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西北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原题及答案整理

2012年西北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原题及答案整理
2012年西北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原题及答案整理

一、基础概念

天然气:

广义的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通常为各种气体化合物或气态元素的混合物,其成因复杂,产状多样。狭义的天然气指与油田和气田有关的可燃气体,成分以气态烃为主,多与生物成因有关。

圈闭:

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成为圈闭。圈闭由三部分组成:

a、储集层;

b、盖层;

c、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的遮挡物。

生油xx:

按照有机成因学说,大量的微体生物遗骸与泥砂或碳酸质沉淀物埋藏在地下,经过长时期的物理化学作用,形成富含有机质的岩石,其中的生物遗骸转化为石油。这种岩石称为生油岩。

干酪根:

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储集层:

是指能够储存和渗滤油气的岩层,它必须具有储存空间(孔隙性)和储存空间一定的连通性(渗透性)。

油气藏:

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

盖层:

覆盖在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并阻止油气向上运动的细粒、致密岩层。

生油门限:

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中随着埋藏在地下的深度加大,受到的压力和温度增加,其中的有机质逐步转变成油或气。当生油岩的埋藏到达大量生成石油的深度(也是与深度相应温度)时,叫进入生油门限。

油气田:

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

油气聚集带:

是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位置邻近的一系列油气藏或油气田的总和。它具有明确的地质边界。

含油气盆地:

凡是地壳上具有统一的地质发展历史,发育着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及圈闭条件,并以发现油气田的沉积盆地。

含油气系统:

在任一含油气盆地内,与一个或一系列烃源岩生成的油气相关,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了相似的演化史,包含油气成藏所必不可少的一切地质要素和作用在时间、空间上良好配置的物理——化学动态系统。

成藏动力学是:

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手段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在盆地演化历史中和输导格架下,通过能量场演化及其控制的化学动力学、流体动力学和运动学过程分析,研究沉积盆地油气形成、演化和运移过程和聚集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成藏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是盆地演化历史和流体输导格架,研究的核心是能量场(包括温度场、压力场、应力场)演化及其控。

油气初次运移:

油气从烃源层向储集层的运移。

油气二次运移:

石油与天然气进入储集层以后的一切运移,都称为二次运移。

二、生成油气的物质基础

1、生油气母质(及其化学组分)

根据油气有机质成因理论,生物体是生成油气的最初来源。生物油气的沉积有机质主要由脂类化合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木质素等生物化学聚合物组成,它们都具有比较复杂的化学结构。

2、干酪跟

沉积物(岩)中的沉积有机质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及化学变化,通过腐泥化及腐殖化过程形成干酪根,成为生成大量石油及天然气的先驱。

干酪根最初是描述苏格兰油页岩中的有机质,经蒸馏后能产出类似蜡质的粘稠石油。后来被引用泛指现代沉积物和古代沉积岩中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

3、干酪跟类型

(1)光学分类

孢粉学家用盐酸和氢氟酸除去无机矿物质后,将有机残渣在显微镜透射光下观察划分出藻质、无定形、草质、木质和煤质五组分。

(2)化学分类

Ⅰ型甘酪根:

原始氢含量高,氧含量低,H/C原子比介于1.25-1.75,O/C原子比介于

0.026-0.12.以含类脂化合物为主,直链烷烃很多,多环芳香烃及含氧官能团很少;它可以来自藻类堆积物,也可能是各种有机质被细菌强烈改造,留下原始物质的类脂化合物馏分和细菌的类脂化合物,生油潜能大。

Ⅱ型甘酪根:

原始氢含量较高,但低于Ⅰ型甘酪根,H/C原子比介于0.65-1.25,O/C原子比介于0.04-0.13。属于高饱和度的多环碳骨架,含中等长度直链烷烃和环烷烃甚多,也含多环芳香烃及杂原子官能团;来源于海相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的混合有机质;生油潜能中等。Ⅲ型甘酪根:

原始氢含量低,氧含量高,H/C原子比介于0.46-0.93,O/C原子比介于

0.05-0.3.以含多环芳香烃及含氧官能团为主,饱和烃链很少,被联接在多环网格结构上;来源于陆地高等植物,含可鉴别的植物碎屑较多,可被河流带入海、湖成三角洲或大陆边缘;热解时可给出30%产物,与Ⅰ、Ⅱ型相比对生油不利,但埋藏到足够深时,可成为有利的生气来源。

三、有机质演化与成烃模式

油气演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逐步过渡的阶段:

生物化学生气阶段、热催化生油气阶段、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及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1)生物化学生气阶段

当原始有机质堆积到盆地之后,开始了生物化学生气阶段。这个阶段的深度范围是从沉积界面到数百米乃至1500m深处,温度介于10-60℃,以细菌活动为主,与沉积物的成岩作用阶段基本相符,相当于碳化作用的泥炭-褐煤阶段。

(2)热催化省油气阶段

随着沉积物埋藏深度超过1500-2500m,进入后生作用阶段前期,有机质经受的地温升到60-180℃,相当于长焰煤-焦煤阶段,促使有机质转化的最主要因素是热催化作用。随着深度的加大,岩石成岩作用增强,粘土矿物吸附力增大,按物质组分的吸附性能不断进行重新分布:

分子结构复杂的脂肪酸、沥青质和非烃集中在被吸附层内,烃类集中在外部,依次为芳香烃、环烷烃、正烷烃。在热演化作用下,有机质能大量转化为石油和湿气,成为主要的生油时期,在国外常称为“生油窗”。

(3)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

当沉积物埋藏深度超过3500-4000m,地温达到180-250℃,则进入后生作用阶段后期,相当于碳化作用的瘦煤-贫煤阶段。此时地温超过了烃类物质的临界温度,除继续断开杂原子官能团和侧链,生成少量水、二氧化碳和氮外,主要反应是大量C-C链断裂,包括环烷的开环和破裂,液态烃急剧减少。

(4)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当深度超过6000-7000m,沉积物已进入变生作用阶段,达到有机质转换的末期,相当于半无烟煤-无烟煤的高度碳化阶段。温度超过了250℃,以高温高压为特征,已形成的液态烃和重质气态烃强烈裂解,变成热力学上最稳定的甲烷;甘酪根残渣释放出甲烷后进一步缩聚,H/C原子比降至0.45-0.3,接近甲烷生成的最低限。

以上将有机质向油气转换的整个过程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这反映油气演化的一般模式。对不同的沉积盆地而言,由于其沉降历史、地温历史及原始有机质类型的不同,其中的有机质向油气转换的过程不一定全部都经历这四个阶段,有的可能只进入了前两个阶段,尚未达到第三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的深度和温度界限也可能略有差别。

四、油气分布的主控因素

油气分布及其广泛,但在时间与空间上分布不均衡。油气分布主要受宏观因素控制,如大地构造条件、古地理、古气候条件等。这些条件的差异决定了构造单元之间、不同盆地之间以及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中油气分布不均衡,这些条件决定了一个油气盆地油气资源的富集程度。

盆地内部油气分布的不均衡主要与盆地内部不同的构造单元之间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条件的差异有关。油气分布在盆地内部的烃源条件、二级构造带分布、沉积相带分布、断裂带分布等因素控制具有一定规律性。

盆地内部油气主要控制因素:

(1)烃源岩和生排烃中心对油气分布的控制

烃源是形成油气藏的第一控制因素。没有油气来源,就不能形成油气藏。国内外大量的油气勘探实践表明,一个盆地内部油气藏分布与烃源岩的分布及其生排烃中心具有密切联系,盆地内部主要油气藏都与烃源岩的层位有密切关系,并分布在主要生油区内部和周围。

盆地中烃源岩的层位、类型及其成熟度控制油气分布的层位和相态。烃源岩层位控制油气分布的规律在构造稳定的沉积盆地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2)二级构造带对油气分布的控制

油气的分布与二级构造带关系密切。盆地中二级构造带,特别是位于生排烃中心的内部或附近的继承性二级构造带,对盆地内部储集层的发育、圈闭的发育以及油气运移、聚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二级构造带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基础及地质背景。我国是典型的陆相油气盆地,二级构造带对油气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二级构造带是油气聚集带”的观点。在20世纪60年末至70年代初提出“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复式油气聚集带是在二级构造带的基础上形成的。

(3)局部构造和沉积相带对油气分布的控制

局部构造和沉积相带是继烃源岩和生排烃中心、二级构造带和古隆起之后的第三层次控制因素,控制着油气田的位置和范围。即局部构造控制油气藏位置,沉积相带控制着岩性油气藏分布,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背斜、鼻状构造、断层等盆地的三级构造是形成不同类型构造圈闭的基础,可以形成背斜圈闭和断层圈闭,这些圈闭类型是大多数盆地中主要的构造圈闭类型。在生排烃中心和二级构造控制背景下,盆地中的局部构造就成为最重要的油气聚集场所。但并不是有利的二级构造带上的局部构造都可以形成油气田,这还与该构造储集层的发育情况、断裂的发育情况、盖层条件等因素有关。

(4)断裂对油气分布的控制

断裂是油气盆地中最常见的构造现象之一,它与油气的生成和油气藏的形成具有密切关系。但这一关系通常也是最复杂和最有争议的,断裂和油气藏形成的关系问题成为目前石油地质领域研究的热点。断裂既有圈闭作用,也是油气运移通道。断裂段对一些盆地的生烃中心和油气生成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是油气藏或油气田的集中分布带。

(5)地层不整合对油气分布的控制

不整合对油气分布也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世界上有大量油气聚集在不整合附近,特别是在不整合面之下。不整合之下的风化淋滤带是有利储集层的分布带。不整合面之下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和溶解淋滤,形成了孔隙、裂缝发育的风化淋滤带。这些岩石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和储集岩,特别是在碳酸盐岩地区,这种不整合面之下的风化淋滤带特别发育,为储集油气的重要空间。不整合面之下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

五、主要储集层的岩性与孔隙特征类型

储层是指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隙、裂隙等储集空间,且能够储存和渗流流体的岩层。储集层一般包括碎屑岩储集层、碳酸盐储集层、其他岩类储集层(火山岩储集层、结晶岩储集层、泥质岩储集层)。

1、碎屑岩储集层

碎屑岩储集层主要包括各种砾岩、砂砾岩、砂岩、粉砂岩等碎屑沉积岩,主要由成分复杂的矿物碎屑、岩石碎屑和一定数量的胶结物所组成。是目前国内外勘探开发的主要储集类型。在沉积、成岩过程、构造运动等地质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形成的碎屑岩储集空间包括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

(1)原生孔隙:

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碎屑颗粒之间的粒间孔以及在细、粉砂岩中发育的层间缝与成岩裂缝等。

(2)次生孔隙:

在结构上次生孔隙与原生孔隙较为相似,次生孔隙主要是非硅酸盐组分(以碳酸盐矿物为主)溶解的产物,同时岩石组分的破裂和收缩也产生次生孔隙。

2、碳酸盐岩储集层

碳酸盐岩储集层在世界油气分布中占有重要地位。碳酸盐岩储集层构成的油气田常常储量大、产量高,易于形成大型油气田。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可分为原生孔隙、溶洞、裂缝三类。

(1)碳酸盐岩储层的原生孔隙

碳酸盐岩原生孔隙类型包括粒间孔隙、粒内孔隙、生物骨架空隙、鸟眼孔隙和晶间孔隙等类型。原生孔隙的发育主要受控于岩石的结构和沉积构造。

A.粒间孔隙是指各种碳酸盐颗粒之间的孔隙。其孔隙度的大小与颗粒大小、分选程度、灰泥基质含量和亮晶胶结物的含量密切相关,是鲕粒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内碎屑灰岩的颗粒石灰岩常具有的孔隙。粒间孔是碳酸盐岩油气储集层的主要储集空间。

B.粒内孔隙是指碳酸盐岩颗粒内部的孔隙,生物灰岩常具有这种孔隙(生物体腔孔隙),如腹足类介壳的体腔孔隙。

C.生物骨架孔隙是指原生的造礁生物如群体珊瑚、层孔虫、海绵等在生长时形成坚固的骨架,在骨架之间留下的孔隙。

D.生物钻孔孔隙是有某些生物钻孔所形成的孔隙,较为少见,常被充填。

E.鸟眼孔隙是指一种透镜状或不规则状的孔隙,常成群出现,平行于纹层或层面分布。

F.晶间孔隙是指碳酸盐岩矿物晶体之间的孔隙。如砂糖状白云岩

(2)碳酸盐岩储层的溶蚀孔隙

溶蚀孔隙,又称溶孔,是碳酸盐矿物或伴生的其他易容矿物被地下水、地表水溶解后形成的孔隙。溶孔的特点是形状不规则,有的承袭了被溶颗粒的原

来形状;边壁光滑,有时在边壁上见有不容易溶物残余。溶蚀作用产生的孔隙既可以发生于后生阶段,如不整合面下的岩溶面,也可以发生于成岩晚期和成岩早期(准同生阶段),后者一般见于近岸浅水地带沉积物暴露出水面时。

溶孔的类型包括粒内溶孔、溶模孔隙、粒间溶孔和溶洞。溶洞是指溶解作用超出了原来颗粒的范围,不再受原来组构的控制,形成一些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溶穴。在溶孔或溶洞的内壁上,常沉淀有晶簇状的方解石或其他矿物的晶体,因此又称为晶溶孔隙。

(3)碳酸盐岩的裂缝

裂缝是碳酸盐岩中储集空间的一种重要类型,如我国西南的碳酸盐岩油气田,中东伊朗地区的部分油气田。

依据裂缝的成因,可分为:

(a)构造裂缝;(b)成岩裂缝;(c)沉积-构造裂缝;(d)压溶裂缝;(e)溶蚀裂缝。

3、其他岩类储集层

其他岩类储集层是指除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以外的其他岩类储集层,如岩浆岩、变质岩、粘土岩等。这类储集层的岩石类型较多,但在世界油气总储量中与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储集层所占比例较小。这类储集层获得一定的油气产量、扩大了油气储集层的勘探领域。我国目前已在火山岩、结晶基岩、粘土岩获得商业价值的油流。

(1)火山岩储集层

火山岩储集层主要是火上喷发岩形成的储集层,常见的有玄武岩、安山岩、粗面岩、流纹岩,此外还有火上碎屑岩。由于后者的成因及分布均与火山喷发密切相关,故把火山喷发岩与火山碎屑岩形成的储集层统称为火山岩储集层。

(2)结晶xx储集层

结晶岩储集层是指各种岩浆岩和变质岩类,它们有不同程度的结晶,故称为结晶岩系。

在含油气盆地中这种结晶岩系往往构成了沉积盖层的基底。这些结晶岩受到强烈的风化时,产生风化孔隙带,是岩石的孔隙性与渗透性大大增大,成为油气良好的储集场所,这类储集层多分布在基岩寝室面上。

(3)泥质岩储集层

泥质岩与碎屑岩在沉积剖面中往往呈互层,其分布广泛。泥质岩的孔隙很小属于毛细孔隙,流体的排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难以流动,当脆性泥质岩在构造力作用下产生密集裂缝或易容组分溶蚀才能形成储集层,这类储集层局限性较大,储集条件较差。

六、圈闭类型

答:

概念:

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成为圈闭。圈闭由三部分组成:

a、储集层;

b、盖层;

c、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的遮挡物。油气藏分类强调科学性和实用性两项原则,据此将油气藏分为构造、地层、岩性、水动力、复合五大类,并进一步细分亚类。

(一)构造油气藏:

由于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成为构造圈闭,在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为构造油气藏。

(1)背斜油气藏: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地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向周围倾伏的背斜,称为背斜圈闭。其形成主要是储集层顶面拱起,上方被非渗透性盖层所封闭,而底面和下倾方向被高油气势面和非渗透岩层联合封闭形成的闭合地油气势区。类型包括:

A、挤压背斜油气藏:

指由侧压应力挤压为主的褶皱作用而形成的背斜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特点:

常见于褶皱区,两翼地层倾角陡,常呈不对称状,闭合高度较大,闭合面积较小,常伴生有断裂。

B.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

由于基底的差异沉降作用而形成的平缓、巨大的背斜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特点:

两翼地层倾角平缓,闭合高度较小,闭合面积较大。

C.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指塑性地层在上覆不均衡重力负荷或侧向水平压力作用下,塑性层蠕动抬升,使上覆地层变形形成底辟拱升背斜圈闭。特点:

轴部发育堑式或放射状断裂系统,顶部陷落,断层将其复杂化。

D.披覆背斜油气藏:

沉积物堆积在各种地形突起上,形成上覆沉积物薄,周围厚的特征,受到差异压实作用后地形突起(潜山)的上覆地层便呈隆起形态,形成披覆背斜圈闭。其形态呈穹隆状,顶平翼稍陡,幅度下大上小,盆地中部的披覆背斜形成早,而边缘的披覆背斜形成较晚。

E.滚动背斜油气藏:

在断块活动及重力滑动作用下,边断边沉积,堆积在同生断层下降盘上的砂泥岩地层沿断层面下滑,使地层在断层附近发生反向倾斜,形成滚动背斜圈闭。特点:

位于同生断层下降盘,多为小型宽缓不对称短轴背斜,靠近断层的一翼稍陡,远离断层的一翼平缓。

(2)断层油气藏:

沿储集层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所形成的圈闭,有时也包括旁侧各个方向被断层所封闭而形成的圈闭,在断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断层油气藏。类型包括:

A.断鼻构造油气藏:

区域倾斜背景上,鼻状构造的上倾部位被断层封闭,在其中聚集了油气就形成断鼻构造油气藏。

B.断块油气藏:

由于倾斜储集层在上倾方向被断层错断,并与与非渗透性层相接而形成的,断层可以是弯曲的、相互交叉的或多组断层的交叉切割与地层产状结合,组成各种几何形态的含油气断块。断块含油气高主度受断层面和对盘对接的非渗透性地层封堵条件的控制。

(3)岩体刺穿油气藏:

由于地层深处的岩体侵入上覆沉积岩体形成的构造,刺穿岩体接触遮挡而形成的圈闭中聚集油气,称为岩体刺穿油气藏。地下岩体(包括盐岩、泥膏岩、软泥以及各种侵入岩浆岩)侵入沉积岩层,使储集层上方发生变形或变位,其上倾方向被侵入岩体封闭而形成岩体刺穿圈闭。按照岩体的不同类型可以分为:

A.盐体刺穿油气藏

B.火山岩刺穿油气藏

C.岩浆岩体刺穿油气藏

(4)裂缝性油气藏:

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为裂缝或溶孔(溶洞)的油气藏。其特点表现为:

1、油气藏常呈断块状;

2、钻井过程中常发生钻具空放、泥浆漏失和井喷等特殊现象;

3、实验室测定的油层岩心渗透率与试井测得的油层实际渗透率相差悬殊;

4、同一个油气藏,不同油气井之间产量相差悬殊。

(二)地层油气藏:

储集层由于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储集层上倾方向直接与不整合面相切)而形成的圈闭称地层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就形成地层油气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地层剥蚀突起或剥蚀构造被后来沉积的不渗透地层所超覆,就形成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其中聚集油气就形成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特点:

古地形突起坚硬突出,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和地下水的循环作用,具有良好的处级性能。分类:

A.潜伏剥蚀突起油气藏:

古地形突起(没有明显的构造形态)被上覆不渗透性地层所覆盖形成圈闭条件,油气聚集其中而形成油气藏。

B.潜伏剥蚀构造油气藏:

原来的古构造(如背斜等)被剥蚀掉一部分,被上覆不渗透性地层所覆盖形成圈闭条件,油气聚集其中而形成油气藏。

(2)地层超覆油气藏:

水体渐进时,沿着沉积拗陷边缘部分的侵蚀面沉积了孔隙性砂岩,分选较好,储集性质也好,随着水体加深,在砂层上超覆沉积了不渗透泥岩,形成地层超覆圈闭。

(3)生物礁油气藏:

礁组合中具有良好孔隙—渗透性的储集岩体被周围非渗透性岩层和下伏水体联合封闭而形成。

(三)岩性油气藏:

岩性圈闭是指储集层岩性变化所形成的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就成为岩性油气藏。主要分为储集层上倾尖灭油气藏和透镜状岩性油气藏。共同特点:

1、储集体往往穿插和尖灭在生油岩体中,不仅有充足的油气源,还有良好的储盖组合条件;

2、圈闭形成时间早,油气一次运移直接排入储集层,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3、分布与河流沉积体系和古地形有关。

(1)岩性尖灭油气藏:

由于储集层延上倾方向尖灭或渗透性变差而形成圈闭条件,油气聚集其中形成油气藏。

(2)透镜体油气藏:

由透镜体或其他不规则状储集层,周围被不渗透性地层所限,组成圈闭条件而形成油气聚集。

(四)水动力油气藏:

由水动力或与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使静水条件下不能形成圈闭的地方形成聚油气圈闭。特点:

地下水向储集层下倾方向流动时,使得油气等势面发生倾斜或弯曲时造成水动力圈闭的主要营力和原因。分类:

构造鼻或阶地型水动力油气藏、单斜型水动力油气藏。

(五)复合油气藏:

储集层上方或者上倾方向是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因素共同封闭而形成的圈闭,成为复合圈闭,其中形成油气藏成为复合油气藏。主要类型:

构造—地层复合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岩性—水动力油气藏。

六、简述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答:

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是生、储、盖、运、圈、保多种地质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生油气源岩:

烃源岩的分析要与盆地的沉降埋藏史、热史和古气候分析结合。首先,盆地的持续沉降式沉积物冲填的前提,盆地只有持续下降,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还原环境,形成巨厚的沉积物,有利于烃源岩的形成和向油气转化;其次,盆地热史决定了烃源岩的成熟程度,高地温场有利于源岩有机质的成熟,但成熟度是温度和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古气候对沉积盆地中水体介质条件和有机质丰度有重要影响,一般在潮湿——半潮湿气候下,生物十分繁盛,大气降水充沛,海盆水体稳定,有利于烃源岩形成。

(2)储集层:

要形成油气藏必须要有良好的储集层。储集层的发育与盆地沉积体系和沉积相有密切关系,而后者又与盆地的古地形及古气候有关。评价储层潜力的参数主要是孔隙度和渗透率,孔隙度的大小,决定了储层能够储集油气的数量,渗透率的高低,决定了油气在其中的运移效率和油气的最终产能。储集层主要有碎屑岩和碳酸岩两大类,其储集性能各不相同。

(3)盖层:

盖层的好坏直接影响油气的聚集和保存条件。常见的盖层类型有页岩、泥岩、盐岩和石膏等,其中页岩、泥岩盖层常与碎屑岩储集层伴生,出现于沉积盆地的湖进层序中;蒸发岩盖层常常与碳酸盐岩共存,形成于海退层序中。盖层的形成与盆地的埋藏史和沉积体的成岩后生作用有关,要区分和确定直接盖层和区域盖层,区域盖层决定了油气运移的分布范围。

(4)油气运移:

油气运移是确定油气聚集和分布的主要依据,其包括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

油气运移分析应与油源对比相结合,查明油气源岩与已聚集油气之间的相互联系,是确定油气成藏的重要依据。成藏系统中,最后一次构造运动对油气的分布和保存,具有决定性作用。

此外,盆地类型及其构造样式,对油气的运移和分布具有控制作用。

(5)圈闭:

圈闭是油气聚集的场所,圈闭的大小、规模决定着油气的富集程度,从而决定着盆地的勘探远景。圈闭的类型很多,构造圈闭,特别是背斜构造圈闭,常常是最有利的圈闭,然而在特定的盆地构造运动史、古地理变迁及沉积成岩作用下,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也可形成大型油气田。

(6)油气保存条件:

油气保存条件指已经形成的油气藏,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圈闭条件是否改变,以及圈闭中的油气聚集是否遭到破坏等。

七、勘探开发热点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油气需求的不断增加,常规油气资源与传统勘探领域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快速增长,人们纷纷把目光转向新的勘探领域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新的勘探领域与非常规油气资源以其储量巨大、分布集中、开发技术日趋进步等特点成为世界石油市场的新的热点。非常规油气藏是油气勘探程度提高、能源需求量增加、勘探开发技术提高条件下能源接替的重要领域。

(1)生物甲烷气勘探

当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埋藏到一定深度后,有机质在还原环境下经厌氧细菌生物作用生成大量的富含甲烷气体,并大规模地聚集保存,形成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生物甲烷气藏。

生物甲烷气藏在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加拿大等国均有发现,中国的许多盆地(柴达木等)以及现代沉积区(沿海地区)也均有生物甲烷气形成的基本条件。

(2)低(未)成熟油气勘探

在有机质干酪根热演化序列中,接近成熟而未进入大量生烃阶段时

(R=0.2%~0.7%)所生成的烃类在成藏分布方面与有机质完全进入成熟门限后所生成的烃类有较大差异。

目前中国已在苏北、渤海湾等盆地中找到大量低熟烃类。低熟油气是陆相生油气的一个基本特色,它扩大了油气资源量的评价范围,也提供了更广阔的油气勘探领域。中国东部地区埋深较浅的年青盆地是这类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

(3)煤层气

煤层气,是指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全球煤层气资源量约为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50%;其中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5国的煤层气资源量占到了全球总量的90%。

(4)深层盆地油气的勘探

深盆气藏是致密储层中与源岩相连的气水倒置关系气藏,是一种发育在致密储层中其在区域上具有“上水下气”特征的气藏,整体上以地层异常压力的发育为基本特征,即使有局限地层水(酸点)存在,也不会对气水在整体上的活塞式排驱过程产生实质性改变。深盆气藏中的天然气分布为“有根”状态,即气藏的致密储层与其源岩之间含气状态的连续过渡,它的封闭机理仍然是以毛细管压力为主,一般储量巨大,通常分布于盆地的深凹陷、向斜中心或构造斜坡带下倾部位,甜点是深盆气藏中具有经济价值的勘探开发目标。

致密储层中深盆气藏的形成常与煤系地层密切有关。

(5)泥页岩油气的勘探

泥页岩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的差别主要在于储集层的致密性和裂缝性条件。泥页岩油气藏的形成归咎于高异常压力对裂缝的扩张作用和对油气流体的混向涌流驱动,油气最终以顺层方式富集成藏。裂缝-微裂缝发育带(靠近断层附近)是泥页岩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其中页岩气藏中天然气的赋存方式主要是游离、裂缝表面吸附及页岩表面吸附。

(6)xx气的勘探

水溶气也有人称地压气,是地层水在一定条件下所溶解、包含的足以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天然气聚集。水溶气藏目前已在世界许多盆地中发现,资源量很是乐观。它的气藏通常出现于中、新生代地层中,尤其是第三系和第四系海相及海陆过渡相地层中。

xx的xx气资源尚未展开系统研究。

(7)甲烷水合物的勘探

甲烷水合物是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甲烷。与水溶气不同,甲烷水合物是由水和气体相结合、气体分子靠范德华力进入并维持在水分子晶隙中并具有典型笼状结构的络合物,也被称为冰冻甲烷。甲烷水合物的形成与环境温度和压力条件密切有关,它要求压力随温度的升高呈非线性的倍数增长,当温度条件升高时,甲烷水合物形成所需要的压力条件急剧增大。故低温、高压有利于甲烷水合物的形成。

根据形成条件,甲烷水合物的分布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海(洋)底沉积物,二是陆地上的寒冷地带,如极地地区和永冻土地带。前者含有绝大多数的甲烷水合物资源,所要求的水深条件主要是海(洋)底沉积物上部的300~1000m范围;后者分布的甲烷水合物资源总量比较有限,目前在陆上所发现的甲烷水合物主要集中在西西伯利亚盆地永久冻土带、普鲁徳霍湾永冻土带以及北极群岛等。

中国对甲烷水合物的研究目前正在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辽阔的海域将有可能是甲烷水合物发育的有利场所。

( 8)无机成因油气的勘探

随着无机成因气的不断发现,它正逐渐成为油气勘探的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领域。无及成因气一般与地球壳幔活动有关,分布区域主要是大陆裂谷活动带、火山岛弧活动带、板块活动接触带、有深大断裂发育的盆地内部以及碳酸盐岩区(碳酸盐的无机化学作用生气)。

中国目前已在多个盆地中发现了无机气的存在(包括烃类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等),如四川盆地、台湾海峡盆地东部、准格尔盆地西北缘等。中国将无机气作为潜在领域,在常规油气勘探中兼顾研究,无疑将是有益的。

(9)重油、沥青砂和油页岩的勘探

世界重油和焦油砂分布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阿尔卑斯带,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盆地中的重油和沥青砂分布分别属于上述两带。重油和沥青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生物降解和游离氧化,它的主导控制因素是地层超覆圈闭,主要沿盆地斜坡或埋深较浅的构造带分布,埋深通常在浅于1500m的近地表处,它的出现往往代表了盆地较为复杂的构造演化史。油页岩是高灰分(大于40%)的固体可燃有机岩,可以是腐泥、腐质或混合成因。作为工业矿产要求含油率应大于5%,发热量超过7.54MJ/kg。仅据有关资料认为,世界上的前四名油页岩储量大国或地区依次为美国、巴西、前苏联和中国。

油页岩也是油气资源储量接替的可考虑方向之一,中国油页岩资源从古生界至新生界均有分布并以中、新生界为主,其中古生界油页岩储量主要分布于石炭、二叠系,中生界储量以三叠系居多,新生界则主要分布在下第三系。

西北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古典文献学习题与答案_西北大学考研网

西北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古典文献学习题与答案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题: 1.本校法 2.《玉海》 3.《十三经注疏》 4.《艺文类聚》 5.十通 6.监本 7.简牍 8.包背装 9.类书 10.辑佚 11.经厂本 12.蜀本

13.《通志》 14.别集 15.《古今图书集成》 二、问答题: 1.宋刻本书有何特点? 2.如何进行古书辨伪? 3.我国历史上采用过的文献载体有哪些? 4.蝴蝶装和包背装图书各有什么优缺点? 5.荀勖《中经新簿》与刘歆《七略》相比有何优劣之处?6.如何鉴定活字印刷本书籍的版本? 7.版本有何作用? 8.辨伪通常采用哪些方法? 9.四部分类法是怎样形成的?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本校法:就是将本书前后文字互证,比较其异同,从而断定其中的错误的勘方法。在没有同书别本可以对校的情况下,采用本校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历代校勘学家根据本书的上下文义,相同的词语,相同相近的句式,校勘出本书错误的例子很多。 2.宋王应麟编。此书专为参加科举考试而编,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刊行,全书200卷,分为天文、律历、地理、帝学、圣文、艺文、诏令、礼仪、车服、器用、郊祀、音乐、学校、选举、官制、兵制、朝贡、宫室、食货、兵捷、祥瑞等21门,门下再分类,共240多类。书中采辑丰富,自经、史、子、集至百家传记,宋代掌故多取材于实录、国史、日历等文献。编排也比较特殊,每类之下按隶属关系以事物或图书名称列若干小标目。每一类、目,先有“提

要”简释类、目名称或概述事实梗概,然后才汇集有关资料。类目之间,时有“参见”。每遇异说,还略引古籍加以考证。有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浙江书局重刊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 3.宋佚名编,清阮元撰校勘记,嘉庆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学刊本,中华书局1982年据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出版。十三经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历代注疏本甚多,且单独成书。南宋绍兴间始有合刊本,共416卷。包括:《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 4.唐欧阳询等奉敕编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类书。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成书。全书100卷。分为46部,包括天、岁时、地、州、郡、山、水、符命、帝王、后妃、储宫、人、礼、乐、职官、封爵、政治、刑法、杂文、武、军器、居处、产业、衣冠、仪饰、服饰、舟车、食物、杂器物、

西北大学生物化学试题

20**-20** 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20分) 增色效应 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 抗体酶 结构域 活性中心 变旋现象 DNA 的融解温度 别构效应 比活力 第二信使学说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 根据国际系统分类法,所有的酶按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性质可分为六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和连接酶。 2. 将分子量分别为a (90 000)、b (45 000)、c (110 000)的三种 蛋白质混合溶液进行凝胶过滤层析,它们被洗脱下来的先后顺序是___cab_______。 3. 与酶催化的高效率有关的因素有底物与酶的邻近与定向效应、底物的契合与诱导形变、 酸碱催化、共价催化、金属离子催化等。 4. 维持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有__肽键_____和____二硫键 ___;维持二级结构靠____氢__键;维持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靠____次级键_____键,其中包括___范德华力___、____疏水相互作用____、____离子键____和____氢键_____。 5. 在20种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有____天冬氨酸_____和___谷氨酸 _____2种,具有羟基的氨基酸是___丝氨酸_____和____苏氨酸 10. 肌红蛋白的含铁量为0.34%,其最小分子量是___1647066___;

血红蛋白的含铁量也是0.34%,但每分子含有4个铁原子,血红蛋白的分子量是__658824___。 三、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是由于中和了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电及 破坏了外层的水膜所引起的。(√) 2.DNA是生物遗传物质,RNA则不是。(×) 3. K m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浓度无关。(√) 4.天然氨基酸都有一个不对称α-碳原子。(×) 5.生物体的不同组织中的DNA,其碱基组成也不同。(√) 6.金属离子作为酶的激活剂,有的可以相互取代,有的可以相互拮抗。(√) 7.所有的蛋白质都具有一、二、三、四级结构。(×) 8.本质为蛋白质的酶是生物体内唯一的催化剂。(×) 9.用羧肽酶A水解一个肽,发现释放最快的是Leu,其次是Gly,据此可断定,此肽的C端序列是Gly-Leu。(√) 10.用碱水解核酸时,可以得到2′和3′-核苷酸的混合物。() 四、选择题(共15分) 1. 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时,从层析柱上先被洗脱下来的是:A A.分子量大的 B.分子量小的 C.电荷多的 D.带电荷少的 2. hnRNA是下列哪种RNA的前体? A.tRNA B.rRNA C.mRNA D.SnRNA 3. 酶的活化和去活化循环中,酶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位点通常在酶 的哪一种氨基酸残基上:D A.天冬氨酸B.脯氨酸C.赖氨酸 D.丝氨酸E.甘氨酸 4. 必需脂肪酸是对()而言的。DA、植物B、动物C、动物和植物 D、人和哺乳动物 5. 谷氨酸的pK’1(-COOH)为 2.19,pK’2(-N+H3)为9.67,pK’3r(-COOH)为4.25,其pI是()DA、4.25B、3.22C、 6.96D、5.93 6. 下列叙述中哪一种是正确的:C A.所有的辅酶都包含维生素组分 B.所有的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 C.所有的B族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 D.只有B族维生素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

中特参考题目及答案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建议以及在网上自己搜的答案,此为我自己比对俩老师提供的题目筛选出的题,仅供参考,记住大点,然后扯淡码字即可,喜欢的同学请给赞,谢谢! 一、经济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内容、基本特征及作用。(1)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转换国1 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2 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3 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4走共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富裕的道路;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1.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础性作用 的一种经济体制,又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合,既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制不同的特征。表现在:一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四三是政府调节间接化,经济活动市场化,二是企业经营自主化,是经济运行法制化。是指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 3.以在所有制结构上,主要表现在:第一,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在共同发展。第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公有制为主体,效率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上, 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在宏观调控上,优先、兼顾公平。第三,更好地发挥计划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利益与长远利益、 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从一和二扯些就是作用了 简述如何深化社会主义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2一、如何深化社会主义改革 (一)参考答案1(网上个人精简版) 1.深化社会主义改革政治上必须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探索中国式民主的道路。 结合中国实际国情,超越具体事情,坚持群众路线,依法治国、依法施政,2.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定岗问责,完善中国式民主,服务民生。经济上按能分配,国有化领导私有化,降低民生成本。3. (复杂版)(二)参考答案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程序化,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

西北大学2012物理化学考研

西北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物理化学) (C) (101.325 /3) kPa (D) (2/3)×101.325 kPa 133

9. 在T,p时,理想气体反应C2H6(g) =H2 (g) + C2H4(g)的K c / K x为: (A) RT(B) 1/(RT) (C) RT/p(D) p/(RT) 10. 设某分子的一个能级的能量和简并度分别为ε1 = 6.1×10-21 J,g1 = 3,另一个 能级的能量和简并度分别为ε2= 8.4×10-21J,g2= 5,计算在300 K时,这两个能级上分布的粒子数之比(N1/N2): (A) 3 (B) 2 (C) 1.046 (D) 0.184 11. 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 E/V = 1.01845 - 4.05×10-5(t/℃- 20) - 9.5×10-7(t/℃- 20)2 298 K 时,电池可逆放电,则: (A) Q > 0 (B) Q < 0 (C) Q = 0 (D) 不能确定 12. 已知Λ∞m(H2O, 291K)= 4.89×10-2 S?m2?mol-1,此时(291 K)纯水中的: m(H+) = m(OH-) = 7.8×10-8mol·kg-1,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 (A) 3.81×10-9 S·m-1(B)3.81×10-6 S·m-1 (C)7.63×10-9 S·m-1(D)7.63×10-6 S·m-1 13. 已知下列两个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位为: Cu2++ 2e-─→ Cu(s) φ1θ= 0.337 V Cu++ e-─→ Cu(s) φ2θ= 0.521 V 由此可算得Cu2++ e-─→Cu+的φθ值为: (A) 0.184 V(B) 0.352 V(C) -0.184 V (D) 0.153 V 14.对应电池:Ag(s)|AgCl(s)|KCl(aq)|Hg2Cl2(s)|Hg(l)的化学反应是: (A)2Ag(s)+Hg22+(aq) = 2Hg(l) +2Ag+ (B)2Hg+2Ag+ = 2Ag +Hg22+ (C)2AgCl+2Hg = 2Ag +Hg2Cl2 (D)2Ag+Hg2Cl2 = 2AgCl +2Hg 15.如果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 1 V,可逆电极电极电势?值和电池的 电动势E值将有何变化 (A) E ,?各增加1 V (B) E ,?各减少1 V (C) E 不变,?增加1 V (D) E 不变,?减少1 V 16.一级反应,反应物反应掉1/n所需要的时间是: (A) -0.6932/k(B) (2.303/k) lg[n/(n-1)] (C) (2.303/k) lg n(D) (2.303/k) lg(1/n) 17.在反应A→k1B→k2C,A→k3D中,活化能E1>E2>E3, C是所需 要的产物,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C的产量,选择反应温度时,应选择: (A) 较高反应温度(B) 较低反应温度 (C) 适中反应温度(D) 任意反应温度 18.受激物的磷光光谱是由于下述哪种原因所致: (A) 三重态向基态的跃迁(B) 单重态到三重态的跃迁 (C) 振动模式不同(D) 核自旋跃迁 19.当某一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04 mol·dm-3时,消耗一半所需时间为360 s。

西大期末考试高数试题及答案

1 / 7 西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8-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等数学(90分钟)试卷 2018年1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当0→x 时,下列变量中为无穷小量的是( ) A 、 x 1 B 、x x sin C 、)1ln(x + D 、2x x 2、一元函数在某点极限存在是函数在该点连续的( )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 要条件 3、若函数)(x f 在点1=x 处可导,则= ?-?-→?x f x f x ) 1()21(lim 0 ( ) A 、)1(f ' B 、)1(2f ' C 、)1(f '- D 、)1(2f '- 4、设?? ???=≠-+-=2 ,2,2 2 3)(2x a x x x x x f 为连续函数,则= a ( ) A 、0 B 、1 C 、2 D 、任意值 5、若)(x f 在),(b a 上具有二阶导数,且( ),则)(x f 在),(b a 上单调增且凹的 A 、0)(,0)(>''>'x f x f B 、0)(,0)(<''>'x f x f C 、0)(,0)(>''<'x f x f D 、0)(,0)(<''<'x f x f 6、=? -1 1 dx x ( ) A 、0 B 、1 C 、2 D 、3 7、过点)2,1(且切线斜率为3 4x 的曲线方程为( ) A 、4 x B 、c x +4 C 、14 +x D 、14 -x 8、若矩阵A 有可逆矩阵,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矩阵A 必是方阵 B 、0=A 第1页 共5页

2 / 7 C 、A A A * 1 =- ,其中*A 为A 的伴随矩阵 D 、矩阵A 经过初等变换一定能化为单位矩阵 9、设)(x F '=)(x G ',则( ) A 、)()(x G x F = B 、)()(x CG x F = C 、 C x G x F +=)()( D 、C x G x F ) ()(= 10、已知向量组)0,0,1(1=α,)0,2,0(2=α,)3,0,0(3=α,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向量组321,,ααα线性无关 B 、以向量321,,ααα为行排列成的矩阵的秩是3 C 、向量21,αα及向量32,αα也线性无关 D 、向量31,αα线性相关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若23sin lim 0=→x kx x ,则=k 。 2、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斜率为x 2,且过)1,1(-点的曲线方程是。 3、 ?-=0 2 sin πxdx 。 4、已知A 为三阶方阵,且2=A 则=A 2 。 5、当A 为6阶方阵,4)(=A R ,则齐次线性方程组0=AX 的一个基础解系中所含解向量个数为个。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30分) 1、计算极限:3 29lim 223---→x x x x 2、已知: x x x y ln sin 22+=,求:y ' 3、用凑微分法求:? dx x x 2 sin 第2页 共5页

习题,西北大学,物理化学习题

一选择题 1.水溶液中氢和氢氧根离子的淌度特别大,究其原因,下述分析哪个对?()(A)发生电子传导 (B)发生质子传导 (C)离子荷质比大 (D)离子水化半径小 答: (B) 2.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迁移数(ti)与离子淌度(Ui)成正比。当温度与溶液浓度一定时,离子淌度是一定的,则25℃时, 0.1 mol·dm-3 NaOH xxNa+的迁移数t1与 0.1mol·dm-3 NaCl 溶液xxNa+ 的迁移数t2,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A)相等(B)t1>t2 (C)t1

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和500,则它们依次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B )(A)1 : 5(B)5 : 1 (C)10 : 5(D)5 : 10 答: (B) 4.在10 cm3 浓度为1 mol·dm-3 的KOH溶液中加入10 cm3 水,其电导率将: (B ) (A)增加(B)减小 (C)不变(D)不能确定 答: (B) 5. 298K,当H 2SO

4溶液的浓度从 0.01 mol·kg-1 增加到 0.1 mol·kg-1 时,其电导率k和摩尔电导率m将:(D) (A)k减小,m增加 (B)k增加,m增加 (C)k减小,m减小 (D)k增加,m减小 答: (D) 6.有下列溶液,其中摩尔电导率最小的是:() (A) 0.001 mol·kg-1 NaCl (B) 0.001 mol·kg-1 KOH (C)

0.001 mol·kg-1 HCl (D) 1.0 mol·kg-1 NaCl 答: (D) 7.浓度为 1.0 mol·dm-3的强电解质溶液,它的摩尔电导率数值近似于:((A)与电导率相等 (B)是电导率的103倍 (C)是电导率的10-3倍 (D)是电导率的102倍 答: (B) 8.下列电池中,哪个电池的电动势与Cl-离子的活度无关?() (A) Zn│ZnCl 2(aq)│Cl 2(g)│Pt (B) Zn│ZnCl 2(aq)‖KCl(aq)│AgCl(s)│Ag

中特考试题目参考答案

.答案仅供参考,分数高低请自行负责;.有些题目整理的答案较多,考试时请注意选择参考。最后,这考试拼的是手速,祝好。 1.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答:本世纪中叶,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面临三大历史任务:1.既要努力实现欧洲早已完成的工业化,又要追赶新科技革命的浪潮;2.既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3.既要实现国的可持续发展,又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这个“不发达”首先当然是指生产力的不发达。因此,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但讲初级阶段,不光要讲生产力的不发达,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上述两大任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并且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一系列不同发展阶段的长久进程中。 2.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实践上指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谈得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全面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解决好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问题。 3.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经济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立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在文化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在社会体制上,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歩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巿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置中的

(完整版)西大植物生物学答案

名词解释 1.胞间连丝 在初生纹孔场上集中分布着许多小孔,细胞的原生质细丝通过这些小孔,与相邻细胞的原生质体相连。这种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 2.次生生长 植物的初生生长结束之后,由于次生分生组织,特别是维管形成层的活动,不断产生新的细胞组织所导致的生长。 3.凯氏带 根的初生结构由外至内可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3个部分。皮层最内一层细胞为内皮层,细胞排列整齐而紧密,是在细胞的上,下壁和径向壁上,常有木质化和栓质化的加厚,呈带状环绕细胞一周,称凯氏带 4.年轮 在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中,可以见到许多同心环,这就是年轮。年轮的产生是形成层季节性生长的结果。 5.聚合果 是由一朵花中多数离生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每一个雌蕊都形成一个独立的小果,集生在膨大的花托上。聚合果根据小果的不同而分为聚合蓇葖果、聚合坚果、聚合瘦果、聚合核果。 填空题 1、被子植物的分生组织按性质和起源分为(原分生组织)、(出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三种类型。 2、次生生长时,维管形成层主要进行平周分裂,向内产生( 次生木质部 ),添加在初生本质部的( 外 )方,向外产生( 次生韧皮部 ),添加在初生韧皮部的( 内 )方。 3、被子植物的合子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细胞:较大的(基)细胞和较小的(顶)细胞。 4、根瘤是(根)和根瘤菌形成的共生体。

1、叙述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过程和次生结构。 次生生长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 ⑴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 茎的维管形成层由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连成圆环状形成层。其分裂活动与根的相同,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的不同:次生 木质部的导管以孔纹导管最为普遍,且具有木射线,木射线细胞为薄壁细胞,细胞壁常常 木质化。 次生韧皮部中有韧皮射线,但细胞壁没有木质化,且形状也没有木射线那么规则。 韧皮射线通过维管形成层的射线原始细胞,和次生木质部中的木射线相连接,共同构 成维管射线,也称次生射线,既是横向输导组织,也是储藏组织。 ⑵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及其活动 第一次发生的位置可由表皮、皮层的厚角组织、皮层薄壁组织或初生韧皮部发生,因 植物种类而异。其分裂活动与根一样,但产生的周皮有皮孔结构,栓内层细胞含有叶绿体。问答题 一、谈谈你对"植物”的理解。 植物是生物圈中一个庞大的类群,有数十万种,广泛分布于陆地、河流、湖泊和海洋中,他们在生物圈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处于最关键的地位,它们在自然界 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植物是自然界中的第一性生产者,即初代生产者。 植物在维持地球上物质循环的平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植物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栖息和繁衍后代的场所。 植物在调节气温和水土保持,以及在净化生物圈的大气和水质等方面均有极其重要的 作用。 总之,植物在自然界中是第一性生产者,是一切生物(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一切真核生物(包括需氧原核生物)提供生命活动所必须的氧气和生存环境,维持 着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和平衡。甚至可以说,没有了植物,其他的生物(包括人类)也将 不能生存。 二、什么是植物组织?根据植物组织的形态结构、发育程度、生理功能等的不同将组织分 为几类?

西北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物理化学复习大纲

硕士研究生物理化学复习大纲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基本内容 ①物理化学概论;②热力学第一定律;③热力学第二定律;④多组分系统热力学;⑤化学 平衡;⑥相平衡状态图;⑦电化学;⑧化学动力学;⑨表面化学;⑩胶体化学。 基本要求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1 热力学基本概念,其中最重要的是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 2 重要热力学过程(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过程,绝热可逆过程,相变过程以及化学变化过程等)的四个热力学量(W、Q、ΔU、ΔH)之计算。 3 节流过程的热力学特征及应用。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1 卡诺循环、第二定律表述。 2 熵函数的引出、熵增原理及熵变的计算。 3 利用熵函数判断过程自发进行的方向和限度的条件和准则。 4 第三定律、化学反应熵变计算。 5 (A)和(G)的定义式以及它们的改变量在特定条件下的物理意义。用Gibbs函数变量作过程方向及限度的判据是本章的重点,掌握该判据的使用条件和准则。 6 简单过程的ΔS、ΔA、ΔG的计算。热力学重要关系式,Maxwell关系式。 三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1 掌握Clausius—Clapenyron方程并进行计算。 2 掌握偏摩尔量的意义、集合公式、化学势的定义及判据。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 3 Raoult定律,Henry定律,公式表示及应用范围。 4 理想溶液,稀溶液的定义,特性及各组分的化学势,理想溶液混合特征及气液平衡。 5 稀溶液依数性,真实溶液对理想溶液的偏差,了解实际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及活度的概 念。 四化学平衡 1 理想气体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的推导并会用等温方程式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2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运用化学反应等压方程计算任意温度下的Kθ 3 各种因素对平衡的影响。同时平衡。 五相平衡状态图 1 相律意义和应用。单组分系统相图。 2 二组分系统气-液平衡、液-液-气平衡相图的特点,会看相图(图中点,线,画的含义, 相律及杠杆规则的应用。 3 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三组分系统相图。 六电化学 1 电解质溶液的平均活度及平均活度系数、离子强度,γ±的极限公式。 2 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的含义及关系,离子独立运动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应用。 3 离子迁移。溶液电导测定的原理,方法及应用。 4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会将化学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电池电动势的含义。 5 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原理和方法,Nernst公式的热力学推导,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6 电池电动势与电极反应的热力学函数△G,△H,△S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西北大学期末试题

西北大学2004 ---- 2005学年第一学期本科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20分) 增色效应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抗体酶结构域活性中心变旋现象DNA的融解温度 别构效应比活力第二信使学说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 根据国际系统分类法,所有的酶按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性质可分为六 类、、、、和。 2. 将分子量分别为a(90 000)、b(45 000)、c(110 000)的三种蛋白质混合溶液进行凝胶过滤层析,它们被 洗脱下来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 3. 与酶催化的高效率有关的因素有、、、、 等。 4. 维持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有_______和_______;维持二级结构靠______键;维持三级结构和四级结 构靠_________键,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 在20种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有_________和________2种,具有羟基的氨基酸是________和_________, 能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 6. DNA在水溶解中热变性之后,如果将溶液迅速冷却,则DNA保持____状态;若使溶液缓慢冷却,则DNA 重新形成___。 7. 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中心主要含有、、和基,三者构成一个氢键体系,使其中的 上的成为强烈的亲核基团,此系统称为系统。 8. 叶酸以其起辅酶的作用,它有和两种还原形式,后者的功能作为载体。 9. 给动物食用3H标记的_______,可使DNA带有放射性,而RNA不带放射性。 10. 肌红蛋白的含铁量为0.34%,其最小分子量是______;血红蛋白的含铁量也是0.34%,但每分子含有4 个铁原子,血红蛋白的分子量是_____。 三、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是由于中和了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电荷及破坏了 外层的水膜所引起的。() 2. DNA是生物遗传物质,RNA则不是。() 3. K m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浓度无关。() 4. 天然氨基酸都有一个不对称α-碳原子。() 5. 生物体的不同组织中的DNA,其碱基组成也不同。() 6. 金属离子作为酶的激活剂,有的可以相互取代,有的可以相互拮抗。() 7. 所有的蛋白质都具有一、二、三、四级结构。() 8. 本质为蛋白质的酶是生物体内唯一的催化剂。() 9. 用羧肽酶A水解一个肽,发现释放最快的是Leu,其次是Gly,据此可断定,此肽的C端序列是Gly-Leu。 10. 用碱水解核酸时,可以得到2′和3′-核苷酸的混合物。() 四、选择题(共15分) 1. 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时,从层析柱上先被洗脱下来的是: A.分子量大的B.分子量小的C.电荷多的D.带电荷少的

西大期末考试高数试题及答案

1 / 7 西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8-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等数学<90分钟)试题 2018年1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当0→x 时,下列变量中为无穷小量的是< ) A 、x 1 B 、x x sin C 、)1ln(x + D 、 2x x 2、一元函数在某点极限存在是函数在该点连续的< )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若函数)(x f 在点1=x 处可导,则 =?-?-→?x f x f x ) 1()21(lim < ) A 、)1(f ' B 、)1(2f ' C 、)1(f '- D 、 )1(2f '- 4、设?? ? ??=≠-+-=2 ,2,2 2 3)(2x a x x x x x f 为连续函数, 则=a < ) A 、0 B 、1 C 、2 D 、任意值 5、若)(x f 在),(b a 上具有二阶导数,且< ),则)(x f 在),(b a 上单调增且凹的 A 、0)(,0)(>''>'x f x f B 、0)(,0)(<''>'x f x f C 、0)(,0)(>''<'x f x f D 、0)(,0)(<''<'x f x f

2 / 7 6、=?-1 1dx x < ) A 、0 B 、1 C 、2 D 、3 7、过点)2,1(且切线斜率为34x 的曲线方程为< ) A 、4x B 、c x +4 C 、14+x D 、14-x 8、若矩阵A 有可逆矩阵,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矩阵A 必是方阵 B 、 0=A C 、 A * 1 = - D 、矩阵A 经过初等变换一定能化为单位矩阵 9、设)(x F '=)(x G ',则< ) A 、)()(x G x F = B 、)()(x CG x F = C 、C x G x F +=)()( D 、C x G x F )()(= 10、已知向量组)0,0,1(1=α,)0,2,0(2 =α,)3,0,0(3=α,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向量组321,,ααα线性无关 B 、以向量321,,ααα为行排列成的矩阵的秩是3 C 、向量21,αα及向量32,αα也线性无关

2019年秋季终考试题--毛中特试卷A参考答案

试卷代号:3959 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开卷) 参考答案 论述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试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100分) 参考答案: 要点一: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毛泽东早就提出,要注重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10分) 要点二:遵义会议后,随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确立和党在政治上逐步走向成熟,党的建设也出现了新的局面。(10 分) 要点三:1935年12月,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做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确定了“为扩大与巩固共产党而斗争”的方针。(10分) 要点四:1937年夏,毛泽东先后写了《实践论》《矛盾论》,深入论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

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10分) 要点五:1938年9月至11月,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和制定的关于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对于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10分) 要点六: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系统地总结了建党以来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此前后,一系列加强党的建设的演说、论著等发表,论述了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建党学说。(10分)要点七: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对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党的战斗力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是一次伟大的创举。(10分)要点八: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被写进了《中国共产党党章》。正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及时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才保证了党沿着正确的路线不断取得胜利。(10分) 评阅说明: 第一,该题共计八大要点,合计80分,这80分作为基本理论的分数。学生所答内容只要与参考要点意思一致即可,不需要完全一致。 第二,剩余的20分,作为奖励分数,即如果考生的作答能够做到论述严谨、联系实际、语句通顺、结构严密和论述充分,那么,可以给予奖励分,具体分数由阅卷老师视情况决定。否则,不给予奖励分。

朱向新西北大学高等数学试题+答题纸+试题答案

西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等数学(90分钟)试题 2012年7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函数()y f x =在点0x 处有定义是0 lim ()x x f x →存在的( )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无关条件 2、当0→x 时,下列变量中为无穷小量的是( ). A 、x e B 、x sin C 、sin x x D 、1sin x 3、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 、2 0sin lim 1x x x →= B 、0sin lim 1x x x →= C 、20sin lim 1x x x →= D 、sin lim 1x x x →∞= 4、极限2 3 3 lim 9 x x x →-=-( ) A 、1 B 、13 C 、16 D 、19 5、曲线sin y x =在(0,0)处的切线方程是( ) A 、2y x = B 、y x = C 、1 2 y x = D 、y x =- 6、若函数 )(x f 在点0x x =处可导, 且000 (2)() lim 1x f x x f x x ?→+?-=?,则 0()f x '= ( ) A 、1 B 、0 C 、3 D 、 12 7、函数cos 2y x =,则y '=( ) A 、2sin x B 、2cos 2x C 、2sin 2x - D 、2cos x - 8、 sin xdx -=?( ) A 、cos x - B 、cos x C 、sin x D 、sin x - 9、如果()f x 为区间[,]a b 上的连续函数,()F x 是()f x 在[,]a b 上的一个原函数, 则()b b f x dx =?( )

最新中特复习题目及答案

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有什么指导意义? 2.为什么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 3.为什么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特别提出来,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衡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 6.如何理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 7.请联系中国30多年的改革与实践,谈谈中国模式的八个特点。 8.中国是一个把名族国家和文明国家结合起来的大国,请阐述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的特点。 9.请结合实际谈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10.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1.为什么说“分裂无稳定”、“台独无和平”? 12.两岸“走向双赢”的内涵以及实现的基础是什么? 13.请联系中国近30年的改革与实践,谈谈中国模式的八个特点 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 14.中国是一个把民族国家和文明国家结合起来的大国,请阐述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的特点 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 1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 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西北大学考研真题00年到16年

西北大学 2000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下川文化 2 印纹陶 3悬棺葬 4 居延汉简 5 龙泉窑 6 永宁寺碑 二简答 1 试述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分布地域及其文化特征; 2 简述汉魏洛阳城的沿革与主要遗迹的发现; 3 概述唐代帝陵的基本格局。 三论述 1 试论商代考古学文化分期框架的构建; 2 试论考古类型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功用。 2001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三体石经 2 黄肠题凑 3 克孜尔石窟 4 夏商周年表 5 海兽葡萄镜 6 武官村大墓 7 马王堆汉墓 8 仰韶文化 9 阿房宫遗址 10 大明宫含元殿遗址 二简答 1 简述近年来中国早期稻作农业遗存的重要发现; 2 简述二里头文化的研究现状; 3 简述考古遗存断代的基本方法; 4 略论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 三论述 1 试论博物馆与文物研究的关系。 2 魏晋南北朝都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何作用和影响。 3 整理商周以来墓葬材料的方法与步骤。 2003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手斧 2 土墩墓 3 编钟 4 陶衣 5 稗县古城 6 失蜡法 7 瓮棺 8 封泥 9《考古图》 10 喇家遗址 二简答 1 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 2 解释人殉、人牲的区别,并用考古发现举例说明。 3 简述秦汉简牍的重要考古发现和意义。 4 什么是唐三彩?简述唐三彩窑址的发现。 三论述 1“一切文物皆具有历史价值”这一命题是否正确?试论述之。 2 试述近年来中国新石器时代初期陶器的发现及其意义。 3 如何用文化因素分析法确定某一考古遗存的文化属性。2004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石片 2 文化层 3 利簋 4 陶衣 5 郑韩故城 6 石楔 7 镇墓俑 8 公墓 9 名旌 10 《金石录》 二简答 1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 2 简述中国细石核的分类; 3 简述商周时期的棺椁制度; 4 简述隋唐两京墓葬的分期。 三论述 1 何谓聚落?何谓聚落考古?简述聚落考古的意义。 2 试述中原地区两汉中小型墓形制的演变。 3 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 2005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精心整理)物理卷·2017届陕西省西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6.05)

陕西省西北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物理期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机械波和机械振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 B.有机械波就必有机械振动 C.离波源近的质点振动快,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慢 D.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的波也立即停止 2.环形线圈放在均匀磁场中,设在第1秒内磁感线垂直于线圈平面向内,若磁感应强度随 时间变化关系如图,那么在第2秒内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是( ) A .感应电流大小恒定,顺时针方向 B .感应电流大小恒定,逆时针方向 C .感应电流逐渐增大,逆时针方向 D .感应电流逐渐减小,顺时针方向 3.如图所示,轻弹簧上端固定在O 点,下端连接一个小球,小球静止在N 位置,P 位置是弹簧原长处.现用力将物块竖直向下拉至Q 处释放,物块能上升的最高处在P 位置上方。设弹簧的形变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不计空气阻力,在物块上升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Q 处,小球的加速度小于g B .从Q 到N 的过程,小球的加速度不断增大 C .在N 处,小球的速度最大 D .从N 到P 的过程,小球机械能守恒 4.如图所示,a 、b 两质点是两列相向传播的简谐横波的振源,它们的间距为6m ,若a 、b 振动频率均为5Hz ,位移大小方向始终相同,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m/s ,则:( ) A .ab 连线中点是振幅最弱 B .ab 连线上离a 点1.5m 处振动最强 C .ab 连线上振动最弱位置共三处 D .ab 连线上(不包括ab )振动最强位置共五处 5.如图所示,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的半径为r ,磁场方向与导线环所在平面垂直,导线环半径也为r, 沿两圆的圆心连线方向从左侧开始匀速穿过磁场区域,在此过程中.关于导线环中的感应电流i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下列图象中(以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最符合实际的是( ) × × × × × B O t 1 2 3 4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