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基因病

单基因病
单基因病

一、单5选1

[分值单位:1]

1。等位基因指得就是( )

A.一对染色体上得两对基因B.一对染色体上得不同基因C.一对位点上得两个不同基因 D.一对位点上得两个相同基因E.一对染色体上得两个基因

答案:C

[分值单位:1]

2.测交就是指( )

A。子1代与纯合子显性亲本回交 B.子1代与子1代杂交 C。子1代与纯合隐性亲本回交D.子1代与子2代杂交E。子1代与亲本回交

答案:C

[分值单位:1]

3.一种生物有不相连锁得4对基因AaBbDdEe,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含有abde配子得比例就是( )

A。0 B。1/2 C。1/4 D.1/8E.1/16

答案:E

[分值单位:1]

4.基因型AaBbCC 与基因型AaBBCc得个体杂交,子1代表现型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E.8种

答案:B

[分值单位:1]

5.生物所具有连锁群得数目()

A.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B。与细胞中染色体对数相同 C。就是细胞染色体数目得二倍 D.与细胞数目相同E。就是细胞数目得二倍

答案:B

[分值单位:1]

6.不完全显性(半显性)指得就是( )

A.杂合子表型介于纯合显性与纯合隐性之间

B.显性基因作用介于纯合显性与纯合隐性之间

C.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都表现D。显性基因作用未表现 E。隐性基因作用未表现

答案:A

[分值单位:1]

7。一个男子把常染色体上得某一突变基因传给她得孙女得概率就是( ) A。1 B.1/2 C。1/4 D.1/8E.1/16

答案:C

[分值单位:1]

8.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得某一突变基因传给她得孙女得概率就是( ) A.1 B.1/2 C.1/4 D.1/8 E。0

答案:E

[分值单位:1]

9。一个O型血得母亲生了一个A型血得孩子,父亲得血型就是()

A.A型B。O型C。B型D.AB型 E.A型或AB型

答案:E

10。母亲得血型就是O型,MN型,孩子得血型就是B型,M型,其父亲得血型不可能就是( )

A.B,M B.B,MN C.AB,MN D.AB,M E.O,M

答案:E

[分值单位:1]

11.一个先天性聋哑患者与一表现型正常得人结婚后,生一个先天聋哑得女儿,再生孩子患先天性聋哑得风险就是()

A.100% B.50% C。75% D.25%E.10%

答案:B

[分值单位:1]

12.一个AR患者与一个表现型正常得人结婚后生一个儿子患同样得病,再次生育时,子女得患病风险就是()

A。1 B.1/4 C.1/2D。1/8 E。3/8

答案:C

[分值单位:1]

13。两个杂合发病得并指患者结婚,她们子女中并指者得比例就是( )

A.50%B.25% C。100% D.75%E.12、5%

答案:D

[分值单位:1]

14.某人患软骨发育不全症(显性),病情较另一患者轻得多,这就是由于( )A.外显性不完全B.不完全显性C.共显性 D.遗传异质性E。表现度不一样

答案:E

[分值单位:1]

15.父亲并指(AD),母亲表现型正常,生出一个白化病(AR)但手指正常得孩子,她们再生孩子手指与肤色都正常得概率就是( )

A.1/2 B.1/4 C.3/4 D.1/8 E。3/8

答案:E

[分值单位:1]

16.一个人患先天聋哑,她与一个因链霉素而致聋得男性结婚,所生子女患先天性聋哑得风险就是( )

A.1 B.1/2 C。1/4 D。2/3 E.0

答案:E

[分值单位:1]

17.一对表现型正常得夫妇,连生了两个苯丙酮尿症患儿,再次生育健康孩子得概率就是()

A.0 B.25% C.50% D.75% E.100%

答案:D

[分值单位:1]

18.一对表现型正常得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儿子,如果再生女儿,患红绿色盲概率就是( )

A.1 B。1/2 C。1/4 D.3/4 E。0

答案:E

19.兄弟二人均患血友病,其外甥患血友病得风险就是( )

A.0B.1 C.1/2 D.1/4 E。1/8

答案:D

[分值单位:1]

20。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得就是()

A.小麦得高茎与豌豆得矮茎 B.月季得红花与牡丹得白花C。豌豆得高茎与豌豆得矮茎 D.豌豆得形状与麦粒得形状 E。小麦得高茎与小麦得叶子形状

答案:C

[分值单位:1

21.番茄得果实红色(R)对黄色(r)就是显性,RR×rr杂交得到得子1代,子1代自交后得子2代中,如果红色果实得番茄有3000棵,其中属于Rr基因型得植株约占( )

A.1000 B。1500 C。2000 D.2500 E.3000

答案:C

[分值单位:1]

22.已知Y与y与R与r这两对基因就是自由组合得,基因型就是YyRr得个体产生得配子类型就是()

A。Yy,Rr B.Y,y,Rr C.YR,yr D。YR,Yr,yR,yr E.Y R,Yr,rR,Rr

答案:D

[分值单位:1]

23.基因型AABb得个体与Aabb得个体杂交后代不该有得基因型就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 E。AaBB

答案:E

[分值单位:1]

24.下列哪一条不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得特征( )

A.致病基因得遗传与性别无关 B。系谱中瞧不到连续遗传现象,常为散发C.患者得双亲往往就是携带者D.近亲婚配与随机随配得发病率均等 E.患者得同胞中,就是患者得几率为1/4,正常个体得几率为3/4

答案:D

[分值单位:1]

25.一对夫妇表型正常,妻子得弟弟就是白化病(AR)患者。如果白化病基因在人群中携带得频率为1/70,这对夫妇生下白化病患儿得概率就是()

A。1/4 B。1/420 C.1/140 D。1/280 E.1/840

答案:B

[分值单位:1]

26.一对夫妇表型正常,婚后生了一个白化病(AR)得儿子,这对夫妇得基因型就是( )

A。Aa与Aa B。AA与AaC.aa与Aa D.aa与AA E。AA

与AA

答案:A

[分值单位:1]

27.下列哪一条不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得特征( )

A.男女发病机会均等B。系谱中呈连续传递现象C。患者都就是纯合体(AA)发病,杂合体(Aa)就是携带者 D.双亲无病时,子女一般不会发病E.患者得同胞中约1/2发病

答案:C

[分值单位:1]

28.不规则显性就是指( )

A。隐性致病基因在杂合状态不表现出相应得性状 B。杂合子得表型介于纯合显性与纯合隐性之间 C.由于环境因素与遗传背景得作用,杂合体得显性基因未能形成相应得表现型 D.致病基因变成正常基因E。致病基因丢失,因而表现正常

答案:C

[分值单位:1]

29。复等位基因就是指( )

A。一对染色体上有三种以上得基因 B。一对染色体上有两个相同得基因

C.同源染色体得不同位点有三个以上得基因 D.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有三种以上得基因E.非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上不同形式得基因

答案:D

[分值单位:1]

30.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下,两种基因得作用都完全表现出来叫(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不完全显性遗传 C.不规则显性遗传D。延迟显性遗传 E.共显性遗传

答案:E

[分值单位:1]

31.在进行纯种动物(AA×aa)得杂交实验中,如果子1代自交子2代表现型出现1:2:1得比例,这说明( )

A.完全显性遗传 B.不完全显性遗传 C.不规则显性遗传 D.共显性遗传E.延迟显性遗传

答案:B

[分值单位:1]

32.父母都就是B血型,生育了一个O血型得孩子,这对夫妇再生孩子得血型可能就是()

A。只能就是B型B.只能就是O型 C。3/4就是O型,1/4就是B型D。3/4就是B型,1/4就是O型 E。1/2就是B型,1/2就是O型

答案:D

[分值单位:1]

33.关于X连锁隐性遗传,下列哪一种说法就是错误得( )

A.系谱中往往只有男性患者B。女儿有病,父亲也一定就是同病患者C.双亲无病时,子女均不会患病D。有交叉遗传现象 E.母亲有病,父亲正常,儿子都就是患者,女儿都就是携带者

答案:C

[分值单位:1]

34.母亲就是红绿色盲(XR)患者,父亲正常,她们得四个儿子中有( )个就是色盲患者。

A。1个 B。2个 C.3个 D.0个E.4个

答案:E

[分值单位:1]

35。某男孩就是红绿色盲(XR),她得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这个男孩得色盲基因就是通过哪些人传下来得( )

A.外祖母→母亲→男孩B.外祖父→母亲→男孩C.祖父→父亲→男孩D.祖母→父亲→男孩E。以上都不就是

答案:A

[分值单位:1]

36.丈夫就是红绿色盲(XR),妻子正常,妻子得父亲就是红绿色盲,她们生下色盲孩子得机会就是( )

A.1/2 B.0 C.1/4 D.3/4 E.1

答案:A

[分值单位:1]

37.一个男性就是血友病A(XR)患者,其父亲与祖父母均正常,其亲属中不可能患血友病A得人就是()

A.外祖父或舅父 B.姨表兄弟 C.姑姑D。同胞兄弟E.外甥

答案:C

[分值单位:1]

38.一个色盲(XR)男子得父母、祖父母与外祖父母得色觉均正常,她得舅舅也就是色盲患者,这个男子得( )

A.父亲就是色盲基因携带者

B.母亲就是色盲基因携带者C.奶奶就是色盲携带者D.外祖母就是色盲基因携带者 E.爷爷就是色盲基因携带者

答案:B

[分值单位:1]

39.慢性进行性舞蹈病属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果外显率为90%,一个杂合型患者与正常人结婚生下患者得概率为( )

A.50% B。45%C.75%D。25% E。100%

答案:B

[分值单位:1]

40.下列哪一项不符合隐性遗传病得家系特点( )

A。男女发病机会相等B。垂直传递现象不明显C.患者得父母都就是携带者D.患者同胞得发病率为1/4E.近亲结婚子女发病率比非近亲得要低答案:E

[分值单位:1]

4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得基因型多数就是()

A.AA B。AaC.aaD.AA或Aa E。都不就是

答案:B

[分值单位:1]

4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得基因型就是( )

A.AA B.Aa C.aaD.AA或Aa E.都不就是

答案:C

[分值单位:1]

43.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中,携带者得基因型就是( )

A。AA B。Aa C。aa D。AA或Aa E.都不就是

答案:B

[分值单位:1]

44.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中,正常人得基因型应为( )

A。AA B。Aa C.aa D.AA或Aa E。都不就是

答案:C

[分值单位:1]

45.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中,正常人得基因型应为( )

A.AA B.Aa C。aaD.AA或Aa E。都不就是

答案:D

[分值单位:1]

46.在X连锁隐性遗传中,男性患者得基因型就是()

A。XAX AB.X a Y C.XY D.XAX A E.都不就是

答案:B

[分值单位:1]

47.在X连锁隐性遗传中,女性患者得基因型就是()

A.X AXA B.XAXaC。X a Xa D.XXE.XaY

答案:C

[分值单位:1]

48。在X连锁隐性遗传中,女性携带者得基因型就是( )

A.X AXAB.XAXaC.X aXa D.XX E.XaY

答案:B

[分值单位:1]

49.在X连锁显性遗传中,女性患者得基因型多数就是( )

A。XA X A B.XAXa C。XaX a D。XX E.XaY

答案:B

[分值单位:1]

50.在X连锁显性遗传中,男性患者得基因型多数就是( )

A.X A X A B。XAX a C.Xa X a D.XX E.X a Y

答案:E

[分值单位:1]

51。对复等位基因而言,不正确得就是( )

A.控制同一性状得基因在二个以上

B.控制同一个性状得基因只有二个

C。每一个个体仍然只有二个基因 D.每个人得两个基因可以相同E.每个人得两个基因也可不同

答案:B

[分值单位:1]

52.父母一方为AB血型、另一方就是O血型,她们得儿女中应有得血型就是( )A.全为AB型 B.全为O型C。O型占3/4 D.全为B型E。A 型、B型各1/2

答案:E

[分值单位:1]

53.父方为AB血型,女方为O血型。她们得儿女中应有得基因型就是( )

A.IA i

B.IBi C。IAi与I B i D.iiE.I AIB

答案:C

[分值单位:1]

54.对于X连锁显性遗传,下列哪项说法正确()

A。男患多于女患B.儿子有病,父亲必定有病C.无有交叉遗传D。有隔代遗传现象 E.双亲无病,子女不会发病

答案:E

[分值单位:1]

55。一个男孩,其父亲与外公都就是红绿色盲患者,问这个男孩患红绿色盲得机会就是( )

A.0

B.1/4

C.1/2

D.3/4

E.100%

答案:B

[分值单位:1]

56。一个男孩子与她得舅父均为红绿色盲患者,她们得致病基因应来自于( )A.父亲B.母亲 C。祖父 D.外祖父 E.外祖母

答案:E

[分值单位:1]

57.一对正常夫妻,婚后生了一个患有苯丙酮尿症得男孩子与一个正常女孩,这个女孩子为携带者得可能性就是( )

A、0

B、1/4 C、1/2 D、 2/3 E、 3/4

答案:D

[分值单位:1]

58.一个多指症得病人与正常人结婚,所生孩子患多指症得机会就是( )

A、0

B、1/4

C、1/2

D、2/3

E、3/4

答案:C

[分值单位:1]

59。一个正常人与多指症患者得正常同胞结婚,所生孩子患多指症得机会就是()

A。0 B.1/4 C.1/2D.2/3 E.3/4

答案:A

[分值单位:1]

60。一个先天性聋哑患者与一表现型正常得人结婚后,生一个先天聋哑得女儿,再生正常得孩子得概率就是()

A.100% B.50% C.75% D。25% E。10%

答案:B

[分值单位:1]

61、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外显率就是80%,患者得子女复发风险为( )A.80% B.50% C。40%D。20% E、10%

答案:C

[分值单位:1]

62、已知基因A与B连锁,两者得交换率为10%,则aabb×AABB后代再与aabb杂交,AaBb得出现率为( )

A.5% B.10% C.40% D。45%E、50%

答案:D

[分值单位:1]

63.遗传性舞蹈病就是一种延迟显性遗传病,一个男人得母亲(40岁)患此病,她未发病,按分离律计算,其与正常女性婚配后所生子女得发病风险就是( ) A.1/2 B.1/4 C。1/8 D。1/16 E.1/32

答案:A

[分值单位:1]

64、两先天性聋哑(AR)人结婚,所生得两个子女都不患聋哑,这种情况可能属于( )

A.基因得多效性 B.遗传得异质性 C.隔代遗传 D.延迟显性E、共显性遗传

答案:B

[分值单位:1]

65.二级亲属得亲缘系数就是( )?A。1/2 B。1/3 C。1/4D.1/6 E.1/8

答案:C

[分值单位:1]

66。三级亲属得亲缘系数就是()?A。1/2 B。1/3 C.1/4 D.1/6 E.1/8

答案:E

[分值单位:1]

67。母亲血型为B,MN,Rh+.孩子得血型就是A,N,Rh+。父亲得血型可能就是:?A.AB,M,Rh+ B。O,M,Rh- C。A,M,Rh+ D。AB,MN,Rh - E.B,MN,Rh+

答案:D

[分值单位:1]

68。在世代间连续传代并无性别分布差异得遗传病为

A.AR B.ADC.XR D。XD E.Y连锁遗传

答案:D

[分值单位:1]

69.在世代间不连续传代并无性别分布差异得遗传病为

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答案:A

[分值单位:1]

70.在世代间间断传代并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得遗传病为

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答案:C

[分值单位:1]

71.在世代间连续传代并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得遗传病为

A。AR B.AD C.XRD.XDE。Y连锁遗传答案:D

[分值单位:1]

72.家族中所有有血缘关系得男性都发病得遗传病为

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答案:E

[分值单位:1]

73.男性患者所有女儿都患病得遗传病为

A.AR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

答案:D

[分值单位:1]

74。属于完全显性得遗传病为

A.软骨发育不全 B.多指症 C.Huntington舞蹈病D。短指症 E。早秃

答案:D

[分值单位:1]

75.属于不完全显性得遗传病为

A。软骨发育不全 B.短指症 C。多指症

D。Huntington舞蹈病E。早秃

答案:A

[分值单位:1]

76。属于不规则显性得遗传病为

A.软骨发育不全 B。多指症C.Huntington舞蹈病

D.短指症

E.早秃

答案:B

[分值单位:1]

77.属于从性显性得遗传病为

A。软骨发育不全B.多指症C。Huntington舞蹈病

D.短指症E。早秃

答案:E

[分值单位:1]

78.子女发病率为1/4得遗传病为

A.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连锁显性遗传D.X连锁隐性遗传 E。Y连锁遗传

答案:B

[分值单位:1]

79。患者正常同胞有2/3为携带者得遗传病为

A。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X连锁显性遗传

D。X连锁隐性遗传 E.Y连锁遗传

答案:B

[分值单位:1]

80。在患者得同胞中有1/2得可能性为患者得遗传病

A.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连锁显性遗传D.X连锁隐性遗传 E。Y连锁遗传

答案:A

[分值单位:1]

81.存在交叉遗传与隔代遗传得遗传病为

A。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连锁显性遗传D。X连锁隐性遗传 E.Y连锁遗传

答案:D

[分值单位:1]

82。母亲为红绿色盲携带者,父亲正常,其四个儿子有可能患色盲得概率就是( )

A.1/2 B、1/4 C.1/8 D.1/16 E.0

答案:D

[分值单位:1]

83。短指与白化病分别为AD与AR,并且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现有一个家庭,父亲为短指,母亲正常,而儿子为白化病。该家庭再生育,其子女为短指白化病得概率为

A.1/2 B.1/4C.2/3 D.3/4

E.1/8

答案:E

[分值单位:1]

84。短指与白化病分别为AD与AR,并且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现有一个家庭,父亲为短指,母亲正常,而儿子为白化病。该家庭再生育,其子女为短指得概率为

A。1/2 B.1/4C.3/4 D。1/8 E.3/8

答案:E

[分值单位:1]

85。血友病A(用Hh表示)与红绿色盲(用Bb表示)都就是XR.现有一个家庭,父亲为红绿色盲,母亲正常,一个儿子为血友病A,另一男一女为红绿色盲。母亲得基因型就是

A.X(Hb)X(hB)B.X(HB)X(hb) C.X(HB)X(Hb)D.X(HB)X(hB) E。X(HB)X(HB)

答案:A

[分值单位:1]

86。常因形成半合子而引起疾病得遗传病有

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病

答案:C

[分值单位:1]

87。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得系谱中,若患者表现为散发病例(即患者双亲未受累),可能得原因就是( )

A、新得突变

B、外显率低(顿挫型)

C、延迟发病

D、生殖系嵌合体

E、以上均正确

答案:E

[分值单位:1]

88。属于XD遗传得疾病为( )

A、甲型血友病B、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C、 DMD D、 PKU E、先天聋哑

答案:B

[分值单位:1]

89。当一种疾病得传递方式为男性→男性→男性时,这种疾病最有可能就是()

A、从性遗传B、限性遗传 C、 Y连锁遗传病 D、X连锁显性遗传病

E、 X连锁隐性遗传病

答案:C

[分值单位:1]

90.从性遗传就是指( )

A。X连锁得显性遗传B。X连锁得隐性遗传C。Y连锁得显性遗传D.Y连锁得隐性遗传E。性别作为修饰因子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答案:E

[分值单位:1]

91.指关节僵直症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果外显率75%,一个杂合患者与一个正常人结婚,生下患儿得可能性就是()

A.1 B。1/8 C.1/4 D.3/8 E。1/2

答案:D

[分值单位:1]

92、某男子患有遗传性耳廓多毛症,现已知此病得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那么该男子婚后所生子女得发病情况就是( )

A。男女均可发病 B.所有男性后代均有此病C。男性有1/2患病可能D。女性可能患病,男性不患病 E。女性后代有1/2可能患病

答案:B

[分值单位:1]

医学遗传知识学习题(附标准答案)第7章多基因病

第七章多基因遗传病 (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1.质量性状的变异的特点为。 A.基因符合孟德尔遗传方式 B.呈正态分布 C.基因间呈显隐性关系 D.基因间没有显隐性关系 E.可分为2~3个高峰 2.多基因遗传病患者同胞的发病率约为。 A.0.1%~1% B.1%~10% C.1/2或1/4 D.70%~80% E.20%~30% 3.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 A.冠心病 B.唇裂 C.先天性心脏病 D.糖尿病 E.并指症4. 下列关于多基因遗传的错误说法是______。 A.遗传基础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B.多为两对以上等位基因作用 C.微效基因是共显性的 D.环境因素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E.微效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5.多基因病的遗传学病因是______。 A.染色体结构改变 B.染色体数目异常 C.一对等位基因突变 D.易患性基因的积累作用 E.体细胞DNA突变 6.在多基因遗传中起作用的基因是______。 A.显性基因 B.隐性基因 C.外源基因D.微效基因 E.mtDNA基因

7.累加效应是由多个______的作用而形成。 A.显性基因 B.共显性基因 C.隐性基因 D.显、隐性基因 E.mtDNA基因 8.多基因遗传与单基因遗传的共同特征是______。 A.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明确 B.基因的作用可累加 C.基因呈孟德尔方式传递 D.基因是共显性的 E.不同个体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9.如果某种遗传性状的变异在群体中的分布只有一个峰,这种性状称______。 A.显性性状 B.隐性性状 C.数量性状 D.质量性状 E.单基因性状 10. 有两个唇腭裂患者家系,其中A家系有三个患者,B家系有两个患者,这两个家系的再发风险是。 A.A家系大于B家系 B.B家系大于A家系 C.A家系等于B家系D.等于群体发病率 E.以上都不对 11.某多基因病的群体发病率为1%,遗传度为80%,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为。 A. 1% B. 2% C. 1/4 D. 1/10 E.1/4 12. _______是多基因病。 A. 肾结石 B. 蚕豆病 C. Down综合征 D. Marfan综合征 E. Turner综合征 13.唇裂属于_______。 A. 多基因遗传病 B.单基因遗传病 C. 质量性状遗传 D. 染色体病 E. 线粒体遗传病 14.微效基因所不具备的特点是_______。 A.共显性 B.作用微小 C.有累加作用 D.是显性基因 E.2对或2对以上共同作用 15.下列______为数量性状特征。

基因诊断试题

基因诊断试题

————————————————————————————————作者:————————————————————————————————日期:

(一)选择题 A型题 1.判定基因结构异常最直接的方法是 A.PCR法 B.核酸分子杂交 C.DNA序列测定 D.RFLP分析 E.SSCP分析 2.不符合基因诊断特点的是 A.特异性强 B.灵敏度高 C.易于做出早期诊断 D.样品获取便利 E.检测对象仅为自体基因 3.遗传病基因诊断的最重要的前提是 A.了解患者的家族史 B.疾病表型与基因型关系已被阐明 C.了解相关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D.了解相关的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等知识 E.进行个体的基因分型 4.若要采用Southern或Northern印迹方法分析某特定基因及其表达产物,需要 A.制备固定在支持物上的组织或细胞

B.收集组织或细胞样品,然后从中提取总DNA或RNA C.利用PCR技术直接从标本中扩增出待分析的片段D.收集组织或细胞样品,然后从中提取蛋白质 E.收集培养细胞的上清液 5.目前基因诊断常用的分子杂交技术不包括哪一项A.Southern印迹 B.Western印迹 C.Northern印迹 D.DNA芯片技术 E.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分子杂交 6.SNP的实质是 A.碱基缺失 B.碱基插入 C.碱基替换 D.移码突变 E.转录异常 7.DNA指纹的遗传学基础是 A.连锁不平衡 B.DNA的多态性 C.串联重复序列 D.MHC的限制性 E.MHC的多样性

8.在对临床病例进行基因诊断时,若遇到不能检测出已知类型突变的情况,如果表型明确指向某种疾病,适用下列哪一类筛查技术 A.PCR法 B.ASO分子杂交 C.反向点杂交 D.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 E.STR拷贝异常的诊断 9.生殖细胞若发生基因结构突变可引起哪种疾病 A.肿瘤 B.高血压 C.糖尿病 D.遗传病 E.传染病 10.PCR技术容易出现 A.假阴性结果 B.假阳性结果 C.灵敏度不高 D.适用不广 E.操作繁冗 11.目前检测血清中乙肝病毒最敏感的方法是 A.斑点杂交试验 B.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分子杂交 C.Southern印迹

基因诊断在单基因遗传病中的应用

基因诊断在单基因遗传病中的应用 【摘要】基因诊断是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在DNA或RNA水平上对某一基因进行突变分析,从而对特定疾病进行诊断。基因诊断因其直接诊断性、高特异性、灵敏性、早期诊断性弥补了表型诊断的不足而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从基因诊断方法如核酸分子杂交、聚合酶链反应及相关技术、DNA序列测定、DNA芯片、连锁分析等在单基因遗传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基因诊断;单基因遗传病;分子诊断;血友病 1基因诊断 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又称DNA诊断或分子诊断,通过从体内提取样本用基因检测方法直接检测基因结构及其表达水平的改变,检测病原体基因型,进而判断是否有基因异常或携带病原微生物,或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DNA水平检测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基因缺陷。应用基因诊断技术可以针对已确诊或拟诊遗传性疾病的患者及其家系成员,根据遗传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手段检查被检个体相关基因的异常,确定隐形携带者状态及在症状出现前的疾病易感性等,从而达到临床确诊的目的。因此,基因诊断迅速在临床诊断领域特别在遗传病研究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目前的基因诊断方法主要有核酸分子杂交、聚合酶链反应及相关技术、DNA序列测定、DNA芯片、连锁分析等。 2单基因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单个基因异常导致且以孟德尔方式遗传的疾病,是我国常见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较为常见且研究较多的有血友病、苯丙酮尿症(PKU)、肝豆状核变性、地中海贫血等等。除部分单基因遗传病可通过手术加以矫正外,绝大部分遗传病是致死、致残、致畸性疾病,且目前均无法治疗,进行遗传性疾病的产前诊断,是避免致死、致残、致畸性疾病胎儿出生的重要手段。 3基因诊断的应用 3.1在B型血友病中的应用 血友病B(hemophilia B)是因凝血因子Ⅸ(FlX)基因缺陷引起的x-连锁隐性遗传出血性疾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约为1/30000,散发率可达患者总数的30%-50%[1]由于目前还不能根治,对于携带者和高危胎儿进行基因诊断非常必要。血友病B基因缺陷类型十分繁多,基因缺陷包括缺失、插入和点突变,其中80%左右为单个碱基突变[2]。目前已发现的突变位点中,除了导致氨基酸序列改变的突变外,还发现不少的CpG区、剪切位点的突变[3]。常用于血友病B连锁分析的方法有限制性片段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RFLP)

基因诊断与治疗

基因诊断和治疗的最新应用与发展 摘要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是现在能够在较短时间从理论变为现实。主要利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及技术方法,使人们可以在实验室构建各种载体,克隆及分析目的基因。所以对疾病能够深入到分子水平的研究并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诞生了基因诊断,随后于1990在美国实施了第一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方案,可见机芯诊断和基因治疗是现代分子生物的理论和技术与医学想结合。 关键词 基因诊断、基因治疗 1.基因诊断的原理与方法 基因诊断的原理 疾病的发生不仅与基因结构的变异有关,而且与基因功能异常有关。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就是检测相关基因的结构及其表达功能,特别是RNA产物是否正常。由于DNA的突变、缺失、插入、倒位和基因融合等,均可造成相关基因结构变异,采用特异的DNA探针与靶基因进行分子杂交,可以直接检测上述的变化。 基因诊断的方法 基因诊断是以核算分子杂交和聚合酶链反应(PCR)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多种方法,同时配合DNA序列分析,近年新兴的基因芯片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很有用的基因诊断方法。 2、DNA诊断 常用检测治病基因结构异常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1)斑点杂交:根据待测DNA样本与标记的DNA探针杂交的图谱,可以判断目标基因或相关的DNA片段是否存在,根据杂交点的强度可以了解待测基因的数量。 (2)等位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是一种检测基因点突变的方法,根据点突变位点上下游核苷酸序列,人工合成约19个核苷酸长度的片段,突变的碱基位于当中,经放射性核素或地高辛标记后刻作为探针,在严格杂交条件下,只有该点突变的DNA样本,才出现杂交点,即使只有一个碱基不配对,也不可能形成杂交点。一般尚合成正常基因同一序列,同一大小的寡核苷酸片段作为正常探针。如果受检的DNA样本只能与突变ASO探针,不与正

基因测序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

基因测序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对自身遗传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此同时,分子水平的基因检测技术平台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基因检测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基因检测效率不断提高。从最初第一代以 Sanger 测序为代表的直接检测技术和以连锁分析为代表的间接测序技术,到 2005 年,以Illumina 公司的 Solexa技术和 ABI 公司的 SOLiD 技术为标志的新一代测序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 的相继出现,测序效率明显提升,时间明显缩短,费用明显降低,基因检测手段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其技术正向着大规模、工业化的方向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基因检测的检出率,并扩展了疾病在基因水平的研究范围。2009 年 3 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通过 NGS外显子测序技术,发现了一个新的遗传性胰腺癌的致病基因PALB2,标志着 NGS 测序技术成功应用于致病基因的鉴定研究。同年,《Nature》发表了采用 NGS 技术发现罕见弗里曼谢尔登综合征MYH3 致病基因突变和《Nat Genet》发表了遗传疾病米勒综合征致病基因。此后,通过 NGS 技术,与遗传相关的致病基因不断被发现,NGS 技术已成为里程碑式的进步。2010 年,《Science》杂志将这一技术评选为当年“十大科学进展”。 近两年,基因检测成为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的热点,得到了突飞猛进和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和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出来。同时,基因检测已经从单一的遗传疾病专业范畴扩展到复杂疾病和个体化应用更加广阔的领域,其临床检测范围包括高危疾病的新生儿筛查、遗传疾病的诊断和基因携带的检测以及基因药物检测用于指导个体化用药剂量、选择和药物反应等诸多方面的研究。目前,基因检测在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的应用正越来越受到医生的普遍重视和引起研究人员的极大的兴趣。 本文介绍了几种 DNA 水平基因检测常见的方法,比较其优缺点和在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对指导研究生和临床医生课外学习,推进临床科研工作和提升科研教学水平有着指导意义。 1、第一代测序 1.1 Sanger 测序采用的是直接测序法。1977年,Frederick Sanger 等发明了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这一技术随后成为最为常用的基因测序技术。2001 年,Allan Maxam 和 Walter Gibert 发明了 Sanger 测序法,并在此后的 10 年里成为基因检测的金标准。其基本原理即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ideoxyribonucleoside triphosphate,ddNTP) 缺乏PCR 延伸所需的 3'-OH,因此每当 DNA 链加入分子 ddNTP,延伸便终止。每一次 DNA 测序是由 4个独立的反应组成,将模板、引物和 4 种含有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核苷酸的ddNTP 分别与DNA 聚合酶混合形成长短不一的片段,大量起始点相同、终止点不同的 DNA 片段存在于反应体系中,具有单个碱基差别的 DNA 序列可以被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分离出来,得到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条带。依据电泳条带读取DNA 双链的碱基序列。 人类基因组的测序正是基于该技术完成的。Sanger 测序这种直接测序方法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简单、快捷等特点。目前,依然对于一些临床上小样本遗传疾病基因的鉴定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例如,临床上采用 Sanger 直接测序 FGFR 2 基因证实单基因 Apert 综合征和直接测序 TCOF1 基因可以检出多达 90% 的

单基因与多基因疾病

单基因与多基因疾病 背景 人类自身疾病都或多或少的与基因有关,基因决定了什么人,会在什么时候患什么样的病以及患病的严重程度。我们通常把与遗传物质有关的疾病定义为遗传病,包括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染色体病(如21三体综合症等)。其中,单基因病又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性染色体遗传病。多基因病是由两对或两对以上致病基因的累积所致的遗传病,其遗传效应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全球已发现的单基因遗传病大约有6600多种,并且每年还在以10-50种的速度增加。通过识别疾病相关基因并探明其致病的分子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应的药物或者治疗手段,以最终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 单基因疾病 单基因疾病是指由于单个基因的缺陷所引发的人体疾病,这种缺陷变异包括单个核苷酸的替换、缺失、插入、移码突变以及基因的剪接突变。这些缺陷基因通常来自父母的生殖细胞,并且都可以遗传给下一代,所以又称为单基因遗传病。单基因疾病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发现6600多种单基因疾病,且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平均每年都有数十种新发现的单基因疾病。在这些已发现的单基因疾病中,已经有1000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比较清楚,能应用于临床检测。如血友病、苯丙酮尿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地中海贫血等。单基因疾病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D,如短指症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R,如白化病等)、X伴性显性遗传病(XD,如抗维生素D缺乏病等)、X伴性隐性遗传病(XR,如色盲等)、Y伴性遗传病(YL,如耳廓长毛症等)。 单基因疾病的判定与研究策略 单基因遗传病的定位研究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有时一个足够大的家系就有可能发现基因缺陷。系谱分析常用于判定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所谓系谱,就是从先证者入手,就某种性状或疾病追溯调查其家系中所有成员的发生情况后绘制的图谱。根据绘制成的系谱图,应用遗传学的理论进行分析以便确定所发现的疾病或特定性状是否有遗传因素。如为遗传病,则应确定其可能的遗传方式,预测各基因型频率,并估计再发风险,这一分析过程即为系谱分析。通过系谱分析,可以明确某一疾病是否为遗传病,并且有助于区分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染色体病,进而确定家系中每个成员的基因型,预测后代中该病的发病风险。 单基因疾病的检测 虽然单基因疾病只要一个基因发生变异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但一种单基因疾病并非只有一个对应的相关基因,可能有多个相关基因,只要它们的其中一个发生突变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全色盲就有三个已知基因CNGB3、CNGA3和GNAT2,并且这三个基因也只是

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

辅导4 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 前面几章学习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吗?没问题的话,我们就进行第五章的学习了。 根据控制人类遗传性状的基因数目将人类遗传性状的遗传方式分为两大类: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 单基因遗传性状受一对基因的控制,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定律;多基因遗传性状受多对微效基因的控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遗传规律比较复杂。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 经典遗传学的基本规律是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及连锁互换定律。 分离规律说的是遗传性状有显隐性之分,这样具有明显显隐性差异的一对性状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受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由一对纯合隐性基因决定。杂合体往往表现显性基因的性状。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自由组合定律是说两对及两对以上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形成合子时又自由组合,因而产生了亲本类型和重新组合的类型。F2代四种类型的比例为9:3:3:1。 连锁互换定律是说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互相连锁的,它们常一起传递,但有时也会发生分离和重组,是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各对等位基因进行了交换。基因间距离越远,交换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根据交换率可以确定基因间的相对位置,可以绘制基因连锁图。 互换率(%)=重组合类型数/(重组合类型数+亲组合类型数)×100% 二、单基因遗传 遗传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的,称单基因遗传。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叫单基因病。人类单基因遗传分为五种主要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和Y连锁遗传。 临床上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常用系谱分析法。 (一)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系谱特点为:(1)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机会均等;(2)病例散发,系谱中看不到连续遗传的现象;(3)患者的双亲表型正常,但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患者的同胞患病的概率是1/4,正常的概率为3/4,但表型正常的同胞中有2/3的可能性是携带者。(4)近亲婚配后代发病率高。 (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类型: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不规则显性、共显性、延迟显性。

单基因遗传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单基因遗传病最常用的检查方法都在这

单基因遗传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单基因遗传病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都在这 单基因遗传病常见的检查方法 遗传筛查、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 单基因遗传病一般都有哪些检查方法 一、检查 一、系谱分析是遗传病诊断的基础系谱是用以表明某种疾病在患者家族各成员中发病情况的图解。临床遗传工作者不仅要绘制系谱,熟悉系谱中常用的符号,而且还应掌握根据系谱特点来判断其遗传方式的基本技能。一个完整、清楚的系谱不仅有利于确定患者所患疾病是否为遗传病,而且还可以依次判断此病属于哪种遗传方式,区分某些表型相似的遗传病,以及同一种遗传病的不同类型。此外,还可以为此家庭保留一份遗传病的宝贵资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尽可能地从患者及其家属中获得完整、详细、准确、可靠的资料,以便所绘系谱能准确反映出家系的发病特点。所以做好家系中系谱分析是诊断遗传病的基础。 二、染色体检查(核型分析)的适应症核型分析是确定染色体病的重要方法。目前采用的染色体显带技术不仅能准确诊断染色体数目异常(单体型、三体型和多体型)综合症,而且通过显带,特别是高分辨显带技术,可以对各种结构异常,包括微畸变综合症作出准确诊断。进行染色体检查时必须掌握适应症,才能达到较高的检出率。一般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进行染色体检查: 1.有明显的生长、发育异常和多发畸形、智力低下、皮肤纹理异常者; 2.可疑为先天愚型的个体及其双亲; 3.原因不明的智力低下者; 4.家庭中有多个相似的多发畸形的个体; 5.原发性闭经和不孕的女性; 6.男性不育、无精子症的个体; 7.有反复流产、死胎史的夫妇。 三、性染色质检查的意义具有两条X染色体的正常女性,在间期细胞(如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绒毛细胞、羊水脱落细胞)中,有一条X染色体参加日常的代谢活动;另一条X染色体失活,浓缩形成一个直径为l mm的小体,即称性染色质或称X染色质。将这些间质细胞制片染色后,即可在许多间期核中看到这种浓染的X染色质。如果一位只有一条x染色体的性畸形患者,如Turner综合症(45x)患者,则问期核中没有x染色质。而x三体女患者(47XXX)则有两个x染色质,正常男性(46XY)只有一条x染色体,所以也没有X染色质,但外表男性的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的患者(47XXY),却有一个染色质。 正常男性的间期核中虽没有X染色质,但在男性的间期细胞核中,其X染色体的长臂部分的异染色区,可被荧光染料(盐酸喹叮因)特异性着色,而显示出一个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第二十一章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从理论设想变为现实,主要是由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及技术方法,特别是重组DNA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可以在实验室构建各种载体、克隆及分析目标基因。所以对疾病能够深入至分子水平的研究,并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末诞生了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随后于1990年美国实施了第一个基因治疗(gene therapy)的临床试验方案。可见,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范例。 第一节基因诊断 一. 基因诊断的含义 传统对疾病的诊断主要是以疾病的表型改变为依据,如患者的症状、血尿各项指标的变化,或物理检查的异常结果,然而表型的改变在许多情况下不是特异的,而且是在疾病发生的一定时间后才出现,因此常不能及时作出明确的诊断。现知各种表型的改变是由基因异常造成的,也就是说基因的改变是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基因诊断是指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方法来分析受检者的某一特定基因的结构(DNA水平)或功能(RNA水平)是否异常,以此来对相应的疾病进行诊断。基因诊断有时也称为分子诊断或DNA诊断(DNA diagnosis)。基因诊断是病因的诊断,既特异又灵敏,可以揭示尚未出现症状时与疾病相关的基因状态,从而可以对表型正常的携带者及某种疾病的易感者作出诊断和预测,特别对确定有遗传疾病家族史的个体或产前的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的检测具有指导意义。 二. 基因诊断的原理及方法

(一)基因诊断的原理 疾病的发生不仅与基因结构的变异有关,而且与其表达功能异常有关。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就是检测相关基因的结构及其表达功能特别是RNA产物是否正常。由于DNA的突变、缺失、插入、倒位和基因融合等均可造成相关基因结构变异,因此,可以直接检测上述的变化或利用连锁方法进行分析,这就是DNA诊断。 对表达产物mRNA质和量变化的分析为RNA诊断(RNA diagnosis)。 (二)基因诊断的方法 基因诊断是以核酸分子杂交(nucleic acid molecular hybridization)和聚合酶链反应(PCR)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多种方法,同时配合DNA序列分析,近年新兴的基因芯片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很有用的基因诊断方法。 1.DNA诊断 常用检测致病基因结构异常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⑴斑点杂交:根据待测DNA 样本与标记的DNA探针杂交的图谱,可以判断目标基因或相关的DNA片段是否存在,根据杂交点的强度可以了解待测基因的数量。 ⑵等位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allel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e, ASO probe)杂交:是一种检测基因点突变的方法,根据点突变位点上下游核苷酸序列,人工合成约19个核苷酸长度的片段,突变的碱基位于当中,经放射性核素或地高辛标记后可作为探针,在严格杂交条件下,只有该点突变的DNA样本,才出现杂交点,即使只有一个碱基不配对,也不可能形成杂交点。一般尚合成正常基因同一序列,同一大小的寡核苷酸片段作为正常探针。如果受检的DNA样本只能与突变ASO探针,不与正常ASO探针杂交,说明受检二条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发生这种突变,为突变纯合子;如果既能与突变ASO探针又能与正常ASO探针杂交,

第五章 单基因遗传与单基因病(答案)

第五章单基因遗传与单基因病(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盂德尔用纯种圆滑和皱缩的豌豆杂交,子1代都是圆滑;子1代再与纯种皱缩的豌豆杂交,所结种子圆滑和皱缩的比例是 :1 :3 :2:1 :1 : 3: 3:l *2.一个杂交后代的3/4呈显性性状,这个杂交组合是 ×Tt ×tt ×TT ×Tt ×tt 3.下列杂交组合中,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是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4.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A.子2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2代性状分离比为3:l C.等位基因随同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E. 隐性性状在子1代不表达 *5.隐性性状的意义是: A.隐性性状的个体都是杂合体,不能稳定遗传 B.隐性性状的个体都是纯合体,可以稳定遗传 C.隐性性状可以隐藏在体内而不表现出来 D. 隐性性状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 E.杂合体状态下不表现隐性性状 6.等位基因的分离是由于: A.着丝粒的分裂 B.遗传性状的分离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E.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 *7.人类惯用右手(R)对惯用左手(r)是显性,父亲惯用右手(R),母亲惯用左手,他们有一个孩子惯用左手,此种婚配的基因型为: ×rr ×Rr ×RR ×rr ×rr 8.一般认为,只要P小于多少,便可以认为实得资料与理论比数间有显著差异,应把假设的分离比否定: 杂合子的表型介于纯合子显性和纯合子隐性表型之间,这种遗传方式称为: A.共显性遗传 B.外显不全 C.完全显性遗传 D.不完全显性遗传 E.拟显性遗传 *10.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情况下,两种基因的作用都可以表现出来称为:

基因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应用

基因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应用 郭龙飞 (保山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各种癌症和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且死亡率很高,现在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方法对中晚期的患者治疗疗效已经明显不足。因此。找到一种新的治疗癌症和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对人类健康发展是意义重大的。而基因治疗则是用各种手段从基因水平上来治疗各种疾病。于是,基因治疗为众多患者提供了希望,成为了现在医学界的热门话题。本文就是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基因治疗癌症和恶性肿瘤为主来论述基因治疗在医学上的应用。 关键词: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癌症恶性肿瘤 1基因治疗概述 基因治疗的基本含义是通过遗传或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基因水平上治疗各种疾病[1]。它是指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缺陷或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广义的基因治疗是指利用基因药物的治疗,而通常所称狭义的基因治疗是指用完整的基因进行基因替代治疗,一般用DNA序列[2]。它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直接纠正肿肿瘤细胞基因的结构及(或)功能缺陷,或者间接通过增强宿主对肿瘤的杀伤力和机体的防御功能来治疗肿瘤。通过外源基因的导入,激活机体抗瘤免疫,增强对肿瘤细胞的识别能力、抑制或阻断肿瘤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或增加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这些基因主要包括细胞因子基因、抗肿瘤基因、肿瘤药物相关基因和病毒基因等[3]。 目前基因治疗的方式(type of gene therapy)主要有3种:①基因矫正或置换:即对缺陷基因的异常序列进行矫正,对缺陷基因精确地原位修复,或以正常基因原位置换异常基因,因此不涉及基因组的任何改变。②基因增补:不去除异常基因,而是通过外源基因的导人,使其表达正常产物,从而补偿缺陷基因的功能。③基因封闭:有些基因异常过度表达,如癌基因或病毒基因可导致疾病,可用反义核酸技术、核酶或诱饵转录因子来封闭或消除这些有害基因的表达[4]。 2基因诊断应用 2.1基因诊断新生儿脊髓性肌萎缩 目前报道有一些较严重的SMA I型患儿会出现关节挛缩、骨折、呼吸困难和感觉神经元受损的表现,但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与5ql3缺失大小有关。SMA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临床主要是对症治疗,如早期发现SMA患儿呼吸系统受累并干预性通气治疗可以延长疾病的病程、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减少肺部继发性感染及呼吸衰竭发生。本例患儿经抗炎、吸氧、吸痰、补充维生素、给予丙种球蛋白等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呼吸困难逐渐缓解,双肺痰鸣音减少,但最终家长考虑远期预后不良而放弃治疗[5]。 最近,在体外实验研究中发现丁酸纳、丙戊酸和Htra—ISl的调节因子可以增加SMN2基蛋白的作用,而且对细胞几乎没有毒性作用,但研究工作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没有正式应用于临床,该类药物可能为SMA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5]。 2.2早期胰腺藩的基因诊断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每年有新发病例约20万人,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2%。其发病匿,早期缺乏特异表现,恶性程度高,极易出现转移,80%-90%的胰腺癌病人就诊时,已经到了晚期,手术切除率只有15%,年生存率为1%-5%。而早期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为90-100%,5年生存率可达70%- 100%。另有研究表明,肿瘤的大小是重要的生存率预测因子,如果直径

单基因遗传病的名词解释-疾病特征-疾病分类

单基因遗传病的名词解释|疾病特征|疾病分类 本文是关于单基因遗传病的名词解释|疾病特征|疾病分类,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单基因遗传病的名词解释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有6600多种,并且每年在以10-50种的速度递增,单基因遗传病已经对人类健康构成了较大的威胁。较常见的有红绿色盲、血友病、白化病等。 单基因遗传病的疾病特征 据有关医学研究证明,80年代统计,人类单基因病有3300多种,其遗传方式及再发风险符合Mandel规律。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中,如有一个突变,这个突变基因的异常效应就能显示发病。这类疾病已达17OO多种,如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多指、并指等。其遗传系谱特点是;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机会均等;患者双亲往往有一方为患者。若双亲无病,子女一般不发病;患者常为杂合型,苦与正常人婚配,其子女患病概率为50%;常见连续几代的遗传。显性致病基因有时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杂合子个体携带显性致病基因并不表达,即不完全外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外显率为60%-90%。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当隐性基因纯合时才能发病。即隐性遗传病患者,大多是由两个携带者所生的后代。已确定这类疾病约1200多种,如先天性聋哑、白化病、苯丙酮尿症。 杂合型隐性致病基因携带者,本身不表达相应的性状,但可将致病基因传给后代。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谱系特点:男女发病机会均等,发病与性别无关;双亲为无病携带者,子女发病概率为25%;常是越代遗传;近亲婚配时,子女中隐性遗传病患病率大为增高。如苯丙酮尿症在人群中随机婚配时,发病率为1:14500;表兄妹婚配则为1:1700。全身性白化病在人群中发病率为1:40000;表兄妹婚配则为1:3600。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能够在比较短的时刻从理论设想变为现实,要紧是由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及技术方法,专门是重组DNA技术的迅速进展,使人们能够在实验室构建各种载体、克隆及分析目标基因。因此对疾病能够深入至分子水平的研究,并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末产生了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随后于1990年美国实施了第一个基因治疗(gene therapy)的临床试验方案。可见,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范例。 ?基因诊断 o基因诊断的含义 传统对疾病的诊断要紧是以疾病的表型改变为依据,如患者的症状、血尿各项指标的变化,或物理检查的专门结果,然而表型的改变在许多情形下不是特异的,而且是在疾病发生的一定时刻后才显现,因此常不能及时作出明确的诊断。现知各种表型的改变是由基因专门造成的,也确实是讲基因的改变是引起疾病的全然缘故。基因诊断是指采纳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方法来分析受检者的某一特定基因的结构(DNA水平)或功能(RNA水平)是否专门,以此来对相应的疾病进行诊断。基因诊断有时也称为分子诊断或DNA诊断(DNA diagnosis)。基因诊断是病因的诊断,既特异又灵敏,能够揭示尚未显现症状时与疾病有关的基因状态,从而能够对表型正常的携带者及某种疾病的易感者作出诊断和推测,专门对确定有遗传疾病家族史的个体或产前的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的检测具有指导意义。 o基因诊断的原理及方法 (一)基因诊断的原理 疾病的发生不仅与基因结构的变异有关,而且与其表达功能专门有关。基因诊断的差不多原理确实是检测有关基因的结构及其表达功能专门是RNA产物是否正常。由于DNA的突变、缺失、插入、倒位和基因融合等均可造成有关基因结构变异,因此,能够直截了当检测上述的变化或利用连锁方法进行分析,这确实是DNA诊断。 对表达产物mRNA质和量变化的分析为RNA诊断(RNA diagnosis)。 (二)基因诊断的方法 基因诊断是以核酸分子杂交(nucleic acid molecular hybridization)和聚合酶链反应(PCR)为核心进展起来的多种方法,同时配合DNA序列分析,近年新兴的基因芯片可能会进展成为一种专门有用的基因诊断方法。 ?DNA诊断

基因诊断常用技术与应用

基因诊断的概念 一、基本概念: 1.人类的绝大多数疾病都与基因有关,基因变异引起疾病两种类型: ①内源基因变异: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人类的基因结构及表达的各个环节都可发生异常,从而导致疾病。分基因结构突变和表达异常。 ②外源基因的入侵:各种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其特异的基因被带入人体并在体内增殖引起各种疾病。基因改变引起各种表型改变,从而引起疾病,从基因水平探测分析病因和疾病的发病机制,并采用针对性的手段矫正疾病是近年基础和临床的方向。 2.基因诊断:利用现代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技术方法,直接检测基因结构及表达水平是否正常,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 二、基因诊断的特点: 1.以基因做检查材料和检查目标针对性强; 2.分子杂交选用特定基因序列作探针,故特异性强; 3.分子杂交和PCR具有放大效应,故有较大的灵敏度; 4.适用性强,诊断范围广。 基因诊断的常用技术 一、核酸分子杂交: 核酸杂交是从核酸分子混合液中检测特定大小的核酸分子的传统方法。其原理是核酸变性和复性理论。即双链的核酸分子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双链解开,而在条件恢复后又可依碱基配对规律形成双链结构。杂交通常在一支持膜上进行,因此又称为核酸印迹杂交。根据检测样品的不同又被分为DNA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 hybridization )和RNA印迹杂交(Northern blot hybridization)。 (一)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过程: ①DNA或RNA的制备:将待测样品用一定方法提取DNA或RNA。

②制备探针; ③杂交; ④检测。 1.DNA或RNA的制备:将待测样品用一定方法提取DNA或RNA。 2.基因探针的概念: ①基因探针(probe)就是一段与目的基因或DNA互补的特异核苷酸序列,它可以包括整个基因,也可以仅仅是/基因的一部分;可以是DNA本身,也可以是由之转录而来的RNA。 ②探针的来源: DNA探针根据其来源有3种:一种来自基因组中有关的基因本身,称为基因组探针(genomic probe);另一种是从相应的基因转录获得了mRNA,再通过逆转录得到的探针,称为cDNA 探针(cDNA probe)。与基因组探针不同的是,cDNA探针不含有内含子序列。此外,还可在体外人工合成碱基数不多的与基因序列互补的DNA片段,称为寡核苷酸探针。 ③探针的制备: 进行分子突变需要大量的探针拷贝,后者一般是通过分子克隆(molecular cloning)获得的。克隆是指用无性繁殖方法获得同一个体、细胞或分子的大量复制品。当制备基因组DNA探针进,应先制备基因组文库,即把基因组DNA打断,或用限制性酶作不完全水解,得到许多大小不等的随机片段,将这些片段体外重组到运载体(噬菌体、质粒等)中去,再将后者转染适当的宿主细胞如大肠杆菌,这时在固体培养基上可以得到许多携带有不同DNA片段的克隆噬菌斑,通过原位杂交,从中可筛出含有目的基因片段的克隆,然后通过细胞扩增,制备出大量的探针。 为了制备cDNA 探针,首先需分离纯化相应mRNA,这从含有大量mRNA的组织、细胞中比较容易做到,如从造血细胞中制备α或β珠蛋白mRNA。有了mRNA作模板后,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就可以合成与之互补的DNA(即cDNA),cDNA与待测基因的编码区有完全相同的碱基顺序,但内含子已在加工过程中切除。 寡核苷酸探针是人工合成的,与已知基因DNA互补的,长度可从十几到几十个核苷酸的片段。如仅知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量,也可以按氨基酸的密码推导出核苷酸序列,并用化学方法合成。 ④探针的标记:

分子诊断学第十三章单基因疾病的分子诊断

分子诊断学 生化教研组王松华 遗传性疾病 ?遗传性疾病由于人体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引起的疾病。能够导致遗传性疾病发生的基因称为致病基因。根据致病基因的遗传方式可将遗传性疾病分为两大类; ?①单基因病 ?②多基因病 ?单基因病是指一种遗传病的发生只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他们的遗传方式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单基因病通常呈现特征性家系传递格局,个别发生病例罕见,发生率不超过2%。 ?根据控制疾病的染色体和基因性质的不同,可将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分为: 常染色体遗传 X连锁遗传(显性和隐性) 线粒体遗传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致病基因的遗传缺陷是诊断这类疾病最根本的手段 遗传性疾病中常见的分子异常 ?遗传性疾病的产生是由于一个(或数个)基因发生异常导致这些基因所载有的遗传信息受到改变,而发病是通过遗传物质的表达产物?a?a蛋白质(或酶)的表现异常所致。 ?基因突变主要包括点突变、片段性突变和动态性突变。 片段性突变(fragememtal mutation) 核苷酸的丢失和增多 ?缺失:基因中硷基(遗传物质)的丢失 ?插入:外来基因片段插入某一基因序列中 ?倍增:基因内部某一段序列发生重复 ?基因重排:基因组中原来不在一起的基因由于某些原因组合排列在一

起 ?遗传性疾病分子诊断有两种策略可供选择: 1、直接诊断策略 直接分析致病基因分子结构及表达是否异常的直接诊断途径; 2、间接诊断策略 利用多态性遗传标志与致病基因进行连锁分析的间接诊断途径。 第一节 血红蛋白病 血红蛋白病的定义 一组遗传性或基因突变导致生成Hb的 珠蛋白肽链的结构或合成速率改变, 从而引起功能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血红蛋白病可以分为二类: ①由于珠蛋白一级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异常血红蛋白病; ②由于珠蛋白多肽链的合成速率不平衡所导致的地中海贫血。 ?临床可表现溶血性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或因血红蛋白氧

第三讲 基因突变与单基因病(参考答案)

第三讲基因突变与单基因病-13级临床1-10班、麻 醉班 考试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 1 基因突变致病的可能机制是() 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改变,导致其功能增强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改变,导致其功能减弱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虽不变,但其表达量过多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虽不变,但其表达量过少以上都包括 2 点突变可引起( ) mRNA降解 DNA复制停顿阅读框架移动氨基酸置换氨基酸缺失 3 属于颠换的碱基替换为() G和T A和G T和C C和U T和U 4 属于转换的碱基替换为() A和C A和T T和C G和T G和C 5 不改变氨基酸编码的基因突变为() 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终止密码突变移码突变 6 导致脆性X综合征的是哪一种突变类型( ) 移码突变碱基替换后发生错义突变动态突变碱基替换后发生无义突变碱基替换后发生终止密码突变 7 某基因表达后,合成了一条比正常基因产物短的多肽链,该基因突变为( )

移码突变动态突变错义突变终止密码突变无义突变 8 下列哪种突变可导致肽链氨基酸序列由“Ala-Gly-Val-Leu-Pro-Cys”为 “Ala-Val-Val-Leu-Pro- Cys”() 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移码突变整码突变 9 终止密码突变会引起() 肽链缩短肽链延长编码的氨基酸不变编码的氨基酸性质改变都不对 10 关于基因突变说法正确的是() 由点突变引起的错义突变能够使蛋白质序列变短产生同义突变的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插入或者缺失碱基必定改变开放阅读框嘌呤和嘧啶互相替代的点突变称为转换结构基因的突变导致蛋白质表达量改变 11 由脱氧三核苷酸串联重复扩增而引起疾病的突变为() 移码突变动态突变片段突变转换颠换 12 下列哪种突变可导致肽链氨基酸序列由“Ala-Gly-Val-Leu-Pro-Cys”为 “Ala-Val-Gly-Val-Leu-Pro- Cys”() 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终止密码子突变移码突变整码突变 13 下列哪种突变可引起移码突变( ) 转换和颠换颠换点突变缺失1-2个碱基插入3个核苷酸 14 错配联会和不等交换常引起() 错义突变中性突变移码突变整码突变大段核酸缺失或重复 15 下列哪一种数量的碱基插入会导致基因的移码突变()

第三代试管婴儿PGSPGD基因筛查诊断技术

第三代试管婴儿 P G S P G D基因筛查诊断 技术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第三代试管婴儿PGS/PGD基因筛查诊断技术 第三代试管婴儿PGS/PGD基因筛查诊断技术的出现,为众多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患者带来了希望,第三代试管婴儿先进的基因筛查诊断技术不仅可以对家族遗传病筛查,也可以为大龄夫妇诊断染色体是否有异常,。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的好处在于,能为各种原因引起的染色体异常提供精确的检测,从根源上防止了宝宝先天性疾病的发生,现在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已经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最先进的是美国,例如在美国梦美(HRC)生 殖医疗中心,可以筛查出125种遗传病,这是其他国家的水平所达不到的。 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难题,一直工作在不孕不育和试管婴儿领域的专家们,在原有的第一代常规试管婴儿(IVF-ET)和第二代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的基础上拓展了试管婴儿的应用领域:第三代试管婴儿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诊断(PGS/PGD)应运而生。看到这里,您是否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但它并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PGS/PGD基因筛查诊断在保证宝宝出生后健康方面上成效是巨大的。美国梦美(HRC)能对125种遗传学疾病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试管婴儿助孕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把精子和卵子取出体外,在体外使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把受精卵培养至第五天对胚胎进行PGS/PGD遗传学疾病筛查诊断,该数据会帮助医生选择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正常的胚胎移植到母体内,淘汰遗传学非正常胚胎。然后将健康的胚胎移植到女性子宫内着床、妊娠,并发育成胎儿,怀孕十月,最后成功分娩。那么,试管婴儿PGS/PGD遗传病筛查诊断是怎么做到鉴定胚胎的健康与否的呢? 美国梦美(HRC)专家说,一个健康的卵细胞含有46个染色体,排列成23对,但在卵细胞受精之前,先要进行一次减数分裂,每对染色体一分为二,其中

第九章 基因诊断[1]

第九章基因诊断 基因诊断是通过检测基因的存在状态或缺陷对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 基因诊断的主要技术: 1、核酸分子杂交 2、聚合酶链反应(PCR) 3、基因芯片技术 第一节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核酸杂交(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是指具有一定同源性的两条单链核酸在一定条件下,按碱基互补的原则重新配对形成双链的过程。 一、核酸杂交的基本原理 DNA的变性和复性: 在一定的条件(如适当的温度、有机溶剂存在等)下,DNA的双链可解开成为单链,这一过程称为DNA的变性(Denaturatioin)。高温、低盐和有机溶剂促进DNA变性。 Tm值是反映DNA的热稳定性的一个参数,称为DNA的熔化温度,系指一半的双链DNA解离成为单链时的温度。 DNA的热稳定性或Tm值直接与其碱基组成特别是GC碱基对含量有关,GC碱基对含量越高,Tm值也越高。 DNA的杂交即复性(Renaturation)是变性的单链DNA在一定的条件下(低于Tm的温度下)与其互补序列退火形成双链的过程,因此杂交与Tm值相关。 影响杂交的主要因素: 温度:一般在低于Tm约15至25度的温度下杂交速率最快。 盐浓度:钠离子增加杂交分子的稳定性,降低钠离子浓度强烈地影响Tm值和复性速率。但当钠离子浓度超过0.4M时,对复性速度和Tm值影响不大。 甲酰胺:有机溶剂如甲酰胺能减少双链核酸的稳定性。每增加1%的甲酰胺,DNA/DNA或DNA/RNA双链的Tm值减少0.72℃。常用50%甲酰胺

硫酸葡聚糖:使杂交速率增加,但有时可能增加杂交本底。 二、核酸探针的选择和标记 核酸探针是指能与待检测的靶核酸序列互补杂交的某种已知核酸片段,它必须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并且带有某种适当的标记以便被检测。 (一)核酸探针的类型 1、克隆的DNA片段,常用cDNA探针。 2、RNA探针(Riboprobe) RNA探针的优点是特异性高;杂交效率(灵敏度)更高。适合于Northen杂交、原位杂交等。主要缺点是不稳定,易被降解,另外其制备较困难。 3、寡核苷酸探针可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制备较方便,但灵敏度稍差。 4、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是很好的探针来源,其优点是制备和标记相对容易。(二)核酸标记的类型 放射性同位素目前应用最广,优点是灵敏度高,特别适用于单拷贝基因或低丰度mRNA检测,缺点是易造成放射性污染以及半衰期短,使用不便。 核酸探针标记常用的同位素有以下几种: 1、32P:其放射性强,自显影时间短,灵敏度较高,缺点是半衰期短(14.3天),放射线散射较严重,因此对分辩率有影响。 2、35S :放射性较低,半衰期长(87.1天),灵敏度较高;低散射,因此在用X-光片自显影时分辩率高,特别适用于核酸序列分析和原位杂交等 实验。 3、33P :是一种较理想的同位素,它的放射性较低,灵敏度高,分辩率好,半衰期也较长(25.4天),适用范围较广。但价格偏高。 非同位素标记:常用地高辛或生物素系统。 优点:无放射性污染,较稳定;缺点:灵敏度、特异性稍差。 (三)核酸探针的标记 1、随机引物法(Random priming) 随机引物是人工合成的含有各种可能的排列顺序的六核苷酸片段的混合物,因此可以与任何核酸片段杂交,并作为聚合酶反应的引物。 标记酶: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的大片段-klenow片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