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实验4 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1. 实验目的

① 掌握最大泡压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了解影响表面张力测定结果的因素。

② 了解弯曲液面下产生附加压力的本质,熟悉拉普拉斯方程、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了解朗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公式的应用。

③ 测定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正丁醇的饱和吸附量,由表面张力的实验数据求正丁醇分子的截面积及吸附层的厚度。

2. 实验原理

(1)表面张力的产生

在液体内部的任何分子周围的吸引力是平衡的(此处不考虑分子间斥力的影响),但在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却不相同。因为表面层的分子,一方面受到液体内层的邻近分子的吸引,另一方面受到液面外部气体分子的吸引,而且前者的作用要比后者大。因此在液体表面层中,每个分子都受到垂直于液面并指向液体内部的不平衡力。

这种吸引力有使表面积最小的趋势,要使液体的表面积增大就必须要反抗分子在表面层比在液体内部有较大的位能,这位能就是表面自由能。

通常把增大1m 2表面所需的最大功A 或增大1m 2

所引起的表面自由能的变化值?G 称为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其单位为J/m 2

。而把液体限制其表面增大以及力图使它收缩的单位直线长度上所作用的力,称为表面张力,其单位是N/m 。液体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和它的表面张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实际上,不仅在气液界面存在表面张力,在任何两相界面处都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方向是与界面相切,垂直作用于某一边界,方向指向使表面积缩小的一侧。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温度有关,温度愈高,表面张力愈小。到达临界温度时,液体与气体部分,表面张力趋近于零。液体的表面张力也与液体的纯度有关。在纯净的液体(溶剂)中如果掺进杂质(溶质),表面张力就要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决定于溶质的本性与加入量的多少。

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产生了很多特殊的界面现象。 (2)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精致液体的表面一般是一个平面,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在毛细管中),则是一个弯曲表面。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在弯曲液面内外受到的压力不相等。

如果液面是水平的,则表面张力也是水平的,当平衡时,沿周界的表面张力相互抵消,此时液体表面张力内外压力相等,而且等于表面上的外压力。

如果液面是弯曲的,则沿某一周界上的表面张力不是水平的。平衡时,表面张力将产生一合力p s ,而使弯曲液面下的液体所受实际压力与外压力不同。当液面为凸形时,该合力指向液体内部,液面下的液体受到的实际压力大于外压;当液面为凹形时,合力指向液体外部,页面下的液体受到的实际压力小于外压。这一合力p s ,即为弯曲表面受到的附加压力,附加压力的方向总是指向曲率中心。

图4-1 液体内部和表面层分

子受力情况

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的关系用拉普拉斯方程表示:

R

p s σ

2=

(4-1) 式中,σ为表面张力;R 为弯曲表面的曲率半径。

该公式是拉普拉斯方程的特殊式,适用于弯曲表面刚好为半球形的情况。 (3)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则是上述弯曲液面下具有附加压力的直接结果。假设溶液在毛细管表面完全润湿,且液面为半球形,则由拉普拉斯方程p s =2σ/R 以及毛细管中升高(或降低)的液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力?p =ρgh ,通过测量液柱高度即可求出液体的表面张力。这就是毛细管上升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的原理。此方法要求管壁能被液体完全润湿,且液面呈半球形。 (4)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实际上,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是毛细管上升法的一个逆过程。其装置如图所示,将待测表面张力的液体装于表面张力仪中使毛细管的端面与液面相切(这样做是为了数据处理方便,如果做不到相切,每次实验毛细管浸没的深度应保持一致,此时数据处理参见其它文献),由于毛细现象液面即沿毛细管上升,打开抽气瓶的活塞缓缓抽气,系统减压,毛细管内液面上受到一个比表面张力仪瓶中液面上(即系统)大的压力,当此压力差——附加压力(?p =p

大气

-p 系统)在毛细管端面上产生的作用力稍大于毛细管口液体的表面张力时,气

泡就从毛细管口脱出,此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成正比,与气泡的曲率半径成反比,其关系式为拉普拉斯公式:

R

p σ

2=

? (4-2) 式中,?p 为附加压力;σ为表面张力;R 为气泡的曲率半径。

如果毛细管半径很小,则形成的气泡基本上是球形的。当气泡开始形成时,表面几乎是平的,这时曲率半径最大;随着气泡的形成,曲率半径逐渐变小,直到形成半球形,这时曲率半径R 和毛细管半径r 相等,曲率半径达最小值,根据上式这时附加压力达最大值。气泡进一步长大,R 变大,附加压力则变小,直到气泡逸出。根据上式,R =r 时的最大附加压力为:

r p σ2=

?最大或 最大最大h r

p r ?=?=g 2

2ρσ (4-3) 对于同一套表面张力仪,毛细管半径r 、测压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都为定值,因此为了数据处理方便,将上述因子放在一起,用仪器常数K 来表示,式(4-3)可简化为

最大h K ?=σ (4-4)

式中的仪器常数K 可用已知表面张力的标准物质测得,通常用纯水来标定。 (5)溶液中的表面吸附

图4-2 最大气泡法表面张

力测定装置

从热力学观点来看,液体表面缩小是一个自发过程,这是使体系总自由能减小的过程,欲使液体产生新的表面?A ,就需对其做功,其大小应与?A 成正比。 A s W ?=' (4-5)

如果?A 为1m 2

,则W ’=s 是在恒温恒压下形成1m 2

新表面所需的可逆功,所以s 称为比表面及普斯自由能,其单位为J/m 2

。也可将s 看作是作用在界面上每单位长度边缘上的力,称为表面张力,其单位是N/m 。在定温下纯液体的表面张力为定值,只能依靠缩小表面积来降低自身的能量,因此通常见到的小露珠为球形,此时表面积最小,能量最低。而对于溶液,既可以改变其表面张力,也可以减小其面积来降低溶液表面的能量。通常以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方法来降低溶液表面的能量。

当加入某种溶质形成溶液时,表面张力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决定于溶质的性质和加入量的多少。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溶质能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时,表面层中溶质的浓度比溶液内部大;反之,溶质使溶剂的表面张力升高时,它在表面层中的浓度比在内部的浓度低,这种表面浓度与内部浓度不同的现象叫做溶液的表面吸附。在指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溶质的吸附量与溶液的表面张力及溶液的浓度之间的关系遵守吉布斯(Gibbs )吸附方程。

T

c RT c ???

??-

=Γd d σ (4-6) 式中,Γ为溶质在表层的吸附量;σ为表面张力;c 为吸附达到平衡时溶质在溶液中的浓度。 当0d d

??T c σ时,Γ>0称为正吸附;当0d d >???

??T

c σ时,Γ<0称为负吸附。吉布斯吸附等温式应用范围很广,上述形式仅适用于稀溶液。

引起液体表面张力显著降低的物质叫表面活性物质,被吸附的表面活性物质分子在界面层中的排列,决定于它在液层中的浓度,可由右图所示。

图(a )和(b )是不饱和层中分子的排列,(c )是饱和层分子的排列。

当界面上被吸附分子的浓度增大时,它的排列方式在改变着,最后,当浓度足够大时,被吸附分子盖住了所有界面的位置,形成饱和吸附层,分子排列方式如图(c )。这样的吸附层是单分子层,随着表面活性物质的分子在界面上愈益紧密排列,则此界面的表面张力也就逐渐减小。以表面张力对浓度作图,可得到σ-c 曲线(图d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开始时σ随浓度增加而迅速下降,以后的变化比较缓慢。在σ-c 曲线上任取一点a 作切线,得到在该浓度点的斜率T c ???

??d d σ,代入吉布斯吸附等温式T

c RT c ??? ??-=Γ

d d σ,得到该浓度时的表面超量(吸附量),同理,可以得到其他浓度下对应的表面吸附量,以不同的浓度对其相应的

(a)

(b)

(c)

图4-3 被吸附分子在界面

上的排列

Γ可做出曲线,Γ=f (c )称为吸附等温式。

对于正丁醇的吸附等温线,满足随浓度增加,吸附量开始显著增加,到一定浓度时,吸附量达到饱和,因此可以从吸附等温线得到正丁醇的饱和吸附量Γ∞。

也可以假定正丁醇在水溶液表面满足单分子层吸附。根据朗格谬尔(Langmuir )公式

kc

kc

+Γ=Γ∞

1 (4-7) Γ∞为饱和吸附量,即表面被吸附物铺满一层分子的Γ。

∞∞Γ+Γ=Γ+=Γk c k kc c 11 (4-7) 以c/Γ对c 作图,得一值线,该直线的斜率为1/Γ∞。

由所求得的Γ∞代入可求得被吸附分子的截面积)~

/(10N S ∞Γ=(N ~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若已知溶质的密度ρ,分子量M ,就可计算处吸附层厚度d 。

ρ

M

d ∞Γ=

(4-8)

3. 仪器与试剂

3.1 实验仪器:最大泡压法表面张力仪、洗耳球、移液管(1mL 、5mL )、烧杯(50mL )、温度计 3.2 实验试剂:正丁醇(A.R )、蒸馏水

4. 实验步骤

(1)仪器准备与检漏

将表面张力仪容器和毛细管洗净、烘干。在恒温条件下将一定量蒸馏水注入表面张力仪中,调节液面,使毛细管口恰好与液面相切。打开抽气瓶活塞,使体系内的压力降低,当U 形管测压及两端液面出现一定高度差时,关闭抽气瓶活塞,若2~3min 内,压差计的压差不变,则说明体系不漏气,可以进行实验。 (2)仪器常数的测量

打开抽气瓶活塞,调节抽气速度,使气泡由毛细管尖端成单泡逸出,且每个气泡形成的时间约为5~10s 。当气泡刚脱离管端的一瞬间,压差计显示最大压差时,记录最大压力差,连续读取三次,取其平均值。再由手册中查出实验温度时水的表面张力σ水,则仪器常数

最大

h K ?=

σ (4-9)

(3)表面张力随溶液浓度变化的测定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0.150mL 、0.300mL 、0.600mL 、0.900mL 、1.50mL 、2.50mL 、3.50mL 正丁醇,移入7个50mL 的容量瓶,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正丁醇溶液。然后由稀到浓依次移取一定量的正丁醇溶液,按照步骤(2)所述,置于表面张力仪中测定某浓度下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着正丁醇浓度的增加,测得的表面张力几乎不再随浓度发生变化。

将各实验数据统计,整理填入表格中。

5. 实验注意事项

① 在测定表面张力时,毛细管的端面与液面相切,这样是为了数据处理方便。如果做不到相切,每次实验毛细管浸没的深度应保持一致。

② 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仪时,要从浓度低到浓度高的溶液依次进行。避免待测溶液污染,浓度发生明显变化。

③ 每次安装好仪器,进行测定前,注意要先打开抽气瓶上的塞子,连通大气,再塞紧塞子进行实验测定。

6. 实验数据统计及处理

6.1 实验数据记录:室温 23.7℃

表4-1 溶液的配置

表4-2 最大压力差

6.2 数据处理:

① 计算仪器常数K 和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σ,绘制σ-c 等温线。 23.7℃时水的表面张力为 σ水=72.13kN/m

因此,仪器常数为 K =72.13kN/m÷0.0720m=1001.8056 kN

各浓度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σ按照公式最大h K ?=σ进行计算,并填入下表:

σ

c

图4-4 σ-c 等温线

注:考虑到其中有两个数据明显异常,除去,并重新作图。

σ

c

图4-5 σ-c 等温线(数据删减后)

② 求出σ-c 等温线上各数据点所在切线的斜率,并根据吉布斯吸附等温式,求出Γ,c /Γ。

Γ

c

图4-6 Γ-c 等温线

c /Γ

c

图4-7 c/Γ-c 等温线

求得c/Γ-c 等温线数值点所在的回归曲线,回归曲线方程为:y=-0.04503+0.85212x (回归曲线相关系数R=0.96364)

由此得,1/Γ∞=0.85212m 2

·mol

-1

即饱和吸附量,Γ∞=1.1735mol ·m

-2

被吸附分子的截面积S 0=N ~11?∞

Γ=0.85212/(6.023×1023

)=1.4148×10-24m

2

吸附单分子层厚度d =Γ∞·M/ρ=74.14/(0.85212×0.8109×103)= 0.1073×10-3

m

7. 实验结果思考及讨论

7.1 本实验结果讨论及误差分析:

本实验一共做有数据7个。但是从图4-3看,第4、第5个数据明显不在曲线的单调递减趋势上,将其除去。实际上,第2个数据也是上凸,这一点也不能求出切线斜率。因此,总共有3个无效数据,剩下4个,即为图4。

最后,做得c/Γ-c 等温线,可以看到,线型还是较为理想,R=0.96364。 分析导致实验结果较大误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 实验方法误差:

最大气泡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是通过测定U 形管形成的两端形成的最大液面高度差,来测定产生气泡时的最大压差。但是,这一最大压差产生于气泡从毛细

管逸出的瞬间,时间极短。因此,测定最大高度差难度较大。

这是导致该实验较大误差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实验中,要调节好气泡产生的速度,使其逐个产生。 ② 实验装置导致的误差:

在本实验中,通过简单的分液漏斗排水来给体系抽气。气密性在实验前已经检

测完毕,因此,这方面不是实验的主要误差。

但是,实验中采用毛细管作为气泡产生的装置部分。毛细管管径极小,难于清洗,可能带有杂质,影响毛细管口也就是气泡形成处溶液的浓度,从而对实验测定造成较大的影响。这也是实验要求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测定的主要原因。

此外,毛细管在每次实验测定中,都要保证一致的没入液面深度,才能使实验测得数据之间的偏差减小,从而减小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误差。

7.2 系统检漏过程中,U 形管测压计两端液面出现高度差,测量溶液的表面张力时也是在存在此高度差的前提下(即气密性好)测量的,该高度差的大小是否影响测量结果?

为了保证每一次系统压强完全一致,在实验测定前,要先打开抽气瓶塞子通大气,再抽气并进行后续的实验操作。当然,只要能保证每次系统压强一致,其他方法亦可。

在这个前提下,系统检漏后U 形管形成的高度差对表面张力测定不会造成影响。因为一定待测溶液,不变的测量仪器和实验环境,在浓度一定时,表面张力是一个确定的值,即测量气泡逸出瞬间U 形管形成的高度差会是一个定值。不会因测量前U 形管中是否形成高度差而发生变化。 7.3 毛细管尖端为何必须调节得恰与液面相切?否则对实验有何影响?

当毛细管尖端没有恰与液面相切,而是留有缝隙,则实验不会产生气泡,U 形管也不会产生高度差,即体系气密性不好。

当毛细管尖端伸入液面以下,则要使体系真空度足够大,才能产生气泡,此时测得的实验结果会偏大,误差自然增大。其中,实验测得的压强包括毛细管中液柱压出所需的压强和气泡产生形成的压强。

只有在毛细管尖端恰与液面相切,测得压差,才是气泡逸出时产生的最大压差。

σ

c

图4-4

σ

c

图4-5

c /Γ

c

图4-7

7.4 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最大压力差?如果气泡逸出的很快,或几个气泡一齐逸出,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

从实验原理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液体表面积总是趋于最小。若使液体表面积增大需向液体表面施力。

本实验采用的最大泡压法便是通过抽气施加附加压力,使毛细管口凹液面长大并形成气泡,在这个过程中液体的表面积逐渐增大,当附加压力达到液体表面张力时,液体表面积达到最大,而气体因体系压强较小而从毛细管口脱离进入体系中。因此,实验是通过读取气泡逸出瞬间形成的最大压力差,即可换算成此浓度溶液的表面张力。

如果实验中气泡逸出很快,甚至同时逸出,也不会使测得的最大压力差发生变化。只是很难读准U形管两边形成的最大高度差而已。

8. 参考文献

[1]. 何广平等编著. 物理化学实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12.

[2]. 闫华,金燕仙,钟爱国,林彩萍. 溶液表面张力测定的实验数据处理分析与改进.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26(5):44~6.

[3]. 许丽梅,莫春生,徐旭耀. 最大泡压法测定水溶液表面张力实验探索.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9.4:35~7.

[4]. 曹红燕,李建平,董超,胡玮. 最大气泡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的实验探讨.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23(8):39~41.

.

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

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 ——最大气泡压力法 【摘要】本实验采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并根据Gibbs吸附公式和Langmuir等温方程式的到了表面张力与溶液吸附作用的关系,用作图法求出了正丁醇分子横截面积,从实验上进一步了解表面张力的性质以及表面张力和吸附的关系,并得到了一个测量表面张力的简单有效而又精确的方法。 【关键词】最大气泡法表面张力吸附作用 一、前言 正丁醇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可以使溶液表面张力下降。利用最大气泡压力法,可以测量出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根据表面张力与气泡压力的关系,由σ-c曲线可以求出溶液界面上的吸附量和单个正丁醇分子的横截面积(S)。 1、物体表面的分子和内部分子能量也不同,表面层的分子受到向内的拉力,有自动缩小的趋势,表面分子的能量比内部分子大。体系产生新的表面(A)所需耗费功(W)的量,其大小应与A成正比。在等温下形成1m2新的表面所需的可逆功为,称为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其单位为N·m-1,通常称为表面张力。 2、纯液体情形下,表面层的组成与内部的组成相同,因此液体降低体系表面自由能的途径是缩小其表面积。对于溶液,溶质会影响表面张力,调节溶质在表面层的浓度来降低表面自由能。根据能量最低

原理,溶质能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时,表面层中溶质的浓度应比溶液内部大。反之同理 。这种表面浓度与溶液里面浓度不同的现象叫“吸附”。 Gibbs 用热力学的方法推导出吸附与溶液的表面张力及溶液的浓度间的关系式 =T c RT c ??? ??- ??σ 当( )?σ ?c T <0时, >0,称为正吸附。反之,( )?σ ?c T >0时, <0,称 为负吸附。 正丁醇溶液浓度极小时,溶质分子平躺在溶液表面上,当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被吸附了的表面活性物质分子占据了所有表面形成了单分子的饱和吸附层。 在一定温度下,吸附量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由Langmuir 等温方程式表示:ΓΓ=?+?∞K C K C 1 或 C C K ΓΓΓ=+ ∞∞ 1 以 C Γ ~C 作图可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即可求出Γ∞。在饱和吸附情况下,正丁醇分子在气-液界面上铺满一单分子层,则可求得正丁醇分子的横截面积S N 01 = ∞Γ~ 3、最大气泡压力法:当表面张力仪中的毛细管截面与欲测液面相齐时,液面沿毛细管上升。当此压力差在毛细管端面上产生的作用 力稍大于毛细管口溶液的表面张力时,气泡就从毛细管口逸出。 张力与浓度的关系图

最大气泡法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最大气泡法实验报告 篇一: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报告 最大气泡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实验目的】 1、掌握最大泡压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了解影响表面张力测定的因素。 2、了解弯曲液面下产生附加压力的本质,熟悉拉普拉斯方程,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了解兰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公式的应用。 3、测定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饱和吸附量,由表面张力的实验数据求正丁醇分子的截面积及吸附层的厚度。 【实验原理】 1、表面张力的产生 纯液体和其蒸气组成的体系体相分子:自由移动不消耗功。表面分子:液体有自动收缩表面而呈球形的趋势。要使液体表面积增大就必须要反抗分子的内向力而作功以增加

分子位能。所以分子在表面层比在液体内部有较大的位能,这位能就是表面自由能。 ?w=???A 如果ΔA为1m2,则-w′=σ是在恒温恒压下形成1m2新表面所需的可逆功,所以σ称为比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其单位为J·m-2。也可将σ看作为作用在界面上每单位长度边缘上的力,称为表面张力,其单位是n·m-1。液体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和它的表面张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2、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1)在任何两相界面处都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方向是与界面相切,垂直作用于某一边界,方向指向使表面积缩小的一侧。 (2)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温度有关,温度愈高,表面张力愈小。到达临界温度时,液体与气体不分,表面张力趋近于零。 (3)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液体的纯度有关。在纯净的液体(溶剂)中如果掺进杂质(溶质),表面张力就要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决定于溶质的本性和加入量的多少。(4)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产生很多特殊界面现象。3、毛细现象 (1)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弯曲表面下的液体或气体与在平面下情况不同,前者受到附加的压力。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

液体的表面张力的一些影响因素: 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温度有关,温度愈高,表面张力愈小。到达临界温度时,液体与气体不分,表面张力趋近于零。 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液体的纯度有关。在纯净的液体(溶剂)中如果掺进杂质(溶质),表面张力就要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决定于溶质的本性和加入量的多少。 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的关系用拉普拉斯方程表示:(表面张力的公式)式中σ为表面张力,R为弯曲表面的曲率半径,该公式是拉普拉斯方程的特殊式,适用于当弯曲表面刚好为半球形的情况。 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则是弯曲液面下具有附加压力的直接结果。假设溶液 在毛细管表面完全润湿,且液面为半球形,则由拉普拉斯方程以及毛细管中升高(或降低)的液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力?P = ρ g h,通过测量液柱高度即可求出液体的表面张力。 ●这就是毛细管上升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的原理。 ●此方法要求管壁能被液体完全润湿,且液面呈半球形。 实际上,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是毛细管上升法的一个逆过程。其装置图如图所示,将待测表面张力的液体装于表面张力仪中,使毛细管的端面与液面相切,由于毛细现象液面即沿毛细管上升,打开抽气瓶的活塞缓缓抽气,系统减压,毛细管内液面上受到一个比表面张力仪瓶中液面上(即系统)大的压力,当

此压力差——附加压力(Δp =p大气-p系统) 在毛细管端面上产生的作用力稍大于毛细管口液体的表面张力时,气泡就从毛细管口脱出,此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成正比,与气泡的曲率半径成反比,其关系式为拉普拉斯公式: 在定温下纯液体的表面张力为定值,只能依靠缩小表面积来降低自身的能量。而对于溶液,既可以改变其表面张力,也可以减小其面积来降低溶液表面的能量。通常以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方法来降低溶液表面的能量。

物理化学_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_实验报告

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 龚聪(同组人:郭舒隽) 2012.11.8 摘要 我们采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了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发现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表面张力下降,说明正丁醇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 引言 从毛细管鼓出空气泡时,为了克服溶液因表面张力产生的附加压力,毛细管内的压力(大气压)要高于样品管中的压力。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成正比,与气泡的曲率半径成反比: 2p= r σ?(1),其中,p ?为附加压力;σ为表面张力;r 为气泡的曲率半径。若毛细 管很小,则形成的气泡基本上是球形的。当气泡开始形成时,表面几乎是平的,这时气泡的半径r 最大;随着气泡的形成,r 逐渐变小,直到气泡成为半球形时,r 等于毛细管的半径R ,附加压力最大,气泡进一步增大,r 变小,附加压力减小,直到气泡逸出。 最大的附加压力m ax 2=p R σ?(2),表面张力m ax =2 R p σ?(3)。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使毛细管端面与液面相切,这样可以忽略鼓泡所需克服的静压力,表面张力可直接用式(3)计算。 对于同一支毛细管, 2 R 称为仪器常数,可用K 表示。我们用表面张力已知的标准物质 ——水来测定仪器的K 值:22= H O H O K p σ?(4)。式(3)可写为m ax =K p σ??(5)。 实验仪器与试剂 表面张力测定仪1套;100m L 容量瓶8个;500m L 烧杯一个;胶头滴管1个;洗瓶1个;碱式滴定管1支 -1 0.5mol L ?正丁醇溶液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方法 1. 正丁醇溶液的配制 分别向八支100m L 的容量瓶中加入4、8、12、16、20、28、36和40mL 的-10.5mol L ?正丁醇溶液,定容以配制0.02、0.04、0.06、0.08、0.10、0.14、0.18和0.20-1mol L ?的待测溶液并编号0-8。 2. 仪器常数K 的测定 洗净样品管和毛细管; 样品管中装入适量蒸馏水,调节样品管液面高度,使水面与毛细管端面相切; 打开数字压力计电源开关,旋转滴液漏斗上的活塞,使系统与大气相通,按下数字压力计上的“采零”键。关闭活塞,隔绝大气,打开漏斗活塞,水沿漏斗流下,系统的压力开始减小,此时有气泡从毛细管端逸出。控制出气泡的速度,每出一个气泡,压力计读数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读取6~7个该过程的最大示数。 3. 测定不同浓度正丁醇水溶液的m ax p ? 按照步骤2,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分别测定正丁醇水溶液的m ax p ?。更换溶液时用待测溶液润洗样品管2~3次。 4. 关闭电源,倒掉所配溶液,用蒸馏水洗涤容量瓶和样品管。整理仪器。 数据 表格 1 计算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标准物质—水在16.4°C 下的表面张力为-3 -1 68.7410N m ??。1 由式(4)得仪器常数22-3-4 3 68.7410 = = =2.18100.315010 H O H O K p σ???? 1 数据来源:《大学化学实验——有机及物理化学实验分册》(天津大学出版社)附录三,附表6-13

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

物理化学实验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C210 2010-04-12 T=286.15K P=85.02kPa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最大气泡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方法 2.测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并计算定不同浓度正丁醇计算吸附量 3.加深对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和吸附量关系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处于溶液表面的分子,受到不平衡的分子间力的作 用而具有表面张力s. 气泡最大压力法测定表面张力装置见实物;实验中 通过滴水瓶滴水抽气使得体系压力下降,大气压与体系 压力差△p逐渐把毛细管中的液面压至管口,形成气泡。 如果毛细管半径很小,则形成的气泡基本上是球形的; 当气泡开始形成时,表面几乎是平的,这时曲率半径最 大;随着气泡的形成,曲率半径逐渐变小,直到形成半球 形,这时曲率半径R和毛细管半径r相等,曲率半径达 最小值,根据拉普拉斯公式得:附加压力达最大值ΔP max =σ/r min。气泡进一步长大,R变大,附加压力则变小, 直到气泡逸出。 加入表面活性物质时溶液的表面张力会下降,溶质 在表面的浓度大于其在本体的浓度,此现象称为表面吸 附现象; 单位溶液表面积上溶质的过剩量称为表面吸附量Γ, Γ=-(c/RT)*( dσ/dc). 对可形成单分子层吸附的表面活性物质,溶液的表面吸附量Γ与溶液本体浓度c之间的关系符合朗格谬尔吸附等温式: Γ=Γ∞*kc/1+kc 朗格谬尔吸附等温式的线性形式为: c/Γ=c/Γ∞+1/kΓ∞ Γ∞为饱和吸附时,单位溶液表面积上吸附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则每个溶质分子在溶液表面上的吸附截面积为:A m=1/(N A*Γ∞) 三、仪器与试剂 恒温槽装置;数字式微压差计; 抽气瓶l个;表面张力测定仪 烧杯(1000mL);T形管1个; 电导水; 正丁醇(A.R.)及其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四、实验步骤 1.仪器常数的测定 将表面张力测定仪清洗干净;在干净的表面张力测定仪中装入电导水,使毛细管上端塞子塞紧时,毛细管刚好与液面垂直相切;抽气瓶装满水,连接好后旋开下端活塞使水缓慢滴出;控制流速使气泡从毛细管平稳脱出(每个气泡4-6秒),记录气泡脱出瞬间数字微压差计的最大数值,取三次并求平均值。 2.测定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 用同样的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正丁醇溶液的最大压差,由稀到浓依次测定;每个浓度的溶液测量前,表面张力测定仪和毛细管一起用该溶液荡洗二至三次;每份溶液恒温至少3-5min之后,开始读数。 3. 重复测定电导水的数据。 注意事项:仪器系统不能漏气;测定用的毛细管一定要洗干净,否则气泡可能不能连续稳定的流过,而使压差计读数不稳定,如发生此种现象,毛细管应重洗;毛细管端口一定要刚好垂直切入液面,不能离开液面,但亦不可深插;在数字式微压差测量仪上,应读出气泡单个逸出是的最大压力差;正丁醇溶液要准确配置,使用过程防止挥发损失;从毛细管口脱出气泡每次应为一个,即间断脱出;表面张力和温度有关,因此要等溶液恒温后再测量。

实验七-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与技术。 2.通过对不同浓度乙醇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加深对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与吸附量关系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1、在一定温度下纯液体的表面张力为定值,当加入溶质形成溶液时,表面张力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决定于溶质的性质与加入量的多少。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溶质能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时,表面层溶质的浓度比溶液内部大;反之,溶质使溶剂的表面张力升高时,它在表面层中的浓度比在内部的浓度低,这种表面浓度与内部浓度不同的现象叫做溶液的表面吸附。在指定的温度与压力下,溶质的吸附量与溶液的表面张力及溶液的浓度之间的关系遵循吉布斯吸附等温式: Γ = –(c/RT)*(dγ/dc)① 式中,Г为溶液在表层的吸附量;γ为表面张力;c为吸附达到平衡时溶液在介质中的浓度。 根据朗格谬尔(Langmuir)公式: Γ =Γ∞Kc/(1+Kc)② Γ∞为饱与吸附量,即表面被吸附物铺满一层分子时的Γ∞ c/Γ =(1+Kc)/(Γ∞K)= c/Γ∞+1/Γ∞K ③ 以c/Г对c作图,则图中该直线斜率为1/Г∞。 由所得的Г∞代入A m=1/Г∞L可求被吸附分子的截面积(L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2、本实验用气泡最大压力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其仪器装置如图1所示: 图1、最大气泡压力法测量表面张力的装置示意图 1、恒温套管; 2、毛细管(r在0.15~0.2mm); 3、U型压力计(内装水); 4、分液漏斗; 5、吸滤瓶; 6、连接橡皮管。

将待测表面张力的液体装于表面张力仪中,使毛细管的端面与液面相切,液面即沿毛细管上升,打开抽气瓶的活塞缓缓抽气,毛细管内的液面上受到一个比A瓶中液面上大的压力,当此压力差——附加压力(△P=P大气–P系统)在毛细管端面上产生的作用力稍大于毛细管液体的表面张力时,气泡就从毛细管口脱出,此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成正比,与气泡的曲率半径成反比,其关系式为: ΔP=2γ/R ④ 式中,ΔP为附加压力;γ为表面张力;R为气泡的曲率半径。 如果毛细管半径很小,则形成的气泡基本上是球形的。当气泡开始形成时,表面几乎是平的,这时曲率半径最大;随着气泡的形成,曲率半径逐渐变小,直到形成半球形,这时的曲率半径R与毛细管的半径r相等,曲率半径最小值,根据上式这时附加压力达最大值。气泡进一步长大,R变大,附加压力则变小,直到气泡逸出。 根据上式,R=r时的最大附加压力为: ΔP最大= 2γ/r ⑤ 实际测量时,使毛细管端刚与液面接触,则可忽略气泡鼓起所需克服的静压力,这样就可以直接用上式进行计算。 当将其它参数合并为常数K时,则上式变为: γ=KΔP最大⑥ 式中仪器常数K可用已知表面张力的标准物质测得。 三、仪器药品 1、仪器:最大泡压法表面张力仪1套,洗耳球1个,移液管(50ml与10ml)各一支,烧杯(500mL)。 2、药品:正丁醇(分析纯),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 1、仪器的准备与检漏 将表面张力仪容器与毛细管先用洗液洗净,再顺次用自来水与蒸馏水漂洗,烘干后按图5-9接好,检查是否漏气。 2、仪器常数的测定 调节液面与毛细管相切,并调节分液漏斗,使气泡由毛细管尖端成单泡逸出,且速度控制在每分钟形成气泡5~10个(数显微压差测量仪为5~10s),当气泡刚脱离管端的一瞬间,压力计中液位差达到最大值,当显示的最大值比较稳定时,记下数据,重复调节2次并记下相应的数值。再由手册查出实验温度时水的表面张力,求得仪器常数K。 3、表面张力随溶液浓度变化的测定

溶液表面张力测定实验报告

学号:201114120222 基础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应用化学二班班级 03 组号 实验人姓名: xx 同组人姓名:xxxx 指导老师:杨余芳老师 实验日期: 2013-11-12 湘南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一、实验目的

1、测定不同浓度正丁醇(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2、了解表面张力的性质,表面自由能的意义及表面张力和吸附的关系; 3、由表面张力—浓度曲线(σ—c 曲线)求界面上吸附量和正丁醇分子的横截面积S ; 4、掌握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 二、实验原理 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很多,如毛细管升高法、滴重法、环法、滴外形法等等。本实验采用最大泡压法,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 图一中A 为充满水的抽气瓶;B 为直径为0.2~0.3mm 的毛细管;C 为样品管;D 为U 型压力计,内装水以测压差;E 为放空管;F 为恒温槽。 图一 最大泡压法测液体表面张力仪器装置图 将毛细管竖直放置,使滴口瓶面与液面相切,液体即沿毛细管上升,打开抽气瓶的活栓,让水缓缓滴下,使样品管中液面上的压力渐小于毛细管内液体上的压力(即室压),毛细管内外液面形成一压差,此时毛细管内气体将液体压出,在管口形成气泡并逐渐胀大,当压力差在毛细管口所产生的作用力稍大于毛细管口液体的表面张力时,气泡破裂,压差的最大值可由U 型压力计上读出。 若毛细管的半径为r ,气泡从毛细管出来时受到向下的压力为: 式中,△h 为U 型压力计所示最大液柱高度差,g 为重力加速度,ρ为压力计所贮液体的密度。 气泡在毛细管口所受到的由表面张力引起的作用力为2πr?γ,气泡刚脱离管口时,上述二力相等: 若将表面张力分别为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支毛细管和压力计用上法测出各 g h p p p ρ?=-=系统大气m ax r g h r p rr πρππ22m ax 2=?=γπρππr g h r p r 22m ax 2 =?=g h r ργ?=2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报告

最大气泡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实验目的】 1、掌握最大泡压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了解影响表面张力测定的因素。 2、了解弯曲液面下产生附加压力的本质,熟悉拉普拉斯方程,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了解兰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公式的应用。 3、测定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饱和吸附量, 由表面张力的实验数据求正丁醇分子的截面积及吸附层的厚度。 【实验原理】 1、表面张力的产生 纯液体和其蒸气组成的体系体相分子:自由移动不消耗功。表面分子:液体有自动收缩表面而呈球形的趋势。要使液体表面积增大就必须要反抗分子的内向力而作功以增加分子位能。所以分子在表面层比在液体内部有较大的位能,这位能就是表面自由能。 W=A σ-?g 如果ΔA 为1m 2,则-W ′=σ是在恒温恒压下形成1m 2新表面所需的可逆功,所以σ称 为比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其单位为J·m -2。也可将σ看作为作用在界面上每单位长度边缘上的力,称为表面张力,其单位是N·m -1。液体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和它的表面张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2、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1)在任何两相界面处都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方向是与界面相切,垂直作用于某一边界,方向指向使表面积缩小的一侧。 (2)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温度有关,温度愈高,表面张力愈小。到达临界温度时,液体与气体不分,表面张力趋近于零。 (3)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液体的纯度有关。在纯净的液体(溶剂)中如果掺进杂质(溶质),表面张力就要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决定于溶质的本性和加入量的多少。 (4)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产生很多特殊界面现象。 3、毛细现象 (1)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弯曲表面下的液体或气体与在平面下情况不同,前者受到附加的压力。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数据与处理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室温:24.3℃ 大气压:100.73Pa 1、乙醇水溶液的折光率 利用文献数据作n~c 工作曲线,依据实验测定数据,计算样品的浓度c 。 (1)将25℃时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与折光率关系表(表一),绘制成溶液浓度与折光率的工作曲线(图一)。 25℃恒温水浴下测得水的折射率为:1.3322/1.3323/1.3323 求得平均值为:1.332266667 利用水的折射率校正: n c/(mol/L) 图一 溶液浓度与折光率的工作曲线 (2)实验配制的乙醇溶液折光率数据如表二所示。

(3)将校正后的乙醇的折光率代入拟合直线方程中,得到各乙醇溶液的真实浓度。如表三所示。 2、待测液体的表面力 将实验测得的水和乙醇溶液的最大△P max值代入公式: γ测=(△P max,测*γ水)/△P max,水 (查阅附表,得γ水= 0.07197N/m) 表四待测样品的表面力测定 3、作γ~c曲线,求出各浓度下的斜率。 (1)作γ~c拟合曲线。γ,c的相关数据如表五所示,拟合直线见图二。

γ/(N /m ) c (mol/L) 图二 γ~c 拟合曲线 (2)用origin 作出γ~c 拟合曲线的斜率曲线,如图三所示。 0510 -0.02 -0.01 0.00 D e r i v a t i v e Y 1 Derivative X1 图三 γ~c 拟合曲线的斜率曲线 (3)将各乙醇溶液浓度代入斜率曲线,求出待测样品的(?γ/?c)T ,P 数据。数据见表六。

T ,P 4、利用吉布斯吸附等温方程式,计算出各溶液的Γ。 Gibbs 公式: Γ=P T c ,)(RT c -??γ 其中,R=8.314J/(mol*K), T=25.0+273.15=298.15K 将表六中数据代入公式,求出各溶液的Γ如表七所示。 5、做c/Γ~c 图,求出直线斜率,由斜率求出Γ∞,直线如图三所示。 5.0x101.0x101.5x102.0x102.5x10 3.0x10 c /Γ c (mol/L) 图三 c/Γ~c 图

实验七 最大气泡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

实验七 最大气泡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 卓冶13 李金阳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最大气泡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表面张力的意义和性质,测定不同浓度液体的表面张力。 3.熟悉表面吸附的性质及与表面张力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溶剂中加入溶质后,溶剂的表面张力要发生变化,加入表面活性物质(能显著降低溶剂表面张力的物质)则它们在表面层的浓度要大于在溶液内部的浓度,加入非表面活性物质则它们在表面层的浓度比溶液内部低。这种表面浓度与溶液内部浓度不同的现象叫溶液的吸附。显然,在指定的温度压力下,溶质的吸附量与溶液的表面张力及溶液的浓度有关。从热力学可知,它们之间的关系遵守吉布斯吸附等温方程: T dc d RT c ??? ??- =Γσ (7—1) 式中:Γ—为溶质在单位面积表面层中的吸附量(mol ·m - 2); σ—为溶液的表面张力(N ·m -2 ); c —为溶液浓度(mol ·m -3 );; R —气体常数,8.314J ·mol -1·K -1 ; T —为绝对温度(K )。 当 )/(dc d σ< 0时,Γ > 0,即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下降时,吸附量为 正值,称为正吸附,反之,当)/(dc d σ> 0时,Γ< 0称为负吸附。吉布斯吸附等温方程式 应用范围很广,但上述形式只适用于稀溶液。通过实验测得不同浓度溶液的表面张力1σ、 2σ……即可求得吸附量Γ。 本实验采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正丁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值。试验装置如图(7—1) 所示。 图7—1 表面张力测定装置 1—样品管 2—毛细管 3—压瓶 4—精密数字压力计 5—大气平衡管 6—活塞 图7—2 气泡曲率半径的变化规律 将欲测表面张力的溶液装入样品管中,使毛细管的端口与液面相切,液体即沿毛细管上升,打开减压瓶3的活塞6,使里面的水慢慢的滴出,则系统内的压力慢慢减小,毛细管2液面上受到一个比样品管中液面上大的压力,此时毛细管内液面就会下降,直到在毛细管端面形成一个稳定的气泡。开始时气泡表面很平,曲率半径很大,随着气泡的形成,曲率半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拉环法)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拉环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的意义及表面张力与吸附的关系。(2)通过测定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吉布斯表面吸附量和乙醇分子的横截面积,掌握拉环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二实验原理 (1)表面张力 在温度、压力、组成恒定时,每增加单位表面积,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的增值称为表面吉布斯自由能(J·m-2),用γ表示。也可以看作是垂直作用在单位长度相界面上的力,即表面张力(N·m-1)。位表面层上分子比同数量内层分子引起体系自由能的增加量称为比表面自由能。比表面和表面张力在数值和量纲上一致,故常用表面张力度量比表面自由能。 (2)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 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液体的浓度有关,在溶剂中加入溶质,表面张力就会发生变化。 (3)表面张力与吸附量的关系 表面张力的产生是由于表面分子受力不均衡引起的,当加入一种物质后,对某些溶液(包括内部和表面)及固体的表面结构会带来强烈的影响,则必然引起表面张力的改变。如果溶质加入能降低表面吉布斯自由能时,边面层溶质浓度比内部大;反之增加表面吉布斯自由

能时,则溶液在表面的浓度比内部小。由此可见,在指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的吸附量与溶液的表面张力有关,即吉布斯等温吸附方程: Γ= -(dγ/dc)T(c/RT) 其中Γ为溶质的表面超额,c 为溶质的浓度,γ为溶液的表面张力 a若dγ/dc<0,Γ>0,为正吸附,表面层溶质浓度大于本体溶液,溶质是表面活性剂。 b若dγ/dc>0,Γ<0,为负吸附,表面层溶质浓度小于本体溶液,溶质是非表面活性剂。 溶液的饱和吸附量: c/Γ= c/Γ∞+1/KΓ∞ 分子的截面积: S B = 1/(Γ∞L) L=6.02×1034 (4)吊环法测表面张力的原理 测表面张力的方法很多,有毛细管上升法,滴重法,最大气泡压力法,吊环法等。吊环法是将吊环浸入溶液中,然后缓缓将吊环拉出溶液,在快要离开溶液表面时,溶液在吊环的金属环上形成一层薄膜,随着吊环被拉出液面,溶液的表面张力将阻止吊环被拉出,当液膜破裂时,吊环的拉力将达到最大值。自动界面张力仪将记录这个最大值P。按照公式校正后,可以得出溶液的表面张力数值γ。校正因子: F=0.7250+(0.01452P/C2D+0.04534-1.679r/R)1/2式中P:界面张力仪显示读数值mN·m-1

最大气泡法测定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精

最大气泡法测定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 1.1 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表面张力的性质,表面能的意义以及表面张力和吸附的关系。 2.掌握一种测定表面张力的方法——最大气泡法。 3.学会计算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表面吸附量及乙醇分子的横截面积。 1.2实验原理 1.物体表面分子和内部分子所处的境遇不同,表面层分子受到向内的拉力,所以液体表面都有自动缩小的趋势。如果把一个分子由内部迁移到表面,而增大表面积就需要对抗拉力而做功。在温度、压力和组成恒定时,可逆地使表面增加dA 所需对体系做的功,叫表面功。可以表示为: -δw '=σdA (1) 式中σ为比例常数,反映液体表面自动缩小趋势的能力。 显然σ在数值上等于当T 、p 和组成恒定的条件下增加单位表面积时所必须对体系做的可逆非膨胀功,也可以说是每增加单位表面积时体系自由能的增加值。环境对体系作的表面功转变为表面层分子比内部分子多余的自由能。因此,σ称为表面自由能,其单位是2 -?m J 。此单位可化为牛顿每米(1 /-m N ),据此可把σ看作是液体表面单位长度上的力,它导致缩小液体的表面积,此力称为表面积张力。表面张力是液体的重要特性之一,与所处的温度、压力、浓度以及共存的另一相的组成有关。纯液体的表面张力通常是指该液体与饱和了其本身蒸气的空气共存的情况而言。 2.液体表面层的组成与内部层相同,因此,纯液体降低体系表面自由能的唯一途径是尽可能缩小其表面积。对于溶液则由于溶质会影响表面张力,因此可以调节溶质在表面层的浓度来降低表面自由能。 根据能量最低原则,溶质能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时,表面层中溶质的浓度应比溶液内部来得大。反之溶质使溶剂的表面张力升高时,它在表面层中的浓度比在内部的浓度来得低,这种表面浓度与溶液内部浓度不同的现象叫“溶液表面的吸附”。显然,在指定温度和压力下,吸附与溶液的表面张力及溶液的浓度有关。1878年,Gibbs 用热力学的方法推导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 T dc d RT c ??? ??- =Γσ (2) 式中Γ为溶液在表面层中的吸附量,即表面超量( )3 -?dm mol 单位 ;σ为溶液的表面张力( )2 -?m J ; T 为热力学温度;c 为溶液浓度()3-?dm mol 单位;R 为气体常数。 当0Γ称为正吸附;反之,当0>??? ??T dc d σ时,0<Γ称为负吸附。前者表明加入溶质使液体表面张力下降,此类物质称表面活性物质。后者表明加入溶质使液体表面张力升高,此类物质

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题库

宁波工程学院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化工104班姓名张雅俊序号33 实验日期2012.05.19 同组姓名朱申宇、蒋燕军指导老师付志强、罗丽娟 实验名称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 2、通过对不同浓度乙醇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加深对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 和吸附量关系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1、在一定温度下纯液体的表面张力为定值,当加入溶质形成溶液时,表面张力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决定于溶质的性质和加入量的多少。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溶质能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时,表面层溶质的浓度比溶液内部大;反之,溶质使溶剂的表面张力升高时,它在表面层中的浓度比在内部的浓度低,这种表面浓度与内部浓度不同的现象叫做溶液的表面吸附。在指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溶质的吸附量与溶液的表面张力及溶液的浓度之间的关系遵循吉布斯吸附等温式: Γ = –(c/RT)*(dγ/dc)① 式中,Г为溶液在表层的吸附量;γ为表面张力;c为吸附达到平衡时溶液在介质中的浓度。根据朗格谬尔(Langmuir)公式: Γ =Γ∞Kc/(1+Kc)② Γ∞为饱和吸附量,即表面被吸附物铺满一层分子时的Γ∞ c/Γ =(1+Kc)/(Γ∞K)= c/Γ∞+1/Γ∞K ③ 以c/Г对c作图,则图中该直线斜率为1/Г∞。 由所得的Г∞代入A m=1/Г∞L可求被吸附分子的截面积(L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2、本实验用气泡最大压力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其仪器装置如图1所示:

图1、最大气泡压力法测量表面张力的装置示意图 1、恒温套管; 2、毛细管(r在0.15~0.2mm); 3、U型压力计(内装水); 4、分液漏斗; 5、吸滤瓶; 6、连接橡皮管。 将待测表面张力的液体装于表面张力仪中,使毛细管的端面与液面相切,液面即沿毛细管上升,打开抽气瓶的活塞缓缓抽气,毛细管内的液面上受到一个比A瓶中液面上大的压力,当此压力差——附加压力(△P=P大气–P系统)在毛细管端面上产生的作用力稍大于毛细管液体的表面张力时,气泡就从毛细管口脱出,此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成正比,与气泡的曲率半径成反比,其关系式为: ΔP=2γ/R ④ 式中,ΔP为附加压力;γ为表面张力;R为气泡的曲率半径。 如果毛细管半径很小,则形成的气泡基本上是球形的。当气泡开始形成时,表面几乎是平的,这时曲率半径最大;随着气泡的形成,曲率半径逐渐变小,直到形成半球形,这时的曲率半径R和毛细管的半径r相等,曲率半径最小值,根据上式这时附加压力达最大值。气泡进一步长大,R变大,附加压力则变小,直到气泡逸出。 根据上式,R=r时的最大附加压力为: ΔP最大= 2γ/r ⑤ 实际测量时,使毛细管端刚与液面接触,则可忽略气泡鼓起所需克服的静压力,这样就可以直接用上式进行计算。 当将其它参数合并为常数K时,则上式变为: γ=KΔP最大⑥ 式中仪器常数K可用已知表面张力的标准物质测得。 三、实验仪器、试剂 1、仪器:最大泡压法表面张力仪1套,洗耳球1个,移液管(50ml和10ml)各一支,烧杯(500mL)。 2、药品:正丁醇(分析纯),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 1、仪器的准备与检漏 将表面张力仪容器和毛细管先用洗液洗净,再顺次用自来水和蒸馏水漂洗,烘干后按图5-9接好,检查是否漏气。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详解

学号:201214140123 基础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溶液表面张测定 12届药学班级1组号 实验人姓名:李楚芳 同组人姓名:罗媛,兰婷 指导老师:邓斌 实验日期:2014-05-30

湘南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一、 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表面张力的性质,表面吉布斯能的意义以及表面张力和吸附的关系。 2. 掌握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 二、 主要实验原理,实验所用定律、公式以及有关文献数据: 当加入溶质后,溶剂的表面张力要发生变化。根据能量最低原理,若溶液质能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则表面层溶质的浓度应比溶液内部的浓度大;如果所加溶质能使溶剂的表面张力增加,那么,表面层溶液质的浓度应比内部低。这种现象为溶液的表面吸附。用吉布斯公式(Gibbs )表示: T c σ )d d (RT c Γ- = (1)式 式中,Г为表面吸附量(mol.m -2);σ为表面张力(J.m -2);T为绝对温度(K);C为溶液浓度(mol/L );)(dc d σ T 表示在一定温度下表面张力随浓度的改变率。

当 )( dc d σ T < 0,Г>0,溶质能增加溶剂的表面张力,溶液表面层的浓度大于内部的浓度,称为正吸附作用。 )( dc d σ T >0,Г<0,溶质能增加溶剂的表面张力,溶液表面层的 浓度小于内部的浓度,称为负吸附作用。 可见,通过测定溶液的浓度随表面张力的变化关系可以求得不同浓度下溶液的表面吸附量。 本实验采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正丁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值。将欲测表面张力的液体装入试管中,使毛细管的端面与液面相切,液体即沿毛细管上升,直到液柱的压力等于因表面张力所产生的上升力为止。若管内增加一个与此相等的压力,毛细管内液面就会下降,直到在毛细管端面形成一个稳定的气泡;若所增加的压力稍大于毛细管口液体的表面张力,气泡就会从毛细管口被压出。可见毛细管口冒出气泡的需要增加的压力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成正比。 σ=K △p 式中K 与毛细管的半径有关,对同一支毛细管是常数,可由已知表面张力的液体求得。本实验通过蒸馏水来测得。 由实验测得不同浓度时的表面张力,以浓度为横坐标,表面张力为纵坐标,得σ-c 图,过曲线上任一点作曲线的切线和水平线交纵坐标于b1,b2两点,则曲线在该点的斜率为 c b b c 0b b d d 2121c σ--=--=

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

【目的要求】 1. 了解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的意义及表面张力与吸附的关系。 2. 掌握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 3.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吉布斯表面吸附量和乙醇分子的横载面积。 4. 学会以镜面法作切线,并利用吉布斯吸附公式计算不同浓度下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吸附量。 5. 求正丁醇分子截面积和饱和吸附分子层厚度。 【基本原理】 在液体的内部任何分子周围的吸引力是平衡的。可 是在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却不相同。因为表面层的分子, 一方面受到液体内层的邻近分子的吸引,另一方面受到 液面外部气体分子的吸弓I,而且前者的作用要比后者大。 因此在液体表面层中,每个分子都受到垂直于液面并指 向液体内部的不平衡力(如图1所示)。 这种吸引力使表面上的分子向内挤促成液 体的最小面积。要使液体的表面积增大就必须要 图1分子间作用力示意图 反抗分子的内向力而作功增加分子的位能。所以 说分子在表面层比在液体内部有较大的位能,这位能就是表面自由能。通常把增大一平方米表面所需的最大功A或增大一平方米所引起的表面自由能的变化值ΔG称为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其单位为J. m-3。而把液体限制其表面及力图使它收缩的单位直线长度上所作用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其单位是N.m-1。 液体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和它的表面张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欲使液体表面积加△S时,所消耗 的可逆功A为: -A= ΔG= σΔS 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温度有关,温度愈高,表面张力愈小。到达临界温度时,液体与气体 不分,表面张力趋近于零。液体的表面张力也与液体的纯度有关。在纯净的液体(溶剂)中如果掺进杂质(溶质),表面张力就要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决定于溶质的本性和加入量的多少。当加入溶质后,溶剂的表面张力要发生变化,。根据能量最低原理,若溶液质能降 低溶剂的表面张力,则表面层溶质的浓度应比溶液内部的浓度大;如果所加溶质能使溶剂的 表面张力增加,那么,表面层溶液质的浓度应比内部低。这种现象为溶液的表面吸附。用吉布斯公式(GibbS)表示: ⑴式 式中,Γ为表面吸附量(mol.m-2); σ为表面张力(J.m-2); T为绝对温度(K) ;C为溶液浓度(mol/L ); 表示在一定温度下表面张力随浓度的改变率。

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最大泡压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了解影响表面张力测定的因素。 2、了解弯曲液面下产生附加压力的本质,熟悉拉普拉斯方程,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了解兰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公式的应用。 3、测定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饱和吸附量, 由表面张力的实验数据求正丁醇分子的截面积及吸附层的厚度。 二、实验原理 1、表面张力的产生 液体表面层的分子一方面受到液体内层的邻近分子的吸引,另一方面受到液面外部气体分子的吸引,由于前者的作用要比后者大, 因此在液体表面层中,每个分子都受到垂直 于液面并指向液体内部的不平衡力,如图所 示,这种吸引力使表面上的分子自发向内挤 促成液体的最小面积。 在温度、压力、组成恒定时,每增加单位 表面积,体系的表面自由能的增值称为单位表面的表面能(J·m-2)。若看作是垂直作用在单位长度相界面上的力,即表面张力(N·m-1)。事实上不仅在气液界面存在表面张力,在任何两相界面都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方向是与界面相切,垂直作用于某一边界,方向指向是表面积缩小的一侧。 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液体的纯度有关。在纯净的液体(溶剂)中如果掺进杂质(溶质),表面张力就要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决定于溶质的本性和加入量的多少。 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产生很多特殊界面现象。

2、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静止液体的表面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一个弯曲表面。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弯曲表面下的液体或气体与在平面下情况不同,前者受到附加的压力。 弯曲液体表面平衡时表面张力将产生一合力P s ,而使弯曲液面下的液体所受实际压力与外压力不同。当液面为凹形时,合力指向液体外部,液面下的液体受到的实际压力为: P ' = P o - P s ;当液面为凸形时,合力指向液体内部,液面下的液体受到的实际压力为: P ' = P o + P s 。这一合力P S ,即为弯曲表面受到的附加压力,附加压力的方向总是指向曲率 中心。 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的关系用拉普拉斯方程表示:(式中σ为表面张力,R 为弯曲表面的曲率半径,该公式是拉普拉斯方程的特殊式,适用于当弯曲表面刚好为半球形的情况)。 3、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则是弯曲液面下具有附加压力的直接结果。假设溶液在毛细管表面完全润湿,且液面为半球形,则由拉普拉斯方程以及毛细管中升高(或降低)的液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力 P=gh ,通过测量液柱高度即可求出液体的表面张力。这就是毛细管上升法测定溶液表面 张力的原理。 此方法要求管壁能被液体完全润湿,且液面呈半球形。 4、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实际上,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是毛细管上升法的一个逆过程。其装置图如所示,将待测表面张力的液体装于表面张力仪中,使毛细管的端面与液面相切,由于毛细现象液面即沿毛细管上升,打开抽气瓶的活塞缓缓抽气,系统减压,毛细管内液面上受到一个比表面张力仪瓶中液面上(即系统)大的压力,当此压力差——附加压力(Δp = p 大气 - p 系统 ) 在毛细管端面上产生的作用力稍大于毛细管口液体的表面张力时,气泡就从毛细管口脱 出,此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成正比,与气泡的曲率半径成反比,其关系式为拉普拉斯公式:R p σ2=?. P s = 2σ R

实验液体的表面张力测定(滴重法)

实验D-13 滴重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 实验目的 用滴重法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学会用校正因子表,迭代计算毛细管的半径。 实验原理 当液体在滴重计(滴重计市售商品名屈氏粘力管)口悬挂尚未下滴时: r :若液体润湿毛细管时为外半径,若不润湿时应使用内半径。 σ: 液体的表面张力。 m :液滴质量(一滴液体)。 g ;重力加速度,当采用厘米.克.秒制时为 981cm /S 2 但从实际观察可知,测量时液滴并未全部落下,有部分收缩回去,故需对上式进行校正: m ’为滴下的每滴液体质量(用分析天平称量)。 f 称为哈金斯校正因子,它是r /v 1/3 的函数;v 是每滴液体的体积;可由每滴液体的质 量除液体密度得到。在上式中r 和f 是未知数,可采用已知表面张力的液体(如蒸馏水)做实验,采用迭代法得到: 设每滴水质量为m ’,体积为v ;先用游标卡尺量出滴重计管端的外直径D ;可得半 径r 0;用r 0作初值;求得r 0/ v 1/3 ;查哈金斯校正因子表(插值法)得f 1;用水的表面 张力σ和f 1代入12'r f m g πσ=;求的第一次迭代结果r 1;再由r 1/ v 1/3 查表得f 2 ;再代 入: 22'r f m g πσ=求得第二次迭代值r 2,同法再由r 2/ v 1/3 代入查表求f 3 ,这样反复迭代 直至相邻两次迭代值的相对误差:┃(r i-1-r i )/ r i ┃≤eps (eps 表示所需精度,如1‰)这时的r 就是要求的结果,记录贴在滴重管上的标签上,半径就标定好了。 求得半径r 后,对待测液体只要测得每滴样品重和密度,就可由r/ v 1/3查表得f ;由: 2'r f m g πσ= 就可求得样品的表面张力。 纯水的表面张力见最大泡压法实验;水和酒精的密度数据见恒温技术与粘度实验。 仪器与药品 屈氏粘力管一根。测液体比重用比重瓶一个。游标卡尺一根(公用)。50ml 和100ml 烧杯各一个。酒精,表面活性剂溶液(每组一个,实验室编好号)。 实验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量滴重计的外半径。测量酒精从上刻度到下刻度滴下液滴的总质量W 和滴数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精)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最大气泡法 Determination of Surface Tension Using Maxinum Bubble Pressure Method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 2. 学会以镜面法作切线,并利用吉布斯吸附公式计算不同浓度下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吸附量。 3. 求正丁醇分子截面积和饱和吸附分子层厚度。 二、实验原理 在液体的内部任何分子周围的吸引力是平衡的。可是在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却不相同。因为表面层的分子,一方面受到液体内层的邻近分子的吸引,另一方面受到液面外部气体分子的吸引,而且前者的作用要比后者大。因此在液体表面层中,每个分子都受到垂直于液面并指向液体内部的不平衡力(如图1所示)。 这种吸引力使表面上的分子向内挤促成液体的最小面积。要使液体的表面积增大就必须要反抗分子的内向力而作功增加分子的位能。所以说分子在表面层比在液体内部有较大的位能,这位能就是表面自由能。通常把增大一平方米表面所需的最大功A或增大一平方米所引起的表面自由能的变化值 图1 分子间作用力示意图 ΔG称为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其单位为J.m-3。而把液体限制其表面及力图使它收缩的单位直线长度上所作用的力,称为表面张力,其单位是N.m-1。 液体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和它的表面张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欲使液体表面积加△S时,所消耗的可逆功A为: 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温度有关,温度愈高,表面张力愈小。到达临界温度时,液体与气体不分,表面张力趋近于零。液体的表面张力也与液体的纯度有关。在纯净的液体(溶剂)中如果掺进杂质(溶质),表面张力就要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决 定于溶质的本性和加入量的多少。当加入溶质后,溶剂的表面张力要发生变化,。根据能量最低原理,若溶液质能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则表面层溶质的浓度应比溶液内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