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终结版201609119)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机电技术应用( 051300) 二、入学要求: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三、基本学制: 学制三年,按照第一年宽基础,第二年重专业,第三年选方向(升学或就业)的思路,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半,顶岗实习半年;毕业后直接升学的学生在校学习三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加工、机电控制和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护、营销与管理等工作,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综合发展能力,同时具有中初级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五、职业范围与证书要求 本专业学习内容的选取参照了国家职业技术标准,行业资格考证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 六、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1、知识要求 (1)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 (2)掌握金属切削机床基本原理,刀具知识。

(3)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结构。 (4)掌握数控编程与操作。 (5)掌握液压与气动回路结构。 (6)掌握产品装配工艺。 (7)掌握车工、钳工、焊工、数控车工等基本技能。 (8)掌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9)掌握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结构和选用。 (10)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原理。 (11)掌握典型工装夹具的结构和选用。 (12)掌握机电设备操作规程知识。 (13)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知识。 (14)掌握机床机械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基本知识。 (15)掌握机电产品和设备在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 (16)掌握安全知识。 (17)具有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创新能力。(18)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19)掌握PLC应用的基本知识。 (20)掌握机电产品和设备在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 (21)掌握专业英语知识。 2、职业能力要求 (1)专业能力; 1)具备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的能力。 2)具备较熟练的机械加工设备操作、较强的机电产品装配和维护维修能力。 3)具备电工电子的基本知识和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对电机进行控制。 4)能够应用PLC控制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控制。 5)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调试、维修技术的专业能力。 6)具备熟练进行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的能力。 7)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夹量具、仪器仪表,并具有诊断机电设备故障的能力。 8)具备机电设备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能力。 9)具备熟练进行机械产品工艺规程的编制能力。 10)核心能力:具有机电设备与产品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管理和售后技术服务能力。 (2)方法能力 1)具有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2)具有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

课程设计模板新

安徽省巢湖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课题名称: 专业班级:10网络工程 同组姓名:李靖波、杨柳、朱艳萍、何学露、刘钊同组学号:09012021、、、09012011、09012034 联系方式: 指导教师: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 1 二、课程设计内容 ................................................................................................................................................. 1 2.1、需求分析 ................................................................................................................................................ 1 2.2、同组人员的任务分配 ............................................................................................................................ 2 三、设计思路与步骤 ............................................................................................................................................. 2 四、程序设计 ......................................................................................................................................................... 2 五、设计结果 ......................................................................................................................................................... 5 六、设计分析与总结 ......................................................................................................................................... 11附录:参考文献 ................................................................................................................................................. 13

高校教研室工作总结

高校教研室工作总结 20XX年度在学院和系部的领导下,航海技术教研室根据教研室作为最基层的教学工作组织这一性质,紧 紧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产学研、教学工作、教研活动等方面开展工作,坚持教学科研化, 科研课堂化”教育科研工作思想,积极推动新课标的实施,积极探索教师学习和研究方式的变革、数字化课堂模 式的形成等,继续深化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全体教师的和谐发展,取得了一点点 成绩,总结如下: 一、教学常规工作 1、教研室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并按要求进行。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航海教研室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承担着24个班级,近百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学期已过大半没有出现任何的教学事故,一方面由于各位老师的尽职尽责,同时也得益于对完善的教学 计划有条不絮执行的结果; 2、学期初制订教研室教研活动计划,并坚持教研活动规范化。在实施教研活动过程中坚持做到有课题, 有记录,内容具体、全面,材料充实、实用。本常年共组织教研活动8次,其中包括(1)学期初始的教学计划 的制定和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讨论和研究以及教学大纲的把握等,特别对于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 年青教师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2 )学期中期开展的期中教学检查及教学进度审核、对于各学科重难点的把握 和理解以及近几年全国海船船员考试的考试方向的讨论和研究, 有利于各位教师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及教学的方 向; 3、教研室作为最基层的教学组织,重视教学质量,严把教学质量关,同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通过课程负责人修订课程授课计划,各课程按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准备期中和期末试卷,对学生进 行不同阶段测试,以利于教师能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生对于各部分的掌握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调 整; (2 )按照教务处制订的常规教学工作要求,做了教师的期初、期中和期末及不定期的教学检查工作,其 中包括教师的教案、备课笔记、学生的作业布置和修改情况以及通过不定期的听课反映上课的出勤率及课堂气氛 等,在检查过程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及时与有关老师作了沟通。力求做到教学文件资料齐全、管理规范。上报资料 及时、准确。

机电实训教学计划(精选3篇)

机电实训教学计划一:机电专业实训教学计划 一,教学重心与知识结构: 本学期实训教材主要围绕《维修电工技能训练》展开学习。该教材共分七个章节进行学习和实践。其中重点考察两个实训项目。一是关于焊接工艺;包括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测量、常用仪表的使用、集成电路的制作、门铃及收音机的焊接等。第二个重点实训项目是室内常用线路的安装;包括照明电路、进户装置、线槽布线、安全用电常识、导线连接及绝缘恢复等。通过分析大纲不难看出,该教材理论内容充实,实践任务繁重,且很好的结合我们专业教学方向与目标,贴近我们专业对课程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发挥和实际应用。 二,具体教学计划与课题进程: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往年的教学经验,考虑到课题之间的关系与教学方法。我们细致的分析了每个章节的特点。从各方面的考虑,统筹计划了教学任务与进程,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轮(三月上旬):安全用电常识、钳工工艺。 第二轮(三月下旬):手工电弧焊、常用工具使用方法、导线连接。 第三轮(四月上旬):烙铁钎焊、电工材料选用、常用仪表使用方法。 第四轮(四月下旬):室内照明线路安装、线槽,线管布线方法。技能测评其中考试。 第五轮(五月上旬):进户装置的安装、现代壁灯的安装与布线方法。第一轮技能比赛考核。 第六轮(五月下旬):电子线路的焊接,门铃、收音机等电子产品的焊接工艺。 第七轮(六月上旬):电动机的拆卸、维护、保养,变压器基础知识。 第八轮(六月下旬):复习已学内容,回顾重点。实训技能期末考试,第二轮技能比赛考核。 三,教学任务分配与课程安排:

实训教学方式与上学期一样,同样采用单双周课时分配的方式进行教学。即一周文化课一周实训课的教学模式。除去电工的6节课时,一周实训课的实际课时为24节次。迄今共6位专业教师参与实训教学任务。实训教学课时量约12节次/人/周。教学任务适中,专业教师能充分利用时间高效的分解教学知识,完善个人教学体系。 四,培养目标: 实训教学坚持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职业学校特色。根据电工类专业毕业生从事职业的实际需要,掌握与实际工作结合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训。我们将一如既往的采用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一体化的教学典型模式。使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各种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实践与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达到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水平。以至于我们的学生到了实习单位上手快,自主学习不吃力,适应能力强的良好局面。 五,教学改革与专业发展方向: 改进和优化实训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实训课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小组模式等学术交流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在实训中难以完成的练习项目,采取多媒体课件或视频等辅助教学办法,积极采用,完善教学课题任务的进程与实现。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各方面相关的注意事项,强化基本操作和安全意识的训练、环保优化,应有节约和成本的意识。 完善实训教学体系与课程内容,结合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改变,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研究,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按照电工维修人员的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实训教学体系,逐步增加综合性实训内容、创新实训项目、典型实用型项目和设计性课题的比例。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既强调在实训实习中验证理论,更强调在深入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在巩固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及时更新实训项目内容,贴近生活,面向社会。 机电实训教学计划二:2011级机电技术班《焊条电弧焊实训》教学计划(718字) 《焊条电弧实训》是中等职业学校焊接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通过实训实操的动手练习,让学生掌握焊条电弧焊的焊接工艺特点,在水平位置焊接及平角位置焊接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制定如下计划: 一、教学任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能力分析调研报告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能力分析调研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能力调研报告韩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目录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随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开展,我校于2011年7月积极申报,于2013年4月成功申报成为陕西省第三批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2013年5月,我校示范校项目工作正式启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我校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也随之展开建设工作,计划通过2年的努力,以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为核心,机电产品的组装调试、机械制造、机电产品的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常用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机电产品售后服务等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为宗旨,走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在地区职业教育中起带动和辐射作用,体现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完成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工作。尽管陕西是传统的重工业城市,还是我国重要的航空制造业基地,从全国范围来看,陕西在先进加工制造技术、先进制造设备、优质制造型企业等方面拥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但其机械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还不高,很多企业还停留在较落后的生产状态,机械加工制造技术在企业的普及率相对较低。我省大多数企业现在已经认识到高效率、高精度、大规模生产带来的好处,引进相应先进的设备,引进优秀的机电应用技术的专业人才,努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要在当前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生产的自动化,必须提高人员综合素质。而这些都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采用传统模式培养优秀机电技能人才,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企业员工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借助示范校项目建设的春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培训等多个方面开展建设和研究,寻找到一条高效、科学的、优质的培养机电类初中级应用型人才之路。

课程设计模板参考(新)

附件2:课程设计模板参考 《******》 (课程名称) 整体教学设计 (XXXX~XXXX学年第X学期) (第X学年第X学期) 课程名称: 所属系部: 制定人: 合作人: 制定时间: ××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定位 (尽可能用图形、表格表述) 1. 岗位分析: 本专业毕业生的(技术、管理)岗位分析:初次就业、二次晋升、未来发展。 指出本课程面向的主要岗位。画出其典型工作流程图。 写出该岗位的主要能力需求、知识需求和素质需求。 2. 课程分析:

标出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前导课、后续课)。 说明本课程与普通高校、中职(高职)、培训班相关课程的异同。 二、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这是课程的第一层目标,须与课程标准中相关表述一致,对于尚未制定课程标准的课程,由指定教师写出初稿,课程组教师集体研讨商定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能力目标:((学生)能根据××(标准、规范),运用××(知识),做××(事情)) 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理解…;掌握…。) 素质目标:(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规范在本课中的具体表现) 其它目标:(有则写,无则不写) 三、课程内容设计:

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五、项目情境设计 每个项目的多个情境。即该项目的由来、约束条件和工作环境。 用情境引出项目任务。情境类型尽可能齐全,情境展示尽可能生动。 六、课程进程表

注1:“第×次”指的是该次课在整个课程中的排序,也就是在“单元设计”中的标号,不是在本周内的次序。 注2.:“师生活动”指的是师生“做什么(项目、任务中的)事情;学什么内容”。此项内容在这里只是个标题,具体化为“单元设计”后,就要详细展开为“怎样做?怎样学?”。 六、第一次课设计(面向全课,力争体验)。 最后一次课设计(面向全课,高水平总结)。 七、考核方案(考核方案先由指定教师写出,然后由课程组成员集体研讨商定) 八、教学材料(指教材或讲义、参考资料、所需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 九、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十、本课程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 附:课程整体设计体会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标准

摘要:高职的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文章从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课程标准建设的意义入手,探讨如何进行课程标准建设和建设要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建设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提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由此可见,高职的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中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焦点问题!它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内涵建设整体水平,促进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课程标准的内涵何谓标准?在汉语词典里的意思是“衡量事物的准则”,那么何谓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呢?针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高职课程标准可以理解为各各院校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规定课程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要求及过程等的为课程教学提供指导的文件。课程标准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化,是规范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涵:(一)内容标准内容标准里包含了课程的学习任务与学习内容。学习任务是学习领域课程的基础。它是在每个学习情境下,设计的要学生完成的基本工作任务。学习内容是为完成学习任务,课程应讲授的具体知识与技能。简单地说内容标准就是说明“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二)考核标准考核标准里包含了学习目标和考核评价。学习目标简单地说就是明确学生在经过学习以后应该“知道什么”和“会做什么”,还有学生要“学到什么程度”,老师要“教到什么程度”,是指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考核评价也就是“考什么?怎么考?”,对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提出“质”与“量”的考核标准,并提出相应的考核方式。(三)教学指导教学指导包括了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根据内容标准与考核标准要求,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条件,科学设计学习情境,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二、课程标准建设的意义(一)有章可循课程教学应该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程序、有内容的活动。(2)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是教与学的主要指导依据。课程标准科学合理,才有可能完成课程的教学内容并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改革离不开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首先要从课程标准建设入手。因此,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关键问题。进行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的必要过程。正如管理的逻辑过程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一样,课程标准的建设包含了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整个逻辑过程,从之前的策划与设计,到教学的组织设计,到教师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和最终教学质量的检查监控。(三)与行业企业零距离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课程标准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把工作任务的要求课程化,把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课程化,使学生达到职业岗位素质能力要求。基于此,与行业企业零距离的课程标准建设势在必行。三、如何进行课程标准建设(一)精准的课程定位好的课程标准建立在精准的课程定位基础上,而精准的课程定位的前提是对课程开发过程的了解,对典型工作任务如何转换为此门学习领域课程的了解。在制定课程标准之前,首先要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要求,典型工作任务来明确课程的性质,弄清本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简练的语言对该课程的性质、典型工作任务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进行总体描述。其中,课程性质要说明该课程在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及阶段性成果 一、教学改革的需求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迅猛,科技日新月异,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职业教育要适应的发展和需求,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增强学生技能,和社会接轨。针对上述情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学改革的目标 根据学校教学设备的现状,要增强实践教学的环节,使我们的学生在毕业时除了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以外还应具备以下的工作能力: (1)能熟练操作各类常见机床; (2)具有对机床常规故障进行检查和排除的能力; (3)具备车工、数控中级工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4)具备一定的解决机床疑难杂症的能力。 三、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1、调整专业设置,修订完善专业教学计划 按照市场和企业对机电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依据我校机电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论证。我们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和不断探索,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思路的认识更加清晰。 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机电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作为全面修订。新的教学计划体现了主干课程设计与职业岗位工作内容一致,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认证相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吻合的设计思想,即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努力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 2、构建课程体系,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根据课程特点与本校的具体条件,本专业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车工工艺与技能、数控技术等课程列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开发。通过这些主要课程的建设,带动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本着基于工作岗位模块化的指导思想,根据课程特点重新构建课程内容。根据岗位工作过程的需要,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选择相应的理论知识,以强化职业综合能力,即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主线囊括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原则,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开展教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专业编码:051300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前言 为了落实我校“国家级中职学校示范校”创建工作,实现国家教委提出的中等职业学校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在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教学改革任务,我校编写了部分重点专业的《专业课程标准》。 通过《专业课程标准》的实施,实现学生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三者融为一体的教学改革活动,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与之相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及“高效课堂”的实现是落实《专业课程标准》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我们将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该项工作,促进我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目录 一、专业名称 二、产业与职业岗位分析 三、招收对象及学制 四、培养目标及规格 1. 培养目标 2. 人才规格 五、课程(项目)体系 六、核心课程(项目)设置 七、教学进程安排 八、课程(项目)学时分配 九、专业教师与实训(实验)装备要求 十、核心课程(项目)课程标准(一)电工工艺技术 (二)机械与电气识图(CAD) (三)机床电气控制技术 (四)PLC与传感器技术应用技术

(五)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 (六)机械维修技术 (七)机床设备维修技术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一、【专业名称】 机电技术应用 二、【产业与职业岗位分析】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现代制造业加速发展,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领域的高技能型人才非常紧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已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过学校调研分析发现,我国机械制造业机电设备维修类复合型人才奇缺,仅机电设备维修类一线工人在我国的年需求量就达10万人。随着我市滨海新区的不断发展和建设,以汽车行业、模具制造业、电梯安装维修业、机械加工业、飞机制造等为主的高新技术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在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岗位上均出现较大缺口,同时各大企业对于机电设备维修一线工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直至2010年预测本市以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实用型技能人才年需求量在1万人以上,这为学校继续扩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办学规模、建设天津市专业领域一流水平的机电技术应用实训基地提供了广阔市场。 三、【招收对象及学制】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计模板

辽宁科技学院 (20 级) 本科课程设计题目: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说明书页,图纸张

课程设计评语

炼钢转炉除尘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摘要 本设计中,主要采用混凝沉淀的方法来处理除尘废水。处理构筑物主要有粗颗粒沉淀池、浓缩池、冷却塔等。该系统可在构筑物中对悬浮物进行高效的去除,使水体温度得到大幅降低。该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且工艺可靠,出水水质好。 本设计经过详细论证工艺,对工艺过程的设备和构筑物进行了参数选择、设计计算和选型。进行了平面布置、高程布置等方面的设计,污水经过处理后可作为循环冷却水继续使用。 关键词:污水处理,浓缩池,混凝沉淀

The Process Design Of Steelmaking Converter Dedust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Abstract In this design, mainly adopts the method of coagulation deposition to handle dedusting wastewater.Mainly processing structures are Coarse particle settling basin,Concentrated tank, cooling tower, etc。The system can be efficient removal of suspended solids in the structure, make the water temperature reduced greatly .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has high efficiency, energy saving, and reliable technology, good effluent water quality Through detailed demonstration of our design process, process equipment, and design of structure parameter selection, calculation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a23063277.html,yout, vertical layout and other aspects of design,After treatment,sewage may continue to use as cooling water Key words: sewage disposal, thickener,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2019年高校教研室工作总结三篇

2019年高校教研室工作总结三篇 总结一:高校教研室工作总结 时间飞逝,短短的一年已经匆匆过去,本年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大学英语教研室的各项工作开展有序,更深入地开展了英语教研教改工作,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入手,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与实际运用能力,改革并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较好的完成了全年的教学工作,下面就将本教研室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常规教学检查工作,组织好常规教学活动。 良好的教学秩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为了配合全院教改活动的展开,为了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大学英语教研室在本学年开展了多次活动,具体情况如下: 1.召开学生座谈会。根据系领导的指示,在期中教学检查期间本教研室召开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座谈会,认真听取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意见,并认真做好了座谈会记录。大学英语老师大都深受学生喜爱,例如:周燕燕老师学生反映教学水平高,口语好;陈小苹老师知识面广,并能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每班的座谈会记录,将学生意见反

馈给各任课教师,更好的促进了老师教学的改进,认真做好课堂教学各项工作,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2.定期进行教学情况检查。大学英语教研室在每学期初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集体备课。在这一年的不定期检查中,本教研室的老师均严格执行授课计划进行教学,教学进度与教学计划相符合。教师调(停)课、代课都严格按照学院的规定执行,没有私自调课现象。马勇老师负责对本教研室教师考勤,无迟到、早退、提前下课的情况。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本教研室每位教师都对上课的内容做了许多增加,更加丰富和完善了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知识。在教学任务繁重的境况下,本教研室教师仍都能按照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布置和批改作业,平均次数为5次。 二.积极开展各项学生竞赛活动。 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实际应用机会少,能力无法提高的现象,大学英语教研室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绍兴市大学生口语竞赛(非专业组)”等。教研室成员也积极投入到指导学生的工作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这一年来本教研室教学教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立更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与学

中专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矶电技术应用专业 实施性教学计划 关于修订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说明 1、本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按照《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 号)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颁“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国家职业标准及企业岗位需求而修订。 2、本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方面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充分考虑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及新方法,结合企业岗位需求,突出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

纲中力求知识和技能结构与岗位需求相适应。 在教学中充分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主,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重视讲练结合,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爱岗敬业精神,有较强的岗位能力,力求在工作中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 3、本专业涵盖的职业(工种)有机电设备操作员、机电设备维修员、机电产品质量检验 员、机电设备管理员、机械加工员、机电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技术人员,学生毕业时,可获得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经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颁发的以上工种的中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 4、顶岗实习阶段教学计划按企业岗位需求与实际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并实施。

、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 1、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 2、招生对象:普通初中毕业生 3、学制:三年制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 合职业能力及改革创新和自主创业精神,在机电设备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及机械加工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 2、业务范围 毕业生主要面向机械加工和机电设备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设备操作员、机电设备维修 员、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员、机电设备管理员、机械加工员,机电产品的营销及产品售后服务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该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机电设备使用、维护、修理、经营等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某一领域具有突出的特长,并获得相应的初中级技能证书,具有从事规模化机电设备经营销售服务和解决生产经营实际问题的本领。通过两年学习一年实习,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要求如下:

教研活动总结

教研活动总结 【必备】教研活动总结范文汇编五篇 本次活动,我组全体组员在教研室的指导下,顺利而出色地完成了教研活动任务。活动期间,组长给全体组员做了《一课一名师, 一师一优课》活动指导,还解读了“八引七环教学法”,并按《琼 中县中小学新课改课堂教学环节要素评分表》对每节示范课进行评分。活动开始先由区域教研组长上示范课,组员于1月12日到县一 小听区域教研组长上示范课。然后全体组员于3月27日到阳江学校 听雷冬梅老师上示范课;于4月17日到大丰学校听洪秋老师和杨丽 敏老师上示范课;于5月20日到新进中学附小听张金玲老师上示范课;于6月8日到新进中心小学听朱春梅老师上示范课。每次教研 活动,各校领导都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组员们都积极参与,安排 上示范课的老师都能积极准备,精心安排。听课老师都能认真地做 好听课记录。课后,组员们都积极评课议课,各抒己见,并为授课 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无论是在给新教师的磨课中,还是老 教师的展示课后的研讨中我们本组的老师都积极的准备,针对教学 过程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教学中的困惑畅所欲言。教研活动研讨的气 氛非常的浓厚。通过有效的教研活动,老师们发现了自己教学中存 在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每次活动后老师们都 会有很大的收获。 通过本次活动中的学习、讨论、交流,提升了本区域组语文教师整体素质,更新了教师们的语文教育观念,转变了组内语文教师的 教育思想,并树立”教研立教”的思想意识。组内教师积极探索高 效课堂教学模式,推广了思源实验学校的“八引七环教学法”,也 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反思本次区域教研组的教研过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些许不足。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我们还应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还要善于发现我们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更要想办法利用集体的力量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智能制造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智能制造方向)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智能制造方向)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三年制中专 一、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 1.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教职成[2009]2号) 2.《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原则意见》。 ——(教职成[2009]8号) 3. 《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 ——(教职成[2000]1号) 4. 《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04]10号) 5.国务院于2005年10月28日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机电技术应用(智能制造方向)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自动化设备的操作与编程,产品质量的检验,自动化设备的管理、维护、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

(一)专业知识 1. 了解合同法、刑法等基本法律知识; 2.掌握应用写作方面的基本知识; 3.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 4.了解基本的体育锻炼、个人养生知识; 5.掌握信息检索、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6.掌握基本电工知识; 7.了解常见电子元器件知识; 8.掌握电子技术的常见电路基本知识; 9.掌握基本的光学知识; 10.掌握机械制图、机械装配的基本知识; 11.了解自动化原理知识; 12.了解自动化加工工艺知识; 13.掌握电气控制基本知识; 14. 关注自动化应用技术的动态情况。 (二)职业能力 1.具备熟练完成求职简历、总结材料等应用文方面的写作能力; 2.具有基本识图能力,并能利用计算机进行绘图; 3.具有各种常见的工业用中小功率固体和气体自动化器装配与调试能力; 4.具有操作常见工业用自动化器进行自动化加工的能力; 5.具有识别常见金属材料的能力;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可行性研究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可行性研究 一、专业开设的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得以快速发展,愈来愈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愈来愈多的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年向非农转移,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为了顺利的承接大规模的人口转移、变人力资源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国家将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摆到了整个教育发展的优先位置。 顾名思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工业化进程培养大批学有所长的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开发的深入,伊犁州已成为国家能源重点开发基地,现已有数十家国有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集团入驻伊犁,专业技能人才每年缺口达万人以上。 我们的企业从全局看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仍然存在相当的差距,其原因,一是缺乏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二是缺乏大量真正经过系统的机电技术学习培训的专业的技术工人。专业人才的匮乏,不仅制约着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对内地、对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都造成诸多困扰。据专家预测,21世纪我国机械电子加工业的发展需要数以亿计的技能人才。而从现实情况调查来看,机械电子加工业目前缺额最大的不是从事规模设计、产品研发的高端人才,也不是从事经营和行政管理的中级技术人才,而是占岗位需求量90%左右的只需中专学历的技能型人才,即蓝领工人。 综上所述,开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培养大批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车工、钳工、电工、焊工、机修工、制图员、数控操作员的任务势在必行。 二、专业开设的必要性 1、机电行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批专业的技术工人。 机电行业是中国工业现代化的龙头,其产品门类多,涉及的领域广,使用的技术复杂而先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数字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机电生产和服务企业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机电产品的加工和销

课程设计模板

《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黑体,三号,居中,段前段后0,1.5倍行距) (课程基本信息:黑体,五号,左对齐,段前段后0,1.5倍行距) 课程名称:生产实习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分:2 学时:40 (其中:理论学时: 0 实践学时:40 ) 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版本:2016.0 一、课程简介(一级标题:黑体,五号,首行缩进2个汉字,段前段后0,1.5倍行距)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二级标题:黑体,五号,首行缩进2个汉字,段前段后0,1.5倍行距) 1.(三级及以下标题:宋体,五号,首行缩进2个汉字,段前段后0,1.5倍行距)(正文:宋体,五号,首行缩进2个汉字,段前段后0,1.5倍行距) 2. …… 说明:1. 课程目标是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在本课程上的具体体现,将相应指标点结合本课程具体情况进行一对一描述; 2.除了本课程强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之外,也可适当增加本课程能够(弱)支撑的指标点对应的课程目标,尤其是强支撑指标点较少的课程应适当增加,并在表1的“达成度”栏备注“弱支撑”。弱支撑的课程目标在教学大纲第五部分“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中可以不体现。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说明:需描述出本课程支撑所属专业“毕业要求”的指标点和达成度,参考表格如表1

所示。 表1 本课程对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样表)(表头:黑体,五号,居中,段前段后0,1.5倍行距) (表体:宋体,五号,左对齐,段前段后0,单倍行距)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实习教学 (说明:实践类课程描述实践教学内容。) 1. 单元1: XXXXX (1)教学目标 (说明:描述该单元教学目标,明确该单元支撑的课程目标。) (2)教学内容及要求 (说明:描述该单元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2. 单元2: XXXXX (二)其他要求(可选) 四、教学安排与方法 (一)教学方法 (说明: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设计等提出的其他要求。) 表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海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doc

海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Maritime Safety Administration Major)专业代码:120408T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一、专业定位 海事管理专业是适应国际经济全球化、服务于海运行业而设立的综合应用型本科专业。本专业按照学校确定的“培养交通事业一线有成长力的工程师和管理者”的办学定位,以交通运输工程理论和管理科学领域理论为基础,以国际化、综合性为发展方向,培养适应航运企事业单位,熟悉海事管理及船舶与货物经营管理的生产第一线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航运企业,培养具备爱国与敬业精神,具有海事管理、航运管理、船舶与货物经营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海事管理、航运业务、海事法规、货物操作、船舶管理等基本理论,接受航海技术、航运管理实务、货物运营操作的基本技能训练,具备经营管理能力、货物运营调度能力和国际化竞争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一)知识要求 1、航运业务与海事法律,熟悉国际及国家关于水上安全管理、船舶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港口贸易和船舶防污染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船舶管理领域的基础科学理论,熟悉船舶管理的实践知识和技能,具有海洋环境保护、安全和服务观念,了解相关的科技发展动向。 3、货物运营事务处理的相关知识,熟悉处理船、货运营流程,具备船舶、货物调度运营能力。 4、船舶经营管理相关知识,熟悉船舶管理技能,具备船舶事务处理及管理能力。 5、了解基本的军事和国防知识。 (二)能力要求 1、具有船舶营运管理基本技能,了解船舶及主要设备运转原理,熟悉海洋环境保护、船舶及船员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 2、具有能在国内外航运企业从事船舶生产管理、船舶营运组织、分析处理船舶运营管理问题的能力。 3、具有从事货物报关报检、事务处理及航运信息管理能力,熟悉货物损失处理流程,了解评估、定损流程。 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具备解决船舶及货物运营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专业技能。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指导思想 结合学校“就业导向、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标准要求,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密切跟踪地区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跟进行业技术的发展,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先进实用的技术,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可行性论证 1、根据中等业教育的特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树立服务意识,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灵活教学机制。积极进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适应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 2、地处山区欠发达地区,发展想实现农业以及工业的现代化,关键取决于一大批既能适应时代特点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实用型电子技术应用人才。因此,在我省发展职业教育更是迫在眉睫,需向社会培养大批中等电工电子专业人才也是首当其冲的。 3、就业前景可观 京津冀地区电工电子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各类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急需增加,这给我校发展电工电子专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挑战。 三、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 (1)人才定位 培养出一大批能从事电子产品、机电维修,电气安装等专业产品的设计、开发、制作、安装、调试、维护和技术管理的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 (2)专业特点 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理论课程;技能实训课程与职业道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