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县情简介

长沙县简介

长沙县地处湖南省东北部,湘江下游东岸,西接省城长沙市区及望城县,北达汨罗市和平江县,东临浏阳市,南抵株洲市区和湘潭市区,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国土面积1997平方公里,总人口78万,辖22个乡镇(街道)、269个村(居)委会。县内交通发达,黄花国际机场坐落境内,京珠高速、武广高铁、107国道联南接北,319国道及建设中的长沙市地铁2号线、长株潭城际铁路承东启西。长沙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英才辈出,两千多年来,屈原、贾谊、杜甫等历代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了胜迹。近代,这里更是哺育了黄兴、李维汉、杨开慧、柳直荀、田汉、许光达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同时也是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家乡。

近年来,长沙县依托特有的地域优势,优越的发展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产城融合”发展战略,主动顺应宏观调控形势,积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调优经济结构,开创了新一轮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新局面。2007年至2009年,长沙县相继获得“全国中小城市实力百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首批县级)”、“2009中国改革年度十佳县”等荣誉称号,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基于2009年数据)第25位,在2009年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

评比中位居第48位,并被列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2009年,全县完成GDP514.9亿元,增长17.1%;完成财政总收入52.7亿元,增长29.6%;完成工业总产值875亿元,增长20.8%;实际到位内、外资分别为74.6亿元和2.6亿美元,增长21.5%、13.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8575元和9340元,增长10%、18.4%。

长沙县产业发达,经济繁荣。工业经济强劲增长。今年1至6月,长沙县完成工业总产值约590亿元,年内将迈上1000亿元台阶。以“经开区”为龙头,长沙县

园区工业占到全县工业产值的96%以上,工程机械和汽车两大产业权重占规模工业

七成以上权重。目前,在长沙县建设或者经营项目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了

22家。产业聚集效应凸显,工业经济向园区集中、向支柱产业集中、向大企业集中趋势明显。如今,长沙经开区及南部乡镇3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以三一、中联和山河智能为龙头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确立了长沙县“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地位;以广汽菲亚特、北汽福田为首的汽车产业集群,打造出一条长达10多公里的“湖南汽车产业走廊”。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坚持像重视工业招商一样重视服务业招商,力争把产业区建设成为新的城区,实现“产城融合”,全面提升星沙的城镇品质和商业业态,把星沙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在星沙北部,安沙物流园依托便捷的交通,正在打造全省最大的公路物流园;在黄花机场,空港城建设全面启动,空港物流业蓄势待发;借助松

雅湖开发和长永高速上方CBD项目,发展总部经济,吸引企业营销和研发中心

入驻;在星沙南部,借马王堆、红星等大型批发市场的搬迁契机,打造5000亩大市场群,发展仓储及零售、批发业。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六个集中”,即产业集中发展,资本集中下乡,土地集中流转,农民集中居住,生态集中保护,公共服务集中推进。坚持“用城市化的理念建设农村,用工业化的办法发展农业,全面吸引社会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农村聚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发展理念,在长沙县北部农村规划了面积达1150平方公里的国家现代农业创新长沙示范区,同步启动了100个现代农业项目建设,为城市产业资本下乡提供平台和通道。为推进城乡一体化,长沙县重点打造了“圣毅园”现代农庄、“板仓小镇”等一批新农村示范项目。

长沙县民生改善,人民幸福。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的执政理念,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新增财力的70%用于解决民本民生问题,努力提高

群众幸福指数。2007年、2008年、2009年县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分别达12亿元、17.4亿元、24.18亿元。一是社会事业投入加大。加强基层卫生建设,对全县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并为每个村新建了一个村级卫生室。不断加

大教育投入力度,全面消除了中小学D级危房,启动教育强县建设。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启动了县文体中心建设,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二是社

会保障体系完善。不断完善和扩大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等社会保

险以及农村低保制度,率先在全省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和救助体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现了农民全员参与,兑付比例不断提高。积极开展了“助医”、“助学”等慈善活动,率先实施了面向农村特困家庭的“安居工程”,按照每户2万元的标准帮助特困无房、危房户新建住房。从2008年起,每年向全县困难家庭发放1000万元以上“过年红包”。三是社会就业不断扩大。在税费减免、融资贷款、免费创业培训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业的支持政策,在全县营造了“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努力扩大就业,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拆迁群众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全县70%以上的拆迁劳动力实现了就业。

长沙县社会和谐,环境优化。一是社会大局稳定。着重突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探索建立了“四级(县、乡、村、组)三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加大矛盾排查处理,近年来妥善处理了星沙拆迁安置、水电费收缴整治等问题,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连续多年进入省、市先进县(市)行列。二是发展环境优化。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破解发展难题。切实树立依法行政意识,着力建设开放型政府,启动政府重大事项的行政决策程序,确保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按照“积极稳妥、分步实施,逐步将县域内七个乡镇工业园及星沙工业配套基地纳入经

开区管理体制”的基本思路,星沙、榔梨、黄花三个产业基地由经开区托管,

初步构建了发展规划、开发建设、产业布局、项目准入、招商引资、环境治理、管理服务“七个统一”模式。三是生态环境宜居。围绕“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大力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坚持科学的环保导向,要求所有工业项目必须进入工业园区,严把环境准入关,坚决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进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从2008年起用五年时间,长沙县计划投入11.08亿元,对全县农村环境进行全面综合整治,目标任务是防治农村环境污染,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建立北部乡镇生态补偿机制,在每亩出让的土地里面要提取一定的资金成立生态补偿基金,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养猪农民的转产,加强植树造林。

万里朝阳锦背高,翻身幸喜东洋阔。新的起点,长沙县将在新一轮经济大潮中敢立潮头,搏风击浪,勇往直前,向着建设一个创新创业、生态宜居、幸福和谐、阳光活力、具有国际视野的新长沙县大踏步迈进!

长沙别称“星城”、“楚汉名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长沙为湖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信息中心,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城市,是我国长江以南重要的特大中心城市。娱乐业发达,被称为中国内地的“娱乐之都”,连续四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长沙辖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望城六区以及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全市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93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20平方公里;总人口704.4万人。2011年长沙实现GDP总量5619.3亿元,GDP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7位、中部省会城市第2位,人均年收入居全国省会城市第6位。

长沙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有风景独秀“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岳麓山,有水洲相拥“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湘江;长沙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有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马王堆汉墓、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及三国东吴简牍;“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长沙更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