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市区道路交通规划

湛江市市区道路交通规划
湛江市市区道路交通规划

湛江市市区道路交通规划(专项规划)

发布时间:2009年7月25日字体【大中小】打印本页点击率:564 次

2-1 交通发展战略与目标

2-1-1 战略与目标

由于湛江市是多中心组团式港口城市,交通规划的重点是解决组团之间客货运需求及疏港需求,因此湛江市交通发展的战略是:按照城市总体布局和土地使用规划,逐步形成地下、地而、高架、海上相配套,多层次、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化交通管理系统,并建立以快速交通为骨架,组团内外分流、客货分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人车分流的交通网络和交通枢纽设施系统,抓住城市交通特征,处理好组团与市区。近期与远期的关系,提高城市整体交通水平,使之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

2-1-2 规划原则

(1) 根据土地利用布局,分析近期和远期的市区客运量和货运量、流向及出行次数,拟订交通运输方式。

(2) 根据车辆流量、流向,确定和推荐交通运输方式及所占的比例、机动车结构形式。

(3) 根据车辆流量、流向,确定货运交通系统、客运交通系统、自行车交通系统、步行系统。

(4)建立与路网系统相匹配的静态交通设施和现代化交通管理,达到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率、低公害的市区交通运输,为城市服务。

2-2 交通流量和车辆发展预测

2-2-1 客运量预测

城市居民因工作、学习、购物、文化生活等出行活动构成客运量,参照国内已有城市的居民出行调查资料和同等规模城市的人均出行次数,确定湛江市2010年居民出行次数为2.8次/人·日,则居民总出行量近期为252万人次/日,远期为364万人次/日。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规划期内湛江市居民出行的交通结构按五种主要交通方式预测:步行、自行车、摩托车(两轮)、公共交通车(大巴、中巴、出租车、轻轨)及私人小汽车。

规划预测至2010年,居民出行仍以个体交通与步行为主占57%。逐步限制摩托车比重,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业。

2-2-2 货运量预测:

城市货物源主要是三大类:与工业生产相关的货物;与居民生活供应相关的货物;与城市建设相关的货物。货运总量的计算包括市区内各设施产生的货运量X

1 (市区内市区内);市区外输入市区内的货运量X

2

(市区外市区内);市区内输出市区外货运量X

3

(市区外市区外)。

(市区内市区外);市区过境货运量X

4

则货运总量Y=X

1+X

2

+X

3

+X

4

=32900万吨/年(2010年)

2-2-3 车辆的预测:

1、自行车总量:确定2010年自行车总量近期为40万辆,远期为50万辆,百人拥有率近期为44辆,远期为38.5辆。

2、摩托车总量:摩托车总量近期为6.3万辆,远期为10.4万辆。

3、社会机动车总量:近期为5.4万辆,远期为7.8万辆。

4、公交车辆总量:按照平均每辆车的年客运能力,推算规划所需公交车辆数。

计算结果,单机车运输量为30.2万人次/年,中巴车运输量为10万人次/年,出租小汽车1万人次/年。

5、货运车辆总量:货运车辆数定于货物运输的组织管理方式以及货运量和货运周转的大小。

根据货运量的预测,2010年货运总量为32900万吨/年,取平均运距为12公里,则当年货运周转量为394800万吨·公里/年,代入计算公式得出2010年货运车总量为:7.99万辆(取8.0万辆)。

6、市区机动车总量为165500辆,外来车辆预计约占市区内车辆总数的10%,16550辆。

2-2-4 交通流量分配

1、交通流量的特征:

市区客货流以南北向为主,东西向其次。客流源分布在四个组团中心,货流源主要分布在沿海港口、火车站及各个工业区内。

2、路面交通流量分配:

(1)分配原则:结合城市发展规模、布局特点、用地性质、道路性质、交叉口形式等因素综合分配。

(2)分配数学模型:采用“最短总行程时间分配模型”提高路网流量分配的整体程度。

(3)路段机动车最大流量集中在环状主干路上,高峰小时单向流量1700~2000辆。

(4)东西向主干路,路段高峰小时单向流量1200~1600辆。

(5)南北向主干路,路段高峰小时单向流量1200~1500辆。

(6)次干路段高峰小时单向流量1000~1400辆。

(7)交叉口一般高峰小时流量在2000~3000辆,高峰小时流量超过3500辆时设立交。

2—3 市区道路系统规划

2—3—1 规划原则

1、根据城市而已结构的特点,对现状建成区、规划建设区和城市发展备用地统一规划路网,强化城市各分区和功能区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比较完善的城市道路系统网络。

2、明确划分城市轻轨、快速干道、交通性干道、生活性干道以综合性干道,按客货分流、机非分流、人车分流的原则规划干道网,提高干道密度。

3、避免过境交通穿越城市,将过境车辆顺畅便捷和地引出城市。

4、合理组织疏港交通,有效提高港口的吞吐量。

5、合理布置静态交通设施,在道路规划中强调广场和公共集散空间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根据规范和预测确定的指标配置交通设施,重点放在公共停车场的建设上,同时兼顾加油站,长途汽车站的设置。

6、要认真地考虑道路的现状及实施的可能性,采取近`远期结合,改线、打通、拓宽相结合,道路规划与绿地系统、管线工程、抗震防灾等专项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2—3—2 主要发展目标

1、建成同海港城市发展相适应、布局结构合理、快速通畅的道路系统和完备的现代化交通设施。

2、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多种类型交通工具协调发展、换乘和联运方便、快速舒适的城市综合客运交通体系。

3、建立以专业货运为主,大、中、小不同车种相结合的高效率的货运体系。

4、建立四通八达的现代化对外交通系统及快速疏港系统。

5、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逐步实现交通管理现代化,保证交通安全畅通。

6、逐步引入城市轻轨交通系统。

2-3-3 道路系统规划

湛江市道路系统由城市轻轨、快速干道、交通性干道、生活性干道、综合性干道及一般干道构成,其中包括局部单行道、步行街和各类平面及立体交叉口。

1、城市干道及路网结构

(1)城市快捷交通

为解决未来大湛江城市用地分区之间远距或较远距离的交通联系,规划设置快捷交通系统,联系距离10~40公里,红线控制80~100米,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以上,与其他快速干道、主道相交时采用立交,禁止非机动车通行。

(2)城市交通性干道

湛江市由赤坎、经济技术开发区、霞山、湖光岩、坡头、南三岛、东海岛七个片区组成,规划在各片区之间布置疏港交通路线,在赤坎、霞山、坡头各片布置环状干道网络,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湖光岩区布置纵横交通性干道网络。交通性干道红线控制50~70米之间,德国速度40~60公里/小时,60公里/小时以上车速路禁止非机动车通行。

(3)城市生活性干道

城市生活性干道解决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的需要,规划以片区为中心形成各自的网络,生活性干道红线控制在30~50米之间,有很好的绿化与步行系统。同时规划将人民路、海滨路(赤坎、霞山片与坡头片共两片南北向长路)建设成为综合性大道,红线控制在60~80米之间,海滨路同时兼作疏港交通使用。

(4)城市广场及步行道

城市广场是居民集散之地,现状共有火车南站、友谊、工农、人民、解放、南华、寸金桥等七处广场,规划将设置一系列城市广场系统,并与城市步行道有机结合。

2、道路断面

(1)机动车道:主干道的机动车道为4~6车道,新规划区要求主干道的机动车道为6车道,次干道为4车道,公共汽车采用港湾式停靠站。

(2)非机动车道:在新区内,干道两侧分别布置5~7米的自行车道,在旧市区根据实际情况布置自行车道,一般两侧分别为3~4米左右。

(3)人行道:根据道路性质和功能,交通性主干道两侧的人行道每侧为5~8米,生活性干道的人行道适当加宽到8~12米,次干道两侧的人行道每侧为5~6米。

3、建筑红线不得骑压道路红线,其后退距离应视道路等级、用地性质建筑高度而定,具体办法见有关规定。

4、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建设路口交通量达3800辆/小时,设置立体交叉,城市中心人口密集且车流量大的交叉口以及快速干道上人流集中地设置人行天桥。需设置立交的路口及人行天桥的路段,建筑红线应根据立交形式满足预留要求。立体交叉口四周应避免布置人流量大的建筑(人行天桥除外)。

2-3-4 道路交通设施

1、公共交通设施

据国家规定停车场面积人均0.3~0.5平方米的标准,结合湛江市现状,规划采取0.35平方米,经计算规划公共停车场总面积为45.5公顷。以停车场面积

5000~8000平方米计,共需停车场56~90个,规划设立停车场60个。停车场的布局以城市功能布局为依据,适应多种形式不同地段的停车要求。用地紧张地段可建立多层停车场。

2、长途汽车站

根据湛江市对外交通需要及客流源的特点,规划九个长途汽车站,分别位于火车南北站、赤坎区、湖光区、坡头区及客运港等地,总用地24公顷左右。

3、加油站

城市快速干道出口及各级干道的适当位置布置加油站。

4、洗车场

主要分布在城市进出口处(可与加油站结合布置)。

5、货运中心站场

与市区快速干道、货运道路、铁路及港口等交通设施相配合,以减少交通流量以及市区仓库和车队占地,提高运输、商业和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满足城市疏港及货运中转需求。

2—4 公共交通规划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主要因素是公共交通车辆、线网、场、站等方面的规划。湛江是沿湛江港狭长水域发展的组团式城市,其南北城区总长约23公里,东西城区跨海长约16公里,因此,公共交通系统必须具备足够的运输能力,提供快速、便捷、安全和舒适的多层次客运服务,才能将城市有效地联结成一整体。2—4—1 规划目标:

(1)合理布置企业、工厂,使职工上、下班出行时耗,近期不超过40分钟,远期不超过30分钟。

(2)公交线路网密度不低于1.5km/km2。

(3)90%的规划线路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5。

(4)根据客流主要流向,合理确定规划线路,平衡运力与运量之间的矛盾,尽量使每条线路上的客运负荷均衡化。

2—4—2 规划原则:

(1)公交线路应复盖所有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旅游区、方便出行及换乘。(2)结合城市土地利用布局,合理布置线路与站场。

(3)以发展公共交通为主,轻轨、社会中巴、计程车为辅的多层次客运服务系统。

2—4—3 2010年公交客运量为109.20万人次/日,公交车辆为1400辆(含单机车及中巴车)。

2—4—4 公共交通线网密度

规划2010年市区公交线网密度取值2.9公里/平方公里。

2—4—5 公共交通线路长度

线路长度在10-12公里左右时客运量、车速都比较理想。另据一些城市的情况证实,公交线路的理想长度是城市面积的半径,也是乘客平均乘距的2-3倍。平均线路长度为12公里。规划2010年公共交通线路长度取值10-15公里。

2—4—6 公共交通线路条数

在车辆数确定的条件下,线路条数与行车密度成反比关系。线路越多,行车密度越稀,乘客的候车时间就要延长。

规划公交线路条数为35条(市内部分)。

2—4—7 站距

乘客乘车出行的全部时间为乘行时间,包括离家步行到车站、在车站候车、乘车和下车步行到目的地四部分时间。公交车站站距对乘行时间影响较大。

规划站距取值为500-600米。

2—4—8 公共交通停车场

(1)布设原则:依据线路网布局和路段公交流量,结合城市布局合理确定公交首末站点:以人流、车流分离和最大限度缩小换乘的步行距离,力求安全、方便、时短为原则。

(2)具体布设详图示,首末站用地3000平方米左右,近期先设20个站,总计用地6.0公顷。

(3)公交站场:

站场是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保养场、修理厂、停车场、调度中心(始发)等系列设施。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每辆车平均占地200

平方米,每场停130辆左右,每一个场需2.0~3.0公顷,城区设10个站场,总计用地25公顷。公交站场应以居民出行及公交线路的布置为依据进行布点。2—4—9 计程车规划:

计程车在城市客运中起辅助作用,计程车有到户、运营速度快、方便舒适等优点。停车面积按规定30平方米/每车计,共需计程车站场面积18公顷左右。计程车停车场可结合社会停车场进行布置。

2—4—10 快速轨道规划:

制约城市用地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居民每天的市内出行所消耗的时间,而发展快速轻轨是节约时间、解决大区间交通快速高效提高客运量较好的途径,是现代化大城市理想的交通方式。结合市区实际,利用已建人民大道,规划一条南北走向的快速轨道交通。

(1)线路布置:起点在市区火车北站沿赤坎区外环线经北桥区南下平行人民大道,至霞山区后转入地下,经人大广场至湖光区,最后经东北大堤与东海岛接轨。(2)轻轨线路在市区部分全部采取高架的方法与道路平行布置,在霞山区地段因地面现状及道路情况转入地下,保证快速、通畅、舒适地接送乘客。

(3)轻轨站(场):据已建国内外有关资料,最佳站距约为1-1.2公里,而出行的总平均速度约为20-30公里/小时。结合用地规划枢纽站,站距采用1.5公里左右,设计营运速度45公里/小时。乘客到站后可换乘公交车和计程车。(4)调查确定,站场合理步行区服务半径750米左右,步行时间不大于15分钟。(5)输送能力:轻轨列车双向二列对开,每列6~10节,每小时输送1.4~2.8

万人次,全天可达33.6~67.2万人次。

2—4—11交通换乘枢纽

根据市区用地布局、路网结构,结合公交始发站场、长途汽车站、轮渡码头以及火车站、客运港、民航站,布置一些大型换乘的需要,同时提高公共交通设施的使用效率。

2—4—12过海轮渡

过海轮渡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一个重要辅助部分,规划利用原有轮渡点4个,新增加轮渡点5个,共计9个轮渡点。分别为电厂南、沙湾(梧桐村)、南油、平乐、长桥、麻斜、南三、宝满、湖光及特呈等渡口。

2—5货运交通规划

2—5—1规划原则

1、城市中的工业区、仓库区和交通运输场站、码头等货运枢纽,是城市货物的主要发源点和吸引点,其间的货物流动规律和特征,是城市货运网络规划的基本依据。对不合理的旧城,要逐步改变城内的工业布局,对能耗大,运量多的工厂和部分仓库应迁往城市的远郊区或卫星城。

2、城市货运网络规划应与城市的土地使用规划相协调,结合城市功能布局,做到车辆、道路、营运、管理及土地使用的综合平衡。合理规划货物运输网络,使之路线直捷,减少重复、迂回,分工合理,运输社会化、集团化,降低运输成本。

3、货运道路网密度应小于城市干道网密度,一般可采用0.5-1.0km/km2平均间距为2-4公里。

2—5—2货运车辆数

根据市区货运总量分配公路运输比例,得出市区货运需要3.0万辆(详见货运量及车辆数预测)。

2—5—4市区货运道路规划

1、市区货运道路是市区交通性主干道的组成部分,其流向与市区货物流的主流向一致。市区货物流以东西向为主,南北向其次。

2、重要的货物集散点之间,如大型工矿企业、仓储、铁路货场、港口码头等,有便捷的交通联系道路。其上的桥、路面荷载等级、道路净空应予保证。

3、市区货运干道从各组团之间穿越,避免对市中心及组团中心的穿越。市区货运干道与城市快速道路、高速公路连接。

4、充分发挥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上运输、空中运输以及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组织综合运输网,提高综合联运网络的效益。

2—5—5货运中心

城市货运中心设置与货物源及货流出入口的位置关系紧密,依据市区五大组团的功能结构,及货运道路、铁路、港口的布置,安排货运中心,赤坎区、坡头区、湖光区宜设置2处货运中心,其他区宜设置1处,共计8处货运中心。

广东省区域性交通干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广东省区域性交通干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罗勇徐东辉 (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广州510045) 摘要:区域交通干道对区域城镇开发和经济发展具有引导性的作用。本文根据区域性交通干道的特点和国家的政策要求,并结合广东省区域性交通干道的建设和管理实践,论述了区域性交通干道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的一般程序要求、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反映了近年来广东省区域性交通干道建设的创新实践和发展态势,为将来的区域性交通干道项目建设提供工作参考。 关键词:区域性交通干道;规划;建设程序;运营管理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Regional Main Road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bstract:Regional main roads play a guiding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wns.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main roads, the state's policy requirements, and the experience of Guang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general procedure, work content and workflow of regional road from planning, construction to management. This paper reflected the innovative practices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regional road construc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which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future work. Key words:regional main roads;planning;construction procedure;management 1.概述 区域性交通干道对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提高沿线城镇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区域性交通干道主要指区域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中所涉及的高速铁路、铁路、城际轨道和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①,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交通运输网的骨干,承担着区际运输联系的大部分或全部运输任务,通道是否畅通对于运输网整体的效益起决定性作用;二是运量大而集中,主要以区际交通运量为主;三是有一定的层次性,高层次的运输通道由多种运输方式组成,通过能力大,能适应各种运输需求,低层次的则由单一方式组成或以某一运输方式为主;四是经济区域具有扩展性,除直接联系和经过的区域外,还影响到非相邻区域③。 目前珠江三角洲的区域交通网络日益显现高等级、多层次、网络化等特征,但在区域交通运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珠江三角洲内部也出现了交通网络不衔接的问题,不同城市之间、不同交通方式之间未能充分协调;在城镇密集地区还出现大量土地已被使用,使区域中适用于建设交通线路的通道地区用地急剧减少,为区域性交通干道的建设带来障碍,从而影响了区域交通运输网络整体效益的发挥。为了实现区域性交通干道的可持续、健康、良性发展,需要加强对区域性交通干道的宏观管理,强化和突出项目建设的程序性和规范性。区域性交通干道的一般工作程序可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规划、建设和管理。本文将结合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和广东省区域性交通干道的建设实例论述区域性交通干道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的一般程序要求和工作流程。

(完整word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整理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上册) 1、交通的定义: 一般:人与动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广义:人、物、信息的流动,以一定目标方式通过一定空间。 2、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其中干线公路可分为几类:(1)国道(2)省道(3)县道(4)乡道。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3、按照道路在交通功能、对沿线建筑物服务功能的地位,可分为(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 4、行人静态空间:主要是指行人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范围。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5、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 min):是指汽车前外轮中心的转弯半径。 车辆的转弯半径可作为停车场、回车场、公交车站通道设计的依据。 6、交通量(Q):在某一时间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 7、通行能力: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 8、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 横断面。 9、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道路附属设施等用地组成。 10、路幅宽度: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总宽度。(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常用红线绘 制,是道路交通用地、道路绿化用地与其他城市用地的分界 线)。 11、路侧带:在道路车行道两边到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为路测带。 12、路肩:在城市郊区的道路上采用边沟排水时,在车行道路面外侧至路基边 缘所保留的带状用地称路肩。路肩分为硬路肩(包括路缘带)和保 护性路肩。 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km/h时,应设硬路肩。其铺装应具有承受车辆荷载的能力。硬路肩中路缘带的路面结构与机动车车行道相同,其余部分可适当减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 结构 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 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 3. 参考书目 绪论 一. 简答题 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 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 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 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 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 二名词解释 1. 绿波交通 第一、二章 一. 填空题 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 1. 交通量 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 3. 服务水平 4. 服务流量 5. 动力因素 6. 停车视距 三. 简答题 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 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 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 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 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试从车辆动力特征的观点来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6. 何谓通行能力?它与交通量的关系如何? 7. 为何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要比理论通行能力小?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8.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为何希望采用C级服务水平?而在公路设计中,希望采用B级服务水平? 9. 交通量观测资料有何用途? 10. 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方法有几种? 11. 何谓高峰小时交通量? 何谓通行能力? 两者有何区别? 在设计道路时,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12. 停车视距与车头间距的关系如何? 13. 对道路的路段,十字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的交通量观测方法,有何不同? 14. 一条常见的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在平日高峰和紧急状态时,每小时可以疏散多少人?(包括步行,乘车或骑车) 15. 试画出车速,纵向附着系数与通行能力的关系图。 16. 试画出汽车动力因素与车速的动力特性图。 第三、四章 一. 填空题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规划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 1.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1标准货车 以载重量4-5T的汽车为标准车,其他型号的载重汽车,按其车型的大小分别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折算成标准货车,其换算系数宜按本规范附录A.0.1的规定取值。 2.2乘客平均换算系数 衡量乘客直达程度的指标,其值为乘车出行人次与换算人次之和除以乘车出行人次。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期末重点

一、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1、城市综合交通的含义 “大交通”是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它涵盖了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和管道交通五大方式。 “小交通”只是指道路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的最基本组成部分;道路交通系统依附于道路网络,是反映城市格局、面貌和活力的窗口。 2、城市交通系统的要素 (1)人和物的流动(交通需求) 人流、物流,包括无形的流动,是城市活动的体现。 (2)交通设施(交通) 运载工具(包含汽车、火车、船舶等),运路(道路或轨道等),站场(terminal、车站、停车场等)。 (3)经营管理系统(联系需求与供给) 组织交通供给服务、经营管理交通设施和运营系统的系统。 (4)交通空间 是发生交通服务行为的空间,包含交通设施周围的空间、道路空间、交通站场空间。 3、城市交通的基本因素——用地、人、车、路 (1)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和“泽” 确定不同性质的城市用地产生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称为交通生成指标,不同性质的用地应该有相应的交通生成指标。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等。 (2)人:出行目的:包括上下班出行(含上学放行)、生活出行(购物、游憩、社交)、公务出行三大类。 出行方式:出行方式的选择:时间、线路、价格、目的等——成本 平均出行距离:居民平均每次出行的距离。也可用平均出行时间和最大出行时间来表示。 与城市规模、城市形态、用地布局、人口分布、出行方式有关。 日平均出行次数:与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有关。 (3)车:机动车和自行车是构成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对机动车或自行车都需研究以下因素:车辆(可折算成标准车)的保有量、出行率、空驶率、平均出行距离(平均运距);车流速度、密度、流量。 机动车可以归纳为几种“设计车辆”,以便根据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载重量、运行特性等特征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 a 小型汽车:包括小汽车、三轮摩托车、轻型越野车和2.5吨以下的客货运汽车。 b 普通汽车:包括单节式公共汽车、无轨电车与载重汽车。

广东省2019年度公路工程从业企业信用评价结果

附件: 广东省2019年度公路工程从业企业信用评价结果 (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一、AA级单位(共69家) 序号企业名称备注 一、设计单位(10家) 1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3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4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6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7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8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9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10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施工单位(29家) (一)土建工程施工单位(23家) 1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2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 3广州市公路工程公司 4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5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6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7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8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9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10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11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12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13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14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15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16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17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18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19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20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21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22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23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二)机电工程施工单位(4家) 24广东飞达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25北京公科飞达交通工程发展有限公司26甘肃紫光智能交通与控制技术有限公司27广东新粤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三)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单位(2家) 28广东省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29广东新粤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三、监理单位(8家) 1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2广东翔飞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3广州诚信公路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4深圳高速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5育才-布朗交通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6武汉桥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7中铁武汉大桥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8中咨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四、试验检测单位(5家) 1广东交科检测有限公司 2广州诚安路桥检测有限公司 3湖南联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深圳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5苏交科集团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五、材料供应单位(17家) 1广州新粤沥青有限公司 2广东创尔实业有限公司 3广东南粤物流实业有限公司 4广东省公路机械材料有限公司 5广东通发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6广东粤运交通股份有限公司 7广东华强嘉捷实业有限公司 8广州市建龙贸易有限公司 9广州祥圳商贸有限公司 10江苏普菲卡特科技有限公司 11江苏帅龙集团有限公司 12江西新华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13江阴华新钢缆有限公司 14深圳恒立投资有限公司 15深圳正章贸易有限公司 16天津冶金集团中兴盛达钢业有限公司17中化广东有限公司

广东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广东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作者:————————————————————————————————日期:

广东省综合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广东省综合运输体系“十一五”规划》。 一、“十五”发展状况 (一) 发展成绩 “十五”期间,我省抓住国家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提高交通设施技术水平和综合运输效率为中心,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综合运输网络规模、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运输保障。 1.综合运输能力明显增强,运输量快速增长 “十五”期间,我省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总量大幅增长,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通达度进一步提高,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客、货运输量快速增长。2005年,全省完成客运量21.6亿人,完成货运量16.9亿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34.1%和50%;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2645万标箱,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140%和207%;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175.6万人,货邮吞吐量达108.5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94.8%和48.6%;输油气管道里程达1615.9公里,比2000年增长5.2%。 2.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到2005年底,公路总里程达到11.5万公里,“十五”期间新增约1.2万公

里,公路密度达64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达3140公里。实现全省所有地级以上市通高速公路、与周边省份(除海南省外)均有高速公路相连、市到县通二级以上公路及县到镇通三级公路的目标;全省通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全面展开。 3.铁路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十五”期间建成了粤海、梅坎、阳阳、惠澳、罗定至春湾等一批铁路项目,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883公里,新增里程414公里。2004年10月1日,省政府和铁道部共同签订《关于加快广东省铁路建设会谈纪要》,部省共同加快武广客运专线(含新广州站)等铁路项目的建设,省内建设总里程约2200公里,总投资约1400亿元。武广客运专线、新广州站、广深四线、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珠海段、广深港客运专线(广深城际线)、洛湛铁路岑溪至茂名段、黎湛铁路增建二线等铁路项目已开工建设;东南沿海铁路客运专线厦门至深圳段、广珠铁路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动。部、省合作建设铁路模式为我省“十一五”期间加快铁路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省铁路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4.港口和航道建设掀开新的一页 建成广州南沙港区一期工程、深圳蛇口集装箱二期工程、深圳盐田港三期工程等项目,新增吞吐能力约2亿吨,万吨级以上泊位达159个,比2000年增加26.2%。积极推进内河航道整治工作,共整治内河航道13条,整治航道里程648公里,完成了西江下游肇庆-虎跳门航道整治工程、莲沙蓉水道整治工程、小榄水道整治工程等航道整治工程;陈村水道等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他珠江三角洲骨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doc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80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同济大学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四日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0.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 1.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总结 交通:广义: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通常含义: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的。城市道路系统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而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 城市交通规划的任务1、根据城市性质、用地功能分区与布局、工作与居住地点的分布,分析在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客运量与货运量,车辆出行次数和流向;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行在用地分区之间的分配。2、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城市规模、用地布局,分析城市交通特点、研究和选择城市运输和交通方式,及所占比例3、配合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初步方案或旧城道路系统改造规划方案,提出城市货运与客运交通的流量、流向分布图,为修正道路系统提供依据 城市道路的特点:1功能多样,组成复杂2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量大3道路交叉口多4沿路两侧建筑物密集5景观艺术要求高6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7政策性强

城市道路的运输特点:1机动灵活性大2普及面广适应性强3速度快,造假低4运量大 缓解我国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基本途径:1必须认识交通的社会地位2必须要有适当的城市交通投资3解决城市交通的堵塞,必须要有科学理论4城市总量消减5交通流量均分6交通连续7交通分离 人行道设计:a:适用于人行道宽度不足反种植单行行道树,尤其适用于两边商店多,公共文化机构多的主干道上,是目前最常见的形式。b:适用于过街行人量大,行车密度高的路段,行人与车行道之间设绿化带在人行横道处设断口,这种形式有利于行人安全,有利于交通组织,车轮溅起的污泥和扬起的尘土对行人影响较小。C:适用于支路或住宅区道路上,布置有两条绿带,一条是花卉丛绿带,布置在建筑物前,另一条是行道树,沿路缘石布置须沿屋檐墙角散水地带,筑砌护坡,以免积水影响房基的稳定。d:在人行道上布置两条绿化带靠近建筑的一条供就近行人或进出商店的人使用;另一条供过路行人使用,避免相互干扰,适用于城市中心地区商业文化设施比较集中的街道上。 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的目的在于充分实现道路的功能价值,并使道路交通运输更加有序 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国标的分类:1.快速路 2.主干路 3.次干 路 4.支路按道路功能的分类:1交通性道路(交通性主干路,交通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公布2017年度广东省 公路工程从业

粤交基〔2018〕438号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公布2017年度广东省公路工程从业单位信用评价结果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交通运输局(委),省公路事务中心,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根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公路设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粤交基〔2014〕245 号)、《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公路工程施工监理企业和试验检测机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粤交基〔2015〕88号)、《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粤交关于印发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信用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 基〔2015〕89号)和《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组织开展2017年 —1—

(粤交基函度广东省在建公路工程从业单位信用评价工作的通知》〔2018〕190号),厅组织对2017年度广东省在建公路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试验检测以及材料供应等单位开展了信用评价工作,并按规定将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了公示。现将公示无异议并经审定后的2017年度广东省公路工程从业单位信用评价结果予以公布(详见附件),并提出如下要求,请各有关单位贯彻落实。 一、规范信用评价结果的使用工作 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进一步贯彻广东省公路水运工程从业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粤交基〔2014〕564号)要求落实好信用评价结果的使用工作。 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在招标评标过程中,无2017年度广东省公路工程从业单位信用评价结果的单位可延续使用上一年度(2016年度)信用评价结果,但在递交资审文件(资格后审的为投标文件)时信用等级的使用次数应按照2016年度公布的信用评价结果顺延2016年度的使用次数,使用次数有关规定执行粤交基〔2014〕564号的要求。 为规范信用等级的使用管理,各招标人在评标结束后,除在中标候选人公示中将信用等级使用情况公开外,须公示所有承诺使用AA、A级投标人的年度信用等级使用情况。如发现投标人承诺使用次数与实际使用次数不符的,将按有关规定处理并记入企业信用档案。 —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精华

1、交通: 广义: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 狭义: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道路上的交通。 2、城市对外交通:泛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 3、城市交通系统:城市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体现了城市生产、生活的动态功能关系。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是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4、TOD模式:以公共交通线路为轴线,以轴线上公交站点为轴心的点轴式的完整社区型的集约发展,源于带型城市的理论思想。 特点:不能适应城市中心地区密集型、高强度综合发展的客观实际,不符合形成功能基本完备的城市基本组合体所需的合理规模要求,也忽视了城市双向和多向发展的必然性,是与一般城市发展规律不符的。 5、田园城市:使工业区之间的货运交通在城市外围呈环向流动;居住区之间的生活性交通在居住区内呈环向流动;工作与居住间的交通在城市外半部呈放射性流动;居住与购物游憩间的交通在城市内半部呈放射系流动;各类性质不同的交通因用地的合理布局而互不干扰,实现了道理的功能分工。 6、工业城市:作为生产单位的城市应该靠近原材料产地,要从工业生产对交通的需要去布置道路;工业区应该设在交通运输最方便的地方,靠近铁路和码头,道路密度较低;生活居住区应该靠在环境最优美的地方,道路采用密方格网形式;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应用交通干路和地铁相连。 7、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分析城市用地产生的不同性质的交通,按照其特点和功能要求把他们组织到不同的运输系统中去,并通过城市用地和道路交通系统的调整,合理的组织城市交通;使城市用地的布局、交通的性质要求道路的功能和能力相互协调,做到城市交通快捷、方便、安全、经济,取得整个城市布局和运转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8、交通分流的3种基本形态: (1)交通性交通与生活性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按交通性和生活性的分类或按疏通性和服务性的分类,把骨干性的繁忙交通与枝节性的宜人交通分离开来。 (2)快速交通与常速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分为快速道路系统和常速道路系统,以及道路客运交通与路外轨道客运交通的分离 (3)机动交通、非机动交通和步行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系统中设置机动车专用道、自行车专用道和步行专用道。 9、城市道路的分类: 1、快速路也叫快速干道——-快速、长距离交通;全市性干道 2、主干路也叫主干道——以交通功能为主;全市性干道,连接各主要分区 3、次干路也叫次干道以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4、支路也叫一般道路或地方性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连接次干道与街坊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 城市道路分级: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按城市规模分Ⅰ、Ⅱ、Ⅲ级。 特大、大城市——Ⅰ级,中城市——Ⅱ级,小城市——Ⅲ 11、城市道路按功能分类: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一)我国城市交通特征 1.我国大部分城市是沿交通干线逐渐发展起来的,公路既是交通运输的通道,又是市(城)区街道及市场。城市过境交通量一般与城市规模大小有关。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杂行驶普遍。过境交通一般以货运交通为主,主要交通工具有卡车、拖挂车、客车、小汽车等;市(城)区内交通以本地居民为主,由于出行距离较短,主要交通工具除了小汽车、摩托车、拖拉机以外,还有自行车、马车等非机动车。同时,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大部分还以步行为主。由于交通混杂,相互干扰大,造成各类交通车辆通行的困难,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3.交通流向和流量在时间与空间上呈非平衡状态分布。随着商品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有许多农民进城从事各种非农业生产,造成交通流量在各个季节、一周及早、中、晚高峰时段呈钟摆式单向运动,变化较大。在一些有较大集市日活动的城市,其集市日客流量远远大于平均日客流量。 4.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较差。道路性质不明确,道路断面功能不分,技术标准低;人行道狭窄或被占用,造成人车混行;缺乏专用交通车站及停车场地,道路违章停车多;丁字路口、斜交路口及多条道路交叉的现象也比较多。 5.交通管理和交通设施不健全,普遍缺乏交通标志、交通指挥信号等设施,致使交通混乱、受阻。 (二)城市对外交通类型及布置 城市对外交通的类型主要包括铁路、公路和水运三类,各种交通类型都有它各自的特点。铁路交通运输量大、安全,有较高的行车速度,连续性强,一般不受季节、气候影响,可保持常年正常的运行。公路交通机动灵活,设备简单,是适应能力较强的交通方式。水运交通运输量大,成本低,投资少,耗时长。 1.铁路交通及布置 铁路由铁路线路和铁路站场两部分组成。大多数城市中的铁路站是中间车站,客、货合一,多采用横列式的布置方式。铁路站的布置往往与货场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为避免铁路分隔城市、互相干扰,原则上铁路站场应布置在城市一侧的边缘,并将客站和货站用地布置在城市的同侧方向。客站宜接近城市居住用地,货站则接近工业、仓库用地。 站场用地规模取决于客、货运量及场站布置形式,应适当留有发展余地。站场用地长度主要根据站线数量及其有效长度来确定,可参见表8.3-2、8.3-3。 表5-1 Ⅰ、Ⅱ级铁路站坪长度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学习心得

城市道路学习总结 中国古代营建都城,对道路布置极为重视。当时都城有纵向、横向和环形道路以及郊区道路并各有不同的宽度。中国唐代(618~907年)都城长安,明、清两代(1368~1911年)都城北京的道路系统皆为棋盘式,纵横井井有条,主干道宽广,中间以支路连接便利居民交通。 巴基斯坦信德省印度河右岸著名古城遗址摩亨朱达罗城(Mohenjo Daro,公元前15世纪前)有排列整齐的街道,主要道路为南北向,宽约10米,次要道路为东西向。古罗马城(公元前15~前6世纪) 贯穿全城的南北大道宽15米左右,大部分街道为东西向,路面分成三部分,两侧行人中间行车马,路侧有排水边沟。公元1世纪末的罗马城,城内干道宽25~30米,有些宽达35米,人行道与车行道用列柱分隔,路面用平整的大石板铺砌,城市中心设有广场。 随着历史的演进,世界各大城市的道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自发明汽车以后,为保证汽车快速安全行驶,城市道路建设起了新的变化。除了道路布置有了多种形式外,路面也由土路改变为石板、块石、碎石以至沥青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以承担繁重的车辆交通。并设置了各种控制交通的设施。 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道路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全国许多大城市改建、兴建了大量道路,铺筑了多种类型的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新兴的中小工业城镇也新建了大批整洁的干道。如北京市展宽了狭窄的旧街道,修建了二、三环路及通达卫星城镇的放射性道路,并修建了一些互通式立体交叉及机动车、非机动车分行的三幅车行道的道路,既改善了市内交通状况又便利了对外联系,改变了旧北京的交通面貌。又如中国工业城市上海,建国以来也新建改建了大批道路,并建成横跨黄浦江的大桥和黄浦江打浦路隧道,两岸交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科技进步奖) 项目名称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梁立农(教高;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在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中,担任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策划和组织,负责国内外主要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建设及运营养护资料收集与分析,对主要病害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需要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技术路线和具体方案,提出并获得了三个专利,参与了各个子课题的研究,审核了课题成果总结等。推进研究成果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2.万志勇(高级工程师;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在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中,担任第二项目负责人,与第一项目负责人一起负责整个项目的策划和组织实施,参与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通过对国内外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及类似桥梁的资料收集,分析得到此类结构的主要问题及病害,通过多个子课题专项研究得到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获得三个专利。推进研究成果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3.陈枝洪(高级工程师;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在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中,担任第三项目负责人,与其他项目负责人一起负责整个项目的策划和组织实施,参与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通过对国内外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及类似桥梁的资料收集,分析得到此类结构的主要问题及病害,通过多个子课题专项研究得到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获得三个专利。推进研究成果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4.郑凯锋(教授;西南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正交异性桥面板具有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具构造复杂等特性,致使其极易出现疲劳开裂。总体单位提出了变厚度U肋和双面焊U肋的优化方案。本人作为参与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主持对上述方案进行的整体和局部有限元模型分析,并进行了大型足尺模型试验工作,验证了变截面U肋较常规U肋,能显著提高其抗疲劳寿命。本人积极推动变截面U肋的工程应用,参与编写了行业标准《桥梁钢结构用U形冷弯型钢(YB/T4624-2017。) 5.徐德志(高级工程师;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本项目的分项负责人,主要参与了“正交异性钢桥面构造优化与抗疲劳性能研究”、“钢混结合段构造与耐久性研究”两个子课题。根据对正交异性板和钢混结合段常规设计缺陷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优化方案,同时将优化方案的部分成果应用到背景工程“江顺大桥”主桥钢箱梁及钢混结合段的设计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6.彭李立(高级工程师;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索塔锚固结构是斜拉桥设计的关键部位,其受力性能对斜拉桥的安全及耐久性至关重要。传统钢锚梁及钢锚箱锚固结构存在定位精度差及塔壁易开裂等问题。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Code for transport planning on urban road GB 50220-95 3.1.4 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大城市应每800-1000人一辆标准车,中、小城市应每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 3.1.5 城市出租汽车规划拥有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大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2辆;小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0.5辆;中等城市可在其间取值。 3.1.7 选择公共交通方式时,应使其客运能力与线路上的客流量相适应。常用的公共交通方式单向客运能力宜符合表3.1.7的规定。 公共交通方式单向客运能力表3.1.7 3.2.1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应综合规划。市区线、近郊线和远郊线应紧密衔接。各线的客运能力应与客流量相协调。线路的走向应与客流的主流向一致;主要客流的集散点应设置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方便乘客停车与换乘。 3.2.2 在市中心区规划的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密度,应达到3-4km/km2;在城市边缘地区应达到2-2.5km/km2。 3.2.3 大城市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不应大于1.5;中、小城市不应大于1.3。 3.2.4 公共交通线路非直线系数不应大于1.4。 3.2.5 市区公共汽车与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长度不宜大于40min的行程。

3.3.1 公共交通的站距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公共交通站距表3.3.1 3.3.2 公共交通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50%;以500m 半径计算,不得小于90%。 3.3.4 公共交通车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3. 4.1 在路段上,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应在车辆前进方向迎面错开30m; 3.3. 4.2 在道路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上设置的车站,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并不得大于200m; 3.3. 4.3 长途客运汽车站、火车站、客运码头主要出入口50m范围内应设公共交通车站; 3.3. 4.4 公共交通车站应与快速轨道交通车站换乘。 3.3.6 快速路和主干路及郊区的双车道公路,公共交通停靠站不应占用车行道。停靠站应采用港湾式布置,市区的港湾式停靠站长度。应至少有两个停车位。 3.3.7 公共汽车和电车的首末站应设置在城市道路以外的用地上,每处用地面积可按1000~1400m2计算。有自行车存车换乘的,应另外附加面积。 4.1.3 在城市居民出行总量中,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比值,应控制在表4.1.3规定的范围内。 不同规模城市的居民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出行量的比值表4.1.3 4.3.1 自行车道路路面宽度应按车道数的倍数计算,车道数应按自行车高峰小时交通量确定。自行车道路每条车道宽度宜为1m,靠路边的和靠分隔带的一条车道侧向净空宽度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历年名词解释汇总

行车视距:是指为了行车安全,在道路设计中应当保证驾驶人员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能随时看到前方道路上出现得障碍物,或迎面驶来的车辆,以便及时采取刹车制动措施,或绕过障碍物。这个必不可少的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司机看到前方障碍物后,紧急、制动至达到障碍物前安全停车所须的最短行车距离称为停车视距。 会车视距:指对向行驶的车辆在同一道路上相遇,又来不及错让时,必须采取制动刹车所需要的最短安全距离。 回头曲线:山区因地形地质条件自然展现困难时,为盘旋上下山需设置“回形针”形状的曲线,其圆心角接近或大于180度。 路拱:为防止雨水渗入路基降低路基强度以及减少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路面常做成中间高并向两侧倾斜的拱线。 纵坡:道路中心线的纵向坡度,以百分率表示。在保证排水要求的条件下,设计中应尽可能采用较平缓的纵坡。 合成纵坡:在有超高的曲线上,路线纵向坡度与超高横向坡度作组成的矢量和。 路缘石:路面边缘与其他结构物分界处的标石。 路肩:公路或郊区道路上,位于车行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称为路肩。 视距三角形:最靠右侧的直行机动车与右侧横向道路上最靠中心线驶入的机动车在交叉口相遇的冲突点起,向后各退一个停车视距,将这两个视点和冲突点相连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 道路服务水平:以道路上的运行速度和交通量与可通行能力之比综合反映道路的服务质量。交织:行驶方向相同的两股或多股交通流,沿着相当长的路段,通过驾驶改换车道使交通流彼此穿插对方路径进行的交叉运行。 交织长度:可以使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在环道上互换一次车道,完成一次交织,在这个交织时间内车辆行驶的长度。 分岔点:交叉口内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开行驶的地点。 交汇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 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或接近90°)相互交叉的交会点。 道路用地面积率:城市道路用地包括停车场用地的面积,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一般为8%~15%。 面控制:又称区域控制,是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的高级形式,可对某区域道路网内的交通流进行联网协调控制。 渠化交通:在交叉口合理地布置交通岛、交通标志、标线等,把不同行驶方向和车速的车辆分别规定在有明确轨迹线的车道内行使,避免相互干扰,从而减少车辆之间以及车辆与行人之间碰撞的可能,提高交通安全性和通行能力。 绿波交通:指在一系列交叉口上安装一套具有一定周期的自动控制的联动信号,使主干道上的车流依次到达前方各交叉口时均会遇上绿灯。 绿色交通:广义上是指采用低污染,适合都市环境的运输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交通概念。狭义指为节省建设维护费用而建立起来的低污染,有利于城市环境多元化的协和交通运输系统。从交通方式来看,绿色交通体系包括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常规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 绿信比:指交叉口红绿灯在一个周期内显示的绿灯时间与周期长的百分比。 公交线路重复系数:是指公交线路总长度与公交线网总长度之比,μ=L线/L网。通常公共汽车线路的μ值约在1.25-2.5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