氨钢瓶立式放置时应采取防止钢瓶倾倒的措施; 11、液氨钢瓶储存不应与员工宿舍、办公室、休息室贴邻建造; 12、液氨储存区应设置事故吸收水池,在堵漏无效的情况下,可将液氨瓶投入吸收水池中; 13、压力管道应上使用证; 14、气瓶供应商应提供符合要求的资质文件;

液氨的特性及危害分析

液氨的品质参数、主要特性、危害及泄漏处理措施 一、液氨的品质参数 、氨的主要特性 氨属可燃、易爆、有毒物质,危险类别为 2.3类,其主要性质见 F表: 三、液氨泄漏的危害 1、易气化扩散 发生泄漏时,由液态变为气态,液氨会迅速气化,体积迅速扩大,没有及时气化的液氨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在蒸汽中;在泄漏初期,由于液氨的部分蒸发,使得氨蒸汽的云团密度高于空气密度,氨气随风飘移,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和燃烧爆炸区,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

2、易中毒伤亡 氨有毒,有刺激性和恶臭味的气体,容易挥发,氨泄漏至大气中,扩散到 一定的范围,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伤,每立方米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 30mg/m 3,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0.5-0.6% ,30 分钟内即可造成人员中毒;氨气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感觉器官,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轻度中毒症状为:眼口有干辣感,流泪,流鼻涕,咳嗽,声音嘶哑,吞咽食物困难,头昏疼痛,检查时可见眼膜充血水肿,肺部可听到少数干罗音;重度中毒症状为:在高浓度氨气作用下,头,面部等外露部位皮肤或造成重二度化学灼伤,还可出现昏迷,精神错乱,痉挛,也可造成心肌炎或心力衰竭,少数因反射性声门痉挛或呼吸停止呈触电式死亡。 3、易燃烧爆炸 氨既是有毒气体,又是一种可燃气体,氨的自燃点为651 C,燃 烧值为2.37-2.51J/m 3,临界温度为132.5 C,临界压力为11.4Mpa , 氨在空气中的含量达11-14%时,遇明火即可燃烧,其火焰呈黄绿色,有油类存在时,更增加燃烧危险;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15.7%-27.4% 时,遇火源就会引起爆炸,最易引燃浓度1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0.58Mpa ;液氨容器受热会膨胀,压力会升高,能使钢瓶或储罐爆炸. 4 、易污染环境氨可以污染空气,在风力的作用下,这种有毒气体随风飘移,造成大范围的空气污染,对人畜产生危害;如果液氨大量泄漏流到河流,湖泊,水库等 水域,则造成水污染,严重时该水域的水未经处理不能 使用. 5、易发生次生事故 氨不稳定,遇热分解,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

液氨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液氨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一、准备 1、卸液氨前,操作人员必须检查液氨罐的安全设施及应急器材的配置及状态,并做好过程记录。 2、装卸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液氨的理化特性,熟悉操作中存在的危害因素以及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熟练掌握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作业。 3、在卸液氨前,要认真检查管道各阀门开关状态是否符合要求,接地线、跨接线是否完好可靠,并连接接地线,静止10—20分钟充分导除静电后方可进行卸车。 4、卸车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劳保和防护用品,按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严禁违章作业,确保卸车现场安全。 5、槽车应按指定位置停放,用手闸制动并熄灭引擎。坡道停车,车轮应加高度≥150mm固定板或掩木掩好。 6、卸车期间车辆必须熄火,严禁调整汽车的油、电、线路及维修。车辆驾驶员及监督卸车人员不得离开现场,其他车辆不得靠近。 7、凡遇到有下列情况时,槽车必须立即停止装卸作业,并妥善处理:雷雨天气、附近发生火灾、液氨泄漏、液氨压力异常、夜间严禁卸车。 8、储存设备、电器设施装卸方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在防火、防爆、防水、防静电、防重压、防摔拖等方面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9、卸液氨完毕后全面检查各阀门、仪表、确认无异常,连接管道已断开并处理完毕后方可指挥液氨槽车离开。 二、验收 卸氨员会同槽车押运员共同核对槽车交运单的数量,液位是否相符,检查生产厂家液氨质量报告单是否合格。 三、卸车 1.通过液位计确认卸氨储罐的容量防止超装。 2.按卸车要求将槽车液相、气相与卸车鹤壁液相管、气相管对接。 3.押运员开启槽车手摇油泵将槽车油压阀打开,然后打开手动阀,检查与鹤壁

连接处是否紧密无泄漏。 4.待槽车一切正常后,依次打开卸车液相管道上的紧急切断阀、卸氨罐上的根部阀、液氨泵出口阀,液氨在槽车对卸氨罐的压差下,自然流入卸氨储罐,此时卸氨员应及时检查槽车、储罐的液位和压力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经过一段时间,卸氨储罐与槽车压力逐渐平衡后,依次开启槽车气象阀、卸车鹤壁气相阀、卸氨储罐根部气相阀,使槽车与卸氨储罐之间通过卸车液相管和气相管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开启液氨卸车泵,直至卸氨完成。 6.卸氨泵运行过程中,要注意各连接点密封情况和是否有异常噪音和振动,发现异常,及时停泵。 7.液氨卸完后,先停液氨泵,依次关闭槽车液相阀、卸车鹤壁液相阀、卸氨罐根部阀,卸氨罐气相根部阀、卸车鹤壁气相阀、槽车气相阀,关闭紧急切断阀。槽车押运员关闭油压阀,手动球阀,打开泄压阀泄压后,断开卸车鹤壁与槽车的连接,收好静电导线,引导槽车离站。 四、卸车后工作 1.待液氨储罐液位静止平稳后,读出数量做好记录。 2.整理现场,将消防器材和消防用品放回原位。

液氨紧急处理办法

液氨紧急处理措施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为了促进对液氨危害和处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绍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处置、泄漏处置和燃烧爆炸处置4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氨的理化性质 分子式:NH3 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分子量:17.04 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 CAS编号:7664-41-7 自燃点:651.11℃ 熔点(℃):-77.7 爆炸极限:16%~25% 沸点(℃):-33.4 1%水溶液PH值:11.7 蒸气压:882kPa(20℃) 二、中毒处置 (一)毒性及中毒机理 液氨人类经口TDLo:0.15 ml/kg 液氨人类吸入LCLo:5000 ppm/5m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二)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1.吸入 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1)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3)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2.皮肤和眼睛接触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

液氨化学性质说明及危险性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氨气(液氨) 化学品英文名:ammonia gas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邮编:传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液氨或高浓度氨 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属于易燃气体,类别2;压力下气体,液化气体;急 性毒性-吸入,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 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易燃气体。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吸入会中毒。造成 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避免吸入粉尘/烟气/ 气体/烟雾/蒸气/喷雾。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作业

后彻底清洗。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保持远离服装/有机材料/可燃材料。避免排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火灾时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如皮肤 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 洗。如有不适感,就医。如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 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 医。如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 医。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有毒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 温不宜超过30℃。应与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废弃处置:先用水稀释,再加盐酸中和,然后放入废水系统。 物理化学危险: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 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轻度中毒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 血、水肿;胸部 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 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 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 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 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可并发气胸或纵隔气肿。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 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危险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CAS No. 氨7664-41-7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