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怎样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怎样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表时间:2014-03-05T15:17:48.98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4年4月总第168期供稿作者:秦庆香

[导读] 一个健康的有好奇心的人对新鲜知识产生兴趣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因为探索未知本来就是最引人入胜、最具诱惑力的过程。

秦庆香甘肃山丹马场总场中学734104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学生是学习的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只有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教育才可能是有效和成功的教育。

一、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

积极的课堂氛围的基本特征是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正常和谐,因而学生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反之,消极的课堂氛围的基本特征是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脱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师生之间不融洽,学生之间不友好,由此而产生了不满、烦闷、厌恶、恐惧、紧张、焦虑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观念,要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变苦学为乐学,为孩子创造幸福的童年生活。这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且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满足学生娱乐、求知的需要

一个健康的有好奇心的人对新鲜知识产生兴趣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因为探索未知本来就是最引人入胜、最具诱惑力的过程。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兴趣,才能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集中注意、积极思维。学习兴趣是教学过程中培养能力的起点。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由学生在规定时间、规定场所、按规定程序、接受规定内容、进行规定的智能操作的活动。这一系列的“规定”,客观上使这种学习活动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会使学生因缺乏学习准备状态而难以完全适应由各种“规定”所限制的学习情境,从而产生枯燥感或厌烦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呈现和教学组织形式上进行趣味化处理。上课伊始,趣味化的出现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惊奇感,兴奋思维;趣味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则有利于引起学生兴致,不知不觉地融入学习活动之中,从而发挥兴趣的诱发功能,真正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

三、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科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深厚的爱生感情,能促进教师愉快地去接近和理解学生,增多与学生对话的机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自身真挚的情感能孕育师生间良好的情感状态,而儿童又很容易因为对老师的信任与热爱而入迷地喜欢这位老师所任教的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爱心就是点燃学生对自己任教学科热爱的火花。

四、努力使学生的智力生活丰富多彩

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而且要尽可能大大超出学生的预期,让学生怀着由惊奇所引起的理智感上的震动进行认知活动方面的探索。教师尽可能以鲜明、生动的直观化形式展现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感知,这既符合小学儿童的认知特点,又能满足他们对丰富的感官刺激的需要,有利于优化学生感性认识的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手段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

要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成功机会,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当学生取得成功后,因成功而产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形成追求新目标。成长需要激励,面对失败或成功的结果,孩子最需要成人的安慰和鼓励,学生最期待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教师更多的表扬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很好,再试试”,恳切的激励能让失败孕育成功。教师的责任是以尽可能多的表扬来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念。

我相信,只要教师带着一颗爱心,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下满怀兴趣地投入学习,并常常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学生的积极性就一定能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就一定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