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知觉及其研究范式

场景知觉及其研究范式
场景知觉及其研究范式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V ol. 17, No. 2, 268–277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8

场景知觉及其研究范式

王福兴1 田宏杰2 申继亮1

(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2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教育与管理系,北京 100102)

摘 要 场景知觉关注的是人如何知觉和加工复杂的真实环境信息。场景包括物体和背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复杂性与真实性程度,场景刺激材料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已有研究主要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来解释场景知觉中信息的提取和加工,也有研究试图从二者交互的角度来进行解释。此外,基于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技术,研究者分别采用了眼动、背景提示、物体觉察、变化觉察和点线索追随几种不同的研究范式来探讨场景信息的知觉问题。场景知觉研究在场景的定义、不同范式间的整合、研究内部效度和不同加工阶段的加工方式四个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和探讨。 关键词 场景知觉;加工方式;研究范式 分类号 B842.2

视知觉研究是基础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很多研究者越来越关注人是如何知觉和加工周围真实的场景环境的。以John M. Henderson 等人(Henderson & Hollingworth, 1999)为代表的一些研究者,在基础视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眼动等技术对自然场景知觉(scene perception )展开了相关的研究。Henderson 和Hollingworth (1999)把人类的视觉研究分为三个水平:低水平的视觉(low-level vision or early vision ),中间水平的视觉(intermediate-level vision )和高水平的视觉(high-level vision )。低水平的视觉研究涉及视觉图像的深度、颜色、纹理结构等视觉物理特征的提取,以及图像表征的形成;中间水平的视觉研究涉及对物体外形、轮廓和空间关系的提取,这种提取不受物体名称和意义的影响;高级水平的视觉研究关注从视觉表征到物体的意义、知觉和认知的交互影响、视觉信息的短时记忆以及物体与场景的识别。而在高级视觉研究中,有关场景知觉的研究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Henderson, 2005; Henderson, 2007)。Henderson 等在2005年第6期的Visual Cognition 上专门组织了一期内容(special issue on real-world scene perception )来探讨有关场景知觉的研究问题。

收稿日期:2008-06-25

通讯作者:申继亮,E-mail: jlshen@https://www.360docs.net/doc/a39581635.html,

1 场景与场景知觉

一直以来,研究者对于场景(scene )缺乏一个准确而统一的操作定义。Henderson 和 Hollingworth (1999)在其综述中将场景定义为由空间分布合理的背景和离散的物体构成的真实环境(real-world environment )的连贯图像。场景包括背景(background )和物体(objects )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场景中的背景是指宽广的、静止的表面和结构,比如:地板、墙壁、天花板和山等都可以成为背景。场景中的物体是指比例较小的不连续物体。对于场景中背景与物体的定义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标准限定。比如,一个办公桌在办公室场景可以作为物体。但是如果视野只关注这张办公桌,那它也可以作为一个场景,这时办公桌上的订书机或电话就成为了这个场景中的物体。大部分研究一般采用正常人视野能看到的环境作为选择场景的依据。比如校园和操场就是比较好的场景,而一盒火柴和从空中俯瞰城市就不是好的场景。以上介绍的场景更多地被称作真实场景(real-world scene )(Henderson, 2005; Henderson, 2007),而在其他的研究中,场景却有不同的含义。在视觉搜索的研究中,也把搜索目标和目标以外的背景定义为场景(Chun, 2000)。为了理解上的方便,在本文中除非特别提及一律采用场景的叫法。

场景知觉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19世纪70年代就有研究者采用图片作为刺激材料探讨场景

第17卷第2期场景知觉及其研究范式 -269-

的知觉加工问题(Biederman, 1972)。早期的研究由于条件限制,材料多为一些简单图片或线条画(line drawing)(Friedman, 1979; Loftus & Mackworth, 1978)。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场景与图片、线条画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正如Henderson 和 Hollingworth(1999)所描述,场景必须包括一定的物体和容纳这个物体的背景;但图片则不同,图片可能只包括一个简单的物体,或者只有连续的背景而没有突出的物体。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比较明确的研究对此进行严格的区分。根据已有的文献来看,早期的很多场景研究使用的刺激材料多为黑白图片,后来才出现了一些彩色的图片。但是最近的一些场景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二维的图片材料,而是加入了三维的立体视觉效果。也有一些研究(Hollingworth, 2004; Hollingworth, 2005)开始尝试采用视觉模拟和真实的环境来研究场景的知觉问题,这种情况下的场景就更加接近人们的真实生活环境。

对于场景知觉研究的刺激材料,Henderson和Ferreira(2004)提出了两个标准:第一,材料可以是真实的环境本身,也可以是真实环境的描述形式(form of depiction);第二,刺激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采取某种方式的降低处理,比如合成。目前,有关场景知觉的研究材料大体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简单的无意义图形或字母构成的场景信息,比如在其他色块中构成的背景中搜索中间带点的色块;或者在很多不规则“L”构成的背景中搜索目标字母“T”(Chun, 2000; Jiang, Olson, & Chun, 2000)。这些研究更多关注的是视觉搜索中其他物体对搜索物体的影响,研究者也把它们作为一种最基础的场景知觉来看待。第二类是物体序列构成的场景,研究者将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物体摆放在一起,要求被试搜索或记忆其中的一个物体,那么其他的物体就对这个目标物构成背景(Hollingworth, 2007; Zelinsky & Loschky, 2005)。第三类是自然场景,一般采用真实环境的彩色或3D模拟图片来代表场景(Davenport, 2007; Henderson, 2002; Henderson & Hollingworth, 1999; Hollingworth, 2004)。当目标物体处于自然场景中时,场景的所有布置和其他物体的分布都构成了这个目标物的背景,具体形式见图1。自然场景比较贴近我们现实生活中见到的各种环境,研究者(Henderson, 2005)建议把真实的自然场景作为场景研究的刺激材料,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这三种不同的分类也体现了场景知觉研究的不同层次和水平。

图1 自然场景观看的眼动轨迹图(图片来自:Henderson, 2007)注:图中的每个圆圈代表一个注视视点,数字代表每个注视点

的持续时间。

2 场景知觉的认知加工方式

场景知觉的加工方式是场景知觉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对不同加工方的探讨是研究关注的核心之一。场景知觉的研究属于知觉研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研究者仍然采用认知加工中自上而下(top-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up)的加工方式来解释场景知觉中信息的提取与加工。这两种加工也被描述为基于刺激的加工(stimulus-based )和知识驱动的加工(knowledge-driven)(Henderson, 2003)。Henderson(2007)把自上而下加工比喻为被“推”(push)的加工,而自下而上的加工是被“拉”(pull)的加工,这种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知觉加工方式的差异。场景的自下而上的加工是指由于场景中局部的视觉特性比较突出,而使被试被动地加工这些突出的区域。比如,场景中明亮而且色彩鲜艳的区域一般会受到更早和更多的注视。支持自下而上加工的典型解释就是“突显地图”(saliency map)理论(Castelhano, Wieth, & Henderson, 2007; Torralba, Oliva, Castelhano, & Henderson, 2006; Underwood & Foulsham, 2006; Underwood, Foulsham, van Loon, Humphreys, & Bloyce, 2006)。这种理论认为,场景中的颜色、密集度、对比度和边际朝向(edge orientation)等会造成一些区域突出于其他的周围区域,这些突出的区域会吸引人的注意,在视觉加工中会比较早地被注意和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示例见图2。

-270- 心理科学进展 2009年

图2 自下而上加工对场景知觉的影响(图片来自:Henderson,

2003)

注: a 为被试对场景注视次数的累积地图;b为被试对场景

注视时间的累积地图

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则是指由于受到先前认知加工和知识经验的影响,人会主动加工场景中一些特定的信息。比如:当要求被试从客厅场景搜索钟表获得时间时,被试会激活相关的知识经验,根据任务的要求主动搜索目标物体而不管场景中其他的区域是否鲜艳和明亮。自上而下的加工强调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这些知识经验包括对先前场景信息的短时记忆和情景记忆,存贮在长时记忆中类似场景的有关视觉、空间和语义信息,以及被试的目的和计划等。就短时记忆而言,刚才看到过的一幅图片,当再看这幅图片或者类似图片时,我们会积极关注我们感兴趣的区域,或者认为信息丰富的区域。长时记忆中也包含着一些场景的信息,比如,厨房场景一般都会包括灶具,办公桌的场景一般都会包括电脑。这些信息会影响我们对场景的知觉和加工。场景记忆的研究发现,对场景的知觉图式和原有经验在场景的编码和记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Pezdek & Maki, 1988)。

由于图像本身的特性要比知识经验更容易量化和操作,所以很多的研究都倾向于采用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来建立视觉加工的计算模型或量化的预测。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突显地图模型(Henderson, 2007; Humphreys & Bloyce, 2006; Underwood & Foulsham, 2006; Underwood, Foulsham, van Loon, Humphreys, & Bloyce, 2006)。但是,场景的加工往往不是独立的加工能够完成的。场景知觉研究中有关背景对场景物体识别的结果发现,我们对场景的知觉可能受到两种加工的交互影响,无论是场景中突显的物体,还是场景中的模糊背景会通过相互的作用影响场景的知觉,所以很难用一种单一的加工方式来解释我们对真实复杂场景的知觉(Davenport & Potter, 2004; Henderson & Hollingworth, 2002; Underwood, Templeman, Lamming, & Foulsham, 2008)。因此,也出现了将两者结合的背景引导模型(Contextual Guidance Model)(Torralba, Oliva, Castelhano, & Henderson, 2006)。

3 有关场景知觉研究的不同范式

场景知觉研究不同于基础的视觉研究,场景中包含的信息比较多,对于实验变量的控制比较困难,所以研究者设计了不同的实验范式来探讨场景的知觉。根据已有研究中所采用的实验任务不同,对于场景知觉的研究大体上有5种常用的实验范式:眼动(Eye Movement)、背景提示(Contextual Cueing)、物体觉察(Object Detection)、变化觉察(Change Detection)和点线索追随(Follow-The-Dot)。这几种范式虽然名称和叫法各不相同,但是彼此之间也存在一定的重合和继承,下面将分别对这些研究范式进行简单的介绍。

3.1 眼动范式

由于眼动跟踪技术允许被试在自由的状态下观看场景,所以很多的场景知觉研究采用眼动跟踪的方法。这些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梳理。首先,从眼动的指标来看,对于场景知觉的眼动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场景知觉过程中眼睛的注视位置、注视时间和眼跳及信息整合(Henderson & Hollingworth, 1999)。眼动范式主要关注前两个方面的眼动控制问题,即场景知觉过程中眼睛注视哪里,注视多久。对场景知觉的信息整合和眼跳,需要结合其他的任务(比如:变化探测)进行研究。对场景知觉的眼动研究发现,场景知觉的加工时间是对场景注视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的函数。其次,眼动研究还会结合变化觉察、物体识别(object identification)和场景记忆(scene memory)等实验任务,探讨场景知觉过程中局部信息提取、场景中的物体识别以及把物体和场景信息进行编码存入短时或长时记忆等问题(Henderson, 2007)。这些具体的研究范式,将在后面进行介绍。

眼动范式一般给被试呈现场景刺激,要求被试

第17卷第2期场景知觉及其研究范式 -271-

自由观看场景,在被试观看过程中记录被试的眼动信息,然后对眼动数据进行分析,参见图1(Castelhano, Wieth, & Henderson, 2007; Henderson, 2003; Loftus & Mackworth, 1978)。刺激呈现的时间从几百毫秒到几秒不等。比较早的采用眼动范式研究场景知觉的是Loftus和Mackworth(1978)的研究,他们给被试呈现两组线条画,一组为场景中的物体与场景关系一致,比如拖拉机出现在农场场景中;一组为场景中物体与场景关系不一致,比如章鱼出现在农场场景中。研究发现,物体与场景的关系是否一致(即物体出现在该场景中是否合理)会影响被试对场景中物体的眼动注视。相比一致的物体而言,被试对于那些与场景不一致的物体给予了更多的注视,而且注视的持续时间也更长。对目标物体的注视持续时间被认为是物体识别速度的重要指标。由于能够即时地测查被试对场景知觉的过程性信息,所以后来的很多研究都采用眼动范式来研究场景知觉,并且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结果(Boyce & Pollatsek, 1992; De Graef, Chistiaens, & d’Ydewalle, 1990; Friedman, 1979; Underwood, Templeman, Lamming, & Foulsham, 2008)。

虽然眼动能够获得很多过程性信息,但是眼动范式也有它的局限性。由于眼动很容易受到其他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所以必须进行严格的实验控制,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才能很好地解释自变量的影响作用。此外,对场景知觉的眼动研究中十分重视第一次注视持续时间,把它作为场景中物体识别的重要指标(De Graef, Chistiaens, & d’Ydewalle, 1990)。但是,至今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第一次注视持续时间反映的是物体识别时间,还是随后的其他加工。除非有进一步的证据或者其他方式的辅助,否则单独靠眼动范式不能很好地解释对场景的知觉和加工。

3.2 背景提示范式

在知觉场景时,背景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比如:背景可以提供场景中特定物体可能的位置信息、大小信息以及物体与场景的关系信息等。对于视觉背景信息的加工能够为我们更有效地了解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提供良好的基础。Marvin Chun(2000)在综述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有关背景提示范式的一些情况。背景提示范式主要是基于视觉搜索研究发展而来,目的在于探讨场景背景对目标搜索的影响。研究要求被试在由不规则L构成空间背景中搜索目标字母T,同时判断字母T的倾斜方向。实验控制了背景的布局差异,一种情况中,T出现方向变化,但是其背景中的干扰项L的空间布局和颜色没有任何变化,这种情况被称为旧背景组。另外一种情况被称为新背景组,在这组中仍然变化T的方向,但是其出现的背景中的干扰项L也进行了相应的空间位置变化,如图3上图所示。结果发现,旧背景组的反应时要低于新背景组。这种重复出现的背景布局能够提高被试的反应速度,具有提示的作用,被称为背景提示(contextual cueing)。有趣的是,当实验结束后,要求被试对新旧背景组进行再认时,两组被试间没有差异,判断的水平接近猜测水平。研究者认为被试对这种不变的旧背景的学习是内隐的,不需要有意识的编码和记忆(Chun & Jiang, 1998)。

图3 背景提示范式中的刺激材料(图片来自于:Chun, 2000)注:上图为空间背景提示;下图为物体提示。

随后,研究者(Chun & Jiang, 1999)把原来的空间背景提示改变为物体的相互关系提示,实验的刺激形式如图3下图所示。目标物为垂直方向对称的图形,其他不以垂直方向对称的图形为干扰项,构成背景空间。实验为了更好地排除其他干扰,反应结束后,原来的所有刺激图形被一些探测字母替代,要求被试报告目标图形出现位置的字母。实验

-272- 心理科学进展 2009年

仍然分为新旧两组,旧组为目标图形与一些特定的干扰图形成对出现;新组为目标图形和干扰图形的出现是随机分派的。结果发现,被试对目标图形与干扰图形成对一致出现的刺激反应时更短。在此基础上,Chun 等采用动态事件提示(dynamic event cueing )和3D 刺激材料作为实验材料,得出了一致的结果(Chua & Chun, 2003; Chun & Jiang, 1999),即搜索的目标物与特定背景的重复出现会利于视觉搜索。背景提示范式从总体上来说是支持视觉的自上而下加工的,它的理论假设认为视觉的背景信息可以促进场景的加工。

Brockmole 和Henderson 等(Brockmole, Castelhano, & Henderson, 2006; Brockmole, Hambrick, Windisch, & Henderson, in press; Brockmole & Henderson, 2006a )把这种范式应用到真实场景知觉中。真实的场景不同于随机排列的字母和图形,它们是连贯的,信息丰富的,背景与目标间联系也更加复杂。这种情况下,背景提示是如何对场景加工起作用的?背景提示是来自于场景的总体信息还是局部信息?这些都是研究者关心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T 和L 作为目标物嵌入到真实场

背景组中目标物出现的场景每次都是变化的,旧背景组则反复呈现8个场景。结果发现,旧背景组对目标字母的搜索时间更快。与Chun 的结果不同的是,对被试进行新旧场景背景的再认发现,被试对旧场景背景的再认好于新场景背景,且正确率高于猜测水平(Brockmole & Henderson, 2006a )。相对随机的字母和无意义图形而言,场景更加的形象和具有意义,其记忆更多的是外显记忆。这些研究结果也得到了眼动数据的支持,发现被试对反复呈现的背景组的目标字母注视更少(Brockmole & Henderson, 2006b )。此外,Brockmole 等通过变化场景中整体和局部背景布局来操纵不同的背景提示,考查了整体和局部背景提示对目标字母视觉搜索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真实场景背景条件下,背景提示的促进作用主要来自整体的背景提示(Brockmole, Castelhano, & Henderson, 2006)。此外,Brockmole 等(in press )采用象棋专家和新手作为被试,要求被试搜索国际象棋棋谱中的目标字母。结果发现,在重复呈现情况下,有意义棋局对搜索的促进作用专家要比新手高四倍。无意义棋局对专家的搜索促进作用减半。 A:目标物位置的线索提示在场景消失后 B :目标物位置的线索提示在场景出现前

图4 早期的物体觉察范式

3.3 物体觉察范式

物体觉察范式把场景中目标物体的觉察准确性作为物体觉察与否的指标。Biederman (1972)最早

采用了这种实验范式。在其随后的研究中完善了这种范式,并将其命名为物体觉察范式,而且得出了有意义的研究结果(Biederman, 1981; Biederman,

第17卷第2期场景知觉及其研究范式 -273-

Mezzanotte, & Rabinowitz, 1982)。经典的物体觉察范式见图4。实验首先给被试呈现目标物体的名称,然后呈现一个注视点,接着呈现场景刺激,然后是一个由无意义线条构成的掩蔽,在掩蔽上有一个圆圈提示目标物体出现的位置,最后让被试做是否的判断并记录其反应时。目标物位置提示可以出现在场景出现前也可以在其后,如果位置提示出现在场景呈现前,则反应时的记录从场景呈现结束后开始。但是,经典的物体觉察范式受到了一些批评和质疑。首先,由于混乱场景引入新的轮廓,导致正常场景和混乱场景在视觉方面的复杂性是不对等的,使得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受到怀疑。其次,被试可以根据正常场景来编码物体的位置关系,从而选择那些可能在提示位置出现的物体,而这在混乱场景中很难做到。

针对经典范式的不足,研究者(Boyce, Pollatsek, & Rayner, 1989; Hollingworth & Henderson, 1998)对实验范式进行了改进。其中一点就是采用了信号检测的方法,即通过测量的敏感性体现实验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虽然信号检测方法能够控制一些反应偏向,但是实验还是不能把反应偏向从敏感性测量中去除。当研究者改进了设计来控制被试的反应偏向后,却没有发现先前的实验结果。此外,Hollingworth和Henderson(1998)还对目标物体出现前给予位置提示提出了质疑。认为反应前对要出现的目标物给予位置提示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人为的偏向。他们改进了实验范式,把对目标物体呈现位置的提示放在场景呈现之后,却发现了与先前研究不同的结果。他们把这种改进后的实验呈现命名为场景后强迫判别(post-scene forced-choice discrimination procedure)。在后来的研究中(Castelhano & Henderson, 2005),研究者在强迫判别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改变,以适应不同的研究目的,在此不再赘述。

3.4 变化觉察范式

变化觉察范式与物体觉察类似,都是对场景中的物体进行觉察,但是二者在变化方式上存在差异,所以把它作为一种单独的方式介绍。变化觉察的基本范式是给被试看一张场景图片,在观看过程中的某一时间,将场景图片中的一个具体物体改变,考察被试在之后的观看过程中能不能探测到前后的变化。由于这种变化只是图片中的一个物体或细节发生了变化,场景的其他成分与原来一致,所以通过觉察反应判断被试是否觉察到了该变化,即可判断是否对场景有正确的视觉记忆。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变化觉察范式有两种不同的形式:闪烁范式(flicker paradigm)和眼动控制的变化觉察范式。

闪烁范式主要探讨在眼跳过程中对场景的知觉和表征。研究(Henderson, 1997)发现人的视觉系统在眼跳过程中不能保持详细的视觉表象。Rensink 等人(1997)最早采用这种范式来考查人们在场景知觉过程中的变化视盲(change blindness)现象。具体形式为呈现场景A 240ms,然后呈现灰屏80ms,接下来按同样方式呈现改变后的场景A’,然后一直反复地呈现这两个场景60s,直到被试按键报告发现真正的差异停止实验。呈现灰屏的目的在于干扰视网膜对信息的暂时停留。场景A和A’除了场景中单个物体存在明显的变化外(比如:颜色改变、某个部分缺失等),其他背景信息均相同。结果发现被试很难发现前后场景的差异。随后的实验中,Rensink等改变了呈现形式,仍有很大一部分被试不能发现前后场景的变化。研究认为通过眼跳很难保持视觉表征的信息,除非积极地投入注意并且进行编码。这种对场景的变化视盲现象在Levin和Simons(1997)的动态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图5 变化探测任务示例

已有的变化觉察范式存在一个逻辑前提,即被试在变化发生之前看过这个物体。但事实上,由于场景观看不像文字阅读那样有着固定的顺序,被试在观看中可以按照任意的方式进行,所以就无法判断在变化发生前被试是否注视过这个物体。而且,闪烁范式的眼跳受到了人为灰屏的干扰,与正常观看中的眼跳存在差异。研究者(Hollingworth & Henderson, 2002)针对此问题,改进了变化觉察范

-274- 心理科学进展 2009年

式。他们引入了眼动跟踪技术,根据被试的注视情况来确定何时变化目标物,分成注视后变化和注视前变化,具体形式见图5。图中B区为中央区域,A区为目标区域,它包含着目标物。C区是变化启动区域,这个区域一般都设置得离A区较远,这保证了被试在看这个区域时,通过边缘视觉无法觉察到A区的变化。

在场景呈现之前,要求被试注视屏幕中央的点,保证被试最初的注视点在中央区域。在注视后变化中,被试对目标物区域A的注视时间超过90ms后,当注视点离开该区域时就会激活变化启动区域C,之后只要被试的注视点到达区域C时,就会将区域A中的物体变化成为另一物体。然后,考察被试在之后的观看中再次注视区域A时有没有发现这个物体的变化(Rensink, 2000),或者在A区的平均注视持续时间有没有显著地长于其他区域(Brockmole & Henderson, 2005)。此范式保证了被试在物体变化之前对该物体进行了注视。在注视前变化中,当被试的注视点离开了中央区域B时,启动变化区域C就被激活。这时,如果在没有注视A区之前先注视了C区,只要被试的注视点到达区域C时,就会将区域A中的物体变化成为另一物体。然后,考察当被试在之后的观看中注视到A时有没有发现变化。这种情况下,被试在物体变化前没有注视过该物体,所以不能发现A的变化。因此,可以将这种情况作为基线水平,这样可以去除猜测或经验推理等对变化觉察的影响。

后来Henderson等人(Henderson, Brockmole, & Gajewski, 2008; Henderson & Hollingworth, 2003)进一步完善了眼动控制的变化觉察范式,使得这种范式更好地服务于场景知觉中物体变化觉察的研究。采用眼动控制的变化觉察范式得出了与闪烁范式类似的结果,被试仍然很难发现前后场景的变化。以上的研究结果说明无论眼跳还是注视中,局部的动态信息如果在输入过程中受到干扰或屏蔽,那么场景的变化很难被觉察到。

3.5 点线索追随范式

点线索追随范式是结合原来物体觉察判断和眼动注视的改进形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证实验的内部效度。在介绍点线索追随前,先简单介绍迫选再认任务(forced-choice recognition)。迫选再认任务在原来物体觉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任务首先给被试看一个包含着很多物体的场景一段时间,看完之后呈现两个再认场景,这两个再认场景和原来看过的场景是一样的,但其中有一张场景中的某个物体发生了变化,让被试判断,哪个场景中的那个物体和原来的物体一样。这样通过被试反应的正确率就可以判断被试对物体的视觉记忆的成绩(Hollingworth, 2003; Hollingworth & Henderson, 2002)。

迫选再认任务是在看完一个场景之后对目标物进行迫选再认,但是由于场景中包含着多个物体,那么必然有的物体先看到,有的物体后看到,有的物体注视时间短,有的物体注视时间长。因此无法准确判断目标物与测试之间的时间间隔,无法考察视觉记忆的保持时间问题。针对这种情况,Hollingworth(2004)设计了点线索追随范式,来研究场景视觉短时记忆的保持和信息加工问题,参见图6。该范式在呈现场景过程中,有一个点线索会依次指向各个物体,要求被试在观看过程中,眼睛追随点线索进行注视,即点线索在哪个物体上,被试就看哪个物体。这样就可以保证场景中所有的物体都被注视到,并且保证加工的时间基本一致。最重要的是,可以操纵某个目标物体是在什么时间被注视,通过计算目标物与测试之间间隔了多少个物体(即点线索指向了多少个物体)就可以推算出目标物注视到测试之间的时间间隔。结果发现,物体的视觉记忆在间隔0~4个物体的情况下,成绩不断下降,但间隔4个物体与间隔10个物体的成绩差异不显著,此时的正确率保持在80%左右。根据这一结果,研究者提出视觉记忆的有关理论假设,即视觉记忆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且容量较大。

图6 点线索追随范式示例

第17卷第2期场景知觉及其研究范式 -275-

4 小结

通过介绍可以发现,场景知觉作为高水平知觉的重要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而且随着眼动和实验技术的进步,使得研究复杂视觉环境的知觉和加工成为了可能。对场景知觉的研究,不仅提高了原有视觉研究的外部效度,也为更好地理解视觉加工的机制和过程提供了新的启发。但是由于场景知觉的研究还不成熟,仍有很多的问题有待于深入探讨和解决。

首先,很多的研究对场景的概念和定义缺乏严格一致的标准,这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对于场景的定义仍然比较模糊,而且对场景中的物体和背景有时也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所以很多的研究都使用一些图片等刺激代表场景,模糊地界定场景,避免谈及场景具体界定。第二,场景刺激差异很大,很多早期的研究采用一些简单的线条画(Friedman, 1979; Loftus & Mackworth, 1978),但是后来的研究(Davenport, 2007; Henderson, 2005)都采用彩色的图片或者3D立体图片作为场景刺激。场景刺激的差异导致很多的研究结果难以直接比较,从而导致一些场景理论可能在一些特定刺激上成立,但是不一定适合其他的场景刺激。所以,仍需要一些研究能够整合已有的研究,探讨不同材料对场景知觉的影响。

其次,如何根据各个范式的特点对视觉加工理论进行整合是场景知觉研究面临的重要任务。不同的实验范式会带来实验结果的差异,进而产生了不同的视觉加工理论。例如对于是否存在跨眼跳的视觉表征保持这一问题,采用闪烁范式研究得到的结果发现视觉表征在跨眼跳后迅速衰退、无法保持(Henderson & Hollingworth, 2003; Levin & Simons, 1997);而采用迫选任务的结果则证实了视觉表征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中的存在(Hollingworth & Henderson, 2002; Rensink, 2000)。事实上,这两种范式考察的内容是不同的,前者考察的是点对点的低水平的感觉痕迹,而后者考察的是从精确的感觉信息中抽离出的视觉表征。所以,将来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整合已有的研究结果,提出比较普适的理论。

再次,场景知觉研究的内部效度仍然受到质疑,如何在高外部效度的同时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仍是后续研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虽然与无意义图形或简单字母矩阵材料相比,场景知觉的研究更接近生活中的自然情境,提高了研究的外部效度。但是,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由于场景包含的信息丰富,实验的控制却比较差,研究结果的很难排除无关变

量的干扰,导致很多结果解释困难。虽然研究者采

取了多种实验范式来改进研究的内部效度,但是在

很多情况下,哪怕是刺激材料的色彩、明暗、室内

照明等这些小的因素仍然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比较大

的影响。

最后,在场景加工的不同阶段,哪种加工方式

占有主导地位仍然存在争议。场景知觉加工不同于

简单视觉搜索的研究,场景知觉更容易受到原有知

识经验的影响。所以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

加工都对场景知觉产生影响,但在场景加工的不同

阶段,不同的加工方式可能占有的主导地位是不一

样的,这个假设仍需后续研究进一步的证实。场景

知觉作为视觉研究的一个领域,仍然有很多的问题

需要探讨和深入,希望以上的介绍能够给感兴趣的

研究者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Biederman, I. (1972). Perceiving real-world scenes. Science, 177,

77–80.

Biederman, I. (1981). On the semantics of a glance at a scene. In: Kubovy, M. and Pomerantz, J. R. (Eds), Perceptual Organisation, (pp. 213–252). Hillsdale, NJ: Erlbaum. Biederman, I., Mezzanotte, R. J., & Rabinowitz, J. C. (1982). Scene perception: Detecting and judging objects undergoing relational violations. Cognitive Psychology, 14, 143–177. Boyce, S. J., & Pollatsek, A. (1992). Identification of objects in scenes: The role of scene background in object nam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8, 531–543.

Boyce, S. J., Pollatsek, A., & Rayner, K. (1989). Effect of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n object identific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5, 556–566.

Brockmole, J. R., & Henderson, J. M. (2005). Object appearance, disappearance, and attention prioritization in real-world scenes.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12, 1061–1067.

Brockmole, J. R., & Henderson, J. M. (2006a). Using real-world scenes as contextual cues for search. Visual Cognition, 13(1), 99–108.

Brockmole, J. R., & Henderson, J. M. (2006b). Recognition and attention guidance during contextual cueing in real-world scenes: 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59 (7), 1177–1187.

Brockmole, J. R., Castelhano, M. S., & Henderson, J. M. (2006). Contextual cueing in naturalistic scenes: Global and local contex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276- 心理科学进展 2009年

Memory, and Cognition, 32(4), 699–706.

Brockmole, J. R., Hambrick, D. Z., Windisch, D. J., & Henderson J M. (in press) The role of meaning in contextual cueing: Evidence from chess expertis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Castelhano, M. S., & Henderson, J. M. (2005). Incidental visual memory for objects in scenes. Visual Cognition, 12(6), 1017–1040.

Castelhano, M. S., Wieth, M. S., & Henderson, J. M. (2007). I see what you see: Eye movements in real-world scenes are affected by perceived direction of gaze. In L. Paletta and E. Rome (Eds.), Attention in Cognitive Systems. (pp. 252–262), Berlin: Springer.

Chua, K. P., & Chun, M. M. (2003). Implicit scene learning is viewpoint-dependent. 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 65, 72–80

Chun, M. M. (2000). Contextual cueing of visual atten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4, 170–178.

Chun, M. M., & Jiang, Y. (1998). Contextual cueing: Implicit learning and memory of visual context guides spatial attention. Cognitive Psychology, 36, 28–71.

Chun, M. M., & Jiang, Y. (1999). Top-down attentional guidance based on implicit learning of visual covari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 360–365.

Davenport, J. L. (2007). Consistency effects between objects in scenes. Memory & Cognition, 35, 393–401.

Davenport, J. L., & Potter, M. C. (2004). Scene consistency in objects and background perception. Psychology Science, 15, 559–564.

De Graef, P., Christiaens, D., & d’Ydewalle, G. (1990). Perceptual effects of scene context on object identificatio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52, 317–329.

Friedman, A. (1979). Framing pictures: The role of knowledge in automatized encoding and memory for gis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08, 316–355. Henderson, J. M. (1997). Transsaccadic memory and integration during real-world object percep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8, 51–55.

Henderson, J. M. (2003). Human gaze control during real-world scene percep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7, 498–504. Henderson, J. M. (2005). Introduction to real-world scene perception. Visual Cognition, 12(6), 849–851.

Henderson, J. M. (2007). Regarding scene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 219-222.

Henderson, J. M., & Ferreira, F. (2004). Scene perceptions for psycholinguists. In J. M. Henderson & F. Ferreira (Eds.), The interface of language, vision, and action: Eye movements and the visual world. (pp. 1–58),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Henderson, J. M., & Hollingworth, A. (1999). High-level scene percept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0, 243–271. Henderson, J. M., & Hollingworth, A. (2002). Eye movements and visual memory: Detecting changes to saccade targets in scenes.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65, 58–71.

Henderson, J. M., & Hollingworth, A. (2003). Global transsaccadic change blindness during scene percep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4, 493–497.

Henderson, J. M., Brockmole, J. R., & Gajewski, D. A. (2008). Differential detection of global luminance and contrast changes across saccades and flickers during active scene perception. Vision Research, 48, 16–29.

Hollingworth, A. (2003). Failures of retrieval and comparison constrain change detection in natural scen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29, 388–403.

Hollingworth, A. (2004). Constructing visual representations of natural scenes: The roles of short-and long-term visual memor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30, 519–537.

Hollingworth, A. (200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a scene and long-term scene memor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31, 396–411.

Hollingworth, A. (2007). Object-position binding in visual memory for natural scenes and object array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33, 31–47.

Hollingworth, A., & Henderson, J. M. (1998). Does consistent scene context facilitate object percep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27, 398–415. Hollingworth, A., & Henderson, J. M. (2002). Accurate visual memory for previously attended objects in natural scen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28, 113–136.

Jiang, Y., Olson, I. R., & Chun, M. M. (2000). Organization of visual short-term memor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6, 683–702.

Levin, D. T., & Simons, D. J. (1997). Failure to detect changes to attended objects in motion pictures. Psychonomic Bulletin and Review, 4, 501–506.

Loftus, G. R., & Mackworth, N. H. (1978). Cognitive determinants of fixation location during picture view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4, 565–572.

Pezdek, K., & Makim, R. (1988). Picture memory: Recognizing added and deleted detai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 468–476.

Rensink, R. A. (2000). The dynamic representation of scenes. Visual Cognition, 7, 17–42.

Rensink, R. A., O’ Regan, J. K., & Clark, J. J. (1997). To see or not to see: The need for attention to perceive changes in scenes.

第17卷第2期场景知觉及其研究范式 -277-

Psychological Science, 8, 368–373.

Torralba, A., Oliva, A., & Castelhano, M. S., & Henderson, J. M. (2006). Contextual guidance of eye movements and attention in real-world scenes: The role of global features in object search. Psychological Review, 113, 766–786.

Underwood, G., & Foulsham, T. (2006). Visual saliency and semantic incongruency influence eye movements when inspecting pictur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8, 1931–1949.

Underwood, G., Foulsham, T., van Loon, E., Humphreys, L., &

Bloyce, J. (2006). Eye movements during scene inspection: a test of the saliency map hypothesis. European 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59, 321–342.

Underwood, G., Templeman, E., Lamming, L., & Foulsham, T. (2008). Is attention necessary for object identification? 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s during the inspection of real-world scenes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17, 159–170. Zelinsky, G. J., & Loschky, L. C. (2005). Eye movements serialize memory for objects in scenes.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67, 676–690.

Scene Perception and Its Research Paradigms

WANG Fu-Xing1; TIAN Hong-Jie2; SHEN Ji-Liang1

(1Institute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Beijing Youth Politics College, Beijing 100102, China)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scene perception is to investigate how people perceive and process complex real-world scene information. Objects and background elements are the necessary parts of scene. Furthermore, according to the complexity and reality of the stimuli, meaningless figures or letters, sequences of objects, 3D pictures, and real-world environment could be used as stimuli in scene perception. Previous studies of scene perception mainly used top-down and bottom-up processing to explain the scene perception. Surprisingly,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emphasize the interaction of top-down and bottom-up. Based on different purpose of experiments and techniques they used, researchers use different paradigms to study how we perceive and process scenes. These paradigms include eye movement, object detection, contextual cueing, change detection, and follow-the-dot. Further studi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definition of scene perception, relationship of different paradigms, internal validity, and processing patterns of different cognitive stages.

Key words: scene perception; processing pattern; paradigm

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39581635.html, 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作者:郑正真朱文雁 来源:《知与行》2015年第05期 [摘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将分析的方法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试图运用精确的语言和严谨的论证来重建马克思主义。当前,国内对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了新成果,对分析马克思主义国内研究的现状而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思考,辩证地审视分析马克思主义具体思想的当代意义,肯定其积极方面,扬弃其不足之处。一方面,对柯亨的发展命题和生产力首要性命题、罗默的剥削理论、赖特的阶级理论和埃尔斯特的思想展开深入的专题研究,促使我们更好地全面理解、分析和把握他们的思想;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当注重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实践维度,在批判和吸取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立足当代中国的现实境况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从而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域。 [关键词]分析马克思主义;柯亨;罗默;赖特;埃尔斯特 [中图分类号]D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5)05-0005-05 分析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马克思主义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柯亨、罗默、赖特和埃尔斯特等。随着1978年柯亨的《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的出版,引发了一股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分析思潮,对我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学者开始对分析马克思主义展开具体的探讨,由余文烈教授撰写的《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这一思潮基本观点的著作,为读者进一步全面了解这一思潮的本质和发展趋向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本文通过国内学者对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研究思想的现状分析进行理论反思,认为我们应当注重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实践维度,在批判和吸取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立足当代中国的现实境况为出发点,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思想内容,把握其深刻内涵。 一、分析马克思主义产生与发展概述 1.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概念。美国当代哲学家M·怀特在评述当代哲学倾向时指出,20世纪是“分析的时代”,分析将会成为“最强有力的趋向”。当然,形成这种“趋向”并不是偶然的。它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第一,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条件相应地得到了改善,但资本主义暴露出尖锐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第二,英美国家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视角分析当前社会现象;第三,运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重构。从学术背景上来分析,首先,分析哲学为分析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研究方法;其次,分析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重构的内在要求,一些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试图运用精确的语言和严谨的论证来重建马克思主义。具体而言,在20世纪30年代起,由于马克思主义呈现出不同的派别,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认识程度不同。分析马克思主义以重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为己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分析哲学的研究方法,试图寻找出另外一种研究理论,运用更为精确的言语和严谨

北京大学2006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统计及答案2006

北京大学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统计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 1.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 2.听觉掩蔽 3.推理的选择性任务 4.排除实验 5.错觉性结合实验 二、简答(共5题,,每题8分) 1.信号检测论有哪些实验方法?它们的区别有哪些? 2.请列出短时记忆以听觉编码方式储存的实验证据。 3.负启动效应的实验是如何进行的? 4.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有哪些潜在的自变量,你认为应该怎样控制? 5.实验报告的结构有哪几部分,并说明各部分应该注意什么? 三、看图题(10分) 如下表所示,在记忆实验中,编码时分韵律编码和语义编码两种,提取时分韵律再认和标准再认两种。根据数据写出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四、实验设计(15分) 要求: 1.三因素设计; 2.自选课题,有逻辑性又有实际意义; 3.设计完整。 五、统计单选(共15题,每题2分,最后3题是多元统计) 六、统计计算题(共2题,,每题8分) 1.一位组织管理心理学研究者对员工性别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十分感兴趣,他想要知道在同一个企业文化环境和薪酬标准当中,男性员工和女性员工对工作的满意程度是否有所不同?他选用了一份工作满意度问卷,对一家企业中的18名员工进行了测量,男女各半,所得结果如下所示: 男性员工得分:67 73 74 70 70 75 73 68 69 女性员工得分:69 63 67 64 61 66 60 63 63 那么,不同性别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是否有差异呢?(用α=0.05的显著性水平)。 2.一位老师希望知道自己的阅读水平提高班的教学成果如何。她随机在其所在的省的范围内找了100名某年级小学生,让他们参加这个学习班,并在结业时对他们施测某标准阅读测验,得到的结果是:这些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5分。同时我们知道该阅读测验在该省的该年级学生内的常模为80±10。如果假设该提高班对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效果相同,那么学生的水平提高到了多少分呢?(计算点估计和95%的区间估计。) 七、应用题 (14分) 检查记忆效果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再认和回忆。我们通常认为幼儿的回忆能力很差,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强,而再认能力在儿童的各年龄段差不多。实验者分别选择2岁,6岁和

北京大学心理学重要实验设计课件

第一讲导论:心理实验研究的哲学基础 一、笛卡尔(1596-1650)和艾宾浩斯(1850-1909) 1.笛卡尔“身心二元论”:“我思故我在”,我的全部本性在于思维作用,认识外界事物必须靠心灵。心灵与形体彼此独立。 “身心交感论”:除了天赋观念、意志以及思维仍由心灵认识外,感觉、爱、恨、恐惧等是这一相互作用的结果。 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成功的关键在于他对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的额外变量的控制上。以无意义音节作为词语学习的实验材料──如“DIQ”、“KOP”等。采用这些材料可以达到几个目的:(1) 控制难易度;(2) 控制熟悉度;(3) 控制单元间的联结强度。(4)使用德文字母组合了约2300个无意义音节,解决了词语材料可能重复的问题。 采用序列学习法:把学习材料的各个单元项目排成序列,形成一个词单,在学习时,每个项目都按词单中固定的顺序依次一一呈现给被试,词单呈现完毕,被试开始回忆每个单元项目及其序列位置。例如,第一单元项目是“DIQ”,第二个是“VIF”,中间的记不清了,最后一个项目是“KOP”,如此等等。如果被试不能正确回忆所有的单元项目,或达到预期的学习标准,就必须继续接受另一次学习回忆期,如此等等,直到被试达到预定的学习标准。 以节省百分数为因变量,研究了间隔时间与遗忘的关系,采用了6个不同水平的学习和回忆的间隔时间:20分钟、1小时、8小时、24小时、2天、6天以及31天。 结论:开始一段时间遗忘较快,随着间隔时间的增加,遗忘速度减慢。 二、科学研究的实证原则:为什么艾宾浩斯的研究富有生命力? 1.什么是科学 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分界(Karl R. Popper):可证伪性、可验证性(可重复性) 科学的研究程序:问题假设→实验研究→理论→新的假设…… 胡适:“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观察、实验、归纳、推理、直觉) 2.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 2、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极具综合性,它是社会科学发展史上是一种真正独立、科学而完备的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它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则具有直接指导作用,以它来 指导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必将推动社会科学研究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大发展。 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的意义和作用 方法论原则是哲学世界观对具体研究方法发挥指导作用的中介环节,是方法论的基础,主线与标志,它制约、支配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影响和决定研究方法、手段、工具的选择和运用,制约研究态度、步骤和研究成果。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在研讨、阐述科学认识方法时,侧重于对方法论作哲学分析,侧重于方法的理论基础,它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社会科学方法论科学体系中,方法论原则则占有核心的地位。 第一、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是哲学世界观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发挥指导作用的中介。 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这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主要体现在:(1)任何科学方法归根结底都为一定的哲学世界观所决定。(2)方法论支持、影响甚至改变着一定的世界观。(3)哲学世界观终究要转化为一定的方法论。 世界观与方法论在意义上也有一定差别。首先,两者的对象范围是不同的,哲学世界观的范围是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整个世界;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是方法,只限于研究方法这个范围。其次,哲学世界观对于人的实践活动的指导是间接的,作为方法论研究对象的方法,往往是以规范、章程、条例、准则甚至律令等相对确定的形式存在着的,并且方法论还规定了方法的性质、特点、作用、适用范围、有机联系等等,这就使得方法论知识具有直接操作性,人们可以直接利用它们去指导自己的认识活动、研究活动以及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哲学世界观往往是一种理论形态,表现为一定的理论体系和理论观点,它要转化为方法论,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发生指导作用,往往要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方法论原则就是哲学世界观和实际应用的研究方法之间的中间层次,是哲学方法论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发挥指导作用的中介环节。这样,方法论原则就具有了双重特点:一方面,它不是纯

“重新理解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

摘要: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流行着一种趋势:“重新理解马克思”。其主要理论构架在于分辨出马克思与恩格斯“对立”的两条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路线,剔除恩格斯的解释路向,渲染现代西方哲学转型的“进步说”。不顾“语境的非法移植”而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放置于这种逻辑话语中,呈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的种种理论样态。这样一种依靠“西文本”的“学术性诉求”而嫁接出的理论“成果”本身能够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些什么?对此,把“重新理解马克思”与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哲学范式转型问题联系起来,深入流行话语的根基处,阐释与剖析了三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令人困惑的现象。 关键词:对立论;哲学范式;倒退说;马克思 哲学界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以教科书改革为标志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划分为“教科书时代”、“教科书改革时代”、“后教科书时代”。其中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教科书成为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革与反思中急需突破的藩篱,缘由在于它部分地丢弃或歪曲了马克思本人一些重要的思想论述。然而纵观教科书改革这三十年来所发生的哲学论争以及哲学范式的转型所带给学术界的整体印象依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与阐释力并没有增强,而是不断地被边缘化。这应该算是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一个“难题”,对此破解的通道有二:一是“回到马克思”,在深度耕犁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试图“回到”或“走近”马克思,在重返马克思的阅读中,改变以往一些僵化的理解。二是“重新理解马克思”,其实这与前一种有着共同点:“重读马克思”。不同点在于,“重新理解马克思”通常认为教科书是与马克思本人完全不同的、以恩格斯为始作俑者的一种旧哲学范式下的“旧解读模式”。“重新理解马克思”就是要通过“中介式方法”,即在现代哲学范式转型后的“进步”的格式塔话语逻辑下,让另一条马克思本人的“新解读模式”显现出来。国内哲学界如此流行的话语,就笔者研究看来,有诸多的困惑,在此撰文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求教于哲学界方家。 困惑一、“对立论”解读模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法性追问 非历史性地将“传统教科书”的缺陷被无限放大,并且把实质是“退却”的“西文本”中“新哲学”范式的直接引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中,这就出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将马克思放置在表层看来“离我们很近”的现代哲学范式下来解读。通过现代西方哲学以及由早期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开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话语逻辑为“中介式方法”,极力阐扬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其早期作品中的思想。这样一来,他们在“西语”模式的文本解读中产生了一条“玄妙的自我深化”的“重新理解马克思”的解读模式。这是一条与恩格斯对马克思哲学的解释,后经第二国际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梅林、普列汉诺夫等以及第三国际的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明显存在着异质性的“话语体系”。而面对这一“文本危机”,这些学者必然采用了这样的划分方式:“普列汉诺夫坚信,马克思是通过唯物主义立场的确立而扬弃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这一基本思路后来在列宁和斯大林那里得到了明确表述。”。这一条解释路线被称为“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的解释路线”。由于这一解释路线的始作蛹者是恩格斯,因而在这个意义上批评恩格斯与马克思存在“差异”。①上个世纪20、30年代后,随着马克思手稿、遗著和笔记的发表,于是前一种解释路线“面临挑战”,出现了“蕴含在马克思手稿中的潜在的解释路线”。正是这些手稿的发表为这一潜在的解释路线的出场准备了条件。②“我们认为,马哲史上存在着两条不同的解释路线”,“第一条是以恩格斯和列宁为代表,至今仍然拥有广泛的影响”,“这条解释路线在基本立场上是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回归”。“第二条解释路线是马克思本人的解释路线”,这“不会像第一条解释路线那样,得到一个抽象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或物质世界)而是人类社会和现实的人”。“按照马克思

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范式(1)

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范式(1) 所谓研究范式是在一定研究方法论基础上形成的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体系。我们主要介绍四种典型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社会批判研究范式、复杂系统研究范式。这四种研究范式各具优势和弊端。目前,整个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和辩证化的趋势。 作为一个专门术语,“范式”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史家库恩(Thomas kuhn,1922-1996)《必要的张力(The Essential Tension)》(1958年)一文中首先引用的,后经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的出版而广为流传并逐渐应用于各门学科的研究中。什么是范式?范式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应明确的一个概念。 “‘范式’一词的原文是Paradigm,原意是‘词尾变化’。在语法书中,词的变化是有规则的,库恩借用语法上的Paradigm这个词来说明范式具有‘范例’、‘模型’、‘模式’等意义。’范式尽管是库恩首创,但他并没有对范式下过定义,但从他的使用上看,这一概念与科学家集团或“科学共同体”这个概念密切相关。“范式就是指科学共同体用基本一致的思考方式来研究同一领域的特定问题,是常规科学研究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简言之,范式代

表了一种近乎固定的问题和解题方法。范式不是理论,但它对理论的形式起着很大的作用。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2)共有的信念;(3)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 在库恩看来,科学发展就是从一种科学研究传统过渡到另一种科学研究传统,常规科学的研究活动是由范式来指导的,科学革命其实就是范式的“格式塔转换”。虽然库恩有关“范式”的这个概念最初指涉的是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对自然科学史进行研究时提出来的,但是近年来西方社会科学界对这个概念的借用十分广泛。 (一)科学主义研究范式 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产生于近代。又可称作唯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作为一般的科学研究范式,它产生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方法。该范式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取得了卓著成就,随之对社会科学产生深刻影响。通过孔德等的努力,科学实证分析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范式。对于教育教学研究来说,则主要通过冯特、桑代克等人在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努力,并取得巨大成就后,而逐渐确立了一种注重实证和分析的研究范式。

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意义及研究方法

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意义及研究方法 摘要:本文从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认知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内容进行了简单阐述,在此基础上列举了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完善、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以及对于其他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本文还对如何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提出了特定时空研究法、辩证研究法等几种研究方法。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基本认知重要意义研究方法 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85年,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85年,这句话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建设的重大意义。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然要求,对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先进性、指导性意义重大。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认知 (一)马克思主义的概念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是区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提。学术界普遍认为,狭义的马克思的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1。本文讲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人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理解和论述,与马克思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作为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2由于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与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相结合,在指导实践、研究实践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即使在它的创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它也始终没有停滞,而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继承者的努力下一直创新、丰富着。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丰富了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历史、社会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建设发展现状,结合市场经济运行情况, 1https://www.360docs.net/doc/a39581635.html,/link?url=X2QkaJGAEqm_j5D2KfVlaDVZhRRjnB7jSbP0neCaQdCYKmmEBrBZwAXK8pEPmZPK 2[1] 陶德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两个问题的理解[J].中国社会科学, 2009(1).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6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6 (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总题数:10,分数:20.00) 1.单项选择题(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多重选择器通常用来研究 (分数:2.00) A.注意分配 B.情绪特性 C.思维特征√ D.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解析:解析:多重选择器(或耶克斯选择器)是通过对被试简单和复杂的空间位置的概念形成过程的观察来研究思维的仪器。因此本题选C。 3.关于听觉掩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单耳掩蔽作用比双耳要显著 B.无论何种掩蔽,只要掩蔽声强度增加,就会产生掩蔽量的相应增加√ C.同时掩蔽的最大掩蔽量出现在掩蔽声频率附近 D.掩蔽声和被掩蔽声相距时间很短时,后掩蔽作用大于前掩蔽作用 解析:解析:对于前掩蔽或后掩蔽来说,掩蔽声强度增加,并不产生掩蔽量的相应增加;而同时掩蔽的掩蔽声强度增加会产生掩蔽量的相应增加。故本题选B。 4.光谱感受性曲线表明人们 (分数:2.00) A.与明视觉相比,在暗视觉条件下对波长较长的光更敏感 B.与暗视觉相比,在明视觉条件下白光更敏感 C.与明视觉相比,在暗视觉条件下的感受阈限更低 D.与暗视觉相比,在明视觉条件下对红色的光更敏感√ 解析:解析:暗视觉比明视觉对光谱的蓝端更敏感;而明视觉比暗视觉对光谱的红端更敏感。故本题选择D。 5.在测量图形识别阈限实验中,不属于减弱视觉刺激的方法是 (分数:2.00) A.使用光谱波长较短的颜色√ B.减低照明强度 C.缩短刺激呈现的时间 D.使用边缘视觉 解析:解析:图形识别阈限实验中,减弱视觉刺激强度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四种:使用边缘视觉;降低照明强度;缩短刺激呈现的时间;移去刺激使用的图形而以图形的记忆痕迹为基础。所以,本题选择A。 6.Posner在1980年使用的空间提示任务(spatial cueing task)是用来研究 (分数:2.00)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选择 C.注意的定向功能√ D.执行控制功能 解析:解析:Posner在1980年使用的空间提示任务(spatial cueing task)是研究注意的定向功能的最著名的任务。故本题选C。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实验心理学经典范式整理 潜变量分析(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潜变量分析。传统研究方法认为一个执行测验的成绩就能够代表一种执行功能,而潜变量分析采用多个执行测验对同一执行功能进行测量,并从中提取它们的共性,形成该执行功能的潜变量。对测量同一执行功能的多个任务应涉及不同的实验刺激和实验程序,以避免在潜变量提取后的执行结构中仍含有非执行的成分。潜变量提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诸如纯度,结构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各执行功能间,以及执行功能与其他一些认知结构间的关系。Miyake等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三项执行功能(对优势反应的抑制,注意转换和记忆刷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但也清晰地表现出相互可分离性;并且,这三种执行功能在一系列复杂执行任务(包括神经心理学测验)中的贡献是不一样的。然而,由于潜变量提取需要进行多项测验,结构方程建模还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使得这种研究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n-back范式 n-back范式要求被试者将刚刚出现过的刺激与前面第n个刺激相比较,通过控制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操纵负荷。当n=1时,要求被试者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相邻的前一个刺激;当n=2时,则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的刺激;当n=3时,要求比较的是当前刺激和它前面隔两个位置上的刺激,依此类推获得不同程度的任务难度。任务类型包括字母匹配任务,位置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三类。在位置匹配任务中,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呈现的位置是否相同,而不管两者是否为同一个字母或图形;在字母或图形匹配任务中,则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是否为同一字母或图形,而不管他们的呈现位置如何。该范式的优点在于将任务设计成在工作记忆上施加一连续的,参数可变的负荷,而其他任务需要保持恒定。P.O.Harvey等(2004)用n-back范式评估年轻抑郁症住院病人的刷新加工,抑郁病人在n-back任务中显示了较差的操作。 他们的结果说明:排除包括2-back和3-back条件的复杂信息管理,1-back条件是一个更纯的刷新加工测量方法。n-back任务也被广泛用于工作记忆的神经成像研究中。神经成像研究应用n-back任务有如下几个理由(Braveretal,1997;Cohenetal,1997;Jonidesetal,1997):首先,比较神经成像研究早期应用的任务,n-back任务是一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与金融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姓名:郭一凡学号:220160930181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在人类丰富的知识成果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若仔细研究当代政治、经济甚至文化生活,发现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这些不同的领域都有所应用,有所渗透,有所体现。在金融学方面,可以发现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均受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影响,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进行研究。马克思社会主义科学方法论之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他是人类智慧的高度结晶,是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对任何具体社会科学的研究都具有整体上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方法论;金融学 经济学就是一个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框架,而金融学是经济学科下的一个具体学科,二者关系紧密。正应为如此金融学研究方法是一个被广泛讨论和研究的领域。在已有的研究中,金融学方法主要表现为两个层次的方法:其一,金融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对于经济学作为一个学科的规范思维方法的讨论和研究,我们将之称为“方法之方法”,从“范式”的角度看,在一定的程度上,这一层次的方法是超越某一特定范式的;其二是金融理论中作为基本研究工具的方法,我们将之称为“工具性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在人类丰富的知识,成果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若仔细研究当代政治、经济甚至文化生活,发现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这些不同的领域都有所应用,有所渗透,有所体现。在金融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我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时间作用。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既不同于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也不同于作为一般哲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在积极扬弃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_反思与前瞻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范式:反思与前瞻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向多样的转变过程。梳理、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变迁历史、现实样态、存在问题,展望其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对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性意义。2007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七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主题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反思与前瞻”。根据会议发言,我们约请相关专家撰写了本组文章。其中,苏州科技大学任平教授提出:“出场学”研究视域即探索马克思主义出场问题的哲学范式。该研究范式强调在历史语境、出场路径与出场形态三者关联中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逻辑,包括历史与哲学两个地平线、四大模块的理解范式。从历史到当代的地平线转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地平线从“当年”到“当代”的发展,从而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总体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郭湛教授认为:3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范式转换意义的发展,可从理论与实践、存在与规律、主体与活动、生产与发展、文明与交往五方面来讨论。在这些范式转换中,主体与活动方面更具核心意义,其中的主体与活动的性质问题尤为重要。从主体性到公共性,是主体与活动性质演变的大趋势,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换的根本走向。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张亮副教授通过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传统范式的生成历史及研究者对各种新范式的建构尝试的反思,指出:传统范式是中国学者在独特的中国语境中,融合优秀的传统治学方式后自主再创造的结晶;而新范式的建构尝试则推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繁荣。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多元并存格局,仅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最终将被真正的历史科学所超越。 Ξ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研究”阶段性成果。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出场学视域 Ξ任 平 一、出场学:探索马克思主义出场问题的哲学范式哲学范式总是时代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探索马克思主义出场问题、进而提出出场学范式首先基于一个时代性挑战。“这是一个脱节的时代!”———1993年,《哈姆莱特》的这一句戏词,被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用来指认一个并非完全没有戏剧性效果的“历史事实”:在旧工业化与资本全球化时代出场的马克思主义,遭遇新全球化时代,导致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苏东剧变和冷战结束,美国新全球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和反恐怖战争,生态主义和绿色政治,知识经济和消费社会,反思现代性与后现代思潮的冲击,族性政治与文明冲突等等,? 4?

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趋势评述

袁银传:近年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趋势述评 一、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趋势 自200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综合性研究。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三分法和分门别类的孤立研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也不利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理解。倡导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综合性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普遍共识。 第二,突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研究和文本比较研究。近几年来,学界日益打破"以苏解马"、"以西解马"等传统模式,反对"以儒解马",强调以"以马解马",即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为根据,对他们的思想进行解读,更加重视回归原文本。 第三,突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呈现两大发展趋势:一个是进一步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或专题化研究,特别是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专题研究;二是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研究。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趋势将进一步从十七大政治报告精神的政策解读向学理层面研究的深化。 第四,注重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交流与对话。全球问题的日益凸现、美国次贷危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以及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新变化迫切要求各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加强交流与对话,而国内学术研究环境的日益民主化与开放化,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公开化、深入化,并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为我们与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交流与对话起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五,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特别是注重本学科如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全面而坚实的学科支撑。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重合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完全一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完全等同于、或者完全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二是"主从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一个方面,甚至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六个二级学科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局部任务。三是"渗透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建设及各二级学科建设,应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体建设及各门课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体建设及各门课程建设,应该渗透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及各二级学科具体建设和发展中,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任务。大多数学者认为,"渗透论"较为正确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科支撑的基本内容。 二、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趋势 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正在形成新的热潮,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英国的佩里?安德森、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伊格尔顿、吉登斯、拉克劳、墨菲,法国的德里达、列菲伏尔、波德里亚、高兹,德国的哈贝马斯,美国的罗蒂、柯亨、普特南、诺曼?莱文等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和注意。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一般与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社群主义、生态主义、消费主义以及正在兴起的"美国次贷危机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的研究结合在一起。 就研究领域而言,国外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近年来积极开展对新自由主义、新帝国现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附: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引言:要概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就必须搞清楚社会科学的含义、范围及其界定等;就必须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性质,内容及其意义等;就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应用于历史的具体的中国实际;就必须客观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评价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理论。本论文将针对以上四个方面分别论述。 一、关于社会科学的认识 科学是人类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具有客观性、系统性、普遍性、实证性、开放性等特点。英美强调三分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强调两分法: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在中国社会科学的范畴指广义的人文科学。 (一)社会科学的性质及界定 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社会科学大体上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在20世纪晚期,行为科学这一

术语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人们称之为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那些喜欢采用这个术语的人之所以这样做,部分是因为可以把上述这些学科与一些也属于探讨人类行为的学科像体质人类学和语言学等更为密切地联系起来。[1] (二)社会科学的特点 社会科学的特点,我采用的是百科收录的观点,其他不同之处略有补正。 1、复杂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物(或社会历史现象)一般都是非常复杂的,它们受众多自然和社会变量的制约,而这些变量之间往往又是彼此相关的、非线性的关系。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一般都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能力;社会事物的产生往往由偶然的事件或个别人物作为导火索,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模糊性. 2、依赖性。一般社会事物都是建立在众多自然事物的基础之上,或者与众多自然事物相联系,因此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往往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状态。自然科学如果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社会科学就难以在精确性和客观性上取得重大突破。 3、主观性。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受到众多主观因素(特别是感情因素)的制约,而这主要取决于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利益关系(特别是经济利益关系),各种社会科学因而很容易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性。这种由利益关系所引起的“先入为主”的主观因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理解与把握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理解与把 握 经济研究所 ***教授

一、经济学范式的涵义与主要作用 (一)经济学范式的涵义 美国科学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范式”一词。“它指的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 在库恩看来,所谓范式即研究框架,就是人们观察世界和完成科学的方法,也就是一门科学中一般研究人员所共同掌握的信念、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等的综合体。 经济学“范式”具有两个方面内容: 一方面它是指世界观,经济学家们共同的基本信念和价值标准,等等。 另一方面它是指方法论,被一批经济学家所共同接受、使用的一套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

(二)经济学范式的作用 经济学范式的重要作用有三个方面: 一是使经济学理论研究真正纳入科学的轨道,从而使经济学理论研究从“前科学”状态进入“常规科学”阶段; 二是把一大批研究者与实践者团结在一起,按照共同的信念与价值标准,采取共同的概念体系与分析方法,相互交流思想,形成经济学的科学共同体; 三是经济学范式的调整与转换可以实现经济学的“科学革命”,实现经济学研究方法、概念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创新。

二、目前三种主要范式 一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回避社会经济结构而单纯研究资源配置,即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资源配置范式”。 西方主流经济学以抽象的“经济人”理论作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以人的本性来说明社会经济活动的规律和社会经济变革的原因,充分表明其历史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二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抛开生产方式而片面研究生产关系,称之为“苏联范式”的“生产关系范式”。 “苏联范式”的基本特征是抛开一定的生产方式而主观地分析生产关系,根据平等、正义等原则来评判生产关系的优劣,完全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大研究范式

解读教育研究三大范式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潘茂明 内容摘要在教育研究的发展进程中,研究范式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革,同时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它的发展。不可否认,实证主义、批判主义和解释主义这当今教育研究三大范式所着眼于教育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它们各自擅长于解决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三大范式的特点,理顺它们的共性,旨在于使读者能理解并合理使用这三大范式。 关键词实证主义批判主义解释主义 一、前言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的教育研究发展至今,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从融于哲学之中到自成体系的风雨历程,在25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研究范式的发展与革新始终是推动教育研究向前迈进的基础动力,而在教育科学日益分化和融合的今天,对教育研究中最基础的构成——研究范式做一番历史的回顾与未来的展望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教育研究范式的界定 “范式”的形成,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它是由美国科学家库恩提出的,其基本含义即为学科的科学群体所认同,学科的内容和研究要素、过程、方法等须形成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教育研究作为一门具体科学研究,它的研究范式即是指教育科学的研究群体对本群体所从事的教育研究活动的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的共同认识。需明确的是,本文所涉及的教育研究范式是与教育研究活动相关的范式,不包含与具体学科内容有关的方面,仅对教育研究过程、方法意义上的范式进行探讨。 (二)当今三大研究范式 毋庸置疑,自西方教育教育理论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发展,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梳理各个时期的关于教育研究范式的观点有很多,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Popkewitz(1984)的教育研究科学研究范式分类:经验分析科学、符号科学与批判科学,这是直接受Hanbermas(1968)的认识兴趣分类的启发的结果。当代一些学者则主张从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实用主义、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研究教育研究范式。Cohan等人建立在人们的“知识的质疑,认识,获得途径,传播方式的研究”这一认识层面上的,等分化出:实证的,规范的,解释的,自然的及批判的这三个进行科学研究的范式。但若从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观点及影响范围来看,笔者认为教育研究范式形成至今主要有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批判主义三个占主导地位的研究范式。 二、教育研究三大范式的特点 (一)实证主义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圣西门的学生兼秘书孔德。孔德不仅建立了实证哲学体系,而且致力于将实证的科学精神贯彻到一切知识领域之中。他主张把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诸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认为只有将实证精神贯彻到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才能为社会改造和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证主义的推动下,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也开始引入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把自己的理论看成是统摄一切科学的“科学哲学”,主张用实证方法取代抽象思辨,认为可观察的事实是唯一不证自明的知识。这种以追求自然科学化为特征,以应用为目的的研究范式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一大批学者投身于教育实验、教育测量,使得传统的哲学——思辩的理论教育学改变为科学的教育学。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在本体论上,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题》教学大纲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题》教学大纲 (Aboard Marxism Monographic Study) 一、编写说明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必修的学位课程,共2个学分,总课时数为32个课时。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讨论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帮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拓展学生的学术视域,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自身的理论研究水平和批判意识。 本课程主要采取课堂讲授、师生共同讨论、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 1.认真听课,遵守课堂纪律; 2.认真研读指定的参考文献及阅读书目,并进行独立思考; 3.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国外马克思主义各种思潮的是非得失,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思维能力。 (二)大纲的教学体系 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界说 2. 简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 3. 简析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4. 简析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 二、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界说 1.什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 2.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3.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 4.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 5.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6.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第二章简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 一、卢卡奇 1.生平介绍 2.《历史与阶级意识》的主要思想 3.对卢卡奇及其主要思想的评价 二、柯尔施 1.生平介绍 2.《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主要思想 3.对柯尔施及其思想的评价 三、葛兰西 1.生平介绍 2.《狱中札记》的主要思想介绍 3.对葛兰西及其思想的评价 第三章简析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一、霍克海默 1.生平介绍 2.主要思想介绍 3.对霍克海默及其思想的评价 二、阿多诺 1.生平介绍 2.主要思想介绍 3.对阿多诺及其思想的评价 三、哈贝马斯 1.生平介绍 2.主要思想介绍 3.对哈贝马斯及其思想的评价 第四章简析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一、马尔库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