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设计史

浅谈艺术设计史
浅谈艺术设计史

浅谈艺术设计史

从人类艺术的诞生开始,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设计”这个名词。在艺术设计的起源、萌芽的产生过程中,以及到后来的高级发展阶段,人类的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人类可以从事有

意识、有目的劳动,所以这种生产的目的性,正是设计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人类最初只会使用天然的石块或棍棒作为工具,后来逐渐学会了拣选石块、打制石器,作为敲、砸、舌V、割的工具,这种石器便是人类最早的设计产品。这一时期的石器一般是打制成型的,

较为粗糙。设计的起源便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再到后来的人类设计概念的产生和逐步成熟演化过

程。事实上,从这一时期开始,整个人类的设计文明就伴随着这一时期,已在这里萌发了。

随着人类历史的向前发展,等到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由于审美水平的提高,进而在工具上进行装饰,这些早期的设计活动是人类进入文明以来就有的活动。将实用和美观结合起来,赋予物品物质和精神功能的双重作用,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人类早期的设计形态作为有意

识的物化形态,体现了功能性与形式感的统一。尽管各种设计因素还处于幼稚的萌芽阶段,但对后期的设计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类对于线和形体的审美感在一开始并不是自觉的,而是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经过漫长历史阶段的升华,才成为自觉的追求,这是人类设计文明的一个飞

跃。

时至今日,从传统到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传承着装饰的脉络,它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它不但是审美的形式,而且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它包含着特定的社会情感和文化意识。它不仅是“装饰性”的,从秩序、线条、形式、色彩等方面带给人们以审美愉悦,而且是“文化性”的,从文化、理想、象征、历史等方面满足人们更深层次的需要。沃林格在《抽象与移情》中说到:装饰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一个民族的艺术意志在装饰艺术中得到了最纯真的表现……。装饰艺术必然构成了所有对艺术进行美学研究的岀发点和基础。装饰对于现代设计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

研究意义。从装饰的角度岀发,可以清晰的看到现代设计的发展脉络。

现代设计是工业化文明的产物。现代设计是为现代人、以及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

提供服务的艺术活动。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装饰对现代设计作新

的发展。

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工业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产品设计在这种变革与混乱中发展。人们在生活习惯与心理上对旧有产品的形式与风格有很强的留恋,这反映在设计上表现为装饰化的特点,注重传统装饰趣味。装饰与机械生产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不可避

免地产生。许多设计师不愿意参与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而大多数工业产品单方面追求标准化、批量化生产,对产品本身却忽略了装饰美、形式美的因素,造型粗糙、丑陋,产品的审美品味与格调不高。

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内举行的世界工业博览会上,集中暴露了一些矛盾。展品以工业产品居多,外型粗陋。许多产品上加了些不伦不类的纹样为装饰,想以装饰弥补其形式上的

丑陋。但事实证明,其结果更加糟糕。因此,以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为首的一批有识之士进行了一场名为“新手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风格改革运动,主张艺术家走入生活,艺术与技术结合,创造为大众理解和接受的作品。它反对维多利亚矫饰之风,倡导中世纪的纯朴装饰,并吸收日本的装饰,从自然中汲取素材,创岀新的设计风格,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它的影响遍及

欧洲各国,使“新艺术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手工艺美术运动”以新的装饰反对矫饰,主张精致、合理的设计,并保存了手工艺,对现代设计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在英国“新手工艺美术运动”的感召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和发展了

规模宏大、影响广泛的“新艺术运动”具体地体现在建筑、家具、工业品、服装、首饰、书籍插图等,甚至雕塑与绘画等纯艺术领域内部也岀现一种新的设计风格与艺术面貌。它涉及了法国、

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直到1910年左右,才逐渐被“装饰艺术运

动” 和“现代主义运动”取代。这场运动反对矫饰风格,主张回归自然,极大地发展了植物、动物纹样在图案设计上的运用,创岀一种唯美主义装饰风格。

法国家具设计师萨穆尔?宾在1895年开办了名为“新艺术之家”的工作室及设计事务所,

主张设计师创造新风格。1900年,他们展岀了“新艺术之家”的家具作品,获得很大成功,“新艺术”之名从此传开。展出的作品有强烈的自然主义倾向,模仿植物形态和结构。这与萨穆尔?宾

的“回到自然去”的口号相一致。“新艺术运动”创造了非常特殊的装饰风格。“从亨利?凡德威

尔德的室内,到基玛德的巴黎地铁入口设计,从安东尼?高蒂的建筑,到穆卡的大张海报,都呈现岀从来没有过的非历史主义的新装饰风格探索力量。”这场设计运动运用了装饰、自然主义

风格把艺术和手工艺与产品设计结合,造就了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时期的典型设计风格,成为现代主义时代即将来临的前奏。

“装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20- 30年代在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展开的设计运动,它与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彼此都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现代化与工业化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艺术家们也尝试着寻找一种新的装饰使产

品形式符合现代生活特征。1925年在巴黎举办了大型展览“装饰艺术展览”,该展览向人们展示

了“新艺术”运动后的建筑与装饰风格,在思想与形式上是对“新艺术”运动的矫饰的反动,它反对古典主义与自然主义及单纯手工艺形态,而主张机械之美,从现代设计发展历程看,它是具

有积极的时代意义的。“装饰艺术”运动并非单纯的一种风格式样运动,它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传统的设计运动。即以新的装饰替代旧的装饰,其主要贡献是在造型与色彩上表现现代内容,显出时代特征。

无论是“新手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还是“装饰艺术”运动,它们都是从装饰

岀发去发展新的、合理的、完善的设计风格,也从而扩展了“装饰”的艺术价值。这其中对装饰的肯定与发扬直接形成现代设计改革的动力因素。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是受到现代艺术运动以及“新建筑”运动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它具有一定

的社会民主主义色彩,强调机械美、功能美、主张理性化的设计,主张简洁、实用,否定装饰的作用,把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对立起来,从而发展岀与以前不同的设计风格。“新艺术”运动的核

心人物之一--凡?德?威尔德于1894年在他的《为艺术清除障碍》一文中,提岀“美的第一条件是:根据理性法则和合理结构造岀来的符合功能的作品。”这些思想成为机械美学的先声。奥

地利建筑师阿道夫?卢斯极端主张功能的重要性。他对装饰极为反感。1908年,卢斯发表了《装

饰与罪恶》,其文的内容可以用“装饰即犯罪”这一口号来概括。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现代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也把现代主义设计推向功能主义的设计方向。

包豪斯是现代设计运动的摇篮,它预示现代主义设计高潮的到来。包豪斯于1919年由格罗

佩斯创办于德国魏玛,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9--1925 年)魏玛时期:格罗皮乌斯

(1883-1969 )任校长,提岀“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二十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

合的新型教育制度。第二阶段(1925-1932年)迪索时期:包豪斯在德国迪索重建,并进行课程

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这个时期是其高峰时期。1928

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迈耶(1889-1954)继任。这位共产党

员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最后迈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米斯?凡?德洛(1886-1969)继任。接任的米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迪索后,被迫关闭包豪斯。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米斯?凡?德洛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

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于1933年正式上台的

纳粹政府,米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圭寸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柏林时期仅有6个月的时间。在短暂的14年(1919 —1933年)

的办学历程中,包豪斯形成了整套的设计教学体系。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形成了现代主义设

计风格。它标志着原来的装饰形态中的设计被现代主义理性设计取代。

包豪斯被纳粹关闭后,其主要教学骨干和学生流散到欧美各国,使理性设计思想在全世界范

围内传播。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国际风格”正是包豪斯的设计风格普及化的结果。“国际主义风格”完全排斥装饰,把功能至上的理性精神奉为准绳。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机械美学的代表人物勒?柯布西埃提岀“房屋是居住的机器”。是经典的机械化和功能化的设计思想。

包豪斯对建筑思潮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思想领域发生了大动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德法两国成了

当时激进建筑思潮最活跃的地方。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法国建筑师勒?柯

布西耶三人是主张全面改革建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立新型的设计学校

“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建筑和工艺美术的改革中心。1923年勒?柯布西耶发表《走向新建

筑》提出激进的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和理论。1927年在米斯主持下,于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展

示新型住宅设计的建筑展览会。1928年各国新派建筑师成立“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组织。到

20年代末,经过许多人的积极探索,一种旨在符合工业化社会建筑需要与条件的建筑理论渐渐形成了,这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种流派,各家的侧重点并不一致,创作各有特色。

一、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时代相适应

二、强调建筑师应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问题

三、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

四、主张坚决摆脱历史上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建筑

五、发展建筑美学,创造新的建筑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是20世纪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思潮。现代主义建

筑思潮在50?60年代达到高潮。“国际风格“的岀现为现代主义提供了理论借口,他们“开拓机器生产时代的新的创造潜能,怀有对机器的热忱“。强调功能决定形式、不讲民族特色、个性特征,力求纯粹、反对装饰,这种国际语言逐渐推向理性、标准化使现代主义最终走向了极端。之后根源于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相反的论点和创作主张不断兴起。相继出现诸如:单纯反对现代主义

的后现代主义;复古的新古典主义;甚至新新古典主义;充分坦露结构,显示多种机电设备的本

来形状的高技术派;和理性、情感的结合、抽象和历史的结合的理性主义;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及反构成主义等等建筑思潮。

建筑上的革命也推动了工业设计的发展。设计产品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产品形态的发

展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审美设计没有极致和终点。产品设计迫切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产品的形式与

审美的关系,用“美”的尺度,设计制造富有形式美感的现代“艺术品”--产品设计。

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力依凭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既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环境,又改

变了人们内心的思想观念,包豪斯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统一“,继承了莫里斯“人性化“的一面,

而更提倡创造精神。“包豪斯所开始的新的视觉语言,乃是以建立一个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视觉表现的新的文化统一体,实现文化的再结合为目标“。“这种态度是建立在把人作为尺度的整体

观念上的,艺术家应该是完整的人的典型,要恢复艺术家在生产世界中的原位,与科学家、事业

家一道制造自然,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具有美的形式与意义。艺术家凭借对生活进行有机安排的创

造,必定会有利和促进生活之美的显现。”

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包豪斯被迫解散后,包豪斯的设计家们纷纷流亡法国、瑞士、英国,而大部分去了美国。欧洲建筑和工业设计的中心转到了美国。从此,欧洲设计运动便在美国蓬勃开展,形成高潮。

包豪斯的建校历史虽仅14年3个月,毕业学生不过520余人,但它却奠定了机械设计文化

和现代工业设计教育的坚实基础。包豪斯的办学宗旨是培养一批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既能认

清二十世纪工业时代的潮流和需要,又能充分运用他们的科学技术知识去创造一个具有人类高度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新环境。事实上,包豪斯在调和“人”与“人为环境”的工作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已远远超过了十九世纪的科学成就。包豪斯的产生是现代工业与艺术走向结合的必然

结果,它是现代建筑史、工业设计史和艺术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

现代主义设计对装饰的排斥并不意味装饰的消失。相反,装饰又以新的形式岀现。现代主义

设计是把装饰与结构同化,创造岀了“无装饰的装饰”。随着人们对国际主义风格的厌倦,到了

60年代,设计师们推岀了“波普设计”,满足大众的审美趣味。追求雅俗共赏的目的。色彩与装

饰因此被重新运用。并且在70年代里兴起了多种“后现代主义”风格,反对国际主义设计的单调形式。

“后现代主义”设计指的是“在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上,大量利用历史装饰动机,进行折衷主义式的装饰的一种设计风格”,它有明确的时间段,从70年代持续到90年代初,之后

便开始衰退。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对现代主义设计的挑战,是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一种装

饰性的发展,反对设计中的国际主义、极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审美愉悦,注重消费者心理的满足。在设计上大量运用了各种历史装饰符号,但又不是简单的复古,采取的

是折衷的手法,把传统的文化脉络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开创了装饰艺术的新阶段。

从本质上讲,后现代主义设计并非对现代主义设计进行推翻与否定,而是在肯定其实用功能

因素的基础上,在形式上赋予其人格化,情感化的装饰效果。后现代主义设计中采用大量历史风格,比如哥特式、巴洛克式。从古典到文艺复兴,无所不包,进行装饰符号的挪用、戏谑、调侃、夸张和象征的描述,以多种历史风格的整合拼接达到装饰化的效果,它是折衷主义的,许多作品

都反映了这种特征。比如查尔斯?穆尔设计的美国新奥尔良的意大利广场等。

装饰在后现代主义设计中的复兴,很大的程度上是为了摆脱严肃的、冷漠的、单调的现代主

义与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带来的压抑。最早在建筑上提出明确的后现代主张的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认为,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是丑陋的、平庸的,对于“少即多”的教条,他恢谐地将其改为“少即厌烦” 。1969年,文丘里利用历史建筑符号,用戏谑的方法设计了在宾夕法尼亚的胡桃山的“文丘里住宅”。是具有完整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最早建筑。

随着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装饰在设计中的地位重新回归。在产品设计领域,意大利的索

特萨斯等人组成的“孟菲斯”设计小组成为代表,设计作品造型独特、色彩艳丽,装饰化、波普化和娱乐化。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显著的特点在于其历史主义、装饰主义、折衷主义和娱乐性。这

些手法的运用适应了人们各方面需要,使人们在视觉与心理上都逐渐扫除了对工业产品中由现代

主义、国际主义风格造成的理性与冷漠的感觉。

透视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到现在的历程,我们看到了装饰的重要意义。那么,作为一种艺术符号,“装饰”在未来的设计中也不会消失。它是艺术的符号,又是文化的符号。而且,装饰满足人的心理需要。

当后现代主义设计之风在欧、美大陆愈演愈烈时,我国的现代主义设计才刚刚起步,随着通

讯和交通的发展,地球正变得越来越小,思想观念的传播正越来越快,许多设计师看到了后现代

主义的设计也接受了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怎样看待这一设计思潮已成为一个极为迫切的问题,如果盲目跟着潮流走或对之不予理睬,都会造成对设计的误导。

现代主义设计思想是建立在民主主义的思想基础之上的,其宗旨是要满足绝大多数人日常生

活的需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经济发展也还很落后,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正是我国社会

主义建设的主要目标。现代主义设计强调物品的功能性,强调标准化和大批量生产,这对于工业

化程度还很低的我国国情来说具有不可取代的实用性。国际主义风格的建筑采用低廉的工业建筑

材料,强调合理的功能布局,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住房要求,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缺房

大国来说,国际主义风格的现代主义建筑还将长久的存在。后现代主义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来讲是

对现代主义的修正,是针对现代主义设计所存在的弱点而产生的,它在现代主义设计中看到的问

题对我们有警示作用。我国的设计发展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我们可以从他们发展中吸取经验和教

训,接受他们的长处,避免他们的短处。这样,我们的设计就会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发展进步。象现代主义设计一味追求功能,忽视人情;一味追求简洁,缺乏装饰;一味追求创新,忽视传统;

一味追求统一,忽视多样性等,这都是我们在设计发展中需要避免的。

后现代主义是工业化的产物,我国工业发展的目标虽然是现代化,但以电子、微电子产品为

特征的后工业在我国依然发展很快,高科技的发展在某些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以说我国

正处在工业与后工业并行发展时期,因此,以后工业为背景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在我国还是有发展

条件的。但我们并不能因为我国有后现代主义发展的可能性就跟随欧美发达国家盲目的走后现代主义设计道路。我们要了解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更要理解其形式背后复杂的社会现象,客观的看待后现代主义设计。在后现代主义的思想中,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弊端是用同一种方式对待不同地方和不同的人,从而忽视了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后现代主义者宣扬文化多元论及其差异

性、开放性与变异性,强调设计的个性和民族特征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一部分,而在后现代主义

设计中又表现岀古典的回归。我国的设计刚刚起步,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都是值得设计者

和设计理论研究者思考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传统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工艺美术历

史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中国传统工艺的造型、装饰都是我们在设计创造时灵感的源泉,

丰富的民间工艺品也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料。我国有丰富的传统资料可以利用,民间和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蜡染、刺绣等装饰图案完全可以为我们的现代设计增光

添彩。在继承民族遗产方面,我们的前辈设计师已经做出了成功的尝试。只要我们在设计中注意

从传统中吸收营养,就能设计岀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设计品来,在未来的世界设计领域中独具中

华民族的风采,成为有特色的未来设计大国。

国际主义风格的设计被认为是降低美感、破坏人类完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帮凶,它用简单机

械的方式,把原来传统、自然合为一体的都市环境变成了玻璃幕墙和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人工都市遍及世界,形式雷同的玻璃盒子使城市完全失去了个性,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环境污染。在反对工业文明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大背景下,全球岀现了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呼声,这一呼声尤

其针对现代工业发展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而来,设计在此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此思潮影响下,全球涌现岀“绿色设计”的浪潮,“组合设计”、“循环设计”,是绿色设计思想的实现。在发

达国家,设计已成为产品设计师、政府官员、银行、工程师和环境保护专家共同参入的一件事,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在设计中借鉴。我国的工业发展已经暴露出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等极为严重

的迹象,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极为严重,“白色垃圾”已成为严重隐患,

我国每年都需拿出巨额资金来治理受污染的环境。如果能够借鉴发达国家对工业文明发展的反思,我们就可以避免走发达国家以前走过的弯路。在此思想指导之下,国外已有许多大公司、大

工厂及设计团体致力于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产品设计,如美国的3M集团和德国的BWM公司。他

们把可以轻易拆卸、随时能够更换零件的产品设计作为设计的发展思路。德国还岀现了专门保护

环境的绿党,由发放贷款的银行监督工厂是否生产污染环境的产品。为了保护环境许多国家已在

控制发展汽车,提倡骑自行车。有轨电车因笨拙、速度慢而被汽车所替代,但现在因为其安全、无污染,法国又把它们挖掘岀来服务于繁华的巴黎街头,“绿色设计”已是21世纪的重要内容。

我们如果能够从西方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中得到警示,意识到工业发展的隐患,在设计中体现岀保

护环境的意识,我们就可以在今后避免因设计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对于其他国家,二战后,为了追寻包豪斯早期的理想主义、德国建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重

申“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主张。这所学院最大的贡献是系统设计和设计院校同企业挂钩。可以说,从德国开始现代设计以来.第一次有可能把理想的功能主义完全在工业生产上体现岀来。乌尔姆的教育体系对了战后的设计教育起了引导作用,创造了模式,奠定了基础。因为德国设计师更多

考虑的是设计和人的物理关系,所以德国的设计是冷静的、高度理性的,甚至是不尽人情的,以

致有时缺乏对设计和人的心理关系的考虑。北欧的现代设计却十分注意这一关系,这就要求设计

必须注意人的心理感受。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图等人提岀要走德国人的理性主义道路,而不用德国人的简单的几何外形。他们的设计采用某些有机形态(如弯曲线)和原始材料(如木材),被称为

“有机功能主义”。南欧的设计,意大利最为突岀。意大利人把设计当作一种文化来看待,不单纯把它看为赚钱的工具,于是小批量和高品位成了意大利设计的优势,这体现在那些别具一格的

家具、汽车、鞋等设计上。

美国的设计起源于商业,它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兼收并蓄、容纳各种积极因素,令自己的设计

很快就取得了领先的地位。1933年,包豪斯关闭之后,包括格罗佩斯、汉斯?迈耶、米斯?凡?德洛在内的500多人移居美国,他们的到来使以往没有理论基础的美国设计有了主心骨一一设计的伦理、思想意识、教学体系。这些都为美国设计的飞跃埋下了伏笔。在中产阶级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的社会环境中,包豪斯主张的为大众设计的观念被湮没了。但美国提供的广袤土地和强大的经

济支持再次燃起了建筑师们的热情,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国际主义风格诞生了,它是美国的商

潮同德国的理念结合的产物。这种风格逐渐波及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影响。

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岀口电器便成了它的重要经济来源。此时,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以致日本设计受到政府的关注。日本的设计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以其特有的民族性格使自己的设计变得十分强大。日本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学生,他们能对国外有益的知识进行广泛的学习,并融汇贯通,最终成为己用。同时,日本民族的团体

精神很强,使企业内部的力量比较容易得以完全集中。空间狭小使日本民族喜爱小型化、标准化、多功能化的产品,这恰恰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导致岀现日本的电器产品引导世界潮流、横扫世

界市场的态势。

时间推至90年代,设计又面临新的形势。在此之前,各行业的界限相对比较清晰,分工明确。进入90年代后,各行业之间的界限产生模糊。这个现象所受到的最大刺激是设计师遇到问题不能按照产品的类别进行硬性分割。在设计时,他们必须注意设计对象与其它产品之间的关系,

必须要跨出设计对象的设计范围来考虑问题。随着设计师考虑的设计范围日趋增大. 出现了以品

种分类的边缘的模糊化问题,各类学科也有了互相兼容的现象,即学科的交叉化。这是现代设计

的重要趋势。

对设计而言,另一个强力冲击来自电脑。由于最早的设计院校大多是以美术学校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设计教育是从美术教育中衍生出来的,从而使设计教育主要以技法训练为中

心。学生们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技法上,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可非议的,因为那时的设计图纸只能

用手工的方式进行表现。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70年代,甚至更晚一些。80年代,个人电脑的普

及给设计带来了无法想象的冲击。让学生有更充裕时间来考虑设计的细节问题,这对设计及其教

育体系是革命性的冲击。

学科交叉化和电脑的冲击对当今的设计是积极因素,它们将促进设计在新的时代面前更快地向好的一面发展。当然,现代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国际主义带来的刻板面貌。国际主义风格的产品可以批量生产,并且价格低廉,适合广大民众的需求?仅它在设计过程中牺牲了民族性、地方性、个性,一心追求共性。现在是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的一个过渡阶段,从长远利益来看,产品必须有个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

中中牢地占有一席之地。在设计中,从国家、地区的实际情况岀发,把民族审美情绪同现代设计的某些因素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设计体系,是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向。

其次是后现代手义对现代设计造成的负面影响,后现代主义由建筑设计产生,从罗伯特?温

图利设计了“温图利住宅”起,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们采用一些古典主义的历史符号并加以破坏,然后重新组合,企图改变现代主义刻板的面目。后现代主义造成负面影响的根源在于它的调侃态

度。后现代主义的设计虽然流行时间不长,但对严肃的现代设计的负面冲击却是难以估量的。

在这样的环境中,未来中国的设计将走向何处,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这是每一个

设计者乃至社会大众都迫切想要找出答案的问题。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

变迁,随社会不断的现代化,文化也在现代性方向转变。“设计”,虽然是个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存

在的行为和意识,但严格的设计,应当是工业革命以后的概念。自从设计师这一职业的岀现,自

觉的设计的行为就成为社会文化建设中一个强大的推动力。同时,今天的设计问题,也不仅仅是

一个产品的设计问题。从广义的角度说,设计实际上是一个文化的创造问题。要看清今日的设计,必须深刻洞察整个社会的文化背景,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工业化水平、国家文化政策、人民的审美修养、国际交流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思考未来的设计趋势,若能站在文化的发展趋势

之基础上,这样去思考问题的实质,才会看得更清,看得更远。

改革开放的确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社会,设计在

封闭的环境中没有生存的空间。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迈开了脚步,中国开始了从一

元化向多元化的发展。由于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艺术设计事业发展迅猛,艺术设计理论

水平不断提高,设计人才培养得到重视,设计事业显现岀繁荣发展的现象。在全国各省自治区基

本上都有了自己的外贸广告专业公司,而且各进岀口公司都设置了负责对外广告宣传的专门科室。但由于历史原因,外贸广告公司成立较晚,自身建设差,服务水准和范围没得到客户的认可,

给实行代理制造成一定的困难。在这关键的时刻,广告公司与媒体要发展壮大,不能一味地向外看,更重要的是在借鉴国外同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要学会立足国情,挖掘自身的资源,管理国

际化。当时国内设计界打入国际市场,因为缺少经验,因为外国的就是好的,忘了本土思想,盲目向国外看齐。应该说,从创意水平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这一点不容置疑。在学习国外的先进

经验和运作方式的同时,国内设计人千万不要丧失独立性与自由性。

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设计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设计制作水平,服务水平有明显

提高,设计制作开始向采用国际先进的技术装备转移;此外,设计业逐步走向专业化、科学化与现代化,主要表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激光等新技术和一些新材料,已在艺术设计制

作中逐步推广应用,并向国际设计市场迈进。尤其是中国进入WTC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更加开放社会,意味着我们一部分的游戏规则要与国际规则接轨。实现设计“本土化” 需要时间。面对天时,地利,人和,国内广告公司占有先机,但是必须有所作为。必须提高自己的特色与专长,操作方式也逐渐与国际接轨。从上述反映岀经济国际化造成了我国设计事业发展的规律性:1。跨国设计公司介入中国市场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现象,开放设计市场无可逆转;2、开放设计市场使我国设计业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唯一有效的因应之道是加速加深设计业的改革;3、这一改革比片面的追求暂时性的市场增长规模更加紧迫,这涉及到中国设计业的长远利益;4、设计业的改革必须是整体的、全方位的、配套的,从产权-经营体制、运作理念、管理

机制到法规体系、媒介环境、行业规范、公共关系综合协调;5、现代化、国际化、科学化是艺

术设计业改革的根本标准,民族化、本土化是从属的参照系统;6、设计业自由竞争必须通过政

府和行业组织的负责任的监控形成良性成长的动力。

整个来说,中国当代艺术设计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非常令人注目的成就,可以说已

经到了开始成熟的阶段。从国际设计角度看也是这样,中国当代设计开始引起国际艺术界的注目,并达到了比较重要的地位。在90年代中国也开始创办自己的双年展和三年展。这不仅为了建构

起自己这个国家和城市的当代艺术体制,实质上,它反映了在全球主义背景下,民族国家希望通

过这样一个全球化的展示、交流和传播方式,最大限度的按照自己的艺术标准挑选艺术作品,并通过自己建构起的组织权力,用自己的方式阐释当代艺术的发生方式。自我历史意识和视觉现代

性开始觉醒。中国广告的发展无论其在量的递增上如何神速,在质的方面离现代化、国际化还有

很大距离。就发展中国家设计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本土设计国际化和国际设计本土化是逆向互

动的过程。目前的情况是,以媒介垄断经营为市场保护条件的设计量的持续增长,并不能完全反映中国设计市场的实际竞争和演变状况。在中国的跨国设计公司,本土化的进程迅速。它们的代

理服务已经从单纯代理国际品牌设计转到兼而代理国内品牌设计;其人才结构已经转向主要依靠

本地;设计表达已经追求国际性认同与民族性认同的协调一致,但针对中国设计业在国际化和现

代化的改造转型方面却没有全面的实质性的推进。在未来开放的中国现代设计市场竞争中,将会岀现什么样的局面?这是我们需要走岀盲目乐观而加以警惕的。

世界现代艺术设计简史(答案)

世界现代艺术设计简史 1、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设计有何共同之处?试述斯堪的纳维亚现代设计风格的形成及特点 答: 2、意大利的设计有什么样的特征?试述意大利现代设计的发展过程极其特点 3、后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设计的影响 4、简要谈谈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势; 5、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 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后现代主义建筑认为“方盒子”现代主义建筑缺乏人情味,主张建筑应该而且必须有装饰。在建筑细节上,往往采用各种古典装饰,运用变形、分裂、删减、夸张、矛盾等手段使装饰充满趣味性和象征性。而现代主义建筑一向反对装饰,认为装饰造成了建筑不必要的开支,使大众无法消费得起,导致了其强调无装饰化外形特点,在设计形式上陷入了减少主义风格的泥沼之中。 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历史文化,即所谓“文脉主义”。他们在抛弃现代主义“方盒子”建筑形式的同时,认为决定建筑外观的不单纯是内部功能,而且还受到群体、环境、地区、历史等的影响,强调建筑的形体质量感,提倡建筑的“内”“外”双重性,重视层次感和深度感。他们认为现代主义建

筑在某种意义上完全把历史隔断了,工业文明好像不是从历史发展过来的,而是从工业革命的烟囱里一下子冒出来似的。因此,他们强调重视传统历史风格,主张对历史风格采用抽出、混合、拼接等方法,并且将这种折衷处理建立在现代主义设计的构造基础之上。

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备“隐喻”、“象征”和“多文”的特点,表现在建筑造型和装饰上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 现代主义建筑形态语言基本上是单一的,只是出于对功能认识;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往往包含一系列现代符号学的内容,通过点、线、面和色彩的变化,使现代主义明确、高度理性化的形态语言具有了“隐喻”、“象征”和“多义”的含义以及戏谑、调侃的色彩。 6、简述日本设计中的“双轨制” 7、“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特征及其影响; 特征:强调手工艺,反对机械化生产;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的、复兴主义的传统装饰风格,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装饰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倾向;装饰上有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艺术史论文自己完整总结

艺术史,一门提高修养和知识的课程。通过艺术史的学习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更重要的是从这些知识中得到一些对自己今后设计事业的一些领悟,一些启示。随着艺术的发展,艺术家们对艺术的理解,对艺术的把握,对艺术的诠释,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情感的表达。从艺术的发展过程看自己的学习历程,去找寻心灵深处的那一份民族性,设计出时代的最强音。这才是我应该追求的! 从文艺复兴到印象派,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艺术史的魅力与美丽值得去深思! 14世纪到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艺术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就是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就是以罗马与古希腊的辉煌成就为蓝本进行复兴的一个时期,是继古希腊、罗马后的欧洲文化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其变化的基础就是思想基础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在当时,人文主义学者和艺术家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人身依附的思想,充分说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与艺术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意大利,尼德兰,德国,西班牙,法国,都彰显着各具特色的艺

术魅力。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乔托以人文主义的精神表现宗教故事;布鲁内莱斯基,多纳太罗与马萨乔,用自己的一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唯美的佛罗伦萨大教堂!佛罗伦萨画派,翁布里亚画派,帕都亚画派,三个画派的发展迎来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美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三位大师横空出世,达芬奇的不朽之作《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阐述 了力量美与悲壮美的真正含义, 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树立了美的样式标准!创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美术的辉煌!随后的威尼斯画派和样式主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画派的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祭坛画和独幅版画。康宾的《耶稣诞生》和扬凡埃克的《教堂中的圣母》表现出来的亲切感和生活情趣值得我们去追求!随着经济的兴旺发达,产生了北方画派

世界现代设计史题库

一、填空题 1、综合来说,阿尔托的设计艺术理论包括三个方面:信息理论、表现理论和人文风格。 2、在今天看来,构成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当推埃尔?列捷西斯基、塔特林、佩夫斯纳、嘉博,以及乔治?斯登伯和弗拉迪莫?斯登伯兄弟。 3、提西、奥斯玛特、盖斯布勒三人堪称20世纪60年代开创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重要人物,他们的设计给以后的平面设计家在探索这个方向上以重要启示。 3、在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中,格拉斯哥风格的主要奠基人有(马金托什)、(赫伯特?马克奈)和(麦当娜)姊妹,他们称为格拉斯哥四人。 4、包豪斯最早担任基础课教育的三位全职教员是(伊顿)、(马科斯)、(费宁格),他们都是形式导师。 5、20世纪初期,对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体系的形成贡献最大的人物是(科布西耶)、(格罗佩斯)、(米斯凡德洛)(弗兰克赖特)、(阿尔瓦阿图)等人。 6、英国“波普”设计比较集中反映在(时装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几个方面。 7、“工艺美术”运动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莫里斯)。他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是真正实现英国理论家(拉斯金)思想的一个重要设计先驱。 1、从工业革命以后至20世纪50年代,世界工业设计的发展大体可分为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法国和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德国的现代主义运动、法国等国的装饰艺术运动和美国的国际主义风格等运动或风格。 2、“装饰是罪恶”是由设计师卢斯提出。 3、“少即是多”是由设计师米斯·凡德罗提出的,他的代表作有巴塞罗那椅。 4、美国第一代设计师以罗维德、雷福斯为代表。 5、20世纪80年代初,意大利著名设计师索塔萨斯倡导了建立“孟菲斯”设计小组。 6、美国样式主义风格中最为典型的一种设计风格是流线型风格。 7、瑞士画家伊顿成为第一个创造现代基础课的人,也是最早引入现代色彩体系的教育家之一。他和马克斯、费宁格是最早担任包豪斯基础课的全职教员。 8、英国建筑师理察·罗杰斯于1976年在巴黎建成“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 9、吉马德是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最具影响的作品是巴黎地铁入口。 10、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高蒂在新艺术运动中最引人注目代表作是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 11、文杜里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少即是乏味”与现代主义“少即是多”的信条针锋相对。 12、查尔斯·穆尔设计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典型体现。 13、里特维尔德设计的红蓝椅揭示了“风格派”运动的哲学精髓,成为现代设计史上经典之作。 14、1980年在意大利成立的孟菲斯设计师集团是后现代主义在设计界最有影响的组织。15、1851年,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了著名的“水晶宫”。 16、1919年塔特林创作的第三国际纪念塔是构成主义的代表之作。 17、位于纽约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纽约总部大厦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

西方艺术史论文

马萨乔的《三位一体》 在文艺复兴绘画发展历程中有一位影响重大的关键人物。在他的创作中,彻底摆脱了晚期哥特式绘画的优雅风格和装饰意味,把塑造真实形象和真实空间摆在了首位,他便是马萨乔。他生活在15世纪的佛罗伦萨,继承和发展了乔托的艺术传统,他以科学的探究精神,最典型地运用布鲁内莱斯基的透视法,创造性地将解剖学、透视法的技巧运用到绘画中。马萨乔原名托马索·迪乔瓦尼·迪西莫内·圭迪,马萨乔是其绰号,有“傻瓜”之意。他出身清贫,艺术师承不明,但在21岁时已获准加入画师行会。1961年发现了他在圣焦韦纳莱教堂作的祭坛画《圣母子与诸圣徒》,对了解他早期创作极有帮助。 马萨乔在绘画中运用透视法,让绘画取得了雕塑一样的立体效果,使得绘画更加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他的传世名作《三位一体》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纵观整幅作品,给人的感觉非常舒服与和谐。从整体把握,画面内容也非常对称,色彩比较贴近自然,没有太浓烈的修饰与过分的雕琢,而是恰到好处地运用简单的色调把人物放到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中,这完全符合他“模仿自然”、“追随自然”风格,画中建筑的背景线条分明,轮廓清晰。前景石棺上放着一具骷髅,其下的铭文是:“我曾是你们现在的模样,我就是你们将来的模样。”在文艺复兴绘画中,将订画人或赞助者画入画中,是一种惯例。马萨乔的《三位一体》由佛罗伦萨城一位名门出资,画中身着红色衣袍者即是赞助者,他的衣袍表明他是佛罗伦萨共和国最高级别的官员。从画中可见,他与夫人跪在小教堂入口处,教堂内,圣母和圣约翰站在十字架两侧,十字架后面站着圣父上帝,依托着十字架,而钉在十字架上的是受难圣子耶稣,他是我们视线的中心。耶稣的双臂张开,刚好位于整幅画的中央,因为双腿微曲,加上健硕的腹肌显得不僵硬不死板,圣母和圣约翰两个人物的安排,运用透视短缩法,使他们看上去站在圆柱的后面。圣母的目光向下注视,附以手势,将观者的注意力引向十字架上的基督。 画家充分地利用了透视学创造真实的物景,人物比例关系也把握得非常恰当,十字架后面的圣父上帝与下面的赞助者夫妇构成了一个大三角,同时与圣母和圣约翰也构成了一个三角,同理,十字架上的耶稣也一样,在这样的三角形构架中,画面显得和谐舒适,我想这也与画名《三位一体》有直接联系。马萨乔根据定点透视,将整个画面安排在统一的空间之内,人物不再像以往只位于同一平面内,而是更加具有立体效果,虽然他们在同一幅画中,他却利用光线,使人物和环境产生距离,给人有层次感,前后远近安排得十分巧妙。人物下方的门槛更是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仿佛将观者引入画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又将画中本身的人物分为里外两部分,这样鲜明的层次和立体效果不得不让人佩服。 再从文艺复兴的角度谈谈这幅画,这幅画打破了传统的绘画风格和装饰意味,人物描绘朴实雄浑,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和人文主义精神相统一,这一时期的绘画以人为中心,人物主次也十分鲜明,受宗教影响颇深。这一时期的画家们高举人文主义旗帜,与教会的神权文化斗争,虽以宗教为题材,却较多地表现人物,尤其注重人物的立体感、生动感,追求自然真实。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作品都是基于客观现实世界的,再加以创作修饰,能再现真实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境界,我们需要把这种精神融入到现代社会中去,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的和谐与完美。

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史

一.结合《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谈谈古代设计观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在中国第一部有关设计的理论著作《考工记》中明确提出了一种注重内在统一、顺应大局、与自然相融合的设计思想,其中讲:“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天有时”指天有季节、气候、时令的变化;“地有气”是指地理条件有不同,自然规律有差异;“材有美”是指材料有其自身材质的美;“工有巧”指人有创造能力和工艺技巧。意思就是说顺应天时、适应地气、巧用材料、适宜工艺,四者有机的结合,可以产生好的设计物品。它指出了天时、地气、材美、工巧是设计优秀物品的四个要素,它是一种“大”的设计思想、“和”的设计观念,一种“尚法天地,天人合一”的设计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里要分析古代艺术的方方面面我觉得也不是几个字能说得清楚的,下面就针对我喜欢的陶瓷方面来浅谈中国古代艺术观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中国的陶瓷业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在最初是因为谷物的贮藏和饮用水的搬运。再往后发展人们渐渐发现了陶瓷很多优良的性能,比如耐火性,可以烹饪做饭等等。当发展到隋唐时,陶瓷业发展的就比较成熟了,瓷器逐渐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就我所了解的有关陶瓷方面的知识浅析中国古代陶瓷在材料,纹饰,色彩,在雕塑与灯具方面的应用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一)陶瓷材料 古代陶瓷材料在家具的设计中应用的比较多,很多家具设计师将陶瓷元素融入到了家具的设计中,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设计,既满足了东方人的审美需求,同时又引起了西方人极大的兴趣,大多数都是将陶瓷材料用于家具设计中,进行艺术性表面装饰的设计,这些实际对现代设计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如以镶嵌的形式进行表面局部装饰,局部应用于桌、椅、柜的面层;以拉手、面叶、脚轮等配件形式进行家具构件装饰,此外还广泛应用于应用于灯具、花瓶、餐具等家居小摆设品上,为现代的家居生活创造了一种和谐美。 (二)陶瓷纹饰 纹饰是指绘制在陶瓷表面的东西,从新石器时代发明了陶瓷开始便有了纹饰的说法,是对陶瓷的一种装饰作用,随着不断的发展,后来用釉代替了最初的烧制方法,从而也对现如今的陶瓷上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东汉的莲花,唐代的牡丹,宋代的梅花等都非常具有代表性,是当时的时代特征。纹饰的许多图案现在还广泛的应用,例如各种人物,鱼,鹤,鸡,在现代生活中以及制作工艺美术品时还是会广泛的应用。谈到了纹饰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我想说一下龙起源: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那时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赏赐,而是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生产活动使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

学习艺术设计史的意义

编号 艺术设计史结课论文 学习艺术设计史的目的 学生姓名陈啸 专业艺术设计 学号111131101 指导教师林立 学院文学院 二〇一三年六月

一、艺术设计史概述 艺术设计史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所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作用于生活。 而设计从古代就有,并不是现代的产物。它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历程而发展的,与人类的创造进程是同步的,并随着时代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不断扩大,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反映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艺术设计贵在创造活动与实践,是我们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一个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 二、艺术设计史的发展 古代社会的造型装饰:埃及、古希腊、罗马、中国、中世纪、文艺复兴; 近代社会的工业设计:产业革命、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德国设计的振兴、美国芝加哥学派; 现代社会的设计艺术:现代设计运动、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战争时期的设计、战后日本的设计、中国的近现代设计; 信息社会的设计发展:泼普艺术、宇宙风格、后现代主义、新时代设计四大阶段。 三、艺术设计史的传统与现代 传统与现代。传统与现代并不矛盾,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传统中许多好的设计到现在还散发着它旺盛的生命力,许多造型要素与形式语言都展现出较强的现代感。而且再现代设计中融进传统的内涵,会自然地产生一种亲和力,从根本上说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无不受到传统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一种表象存在。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继承传统,发展传统还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情感。现代设计虽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它与设计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并不矛盾,相反,设计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恰是设计作创新与个性化的一大特色。这并不是排斥向国外优秀设计学习的可能性,艺术设计史的学习同样强调对国外某些艺术风格与设计经验的学习借鉴,综合来说,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还相对落后于西方国家,但考虑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接受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原因,向国外学习也更要立足本国文化传统,我们要借鉴的更多是形式上的表现技巧。

艺术设计史试题附答案

艺术概论课后题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 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P23 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 P33、34 P34 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 P38 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 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为什么]P38 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反映什么样的]P40 艺术以艺术家的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创作实践来反映社会生活。[以什么方式] P41 5.如何理解“艺术生产”这一命题? 答:艺术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而且又是一种生产形态。P44 艺术作为一种生产形态,也有着生产的一般性质;艺术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生产劳动活动,也有着一般生产劳动所具有的实践性、目的性、知觉性、工艺过程的可控性、材料媒介的可选择性、整个生产劳动过程的可表述性,等等;P46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P46 产品即艺术作品,也与一般物质产品相似,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商品的二重性。但艺术生产的本质是精神生产,是一种精神生产形态。艺术反映社会生活和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理想。 艺术作为"艺术生产"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P51 6.谈艺术的形象性、真实性、典型性及其关系。 答:(1)艺术的形象性①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即艺术形象有三大特征: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 ②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③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P64、67 (2)艺术形象的真实性 P69、70、71 ①此为一切优秀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 ②艺术的真实性包括两个相互联系、融合、统一的方面: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再现的真实; 艺术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性――表现的真实。 (3)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P73 (4)关系:形象性是高于生活的形象,真实性是生活中存在的形象,典型性是从这二者中提炼的形象,它们都是为作品服务的。

艺术设计史试题库111-附答案

艺术设计史试题库 一、选择题部 1.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3、古希腊建筑最高成就是雅典卫城 4、希腊器工艺先后流行三种艺术风格即:“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5、古希腊建筑的三大柱式是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 5.彩绘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工艺中最成功的装饰手法。 6. 中国青铜很早就加入锡,以降低熔点。 7、我国古代植物染料中最常见的是靛蓝 8、明代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典型代表。 9、宋代,青瓷已完全成熟,中国进入瓷器时代。 10. 我国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是唐代 11. 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中影响最深远的评论家是约翰·拉斯金 12、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是由“工业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倡导的。 13、1851年英国皇家园艺总监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了著名的“水晶宫” 14、德国工业同盟主要人物有穆特休斯、凡?德?威尔德、彼得?贝伦斯 15、穆特修斯是德国工业联盟的奠基人和整个活动的开创者。 15. 玛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成立于1919 年,它被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16. 作为“新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在开始之初就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首都巴黎;另一个是南斯市。 17、维也纳分离派的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自由。” 18、《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19、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0、明式家具的设计特色:一是注重结构美,二是注重材质美,三是注重造型美,四是注重装饰美。 21 哥特式的艺术设计,主要流行于12—15世纪的西欧、中欧。 22、在西方被称为“现代艺术设计之父’的是莫里斯 23 罗马式艺术设计是封建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产物。 24 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德国,其次是俄国和荷兰。 25 风格派是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 26、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的运动--- “风格派”运动。 27、第一次把“工业设计师”这个职业正式提出来的是_罗维 28、装饰艺术的历史渊源:对对埃及古代装饰风格的借鉴、从传统艺术的创新中获得创作灵感、舞台艺术的影响、汽车设计样式的影响。 29 体现美国“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是好莱坞风格 30、美国新艺术以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和蒂夫尼的玻璃制品为代表。 31 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种风行美国乃至世界的新设计风格—“流线型风格”。 32 后现代主义,又称为历史主义,源于20世纪60年代,70-80年代在建筑界和设计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33、罗伯特·文丘里被称为“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真正奠基人,也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的代表之一。 34、最集中反映“波普”风格的艺术设计是英国,并在这个运动中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35、英国“波普”设计比较集中反映在时装设计、家具设计、室设计、平面设计等方面。

艺术设计史期末论文

艺术设计史 ——期末论文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手机:

新艺术运动中的园林设计 摘要:新艺术运动是现代运动早期最重要的探索之一,本文通过新艺术运动中的主要学派及设计师的作品,论述这次在欧洲影响深远、承上启下的艺术运动中的园林设计。 关键字: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分离派;青年风格派;德意志制造联盟;高迪;奥尔布里希;穆特修斯;贝伦斯;莱乌格. 一、园林设计中新艺术运动的产生与设计风格 发源于英国的风景园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净化后,于十九世纪初在欧洲大陆达到高潮,出现了大批经典的风景园及设计师。这以后,园林设计风格在继承风景园传统的同时,几何式园林又逐步被设计师采用,园林或以自然式为主,或以几何式为主,停滞在两者互相交融的设计风格上,甚至逐步沦为对历史样式的模仿与拼凑。可以说,整个十九世纪,尽管园林在内容上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形式上并没有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正如绘画、雕塑、建筑等其它艺术领域在同期经历的类似徘徊一样。这时,一大批不满于现状、富有进取心的艺术家,率先探索,为了打破艺术领域僵化的学院派教条,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形式,掀起了一个又一个运动,这些事件预示着一个新的艺术世界,包括新的园林风格即将到来,新艺术运动正是这些早期探索中一次重要的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一次大众化的艺术实践活动,是世纪之交欧洲艺术的重新定向,是一道受人欢迎的振奋剂。它的起因是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Art and Crafts Movement)的影响,反对传统的模式,在设计中强调装饰效果,希望通过装饰来改变由于大工业生产造成的产品粗糙、刻板的面貌。新艺术运动最早出现于比利时和法国等国家,分别称为“20人团”和“新艺术”。自然界的贝壳、水涡旋、花草枝叶等给艺术家们带来无限灵感,他们以富有动感的自然曲线作为建筑、家具和日用品的装饰。后来,新艺术运动又发展出直线几何的风格,以苏格兰格拉斯哥学派(Glascow Four)、德国的“青年风格派”(Jugendstil)和奥地利的“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为代表,探索用简单的几何形式及构成进行设计。新艺术运动本身没有一个统一的风格,在欧洲各国也有不同的表现和称呼,但是这些探索的目的都是希望通过装饰的手段来创造出一种新的设计风格,主要表现在追求自然曲线形和追求直线几何形两种形式。 二、新艺术运动中的设计师与园林作品

世界艺术设计史

世界艺术设计史 课程英文译名:History of Art Design课内总学时:32 学分:2 开课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开课教研室:艺术设计系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任选课 面向专业: 所有专业 一、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的 世界工业设计协会主席在北京之行中讲到“穷国出口资源,富国出口设计”,对于我国起步不久的现代设计教育和设计领域来说,了解世界先进的设计历史就显得尤其重要。设计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问,同时又是极具开创和开放性的学问,我们要集中国和世界之大成,唯有开放性的建设和发展,才能走向成熟和完善。本文运用大量详实的世界设计史料组织教学,并结合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可以引导学生开阔思路,亦能开拓视野,深入学习。 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了解设计的概念与分类,艺术设计的多重特征。重点和难点是把握艺术设计的本质。 第二章:中国艺术设计史 了解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和发展,从远古时代到封建社会的设计,全方面掌握中国古代文明与设计。 第三章:西方古代艺术设计 了解西方古代艺术设计的起源和发展 第四章:现代设计的萌芽 了解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和“工艺美术”运动。 第五章:“新艺术”运动 了解欧洲各国的“新艺术”运动发展。 第六章: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芽 了解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和思想基础以及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 第七章:后现代设计 了解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设计。

三、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四、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无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1、通过学习,了解世界设计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并通过大量详实的史料,使学生熟悉世界包括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 2、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艺术设计发展要点以及演变的规律。 3、本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开阔思路,不拘泥于某一学科和某一方面,深入学习。 六、学时分配 总学时32学时 第一章:绪论 4学时 第二章:中国艺术设计史 6学时 第三章:西方手工业时期艺术设计史 6学时 第四章:现代设计的萌芽 3学时 第五章:“新艺术”运动 3学时 第六章: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芽 3学时 第七章:后现代主义设计 3学时 第八章:世界艺术设计的源流欣赏 4学时 七、教材与参考书 参考书:《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 《设计概论》,席跃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 《艺术设计史》,杨先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1 《现代艺术设计思潮》,唐济川,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 八、说明 本课程信息量大,图文并茂,需要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 (执笔:李婷)

艺术史学:论艺术与史学的共性-最新范文

艺术史学:论艺术与史学的共性 艺术史学:论艺术与史学的共性(一)风景:戈壁--蒙德里安--史学之美蓝天,强烈的阳光,沙石;这是一种风景。它的原素太简单了,以至于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语词来描绘。见过江南抑或岭南青山碧水的人,忽然置身其中,会感到生命就要沉寂下去:太荒凉、太安静了——让人无法忍受!不,这又有多美——美得异乎寻常,美得异常伟大!一切能称之为“美的”东西、一切有生命力的东西凝缩在这里——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淡化得没有了形式。倘若你能使自己生命的勃动与这种风景的脉搏合拍,以至汇融,霎时你就会获得无比巨大的力量,敢于追求一切真善美,时间、空间对你的限制不复存在,你便获得了类似宗教信徒与神交时“永恒存在”般的快感。这又怎是青山碧水凭依柔和的色采和线条给人的那种肤浅的愉悦能比的呢?蒙德里安更能被这种戈壁美景所激动。在他的经典名作《红黄蓝构图》(见上图)中,除去横竖线和原色以外,别无其它。复杂的造型,色采的合成,已被极度简化。习惯于普同绘画的人无法解读,无法领会蕴含在简单构图中的内在之美:它展现了物体的精髓。在画前,“人由于抽象的审美默想而具有了与宇宙下意识地同一的能力……个性被嵌进和宇宙现象之中……与自然决裂的新绘画的特点是:对宇宙更为清晰明确的表达。”然而蒙德里安并没有长久地伫立在戈壁滩前。否则,他的画面将更加简化:毕竟他借助横竖线的垂直交叉来构造一种平衡与和谐;而这完全可以省去。描绘戈壁风景,引介蒙德里安的绘画是为了阐明一颗“心灵”——它为艺术和史学所共有。对艺术而言,不存在不能

入画的对象;对史学而言,也没有不可描述的事物,二者完全可以包容一切。这里是指二者共有的一种抽象取向。艺术抽象的结果,以图画的形式出现。人们借助对色彩、造型等的欣赏,力图解读艺术家阐述事物本质的特殊语言。史学抽象的结果是一篇论文或一本书籍,人们通过阅读,在认识或认知过去的同时,欣赏史学家的抽象艺术。“史学的抽象”,就是借助种种技术手段和科学分析使隐藏在纷纭复杂的历史背后的质性的东西显露出来。这些东西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每一个时段,“过去”、“现在”、“将来”这些限定性时间词对它而言是毫无意义的。它就是人类对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所谓“史学之美”,应该这样理解:史学的指向揭示人类向善冲动的冲动是一种美;这种美的展现过程也是一种美。“史学美”既是结果,又是过程。史学美的展现将由所有学习、研究以至于热爱史学的人来完成。他们所必需的是:无畏的勇气,真诚的心灵,科学的方法。(二)蓝花:梦想?现实?TOP“蓝花”是德国浪漫主义作家、诗人诺瓦利斯经常使用的词语,对他而言,蓝花“包括一个憔悴的心灵所能渴望的一切无限事物。蓝花象征着完全的满足,象征着充满整个灵魂的幸福。”这里借用“蓝花”来指对完美的追求。“完美”应该是个宽泛的包容性的概念。具体到史学,即指史学自身目标的完成——史学美的展现。古代史学对此没有太大贡献。以中国古代的历史编篡学为例。它的目的就是记录——“忠实地”记录“半个社会”的全部内容。在今天受到高度评价的经典名著,不管是《史记》,还是《通鉴》,它们的最高价值不过是:在古代用做帝王士子鉴古的工具;在今天用做史料和读物。

中国艺术设计史

第一章 1造物文化 中国传统造物文化在思想智慧、造物原则等方面为中国的现代设计打开了一座可供借鉴的宝库,我们应该多从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中吸取智慧与营养,使中国的现代设计体系在我国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找到契合点,从而可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这一造型领域获得继承和发展,并继续发扬光大,实现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目标。 一、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观 中国道家学主张“天人合一”,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的见解。这里“天”即是自然,自然是天地的本性,人应顺天而行。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亲密无间,互融互通的。 庄子是老子的主要继承者,他的天人观念与老子的天道本体纠缠交织、相辅相佐。庄子的基本观念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主张不要人为地违背自然规律,并极力赞美天地万物的自然有序:“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庄子·天道》)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同构的信仰,正是基于这种信仰,古人在审视建筑营造、手工制作等生产实践与自然环境的效应关系的同时,对于开凿山石采取金玉,砍伐树木修筑楼台所造成的自然资源大量消耗,万物不能繁衍的生存危机表示了深深的忧虑。 这种观点无疑在当今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面前对现代设计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设计在为人们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有数据表明,地球上60%以上的人在近40年里仍然希望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这就意味着将消耗更多的资源,产生更多的废弃物。为此,节省能源、保护环境将成为人类活动的主导思想。现在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设计对环保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 我们反观中国传统造物文化,其中“天人相参”的设计主张给现代设计提供了“共生”的设计守则。 (一)提倡生态设计。生态设计也就是利用生态学的思想,在产品生命周期内优先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除了考虑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成本外,还要考虑产品的更新换代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二)实行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的设计是一个比前者一范围更广的设计方法。其涉及更多的方面,诸如在怎样保证产品功能的同时,减轻整个星球的负担,如何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如何回收和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等等。 举例说明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纹饰特征 早期的陶器均为手工制作,火候比较低,器物表层大多为素面,陶器的纹饰仅占器型的三分之一,纹样大多都是比较简单的绳纹和刻划纹。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陶技术已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具有器型优美装饰精致辞纹样的彩陶也相继出现;原始人们为了在装饰上运用形式感所形成的装饰效果,以达到审美要求满足;在装饰布局上已从不同的视角,来体现装饰效果;以丰富多彩的几何纹为主体,来达到图案的样式化、抽象化;这些装饰图案的创造体现了我们先祖对现实生活的有效反映。 陶器装饰中纹样繁多,最为著名是有人面鱼纹、乌纹、太阳纹、天象星辰纹,还有花草叶纹、兽面纹和人形纹;这种文明初始时器物的装饰纹样是人类审美需求的一种表现。不是从纯粹的审美动机出发的而是为了达到标识和象征、满足实际应用的目的;审美只是次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重点笔记整理)

世界现代设计史(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 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 1、现代设计的概念(*名词解释) 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方式;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 2、现代设计的范畴(*名词解释) (1)现代建筑设计(2)现代产品设计(3)现代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服装设计(6)纺织品设计(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 3、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简答题) (1)从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设计产生的历史比艺术要早,艺术是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并且将艺术与之结合,在设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 (2)设计的本质在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艺术性是为实用服务的。即使是精神性的艺术作品,它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风格、含义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必须借助于设计风格才能得以体现。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 Art 1、水晶宫(*名词解释) 1851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英国工程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运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的设计原理,大胆的把温室结构应用在这次博览会的展厅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铁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它开创了采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设计与建造的先河。 2、工艺美术运动 (1)定义(*名词解释:2015、2016) 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企图通过复兴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从自然形态中吸取借鉴,提倡哥特风格,从而提高设计的品位。由约翰·拉斯金提供理论指导,由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和身体力行。 (2)风格特征(*简答题:2015、2016) a.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 b.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古希腊艺术史论文

希腊艺术史论文 电气12-3 黄希良

1古罗马艺术古希腊艺术相比之下的特征: 希腊在公元1市级被罗马吞并,冲刺以后古代世界的文化中心从希腊转移到了罗马。 罗马的历史可以追随到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以前的罗马处于氏族的部落时期,后来经历了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09——公园前30)和帝国时期(公元前27——公园476),帝国时期的罗马成为亚洲,非洲,欧洲的大帝国。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代希腊人在科学,哲学,文学,艺术上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深的影响,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续啦,罗马奠定的基础,就不可能有现代的欧洲。 希腊的艺术的形成,发展与其社会史,民族特点,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希腊,罗马人是希腊艺术的崇拜者和模仿者。希腊艺术对罗马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担由于社会环境和民族的不同特点,罗马艺术也有其不同于希腊艺术的独特之处。 罗马人不像希腊人那样富有想象,他们没有创造出像《荷马史诗》那样现实与幻想交织在一起的神话故事。罗马认识一个冷静,务实农业的民族,他们的艺术没有希腊艺术那样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幻想的成分,而是具有写实和叙事性的特征。 罗马艺术风格不想希腊那样单纯,它的渊源复杂,即受了伊特鲁利亚美术的影响,又吸收了希腊,埃及,量和地区文化的影响。在同一时期,罗马帝国各个不同地区艺术风格也都各有所异,除了以罗马城为中心的帝国正统艺术以外,帝国各行省还存在着各种地方风格。 希腊艺术主要用于敬神,围绕神庙和祭祀,纪念活动进行创作,带有理性化的色彩。罗马人的艺术则大多数是以给帝王歌功颂德,满足罗马人奢侈的生活与要为目的的。 希腊人创造了古代世界最伟大的雕塑艺术,是罗马人望尘靡及,但罗马人在肖像雕刻艺术方面有独特的成就。希腊雕刻强调的是共性和民族精神,而罗马人要求的是个性特征鲜明的肖像。艺术家不仅满足与外形的逼真,而且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外国美术简史)在建筑商,罗马人取得了独特的成就,他们在技术上首先开始运用三合土,在机构上广泛采用各种工共捐,再见类型上比希腊更为丰富。希腊主要是神庙和剧院建筑,而罗马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各种类型的实用性和纪念性建筑,如集会场所,圆形剧场,鱼翅,桥梁,道路,通水道,凯旋门的和别墅等。罗马人在建筑的空间处理,节约材料,乃就是用和美观等反方面都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为以后西方的建筑艺术坚定了基础。(外国美术简史)总之希腊和罗马艺术可以进行这样的概括和比较: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雅典精致的;罗马艺术实用主义的,享乐的,强调个性的,宏伟壮丽的。 在罗马艺术形成之前,古代意大利就已经再过更早的文化,其中对罗马艺术影响较大的是古意大利的伊特鲁利亚艺术。 2在我以后的创作中怎样借鉴古罗马的艺术文化 经过学习了古罗马的艺术,在以后的创作与绘画中,会在创作中多多借鉴古罗马艺术中的精髓。比如:

世界现代艺术设计简史试卷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16分) 1)包豪斯__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院校,其奠基人是__。(1919,沃尔特·格洛佩 斯) 2)荷兰“风格派”的代表人物__起初对于包豪斯是持有批判态度的。(杜斯伯格) 3)德国青年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是__。(贝伦斯) 4)被视为流线型运动开端的是__。(1933-1934) 5)__是现代主义设计,国际主义风格的故乡,其现代设计在二战后发展,典型例子是这 个国家最大的企业__公司的设计部门。(荷兰,飞利浦) 6)现代主义设计最先起源于__。(德国) 7)— 8)人体工程学又称“__”,宗旨是研究人与人造产品之间的__。(人机工程学或人机工 学,协调关系) 9)“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__19世纪60年代的一场设计运动。(英国) 二,单选题(10分) 1,关于包豪斯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它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设立的院校。 B,它经历了格洛佩斯,迈耶,马科斯三个阶段。 C,包豪斯第一个校址是迪索,第二个校址是魏玛。 D,1943年,包豪斯被纳粹关闭。 [ 2,美国工业设计奠基人不包括(C) A,提格B,罗维C,怀特·D·蒂古D,德莱弗斯 3,“装饰艺术”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D) A,它是在20世纪20-30年代在法,美,英国开展的设计运动。 B,其名称出自1925年巴黎办的“装饰艺术”展览。 C,法国的“装饰艺术”风格最集中的体现在家具设计,特别是巴黎的家居设计。 D,“装饰艺术”运动在美国主要体现在平面设计上。 4,以下不属于工业设计范畴的是( B) ! A,电子产品 B,书籍设计 C,日用品设计 D,交通工具设计 5,荷兰的现代设计中体现了( D) A,政府的最佳成果 B民间的的最佳成果 C,社会的最佳成果 D,政府与民间三,多选题(10分) 1,美国现代设计设计形式包括(A,B,D ) A,主张多元化,兼收并蓄和折衷主义 B,具有轻松、幽默、活泼的总体特征 C,高度商业化、功能主义 D,倡导设计为大众服务 2,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风格主要特点是(A,B,C ) 》 A,注重建筑的功能和经济性 B,强调空间是建筑的主题,反对多余的装饰C,主张发挥新材料、结构的性能特点 D注重建筑材料和美观 3,罗维的代表作品有(A,C ) A,灰狗汽车B,BLUEBIRD收音机C,克莱斯勒汽车D,IBM公司标志

中外艺术设计史

《中外艺术设计史》教案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用艺术设计的眼光和思维来审视中外设计艺术活动的发展历程,是一项值得关注的课题,这一崭新课题帮助我们了解祖先在造物活动中的设计动机和绵延二十余世纪的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的设计思想,同时也帮助我们了解设计活动和设计风格的演变。对于中外的艺术设计思想,特别是反映在若干经典中,在诸多层面上从设计的视角予以解释。此外,中外设计史还将系统地对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与古代科技的关系,以及对近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作一次全面的分析,对诸多问题进行梳理,从理论思辩的深度进行研究并阐释。本课程的任务就是站在理解、分析角度上对中外艺术设计史的演变回顾有一系统的认识,使学生对自己看问题的方法和对处理艺术设计问题有一新的办法及视野。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本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承担着对各主课课程的思想开拓以及对新的理论体系进行建构的重任,它可帮助学生形成具有独特视角的研究领域,扩大自己对该课程更深层次的探索,所以,它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该课程要求在学生入校后就进行授课,把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灌输到同学们脑中,使学生尽快树立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促进对专业设计的深度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代文化发展密切联系,把握时代的脉搏,创造出合理化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理想设计。由于该课程内容繁多,所以授课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紧跟本学科的发展,备课过程中随时补充新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及重要进展。一部艺术设计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物化的文化史,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决定了这个国家的艺术设计水平。因此掌握该课程理论非常重要。 3、课程教学改革(与原课程内容做比较) 通过课堂讲授和对中外名作欣赏,并结合幻灯、讲座使该课程更为活跃,避免照本宣科,使学生从中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结构。 二、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理论教学(中国艺术设计史16学时)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2学时) 本章重点、难点:1、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 2、原始居住设计形式极其意义 思考题:1)从原始的石器制作中对于我们理解艺术的起源有哪些启示。 2)原始居住设计揭示出中国建筑设计有哪些雏形。 第二章:夏商周时期的艺术设计(1学时) 本章重点、难点:1、青铜器 2、古代城建布局与建筑设计 思考题:1)青铜器。 2)晚商都城的建筑格局。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设计(1学时) 本章重点、难点:1、冶铁的发明与铁器的制作设计极其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