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的兴起(一)

大革命的兴起(一)
大革命的兴起(一)

大革命的兴起(一)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军阀混战;冯玉祥北京政变;孙中山北上;国民会议运动;五卅运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能力方面:

通过五卅运动中反帝统一战线组织的建立和瓦解的教学,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的认识。

通过对军阀混战、冯玉祥北京政变;孙中山北上;国民会议运动;五卅运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教学,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分析国共合作实现后,南北革命形势的差别,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对孙中山扶病北上,展开国民会议运动,并在北京最终逝世等内容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和感受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先驱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同时深切感受国人对孙中山先生的爱戴之情。

.学法指导方面: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孙中山《北上宣言》、总理遗嘱等有关历史材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历史材料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是重点。通过这些事件,可以说明南北革命形势的差异,且更进一步说明了北方革命任务的艰巨性和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坚忍不拔的人格精神。在这一内容中,教材重点介绍了孙中山北上及国民会议运动的目的,由此进一步说明了国共合作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把立志反帝作为革命的目标。同时,教材还重点介绍了孙中山先生不幸于北京病逝的情况。通过这一内容的讲述,学生能更进一步地感受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生及其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所奉献出的一切。正因如此,他的逝世才有举国哀用悼、万众悲痛的场面。

五卅运动是重点。五卅运动作为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有着重析地位。在运动中,省港大罢工影响最大,而且成为当时世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事件;在运动中,成立了反帝统一战线组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这一组织充分体现了革命统一战线性质。它是国共合作的产物。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高压政策,民族资产阶级退出统一战线。这再一次证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软弱性、妥协性的两重性特殊性征。通过五卅运动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同时,也能认识到五卅运动对大革命高潮的到来所起的作用。

.难点分析:大革命兴起时期南北革命形势的差别及其

对大革命高潮——北伐战争的到来产生的影响是难点。在冯玉祥北京政变后,北方革命形势虽有很大发展,但毕竟情况复杂,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皖纱军阀段祺瑞控制北京政权后,更加剧了孙中山北上后革命活动的艰巨性。同时也进一步说明,北方局势仍为封建军阀所控制,他们将成为未来北伐战争的对象。而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却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和坚实的后方基础。对这一问题,学生们在学习中恐难宏观把握,需要教师予以引导。

课堂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在本章节中,我们学习了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请大家回忆。

生:

师:国共合作实现后,大革命迅速开展起来。中国大地上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展形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但从革命形势的发展来看,北方形势更加复杂。

一、军阀混战和冯玉祥北京政变

.军阀混战

师:中国近代史上,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原因是什么?生:师:在帝国主义的操纵下,各派军阀为争夺地盘而战。请大家阅读第209页段课文,找到军阀混战的主要表现及共影响。

生:

师:军阀混战给人亿带来学生灾难。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民众的迫切要求。

.冯玉祥北京政变

师:冯玉祥出身极为贫寒,为生计所迫进入封建军队。后成为直系军阀吴佩孚的部下。他虽在封建军阀的部队中效力,但在国运飘摇之时,受到了南方革命思想的影响,加之吴佩孚克扣其军饷,同吴佩孚的矛盾不断加深。故寻找时机,从第二次直奉大战的前线秘密回京,发动北京政变,囚禁了贿选总统曹锟,迫使曹锟下令免去吴佩孚的职务。请大家看课本,北京政变发生后,冯玉祥采取了哪些重大行动?

生:

师:冯玉祥电邀孙中山北上,说明了什么?

生:

师:表现冯玉祥向往革命的同时,他为何又邀衣另两派军阀到京?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

师:冯玉祥自身无力控制北京局势,只有请出与直系对立的段祺瑞、张作霖。这恰恰说明了北方革命形势不稳,同时,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最终冯玉祥被排挤出北京。这也为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孙中山北上

师:在冯玉祥的电邀下,孙中山先生决定北上。1924年冬,孙中山先生发表北上宣言。中国当今祸乱的根本,乃在军阀与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我这次北上,有两个目的:一为召集国民会议,这是为了对付军阀;一为废除不平等条约,这是为了对付帝国主义者。唯表打倒这两个祸害,中国才能和平统一,才能长治久安。从这段宣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孙中山先生北上的目的是什么?

生:

师:孙中山先生明确强调了反帝反封的要求。这进一步说明国共合作后的国民党,其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

2.孙中山先生的逝世

师:1924年11月,孙中山先生经上海取道日本北上,最终于1924年12月31日抵达北京。当时,孙中山先生已因肝癌病发,病体难支。当随行人员告之先生北京前门火车站已有广大群众迎候,但考虑到先生的身体状况,请提前在永定门火车站下车时,先生予以婉拒,并说他是为民众而来。就这样,中山先生在冽冽寒风中,徐步走过欢迎行列,含笑答礼。这之后的日子,中山先生是在与病魔的抗争和与段祺瑞的斗争中艰难度过的。他力主召开国民会议,反对段祺瑞的卖国政策。但最终,由于肝癌医治无效,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他给后人留下了

什么呢?毕生的奋斗,为了主义死而无憾的豪情,还有那字字掷地有声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我们还可以从他的总理遗嘱中更加深切地体会出他作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和伟大的爱国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这份遗嘱中,中山先生再次说明了什么政策?而这一政策,正是国共合作的推动结果。

生:

师:请大家再加顾一下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革命活动,从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他的愈挫愈奋的精神。

生:

师:在中山先生逝世后,举国悲痛。各界人士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一代伟人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孙中山先生的逝世是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他的革命精神对国民有着巨大的感召力。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1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北伐的条件;北伐战争的目的、对象、作战方针、北伐经过和结果;北伐期间工农运动发展概况。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帝国主义制造“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和“南京惨案”;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北伐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教材中提供的“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史料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 (2)通过“北伐胜利进军”、“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和“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等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内在联系,全面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北伐战争中共产党人在无畏精神的表现,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2)通过帝国主义制造众多惨案,公开干涉中国革命的史实,使学生认清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更深刻理解中国人民革命必须坚持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的基本观点。 (3)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说明各种革命力量的联合和相互支持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北伐战争的胜利是本节的重点。从广东誓师到攻占南京仅10个月,革命形势发展迅速,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北伐军消灭了数倍于己的军阀主力,使军阀的反动统治崩溃,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是大革命的最高潮。此后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重心。 2.难点分析:北伐战争的胜利的原因是本节的难点。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下,北伐战争能够取得巨大胜利并使国民革命运动达到高潮,其原因需从国民革命的大背景下分析北伐的方针、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大北伐军将士的英勇作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几方面综合分析,具有一定难度。 三、学法指导: (1)结合课文带领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史料和图片,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辛亥革命与国民大革命的异同(一)

辛亥革命与国民大革命的异同篇一 (1)背景不同。辛亥革命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领导阶级不同。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国民革命是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领导下进行的。 (3)革命成果不同。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国民革命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群众基础不同。辛亥革命只靠革命党的力量,国民革命中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 (5)革命纲领方面。从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明确反帝反封建。 (6)革命武装方面不同。由没有自己的军队,发展到建立黄埔军校,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7)群众觉悟程度不同。人民觉悟提高,国民革命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8)斗争方式不同。辛亥革命是直接通过武装起义方式进行的,主要依靠新军和革命党人的力量,国民革命采取工农运动和革命战争想结合的方式进行,既依靠军队力量,又依靠工农力量。 篇二 一、领导阶级不同。辛亥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愿意与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亿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这就决定了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国民革命是由国共合作结成的革命统一战线领导的,决定了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当时的国民党,孙中山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其内容代表着各革命阶级的共同利益,因而成为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领导,动员了群众,促进了团结,有力地推动了革命的进行。 二、群众觉悟程度不同。辛亥革命时群众对革命党人武力推翻清朝的革命手段缺乏认同,决定了其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正如孙中山在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回忆的那样“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漫骂之声,不绝于耳”。二是由于当时改良思潮盛行,

第六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教案

(1924年初——1927年7月) 【本章重点知识】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条件与方针; 2、中共“三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评价; 3、国民党“一大”召开时间、地点、中心议题、主要内容和意义; 4、新三民主义的作用及其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 5、黄埔军校的领导人、特点; 6、冯玉祥北京政变的背景和结果; 7、孙中山北上宣言和国民会议运动的内容; 8、五卅运动的直接原因、主力、性质、领导机构; 9、省港大罢工的领导机构和特点;10、两次东征的主力、对象、意义;11、北伐胜利进军的目的、对象、主要战场及结果;12、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领导人;13、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的三个惨案和收回的两个英租界;14、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15、“四一二”与“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时间、地点、发动者、标志;16、张作霖杀害李大钊; 17、大革命的性质、失败原因、作用与教训。 【知识结构】 一、开始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 ①中国共产党:在后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必要性) ②中国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派,比较是真正的派”;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孙中山在失败后,真诚地欢迎同他合作,决定改组。(可能性) ③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1921年会晤孙中山,建议孙中山,创办,同合作;孙中山接受和的帮助,同意以“”的方式与合作,改组。(外部条件) ④中共“三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共关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政策正式形成): a、时间:年 b、召开地点: d、合作方针:共产党员以身份加入;保持共产党在上、上和上的;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阶级、阶级、和 联盟的政党。 e、评价:中共三大的决定,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但没有提出党对的问题(成为以后陈独秀犯右倾错误和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2、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①时间:年初 ②地点: ③中心议题:讨论问题 ④大会主席: ⑤内容:a、通过《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在实际上确立了“、、”的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若干是一致的,这是国共合作的基础。 b、同意以身份加入。 ⑥意义:a、标志着的实现和的正式建立; b、全国的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3、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纲领;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阶段,实现和 的最高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上述内容。 4、黄埔军校的建立: ①条件:和的帮助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

第二节国民革命的兴起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军阀混战。冯玉祥北京政变。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孙中山逝世。五卅惨案。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广东革命政府的两次东征。国民政府的成立和国民革命军的组成.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通过讲述军阀混战和冯玉祥北京政变,使学生认识:由于一战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侵略和在帝国主义操纵下各派军阀的连年混战,使国家分裂,民不聊生,一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大革命,已成为中国社会中各阶层强烈的共同要求。 2、通过讲述孙中山北上和孙中山的逝世,使学生认识:孙中山北上,是他“一生最后阶段的一次英勇斗争。他为挽救中国付出了毕生精力。他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和学习。 3、通过讲述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使学生认识:席卷全国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统一,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成果,是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推动革命运动发展的具体表现。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通过讲述在五卅运动中各个阶级的表现,培养学用阶级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五卅运动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统一。 本课难点:冯玉祥北京政变;孙中山北上。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国共两党合作是建立在怎样的政治基础之上的?它决定了大革命的任务是什么?国共两党合作有何意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政治基础是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国民党的新三民主义基本吻合;国民革命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统一中国;合作的意义:①有利于共产党以合法的身份领导工农运动;壮大革命力量。②国共合作建立的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开展。通过对前一课教材的复习性问答,把新旧历史知识联系起品以旧启新,有利于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①

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失败的原因探究

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失败的原因探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概述 1. 北伐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 在1926 年至1928 年期间,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统一战争,史称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重视农民运动,积极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讨论制定了多项农民运动政策,为农民运动培养了大批骨干,使农民运动逐步走向规模化、组织化,从而有力地支持了北伐战争。 2. 大革命高潮中的农民运动 大革命高潮期间,中国农村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都有了质的飞跃,农民运动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农民运动的主要打击目标转向不法地主、劣绅土豪等,开始大举清算、逮捕土豪和地主,打击封建宗法制度,于是国内许多地方出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新局面。然而好景不长,1927 年国民党右派发动了一系列反革命政变,加之农民运动自身的不当举措,致使农民运动饱受镇压和摧残,此后农会逐渐销声匿迹,农民运动也最终走向失败。

二、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失败的原因 1. 国共两党固有矛盾的激化 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虽然携手合作,但是两党之间却存在着许多固有矛盾。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国民党以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为指导思想,代表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国共两党的合作根基极其不稳,其中蕴藏的矛盾逐步显现,最终发展为两党的领导权之争,导致农民运动迅速夭折。 2. 共产国际右倾的农民运动政策 一直以来,不少学者认为共产国际所执行的逐渐“右倾”的农民运动政策是造成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共产国际重视土地问题、农民问题,要求共产党要重视农民运动,但与此同时又将国民党视为当时唯一重要的民族革命集团,主张巩固和维护统一战线。在这样矛盾的局势下,正确的农民运动路线、方针难以得到执行和落实,故其终将以失败告终。 3. 国民党右派对农民运动的镇压 大革命时期,以汪精卫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对农民运动展开了猛烈、残酷的镇压,这也是造成农民运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大革命高潮时期,两湖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第十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复习目标] 1.正确认识分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变化、性质及影响。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五四运动爆发和中共诞生的必然性,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可能性、必然性。 3.掌握中共初期的活动、斗争情况和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正确评价陈独秀的功过。 4.掌握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过程,分析革命统一战线对国民大革命的作用。 5.理解并掌握国民大革命的基本线索,正确认识国民大革命的经验教训。 [要点梳理] 本单元主要包括从五四运动到大革命失败的历史,涉及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大革命等史实。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五四运动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共成立后,集中领导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在实践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在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国民大革命,基本摧毁了北洋军阀势力,打击了帝国主义,但最终在国民党右派进攻下失败。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和北洋军阀政府,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其突出特点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在思想领域并未完成反封建的任务。北洋军阀政权建立后,在思想领域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这种反动思潮适应了两次帝制复辟和军阀割据的需要。 (2)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这种要求反映在思想文化上,部分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启蒙思想和进化论为武器,掀起了一场反对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主导战线是思想战线,另一条战线是文学战线。 (3)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

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由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共同努力建立的第一次国共合作,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叛变而破裂,使国民革命遭到了失败。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在客观上,由于国际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和同盟者国民党内的反动集团的突然叛变,他们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在主观上,由于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不长,立即以全部力量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缺乏理论准备,来不及系统总结实际斗争的经验,理论水平和领导经验都不成熟。那种割裂民主革命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的“二次革命论”,在国民革命发展中的消极影响尤为突出,使共产党自愿处于“在野”地位,甘当“苦力”,排除在政权和军队的领导之外。理论的弱点和不成熟,必然会导致革命行动的失误,这是国民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国民革命的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自愿地放弃了革命领导权,放弃了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了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幻想拉住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对同盟者中反动集团的叛变革命,既缺乏戒备,又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这是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作为中国共产党上级领导机关的共产国际,对国共合作的指导上,始终存在着对国民党估计过高,对共产党估计过低的倾向,全力帮助和发展国民党、国民革命军和国民政府,造成国共两党力量的悬殊,在统一战线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一再无原则地迁就退让。国产国际指导的失误,也是国民革命失败的重要因素。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但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次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唤醒了全国人民;锻练了共产党,提高了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同时也给中国人民以极其深刻的经验教训,主要是: 第一,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高潮,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实力,在振兴中华的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国民革命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了国共两党合作,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进步,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进步,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也有利于两党自身的发展。合作两利,分裂有害,国共合作的破裂,使中国革命出现重大的挫折。 第二,中国的民主革命,能否实现和保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是革命成败的关键。国民革命的历史证明,当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并制定了正确的政策和策略,革命就发展,就胜利;当中国共产党由于犯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领导权,革命就遭到严重挫折,以致失败。为要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独立自主地制定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第三,中国民主革命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必须发动广大农民,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必须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第四,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没有革命的军队就没有一切。共产党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否则就不可能实现和保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也就没有人民革命的胜利。 这些用鲜血换来的经验教训,教育了中国人民,迎来了中国革命的新的历史阶段。 参考文献: 郑德荣主编:《中国革命史教科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第五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第五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一、考点透析 1、本章主要考察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 北伐战争 ( “三 一八”惨案、北伐胜利进军、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大革命的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2、重点掌握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历史条件、合作方式及其原因、合作的实现过程及历史意义、合作 的破裂及其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重大历史事件和突出特点;北伐战争的历史条件和 胜利进军及其原因;大革命失败的历史过程及其原因、历史意义及经验教训。 二、历年真题展示 真题 考点 分数 11 年 12 年 —— —— 13 年 —— —— 14 年 —— ——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考点 5-1-1: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 1、原因——①“打到军阀,除列强”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根本原因) ②中共“二七”惨案以及国民党力量有限(护法运动、二次革命、护工运动的失败) ③共产国际的支持 2、合作条件:党内合作 3、中国共产党三大 (1)时间:1923 年 (2)地点:广州 (3)内容: 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③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4)缺点:共产党没有掌握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例 5-1-1】孙中山说:“国民党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鲜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 要措施是( ) B.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A. 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C.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答案】C
第 1页 共 7 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国共的十年对峙)【内容概述】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出现了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吸取二七罢工的教训,1923年召开三大,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现了合作,国民大革命由此开始。进行东征,举行北伐,促进工农运动的迅速发展,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统治。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抛出“整理党务案”,在帝国主义支持下,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 1927年8月至1931年9月,是中国革命逐步复兴的阶段。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秋收起义进行了夺取敌人中心大城市的革命尝试,文家市决策开始了中国革命在农村的发展。此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为基地和以农民为基本力量的新阶段。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共政权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唯一正确道路。 1931年9月至1935年12月,是中国革命出现重大转折的阶段。国际上,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结果日本占领东北并逐渐深入到华北,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国内,国民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由于共产国际“左”倾策略的影响,王明“左”倾错误占据统治地位,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召开,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实现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此后,革命重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革命形势重新走向高潮。 1935年12月至1937年7月,是中国革命从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化阶段。随着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爆发的“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新高潮。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美日矛盾逐步激化,美国对日本侵略逐渐由绥靖转向遏制。促使国民政府进一步分化为亲英美派和亲日派,对日不抵抗政策发生动摇。中国共产党及时放弃“抗日反蒋”口号,提出“逼蒋抗日”的总方针,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为全国规模的抗日战争的实现准备了必要条件。 【重点讲解】 考点1:对“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的理解 (1)反帝的根据: ①从斗争起因看:由山东问题引起,此问题是分赃的巴黎和会所导致的。 ②从斗争口号看:“外争国权”,不承认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决议。

国民革命的兴起

第六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第二节 国民革命的兴起 【知识体系】 一、历史背景: 1、国际方面: 2 、国内方面: “ ”成为人民 的共同愿望。 二、表现 1、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⑴导火线:冯玉祥发动 ①原因:朴素爱国思想;军阀的内讧(主要) ②性质:是一次具有进步意义的武装政变,是北洋军阀走向分化的内在表现 ③影响:直接导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直系的溃败,推动北方革命形势的发展。 ⑵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对内 , 对外 。要求 。 ⑶中共对孙中山的支持:掀起了一场全国性 的召开国民会议运动 内容:对内 ;对外 。 ⑷孙中山的逝世: ①时间: ②孙中山的活动及评价(见知识联系) 2、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⑴时间、地点: ⑵直接原因: ⑶领导机构: ⑷性质: 领导的, 发动的, 参加的反帝爱国运动。 ⑸结果:面对帝国主义的高压政策,大资产阶级单独退出运动,民族资产阶级被迫退 出,工人阶级为保存实力而停止了罢工。 ⑹高潮: ⑺意义:是大革命时期 的高潮,给 和 以前所未有的打击,为后来北伐战争准备了 基础。 3、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两次东征 ⑴时间及对象: ⑵主力: ⑶特点:得到 的支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⑷意义: 小结: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为大革命高潮——北伐战争进行作好政治准备.... ;黄埔军校与国民革命军的创办作好军事准备....;五卅运动等反帝爱国运动高涨作好群众基础....;两广统一以及国民政府建立作好牢固根据地...基础.. 。北伐战争的时机成熟了。 【重点难点】 1、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在“五卅运动”中的表现及反映的实质性问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阶级举行罢工, 并同学生、商人成立统一战线组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后期,工人阶级在困境中仍在孤军奋战,并取得了一些胜利成果。因此,工人阶级是先进生 (2)民族资产阶级初期参加了反帝爱国运动,后期民族资产阶级退出了统一战线。说明,民族资产阶级既具有反帝反封建的一面,又有与帝国主义封 (3)大资产阶级拒绝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和上海工商学联合会,他们与帝国主义的利益一致,是反动的阶级。

国民革命的兴起发展和失败 练习题

国民革命的兴起发展和失败练习题 真诚为您服务 一、选择题本题25题每题2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中共三大召开后 B国民党一大召开后 C黄埔军校成立后 D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2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时中国正在发生 A直皖战争 B 直奉战争 C第二次直奉战争 D北伐战争 31924年为支持孙中山北上中共在全国开展广泛的群众运动要求①召集国民会议②成立国民政府③废除不平等条约④推翻直系军阀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五卅惨案后上海成立的领导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市民罢市斗争的组织是 A上海总商会 B 上海总工会 C上海学生联合会 D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5下列哪一次斗争比较全面地检验了中国的各个阶级 A五四运动B五卅运动 C省港大罢工 D上海工人第三次起义 6下列工人的罢工斗争中属于当时世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是 A五四运动中的工人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五卅运动 D省港大罢工 7省港大罢工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支持上海的反帝爱国斗争 B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和增加工资 C反对军阀阻挠成立总工会 D抗议港英当局对工人的迫害 8广东革命根据地两次东征的意义在于力 A扩大了革命的影响 B为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奠定基础 C建立了革命军队和政权 D推动了

全国工农运动的发展 9北伐战争前夕直奉军阀由交战到勾 结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B帝国主义的幕后操纵 C两派军阀的本质是一致的 D两派军阀本身没有矛盾冲突 10北伐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突出表现在 A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 11与孙中山以往领导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相比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显著特点是 A依靠西南军阀反对 北洋军阀 B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 C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D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 12北伐战争时期工人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工会 B支持北伐 C夺取中心城市 D 发展共产党的力量 131927年初国民革命的中心是在 A广州B南昌 C上海 D武汉 14下列各项中与冯玉祥无关的是 A发动北京政变 B参加二次革命 C五原誓师配合北伐 D与北伐军会师郑州 15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领导人是 A邓中夏、苏兆征 B张太雷、陈独秀 C陈独秀、周恩来 D周恩来、朱德 16北伐战争中中国人民取得的反帝斗争最大成果是 A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B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C 北伐战争在全国取得胜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17北伐战争期间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中国革命的史实包括①万县惨案②一三惨案③南京惨案④五卅惨案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下列人物中属于西山会议派的

《国民大革命》教学设计

第10课国民大革命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1、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方法: 1、读图再现情景,从课文和插图或影象资料中想象北伐战争情景,联系当时历史背景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2、整合教材分析,辛亥革命缺陷→孙中山创黄埔军校→国共紧密合作→北伐胜利进军→陈独秀“右倾”危害、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3、讨论探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爱党情感: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 2、思想意识: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回顾,讨论:1.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没有获得成功?2.五四运动有什么历 史作用?3.中共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承上启下:孙中山为了挽救革命,同共产党合作,继续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后来终于形成国民国革命的高潮——国民大革命。(布置学生阅读全课内容,做阅读标记,交流个人看法。) 组织学习和探究: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革命军与北洋军有哪些区别? 2、小结、过渡:袁世凯等人利用北洋军队作为自己独裁专制的工具,继续祸国殃民。所以,要想挽救国家危亡,就必须针锋相对,动用枪杆子来解决问题。 二、北伐战争 1、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战争的对象有哪些人?(《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中找到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的位置) 3、北伐军进攻路线上有哪些重要地名?(《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作出标记) 4、北伐战争为什么能够在不到半年内,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四个方面原因) 5、国民革命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根据课本回答的基础上,补充介绍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领导权、一再妥协退让、甚至压制工农运动等。 A.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 B.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造成严重危害。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南京国民政府具有什么性质?(反动的性质,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2、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后,中国大地上同时并存着哪三个对抗的政权?(北京的北洋军阀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教师指出:后来,武汉和上海的反动势力汇合起来,对幼年时期的共产党进行疯狂镇压。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积极分子惨遭屠杀。但是,英勇的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从地下爬起来,檫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重新投入战斗。北伐战争的历史昭示我们:国共两党真诚合作时,对于国家、民族和革命事业具有很大的好处;两党的合作被破坏时,对于国家、民族和革命事业都会产生负面作用。 小结巩固:结合板书要点总结。 布置作业:学习收获与感想。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第三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知识体系】 一、北伐军胜利进军 1、背景:直奉结成反革命联合战线 ⑴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⑵表现: 一面,一面。 例题: 1.北伐前夕,直奉两派军阀由交战到勾结,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两派军阀的本质属性一致 B.两派军阀的根本利益一致 C.帝国主义列强的幕后操纵 D.国民革命运动对反动势力的打击 2、条件: ⑴(政治准备) ⑵(组织准备) ⑶(军事准备) ⑷(群众基础) 3、目的、主要对象和方针。 ⑴目的: ⑵对象: ⑶方针:先打,后打,再打。(即“北上、东进、再北上”) 4、北伐的概况 ⑴时间与战场:开始北伐,在、和三个战场作战,是主战场。 ⑵重大战役:战役、战役、攻克武昌 ⑶胜利:打败、主力,到达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迁都(目的:)⑷继续:武汉北伐军与冯玉祥部队会师郑州;南京北伐军占领。 例题: 2.北伐战争前夕,广东国民政府面临的形势,不包括 A.直奉军阀在“共同反赤”口号下,结成反革命联盟 B.张作霖在日本支持下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 C.吴佩孚进攻湖南的国民革命军 D.孙传芳进攻闽浙的国民革命军 5、胜利进军的原因 第一、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 第二、北伐军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第三、北伐军广大将士作战英勇,尤其是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叶挺的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二、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1、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的关系: 北伐战争得到的大力支持,又推动了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判断: ①没有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就没有北伐战争的胜利;() ②没有北伐战争的胜利就没有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2、工人运动。 ⑴湘赣两省工人成立了,组织工人纠察队。 ⑵陈独秀、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目的:)

高一历史复习知识点: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高一历史复习知识点:国民革命运动的 兴起 一、背景 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紧掠夺中国,军阀混战,北洋军阀政府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人民的迫切要求。 3.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原因:冯玉祥具有朴素的爱国思想,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在革命形势和南方革命政府的影响下,倾向革命。 过程: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冯玉祥从前线返回北京,囚禁总统曹锟,推翻了直系控制的北京政权。政变后,把部队改名为中华民国国民军,还邀请孙中山北上商议和平统一中国问题。不久,北京政权又落到段祺瑞手中。 性质:是一次具有进步意义的武装政变,是北洋军阀内部走向分化的表现。 二、兴起 1.国民会议运动的开展 为和平统一全国,1924年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要求“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之统一和建设”。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支持孙中山的北上宣言。 一个对内要求结束军阀统治,对外要求反对帝国主义侵

略、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国民会议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 2.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 原因 ①1925年,各地工人纷纷罢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日英帝国主义残酷镇压罢工工人。 ②5月,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概况 ①五卅惨案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成立了统一领导三罢斗争的组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②帝国主义实行高压政策继续镇压罢工工人,上海总商会单独退出罢市;帝国主义以停止供电和贷款等手段,迫使民族资产阶级退出统一战线,工人阶级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 ③全国各地人民、海外侨胞和外国工人支持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省港大罢工,这是世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一次,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 意义:五卅运动是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以前所未有的打击,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3.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背景:1925年,陈炯明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支持下准备进攻广州,推翻革命政府。

国民革命

课题:国民革命课型:新授课课时序号: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时间: 课时累计: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 3、认识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知识结构】结合教材整理:一、自主学习 第一次国共合作开 始 时间年 (会议)的召开。 标志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以个 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标 志着。 发 展 黄埔 军校 的 建立 时间:地点: 全称: 校长:政治部主任: 意义: 高 潮 北 伐 战 争 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时间:年 对象:三个军阀,战略方针: 经 过 主战场 主要战役 结果 胜利 原因 国共团结合作;北伐方针正确;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 工农运动的有利配合;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结 束 失败标志:、 南京 国民 政府 的成 立 时间:1927年4月建立者: 性质:代表、利益 政 策 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二、合作探究 1、阅读下列对联回答问题: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请回答:(1)斯指什么?它的全称是什么?它创办的时间,地点分别是什么? (2)从对联中可以看出它创办的宗旨是什么? (3)它创办的作用或是意义是什么? (4)谈谈你在学习了近代先辈们探索救国新航路后的历史感受。 2、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呢? 2、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成就与合作破裂的原因及教训是什么? 三、展示交流 四、拓展提升 材料补充: 北伐是国民革命的高潮,国民革命的功绩有三点.第一,请说话,它是一场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由国共两党合作发动和推进,使四个革命阶级的力量空前大联合, 爱国力量大凝聚. 中共直接领导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空前的广泛和深刻,出现了反帝反 封建斗争的高潮,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是中心,同工农运动形成革命的整体,使大革命的风 暴席卷中国大地,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二,这场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给了帝国主义和城乡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第三,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前进准备了新起点.因 为它使人们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普遍的革命洗礼,去吧中共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为更多 的人民群众所接受,党组织的影响扩大了,也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 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呢? 这是因为革命阵营内,蒋汪背叛,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政府,又军阀被打垮了,出现了以蒋介石为首的代表大地主、大 资产阶级利益的新军阀。中国人民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 发生改变。 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联合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第二,国民党右派背信弃义,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在国内外反动势力 的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使革命力量遭受到巨大的损失。第三,中国共产党处在幼年时期, 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 命和革命武装的领导权。蒋介石汪精卫向革命势力发动突然袭击时,没有也无法组织有效的 抵抗,导致了革命的失败。 国民大革命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是深刻的,是一惨痛的失败和血的代价换来的。最根本的一点是:共产党要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即党指挥枪。 1

高一历史上册:6.3《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学案(旧人教版)

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第三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学案 北伐战争 n 背景 直奉联合,对付革命 n 条件 政治组织、军事、群众 n 目的 北伐宣言 n 对象 吴、孙、张 北伐战争2 n 方针 先、再、最后 n 过程 两个阶段及战役 n 成果 打到长江流域、武汉、张退 n 胜利进军原因 合作、方针、工农支持、英勇、苏联、冯配合 n 性质 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战争。 工农运动 n 与北伐战争的关系 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n 工人运动 湘赣工人总工会、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

n 农民运动 湘鄂赣农民协会、湖南农运、毛报告 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n 原因 n 列强制造惨案:万县、一三、南京 n 意义 小结 n 国民革命运动的内容 1、工人运动 (五卅运动、省港工人大罢工、湘赣工人斗争、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汉口九江反帝斗争)2、农民运动 (湘鄂赣农民协会、湖南农民运动、毛泽东报告) 3、北伐战争 这三者的关系如何?说明什么? 军队的胜利、工农运动的胜利、收回租界的胜利形成了国民大革命的高潮 选择题1 n 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斗争比较,北伐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 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C.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 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 答案:B 选择题2 n 北伐战争的最大成就是( ) 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B.完成了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推动了全国工农运动的高涨 D.结束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答案:A 选择题3

n 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与以前相比,最本质的区别是( ) A.采用暴力斗争形式 B.有先进阶级的组织领导 C.斗争走向统一领导 D.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 答案:B 选择题4 n 北伐战争中,北伐军攻战或进驻下列地点的先后顺序是( ) A.长沙、武汉、南京、上海 B.武汉、南京、长沙、上海 C.南京、上海、长沙、武汉 D.上海、南京、武汉、长沙 答案:A 选择题5 n 北伐战争进行时,对中国社会矛盾的状况表述不准确的是 ( ) A.人民大众与北洋军阀的矛盾即将解决 B.统一战线内部矛盾迅速上升并恶化 C.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次要化 D.国民党内部左派与右派矛盾加深 答案:C 选择题6 n 国民大革命相对于辛亥革命而言,有内在的继承性,这主要表现在:A.革命任务上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上 C.革命的结局上 D.革命的指导思想上 答案:A 选择题7 n 北伐战争时期制造“南京惨案”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 A.英美 B.英日 C.美日 D.英美日 答案:A

人教版高一历史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教案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掌握军阀混战;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孙中山北上和孙中山逝世;五卅运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2.能力要求:(1)回顾孙中山的一生,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2)通过对五卅运动中各阶级的表现的分析,培养学生用阶级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能够归纳国民革命兴起的主要表现。 3.情感目标:通过孙中山扶病北上,展开国民会议运动,并在北京最终逝世等内容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和感受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先驱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因如此,他的逝世才有举国哀悼、万众悲痛的场面,深切感受国人对孙中山先生的爱戴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孙中山北上是重点。通过这些事件,可以说明南北革命形势的差异,且更进一步说明了北方革命任务的艰巨性和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坚韧不拔的人格精神。(2)五卅运动是重点。五卅运动作为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运动中,省港大罢工影响最大,而且成为当时世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事件;在运动中,成立了反帝统一战线组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这一组织充分体现了革命统一战线性质。它是国共合作的产物。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高压政策,民族资产阶级退出统一战线。这再一次证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软弱性、妥协性的两重性特征。通过五卅运动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同时,也能认识到五卅运动对大革命高潮的到来所起的作用。 2.难点分析:大革命兴起时期南北革命形势的差别及其对大革命高潮——北伐战争的到来产生的影响是难点。在冯玉祥北京政变后,北方革命形势虽有很大发展,但毕竟情况复杂,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皖系军阀段祺瑞控制北京政权后,更加剧了孙中山北上后革命活动的艰巨性。同时也进一步说明,北方局势仍为封建军阀所控制,他们将成为未来北伐战争的对象。而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却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和坚实的后方基础。 课堂教学设计 师:第一节中,我们学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请大家回忆国共合作有什么意义? 生:(回答) 师:国共合作实现后,大革命迅速开展起来。(板书第二节课题)中国大地上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一、军阀混战和冯玉祥北京政变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一、北伐军胜利进军:(1)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2)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方针:先打吴佩孚,后打孙传芳,再打张作霖。(4)北伐概况:1926年7月开始北伐,在两湖、江西和闽浙三个战场作战,两湖是主战场。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攻克武昌。打败吴、孙主力,到达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武汉国民政府继续北伐,武汉北伐军与冯玉祥部队会师郑州;南京北伐军占领徐州。(5)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第一、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第二、北伐军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第三、北伐军广大将士作战英勇,尤其是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叶挺的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第四、冯玉祥的配合、苏联的帮助和北洋军阀内部矛盾分化。 二、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1)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的关系:北伐战争得到了工农运动的大力支持;北伐战争的胜利又推动了工农运动的蓬勃高涨。(2)工人运动的高涨:湘赣两省工人成立了总工会,组织了工人纠察队。陈独秀、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写下了中国工运史上光辉的一页。(3)湘鄂赣的农村大革命:湘鄂赣三省都成立了省农民协会,尤其湖南的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猛(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三、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1)原因:命北伐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高涨,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英国制造万县惨案(四川)、一三惨案(汉口)、南京惨案(直接原因)。(2)收回汉口和九江英租界:“一三惨案”发生后,各地纷纷举行反英大示威,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反帝斗争。武汉政府支持人民的革命斗争。1927年2月,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协定先后签字。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一些被侵略的权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