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与考试评价高级培训班的通知 .doc

关于举办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与考试评价高级培训班的通知 .doc
关于举办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与考试评价高级培训班的通知 .doc

关于举办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与考试评价高级

培训班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局属各学校(单位),市属事业办、民办各普通高中、完中:

为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走向,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厘清高考对学科教学的影响和启示,提升高中新课程教学质量,郑州市教育局在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的支持下,邀请当前国内研究高考的知名学科专家,在郑州举办高中新课程教学与考试评价高级培训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

2013年9月21—22日(一天半)。

二、培训地点

另行通知。

三、参加人员

全市各普通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8个学科的教师,每校每科限报1人。

四、培训内容

专题1:如何基于标准实施高中教学

专题2:2013年高考试题评析

专题3:高三复习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五、培训报名

(一)局属学校以校为单位报名,各县(市)、区属学校以县、区为单位由各教研室汇总后报名。

(二)各单位报名表以EXCEL电子表格为附件,以“XX(单位名称)高中新课程教学与考试评价高级培训班报名表”为文件名,发送至邮箱中。截止日期为2013年9月12日。

(三)报名表格式示例

①局属学校格式

②县(市)、区格式

六、其他事项

(一)培训班将分学科在市区学校举办,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二)参加人员须凭证参加培训,一人一证。培训证及详细安排请市区各学校、各县(市)区教研室于2013年9月17日到市教研室518房间领取。联系人:联系电话:

(三)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本次培训,选派学科业务骨干参训,并做好

后续的校本培训工作。

(四)为使培训更加有效,参加人员应预先思考学科教学、高考等方面的有价值的问题,在9月18日前发送到或提交给相关专家,以便共同研究解决。

附件:1.培训日程安排

2.学科专家简介

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二○

一三年九月四日

(联系人:电话:)

培训日程安排

学科专家简介

(一)语文学科

王云峰,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国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北京市教育学会副会长,曾任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

李镗,特级教师,原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副院长。中央教科所访问学者、北京考试院特聘评价专家、首师大教育硕士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评价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语文专业委员学术委员。

张彬福,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北京市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初中语文课改专家指导组成员、高中语文课改专家指导组成员。

蔡可,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二)数学学科

王尚志,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副组长。

张贻慈,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副主编,《数学通报》编委,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

任志瑜,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数学特级教师。(三)英语学科

刘忠保,江苏省南通中学副校长,英语特级教师,南通市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南通市名师导师团导师,江苏省英语高考命题组成员。

赵书梅,北京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英语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主要社会兼职:东城区英语学科特级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北京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李俊和,北京四中英语特级教师,北京市级骨干教师。

(四)物理学科

黄恕伯,江西南昌三中物理特级教师,江西省教育学会特级教师分会理事长,江西省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研制和修订组核心成员。

姜连国,北京八十中学特级教师。

朱建廉,南京市金陵中学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高考命题专家,参加过多次高考命题研究。

(五)化学学科

王后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化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校考试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王云生,原福州八中化学特级教师,义务教育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

林文兴,福建三明二中化学特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

(六)生物学科

朱立祥,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副主任,北京市学科带头人,负责中学学科教学研究、考试评价及新课程教师培训工作。

荆林海,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生物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

王恒,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七)历史学科

刘汝明,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历史教研员。

郭富斌,陕西省历史特级教师,教科研室主任;西安中学首届学科带头人、西中名师。全国历史教师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教育部首批新课程培训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教学法兼职教授、硕士生合作导师;陕西省教育资源中心历史学科专家组组长。

李慧军,全国知名历史特级教师,现供职于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是上海市“李惠军历史工作室”领衔人,兼任华东师大课程系历史教育学硕士生导师;多年参与上海市历史学科测试评价的专题研究及其相关工作。

(八)地理学科

李宗录,北京市大峪中学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专家,

首都师范大学特级教师中心特聘专家,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李榆容,全国知名地理特级教师,现任职江苏省镇江中学。

陆群,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从事中学地理教学30多年,长期担任高中地理教学。现任教于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

随堂检测(含答案)

随堂检测 左下图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右下图代表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由图可知()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C.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 D.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右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3. 下图中,A、B、C、D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读某地气压年变化状况图,回答4~5题。 4.该图所示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 A.亚马孙平原B.西伯利亚 C.冰岛 D.欧洲南部沿海 5.当该地气压升至最高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赤道低压向北移 B.印度多吹西南风 C.地球公转速度较慢D.旧金山温和多雨 以下是某中学高一年级黄敏同学的日记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6-10题:

6、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①沙尘暴天气②冷锋过境③台风过境④寒潮过境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7、造成此天气系统过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是() 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 B、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C、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 D、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 8、此日记记录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A、春、夏季 B、夏、秋季 C、5-9月 D、12-3月 9、此日记记录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三江平原 10、此时,黄山盛行() A、西北季风 B、西风 C、西南季风 D、东南季风 下图是某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E,40°N)、乙(115°E,40°N)是近地面的两点。读图回答11~12题。 ※11.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两地附近天气系统运动状况的是( ) ※12. 甲、乙两地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气温高,气压低 B.乙地晴朗无云,风和日丽 C.甲、乙两地气温均较低,气温日较差较小 D.甲、乙两地受该天气系统影响,均可出现梅雨 下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13题。 ※13.图示地区( ) A.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 B.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 C.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 D.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

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原则

优质课课堂教学评价参考意见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 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学生主体”的原则。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适应学生的需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实现自我调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为每个学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新课程条件下,面向全体学生含义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使所有的学生享受公平、平等的教育;二是课程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的需要;四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公正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位学生。要杜绝只抓少数尖子生,忽视相当一部分学生发展的做法。 3、“全面发展”的原则。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能正确发展,不能偏废也不能拔苗助长。全面发展是相对而言,不是“大一统、齐步走”,而是因材施教,实施“分层递进教学”,使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教师要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和特殊教育需求出发实施教学,既鼓励冒尖,也允许在某些方面暂时落后。针对学生的差异,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 三、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基本要求 1、课堂教学模式要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要求,实行“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三课型单元教学模式,或“预习、展示、反馈”三层次课时教学模式。教师讲解释疑时间一般掌握在15分钟左右。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纠偏、点评、释疑、总结。 2、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要正确处理这一现代教学方式与传统接受式教学方式的关系,即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传统的关系,推进课堂教学方式转变,既要有利于为学生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又要有利于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协调全面发展。 3、大力推广学案教学。为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所有教师都要实现教学案一体化向学案教学的实质性过渡,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让学案取代教案。 四、课堂教学操作的基本要求 1、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 2、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 3、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

《新课程中学科学教学评价》试题卷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新课程中学科学教学评价》试题卷(一) 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教学评价 2、发展性学生评价 3、探究性取向命题模式 4、表现性评价 5、以学论教 6、课堂观察(教师评价) 二、简答题(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评价的基本功能。 2、初中科学课程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哪四个维度? 3、发展性教师评价关注评价主体的互动化,教师自身、同行、学生都能参与评价;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性评价可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简要说一说互动式教师反思性评价的操作方式。 4、教师成长档案袋可能涵盖的板块和相应资料有哪些? 三、辨析题(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1、有人认为“在科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学习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评价只侧重结果;把评价的方法简单等同于考试和测验;把评价的目的和功能简化为选拔和等级评定;把评价的主体窄化为教师或行政部门,把学生排除在评价主体之外。你认为这种想法正确吗?简述理由。 2、“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种课堂教学评价思想与许多学校追求的教学“最优化”有矛盾吗? 四、观点论述题(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1、论述你对发展性评价的激励性原则的认识。 2、针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科学学科特点以及教学实际情况,你认为一堂好的科学课的标准是什么? 五、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案例】“学生回答都对?” 一节课下来回答问题的学生总是很少,即使同一个问题出现的答案也是各种各样的。但教师总是说:“你说得很正确”、“说得还不错”“非常有道理”“这是你的发现”等,极少对学生的回答说“不”字。 现在“无错误原则”开始被老师们接受,但是一些老师疑惑地问“学生在学习中有了错误还需要纠正吗?” 分析以上案例,请你谈一谈你对“无错误原则”的认识。

随堂测验

《建筑设备工程》结课测验 学号班级姓名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排水体制: 2. 设计秒流量: 3. 辐射采暖: 4. 给水当量: 5. 通风: 6. 空气调节: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 简述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基本组成。 2. 什么是水泵结合器,它的作用是什么。 3. 生活水池与消防水池合建时,可以保证消防水不被动用的措施有哪些? 4. 自然通风的特点及其设计原则。 5.简述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特点。 三、计算题(15分) 企业生活间某管段连接有5个洗脸盆,2个洗涤盆,计算该管段的设计秒流量?(已知q0: 洗脸盆0.1L/s,洗涤盆0.14L/s; b: 洗脸盆60%;洗涤盆33%; α: 1.8 Ng: 洗脸盆0.50;洗涤盆0.70) 四、论述题(共15分)(2选1) 1. 简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工作过程。 2. 简述气压给水工作过程。

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排水体制:城市的生活污水、工业生产污水和废水以及空中降水所采用的排水方式称为 排水体制。 2. 设计秒流量:为保证建筑内部用水,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为建筑内部卫生器具按 最不利情况组合出流时的最大瞬时流量,又称为设计秒流量 3. 辐射采暖:以辐射传热为主散热给室内的采暖 4. 给水当量:为简化计算,将安装在污水盆上的支管直径为15mm的配水龙头的额定流量 0.2L/s做为一个当量,其它卫生器具的给水额定流量与它的比值就是该卫生 器具的给水当量值。 5. 通风:所谓通风就是更换房间的空气。把建筑物内污浊的空气直接或净化后排至室外, 再把新鲜的空气补充进来,从而保证室内的空气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6. 空气调节:是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的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体流速等参数,达到给 定要求的技术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 简述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基本组成。 答: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基本组成为引入管、计量设备、建筑给水管网、给水附件、增压贮水设备、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 2. 什么是水泵结合器,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水泵接合器是连接消防车向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加压供水的装置,一端由消防给水管网水平干管引出另一端设于消防车易于接近的地方。主要作用是当室内消防水泵发生故障或室内消防水源供水不足时,供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加压后经水泵接合器将水送到室内消防给水管网。 3. 生活水池与消防水池合建时,可以保证消防水不被动用的措施有哪些? 答:措施一: 在生产、生活水泵吸水管上开小孔形成虹吸出流。 措施二:在贮水池中设溢流墙,生活、生产用水经消防用水贮存部分出流。 4. 自然通风的特点及其设计原则。 答:一.建筑形式的选择(工业厂房) ①为了增大进风面积,以自然通风为主的热车间应尽量采用单跨厂房; ②如果迎风面和背风面的外墙开孔面积占总面积的25%以上,则室外气流能在室内形成 “穿堂风”。此时应将主要热源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③为了提高自然通风的降温效果,应尽量降低进风侧窗离地面的高度。 ④冬季采暖地区,应尽量利用高窗进风; ⑤对于对跨厂房,应将冷热跨间隔布置,避免热跨相邻 二.工艺设备的布置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明确、适度、具体、可操作,关注个体差异,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力求达到目标明确、适度、具体、可操作: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在基础学力、发展学力、创造学力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 2、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要符合新课程理念; 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 二、教学内容 3、活化教材,注意教材内容的整合,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 注意教学内容的重组和整合,活化教材; 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劳动有机结合; 学习材料充足、注重布局、条理清楚,为学生提供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 4、内容的呈现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科学; 内容的呈现有助于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教学方法 5、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获得发展。 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 教师的言行有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获得发展。 6、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学习环境,善于激趣引疑,启迪创新思维。 学习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教学的度、量安排合理,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手段选择恰当,能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善于激趣引疑; 教师的语言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 四、教风教态 7、尊重学生,教风民主,学生的回答和质疑得到鼓励,及时反馈调控,应变力强。 尊重学生人格、教风民主、提供机会,引导求异,关注差生; 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具有教学智慧; 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过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 合理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 8、教师情绪饱满、热情,教态自然,演示规范、媒体运用熟练。 教态自然亲切,语言规范、注重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演示规范,运用熟练。 五、参与状态 9、对问题情景关注,兴趣浓厚、主动投入、积极性高。

计算机组成原理随堂测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随堂测验(2011年春)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冯·诺依曼机工作的基本方式的特点是(B)。 A.多指令流单数据流 C.堆栈操作 B.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 D.存贮器按内容选择地址 2. 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系统是指(D)。 A.RAM存储器 B .ROM存储器 C.主存储器 D.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3. 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C)。 A.实现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C.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 B.可以直接访问外存 D.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 4.为了缩短指令中某个地址段的位数,有效的方法是采取(D )。 A.立即寻址 B.变址寻址 C.间接寻址 D.寄存器寻址 5.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 D )。 A.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C.进行CPU和I / 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B .进行主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传送 D.改变程序执行顺序 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数值转换:(11101010)2 =( )10 ,( - 128.36 )10= ( )2 2. 十进制数596.42的BCD码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 3. 计算机系统中的基本字长是指_进行一次定点运算的操作数的位数__。 4. 衡量计算机中总线的数据传输能力的指标是数据通路宽度和数据传输率,数据传输率与总线数据通路宽度和总线时钟频率的关系是_数据传输率=总线数据通路*总线时钟频率/8_。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定点补码运算时,其符号位不参加运算。() 2. 同样字长的码制表示时,在原码、反码和补码三种机器码中补码的表示范围最大。() 3. 移码是符号位取反的补码,一般用做浮点数的阶码,引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浮点数的机器零为全0 () 第- 1 - 页共 5 页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发展变化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一、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局限 长期以来,我国课堂教学评价即一堂好课的标准,往往以教师教作为评价对象,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发展这一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新的形势下,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日益显露:评价功能过于注重其鉴定性和终结性,不具有教育性和发展性;评价标准和方式过于片面;评价主体过于单一等等,这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桎梏。因此,确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势在必然。 二、新课程理理念指导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立 而新的形势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纲要》内容简言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立足于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定是保证进行准确、全面、有效地进行评价的基础,也是使评价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有明确的导向性,通过评价使评价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地向评价标准靠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导向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体现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应体现全面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品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的人。二是

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东孟固学校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教学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既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问题提供机会。 二、教学目标 目标明确,能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具体适度的要求,更多地关注学生,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突出态度、情感、价值观在教学目的中的地位,把方法、习惯纳入教学目标,教学重心定位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 1.能掌握指导纲要,通过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正确把握重点、难点,学习内容正确科学。 2.增强现代意识,适应时代的需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学内容及课外资源或其它学科资源进行合理的、具有创造性的整合,适应学生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般学习的过程为活动准备——活动导入——活动展开——研究——实践——活动评价——总结——延伸等。(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局限于此课型,可根据课型自行设计活动环节) 1.活动准备:活动前师生要有充足的时间去收集资料,能围绕教学目标有效进行课前预习或复习,体现在对资料的积累交流、整理、分析,还体现在对问题的质疑释疑,准备在课上进行交流、沟通。 2.活动导入:导入形式不拘于一种,要体现学科特点,可采用多种形式。 3.活动展开、研究、实践:要体现在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展开要自然,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活动评价、总结、延伸: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指导学生获得结果和体验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培养学生注重反思、自我改进,同时要注重教师评价与学校评价。教师总结与延伸要目的明确、有针对性,要有画龙点睛之笔。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评价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一门科学,并且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在现今执行新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值得每一位学校行政领导干部认真思考,积极探索。 本文结合自己从事学校教务工作的实际,谈谈这方面的个人见解。 1教学评价的新认识 数学评价,就是通过对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行为表现状况的测量,评判教师的教学效果,并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以往,我们绝大多数都是采取“量化”的方法来评价老师的教学质量。这种“量化”的依据是当时的教学大纲,“量化”的结论是以分数论英雄排座次。“量化”评价只关注教学结果。忽视了教学过程。实施新课程标准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它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教学,促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构建他们全面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多种适应能力。新课程标准就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新标准。那么,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就再也不能用简章的量化手段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质性”评价:“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分析地解释和描述评价对象的特征,以阐明意义,促进理解”,这种以“质性”评价为主体,少用或不用“量化”评价的“定性分析”的方法,最符合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要求。“质性”评价十分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特征”,检测的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行为表现状况”,因而它具有全面性、真实性、前瞻性和个体性。 2教学评价的新内容 教学评价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好如下基本内容: 2.1教学过程评价,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可能是固定的模式,但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是否明确具体;教学内容是否准确恰当;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在教学进程中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否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体现完整性和具有艺术性;教师的板书是否醒目、工整和富有计划性;教师的语言是否生动形象准确简练;是否突出了本课的重点,突破了其中的难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2.2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是一个双边活动,在这里,主要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它应该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学生对这节课是否产生了兴趣;学生是否积极认真参与了这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尊重和理解他人在这节课上的思考;学生是否能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是否能对这节课的内容作适当的加工和发挥;学生是否掌握这节课要求的操作技能;学生是否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计划;学生是否能大胆提出还存在的不清楚的问题;学生是否满意老师这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独立自主地有主见地完成相关作业。

随堂测验

随堂测验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液压系统由、、、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2.液压传动是以为传动介质,依靠液体的来传递动力。 3.液压系统工作时外界负荷,所需油液的压力也越大,反之亦然,负载为零,系统压力。 4.活塞或工作台的运动速度取决于单位时间通过节流阀进入液压缸中油液的,流量越大,系统的速度,反之亦然。流量为零,系统速度。 5.液压元件的职能符号只表示元件的、及,不表示元件的、及连接口的实际位置和元件的。 二、判断 1.液压传动不易获得很大的力和转矩。() 2.液压传动装置工作平稳。能方便地实现无级调速,但不能快速起动、制动和频繁换向。( ) 3.液压传动适宜在传动比要求严格的场合采用。( ) 4.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便、容易。() 5.液压传动适宜于远距离传动。() 三、单项选择 1.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是()。 A.电动机 B.液压泵 C.液压缸或液压马达 D.液压阀 2.液压系统中,液压泵属于()。 A.动力部分 B.执行部分 C.控制部分 D.辅助部分 3.液压传动的特点有() A.可与其他传动方式联用,但不易实现远距离操纵和自动控制 B.可以在较大的速度范围内实现无级变速 C.能迅速转向、变速、传动准确 D.体积小、质量小,零部件能自润滑,且维护、保养和排放方便 第二章液压油和液压流体力学基础 一、填空 1.油液在外力作用下,液层间作相对运动而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叫做油液的,其大小用表示。常用的粘度有三种:即、和。 2.液体的粘度具有随温度的升高而,随压力增大而的特性。 3.各种矿物油的牌号就是该种油液在40℃时的的平均值, 4.当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高。环境温度高或运动速度较慢时,为了减少泄漏。宜选用粘度较的液压油;当工作压力低,环境温度低或运动速度较大时,为了减少功率损失,宜选用粘度较的液压油。 5.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取决于。

随堂测试

I. 根据下列各句句意及所给单词的首字母,写出该单词的正确形式。 1. The sound came from an unknown s_______, far away in the distance. 2. This island is a_______ only by boat. 3. The high wall was built as a d_______ against the enemy. 4. The new factory is expected to c_______ more than 400 new jobs. 5. What p_______ of the earth is covered by oceans? 6. These gloves were d_______ for extremely cold climates. 7. The i_______ of planes caused a revolution in our ways of traveling. 8. You were wrong to take the bike without p_______. 9. H e did a year’s m_______ service, that is go say, he had once been in the army. 10. She signed her name to the d_______ to buy the house. II. 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Medicine should not be kept where it is _______ (access) to children. 2. The committee _______ (consist) of ten members have come to see into the accident. 3. Young people in some _______ (develop) countries wish to move to America. 4. The heavy snow has prevented all _______ (communicate) with the highlands. 5. What _______ (percent) of children were absent from school today? 6. He finished his painting _______ (use)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tyle. 7. Only a _______ (million) could afford such an expensive car. 8. I hate having to get his _______ (permit) for everything I want to do. 9. The ______ (organize) of such a large party takes a lot of time and energy. 10. Watson is now a _______ (lec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Bradford. III. 用适当的介词填空。 1. The beauty of Venice consists _______ the style of its ancient buildings. 2. A university consists _______ teachers, administrators and students. 3. He has developed _______ a strong leader. 4. I am _______ communication with him on this subject. 5. She was well known _______ an excellent dancer.

最新新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资料

新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 一、改进课程评价的意义 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 需要凭借外物(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而获得关于自我的认识。那么,学生对来自教师的评价与来自一般人的评价有何差别呢?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更大。 ※接受评价的对象是成熟度较低,自我发展水平较低的学生。 ※师生关系中,教师是权威和社会代言人的角色。这样其评价更容易被学生及其家长接受。 ※每名教师身后都有一群学生,教师的评价容易形成一个相对一致的评价氛围,成为时刻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有文化方面的原因: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鼓励我们少说,不要说错。在我们教育方面,评价也有原因啊。我们向学生提问时,我们在干什么? #你回答问题,我利用这时间板书, #听他的答案与我们的是否一致。 我们没有关注他参与回答问题本身,没有关注他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我们只关注结论和结果。标准答案?真吗?哲学上,尼采:透视主义,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我们认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着盲人摸象的成分,我们不可能完全把握世界的本质,把握总是相对的。 学生回答后,我们怎么评价,得到的是不耐烦、否定的评价,长此以往,不参与。心理学实验:跳蚤实验,同样,教师的评价:“你不行,你还需要努力”就是那块玻璃。 在国务院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四个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评价功能单一。过分强调甄别、选拔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功能; (二)评价内容单一。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差异; (三)评价方法单一。注重量化评价,忽视质性评价;注重相对评价,忽视绝对评价和符合个性差异的评价; (四)评价主体单一。学生处于被评价的地位,评价关系紧张。

计量经济学随堂测试及答案

一、有关调整后的判定系数AR 2与判定系数R 2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有( ) A. R 2与AR 2均非负 B.模型中包含的解释个数越多,AR 2与R 2就相差越大. C.只要模型中包括截距项在内的参数的个数大于1,则R 2>AR 2. D. AR 2有可能大于R 2 E. AR 2有可能小于0,但R 2却始终是非负 BCE 二、线性回归模型的变通最小二乘估计的残差i e 满足( ) A .i e 0∑= B. i i e Y 0∑= C. i i ?e Y 0∑= D. i i e X 0∑= E. i i cov(X ,e )=0 ACDE 三、试证明: (1)0=∑i e ,从而:0=e (2)0=∑i i x e (3)0=∧∑i i Y e ;即残差i e 与i Y 的估计值之积的和为零。 ⑴根据定义得知, ) ()()(21212121X Y n X n n Y n X n Y X Y Y Y e i i i i i i i ββββββββ--=--=--=--=-=∑∑∑∑∑∧ X Y 21ββ+= 0=∴∑i e 从而使得:0==∑n e e i 证毕。 ⑵

[] ) 1()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X e n X e X e X e X e Y X X e X Y Y X X Y e Y X X e Y Y X X Y Y X Y X Y X X Y X X Y Y X e 证毕。 ⑶ 0 )(?212121=+=+=+=∑∑∑∑∑∑i i i i i i i i i e X n e X e e X e Y e βββββ β 证毕。 四、下面数据是对10组X 和Y 的观察值得到的。 ∑Y i =1110; ∑X i =1680; ∑X i Y i =204200 ∑X i 2=315400; ∑Y i 2=133300 假定满足所有的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要求:(1)b 1和b 2?(2)b 1和b 2的标准差?(3)r 2?(4)对B 1、B 2分别建立95%的置信区间?利用置信区间法,你可以接受零假设:B 2=0吗? ⑴168==∑n X X i ,111==∑n Y Y i 17720 1111681011101681111680204200) ())((=??+?-?-=+--=--∴∑∑Y X X Y X Y Y X Y Y X X i i i i i i 33160168 1681031540010102) 2()(2 22222=??-=+?-=+-=-∑∑∑X X X X X X X X X i i i i 又 5344.03316017720)())((2 2==---=∴∑∑X X Y Y X X i i i β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之一,课堂教学的成败直接决定新课程实施的成败。而教学评价又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课程实施中具有激励作用和导向性作用,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因此如何建立具有科学性、导向性和人本性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鲜明特点,我认为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中要充分注意准确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和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上应该作以下几点改变: 一、应重新确立评价的立足点,评价的立足点从教师转向学生。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立足点都是教师,在评价中体现“以教为主,学为教辅”的观念。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关注的无非是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流畅,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结构合理,对教材的处理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教学难点是否已经得到了突破等等。在评价中主要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关注教师是怎么讲的,怎么对课堂进行控制,怎么对学生进行引导,把课堂看成是教师的课堂,把学生看成课堂教学评价的次要因素。即使有些评价关注到学生的行为表现,也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把学生的反应、表现作为教师的教学策略成果的参照物。这样的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作为有能动性的学习主体的特点,是有违新课程的理念的。 本次新课程改革再一次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建议下学习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立足于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成效。即使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

新课标教学评价观

新课程下的教学评价观——发展性评价 一、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一)促进学生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本”。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不仅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以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习素质和以情感为重点的社会素质)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地研究并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发现、探究与质疑,高效实现目标。再次,在教学效果评价上,要以评学为重点,“以学论教”,并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二)促进教师成长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主要目的之一是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评价方向是面向未来的。其重点不在于评价教师讲授水平,也不在于鉴定某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而是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来制定教师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发展需求。因此,它是一种建立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基础上,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评价方式。 (三)以学论教 “以学论教”即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它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高低。因为,一切教学设计,一切标准以及教师的一切劳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只有树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新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 (一)优质的课堂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协调与统一 基础性目标是按照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教学。发展性目标包括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习素质和情感为重点的良好社会素质。课堂教学目标就是把知识、 技能教学与能力、情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课堂教学的各项目标都应既有与认识活动相关的内容与价值,又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与价值。这些方面的综合,才构成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当然,这不是一两节课能完成的,但却必须通过每节课来实现,它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确立课堂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两方面的关系与整合:一方面是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与多重关系,以求整合效应,另一方面是学生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内存联系、相互协调和整体发展。只有这样,课堂教学中完整人的教育才能成为可能。

随堂测验

第1次测验 1.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O(n*m)。 for( i = 0; i < n; i++) for( j = 0; j < m; j++) A[i][j] = 0; 2.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O(n2)。 s = 0; for( i = 0; i < n; i++) for( j = 0; j < n; j++) s += B[i][j]; sum = s; 3.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O(n2)。 for(int i=1;i<=n;i++) for(int j=1;j<=i;j++) a[i][j] = i*j; 4.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物理位置__一定___相邻,单链表中逻辑上相邻 的元素物理位置不一定相邻。 5.长度为n的顺序表,在其第i个元素(1≤i≤n+1)之前插入一个元素时,需 向后移动n-i+1 个元素,删除第i个元素(1≤i≤n)时,需向前移动__ n-i ___个元素。 6.对于顺序表的优缺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 A、无需为表示结点间的逻辑关系而增加额外的存储空间

B、可以方便地随机存取表中的任一结点 C、插入和删除运算较方便 D、由于顺序表要求占用连续的空间,存储分配只能预先进行(静态分配) 7.在一个单链表L中,若要在指针q所指的结点后面插入一个由指针p所指的 结点,则执行 B 。 A、q->next = p; p->next = q->next; B、p->next = q->next ; q->next = p; C、q->next = p->next; p->next = q; D、p->next = q->next; q = p; 8.请写出顺序表的类型定义。 9.请写出单链表的类型定义。 第2次测验 1.栈的特点是____后进先出,队列的特点是____先进先出。 2.已知一堆栈的进栈序列为1234,则下列哪个序列为不可能的出栈序列 D 。 A、1234 B、4321 C、2143 D、4123 3.在队列中,新插入的结点只能添加到队尾。 4.循环队列的队空条件为 D 。 A、(sq.rear+1) % maxsize = =(sq.front+1) % maxsize; B、(sq.rear+1) % maxsize = =sq.front+1; C、(sq.rear+1) % maxsize = =sq.front; D、sq.rear = = sq.front; 5.若用一个大小为6的数组来实现循环队列,且当前rear和front的值分别为 0和3。当从队列中删除一个元素,再加入两个元素后,rear和front的值分

最新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林口县小学科学学科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征求意见稿) 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发展变化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学评价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出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 一、教学建议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科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等,获得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探究能力。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主动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益。 (一)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 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情感。 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提倡用自制教具和低成本材料进行探究活动。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注重思考事实证据和科学结论之间的关系。由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形成质疑、反思的科学思维习惯。 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究活动是一种多侧面、多形式的活动。无论何种形式,关键要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和基本特征。有些探究活动只包含了探究的部分要素和特征。通过活动,学生还能很好地认识科学探究需要理论的支持。完整的探究活动基本上包含了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和基本特征,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在高年级阶段需要参与完整的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指导与开放程度可以不同。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科学探究中每一个要素的目标和整体的目标都是分层次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目标和层次应该由低向

新课程教学评价方式

浅谈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走进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评价已经贯穿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出现,以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出现,以多种形式富有创新性的评价方式出现。无论哪种教学评价方式,评价的核心应具备下面几点要素,下面结合我校的课堂教学谈一谈我的浅见。 首先,在自主学习环节,教师要创设具有民主开放的课堂学习生态,学生自主支配的学习时间不少于2/3,学程集中,课堂实施大问题、大板块推进。学生表现有较强的方法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师生实现导学“四到位”:目标、流程、方法、时间。 其次,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同学们要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合作学习机制健全,独学、对学、群学时间比例适当(4:2:4),小组合作学习有“共识性”成果。课堂学习实现“官教兵”“兵教兵”、有分享、有帮扶,各团队评价项目明确,评价具体。探究过程探究成果展示充分,并能做出清晰的说明。小组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兴趣浓厚,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合作探究组织有序,做到全员参与。同学具有较强的质疑能力,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探究过程中,生生、师生之间有互动,并有规律、方法、结构等的生成。 第三,学生能够感受学习的快乐。表现为主动投入,体验自主发现的快乐,从中学会合作,尝试团队协作学习的快乐。学生积极参与,享受展示成功的快乐。展示过程方法灵活多样。 第四,教学效率高。每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具体,并能贯穿始终。精选课堂问题和练习题。分层设计或归纳问题与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作业当堂完成,且目标达成率不低于85%,并能当堂反馈。 总之,新课程改革,重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价的重点也就在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方式,就会促进教学的长足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