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笔画简述

中国工笔画简述
中国工笔画简述

(一)铅笔稿

起稿之前,首先对所画对象进行一番剖析。这一点很重要,可以说是一幅画的起点,关乎成败大局。先要体会一下对象传达给你的第一感觉是怎样的:是天真活泼、艳丽多姿、幽雅清新,还是憨厚朴实;是忧郁、喜悦、阳刚、温柔,还是小巧玲珑、粗壮健美等。这是一幅画的基调,把握住这一点才可能准确地表现出对象的风貌。

接下来统观模特儿的整体形态关系,注意观察对象的外形。外形决定模特儿的整体动态,所以把握好模特外形将有利于构图布局。还有模特儿的哪部分与众不同、最有特点,哪部分最吸引你,这是你以后着重刻画的部位,应牢记始终。

以上所述是动笔之前如何正确地观察分析模特儿。这一步是眼与脑的结合。画家的眼睛应具有概括能力、对比能力和分辨能力。只有准确地看到,才能正确地表现。所以,要随时训练我们的眼睛、培养我们的眼睛,眼高才能手高。

把以上所看到的及所想的用概括的线条画几个小构图。也就是说,把所画对象的位置、大小、左右高低、线条的疏密分布及纵横关系,用几种不同的形式勾画一下,进行比较,然后确定其一,这样就可以依此来起铅笔稿了。

起稿时铅笔不宜太软,太软不容易深入。第一步从整体入手,用概括的线条把人物的动态、比例位置确定下来,注意各部位的倾向性及关系,把每个局部当成一个整体,注意它们的外形,可把其归纳为几何形,这样对捕捉对象的整体形态很有帮助,注意每个具体形间比例关系及相对位置。如头与肩、胳膊与胸、上下肢、头与手等具体形的比例及位置关系,把每个具体形相互比较,以确定其正确的位置和比例关系。把衣纹的来龙去脉、疏密关系确定下来。这一步一定要进行反复比较、修正,达到准确无误。

然后从上到下一次完成,基本程序如下:先画头再画双肩、然后是胳膊、手、胸、腰、臀、腿和脚依次画完。这种顺序有其一定的道理,因工笔画较意笔画要严谨,对形和线的要求很高,关键部位如有一线之差就会感到不舒服。从上往下推着画,可避免中间部分出现问题。如画完头就马上画手,如果头手之间的胳膊或胸出现比例问题,就得擦掉重画,手就等于白画,这样也就耽误时间了。衣纹的刻画要抓住最美的那一刻。对于某个局部最好一气呵成,不可这部分刚画一半,又去画另一部分。因为模特儿坐久了要休息,休息前后的衣纹有很大差别,不可能和原来的衣纹一样.还有衣纹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变动一条衣纹就要牵扯一组衣纹。

这样就得把画了一半的部分擦掉重新组织。这样反复改来改去,既延误时间又破坏你的第一感觉。所以看到既美又充分体现结构的衣纹,迅速捕捉住一次到位。这是起稿子寸既快又准确的方法。

铅笔稿完成后,再以整体进行调整,注意外形准确。接下来是局部刻画。先对头进行细部处理,注意线条的虚实关系处理。

1.头和手的刻画:

头是一幅画的重点,应着力刻画,一丝不苟。在整体形态准确和谐的基础上,抓住其细部特征,并强化之,使其更为生动突出。头部刻画重点在五官,因而对于五官的每个细节特征都不要轻易放过。眼睛是重点中的重点,它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所以要抓住最生动传神那一刻。画眼睛要注意上下眼睑及内外眼角的关系。上眼睑较下眼睑要实些,也就是上眼睑的线要比下眼睑粗些,内外眼角相交处不用接得太实。注意内外眼角的高低位置,黑眼球、瞳孔的大小及位置。注意眼睫毛和眉毛长势,千万不可概念化,不然会失去真实性,像粘在上面的。鼻子注意结构及形的变化,鼻头和鼻翼的关系。鼻孔千万不要勾成没有虚实变化的圆圈,注意线与面的结合,要给染颜色留有余地。嘴要注意唇中线的曲直变化及穿插关系,上下嘴唇的唇裂也要认真刻画。耳朵首先注意外形的起伏,然后再找里面的结构变化。头发根据结构及其本身的变化先分组,然后再一根根地提炼出来,用线要流畅。要注意头发

的长势及外轮廓的穿插透视关系。

手也是表现人物特征的重要部位,能反映出人的不同年龄、身份及性别。首先找出手的整体形态,手掌和手指的关系,骨骼的变化和关节转折关系,然后注意刻画手指甲的形,观察其长势及透视,不然和手指连接不起来,会很别扭。年青人的手不同于老年人,关节部位的纹理不宜过分强调。老年人的手可认真刻画一下关节部位的纹理变化,以显示其沧桑感。

头和手除了注意要提炼线外,也不要忽视明暗结构的变化,头部重点在五官,用明暗关系找出五官及周围微妙的结构关系,然后再找出整体的大的结构转折关系即可。这里只是借助明暗来体现结构,不刻意体现光线感,与西画的素描不同。

2.衣纹的处理:

衣纹的刻画首先一点切忌空、假。所谓“空”就是线条简单。不充实。初学时线条宁多毋少,不妨把你所看到的线条都画出来,然后再根据结构、主次及线条本身的形式美做减法,这样经过提炼所剩的线条也就不显空了。同时要注意细节的刻画,如衣服上的装饰或图案,以及衣服的缝合线(缝制衣服时形成的线),折叠线(折叠、熨烫衣服时形成的线)等等。这些线虽不是直接表现结构的线,但也能反映一定的结构转折关系,不可不画。它还能起到充实、丰富、活跃画面的作用,所谓“假”,是线条不能充分体现形体结构、空间,线条起始关系及来龙去脉不明确,衣纹是依附人体而形成的,它的疏密、始末及方向性都显示出人体的存在,每组衣纹的形成都有其自身的道理。例如,我们把人体的每一部分都当做圆柱体对待,衣纹始终围绕着圆柱形由前向后转动消失,衣纹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围绕圆柱这一主体而存在。明白了这个道理,再画衣纹就不至于盲目。再有应注意线与线之间的关系,不要画成既板又无空间的铁丝框框。其实每个衣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同其周围的衣纹有联系,它们相互生发.相互呼应,气脉相连。有凹下去衣纹必有凸起的衣纹与其相应,这其中有规律可循。怎样体现其关联性呢?要凭借线条的虚实转折,起收笔的方向性。因为衣纹是依附于人的体积结构而存在的,所以组织线条时要时刻注意其体积结构的变化,使每根线条都能明确地发挥作用。同时还要注意领口、袖口、裤脚、衣裙下摆边缘的变化,这些部位很典型地体现出圆柱体的感觉,是表现体积的重要所在。

3.线条的疏密聚散:

衣纹的疏密聚散是由人物结构、动态决定的。一般情况下,运动关节部分的衣纹密集些,如肩关节、肘关节及膝关节内侧,还有腰部屈伸的地方。虽说这几个部位是线条密集的地方,但由于所处结构位置不同,屈伸程度不一,它们的密集程度也有所区别,衣纹的疏密是相对应的,有疏即有密。有时为了追求一种大疏大密的形式美,可主动地增减一些线条,加大疏密的对比关系。这样,画面会更明快,更富于生机。线条疏密的运用不要机械,要根据画面需要灵活运用。如这幅《苗女肖像》(见右图),面部线条的洗练与饰物线条的密集就形成了一种很好的对比。

铅笔稿是一幅画的根本。虽然它只是用单线表现形体,但不能有空、平的感觉,应具有一定的体积感、空间感、质感和量感。这种效果要依靠线条的穿插、转折、虚实、疏密以及透视关系来实现。这阶段的铅笔稿必须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笔笔到位,线条的来龙去脉,起、收笔关系,线与线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等,都要表现得淋漓尽致。工笔人物画虽说工整细致,但也不能机械地描画,须经过提炼、取舍、主观加工处理。模特儿只是一个参照物,你要利用他(她)或改造他(她),要始终告诫自己不能让他(她)牵着你的鼻子走。

(二)落墨

1.过稿

纸与绢的选用:工笔画一般使用熟宣纸或熟绢。这种纸与绢具有抗水性能,吸水性能弱,适于反复渲染。纸有“冰雪宣”“蝉翼宣”则“清水书画”等,绢有“仿旧绢”“素白绢”两种,可根据画面所需选用。写生一般用“素白绢”为宜。由于当今绘画风格的多样,个人兴趣的不同,

选用不同质地的绘画材质也多了.有经过自己加工处理的棉布、亚麻布、皮纸等。这些材质的效果不同于熟宣纸和熟绢,别有一番情趣。

过稿就是把铅笔稿誊在熟纸或熟绢上,一般是用拷贝的方法过稿,就是把纸或绢蒙在铅笔稿上固定住,放在拷贝台上,用铅笔轻轻地把铅笔稿的线誊画在纸或绢上,勾描时用力不宜过大,能看清楚即可,铅笔痕迹过币会影响墨线的效果。如有勾描错的地方,可用橡皮轻轻擦掉,注意不要擦起毛。为了勾染方便.可把过完稿的熟宣纸空裱在画板上,这样画面平整,宜勾宜染。空裱方法:把纸下铺在画板上,用板刷轻轻刷湿或喷湿,把纸的四边涂上浆糊贴在画板上干透无皱即可。空裱宣纸所用画板应先裱一张厚些的白纸作衬、这张纸要实裱.就是把整张纸的;—面刷满浆糊贴在画板上刷子,这佯是防止渲染时水分大衬纸受潮起鼓,使熟宣纸也凸凹不平,不易染匀,如用绢,拷贝完稿子,就不宜用空裱在画板上这种方法。因为绢的干湿伸缩变化大,所拷贝的线条容易变形,用绢时可采用另一种方法:先把铅笔稿空裱在画板上,干透后,再把绢空裱在铅笔稿上,绢的透明度强,不用拷贝,下面的铅笔线就能看得很清楚,这样就可以直接落墨了。这种方法既简便又容易准确,如熟宣纸薄,透明度好.也可使用此法。

2.落墨:(勾线法)

笔与墨的选用:勾线用笔很讲究,笔的好坏直接影响线条的质量,所以一定要选用笔毫挺健、锋利、富有弹性的毛笔,一般有狼毫、紫毫、兼毫等.现在勾线笔品种很多,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用。我所用的勾线笔是一种羊毫加健的兼毫笔。这种笔软硬适中,弹性也很奸,贮墨能力强,很好用。工笔画用墨一般用油烟墨块研制,研的墨胶性好,附着力强,不易渗化。墨块以陈年老墨为最好,现在画店里卖的价格高些的油烟墨也能用。砚台当数端砚最好,安徽出的歙砚也不错。研墨时用力不宜太大,旋转不要过快,要用力适中,徐徐旋转,直到研浓。如没条件研制墨,也可用墨汁代替,不过普通的不可以,因其胶性不够,渲染时所勾的墨线容易渗开。“曹素功墨汁”或“一得阁”还可以。注意“宿墨”(隔夜墨)不能用,每天必须清洗墨碟、砚台。

工笔人物画的执笔基本和书法执笔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有一点提醒大家:执笔用力要适中,要自然灵活。用力过大,行笔易滞;执笔过松,线条则缺乏力度;

这里先谈谈起笔与收笔。起、收笔的质量直接影响线条自身的质量,是线条好坏的关键所在,所以每条线的起笔、收笔都要认真对待,马虎不得。有时行笔过程不错,但起、收笔很潦草,不到位,线条会缺乏弹性或表现力。从总体上讲,起笔要有藏锋动作,要含蓄,所谓“横画竖入笔,竖画横人笔”,使起笔与行笔从方向上产生反作用力,使线条的力不外露。收笔时要稳,笔笔送到位,不要很轻松草率地送出去。收笔有“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之说,意在含蓄蕴藉。也就是说,画到线的尽头,要有回笔动作。回笔可虚可实。实者,笔迹显示于画面;虚者,则不留痕迹,只是要有回锋动作。回笔是为了把“气”拢在线条里。起笔、收笔一定要具方向性,它能体现线条的来龙去脉及线与线之间的关系,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处在整体里的每条线都是相互关联的,有时只需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使其气脉相连。起笔、收笔也能显示出结构的转折、衣纹的凹凸。其虚实处理有四种形式:实入虚出、虚入实出、实入实出、虚入虚出。其中又有藏锋与露锋、方与圆的不同。这些可根据不同情况具体使用。

再说说行笔。行笔是巧妙地运用毛笔,使其在你的意识控制之下游刃有余地在纸面上行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调动全身的气力贯注于笔锋,使精神凝聚于笔锋,摒住呼吸,以臂带肘,以肘带腕,以腕带笔,徐徐前进。这个过程应保证下笔要准,行笔要稳,笔锋始终垂直于画面,保持中锋用笔,也就是笔锋要始终行进于墨线中间。行笔不宜过快,要稳健有力、一气呵成。线条要自然流畅、沉着含蓄、富有弹性。为保证行笔过程及线条的质量,我们需熟悉一下行笔过程的要领,即:手指握紧笔杆,笔锋垂直于纸面;手腕贴住纸面,压力不宜过大,以能自由活动为宜;肘关节微微抬起,虚离纸面;以腕为支撑点,移动腕带动笔慢慢

行进。掌握了这些要领,勾再长的线也没问题。

落墨之前,先要对整幅画的墨色运用有一个总体的安排。一是根据画面色调的浓淡设定墨色,二要依据物象的固有色区别墨色。正常情况下,头发用浓墨,肤色用淡墨,服饰根据其颜色的深浅来定。着石色的地方,一般要用重墨。注意墨色的使用最好比设定的墨色稍重些,切忌不够,因为经过晕染、洗刷,线条的墨色会失掉一些。若墨色不够,线条会显得缺乏力度。

勾线时,毛笔的含墨量要适中,不宜过饱。若含墨多了,勾出的线容易臃肿,缺乏精神,所以要相对干些,这样勾出的线显得空灵有力、毛而不光。工笔画和其他画种有一点不同,即只要笔墨落到纸上就很难改动,所以勾线时精力一定要集中,不急不躁。为确保用笔熟练,可事先练习一下,也可先从次要部位勾起。手腕活动开了,笔用熟了,再勾主要部位。

头部勾线法

头发的用笔根据不同发型、头发的长短来决定。如齐发或短发,由内向外用笔,虚起实收;长发或发梢参差不齐者,由内向外用笔,虚起虚仅。勾头发时要注意其长势,尤其是发根部,一定要仔细,使其很自然地和头皮相连接,不能像戴假头套那样生硬。这里示范的是苗女头部线描(见图),画时要注意头发边缘的转折关系。

第二章工笔人物画的基本特点

一、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二、以线造型,以线立骨

三、工整细致,色彩鲜丽

四、形式多样,兼容性强

第三章工笔人物画的技法类别

一、重彩法

二、淡彩法

三、浓淡相间法

四、没骨法

五、现代重彩画

六、壁上绘画

七、唐卡

五、工笔人物画的作画程序

1.透图

2.勾线

3.渲染

4.罩染

5.烘染

6.刻画、醒线

六、有关部位的着色方法

1.面部及五官

2.手、足着色

自:中国书画报

如何再认识、再理解工笔画,是当代工笔画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观念问题,对工笔画教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盛唐、五代、两宋的工笔画不仅为后人留下了永远辉煌的遗产,而且是我们学习、研究的典范之作。如今当代西方艺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画坛的每个角落,中西文化的撞击与融合已成为现实,传统中国画的变革也因此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迅速。当代工笔人物画的造型观念有许多是从西方艺术中得来的,虽材料技法仍是中国传统的,但有时材料技法也吸收了其他画种的样式,这都使得工笔人物画在近十多年来迅速地演化复兴,并形成了多角度多层面探索发展的格局。

纵观工笔人物画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工笔画家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致力于传统工笔技法的继承,把传统中极为规范的程序性的技法应用到以现实人物写生或创作中,以传统的手法形式表现描绘生活中的人物,使这古老的画种在新埋藏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对传统技法的继承,不管是在工笔画教学方面,还是在工笔画的创作方面,都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也是工笔画人物画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技法。还有一类画家他们不满足于掌握传统的技法,一方面博采众长,吸纳西方艺术的精华,另一方面把传统工笔画的内涵拓展延伸,并吸收民间艺术、石窟壁画的形式和技法,兼容并蓄,向两端深入。他们深学会认识到中国画“写意”之魂,使工笔画技法融入写意的观念,力求使传统的程序化技法得到解放,使画家在创作中能够有即兴发挥的空间,改变了传统工笔画技法匠气、刻板的弊端。这些画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探索自己的绘画语言,充实和丰富了工笔画的审美内涵。第三类画家受日本画的影响,他们开始了画材的研究和开发,创作以矿物色使用为主的重彩画,并积极推广宣传,试图建立一个新的框架体系。在重彩画的创作过程中,他们彩用的是日本画手法,清微画法,反复制作,尤其在颜色的选择上极为细致,有时能把一种颜色分成几十种色差号型。这种用日本画来改造中国工笔画的努力,也使我国工笔画从表现技法到创作观念上都有了较大的变革(但应该警惕不要滑向日本画的样式)。当代工笔画能广泛地吸收其他画种的营养,探索空间更加广阔,观念更加现代,这就和古代美术、西方美术拉开了距离。工笔画吸收西画的素描和造型观念,在传统工笔画线条造型的基础上,将新的线条引入其中,并营造出完全不同于古人的情感氛围,在描绘现实人物的生活与形象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铅笔稿

起稿之前,首先对所画对象进行一番剖析,这点很重要,是一幅画成败的起点。先要体会一下对象传达给你的第一感觉是怎样的.是天真活泼、艳丽多姿、幽雅清新,还是憨厚朴实;是忧郁、喜悦、阳刚、温柔,还是小巧玲珑,粗壮健美等,这是一幅画的基调,把握住这点才可能准确地表现出对象的风貌。接下来统观模特儿的整体形态关系,注意观察对象的外形,外形决定模特儿的整体动态,这点有利于构图布局。还有模特儿的哪部分与众不同,最有特点.哪部分最吸引际,这是你以后着重刻画的部位,应牢记始终。

以上所述是动笔之前如何正确地观察分析模特儿。这一步是眼与脑的结合.画家的眼睛应具

有概括能力、对比能力、分辨能力、只有准确地看到,才能正确地表现。所以,要随时训练我们的眼睛,培养我们的眼睛。眼高才能手高。

这时候把以上所看到及所想的用概括的线条画几个小构图,把所画对象的位置、大小、左右高低、线条的疏密分布及纵横关系,用几种不同的形式勾画一下,进行比较,然后,确定其一,这样就可以依此来起铅笔稿了。

起稿时铅笔不宜太软,太软不容易深入。第一步从整体入手,用概括的线条把人物的动态、比例位置确定下来,注意各部位的倾向性及关系,把每个局部当成一个整体,注意它们的外形,可把其归纳为几何形,这样对捕捉对象的整体形态很有帮助,注意每个具体形间比例关系及相对位置。如头与肩、胳膊与胸、上下肢、头与手等具体形的比例及位置关系,把每个具体形相互比较,以确定其正确的位置和比例关系。把衣纹的来龙去脉、疏密关系确定下来。这一步一定要进行反复比较、修正,达到准确无误。

然后从上到下一次完成,基本程序如下:先画头再画双肩、然后是胳膊、手、胸、腰、臀、腿和脚依次画完。这种顺序有其一定的道理,因工笔画较意笔画要严谨,对形和线的要求很高,关键部位如有一线之差就会感到不舒服。从上往下推着画,可避免中间部分出现问题。如画完头就马上画手,如果头手之间的胳膊或胸出现比例问题,就得擦掉重画,手就等于白画,这样也就耽误时间了。衣纹的刻画要抓住最美的那一刻。对于某个局部最好一气呵成,不可这部分刚画一半,又去画另一部分。因为模特儿坐久了要休息,休息前后的衣纹有很大差别,不可能和原来的衣纹一样.还有衣纹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变动一条衣纹就要牵扯一组衣纹。

这样就得把画了一半的部分擦掉重新组织。这样反复改来改去,既延误时间又破坏你的第一感觉。所以看到既美又充分体现结构的衣纹,迅速捕捉住一次到位。这是起稿子寸既快又准确的方法。

铅笔稿完成后,再以整体进行调整,注意外形准确。接下来是局部刻画。先对头进行细部处理,注意线条的虚实关系处理。

1.头和手的刻画:

头是一幅画的重点,应着力刻画,一丝不苟。在整体形态准确和谐的基础上,抓住其细部特征,并强化之,使其更为生动突出。头部刻画重点在五官,因而对于五官的每个细节特征都不要轻易放过。眼睛是重点中的重点,它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所以要抓住最生动传神那一刻。画眼睛要注意上下眼睑及内外眼角的关系。上眼睑较下眼睑要实些,也就是上眼睑的线要比下眼睑粗些,内外眼角相交处不用接得太实。注意内外眼角的高低位置,黑眼球、瞳孔的大小及位置。注意眼睫毛和眉毛长势,千万不可概念化,不然会失去真实性,像粘在上面的。鼻子注意结构及形的变化,鼻头和鼻翼的关系。鼻孔千万不要勾成没有虚实变化的圆圈,注意线与面的结合,要给染颜色留有余地。嘴要注意唇中线的曲直变化及穿插关系,上下嘴唇的唇裂也要认真刻画。耳朵首先注意外形的起伏,然后再找里面的结构变化。头发根据结构及其本身的变化先分组,然后再一根根地提炼出来,用线要流畅。要注意头发的长势及外轮廓的穿插透视关系。

手,也是表现人物特征的重要部位,能反映出人的不同年龄、身份及性别。首先找出手的整体形态,手掌和手指的关系,骨骼的变化和关节转折关系,然后注意刻画手指甲的形,观察其长势及透视,不然和手指连接不起来,会很别扭。年青人的手不同于老年人,关节部位的纹理不宜过分强调。老年人的手可认真刻画一下关节部位的纹理变化,以显示其沧桑感。

头和手除了注意要提炼线外,也不要忽视明暗结构的变化,头部重点在五官,用明暗关系找出五官及周围微妙的结构关系,然后再找出整体的大的结构转折关系即可。这里只是借助明暗来体现结构,不刻意体现光线感,与西画的素描不同。

2.衣纹的处理:

衣纹的刻画首先一点切忌空、假。所谓“空”就是线条简单。不充实。初学时线条宁多毋少,不妨把你所看到的线条都画出来,然后再根据结构、主次及线条本身的形式美做减法,这样经过提炼所剩的线条也就不显空了。同时要注意细节的刻画,如衣服上的装饰或图案,以及衣服的缝合线(缝制衣服时形成的线),折叠线(折叠、熨烫衣服时形成的线)等等。这些线虽不是直接表现结构的线,但也能反映一定的结构转折关系,不可不画。它还能起到充实、丰富、活跃画面的作用,所谓“假”,是线条不能充分体现形体结构、空间,线条起始关系及来龙去脉不明确,衣纹是依附人体而形成的,它的疏密、始末及方向性都显示出人体的存在,每组衣纹的形成都有其自身的道理。例如,我们把人体的每一部分都当做圆柱体对待,衣纹始终围绕着圆柱形由前向后转动消失,衣纹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围绕圆柱这一主体而存在。明白了这个道理,再画衣纹就不至于盲目。再有应注意线与线之间的关系,不要画成既板又无空间的铁丝框框。其实每个衣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同其周围的衣纹有联系,它们相互生发.相互呼应,气脉相连。有凹下去衣纹必有凸起的衣纹与其相应,这其中有规律可循。怎样体现其关联性呢?要凭借线条的虚实转折,起收笔的方向性。因为衣纹是依附于人的体积结构而存在的,所以组织线条时要时刻注意其体积结构的变化,使每根线条都能明确地发挥作用。同时还要注意领口、袖口、裤脚、衣裙下摆边缘的变化,这些部位很典型地体现出圆柱体的感觉,是表现体积的重要所在。

3.线条的疏密聚散:

衣纹的疏密聚散是由人物结构、动态决定的。一般情况下,运动关节部分的衣纹密集些,如肩关节、肘关节及膝关节内侧,还有腰部屈伸的地方。虽说这几个部位是线条密集的地方,但由于所处结构位置不同,屈伸程度不一,它们的密集程度也有所区别,衣纹的疏密是相对应的,有疏即有密。有时为了追求一种大疏大密的形式美,可主动地增减一些线条,加大疏密的对比关系。这样,画面会更明快,更富于生机。线条疏密的运用不要机械,要根据画面需要灵活运用。如这幅《苗女肖像》(见右图),面部线条的洗练与饰物线条的密集就形成了一种很好的对比。

铅笔稿是一幅画的根本。虽然它只是用单线表现形体,但不能有空、平的感觉,应具有一定的体积感、空间感、质感和量感。这种效果要依靠线条的穿插、转折、虚实、疏密以及透视关系来实现。这阶段的铅笔稿必须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笔笔到位,线条的来龙去脉,起、收笔关系,线与线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等,都要表现得淋漓尽致。工笔人物画虽说工整细致,但也不能机械地描画,须经过提炼、取舍、主观加工处理。模特儿只是一个参照物,你要利用他(她)或改造他(她),要始终告诫自己不能让他(她)牵着你的鼻子走。

1.勾线所谓勾线是完成一幅工笔画的第一步骤,作品完成的好与略,有没有精气神与这勾线是有很大关系的。线条是骨干,一个好的工笔画家必须具有较强的白描功底。

白描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它是中国画必须苦练的基本功,也是工笔人物画的基础。掌握用笔的技巧,首先要求有正确的执笔法和各种变化的用笔方法。手腕要灵活,用笔速度有快有慢有按有提,平稳中有顿挫。用笔不可过慢,过慢则滞板,过快则流滑、漂浮。其用笔与书法用笔相通。

一幅作品其线条的粗细变化不要过大,每一单元的勾勒不要有墨色的变化。

勾线使用的笔一般为较劲挺的、笔锋略长直径小的狼毫笔。

一.渲染

分染是把平面的线描按其结构、纹理,用色或墨渲染出厂定的层次和体积关系。分染有凹染法和凸染法之分。凸染法是渲染结构突起的部位,如额头、鼻梁、颧骨、下颏及衣服高起的地方和人体凸起的部位。凹染法则染与之相反的结构低下去的部位。凹染法紧贴着线条的一侧进行,凸染法则离开线条,使线条更清晰。凹凸分染法不是截然分开的,为了更充分、更具体地表现物象,两者可结合使用。分染用色为透明色或半透明色和墨,一般不用石色。

分染时,需一手同时握两支笔交替使用。这两支笔为颜色笔和清水笔。两支笔的含水程度有所区别,颜色笔的水分大于清水笔的水分。因为水总是由多向少的地方浸化。清水笔水分少,会很自然地把水分大的颜色引导过来,颜色自然顺着水笔渗开,呈现由浅至深的效果。若清水笔水分大,就会把染的颜色冲乱冲花。如分染这幅人物图(见右图),先用透明的植物色紧贴着线条—边着色,紧接着用水笔把颜色晕染开,过渡要自然。分染脸和手的结构起伏时,因没有线条所依,故水笔接得一定要及时,立刻把颜色向四周晕染开。如果动作慢了,颜色边缘很容易留下痕迹。为确保安全,可先把所染部位用清水打湿再染。分染时,切忌用水笔到刚着完色的颜色里搅和,一定要贴着颜色的边缘把颜色引出来,不然颜色就会不匀。分染完一遍,必须等颜色彻底干透再染第二遍。

分染是借助明暗表现结构,一般先从头部开始,然后服饰、道具背景。分染不宜面面俱到,要注意整体变化,抓住其主要部分和精彩、传神部位,深入刻画,其他部位可相对放松些。

头部分染重点在五官。五官的刻画要严谨、充实、微妙,抓住五官的每个细节加以刻画。肤色应根据对象的不同年龄、性别、身份及画面色调所需来设定,一般用赭石、朱磦、花青、曙红、胭脂、藤黄、酞菁蓝等几种颜色的不同搭配来表现。肤色的分染要稍有微妙的冷暖变化,但不宜强烈。女青年肤色分染时切忌加墨。如加墨,则罩染粉质颜色时容易脏。

眼睛是画面中的重点之重点,分染要格外仔细。内外眼角、上下眼睑、眼窝、眉弓、鼻

根等周围微妙的结构变化要深入得体。上眼睑线条的内外分别用淡墨和淡色反复渲染,使其具有一定的厚度。渲染时要注意虚实变化。染外眼角时注意上下眼睑的关系。外眼角染得要虚些,和肤色联系起来。黑眼球要注意深浅、虚实变化,要有透明感,高光可留可不留。白眼球稍具体积即可。眉毛分染注意结构及深浅变化,注意四周要虚,不然缺乏真实感。

鼻子根据不同角度分别对待。一般正面鼻子的鼻梁两侧不要染得过于对称,强弱应有所区别。鼻孔不宜加墨渲染,用稍重些的暖色分染即可。鼻头稍作体积处理,染鼻翼相对放松些。

嘴唇一般用曙红分染,唇中线染得稍重些,上下嘴唇的边缘注意虚实变化,唇裂要表现得含蓄自然,嘴角要着力刻画,它能体现一个人的神情。嘴唇重的地方加胭脂分染,浅的地方加赭石。

耳朵的分染不要过分强调明暗关系,要注意其结构及颜色变化,一般耳垂血色较明显,可用曙红由下往上逐渐过渡。

分染额头要注意其高点及发际部位。发际处于肤色与头发交接处,如果分染不当,头发会显得不自然。可将肤色稍稍染进发根里一些,颜色可相对重些。颧骨用色根据不同人的具体情况可深可浅,注意其结构及虚实变化。脸颊血色(腮红)显示人的健康状况,不可不染。要注意其位置,用淡曙红分染,染得要含蓄自然。染时可先用清水把脸颊部位打湿,趁半干时着色晕开,这样既不留笔痕,又显得润泽自然。

头发分染要把握住头部整体结构的变化及头发本身的变化,借助光源塑造形体。头发的高光留不留都可。若留高光,则不能过亮、过散。先根据头发的分组情况进行反复渲染,然后再整体分染,注意其结构的转折变化。分染头发一定要注意虚实变化,尤其是边缘线及发际部位,处理不当就会显得板和假。分染头发切忌没有变化,死黑一片,一定要蓬松自然。

这里示范的是人物头部细节的分染(见图),请着意体会上述部位的分染要领。

手的分染同分染五官一样,是体现情绪的重要环节,决不能忽视。应注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差异:女青年的手分染得要含蓄内在,关节的转折变化不宜过分强烈;男青年的手要表现得充分、有力,结构变化要明显、硬朗,以显其阳刚;老年人的手要注意其皱纹及筋脉的细节刻画,要丰富、充实,以展现其沧桑感。分染手时要注意手心、手背的颜色变化。一般手心和指端比手背的颜色偏红,可用曙红进行渲染。指甲及指甲根部的月牙形状也要认真刻画。

衣服分染按人体的基本结构转折关系及衣纹的起伏关系进行。要沿着线条的一侧着色,相互衬托,使其具有—定的层次和体积。颜料根据不同服饰的色彩选定,基本以同类色的透明或半透明色分染。如朱砂色用曙红或朱磲分染、石绿用草绿分染、石青用花青色分染。白刨匠饰一般用赭石加淡墨分染。

分染色、墨时,每遍的颜色不宜过重,一遍遍地反复数次,由浅及深,由薄及厚,直至达到满意的效果。注意头遍颜色必须干透后方可上第二遍颜色,不然会把头遍颜色带起来,越染越脏。一般来讲,颜色分染的遍数愈多愈显厚重。但遍数多了也容易出现浮色,显得颜色漂而不匀,这时就需用清水轻轻地洗一遍,把浮色洗掉。清洗后如出现漏矾情况,可上一遍胶矾水,干后再接着染。纸本在清洗肘要谨慎,不然会起毛或破裂。

3.染色后的清洗画稿

“洗”作为一种特殊方法,可增加画面效果。这里我们见到的是下面垫水彩纸洗出的肌理,重色为洗前的颜色(见图)。清洗方法是:把画板倾斜放好,用清水把要洗的部位及其周围用板刷刷湿(以防洗掉的颜色附着在周围地方),然后用板刷轻轻地有秩序地来回刷洗,用力要均匀。浮色洗掉后,用清水冲洗一遍,然后用板刷轻轻地把水吸走就行了。为了使所洗部分干得快,可用生宣纸吸之,或用气吹风吹干。

4.着色(大面积的上颜色)

这个阶段是在分染的基础上用透明或半透明色涂大面积颜色,营造画面的气氛。颜色要单纯、鲜明,涂得要匀净,也是反复数遍而成。涂色时所用颜色调得要多些,以防不够用。如重新再调,色彩就很难衔接上。毛笔蘸色要饱满,一笔接一笔轻轻涂染,不要留空隙。涂过的地方,最好不要再用笔乱蹭。有些地方稍微汪着点颜色也不要紧,干后自然会均匀。涂色时,切忌毛笔蘸色不足,或用笔来回乱涂,这样不容易染均匀。

着色阶段也是为罩石色而铺底色的阶段,其作用是使石色厚重、沉稳。着色和铺底色一般用分染时所用的颜色。如这幅范图(见右图)基本以分染时用色为准,按其区域平涂。肤色用赭石花青涂匀,以加强厚重感。背景色为赭石加淡墨。着色后如觉分染不足,可再接着分染。有时为了使画面色彩丰富,或追求特殊的艺术味道,也可用补色作为底色。如石绿用赭石或朱磦作为底色,就会有冷中透暖、暖中含冷的艺术效果。着色反复数遍后,往往会出现颜色不匀或浮色,这时可用上节所讲的清洗方法清洗一遍。

5。罩染

罩染是在分染和着色的基础上,平涂石色或半透明的粉质颜色。这一步已接近作画步骤的尾声,因此要十分谨慎,不能着急。因罩色后不宜改动,所以颜色一定要准确,薄厚、浓淡适中。最好把调好的颜色先在小纸片上试一下,干后看颜色是否准确再画。

罩染有统罩和勾填两种方法。统罩是罩色时不顾及墨线,从上到下平涂一种颜色,统罩用色基本以透明或半透明的粉质色为主,调得不要太浓。勾填法大多用不透明的矿物颜料,因矿物颜料覆盖力强,所以填色时必须空出墨线,紧贴着墨线的边缘着色,决不能压住或碰到墨线,以保持墨线原有的风貌。

(1)肤色的罩染

肤色的调配根据对象的不同性别、年龄及画面色调的需要来决定。一般晴况下,肤色的调配用赭石、朱磦、藤黄、三绿或三青、白色这几种颜色调制而成,呈半透明状。罩肤色用统罩的方法,用笔要轻,涂色要均匀,把眉毛、眼睛和嘴空出来,然后用水笔把发际和眉毛的边缘接染一下,防止边缘死板。有时为了行笔的方便,可以不空出眉毛和嘴,—起罩上肤色,然后用水笔把罩在眉毛和嘴上的颜色轻轻吸掉即可,不然眉毛和嘴会因肤色而粉气或显脏。罩肤色的颜色不宜太浓。如果对调配出来的肤色的稀稠程度没有把握,不妨先调稀些,罩一遍看看如何,如觉浓度不够,再罩第二遍。要是觉得颜色感觉不对,偏暖或偏冷了,再在肤色中加些冷色或暖色,利用第二遍把色相调整过来。罩肤色切忌粉气或颜色太厚。

这里示范的是脸部和颈部肤色的罩染(见图),请注意体会上述讲解要点。

6.调整、整理

(1)局部整理

局部整理先从脸部开始。经过罩色后,有些分染的地方被肤色盖住,颜色会减弱,因而要有重点地局部提一下。有的地方与肤色对比显得不够,则要刻画深入些。罩肤色后,皮肤的线条容易粉气,必须用淡墨加曙红复勾一遍。

服饰、道具经过渲染和罩色后线条易含糊,也要用同类的植物色力嗾墨复勾。复勾要如同落墨那样认真仔细,也要讲究起收笔的虚实变化。复勾的线条要正好压住墨线,也可比墨线稍粗些,这样既增加了层次关系,墨线又显得厚实。白色衣物复勾用色一般是赭石加淡墨。

这里顺便说一下反衬。反衬是在画面的反面用较稠的同类色或白色平涂在某个局部,以增加画面颜色的厚重感或亮度。这种方法适用于绢或透明度较好的纸。肤色或浅衣服一般用白色反衬。如果想画重某块颜色,正面又不想敷过多的粉质色,可用同样的颜色调稠些反衬一遍,颜色马上会重下来。如果服饰图案很复杂,利用勾填法很费力,则可正面用植物色罩几遍,石色从反面平涂,这样线条丝毫不损,颜色既沉稳又透明(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绢)。反衬的方法通常只用在主体物象上。

(2)整体观照

局部调整完后,要对整体的完整性、协调性仔细审视、比较,看看整体颜色是否协调、虚实关系怎样、主体是否突出、哪些地方还需充实、哪些地方需要减弱、局部在整体中是否得当等等,发现不和谐之处要及时加以调整。调整是完成一幅画的最后一关,所以一定要严格谨慎。

三.其他技法

现代工笔画为追求丰富的效果和逼真的机理效果也常使用一些特殊技法,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工笔画的技法。

一.喷涂法

市面上有卖喷枪的喷雾器具,在画面上喷涂颜色细微小点,可多次喷涂组成多层次色调。这种方法多用于背景,也用于其他地方,避免平涂画面时的死板。也可使用土方法,用牙刷蘸色用一根小棍拨弄,或用一小块较细铁网,用蘸色笔在网上来回蹭,飞出小点点破画面板滞,使之产生一种活泼的画面感觉。(注意使用此法时用纸遮挡住不必要喷涂的画面)。

二.海绵点彩法

用海绵、丝瓜瓤、棉花及毛线或报纸等材料,蘸色点厾画面。(何家英的《秋冥》中秋叶满地既是使用此方法完成。

三.洒盐法

在涂过颜色或墨色的地方,用精细

着色

画女性一般来说用赭石加点朱嘌····

鼻孔和眼睛褶皱的地方是赭石加少许的墨

脸颊可单独用朱嘌

显得红润····

想要偏冷的话最后早高光的地方···用三绿加白分染···

[形式美,人物画,工笔]简谈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色彩形式美

简谈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色彩形式美 本文分析了色彩形式美在工笔人物画中的表现形式以及特征,还分析了传统工笔人物画与当代工笔人物画在色彩形式美中的区别与联系。希望对相关研究人员起到一定帮助,发掘出画家作品中更多的价值。了解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色彩形式美,也可以使当代画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工笔人物画作品。 1色彩形式美在工笔人物画中的表现特性 色彩体现了不同画品的特征,也体现了画家的画风,色彩是绘画的语言表达形式,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画者想要表现的情怀。对色彩的认识最早来自远古时代,从彩陶艺术开创以来,工匠开始了对色彩的追求,好的画品中,色彩可以传达感情,也可以传达精神,随着陶艺的不断发展,色彩成为了艺术语言的重要构成。我国早期的很多绘画艺术家,比较重视对色彩的客观再现,希望可以还原生态自然的颜色。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眼光越来越高,而且比较重视主观的表达色彩印象,其可以传达画家的主观思想,也可以宣泄画者的情感。在近现代,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多画者在应用色彩时,对色彩进行了重新认识,而且影响着画者的画风。在西方绘画中,色彩的种类比较多,不但包括固有色、环境色,还包括光源色,西方画家还对色彩进行了细化,色彩可分为色度、明度以及纯度。在近代形成的色彩理论极大的影响着我国当代工笔人物画色彩表达形式以及技巧,还增加了我国近现代绘画作品的丰富性。 2传统工笔人物画与当代人物画在色彩形式美方面的差异与联系 2.1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色彩形式美。在传统工笔人物画中,色彩主要起着辅助线条的效果,在应用色彩时,需要先勾勒然后再进行填色,在应用的过程中,要遵循色不碍线、色不碍墨的原则。虽然,色彩的重要性不及线条与墨色,但是却对工笔人物画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在传统工笔人物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唐代的人物画,代表作有《捣练图》,画中人物端庄秀雅,行笔流程,而且色彩艳丽,画家很好的运用了色彩,将画中人物的形象表达的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唐朝著名的人物画《瞥花仕女图》,其运用色彩,对人物的精神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描绘,表现出了人物苦闷、空虚的精神,画者运用了较多柔丽的色彩,这类画颜色并不明亮,更深层次的表现出了画中人物抑郁的心情。所以,在不同的题材下,需要运用不同类型的色彩,还要注意色彩的搭配与组合,不同的色彩传达的感情以及意境是不同的。 2.2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色彩形式美。当代工笔人物画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而且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形势。当代工笔人物画有着不同的风格流派,比如传统流派、现代派以及前卫派等。传统流派的代表人物是何家英,其代表作是《酸葡萄》,这位画家在创造时吸取了西方绘画色彩的精华,做好的中西结合,而且提高了我国工笔人物画的品质。现代派的代表人物是土冠军,其画风也具有中西方融合的特点,而且具有突出的个性,其画风以写实为主,而且其作品人物以男性为主,描绘了当代打扮比较时尚、精神较为饱满的潮男,这也展现出了画家敏锐的捕捉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2.3两者的差异性。在不同的时代后,传统工笔人物画受到了社会以及客观世界的影响,使得画家对色彩产生了不同的认识,不同时代的人物画还会受到统治阶级的影响,这从不同

(论文)浅谈传统中国工笔画色彩运用的发展与创新

浅谈中国工笔画色彩运用的发展与创新 摘要:色彩是中国工笔画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成分,地位并不低于在工笔画中占主导地位的线描。在中国工笔画的创作过程中,色彩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色彩的运用使工笔画拥有独特的风格。传统工笔画遵循的“随类赋彩”,并不仅仅是指在画面中呈现出事物本来的面貌,而是要表现出事物所体现的精神价值所在。现代工笔画的用色在继承传统工笔画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绘画对色彩表达的精髓,使中国工笔画在色彩的表现方面取得创新。 关键词:工笔画;色彩;绘画形式;随类赋彩;设色技法; 色彩是中国传统工笔画中不可代替的表达画家情感与再现客观事物的方式。就个人而言我觉得色彩是最生动明了的表现形式。在绘画表现中,色彩本身就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感受冲击,当色彩被用于我们作画时的情感表现,那么就能对我们的眼睛造成强烈的震撼。色彩是我们在表达情感时最重要的方式,也是获得视觉冲击效果最有用的方式。各种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绘画,不管他们怎样变化、进步,从画的外在表现特征来分析,色彩在画面中一直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与构成因素。在中国画中,画家对于色彩的运用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表现方法,在中国画中的工笔绘画更加注重运用色彩来表现画的主题思想与情感,以及再现绘画题材本来面貌。中国画从古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上千年的发展中,对于色彩的运用有进步也有停滞不前或者退步的迹象。中国的画家文人在继承创新中国画的时候并没有对广泛运用在工笔画中的色彩进行执着的追求,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墨分五色”当中,总而言之,中国工笔画对颜色的运用经历了由少到多然后再逐渐衰弱的过程。在唐宋之后,传统工笔画的色彩运用已经在文人画的影响下开始没落。我将结合我自己的工笔画创作,传统工笔画对颜色运用的发展和现代工笔画对传统色彩的继承,浅谈我所感受到的中国工笔画对色彩运用的精髓,以及如何吸收借鉴西方绘画对色彩的运用,对现代工笔画的色彩表现进行创新。中国工笔画对色彩的运用更有待我们去发展创新。 一、传统工笔画色彩运用的历程 最早的中国工笔画是远古时期就有的,在唐代的时候正式确立,经过宋代的进一步发展,一直延续到今天。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从新石器时代到两宋时期传统工笔画用色的发展。 1.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鹳鸟石斧》就可以找到中国工笔画最原始的样子。白鹳的身体不勾线,用白色涂画而成,鹳眼、鱼和长斧的轮廓则用黑线画出。勾线和平涂的技法可以看到中国工笔画最原始的雏形。据记载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黑、红、白等颜色。 2.夏商周时期是绘画发展的初级阶段,楚国时期的两幅帛画《人物龙凤》以及《人物驭龙》都是用毛笔勾线画成,画法兼用平涂与渲染,可以看出中国工笔画色彩使用的原形在逐渐趋于成熟 3.秦汉时期从帛画的制作可以看出技巧得到提升,增加了橙色和紫色等不常见的矿物质颜料。西汉初期帛画《升天图》的技艺已经达到成熟,出现了银色和

历届全国美展中国画(金奖)作品欣赏

历届全国美展中国画(金奖)作品欣赏 中国历届美展第一届《参军》王式廓(素描)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山东掖县(今莱州市)西由村人。当代革命现实主义画家和人民美术教育家。早年学习美术,1930年入济南爱美高中艺师科学习西画,,开始学习西画,并关心革命。“九一八”事变后,担任爱美中学南下请愿团二大队队长,赴南京参加全国学生的联合示威游行,要求蒋介石政府抗日。第二届《红杏枝头春意闹》于非闇(彩墨画)于非闇:1889.3-1959.7,字非厂、名照,别号闲人。出生于北京,原籍山东蓬莱。擅长中国画。自幼得书画家传。1912年入师范学校学习,后任教于私立师范校、私立华北大学美术系。兼任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画研究馆导师。1935年起专攻工笔花鸟画。1949年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画院副院长。作品有《玉兰黄鹂》、《丹柿图》、《牡丹鸽子》等。著有《非闇漫墨》、《艺兰记》、《中国画颜料研究》、《我怎样画花鸟画》。出版有《于非闇工笔花鸟画选》等。第三届《平型关颂》姚天沐李玉滋姚天沐:,1930年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1951年考入东北鲁迅美术学院绘画系,1955年毕业分配到山西工作,历任山西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主席等职。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山西

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李耕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李玉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 国美术家协会山西分会常务理事、山西壁画雕塑艺术研究院院长。第四届《搬运图》罗德安(搬运工人)年画罗德安:一九四二年生。湖南株洲人。擅国画。株洲市搬运站。自 学美术,在株洲市第二汽车运输公司工作,业余创作。作品入选全国美展。作品有《搬运图》、《普通劳动者》、《母亲的忧虑》等。第五届《人民和总理》周思聪151x217cm周思聪(1939~1996),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著名女画家。天津市宁河县人1955 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1958 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得到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刘凌仓、李苦禅、郭味蕖等诸位名师指点,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国画院(今北京画院),为北京画院 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第六届《太行铁壁》杨力舟王迎春(北京)190x178cm 杨力舟1942年生于山西临猗。画家。兼擅油画、中国画、书法、美术评论。先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曾参与筹建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美协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国家画院顾问、院委、研究员。历任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副主席。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王迎春女,

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中国工笔花鸟有着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及丰富多彩的风格流派,综观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的说:它形成于唐成熟于五代,而兴盛于两宋。 中国花鸟画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殷周的青铜器,汉代的画像转画像石,以及古代大量的工艺品上经常出现的花木、鸟兽、鱼虫、龙凤等纹样。这些都是审美意识作用下产生的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在创造物质的同时,也创造了文化艺术。但这还不能称之为花鸟画,因为它不是独立的绘画艺术品。当绘画艺术经过与实用的分离,并逐渐发展成熟,在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以禽鸟和山水、花园、蔬果为题材的作品,此时的花鸟画多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的带有一定的装饰性,这是花鸟画的萌芽时期。 花鸟画发展到唐代,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空前活跃,诗歌、书法都出现了一代高峰使花鸟画继山水之后也逐渐独立起来,成为专门的一种画科。这时花鸟画已成和人物画,山水画三分天下之势。到唐代中晚期花鸟画已经逐步成熟,根据历史上记载薛稷、边鸾、刁光胤等画家高手辈出,到黄筌父子手里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作风艳丽丰富,被世人称之为“黄家富贵”。南唐的画坛,则以徐熙为代表,意境清淡,被世人称为“徐熙野逸”。 花鸟画发展到唐代,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空前活跃,诗歌、书法都出现了一代高峰使花鸟画继山水之后也逐渐独立起来,成为专门的一种画科。这时花鸟画已成和人物画,山水画三分天下之势。到唐代中晚期花鸟画已经逐步成熟,根据历史上记载薛稷、边鸾、刁光胤等画家高手辈出,到黄筌父子手里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作风艳丽丰富,被世人称之为“黄家富贵”。南唐的画坛,则以徐熙为代表,意境清淡,被世人称为“徐熙野逸”。 花鸟画的独立是中国画的发展,是中国画内涵和主题的深化。唐朝末年农民起义,打垮了唐朝的统治机构,由于战争频繁,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绘画发展也受到影响。但这一时期唯西蜀与南唐战争事较少,北方的一批贵族,士大夫纷纷来到江南和西蜀,又由于两地郡主喜爱绘画,从而创办了“翰林图画院”。 五代时期虽不长,但却对宋代的院体花鸟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太祖扫荡唐末五代之乱统一全国后,偃武修文革新图治,文艺也有新的复兴。相继扩建规模庞大的“翰林图画院”对绘画艺术在当时的繁荣是有推动作用的。同时还罗致了四散的画家,实行画家考试录取制度,按其绘画能力授予不同的官职。至宋徽宗时画院盛至顶峰。 黄氏父子其画风技法,大体而言先用细淡的墨勾出物象的轮廓,然后再根据对象的不同质感在相应的轮廓内渲染色彩所达到高度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北宋初年,由于二黄垄断了宫廷画院的权利,“黄家富贵”的画体遂得以成为画院中评定优劣去取的标准。因此约一百年的时间,宫廷内外的不少画家都以黄体为格,以求得画院中的一席立足之地。甚至连徐熙的孙子徐崇嗣,也不得不放弃家传的落墨法。另创不用墨笔直以色彩图之的没骨法。 随着审美观念的发展,花鸟画逐渐转变画风。在文人士大夫之间,对徐熙画派流连赞叹者大有人在,并从北宋中期开始一股水墨写意而以枯木,竹石,梅兰为题材的文人画涌起,后又加菊花合称“四君子”用笔劲健,俊雅文秀,以属文人画笔墨淡墨一路。开后世墨兰法门,注重书法结合。工笔花鸟画各种流派无论意境、构图、勾染都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两宋时期的花鸟画空前繁荣,使工笔花鸟画技不但成熟,而且又创造出勾填

学习中国画的心得与体会

学习中国画的心得与体会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是中国文化中的国宝之一。中国画是植根于中华民族土壤中的艺术,但是真正能看懂中国画的人还不是很多。我也正是带着一种对中国画的好奇与探求心走进于老师的“中国画赏析”这门课。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我们赏析了许多优秀的中国画作品,虽谈不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有了了解,但也在老师的熏陶下对中国画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以前接触过小写意,它比较注重用墨,强调画者的个性发挥。因此,写意画的绘画时,可以纵笔挥洒,墨彩飞洋,能够很直接的抒发画者的情感。这次初次解除了工笔画,深深感受到工笔画是一种锻炼人细致和耐心的画法,每一笔线条的气息都要顺畅,都要柔美,有质感,有连贯性。中国画的用线历经上千年的锤炼,,加之毛笔和墨这种特殊的工具,使线本身的表现力变化万千,无比丰富。只有把具有抽象美意趣的线条与造型的形态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线的表现力更加自由的变现出来,把主观的情,意象的形,表现的线三者完美的结合起来,才是中国工笔画追求的境界。 两位老师在教学期间,不厌其烦的为我们讲解,并做示范。短短的几节课时间里,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东西,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其实我们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国画给我的感受是需要一种平和的心情,欲速则不达,要自己慢慢体会。虽然,这段短暂的学习暂时划上了句号,回想起来感觉很短暂也很留恋。同时,学习的道路还在继续,我也会在今后的学习中虚心求学,好好学习中国画。学习中国画的兴

趣会一直支持着我,因为我们还在路上。 我最初对国画的认识是,画家寥寥几笔就画出了生动的画面,盛开的牡丹,有神的山水,雀跃的竹林,圣洁的荷花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国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电视、书本、报纸、画展。而这些也只是肤浅的感性认识,但它已经深深吸引了我,我反复寻找着生命的起源,苦苦寻觅着心中的向往。悠悠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它的深远,它的博大,也许是我今生都无法彻底的探索,,即使是这样我也会全心全意地去寻找、去发现、去创作。 其实国画的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国画传统美的概念是上留天下留地,繁儿透,空儿厚,水墨容情,色泽单纯,一般不超过三四种,这是一种淳朴而有充满无限灵气的自然美。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向往的是一种复杂的美,绚烂多彩的美,既有西方的色彩又有东方的纯朴。 经过几节课的学习,首先我学会了赏析中国画。要赏析它的意境境界,只有为观者营造出一种意境的作品,才是一幅好画。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含有无穷的韵味在其中,这才有诗意。画也要这样,含不尽之意于画外,这叫画意,这就是意境境界。好画一定要有境界,有一种延伸到画外很远的地方的韵味儿。这就是老师常和我们讲的画外吧。还有老师给我们讲从一幅画仿若能看出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我受此启发,觉得看一幅画仿佛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品行。古人说:人品不高,落笔无法。这个说法我也赞同。比如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气度,画就谈不上有什么意境气韵,如果说一个人注重自

美术基础知识大全(附经典试题)

美术基础知识 1.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点、线、面、体积、色彩、明暗等 2.写生过程:大体阶段,深入阶段,调整阶段 3.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4.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5.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6.构图:1艺术形象在空间位置的确定。2空间大小的确定。3自身各部分之间、主体形象与陪体形象之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4与空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5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和力感。6运用的形式美法则和产生的美感 7.美术的主要种类: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等 8.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它以笔、墨、砚、颜料、画刀、调色板等工具材料和形体、明暗、色彩、构图等基本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人们在视觉上可以感受艺术形象。它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9.中国画简称国画,一般指毛笔在宣纸或绢、帛上,用中国画颜料所画的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等,手法上主要用线条和墨色来进行创作。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题材上分为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蕉墨法。笔法:勾、皴、点、染。特点:1、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2、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3、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4,散点透视。 10.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六彩:黑、白、浓、淡、干、湿 11.水墨画:用笔注意轻、重、缓、急的变化。淡墨点、浓墨点交互使用,使墨“活”起来。 12.破墨法:是指先画好一种墨色,再用另一种不同的墨色覆盖、渗化。13.竹子的画法:先画竹干、竹节、再画竹枝和竹叶。竹叶的画法:以中锋为主,落笔稳、提笔快。 14.版画:以“版”材为媒介,以制版、印刷为表现手段来复制原作的绘画形式。版画的种类:凸版、凹版、平版、孔版、独幅版、玻璃版、拓片。版画术语:刀味、木味、刀法、阳刻、阴刻、主版、拓印。对中国传统版画的认识:传统版画在中国有著悠久的历史;根据史料,古代版画可追溯到西汉,到了明代中期,民间木版画有了空前的发展。30年代初期,中国新兴版画兴起,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成就卓越的版画家。一九四九年以後,新兴版画迅速发展,专业版画家和业余版画作者遍布全国各阶层。这时期创作的版画除了木刻之外,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也取得新的发展;近年来又发展出儿童版画、农民版画、版画藏书票等,获得各界好评。简述木刻的基本步骤?1绘制画稿2刻出主

(0617)中国人物画复习思考题

(0617)《中国人物画》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 1、白描画法中表现前后关系的方法有()()相交和()。 2、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规律中,一般色彩对比关系可概括为()()()() 和()。 3、传统工笔人物画技法大致可分为()()()等。有卷轴画()()() 多种表现形式。 4、工笔淡彩人物画法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 5、传统工笔画的色彩特点是()()()()。 6、工笔人物画头像写生步骤为:素描稿;();();();完成稿。 7、现代工笔人物画色彩调和的方式为:面积调和;();();()。 8、传统工笔人物画常用色彩构成样式是:以墨为主,兼施淡彩;();()。 9、工笔重彩是以严密的()作为骨干,再施以浓重的丹粉,以()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画法。 10、现代重彩画在吸收继承()的基础上,又借鉴融合了()的诸多技法,使绘画语言更为多样,表现力更为丰富,技法繁多。 11、画好白描人物有三条重要途径:、、。 。 12、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色彩特点是:、、和单 纯简洁。 13、十八描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14、工笔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分为:、、、、 等其他技法。 15、工笔淡彩的人物画法特点体现在、诸方面 16、色彩的对比关系概括起来讲有:、纯度对比、明度对比等。 17、在白描人物画中,次要衣纹在画中只起辅助作用,包括()、()、()。 18、工笔淡彩人物画法特点是:()、()、()、()。 19、虚实,指的是衣纹所体现出来的()关系,主要反映()关系。 20、十八描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21、工笔淡彩的人物画法特点体现在()、()、()、() 等方面 22、古人论笔的好坏,有“()、()、()、()”四德之说。 二、把相关内容用直线连接 1、晋刘贯道《秋风纨扇图》 清唐寅《瑶宫秋扇图》 宋任熊《消夏图》 元顾恺之《洛神赋图》 明顾闳中《五马图》 、 2、刘泉义《开采光明的人》 李世南《黑蝴蝶》 刘永杰《凉山秋》 潘挈兹《魂系马嵬》 何家英、马云《石窟艺术的创造者》 李乃蔚《山姑娘》 刘文西《银锁》 三、简述:(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工笔淡彩人物画写生步骤。 2、简述工笔人物画写生目的。 3、简述工笔人物画发展现状。 4、学习白描人物画的途径包括哪几个方面?

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构图的形式之美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314604117.html, 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构图的形式之美 作者:王慧 来源:《美术界》2015年第12期 【摘要】构图在当今绘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富有一定形式美感的构图使工笔人物画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随着工笔人物画的不断发展构图的形式特征也越来越强烈,适应时代发展的同时,也刺激着工笔人物画家不断地探索、求新、求异。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构图;形式美 一、构图的形式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重要性 目前关于构图概念的说法林林总总,在不同的绘画艺术中都有其具体的解释。在《辞海》中,构图的定义是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构图在传统的中国绘画中也称“章法”“布局”,如顾恺之的“置陈布势”、谢赫“六法”中的“经营位置”。工笔人物画中的构图是把人物或景物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也就是把构成整体的部分统一起来,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上对所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形成画面特定的结构,借以实现画家的表现意图。总之,工笔人物画中的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是把形象结合起来的方法。换言之,构图是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结构的配置方法,是造型艺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构图是艺术家向别人表达内心世界的语法,是视觉表现的语法。 “形式不是简单的外形和轮廓,而是活生生的形态,处于不断运动与变形之中,从而将变化的、运动的概念引入形式分析。”一幅画以怎样的形式更好地呈现给观众,让人们在视觉上产生关注。中国传统的绘画,很少关注“形式”这两个字眼,而如今步入绘画行业,形式无所不在,工笔人物画要想与众不同,更离不开形式。形式感强烈的画面更加耐人寻味,成为艺术家们孜孜不倦探索创新的途径之一。关于绘画形式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苏珊·朗格认为“绘画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李砚祖认为“美术史是创作艺术形式的历史”;然而罗丹强调“真正好的作品让人感觉不到形式,而只感觉到作品对心灵的冲击——冲击来自作品所有要素的综合。” 任何绘画都讲究构图,构图成为绘画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不同的画种有不同的构图形式。同样,画家不同,绘画习惯、知识结构、绘画阅历不同,画出的构图也就多种多样。如今构图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内容,工笔人物画所要表现的内容要想更好地表达出来,就离不开一个很好的构思与构图,绘画中关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一直是大家争论的画题,在工笔人物画中,内容与形式不可分离,它们紧密相连,不可忽视,“形式是一定内容和形式,内容是一定形式和内容”。因此,没有一定的形式,所要表现的内容就不可能更好地呈现出来,吸引观众眼球。同理,光有形式,没有很好的内容烘托,也达不到一幅画应有的分量。

工笔鸟类画法

A.鸟类的结构: 无论鸟类的种类有多大的差异,但其生长规律是一致的,因此在描绘鸟类 之前首先应该了解鸟类骨骼的结构和羽毛的生长规律,只有熟悉了它的各种结构关系,才能描绘出生动的形象。 B.勾勒线稿。 用不同浓淡的墨色勾勒白描稿,线条要虚实相生,翅膀上的飞羽和背部的片羽要用实线勾勒,腹部和尾部的绒毛要用虚线勾勒。勾勒时要注意鸟类的动态和结构,要做到丝丝入扣才能描绘出栩栩如生的形象。C.淡色铺底。 用淡墨(宁淡勿浓)在需要染黑色羽毛的八哥和鹜雁的身上平铺一层,待干后用淡墨沿羽毛与羽毛交接的根部向尖部分染,分出大体的浓淡层次;用淡淡的藤黄调朱砂加墨,在白色的鹭鸶身上平铺,待干后用白粉从羽毛尖部(形体结构突出的部位)向根部(形体结构凹陷的部位)分染。 勾勒线稿 淡色铺底 D.逐层分染。 用淡墨对黑色羽毛进行分染。分染时注意墨色宁淡勿浓,分染次数宁多勿少,只有这样层层罩染,才能染出色滋墨润的效果。同样,鹭鸶身上的白色也要层层分染。用朱砂在八哥的脚、嘴上淡淡地铺上一层

颜色;用淡墨在鹭鸶的脚爪上分块染出鳞片状。 注:罩染就是在底色上用透明或半透明的颜色(墨)进行分染或平涂的一种方法。罩染的特点就是色套色,色与色之间相互隐映,互为补充,这种方法能够表现出色彩饱和,色相丰富的效果。 E.深入刻画。 待染到预计的层次和浓淡效果时,用勾线笔勾出羽毛的细节。用白粉将八哥的脚爪分块染出鳞片状,将嘴、眼部的白色染出。用淡淡的橙黄色在八哥尾部和翅尖部轻轻罩染,再用花青从头部到背、腹部直至翅膀、尾巴轻轻罩染一遍,使其闪烁出荧荧的蓝光。用淡淡的白粉从鹭鸶和鹜雁白色羽毛的突出部位向凹陷部位轻轻罩染,使其整体统一。用淡淡的花青罩染鹭鸶的脚爪和嘴,最后点睛。 构图,在中国画的传统理论中称作“经营位置”,也就是画面的布局。这是在理解了花卉的生长规律、结构特征、并懂得了基本造型方法和笔墨要求后,进入摹写或创作时,必然会碰到的问题。同样是一种花卉,为什么有素养的画家入画时,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初学者则难以做到,除笔墨技巧外,画面的总体布局,即构图的合理与否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笔墨、形体和构图是画好一幅画的主要技法要素。 中国花卉或花鸟画的构图,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处理画面的具体手法或方式,如“S”形构图,半环形构图,纵横交叉构图等。二是掌握画面布局中美的法则,如主辅、虚实、疏密、聚散、藏露、开合、呼应等。初学画梅,掌握几种具体的构图形式是必要的,

国画十八种工笔线描技法图文精选详解

国画十八种工笔线描技法图文详解 十八描是中国传统的线描,指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各种描法。明代邹德中《绘事指蒙》载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分为高古游丝描、琴弦描、铁线描等18种。这18种描法,都是根据历代各派人物画的衣褶表现程式,进行归纳为18种,按其笔迹形状而起的名称。当然,现代衣褶描法已有所发展,如现在的面料与古有别,在此不作评述。中国画的白描勾线可分三类:较粗的线条叫琴弦,较细的线条叫铁线,极细的线条叫游丝。不论采用哪种线描,都突“写”字,使每一条线具有书法气韵。1)柳叶描柳叶描,线条如柳叶迎风,故名。因柳叶描似柳叶迎正稿时,先勾头、手部位,再勾衣纹、配件等。勾正稿时,要风,忌浮滑轻薄,吴道子常用此法。其特点,行笔雄浑圆全神贯注,一气呵成,且柳叶描的特征要鲜明。厚,衣纹飘举,很有动感。先作底稿,再将熟宣纸覆其上。勾如图《西施浣纱》,画中转身的姿态使画面呈“s”形构图,身上的衣带随风而飘,手挎竹篮,装束简单,天真烂漫的村姑形象栩栩如生。西施浣纱(柳叶描)2)战笔水纹描它是粗大的减笔,形虽颤颤,可用笔要留而不滑,停而不滞,似水纹流畅之感。线条特点是节奏感强,留而不滑。此描法在《姜子牙》中的须发、披风衣部分,使用得最为充分,且恰到好处,将人物坚毅、

智慧的性格通过笔端巧妙地表现了出来。姜子牙(战笔水纹描)3)竹叶描颐名思义,其线描状如竹叶。一般用中锋来勾勒表现,压力用于线中,且柔而不弱。在具体使用中,短笔可借用竹叶、芦叶描,长笔则如画柳叶描,但较其要刚,变化也大,如同书法中变错力中锋写之。此描法主要适用于人物画中较紧身的短打衣、裤,图中孙悟空那灵活、好动的性格处理得妙趣横生,完全适于此描法。孙悟空(竹叶描)4)减笔描减笔,虽线条概括、简练,但笔简意远,非常耐看。创作时要切记抓住形体,以最简略之笔写之。元代马远、梁楷常用此法。注意线条的起落笔及抑、扬、顿、挫都要清楚可辨,且墨线长而富有变化。在复描正稿时,运笔要干净利索,一气呵成。如图中的钟馗奋髯挥袂,怒目圆睁,手挥宝剑,显得正气逼人,英武挺拔。身上线条简洁,寥寥数笔,却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突出了头部和手,使其更为传神。注意画须发的线要飘逸,衣服的线条要刚劲有力,产生一种对比。5)柴笔描是一种粗大的减笔画描法,刚中有柔,整而不乱。作画时须做到胸有成竹,一气呵成。在选择人物题材上应以刚猛、豪爽性格的为主要表现对象。图中李逵线条坚挺有力,繁简有致,人物造型舒展,画面颇有张力。6)蚯蚓描蚯蚓描,需柔而有骨,有骨而不弱。笔力内含,用笔圆润,可用篆书圆笔为之。孔子形象安静、端庄,服饰宽大飘逸,采用

美术概论

美术概论 主要的绘画艺术形式:油画、中国画 1 【单选题】张择端是哪个朝代的著名画家(B) A、元朝 B、宋朝 C、明朝 D、唐朝 2 【单选题】以下哪位画家是《鹊华秋色图》的作者(B) A、郭熙 B、赵孟頫 C、张择端 D、乾隆 3 【单选题】唐寅某幅画作中题字“治下唐寅画呈李父母大人先生”,表明了该幅画是送给(A)的。 A、地方长官 B、祖父母 C、岳父母 D、父母 4 【判断题】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上并无作者署名。(√) 5 【判断题】埃及是最早出现版画的国家。(×)

主要的绘画艺术形式:版画、素描、雕塑 1 【单选题】《林泉高致》可以称得上是以下哪类画作创作的经验总结(D) A、花鸟画 B、肖像画 C、宫廷画 D、山水画 2 【单选题】界画需要借助(C)来作画 A、贝壳 B、草绳 C、界尺 D、铜版 3 【单选题】以下哪种类型的纸是工笔画所使用的(D) A、生纸 B、牛皮纸 C、铜版纸 D、熟纸 4 【判断题】现如今,素描越来越成熟,已经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画种。(√)5 【判断题】明朝的画家多使用绢来作画。(×)

中国的雕刻艺术 1 【单选题】以下哪种雕刻形式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采用的(A) A、浮雕 B、立雕 C、镂雕 D、透雕 2 【单选题】以下哪个君王的陵墓被称为“昭陵”(A) A、唐玄宗 B、宋高宗 C、明太祖 D、唐太宗 3 【单选题】陵墓的雕刻一般比较讲究方位,雕刻一般位于陵墓的哪一方位(C) A、地面 B、左右两侧 C、前方 D、后方 4 【判断题】中国现存的石雕大多数都受道教影响。(×) 5 【判断题】溥仪是中国最后一个按照皇帝规制建造陵墓的皇帝。(×)

中国美术史概述

宋代美术发展概述 姓名:柏赛 学号:0902*******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宋朝(960年—1279年)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虽在军事上积贫积弱不敌北方邻国,另一方面,相对而言,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注重农具改进,各种新的农具在宋朝出现,农业发展迅速。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儒学复兴,政治较稳定,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相对较少较小。 科学技术也有长足的进步。两宋的科技成就,不仅成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高峰,而且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也居于领先地位。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其中的三项——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就是在两宋时期完成或开始应用的。而沈括的《梦溪笔谈》被认为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其他比如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等方面两宋时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科技的高度发达,都给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时机与条件,宋朝的美术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美术多元发展 这一时期,宫廷画院规模齐备,名家层出不穷,传世之作很多,作为主流的院体画达到巅峰。而由于城市经济发达,商业性绘画大量出现,职业绘画异常活跃。有一些隐居乡野的文人将吟诗作画看作是风雅生活的一部分,因而这一时期,非主流的文人画也形成潮流。 宫廷绘画、职业绘画和文人绘画共同推动宋代美术的发展。 院体画,是指由宫廷设置的画院画家的画。正式的画院出现于五代的南唐和西蜀。两宋时期,院体画形成完备的理论和制度。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

美术概论

美术概论 1.1 主要的绘画艺术形式:油画、中国画 1 【单选题】张择端是哪个朝代的著名画家?(B) A、元朝 B、宋朝 C、明朝 D、唐朝 2 【单选题】以下哪位画家是《鹊华秋色图》的作者?(B) A、郭熙 B、赵孟頫 C、张择端 D、乾隆 3 【单选题】唐寅某幅画作中题字“治下唐寅画呈李父母大人先生”,表明了该幅画是送给(A)的。 A、地方长官 B、祖父母 C、岳父母 D、父母 4 【判断题】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上并无作者署名。(√) 5 【判断题】埃及是最早出现版画的国家。(×) 1.2 主要的绘画艺术形式:版画、素描、雕塑 1 【单选题】《林泉高致》可以称得上是以下哪类画作创作的经验总结?(D) A、花鸟画 B、肖像画 C、宫廷画 D、山水画 2 【单选题】界画需要借助(C)来作画? A、贝壳 B、草绳 C、界尺 D、铜版 3

【单选题】以下哪种类型的纸是工笔画所使用的?(D) A、生纸 B、牛皮纸 C、铜版纸 D、熟纸 4 【判断题】现如今,素描越来越成熟,已经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画种。(√)5 【判断题】明朝的画家多使用绢来作画。(×) 1.3 中国的雕刻艺术 1 【单选题】以下哪种雕刻形式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采用的?(A) A、浮雕 B、立雕 C、镂雕 D、透雕 2 【单选题】以下哪个君王的陵墓被称为“昭陵”?(A) A、唐玄宗 B、宋高宗 C、明太祖 D、唐太宗 3 【单选题】陵墓的雕刻一般比较讲究方位,雕刻一般位于陵墓的哪一方位?(C) A、地面 B、左右两侧 C、前方 D、后方 4 【判断题】中国现存的石雕大多数都受道教影响。(×) 5 【判断题】溥仪是中国最后一个按照皇帝规制建造陵墓的皇帝。(×) 1.4 美术的功能与目的 1 【单选题】“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这一名句出自以下哪本著作?(C) A、《宣和画谱》

《工笔重彩人物临摹》教学大纲

《工笔重彩人物临摹》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画专业本科适用) 课程名称:工笔重彩人物临摹 课程类型:必修课,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84学时讲课学时:4学时辅导学时:80学时 适用对象: 本科(专科) 先修课程:传统线描临摹 后续课程:工笔花鸟临摹、工笔人物写生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中国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属专业基础课程。它是学习中国传统工笔画的艺术风格、特点、艺术精神及中国工笔画的技法和材料的运用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课程任务 通过临摹传统工笔重彩人物画,了解掌握工笔重彩人物画的技法,包括以线造型、线条组织、构线、渲染画面整体处理等常识。并结合现代优秀工笔重彩人物画作品的临习,引导学生在借助传统技法的同时寻求表现现代人物的新的技法语言的开拓。 二、本课程的目标 通过临摹优秀传统工笔重彩画,从实践中认识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的艺术风格、特点及艺术精神,学习中国工笔重彩画的技法及材料的运用,掌握传统工笔重彩画的绘制步骤和技法。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一)第一单元传统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学习(共42学时)1.知识要点 (1)工笔重彩人物画概述: ①工笔重彩的简述 ②工笔重彩人物的发展史 (2)工具的准备及用法

(3)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着色方法 (4)工笔人物画的画法 ①白描 ②淡彩 重彩 (5)工笔人物画的构图形式 (6)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7)工笔重彩人物画的临摹步骤 (8)范本的选择及分析 (9)名画赏析 2.教学的重点:掌握临摹传统工笔画各步骤的艺术表现要点 3.教学的难点:传统工笔画的表现技巧 (二)第二单元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学习 1.知识要点 (1)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概述 (2)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特殊技法介绍及运用 (3)范本的选择及分析 (4)名画赏析 2.教学的重点:掌握当代工笔重彩画各步骤的艺术表现要点 3.教学的难点:当代工笔重彩画的表现技巧。 四、练习与实验 (一)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唐代的《宫乐图》中选出3幅画中的局部临摹。 (二)从何家英、王美芳、赵国经等当代画家作品中选择3幅临摹。 五、学时分配 本课程开设于第二学期,共计84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 课程内容理论讲授辅导课小计 传统工笔重彩人物临摹 2 40 42 现代工笔重彩人物临摹 2 40 42

绘画艺术赏析

《九方皋》赏析 一.取材 这幅画取材于《列子·说符》中的故事。那里说的是: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岁高了!您的子孙中有可以派去寻求天下好马的人吗?”伯乐答道:“我的儿子们都是才能一般的人,能够教会他们识别一般的好马,无法教他们识别天下特出的千里马。我有一个曾在一起扛过东西打过柴草的朋友,叫九方皋,这个人对于马的识别本领不在我之下,可以叫他来见您。 秦穆公召见了九方皋,派他外出找马,三个月后返回报告说:“已经得到它了,在沙丘。”穆公问:“什么马?”答道:“是一匹黄色母马。”派人前去取得它,却是一匹黑色公马。穆公不兴奋,召唤伯乐对他说:“糟糕,你所派遣的找马人!毛色、雌雄尚且不能知道,又能知道什么好马?”伯乐长长地叹息道:“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吗?九方皋相马的事,正是所以比我强千万倍还不止啊!像九方皋的观察,是天地间的奥妙: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像他这种善于识别千里马的人,实在是比千里马更宝贵啊!”马牵来了,果然是天下特出的好马啊。 二.赏析 画面截取九方皋面对马群观察过程的一个瞬间,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位朴实的劳动者——九方皋的形象。画家选取九方皋相马的情态为表现的主题。他正在聚精会神地察看面前的那些马。但从视角来看,他并不着眼于马的皮毛蹄腿。他仿佛正在体察这匹黑马的精神气质。而这正是九方皋之所以为相马名家的所在。而那匹黑色的公马,仿佛忽然见到了知音,它发出快乐的嘶鸣,扬起钢铁般的蹄子跃跃欲试。画中的其他人物都做为陪衬的配角,每人都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的侧面,烘托出九方皋的聪明和胸有成竹的神态。 徐悲鸿一生致力于中国画革新的伟大实践。在国外把握了西洋画解剖知识和造型手段的徐悲鸿,试图在中国画中融入这些因素。虽然他仍以线条为主,辅以较单纯的色彩塑造人物,但对人体和肌肉的表现已相当重视。这从牵马人的前胸、四肢都可以明显地看出。当他描绘那匹黑马时,已将黑色的渲染和结构的体面关系糅合在一起,丰富了中国画的语言,也呈现出鲜明的徐悲鸿风格。 西洋画重写实,中国画重写意。所谓写意,是指中国画的一种传统画法。着

2020年湖北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美术模拟卷四及答案

2020年湖北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美术模拟卷四 一、单选(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中国彩陶出现于()。 A.新石器时代 B.旧石器时代 C.铁器时代 D.青铜时代 2.中国最早的帛画出自于()。 A.秦代 B.汉代 C.战国 D.春秋 3.《快雪时晴帖》是晋朝书法家()的书法作品,以行书书写而成。 A.王珣 B.王羲之 C.王献之 D.钟繇 4.阎立本所代表的中原画风()。 A.使用铁线描 B.设色板滞 C.有晕染笔法 D.粗犷豪放 5.在朱景玄所撰的《唐朝名画录》中,被推为“折枝花居其第一”的画家是()。 A.边鸾 B.戴兴 C.王希孟 D.滕昌佑 6.“六要”的提出见于山水画理论著作()。 A.画山水序 B.笔法记 C.林泉高致 D.山水纯全集 7.董其昌书法的特点是()。 A.圆劲秀逸 B.狂放不羁 C.浑厚苍老 D.秀美 8.以下不属于威尼斯画派的艺术特点的是()。 A.十分强调色彩的运用 B.宗教题材人物被世俗化 C.特别注重对人物精神风貌的描绘 D.具有享乐主义情调 9.古风时期末,雅典瓶画家发明一种新的瓶画技术,叫做()。 A.彩绘风格 B.黑绘风格 C.彩绘风格 D.红绘风格 10.《蒙娜丽莎》作为镇馆之宝现存于()。 A.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B.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 C.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D.俄罗斯特列恰科夫美术馆 11.哪位画家被誉为是新古典主义的先驱()。 A.普桑 B.大卫 C.安格尔 D.米勒 12.罗丹铲手的故事是雕塑家罗丹在创作()时发生的。 A.巴尔扎克 B.加莱义民 C.思想者 D.欧米艾尔 13.作品中各个局部之间、题材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与组织的样式是艺术作品的()。 A.题材 B.结构 C.形式 D.内容 14.()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技法之一,由元代王蒙所制。 A.云头皴 B.牛毛皴 C.米点皴 D.大斧劈皴

工笔画学习体会

工笔画学习体会 学习工笔已有一个来月,对于以前从来没接触过的学科,现在才算有了些了解,总之是感慨颇多,不得不赞叹中国工笔文化的深厚和技艺的高超。 中国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隋唐、五代再至两宋,工笔画从幼稚走向成熟,元后,文人画的兴起,工笔画其势渐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现代工笔画复兴。这体现了中国古典艺术传统的不断延续,也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画艺术的一种革新、新生和希望。80年代以后,中国历史进入新时期,画坛也出现了新的面貌,工笔画以开放的包容性向其它艺术门类借鉴吸收,用以充实自身。 由于工笔画的工具材料与形式技巧的特性,形成工笔画在表现上对”细节”的观注。尽其精微,而至远境,这也正是与水墨写意画相比而呈现的一个特点。工具材料的特性,也为工笔画的表现细节,提供了足够的可能性。 在题材方面,心得体会人物也不仅限于神话人物和历史故事,而是转向现代的人物,展现现代人的生活。花鸟、山水题材也有所扩展,民居、城市景观、静物等等都纳入画中。 当代工笔画的新异和突出成就,重要在于风格、样式、手法、表现形式的拓展于创新。无论是古老的勾勒加渲染的传统风格,平面表现的装饰性趣味,还是来自西方的写实主义手法,或是扑朔迷离的梦幻般的意境,或者稚拙朴实的民间画风,以及强烈的现代样式……都溶入当代工笔画中。 从当今繁荣的工笔画坛可以看出,工笔画的重新崛起,不是传统工笔画简单的延续与复古。而是在相应文化背景下对工笔画的重大开拓与革新。因而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中国工笔画要走向现代,不能够把传统精神与现代语言对立起来。应该对传统精神进行有效的把握和继承,使之与现代题材相结合,创造出有东方意蕴的现代作品,使工笔画获得新的发展。 所以我们在不断的学习和联系中,要通过对于自然的观察,不断培养我们

中国工笔花鸟画

中国工笔花鸟画 时间分配:2课时 学习要求:通过对花鸟的训练,掌握中国工笔画的基本技法 教学重点: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工笔花鸟画的白描和渲染技法 工笔花鸟画简述 我国花鸟画历来就具用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就是以写生为基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为目的。从历代的画史论著及大量的古代藏画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唐宋时期的花鸟画大师都以写生著称,如:中唐边鸾画孔雀,五代时西蜀黄荃用双勾填彩的富丽风格描写宫中珍禽瑞鸟。宋代是中国工笔花鸟画繁荣时期。作为这一时期花鸟画的主流,不但强调写生,而且追求细节的真实。宋徽宗赵佶控制宫廷画院的时候,要求画院的画家研究孔雀升墩是先抬左脚还是先抬右脚,画不同时间的月季花要画出花蕊、叶子的不同变化。 所谓写生,并不是简单地模仿客观的花鸟,而是要求在真实地描绘客观对象的同时能表现出花鸟的生命力及其各不相同的特性。所谓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就是强调要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的生活遭遇、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突出的表现。现存的崔白的〈寒雀图〉、李嵩的〈花蓝图〉、佚名的〈出水芙蓉图〉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二、工笔花卉的写生方法 1、观察: 先要了解花卉的生长规律、组织结构和神情姿态等特点。 2、起稿: 用铅笔轻轻地起轮廓。初学写生的人面对千姿百态花朵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实际仍有规律可循。画花先从花头最前面的一瓣开始画起,然后依次向外层画去。要注意每一个花瓣都要聚到花心上,尤其是瓣很多的花,如菊花、芍药等,更要做到“万瓣归心”,否则就会显得松散无力,没有生气。 画叶子时,要注意叶子的反正、侧斜、俯仰、疏密、长短、宽窄种种变化。画多层次的叶子,要掌握好前后的顺序,可先从最前面完整的叶子开始,再画后面被遮挡的叶子,然后再画生长花和叶子的枝干,这样一层层地画,就能层次清楚,多而不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