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含量计算

碱含量计算
碱含量计算

关于上报混凝土总碱含量检测的结果

普通硅酸盐42.5水泥检测碱含量为0.56%; 粉煤灰检测碱含量为1.47%;

GK-9A引气剂检测总碱量为2.81%;

GK-5A高效减水剂总碱量为5.02%;

GK-4A高效缓凝减水剂总碱量4.98%;

对以上所检测的各种材料碱含量对应配合比进行计算:

C30W4F150配合比中水泥用量为254Kg/m3×0.56%=1.42 Kg/m3

粉煤灰用量为64Kg/m3×1.47%=0.94 Kg/m3×0.2%=0.19 Kg/m3

GK-5A用量为1.908 Kg/m3×5.02%=0.096 Kg/m3 GK-9A用量为0.019 Kg/m3×2.81%=0.00053 Kg/m3 碱含量总计1.71 Kg/m3

C20W6F150配合比中水泥用量为194Kg/m3×0.56%=1.09 Kg/m3

粉煤灰用量为49Kg/m3×1.47%=0.72 Kg/m3×0.2%=0.14 Kg/m3

GK-4A用量为1.701Kg/m3×4.98%=0.085 Kg/m3

GK-9A用量为0.015 Kg/m3×2.81%=0.00042 Kg/m3 碱含量总计1.32 Kg/m3

C25W4F150配合比中水泥用量为214Kg/m3×0.56%=

1.198 Kg/m3

粉煤灰用量53Kg/m3×1.47%=0.779Kg/m3×0.2%=0.16 Kg/m3 GK-5A用量为 1.602 Kg/m3×5.02%=0.080 Kg/m3 GK-9A用量为0.016 Kg/m3×2.81%=0.00045 Kg/m3 碱含量总计1.43 Kg/m3 C40配合比中水泥用量为411Kg/m3×0.56%=2.30 Kg/m3

GK-5A用量为2.466 Kg/m3×5.02%=0.124 Kg/m3

碱含量总计2.424 Kg/m3

C30混凝土总碱含量及氯离子含量计算单

一、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含碱量

1、水泥:水泥的碱含量为0.54%。

2、外加剂:总碱含量为:(Na2O+0.685K2O)为6.2%。

3、河砂、碎石为非碱活性骨料。

4、粉煤灰:总碱含量为0.5%。

5、水:碱含量为16.8mg/L。

二、C30承台配合比各种材料的用量

1、水泥286kg

2、砂 730kg

3、石子 1142kg

4、粉煤灰73.6kg

5、缓凝高效减水剂 6.11kg

6、水 160kg

三、混凝土中含碱量情况

1、掺入混凝土中水泥的含碱量:0.54%。

水泥含碱量=286×0.54%=1.54kg/m3。

2、外加剂的总碱含量:6.2%。

外加剂的总碱含量=6.11×6.2%=0.379 kg/m3。

3、粉煤灰的总碱含量:0.5%。

粉煤灰的碱含量=73.6×0.5%×1/6=0.061 kg/m3。

4、水的碱含量:16.8mg/L。

水的碱含量=160×0.0002879=0.0461kg/m3。

5、混凝土中总碱含量

=1.54+0.379+0.061+0.0461=2.026kg/m3。

由于2.026 kg/m3<3 kg/m3,所以C30承台混凝土中总碱含量满足规范要求。

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计算单

6、水泥:水泥的氯离子含量为0.005%。

7、外加剂:氯离子含量为:(Na2O+0.685K2O)为0.10%。

8、河砂、碎石:氯离子含量均为0。

9、粉煤灰:氯离子含量为0.015%。

10、水:氯离子含量为20.5mg/L。

五、C30承台配合比各种材料的用量

1、水泥286kg

2、砂730kg

3、石子 1142kg

4、粉煤灰73.6kg

5、WP缓凝高效减水剂 6.11kg

6、水160kg

六、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情况

2、水泥的氯离子含量:0.005%。

水泥氯离子含量=286×0.005%=0.0143kg/m3。

2、外加剂的氯离子含量:0.10%。

外加剂的氯离子含量=6.11×0.10%=0.0061kg/m3。

3、粉煤灰的氯离子含量:0.015%。

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氯离子含量=73.6×0.015%=0.0110

kg/m3。

4、掺入混凝土中水的氯离子含量:20.5mg/L。

混凝土中水的氯离子含量=160×0.0000205=0.00328

kg/m3。

5、混凝土中总氯离子含量

=0.0143+0.0061+0.0110+0.00328=0.0347 kg/m3。

钢筋混凝土中氯离子总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

0.10%。

由于0.0347÷(286+73.6)×100%=0.01%<0.10%,所以C30承台混凝土中总氯离子含量满足规范

水泥碱含量测定

氧化钙和氧化钠的测定 1、温度及湿度要求: 温度20±2℃,湿度≥50%。 2、仪器设备及试剂: (1)、氢氟酸:1.15g/cm3-1.18 g/cm3,质量分数40%; (2)、硫酸(1+1):硫酸与水的体积比为1:1; (3)、甲基红指示剂溶液:0.2g甲基红溶于100ml乙醇中; (4)、碳酸铵溶液:10g碳酸铵溶解于100ml水中(用时现配制!); (5)、其它化学药品:氢氟酸5ml-7ml,硫酸(1+1)15-20滴,甲基红指示剂溶液(1滴),氨水(1+1),碳酸铵溶液10ml,盐酸(1+1); (6)、PF6400火焰光度计; (7)、加热板,铂皿; (8)、玻璃棒一支,烧杯,容量瓶(50mL 10个、250mL 2个),吸量管(10mL 2支),吸移管(25mL 2支)。 3、试验前准备: (1)、Na2O及K2O溶液的配制: ①、将含1000ppm的Na2O标准溶液稀释,配制100ppm的Na2O标准溶液250ml。 ②配制Na2O的标准系列:分别取2.5、5、10、15、25和35mL,100ppm的Na2O标准溶液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即配制成了5、10、20、30、50、70和100ppm的Na2O标准溶液系列,待测。 ③取含Na+未知浓度液10mL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待测。 ④将含1000ppm的K2O标准溶液稀释,配制200ppm的K2O标准溶液250ml。 ⑤配制K2O的标准系列:分别取200ppm的K2O标准溶液5、10、15、25和35mL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即配制成了20、40、60、100、140和200ppm的K2O标准溶液系列,待测。 ⑥取含K+未知浓度液10mL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待测。 ⑦取含有K+、Na+混合未知液10mL定溶于50mL容量瓶中,待测。 (2)、仪器校准: ①、预热仪器达稳定之后,根据所用标准溶液浓度,选择K、Na量程旋钮某一合适量程档位。一般使用1或2档,以浓度最大的标准溶液能调足满度为准。浓度较低时采用“3”档,选择“2”、“3”档时,要在观察窗上按避光罩,以免室内外杂散光干扰测试读数。 ②、接着以空白溶液(蒸馏水)进样,缓慢旋动“调零”旋钮,使表的指针指示0%刻度。然后,以最大浓度的标准溶液进样,缓慢旋动“满度”旋钮,使表的指针指示100%刻度,重复几次,直至基本稳定,则可开始测试工作。 ③、连续测试样品时,应在每3~5只样品间进行一次标准溶液的校正。每只样品间亦可用蒸馏水冲洗校零,排除样品互相干扰。 ④、在坐标纸上作工作曲线。 Y轴——指示读数值 X轴——溶液浓度(ppm) 未知溶液浓度按插入法查得。 4、试验步骤: (1)、制备水泥可溶性碱含量溶液: 称取样品0.2000g,精确至0.0001g,放置铂皿中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加入氢氟酸5mL-7mL,硫酸(1+1)15-20滴,放在加热板上低温加热。加热过程中一定要通风,直至

碱金属习题

碱金属习题 唐荣德 一、选择题 1.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B ) A. 两者均为白色固体 B. 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定 C. 过氧化钠可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而氧化钠则不能 D. 两者都具有漂白性 2. 有关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 ) A. 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B. 白色固体 C. 碱性氧化物 D. 离子化合物 3.质量为1 g 的下列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H 2最多的是 ( C ) A. Zn B. Fe C. Al D. Na 4.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各1 mol ,分别强热后,其产物与足量盐酸反应的结果是 ( BD ) A. 放出的CO 2的量前者为后者的二分之一 B. 放出的CO 2的量前者为后者的二倍 C. 消耗盐酸一样多 D. 消耗盐酸前者比后者多 5. CO 2跟下列物质反应能产生O 2的是 ( C ) A. NaOH B. Na 2O C. Na 2O 2 D. Na 2CO 3 6. 下列混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的是 ( CD ) A. Na 2O 2和Na 2CO 3 B. Na 和NaCl C. Na 2O 和Na 2O 2 D. NaOH 和Na 7.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不产生... 氧气的是 ( B ) A. Na 2O 2和H 2O B. Na 2O 和H 2O C. KClO 3和MnO 2 D . Na 2O 2和CO 2 8.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在空气里不发生... 变化的是 ( B ) A. Na 2CO 3·10H 2O B. NaHCO 3 C. Na D. NaOH 9.过氧化钠与足量NaHCO 3的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除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是 ( C ) A. Na 2CO 3和Na 2O 2 B. Na 2CO 3和NaOH C. Na 2CO 3 D. Na 2O 、Na 2O 2和Na 2CO 3 10.相同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跟过量盐酸反应 ( C ) A. 碳酸钠放出CO 2多 B. 碳酸氢钠放出CO 2多 C. 碳酸钠消耗盐酸多 D. 碳酸氢钠消耗盐酸多 11.除去混在碳酸钠粉末里的碳酸氢钠,最好的方法是 ( A ) A. 加热 B. 加盐酸 C. 加石灰水 D. 加氯化钡溶液 12.少量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生成的物质是 ( D ) A. Na 2O B. Na 2O 2 C. NaOH D. Na 2CO 3 13.碱金属溶于汞可形成良好的还原剂“汞剂”。取某种碱金属的汞剂4.6 g 投入足量水中产生2.24 L 气体(标准状况),并得到密度为ρ g / mL 的溶液1 L ,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C ) A . %12.1ρ B . %8.0ρ C . %48.0ρ D . %24.0ρ 解析:由反应方程式知,碱金属为0.2 mol ,故只可能是Li 。 14.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 2、HCl 、CO , 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 3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 主编单位:南京化工学院 批准部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批准日期:1993年12月12日 1总则 1.0.1 本标准规定了防止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破坏的混凝土最大碱含量。 1.0.2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活性骨料的各种工程结构的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1.0.3 引用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105 《砂、石碱活性快速鉴定方法》CECS48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 《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176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8077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GB203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 《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

2术语 2.0.2 碱—硅酸反应 碱—硅酸反应是指水泥中或其他来源的碱与骨料中活性SiO2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砂浆或混凝土产生异常膨胀,代号为ASR。 2.0.2 碱—碳酸盐反应 碱—碳酸盐反应是指水泥中或其他来源的碱与活性白云质骨料中白云石晶体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砂浆或混凝土产生异常膨胀,代号为ACR。 2.0.3 碱含量 混凝土碱含量是指混凝土中等当量氧化钠的含量,以kg/ 计;混凝土原材料的碱含量是指原材料中等当量氧化钠的含量,以重量百分率计。等当量氧化钠含量是指氧化钠与0.658倍的氧化钾之和。 2.0.4 混合材 混合材是指水泥制备过程中掺入水泥熟料并与熟料共同粉磨的活性混合材料。 2.0.5 掺合料 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掺入混凝土的粉状活性混合材料。 3分类 3.1 环境 3.1.1 干燥环境,如干燥通风环境、室内正常环境。 3.1.2 潮湿环境,如高度潮湿、水下、水位变动区、潮湿土壤、干

混凝土碱含量氯离子含量计算书

混凝土碱含量、氯离子含量计算书 1.计算依据: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1.2《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 1.3陕西国华锦界煤电工程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最高的为空冷柱混凝土C50(配合比编号:HNTPB-2015-11),除氧煤仓间框架混凝土C45(配合比编号:BPCC/HNTPB-2015-09),汽机基座上部结构(配合比编号:C35HNTPB-2015-16),统计如下: 1.4设计要求: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二、b类,碱含量限值为3 kg/m3(每立方米混凝土碱含量)、氯离子含量限值为0.2%(占水泥用量)。 1.5水泥、外加剂材质证明、砂石复试 1.6混凝土各组份碱含量及氯离子含量 2.碱含量计算

2.1计算公式 混凝土碱含量A=Ac+Aca+Aaw 水泥碱含量Ac=WcKc(kg/m3) Wc---水泥用量(kg/m3) Kc---水泥平均碱含量(%) 外加剂碱含量Aca=aWcWaKca(kg/m3) a---将钠或钾盐的重量折算成等当量Na2O重量的系数 Wa---外加剂掺量 Kca---外加剂中钠(钾)盐含量(%) 骨料引入混凝土碱含量Aaw=Wa砂Pac砂+Wa石Pac石 Pac---骨料中碱含量(%) Wa---骨料用量(kg/m3) 2.2单方混凝土碱含量 2.2.1空冷柱混凝土C50(配合比编号:HNTPB-2015-11) 混凝土配比: 水泥(P.O52.5):480kg; 砂:610kg; 石:1079kg; JF-9:11.5kg; A空冷柱C50=480×0.3%+11.5×3.64%+610×0.07%+1079×0.04%=2.72(kg/m3)<3(kg/m3)。满足设计要求。 2.2.2除氧煤仓间框架混凝土C45(配合比编号:BPCC/HNTPB-2015-09)混凝土配比: 水泥(P.S42.5):478kg; 砂:606kg; 石:1098 kg; F-9:11.16 kg A除氧煤仓间框架C45=478×0.3%+11.16×3.64%+606×0.07%+1098×

(完整版)碱金属元素知识点整理

第五讲碱金属元素 1.复习重点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比较,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焰色反应实验的操作步骤;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碱金属元素相似性递变性 2.难点聚焦 (1)碱金属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O、1)相似性:碱金属元素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决定了锂、钠、钾、铷、铯在性质上的相似性,碱金属都是强还原剂,性质活泼。具体表现在都能与 2 Cl、水、稀酸溶液反应,生成含R+(R为碱金属)的离子化合物;他们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是强碱; 2 O 2)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大,失电子渐易,还原性渐强,又决定了他们在性质上的递变性。具体表现为:①与 2 H O反应越来越剧烈,③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②与 2 CsOH RbOH KOH NaOH LiOH >>>>; (2)实验是如何保存锂、钠、钾:均是活泼的金属,极易氧化变质甚至引起燃烧,它们又都能与水、水溶液、醇溶液等发生反应产生氢气,是易燃易

爆物质,存放它们要保证不与空气、水分接触;又因为它们的密度小,所以锂只能保存在液体石蜡或封存在固体石蜡中,而将钠、钾保存在煤油中; (3)碱金属的制取:金属Li 和Na 主要是用电解熔融氯化物的方法制取;金属K 因为易溶于盐不易分离,且电解时有副反应发生,故一般采用热还原法用Na 从熔融KCl 中把K 置换出来(不是普通的置换,而是采用置换加抽取的方法,属于反应平衡);铷和铯一般也采用活泼金属还原法制取。 (4).焰色反应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所用火焰本身的颜色要浅,以免干扰观察. (2)蘸取待测物的金属丝本身在火焰上灼烧时应无颜色,同时熔点要高,不易被氧化.用铂丝效果最好,也可用铁丝、镍丝、钨丝等来代替铂丝.但不能用铜丝,因为它在灼烧时有绿色火焰产生. (3)金属丝在使用前要用稀盐酸将其表面的氧化物洗净,然后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以除去能起焰色反应的少量杂质. (4)观察钾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片,因为钾中常混有钠的化合物杂质,蓝色钴玻璃可以滤去黄色火焰,以看清钾的紫色火焰. 3. 例题精讲 例1 已知相对原子质量:Li 6.9,Na 23,K 39,Rb 85。今有某碱金属M 及其氧化物2M O 组成的混合物10.8 g ,加足量水充分反应后,溶液经蒸发和干燥得固体16 g ,据此可确定碱金属M 是[ ] A 、Li B 、Na C 、K D 、Rb 解析 设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当设混合物全是碱金属或全是碱金属氧化物时有如下关系: 22222M H O MOH H +=+↑ 222M O H O MOH += 10.8 g →10.8×[(A +17)/A]g 10.8 g →10.8×[2(A +17)/(2A +16)]g 但实际上该混合物中碱金属及其氧化物都存在,则可建立不等式:[10.8(17)/]16[10.8(17)/(8)]A A A A ?+>>?++。 解得:35.3>A >10.7,从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可知该碱金属只能是钠。 答案 B 例2 为了测定某种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足量的水)的总质量为ag 。将质量为bg 的某碱金属单质放入水中,立即塞紧瓶塞,完全反应后再称量此装置的总质量为cg 。

高中化学碱金属知识点规律大全

碱金属知识点规律大全 1.钠 [钠的物理性质]很软,可用小刀切割;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但常见的钠的表面为淡黄色);密度比水小而比煤油大(故浮在水面上而沉于煤油中);熔点、沸点低;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钠的化学性质] (1)Na与O2反应: 常温下:4Na + O2=2Na2O,2Na2O + O2=2Na2O2(所以钠表面的氧化层既有Na2O也有Na2O2,且Na2O2比Na2O稳定). 加热时:2Na + O2Na2O2(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2)Na与非金属反应:钠可与大多数的非金属反应,生成+1价的钠的化合物.例如: 2Na + C122NaCl 2Na + S Na2S (3)Na与H2O反应.化学方程式及氧化还原分析: 离子方程式:2Na + 2H2O=2Na++ 2OH-+ H2↑ Na与H2O反应的现象:①浮②熔⑧游④鸣⑤红. (4)Na与酸溶液反应.例如:2Na + 2HCl=2NaCl + H2↑2Na + H2SO4=Na2SO4 + H2↑ 由于酸中H+浓度比水中H+浓度大得多,因此Na与酸的反应要比水剧烈得多. 钠与酸的反应有两种情况: ①酸足量(过量)时:只有溶质酸与钠反应. ②酸不足量时:钠首先与酸反应,当溶质酸反应完后,剩余的钠再与水应.因此,在涉及有关生成的NaOH或H2的量的计算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5)Na与盐溶液的反应.在以盐为溶质的水溶液中,应首先考虑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再分析NaOH可能发生的反应.例如,把钠投入CuSO4溶液中: 2Na + 2H2O=2NaOH + H2↑2NaOH + CuSO4=Cu(OH)2↓+ Na2SO4 注意:钠与熔融的盐反应时,可置换出盐中较不活泼的金属.例如: 4Na + TiCl4(熔融) 4NaCl + Ti [实验室中钠的保存方法]由于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且不与煤油反应,所以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里,以隔绝与空气中的气体和水接触. 钠在自然界里的存在:由于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故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的形式(主要为NaCl,此外还有Na2SO4、Na2CO3、NaNO3等)存在. [钠的主要用途] (1)制备过氧化钠.(原理:2Na + O2Na2O2) (2)Na-K合金(常温下为液态)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原因:Na-K合金熔点低、导热性好) (3)冶炼如钛、锆、铌、钽等稀有金属.(原理:金属钠为强还原剂) (4)制高压钠灯.(原因:发出的黄色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2.钠的化合物

混合碱液中混合碱含量的测定

混合碱液中混合碱含量 的测定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实验七混合碱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双指示剂法测定NaOH和Na 2CO 3 含量的原理。 2、了解混合指示剂的使用及其优点。 二、试剂: 1、1mol·L-1HCl标准溶液; 3、酚酞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甲酚红和百里酚蓝混合指示剂。 三、步骤: 浓烧碱中常常会引入Na 2CO 3 ,欲测定该混合碱试样中NaOH与Na 2 CO 3 的含 量,可用此法。 1、吸取5mL浓碱液于250mL的容量瓶中,用新制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 匀。 2、吸取上述稀碱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2滴,用·L-1HCl标准溶液 滴定至红色刚好消失,记录所耗HCl的体积V1。 3、在上面的三角锥形瓶中再加1滴甲基橙,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至黄 色→橙色。记录此次耗用HCl的体积V2。平行三次,求平均值。

四、测定数据及计算结果: ? ρNaOH(g·L-1)=[(V1-V2)·C HCl·M NaOH]/(5×25/250) ? ρNa2CO3(g·L-1)=[2C HCl·V2·M(1/2Na2CO3)]/(5×25/250) ? ?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滴定操作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2. 掌握定量转移操作的基本要点; 3. 掌握混合碱分析的测定原理、方法和计算. 二、实验原理 混合碱是Na2CO3与NaOH或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可采用双指示剂法进行分析,测定各组分的含量。 在混合碱的试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此时试液中所含NaOH完全被中和,Na2CO3也被滴定成NaHCO3,反应如下: NaOH + HCl = NaCl + H2O Na2CO3 + HCl = NaCl + NaHCO3 设滴定体积V1mL。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此时NaHCO3被中和成H2CO3,反应为: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设此时消耗HCl标准溶液的体积V2mL。根据V1和V2可以判断出混合碱的组成。设试液的体积为VmL。

碱金属元素

《碱金属元素》 【高考考点】1 ?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性质的比较 2. 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理解碱金属元素 (单 质、化合物)的相似性核递变性 3. 焰色反应(Na 、K ) 【知识要点】 一.碱金属 1 .结构 碱金属在周期表中位于 _________ 族,其最外电子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随着核电荷数的增 多,它们的电子层数逐渐 _______________ ,原子半径逐渐 ____________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 逐渐 __________ ,原子失去最外电子层中电子的能力逐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它们的金属性逐 渐 ____________ 。 2 .性质 ⑴物理性质(单质) 二.焰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现象,叫焰色反应。 1. 步骤 ⑴干烧将铂丝烧至无色; ⑵蘸烧 蘸取待测物进行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⑶洗烧 每次实验后都要用 _________________ 洗净铂丝,灼烧至无色。 2 .一些金属或金属离子的焰色反应的颜色 ⑵焰色反应是原子或离子的外围电子被激发跃迁而产生各种颜色光的过程。 与气体物质燃 烧时产生各色火焰有本质区别,它利用的是元素的物理性质。

⑶一般只有少数金属才能发生焰色反应。

【高考试题】 1. NaH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它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6. 将足量CO2通人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 n)和通入 7. 钾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为 Na (l) + KCl (I) NaCl (l) + K (g); △ H> 0 各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见下表。 压强(kPa) 13.3353.32101.3 K的沸点(O590710770 Na的沸点(O700830890 KCl的沸点(O1437 NaCl的沸点(O1465 ⑴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 ____________ ,而反应 的最高温度应低于__________________ 。 ⑵在制取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 进行实验。 主要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NaH + H 20 = NaOH + H 2?,它也能 跟液氨、乙醇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 A .跟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C.跟液氨反应时,有NaNH2生成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 .苛性钾B.碘化氢 3. 下列物质中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A. NaHCO3 B. HNO3 4. 下列有关碱金属铷(R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灼烧氯化铷时,火焰有特殊颜色 C.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 5. 在医院中,为酸中毒病人输液不应采用 A. 0.9%氯化钠溶液 C. 1.25 %碳酸氢钠溶液 F列有关NaH的叙述错误的是 B. NaH中H「半径比Li +半径小 D .跟乙醇反应时,NaH被氧化 C. 硫酸 D .醋酸 C. Agl D. HClO B. 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 D .氢氧化铷是弱碱 B. 0.9 %氯化铵溶液 D. 5%葡萄糖溶液 C D A B

混凝土碱含量计算方法

混凝土碱含量:混凝土碱含量是指来自水泥、化学外加剂和矿粉掺合料中游离钾、钠离子量之和。以当量Na2O计、单位kg/m3(当量Na20%=Na20%十0.6 58K20%)。 即:混凝土碱含量=水泥带入碱量(等当量Na20百分含量×单方水泥用量)十外加剂带入碱量十掺合料中有效碱含量。 混凝土碱含量计算方法 A、0、1 水泥 水泥的碱含量以该批水泥实测碱含量计,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以实际用量计,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提供的碱含量AC可按下式计算: Ac=WcKc(kg/m3) (1) 式中Wc—水泥用量(kg/m3); Kc—该批水泥的实测碱含量(%)。 A、0、2 外加剂 当外加剂的掺量以水泥质量的百分数表示时,外加剂引入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碱含量Aca按下形式计算: Aca=∑WcaKca(kg/m3) (2) 式中Wca—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某种外加剂用量(kg/m3) Kca—某种外加剂该批的碱含量(%)。 A、0、3 掺合料 掺合料提供的有效碱含量Ama可按下式计算: Ama=∑βWmaKma(kg/m3) (3)

式中β—某种掺合料有效碱含量占掺合料碱含量的百分率(%); Wma—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某种掺合料用量(kg/m3); Kma—某种掺合料该批的碱含量(%)。 对于低钙粉煤灰、磨细矿渣、硅灰、沸石粉,β值分别为15%、50%、50%、100%。 A、0、4细集料和拌和水 如果细集料为海砂及拌和水为海水时,由海砂和海水引入每立方米混凝土的 碱含量Aaw可按下式计算: Aaw=0.76(WaPac+Ww Pwc) (4) 式中0.76—氯离子质量折算成等当量氧化钠质量的系数; Wa—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海砂用量(kg/m3); Pac—海砂的氯离子含量(%); Ww—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和水用量(kg/m3); Pwc—拌和水的氯离子含量(%)。 A、0、5 混凝土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碱含量A可按下式计算: A=Ac+Aca+Ama+Aaw(kg/m3) (5)

混凝土用水碱含量测试分析方法步骤的改进探析

混凝土用水碱含量测试分析方法步骤的改进探析 【摘要】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是指来自水泥、外加剂、环境中的碱在水化过程中析出NaOH和KOH与骨料(指砂、石)中活性SiO2相互作用,形成碱的硅酸盐凝胶体,致使混凝土发生体积膨胀呈蛛网状龟裂,导致工程结构破坏。因而控制碱含量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实际运用结合混凝土用水的水质情况,对GB/T176中火焰光度计法分析步骤做了点改进,改进后方便实际操作运用且更加环保。 【关键词】碱含量;火焰光度计法 碱含量[1]就是水泥中碱物质的含量,用Na2O合计当量表达。即碱量=Na2O+0.658K2O。碱含量主要从水泥生产原材料带入。尤其是粘土中带入。碱含量高有可能产生碱-骨料反应。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是指来自水泥、外加剂、环境中的碱在水化过程中析出NaOH和KOH与骨料(指砂、石)中活性SiO2相互作用,形成碱的硅酸盐凝胶体,致使混凝土发生体积膨胀呈蛛网状龟裂,导致工程结构破坏。发生碱骨料的反应条件:骨料中具有碱活性物质;混凝土中具有足够量的碱(主要来自水泥),碱含量>3.0kg/m3;工程处在一定湿度条件下。以上三项条件同时存在时,才会发生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否则,不发生碱骨料反应。碱含量的测定是水泥生产质量控制和交易仲裁的重要环节。测定方法为现行的国家标准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标准中氧化钾和氧化钠的测定基准方法:火焰光度法该测定方法为产品质量控制的首选方法,亦为交易仲裁判定的唯一方法。《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于2006年12月1日修订实施,增加了碱含量内容,引用检测方法为GB/T 176标准中的火焰光度计法[2]。首先该方法分析步骤中称取质量固定,对于水泥可能适用,但是对于检测水来说,不太适用,因为水体的含碱量跟水泥没有办法相比,不能一刀切;其次需要铂皿和氢氟酸,这个对于混凝土用水水质来说没有必要,浪费不说还污染环境;因而结合实际运用,将分析步骤做了改进。 5、讨论 改进后的分析步骤测试结果与原标准中的测试结果基本一致,加标回收测试结果也很好。改进后方法取样更加细致,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处理样品节省了铂皿,节约了成本,放弃了氢氟酸处理,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危害,综合上述,改进后的分析步骤方法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工程建设常用专业词汇手册 [2]GB/T 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第17条 [3]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第15.1.3.2条

碱金属盐及计算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碱金属盐及计算 A组 1.下列物质长期置于空气中质量不会增加的是 A NaOH固体 B 浓H2SO4 C 碳酸钠晶体 D Na2SO3溶液 2.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时,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A Na和O2 B NaOH和CO2 C NaHCO3和NaOH D Na2CO3和HCl 3.用足量的盐酸与100g CaCO3反应,将生成的CO2通入含有30g NaOH的溶液中,溶液里生成的钠盐是 A Na2CO3 B NaHCO3 C Na2CO3和NaHCO3 D NaCl 4.用1L中含有HCl 36.5g的盐酸100mL与13.4g Na2CO3·xH2O恰好完全反应,则x值为 A 3 B 6 C 9 D 10 5.用1L 1.0mol/L NaOH溶液吸收0.8mol CO2,所得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质量浓度之比是 A 1︰3 B 2︰1 C 2︰3 D 3︰2 6.向盛有25mL 0.2mol/L的Na2CO3溶液的试管中通过一支插到试管底部的长滴管,徐徐注入0.1mol/L盐酸75mL,在标况下,产生CO2气体体积为 A 28mL B 42mL C 56mL D 84mL 7.1.06g Na2CO3跟20.0m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pH>7),原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0.100mol/L B 0.200mol/L C 0.500mol/L D 1.00mol/L 8.向含有0.14mol Na2C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含有HCl 0.2mol的稀盐酸,经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正确的是 9.向含0.14mol Na2C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含一定量HCl的稀盐酸,经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各溶质的物质的量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得0.20mol NaCl和0.08mol NaHCO3 B 剩0.04mol Na2CO3,得0.20mol NaCl C 剩0.06mol HCl,得0.14mol NaCl和0.14mol NaHCO3 D 得0.06mol NaCl和0.08mol NaHCO3 10.用15mL 2mol/L的H2SO4溶液与15mL 3mol/L的Na2CO3溶液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欲制最多的二氧化碳,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把两种溶液快速混合并不断搅拌 B 把两种溶液缓慢混合并不断搅拌

碱金属及其化合物计算题专练

碱金属及其化合物计算题专练 一、单选题 1. 等物质的量的N 2、O 2、CO 2混合气体通过Na 2O 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 2、O 2、CO 2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3:4:1 B .3:3:2 C .6:7:3 D .6:9:0 2. 某种H 2和CO 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O 2的1/2。将 3.2克这种混合气体充入一盛有足量Na 2O 2的密闭容器中,再通入过量O 2,并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最后容器中固体的质量增加了( ) A. 3.2g B. 4.4g C. 5.6g D. 6.4g 3.某温度下,w g 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其燃烧产物立即与过量的Na 2O 2反应,固 体质量增加w g 。在①H 2 ②CO ③CO 和H 2的混合气 ④HCHO ⑤CH 3COOH ⑥HO —CH 2—CH 2—OH 中,符合题意的是 ( ) A .均不符合 B .只有①②③ C .只有④⑤ D .全部符合 4. 在密闭容器中,300℃时将100mL 由H 2O 、CO 2、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 2O 2在连续电火花作用下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压强只有原来的五分之一,则原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比不可能是 ( ) A .1∶1∶1∶1 B .3∶1∶2∶4 C .1∶3∶5∶1 D .2∶2∶3∶3 5.在25℃,101Kpa 下由HCHO(g)、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体共6.72g ,其相对氢气的密度为14,将该气体与2.24L 氧气(标准状况)充分反应后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 202粉末,使Na 202粉末增重的质量为( ) A .等于6.72g B .小于6.72g C .大于6.72g D .无法计算 6.120 mL 含有0.20 mol 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 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 .2.0mol/L B .1.5 mol/L C .0.18 mol/L D .0.24mol/L 7.将0.4gNaOH 和1.069 3 2Na CO 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1 L 稀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 2CO 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8.往含0.2 molNaOH 和0.1 molB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 2气体,当通入气体的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CECS53∶93 主编单位:南京化工学院批准部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日期:1993年12月12日 1 总则 1.0.1 本标准规定了防止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破坏的混凝土最大碱含量。 1.0.2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活性骨料的各种工程结构的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1.0.3 引用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105 《砂、石碱活性快速鉴定方法》CECS48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 《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176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8077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GB203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 《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 2 术语 2.0.2 碱—硅酸反应 碱—硅酸反应是指水泥中或其他来源的碱与骨料中活性SiO2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砂浆或混凝土产生异常膨胀,代号为ASR。 2.0.2 碱—碳酸盐反应 碱—碳酸盐反应是指水泥中或其他来源的碱与活性白云质骨料中白云石晶体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砂浆或混凝土产生异常膨胀,代号为ACR。 2.0.3 碱含量 混凝土碱含量是指混凝土中等当量氧化钠的含量,以kg/ 计;混凝土原材料的碱含量是指原材料中等当量氧化钠的含量,以重量百分率计。等当量氧化钠含量是指氧化钠与0.658倍的氧化钾之和。 2.0.4 混合材 混合材是指水泥制备过程中掺入水泥熟料并与熟料共同粉磨的活性混合材料。 2.0.5 掺合料 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掺入混凝土的粉状活性混合材料。 3 分类 3.1 环境 3.1.1 干燥环境,如干燥通风环境、室内正常环境。 3.1.2 潮湿环境,如高度潮湿、水下、水位变动区、潮湿土壤、干湿交替环境。 3.1.3 含碱环境,如海水、盐碱地、含碱工业废水、使用化冰盐的环境。干燥和含碱交替时按含碱环境处理;潮湿和含碱交替时按含碱环境处理。 3.2 工程结构 3.2.1 一般工程结构,如一般建筑结构。 3.2.2 重要工程结构,如桥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结构、高等级公路、机场跑道、港口与航道工程结构、重要建筑结构。 3.2.3 特殊工程结构,如核工程结构关键部位、采油平台、不允许发生开裂破坏的工程结构。 4 技术要求 4.1.1 混凝土碱含量按附录A所列方法计算。 4.1.2 在骨料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时,依据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对不同的工程结构分别采取表4.1.2中碱含量的限值或措施。 4.1.3 在骨料具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时,干燥环境中的一般工程结构和重要工程结构的混凝土可不限制碱含量;特殊工程结构和潮湿环境及含碱环境中的一般工程结构和重要工程结构应换用不具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的骨料。

碱含量、总氯离子含量、总三氧化硫含量计算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规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总碱含量、总氯离子含量、总三氧化硫含量的计算,确保混凝土原材料中碱含量、氯离子含量、三氧化硫含量转换正确。 2、范围: 适用于铁路项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总碱含量、总氯离子含量、总三氧化硫含量的计算。 3、职责: 3.1配合比设计人员进行计算,复核人员对照原材料报告一一进行计算复核。 3.2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最终审核。 4、工作程序 4.1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8标准要求,混凝土中总碱含量、总氯离子含量、总三氧化硫含量是指各种混凝土原材料的碱含量、氯离子含量、三氧化硫含量之和。 4.2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仔细查看所用原材料报告中碱含量、氯离子含量、三氧化硫含量检测结果,包括骨料(粗骨料、细骨料)、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减水剂、速凝剂、引气剂等)和水中碱含量、氯离子含量、三氧化硫含量检测结果的单位和提示,尤其应注意外加剂和水。 4.2.1矿物掺合料的碱含量以其所含可溶性碱量计算。粉煤灰的可溶性碱量取粉煤灰总碱量的1/6,矿渣粉的可溶性碱量取矿渣粉总碱量的1/2,硅灰的可溶性碱量取硅灰总碱量的1/2。见《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8 P49 6.3.2条2注解1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P8 3.0.8条。 4.2.2水检验报告中检测结果单位为“mg/L”,因水的密度等于1kg/L,所以每公斤水中有害物质质量等于0.000001kg,则:碱含量=材料用量×检测值×10-6。 4.2.3如果外加剂检验报告中的有害物质含量的检测值是“按折固含量计”时,计算时应考虑材料的含固量,计算公式为“材料用量×含固量(%)×检测值(%)”;若检测结果未标注“以折固含量计”时,则不考虑材料的含固量因素,

碱金属元素知识点

第五讲 碱金属元素 1. 复习重点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比较,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焰色反应实验的操作步骤;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碱金属元素相似性递变性 2.难点聚焦 (1)碱金属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相似性:碱金属元素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决定了锂、钠、钾、铷、铯在性质上的相似性,碱金属都是强还原剂,性质活泼。具体表现在都能与2O 、2Cl 、水、稀酸溶液反应,生成含R +(R 为碱金属)的离子化合物;他们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是强碱; 2)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大,失电子渐易,还原性渐强,又决定了他们在性质上的递变性。具体表现为:①与2O 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②与2H O 反应越来越剧烈,③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CsOH RbOH KOH NaOH LiOH >>>>; (2)实验是如何保存锂、钠、钾:均是活泼的金属,极易氧化变质甚至引起燃烧,它们又都能与水、水溶液、醇溶液等发生反应产生氢气,是易燃易爆物质,存放它们要保证不与空气、水分接触;又因为它们的密度小,所以锂只能保存在液体石蜡或封存在固体石蜡中,而将钠、钾保存在煤油中; (3)碱金属的制取:金属Li 和Na 主要是用电解熔融氯化物的方法制取;金属K 因为易溶于盐不易分离,且电解时有副反应发生,故一般采用热还原法用Na 从熔融KCl 中把K 置换出来(不是普通的置换,而是采用置换加抽取的方法,属于反应平衡);铷和铯一般也采用活泼金属还原法制取。 (4).焰色反应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所用火焰本身的颜色要浅,以免干扰观察. (2)蘸取待测物的金属丝本身在火焰上灼烧时应无颜色,同时熔点要高,不易被氧化.用铂丝效果最好,也可用铁丝、镍丝、钨丝等来代替铂丝.但不能用铜丝,因为它在灼烧时有绿色火焰产生. (3)金属丝在使用前要用稀盐酸将其表面的氧化物洗净,然后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以除去能起焰色反应的少量杂质. (4)观察钾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片,因为钾中常混有钠的化合物杂质,蓝色钴玻璃可以滤去黄色火焰,以看清钾的紫色火焰. 3. 例题精讲 例1 已知相对原子质量:Li 6.9,Na 23,K 39,Rb 85。今有某碱金属M 及其氧化物2M O 组成的混合物10.8 g ,加足量水充分反应后,溶液经蒸发和干燥得固体16 g ,据此可确定碱金属M 是 [ ] A 、Li B 、Na C 、K D 、Rb 解析 设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当设混合物全是碱金属或全是碱金属氧化物时有如下关系: 10.8 g →10.8×[(A +17)/A]g 10.8 g →10.8×[2(A +17)/(2A +16)]g 但实际上该混合物中碱金属及其氧化物都存在,则可建立不等式:

氯离子碱含量计算书

C35桥面板、中板等配合比氯离子、碱含量计算书 依据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11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50476-2008要求,混凝土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胶凝材料总用量的 0.06%,混凝土的总碱 含量应w 3.0kg/m 3混凝土的三氧化硫的含量应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 4%该配比碱含量和 氯离子含量符合规范要求。 计算: 复核: 日期: 配合比编号:E 配 合 比 ( ) 水泥:水:砂:石:粉煤灰:外加剂 =333: 154: 710: 1065: 83: 4.784 3.每方混凝土碱含量 333 X 0.54%+4.784 X 0.27%+83X 1.66%/6+154 X 0.0021%=2.04 ( kg ) 4. 每方氯离子含量 (333 X 0.016%+4.784 X 0.017%+154 X 0.00001699+83*0.01%+710 X 0.00001+1065 X 0.00002 ) / (333+83) =0.02% 5. 每方三氧化硫含量 (333 X 1.90%+4.784 X 0.32%+154 X 0.0025%+83*0.31%+710 X 0.16%+1065*0.24% ) / (333+83) =2.4%

C35连续墙、抗拔桩配合比氯离子、碱含量计算书 6. 结论 依据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50476-2008要求,混凝土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胶凝材料总用量的0.06%,混凝土的总碱含量应w 3.0kg/m 3混凝土的三氧化硫的含量应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4%该配比碱含量和 氯离子含量符合规范要求。 计算: 复核: 日期:

碱金属计算巧算法 差量法 新课标 人教版

碱金属计算巧算法 差量法 河北承德实验中学高一化学组 邮编067001 赵廷东 碱金属的化学计算,在中学化学计算中尤为重要。熟悉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有关性质,能够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根据题中所给的有关数值,依据方程式,解答出该题。这样来做一定正确,但计算量会很大。如: 例 1 加热 3.24g Na 2CO 3和NaHCO 3的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变化,剩余固体的质量巍 2.51g 。计算原混合物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 传统的计算方法是: 解:设原混合物中Na 2CO 3的质量为xg ↑++===? 223232CO O H CO Na NaHCO 2×84 106 3.24-x 2.51-x 列式求解,2×84×(2.51-x )=106×(3.24-x ),解出x =1.26,解得Na 2CO 3的质量分数为:(1.26/3.24) ×100%=39% 这样求解计算量太大,太麻烦,并且容易出现错误。能否有更简单的方法求解呢? 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的改变或气体体积的改变都是一个定值,称之为差值或差量。根据题意找出物质在反应前后增减数量(即差量)与欲求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求解的方法,叫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应用广泛。只要题中存在差量因素,能有效避开过量问题直接求解反应掉的量。只需利用反应终态和始态的某些量的变化,以差量和物质间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列对应比例求解。 在碱金属的计算中,常见的差量类型有以下几种类型。 1、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改变(或增或减) 如↑+==+22222H NaOH O H Na 中,向溶液中加入46g 钠,生成2g 氢气,则 真正进入溶液中的质量是46-2=44g ,即 ↑+==+22222H NaOH O H Na 溶液质量增加量 46 2 △m =46-2=44 例2 将23g 钠放入足量的mg 水中,再将24g 镁放入足量的mg 稀H 2SO 4中,发应得两溶液的质量分别为a 与b ,则a 与b 两数值的关系应是( ) A a>b B a=b C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