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演化经济学思想的微观基础

马克思演化经济学思想的微观基础
马克思演化经济学思想的微观基础

马克思演化经济学思想的微观基础

摘要:与达尔文的演化思想相比较,马克思不但成功地进行了生物学隐喻,其建立在“二分”演化观念上的劳动价值理论还为演化分析提供了一个微观基础,从而构建了一个从商品到劳动再到人的因素的演化微观分析框架。技术与制度变迁理论是马克思本体演化思想的应用和体现。马克思的演化思想不仅具有系统发生下社会历史制度演化的宏观分析,还有个体发生下的演化微观基础及其动力机制分析,这对于解决现代演化经济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演化经济学;达尔文;二分;劳动价值论;微观基础

中图分类号:F09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08)12-0026-05

一、关于马克思演化经济学思想的争论

1西方学者的争论。关于马克思是否是演化经济学家这一问题,演化经济学者的意见不外乎有两种。

一种看法将马克思视为演化经济学先驱。如新演化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纳尔逊和温特就曾指出:“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有许多是演化的。……他们不能公正地对待他关于经济变迁规律的思想。我们自己的某些思想与马克思的思想是很一致的,我们都强调,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界定一种动态的演化体系,企业的规模和利润的分布也必须从演化体系的角度来理解。”约翰?劳伦特则指出,在1859年出版的《导言》一书中,马克思涉及到了“作为社会动物的人”这一生物类比意义的主题,处理社会经济情境中“人”的方法与同年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中的方式近似,因而他甚至认为马克思的演化思想要早于达尔文。B.考利安特和G.多西认为,马克思和熊彼特的演化理论同属于对长期历史型态的一般性的解释推测,是对社会演化及其历史进程的演化分析。G.贝克豪斯指出,从20世纪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只有马克思给予了技术因素足够的关注,将其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这是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命题。

另一种看法截然相反,将马克思置于演化经济学家行列之外。例如,杰克?J?佛罗门认为“演化”意味着渐进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与马克思的“革命”观不同,“革命”指的是破坏性的激进变化。最具代表性的是霍奇逊的观点。他根据本体论、方法论和隐喻这三个标准,界定了他所认同和主张的“演化经济学”――NEAR演化经济学。这里的NEAR是“接纳新事象、反对还原论(Novelty Embracing,Anti―Reduc―tionism)”这几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其中,生

物学隐喻是个“软”标准,霍奇逊认为,只要某位学者的思想符合前两个标准,不管其隐喻的“软”标准如何,都应视为“NEAR演化经济学家”。他据此把马克思排除于演化经济学之外,因为在他看来马克思经济学不符合接纳新事象这个本体论标准。

2国内学者的研究。国内学者毫无疑义地肯定了马克思在演化经济学中的地位。其中,代表性的观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演化思想,尤其是在和新制度经济学方法的比较研究中,对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的发掘是较为充分的;二是认为马克思的技术变迁理论包点含了丰富的演化经济学思想,例如杨勇华就指出,马克思在关于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的本质、技术进步的累积过程和选择过程,以及关于技术消失的论述中广泛应用了生物学隐喻研究方法。贾根良的研究涉及到了科学哲学问题,他认为马克思是根植于演化经济学各流派之中的批判实在论的先驱,是回溯法即隐喻和类比的首倡者。孟捷则针对霍奇逊的观点,通过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指出,马克思自始至终强调了人类劳动具有目的论设定特征,所谓新事象或新奇性可以出现在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设定目的,这意味着“可选特征”的出现;另一个环节则是确定和选择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这是一个对自然的认识过程,知识的形成对于手段的确定是至关

重要的前提,因为确定手段就是要在劳动对象中发现进行新的组合和执行新的职能的可能性,即类似于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

3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综合中外学者关于马克思演化经济学思想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共同的特征和问题:(1)利用现代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去衡量和比较马克思经济学中所蕴含的演化思想,据此作出马克思是否为演化经济学家的判断,与一般的思想史研究相悖。前人成果往往对后起理论具有思想性贡献和启发意义,因而先驱思想与后起理论并不在一个层面上。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演化思想经过发掘和发展,要通过后来的理论体系来体现,而不是相反。

(2)在尚未对马克思演化经济学思想进行充分发掘和阐释的情况下,利用现代演化经济学所确立的一些概念体系对他的理论进行评价,不免会产生一些问题。(3)过多地强调马克思的制度与技术变迁思想,掩盖乃至忽略了其本体意义上的演化思想。在现代演化经济学中,制度与技术变迁是被解释变量,是演化思想的具体应用和体现,并不能取代演化思想的基本理论。

无论是马克思的制度变迁还是技术变迁理论,都是其演化思想的体现和应用。因此,我们应该从抽象的层次上去探求马克思演化经济学思想的本体,从而在理论基础及其应用两个层面上对马克思的演化思想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而

且,作为演化经济学思想的先驱,马克思的地位及其影响的确定,将其与同时代的达尔文及稍后的马歇尔等进行比较更有意义,尤其是与达尔文的演化思想进行比较。

二、现代演化经济学的系统发生分析及其问题

1达尔文的演化思想及经济学隐喻。达尔文的演化思想一般被概括为保证多样性的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三个方面。相应地,通过隐喻,现代演化经济学认为一个关于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多样性即创新,包括由现有企业实施或因新企业创立而产生的创新,也包括企业决定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过程;复制机制,即创新被保留和累积,也包括历史因素的作用,因为创新要受过去的经验及发展过程中其他因素所施加的影响;选择,即成功的商业单位是通过适应市场选择环境而被选择出来的,任何商业单位的独特成长优势取决于与之竞争的个体的特征以及具

体的环境特征,因而经济体系的演化包含着个体间的互动和协调。

现代演化经济学不仅隐喻了达尔文思想,还进一步拓展了这种隐喻。首先,现代演化经济学更倾向于达尔文主义与拉马克主义(强调环境压力的作用和生命体对环境适应的“意志力”)的折衷,认为除了市场压力的选择机制发挥作用外,

个体的适应性学习也成为“自然选择”的一个机制;其次,习惯、惯例、制度及技术等因素在社会经济中的复制,与生物界相当不同,是不完全性的复制,其复制行为也不仅仅是在代际间发生;最后,分离和趋异有利于自然界中的世系演化与种群繁衍,而整合与趋同在社会经济体系中更有效率。

2演化经济学的系统发生分析。现代演化经济学较为成功地对达尔文的演化思想进行了引申。但从现有研究来看。无论是企业个体适应性学习的演化机制分析,还是“自然选择”的演化机制分析。一般侧重于系统发生分析,强调中观产业及其基础上的宏观经济体系的演化过程。作为对生物进化理论隐喻的结果,这与达尔文的演化思想有关。达尔文预设了有机体的个体停滞,把选择的作用层次限定在种群上。生命个体在面对选择时只能被动地适应。因而,对于达尔文而言,物种或种群是被解释变量,而有机体是解释变量。显然,达尔文式的演化机制,属于一种系统发生的分析,关注的是某种个体群的“起源”及其演化,缺少了一个基于个体发生分析的微观基础,个体群的“起源”及其演化也因此缺乏微观动力机制。

个体发生意味着一组给定不变的基因所设定的特定有机体的发展,其经济学分析强调的是微观主体的演化,如企业的成长,以及个人目标、偏好、习惯和信念变化的非惰性特征。但在演化经济学中,被解释的主要是产业发展趋势及

其基础上的整个经济体系的增长特征,企业个体(包括作为个体的人)更多的情况是被视为解释变量,而不是被解释变量,这也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特征。这种观念在纳尔逊和温特的演化模型中极为明显。按照他们的想法,对企业的分析并非最终目的,他们的目标同新古典经济学一样,要形成一个中观层次上的关于产业行为的理论(Nelson&Winter,1982)。因此,在他们的演化理论中,企业作为分析单位,主要是为分析行业或其他大规模的经济组织单位(如产业群乃至整个经济体系)行为提供和奠定一个微观基础,其本身并非解释目标。

三、马克思演化经济学思想的微观基础

1劳动价值论中的“二分”演化分析。马克思将技术与制度作为经济发展动力的观点已被普遍认同,这也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命题,因此很多学者将马克思视为演化经济学的先驱。不过,在演化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中,技术与制度只是演化经济学基本思想在中观或宏观层面的体现

和应用,还有一个解释技术与制度形成和变迁及其联合推动经济增长的微观分析作为基础。受达尔文系统发生分析方法的影响,演化经济学虽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在此方面一直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相反,马克思虽然隐喻了达尔文的思想,但其演化思想中却包含了微观分析,其技术与制度变

迁理论有一个微观基础,这一点一直被集中关注马克思技术与制度变迁理论的学者忽略了。

实际上,马克思演化经济学思想的微观基础就体现在其经典理论――劳动价值论中,劳动价值论是其技术与制度变迁理论的起点。为了剖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从对微观分析单位即经济社会个体的分析出发,属于一种个体发生的分析方法。他无论是分析当时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状况,还是分析宏大的人类经济社会制度变迁,都是基于经济社会中的微观个体一“人”提出和构建理论体系的。为了分析个人所面对的经济社会中的不平等、不公平现象,马克思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宏观制度层面上寻找原因,但他为了论证这一思考,选择了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基本细胞――商品作为出发点。马克思选择商品作为分析单位,通过提出和论证一系列“二分”概念,既发现了商品中包含的技术因素,也发现了其中包含的制度因素。

从商品细胞出发,马克思通过价值与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等“二分”概念,提出和构建了劳动价值理论体系。这种二分法体现了古典思想中所包含的演化观。例如,在达尔文明确提出物种起源的演化理论之前,古典生物学就已经有这种观念:尽管物种或生命形式是多样性的,但作为物种或生命稳定型态的某种“内在物质”规定着它们。若用现代生物学术语来表述的话,达尔文的生物演化思想可以描

述为:生命体的特征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基因型,一个是显型;基因型即生命体的基因结构,而显型则是指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和形态结构;显型受基因规定。由此来看,作为演化思想组成部分的“二分”分析方法,在当时是有一定时代背景的,马克思在这方面先于达尔文是有可能的。

马克思在探究资本主义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领域内的不平等时,是在经济基础的领域内寻找根本原因的。为此,他首先要对“什么是平等”进行阐释,商品等价交换理论就是最基本的体现。衡量或计量交换商品的单位是抽象劳动,这可以说是马克思为复杂的商品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中种种经济现象寻找到的、类似于基因的“稳定物质”,它不仅与社会中的人紧密联系,而且还与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环节联系在一起。按照抽象劳动的定义,不仅同一时空内的不同商品受抽象劳动的规定,而且不同时期内的商品也受抽象劳动的规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尽管经济社会中商品的多样性,以及生产多样性商品的具体劳动的多样性,但其中存在着某种本质的共同属性的东西,使不同商品之间及不同劳动之间可以通约、换算,它就是抽象劳动。同样,达尔文为了寻找不同物种的一般演化规律,也是从众多的物种形式中抽象出了现代生物学意义上的、作为稳定物质的基因。

2劳动价值论中的演化微观分析。尽管马克思和达尔

文的演化思想中都有古典的二分思想,但在分析层次上,达尔文走向了系统发生的宏观解释,预设了生命个体的停滞,并在分析其演化机制时,将基因型与显型之间的作用关系定义为单向的,即基因型规定着显型。马克思则不然,其演化思想在这两方面超越了达尔文。

首先,在分析层次上,马克思的目的是要剖析和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制度的公平与公正问题,这是一个宏观层面的问题;类似地,达尔文也是从宏观问题出发的,他要解决的是一个种群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即这个演化过程是怎样的。不过,达尔文的分析单位并不是个体,而是种群,它对应着演化经济学中的产业分析,因而,他没有给种群的演化提供微观的解释,使得种群的演化缺乏微观动力。马克思则吸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其经济社会演化分析构建了一个从商品到劳动再到人的因素的微观分析基础:劳动对应着劳动力(工资)即人的因素,从而对应着生产力因素,作为对立面的资本,虽然也是抽象劳动的凝结,但已经异化为剥削手段(利润),对应的是生产关系,由微观层面的工资与利润间的矛盾到宏观层面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构成了马克思宏观历史制度演化解释的主要思路和方法。在微观分析中,马克思同时也赋予人以积极、能动的角色,经济社会中的个人对劳动与资本的冲突有一个明确的意识和判断,他们不会像生物界中的生命个体那样接受大自然

的“自然选择”而“适者生存”,而是会通过选择革命或改良战略而主动和有意识地改变不公平的社会。

其次,在分析演化机制方面,达尔文和马克思都采用了具有辩证法思想的矛盾论方法,即“稳定物质”和表现形式之间存在一种特定作用关系的机制。但达尔文的演化理论将这种演化机制设定为单向的,即基因型规定着显型。而马克思的演化理论从一开始就将这种演化机制视为双向的,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之间是一种互动的辩证关系。这种双向互动关系引申到劳动与资本之间进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时,作为宏观历史制度演化机制的微观基础也就建立起来了。在这种分析中,生产方式是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把它视为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介。从微观的“人”出发到宏观经济社会变革的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是主要的演化作用机制,但其中诸要素的联系及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生产方式实现的。马克思将生产方式视为人的生存方式的实现条件,从而将人及其生存条件的微观因素纳入到生产方式中介的宏观因素中,“人”为了改善其生存条件发挥能动性从而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其中,在组织和进行劳动的过程中,社会分工和协作基础上的生产专门化,生产专门化导致的生产规模扩大、质量提高与创造能力降低之间的异化,人与劳动工具、人与资本的生产关系,都体现于人的生存方式改善与创造能力提

高的社会条件构建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动态机制中。这种机制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演化机制,它暗含的思想实际上就是技术与制度联合演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演化经济学思想。

最后,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指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诸要素与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并以此分析了同一社会形态内部运转的自我协调机制。如前所述,正是对个体特征预设的不同,使得马克思与达尔文的演化思想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区别,也导致后来学者对马克思的演化思想产生了异议。例如迪特马?迈耶曾就这一点指出,马克思关于人的能动性(革命性)假设,不仅意味着社会个体具有能够主动影响乃至改变社会经济生活的可能性,而且还表明马克思的演化分析转向了革命理论。这种观点在西方学者中具有普遍性,但如果因此否定了马克思的整个演化思想,则有失偏颇。因为马克思也曾指出过,通过阶级斗争和革命方式实现的社会制度变革一般是指基本社会制度的变革,非基本的具体制度的变革则不必通过革命的方式,因而制度变革可以采取暴力与和平、革命与改良两种不同的方式。劳动价值理论不仅解决了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突变”式演化的微观基础,同时也为社会形态内部有序和渐进的演化发展提供了微观解释。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当科技创新成为生产力提高的主要动力时。不但知识产权制度会产

生,激励作为创新主体的人的分配制度也会产生,同时,整个社会中与此相关的公平、合理等价值观的意识形态也会相应地做出调整。从这个过程的微观基础来看,如果劳动与资本是对立的,即使创新没有受到抑制,这种社会形态内部的调整过程最终也会导致社会形态之间的“突变”;反之,如果劳动与资本是非对立的,创新会推动这种社会形态内部调整的平衡演化。这种动态调整观对现代演化经济学中的法国“调节(regulation)学派”具有直接和重大影响,调节学派作为演化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代表。因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为经济社会“突变”与“渐变”的演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微观基础及其动力机制。这种分析是达尔文的演化思想所缺乏的。

3技术变迁的演化微观分析。霍奇逊曾以马克思缺乏对新奇即经济演化过程包含着持续的或周期性出现的新奇和创造性足够的强调,将他排除出演化经济学家的行列。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不同于熊彼特,熊彼特确实强调了资本主义制度内部持续的或周期性出现的新奇,而马克思强调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和必然灭亡。但是,马克思关于技术变迁的演化思想是极为丰富的,只是他观察和阐释这一问题的视角不同于熊彼特和现代演化经济学。

首先,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层次上探讨了技术进步、技术留存、技术积累等问题,而没有着眼于特定经济

社会、特定制度及其特定历史发展时期内的技术创新问题。其次,马克思分析技术变迁,更多地是通过生产力概念及其三要素间的内在动力机制,以及生产力要素与生产关系要素相互作用的历史条件进行的,其中,生产力诸要素的逻辑发展与生产关系的逻辑发展是相互交织、同时并存的,主要论述的是生产力诸要素与生产关系诸要素如何具体地、历史地发生作用与反作用。再次,基于以上两点,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是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社会制度形态依次更替的决定因素,因而,他将技术进步置于人类社会整体性历史演化的背景下进行研究。综合这几点可以看出,马克思实际上是把技术变迁理解为一种社会过程,这种观念与现代演化经济学中关于技术与制度协同演化、技术创新的制度嵌入的思想具有高度一致性。此外,马克思还进一步把技术描述为“物化的知识力量”即知识。因而机器、设备等资本及其操作方法在马克思看来都是由人根据社会

知识、学问创造出来的。关于技术进步的分析层次在马克思这里已经触及到了“知识”这一层次,这与现代演化经济学将知识视为技术变迁中的“基因”单位的思想也是高度一致的。

马克思关于技术变迁的微观分析在其劳动价值论中也

有明显的体现。在关于劳动转换机制即商品转换为货币、单个企业劳动转换为社会劳动的分析中,他认为技术水平决定

了劳动的生产效率进而决定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从而也决定了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强弱。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指出技术因素通过影响企业的资本积累水平和速度而影响企业

资本有机构成,加剧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对立,从而导致非根本制度(如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或根本制度的变革。因而,在马克思的技术变迁理论中,作为生产力提高形式的技术进步对作为生产关系调整形式的制度变革的作用,其微观基础依然是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演化经济学思想中具备坚实的微观基础即劳

动价值论,且其演化机制是双向的。以劳动价值论为微观分析的起点,马克思将制度(生产关系)演化分析与技术(生产力)变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具有微观基础的、同一经济社会形态内部及不同经济社会形态之间演化过程的理

论体系。因而与达尔文基于系统发生的宏观分析相比,马克思的演化思想更为深刻和全面,对现代演化经济学中的微观分析、技术与制度联合演化这两大难题具有相当大的启发意义。

责任编辑:梁洪学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之前,传统政治经济学居于中国经济学的垄断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改革开放的实践相脱节,加之缺乏有效的短期分析工具,其解释和预测能力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传统政治经济学范式“衰落”了。面对挑战,政治经济学界作出了两种反应。 一种是消极的,即要么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的理论需求和中国经济学蓬勃发展的事实视而不见,对该范式自身的缺陷不去正视,固守传统不变;要么在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沿袭旧制,再加上一些当代资本主义的描述性材料,而在社会主义部分引入一个简写本的西方经济学(其蓝本大多数是新古典综合派)。后一种做法无疑漠视了一个理论范式内在逻辑一致性的基本要求另一种是积极的,即清除传统理论中的教条主义影响,以《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等经典著作为主要理论依据,以中国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为理论源泉,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紧迫的理论需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创造了宽松的学术环境,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尽管受到了西方经济学范式的冲击,但一个挣脱了教条主义束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正展示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概念、范畴体系和分析方法是区分理论范式的两个最重要标准,也是一个理论范式自我完善的要点所在。在概念和范畴体系方面,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所有制、所有权、劳动、劳动力、剩余价值、剩余劳动、资本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概念之争,以求澄清概念,使讨论能在共同的基础上展开;其二,从现实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并将其增补进来,以使该范式具有更强的时代特色。在分析方法方面的发展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进一步确立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在研究中的方法论地位。虽然任何一本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宣称自己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两大研究方法,但由于受到教条主义的影响,它们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现在,教条主义被逐步清除,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地位得以进一步确立和巩固。其二,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具有短期分析意义,有的学者试图为该范式的工具箱中增加一些新的分析方法。 多方面努力的成果被初步整合进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理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性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早期关于价值规律以及市场与计划关系的探讨做了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并把这两个主题拓展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这一更为全面和深刻的主题。因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大支柱,凝结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学界对经济科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理论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是认识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列宁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概念的创始人,斯大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和模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社会主义国家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创立的。马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对比分析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对比分析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条件下,究竟应当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各自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一个无法回避和绕开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各有自己的聚焦点和研究题域,借口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而排斥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者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否定西方经济学,都是错误的。 一、西方经济学聚焦资源配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聚焦劳动解放 众所周知,西方经济学的主要聚焦点是资源配置问题,因而,它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力经济学;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聚焦劳动解放,属于生产关系经济学。双方聚焦点上的这种差别,使其具有明显的互补效应。 资源配置的主要研究维度是稀缺性和最大化问题,这是贯穿西方经济学的一条轴心和主线。近现代西方经济学尽管学派林立、各种观点和见解异彩纷呈,但是,各派西方经济学都在这一根本问题上殊途同归。对此,英国经济学家罗宾斯曾明确指出:“经济学是把人类行为当作目的与具有各种不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的一种关系来研究的科学。” “我们的定义视经济学为研究稀缺手段配置的科学”。 既然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宗旨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问题,那么,经济学就必然具有价值中性、即非价值性或非目的性的“中立”特征。对此,罗宾斯进一步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用稀缺手段达到既定目的所引发的行为。因此,经济学对于各种目的而言完全是中立的;只要达到某一目的需要借助于稀缺手段,这种行为便是经济学家关注的对象。经济学并不讨论目的本身。” 这里隐含的逻辑前提是目的本身既是不证自明的公理,又是为全体人类所共同认可的。因而,不必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探讨这些“常识性”的问题,经济学必须集中全部注意力来解决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一困扰着人类的根本问题。因为,人们追求生活幸福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而能够满足这些欲望的资源要素相对于欲望本身来说则是稀缺的,因而,经济学就始终以这种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为首要任务。 至于这些宝贵的资源会为什么人所“幸运”地获得和为谁带来更多的财富,这在他们看来则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次要问题,只要交给市场自由竞争来处理就行了。市场竞争是一种建基于机会公平之上的合理竞争,它遵循的是“优胜劣汰”的法则,能够确保筛选的结果是“胜者必优、汰者必劣”。可见,西方经济学在把资源配置确定为自己的中心任务时,是以秉持“市场经济体制完美论”这一逻辑假设为自己的前提的。

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之三次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一共经历了三次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五四运动、延安整风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三次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犹如一股强风,给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带来了崭新的气象。 一、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发生的,具有崭新的历史特点:1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4、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正是以五四运动为标志,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阶段。 二、延安整风。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全党范围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1941年,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整风运动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进行,第二年2月,毛泽东又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讲话,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内展开,运动主要围绕三个内容展开,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主观主义的实质是理论脱离实际,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其中教条主义是整风运动的重点。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是第一重要的问题。通过延安整风,中国共产党不仅初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破除了将苏共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教条主义,而且还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了南京大学胡福明教授撰写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判“两个凡是”的观念,在全党引起了巨大的讨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首先,“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其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后,完整准确的理解毛泽东思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实质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讨论明确的解决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继而影响了党的政治路线的制定和贯彻,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总结

第一章 导论 生产关系也叫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 研究的出发点 1、 物质资料生产的含义 1、劳动过程--生产力 生产力的内涵、生产力的构成 2、 社会过程 --生产关系 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它是二者的对立统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对社会生产中人们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上所结成的关系的制度规定,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四)横向生产关系系统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就叫生产力。 1. 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1.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 1.要求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经济体制,也必须同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相适应。 2.要求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经济体制,也必须同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相适应 3. 要求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 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特点:1.经济规律是不会长久不变的。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2科学的抽象法 3.数学和统计方法 4.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思考题 1、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 、什么是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五种不同经济制度的依次变革。 封建主庄园等)的直接消费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1.它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2.它是封闭型经济 3.它是保守性经济 4.它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5.其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特质的利益主体所有 2.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3.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 4.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三、市场经济 1.资源配制市场化 2.企业行为自主化 3.企业产权商品化 4.宏观经济间接化 5.市场体系完善化 6.交易关系平等化 7.市场管理法制化8.经济生产国际化 特点: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特点: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是一个历史 范畴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3、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1.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2.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1.使用价值与价值相互排排斥、相互对立(矛盾) 2.使用价值与价值相互排依存、相互作用(统一)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特征。 1、概念: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2、特点: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具有永久性 1、概念: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1.统一性: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对立性:具体劳动是实现抽象劳动的必要前提,商品交换成功必然使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相分离

马克思经济学对法国调节学派的影响

马克思经济学对法国调节学派的影响 ·121· 马克思经济学对法国调节学派的影响? 杨虎涛 【内容提要】法国调节学派是马克思经济学阶段理论的发展产物,它总体上依然继 承了马克思的分析框架和主要理论。虽然在一些概念上有所创新,但其系列概念的基础 均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内涵型积累和外延型积累的基础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工业 生产范式、积累体系、制度形式、调节模式等核心概念的基础是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 这些概念间相互作用的机理,也遵循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社会再生产的 论述。同时,法国调节学派也认为,批判实在论是自己与马克思经济学沟通的方法论桥 梁,这使它在研究中尤其强调时空特定性、趋势和反趋势等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 法国调节学派 批判实在论 作者杨虎涛(197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湖北武汉 430070)。 在演化经济学的几个代表性学派中,法国调节学派深受马克思经济学的影响,有学者甚至认为,法国调节学派的观点总体上可以界定为后马克思主义。或者说,它本身就是欧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流派之一。而法国调节学派的代表人物杰瑟普(Jessop Bob )也指出,调节学派的基础就是马克思经济学。杰瑟普认为,调节理论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模式与其波动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与正统经济学相对立而与马克思相一致,其目的不在于提供一种普遍的、跨历史的经济运行或经济行为的记录,也不在于通过把持续的再生产视为一种理性经济行为本质的表现来证明资本主义的合理性,而是为了抽象出与资本主义历史特征相关的观念和模式。那么,马克思经济学究竟在哪些地方影响了法国调节学派?两者又有何不同?这是本文试图解答的问题。 一、法国调节学派的兴起与发展 法国调节学派与马克思经济学的渊源首先在于,它本身就是马克思阶段理论发展的产物。继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的第一次大萧条,催生了希法庭(Rudolf Hilferding )、布哈林(Nicolai Bukharin )以及列宁(Lenin )的HBL (即希法庭、布哈林、列宁)阶段理论之后,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又一次引发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阶段理论的第二次发展,而调节学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其目的在于解释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和走出危机的原因。按照杰瑟普的划分,这一时期产生的调节学派包括七个①,但以法国学派尤其是巴黎学派最具代表性。法国调节学派其实包括了三个,即格勒诺布尔学派(Grenoblois )、巴黎学派(Parisian )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学派(PCF -CME )。②除此之外,调节学派还包括阿姆斯特丹学派(Amsterdam school )、西德调节主义(West German regulationistst )、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的比较研究”(06BJL00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① Jessop Bob, “Regulation theories i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Economy and Society , vol. 19, 1990, p.155. ② PCF -CME 为法文法国共产党Partido Comunista Francés 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apitalisme monopoliste d'état 的缩写,前者主要指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保尔·波卡拉,而后者则体现该学派的学术特征。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物质资料生产上运用的产物。它是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体现的关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规律的理论体系;是与资产阶级经济学,以及其他阶级的经济学相对的无产阶级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作为阶级意识的理论表现,是近代以来无产阶级运动、革命实践的产物,并在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随着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思想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类社会发展看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这两个社会基本矛盾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物质资料生产的范围,规定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狭义政治经济学)和人类各个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广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其哲学思想,提出了经济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包括: 1、辩证唯物主义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上的辩证法,因而又称唯物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从而提示经济过程及其发展运动的本质。 2、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论原理应用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更替,是一个自然的即客观必然的历史过程,从而发现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般规律。 3、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所谓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在理论的逻辑结构中再现现实经济运动的方

马克思人学思想发展历程探究

马克思人学思想发展历程探究 人学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贯穿于马克思思想的始终,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萌芽、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雏形到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标签:马克思人学;人的本质;人的自由发展 从哲学开始产生,人的问题就贯穿于整个哲学发展的过程之中。古希腊德尔菲神庙前“认识你自己”的石刻铭文标志着人的觉醒和人的观念的产生,智者普罗泰戈拉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同样,对人的问题的探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过程是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相一致的。本文将试图对这一过程进行回顾,深入了解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萌芽 马克思是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崇尚理性、黑格尔哲学的绝对观念和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自我意识思想的基础上开始自己的哲学理论探索的。大学时代的马克思正处在黑格尔学派的分化时期,青年马克思还是一个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者,并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但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来说,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带着“自我意识”的理论困惑而走进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完成了以《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下简称《博士论文》)为题的博士论文,体现了他勇于突破旧说的独创精神。这是马克思的第一部哲学著作,比较完整地反映了马克思在开始涉足哲学的时候关于人的思想。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通过对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比较研究,论述了伊壁鸠鲁的原子学说体现了人的自我意识的绝对性和自由。原子”脱离直线的偏斜”,“是个人意识的象征,个人意识只有离开世界,才能在这个它感到无能为力和受压迫的世界中确立自己的自由。”[1]马克思对自我意识有了独特的见解,坚决地用自我意识去批判宗教,否定神的作用,肯定人的作用。在当时的德国,宗教神学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和压制自由的重要力量,因而反对宗教神学也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马克思鲜明地表述了自己无神论的思想:“哲学并不隐瞒这一点。普罗米修斯承认道:老实说,我痛恨所有的神。这是哲学的自白,它自己的格言,借以表示它反对一切天上和地上的神,这些神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2] 马克思对封建神学和宗教制度的批判,和他对自由的追求和人的自由本性的思想紧密相连。1842年4月,马克思为《莱茵报》写了《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从精神自由出发来考察出版自由问题,认为“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3]马克思当时虽然强调自由是人的本性,但没有陷入抽象的自由,而是对自由进行了分析,他指出“自由确实是人所固有的东西,连自由的反对者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四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1、名词解释: (1)生产力: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 (2)生产关系: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只有结成一定的关系进行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活动,才能和自然界发生联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这种关系,叫做生产关系。 (3)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 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 (4)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相互制约、互相依赖,构成生产过程的矛盾运动。 (5)经济规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 的联系。 (6)基本经济规律:在一个社会形态里,会有许多个特有经济规律存在并发生作用,它们和 共有经济规律一起构成该社会经济制度的规律体系。在这些规律里,有一个起着决定作用的经济规律,即基本经济规律。 (7)抽象法: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主要依靠抽象的思维能力。即首先收集和 占有大量的实际材料,然后运用抽象力对实际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从中找出最基本、最简单的东西,并发现它们内在的各种联系。 (8)矛盾分析法: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生产关系的发展运动,首先要分析生产关系内部的各种 矛盾关系以及生产关系同它的外部条件的矛盾关系,通过这些矛盾的分析,能揭示简单商品经济转化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性。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看问题、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怎样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所谓生产关系,就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也叫经济关系,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人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化相互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因此,生产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是社会的生产,人们只有首先发生相互之间的联系,而后才能同自然界发生联系。在阶级社会中,则表现为阶级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又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这一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社会再生产过程就是这四个环节的辩证统一过程。社会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这一整体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所谓生产,是指以一定关系结合起来的人们改造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人们在这一过程中的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的关系构成生产关系,这一生产关系既包括劳动者在分工协作基础上互相交换其活动与能力的关系,也包括社会生产各部门、企业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协作关系以及人们对生产进行组织管理方面的关系。首先,生产决定分配,有什么样性质的生产关系,就有与其相适应的分配形式,分配的结构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它体现人们对产品的所有权关系。其次,生产决定交换,交换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和能力的交换,以及一般产品和商品的交换。前者属于直接的生产过程,后者则是联结生产、分配、消费的中间环节。没有生产发展和社会分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经济制度的改革与经济制度的演化)【圣才出品】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 第一章经济制度的改革与经济制度的演化 1.如何理解人类生产由孤立的小生产发展成社会化大生产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谈谈你对社会分工及社会化大生产作用的认识。 答:(1)人类生产由孤立的小生产发展成社会化大生产是建立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的。社会分工作为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既包括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工(如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等),又包括各部门内部的分工(如工业内部分为纺织、造纸、食品、冶金、机器制造等等)。社会分工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2)对社会分工作用的认识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它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发展。 ①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a.原始人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发现了可以驯服和在驯服后可以繁殖的动物,于是有些部落就逐渐专门从事饲养牲畜,成为游牧部落,引起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这便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b.由于金属工具的出现,以及金属加工、纺织、酿酒、榨油等生产活动开始发展,出现了手工业。起初手工业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副业,后来成为许多人的独立职业。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c.随着两次社会大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出现了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阶级,这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三次社会大分工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前提和可能性.

②正是因为存在着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劳动产品才会作为商品来生产和交换,才产生了商品经济。 (3)对社会化大生产的认识 人类社会化大生产的真正形成是在产业革命和机器大工业的产生之后。18世纪70年代人类科技史上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随着机器被大量投入生产和工厂制度的形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空前提高,其特征表现在: ①在生产资料的使用上,由个人使用变为大批人共同使用,实现了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②在生产过程中,由一系列个人行动变为一系列的社会行动,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就一个企业来说,生产过程必须由许多工人分工协作共同劳动才能完成;就不同部门的企业来说,生产过程表现为许多相互联系的部门连续进行的生产活动。 ③在生产的产品上,由个人产品变成了社会的产品,实现了产品的社会化,即一个产品往往要经过多个企业,甚至多个部门的共同生产才能最后生产出来,并通过交换满足社会需要。 19世纪60年代发生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发电机和内燃机被普遍使用,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运用于生产过程,人类进入了“信息和网络时代”。这一切都使得人类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大大地提高了。 2.如何理解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巨大进步? 答:(1)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存在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商品经济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评梅特卡夫的演化经济学模型(余斌)

未能演化的竞争过程 ——兼评《演化经济学与创造性毁灭》 余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100732) 摘要:演化经济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西方经济学界逐步形成的一股思潮。尽管它不满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范式和过度的数学形式主义,但是它局限于抓住西方经济学中的某一方面来反对整个体系,或反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所抓住的那些方面。从而在科学性上,演化经济学并没有比西方主流经济学前进一步。梅特卡夫在《演化经济学与创造性毁灭》一书中对竞争过程的演化不成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关键词:演化经济学竞争过程西方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西方经济学界逐步形成的一股思潮,它不满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范式和过度的数学形式主义,试图为整个理论经济学的发展重新定向。[1]但是,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当时德国新出现的批判家中甚至没有一个人想对黑格尔体系进行全面的批判时所指出的,“尽管他们每一个人都断言自己已超出了黑格尔哲学。他们和黑格尔的论战以及互相之间的论战,只局限于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抓住黑格尔体系中的某一方面来反对他的整个体系,或反对别人所抓住的那些方面。”[2]演化经济学也只不过局限于抓住西方经济学中的某一方面来反对整个体系,或反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所抓住的那些方面。从而在科学性上,演化经济学并没有比西方主流经济学前进一步。 诚如孟捷所说,到目前为止,演化经济学并没有出现一致公认的代表性理论[1]。因此,我们只好从演化经济学家梅特卡夫所著的《演化经济学与创造性毁灭》一书中来举例说明我们对于演化经济学的上述判断。 在这本书中,梅特卡夫指出,“从长期意义来说,经济体系从来不像经济理论所说的那样,处于均衡甚至接近均衡状态。事件的结果是在事件发生以后才知道的,而不是事件发生前预测出来的。”[3]但是,他本人却在试图将竞争视为一个演化过程,并考察企业行为差异给企业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带来的影响时,按照西方经济学的方式构建了一个数学模型,用事件发生以后的结果来决定事前的行为,并用平衡或协调的名称来代替实质上的均衡进行了解析,还犯下了西方经济学常见的逻辑错误。 下面,我们就来扼要评析他的这个主要模型。由于梅特卡夫没有将所有的公式都编上号,为此,我们不得不将公式重新编号。 一、梅特卡夫的演化模型[4] 考虑在两个考察时期t以及t+?t之间的事件。在时期t,k个商业单位在运作,而在t+?t 时期有k'个,其中k'=k+新进入者-退出者。让n表示新进入者在总产出中所占的比例,X(t+?t)是第二个时期的总产出。用e表示那些在两个考察时期之间退出的企业在产出流X(t)中所占的比例,用g e表示与这些企业相关的总产出增长率,用g s表示幸存者的总产出增长率。于是第二个时期的总产出可以写成 X(t+?t)=X(t)[(1-e)(1+g s)+e(1+g e)]+nX(t+?t) (1) 如果将g定义为两个考察期之间的总产出增长率,有X(t+?t)=(1+g)X(t),由此可以看出, (1-n)(1+g)=(1+g s)+e(g e-g s) (2) 假设从现在开始,所有的退出发生在一个考察期的开始时刻,这意味着g e=-1。对于幸存企业中的任何一个,我们将频率定义为其所占市场份额s i(t)=x i(t)/X(t)和s i(t+?t)=x i(t+?t)/X(t+?t),因此,

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构建

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构建 摘要:当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挑战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过程曲折,并呈现明显的陈旧化特征。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为此,必须在继承与坚持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传统的基础上分析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新特征,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新成果与新方法,形成新范式,努力构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关键词: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继承;创新发展;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0)09-0008-05 当前,在我国经济学研究领域,西方经济学日益流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身的发展过程比较曲折,并呈现明显的陈旧化特征。这种现象一方面使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明显脱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轨道,另一方面使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严重落后于现代社会生产 方式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人类社会新的历史时代和经济学新

的历史发展迫切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在继承与坚持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传统的基础上分析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新特征,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新成果,不断扩展新视野,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观点,形成新范式,构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一、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以《资本论》为主要代表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具有两大基本特征:科学性与局限性。其科学性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建立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科学世界观和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科学方法论;建立了“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这一分析社会经济结构的科学理论框架;建立了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的基本原理。其局限性表现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根据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实现形式的具体结论,其中一些结论已不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新发展与新特征。克服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必须要走构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路。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就必须摈弃“苏联范式”,在继承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传统的基础上实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 导论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任务。 ⑴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的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⑵研究方法:抽象法、矛盾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⑶主要任务:通过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经济规律。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⑴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 ⑵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⑶正确认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⑷能用经济观点和经济分析方法来观察和处理问题。 ⑸对学好其他经济学科也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商品与货币 1.商品的二因素 二因素: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由商品的物理化学等自然属性决定。特征有a 必须对别人有用,是社会的使用价值b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c 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别人,才能进入消费的使用价值,从而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相互依存:a 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b 未经人类劳动创造的物品,有使用价值,没价值,不是商品c 不是为了交换的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没价值,不是商品。 相互对立,相互排斥:a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b 使用价值和价值只能实现一种属性,不能两者兼得 c 两者的矛盾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支出。 二因素由二重性决定:具体劳动同物质要素相结合创造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3.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货币流通规律。 ⑴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的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1只绵羊=2把斧子

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的世界经济体系演化趋势

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的世界经济体系演化趋势 发表时间:2019-07-23T11:27:24.390Z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9年第3期作者:钦华燕[导读]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对世界经济体系演化趋势进行分析有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框架以及对世界经济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世界经济体系演化趋势以及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策略进行了论述。 钦华燕 南开大学 摘要: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对世界经济体系演化趋势进行分析有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框架以及对世界经济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世界经济体系演化趋势以及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世界经济体系;演化趋势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资本的本质属于社会关系,资本的逐利性主要是人格化代表对利润追去的具体表现。一个国家在向国际市场进行资本输出的过程中,该国家的社会关系也必然会在世界市场内形成,并且出于资本人格化代表趋利性的根本需求,该国在世界经济市场中的存在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竞争者的方式,一种是利益同盟的方式。这些均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框架 1.1 股份制公司 股份制公司是目前公司主要的类型之一,其主要通过资本集中在短时间内快速积聚大量的资本,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此外,股份制公司属于社会公众公司,是社会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框架下的优化调整。这种生产关系的调整对于缓解资本主义世界中的主要矛盾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这种公共属性,也是资本主义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向社会主义进行过渡的基础保障。 1.2 资本循环公式 资本循环问题在马克思《资本论》中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基于资本循环公式,资本在时间维度以及空间维度上将分别承担货币、生产以及商品三种职能。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世界经济市场的社会分工体系逐渐细化,促使资本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1]。这种发展趋势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人格化代表对利润的追求。 1.3 市场信用体系 基于《资本论》中对于内生货币理论的阐述,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偶然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以及货币价值形式,最终以贵金属作为货币的代表流通存在。货币的储藏职能奠定了商业信用体系形成的物质基础。随后在发展过程中随着银行体系的建立逐渐形成了借贷资本。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规模不断扩大,也为商业信用体系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正是由于信用体系的形成增加了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 2 对世界经济体系的认知 2.1 世界经济体系的构成 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世界经济体系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经济主体、市场秩序、治理结构、经济要素、经济产品等”。其中前三个构成要素对于维持世界经济体系的稳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股份制公司是现阶段经济主体的主要存在形式,其主要是在跨国企业组织架构下开展企业的生产运营和管理。同时跨国企业形态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网络化分工体系的逐渐确立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世界经济体系市场秩序方面目前主要是以世界贸易组织为规制措施,并且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具有规制效应弱化的表现。世界经济体系治理结构主要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及不同跨国企业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制衡的态势,在相互制衡过程中国际政治以及经济较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2.2 世界经济体系演化逻辑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规律,世界经济体系也不例外。世界经济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并且这种逻辑具有明显的继承性特征。2008年爆发了世界金融危机,其直接原因为美国2007年的次贷危机,但是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受资本人格化代表追去利润的影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关注生产社会化所要求的部类之间以及部类内部的产业结构关系,导致更多的资本参与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进而引发金融危机的产生。 2.3 世界经济体系发展的内在动力 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世界经济体系发展的最根本的内在动力为资本的逐利特性。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以及借贷资本家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剩余经济价值进行瓜分,同时也是推动世界经济体系运行发展的主要人格化代表[2]。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在国际剩余价值瓜分方面借贷资本家的话语权逐渐提高,国家金融化发展趋势以及产业空心化特征更加显著。 3 世界经济体系演化趋势分析 3.1 世界经济逐渐由全球化向区域化发展 在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深刻感受到了产业空心化为其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不管是处于经济发展考虑还是出于政治压力,美国都不得不采取经济保护主义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逐渐放弃经济全球化发展理念。世界经济发展区域化主要为国际区域化,其主要特征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资本结构互补以及产业水平趋于相同。 3.2 国际经济主体形态进行自我调适 现阶段在国际经济市场上经济主体的产权形态和表现形态分别为股份制公司和跨国企业。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带来,世界资本主义国家跨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先进科技技术的优势,广泛挖掘全球资源,促进国际经济主体的形态不断自我调整。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组织架构上,将核心部门保留在本土的前提下,在全球开展企业职能部门的布局;二是体现在分工形态上,在传统纵向等级分工的基础上开展现代平行的网络和分工。 3.3 全球资本将集中于生产职能环节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涵义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涵义 摘要:把马克思的经济学与狭义和广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概念区分开,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起点。马克思的经济学不等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的经济学是指马克思个人的经济学说。最初的狭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亦即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的经济理论体系。广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共同构建的科学的经济理论体系。同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确定性的理论范式相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范式还处于探索之中。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概念;涵义 中图分类号:F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09)11-0010-06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诞生以来,仅来自其追随者们的不同理解、争论和批评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就连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国内学术界至今还没有形成共识,这种状况不适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迫切需要。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为继承和发展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体系,就必须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经济

学。为回答这个问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外延、内涵、形式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阐述笔者的初步研究结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外延 从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个概念的理解和使用看,有的是指马克思个人的经济学说,有的是指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学说,有的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群体的经济学说。仅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个概念的外延或涵盖范围来说,学术界就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理解。 如果说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话,那么,这个理论体系就不仅仅是由马克思一个人创立的,而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经谈到,他们两个人经常进行经济思想的交流与探讨。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过程中,恩格斯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和支持。因此,马克思通过书信一再表示对恩格斯的感激之情,谈到如果没有恩格斯的帮助,他就不可能写成《资本论》。毫无疑问,在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形成过程中,也包含着恩格斯的贡献。 恩格斯不止一次谈到他和马克思的关系。1885年,在《反杜林论》第二版序言中,他谈到这部著作阐述的世界观,主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说课稿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说课稿 说课人:李忠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型是新课。 一、教材内容分析 “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地理教学的核心部分,基于前面学习的不断深入与铺垫,地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必然。本章是地理必修2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主要从过去、现在、未来即以追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直面环境问题、探索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线索展开教学。因此,它是本书的总结和升华,目的是通过本章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充分认识到人类与环境协调统一的重要性。 二、课标要求及解读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本条“标准”目的是了解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可以通过生动的历史事实,深入浅出地作介绍,或使用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条“标准”同上一条“标准”一样,是以正确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思想形成为主要目的,认识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注重对世界主要环境问题的系统归纳,加强分析材料并从中归纳出结论的能力训练。 三、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通过对前面所学的人口、城市、工业、农业及交通等人文地理的知识,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区位分析能力,对目前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如何由理论知识上升为切身的体会并付诸行动去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是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回顾过去,了解现在,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践的必然性。 四、教学设计思想 (一)讲清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正确理解人地关系。本节主要从人地关系这个传统问题入手,对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历程进行梳理,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人与环境关系的实质。归根结底,人与环境协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环境不协调,则出现环境问题。教学内容编排将按照追溯人地关系的演变(过去)──环境问题的表现(现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未来)这样一条主线展开,重点把握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在时间轴上的变化、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表现以及理解人地关系。 (二)教会学生判读联系框图。对于已经给出的完整的因果联系框图,要把握住主导因素,层层深入,递进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 五、教学过程 学习主题一:过去——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以多媒体展现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本专题的兴趣,归纳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