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项训练:密度的大小比较(含解析)

中考物理专项训练:密度的大小比较(含解析)
中考物理专项训练:密度的大小比较(含解析)

密度的大小比较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5春?东平县期中)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

2.(2015?十堰模拟)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若m甲=m乙,则V甲<V乙

D.若V甲=V乙,则m甲<m乙

3.(2014?泰州二模)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体的密度约为1.0g/cm3

B.9年级(下)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kg

C.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

D.教室日光灯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约为10A

4.(2014?福田区模拟)中学生小煜同学对与自己相关的量进行了估测,合理的是()

A.身体的密度约为1千克/米3

B.该同学百米短跑的速度约为15米/秒

C.胃中液体的pH约为10

D.小煜站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

5.(2014秋?平度市期末)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的密度大

D.甲物质的密度为2kg/m3

6.(2014秋?涞水县期末)某物理学习小组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a物质的密度最小

B.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

C.b物质的密度是1×103kg/m3

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7.(2014秋?滕州市期末)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如图,由图可知()

A.ρA>ρB>ρC,且ρC>ρ水

B.ρA>ρB>ρC,且ρA>ρ水

C.ρA<ρB<ρC,且ρC<ρ水

D.ρA<ρB<ρC,且ρA>ρ水

8.(2014秋?淮阴区期中)如图所示,表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

A.ρA>ρB>ρC,且ρA>ρ水

B.ρA<ρB<ρC,且ρA<ρ水

C.ρC<ρB<ρA,且ρA<ρ水

D.ρC>ρB>ρA,且ρA>ρ水

9.(2014春?仪征市期中)小明对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的质量和体积进行了探究,并绘成如图所示图象,由图可知()

A.ρa<ρb<ρc

B.ρb=2×103kg/m3

C.相同质量的a、b、c,c的体积最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0.(2014春?靖江市月考)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人的身体密度约为1g/cm3

B.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Pa

C.大拇指指甲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1N

D.教室的高度约10m

11.(2013?苏州)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

B.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

D.人的正常体温为38℃

12.(2013?南召县一模)探究a、b、c 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ρa>ρb>ρc

B.b、c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2:1

C.质量相同的a、b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2:1

D.c物质在足够的水中一定会漂浮

13.(2012春?金堂县期末)上体育课时,王涛同学发现足球的气不足,于是他就给这只足球打气,打好气后,这只足球内气体的密度将()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无法判断14.(2012春?永泰县期中)下列现象中,物质的密度发生变化的是()

A.一杯水倒掉一半

B.一铁块热胀冷缩

C.一块玻璃打碎了

D.粗铜丝变成细铜丝

15.(2011?成都模拟)两个实心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大小关系如图所示,若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A、ρB,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 A和F B,则()

A.ρA<ρB

B.ρA>ρB

C.F A<F B

D.F A>F B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6.(2014春?潜江期中)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跟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ρ甲

ρ乙(选填“>”、“<”或“=”),其中乙物质的密度为kg/m3,它可能是.

17.(2013秋?临颍县期末)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由图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图中密度较大的是物质.

18.(2013秋?滕州市期末)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测得的结果在m﹣V关系图上表示,则甲物体的密度乙物体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9.一定质量的封闭气体,当它被压缩后,其密度将,若这些封闭气体被堵塞在一定的空间内,对气体加热,则它的密度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解答题(共1小题)

20.(2014秋?延庆县期中)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得知:

(1)ρ甲ρ乙(填“>”、“<”或“=”).

(2)4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g.

密度的大小比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5春?东平县期中)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要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可控制两种液体的深度相同,通过比较两种液体的压强大小来判断其密度关系.

解答:解:由图可知,当甲乙两液体深度相同时,甲中的压强大于乙中的压强,由p=ρgh 可得:ρ甲>ρ乙.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从p﹣h图象中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2.(2015?十堰模拟)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若m甲=m乙,则V甲<V乙

D.若V甲=V乙,则m甲<m乙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根据图示图象应用密度公式可以比较两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

该图象是m﹣V的图象,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质量,根据图象即可比较体积相同时两者的质量关系,质量相同时两者的体积关系.

解答:解:A、由图示图象可知,两物质体积V相同时,m甲<m乙,由密度公式ρ=可知:

ρ甲<ρ乙,故AB错误;

C、由图示图象可知,m甲=m乙时,V甲>V乙,故C错误;

D、由图示图象可知,V甲=V乙时,m甲<m乙,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题,考查了学生分析图象得出相关信息的能力,是一道基础题目.

3.(2014?泰州二模)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体的密度约为1.0g/cm3

B.9年级(下)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kg

C.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

D.教室日光灯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约为10A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电流的大小.

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人体的密度与水差不多,为1.0g/cm3;故A正确;

B、物理课本质量一般在200g左右;故B错误;

C、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1.1m/s左右,故C错误;

D、教室里的日光灯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约为0.15A,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4.(2014?福田区模拟)中学生小煜同学对与自己相关的量进行了估测,合理的是()

A.身体的密度约为1千克/米3

B.该同学百米短跑的速度约为15米/秒

C.胃中液体的pH约为10

D.小煜站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速度与物体运动;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析:A.人的身体密度约为1×103千克/米3,故说法错误;

B.世界短跑最快只能是接近10米/秒,中学生不可能达到这个速度,故说法错误;

C.胃中含有盐酸,pH小于7,故说法错误;

D.中学生质量约为50千克,压力约为500N.故该说法正确.

点评: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5.(2014秋?平度市期末)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的密度大

D.甲物质的密度为2kg/m3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质量及其测量;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由图象知:横轴代表物质体积,纵轴代表质量,取某一体积V,在图中得出甲、乙的质量,根据质量大小得到质量与体积比值大小关系,根据密度公式比较甲、乙两物质的密度关系,从图中可以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解答:解:

(1)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同种物质的质密度是相同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错误,B正确.

(2)在横轴取一定的体积V=2cm3,可以看出,m甲>m乙,所以>,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故C正确;

(3)甲物质的密度为ρ甲===4g/cm3,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图象和控制变量法(同样的体积比较质量)是本题的关键.

6.(2014秋?涞水县期末)某物理学习小组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a物质的密度最小

B.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

C.b物质的密度是1×103kg/m3

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密度公式ρ=只能求出物

质的密度而不能决定物质的密度.

体积一定时,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结合图象找关键点,即可判断.

解答:解:由上图可以看出,当体积为2cm3时,a的质量为3.5g,b的质量为2g,c的质量是1g;

A、根据相同体积,质量与密度成正比,a的质量最大,故a物质的密度最大,故A错误;

B、当体积为2cm3时,a的质量为3.5g,c的质量是1g,根据相同体积,质量与密度成正比,a的质量是c的质量的3.5倍,则a物质的密度是c物质密度的3.5倍,故B错误;

C、b物质的密度ρ===1g/cm3=1×103kg/m3,故C正确;

D、对于同一种物质,在确定的温度和状态下,密度是不变的,即物质的密度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正确识图和把握密度的本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2014秋?滕州市期末)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如图,由图可知()

A.ρA>ρB>ρC,且ρC>ρ水

B.ρA>ρB>ρC,且ρA>ρ水

C.ρA<ρB<ρC,且ρC<ρ水

D.ρA<ρB<ρC,且ρA>ρ水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本题是图象题,从A、B、C物质的图象可以看出其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再由图象中的数据可计算出它们的密度值.

解答:解:由图中的数据可得ρA==2g/cm3,

ρB==1g/cm3,

ρC==0.5g/cm3,

则ρA>ρB>ρC;

比较A物质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可得ρA>ρ水.

比较C物质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可得ρC<ρ水.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看图能力,要求学生能通过图象找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并能选取正确的数据,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做这类题目,学生要明确函数的性质,并明白其所代表的意义.

8.(2014秋?淮阴区期中)如图所示,表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

A.ρA>ρB>ρC,且ρA>ρ水

B.ρA<ρB<ρC,且ρA<ρ水

C.ρC<ρB<ρA,且ρA<ρ水

D.ρC>ρB>ρA,且ρA>ρ水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解答本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在横轴上取体积相同,然后比较这两种物质的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在纵轴上取质量相同,然后比较这两种物质的体积,体积大的密度小.解答:解:读图象可知,三种物质质量同为30g时,体积分别为20cm3、30cm3、50cm3,因

此ρC>ρB>ρA是正确的,ρB的密度可计算得出ρB===1g/cm3,这恰好是水的密

度,所以ρA<ρ水也是正确的.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比较两种不同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我们可以采取相同体积,比较质量;或相同质量,比较体积.

9.(2014春?仪征市期中)小明对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的质量和体积进行了探究,并绘成如图所示图象,由图可知()

A.ρa<ρb<ρc

B.ρb=2×103kg/m3

C.相同质量的a、b、c,c的体积最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体积一定时,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结合图象找关键点,即可判断.

解答:解:A、由上图可以看出,当体积为2m3时,a的质量为4×103kg,b的质量为2×103kg,c的质量是1×103kg,根据相同体积,质量与密度成正比,故a物质的密度最大,故A错误.

B、ρb===1×103kg/m3,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相同质量的a、b、c,例如都为24×103kg时,a的体积为1m3,b的体积为

2m3,c的体积为4m3,故c的体积最大,故C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C正确,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知道在体积一定时,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10.(2014春?靖江市月考)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人的身体密度约为1g/cm3

B.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Pa

C.大拇指指甲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1N

D.教室的高度约10m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长度的估测;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

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一些物理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力、速度、电功率、电流、电压等.此题就是估测题题型,知识覆盖面广,应答估测选择题的方法:利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一些数据作为根据,进行单位换算,有时要利用基本公式求未知物理量.

解答:解:A、一个人的质量为50kg,身体体积约为0.05m3,则密度约为

ρ===1000Kg/m3=1.0g/cm3,所以A符合实际情况;

B、成年人的体重在750N左右,双脚站立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500cm2=0.05m2左右,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1.5×104Pa.此选项符合实际;

C、一只大拇指指甲表面的约为10﹣4m2;一只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压力大约是F=PS=105Pa×10﹣4m2=10N,所不符合实际情况;

D、教室的高度约3m,故不符合实际情况;

故选AB

点评: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需要凭借生活经验、需要简单的计算;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

11.(2013?苏州)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

B.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

D.人的正常体温为38℃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1)动物和植物的密度都约为水的密度.

(2)中学生的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8m.

(3)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4)人的正常体温为37℃.

解答:解:A、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大致相同,约为1.0×103kg/m3.选项正确.

B、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0.8m.选项错误.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选项错误.

D、人的正常体温是37℃.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针对本类估计性问题,要识记和人相关的物理量,例如人的质量、人的体积、人的密度、人的身高等,并且用人上的物理量和被估计的物理量进行对比即可.

12.(2013?南召县一模)探究a、b、c 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ρa>ρb>ρc

B.b、c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2:1

C.质量相同的a、b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2:1

D.c物质在足够的水中一定会漂浮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通过图象,根据公式ρ=算出密度,然后进行大小比较;密度比水小的物体在水中漂浮,密度比水大的物体在水中沉底.

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以算出三者密度:ρa==2×103kg/m3,

ρb==1×103kg/m3,ρc==0.5×103kg/m3,所以三者密度关系为ρa>

ρb>ρc,故A正确;

B、ρb:ρc=1×103kg/m3:0.5×103kg/m3=2:1,故B正确;

C、根据图象,当质量为2×103kg时,V a=1m3,V b=2m3,V a:V b=1:2,故C错误;

D、ρc=0.5×103kg/m3<ρ水,所以在足够多的水中最终漂浮,故D正确.

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C.

点评:(1)会根据质量和体积的关系计算物质的密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ρ物>ρ液时,下沉最终沉底;ρ物=ρ液时,悬浮;ρ物<ρ液时,上浮最终漂浮.

13.(2012春?金堂县期末)上体育课时,王涛同学发现足球的气不足,于是他就给这只足球打气,打好气后,这只足球内气体的密度将()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无法判断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①容器的容积决定气体的体积;

②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所含的物质越多,物体的质量越大;

③物体的密度等于物体质量与物体体积的比值.

解答:解:足球变圆后,容积不会增大,所以当足球变圆后,继续给它打气气体的体积不变,但是所含的物质多了,所以气体的质量变大;又因为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而质量变大,体积不变,所以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增大,故气体的密度增大.

故选C.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容器的容积决定物质的体积,会根据质量的概念和密度计算公式分析出质量和密度的变化情况.

14.(2012春?永泰县期中)下列现象中,物质的密度发生变化的是()

A.一杯水倒掉一半

B.一铁块热胀冷缩

C.一块玻璃打碎了

D.粗铜丝变成细铜丝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密度及其特性.

分析: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该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同种状态)密度相同;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解答:解:A、一杯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密度不变,不符合题意;

B、铁块热胀冷缩,质量不变、体积变化,所以密度将变化,符合题意;

C、一块玻璃打碎了,形状变了,密度不变,不符合题意;

D、粗铜丝变成细铜丝,质量和体积都不会发生变化,密度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概念的了解与掌握,要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同种状态下密度相同.

15.(2011?成都模拟)两个实心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大小关系如图所示,若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A、ρB,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 A和F B,则()

A.ρA<ρB

B.ρA>ρB

C.F A<F B

D.F A>F B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图象判断出密度的关系;

对于正方体密度均匀物体对水平地面压强,可以利用p=、F=G=mg=ρVg和V=sh,推导出公式p=ρgh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出压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AB、由图知,当AB的体积相等时,B的质量较大,由ρ=可知,B的密度大

于A的密度,A正确,B错误;

CD、因为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对地面的压强

p======ρhg;

已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又因为ρA<ρB,所以h B<h A,因为是正方体,所以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B<S A;

由F压=pS可知;接触面积越大,对地面的压力越大,所以对地面压力F A和F B的大小关系是F A>F B,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压力的大小比较,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对接触面积大小的比较.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6.(2014春?潜江期中)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跟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ρ甲>ρ乙(选填“>”、“<”或“=”),其中乙物质的密度为 1.0×103kg/m3,它可能是水.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体积相同时,质量越大、密度越大;在图象中读出乙

物质任意一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乙物质的密度,进一步判断乙物质可能的种类.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当甲乙两种物质体积相同时,甲物质的质量比乙物质的质量大;

根据密度的定义式ρ=可知,甲物质的质量大,密度就大;

(2)由图象可知,当乙物质的m=2×103kg时,对应的体积V=2m3,

所以乙物质的密度ρ===1.0×103kg/m3,

所以乙物质可能是水.

故答案为:>;1.0×103;水.

点评:解决此类图象问题时,可采取控制变量的思想,取相同体积来比较质量或取相同质量为比较体积.

17.(2013秋?临颍县期末)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由图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图中密度较大的是甲物质.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从甲、乙两物质的图象可以看出其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再由图象中的数据,由ρ=

比较它们的密度大小.

解答:解:从图象中我们可以看到: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都是一条直线,是正比例函数,因此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成正比);

根据ρ=,由图甲、乙两种物质体积相等时,m甲>m乙,所以ρ甲>ρ乙,即密度较大的是

甲.

故答案为:相等;甲.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识图能力,要求学生能通过图象找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并能选取正确的数据,计算或比较物质的密度.做这类题目,学生要明确函数的性质,并明白其所代表的意义.

18.(2013秋?滕州市期末)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测得的结果在m﹣V关系图上表示,则甲物体的密度大于乙物体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从图象上取一点,使甲、乙体积相同,然后比较质量的大小,再利用公式密度公式比较密度的大小.

解答:解:如图,当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根据公式ρ=可知体积相同

时,质量越大、密度越大;所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故答案为:大于.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大小的比较,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学会对图象进行分析.

19.一定质量的封闭气体,当它被压缩后,其密度将变大,若这些封闭气体被堵塞在一定的空间内,对气体加热,则它的密度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①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②气体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之比,密度是否变化决定于质量、体积是否变化.

解答:解:

①气体被压缩后质量不变,体积减小,由公式ρ=知:密度变大;

②若这些封闭气体被堵塞在一定的空间内,对气体加热,质量和体积均不变,所以它的密度将不变.

故答案为:变大;不变.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密度概念的深入理解,对于确定的固体和液体,因为体积不容易发生变化,所以密度不变;而气体体积容易变化,所以在质量一定时,体积变化会引起密度变化.

三.解答题(共1小题)

20.(2014秋?延庆县期中)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得知:

(1)ρ甲>ρ乙(填“>”、“<”或“=”).

(2)4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4 g.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1)从甲、乙两物质的图象可以看出其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再由图象中的数据,由ρ=比较它们的密度大小;

(2)首先根据2cm3的体积和对应的甲物质的质量,可以得到甲物质的密度,然后利用m=ρV 得到4cm3的甲物质的质量.

解答:解:由图知:

(1)甲、乙两种物质体积相等时,m甲>m乙,所以ρ甲>ρ乙,即密度较大的是甲;(2)当甲物质的体积是2cm3时,质量为12g,

所以其密度为ρ===6g/cm3,

所以4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m′=ρV′=6g/cm3×4cm3=24g.

故答案为:(1)>;(2)24.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识图能力,要求学生能通过图象找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并能选取正确的数据,计算或比较物质的密度和质量.做这类题目,学生要明确函数的性质,并明白其所代表的意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