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精选

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精选
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精选

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精选抗战胜利70周年胜利阅兵仪式后天举行,那将是举国欢庆的大事情,很多学校举办了相关的手抄报大赛,下面是由整理的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精选,欢迎阅读。

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精选一

若道中国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抗日战争中,日本侵华司令冈村宁次曾叫嚣:“欲灭华夏,先平湖南。”而芷江受降日本代表今井武夫在谈到对于湖南战场的感受时,则表示:“打湖南比打中国的任何一个省都吃力。我们几乎调集了在华日军最精锐的部队,但是,在湖南打了七年,该省七十八个县市,到今天宣布停战为止,我们实际占领的只有四十四个。”

在长达八年的抗战烽火岁月中,湖南人民用钢铁般的意志和血肉付出,谱写了一曲抗敌御侮的慷慨壮歌。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当下,带领大家一同回顾那段抗战岁月中被历史永远铭记的湖南故事。

8月的芷江,天空一如大海般蔚蓝。

▲建于1946年2月的芷江受降纪念坊,

为中国惟一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建筑物

位于七里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血”字造型的受降纪念坊,历经风雨,在阳光下巍然耸立。

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70年前的8月,这

里作为近代以来第一次由侵略者向中国乞降洽谈的地方,见证了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历史时刻。

▲日军向中国乞降的芷江洽谈现场

青砖水泥构筑的牌坊,成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标志和中华民族伟大不朽的历史丰碑。

一、“抗战文化城”、“抗战纪念城”、“东方斯大林格勒”、“受降纪念城”:一座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无论是因接受日军乞降的“受降纪念城”芷江,还是进行过3次大会战的“抗战文化城”长沙,无论是因顽强阻击日军而被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的常德,还是创造抗战期间坚守一座城市时间最长奇迹的“抗战纪念城”衡阳,开展过轰轰烈烈抗日救亡运动的湖南,每一寸土地都书写了军民团结一心、共赴国难、抗击外侮的悲壮历史。

▲长沙会战油画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8年抗战,湖南军民以心忧天下、众志成城、百折不挠、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筑起道道铜墙铁壁,成功挫败了日军迅速占领湖南、彻底“解决中国事变”的作战计划,有力支援了全国的持久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推动胜利的天平最终向正义倾斜。

衡山,五岳独秀。“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遗址,历经岁月洗礼,满面风霜。

1939年初至1940年初,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3000余名干部在这里受训,随后成为抗日游击斗争的骨干。

南岳游干班,是国共合作、全民抗战的缩影。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合影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在外敌入侵、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毅然吹响了抗击外敌的第一声号角,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湘鄂赣、湘赣、湘粤赣和湘南地区的山岳丛林,数千名红军游击队将士,捐弃前嫌,换上新四军军服,开赴抗日前线,与国民党军队并肩战斗;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八路军南下支队先后在湖南境内创建了数个抗日根据地,有力打击和牵制了日军的有生力量。

今天繁华的长沙蔡锷路上,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徐祠巷。

小巷深处,一座祠堂格局的院落静静矗立。相比周边的高楼大厦,这里显得格外质朴和静谧。然而,在70多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里却一度是抗日救亡运动的“洼地”:八路军驻湘通讯处。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

抗战全面爆发后,在湘籍共产党人徐特立、王凌波的领导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与当时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共湖南省

工委相互配合,大力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把最广泛的力量凝聚在抗日救亡的大旗之下,使湖南形成了国共两党以及各阶层同仇敌忾、团结合作、奋勇抗日的局面。

作为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领导人,武汉失守后,周恩来、叶剑英以八路军驻湘代表的名义,致信香港《救国时报》,希望其动员广大侨胞支持抗日战争。

这封信在海内外侨胞中产生强烈反响。祖籍平江的菲律宾华侨商会会长陈道贞在全菲华侨中掀起救国捐献热潮,并组织汽车和军乐队,远渡重洋到新四军军部慰问,还与著名侨领庄希泉一道西渡美洲,发动世界各地华侨和国际友人支持中国抗战。

二、“湖南用抗战文化战线的声声怒吼,激起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澎湃激情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在那山河破碎、风雨如晦的苦难岁月,伟大的抗战文化从灵魂深处唤醒了民族自觉,重振了民族精神,为中华优秀儿女奋起抗争、顽强拼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支撑。

七七事变后,特别是北平、南京、上海等城市相继失陷后,一批学校和文化机关纷纷南迁长沙,一批著名进步文化人士随之来到长沙,吕振羽、翦伯赞、田汉、张天翼、廖沫沙等湘籍文化人士也先后回到了长沙。这些文化人士与原来在长沙的文教界人士相汇合,形成了以共产党员、进步人士

为骨干,广泛团结爱国人士的文化队伍。

“文化救亡一时风起云涌,成为当时湖南乃至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一大亮点,为抗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坚实保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王文珍长期关注这段历史。

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等文化团体纷纷建立;《观察日报》、《抗战日报》、《中苏》半月刊等一批抗日救亡报刊先后问世;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戏剧、歌咏活动盛况空前;抗日的街头诗、街头宣传画、街头展览等,更是遍及城乡。

▲抗战时期湖南的街头宣传

湖南抗战文化的一声声怒吼,逐渐辐射全国,澎湃起每一个中国人的家仇国恨,唤醒起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达到空前的团结一致。

1937年9月19日《大公报》载文说:“今天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独立自由,并且确有把握,一定达到。”

3

“湖南用“没有丝毫奴颜媚骨”的高贵品质,打一场抗击日寇的人民战争

民族存亡之际,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农民放下了锄头,

工人放下了铁锤,学生放下了书本。不分阶级、阶层、党派、信仰,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燃起了抗击侵略的熊熊烈火,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

祁东县白地市中心小学女教师周咏南,不仅号召学生共赴国难,而且带领独子黄天投笔从戎,考入中央军校第十六期,母亲分在女生总队,学习战场救护,儿子分在第二总队,学习步兵。一年之后,母子一同奔赴抗日前线。周咏南后来担任第44军女兵连上尉连长,率部参加了常德会战,英勇抗击来犯之敌。

1938年7月,湖南各抗日团体和各界民众开展抗战周年纪念献金活动。在长沙的献金现场,一位人力车夫揭开车座木盖,倾其所有的钞票铜板,尽数投入捐献箱。短短几天,全省收到献金297757元。

▲湖南人民为抗日捐献物资

为加强西南军事运输,保证前线的需要,国民政府决定修建湘桂铁路。从1937年9月开始,湘南一带民工15000人,配合粤汉铁路技工和沿线各路民工,冒着严寒酷暑,使用畚箕、锄头等简陋的工具,在一年之内筑成公里的湘桂铁路,于1938年9月27日全线通车,创造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湖南人民参与湘桂铁路的建设

第一次长沙会战后,田汉来到湘北各部队和民间搜集材

料,创作了一部反映长沙会战的剧本。剧中记录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日军入侵长沙金井影珠山下开物学校时,抓住了3名小学生。日寇拿出汪精卫的照片问他们是否认识,学生们说:“这是汉奸汪精卫。”日寇打他们的嘴巴,要他们承认是领袖,向他敬礼。3名学生宁死不屈,最后被残忍杀害。

这是怎样的一种气节?田汉评价说,在民族危难的时候,这种“没有丝毫奴颜媚骨”的不可侵犯的志节,是一种“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高贵的品质”。有这样的小学生,湖南不会亡,中国更不会亡。

4

“忠勇倔强、慷慨激昂、卓励敢死的湖湘精神,有力地粉碎了侵略者的痴心妄想

“德山有个老码头,老码头到孤峰岭,不到1公里,我们就牺牲了1400人。”忆起当年的场景,现居常德的93岁抗战老兵吴淞依然难抑心中的激动。

▲抗战老兵吴淞

老人曾参加过常德保卫战、衡阳保卫战等多场战斗。常德保卫战中,他所在的营仅3人幸存。

老人的抗战经历,是三湘子弟以身许国、血荐轩辕的真实缩影。

8年抗战八年泪,一寸山河一寸血。

抗战8年,只有3000万人的湖南,共征募兵员210万

人,仅次于四川,居全国第二,并先后有10余万人为国捐躯。

▲衡阳保卫战后留下的中国军民遗骸(当时的《救国日报》社论称:“抗战八年,战死疆场之英雄烈士,至少数十万人;而保卫国土,致死不屈者,亦不在少数;但其对国家贡献之大,于全局胜败有决定作用者,当为衡阳守军。”) 早在七七事变前后,湖南便抽调8万湘军,开赴江浙支援上海抗战,成为全国投入部队最早、投入兵力最多、作战最勇敢的省份之一。

抗战转入相持阶段后,湖南由初期的大后方成为正面战场的最前线,担负起正面防御主战场的重任。

数十万湖湘子弟就地补入第九战区部队。湖南人坚韧的“犟”劲,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又一次展露无余。

第一、二、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保卫战,衡阳保卫战,湘西会战。全国抗战正面战场的22次会战,湖南境内多达6次。日军投入兵力80多万人次,伤亡20多万;中国参战部队近200万人次,伤亡达30多万。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超出任何省份。

▲位于长沙岳麓山的国民党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

在湖南人民的有力支持下,中国将士浴血奋战,死死克制住了日军的凶顽,使湖南正面战场的抗战,成为一首声震

全国乃至世界的慷慨悲歌。

第一次长沙会战,迫使日军自七七事变以来第一次放弃攻占的地区,退守战前原有阵地,从而粉碎了日军迅速结束中国战争的梦想,也使西方各国认识到中国战场的极端重要性,开始增加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第二、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抗击了日军的反复进攻,迫使日军原路退回。当时因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失利而郁闷的美国总统罗斯福闻知大为振奋:“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

▲湘西会战令日军战略全面收缩

作为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历时55天的湘西会战中,中国军队毙伤日军万多人,中国抗日战争由此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

5

“湖南人民的抗战努力,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光辉史册!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湖南军民在抗战中的杰出表现,集中彰显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蓬勃伟力。

九一八事变后,湖南掀起的持久、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战局面的形成,为正面作战和游击战争的开展奠定了思想、组织和群众基础。

全面抗战中,湖南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参加神圣的抗日救国战争,协同国民革命军进行6次正面会战和数千次敌后游击战争,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全国抗战以有力的支援,为全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湖南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支援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谱写了抗日御侮的壮丽篇章,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光辉史册。

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精选二

死字旗

川军战士王建堂,在出川抗战前,收到父亲赠送的一面旗帜,旗的正中写着一个斗大而苍劲有力的“死”字。

“死”字的左右两侧写着这样的几行小字:

右边,“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左边,“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带着父亲的嘱托,王建堂随川军踏上了抗日战场。

面对这面旗子,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这位父亲在民族危亡之际的爱国情怀!

杀敌回来娶你

在众多纪念抗战争胜利70周年的报道中,有这么一条

不怎么显眼却格外让人觉得窝心的新闻,“打完胜仗回来娶你”。一个抗战老兵,在国难当头之下,顶着父亲“逼婚”的压力毅然入伍。在临行前他对未婚妻子说“你等我打完胜仗,我再回来娶你!”后来他上了战场,与日军进行过肉搏,直到日军投降才回来娶她。

如果今天你问我爱情是什么,我会给你讲述着两位年逾九旬的老人恩爱如初互相陪伴的故事。几十年风风雨雨,经历过战争的冲刷和时间的洗礼,那份承诺的坚守在今天显得更加珍贵动人。

16岁时,遭遇家里逼婚,他对未婚妻说,国难当头,等他打完胜仗再回来娶她。果然他上了战场,与日军进行过肉搏,直到日军投降才回来娶她。当妻子身怀六甲时,他毅然选择应征入伍到共产党部队。现在老两口年逾九旬,恩爱如初。

1942年,正值全国抗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在桂林打工2年的秦秋荣,遭遇父亲逼婚。当时,他16岁,又是长子,却坚决选择入伍。临走前,秦秋荣找到“未婚妻”说,日军打来了,国难当头,没有国哪有家,“你等我打完胜仗,我再回来娶你!”

在桂林部队训练2年后,桂林保卫战打响。

秦秋荣所在的桂林宪兵团,与日军交火三天三夜后,接上级命令,一路向西撤离,途经临桂、永福、柳城、金城江、

百色等地,1945年秋到达广西南宁。这一大圈,历时一年多,与日军多次交战,且进行过肉搏。

1945年8月,日军宣布投降。远在南宁的秦秋荣,不断收到父亲的“催婚信”。

为4年前的一句承诺,秦秋荣于1946年10月申请回到广西桂林市会仙镇的老家。次年正月初六,与秦算嫂完婚。

1949年10月,秦算嫂刚怀上二胎。一心想为国出力的秦秋荣,又入伍到了共产党的部队。

在部队服役3年后,秦秋荣退伍回来,被安排到了桂林一家书店工作。有一次,他半年没回家,走到村口时,碰到一名妇女,竟然认不出那就是自己的妻子。当时妻子照顾4个孩子,无米下锅,全身虚胖,“两人抱头痛哭。”秦秋荣觉得,他对不住老伴,没有照顾好家庭。

直到1962年,秦秋荣回到农村,与妻子相依为命。他当过生产队长、会计,帮人砌过房子,烧过瓦,把苦日子一天天熬了过来。如今,老两口有8个子女,都已成家。其中一个女婿曾是部队军官,孙子现正在部队服役,成了三代军属之家。

经历战火、饥饿和各种苦难的老两口,感情甚好。秦秋荣每天去打鱼,养鸡,秦算嫂做饭洗衣,两人一起打牌、赶集、看电视,还常手拉手散步,形影不离。

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精选三

常德会战,向死而生

1943年11月初,日军调集7个师团约10万兵力进犯湘鄂西的常德地区,中国军队集中第6战区和第9战区的16个军43个师约21万兵力迎战。中国军队顽强阻击,迟滞日军进攻,给敌重大消耗。12月20日,会战以中国军队的胜利而结束,计毙伤日军联队长、师团长以下4万余人(毙1万余人)。中国军队伤亡5万余人。

参加此役的黄埔军校出身的军、师级以上指挥官有40余人,他们是:第10集团军总司令王敬久、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李玉堂、兵团司令兼第74军军长王耀武;第10军军长方先觉、第18军军长罗广文、第30军军长池峰城、第44军军长王泽浚、第59军军长刘振三、第66军军长方靖、第75军军长柳际明、第79军军长王甲本、第86军军长朱鼎卿、第99军军长梁汉明、第100军军长施中诚;第3师师长周庆祥、第5师师长李则芬、第11师师长胡琏、第18师师长覃道善、第51师师长周志道、第57师师长余程万、第58师师长张灵甫、第63师师长赵锡田、第77师师长郭汝瑰、代师长韩浚、第92师师长艾叆、第98师师长向敏思、第121师师长戴之奇、第185师代师长李仲辛、第190师师长朱岳、第194师师长龚传文、第199师师长周天健、暂5师师长彭士量、暂6师师长赵季平、暂7师师长王作华、暂35师师长劳冠英、暂54师师长饶少伟、预10师师长孙明瑾[]等。

第74军57师的8000名官兵阻击10万日军,长达15天之久,最后仅剩200余人还能战斗。师长余程万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七十四军万岁!”本师第169团团长柴意新(黄埔3期)在全团仅剩12人、弹药告罄时,仍临危受命率部掩护师长等突围,壮烈牺牲。余程万师长率部200余人突围,最后仅剩83人。许国璋、彭士量、孙明瑾3位师长和叶迪、柴新意2位团长及一批黄埔军校毕业生牺牲。翌年9月8日,国民政府追赠柴意新为陆军中将,以表彰其抗战功绩。

常德保卫战以酷烈、惨胜而著名于抗战史。战后半个月,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目睹常德战场废墟景象,写道:“这里举目尽是烧焦的围墙、残破的砖瓦和灰堆而已。要想在这个曾经有过16万人口的城里寻一未经摧残的东西,实在难乎其难。”此役是抗日战争时期大规模会战之一,也是抗战以来最有意义的胜利之一,在整个抗日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有重要意义和历史地位。

常德会战,老兵回忆

见到刘镇炎老人时,他正在自家的小院里摆弄花草。或许是早年当兵的经历,给刘老打下了良好的身体基础,如今95岁高龄的他,眼不花、耳不聋,精神很好。招呼我们走进

客厅后,老人在沙发上落座,一句“再不说怕我给忘了”拉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

1942年,年仅21岁的刘镇炎,在看戏回家的路上,被国民党强行抓壮丁,来不及和母亲告别,便踏上了行军路。记不得走了多久,一行100多人来到湖南,被编入国民革命军73军77师。一路上,看着日军对百姓烧杀抢掠,刘镇炎想家的念头打消了,和鬼子狠狠拼上一战的怒火在心底燃烧:

日本鬼子很残忍,对老百姓用刺刀来刺肚子,爱刺哪就刺哪,不把中国人当人看,中国人很受苦。心里感觉中国那么大,小小国家到了中国来给他欺负,老百姓打他不过,这个地方被他占去,很惭愧。我要好好当兵,打鬼子。

那时,刘镇炎所在部队驻扎在洞庭湖边一个叫华阳的地方,隶属岳阳,是湖南抗战中沦陷最早、受蹂躏最久的地方。1943年3月,日军从岳阳进攻华阳,这是刘镇炎打的第一场战。战斗在清晨打响,日军以山炮开攻,炮击停止后,猛烈的机枪扫射随之而来。刘镇炎和战友们埋伏在一个土堤后顽强还击,还是新兵的他不停地装子弹、递弹夹,顾不上炮火在头顶嗖嗖地飞过:

那个糊里糊涂去,新兵要去打仗,老兵说一起去,他说打长沙到华阳,我们把日本人赶出去。跟着去打仗,很危险,心里很怕,但是听了枪声就不怕。放炮放一个怕,放第二个

就不怕。

说到这,刘老的情绪越发激动。战斗持续了一个月,班上的人越打越少,参军不到一年的他也成为了班里的老兵。1943年11月初,日军调集约10万兵力,分三路合围常德的前哨石门县,73军奉命固守,阻止日寇南侵。在刘老的印象中,那场战他第一次拿起了枪,瞄准几百米外的日本鬼子射击。

对于这场战斗,刘老轻描淡写,只记得战斗中自己打了100多发子弹。可他不知道,这场叫做常德会战的战役,中国军队以牺牲6万余人的代价,击毙了日军1万余人。就这样,行军、作战、转移,刘老说,他已经记不清楚走过多少地方,打过多少次战斗。

1945年4月,在湖南新华县,他所在的77师奉命阻击4000多名日军,转移阵地时,被日本鬼子发现,一发子弹击中他的右小腿,打穿了一个洞:

日本攻进来了,我们要给他打出去。打仗要灵活,要自己看情况,这个地方打了要跑,打子弹打多了他知道你目标要换一个地,我转移的时候被他知道,这一枪就打到了。

撩起裤腿,刘老指着指膝盖下方的弹痕,平静地说:“打过战,看过那么多战友战死,早已把生死看淡。”如今,95岁的刘老四世同堂,儿女孝顺,日子过得幸福知足。百战归来看此生,也许这份向死而生的坚毅与从容是时间留给老人

最值得拾掇的财富。

下面还有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

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版面设计图:战争很残酷 2014年9月24日清晨,成都市群康路上熙攘嘈杂。在街旁一栋 年代久远的民居中,88岁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李承基,安静地坐在椅 子上。这位昔日抗战的铁骨英雄,常年生活在此,任凭岁月雕刻人 生的痕迹。 因战时负伤,加上后来遭遇车祸致使左腿髌骨骨折,李承基的脚不能弯曲,一直在家静养。如今年事已高,无法畅通地与人交流。“战争有时很激烈,有时很艰苦,遇到的危险更是不计其数,但是 我们坚持下来了。和日军交锋,我们几乎百战百胜,配得上‘天下 第一军’的称号。”在李承基充满自豪的言语中,那段冲锋陷阵的 峥嵘岁月历历再现。 关于抗日战争的手抄报图片 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版面设计图:瞒着家人参军义无反顾上 前线 为给远征军补充和增加优质兵源,在“十万青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号召下,一股爱国参军的热潮在成都各大、中学校迅 速掀起。 “当时正处于国破家亡的境地,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大半个中国。我正在成都县中念书,听到号召后热血沸腾,就偷偷报名了。”李 承基回忆说,那时他家住成都,父亲是当时四川省的政府官员,家 境殷实。作为“养尊处优”的大少爷,放弃念书恐难得到父母同意。 “木已成舟,他们知道后也就默许了,毕竟参军报国也是荣耀的事。”1943年,17岁的李承基成为远征军的一名战士,奔赴印缅作战。出征前,李承基隶属于成都军政部教导团二团。学生兵在北教 场军营集结,接受了几个月的步兵基本训练。

训练结束后,学生兵到少城公园(今成都人民公园)开誓师大会。庄严宣誓后,大家乘坐美制十轮大卡车直接开往新津机场。 离别前夕,街上人头攒动,亲属们纷纷相送,挥手告别。李承基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着回到家乡,“非常不舍,但是选择了就义 无反顾。”李承基说,“宁做战死鬼,不当亡国奴。那时唯一的念头,就是保卫国家。” 关于抗日战争的手抄报图片 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版面设计图:飞机险被击中与死神擦肩 而过 新兵从新津机场出发,乘坐美军军用运输机,直飞印度加尔各答的汀江机场。飞机行至云南沾益县上空时,险些被日军击中。说起 这个小插曲,李承基仍记忆犹新。 当时运送新兵的飞机共有两架,李承基坐在后面那架飞机上。突然,前面的飞机被日军击中,快速降落。“我们被日军击中,你们 要马上升高。”临危关头接到警报信号后,李承基乘坐的飞机立即 上升到一万米的云层中,以躲避日军高炮8000米的有效射程。 “高空中空气非常稀薄,突然缺氧,大家十分不适应,场面一度有些失控。”李承基说,“机长迅速把高空氧气打开,大家才慢慢 缓解过来,恢复平静。要不是应对及时,恐怕全机100多人都将丢命。” 到达机场后,李承基和战友们脱掉灰色军装,从头到脚消毒,沐浴更衣,换上一套由美、英盟国供应的全新美式军装。“当时是清 一色的美式装备,从枪支、火炮、车辆到电台、电话、望远镜、罐 头食品、蚊帐、被褥等,几乎都是美国造。”李承基说,“部队伙 食也很好,当时部队给士兵发维生素片补充能量,吃一片可抵一餐,很能补充体力。” 经过几天休整后,新兵编制分配,李承基被安排到新一军30师 山炮营一营二连任下士炮手。在河边营房进行作战前训练后,部队 很快就投入了战斗。

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资料:抗战胜利纪念日

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资料:抗战胜利纪念日 中国政府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纪念活动,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 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果实,开创人类更加 美好的未来。 华夏儿女的历,有一段血与泪的岁月,也是一段抹之不去的屈辱 历程。纵然有再多的屈辱,流再多的血和泪,我们也坚强地面对。因为,那依旧是我们中华儿女历最为骄傲的篇章。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彻底将中日战争拉开了帷幕。日本 侵略者全力进攻中国,踏着中国将士的血泊,在卢沟桥上无数座雄狮 的怒视下,迈开步子,冲向北京城。华北人民奋力抗击,我们没有战败,因为我们没有畏惧。日军对中国的发动了第一次侵略后,人们发 出了“为保卫国土流血!”“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 怒吼。侵略者的肆虐,彻底点燃了华夏儿女的愤怒。但战争总是残酷的,多少母亲每日都在期盼儿子的回归,多少妻子昼夜在想着丈夫的 到来。却始终无法盼到他们的归来……没有人知道,有多少的家庭在 战争中分散,有多少文明在战争中悄无声息的消逝。 为了保卫家园不受侵害;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国土,人们不惜代价,誓死抵抗侵略者。终于,经过了一年又一年的浴血奋战,1945年8月 15日,日本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儿女站了起来,将无情的侵略 者赶出国土,结束了残酷血腥的战争。八年的战争中,无数的革命先 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荣耀与辉煌。所以,我们更 因该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珍惜先烈为我们创造的条件,做好一个学 生的本分,学习先烈们大无畏的品质,克服一切困难,迈向成功。

2020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文档2篇

2020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文档2篇 2020 summer social practice report to commemorate th 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nti Japanese War 编订:JinTai College

2020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社会实践报告是进行社会实践后需要完成的报告,是 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对完成的社会实 践活动的一个总结报告。本文档根据社会实践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 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2020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文档 2、篇章2:2020年抗战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 告文档 篇章1:2020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 践报告文档 河间社会实践队借在河间市实践之机,深入河间社会, 寻访河间市的中国故事、道德典范与河北精神,领略优秀民族

文化。实践队的队员们走向田间地头、走向基层群众、走向道德典范。 寻访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也将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河间暑期社会实践队借此契机,来到河间市光荣院采访了孟庆玉老人,听他讲述了他的“中国故事”。 孟庆玉老人1943年参军,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16岁参军,怀着“打倒侵略者、解放全中国”的一腔热血参加了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队,成为了一名侦查员。抗日战争胜利后跟随着第四野战军第三纵队第八师参加东北战役,在四平战役中负伤复员。他说,当时参军的最大动机就是对日本侵略者的国仇家恨,中国人民为了打跑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妻子送郎上战场,娘亲送儿打东洋”——就是在这样的精神鼓舞下,抗日战士在战场上不怕牺牲、不怕流血、决不后退,一个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孟庆玉老人认为,人民的支持是共产党能打败国民党的根本原因,军民鱼水情什么时候都扔不得、丢不得、忘不得。

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

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 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一) 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二) 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三) 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四) 随着七七事变,抗日战争打响,很快国内出现了灭国亡中的论调,而后汪精卫带着四十几位将军三十几万军队在南京建立为国民政府,号称南京国民政府,本文(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 由手抄报网,更多内容请关注出guo.. “战!团结而坚决的战!胜利是属于我们的!”这是叶剑英为《新华日报》创刊的题词,慷慨激昂,鼓舞人心。 抗战初期,武汉风云际会,成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重要政治 舞台。叶剑英来到武汉,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兼参谋处处长,协助周恩来分管军事和统战工作。 叶剑英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高的军事造诣。武汉抗战期间,他撰写了许多军事理论文章和评论,分析军事形势,提出抗战方略,宣传抗战必胜,鼓舞军民士气,推动国民党坚持抗战,充分展现了杰出的军事才华和远见卓识。出guo这些文章以全国抗战的事实为依据,指出毛泽东持久战思想是英明论断、党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无比正确、团结抗战的力量威力无比、装备精良的日军是能够战胜的。强调“我们坚信一年又一年的坚持,一定可以积累成为中华民族解放的胜利。”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叶剑英曾任黄埔军校军事教官,在国民 党高级将领中有很高声望。他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军事统战工作。国民党军184师师长、滇军将领张冲坚决抗日,接受共产党的主张,周恩来和叶剑英秘密会晤张冲,并应其请求,指示长江局友军工作组派薛子正任其秘书,给张冲以很大的帮助。1938年4月,张冲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给予日军以重大杀伤。周恩来、叶剑英在武汉先后会见川军邓锡侯、刘文辉的代表,商谈合作抗日等问题;介 绍抗日名将何基沣到延安参观;看望慰问台儿庄战役中身负重伤的国 民党127师师长陈离;建议并帮助国民党相关战区设立“民众动员委 员会”、“抗敌工作委员会”等机构团体,开展抗日宣传组织等工作,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发展。 叶剑英十分关注战局的发展变化,及时向国民党军事当局提出 重要建议。1938年3月上旬,白崇禧奉命去徐州协助第五战区司令 长官李宗仁指挥作战,临行前特意把周恩来和叶剑英请到自己的住处,诚恳地请教对日作战方略。周、叶科学分析形势后,建议津浦线南段李品仙、廖磊两个集团军在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率部配合下,运动于[.]淮河流域,威胁日军,使之不敢贸然北上支援从华北南下的日军。同时,在徐州以北采取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方针,守点打援,以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后来,周恩来、叶剑英又派张爱萍以八路军代表的名义去见李宗仁,建议在济南以南,徐州以北抵抗日军,同日军打一仗。 李宗仁欣然采纳这些建议,客观上促成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

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随着七七事变,抗日战争打响,很快国内出现了灭国亡中的论调,而后汪精卫带着四十几位将军三十几万军队在南京建立为国民政府,号称南京国民政府,本文(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由手抄报编辑整理,更多内容请关注. 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一) 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二) 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三) 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四) 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台儿庄战役始末 “战!团结而坚决的战!胜利是属于我们的!”这是叶剑英为《新华日报》创刊的题词,慷慨激昂,鼓舞人心。 抗战初期,武汉风云际会,成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重要政治舞台。叶剑英来到武汉,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兼参谋处处长,协助周恩来分管军事和统战工作。 叶剑英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高的军事造诣。武汉抗

战期间,他撰写了许多军事理论文章和评论,分析军事形势,提出抗战方略,宣传抗战必胜,鼓舞军民士气,推动国民党坚持抗战,充分展现了杰出的军事才华和远见卓识。这些文章以全国抗战的事实为依据,指出毛泽东持久战思想是英明论断、党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无比正确、团结抗战的力量威力无比、装备精良的日军是能够战胜的。强调“我们坚信一年又一年的坚持,一定可以积累成为中华民族解放的胜利。”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叶剑英曾任黄埔军校军事教官,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有很高声望。他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军事统战工作。国民党军184师师长、滇军将领张冲坚决抗日,接受共产党的主张,周恩来和叶剑英秘密会晤张冲,并应其请求,指示长江局友军工作组派薛子正任其秘书,给张冲以很大的帮助。1938年4月,张冲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给予日军以重大杀伤。周恩来、叶剑英在武汉先后会见川军邓锡侯、刘文辉的代表,商谈合作抗日等问题;介绍抗日名将何基沣到延安参观;看望慰问台儿庄战役中身负重伤的国民党127师师长陈离;建议并帮助国民党相关战区设立“民众动员委员会”、“抗敌工作委员会”等机构团体,开展抗日宣传组织等工作,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发展。 叶剑英十分关注战局的发展变化,及时向国民党军事当局提出重要建议。1938年3月上旬,白崇禧奉命去徐州协助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资料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资料抗战胜利纪念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外务大臣重光葵及军方代表、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字向包括中国在内的盟国无条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华民国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1946年4月,中国国民党中常会决议将一年前庆祝胜利的首日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定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通告,规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XX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为何将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XX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一决议,延续了中国政府关于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相关规定。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日为9月3日。

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人们,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表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意志。 放假通知 XX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XX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9月3日至5日调休放假,共3天。其中9月3日(星期四)放假,9月4日(星期五)调休,9月6日(星期日)上班。 有关阅兵的问题,这次阅兵的主题是什么?今后是不是每逢重大纪念日都要组织阅兵呢? 阅兵是国家礼仪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就有“沙场秋点兵”的做法。重大纪念日举行阅兵活动是世界许多国家的惯例,是纪念活动不应缺少的一部分。这次阅兵的主题,是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曲睿

抗日战争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又漂亮

抗日战争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又漂亮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z 抗日战争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又漂亮。 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手抄报图片与内容:牢记血泪历史 对于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到底定在哪一天最好历来是个争论。在香港,这一天是8月15日,在大陆则是以日本对同盟国各国递交降书的那一天——9月3日为纪念日。 如今这个节日有些淡化,许多人不知道我国有这么一个节日。这是不应当的。八年抗战是艰难的,我们牺牲了无数的同胞,以他们的热血才换来了今日的和平。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少年,应该牢记这些血泪历史,了解和平生活得来的不易,以此来激励自己。

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在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双方即转入相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力量逐渐发展壮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简称)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但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历史渊源 在中日两国关系史上,有着几千年的友好交往。除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有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的记载外,公元7世纪,日本先后18次派遣使节、留学生、学问僧人来中国,学习唐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生产方式和中国文化,形成了持续200多年之久的中日友好交流的高潮。公元1368年,明代中国建立,在强大的明朝加强睦邻友好关系的时刻,日本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发展对华贸易,专门派遣使臣来中国,甘愿做中国的属藩,以获得同明代中国的“勘合贸易”权益。但是,随着1868年明治维新后国力的迅速强大,日本逐步踏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纪念抗战

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纪念抗战 看完影片《地道战》后,我深有感触,感到日本侵略军的残道不仁,对日本鬼子的痛恨顿时更深了。 《地道战》讲述了在抗日期间,各地人民团结起来对抗日本鬼子 的事。其中冀中人民挖的地道出口有尖刀,只要敌人一不小心,就会 掉下陷阱,那他的小命就没了。就算日本鬼子躲过了尖刀,后面还有 更厉害的等着他们:在地道里,有一些迷惑洞,只有一条路是对的, 其他的都有地雷等着他们。选对了路也过不了“孑口”。“孑口”只 容一人通过,只要在后面一个人提着一根棍子,就能把“孑口”守住,敌人休想通过。这样坚固的防守使得敌人无法攻击我们的军队。接着,敌人想出了自以为巧妙的方法,都被聪明的人民群众巧妙地破解了: 敌人放火,人民在洞口准备着土和沙,能够灭火;敌人用毒气攻,人民 在“孑口”装上木版,放下来挡住毒气;对付水攻的方法更妙,人民把 地道与水井连接在一起,水从洞口进,从水井流出,根本攻击不了人 民群众。 现有的地道战遗迹有冉庄纪念馆。它兴建于1959年,当时隶属冉 庄村,随着需要,纪念馆几度变更,里面有几张荣誉证书,有“河北 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河北省国防教育基地“等。 地道战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每个人做事都应该 先用脑子去想,再去做。每个人都有脑,做事前要先用脑去想后果。 9月3日是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日,为了让中国人勿忘国耻,不 要像清政府那样腐败无能,共同建设我们的祖国,保护我们的祖国, 不让它再受到伤害。 10月1日就要到来,1949年的10月1日意义重大,这天,毛主 席宣布“新中国成立了”。 地道战是人民的智慧的结晶,才会把日本鬼子打走,所以,我们 要学习他们用脑的方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70周年手抄报及作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70周年手抄报及作文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涌现了很多为了他人的安全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的英

抗美援朝作文 为了纪念抗美援朝的胜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抗美援朝”的图片。当时听说要去观摩,我的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激动,好想知道那会是怎么样的情形。 图片记录了中朝人民有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讴歌了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

中国志愿者的英雄壮举和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革命主义精神。让我们充分了解了这段历史。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架青年志愿者的飞机,那些志愿者曾经就是乘坐着这架飞机来到朝鲜抵抗美军的,因此,这架飞机也存在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看了这些照片后,我的心不禁为之一振。朝鲜,一个与我们中国毫无关系的小国,在强大的美国攻打它时,我们中国并没有袖手旁观,而是竭尽所能的帮助他,一起抵御美国疯狂的侵犯,以至于损兵折将。这是为什么?原来,这都是我们中国对和平的渴望,为了不让朝鲜受到美国的侵略,为了世界上没有弱肉强食的事件,我们中国,甘愿出一份力,以换来世界的和平。更让我敬佩的,还是在战争中,那些志愿者在枪弹雨林中,不顾一切的向前冲锋的背影。他们在罪恶的子弹和冷酷的炮弹面前,显得沉着冷静,毫无畏惧,没有一丝退缩的意思。尽管地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战友被邪恶的子弹刺穿胸膛,但保家卫国的信念在心中仍未改变。虽然有些英雄们被这场战争无情的夺去了生命,但他们那高大英勇的形象,依然在我们心中永存!我想,他们在这场战争开始前,就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吧! 看着这一张张图片,我感觉仿佛来到了那充满硝烟的战场,仿佛听到了那一声声激烈的枪炮声,耳边有仿佛传来了鸭绿江边,那些英雄志愿者壮烈豪 回首昔日,在瞧瞧我们现在,我们应该为我们和平幸福的生活而感到庆幸,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将来继承和发扬英雄的精神,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强大!

小学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周年活动方案.doc

小学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方案小学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方案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切实搞好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念活动,宣传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以及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爱国主义精神,对我校全体学生进行重温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根据上级安排,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师生中开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着力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着力宣传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着力宣传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历史功绩,着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青少年忧患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民族

精神教育融入青少年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激励和动员广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 二、活动时间3月--4月 三、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杨伯伦副组长:张仲景成员:各班主任 四、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3.9——3.15)缅怀篇 回顾中国革命历史,许许多多革命先烈,为和平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这些先烈用自己的行动,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业迹;用自己的热血,浇灌了中华人民的幸福之花用自己的宝贵生命铺就了通往胜利的革命道路。我们要永远记得这些革命烈士! 1、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2、LED滚动宣传缅怀之情。 3、出一期以“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为主题的黑板报要求:主题鲜明,书写工整, 4、国旗下。 5、观看1-2部爱国主义影片。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手抄报资料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手抄报资料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手抄报资料:死字旗】 川军战士王建堂,在出川抗战前,收到父亲赠送的一面旗帜,旗的正中写着一个斗大而苍劲有力的“死”字。 “死”字的左右两侧写着这样的几行小字: 右边,“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左边,“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带着父亲的嘱托,王建堂随川军踏上了抗日战场。 面对这面旗子,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这位父亲在民族危亡之际的爱国情怀!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手抄报资料:杀敌回来娶你】 在众多纪念抗战争胜利70周年的报道中,有这么一条不怎么显 眼却格外让人觉得窝心的新闻,“打完胜仗回来娶你”。一个抗战 老兵,在国难当头之下,顶着父亲“逼婚”的压力毅然入伍。在临 行前他对未婚妻子说“你等我打完胜仗,我再回来娶你!”后来他上 了战场,与日军进行过肉搏,直到日军投降才回来娶她。 如果今天你问我爱情是什么,我会给你讲述着两位年逾九旬的老人恩爱如初互相陪伴的故事。几十年风风雨雨,经历过战争的冲刷 和时间的洗礼,那份承诺的坚守在今天显得更加珍贵动人。 16岁时,遭遇家里逼婚,他对未婚妻说,国难当头,等他打完 胜仗再回来娶她。果然他上了战场,与日军进行过肉搏,直到日军

投降才回来娶她。当妻子身怀六甲时,他毅然选择应征入伍到共产 党部队……现在老两口年逾九旬,恩爱如初。 1942年,正值全国抗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在桂林打工2年的秦 秋荣,遭遇父亲逼婚。当时,他16岁,又是长子,却坚决选择入伍。临走前,秦秋荣找到“未婚妻”说,日军打来了,国难当头,没有 国哪有家,“你等我打完胜仗,我再回来娶你!” 在桂林部队训练2年后,桂林保卫战打响。 秦秋荣所在的桂林宪兵团,与日军交火三天三夜后,接上级命令,一路向西撤离,途经临桂、永福、柳城、金城江、百色等地,1945 年秋到达广西南宁。这一大圈,历时一年多,与日军多次交战,且 进行过肉搏。 1945年8月,日军宣布投降。远在南宁的秦秋荣,不断收到父 亲的“催婚信”。 为4年前的一句承诺,秦秋荣于1946年10月申请回到广西桂林市会仙镇的老家。次年正月初六,与秦算嫂完婚。 1949年10月,秦算嫂刚怀上二胎。一心想为国出力的秦秋荣, 又入伍到了共产党的部队。 在部队服役3年后,秦秋荣退伍回来,被安排到了桂林一家书店工作。有一次,他半年没回家,走到村口时,碰到一名妇女,竟然 认不出那就是自己的妻子。当时妻子照顾4个孩子,无米下锅,全 身虚胖,“两人抱头痛哭。”秦秋荣觉得,他对不住老伴,没有照 顾好家庭。 直到1962年,秦秋荣回到农村,与妻子相依为命。他当过生产 队长、会计,帮人砌过房子,烧过瓦,把苦日子一天天熬了过来。 如今,老两口有8个子女,都已成家。其中一个女婿曾是部队军官,孙子现正在部队服役,成了三代军属之家。 经历战火、饥饿和各种苦难的老两口,感情甚好。秦秋荣每天去打鱼,养鸡,秦算嫂做饭洗衣,两人一起打牌、赶集、看电视,还 常手拉手散步,形影不离。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手抄报“英雄颂歌”故事会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虽已落下帷幕,但我们的心情仍是不能平静。阅兵仪式上抗战老兵车队出现时,敬仰之情涌上心头。没有抗战时期无数英雄的流血牺牲,哪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啊! 今天,我们在班内举行了一次“英雄颂歌”故事会,来表达我们怀念英雄、赞颂英雄之心! “英雄颂歌”故事会在两位小主持人的宣布下开始。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手抄报图片 第一排坐着参加讲故事活动的孩子们。 第一位讲述的是李雅坭,她讲述的

是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抗战时期的艰苦与惨烈以及杨靖宇的坚强不屈的精神感染着同学们。 孟凡渲给大家讲抗是英雄左权的故事,让我们又一次想起了《开学第一课》中,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太白看到节目组赠给她的左权将军的塑像时潸然泪下的情景。时至今日,我们没有忘记为新中国牺牲的英烈们! 杨静一讲述张自忠的英勇事迹。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手抄报资料 王彤讲述赵一曼的故事。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感动着我们,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英雄的形象如在眼前。 葛佳珂讲述董存瑞的故事。董存瑞视死如归的精神让同学们震撼。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 王芝乐讲述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年龄小,但正气却不少,爱国之心却不小,雨来用他的机智战胜了敌人。雨来的故

事让同学们振奋不已。 陈帝晓讲述《一封鸡毛信》的故事。海娃与敌人的斗智斗勇,让孩子们为之提心吊胆,也为之会心一笑。 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手抄报图片 最后,全体同学高唱国歌。那歌声异常响亮,异常高昂!那是同学们对英雄的追忆,对英雄的敬慕! 英雄虽逝去,但英雄的精神永远闪烁光芒,英雄会永远活在孩子们的心中,并永远激励着孩子们!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资料内容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资料内容 海娃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着名小英雄。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他机智、勇敢地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故事非常感人。故事的主人公海娃的原型就是曾经闻名全军的———侦察捕俘英雄秦玉根。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 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 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

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就这样,海娃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他是电影《鸡毛信》中小主角海娃的原型,也是电影《沙漠追匪记》的主角原型之一,在他参加的历时两年半的解放战争中,他单人捕捉俘虏100多名。前不久,这位传奇英雄因病去世,留给人们不尽的思念和追忆。他就是曾经闻名全军的———侦察捕俘英雄秦玉根。 秦玉根,1928年出生于山西省原平县,1947年成为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侦察员,参加过解放战争、新疆剿匪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先后荣立7次战功,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英雄勋章,是闻名全军的侦察捕俘英雄。今年4月,76岁的秦玉根在广东中山市因病去世,他在遗言中表示要将遗体留做医学科学研究。 消息传来,秦玉根当年的老领导、原西安警备区副司令员李文彭心潮起伏,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李文彭老人情不自已,他眼含泪水,挥笔书写回忆文章,以表示对战友、对当年难忘岁月的缅怀之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77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对李文彭老人进行了采访,并以此文对秦玉根以及所有革命先烈表示深深的景仰和怀念。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资料内容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资料内容海娃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着名小英雄。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他机智、勇敢地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故事非常感人。故事的主人公海娃的原型就是曾经闻名全军的———侦察捕俘英雄秦玉根。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 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 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

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就这样,海娃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他是电影《鸡毛信》中小主角海娃的原型,也是电影《沙漠追匪记》的主角原型之一,在他参加的历时两年半的解放战争中,他单人捕捉俘虏100多名。前不久,这位传奇英雄因病去世,留给人们不尽的思念和追忆。他就是曾经闻名全军的———侦察捕俘英雄秦玉根。 秦玉根,1928年出生于山西省原平县,1947年成为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侦察员,参加过解放战争、新疆剿匪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先后荣立7次战功,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英雄勋章,是闻名全军的侦察捕俘英雄。今年4月,76岁的秦玉根在广东中山市因病去世,他在遗言中表示要将遗体留做医学科学研究。 消息传来,秦玉根当年的老领导、原西安警备区副司令员李文彭心潮起伏,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李文彭老人情不自已,他眼含泪水,挥笔书写回忆文章,以表示对战友、对当年难忘岁月的缅怀之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77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对李文彭老人进行了采访,并以此文对秦玉根以及所有革命先烈表示深深的景仰和怀念。

抗战胜利周年手抄报内容资料

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资料 烽火狼烟 烽烟——五千年文明古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1931年9月18日22时许,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轰北大营袭击东北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4个多月后,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面积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者为达到以武力吞并全中国的罪恶野心,悍然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九一八’以来,很多中国人认为日本会适可而止,认为国际上会出面干涉。结果日本步步紧逼。到1935年华北事件后,中国民众已经普遍意识到,除了抵抗无路可走了。 烽烟笼罩卢沟晓月的那个夜晚,彻底惊醒了一个民族。 民族怒吼 怒吼——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 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卢沟桥抗战,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生死存亡之际,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一个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在全体中国人中形成、觉醒,达到空前

的程度,这是抗日战争给中华民族内心深处带来的最深刻变化。 亿兆一心,战则必胜。素来温和、宽容、善良的中华民族,用以血还血的悲壮,投身血战到底的抗争。 同胞血战 血战——一寸山河一寸血,四万万同胞千万兵 在不足10平方公里的范围里,中国军队血战半月,歼敌1万余人,以3万人的代价赢得了台儿庄大捷。 8年全面抗战,在中国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歼灭日军154万余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伤亡3500余万人中,有3000余万为平民。 浴血而战,血战至死。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 1940年2月23日,年仅35岁的抗联英雄杨靖宇,在敌人的疯狂追杀下,永远倒在了这棵青松旁的雪地上。 在那片英魂永驻的东北热土上,怎能忘了与杨靖宇同年牺牲的另一位英雄:张自忠。 1940年,日军分三路进犯襄樊、宜昌。49岁的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身陷重围。5月16日,这位曾指挥部队击溃有“铁军”之称的日军板垣师团的抗日名将,在日军的刺刀下壮烈殉国。 怎能忘了与张自忠同月牺牲的另一位英雄:左权。 1942年5月,日军重兵包围了位于山西辽县的八路军总部,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手抄报图片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手抄报图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手抄报图片》的内容,具体内容: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我分享一篇关于抗战胜利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70 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无数英勇军民身先士...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我分享一篇关于抗战胜利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70 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无数英勇军民身先士卒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 20 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 1937 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 1945 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 20 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要战场。 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纪念反法西斯70周年 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每年的清明时节,我会想到了那些英勇先烈。又能想到了曾凭吊烈士的英魂,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的时刻。清明雨纷纷,白花祭亲人,缅怀先烈英雄事,热泪盈眶祭英魂。是啊,让我们捧着一颗真诚的心缅怀英烈,祭奠忠魂。曾几何时,在漫长的革命

斗争岁月中,有多少个像黄继光、董存瑞、江竹筠、刘胡兰这样的英雄儿女,为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鲜血洒在家乡和异乡的土地上。他们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却连姓名也不知道。但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那就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为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历史定格,英雄长眠。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触摸到先烈们跳动的脉搏,仍然能感受到先烈们呼吸的频率。正是因为他们的伟大,中国巨龙飞腾于九霄之外,华夏巨人屹立于民族之林。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一个古老民族书写下一篇新的乐章,一个泱泱大国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长眠于此的先烈们,你们为了旧中国的解放,枪林弹雨中,洒下了最后一滴鲜血,带着最后一丝微笑,献出了你们宝贵的生命!可是,我们知道:你们绝对不是漠视生命,而是你们心中装着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你们心里装着千千万万的受灾受难的

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狼牙山五壮士的故 事 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 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 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 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城武司令员指 挥的晋察冀军分区一分区。 24日,35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以及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共2019多 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 邱蔚团长急速将此情报告杨成武司令员,为解救游击队员与当地百姓,杨城武司令员制定了“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命令3团、20 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 兵增援,以便于被围的游击队员与人民群众从狼牙山东北方向突围。 邱蔚团长根据此作战方案将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交给7连。午夜,邱蔚团长指挥部队及当地群众 从盘陀路安全地转移到了田岗、牛岗、松岗一带。清晨,日伪军误以为邱蔚团已经被包围,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500多日伪军 凶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来。 7连战士早就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埋下地雷,炸得日伪军丢下五十 多具尸体慌忙地逃了回去。日军指挥官深信邱蔚团已被围住,命令 部队再次疯狂地向狼牙山方向进攻。激战中,7连战士大部分牺牲,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生命垂危。 为了让大部队及7连受伤的战士能安全地转移,指导员蔡展鹏命 令马宝玉这班留下坚守。为了拖住并吸引日伪军,马宝玉带领葛振林、宋学义等5名战士边打边向棋盘陀方向撤退,把日伪军引向悬 崖绝路。

当他们退到棋盘陀顶峰时子弹已经全部打光,他们就举起石块向日伪军砸去。日伪军发现他们已经没有子弹了,蜂拥向山顶冲来, 并叫喊道“捉活的,捉活的!”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人宁死不屈,为了不让日伪军活捉与武器落到日伪军手中,砸碎枪后,高呼:“打倒日 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纵身跳下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牺牲,但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被山崖上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班长马宝玉等五名战士的英雄壮举迅速传遍全军全国,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1942年5月,晋察冀军区举行了“狼牙山五壮士”命名暨反扫荡胜利祝捷大会,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 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 狼牙山五壮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受到聂荣臻司令员的高度评价,他说:“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 民军队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为纪念和表彰5位抗日英雄,当地革命政府在棋盘陀主峰建起了 纪念塔。新中国成立后,狼牙山五壮士英勇事迹被收录进小学课本。 1971年6月26日,宋学义在郑州病逝,享年53岁,长眠于沁阳市烈士陵园。2019年3月21日,在即将迎来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葛振林病逝于湖南衡阳,享年88岁.至此,狼牙山五壮士中最后一 位在世者也永远离开了人们。可他们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2019年9月14日,“狼牙山五壮士”被选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 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列。

勿忘国耻 牢记使命 立足岗位 圆梦中华

勿忘国耻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圆梦中华 ——汉滨区西关小学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今年的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抗日英雄的丰功伟绩,弘扬伟大的抗日民族精神,激发全体师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和平的情感,我们汉滨区西关小学小学从今年5月起就组织开展了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为主题的系列纪念活动。特别是在9月开学后,学校积极相应各级号召,利用开学时机,组织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一、从上学期起,我校就陆续开展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主要形式有国旗下诵读、看抗战电影、写观后感、讲抗战故事、扫墓、广播等,在校园营造了浓郁的活动氛围。特别是在“六一”之际,组织开展了“童心向党,红歌传唱——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红歌赛”。《中国少年儿童团团歌》、《卖报歌》、《红星歌》、《军民团结一家亲》等歌曲在全校传唱,活动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得到了各级媒体的报道。 二、政教处于暑假前,向全校发出倡议:利用暑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如读红色书籍、看红色电影、有条件的同学最好能参观一处红色教育基地并写出游记,了解革命历史,增强民族荣誉感。 三、开学以来,学校积极响应各级文件精神,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开展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活动由政教处主抓,各部门、教研组通力配合。 1、召开纪念大会。9月1日,召开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暨新学期开学典礼”。活动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会上,高小平校长勉励全体学生:“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是每个少年儿童的责任,每位学子都要关心国家发展,铭记历史,担当起历史重任。下午的班会上,各班围绕高校长的讲话,不仅夯实了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