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解读体检报告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许多职工参加健康体检后,对结果非常关心,这是很必然的,然而面对体检报告单 上各项指标、检查结果等,真正能够看懂体检结果是否正常的人却不多,总有点摸不着 头脑。为了方便广大职工解读体检报告,我们针对体检中常见的异常结果以及广大职工 可能咨询的项目,进行了汇总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同仁看懂体检报告,正确了解自 己的健康状况。
常见的体检项目包括:内科、 外科常规检查,B超(肝、胆、 脾、胰、双肾),心电图,胸片 (CR),化验室检查(血尿常规、
肝功能、血脂四项、尿素氮、血肌 酐、尿酸、血糖、同型半胱氨酸、 癌症指标等)。职业健康体检除以
上项目外,粉尘作业职工加做高千 伏胸片、肺功能检查,噪声作 业职工加纯音测听检查。
特别说明
当看到体检报告上的数据超 出或低于正常参考值的范围时, 很多人都以为自己生病了,导致 没必要的恐慌,其实,体检报告 上的某些指标虽然超过了正常值, 但有些检查项目单凭一次检查不 足以确诊,还要结合其他检查结 果来综合分析,必要时应到医院 相关科室请医生帮助解读,并作 进一步的检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内科检查
血压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
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心室 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 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 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 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
成人的理想血压平均应在120/80mmHg(男)、 女性110/70mmHg左右。当在安静状态下,不同时间, 连续两次测量血压值大于或等于140/90mmHg时,就 可以称为高血压。
体检中检出的高血压有相当一部分职工无任何 症状及不适,都是在参加健康体检后被检出患有高 血压的,根据公司近几年职工体检结果统计,血压 偏高人员已达到18.6%以上,男>女。当体检查出 血压偏高时,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复查,如确诊高血 压病,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因为高血压是不可以 根治的,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健康常识 高血压病基本知识及日常保健
基本知识 人体血压正常范围140—90/90—60mmHg。 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烦躁等,少部分
病人可以无症状。 最大的危险是导致心脑血管病。 需终身服药,目标是把血压长

期平稳地控制在正常范围,
有效预防并发症。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 物。 易出现的问题是:不愿长期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 医嘱服药。 日常保健 正常人每年至少测两次血压,以便早发现、早诊断。 合理饮食、防止肥胖、少吃盐、不吸烟、不大量饮酒。 做到心情愉悦、情绪稳定、乐观向上,避免熬夜、劳累、 紧张、郁闷等不良因素,切忌情绪波动、大喜大悲。 坚持长期适量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化验室检查
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在全身体检中是基本的体检项目,它的意义在
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
白细胞:正常值是4000-
10000个。 全身各部位感染
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血常规检查项 目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俗称血色素)及血
性疾病,可以使白细胞和中
小板数量等。
性粒细胞的数值增高,中性
粒细胞在白细胞分类中占的 比例最高50-70%,主要起 吞噬杀灭细菌作用 ; 白细胞 降低:多见于病毒感染、建 议复查,长期明显减少可见 于药物反应、自身免疫性疾 病、脾功能亢进、放射线的 影响,使白细胞总数降低及 造血功能障碍所致疾病,建 议定期复查。女多于男。
红细胞:由于血液浓缩,红细胞可以
出现相对地增多,在剧烈呕吐,频繁腹 泻、多汗、多尿、长期不能进食者;因 缺氧也可以出现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减 少:主要表现为贫血。缺铁性贫血、营 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 性贫血以及溶血性贫血等;参考值女性
3.5~5.0×1012;男性4.0~5.5×1012。 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数同步进行,其
血小板:当我们受
伤出血时,血小板常成群聚 集,促进血液凝固而起到止 血作用。正常情况下,每立 方毫米血液中有10-30万个。 当血小板低于正常值可能会 有出血倾向;血小板过多也 可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慢性白血病等。 血小板减低 可见于某些生理状态,如女
增高与减少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相同。 性月经期。长期明显减低可
正常值男性约120-160克,女性约
见于全身性出血疾病,如血
110-150克。
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脾
功能亢进、白血病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化验室检查
主要检查项目指标及意义
检查项目 WBC 白血球
粒细胞百分比
参考值 4--10 单位:109/L
46%--76%
↑细菌感染、白血病等 ↓病毒感染、血液疾病
↑细菌感染
意义
淋巴细胞百分比
19—

47%
↑病毒感染
RBC 紅血球
Hb 血红蛋白
3.5-5.0 单位:M/UL
110--150 单位:g/l
↑脫水、烧伤、多血症 ↓贫血、怀孕、白血病、造血机能不良
↑烧伤、脱水、多血症。 ↓贫血、胃疾病、怀孕、白血病、营养不良
PLT 血小板
100-300 109/ L
↑溶血性贫血、結核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液病、感染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化验室检查
正常值
血脂
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血脂含量可以反映体
内脂类代谢的情况。正常食用高脂肪膳食后,血浆脂类含
量大幅度上升,但这是暂时的,通常在3-6小时后可逐渐
趋于正常。因此常在饭后10-14小时空腹采血,这样才能
较为可靠地反映血脂水平的真实情况。
1、总胆固醇(TC):正常值<5.20mmol/L (200mg/dl)。当血液中胆固醇过高时,就容 易沉积在动脉壁上,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2、甘油三酯(TG):正常值<1.7mmol/L (150mg/dl)。含量过高,可使凝血倾向增高, 血栓形成可能性增大,促使动脉硬化的形成与发展,还可导致脂肪肝及肥胖症。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值>0.91mmol/L (35mg/dl)。对低密度脂蛋 白有分解代谢作用,并可将周围组织细胞中的胆固醇运输到肝脏,再由肝细胞将胆固 醇转化为胆酸排除体外。所以,常被称为“好”胆固醇。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值<3.12mmol/L (120mg/dl):其过高是引起 动脉硬化、冠心病的重要因素。所以,常被称为“坏”胆固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健康常识
血脂异常被称作“静悄悄的杀手”。临床症状不明 显,不紧病人不重视,也没有引起医生足够的重视。因 而没有采用预防措施和及早治疗。血脂异常象人体内的 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会爆炸。
血脂异常造成“血稠”,这些脂质容易在血管壁上 沉积,逐渐形成大、小“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这 些斑块逐渐增多、增大,堵塞了血管,使血流变慢,严 重时血液被中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冠心病。脑动 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脑供血不足,也是引起脑梗塞和脑 出血的基础。主动脉粥样硬化常造成收缩期血压升高, 还可引起主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一旦破裂会突然死亡。 肾动脉粥样硬化常有蛋白尿、肾体积缩小,可引起顽固 性高血压和尿毒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供血障碍, 使下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甚至肢体坏死。血脂 异常也会损害肝脏出现脂肪肝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