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繁殖障碍的后天性因素.

引起繁殖障碍的后天性因素.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1 引起繁殖障碍的后天性因素

引起宠物繁殖障碍的后天性因素主要有:

一、营养因素

营养与生殖具有密切的关系。营养水平过低引起性成熟延迟或性欲减退。例如,成年宠物长期低营养水平饲养后,引起生精机能下降。但营养水平过高,特别是能量水平过高,使成年宠物过肥,也会使性欲减退。此外,饲料品质不良,日粮中缺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都可能造成繁殖障碍,如排卵率降低、受胎率下降、胚胎发育受阻和胚胎死亡等。

二、管理因素

除了合适的营养对于宠物繁殖造成影响外,良好的管理也十分重要。当宠物饲养在寒冷、潮湿、光线不足的条件下或无适当的运动时,可使宠物处在紧张状态,抗病力下降,使生殖系统机能发生改变,造成生殖机能异常。

三、年龄因素

随年龄的增长,繁殖障碍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如雄性出现精液品质下降、性欲减退以致交配困堆;雌性发情异常、排卵迟缓、屡配不孕等。

四、环境因素

宠物特别是长毛宠物对于气候、光照的感受敏感。如在夏季雄猫的精液品质下降,雌猫不发情等。

五、疾病因素

宠物生殖器官疾病,如产后护理不当,流产、难产、胎衣不下等引起的子宫、阴道感染或卵巢、输卵管疾病,以及传染病等都可以引起宠物繁殖障碍。

六、繁殖技术因素

主要是指雄性利用过度,雌性发情遗漏,人工授精操作不规范等引起的暂时性繁殖障碍。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病因分析及防治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以妊娠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出无活力的弱仔、畸形儿、少仔、公猪不育症及母猪不孕症为主要特征[1]。随着养殖业规模化的发展,猪繁殖疾病已成为大中型饲养场最重要疾病之一。引起猪繁殖障碍的因素很多,包括病原传染性因素和营养、环境、毒素等非传染性因素。病原性因素主要包括猪细小病毒病(Porcine parvovirus,PPV)、日本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猪伪狂犬病(Swine pseudorabies,PR)、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温和性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猪肠病毒综合征(Stillbirth mummification embryonic death infertility,SMEDI)等因素。此外,某些细菌、衣原体、寄生虫、真菌毒素、有毒气体和矿物质元素钙、磷、铜、碘、锌、锰、硒、铬及维生素E的缺乏,饲养管理不当等也是造成猪繁殖障碍的原因。有时一些药物的应用、霉变饲料毒素等也可导致猪只的繁殖障碍,但这通常是容易被大家忽视的问题。下面就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分别予以阐述。 摘要: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原因主要包括疾病性因素、药物的运用、霉变饲料以及母猪的便秘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控措施,比如猪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瘟、布鲁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方案。在预防上提倡防重于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②严格执行疫苗接种操作规程;③加强母源抗体检测;④严把引种检疫关;⑤加强饲养管理;⑥处理好霉变饲料; ⑦搞好环境卫生,加强消毒。 1 病因分析

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

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 2009年08月24日来源:本站原创我要评论(0)作者:猪场动力 概述 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syndrome, 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又称“猪蓝耳病”,本病以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为特征。本病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于养猪业发达国家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在世界各国引发了空前的“流产风暴”,给世界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已成为规模化猪场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疫病之一。本病于1987年在美国首先发生,随后加拿大也报道了本病,90年代初欧洲开始流行,在我国,本病首先于1995年底在华北地区规模化猪场发生,其后短短几年时问在我国大部分养猪地区流行。本病曾称为“神秘猪病”、“新猪病”、“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征”、“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猪瘟疫”等。1991年,欧洲学者提出将本病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1992年在美国的明尼苏达州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研讨会正式采用该命名,也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正式定名。OIE将该病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 病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属套式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Arterividdae)、动脉炎病毒属(Arterivirus)。呈球形,有囊膜,直径在40~60nm之间,表面有约5nm大小的突起。核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直径为25~30nm。无血凝活性,不凝集哺乳动物或禽类红细胞。有严格的宿主专一性,对巨噬细胞有专嗜性。病毒的增殖具有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即在亚中和抗体水平存在的情况下,在细胞上的复制能力反而得到增强。病毒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13~1.19g/mL,在蔗糖梯度中的浮密度为1.18~1.23g/mL。病毒的稳定性受pH和温度的影响比较大。在pH小于5或大于7的条件下,其感染力降低95%以上。在pH7.5的培养液中可于-20℃和-70℃长期保存,在4℃则缓慢失去感染性。干燥可很快使病毒失活。对有机溶剂十分敏感,经氯仿处理后,其感染性可下降99.99%。对常用的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组长约15kb,含有9个开放阅读框,基因之间有部分重叠。可在猪原代肺泡巨噬细胞上增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为两个型,即以ATCC VR-2332毒株为代表的美洲型和以Lelystad virus(LV株)为代表的欧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具有变异性,欧洲和美洲分离毒株之间存在显著的抗原差异性,两者只有很少的交叉反应。序列分析表明北美两地区的分离株存在广泛的基因组变异,而欧洲毒株之间则呈较为保守性。不同毒株之间在毒力和致病力上有明显的差异。我国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离毒株均属美洲型,迄今还没有发现欧洲型毒株,同时我国的分离毒株也存在变异现象,现已发现有缺失变异毒株的存在。

奶牛繁殖及人工授精操作规范

奶牛繁殖及人工授精操作规范 一、奶牛发情的观察与发情周期的把握 1、奶牛后备牛发育到一定阶段(一般8—12月龄之间)渐趋成熟的卵泡壁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并进入血液使母牛的行为和生理产生变化,称为发情;第一次发情时,是该牛繁殖档案的起始日;14月龄无初情征候,要作检查、判定原因并采取措施 2、每个授精员都应掌握所管牛群的发情周期天数和个体牛的发情规律。做到心中有数,按计划实施牛群的繁殖 3、奶牛发情行为变化: 敏感燥动,寻找其他发情母牛,活动量、步行数大于常牛5倍以上 嗅闻其他母牛外阴,下巴依托它牛臀部并摩擦 压捏腰背部下陷,尾根高抬 有的食欲减退和产奶量下降 爬跨它牛或“静立”接受它牛爬跨,后者是重要的发情鉴定征候 4、奶牛身体变化 外阴潮湿,阴道粘膜红润,阴户肿胀;有时体表潮湿,有蒸腾状性。臀部、尾根有接受爬跨造成的小伤痕或秃毛斑 60%左右的发情母牛可见阴道出血,大约在发情后二天出现。这个征候可帮助确定漏配的发情牛,为跟踪下次发情日期或调整情期提供依据 5、发情观察 大多数的母牛发情持续为10—24小时(18±12小时) 母牛表现发情的时间分布为: 0:00—6;00 43% 6:00—12:00 22% 12;00—18;00 10% 18:00—24:00 25% 裸视发情观察是目前最实用的方法 对异常发情、产后50天未见发情的牛只,应及时检查和采取措施,使其恢复正常发情 6、适时输精 静立、接受爬跨和阴户流出透明具有强拉丝性粘液(粘丝提拉可达6—8次,二指水平拉丝可成“y”壮),是输精最宜时段 整个发情的征候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发情持续期具有个体差异性 观察到静立、强拉丝粘液征候,既予输精,是最佳的机遇 通常掌握适时一次输精即可。只有当触摸卵泡诊断延迟排卵时,才需第二次输精 很好的掌握同期发情技术,可更有效的实施繁殖计划,缩短发情周期,弥补漏配牛造成的损失;使人工授精集约化成为可能 二、人工输精操作规范 1. 直肠检查子宫和卵巢(泡)态势及把握子宫颈输精是规范的人工输精技术 2. 触摸卵泡成熟状态,在即将排卵或刚刚排卵时输精,会得到高的授精率 3. 输精前及输精中应保持牛阴户周围的清洁及输精器具的干燥与卫生(输

母猪繁殖障碍的处理措施

母猪繁殖障碍的处理措施 母猪繁殖障碍有传染性疾病引起的,也有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母猪非传染性不孕症主要包括青年母猪初情期迟缓、经产母猪断奶后不发情、配种后不受孕、发情微弱以及卵巢囊肿。 一、初情期迟缓 生长发育正常的大型后备母猪,若达7月龄后仍未见发情的,即可视为初情期迟缓。 (一)原因 ①卵巢发育不全:多发于长期患慢性消化系统病、慢性呼吸系统病、寄生虫病的小母猪。由于卵巢发育不全,使得卵巢内没有大的卵泡发育以致不能分泌足够的激素引起发情。 对患猪剖检观察时可发现卵巢小而没有弹性,表面光滑没有凹凸形状。即使有卵泡发育也形如米粒,发育不到大豆粒大小,也找不到以往曾经发过情、排过卵的痕迹。 ②异性刺激不够:猪的初情期早晚除遗传因素决定外,同时与后备母猪开始接触公猪的时间有关系。有实验证明,当小母猪达160—180日龄时,用性成熟的公猪进行直接刺激,可以初情期提前约30天。同时证明,公猪与母猪每天接触1—2小时产生的刺激效果与公猪和母猪持续接触产生的效果一样,用不同公猪多次刺激比用同一头公猪多次刺激效果好。 ③饲养管理不当:后备母猪在培育期间由于营养水平过低或过高,造成母猪体况过瘦或过肥都会影响其性成熟的正常到来。有些体况虽为正常,但在前期饲养中,饲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E、生物素等养分,性腺发育受到抑制,性成熟会延期到来。再者,每圈饲养4—6头为宜,单圈饲养1头对母猪的发情有不利影响。过分拥挤及频繁打斗可导致初情期延迟。 ④安静发情:个别青年母猪已经达到性成熟年龄,体内卵巢活动及卵泡发育也正常,却迟迟不表现发情症状或在公猪存在时不表现站立反射。这种现象叫安静发情或微弱发情。 微弱发情可采取一定措施,母猪可以受孕。 这种情况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引进猪种及培育猪种,发情表现不明显,尤其后备母猪。 (二)防治

提高奶牛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2007/12/15] 提高奶牛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1 提高奶牛繁殖力的一般技术措施 1.1 饲料营养营养不良或营养水平过高,都会对奶牛发情、受胎率、胚胎质量、生殖系统功能、内分泌平衡、分娩时的各种并发症(难产、胎衣不下、子宫炎、怀孕率降低)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饲养者应根据奶牛不同生理特点和生长生产阶段要求,按照常用饲料营养成分和饲养标准,配制饲粮,精青粗合理搭配,实行科学饲养,保持奶牛7-8成的种用体况,切忌掠夺 式生产,造成奶牛泌乳期间严重负平衡。 1.2 降低热应激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动物,适宜温度为0-21℃,最适温度6-8℃,而夏季气温往往高达30℃甚至更高,对奶牛采食量、产奶、繁殖等性能产生严重影响,所以降低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是夏季饲养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1.3 实行产后监控母牛产后监控是平常科学饲养管理条件下,从分娩开始至产后60d之内,通过用观察、检测(查)、化验等方法,对产后母牛实施以生殖器为重点,以产科疾病为主要内容的全面系统监控,及时处理和治疗母牛生殖系统疾病或繁殖障碍,对患有子宫内膜炎的个体尽早进行子宫净化治疗,促进产后母牛生 殖机能尽快恢复。 1.4 减少高产奶牛繁殖障碍奶牛的繁殖障碍即奶牛暂时性或永久性不孕症,主要有慢性子宫炎、隐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颈炎、卵巢机能不全、持久黄体、卵巢囊肿、排卵延迟、繁殖免疫障碍、营养负平衡引起生殖系统机能复旧延迟等,高产奶牛更为普遍。造成奶牛繁殖障碍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饲养管理不当,二是生殖器官疾病,三是繁殖技术失误。主要对策是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严格繁殖技术操作规范、实施母牛产后重点监控和提高奶牛不孕症防 治效果。 2 提高奶牛发情检测率和配种率的技术措施 2.1 发情检测发情检测是奶牛饲养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坚持每天早中晚三次发情观察,可显著提高母牛发情检测率。提高奶牛发情检测率的方法主要有人工观察法、尾部涂漆法(群养)、直肠检查法等,可采用多种方法并用,检测率更高更准确。 2.2 及时查出和治疗不发情或乏发情母牛奶牛出现不发情或乏发情多数与营养有关,应及时调整母牛的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措施。对因繁殖障碍引起的不发情或乏发情母牛,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可采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氯前列烯醇(1c1)、三合激素等激素进行催情,能收到良好效果,但不同药物、不同使用剂量与处理方式效果各异。 3 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技术措施 3.1 采用优质冻精精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奶牛的受胎率。引进冻精时,除要求所选公牛具有很高的tpi性能指数外,还应具备良好的繁殖性能。确定引进的冻精应在当时抽取一定比例的冷冻精液进行包括精子活力、密度、顶体完整率等指标在内的精液品质检查。引进后冻精也应定期进行精液品质检查,保证配种所用冻精的安全性和优质性。

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症

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症(蓝耳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于1987年首先发现于美国,以引起母猪流产、早产、产死胎、弱仔、木乃伊胎及诱发仔猪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的高度传染性病毒性疾病,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因素之一。该病在我国自1995年暴发此病使我国的养猪业蒙受重大经济损失。PRRS同其它病毒性疾病一样,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性药物。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 猪是唯一感染PRRSV并出现临床症状的动物。病毒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及其仔猪,造成严重的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系统疾病,公猪感染时可造成精液品质下降,育肥猪发病多数较温和。 ●病原 猪蓝耳病病毒的抵抗力:通常情况下PRRSV对环境因素的抵抗力较弱,但在特定的温度、湿度和pH值条件下,病毒可长期保持感染性。 ●PRRSV在-20℃时长期稳定;20℃室温条件下感染性可持续1~6天;4℃一周内病 毒感染性丧失90%,但是在一个月内仍可检测到低滴度的感染性病毒;病毒在温度较高时很快失活:37℃3~24小时、56℃6~20分钟。 ●PRRSV在干燥的环境中容易失活。 ●对碱耐受性极差,5.5~6.6为其保存最适pH值;PRRSV在pH6.5~7.5环境中稳定, 但是在pH低于6和高于7.5时,其感染性很快丧失。 ●对消毒剂抵抗力不强,PRRSV用脂溶剂(氯仿和乙醚)、去污剂处理后,病毒囊膜 被破坏,失去感染性。 ●因此,针对病毒的以上特性,应保持环境的清洁、干燥,及时清洗圈舍和用具,可 用除污剂、酸性或碱性溶液处理病毒污染物。 ●流行病学 PRRS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吸血昆虫在该病的传播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①我国规模化猪场感染率高,猪群抗体阳性率在10~88%之间;②本病的持续感染和隐性感染是重要特征;③种猪带毒与母猪发情障碍的现象较为突出;④由本病带来的猪体免疫功能下降,尤其是在感染早期对免疫功能的抑制非常明显;⑤引起该病的病毒毒株有美洲型和欧洲型,我国目前发现的只有美洲型,还没有发现和分离到欧洲型毒株;⑥传播途径是通过带毒猪、精液、污染物等。 ●临床症状 1. 怀孕母猪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嗜眠,后期发生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和产弱仔等症状,2-3周后母猪开始康复,再次配种时受精率可降低50%,发情推迟。 2. 公猪厌食、嗜眠、发热、呼吸异常、精液质量下降、数量减少、活力低。 3. 仔猪呼吸困难,流鼻涕,体温升高,有时可见呕吐、腹泻。四肢划动,平衡失调,多发生关节炎。病死率可达50-60%。 4.肥育猪出现一周左右厌食、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精神不安,发育迟缓,发生慢性肺炎,如有继发感染(如嗜血杆菌)时可使死亡率增高。 5.发病数日后少数猪的耳尖、外阴部、腹部、四肢末端及口鼻皮肤发绀,呈蓝紫色。 6.猪感染本病后1-2周可出现血清抗体,能持续1年左右,可用血清学检测进行确诊,应注意与有类似症状的疫病的鉴别。 ●荷兰诊断标准可参考: 母猪8%以上发生流产,20%以上发生死胎,26%以上断奶仔猪死亡。三项指标

奶牛繁殖障碍诊断及治疗-精品文档

奶牛繁殖障碍诊断及治疗 近几年来奶牛养殖业在不断的发展,但是由于营养、疾病、 饲养管理等一些原因造成奶牛繁殖障碍的比例在不断增加, 最为重要的是要对繁殖障碍奶牛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奶牛业的 发展会受到奶牛繁殖障碍综合征的严重影响, 而且还会造成奶牛 业在经营中的很大一部分亏损。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问题。 根 据美国的一些数据表明,全球大约有 15%的母牛不能生殖繁衍, 每年奶牛的不孕症会造成大约达 4-5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奶牛繁殖障碍的诊断 1. 检测产后母牛生殖机能状态 为怀孕为止。利用孕酮分泌型式和奶牛发情行为的记录相联系, 然后进行分析。结果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 a. 如果有 30 天以上 正常的表现是发生正常周期性变化的孕酮浓度稳定。 c. 卵巢周期 正常但没有发情表现就是指暗发情。 d. 卵巢活动尚未开始或卵巢 停止活动的一般表现为产后( 50 天以后)的乳汁孕酮度度持续 偏低。 2. 抗透明带免疫性不孕症的诊断 a. 透明带抗体的检测法: 主要由酶联免疫吸附法、 透明带沉 淀 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放射免疫法。 b. 精卵相互作用直接 目前 在母牛产后, 过两周对每一头牛采集两次乳样, 直到确诊 乳汁孕酮浓度连续升高, 那么表明有持久黄体存在。 b. 发情周期

检测法:可以通过进行检测精子F去向透明带仓鼠卵子穿透试 验。 3.抗精子免疫性不孕症的多种诊断方法 其中有以下的一些检测方法:精子凝集试验、间接免疫荧光 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性标记抗免疫球蛋白或G 蛋白试验、配种后试验、精子F 宫颈粘液穿透或接触试验、混合凝集试验、补体依赖性精子制动式细胞毒试验、免疫株结合试验。 二、治疗原则 应当根据病因对奶牛繁殖障碍病症的治疗方法采取恰当的措施。到现在为止,治疗奶牛繁殖障碍的临床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 1.激素疗法 对于卵泡交替发育、卵巢静止、多卵泡发育可以通过促卵泡素(FSH进行治疗。和促卵泡素相似作用的还有PMSG也能够 用于催情。可以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LH)或孕酮对卵泡囊肿进行治疗。对于治疗持久黄体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都有特别效果F2a,而且还能够对治疗子宫内膜炎有很大的作用。对于治疗黄体囊肿以及持久黄体可以用催产素进行治疗。可用孕酮和促黄体素治疗一些排卵延迟的病牛是非常有效果的。关于诱导青年母牛发情的催产素的一些报道早在1959 年的时候Armstrong和Hamse就发现了,后来Cook(1982)发现要 使得外周血浆13, 14双氢-15酮PGF2x浓度和孕酮水平下降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综合防治技术

---------------------------------------------------------------最新资料推荐------------------------------------------------------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综合防治技术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综合防治技术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又称繁殖障碍性综合征,它表现在母猪不能正常的怀孕,即使怀孕也不能顺利的产仔。 有的母猪在不足月的情况下会产生流产的现象;有的仔猪在怀孕的初期就已经死在母猪的肚子里,生下来的时候,全身发黑,只有骨架和外皮,俗称木仍伊胎;有的仔猪虽然已经发育完整,却不能健康的活下来。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在很多猪场都有发生,给农民朋友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原因与防治。 片花: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引起猪繁殖障碍的疾病很多,一般可分为非传染性与传染性两类。 非传染性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生殖器官畸形、机能障碍以及饲养管理等因素所导致;传染性繁殖障碍则主要是传染性因素如病毒、细菌、螺旋体、衣原体等微生物引起。 我们先来看看非传染性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有哪几种。 先天性繁殖障碍先天性繁殖障碍较为常见的是生殖器官畸形、发育不全,输卵管阻塞等等。 科学地选留后备母猪,对提高其生产、繁殖和性能,防止先 1 / 6

天性繁殖障碍有很大的好处。 选留后备母猪时,应询查后备母猪的父母代生产成绩,无遗传缺陷,同胎至少九头以上,仔猪初重 1. 21. 5 公斤,乳头多且排列整齐,体形好的仔猪留作后备母猪。 除了仔猪选留时要询查系谱以外,在其生长过程中还要多次选留。 70 天左右时,选择毛疏而光,皮红而润且富有弹性,背腰平直,肢体健壮整齐,乳头粗大而突出,阴户发育良好的小猪留种; 5 月龄左右,选择生长发育正常,不肥不瘦,能够如期发情配种的种猪留种。 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也是母猪发生繁殖障碍的原因之一。 配种或分娩前后消毒不严格及产后胎衣不下、恶露不尽、死胎滞留等因素,都会造成子宫内膜发炎。 感染子宫炎后的母猪往往会因炎症推迟发情或发情不正常、屡配不孕或妊娠后发生胚胎死亡、流产等,最终淘汰。 在子宫内膜炎的发病中,胎衣不下是最常见的原因。 胎衣一般在胎儿产出后10-60分钟即可排出。 产后2-3小时内未排出胎衣,或者只排出一部分的现象叫胎衣不下。 饲养员在母猪生产完毕后,一定要检查胎衣的数目,胎衣的数量必须和所产仔猪数对起来。 如果胎衣长时间不下或下不全,可皮下注射垂体后叶素注射液

猪繁殖障碍传染病鉴别诊断

引起猪繁殖障碍的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病名病原流行特点主要临床症状特征性病理变化 猪瘟猪 瘟 病 毒 猪是本病唯一的天然宿主,不同 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可感染。 既有垂直传播,又有水平传播。 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一年四季 均可发病。 ①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停止,喜饮水。 ②精神高度沉郁、畏冷、嗜睡、发抖。 ③初便秘,后腹泻,粪稀臭,常带血。 ④眼结膜炎,有脓性分泌物。 ⑤口腔黏膜发绀或苍白。 ⑥皮肤初期充血,末期鼻端、耳、四肢、腹下、会 阴等处皮肤有出血点。 ⑦公猪包皮积尿。 ①皮肤、黏膜、浆膜广泛出血。 ②淋巴结:肿大、切面出血,中心部位仍有白 色区域,如大理石样(淋巴结周边出血)。 ③脾:不肿大、出血、梗死。 ④肾、膀胱:有出血点,呈麻雀蛋样称雀斑肾。 ⑤肠:坏死性肠炎,回盲肠形成扣状溃疡。 ⑥孕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死胎全身水 肿,小脑、肌肉、肺发育不良。 蓝耳病 猪 繁殖 与 呼吸 综 合 征 病毒 只感染猪,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猪 均易感,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和仔 猪。仔猪死亡率高,母猪无死亡,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本病也可垂 直传播。 ①母猪:表现为突然厌食、发热、沉郁。皮肤发绀 (蓝耳病),出现流产、死胎、弱仔或木乃伊胎。 ②仔猪:病猪发热,呼吸急促,咳嗽,厌食,体温 高,耳部发紫,皮肤发绀。共济失调,急性死亡。 ③公猪:精液质量下降并带毒 ①主要病变为弥漫性间质肺炎。 ②肺部大理石样变,肝肿大,胃有出血水肿, 心内膜充血。肾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 ③仔猪:皮下水肿,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肺 淤血、肉变。 ④流产胎儿出现动脉炎、心肌炎、脑炎。 1

猪伪狂犬病伪 狂 犬 病 毒 多种动物易感,孕猪和新生仔猪 最易感。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和垂 直传播,病猪和带毒猪是最主要 的传染源,仔猪死亡率高,母猪 主要流产。 ①怀孕母猪:咳嗽,发热,精神不振,流产,木乃 伊胎、死胎和弱仔。弱仔发病死亡快。 ②仔猪: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咳嗽、流涕、腹泻、 呕吐,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共济失调,很快死 亡。 ③种猪不育:母猪不发情、返情、屡配不孕等。公 猪不育、发生睾丸肿胀、萎缩,失去种用能力。 ①呼吸道及扁桃体出血、水肿。 ②肺水肿、有小叶性间质性肺炎。 ③出血性肠炎、胃底部出血。 ④肾脏针尖状出血。 ⑤肝和脾有灰白色坏死灶。 ⑥脑膜出血、充血,非化脓性脑膜炎,脑组织 有核内包涵体。 乙型脑炎乙 型 脑 炎 病 毒 多种动物都可感染,初产母猪、 仔猪、肥育猪多发。人兽共患, 经蚊子传播,有明显季节性,感 染率高,发病率低,多为隐性感 染。 ①一般症状:高热、沉郁,嗜眠,减食,粪干;后 肢麻痹,最后麻痹死亡。 ②怀孕母猪:主要是流产,胎儿多是死胎或木乃伊 胎。 ③公猪:睾丸单侧性肿胀、发热、疼痛。 ①有神经症状的猪:软脑膜和实质充血、出血、 水肿、坏死,脑脊髓液增多。 ②流产、早产胎儿:胎儿木乃伊化,脑水肿, 脑膜、脊髓充血,非化脓性脑炎,脑发育不 全,皮下水肿,体腔积液,肝脾坏死。 细小病毒病细 小 病 毒 只感染猪,大小猪均易感,初产 母猪繁殖障碍。可经呼吸道和消 化道传播,垂直传播,流行期长。 ①妊娠早期感染,胚胎死亡,产仔数少或屡配不孕; 中期感染产木乃伊胎;后期感染产仔正常。 ②对公猪的受精率或性欲没有影响。 ①母猪子宫内膜有轻微炎症,胎儿在子宫有被 溶解、吸收的现象。 ②感染胎儿还可见充血、水肿、出血、体腔积 液或木乃伊化。 ③在大脑灰质、白质和软脑膜有以增生的外膜 细胞、组织细胞和浆细胞形成的血管套为特 征的脑膜脑炎变化,为本病的特征性病变。 2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血清学调查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103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血清学调查报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血清学调查报 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血清学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猪场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猪病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年来的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严重制约生猪产业的发展。20xx年我们引进了带有外种血缘的外种猪洋二元母猪,进行了优良品种推广,结果80%的猪场母猪普遍出现第一胎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高达20%,而母猪一般无临庆症状,对这情况

高产奶牛育种

题目:一头高产奶牛如何得到一群高产奶牛。 背景知识: (1).只有雌性奶牛才表现出高产性状,且高产性状为数量性状遗传,且为核遗传; (2).只有受精后的雌性奶牛才能进入哺乳期; 题目理解:一头高产的雌牛得到一群高产雌牛。 方案一:体细胞克隆技术。 材料:这头高产奶牛(A);亲缘关系相近的雄性奶牛(B); 亲缘关系相近的雌性奶牛(C); 技术路线:A 当所得的高产奶牛群性成熟过后,用B的精子进行人工受精,促使高产奶牛群进入哺乳期,从而体现高产特征。 评价: 优点:(1)耗时短。从始到终只用了一个世代; (2)数量多。假如n为2000(可能更大),m为6的话,理论上可以得到12000 个奶牛,如果算上失败率(假设10%),那么可得到1200个奶牛; (3)遗传稳定。至始至终没有外来核基因。 (4)便于批量化,流水线生产,可实现工业化。 缺点:(1)技术要求高。体细胞克隆技术复杂,成功率低; (2)资金要求高。体细胞克隆技术所需的实验仪器和材料都很昂贵。 (3)不能得到一个稳定遗传高产奶牛群体,需要高产奶牛时都需要重新克隆。 方案二:传统育种方法。 材料:这头高产奶牛(A);亲缘关系相近优秀的奶牛(B); 技术路线:1、A超速排卵所得卵子与B精子体外受精,移植到其他B雌奶牛子宫中。 2、生下奶牛建立一个种群。 3、群内自由交配若干代,并建立遗传图谱。 4、从后代中筛选出表现高产形状的奶牛,根据遗传图谱分析可能具有高产形状

的雌性和雄性奶牛,挑选出来再作为一个群体。 5、重复3、4步骤直到得到稳定遗传的高产奶牛形状。 评价: 优点:(1)得到了一个高产奶牛群体,方便取种与培育。 (2)技术简单。从头到尾,没有复杂的技术,且大部分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3)资金要求不高。 (4)可得到更多的遗传性状。可以在筛选高产性状的同时筛选其他性状。 缺点:(1)耗时长。要得到这样一个群体经过的世代远远大于1。 (2)遗传物质不和原来高产奶牛一样。

动物繁殖障碍疾病分析

动物繁殖障碍疾病分析 繁殖障碍性综合征,是以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产出弱仔、少仔和不育症为其主要特征,母繁殖障碍给猪场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根据近些年来的研究报道,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型规模化、集约化场都不同程度存在或发生过母繁殖障碍综合征,有的场发病和损失十分严重。目前,本病在病中发病率高达25%以上。 一;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 一般可分为非传染性与传染性两类。非传染性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生殖器官畸形、机能障碍以及饲养管理等因素所导致;传染性繁殖障碍则主要是传染性因素如病毒、细菌、螺旋体、衣原体等微生物引起。 1、非传染性繁殖障碍性疾病 (1)先天性繁殖障碍 较为常见的是生殖器官畸形、发育不全,输卵管阻塞或形成盲端,缺乏子宫角、实体子宫、子宫颈闭锁以及阴瓣发育过度等。 (2)机能性繁殖障碍 性腺机能减退或衰退,组织萎缩硬化以及卵巢囊肿。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与黄体囊肿。卵泡囊肿为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增生、卵母细胞死亡,卵泡发育中断而卵泡液未被吸收或增生形成;黄体囊肿为卵泡壁细胞黄体化、增生变性形成。 (3)子宫内膜炎 母常见的一种繁殖障碍,人工授精过程消毒不严、助产不当、胎衣不下等因素均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可致母发情异常,不易受孕,即使受孕也容易流产。 (4)营养性繁殖障碍 高能量日粮使母过肥,特别是在缺乏运动的情况下,在输卵管、子宫角与卵巢中沉积脂肪,卵泡细胞变性,致肥胖性不育。 (5)应激性繁殖障碍 热应激可引起母发情不规律,影响公精液品质,受精率降低,胚胎死亡,流产或产仔数减少。舍空气污浊,含有较多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2、传染性繁殖障碍性疾病 (1)瘟病毒 该病是我国养业发病最多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瘟病毒(HCV)主要经由口腔或咽部组织侵入,不同品种和年龄均易感染,幼年最为敏感。感染潜伏期一般3~8天。怀孕母感染HCV后,不一定表现临床症状,但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死胎、木乃伊胎、早产或产弱仔等。该病毒是引起仔先天性震颤的主要原因之一,感染仔多在生后几天内死亡。 (2)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 该病又称蓝耳病,主要特征是母发热、厌食、流产、死产、产木乃伊胎、弱仔等,该病病原(PRRSV)主要侵害妊娠母和哺乳仔。1987年首先于美国发现该病,我国农业部曾于1997年组织了一次普查,各省种场的该病原抗体阳性率均在40%以上。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PRRS,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猪流行性流产----呼吸综合征,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病主要引起母猪繁殖障碍,仔猪肺炎和断奶前后仔猪的死亡率增高,自1987年在美国,1990年在欧洲被发现后传播蔓延速度十分惊人,病毒分离和血清检查表明,PRRS现已传遍世界主要养猪国家。1995年,我国在北京郊区首次暴发了PRRS,1996年以来,国内一些单位进行的流行病学和血清学调查证明,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已有此病,且血清阳性率都很高,但呈地方性流行特征。特别是2002年大有全国一片蓝的趋势。 针对PRRS的现状,各国都已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在流行病学,免疫学及致病机理,实验室诊断技术,综合防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PRRS的诊断与防制尤其成为当前兽医研究的一个热点。 (--)病原 PRRSV为一有囊膜的病毒,直径50---65nm,表面相对平滑,立方形核衣壳,核心直径25—35nm。PRRSV对热敏感,这种敏感性提示用于病毒分离的血清和组织样品应保存在-20C下或4C条件下,以保护样品的感染性,用脂溶剂氯仿和乙醚处理以后,PRRSV失去活性。北美和欧洲PRRSV分离株虽然不能凝集进行实验的各种红细胞,但最

近的研究发现,部分毒株及用去污剂预处理的毒株可以表现出对一定动物红细胞的凝集性。 PRRSV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最初是用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及其它组织的巨噬细胞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的,在体外培养中,PRRSV可以在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和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及其衍生的细胞系如MARC—145,CL——2621中生长。 在肺泡巨噬细胞的培养物种加入PRRSV抗体后,可使病毒的复制增强,同样在病毒中加入PRRSV抗体后,其在妊娠期胎儿体内的复制也大为增强,这种现象称为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DE)其原因可能是病毒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后借助细胞表面Fc受体与PAM结合,从而促进了病毒进入细胞。ADE在PRRS的发病机理及免疫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母原抗体获得被动免疫的仔猪,一旦母源抗体水平降至保护水平以下PRRSV就会表现出ADE,从而增强了仔猪的易感性。这种作用对本病的防制带来困难,因为疫苗诱导的抗体可能会增强野毒株在体内的复制,而野毒株产生的抗体也可能会增强疫苗毒的复制。 2 流行病学 最初多呈急性暴发,以后转为慢性和地方性流行。传染源为病猪和带毒猪,病毒感染后157天内可以从扁桃体上分离到病毒,在妊娠后90天易感染,且成为持续性感染猪

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四种病毒性疾病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41976243.html, 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四种病毒性疾病 作者:岳振喜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9年第03期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和谈论了导致母猪繁殖性障碍的四种病毒性疾病,即猪伪狂犬病、非洲猪瘟、脑心肌炎、猪圆环病毒病,以上四种病毒性疾病的共同特征是可导致母猪发生流产。现简要介绍以上四种病毒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并提出了可供借鉴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母猪;繁殖障碍;病毒;诊断;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3-0136-02 1 猪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重要疾病,该病毒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净化,因此在这些净化地区不再会有猪伪狂犬病毒的危害。 1.1 临床症状 如果该病毒进入某个未感染的阴性繁殖群,通常会引起流产和呼吸道症状。处于妊娠期前1/3期的母猪会发生胎儿吸收,导致后期返情;处于妊娠后2/3期或者末期的母猪感染后,分娩时会产死胎、木乃伊胎或者弱仔率升高。一旦过了该病的急性感染期,一部分母猪会潜伏带毒并间断性排毒,此时很难观察到临床症状。 1.2 防控措施 目前没有针对猪伪狂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抗生素能预防二次感染。对于繁殖猪群进行疫苗免疫预防,预防效果较好。一旦猪确诊为伪狂犬病时,全部猪群应该使用基因缺失疫苗免疫,以减轻疾病的影响和减少病毒传播。若猪场位于猪伪狂犬病毒地方性流行地区,要对猪群进行常规免疫。 2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是家养猪和某些品种野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属于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 2.1 临床症状

猪的常见繁殖障碍类疾病

猪的常见繁殖障碍类疾病 (一)母猪的病毒性繁殖障碍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是以妊娠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出无活力的弱仔、畸形儿、少仔和公母猪的不育症为其主要特征。引起该病的原因比较多,下面仅从病毒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一.概述 能够引起母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病主要有蓝耳病,细小病毒,伪狂犬,乙型脑炎等,这些病但从临床症状他们有很大的相似性,只有比较分析,总结经验,通过实验室手段才可以区分,确诊,达到治疗,预防的目的! 二.分述 一)蓝耳病 【病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此病俗称“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的新病。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感染猪厌食、体温升高(40--41℃),妊娠期发生早产,妊娠晚期流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该病无肉眼可见特征性病理变化,确认一般依靠采用猪肺泡巨噬细胞或传代细胞系进行病毒分离。也可用过氧化物酶试验,elisa试验和血清中和试验检测抗体。 【预防治疗】加强猪群卫生消毒,加强与外界隔离,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测,对购入猪严格检疫和隔离是杜绝该病发生的重要措

施。在国外已有疫苗应用,灭活苗免疫母猪一年两次,每次间隔21天,弱毒苗仅限3--18周龄仔猪应用。我国哈兽研已研制出灭活苗,效果与国外相同,目前正在某些地区中试。该病属于群发病,流行地区要采取早期同步断乳,在仔猪感染前异地隔离饲养,切断从成猪到仔猪的传播途径。猪群暴发该病后须采取相应的支持性治疗。此外还应加强饲养管理和改善猪舍卫生条件,提高日粮中的维生 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饲喂高能量饲料,保持舍内空气流通和注意保温。 二)细小病毒 【病原】猪细小病毒病该病由猪细小病毒引起,其特征是孕猪在怀孕前期受到感染时,引起流产、死产、胚胎死亡、木乃伊化胎儿。 【临床症状】在怀孕30--50天感染猪主要产木乃伊化胎儿。50--60天感染多出现死产。怀孕70天感染出现流产症状。而怀孕70天后感染的母猪多正常产仔,但这些仔猪常常有抗体或病毒。此外产弱仔、母猪发情不正常、久配不孕等都是该病的临床症状。肉眼可见病变,母猪子宫内膜有炎症,胚盘有融化现象,胎儿在子宫内有被溶解、吸收现象等。病毒分离和利用血清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等检测抗体都可诊断细小病毒感染猪。【预防治疗】对于未感染的猪场,应杜绝引进带毒猪,严格对公猪精液进行检查,阴性猪可使用。初产母猪一般在9 月龄以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血清学调查报告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802 (报告范本系列)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血清学调查报告详细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血清学调查报 告详细版 提示语:本报告文件适合使用于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血清学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猪场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猪病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年来的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严重制约生猪产业的发展。20xx年我们引进了带有外种血缘的外种猪洋二元母猪,进行了优良品种推广,结果80%的猪场母猪普遍出现第一胎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高达20%,而母猪一般无临庆症状,对这情况我们凝似是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故进行了血清调查。共采血抽样237份,分离血清212

份,并对分得的212份血清全部进行蓝耳病(PRRS)检测,其中阳性80份,阳性率37.7%;对其中的160份血清进行了伪狂犬(PR)检测,160份进行了猪瘟(HC)检测,160份血清进行了细小病毒(PPV)检测。结果表明:一十三个猪场均有以上母猪繁殖障碍病存在。由此可见:母猪繁殖障碍病在我县外种猪场已普遍存在。 关键词: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调查;血清学;检测 As hog farms have increased in both size and efficiency,so have hog disease types,In rencent yesrs,the problem has been especially serious among breeding sows,where disease has increased inferticity and negatively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og breeding industry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_PRRSV_检测方法的建立

文章编号:1000-1573(2009)01-0082-04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 ) 检测方法的建立 ① 苏晓鸥1, 李玉荣2, 乔俊文1, 赵德明1 (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国家动物海绵状脑病实验室,北京100193; 2.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根据G eneBank 中已经发表的PRRSV 毒株的ORF6基因高度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用于检测PRRSV 的RT -PCR 诊断方法。从感染PRRSV -QD 的Marc -145细胞中提取病毒RNA ,然 后经RT -PCR 扩增,获得预期266bp 的目的片断,而猪伪狂犬病毒(PRV )、猪细小病毒(PPV )、猪圆环病毒 (PCV )细胞培养物及Marc -145细胞进行同条件检测,结果为阴性;PRRSV 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与G eneBank 中 已发表的PRRSV 毒株序列同源性达9414%~9714%且应用本研究检测方法对已知基因型的10株PRRSV 盲检,检出率100%。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T -PCR 诊断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可进一步应用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诊断。 关 键 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 ;ORF6;RT -PCR ;检测中图分类号:S 852.65 文献标识码:A The establishment of detecting method for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 ) SU X iao 2ou 1,LI Y u 2rong 2,QI AO J un 2wen 1,ZH AO De 2ming 1 (1.National Animal Transmissible S 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Laboratory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China ; 2.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071000,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highly conservative ORF6gene sequence of PRRSV on G eneBank ,a pair of primers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The R T -PCR method for detecting PRRSV was estab 2lished.PRRSV -QD RNA was extracted from virus -infected Marc -145cell and then am plified by R T -PCR.The positive 266bp specific fragment was obtained as expected.Under the same con 2ditions ,however ,the results for detection of PRV ,PPV ,PCV and Marc -145cell by R T -PCR were all negative.The amplified sequence of PCR product of PRRSV -QD shares 9414%-9714%homology with the published sequence of other PRRSV strains from G eneBank.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 T -PCR method in this research has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and could be further ap 2plied for PRRSV clinical diagnosis. K ey w ords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 ;ORF6;R T -PCR ;de 2tecting ① 收稿日期:2008-07-03 基金项目:科技部:兽医微生物菌种资源标准化-朊病毒类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2005K DA21205-7);实验用小 型猪地方标准研究;北京市科委(D07080200720701) 作者简介:苏晓鸥(1982-),女,辽宁沈阳人,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分子病理学科研工作.E 2mail :xiaoousu @https://www.360docs.net/doc/a41976243.html, 通讯作者:赵德明(1958-),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分子病理学科研工作.E 2mail :zhaodm @https://www.360docs.net/doc/a41976243.html, 第32卷第1期2009年1月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AGRICUL 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Vol.32No.1Jan .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