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局势的历史进程

朝鲜半岛局势的历史进程
朝鲜半岛局势的历史进程

朝鲜半岛局势

背景资料

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或称韩半岛,位于东北亚,三面环海。朝鲜半岛现有两个国家,分别是北半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部的大韩民国。他们的政治现状于1953年才被确定。之前两国曾经为了半岛的统一而爆发波及韩朝两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朝鲜战争。在此之前,朝鲜半岛曾经被日本直接殖民统治达35年(实际间接控制超过50年)。过去,朝鲜半岛一直都是朝鲜民族祖先的居住地,并建立过多个国家。此外,周边民族亦不断迁入朝鲜半岛,并渐渐溶入朝鲜民族中。

地位——朝鲜半岛对于任何一个想控制东亚的国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也就注定了朝鲜半岛将在东亚乃至全世界的历史舞台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中国与朝鲜半岛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自远古以来,居住在大陆和半岛的先民就有许多来往和联系。古代中国与古代朝鲜族人(又称韩人)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交往已有3,000多年,可以说比中日交流的历史还要悠久,而且中国与朝鲜半岛的交流还常常充当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古代先进的中国文化往往通过朝鲜半岛再传到日本。

在甲午战争清国战败后,在《马关条约》中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承认朝鲜独立,1897年,朝鲜王宣布建制称帝,建立“大韩帝国”,“韩”第一次从民间进入国号。han这个音在韩语中是“大”的意思,也有“一”的意思,绝大多数民族都喜欢选寓意好的或者有纪念意义的名称作为国名、族名。

实际上,大韩帝国的王室和疆域就是前“朝鲜王朝”的王室和疆域,大韩帝国也在继续沿用朝鲜王朝的国旗:太极旗。因此,学术界一般把“大韩帝国”作为“朝鲜王朝”的后身,归入朝鲜王朝的历史。

历史之南北分裂时期(1948-至今)——朝鲜战争 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由苏联和美国军队接收。在美苏的各自支持下于1948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

1948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起初一路胜利,将南韩军压制到釜山一带,于是美国决心介入,派兵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面临被美韩军队拦腰斩断之势,被迫撤退。并被美军一路压制到鸭绿江一带。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东北边疆的安宁,这使得成立才一年有余的新中国也被迫介入。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抗美援朝。10月25日,志愿军首战歼灭南韩六师。经过反复的拉锯战以后,双方最终决定1953年7月27日以临时分界线(三八线)为界,中朝联军同美国主导下的联合国军签定停战协定,并由联合国指派永久中立国瑞士及瑞典驻军于共同警备区域,以监察两国在边境的军事行动。195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半岛,而美国至今仍有军队驻扎在韩国。

现今局势——2010年,南北朝关系持续紧张。

时间表:3月份韩方多次表示正考虑全面加入“防扩散安全倡议”,朝方表示韩国加入这一倡议是对朝鲜“宣战布告”,朝鲜将采取坚决应对措施

5月25日朝方进行地下核试验

5月26日韩方宣布即日起正式全面加入“防扩散安全倡议”

5月27日朝方宣布不再遵守停火协定

11月23日韩朝双方在有争议的“北方界线”附近延坪岛地区互相炮击,炮击

当天造成两名韩国军人死亡,另有数人重伤。

11月28日韩美在韩国西部海域开始举行为期四天的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

各方反应:针对朝方声明,韩国国防部给予低调回应,称尚无计划向西部海岸地区增派军事力量,但“军方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就任何可能的紧急事态做全面准备”。

俄罗斯外交部官员27日说,目前的局势是“令人担忧的”和“紧张的”,俄罗斯不希望“神经战”演变成“热战”。

日本政府27日表示,朝鲜在宣布成功进行核试验后再次发射短程导弹是对联合国安理会的挑战。

割裂朝韩的军事分界线

1945年8月15日,朝鲜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获得解放,同时苏联和美国两国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北半部和南半部。朝鲜半岛从此处于分裂状态。

1948年8月15日,朝鲜半岛南半部宣布成立大韩民国。同年9月9日,朝鲜半岛北半部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南北以三八线为界的局面被打破。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交战双方在三八线附近的实际控制线成为军事分界线。从此,横跨朝鲜半岛的军事分界线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阻断了北南双方一族同胞的交往。

1971年8月6日,朝鲜领导人表示愿意在任何时候与南方“所有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接触”。当月20日,朝韩红十字会人员在军事分界线上的板门店举行了首次会晤。为便于举行北南会谈,朝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分别在板门店军分线各自一侧修建了会谈场所。朝鲜取名“统一阁”,韩国取名“和平之家”。

1990年9月,朝鲜政务院总理延亨默率领代表团跨过板门店军事分界线前往汉城(今首尔),参加在汉城举行的朝韩第一次总理会谈。10月,韩国总理姜英勋也通过板门店军事分界线进入朝鲜。

1992年5月,朝韩根据《北南和解互不侵犯、合作与交流协议书》,分别设立联络事务所。联络事务所分别设在板门店北方一侧的“统一阁”和南方一侧的“和平之家”。

1993年12月,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访问韩国后,通过板门店军事分界线进入朝鲜访问。

2000年6月,朝韩首脑会晤后,北南关系迅速改善,双方决定连接军事分界线两侧的公路和铁路。同时,朝韩分别在军事分界线两侧停止攻击性宣传。

2003年6月,朝韩军事会谈后,双方就军事人员通过军分线前往对方非军事区视察铁路和公路连接工地的程序达成了一致意见。

2007年5月,朝鲜和韩国同时举行连接朝鲜半岛北南方的京义线铁路和东海线铁路试运行仪式。来自朝鲜和韩国的列车分别从朝鲜金刚山站和韩国汶山站出发,进行半个多世纪来首次跨越朝韩军事分界线的运行。

2007年10月2日,韩国总统卢武铉徒步跨过朝韩军事分界线,前往朝鲜平壤参加朝韩首脑会晤,成为首位徒步跨过军事分界线进入朝鲜境内的韩国总统。

朝鲜半岛北南关系大事记

1945年8月15日,朝鲜人民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获得解放。随着苏联和美国两国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的北半部和南半部,半岛从此处于分裂状态。

1948年8月15日,朝鲜半岛南半部宣布成立大韩民国。同年9月9日,朝鲜半岛北半部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战事结束,但半岛继续处于以军事分界线相隔的分裂状态。

1971年8月6日,朝鲜内阁首相金日成在平壤市欢迎西哈努克亲王的群众大会上宣布,愿意在任何时候同包括南方的民主共和党在内的所有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接触。

1972年5月,韩国中央情报部部长李厚洛访问平壤,与朝鲜劳动党中央组织指导部部长金英柱举行会谈。7月4日,朝韩双方发表《北南联合声明》,确认了祖国统一的三项原则,组成了以金英柱和李厚洛为两主席的北南协调委员会。

1990年9月,朝鲜总理延亨默与韩国总理姜英勋在汉城举行第一次总理会谈。这是朝鲜分裂45年后第一次举行北南双方总理的面对面会谈。

1991年12月,第五次总理会谈在汉城举行,双方签署了《北南和解互不侵略和合作交流协议书》。当月,朝韩双方代表在板门店草签《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

1994年6月28日,双方代表在板门店接触,确定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和韩国总统金泳三于当年7月25日至27日在平壤会晤。7月8日,金日成主席逝世。朝韩首脑会晤未能如期举行。

2000年4月8日,朝韩签订协议,再次确认双方于1972年签订的《七〃四北南联合声明》中阐明的祖国统一三大原则。双方还商定,韩国总统金大中当年6月12日至14日访问平壤。

2000年6月13日至15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和韩国总统金大中在平壤举行历史性会晤,双方签署了《北南共同宣言》。两位领导人在宣言中同意进行互访。

2000年7月,朝韩双方根据《南北共同宣言》的规定在汉城举行了第一次部长级会谈,并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2005年6月15日,朝鲜、韩国以及海外民间代表团在平壤举行朝韩首脑会晤5周年的纪念活动,宣布将6月15日定为“民族之日”,并呼吁开展广泛的统一爱国运动,消除战争危险。

2007年8月8日,朝鲜和韩国同时宣布,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和韩国总统卢武铉将于8月28日至30日在平壤举行首脑会晤。后因朝鲜遭受严重洪灾,首脑会晤推迟至10月2日至4日举行。3日,韩国总统卢武铉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当天上午在平壤开始在举行首脑会晤。

2007年12月19日,李明博当选韩国第17任总统。李明博在强调,他将竭尽全力重振韩国经济,对外奉行实用主义外交。

朝韩关系近年走势〃半岛局势趋于紧张

2008年3月——韩国军方称将在必要时对朝核基地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2008年4月——朝鲜抨击李明博为“叛徒”,宣布暂停与韩国的一切对话。,朝鲜军方立即采取有关军事措施。

2008年6月——朝鲜炸毁宁边地区核设施的冷却塔。而9月3日,朝鲜被指启动对宁边核设施的修复工作。

2008年7月——一韩国妇女在朝鲜军事禁区被朝方开枪打死。韩国促朝方协助调查,但朝鲜称责任在韩方。

2008年12月——朝鲜采取朝韩关系措施,包括驱逐开城工业园和金刚山旅游区部分韩方人士、中断开城旅游等。

2009年1月——朝鲜人民军宣布将对韩国进入"全面对抗"状态,并废除朝韩间停止政治军事对抗协议。

2009年4月——朝鲜表示愿以拥核国身份与美国对话。韩国总统李明博称将坚持立场拒向朝鲜让步。

2009年5月——朝鲜进行第二次核试验。韩国提高戒备,宣布除开城工业园外,暂时禁止韩国国民前往朝鲜。

李明博下令韩国“严厉应对朝鲜挑衅”——韩国总统李明博2010年11月29日在总统府青瓦台发表《关于延坪岛炮击挑衅的总统谈话》称,朝鲜将为“进一步的挑衅”付出代价。李明博说,对平民进行军事攻击,即使在战争时期都是被严格禁止的。他称,目前很难期待朝鲜会自行放弃军事冒险主义并弃核。他说,今后,政府将切实履行应尽的职责,无论面对任何挑衅,都将坚决保卫西海五岛。政府将按计划大力推行国防改革,组建更加强大的军队。

朝韩海事冲突大事记

2009年11月10——日韩国和朝鲜海军当天上午在西部海域的“北方界线”(前称“北方限制线”)附近发生交火。朝鲜一艘警备艇在西部海域大青岛附近越过“北方界线”,韩国海军“进行了警告射击”,但朝鲜警备艇“臵之不理继续南下”,韩国方面开火射击,朝鲜方面进行了回击。

2002年6月29——日朝鲜和韩国军舰在黄海延坪岛水域发生激烈交火,一艘韩国高速艇被击沉,包括艇长在内的4人死亡,19人受伤,1人失踪。朝鲜方面一艘警备艇被击中起火。这是1999年后两国间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冲突。

2001年6月24日——韩国海军向一艘朝鲜船只鸣枪警告。

1999年6月15日——韩国与朝鲜海军舰艇发生海战,多名朝鲜海军士兵丧生,其中一艘朝鲜舰艇被炮弹击中后沉没,另外几艘被炮弹击中受损。

1999年6月9日-11日——朝韩军舰发生三次冲突。

1998年12月18日——韩国海军击沉一艘朝鲜舰艇。

1998年11月20日——韩国海军向朝鲜舰艇开枪示警。

1998年7月12日——在韩国东部海岸海滩上发现一名朝鲜人尸体。

1998年6月22日——在韩东部海岸附近的一小型船只上发现9名朝人员尸体。 1997年6月朝鲜一巡逻艇和一韩国巡逻艇在黄海交火,没有造成伤亡。

1996年9月一朝鲜潜艇在韩国东海岸搁浅,潜艇内的26名水手有24名被韩国士兵所杀。有两名韩国军人其中一名是上校在交火中丧生,10名士兵受伤。

演变〃半岛局势持续紧张

〃12月23日:韩国自陆空演习——12月23日韩国陆军和空军在京畿道抱川市

军用射击场举行了最大规模的联合火力演习。

〃12月20日:韩国实弹演习——韩国宣布12月20日在延坪岛海域举行实弹演习,朝鲜则声称将发起“自卫性还击”,此举牵动朝鲜半岛及相关国家神经。

〃12月1日:朝鲜自曝核力量——12月1日,朝鲜自曝宁边在建核设施,再次显示自身"核存在",向美国和国际施压。

〃11月28日:美韩联合军演——11月28日-12月1日,美韩在黄海举行34年来最大规模军事演习,出动包括核动力航母在内的大量军事力量,对朝威慑。〃11月23日:朝韩延坪岛炮战——2010年11月23日14时30,朝鲜向延坪岛附近发射数百枚炮弹,韩国军队回击。

回顾〃朝韩延坪岛交火

〃朝韩炮战经过:2010年11月23日14时30,朝鲜向延坪岛附近发射数百枚炮弹,韩国军队回击。

〃延坪岛主权冲突:位于仁川东北方约83.2公里,在朝鲜瓮津半岛的下方。该岛目前由韩国控制,但朝鲜声称拥有主权。

背景〃朝鲜近期交恶事件

朝韩因"天安舰"事件关系紧张——韩国“天安”号警戒舰3月26日晚在韩国西部海域发生爆炸而沉没,舰上46名官兵死亡。

韩国护国军演刺激朝鲜——韩国军队于11月22日至30日举行在西部海域进行海陆空“护国军演”朝鲜对于此举反映强烈。

新华网独家:朝鲜半岛树欲静,风不止

朝鲜半岛西部海域隆隆的炮火声20日消遁了。国际社会紧张注视、高度忧虑的朝韩相互炮击的情景并没有发生。从剑拔弩张至偃旗息鼓,强烈的反差出乎人们的预料。这样的反差是怎样产生的,不能不成为人们心中的—个疑问。

平壤街头一切如常。平壤市民的平静并不是从当天开始的。自11月23日发生相互炮击事件后,记者多次到平壤市区采访,看到的都是同样的情景:平静、平淡,一切如常,波澜不惊,甚至让人产生炮击事件没有发生过的错觉。但是,百姓的平静并不意味着决策层无所作为。

20日晚上,当记者从大雾弥漫的机场匆匆赶回驻地时,收到了一条朝鲜中央通讯社播发的人民军最高司令部的新闻公报。公报说,朝鲜当天没有像此前声明的那样对韩国的“军事挑衅”予以“难以预测的自卫反击”,原因有三:其一是美韩的挑衅是一场“奸诈的阴谋”,试图有意识地挑起朝鲜的军事对应,将朝鲜半岛局势拖向战争边缘,以挽救美国濒临破产的对亚洲政策和对朝战略;其二是美韩的挑衅是一场“宣传性的挑衅”,试图以此拯救韩国当局面临的统治危机,挽回当局和军方的脸面;其三是韩国当天的训练“偷偷地变更了射击区和弹着点”,发射的也是上次训练时的剩余炮弹,是一场“泄愤式”的军事挑衅。公报说,对于这样“卑劣的军事挑衅”,朝鲜“不值得每次都加以应对”。

不予回应另有深意。相互炮击乃至发生更大冲突的担忧变成了一场虚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就这样戏剧般地收场了。分析人士认为,朝鲜此次采取“出其不意”的做法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另有深意。

首先是表达热望和平的诚意。当国际社会严重关切半岛局势,担忧半岛局势失控之时,朝鲜对韩国的行动不加还击,用事实表明了朝鲜不希望扩大争端,热望和平的态度。这对于改善西方国家宣传朝鲜“好战、好斗”的形象大有裨益。

其次是以实际行动促进对话和协商。韩国开始谋划已久的实弹射击训练时,正是美国新墨西哥州长比尔〃理查森访问平壤之际。也就在20日这一天,随同理查森访问的美国CNN记者发出的报道称,经过理查森的斡旋,朝鲜同意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重返朝鲜,并且同意就出售1.2万根核燃料棒并将其运往国外展开谈判。朝鲜还同意考虑理查森的建议,即成立一个由美朝韩三方组成的军事委员会,并在朝韩军方之间设立热线电话。而此次朝鲜对韩国的射击训练采取不予回应的做法,也可以认为是希望以此来促进对话和协商早日恢复的一项措施。

第三是努力保障和平的建设环境。朝鲜现在正倾尽全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在2012年“打开强盛大国之门”的目标。今年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不断深入各地工厂企业视察,鼓励干部群众奋发努力,正是朝鲜致力于经济建设的一个写照。朝鲜媒体此前多次强调,朝鲜的经济建设需要和平的环境。

朝韩之间的炮击事件至此似乎暂告一段落。但是,分歧和矛盾依然存在,争议和祸根也同样存在。在目前美韩日“以压促变”的立场没有改变,而朝鲜“以超强硬对付强硬”策略也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朝韩之间的争斗和较量很可能会以新的方式展开。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北方界线”附近眺望韩朝和平今年3月26日晚,在白翎岛附近海域,韩国“天安”号警戒舰发生爆炸后沉没,46名韩国军人死亡。韩朝双方对“天安”号事件各执一词,韩国一口咬定是朝鲜所为,但朝鲜坚决否认并要求核查证据以正其名。联合国安理会话听两边,最终未下定论。韩美认定是朝鲜所为,在朝鲜半岛东部和西部海域大张旗鼓地举行军事演习,对朝鲜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半岛局势持续紧张。

11月23日,韩朝相互炮击事件,使得“北方界线”附近再次成为军事前沿。双方均把各自单方面宣布的海上分界线作为根据:韩方认为,在韩国海域举行的军演实施了“正当”的炮击;朝方则说,因韩方炮击了“朝鲜领海”而采取了“自卫”措施。

地处大洋彼岸的美国欲借朝鲜半岛的对抗,紧紧拉住韩国,打造美日韩三国同盟,在东北亚争取更大利益。韩美欲用武力压迫朝鲜,但这招对于朝鲜来说似乎并不奏效,这令韩国政府骑虎难下。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武力只能带来灾难,毁坏韩朝共同的家园。如果韩朝双方能以地区的和平稳定为重,以民族的长远利益为重,以避免局势恶化为先,再去寻找和平解决争端的办法,必将有助于破解当前的困局。这需要平心和静气,更需要决心和勇气。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趋势是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趋势是( ) A.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商品经济B.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C.商品经济——产品经济——自然经济D.产品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5.商品价格波动的基础是商品的( A ) A.价值B.需求量 C.供给量D.供求比例 6.价值在商品经济中起作用是通过( B ) A.价格与价值的等同实现的 B.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实现的 C.价格与价值的同等幅度变化实现的 D.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过程实现的 7.在商品价值c+v+m中,用于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是( ) A.c B.v C.m D.v+m 8.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一般前提是( ) A.可变资本量增加B.单个资本量增大 C.资本周转加快D.平均利润率提高 9.资本集中( A ) A.是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 B.是通过单个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通过单个资本积聚实现的 D.会增加社会资本总额 10.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依次采取的职能形式有( C ) A.生息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B.生息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11.固定资本折旧率( ) A.与折旧费同方向变化,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反方向变化 B.与折旧费反方向变化,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同方向变化 C.与折旧费同方向变化,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同方向变化 D.与折旧费反方向变化,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反方向变化 12.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是因为( ) 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C.流通对生产起反作用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13.反映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增殖程度的是( B ) A.剩余价值率B.利润率 C.平均利润率D.年剩余价值率 14.剩余价值和利润在量上的关系是( A ) A.剩余价值量等于利润量B.利润量决定剩余价值量 C.剩余价值量大于利润量D.剩余价值量小于利润量 15.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地租称作( ) A.绝对地租B.垄断地租 C.级差地租I D.级差地租II 16.某繁华地段上一家店铺月租金是5万元,另一地段上相同店铺的月租金是3万元,前者多交的2万元属于( ) A.绝对地租B.级差地租I C.级差地租II D.垄断地租 17.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包括( ) A.利息和超额利润B.利息和企业利润 C.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D.商业利润和企业利润 18.垄断时期银行的新作用是( D ) A.借贷关系的中介人B.吸收大量存款 C.发放巨额贷款D.万能的垄断者 19.垄断价格的出现表明,垄断能( C ) A.创造出新的价值,从而不违背价值规律 B.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不受价值规律制约 C.提高或压低个别商品的价格,但受价值规律制约 D.使商品价格仍然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变动 20.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与调节代表着( C ) A.大垄断资本家的经济利益B.中小资本家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 21.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表明,产生了(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同盟 C.金融寡头D.资本输出 22.二战前的国际分工体系是( ) A.按工艺实行的专业化分工 B.工业品生产和原材料、初级产品生产之间的分工

新中国成立以来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辉煌成就 回首新中国60年,我们所得的最伟大成就,莫过于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首新中国60年的发展历程,回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首先要提到的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筚路蓝缕之功。新中国的建立,是经过长期曲折探索形成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由此而取得的最为辉煌的历史成就。从此,中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成功地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实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这是集中全党智慧形成的稳步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以后,毛泽东等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这些探索,既有成功,也有失误。成功的,成为我们必须永远坚持的宝贵经验。失误的,成为我们必须永远记取的沉痛教训。无论如何,中国走上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不断探索和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独立自主地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这三件大事,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我们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下的筚路蓝缕之功。它将永远铭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上,成为一座历史的丰碑。 薄一波同志有一句名言,叫做:“始于毛,成于邓。”这句话总结得很深刻。也就是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当中,我们不但要永远铭记毛泽东同志的筚路蓝缕之功,还要永远铭记邓小平同志的开创奠基之功。 邓小平同志引领我们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定性一步,是胜利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文化大革命”使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陷入了迷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从根本上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性转折。从此,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逐步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正确的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在领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长期的历史经验,在中共十二大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破天荒的独创性命题,在中共十三大前后正式概括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中共十四大前夕又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的著名论断。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思想解放,并迅速转化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政策动力和物质动力。回顾这段不平凡的历史,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和国家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成就与现实 王家瑞 【作者简介】王家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世界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半世纪以来,它由西欧一隅的工人运动壮大成为改变世界历史进程和人类社会面貌的澎湃潮流,由一种抽象的思想理论变成了具体的社会制度和活生生的社会实践。回顾和思考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们不断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一 从理论形态上讲,社会主义从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算起,至今有488年的历史。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则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为标志,至今有156年的历史。从社会运动上讲,19世纪30—40年代西欧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到今天已近170 年。从社会制度上讲,1871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至今有 133年历史。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至今不过87年而已。这样看来,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瞬间,但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这些重大事件,却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19世纪中叶到现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的国际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进行了改造,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为同盟撰写了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这个伟大历史文献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此后,科学社会主义战胜了工人运动中的其它各种社会主义派别,成为工人阶级公认的指导思想,国际工人运动从此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巴黎公社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在西方已基本结束,东方尚未觉醒,资本主义进入和平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欧美各国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先后形成了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两个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当时,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深刻地影响了这些国家社会政治生活,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状况,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得不进行调整。 第二个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19世纪末期,第二国际中的改良主义和修正主义思潮泛滥成灾。围绕革命还是改良的争论扩大到整个社会主义运动,在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过程中,各国左派加强了联系,并逐步形成了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为核心的左派集团。他们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维护社会主义运动的正确方向进行了不懈的理论斗争。1917年,伴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社会主义运动进入高潮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危机频发,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共产党先后在六大洲成立起来。在方兴未艾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强大影响下,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亚大陆先后建立了11个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政权从一国发展到多国。拉丁美洲的古巴亦于60年代初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至此,世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的规模和影响都明显扩大的时期,因而也被称为“凯歌行进”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世界社会主义进入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时期。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联成一体,地域上横跨欧亚,人口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伴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亚非拉100多个国家先后获得独立,其中有40—5 0个国家执政的民族主义政党,宣布以社会主义为目标。苏联模式被推广到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辉煌的历史进程

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46—2006) 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 一、教学目的: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多年历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及其如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如何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从而从总体上理解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成就。 三、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严峻考验及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内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的时代从此终结,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本国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中国和建立起来了。 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安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了。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面临的严峻考验 建国初期形势是错综复杂的。一方面,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人民盼望已久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终于诞生,整个中国大地呈现出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这是形势的主流。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和一些紧迫的问题。这对于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新的严峻的考验。 新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把解放战争进行到底,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年大连公务员职业道德考试第二套试题及答案

2013年大连公务员职业道德考试第二套试题及答案 1. 【判断题】具备了健全健康的行政人格,公务员就会以公共利益为行政行为的价值追求,以人民满意为评价行政行为效果的根本标准【1 分】 A. 正确 B. 错误 2. 【判断题】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以“德治”为基本特征。【1 分】 A. 正确 B. 错误 3. 【判断题】赏罚分明是官德修养的要求,与官员的执政能力无关【1 分】 A. 正确 B. 错误 4. 【判断题】忠于国家要求忠于国家利益,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权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严守国家秘密,同一切危害国家利益的言行作斗争【1 分】 A. 正确 B. 错误 5. 【判断题】忠于国家要求忠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 分】 A. 正确 B. 错误 6. 【判断题】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办事公道就是秉公办事,不谋私利,公平正义,抵制歪风邪气【1 分】 A. 正确 B. 错误 7. 【判断题】道德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时代特征。【1 分】 A. 正确 B. 错误 8. 【判断题】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作用有效发挥的一个重要保障。【1 分】

A. 正确 B. 错误 9. 【判断题】瑞士《联邦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不得兼营副业或工商业,其家属也不得开办餐馆、咖啡馆等行业,否则必须辞职。【1 分】 A. 正确 B. 错误 10. 【判断题】自律是对纪律的认同,是对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一致性的认同【1 分】 A. 正确 B. 错误 11. 【判断题】消极的行政文化对政府组织的发展具有阻碍、延缓和离心的作用,是提高行政效率的负面因素【1 分】 A. 正确 B. 错误 12. 【判断题】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和发生在公务员身上产生的影响大体相同【1 分】 A. 正确 B. 错误 13. 【判断题】公务员对强制性手段的使用,只有在可以确保安全和社会秩序的范围内才是合理的【1 分】 A. 正确 B. 错误 14. 【判断题】公务员作风好坏直接影响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和态度,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1 分】 A. 正确 B. 错误 15. 【判断题】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首要问题。【1 分】

社会主义发展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 摘要:在人类历史上是先有社会主义思潮, 后有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和各具本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四个阶段,恰似直线与曲线的交叉发展,呈抛物线前进与螺旋式上升。纵观社会主义的严谨理论和颇具色彩性的实践,充分证实,社会主义确是大势所趋,真理所在,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简介与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未来的展望,着重说明,社会主义不会只有一个方案,一条道路,一种模式,进而使读者认清社会主义的真谛,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激发对社会主义的热情,并且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它们的性质根本对立,但在当代同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第二大形态,具有共同的“社会存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有四个阶 段,即封建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资本主义。【1】16世纪初至18世纪末,西欧资本主义在封建主义社会内部孕育产出。在资本主义的这四个发展阶段中,始终存在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 生产资料私有占有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等)和弊病(贫富两极分化、经济危机、政治倾轧、军事侵略、

社会犯罪等)。随着资本主义这四个发展阶段的不断发展,矛盾的积累与激化。社会主义的兴起就是旨在建立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消除资本主义的种种矛盾和弊病。首先出现的社会主义思潮,是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特别是19初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深恶痛绝地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和欺诈,抨击资产阶级国家的压迫和宗教的欺骗,证明资本主义制度因违背人类理性和社会公德而必须加以 改变。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一些进步思想给予工人以启蒙教育,并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料。但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毕竟是空想。他们是凭主观想象建立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制度,没有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到了19世30—40年代,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无产阶级开始形成为独立的政 治力量,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成熟了。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投入工人运动,认真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批判地继承 了人类一切先进思想的优秀成果,加以革命的改造和发展, 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192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和运动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上有了重大突破。列宁尊重实践,尊重科学,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面对新的时代特征,列宁不仅在理论上分析了帝国主义时代资

通识选修课程“地球历史及其生命进程”的建设

通识选修课程“地球历史及其生命进程”的建设 摘要:高等学校通识课程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通识选修课程“地球历史及其生命进程”的建设证明,要使通识课程取得实效,就要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团队、教学研究、教材建设等方面抓起,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球科学;人才培养;通识课程;建设 一般而言,通识教育课程是指除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关键因素。如果说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的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那么通识课程则要通过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拓宽学生视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通识选修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专门为通识教育目标而设定的课程,也是各大学有较大自主设置权的课程。 目前国内许多高等院校在通识选修课程建设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是目前各高校的通选课大多是内容简单化了的专业课、概论课,内容专一,缺乏通识性;二是教师存在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单一,仅靠一两个教师很难开出跨学科、综合性、文理渗透的通识教育课程;三是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多以讲授知识为主;四是教师讲授通识教育课程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其中高水平名师讲授通识选修课程者更少。所以,通识课程的“教学”看似容易,要想讲好实则很难。为此,兰州大学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设立了“地球历史及其生命进程”全校通识选修课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通识选修课程的基本内容 “地球历史及其生命进程”是以地球历史的发展为主线,以板块运动、星球撞击、气候变迁等环境变化对生命所产生的影响为重点,以地球发展历史中的生命进程为关键,将生活在百万至亿万年前丰富多彩的各种生命形式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图片使他们在引人入胜的学习中不知不觉地步入史前生命王国,追寻35亿年来地球历史进程及史前生命研究取得的新进展,把生物渐进式和爆发式的演化模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生物演化的奥妙和生物绝灭的突然更令人浮想联翩,从而使学生建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因此,“地球历史及其生命进程”作为综合型大学通识选修课程非常合适,也有其必要性。 “地球历史及其生命进程”课程内容涉及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环境科学等各个研究领域,并与博物馆学和历史学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传授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备的,并以此激励学生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他们保护地球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探索未来的求知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阅读附答案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阅读附答案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茶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密切的关系,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的思想来源,中国茶学与儒释道的思想理念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 陆羽《茶经》是中国最早的的茶学著作,书中也十分鲜明地体现了这种关系。茶文化与儒家思想中“礼”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礼”也是一切民俗民风由来的源头。礼仪的观念深入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那么在茶文化中,自然也会有所体现。在古代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中都需要用到茶。晚唐人刘贞亮《茶德》中提出了“十德”说,其中就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二句,这说明最迟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已成为普遍风俗。而在官场中,茶礼则已经演化为一种区别官阶等级的标志,点茶与点汤成为官场的待下之礼。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哲学思想强调适度原则。茶文化中体现了这一点,《茶经》中强调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反对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在饮茶之中,第一次泡茶之水,仅作“暖盏”之用,并不饮用,第二次的茶汤才是最佳之“至味”,。饮茶的量也强调适度。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和”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茶道。饮茶的全过程贯穿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也就是提倡达到通过茶道,营造出社会和谐稳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空间。 唐代诗人们的品茶,已经超越解渴、提神、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满足,着重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追求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通过饮茶与茶道展示,表现出人的精神气度和文化修养,表现人的清高廉洁,节俭朴素的思想品格。 道家思想强调对自然的追求。老子的《道德经》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指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而非有意造作所至。茶本是野生之物,宜生长于川谷之间,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渗以香料。在饮茶上,追求忘机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这些都是对自然之趣的反映。茶文化中也有道家养生的精神。最早的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作为本草的茶的确与药草有密切的关系。茶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茶可以消除心中的烦闷。因而茶与道家的养生乐生精神的结合,也就成为了早期的茶文化形态。 佛教传人我国是在西汉末期,由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就与佛教结下了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可饮酒,戒荤吃素,清心守规。因而就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诫,又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茶叶中的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醒脑的作用,使茶成为了僧侣最理想的饮料。《晋书》中记载,东晋敦煌人单开道,在昭德寺修行时,室内坐禅,昼夜不眠,“不畏寒暑”,诵经四十余万言,经常用饮“茶苏”来提神防睡。“茶苏”是一种将茶和姜、桂、桔、枣等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虽然,这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但它表明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唐宋时,佛教盛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与启示

科社课外研习论文 题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与启示 姓名:___ XXX____ 年级:____2012年____ 班级:2007级七年制班 学号:1210307XXX 指导教师:_王德和___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与启示 【摘要】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培育历史眼光,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22年,正视历史的成功与失败,累积经验,把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图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经验;成功与失败 1.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 从历史来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至今已是56周年。如果顺着历史延伸,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一共66年。66年的风雨历程,以两个重要的历史标志为界,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宣布“基本小康”的实现、迈进新世纪,大体可以划分三个22年。第一个22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22年;第二个22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实践的22年;第三个22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22年。[1] 第一个22年从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可以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22年。这22年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文革”前十年,即1956—1966年;第二阶段是十年“文革”时期;第三 2

个阶段是两年徘徊时期,即1976—1978年。这22年既有成功的探索,也有失败的教训。 第二个22年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0年1O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基本小康”的实现,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实践的22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彻底结束了两年徘徊局面,果断地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失误,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上全面发展的轨道,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主题。 第三个22年从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宣布实现“基本小康”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22年,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2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国情,放眼发展大势,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宣布,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即“基本小康”。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大体用2O年的时问,建设一个惠及十几 3

地球历史及其生命的奥秘标准答案整理

第一章:地球起源与演化地传奇() 1.哪些奇迹凑巧不是地球出现地?() . 自转轴倾斜了° . 有岩石质外壳 . 身躯不大不小 . 运行速度很慢 2.月球地年龄比地球() . 相差无几 . 小亿年 . 小得多 . 大亿年 3.现今海洋地水主要是(). . 慧星撞击带来地 . 地球刚形成时就有地 . 火山喷发出地水蒸汽 . 从月球上吸引形成地 . 早期地球收缩时排出地气 4.下列哪几项最不可能成为化石.() . 生物遗体掩埋后经过了百万年地石化过程 . 生物死亡后显露在地表让遗体腐烂 . 生物遗体掩埋后经过了不到万年地石化过程 . 生物体本身最好具有骨骼

5.宇宙背景中残留下地热辐射是宇宙大爆炸曾经发生过地证据.() . 对 . 错 6.原始地球没有形成地壳,但形成了地幔和地核.() . 对 . 错 第二章:生命起源与演化地奥秘() 1.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地最主要特点是() . 有三叶虫、海绵、海蜇及一些类似蠕虫地生物 . 出现了数量众多、种类单一地海洋生物 . 一个相当混乱地时期 . 现存生物门类有了各自地祖先 2.下列哪一项不是在早古生代海洋里生活地无脊椎动物.() . 腕足动物 . 三叶虫 . 珊瑚虫 . 软体动物 . 盾皮鱼 3.为什么前寒武纪地生命演化披上了神秘地面纱?() . 化石记录不多 . 地层发生严重地变质变形 . 多数是菌藻类

. 占了地球历史八分之七地时间 4.澄江动物群令人惊叹地是(). . 与以前生物稀少贫乏地面貌形成了鲜明地对比 . 比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早万年 . 生动地再现了亿年前海洋生命地壮丽景观 . 出现了巨型食肉动物奇虾 . 出现了节肢动物、蠕虫和海绵动物 5.常见地珊瑚化石属于四射珊瑚和床板珊瑚.() . 对 . 错 6.蓝细菌是地球上最早产氧地生物.() . 对 . 错 第三章:生物进化地规律和证据() 1.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地原因是() . 运动方式不同 . 营养方式不同 . 对外界刺激反应不同 . 细胞结构不同 2.人体具有恒定地体温、胎生、哺乳等哺乳动物地基本特征,这说明() . 人类与哺乳动物具有较近地亲缘关系 . 人类比哺乳动物低等

《中国历史进程》

中国历史进程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举世公认,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中华文明是两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中国历史自黄帝时代算起则约有5000年。有历史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中,「历史时代」的定义是指从有文字时起算在那之前则称为「史前时代」;历史中传说伏羲做八卦,黄帝时代仓颉造文字;近代考古发现了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 从政治和社会形态区分中国历史,据考古资料显示,约在早于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时代,中原地区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同时,原始社会平等被打破。而据历史记载,夏朝已经开始君王世袭,周朝建立完备的封建社会制度至东周逐渐解构,秦朝统一各国政治和许多民间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并建立中央集权政治。自汉朝起则以文官主治国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等各种政治思潮流传,先是推翻帝制成立中华民国,三四十年后民国政府因内战失败而退守台湾。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古: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 夏朝:夏朝(约前2070~1675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商朝:商代(约前1675~1046年)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相传商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洛阳),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号。其后裔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

历史进程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历史进程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主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是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先声。虽然他创新对西方的认识和学习只停留在“坚船利炮”这一西方文明的表层——物 质外壳上,而且学习的目的既是为了“制夷”,更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在当时要迈出这一步,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超人的胆识。它使国人冲破了闭关锁国的牢笼,启迪探索外界的新风,成为一代代先进中国人的强国御侮而寻求外夷、平内患的双重目的,怀着“中学为体,西方为用”的矛盾心理,发起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 (二)甲午战后——辛亥革命: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早在19世纪六七年代,早期维新派就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成为19世纪末康、梁倡导维新变法运动的先导。康、梁把向西方学习的目标从经济领域深入到政治制度,把谋求政治体制的变革放在首位,提出了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但在封建顽固派的镇压下,变法运动夭折。随后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运用西方国家学说,实行王权分立体制和责任内阁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北洋军阀的专制使民国成为一块招牌。 (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主要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并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等把斗争锋芒直指封建正统思想,宣传西方民主科学。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宣传社会主义,以俄为师,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知识分子掌握了拯救中国、改造社会的科学思想武器 特点:①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递进嬗变过程;②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互统一;③充满进步与保守的斗争(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势力、革命派与保皇派斗争。) 经济上:洋务运动 政治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思想上:新文化运动 ★主题提示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是一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华史,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不断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探索史。

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概述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概述 内容提要:在人类刚刚跨人21 世纪之际,世界局势千变万化,动荡不安。正确回顾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展望新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对于我们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从19 世纪40 年代(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了,回顾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胜利到多国实践,从低谷中重新奋起再次显示出强大的活力这样四个发展时期。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繁荣发展现状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 (1)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生产和市场的相互需求下,18世纪欧洲掀起了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动力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带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 "欧洲主要国家的产业革命不仅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且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1]。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诞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2)社会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越是发展,无产阶级的队伍就越是从其他阶级中得到补充。小工业家、小商人、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纷纷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中来。 19世纪30~40年代在英、法、德等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先后发展成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这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起义无产阶级显示了自己的伟大实力,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要求。它表明工人阶级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昂首阔步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辟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新纪元"。[2] (3)、理论前提 “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材料和论据。产生于17世

地球历史及其生命的奥秘答案整理

第一章:地球起源与演化得传奇 1.哪些奇迹凑巧不就是地球出现得?(B) A、自转轴倾斜了23、4° B、有岩石质外壳 C、身躯不大不小 D、运行速度很慢 2.月球得年龄比地球(A) A、相差无几 B、小5亿年 C、小得多 D、大5亿年 3.现今xx得水主要就是(CE)。 A、xx撞击带来得 B、地球刚形成时就有得 C、火山喷发出得水蒸汽 D、从月球上吸引形成得 E、早期地球收缩时排出得气 4.下列哪几项最不可能成为化石。(BC) A、生物遗体掩埋后经过了1百万年得石化过程 B、生物死亡后显露在地表让遗体腐烂 C、生物遗体掩埋后经过了不到1万年得石化过程

D、生物体本身最好具有骨骼 5.宇宙背景中残留下得热辐射就是宇宙大爆炸曾经发生过得证据。(A) A、对 B、错 6.原始地球没有形成地壳,但形成了地幔与地核。(B) A、对 B、错 第二章:生命起源与演化得xx 1.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得最主要特点就是(D) A、有三叶虫、海绵、海蜇及一些类似蠕虫得生物 B、出现了数量众多、种类单一得海洋生物 C、一个相当混乱得时期 D、现存生物门类有了各自得xx 2.下列哪一项不就是在早古生代海洋里生活得无脊椎动物。(E) A、腕足动物 B、三叶虫 C、珊瑚虫 D、软体动物 E、盾皮鱼 3.为什么前寒武纪得生命演化披上了神秘得面纱?(ABC) A、化石记录不多

B、地层发生严重得变质变形 C、多数就是菌藻类 D、占了地球历史八分之七得时间 4.澄江动物群令人惊叹得就是(ABCD)。 A、与以前生物稀少贫乏得面貌形成了鲜明得对比 B、比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早1000万年 C、生动地再现了5、3亿年前海洋生命得壮丽景观 D、出现了巨型食肉动物奇虾 E、出现了节肢动物、蠕虫与海绵动物 5.常见得珊瑚化石属于四射珊瑚与床板珊瑚。(A) A、对 B、错 6.蓝细菌就是地球上最早产氧得生物。(A) A、对 B、错 第三章:生物进化得规律与证据 1.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与原始单细胞得原因就是(B) A、运动方式不同 B、营养方式不同 C、对外界刺激反应不同 D、细胞结构不同

2016年张家界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 2.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底蕴.隋朝时开通的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A. 都江堰 B. 大运河 C. 赵州桥 D. 明长城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A.王位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4.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下列关于港、澳、台回归祖国的史实排序正确的是()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②澳门回归③香港回归④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5.《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甲午战争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6.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7.献身变法,临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湖南维新志士是() A.宋教仁 B.黄兴 C.蔡锷 D.谭嗣同 8.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是一篇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下列所述属于红军长征胜利意义的是()A.启迪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9.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标志中国人民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历史事件是() A. 卢沟桥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反复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历史和实践证明,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进步的致胜法宝,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得到坚持和发展。所以我们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中国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放射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对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理论反映。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片断传入中国作为接受体,当时的中国显然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天壤之别。所以,当中国共产党接受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那一刻起,便同时领受了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这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既要全面、系统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思想方法和理论原则,又要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和时代需要加以灵活掌握与运用,即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2011年七一讲话)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的第一个重大问题。不断创新体制与完善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的第二个重大问题。实现国家强盛与人民富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的第三个重大问题。 从整个党的历史来看,通常都是说这样三段: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段,是第一次飞跃的延伸和第二次飞跃的准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段,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三个阶段,两次飞跃,三大成果,与时俱进,无限发展。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简单而精确的概括。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没有结束,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国的实践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继续。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不断地同各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劳 动观点。使学生自觉地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珍劳动成果、勤奋学习的习惯。 2.通过学习“阶级社会的历史又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用阶级的观点来分析当前资本 主义国家一切现象,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讲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帮助学生树立以人民利益为重,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点。4.通过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勾画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 蓝图,培养学生大公无私的革命精神,并懂得要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5.通过分析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原因,要求学生摈弃“高消费”,自觉地向在社 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学习,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6.通过分析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的关系,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学生 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自觉地做到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7.通过讲述如何正确选择成才和就业之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尊重不 同的职业,尊重各行各业的劳 动人民。 这 是本课的教学难点。1)出现特殊过程是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地理环境、 文化传统、历史条件的差异或受到外界的影响。2)" 特殊过程服从一般过程,两者是统 一的,不矛盾。即特殊性以一般规律为前提。3)#特殊过程是暂时的,一般过程是永恒的。4)“由低到高的总趋势不会改变”意味着特殊过程的发展趋势也是由低到高的。 )如果只看一般过 程忽视特殊过程,会把社会发展看成千篇一律、僵死的过程,照搬别国经验,做出不 符合国情的决策,阻碍生产的发展。2)如果只看特殊过程而忽视一般过程,会认不清历 史前进方向,易被暂时的逆流所动摇。 10.的身影,能留下的只有自己! “能带走的只有自己的 脚印”是解放前西藏哪个社会的生活写照,民主改革后,西藏直接进入什么社会?" 再回忆有关历史知识,扩展到你知道还有哪些民族和国家是跳跃式向前发展的?(西藏、 大小凉山的彝族、日耳曼民族、美洲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