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教案

《小学教育学》教案
《小学教育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含义与要素

(一)教育的含义(对教育概念的理解)

双重含义——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

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维品德的活动。其外延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学校教育是核心。

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即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无论是从广义还是从狭义的角度认识教育,它们都共同指出,教育是一种影响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核心含义,也是教育的根本特征。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

2.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

3.教育影响: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

包括了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二、教育的起源(五种观点)

(一)神话起源论

观点:教育跟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评价:不正确。

(二)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利托尔诺(法)、佩西·能(英)

观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评价: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否定了教育的神话起源论,其开创性值得肯定。但完全否认了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这是缺陷。

(三)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孟禄(美)

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评价: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一面。错

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生活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

(四)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马克思主义者

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社会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评价: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没有社会再生产的要求,教育也就无从产生。所以,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依附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需要的。前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大都认同这一观点。

(五)交往起源论

代表人:叶澜(中)

观点: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

评价:强调了对教育起源的研究不仅只停留在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进行演绎推理、满足于认识一般的水平上,而力求通过特殊来验证一般、丰富一般。

三、教育的发展(简述教育发展的历程)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 教育未从生产社会中分化出来,具有非独立性;

2.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

3. 教育对象没有等级区分,教育无阶级性。

(二)古代教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1. 产生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2. 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3. 教育内容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内容封闭保守,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4.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

5. 积累的丰富的教育经验,获得了初步的科学教育知识。

(三)近代教育

1.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2.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 教育与宗教分离,教育走向世俗化;

4.创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5.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四)现代社会

1. 教育加快民主化进程;

2. 教育与生产劳动日趋结合;

3. 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和开放;

4. 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5. 教育形式和手段发生重大变化;

6. 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

7. 终身教育体系在逐步构建。

第二节小学教育

一、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早期学校化小学教育的概括

小学教育的早期学校化教育阶段,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与“权利”等方面都具有共同的特点。

教育目的:象征性的形式目的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功用性的实用目的不被重视。

教育内容:经过精心编排和组织的典籍成为主要课程。

孔子的“六艺”;西方的“七艺”

教育方法:格外重视识记和背诵,具有刻板性和专制性。

教育权利:统治阶级大权在握,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二)近代小学教育的发展

1.近代西方教育的发展

(1)小学教育基础化

(2)小学教育的公立化与法制化

(3)小学教育对象普及化

(4)小学教育内容世俗化

2. 近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1)变革旧学制,创立近代小学

(2)改革普通教育及其课程体系,初建小学教育体系。

(三)新中国小学教育体系的建立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二、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

(一)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

(二)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1.全民性

2.义务性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

3.全民性

四、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

(一)在身体素质上的启蒙作用

(二)在学习知识上的启蒙作用

(三)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

第三节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小学学校教育工作者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增强教育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二)有助于小学教育工作者增强专业素养,提高教育的热情和效率

(三)有助于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四)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方法

(一)要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来学习教育学

(二)博览与精思相结合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

第一节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一、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二、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1.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2.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3.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学的组织形式

三、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1. 文化观念影响着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 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3. 文化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的先进程度和性质

四、人口对教育的制约

1. 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影响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2. 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3. 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的政治功能

1. 教育能培养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 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社会政治民主

3. 教育可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力量,促进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1.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2.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 教育是发展和创造新的科学知识的手段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1. 教育可以保存和传递文化

2. 教育可以传播和普及文化

3. 教育可以发展和创新文化

四、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可以控制人口的数量

2.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的质量

3.教育可以改善人后结构,促进人口流动

第三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文化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征,这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

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人发展的概述

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二、人的发展的特点

(一)人的发展具有特殊的自然性

(二)人的发展具有社会性

(三)人的发展具有文化性

第二节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一)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使人的发展成为可能

(二)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阶段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因素

(一)环境影响着遗传可能性能否得以实现

(二)环境制约着儿童的发展性质和方向

(三)环境制约着儿童的发展速度和水平

(四)环境是造成儿童发展差异性的重要因素

三、教育因素

(一)教育是有目的的,克服了环境影响的自发性

(二)教育是有计划的,克服了环境影响的偶然性

(三)教育是有系统的,克服了环境影响的片段性

(四)教育是一种专业化的行为,克服了培育中的盲目性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推动儿童身心发展的动力

(二)儿童的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节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一、小学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求在教育中应注意因材施教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要求教育因势利导、顺应规律

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的结构:

教育目的反应了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它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规定教育“为谁培养人”和“为谁服务”,这是关于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二是规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关于教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

广义的教育目的和狭义的教育目的。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目标,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既有一定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区别。

(三)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二)选择功能

(三)控制功能

(四)激励功能

(五)依据功能

(六)评价功能

三、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1. 教育目的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

2. 教育目的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

3. 确定教育目的还受到一定社会的教育思想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4. 教育目的要受到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制约

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1.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其次还表现在人与社会交往中,是对社会关系总和的全面占有,也就是人有精神上、道德上、情感上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概括起来,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指人的智力、体力、道德、情感等方面都获得尽可能充分、自由、和谐和统一的发展。

2. 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切必要的物质条件;二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它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

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三、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三)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三节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

一、全面发展教育

(一)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德育

2.智育

3.体育

4.美育

5.劳动技术教育

(二)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的关系

“五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一育都有它特定的任务和作用,不能互相取代。各育之间紧密联系,互相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其中,德育为首,起导向和保证作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无产阶级政治方向;同时,其他各育则为德育的实施提供了条件。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只有将其寓于各育任务的实施中才有可能。

智育则为全面发展的各育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为其他各育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没有健康的身体保证,任何一种育的任务都不可能顺利完成。

美育和劳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和实施,美育是全面教育的升华;劳动技能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手段。正确的审美观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又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素质状况。而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更离不开必需的知识基础和技能,离不开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

注意事项:

1.全面发展不是少数人的全面发展,而是大多数人的全面发展;

2.全面发展不是均衡发展,而是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

3.全面发展不是不要个性的发展,而是和个性相统一的发展。

三、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素质教育的内涵,“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

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波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提高教育改革,真正实现“两全“的目标,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素质教育的基点就是通过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二)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1. 基本特点

(1)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2)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3)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4)素质教育的基础性、

2.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第五章教师和学生

第一节教师概述

一、教师职业的发展

二、教师的社会作用

1. 教师担负着传播人类文化知识的重要职能。

2. 教师是教育者,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

三、教师劳动特点

1.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2.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3.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4.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5. 教师劳动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四、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教师的专业精神

1. 教育信念

2. 专业态度和动机

3. 专业自我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

1. 普通文化知识

2. 学科内容知识

3. 教育学科知识

4. 实践性知识

(三)教师的专业能力

1. 教师的教学能力

2.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

3. 教师的科研能力

五、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第二节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

(二)学生是具有完整性的人

(三)学生是成长中的人

二、学生的时代特点

(一)主体意识增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二)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

(三)多元文化的冲击比较大

(四)受同辈的影响较大

三、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

四、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类型

(一)教师中心的师生关系

(二)学生中心的师生关系

(三)走向交往和对话的师生关系

二、现实中的师生关系冲突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

1. 民主平等

2. 对话合作

四、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掌握处理师生关系的手段与方法

1. 了解和研究学生

2. 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成长

3.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4. 提高教师自身魅力

第六章课程论

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

一、什么是课程

广义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全部经验,它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环境氛围的影响等。

狭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二、影响课程的因素——社会、学生、知识

三、课程的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四)显性课程与理性课程

四、现代课程理论

(一)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二)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三)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五、课程的文本形式

(一)课程计划

(二)课程标准

(三)教科书

第三节课程开发

一、课程目标的确定

(一)概念

(二)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

1. 学习者(学生)的需要

2. 社会生活的需要

3. 学科的发展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一)课程内容的含义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

1. 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2. 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

3. 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

(三)课程内容的组织

三、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定义

(二)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四、课程评价

(一)概念

(二)课程评价的类型

1. 按照评价功能,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 按照评价主体,分为内部人员评价和外部人员评价

3. 按照评价方法,可分为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三)课程评价的过程

第三节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一、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一)背景

(二)目标

1. 总体目标

2. 具体目标(六个方面的改变)

二、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结构

(二)课程实施

(三)课程评价

(四)课程管理

三、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

第七章教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是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为存在方式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二、教育的意义

(一)教学是传递知识经验、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二)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三)教学是进行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教学的任务

(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二)学习共勉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2. 发展学生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

四、当代教学的理论流派

第二节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二、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课程内容、教学手段

三、教学过程的特点

(一)教学是师生双边交往的活动

(二)教学是师生分享经验、共同发展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二)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三)传授知识与进行思想品德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四)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规律

第三节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一、教学原则

(一)定义

(二)教学原则体系

1.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2.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 直观性原则

4. 启发性原则

5. 循序渐进性原则

6 巩固性原则

7. 量力性原则

8. 因材施教原则

二、教学方法

(一)概念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1. 以语言媒介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参观法

3.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4.以自主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法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1.教学方法的选择

(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

(2)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3)依据学生的实际特点

(4)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

(5)依据教学的环境条件

2.教育方法的运用

(1)树立整体观点,综合运用教学方法

(2)坚持以启发式为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3)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

第八章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第一节教学的组织

一、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二)教学的其他组织形式

1. 个别教学

2. 复式教学

3. 导生制

4. 分组教学

5. 协作教学

6.现场教学

7. 开放教学

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1. 备课的内容

2. 备课的形式

(二)上课

1. 课的类型:单一课和综合课

2. 课的结构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3.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语言清晰

(5)组织有序

(三)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作业的布置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业的批改要坚持“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讲”的基本原则。

(四)课外辅导

重点是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五)学业成绩评价

1.作业

2.考试与测验

3.口试

4.学生成长记录袋

5.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

第二节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概述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可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二)教学模式的结构

1. 理论基础

2. 教学目标

3. 操作程序

4. 构成因素关系及策略

5. 评价

二、教学模式类型

1. “传递——接受”式

2. “引导——发现”式

3. “自学——辅导”式

4 “暗示——领悟”式

三、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

第三节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概述

(一)概念

(二)教学评价功能

1.导向功能

2. 鉴别和选择功能

3. 反馈功能

4. 咨询决策功能

(三)教学评价的类型

1. 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 根据评价所用的方法和标准,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二、课堂教学评价

第九章德育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内涵与本质

(一)内涵

(二)本质

德育的本质就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把社会的道德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并促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德育的功能

(一)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1. 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

2. 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求

3. 激发和促进个体智能的发展

4. 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二)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1. 德育的政治功能

2. 德育的经济功能

3. 德育的文化功能

三、德育的目标与任务

第二节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概述

二、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

(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培养过程,具有统一和多端性

1. 知情意行的关系

2. 统一性和多端性的体现

(二)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广泛性(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

1. 任何一种良好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培养教

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

2.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点滴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渐变过程。

3. 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长期存在。

第十章德育的组织与实施

第一节德育途径

一、德育途径概念

二、德育的基本途径

(一)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德育

1. 通过德育课程进行德育

2. 通过其他课程渗透德育

3.通过综合实践课进行德育

(二)通过班主任工作进行德育

1. 通过组织和培养班集体进行德育

2. 通过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德育

3. 通过协调性工作进行德育

(三) 通过各项教育活动进行德育

1. 少先队活动

2. 课外教育活动

3. 校外教育活动

(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德育

1.通过优化校园环境进行德育

2. 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进行德育

3. 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德育

4. 通过学校制度建设进行德育

(五)通过学校管理工作进行德育

1. 建立科学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德育工作

2. 抓好德育工作的常规化管理

(六)通过网络信息交流进行德育

1. 利用互联网信息的丰富性,弥补德育信息量的不足

2. 利用网络交流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第二节德育的方法

一、小学常用的德育基本方法

(一)说服教育法

(二)榜样示范法

(三)情感陶冶法

(四)实际锻炼法

(五)自我教育法

(六)品德评价法

二、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第三节德育评价

一、德育评价的概述

《教育名著选读》课程

《教育名著选读》课程说明 1.课程编号:(选修课) 2.课程名称:教育名著选读 3.开课专业:教育管理专业 4.开课时间:2009年2月——2009年7月 5.主持教师:马开剑 6.教学方式: 在教师推荐的教育名著范围内,学生个人自主学习和网上学习,自己进行泛读和精读。撰写读书笔记。 学习小组组织读书心得交流、学习活动。 7.总学时和学分:36学时,2学分; 8.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撷取在世界教育史有重大影响和学习价值的中外教育名人名著。在课程导师导读基础上,自主阅读,网上学习,小组学习讨论,参观学习,在泛读的基础上了解中外教育名人名篇的概况,有重点地精读相关篇章,写出读书报告。培养学员的读阅学习能力、分析、批判和创新能力(通常要求一个学分撰写一篇读书报告)。 9.推荐名著 经典专著: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哲学导论》,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年版。 2.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修订版),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施良方著,《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泰勒著,施良方译,瞿葆奎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2000年。 6.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中央教科所,《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重印)。 8.中央教科所,《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上、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重印)。 9.中央教科所,《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人的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重印)。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在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96年。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13.柏拉图《理想国》 14.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15.卢梭《爱弥尔》 16.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17.斯宾塞《教育论》中《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18.《被压迫者教育学》 19.巴格莱《要素主义者的纲领》 20.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里学》

教育学考研小学教育专硕备考分析完整版

教育学考研小学教育专 硕备考分析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教育学考研——小学教育(专硕)备考分析 【小学教育专业简介】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语、数、英)小学教师及教育科研、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小学教师职业,比如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老师等等,也可以从事学习管理师、教育咨询师等,尤其在北京,小学教育专业就业前景很好。下面我为大家分析一些重点院校小学教育的招生情况,希望给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重点院校备考信息】 一、小学教育专硕重点院校近两年招生情况 (一)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992小学教育综合) 参考书目: 特殊说明:(2016年及其之前北师大专硕没有招收小学教育,2017年第一年招生没有给出参考书目) 2017年北师专硕增加招收小学教育专业,人数30人,没有给出参考书目,考察的是992小学教育综合。 (二)南师大小学教育(825小学课程与教学) 2017年参考书目: 825小学课程与教学: 《小学教学论》,刘树仁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复试:参考书目?无 2016年参考书目: 833小学课程与教学: 《小学教学论》,刘树仁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复试:参考书目?无 南师小教,2017年招生人数增加了6人,代码有所变动,由之前的833变为825,但是都是考察的是小学课程与教学,参考书目没有变化,同学们可以放心备考。需要强调指出的是:2017年南师小教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报考,与2016年不同的地方。 (三)首都师范大学小学教育(889小学课程与教学) 2017年参考书目: 889小学课程与教学:

小学教育学考试内容

小学教育学考试复习重点(二) 第七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识记: 一、几种不同的课程观:(1)课程是知识:是比较早、影响相当深远的观点,也是比较传统的观点。这种观点目前仍然是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强 调学习者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2)课程是经验:认为课程是从学 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 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强调和依赖学习者个性的全面参与及主动性、积 极性、选择性、感情、兴趣、态度等。(3)课程是活动:强调学习者是课 程的主体,注意学习者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 为中介实施课程。 二、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 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 排地。从目前而言,“课程是经验”的观念更加符合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发 展的需要。 三、课程论:就是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 领会与应用: 一、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间接经验 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学科课程,认为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 选择主要内容,组成不同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活动课程,认为课程应当是一 系列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学生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 问题,发展能力。两种主张都有积极和消极因素。既不能把学科课程当作唯 一的课程类型,也不能把活动课程作为课程主体,在我国小学课程的传统中 学生的直接经验是相当缺乏的。因此如何在小学课程中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将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2、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课程究竟是给学生知识还是发展学生的能力?教育史上曾分为两派,一派是 形式教育派,强调课程以训练学生能力为主;一派是实质教育派,强调课程 以传授知识为主。两种主张都只看到了问题的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知 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3、分科与综合的关系: 这是当代课程研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古代或早期的课程是以整体、综 合为特征的,近代课程是分科的。分科课程发展和相对成熟后表现出来的弊

小学教育学(黄济)

第一部分 有关说明 一、关于考试目标的说明 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课程标准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明确考核目标,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更有目的地自学教材;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其中“应用”层次,可以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两个层次。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识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其中“简单应用”是指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应用学过的一、二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而“综合应用”是指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复杂的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关于自学教材的说明 教育学考试推荐使用的教材是: 2001年7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黄济、劳凯声、檀传宝主编的《小学教育学》。 三、自学方法指导 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现代教育学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自学应试者应首先系统地学习各篇章,识记基本概念和名词,深入理解教育学地基本理论和原理,熟练掌握基本方法;其次,要把握住各篇章的联系;再次,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学习重点章节。 教育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自学者应能通过自学,将所学教育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关于命题考试的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课程标准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确定考试范围和考试要求,不得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核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15%,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5%,综合应用占20%。 3、本课程考试试卷一般采用的题型有: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或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等类型。 第二部分 绪论 第一节教育学产生与发展 识记: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领会: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还没有成为独立学科,其作为教育思想常同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此间的教育专著是《学记》、《雄辩术原理》等。 《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二、教育学的形成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批教育专著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形成了独立的科学。其中,夸美纽斯在1632年写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于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杜威发表的《学校与社会》,强调“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从做中学”等教学原则,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课程”。 三、教育学的科学化阶段: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代表作有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和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华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学原理冲刺背诵笔记,黄甫全

请举例说明你对校本教育研究能力的理解,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培养自身的校本教育研究能力。 (一)校本教育研究能力是指教师在研究中改变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正确的研究观点,其研究轨迹是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在循环往复中不断深化认识,形成符合教育规律的能力。 (二)如何培养自身的校本教育研究能力 (1)树立研究的意识。 (2)掌握研究的一般方法 1)帮助教师学会研究课题的选择:①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局选题;②立足于本校实际选题;③立足于个人特点选题;④教师可以就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炼出科研课题,把选题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2)帮助教师认识研究的价值取向:①校本教育研究要着眼于解决学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②校本教育研究要着眼于解决学校的发展;③校本教育研究要着眼于解决学生的发展。 3)帮助教师确立校本教育研究的实施方式:①合作型研究和独立型研究相结合,以独立型研究为主;②引进型研究和独创型研究相结合,以独创型研究为主;③系统持久性研究与灵活机动型研究相结合,以灵活机动型研究为主。 4)帮助教师掌握校本教育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5)帮助教师领会校本教育研究过程:①研究过程要与教学过程相一致,便工作边研究,研究为工作服务;②重视对成果转化过程的把握。 6)帮助教师学会校本教育研究的成果形成和鉴定标准。 (3)帮助教师遵循校本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1)研究要以学校为本:①研究要从学校实际出发;②研究要保证学校的长远发展;研究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2)研究要以教师为本:①研究要考虑教师实际;②研究要考虑教师的成长特点 3)研究要以学生为本:①校本教育研究要以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前提;②研究要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如何创新以心理逻辑为主导的活动准则,请举例说明。 小学教育活动中开展心理逻辑优势: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各方面能力尚未成熟、未来发展尚未确定的小学生,教育活动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将要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乐于接受的内容,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学习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能力的发展,进而为以后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心理逻辑主导的活动准则: 1)树立心理逻辑主导的活动意识: 2)①关注小学生的心理,一方面是关注小学生的注意、记忆以及思维等认知领域的特点,另一方面是关注小学生独特的个性心理品质,比如兴趣、意志、情感等方面的特点。 ②顺应小学生的心理。教师对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设计,必须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利于学生能动地进行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获得新知识的意义。 ③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教育活动在顺应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还应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心理的有效发展。2)创新心理逻辑主导的活动方法:开展教育活动需需要灵感点燃,需要想象驰骋,需要创新追求,同时,灵感,信心也来自于不断的模仿和持续的思考。

小学教育学知识点大全

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建立,又称制度化教育。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时期产生的人类早期教育。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古代中国教育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4、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创办私学,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仁”为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他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科学技术的传习。

小学教育学知识点

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学活动、揭示教学规律的科学 2.世界上最早的极爱专著《学记》、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古罗马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捷克的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德国康德使教育学在大学里开设。 3.教育学的作用:a使学习者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指导教学实践b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鉴别能力c使学习者巩固专业思想,献身教育事业 4.学习教育学要注意: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C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D注意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 5.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6.按社会形态来划分教育:A原始社会教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E社会主义 7.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A生产性B民主性C科学性D革新性 8.我国现代教育的指导方针:A贯彻“三个面向”B实施科教兴国C推进素质教育 9.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A在身体素质方面B在学习知识方面C在思想品德方面 10.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A全民性B义务性C全面性 11.学制:把学校教育机构联系、统一和协调起来,形成一个幼儿、青少年、成人教育纵横贯通,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的一体化学校教育机构网,即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 12.西欧12-13世纪有平民教育,我国20世纪才有教育。中国史上第一个学制系统产生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演学制”。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揆卯学制”是第一个

正式实施的学校教育制度。192年颁布“壬戍学制”,沿用到新中国成立,该学制首次规定的中小学六三三分段,至今还被广泛采用。 13.我国现行学制:A幼儿教育(幼儿园)3-6岁幼儿B初等教育,主要是全日制小学教育,6-7岁儿童入学中等教育,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D高等教育,全日制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专科院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学校 14.学校与企业的区别: A设置目的不同 B调节手段不同 C与政府关系不同 D产出不同 15.学校公益性的2个表现: A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B教育必须与宗教实行分离 16.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撑起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17.学校文化从形式看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18.学校制度文化分为:传统。、仪式、规章 19.学校传统:在学校中,师生关系、领导关系、读书风气、考试风气、交往时的词汇、语境、逻辑、价值态度、上课方式、应试方式等经过实践的积淀都有可能形成某种传统。 20.学校规章:学生守则、教学规范、学校工作常规 21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 D)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2.世界上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C )。 A.苏霍姆林斯基 B.杨贤江 C.凯洛夫 D.赞可夫 3.提出德育的体谅模式的学者是(B )。 A.科尔伯格 B.彼得?麦克费尔 C.班杜拉

4.下列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D )。 A.柏拉图和霍尔 B.柏拉图和华生 C.霍尔和洛克 D.洛克和华生 5.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D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的说法反映教师的劳动具有(D )。 A.连续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7.下列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将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的教育家是(C )。

B.布鲁纳 C.斯宾塞 D.赫尔巴特 8.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理鼓着气坐下了。这位教师违背了(D )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9.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A )。 A.说服教育法 B.示范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0.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C)。 A.成立了班委会

张乐天第二版版教育学

名词解释: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便把受教育者培育成适合社会需求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终身教育: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总和。 人的发展:指人的身心全面、协调、积极变化的趋势,是个体持续的、规律性的、前进上升的变化过程。 生物起源论:其认为教育起源于生物的本能和冲动,动物和人一样,生来就有一种由遗传而得到的潜在教育。 遗传素质: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体质结构和神经系统方面的解剖特征,其中脑的机能特征尤为重要。 教育目的:是社会所要早就的个体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 素质教育:从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长远目标出发,以提高受教育素质为根本目的,引导受教育者素质为根本目的,引导受教育者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教 育。 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科学。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类学校的教育系统。 简答题 1.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与精神实质是什么?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2.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3.三个面向的思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2.坚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 3.坚持社会培养“劳动者”或“建设者” 4.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途径 2.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重要条件有哪些? 一:人具有可育性和对教育的需要性 二: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三: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四:优化教育资源 五:主动协调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影响

最全小学教育学(含答案)

《小学教育学》配套练习题库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学: 就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得科学。 二、填空题: 1、古代得教育思想常常就是同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得。 2、世界上最早得教育专著,应就是中国得《学记》。西方最早教育专著当推古罗马昆体良得《雄辩术原理》, 但它们尚不具备比较完整得教育学体系。 3、最早得具有比较完整体系得教育学著作就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1632 年写成得《大教学论》。 4、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1806 年发表得著作《普通教育学》被认为就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得教育学著作。 她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教育目得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教育方法论。 5、教育学发展得“源”在教育实践。 6、我国当代教育学发展得总趋势就是多样化。 7、我国当代教育学学科发展与教育改革面临得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改革传统教育得思想与模式,实事求就是地 肯定其积极因素,批判其消极因素。 8、教育学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占重要得位置,就是基础学科与

必修学科之一。 9、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就是与师范学校得设立同时进行得。 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得教育主张出自我国古代伟大得教育家孔子,她得言论散见于《论语》一书。 11、教育学就是在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这种互动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得。 三、选择题: 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得以( ABC )为中心得“三中心”教学模式,对近代世界各国得教育理论与 实践有着深远影响。 A、教师 B、书本 C、课堂 D、学生 2、以下属于美国教育家杜威得教育观点或教育思想得有: (ACDEF )。 A、教育即生活 B、教师中心 C、儿童中心 D、活动教学 E、社会即学校 F、从做中学 3、教育学得发展,反映了( ABCD )。 A、当代社会与科技发展向教育提出得要求 B、现代科技手段得应用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所起得巨大推动作用 C、现代社会对人得发展研究得深入 D、教育学与其她学科关系得发展日益密切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指导评价说明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指导》课程教学设计评价的补充说明教学评价: 百分制 一、考勤: 10分 二、平时表现: 20分( 超过20仍算20分) 三、每班每个小组进行小组冠名及LOGO并撰写意蕴8分, 优秀组全体加2分 四、每人评价她人作品1次0.5分。 五、上课发言1次2分, 什么都答不出不记分。 六、教学成绩: 小组课堂汇报, 或教学内容或校本课程设计方案或总结评价汇报10-20分。( 优秀组全体加2分最高10分) 七、作业成绩:( 最高50分) 单个人: 1次学习日志5-10分, 1次模块自主学习札记5-10分。 小组: 1份校本课程设计 20-30分 优秀个人或小组加5分。 最后每个人总分数由小组长、助教和老师共同给出。 注: 第三、第四模块按网络合作活动学习法来教学, 请同学们配合。 补充说明: 一、小组课堂汇报, 2-4次其内容能够是在校学生关于后2

模块的教学内容, 也能够是所有组校本课程设计方案ppt的说明 讲解, 或是总结评价及学习收获汇报。 二、学习日志1次( 可任选1次写, 如果写2次另加2分, 满 分10分) 第1次学期初的引导型日志问题 1、您开学前对《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有多少了解? 2、您认为开设《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指导》课程对小学教师从教 有意义吗? 表现在哪些方面? 3、经过前2个模块学习, 你对《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有了哪 些新认识? 4、您期望我们课程的教学方式能对您的学习和研究带来哪些帮助? 为什么? 5、您希望并建议我们的课程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为什么? 第2次学期末的总结日志问题 1、您对自己在《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和指导》的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满意吗? 您自己已经具备了哪些小学课程开发素养? 2、如果学校让你组织开发一门校本课程, 你将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 3、您现在在《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指导》的知识、理论与经验 方面, 非常疑惑的难题还有哪些? 4、经过学习, 你认为自己在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思

教育学参考书目

教育学参考书目

一、“教育学原理”部分: 1、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学科学出版社 3、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4、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6、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7、《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8、《教育原理(修订版)》,孙喜亭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9、《教育原理》,袁振国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0、鲁洁,《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11、郑金洲编写的《教育通论》 二、教育心理学部分 1、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2、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冯中良、伍新春等编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4、《教育心理学》(教育分支学科丛书)吴庆麟,人民教育出版社 5、《教育心理学》,瞿葆奎,人民教育出版社 6、《教育心理学》,张春兴,浙江教育出版社 7、《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8、《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皮连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9、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三、中外教育史部分 1、王炳照等编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孙培青编著,《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4、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袁振国主编的《中外教育史》 四、教育研究方法部分 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2、袁振国编著,《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秉德编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4、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 5、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学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 6、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标黑体字部分为重点推荐书目。在完成这些教材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翻阅其他书目的知识以扩展知识面和扩大知识储备。

【免费下载】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概述本章学习建议您关注以下问题:两个核心概念:课程与教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课程与教学论的逻辑起点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影响较大的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流派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与方法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内涵及其发展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下属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根据学科自身发展趋势和小学教 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对课程论、教学论两个相对独立学科整合的 产物。一、两个核心概念:课程与教学一课程的内涵 1.课程概念的词源分析唐朝孔颖达:“以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也。”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里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句。《辞海》:①功课的进程;②教学的科目。《中国大百科全书》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 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年)一文中。课程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而来的,有两个义项:跑道和奔跑。前者重点在“道”,名词,引申为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的安排。后者重点在“跑”,动词,引申为学习的过程。 2.学者们对课程的定义⑴美国的蔡斯则列举了 6 种有代表性的课程概念:课程是学习方案;课程是学程内容;课

程是有计划的学习经验;课程在学校领导下“已经获得的”经验; 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的构造系列;课程是(书面的)活动计划。⑵我国学者施良方也归纳出了 6 种典型的课程定义课程是 教学科目。课程是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课 程是学习经验。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是社会改造。 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Goodlad)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面提出课程 可分为五个层次①理想课程 ②正式课程③感知课程 ④运作课程 ⑤体验课程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中的定义:“所谓课程系指在学校 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 二教学的内涵1.教学概念的词源分析 “教”、“学”二字联为一词最早见于《书??商书??说命》《学记》开篇“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 里“教学”一词具有教与学双方活动的意思,其含义大体与“教育”一词相似。 2.教学的定义从词语含义上看,教学通常有4种不同 的指称和用法: 从“教”的意义上使用教学是传授知识和技能(邓金,1989)指称“学”的教学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掌握知 识过程中发展能力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 想品德(陈桂生,1997)指称“教”与“学”协同活动的“教学”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叶澜,1991)在“教 学生学”意义上使用的“教学” 教学过程就是由教师控制的,教就 是教学生学,教师的教是教学系统中的高层次活动,学生的学是教

最新教育学(小学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教育学考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建立,又称制度化教育。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时期产生的人类早期教育。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古代中国教育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4、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创办私学,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仁”为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他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科学技术的传习。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学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同化 2.最近发展区 3.心理理论 4.心理年龄特征 5.同一性 二、选择题 1.根据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小学生正面临()心理危机。 A. 信任对怀疑 B.勤奋对自卑 C.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 D.亲密对孤独 2.“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论”是谁创立的?() A. 维果茨基 B. 皮亚杰 C. 斯金纳 D. 马斯洛 3.“如果给我十几个健康的婴儿,我可以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训练成医生、律师或是乞丐,无论他们的出身及种族是什么。”这个论断说明了()。 A.遗传决定论 B. 环境决定论 C.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 D.自我决定论 4.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 A.形成了守恒概念 B.自我中心 C.能够进行的逻辑推理 D.具有简单的反射活动 5.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小学阶段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临床法 B.测验法 C.产品分析法 D.实验法 7.自我同一性理论是()提出来的。 A.弗洛伊德 B.华生 C.安斯沃斯 D.埃里克森 三、简答 1.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3.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机制。 四、论述 1.简述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2.简述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 几个3岁的孩子在一起玩捉迷藏。其中的一个孩子将自己的头蒙在被子中,而整个身子都露在外面。但是,他相信自己藏得非常好,小伙伴是不可能看到他的,因为他自己看不到他们。请你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用什么理论或观点可以解释孩子的这种想法?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同化:同化是指将周围的环境因素纳入到机体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图式。 2.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介于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认知任务与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够完成的认知任务之间的差距。 3.心理理论: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归因,并据此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的能力。 4.心理年龄特征: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的质的特征,就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它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

电大《教育学》(第二版 柳海民主编)案例分析题目及参考答案

电大《教育学》(第二版柳海民主编)案例分析 案例1: 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有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问题: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 参考要点: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P.77-78 案例2: 从2001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了一贯的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评价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 问题:你怎样看待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请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谈该项改革。 参考要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废除百分制,使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用"等级+特长+评语",因材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P.206 案例3: 下面一个事例教师会经常遇到,如果处理不好,教师会陷入尴尬境地。“上课说话,为什么不注意听课?出去”,老师对一位学生发出严令。这位学生没有出去,“听见没有,叫你出去”,老师加重了语气,学生仍不出去,老师奔下讲台,冲到学生眼前,用力往外拉,学生死命拉住桌子,眼里含有敌意,全班学生看着这位威严的老师,老师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问题:分析上面案例中教师的做法。如果你是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解决? 参考要点:上述老师之所以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还没树立起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所达成的有效果与有效益的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理念,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不是“独角戏”,在教学时要满足学生情感、认知和升学的需求,让学生具有最稳定持久的学习动机,才是有效益、有效果的教学。反言之,在实际教学中,不管教师教得多么卖力、多么认真、多么辛苦,也不管学生不愿学还是学不会,只要学生没有取得“预期

广东精品课程

广东省精品课程 小学教育学 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七章小学教育环境教学器材 与工具 网络、视频展示仪教学时间共8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例如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等层次): 1.识记:教育环境、教学环境、学习环境、校园文化、隐性课程、教学环境优化。 2.了解:校园文化的类型;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网络隐性课程的特点和类型。 3.理解: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内容;教育环境、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内涵;教学环境设计的原则、优化途径与方法。 4.应用:考察一所学校或一个教室的教学环境,分析其要素、结构和特征,评估其长处和不足,并尝试提出优化策略。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了解和掌握小学环境的概念及其内涵,掌握构成教育环境的层次和类型;2.了解校园文化的概念及其内涵,理解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小学教育的重要性;3.了解隐性课程这一概念,同时懂得如何开发和应用隐性课程; 4.了解学习环境的概念与内涵,掌握其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是了解和掌握“校园文化”和“隐性课程”的概念及其具体运用,教学难点是理解和把握“学习环境”的概念及其内涵。

教学过程设计(要求阐明对教学基本内容的展开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讨论、作业布置): 第一、二课时 一、导课 欣赏一段视频:环境优美设备一流。 请思考:环境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二、新授 1.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要求每个同学在小组内都要发言。 (教师提示讨论技巧:小组讨论时,尽可能以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且注意做到层次分明,比如:在陈述理由时,可以适当采用第一,第二等增强表述的层次感,让听众听得更加清楚明白。并且,注意打草稿,列提纲,从而保证表述的层次感与逻辑性)。 2.小组代表汇报本组观点。 3.师相机点评。 4.头脑风暴:假如现在给你一个改善我们自身的教育环境的话,你会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并采取相应措施呢? 5.小组讨论,要求至少汇报出三个方面。 6.在小组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分析整理得出: 教育环境(广义教育环境和狭义教育环境)(教育环境可转换为教学环境、学习环境) 广义上,教育环境包括了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社区文化、家庭条件以及亲朋邻里等等,因为所有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都制约和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成效。而狭义上,教育环境限定于学校教学活动,指的是学校教学活动的时空条件、各种教学设备、校风班风和师生关系等等。 值得强调一下,这一定义主要是从微观视域考察的教育环境所指,因此,在课程与教学探究层面,它又称为“教学环境”或“学习环境”。 7.小组讨论:教学环境的特点会有哪些? 教育性、可控性、纯化性和开放性。 8.教育环境所涵括的面很广,内容也很丰富,如果现在有所学校邀请在座的各位来做一份教学环境的设计方案,你们该从哪里入手呢?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做好这份方案,我们从小学教育环境的文化本性出发,将当代小学教育环境分为实体性教育环境和功能性教育环境,而实体性教育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宿舍环境、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功能性教育环境则包括生理环境、心理环境、物质环境、交往环境、符号环境和活动环境。 9.小组合作活动学习: 请根据已有的理论,各小组均提出一个改善我们现有教学环境的计划书。 10.小组派代表做简短的交流。 11.案例分析: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 12.思考并讨论: (1)你觉得目前中小学环境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2)用上述规定来保障中小学教学环境的好处在哪里?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规定呢?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_黄人颂

考大题(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和发展) (第三章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第四章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 (第六章幼儿园的游戏) (第七章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活动) (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第十章中幼儿园的家长工作)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和发展 第一节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专门研究从出生到六岁前儿童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学前教育泛指初生至6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二教育(全民教育、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是21世纪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三学前教育价值:基础性(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先导性公益性 四学前教育的性质:保育、教育、教学三者的整合 五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总结我国学前教育的经验,研究学前教育理论,引进国外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讨我国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为培养新生一代的基础教育做科学指导。 第二节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 一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学前教育学的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中 柏拉图——《理想国》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 亚里士多德——《政治论》胎教第一个作出年龄分期的尝试 昆体良——人的教育应该从摇篮开始 二萌芽阶段(16世纪后)在一些教育论著中,包括有对学前教育的论述,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洛克——英国——《教育漫话》(第一部体/德/智育分为三部分) 卢梭——法国——《爱弥儿》 福禄贝尔——德国——《人的教育》 这些著作的学前教育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出热爱儿童,尊重儿童,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个性的观 点 主张学前教育应该有特殊的内容和方法;反对把儿童看成是天 生有罪的人或是小大人,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个性的旧教育。 2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 认为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 如果用适当的教育加以培养,就能使儿童一切内在能力和谐地 发展起来。 3系统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 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提出家庭是一所母育学校, 母亲便是主要的老师,对一至六岁儿童进行学前教育,并详 细论述了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4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 发展感官,获得直接经验,并提出直观的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