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案含配套练习(1-13课)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案含配套练习(1-13课)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案含配套练习(1-13课)

初三历史上册学案

第1课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一、知识点解析

(一)“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

①14-16世纪,欧洲兴起一股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风潮,这一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

②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意大利,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③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向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2、但丁和《神曲》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被恩格斯誉为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但丁的代表作品是《神曲》。《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3、达·芬奇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著名的画家,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4、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被称为“四大悲剧”。

(二)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的开辟

从15世纪开始,欧洲各国相继开始了持续二百多年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和侵略扩张活动,史称“新航路的开辟”。

2、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始终相信自己到达的是亚洲印度,至今当地居民还被称为“印第安人”。

3、麦哲伦与首次环球航行

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此外,它在实际上带动了欧洲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扩张活动,使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二、自主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

A、新文化运动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戊戌变法

2、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这场运动应该是指()

A、文艺复兴

B、英国革命

C、美国独立

D、蒸汽革命

3、但丁被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能够反映这一特征的诗作是()

A、《圣经》

B、《哈姆雷特》

C、《奥赛罗》

D、《神曲》

4、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②文艺复兴的先驱莎士比亚,探讨了③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所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社会主义D 、民主主义

6、15世纪哥伦布远洋航行最重大的地理发现是()

A、证实了地球是圆的

B、发现了非洲大陆

C、发现了大洋州

D、发现了美洲大陆

(二)材料解析题

7、右面是世界闻名的两幅画,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①请说出它们的画名?

②画的作者是谁?他是哪国人?

③作者生活的时代出现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内的运动,叫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第2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

一、知识点解析

1、革命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简要经过:

①开始: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②164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被推翻。

③结束标志:“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社会上层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在英国确立。

3、《权利法案》

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国会制定并批准了《权利法案》这一著名的法律文件。它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并且对公民应有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这就为英国形成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一种形式。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政治上:英国确立了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②经济上: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③国际上: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马克思: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二、自主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历时近半个世纪才取得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英国革命反对的是()

A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B、《权利法案》的制定

C、美国的殖民统治

D、以国会为代表的新贵族的统治

3、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文献可供参考的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法典》

(二)材料解析题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①上述材料出自何文件?何时由何国何机构颁布?

②该文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③该文件限制了国王在哪些方面的权利?

④该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

第3课为民族独立而战-美国独立战争

一、知识点解析

1、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开国元勋华盛顿

美国独立战争领导人,大陆军总司令,美国第一任总统。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先河。

3、简要经过:

①开始标志:来克星顿枪声

②建国:《独立宣言》

1776年7月4日,北美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它宣布人人生而平等,拥有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利。在此基础上,它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而独立。

《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③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④军事对抗阶段的结束:约克镇战役

⑤结束: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4、性质:①民族独立战争;②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二、自主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人们在这个村镇的中心,铸造了一座手握步枪的民兵铜橡。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正是这个小小村庄的民兵,为美利坚民族的独立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这个村镇是()

A、来克星顿

B、纽约

C、萨拉托加

D、波士顿

2、美国诞生的标志是()

A、《权利法案》的通过

B、《独立宣言》的发表

C、《人权宣言》的发表

D、《巴黎和约》的签署

3、右下图是美国国旗"星条旗",数一数上面的横条,我们可以知道美国最初宣告独立的州有()

A、50个

B、13个

C、7个

D、10个

4、美国的独立战争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在意义上的不同之处是()

A、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B、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C、推动了其他地区革命

D、赢得了民族独立

(二)材料解析题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①上述材料出自何文件?

②该文件何时由何国何机构颁布?

③该文件的发表有何重要意义?

第4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知识点解析

(一)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法国大革命

1、革命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简要经过:

①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②《人权宣言》

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献,制定于1789年,它宣称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国家主权来源于国民。

作用: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具有进步意义。

3、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政治上: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法国大革命是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②经济上:有利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思想上:使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④国际上: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1、炮兵上尉的惊人之举--雾月政变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国家政权。

2、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3、《拿破仑法典》

为了加强统治,19世纪初,拿破仑制定和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即《民法典》,它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和契约自由等民法原则,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仿效。

二、自主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假如你要探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最值得参考的历史文献是()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法典》

D、《独立宣言》

2、右图是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它应是()

A、攻占巴士底狱

B、发生热月政变

C、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D、《人权宣言》的发布

3、拿破仑曾不无得意地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战役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它”指的是()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法典》

D、《独立宣言》

4、有人说在西方的历史上没有哪个人像拿破仑这样获得如此长久的赞誉,理由是()

A、他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B、他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他颁布了《人权宣言》

D、他领导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第5课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知识点解析

1、解放手的发明--珍妮机

18世纪60年代,纺纱工人哈格里夫斯试制成功的纺纱机被命名为“珍妮机”,它成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使人类直接参加劳动的“手”被解放出来。

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

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行业:棉纺织业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2、蒸汽的推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18世纪80年代,瓦特将经过改良的蒸汽机与工作机连接在一起,使工作机获得了强大、持续而稳定的动力,并使人类第一次完成了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的革命性飞跃,开创了“蒸汽时代”。

3、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轮船、火车

①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

②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火车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人类迈进了“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4、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②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③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

5、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是:英国在完成工业革命后,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自主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1819年某天的英国伦敦,所有工厂的机器轰鸣声都停止了,人们以这种方式纪念一位开创了人类历史崭新时代的伟人的去世。这位伟人是()

A、牛顿

B、瓦特

C、卡尔·本茨

D、史蒂芬逊

2、1825年9月,英国伦敦各报以大量篇幅报道:英国掌握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将开始进行商业营运。这种交通工具应该是()

A、火车

B、轮船

C、四轮马车

D、汽车

3、第一次工业革命丰富了英国伦敦棉纺织业老板理查德的生活,在当时他可以()

A、在电灯下分析企业经济数据

B、驾驶汽车欣赏伦敦的夜景

C、搭乘火车外出考察

D、使用有线电话谈生意

4、“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

以下四句话中,哪句话最能表达“……”里的含义?()

A、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B、拉丁美洲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

C、蒸汽和机器带动了农业革命

D、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

5、以下图片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工业革命的成就,其中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二)问答题

6、假如你是18世纪60年代的一位法国银行家,现在你带着大量资金准备在英国投资建厂

①你有可能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英国?

②你认为当时什么行业最值得你去投资?

③你的工厂里可能装备哪些机器?

④在你大量销售商品的时候,可以利用哪些交通工具?

第6课亚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

一、知识点解析

1、古老印度的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

①背景: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②爆发:1857年,印度爆发了“土兵”起义,迅速发展成为全民族的反英大起义

③领导者:章西女王

2、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斗争的目的是反对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独立。他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为纪念他,他的名字被用于玻利维亚的国家命名中。

二、自主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印度民族大起义反对的是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2、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人是()

“南美的解放者”指的是()

A、玻利瓦尔

B、圣马丁

C、章西女王

D、克莱武

第7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一、知识点解析

1、英国宪章运动

为了争取选举权,英国爆发了宪章运动。这是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

2、开辟新时代的宣言--《共产党宣言》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联合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它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3、“英特尔雄耐尔”一定要实现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1871年建立的巴黎公社。

《国际歌》的词作者是欧仁·鲍迪埃,曲作者是狄盖特。

二、自主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一份文献中有这样的一段表述:“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社会主义必然要胜利”。该文献是()

A、《人民宪章》

B、《共产党宣言》

C、《权利法案》

D、《人权宣言》

2、以下对《共产党宣言》的意义表述错误的是()

A、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它的发表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C、它是一部完整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著作

D、它标志着蒸汽时代的到来

第8课避免革命的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知识点解析

1、原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导火线:克里木战争

3、改革的目的:为了维护贵族和地主的利益

4、改革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5、改革的主要内容:废除农奴制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式批准并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2)农奴解放时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3)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居住地区的“村社”管理。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阶级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列宁:“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6、改革的性质: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

7、历史意义:①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②改革不彻底,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二、自主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近代史上,正式批准并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是()

A、亚历山大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彼得一世

D、彼得二世

2、如果给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情景是()

A.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B.他在萨拉托加战斗中

C.他签署颁布《民法典》D.他率领议会军击溃查理一世王军

3、被列宁称为“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1861年改革B.日本维明治维新C.美国南北战争D.美国独立战争(二)材料解析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①上述材料是亚历山大二世针对哪一历史事件而言的?

②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本来目的是什么?

③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④这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第9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美国南北战争

一、知识点解析

1、根本原因:南北矛盾(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与北方资本义经济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

2、战争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林肯:“废除农奴制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3、战争经过:1861-1865年

①爆发: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南北战争爆发。(历史上又称为“美国内战”)

②转折: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重要法令。从而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

③结果:内战以北方的胜利宣告结束。

4、林肯被刺杀。(林肯对美国历史的贡献:解放黑人奴隶,维护国家统一。)

5、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6、历史意义: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美国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更加快速地发展,为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美国南北战争的启示:要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统一。

二、自主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认为美国南北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依据是()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C、平息了南方的叛乱

D、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革命

2、在美国历史上被誉为“开国元勋”和“黑奴解放者”的两位总统是()

A、华盛顿、林肯

B、华盛顿、罗斯福

C、罗斯福、克林顿

D、华盛顿、肯尼迪

3、“等到那么一天我有机会打击奴隶制的时候,我一定把它彻底打垮,废除奴隶制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句话出自()之口?

A、华盛顿B、林肯C、罗斯福D、杜鲁门

4、下列重要文献,在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颁布的是()

①《独立宣言》②《人权宣言》③《宅地法》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决黑人奴隶宣言》两个法令的直接作用是()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C、废除了奴隶制度

D、提高政府威信,发动群众力量,扭转了战局

6、美国内战前和俄国1861年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

A、资金不足

B、企业设备陈旧

C、缺乏技术人才

D、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

(二)材料解析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希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林肯

(1)材料反映了美国当时面临着什么严重问题?

(2)林肯在材料中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3)美国“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是如何结束的?

(4) 林肯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三)填表题:

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比较简表

第10课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日本明治维新

一、知识点解析

1、原因: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最早使用武力打开日本大门的国家是美国。)

2、改革者:明治天皇

3、改革的目的: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4、改革的性质:明治天皇政府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

5、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在政治上,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②在经济上,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及设备,聘请外国专家,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全国统一征收地税;

③在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和警察制度;

④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对日本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

6、历史意义:①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改革不彻底,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7、日本明治维新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强大进来;

②要倡导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发展教育事业;

③要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技;

④发展经济的时候要保持社会的稳定。

8、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似点有:

①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改革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此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③改革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二、自主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明治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

A、鼓励人民富裕起来

B、对外掠夺

C、学习西方

D、工业兴国

2、在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日本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引用西方先进技术

D、发展教育

(二)材料解析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内容:政治方面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经济方面: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及设备,聘请外国专家,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军事方面: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材料二:1874年-1890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12.1%,同时期的英国为1.7%,美国为5.2%,法国为2.1%,德国为3.5%,日本在短短的15年的时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并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资产阶级现代化的进程。

(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想一想:材料一什么内容导致材料二所述现象的出现?

(3)据以上相关信息,你认为上述措施对日本历史发展起到的最主要作用是什么?

(4)通过上述措施,到20世纪初期,日本已经能够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成为亚洲一个“例外”。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第11课“电气时代”的来临--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知识点解析

1、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以来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电

①在动力方面: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

②在材料领域:人类社会从“棉花时代”跨进了“钢铁时代”;

③在交通运输领域:人类社会从“火车时代”跨进了“汽车时代”;

3、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面表现在三方面:

①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电、石油)

②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内燃机)

③新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明与应用。(汽车、飞机、电话)

4、重要发明

①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爱迪生被称为“发明大王”)

②德国人本茨发明了汽车;

③美国人福特首次在汽车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大幅度提高了汽车产量;

④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二、自主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1931年10月18日,在漫漫长夜里,无数的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请问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

B、爱迪生

C、法拉第

D、卡尔·本茨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交通工具有()

①汽船②汽车③火车④飞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二)材料解析题

3.阅读下面材料,请回答:

在这次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1)材料中的“这次革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中的“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请举出至少两例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成果。

(3)以上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填

表题:

两次

工业革命

的比较

第1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知识点解析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核心是德国。

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核心是英国。

3、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4、交战双方:

一方是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

另一方是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战争开始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

5、战争简要经过:1914-1918年

①开始标志:1914,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②转折点:凡尔登战役(历史上称之为“凡尔登绞肉机”。)

③结束:1918年,德国投降。

6、战争结果:同盟国失败,协约国胜利。

7、一战的性质: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8、影响:是一场深重的灾难,给人类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

9、战争给我们的启示: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二、自主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国主导的“三国同盟”中的“一国”是指()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2、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

变成一只‘火药

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

A、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

B、萨拉热窝事件

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D、三国同盟的形成

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问答题

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早期发生的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回答: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哪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之间的战争?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如何?

(4)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本质上看是一场怎样的战争?

(5)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哪些启示?

第13课近代文化

一、知识点解析

1、理性的追求--启蒙运动

①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是“人文主义”。

②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是“理性主义”。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和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

启蒙运动为美国独立战争和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

2、近代文化简表

二、自主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和最著名的思想家是()

A、欧文

B、孟德斯鸠

C、卢梭

D、伏尔泰

2、右图是世界名画《向日葵》,此画出自哪位艺术大师之手()

A、凡·高

B、达·芬奇

C、德拉克洛瓦

D、米勒

3、下列人物中,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的是()

(二)材料解析题

4、请仔细观察右图,回答问题:

(1)你知道这幅漫画讽刺的是谁吗?他是哪国人?

(2)这幅漫画为什么画的是半人半猴的形象?它向我们暗示了这

位科学家的什么观点?

(3)19

世纪末这种学

说介绍到中国

的思想家是

谁?

5、写出下

列名言的作者

①“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②“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③“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问问题罢了。”--()

④“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

⑤“我要扼住命运喉咙,它休想使我完全屈服。”----------()

九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计划

九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计划课程计划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计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 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1、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世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北师大版的世界历史,是世界近代史的内容,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四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正文、图、表、资料、注释、阅读与思考、看图学史、历史比较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本册书以英、法、美、德、俄、日等世界主要的资本主

义国家的发展为线索。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2个班的历史教学,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经过二年的历史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做好学生的导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新旧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对比分析与教学建议

新旧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对比分析与教学建议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九年级上册部编教材特点分析、新旧教材比较、新教材使用建议。 一、九年级上册部编教材特点分析 1 、注重时序(时空观念)。新教材改变模块结构,突出时序观念,不论每一单元的单元标题上,还是在具体的每一课的课题上都明显的可以看出,新教材强调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线索、顺序和脉络,在时序观念的基础上,按照点线结合的方式来呈现: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选择特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用这些点,生动的体现历史发展的脉络,也就是历史发展的线索。使学生在人和物的互动中,增强对历史的了解。 PPT :展示新教材单元课题名称 2 、注重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历史(唯物史观)事物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不论是横向发展的同一时期还是纵向发展的历史

不同时期,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教材更加突显唯物史观的指导思想,主张以科学合理的史学观念来解释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等。 例如变动最大的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增加了法兰克王国、西欧庄园、大学的兴起等内容。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的萌芽不是凭空兴起的,恰恰产生在中世纪之中。黑暗的中世纪的观点现在已经不再被史学界接受,我们开始更加客观的认识中世纪。强调城市的产生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大学的兴起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旧教材的表述:教皇和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3 、教材的编排丰富了学习内容,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部编教材通过新增加的人物扫描、以及课后探究,丰 富教学内容,促进了学习目标的有效落实 (1)借助历史人物的描述,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家国情怀)

人教版初三历史九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上全册导学案

目录 第1课人类的形成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12课美国的诞生 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2-23课

第一课人类的形成 学习目标:了解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掌握人类起源三阶段:,思考探究人类怎样形成?什么?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 原始社会怎样解体?明确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 定性意义的一步;由于生产力的进步才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产生,所以奴隶 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重点: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难点:人类怎样从猿到人进化而来 自学过程: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梳理: 一、人类起源问题上的科学发展。 1、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发表了《》一书,探索了 的规律,阐明 的发展过程,向 发起勇敢的挑战。 2、英国教授首次提出的观点。 二、人类的出现。 1、现代人类的祖先:洲南方。 2、产生时间:距今约年前。 3、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1)南方古猿属于 (2)“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和使用 4、世界上的主要人种: (1)三大人种:、、 (2)现代人种差异出现的时间: (3)划分人种差异的依据: (4)人种差异的形成原因: 三、氏族社会 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社会。 2、原始社会初期,人们必须结成小集体过群居生活。(原因: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 3、氏族社会的产生 (1)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和和社会的进步。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在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历史的教学工作。在师生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对本期世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上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桌间巡视时,注意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上课后及时做课后反思和写教后感,找出不足之处。 三、加强学法指导 中学的学习要求与小学的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有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但由于初中这个转折点没过渡好,成绩大幅度下滑,

反之,却上升。因此,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列大事年表。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 (1)、设计表格。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设计表格教会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 (2)、编写课文提纲。这是学会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篇课文,学生从阅读入手,分析重点难点,到综合提炼形成文字。不仅学会了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综合概括,文字表述,还懂得了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系统。 四、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较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这样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学生通过不多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只要在教学中多思考多动脑筋,更新教法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当然,我的教学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努力从多方面来提高教学质量。 2016年12月22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学案设计

第11课古代日本 学习目标 1.知道6世纪前日本的社会概况。 2.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认识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3.了解幕府统治的建立、发展过程,知道武士道。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 2.从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3.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建立以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 4.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国家。 5.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关系和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6.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称号,设于镰仓。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7.幕府统治时期,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手中。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活动一了解6世纪前的日本。 1.结合史料,说说1-2世纪日本岛的基本状况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2.阅读教材P52内容,列举大和国统治的关键词。 活动二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基本内容及影响,认识到只有主动开放,善于吸收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一个民族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一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材料二至四年(630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粮,民物蕃息,四夷降附者百二十万人。是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 ——《新唐书·食货志》 1.回忆中国古代史,中日之间频繁交流于什么时期?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历史故事?双方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精编

《古代埃及》 教材分析: 古埃及作为大河文明的典型代表之一,尼罗河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还没有那个民族,像埃及那样,与一条河有着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说黄河与黄河文明的关系像是母亲与子女,那么,尼罗河就像古埃及文明体内的血脉。 本课先通过文字和图片等介绍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尼罗河的航运条件等,建立起古代埃及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以及了解尼罗河的优越性。再通过一系列文明成就的展示,使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如何影响文明产生。在本课教材最后,概述了古埃及的盛衰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 2、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3、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围绕金字塔之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教学难点】 1、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 2、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教学准备: 1、电脑、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古代埃及。 【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一)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 1.图片展示: 国际空间站拍摄地球夜景:尼罗河岸灯火通明 2.材料展示:古代埃及诗歌《赞美尼罗河》: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让我们歌唱!你滋润了太阳神赋予的土地,养育着所有的人民,让我们在干涸的沙漠里畅饮!你慷慨无私地给予我们所有美好的东西!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材料教学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论从史出的能力。 3.教师提问: (1)解释歌词“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提示:尼罗河是唯一水源,为人类生存提供条件。 (2)解释歌词“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提示:定期泛滥,利于农业发展。 (3)还有什么“美好的东西”?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李东 一、指导思想: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习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本情况 1、学情分析:由于以前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习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会大大加快,计划今期将《世界历史》(上)授完。 2、教材分析: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近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历史知识: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 一、二次工业革命、三角贸易、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和日本的改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还有下册的俄国十月革命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 2、能力目标: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过程中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也要训练学生归纳总结历史内容的能力。 3、情感目标: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

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学生了解和接受世界先进文化,尊重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从而接受世界文化。 4、成绩目标:本学期九(9)班的平均成绩力争高于上学期期末成绩1-2分,及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8%。 四、教学内容梳理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共21课,包括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根据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世界近代史部分。为了提早进入中考复习阶段,赶进度,本学期教学任务还有九年级下册的四个单元。重点单元是九年级上册的四、六、七和九年级下册的一、二、三、四单元。 重要知识点:九年级上册的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南北战争,俄国、日本的改革,第一次世界大战。九年级下册的: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战后的世界格局,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美国、日本、西欧经济的发展。 五、教学重点和各项教学任务 (一)首先是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中心校所要求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课堂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6436333.html,]能力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要加倍信心实践《导学案》教学,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案例

《古代日本》教学案例 背景分析 这是一所农村初中学校,这是一个由留守儿童和普通农家子弟组成的班级。这是一名有八年教龄的老师,这是一群刚刚接手的学生。 今年我带的是初三历史,面对最新的历史课本,我和学生都对它十分好奇。我的好奇感是由于这是最新编排的部编版历史课本,它充分展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在当今社会,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作用越来越突显,我们历史老师要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思考社会和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学生的好奇感是即将进入一个个距离他们遥远的,陌生的国度,那些璀璨的世界文明一一展现在他们面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将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冲击感。 案例描述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11古代日本 出示教学目标 1、知道大和的兴起和大和统一日本的史实。 2、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大化改新的内容,认识大化改新的历史影响。 3、了解日本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形成,认识武士集团控制中央政权是幕府统治时期的政治特征。

出示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武士集团教学难点: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 出示教学过程: 一、介绍日本

老师:根据课本,指出日本何时出现国家,何时何国统一? 学生:根据文献记载,日本在1——2世纪,出现了100多个小国。在5世纪,本州中部的大和统一了日本。 老师:统一后的大和是如何管理的? 学生: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 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实行“部民制度”:部民是贵族私有领地的私有民,以部的

形式组织生产,如从事农业生产的田部,从事海洋捕捞的海部等,地位近似奴隶。 二、大化改新 老师:过渡:7世纪以来建立在部民基础上的大和国面临着需要进行一场深刻变革的非常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个别家族脱离部民组织独立生产的趋势日益强烈,这种现象使政府和贵族失去了对部民的控制,不仅减少了财政收入而且动摇了部民制度,动摇了大和国赖以生存的基础,统治阶级在国内的争夺加剧,他们“各置己民,恣情驱使”,疯狂兼并土地“或者兼并万顷田,或者全无容针之地”,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而此时的邻国中国重新实现统一,隋唐两朝相继崛起,高度发达的中国封建文化对周边国家和东亚世界产生强烈的影响。日本派遣大量的遣隋使,遣唐使,留学生等大量学习、吸收中国文化,一场改变日本命运的改革开始酝酿。 1、宫廷政变,改革派掌握政权 645年6月12日,在中臣镰足和留学生的协助下,中大兄发动宫廷政变,一举消灭已苏我入鹿为首的苏我氏势力,夺取了中央政权。14日,孝德天皇即位,建年号为“大化”。大化2年(646年)天皇颁布诏书,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练习题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基础知识】 知识点1 6世纪前的日本 1.概况: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2.统一 (1)统一: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________政权统一了日本。 (2)社会结构 1.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________文化;________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2.改革:从646 年开始,日本仿效__________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3.内容 个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国家。 知识点3 武士和武士集团 1.武士 (1)背景:________在地方开始形成,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2)形成:地方豪强为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____________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________” 2.武士团 武士团经兼并联合,形成源氏、平氏两大武士集团。 3.幕府统治 (1)开始: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____________”的称号,设幕府于__________。 (2)地位:幕府与________朝廷并存,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____________手中。 (3)影响:武士道形成 1.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日本: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第一次统一“大小数百国”的是( ) A.大和 B.高丽 C.琉球 D.本州 2.日本是一个善于模仿的民族。其中,大化改新“模仿”的是( ) A.欧美工业文明 B.中国隋唐制度 C.希腊民主制度 D.中国秦汉制度 3.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大和统一日本 B.大化改新 C.幕府统治建立 D.明治维新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精选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 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习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本情况 1、学情分析 由于以前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 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习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 更宝贵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会大大加快,计划本学期将《世界历史》(上)授完. 2、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六个单元,21课,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近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具体措施

1、讲授切合实际、因材施教.以开放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为主.采取先慢后快的进度:前三周较慢,待学生熟悉教材与教法、学法时按正常进度上课. 2、力求知识趣味化.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狠抓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4、练习要求规范认真.作业批阅及时、认真. 5、及时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教学进度: 第1周9.1—9.7九年级上册1、2课 第2周9.8—9.143、4、5课 第3周9.15—9.216——9课 第4周9.22—9.28复习1—9课、测验一 ——三单元并讲评试卷 第5周9.29—10.510——12课 第6周10.6—10.1213、14课、复习第四单元并测验第7周10.13—10.19讲评第四单元试卷,15、16、17课 第8周10.20XXdash;10.2618、19、20XX 第9周 10.27—11.221、22、23课并复习第五——八单元 第10周11.3—11.9第五——八单元测验及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三峡初中何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掌握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通过“联系实际,谈本次科技革命对人们生产或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最早国家、标志、发明成果等基础知识;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联系实际,谈本次科技革命对人们生产或生活的影响”来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的巨大进步。辩论:“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充分认识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议一议:两次科技革命能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认识科技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认识到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分析新的科技发明带来的利与弊,认识到发展经济要处理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对科学家、发明家的贡献的介绍,尤其是分析爱迪生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诞生。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是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第一,电力的许多优点,很快取代蒸汽力,成为工厂机器生产的主要动力。第二,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促成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面貌。电力在生活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汽车和飞机都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它们的发明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加强了各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往来。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 教学难点: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由于教材仅从少数事例入手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提供的素材十分有限,学生难以深入感知,教学中需要适当补充有关材料,调动学生合理想象,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从教法上,学习本课新内容之前,引导学生回忆“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相关旧知识。然后指出,这节课要学的是继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许多发明至今仍然起着重要作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刘平 一、指导思想 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包含了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内容。世界古代史始于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文明出现以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被阶级社会所代替。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在奴隶制度衰落和崩溃的过程中,封建制度得以发展和确立,社会经济和文化缓慢地向前发展。古代史时期,各地区各民族创造的古代文明为近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人类文明出现到15世纪,亚洲、非洲、欧洲之间的交流逐渐加强,美洲和大洋洲则与亚非欧处于基本隔绝的状态。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从14世纪上半叶,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手工工场、文艺复兴运动、地理大发现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从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代了封建势力,获得了政治统治权。这些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由于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列强疯狂的殖民扩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发,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并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以电力取代蒸汽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文学艺术空前繁荣。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斗争趋于白热化,终于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教学要求和目的 通过本册学习,了解世界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历史进步性、野蛮性、贪婪性和扩张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合

(部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1课 古代日本教案

第11课古代日本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日本的地理位置;岛屿构成;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武士集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说出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武士道精神 难点: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小组合作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 多媒体展示樱花、富士山图片。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 (二)、讲授新课 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日本的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2、日本的统一: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国家,其中与汉朝交往的有30多个国家。 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

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来自中国的、朝鲜的移民,也被编入锦织部,锻冶部。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二大化改新 1、背景: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 2、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及内容。 ①时间:646年;②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③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学案设计全套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导学 单 元 线 索

第1课古代埃及 板块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材料一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 材料二古代诗歌《尼罗河颂》中写道:“光荣啊,起源于大地的尼罗河……你灌溉土地,使一切生物欣欣向荣。你生出大麦和小麦,好叫神庙里欢度节日。” 简述尼罗河文明发展历史。 答案:(1)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若干个小国。 课 (2)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堂 (3)新王国时代,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探 (4)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吞并。 究 过渡语:古代埃及的科学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金字塔是其典型的文明标志。 板块二金字塔 (1)象征古代埃及国王尊严的是图,名为。

A.印度 B.伊拉克 C.埃及 D.伊朗 4.“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这是凤凰卫视千僖之旅的主题歌。如果他们想去看“法老的陵墓”,应该选择( B ) A.中国 B.埃及 C.印度 D.古巴比伦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堂探究板块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在《圣经》里被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奴隶制社会状况,请简要介绍。 答案:(1)位置: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2)出现:约公元前3500年起,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3)统一: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过渡语: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是在怎样统治之下达到鼎盛的呢? 板块二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之一。四大文明古国的意义并不在于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代文明的起源地。试对古巴比伦王国作一简要概述。 答案:(1)位置: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2)发展:汉谟拉比在位时,采用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事业。 (3)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过渡语:古巴比伦王国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板块三《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一 材料二第1条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形成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世界近代史部分的第四、第六、第七、第八单元,世界现代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第八单元。以英、法、美、德、俄、日等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为线索。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积极性和向学性,需要老师采取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从上学期的学生学习状况来看,综合来看,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就是个别学生手懒,不愿写,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采取提优补差措施,提高优秀率是当前最主要的,使学生的成绩快速提高。 另外,教材所述知识为世界历史,内容宽泛并有时间的跨度,有中考的任务,在动员学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历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使所有学生在中考中都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 四、落实措施 1、首先是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寻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4、教学语言规范,精神振奋,按时上下课,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相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练习题(含答案)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古代日本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后来改称为( ) A.皇帝 B.哈里发 C.天皇 D.总统 2、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公元646年,日本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这一次日本学习的对象是() A.阿拉伯帝国 B.唐朝 C.法兰克王国 D.拜占庭帝国 3.《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更为重大”指的是( ) ①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②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④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 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分封贵族为诸侯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5.大化改新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 改革派势力强大 B. 孝德天皇的英勇果断 C. 掌权的大贵族已不得人心 D. 奴隶制已不适应当时日本社会发展的需要 6.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A.贵族世袭制度 B.城市自治机构 C.中央集权国家 D.政教合一国家 7.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 A.大和统一日本 B.武士集团的形成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8. 日本幕府政治又叫“武家政治”,其开始于哪一事件?( ) A. 镰仓幕府的建立 B. 室町幕府的建立 C. 江户幕府的建立 D. 明智幕府的建立 9.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 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 A.杀手 B.铁血战士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人教版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 1、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 2、改革者:伯利克里 3、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4、作用: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 1、时间:7世纪中期 2、改革者:孝德天皇 3、主要内容: 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 ②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文艺复兴(九上P58-59-60) 1、时间:14世纪—17世纪上半叶

2、最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 3、中心思潮:人文主义 4、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5、早期代表: 代表人物国别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但丁意大利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达?芬奇意大利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莎士比亚英国创作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6、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四、新航路的开辟(九上P61-62) 1、主要原因: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扩大;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的强烈渴望;奥斯曼帝国对东亚商路的控制。 2、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航海技术的发展。 3、开辟的过程 航海家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 开辟新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

环球航行 4、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欧洲人殖民扩张活动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5、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提示学生从规模、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比较) 航海家规模目的性质影响 郑和船多 人多宣扬国威加强联系友好交往义举促进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 哥伦布等船少 人少开拓市场掠夺财富殖民扩张活动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殖民灾祸 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九上P67-68-69)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克伦威尔

(完整版)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设计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国家 第11课:古代日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6世纪前的日本和大化改新; 2.知道日本武士的形成及幕府统治的基本情况。 3.培养学生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对历史重要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大化改新,以及课堂研讨完成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日本人善于学习外来的优秀文化。 2.理性认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材料导入:海外有仙岛,其名曰蓬莱。相传,在秦始皇时期,有一个道士(徐福)被派往海外寻找蓬莱仙山,求取仙药。未果,又遇大风,流落在一岛上。大家知道这个岛是哪里吗? 学生:日本。 老师:对,传说中徐福流落的荒岛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古代日本》。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教学过程: 1.6世纪之前的日本 老师:日本文明的诞生于1——2世纪,繁衍至5世纪的时候初步实现统一,统一的是大和政权。他们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繁衍生息。阅读课本,了解大和政权的基本概况。 2.大化改新 老师: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当时中国刚刚经历过南北朝时期的分裂,走向隋唐的大一统,国力强盛,文化辐射四方。受到辐射的日本生产技术等物质文明大大提高。铁器日益普及,各地出现了许多生产水稻生产的新式农具。 老师: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生产过程的个体性,建立在部民基础之上的大和国迫切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 老师:公元643年,日本酝酿了一个多世纪的改革终于开始了。以孝德天皇为首的大和皇族、以中臣镰足为首的中央豪族,在归国留学生的协助下,发动政变,夺取了中央政权,踏上了漫漫的改革之路,史称“大化改新”。 政治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统一赋税。 老师:这一场变革是根据中国隋唐制度,那么日本有哪些保留,又有那些创新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