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拉舞曲》教案1

《霍拉舞曲》教案1
《霍拉舞曲》教案1

《霍拉舞曲》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聆听中能够感受到音乐所表现的欢乐气氛和舞蹈性特点,并初步了解霍拉舞的简单知识。

2、在音乐图形谱的帮助下能够掌握本首乐曲中三个主题的节奏特点以及它们的变化与再现,并能随各个主题的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反应。

3、在音乐活动中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并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舞曲的炽烈与欢乐情绪。

教学难点:

在设计的音乐活动中充分体验乐曲三个主题的不同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律动表演

随着《恰利利恰利》歌曲音乐的律动,师生进入教室。

二、导入乐曲。整体感受

(放舞曲,学生聆听。)

设问: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心情?

(学生发表看法,教师适当做总结。)

三、音画相融,融会贯通

1、教师点击图谱,学生聆听观看。

2、聆听乐曲第一主题,随教师点第一段图谱,并记住图中走过的路线。

3、复听第一主题后,请学生用自制沙锤摇奏出音乐中的长音,并用短音XX节奏为音乐打出节拍,由教师指挥。再听一遍,全体独立完成。

4、听第二段音乐(b+c主题),用肢体动作来表示节拍,长音处摇晃双手或轻轻跺脚,短音处拍手、腿、肩等。教师点第二段图谱。

5、复听第二段音乐。

6、聆听第三段音乐(b+c主题变化与重复)。这段音乐长音最多,请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长音。教师点第三段图谱。

7、复听时,教师不点图谱,学生独立完成长音与节拍的表现。

8、听第四段音乐(即第一主题再现),请学生点动图谱,并引导学生说出和第几主题音

乐旋律相似。

9、再听结尾句。

教师:音乐是突然结束的,还是一点一点渐弱、渐慢结束的呢?

学生:突然结束。

10、为结尾进行定格造型的表演。

教师:你能为这突然结束、戛然而止的结尾音,摆一个突然定格的造型吗?

11、播放结尾句,进行表演。教师鼓励学生的大胆想象与精彩表演。

四、全曲表现,提升情感

1、教师根据图谱将五种乐器加入到长音和节拍的节奏表现中,乐器逐段增加,表现出音乐高潮的不断推进。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表演。

2、揭示课题。教师告诉学生,本课欣赏的乐曲叫《霍拉舞曲》(课件出示)。

3、介绍“霍拉舞”。

教师:“霍拉舞”是罗马尼亚的民间舞蹈,跳时可达数百人,也是当地在举行热闹欢腾的乡村舞会时跳的一种节日的大型舞蹈。跳时人们搭着肩围成一个大圆圈,一起向左、向右,使圆圈逐渐旋转,充满了炽烈欢腾的乡村欢乐气氛。

4、观看《霍拉舞》视频。

5、师生共跳霍拉舞,以提升情感。

6、教师带领学生边舞边离开教室。

五、课堂小结。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一册全册教案

小学音乐第一册 课题:第一课〈〈好朋友》 教学内容: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2、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3、认识几种音乐学习标志 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的音乐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与大家一起表演歌曲,尽快缩短师生、学生间的距离,并尝试用动作、语言表达欢快情绪。 3、尽快认识书中的学习标志,并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1、与大家一起可歌唱,用动作、语言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教具准备:录音机、学习标志卡片、头饰(玩具兵)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进教室——《玩具兵进行曲》 要求:1、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走或跳。 2、动作与音乐要合拍(有节奏)。 3、如场地有限可改在教室内进行。 二、坐位安排、呈半圆形坐好(教室大可坐成两个大圆圈)一目的是给学生一宽松的学习氛围。 三、师生作自我介绍相互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做准备。 1、老师做自我介绍。 2、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一一用听唱法学习。 (1)、老师亲切的范唱歌曲,让学生完整的感受歌曲的情绪。 (2)、随歌曲的录音律动,用动作表现出欢快的情绪。 (3)、学唱歌曲:老师讲解曲中人名节奏的读法一板书。

(4)、师生练习演唱。 (5)、分小组对唱(一问一答)。 (6)、为了激发积极性,一定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名字(可同时说)o 四、利用休息的时间认识学习标志一一出示卡片 (师)只要我们牢牢记住它的名字,我们就能看懂书中要我们做什么啦! 1、教学生认识卡片的名字一一贴在黑板上。 (师)刚才我们一起学唱了《你的名字叫什么》,请大家找出相应的学习标志?” 2、-------------------------------- 老师拿起:下面我们一起来” (生)听音乐(导入下一个环节) 五、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师)大家还记得我们进教室时听的那首乐曲吗?请你再听一次,听后用语言描述出来乐曲的情绪,并给这段音乐取个名字。” 1、听乐曲,感受情绪,取名字。 2、随音乐用动作表示出乐曲的情绪。 3、提示下次听时,请注意乐曲中出现的大喇叭与小喇叭的声音(可讨论一下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4、复听乐曲,每组发一个玩具兵的头饰(激发兴趣)。随音乐进行律动(必要时教师可拍手提示节奏与速度)。 六、课堂小结: 1、小结教学内容及学习的情况。 2、布置作业:回家准备下节课的才艺展示(唱、跳、演、讲、诵……) 课题:《好朋友》 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2、才艺展示

《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

《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对民族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民族音乐的相关风土人情与文化背景。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创编与表现活动,从中体验瑶族边寨的欢乐场境。 3、在欣赏中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产生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电脑机房,课件、学生自备自己能演奏的乐器、打击乐器 教学重点: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曲调特点。 教学难点:能为全曲分段,分辨各乐段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学: 瑶族风情 课件展示:瑶寨风景、瑶族服饰、瑶族婚俗、瑶族长鼓舞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瑶族的风土人情,瑶族是一个古老的山地民族,他们以大山为依靠,赶山、吃饭、逐山而行,世代流动繁衍,是我国少数民族中迁徙最频繁的一个民族。瑶族主要居住在广西、湖南、广东、云南等130个县。瑶族有30多种称谓,主要以头饰区别划分支系。订婚仪式上,瑶族妇女往男方来宾脸上抹泥巴,以图吉利,他们常常跳长鼓舞进行自娱自乐。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瑶族舞曲》,共同感受和体验瑶族边寨的欢乐生活吧! 二、新课教学 1、演唱主题音乐。 学生跟音乐演唱 2、欣赏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 思考题:1)全曲分为几部分? 2)注意听刚才演唱的主题旋律依次在哪一部分出现?

3)听完全曲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师小结:《瑶族舞曲》是彭修文根据刘铁山、茅沅同名管弦乐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它展现了瑶族人民欢度节日的动人场面。全曲分为三部分,属于带引子的复三部曲式。 课件展示: 复三部曲式结构图: A B A 引子 ||:a :|| ||:b :|| c d c a b 尾声 第一部分:引子、主题音乐一、主题音乐二 第二部分:主题音乐三、主题音乐四 第三部分:主题音乐一、主题音乐二 三、实践与创作 1、给学生提供大鼓、碰铃、木鱼、响板、镲等打击乐器,学生为《瑶族舞曲》的主题旋律即兴配打击乐器伴奏,分成四大组,每一组配一段。在配打击乐器伴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部分所要表达的音乐情绪。 2、会演奏乐器的同学根据自己所演奏的乐器音色,商量好选一段主题音乐进行练习,教师也参与到学生当中进行演奏。教师可以选引子部分和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用琵琶演奏。(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各班的不同情况进行指导)第一组:引子第二组:第一部分第一主题第三组:第一部分第二主题 第四组:第二部分主题 再现部分在老师的指导下配打击乐器伴奏。 3、合奏《瑶族舞曲》的主题旋律 师:同学们,长鼓舞是瑶族常跳的一种自娱性的舞蹈,今天我们也随着《 瑶族族舞曲》一起走进欢乐的瑶家山寨,去共同分享他们的快乐吧! (按复三部曲式结构演奏《瑶族舞曲》,在演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旋律的速度和力度,不会演奏乐器或没有拿到打击乐器的同学,可以用手拉成一个圈或者是即兴创编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音乐教案《一分钱 》

中班音乐活动设计——《一分钱》 设计意图: 活动目标: 1、学会唱歌曲《一分钱》,并大胆的表演。 2、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会唱歌曲,并唱准歌词。 难点: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1、音乐《一分钱》 2、图片(捡钱交到警察叔叔手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生问好:小朋友们大家好(老师好),在上课之前我们先 玩一个小律动《咕噜咕噜》。 2、出示“捡钱交到警察叔叔”的图片 (1)师: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小朋友们看看这张图片上 都有什么(小女孩、警察叔叔、大树等) (2)师:那这个小女孩和警察叔叔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啊(描述图片,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二、新歌教学 1、听音乐,了解歌曲。

师:看完图片,小朋友们想到了哪首歌曲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听音乐,看看是不是小朋友所想的那样。 2、听完音乐,了解歌曲内容。 师:听完了音乐,谁能告诉老师,歌曲里讲了一个什么事情呢 3、朗读歌词,并能记住它。 4、老师放音乐,幼儿边打着拍子边感受音乐。 5、老师放音乐,幼儿边打着拍子边小声的跟着音乐唱。 6、老师再一次放音乐,幼儿边打着拍子边大声的唱出来。(两 遍) 7、游戏:歌词接龙(老师唱上一句,幼儿唱下一句。) 8、幼儿自己完整的唱出整首歌。 三、表演歌曲 1、提问:歌曲里唱了哪几个人物(捡钱的小孩、警察叔叔) 2、请小朋友自己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并把动作表演出来。 3、老师也创编了一套动作,请跟我做一做。(请一个小朋友 扮演捡钱的人,提示我们捡到东西不揣进自己兜里,归还 失主或交到警察叔叔那里的人是拾金不昧的人。) 4、分角色扮演(让每一位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 四、教师小结 教育幼儿从小要发扬拾金不昧的精神,做个好孩子。

以颜色为主题的教学设计Color(颜色)

以颜色为主题的教学设计Color(颜色) Color(颜色) 执教者:廖丽君 Teaching aims: Help Ss learn the colors. Help them describe some things Teaching key points: The colors are the key points of this class. Teaching difficult: It is hard to make sure Ss can pronounce the words correctly. Teaching aids: picture, a bottle of water ,a bag, colorful letters, a bottle of etc Teaching procedures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课前问候 T says “hello” to Ss Step 2 : Lead in导入新课 Before our new class ,I want to show you a magic.look it is a bottle of water and it is have no color .now it is put into a pink bag and shake it教师把一瓶水放进一个粉红色的袋子里.经过摇晃后,水变成了粉红色。Today’s topic is color 颜色. Step 3: Presentation新授

T shows some pictures and Ss tell her what are these and the color of them. 教师出示不同的图片学生用中文说出这些东西的颜色 The first one : rabbit white(白色) The second one : bird black(黑色) The third one :apple red(红色) The fourth one:bananayellow(黄色) The fifth one:leaf green(绿色) The sixth one:sky blue(蓝色) The seventh one :flowerpink(粉红色) The last one : grapespurple(紫色) Step3: Practice 操练 Ⅰ: Magic fingers魔法手指游戏: how many fingers ,how many times. Ⅱ: Golden eyes 火眼金睛. T shows the pictures quickly and Ss speak out the color quickly. Step 4: Stick the colorful letters on the blackboard . There is a white “T” , a black “h” ,a red “a ”, a yellow “n” , a green “k” , a blue “y” , a pink “o” and a purple “u”. All of the letters get together is “Thank you”.把不同颜色的字母粘贴在黑板上,组成

《瑶族舞曲》教案01.docx

《瑶族舞曲》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听辨出乐曲《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咅乐情绪的不同。 2.能熟记《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伴奏。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用课堂乐器演奏《瑶族舞曲》主题,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重、难点 1.能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 2.能熟记《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 教材分析 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这是一首儿乎家喻户晓的管弦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的歌舞场面。全曲为复三部曲式,在简短的引子后,进入首部(第一部分),第一主题优美抒情,來自瑶族民歌《瑶族长鼓舞歌》(课本中A段旋律),描绘了姑娘们婀娜多姿的舞态,第二主题是由第一主题派生出来的,速度加快,节奏变密(课本中B段旋律),音乐情绪起了变化,更加热烈欢快,甚至有些粗犷,表现了小伙子们奔放的舞姿。中部(即第二部分)出现了三拍子的优美旋律,表现了青年们真挚的爱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1 =G ; 3「3 - 1 1 -1 3 -33 1 -6 ? 1 1 3 6 3 6 2. 1 2J?--(? 2 1 6 * ------ T 2. 3 211_6 口 ■ 23 3 5 6■f 1T5 5 *3[2 1 6 ■亠6 ? 3. 236 ? 3. 23 2.3 2 1 6 —■2?8 2 16 5 6 ? ? — 再现部(即笫三部分)再现第一、二主题,人们又纷纷加入群舞的行列,欢跳、旋转、歌唱, 气氛越来越热烈,感情越来越奔放,乐曲在强烈的全奏中推向高潮后结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欢快的羌族民歌《吹起羌笛跳锅庄》,今天我们--起来欣赏一首由瑶族民歌《瑶族长鼓舞歌》改编而成的管弦斥曲《瑶族舞曲》,感受一下瑶族的音斥风格。

《设计色彩》教案

课时授课计划(教案) 2017 ~2018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系部艺术学院 课程名称设计色彩 教学课时64课时 专业班级17级艺术设计本、专科 授课教师 职称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2017年9月11日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课时授课计划(教案)授课班次与时间: 课题名称: 第一章设计色彩的理论知识 第一节设计色彩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设计色彩的形式规律 第三节设计色彩的表现技法 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设计: 【本章节教学重点】设计色彩的形式规律、表现风格、表现方法 【本章节教学难点】设计色彩的表现方法以及运用 【教学方法设计】结合图片讲解及多媒体教学形式 附件及说明: 一、教具、幻灯、电化教学手段的说明 二、新课内容小结 三、作业布置 四、后记

五、课时授课计划(教案)以一次课(2学时)为单元编写,每一单元有一首页 六、教学内容,小结,作业布置,后记等书写在竖直线左边,其它内容书写右边 七、青年教师需提供板书设计(最后) 备课日期:年月日第页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课时授课计划(教案)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章设计色彩的理论知识 第一节设计色彩的基础知识 一、设计色彩的定义 所谓设计色彩就是按照美学的形式法则及作者主观的认识和感受,对 描绘对象运用装饰手法进行制作的表现形式的一种色彩技法。与以往绘画 色彩不同的是它更具备装饰性和平面性,对于静物质感的表现要求没有绘 画类色彩那么高甚至是不要求,但对于装饰性因素以及构成式的色彩分割 感则有一定的要求与设计理念。 二、设计色彩的特征 (一)设计色彩的造型特征 1.单纯化 装饰造型是一个概括提炼的过程,抓住“简而变”,通过造型构思, 用简洁朴素的艺术语言,来达到单纯的艺术效果。 2.平面化 装饰造型的重要基础,将客观存在的立体物象转化为平面形象为特征。 其中又分为客观平面化,即形象平面化,构图仍存在空间状态,较为 写实的平面化;以及主观平面化,即形象平铺,平视观察。 3.意象化 指对形体进行主观想象性设计和绘制。 4.夸张化 是指在装饰性绘画中,夸张就是变形变色,出于抒发情感,营造有意 味形式,为突出主题和生活本质,追求感染力为目的。 (二)设计色彩的色彩特征 1.色彩形象固有色 它是一种最具普遍意义的色彩形象,用与设计色彩表现就带有本质色 彩的特征。 2.色彩布局均衡性 所谓均衡不是面积上的平均,而是主要指分量的对称。色彩均衡重在 相互呼应,比如某中色出现在一方,要在彼方有同性色或近似色的“再现” ,才能相映成趣。 3.色彩表现高纯度 意思是指颜色的鲜艳要符合一般的审美要求,所以装饰性色彩追求高 纯度色彩搭配。 4.色彩观察移动性 备课日期:年月日第页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课时授课计划(教案)是指集中于一点来观察,这对远近,左右,上下空间反映比较清楚。

一年级音乐教案

一年级 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教案 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不同音乐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 2、本单元通过歌表演、音乐活动、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活动,理解并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感受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并能正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感受声音的长短与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强“f”弱“p”,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 难点: 体会每首歌曲各自不同的音乐情绪,《小动物的歌》是欢快的,《小

毛驴爬山坡》是俏皮的,而《咏鹅》是悠闲自在的。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不同歌声表现不同音乐的情绪。 教具准备 1、钢琴、录音机及磁带、打击乐器(大鼓、铃鼓、响板、双向筒)。 2、卡片:强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歌曲《小动物的歌》。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进一步理解声音的长短,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 和P,并能正确运用到音乐中。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贴上各种动物的图片。 2、教师课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两组插图,并模仿他们的声音。 3、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能表示声音的强弱。 4、学生任意选择一种动物,模仿它的叫声。模仿逼真的,将图片

取下站在空的头饰上,并带在这位同学的头上。 5、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 ⑴教师引导学生对老虎和小猫叫声进行对比:老虎的叫声低沉、声音长。 小猫的叫声柔和、声音也长。谁的叫声大谁的叫声小(老虎的叫声大,小猫的叫声小) ⑵在音乐中声音大用“f”表示强,声音小用“p”表示弱。 6、将同学们头饰上的小动物按叫声的大小分类。 7、学习歌曲《小动物唱歌》。 ⑴学生听教师范唱或录音。 ⑵根来时按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注意弱起小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强调4/4拍的第一拍“小动物”中的“小”字。) ⑶教师分局教唱。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模仿所唱的动物的典型动作。 ⑷创编歌词:请你将猫和狗的叫声换成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并大声领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初中音乐教案)瑶族舞曲教案

瑶族舞曲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我国“瑶族”风土人情,初步感受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风格特点。 技能: 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力度、速度、情绪等)听赏音乐,进一步培养其音乐感受、欣赏能力。 通过课前、课堂实践活动,培养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 思想: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趣,增强和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课型: 本课是一节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课时: 一课时。 难点: 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情绪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 重点: 了解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 教法: 音乐视听欣赏与对比分析、讨论探究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欣赏《爱我中华》 问: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有多少个成员,你都知道哪些? 听乐曲片段()问:这么美妙的音乐来自哪个民族?导入新课。 ●二、进入新课 (一) 人文介绍。瑶族风情、文化艺术铺垫(学生结合屏幕简介“盘王节”由来,介绍“长鼓舞”等极具“瑶族”特点的“瑶族文化”),教师补充。 1、瑶寨简介(屏幕出现瑶寨风情并配以文字介绍)。 (盘王节和长鼓舞) 2、《》(作品背景介绍略) (二)初听全曲,了解全貌 1、乐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表达瑶族人民怎样的心情?你是从乐曲的哪些特点中得到这样的感知的? 全曲可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讨论 3、教师总结:全曲描绘了瑶寨人在节日的夜晚,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的热烈场景。结构为:A +B+A’三大部分

(三) 分段欣赏 1、第一部分之第一主题 1) 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思考: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构成音乐的主要音符为?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有什么不同? 2) 播放第一部分第一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教师结合欣赏简单介绍羽调式 2. 第一部分之第二主题 1) 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思考:主题二与主题一比较有何异同点 2)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主题二由主题衍化而来,在速度、力度方面同第一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 播放第一部分第二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3. 第二部分主题 1) 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提问:与第一部分比较,音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令你想到了怎样的情景? 2) 播放第二部分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四)完整地再次复听全曲,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 三总结:

第一课--色彩基础知识教案

r 色彩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周围都被色彩所包围,每个事物都有属于它的色彩 课题:色彩基础知识课型:综合 探索授课方法:说教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A.理解色彩知识的基本术语 B.学习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运用色彩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色彩知识运用与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进行美的创造愿望,增强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色彩调色的方法;色彩在美术创作中重要的意义。教学难点:运用色彩表达事物及情感的能力。 讲授新课: 一、色彩的概念、意义 在《艺术辞典》中对色彩的概念是这样概括的:色彩是光的特性的延伸,色彩是在色光物体,视觉器官三者之间极其复杂的关系下面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从我们美术的角度出发来看,色彩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具有独立的艺术审美性,色彩使万物生机勃勃,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启示作用和暗示力,用以表现画者内心的感受,所以我们要学会运用色彩,因为色彩它是作为形态以外的另一个设计要素,色彩是无可替代的信息传达方式和最富有的吸引力的设计手段之一。 二、色彩的基础知识1、色彩的分类 (1)原色: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是原色? 无法调制出来的三原色:红、黄、蓝、又称为一次色。 (2)间色: 两种原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称为间色,又称为二次色 橙(红+黄)、绿(蓝+黄)、紫(红+蓝)。 (3)复色: 三种原色或两种间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称为复色,又称为第三 次色和再间色,复色纯度低为灰色调。 (4)补色: 补色又称为互补色,余色或强对比色。在色相环中任何直径两端相对之色都成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补色之间混合会产生黑色。 2、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是指颜色本身所具有的面貌,也是区别其他颜色的名称。 如黄、红、绿、橙等. (2) 明度:是指色相的明暗程度,它包括同一颜色的色相差别,也包括不同色 相自身所具有的明暗差异。即人们常说的“深浅差别”或“素描关系”。大家知不知道怎么来区别一个色彩的明暗程度,一个色彩加 入白色越多,明度越高。加入黑色越多明度越低。 (3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饱和程度。它是由颜色中含有其它 颜色的多少所决定的。 一个色彩只要不加入其他色彩,就是高纯度的,只要加入了其他色彩,纯度就会降低。 3、色彩的属性 (1) 暖色系:指的是包括红色、褐色的所有色彩。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课《春天》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二、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三、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四、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建议: 1、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 2、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春天”万事万物的描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在“春天” 主题的理解上聆听乐曲和歌曲。 3、教师可调动现代化教学手段,选用春天的录像,激发学生的兴趣。 4、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使学生有表现地唱好歌。 四、教材分析: 1.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 约纳森(1886~1956),挪威作曲家。曾在德国学习音乐,他写过一些音乐作品,但以这首《杜 鹃圆舞曲》流传最广,也使得约纳森名传于世。这首钢琴曲也常以管弦乐或其他器乐形式演奏。据说在1918~1930年间约纳森曾在斯德哥尔摩“金杜鹃电影院”专为无声影片的放映作钢琴 配音,本曲即为当时影片即兴配音而作。 《杜鹃圆舞曲》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全曲采用三拍子圆舞曲体裁,C 大调,中板。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在简短的弱拍开始的、节奏自由的4小节引子过后,出现下行三度模仿杜鹃鸣叫的音调,第一段以杜鹃鸣叫的下行三度所构成的动机为核心,运用重复、模进、变奏等手法发展而成。它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生机盎 然的景象,婉转的鸟鸣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 第二段以“la”的长颤音开始。主旋律应用了许多颤音,间杂着杜鹃的鸣叫声,好似杜鹃鸟灵 活地在林中飞来飞去,一会儿在这个枝头跳跃,一会儿又在那个枝头高唱,杜鹃鸟的鸣叫声为林中增添了浓浓春意。 第三段,旋律流畅而连贯,极富歌唱性,由于曲中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半音,使得旋律更加新颖。这一段音乐与前两段轻快、活泼的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加之手风琴特有的音色,使得音乐有一种迷人的色彩。在竖笛模仿杜鹃鸟鸣叫以后,第三段抒情的旋律又反复了一次,最后第一段音乐再现,并结束在杜鹃鸟的鸣叫声上,与乐曲的开始形成呼应。《杜鹃圆舞曲》由于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深受人们的喜爱。 2.歌曲《小燕子》 《小燕子》是故事影片《护士日记》中的插曲,自影片播出后,这支歌便飞入了千家万户,成 为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多年传唱不衰。 歌曲为五声宫调式,4/4拍,两个乐段,第二个乐段是第一个乐段的变化重复。歌曲遵循了语 言的音调、节奏写成,音乐语言淳朴简练,口语化;歌曲几次出现了附点音符,都巧妙地结合 了语言的节奏、韵律,还有延音记号,后倚音的使用等,使得词曲结合紧密。歌词以一颗童心 描绘了小女孩与小燕子朋友般的亲密交谈,唱起来朗朗上口,娓娓动听。尤其作者在处理第二段歌词时,不加停顿,将小女孩要把家乡的新变化、新面貌一一告诉小燕子,力邀小燕子来做 客的急切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歌曲以小女孩为主人公,动情地歌唱了祖国的新面貌,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伟大成就。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感觉。

《设计色彩》讲课教案

《设计色彩》

《设计色彩》教学教案 第一章概述 1.设计色彩的定义 從古代的遺蹟中我們可以發現,人類從很早以前就有色彩的運用,即使到了今日,色彩仍與我們息息相關。雖然色彩的運用可以追溯到 20 萬年前,但在歷史上,希臘是最先將色彩問題提出討論的。希臘的四原色論將火 ( 白色 ) 、水 ( 黑色 ) 、空氣 ( 紅色 ) 、土 ( 綠或黃色 ) 認定為色彩基本的四元素,此時對色彩之研究僅限於哲學性。真正對色彩的研究,是直到 1666 年牛頓經由三稜鏡得知了光譜,才邁入色彩科學的新紀元。色彩是經由光線刺激眼睛所產生的視覺現象,沒有光線就沒有色彩。光照射在物體上,物體吸收了某些色光、反射了其餘的色光,透過視覺器官傳到大腦,由大腦感覺色彩 ? 雖然科學家經過長時間的研究,至今尚無法完全了解當我們觀察色彩時,會在大腦中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2、色彩原理 ?光是色彩的本原 ?光与色 ?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色彩感觉离不开光。 ?( 1 )光与可见光谱。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从 0.39 微米到 0.77 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觉受。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波长大于 0.77 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 0.39 称紫外线。 ?( 2 )光的传播。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体色的呈现 我们所见的各种物体,可以区分为发光体和不发光体两大类。前者是能够自身发光,因而它的光色可以不受周围光线的影响;后者是自身不能发光,要靠反射外来光线的照射,它们才能反射出不同的颜色。 发光的物体,例如太阳,日光灯,钨丝灯,蜡烛等,它们自身有发射光波的能力,是发光体。与太阳的光谱相比,其他的发光体的光谱都不平衡,难于像日光那样形成白光,日光灯光偏绿,钨丝灯光偏橙黄色,蜡烛光偏黄红色。

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 音乐课程总目标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课题:《好朋友》课时:1——1 教学目标: 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视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律动。 2 新学期寄语 3 复习上学期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a、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b、复听全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c、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2.聆听《你的名字叫什么》《口哨与小狗》 A 完整地聆听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C 听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分小组编创动作。 D 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歌唱并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表演《拉勾勾》课时:1——2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拉勾勾》,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鼓励学生为歌曲自编动作。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拉勾勾》,并和《你的名字叫什么》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表演《拉勾勾》 a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服装色彩与图案设计教案(完结篇)

服装色彩与图案设计教案

课程概述: 服装色彩与图案设计以色彩学以及图案基础原理为理论基础。色彩的组合与搭配协调、图案组织与运用的学习是掌握服装色彩设计课内容的关键。色彩的组合与协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通过服装色彩设计所表达的内涵,受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文化历史的影响,也为流行思潮所左右。服装作为商品,其色彩与色彩组合还要适合流行因素与费理。因此,服装色彩设计所涉及的范围广,受其影响的因素多,是一门看似容易而实难驾驭的课程。服装色服装材料为载体,服装面料、配件和装饰品材质的物理性能影响服装色彩的表现。因此,服装色彩的组合与协调不同于绘画或图案设计的组合与协调,两者之间在原理上是相通的,在具体应用时则有区别,这也是学习服装色彩设计时需要注意的。

教学目的: 服装色彩与图案设计课的教学宗旨是:通过系统地学习和训练,让学生掌握属于服装的色彩和图案语言并恰当地应用于设计。具体的讲,就是使学生明确“一个观念”,提升“四种能力”。“一个观念”是指服装色彩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以人为本”是服装色彩设计的中心原则。“四种能力”是指对服装色彩的感悟力,服装色彩的表力,服装色彩和图案关系的理解力,对服装色彩和图案设计商品特性的认知力。 教学方法: 1、了解色彩与图案的基本规律,掌握色彩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基本的色彩调式,掌握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 2、在注意色彩与图案形式美的前提下,力求色彩信息的准确传达,使色彩和图案语言具有针对性,从而达到设计的目的。 3、熟悉服装面料,使色彩与面料的表情相得益彰。 4、吸取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等姊妹艺术的营养,借鉴自然色彩、异域色彩集团进行色彩图案情调的训练。 5、了解、关注、运用流行色,以便把握住时尚的信息。 6、从大量的作业中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作业符合课题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方法以老师讲授、课堂辅导、学生做作业为主。配合讲课内容进行多媒体教学。对示范作品组织教学观摩。评讲学生作品。 第一章服装与色彩概论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服装色彩的个性和艺术规律,以及对服装色彩设计的独特性。 教学重点:服装与色彩、材料、与人的肤色、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实际的运用中,怎样达到服装与色彩之间的关系与和谐统一。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内容: 一、服装色彩设计的概念和范围

瑶族舞曲教案

瑶族舞曲教案 教学内容: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西南情韵》中的《瑶族舞曲》,课型为欣赏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瑶族舞曲》各主题音乐,从情感体验入手,分析音乐要素、分析音乐 进行的特点,提高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 (2)通过听、唱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熟记主题,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 (3)在欣赏中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产生 兴趣。 教学重点: (1)乐曲中的第一部分为重点,熟记作品第一部分中的第一主题片断。 (2)感受乐曲中不同情绪的对比。 教学方法: 听唱法、分析讨论与实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问:我们曾学过哪几个民族的歌曲?请同学们举例。 2、展示瑶族的相关图片,让学生猜是哪个民族的。师作总结介绍。 3、通过瑶族的相关视频片断,让学生产生对瑶族的直观印象,初步认识瑶族,师从旁 解说学生所看到的片断。 4、播放瑶族长鼓舞蹈(2段),让学生感受瑶族舞蹈的风情和特点。 二、《瑶族舞曲》(民族管弦乐) (一)、展示全曲谱例。 (二)、分主题让学生欣赏。 1、主题 a ①展示主题a的谱子,并让学生熟记主题a。 问:主题a是什么拍子的?速度如何?音乐情绪如何? ②跟唱主题a。 ③欣赏整个主题a,问:主题a的旋律一共出现了多少次?每次的出现有什么不同?(提示学生从乐器构成和音乐情绪上去感受) 2、主题b。 展示主题b的谱子,让学生听辨。并与主题a作比较。 问:主题b是什么拍子的?速度如何?音乐情绪如何? 3、主题c。 展示主题c的谱子,让学生听辨。并与主题a、b作比较。 问:主题c是什么拍子的?速度如何?音乐情绪如何? 4、主题d。 展示主题d的谱子,让学生听辨。并与主题c作比较。 问:主题d是什么拍子的?速度如何?音乐情绪如何? (三)、欣赏全曲。(视频)让学生边看边听。 请各位同学指出各主题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并说说出现的顺序如何? (四)、展示主题出现的顺序,并让学生为乐曲分段,同时说明为何如此分段,有什么 根据? 引子主题a主题b主题c主题d主题c主题a主题b尾声

设计色彩教案2

2016年10月31日第9周第二次课课题:构成艺术中的设计色彩 授课时数 讲课:4课时实训:8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色彩构成的概念,掌握色彩的对比关系。能力目标: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以及色彩色调调和原理调出协调的画面。 德育目标:通过对色彩语言纯理性的系统练习,让学生建立起理性、清晰的色彩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掌握色彩调性的原理来进行色彩练习。 教学难点:掌握色彩调性控制能力,主色调的确定。 教具:电脑,投影,色彩相关各类图片,优秀作品,色彩范例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指导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生活中有哪些对比现象? 2、寻找生活中的对比色。 清洁工的衣服为什么是橘红色的?——醒目,突出,防止别人撞他。师引导提醒:这种色与周围环境。学生一起说:对比强(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比较的观察)动手术的医生为什么穿绿色的?学生议论纷纷。色彩对比除了前面我们说得给人们影响,强烈的互补色还可以缓

解人的疲劳,因为血是红色的,与绿色的衣服是互补色,这样穿医生可以更好的做手术。 二、新课讲解 1、色彩的均衡:色彩组织构成后,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类似于力的一样的平衡安定感,也叫平衡状态感。 (1)大小、比例的色视觉均衡 (2)轻与重的色视觉均衡感 (3)胀与缩的色视觉均衡现象 (4)不均衡的均衡 (5)节奏与韵律、 2、构成设计色彩的基本点 (1)色相对比 不同颜色并置,在比较中呈现色相的差异,称为色相对比。各色相由于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远近不同,也形成强弱不同的色相对比。 例如,用湖蓝与钴蓝相比较,就会感觉钴蓝带紫味,在对比中,这两种色的特征更明确了。色相对比可以发生在饱和色与非饱和色之间。用美丽的、未经调和的色环纯色对比,可以得到最鲜明的色相对比效果,在古老时代里,人就学会从自然界的植物或矿物中提炼颜料,用于装饰服饰用具,或者用于巫术活动中,这说明人类对鲜明色彩的喜爱。鲜明的颜色对比能够给人们视觉和心理带来满足。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小学音乐第一册教学进度表 教学进度周内容课时时间一第一课好朋友 2 二第二课快乐的一天 2 三第三课祖国您好 2 四第四课可爱的动物 2 五第五课静静的夜 2 六第六课爱劳动 2 七期中复习 2 八期中考核 2 九编创与活动 2 十第七课小精灵 2 十一第八课小小音乐家 2

第九课游戏 2 十二 第十课过新年 2 十三 编创与活动 2 十四 期末复习 2 十五 期末考核 2 十六 音乐课程总目标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课题:《好朋友》课时:1——1 教学目标: 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视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律动。

2 新学期寄语 3 复习上学期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a、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b、复听全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c、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2.聆听《你的名字叫什么》《口哨与小狗》 A 完整地聆听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C 听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分小组编创动作。 D 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歌唱并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表演《拉勾勾》课时:1——2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拉勾勾》,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鼓励学生为歌曲自编动作。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拉勾勾》,并和《你的名字叫什么》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2016秋五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瑶族舞曲》教案苏少版

瑶族舞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管弦乐曲与管弦乐队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感受音乐旋律与意境,认识什么是复三部曲式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能够听辨乐曲中的音乐主题,并能辨认其主奏乐器,感受体验不同部分的不同音乐情绪,调动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修养。 二、教学重点: 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管弦乐队编制的基本音乐常识,能听辨其音乐主题及主奏乐器。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葫芦丝、相关音乐和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视频导入,简介瑶族的民俗民风) 导入课题管弦乐曲《瑶族舞曲》。 (三)简介创作背景: 1951年,作曲家刘铁山到中南少数民族瑶族地区访问采风。便写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合唱曲——《瑶族长鼓舞曲》。同时成为管弦乐《瑶族舞曲》的基础。

1955年前后,作曲家茅沅根据合唱曲《瑶族长鼓舞曲》改编为管弦乐曲《瑶族舞曲》,1956年,正式演出。管弦乐《瑶族舞曲》也成为我国早期器乐作品中的佼佼者。 (四)提问:管弦乐队由哪几个乐器组组成,每个乐器组包括哪些主要乐器? 课件展示。 (五)欣赏并分析乐曲: 1.欣赏全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意境,回答乐曲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的音乐主题各用哪些乐器演奏及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播放音乐,学生欣赏,教师引导。 2.乐曲分析: 分段欣赏、分析乐曲。(师生互动) 引子: 由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用拨奏的方法,模仿瑶族长鼓敲击的舞蹈节奏。把人们引入瑶族山寨那和平幽静的意境之中,使人联想到节日晚会即将开始。 第一部分(A) 第一主题共演奏三遍,用两个不同速度、不同情绪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a+b)组成。第一遍由小提琴主奏,第二遍由木管乐器主奏,第三编由弦乐器主奏,表现少女翩翩起舞的形象,姑娘们都纷纷加入舞列。 第二主题演奏两遍,由第一主题变化而来。用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构成(a+b+a),第一遍由大管主奏,第二遍由木管组、圆号、小号主奏,旋律粗犷而热烈,好像一群小伙子闯进姑娘们的歌舞人群。人们在舞蹈时热闹、活泼、欢快的形象。 第二部分(B)

初一美术课--色彩的魅力教案

《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择色彩表现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本质特征。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色彩的感情使学生产生的不同情感反应,并运用色彩进行自主表现。按课标的有关要求,教材侧重让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努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在美术活动中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提高色彩表现力,在造型和色彩表现方面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能够通过色彩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讲授,让学生了解掌握色彩的基本常识,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色调给人的感觉。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发挥个性的表现,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重难点 了解色彩基础知识,体验大自然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 四、教学准备

色彩丰富的图片、色相环教具、多媒体课件、水粉画工具(颜料、画笔、调色盘或盒、水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放映一组色彩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师:观看这些图片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 师:在缤纷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 师总结: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里,大千世界丰富的颜色不仅可以愉悦我们的视觉,更能触动我们的心灵。本课我将带领同学们进入色彩的世界,学习色彩的常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感受色彩的魅力。 引出今天的课题——色彩的魅力(板书) 色彩是我们进行绘画训练时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绘画语言,是美术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色彩的基本常识。 二、新课 (一)色彩的基础知识 1、三原色:红黄蓝(理论上绘画中用其他颜色无法混合出的颜色,但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能混合出其他颜色。) 2、三间色:绿橙紫(由两种原色相混而成。) 3、极色:黑白 (二)色彩三要素 1、色相:指不同色的“相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