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箱内空气开关配线要求和规范

配电箱内空气开关配线要求和规范
配电箱内空气开关配线要求和规范

安装空气开关:

1、住户配电箱总开关一般可以选择双极32—63A小型空气开关或隔离开关;

2、照明回路一般用10—16A小型空气开关;

3、插座回路一般选择16—20A的空气开关;

4、空调回路一般选择16—25A的空气开关;

5、采用双极或1P+N(相线+中性线)空气开关,当线路出现短路或漏电故障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的相线和中性线,确保人身安全及用电设备的安全。以上空气开关的安装仅供参考,每户家庭的实际用电器功率不一样,具体要按电工设计为准。

配电箱

当空气开关是三相开关,要搞清楚入线是不是三相电路。如果确定是两相的,就应该零线接零线,地线接外壳,火线随便接一个就可以了。一般每个空调单独分一路,厨房和卫生的插座分别单独分一路,其余的插座可以根据情况分一到两路,所有的照明也可以分为一到两路。预计要使用大功率电器的插座电路可可以使用20安培的空气开关,否则16安培的空气开关就够了。

一、作业条件及现场准备工作

1、箱体安装完毕。

2、箱内空开、配线导线、配线扎带等已经准备完毕,并且符合设计图纸、配电箱安装要求。

二、箱体内导轨安装

导轨安装要水平,并与盖板空开操作孔相匹配

三、箱体内空开安装

1、空开安装时首先要注意箱盖上空开安装孔位置,保证空开位置在箱盖预留位置。其次开关安装时要从左向右排列,开关预留位应为一个整位。

2、预留位一般放在配电箱右侧。第一排总空开与分空开之间有预留一下完整的整位用于第一排空开配线。

四、空开零线配线

1、零线颜色要采用蓝色。

2、照明及插座回路一般采用导线,每根导线所串连空开数量不得大于3个。空调回路一般采用或导线,一根导线配一个空开。

3、不同相之间零线不得共用,如由A相配出的第一根黄色导线连接了二个16A的照明开空,那么A相所配空开零线也只能配这两个空开,配完后直接边接到零线接线端子上。

4、箱体内总空开与各分空开之间配线一般走左边,配电箱出线一般走右则。

5、箱内配线要顺直不得有纹接现象,导线要用塑料扎带绑扎,扎带大小要合适,间距要均匀。

6、导线弯曲应一致,且不得有死弯,防止损坏导线绝缘皮及内部铜芯。

五、第一排空开配线

1、A相线为黄、B相线为绿、C相线为红。

2、照明及插座回路一般采用导线,每根导线所串连空开数量不得大于3个。空调回路一般采用或导线,一根导线配一个空开。

3、由总开关每相所配出的每根导线之间零线不得共用,如由A相配出的第一根黄色导线连接了二个16A的照明开空,那这两个照明空开一次侧零线也是只从这二个空开一次侧配出直接连接到零线接线端子。

4、箱体内总空开与各分空开之间配线一般走左边,配电箱出线一般走右则。

5、箱内配线要顺直不得有纹接现象,导线要用塑料扎带绑扎,扎带大小要合适,间距要均匀。

6、导线弯曲应一致,且不得有死弯,防止损坏导线绝缘皮及内部铜芯。

六、第二排空开配线

1、A相线为黄、B相线为绿、C相线为红

2、照明及插座回路一般采用导线,每根导线所串连空开数量不得大于3个。空调回路一般采用或导线,一根导线配一个空开。

3、由总开关每相所配出的每根导线之间零线不得共用,如由A相配出的第一根黄色导线连接了二个16A的照明开空,那这两个照明空开一次侧零线也是只从这二个空开一次侧配出直接连接到零线接线端子。

4、箱体内总空开与各分空开之间配线一般走左边,配电箱出线一般走右则。

5、箱内配线要顺直不得有纹接现象,导线要用塑料扎带绑扎,扎带大小要合适,间距要均匀。

6、导线弯曲应一致,且不得有死弯,防止损坏导线绝缘皮及内部铜芯

7、导线要用塑料扎带绑扎,扎带大小要合适,间距要均匀,一般为100mm。

8、扎带扎好后,不用的部分要用钳子剪掉。

9、配线规整,三项平衡,线路清晰

配电房电气设备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

配电房电气设备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试行草案》 目录 第一部分:配电房高低压成套柜的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 一、配电柜基础安装 二、配电柜安装 第二部分:电力变压器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 一、电压为35KV以下干式变压器安装工艺标准和要求 二、1600KVA以下油浸变压器安装工艺标准和要求 第三部分:高低压柜硬母线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 一、硬母线安装要求 二、硬母线固定要求 三、硬母线连接方式和要求 第四部分:二次回路安装和调试要求 一、控制电缆敷设的工艺要求 二、二次线安装(接线)工艺要求 三、相互动作试验(联动试验)要求 第五部分:安装工程全部结束后应做工作

第一部分:配电房高低压成套柜的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 一、柜子基础: 1、基础型钢安装允许误差 2、根据高低压柜子的数量和尺寸, 决定槽钢的长度和宽度,要求尺寸准确,焊缝美观、牢固,要注意长和宽的槽钢表面要尽量做到水平。(如果这个水平不好,将要影响到安装到基础上的所有柜子的垂直度)。 3、基础接地点数≧2点,接地连接牢固,导通良好。 二、柜子安装: 1、安装位置要符合图纸要求 2、垂直度误差﹤1.5mm/m (用铅坠检查) 3、水平误差:相邻两柜顶部﹤2mm 成列柜顶部﹤5mm 4、盘面误差:相邻两盘边﹤1mm 成列盘面﹤5mm 5、盘间接缝﹤2mm 6、盘体固定:连接牢固,盘底用M8-10盘基螺丝把电柜安装固定在槽钢基础上,也可用电焊将每只电柜底部四面点焊一下,每个焊点宽度以 不直度 每米﹤1m/m 全长﹤5m/m 水平度 每米﹤1m/m 全长﹤5m/m 位置误差及不平度﹤5m/m

10mm左右为宜。 7、盘面上设备应平整、齐全,外观完好、无损,元件固定牢固,标志清晰 完整。 第二部分:电力变压器的安装工艺标准和要求 一、电压为35KV及以下干式变压器安装工艺标准和要求 工序检验项目性质质量标准备注 设备检查 外壳 及附 件 铭牌及接线图标志齐全清晰 附件清点齐全 绝缘子检查光滑、无裂纹 铁芯 检查 外观检查无碰上变形 铁芯紧固件检查紧固、无松动 铁芯绝缘电阻主要绝缘良好 铁芯接地主要只能1点接地 绕组 检查 绕组接线检查主要牢固正确 表面检查无放电痕迹及裂纹 绝缘电阻主要绝缘良好 引 出 线 绝缘层无损伤、裂纹 裸露导线外观主要无毛刺尖角 裸导体相间及对地距离主要按GBJ149-1990规 定 防抬件主要齐全、完好

郭老湿带你认识配电箱的内部结构和解析

“配电箱”,也叫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 配电箱的用途 便于管理,当发生电路故障时有利于检修。配电箱和配电柜配电盘配电凭等,是集中安装开关、仪表等设备的成套装置。 常用的配电箱有木制和铁板制两种,现在哪儿的用电量都挺大的,所以还是铁的用的比较多。配电箱的用途:当然是方便停、送电,起到计量和判断停、送电的作用。 配电箱构成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是成套部件,即配电箱外壳及其相关配件。 二是电气元件及相关附件,即空气开关和其所需要的附件。 柜内有以下各部分组成 一、断路器 断路器:既开关,是配电柜的主要元器件,常用的有空气开关. 漏电开关.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1.空气开关:

A.空气开关的概念: 空气开关也就是空气断路器,在电路中作接通、分断和承载额定工作电流和短路、过载等故障电流,并能在线路和负载发生过载、短路、欠压等情况下,迅速分断电路,进行可靠的保护。 断路器的动、静触头及触杆设计型式多样,但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是主要目的。目前,利用一定的触头结构,限制分断时短路电流峰值的限流原理,对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有明显的作用,而被广泛采用。 B.空气开关的工作原理: 自动空气开关也称为低压断路器,可用来接通和分断负载电路,也可用来控制不频繁起动的电动机。它功能相当于闸刀开关、过电流继电器、失压继电器、热继电器及漏电保护器等电器部分或全部的功能总和,是低压配电网中一种重要的保护电器。 自动空气开关具有多种保护功能(过载、短路、欠电压保护等)、动作值可调、分断能力高、操作方便、安全等优点,所以目前被广泛应用。

3分钟让你了解配电箱的内部结构

3分钟让你了解配电箱的内部结构 项目经理们赶紧收藏喽! 配电箱构成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成套部件,即配电箱外壳及其相关配件。二电气元件及相关附件,即空气开关和其所需要的附件。 柜内有以下各部分组成: 一.断路器:既开关,是配电柜的主要元器件,常用的有空气开关. 漏电开关.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1. 空气开关: A.空气开关的概念: 空气开关也就是空气断路器,在电路中作接通、分断和承载额定工作电流和短路、过载等故障电流,并能在线路和负载发生过载、短路、欠压等情况下,迅速分断电路,进行可靠的保护。断路器的动、静触头及触杆设计型式多样,但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是主要目的。目前,利用一定的触头结构,限制分断时短路电流峰值的限流原理,对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有明显的作用,而被广泛采用。 B.空气开关的工作原理: 自动空气开关也称为低压断路器,可用来接通和分断负载电路,也可用来控制不频繁起动的电动机。它功能相当于闸刀开关、过电流继电器、失压继电器、热继电器及漏电保护器等电器部分或全部的功

能总和,是低压配电网中一种重要的保护电器。 自动空气开关具有多种保护功能(过载、短路、欠电压保护等)、动作值可调、分断能力高、操作方便、安全等优点,所以目前被广泛应用。 2.漏电保护开关: A.漏电保护开关概念: 既具备漏电保护功能,人触摸到带电体会跳闸,确保人身安全,是漏电保护器的主要功能;用电设备如果绝缘不好漏电到外壳上,漏电保护器也会跳闸,避免人体触摸触电。同时具备电流通断功能、过负荷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 B.漏电保护开关的工作原理: 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图。图中LH为零序电流互感器,它由坡莫合金为材料的铁芯,和绕在环状铁芯上的二次线圈组成检测元件。电源相线和中性线穿过圆孔成为零序互感器的一次线圈。互感器的后部出线即为保护范围。 C.漏电保护开关的作用: 1、当电气设备或线路发生漏电或接地故障时,能在人尚未触及之前就把电源切断。 2、当人体触及带电的物体时,能在011s 内切断电源,从而减轻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 3、可以防止因漏

配电柜安装接线规范

配电柜安装接线规范 1 元器件安装 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 适用条件 ?? 需要的灭弧距离 ??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1.2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1.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1.5 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 1.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 指示仪表、指示灯0.6-2.0 电能计量仪表0.6-1.8 控制开关、按钮0.6-2.0 紧急操作件0.8-1.6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 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 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 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下图为错误接法 1.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14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电气工艺安装与接线工艺设计规范

电器柜设计规范 1 元器件安装 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 适用条件 ? 需要的灭弧距离 ?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1、2 组装前首先瞧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1、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就是否相符 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1、5 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 1、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 指示仪表、指示灯0、6-2、0 电能计量仪表0、6-1、8 控制开关、按钮0、6-2、0 紧急操作件0、8-1、6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 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 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 各种电气元件与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 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下图为错误接法

配电柜接线规范

1 元器件安装 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 需要的灭弧距离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1.2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1.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1.5 必须按图安装 (如果有图) 1.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 指示仪表、指示灯 0.6-2.0 电能计量仪表 0.6-1.8 控制开关、按钮 0.6-2.0 紧急操作件 0.8-1.6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 对于发热元件 (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下图为错误接法

1.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14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a) 端子的标识

配电柜接线工艺

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教程 1、元器件安装 1)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 需要的灭弧距离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2)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3)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4)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5)必须按图安装 (如果有图) 6)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7)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8)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

及带电体的可能。 ②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③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9)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 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0)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 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 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2)对于发热元件 (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 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下图为错误接法 13)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 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4)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除元件 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15)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16)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 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

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教程

1、元器件安装 1)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2)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3)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4)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5)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 6)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7)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8)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②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③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9)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0)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2)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下图为错误 接法 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4)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除元件 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15)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16) 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 17)保护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柜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 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红圈处),或者破坏绝缘层。门上的接地处(红圈处)要加“抓垫”,防止因为油漆的问题而接触不好,而且连接线尽量短。 18)安装因振动易损坏的元件时,应在元件和安装板之间加装橡胶垫减震。 19) 对于有操作手柄的元件应将其调整到位,不得有卡阻现象。将母线、元件上预留给顾客接线用得螺栓拧紧。 2、二次回路布线 1)基本要求:按图施工、连线正确。二次线的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可靠,线束应横平竖直,配置坚牢,层次分明,整齐美观。同一合同的相同元件走线方式应一致。 2)二次线截面积要求: 单股导线不小于1.5㎜2 多股导线不小于1.0㎜2 弱电回路不小于0.5㎜2 电流回路不小于2.5㎜2 保护接地线不小于2.5㎜2 3)所有连接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 4)每个电器元件的接点最多允许接2根线。 5)每个端子的接线点一般不宜接二根导线,特殊情况时如果必须接两根导线,则连接必须可靠。 6)二次线应远离飞弧元件,并不得防碍电器的操作。 7)电流表与分流器的连线之间不得经过端子,其线长不得超过3米 8)电流表与电流互感器之间的连线必须经过试验端子。 9)二次线不得从母线相间穿过。

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标准

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 一、元器件的安装 1、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2、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3、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4、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5、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6、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7、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②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③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条的规定。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2))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3)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4)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75W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5)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6)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7)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8)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 (9)保护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柜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垫圈齿 面接触零部件表面(红圈处),或者破坏绝缘层。门上的接地处(红圈处)要加“抓垫”,防止因为油漆的问题而接触不好,而且连接线尽量短。 (10)安装因振动易损坏的元件时,应在元件和安装板之间加装橡胶垫减震。

低压成套配电柜安装工艺标准.doc

ICS Q/ZXJZ 低压成套配电柜及动力开关柜(盘)、照 明配电箱施工工艺标准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 发布

目次 1 适用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施工准备: (1) 4 操作工艺 (2) 5 质量控制 (6) 6 质量标准 (6) 7 成品保护 (8)

低压成套配电柜及动力开关柜(盘)、照明配电箱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我总公司所有在施的公共与民用建筑施工。 2 引用标准 GB50303-2002 (2002.4)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254-96 (1996.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5-96 (1996.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6-96 (1996.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7-96 (1996.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BJ 01-26-96 (1996.8)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汇编 (1996) 北京地区电气规程汇编 (2002.12) 3 施工准备: 3.1 设备及材料要求 3.1.1 设备及材料均符合国标或部颁发的现行的技术标准,符合设计要求;并有3C认证和产品合格证及随带安装、使用、维修和试验要求等技术文件;有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标志,进口产品应提供商检证明和中文的质量证明文件、规格、型号、性能检测报告及中文的安装、使用、维修和试验要求等技术文件。设备有铭牌,并注明厂家名称,附件、备件完好、齐全,接线无脱落脱焊,涂层完整,无明显碰撞凹陷。 3.1.2 铁制配电箱、柜体为镀锌板,并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配电箱体二层板厚度不小于1.5毫米镀锌铁板。塑料配电箱体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周边平整无损伤,二层板厚度不小于8毫米。木制配电箱体应刷防腐、防火涂料,木制板面厚度不小于20毫米。 3.1.3 柜、箱内的保护导体应有裸露的连接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当设计无要求时,柜箱内保护导体的最小截面积S P不应小于表1规定。 3.1.4 柜、箱内低压电器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3.1. 4.1 发热元件安装在散热良好的位置; 3.1. 4.2 熔断器的熔体规格、自动开关的整定值符合设计要求; 3.1. 4.3 切换压板接触良好,相邻压板间有安全距离,切换时不触及相邻的压板; 3.1. 4.4 信号回路的信号灯、按钮、光字牌、电铃、电笛、事故电钟等动作和信号显示准确; 3.1. 4.5 外壳需接地(PE)和接零(PEN)的,连接可靠; 3.1. 4.6 端子排安装牢固,端子有序号,强、弱电端子隔离布置,端子规格与芯线截面积大小适配。 3.1.5 柜、箱内配线: 3.1.5.1 电流回路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750V、芯线截面不小于2.5mm2的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 3.1.5.2 除电子元件回路或类似回路外,其它回路的电线应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750V、芯线截面不小于1.5mm2的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

配电柜内配线的技术要求

核心提示:配线首先就是要保证导线的截面积能够承载正常的工作电流,同时要考虑到由于柜内元件的损耗发热,导线的截面积与载流量的估算见表87,当使用的不是铝导线而是 欧阳学文 1)配线首先就是要保证导线的截面积能够承载正常的工作电流,同时要考虑到由于柜内元件的损耗发热, 导线的截面积与载流量的估算见表87,当使用的不是铝导线而是铜导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导线略大一些,可按比铝导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表87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积的倍数关系 除了保证导线的截面积能够承载正常的工作电流之外,还应满足其在特殊条件下的抗拉强度,为此,在有条件的情

况下推荐选用铜导线。母线与电器连接时,接触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5014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2)柜内配线使用的绝缘导线的最小截面积应为1.0 mm2。对于低电平的电子电路允许采用截面积小于1. 0mm 2的导线(但不得小于电子设备制造厂对安装导线截面积的要求) ①连接电源指示灯导线截面积为1.5 mm2; ②进入断路器和漏电开关的单回路导线的最小截面积为 1.5 mm2; ③断路器跨接线的最小截面积为2.5 mm2: ④变压器一次绕组进线的最小截面积为1.5 mm2; ⑤控制线路电源跨接线最小截面积为1.5 mm2; ⑥控制线路最小截面积为1.0 mm2; ⑦面板控制回路至柜内接线最小截面积为1.0 mm2; ⑧电压表导线连接导线截面积为1.5 mm2; ⑨电流互感器连接导线截面积为1.5 mm2; ⑩传感器连接导线的最小截面积为1. 0 mm2;

⑩面板备用线截面积为1. 0 mm2; ⑥柜内照明用线截面积为1. 0 mm2。 柜内至面板等活动部分的过渡导线,应有足够的可绕性,推荐采用RV多股软导线。 3)连接导线的绝缘应是防潮、防霉及滞燃的,其绝缘电压等级为:线路工作电压小于或等于100V时,绝缘电压等级应大于或等于250V;线路工作电压大于100V、小于或等于450V时,绝缘电压等级应大于或等于 500V。常用的BV型绝缘电线的绝缘层厚度应不小于表88中的规定。 表88 BV型绝缘电线的绝缘层厚度 4)导线应严格按照图样的标号,正确地接到指定的接线柱上。 ①接线应排列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良好、无损伤; ②外部接线不得使电器内部受到额外应力;

配电箱系统图及各类符号标注说明

配电箱系统图及各类符号标注说明 什么是配电箱? 所有用户用电的总的一个电路分配箱. 工作原理 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于各发、配、变电所中。 用途: 便于管理,当发生电路故障时有利于检修。配电箱和配电柜配电盘配电凭等,是集中安装开关、仪表等设备的成套装置。 常用的配电箱有木制和铁板制两种,现在哪儿的用电量都挺大的,所以还是铁的用的比较多。 配电箱的用途:当然是方便停、送电,起到计量和判断停、送电的作用。 按结构特征和用途分类:

(1)固定面板式开关柜,常称开关板或配电屏。它是一种有面板遮拦的开启式开关柜,正面有防护作用,背面和侧面仍能触及带电部分,防护等级低,只能用于对供电连续性和可靠性要求较低的工矿企业,作变电室集中供电用。 (2)防护式(即封闭式)开关柜,指除安装面外,其它所有侧面都被封闭起来的一种低压开关柜。这种柜子的开关、保护和监测控制等电气元件,均安装在一个用钢或绝缘材料制成的封闭外壳内,可靠墙或离墙安装。柜内每条回路之间可以不加隔离措施,也可以采用接地的金属板或绝缘板进行隔离。通常门与主开关操作有机械联锁。另外还有防护式台型开关柜(即控制台),面板上装有控制、测量、信号等电器。防护式开关柜主要用作工艺现场的配电装置。 (3)抽屉式开关柜。这类开关柜采用钢板制成封闭外壳,进出线回路的电器元件都安装在可抽出的抽屉中,构成能完成某一类供电任务的功能单元。功能单元与母线或电缆之间,用接地的金属板或塑料制成的功能板隔开,形成母线、功能单元和电缆三个区域。 每个功能单元之间也有隔离措施。抽屉式开关柜有较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互换性,是比较先进的开关柜,目前生产的开关柜,多数是抽屉式开关柜。它们适用于要求供电可靠性较高的工矿企业、高层建筑,作为集中控制的

各种配电箱接线系统图(实操分享)

一# -- 一级配电总柜 (图二) P I =135,4KW K X =0.70 GDM101-100/330 COS e =0.85 3L.N.PE 63A VV 22---5X35---(2#) Ij=160A GDM101-100/330 3L.N.PE 100A VV 22---5X35---(3#)塔吊 GDM101-100/330 3L.N.PE 40A VV 22---5X25---(1#) HD17S —400/3p 250/5A CMIL-225/4300 30mA 0.1S 225A GDM101-100/330 3L.N.PE 63A VV 22---5X25----(6#)钢筋 GDM101-100/330 N 3L.N.PE 40A VV 22---5X16-------(照明) (RZ d <=4欧姆) PE GDM101-100/330 (PE:RP d <=1欧姆) 3L.N.PE 32A (备用) A K

二#- - 一级配电总柜 (图三) P I =135,4KW K X =0.70 GDM101-100/330 COS e =0.85 3L.N.PE 63A VV 22---5X35---(5#) Ij=160A GDM101-100/330 3L.N.PE 100A VV 22---5X35---(4#)塔吊 GD101-100/330 3L.N.PE 40A VV 22---5X25-----流动 HD17S —400/3p 250/5A CMIL-225/4300 30mA 0.1S 225A GDM101-100/330 3L.N.PE 63A VV 22---5X25----备用 GDM101-100/330 N 3L.N.PE 40A VV 22---5X16--------照明 (RZ d <=4欧姆) PE GD101-100/330 (PE:RP d <=1欧姆) 3L.N.PE 32A (备用) A K

配电箱的内部结构解析

配电箱的内部结构解析 “配电箱”,也叫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 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 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 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 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 配电箱的用途 便于管理,当发生电路故障时有利于检修。配电箱和配电柜配电盘配电凭等,是集中安装开关、仪表等设备的成套装置。 常用的配电箱有木制和铁板制两种,现在哪儿的用电量都挺大的,所以还是铁的用的比较多。配电箱的用途:当然是方便停、送电,起到计量和判断停、送电的作用。 配电箱构成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是成套部件,即配电箱外壳及其相关配件。 二是电气元件及相关附件,即空气开关和其所需要的附件。

柜内有以下各部分组成 一、断路器 断路器:既开关,是配电柜的主要元器件,常用的有空气开关. 漏电开关.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1.空气开关: A.空气开关的概念: 空气开关也就是空气断路器,在电路中作接通、分断和承载额定工作电流和短路、过载等故障电流,并能在线路和负载发生过载、短路、欠压等情况下,迅速分断电路,进行可靠的保护。断路器的动、静触头及触杆设计型式多样,但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是主要目的。目前,利用一定的触头结构,限制分断时短路电流峰值的限流原理,对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有明显的作用,而被广泛采用。 B.空气开关的工作原理:

自动空气开关也称为低压断路器,可用来接通和分断负载电路,也可用来控制不频繁起动的电动机。它功能相当于闸刀开关、过电流继电器、失压继电器、热继电器及漏电保护器等电器部分或全部的功能总和,是低压配电网中一种重要的保护电器。 自动空气开关具有多种保护功能(过载、短路、欠电压保护等)、动作值可调、分断能力高、操作方便、安全等优点,所以目前被广泛应用。 2.漏电保护开关: A.漏电保护开关概念: 既具备漏电保护功能,人触摸到带电体会跳闸,确保人身安全,是漏电保护器的主要功能;用电设备如果绝缘不好漏电到外壳上,漏电保护器也会跳闸,避免人体触摸触电。同时具备电流通断功能、过负荷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 B.漏电保护开关的工作原理: 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图。LH为零序电流互感器,它由坡莫合金为材料的铁芯,和绕在环状铁芯上的二次线圈组成检测元件。电源相线和中性线穿过圆孔成为零序互感器的一次线圈。互感器的后部出线即为保护范围。

配电箱配线标准及其实例

电控柜的安装接线的规范 1 元器件安装 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 适用条件 ?? 需要的灭弧距离 ??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1.2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1.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1.5 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 1.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 指示仪表、指示灯0.6-2.0 电能计量仪表0.6-1.8 控制开关、按钮0.6-2.0 紧急操作件0.8-1.6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 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 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 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下图为错误接法

配电箱系统图解析

配电箱系统图学习 简介 什么是配电箱?所有用户用电的总的一个电路分配箱. 工作原理 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于各发、配、变电所中。 用途 便于管理,当发生电路故障时有利于检修。配电箱和配电柜配电盘配电凭等,是集中安装开关、仪表等设备的成套装置。 常用的配电箱有木制和铁板制两种,现在哪儿的用电量都挺大的,所以还是铁的用的比较多。 配电箱的用途:当然是方便停、送电,起到计量和判断停、送电的作用。 分类 按结构特征和用途分类: (1)固定面板式开关柜,常称开关板或配电屏。它是一种有面板遮拦的开启式开关柜,正面有防护作用,背面和侧面仍能触及带电部分,防护等级低,只能用于对供电连续性和可靠性要求较低的工矿企业,作变电室集中供电用。 (2)防护式(即封闭式)开关柜,指除安装面外,其它所有侧面都被封闭起来的一种低压开关柜。这种柜子的开关、保护和监测控制等电气元件,均安装在一个用钢或绝缘材料制成的封闭外壳,可靠墙或离墙安装。柜每条回路之间可以不加隔离措施,也可以采 用接地的金属板或绝缘板进行隔离。通常门与主开关操作有机械联锁。另外还有防护式台型开关柜(即控制台),面板上装有控制、测量、信号等电器。防护式开关柜主要用作工艺现场的配电装置。 (3)抽屉式开关柜。这类开关柜采用钢板制成封闭外壳,进出线回路的电器元件都安装在可抽出的抽屉中,构成能完成某一类供电任务的功能单元。功能单元与母线或电缆之间,用接地的金属板或塑料制成的功能板隔开,形成母线、功能单元和电缆三个区域。 每个功能单元之间也有隔离措施。抽屉式开关柜有较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互换性,是比较先进的开关柜,目前生产的开关柜,多数是抽屉式开关柜。它们适用于要求供电可靠性较高的工矿企业、高层建筑,作为集中控制的配电中心。 (4)动力、照明配电控制箱。多为封闭式垂直安装。因使用场合不同,外壳防护等级也

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教程(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1、元器件安装 1)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2)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3)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4)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5)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 6)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7)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8)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②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③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9)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0)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2)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下图为错误 接法 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4)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除元件 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15)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16) 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 17)保护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柜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红圈处),或者破坏绝缘层。门上的接地处(红圈处)要加“抓垫”,防止因为油漆的问题而接触不好,而且连接线尽量短。 18)安装因振动易损坏的元件时,应在元件和安装板之间加装橡胶垫减震。 19) 对于有操作手柄的元件应将其调整到位,不得有卡阻现象。将母线、元件上预留给顾客接线用得螺栓拧紧。 2、二次回路布线 1)基本要求:按图施工、连线正确。二次线的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可靠,线束应横平竖直,配置坚牢,层次分明,整齐美观。同一合同的相同元件走线方式应一致。 2)二次线截面积要求: 单股导线不小于1.5㎜2

户内配电箱安装验收标准

户内配电箱安装验收标准 一、配电箱进场验收标准 1、进场配电箱应有厂家生产许可证、合格证、CCC认证、出场试验、检测报告; 2、进场配电箱包装完整,产品品牌、规格型号应与设计使用要求一致; 3、进场配电箱箱体应光洁、内外涂层完整,色泽一致,无残缺现象,无明显凹痕或机械损伤,配电箱内边缘和开口处平整,光滑,无毛刺和裂口,箱门应关闭严密,箱门关启灵活; 4、配电箱门把手、锁具齐全,无损坏现象; 5、箱内元器件规格型号及品牌应与设计使用要求一致,元器件安装牢固,无损伤、无缺失,导线排列整齐,压接牢固并有产品合格证; 6、箱内配线整齐、无绞接现象,并绑扎成束,导线连接紧密,导线中间无接头,箱内开关分合动作灵活可靠; 7、箱内工作接地排,保护接地排,排上应留出足够的压线端子(一线一端子),配电箱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跨接接地点应有标识并且标识规范耐久; 8、配电箱箱门、箱体与保护接地应有接地跨接线(跨接线线径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时门和金属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选用截面积应不小于4mm2的黄绿色绝缘铜芯软导线连接,并有标识; 9、配电箱内电气件应有标识,标识贴在操作手柄下端,且字体机打,固定牢固,不易掉落;

10、配电箱内应有配电系统图,图采用机打,贴箱门内左上侧,并且图固定牢固、美观; 11、配电箱内配电支路电源线不能串接,不等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应压在一个端子上,等截面的导线(6平方毫米以下)一个端子上最多只能压两根; 12、配电箱内绝缘导线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使用要求; 13、相序L1/L2/L3按黄、绿、红分色,三相间负荷分配符合设计要求,保护地线(PE线)采用黄绿颜色相间的绝缘导线,零线采用淡蓝色绝缘导线; 14、配电箱内配电板两侧预留大于60mm的布线空间,上、下进线,根据压接进出导线的规格、数量预留足够的压接、固定空间; 15、配电箱应有不锈钢制产品铭牌,铭牌用不锈钢钉铆接在箱门内左上侧或中上侧; 16、配电箱体应预留保护接地螺栓,螺栓与箱体电气焊接良好,压面必须镀层光洁,无绝缘隔层; 17、配电箱板材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冷轧钢板,配电箱板材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时,配电箱及控制箱大于等于600mm的采用2.0mm厚冷轧钢板、小于600mm的采用1.5mm厚冷轧钢板制做。二层底板采用2mm厚冷轧板; 18、箱体表面采用静电喷涂或烤漆处理,箱门应有安全用电警示标志。 二、户内配电箱施工工艺:

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

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 元器件的安装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②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③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条的规定。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2)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3)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4) 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 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5)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6)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7)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8) 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 9) 保护接地连续性

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柜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红圈处),或者破坏绝缘层。 门上的接地处(红圈处)要加“抓垫”,防止因为油漆的问题而接触不好,而且连接线尽量短。 10) 安装因振动易损坏的元件时,应在元件和安装板之间加装橡胶垫减震。 11) 对于有操作手柄的元件应将其调整到位,不得有卡阻现象。将母线、元件上预留给顾客接线用得螺栓拧紧。 二次回路布线 1) 基本要求: 按图施工、连线正确。二次线的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可靠,线束应横平竖直,配置坚牢,层次分明,整齐美观。同一合同的相同元件走线方式应一致。 2) 二次线截面积要求: 单股导线不小于㎜2 多股导线不小于㎜2 弱电回路不小于㎜2 电流回路不小于㎜2 保护接地线不小于㎜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