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典型经验材料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典型经验材料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典型经验材料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典型经验材料

X年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启动之年。我们将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努力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

——整体谋划,以系统思维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怎么推”,坚持从新起点、宽领域、多层次、高标准来谋篇布局。研究出台了《x市推进市域社会

《平安x建设发展规划纲要(X-X)》,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

构建市级统筹协调、县级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强基固本、村(社区)落细落小的市域社会治理链条,围绕《实施方案》确定的X项基本任务,逐项分解细化为可量化、可跟踪、可评价的阶段性目标,每年进行检查考核,促进形成创先争优的局面。

——惩防结合,以安全稳定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治什么”,坚持一手抓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治安突出问题的解决,一手抓公共安全防控短板的补强。一是构筑总体安全防线。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果运用,防微杜渐重大风险。二是实施综合治理工程。强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业治理,重点推进十大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三是建立动态防控体系。深入推进警种融合和网格警务融合,落实综治责任单位挂点帮创工作,健全交通、消防、特殊人群等领域安全防范管理机制,织密防控网络。

——党建引领,以坚强组织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谁来推”,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凝聚市域社会治理合力。一是强化党委领导。完善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体制,成立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发挥市、县区党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作用。二是探索党建融合。纳入“X、X”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内容,探索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途径载体。三是推动党员下沉。深化属地管理,试点开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积极推行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

——做实做细,以固本强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强什么”,坚持以基层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为载体,推进要素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不断强化基层治理能力。一是汇聚治理要素到中心。充分发挥基层综治中心组团式管理服务作用,实现民安民生事件“综治中心分派吹哨、相关部门依责销号”的工作格局。二是整合治理力量到网格。对网格过筛梳理、整合优化,细化服务事项准入清单,对网格内事项定人、定岗、定责,规范案事件采集办理流程。三是倾斜治理资源到基层。发挥乡镇(街道)政法委员作用,推进人民法庭“全面双达标”工作,深入开展“枫桥式”派出所、司法所创建,推行落实一村(社区)一警(辅警),提高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能力。

——智慧治理,以科技应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社会管理创新先进经验交流材料

社会管理创新先进经验交流材料 来源:网络文章作者:匿名[ 2012-03-01 ] 编辑: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出全面、准确的概括,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论述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和为谁发展的问题。我们招宝山城管执法中队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在推进城市管理服务年活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工作中自觉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对城市管理的方式创新进行积极的探索,为打造“宜业、宜居、宜学”的城区环境提供良好的城市秩序保障。 HTTp:// 一、以服务促管理,在管理中实施服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市容管理工作同样也担负着服务市民的义务,本质上就是做好群众工作。 论文百事通因此市容管理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树立群众观点、强化群众立场,在管理方式上要反映市民群众愿望、满足市民群众需求,在工作作风上要增进市民群众感情、拉近同市民群众的距离,使我们的市容管理工作获得广- 的可靠的群众基础。 我们招宝山中队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尝试与摸索市容前置管理方法。这种方法一改以往执法就是处罚的简单认识,通过加入城市管理的服务元素,把执法重心从处罚环节前推至预防环节,真正实现了以“预防为主、处罚为辅”的人性化执法管理目标,从而拉近了与经营业主、市民群众的距离,也悄然改变了一直以来城管在市民群众中的形象。 市容前置管理,是指预防环节“前移”,改以前的重处罚为重防范,将管理重点从处罚环节提前到预防环节,并提供一系列的前期服务工作,以达到从源头上减少、控制、避免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市容前置管理方式通过建立发现问题、递交资料、前期沟通、中期回访、后期处理的工作流程。在工作中突出“早”,讲究“全”,追求“效”,把握“度”,注重“通”。塑造了中队的服务形象,减少了社会资源浪费,取得了“多赢”效果。 中队在去年试点推广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将其总结为招宝山中队“市容前置管理五法”。7月份,该管理方法被镇海区总工会命名为“职工岗位先进操作法”。 二、关注民生,关心弱势群体生产生活 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的工作体现出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开始系统全面地落实改善民生的理念和政策。就市容管理工作而言,关注民生热点既是执法队伍性质和地位的本质要求,也是落实执法为民宗旨的具体表现。浙江省市容环境卫生条例从立法层面予以体现,条例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市、县、镇人民政府在制定城市、镇规划时,应当确定相应的经营场所,供农产品、日用小商品等经营者从事经营。城市、镇规划确定的经营场所不能满足经营需要的,市、县、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及时修改规划。规

线损管理典型经验材料

线损管理典型经验材料 专业名称:线损管理日期:XXX年XX月XX日 报送单位:XX公司 编写人员:XXX [摘要]:电力网电能损耗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降低线损率是供电企业所面对的主要工作和长期任务。近年来XX公司在各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 科学管理,全员参与,以实现精益化管理为手段,以节能降损为目的,狠抓电能损耗管理,深挖电能损耗的内在潜力,严格按照国网县级一流供电企业的管理要求,从构建线损管理组织体系、技术体系、保证体系三大体系着手,科学高效地开展线损管理工作。 一、公司基本情况 我公司现为国网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目前拥有正式员工XX人、农电工XX 人,资产总额XX亿元,管辖35kV变电站XX座,下设13个管理部门、1个直供分局、11个供电所和1个实业公司,担负着全县12.78万高、低压户的供用电任务。XX年购、售电量分别达到XX亿千瓦时和XX亿千瓦时,完成综合线损率4.88%、高压线损率3.89%、低压线损率7.97%,同比分别下降0.01、0.11、0.02个百分点。因我县属国家级贫困县且地处山区,受地理位置、电网结构和用电负荷影响,低压理论线损水平本身偏高,但通过农村电气化县的建设,低压电网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使得低压线损降低幅度较高。 XX年在县供电企业同业对标综合评价中综合线损排名第九,XX年XX月通过供电企业电能损耗规范化管理达标验收。 二、线损专业管理的目标 线损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优化电网结构,合理调配负荷,通过各项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全员参与,使供电企业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即通过管理上全面、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指标上充实等一切措施,实现节能降耗、节能降损。 1、线损专业管理的理念 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全面协调性,通过完善各项考核、激励机制并辅以各项规章制度,推动线损管理向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益化发展。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际、强化激励、严格约束的管理理念始终要贯穿于线损管理整个过程当中。

[经验交流]社会治理工作经验

[经验交流]社会治理工作经验 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近几年随着转型发展战略和侧结构改革的深入推进,XX 市XX区进入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精细化管理,有效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成为落实“十三五”规划从2013年 4月开始,浦口区、区政府在江浦、沿江两个街道试点开展“大联勤”工作,探索建立区、街道、社区(村)三级联动工作平台和区、街道两级联勤指挥工作体系,使“条”上管理主体和社会相关资源在“块”上有效融合,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沉,初步建立起“大联勤”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 一、治理难题呼唤“大联勤”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浦口区域经济大幅跃升,20XX年浦口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亿元,列南京市第二。经济的发展推动城乡建设加速、社会转型加快,也带来城乡布局、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社会治理面临新老矛盾交织、新旧城乡二元结构叠加、社会融合度低等问题。 社会转型,社会问题多元化。浦口作为南京市城郊结合地带,社会转型滞后于主城区。转型时期,问题和矛盾集中呈现。面临着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以及利益冲突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 城郊结合,城市治理复杂化。桥北地区外来人口约占80%,加上主城转移 的人口、集中安置的农民,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人口的集聚,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的差异,使得居民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 体制滞后,管理手段单一化。区、街道、社区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方法单一,各部门执法程序简单,处罚手段限于教育、罚款、限期整改、押、没收等,执法力量相对薄弱。 条块分割,部门责任推诿化。全区社会治理的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部门之间的利益格局造成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和整合。很多社会治理问题的责任在“块”上,而执法却在“条”上,“条”与“块”之间边界不明、责任不清,导致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效率低下。 面对快速发展中凸现的治理难题,浦口试点开展“大联勤”工作,并做好阶段定位,逐步逐项推进。第一个阶段定位为解决显性社会冲突和社会问题为主,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维护良好的市容环境。第二个阶段定位为解决隐形社会矛盾、潜在社会冲突问题为主,通过强化社会治理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长治久安的目的。第三个阶段全面承接社会事务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由管理向服务转变,进行全方位的社会治理。

供电所线损管理典型经验

供电所线损管理典型经验 7 供电所线损管理典型经验 xx供电所地处潜江市最北端,与xx、xx接壤,现有干部职工共x人,其中全民工x人,农电员工x人,设有配网维护班、营抄班。担负着xx镇x个行政村、x个移民村、x个集镇的供电任务,全所共有用电客户x户,其中居民用户x户。售电量完成x万KWH,较去年同期x万KWH上升x%;售电均价完成x元/KKWH,超计划x元/KKWH;xKV综合线损x%,比计划x%下降了x%。 随着五制同建的推行,抄收分离、农电工全日制、专变集中管理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其根本目的是提升基层供电所营销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向“专业化、扁平化、集约化”大营销体系迈进。线损管理是供电所最基本的工作,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何借上级的东风,完成自身的蝶变?我所线损管理主要经历过三个阶段,即无序阶段、渐进阶段、完善阶段,下面用五个方面做一一诠释。 健全了线损制度。我所根据公司下达的《职工绩效考核办法》,制定了符合所情、操作性强的《xx供电所员工绩效考核办法》,目前已执行了三年,其间全员讨论修改过多次,形成最终定稿的三十条。该办法对估抄、错抄、漏抄、台区线损、计量装置等都有明确的处罚标准,让线损管理有制可依、有章可循。全年下达

处罚(奖励)通知书x份,执行处罚x人次,罚金x元,执行奖励x人次,奖金x元,其中涉及线损管理的处罚(奖励)占到x%的份额。没有不规矩的员工,只有不健全的制度。合理的制度+公平的执行=高战斗力。 员工有较强企业归属感。现任两位所长均是电建技校科班出身,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威信较高、亲和力强。xx所历来注重员工培训,周一例会雷打不动,不说事,先培训一小时。在原有培训计划的基础上加进许多对工作有帮助的内容,坚持讲课、笔记、讨论三接合,员工学习纷围浓厚,公司组织的各类营销竞赛基本是“不拿第一,羞于还所”。农电员工有三大特点:一是员工业务素质普遍较高,单兵作战能力强,且协作程度较高。二是工资收入合理。公司农电工年收入最高的在xx所,何庆伏师傅管理xx多户,月工资xx元(未扣养老保险),收入与劳动强度成正比。三是员工有强烈的企业归属感,工作幸福感知度较高。这种归属感和幸福度是xx所历任几位所长在坚持“善待农电工”这种信念支撑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形成全所“团结创优”氛围的原动力,是提升整体战斗力的精神支柱,并在现任所长任期内达到顶点。 供电所是没有围墙的工厂,我所的自用电管理按常规是半年突击检查一次,没有一起违规行为。拿黄永文师傅的话来说:“每月就为大几十度电的便宜,到全所员工大会上作检查,这张老脸哪搁?即然我们自己用电都很规矩了,那衍生的人情电、关系电自

乡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典型经验材料

乡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典型经验材料 创新社会管理,抓实抓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XX镇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下阶段,我镇将紧紧围绕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胜目标,坚持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根本标准,坚持宣传、防范、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要素保障,切实消除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各类不安全、不稳定因素,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基层基础,增强工作凝聚力。一是推进综治网格化工作。把开展村(社区)综治网格化工作作为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增强平安综治工作群众基础的重要抓手,在全镇符合条件的村(社区)开展综治网格化具体推进工作,通过组建八支队伍,搭建六大平台,切实发挥网格化工作人员在搜集情报信息、上报社情民意、掌握维稳信息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坚持每半月矛盾纠纷排查制度,两会期间和重大节日期间每天排查,针对农村宅基地和拆迁工作开展专项排查。狠抓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抓源头,把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突出化解信访积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三是开展平安和谐创建活动。通过选树模范村(社

区)、平安和谐模范单位等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激发基层平安创建活力。通过平安和谐文化阵地、宣传横幅、LED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开展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宣传,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有效提高群众公众安全感和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知晓率。利用普法志愿者等队伍,大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和治安防范知识,切实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和自我防范能力。 二、强化治安防范,增强维稳防控力。一是落实立体防控,完善硬件设施。继续推广安装村级视频监控系统,积极配合市公安局做强环城治安防线,在去年已安装1000只村级监控基础上,继续推进村级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今年新装800只,努力把监控设施延伸到城区背街小巷和治安重点地区、复杂路段,力争监控总量达到每平方公里12只,实现全镇视频监控的全覆盖。加快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复杂场所、新老小区技防建设,形成周界报警、CK报警、电子监控为一体的立体式技防网络。二是强化治安防范,提升公众安全。在易发案的重点地区、场所、部位和路段、时段,综合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工作措施,加大对街面、公共场所和住宅小区的治安防范。针对辖区发案特点,划分巡逻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及时掌握区域的治安状况、发案规律、重点部位情况,适时调整巡逻线路和布控部位,有效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进一步发挥治安中心户、

共建共治共享 共创美好家园的典型经验材料

共建共治共享共创美好家园的典型经验材 料 共建共治共享天河开拓社会治理新路径 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在基层,难在基层。过去十年,天河区经济质量持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和增速长期居于全市前列,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30.8亿元。经济的高速发展成就了天河的繁荣,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挥之不去,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极大的考验。 逐梦新时代,天河区不仅要当好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更要争当全市社会治理的示范区。2017年,天河区着力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梳理出基层治理工作六大板块内容18项任务,从抓基层打基础上下功夫,全面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推动“一支队伍联勤执法,一个平台指挥调度,一张网格精细管理”的深度融合,加快综合治理、城市管理、政务管理、社会管理“四管合一”基层治理崭新模式的构建,基层社会矛盾和隐患防范化解水平进一步提高,社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产生活环境更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创新网格化管理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 近年来,天河区积极探索“网格化”治理新模式,努力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问题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解决”。 目前,天河区已完成“一张网格、一支队伍、一个基础数据库、一套

运作机制、一套绩效管理”的建设。据了解,天河区网格化信息系统于2016年3月15日正式运作,截至2017年11月16日,通过系统发现上报案件150.3万宗,办结147.7万宗,结案率98.27%,案件上报和数据清洗进度均列全市第一。 网格化的精细管理提高了社区管理工作效率。“在处理上下楼因渗水问题而产生的邻里纠纷时,过去类似的案件解决难、耗时长,有时十天半个月都解决不了,如今借助网格化手段,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处理完毕,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得到居民的赞扬。”沙河街网格员马莉给网格化工作点赞。 天河区还建立“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督导工作与网格化工作的对接机制,跟踪解决检查发现的各类黑点漏点问题。“我们借助科技的力量,实现黑点漏点在网格化系统地图上的呈现,清楚展示黑点漏点的分布情况,把河涌水环境治理纳入网格化管理,实现环境黑点漏点全面排查,堵塞工作漏洞。”天河区网格中心负责人麦栋介绍。 创新治理机制“一支队伍联勤执法”模式破除基层执法难题 2015年11月起,天河区21个街道全面实行“一支队伍联勤执法”。在不改变法定执法主体、不改变法定执法程序、不增加执法人员编制的原则下,以“公安+城管”执法力量为主,融合相关行政执法力量,组建联勤执法队伍。通过建立“前台共管,后台分流”的工作机制,与网格化工作联动,提高基层执法效率。 此项改革实现了基层执法从“权责不清”到“权责统一”、从“多头

[经验交流]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经验交流]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狠抓自身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全面提升我市“一服务两公开”工作水平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于XX年成立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组织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政务服务工作大局,切实履行部门职能,抓班子、带队伍,强基础、增活力,着力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全市“一服务两公开”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干部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机关效率明显提高,为全市经济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政务环境。 一、重民主、聚合力,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执行力 (一)注重思想建设,提升党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学为先、干为本、和为贵、廉为美的理念,进一步加强了班子自身建设。几年来,我办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执行能力的首要任务,围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切实加强干部职工的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年内组织党的知识、保密工作、公文写作、公文办理等几期业务培训班,提高干部队伍党性观念和综合素质。机关党委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共设置了4个党支部,有正式党员72名,今年共发展预备党员2名。 (二)注重发扬民主,发挥领导班子集体智慧。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党组会、主任办公会、办务会和办例会,人事安排、重大事项和开支的决策拍板,实行集中讨论、民主决策。 (三)注重领导分工和干部任免,充分挖潜力聚合力。领导班子注重围绕选好干部、配强科室人员两大任务,重点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重点工作、处理复杂局面等方面,认真分析干部在思想、工作、学习和作风等方面的表现,多次调整分管领导和充实科室人员,为准确选配领导干部、培养综合素质人员、优化科室队伍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树立了注重品行、注重实绩的良好用人导向,使整体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二、重管理、树形象,打造群众满意窗口 (一)大力弘扬创新、务实、奉献的政务服务精神,开展用心服务、细心服务、尽心服务的“三心服务”活动。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工作时限,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等各项制度,提升服务意识、业务能力,优化行政审批时限,极限压缩审查时间,大幅提高办事效率。经过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目前市本级保留行政审批项目654项,较2007年899项减少了27%。下放行政审批权有48个市级部门及审批项目502项,取消了市、县(区)本级14个部门涉及的24项审批项目。 (二)以“美丽钦州、清洁乡村”为载体,优化环境、提升效能、提高群众满意度。我们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

先进典型经验材料提纲大全

先进典型经验材料提纲大全一 一、紧绷风险防控之弦,全方位加强监管 一是聚焦信用评级,推进分级监管。 二是聚焦关键环节,加强监督检查。 三是聚焦问题导向,强化飞行检查。 四是聚焦行业共性,督促企业自查。 二、紧握专项整治之拳,多举措实施治理 一是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二是健全信息曝光机制。 三是加强产品监督抽检。 四是落实主体责任约谈。 三、紧抓队伍强化之效,多形式开展督导 一是运用网络媒介加强学习。 二是结合现场检查加强指导。 三是借助高校力量加强培训。 四、紧筑社会共治之墙,大范围组织宣传 一是向新闻媒体借力。 二是向专家学者借力。 三是向行业协会借力。

四是向人民群众借力。 二 一、开展决策调研,必须转变工作思路,注重参谋的实效性。 一是超前调研多,事后调研少。 二是专题调研多,综合调研少。 三是解决问题的调研多,反映情况的调研少。 四是拓展新领域的调研多,走老路的调研少。 二、开展决策调研,必须做到三个贴紧,注重参谋的准确性。 一是贴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是贴紧领导。 三是贴紧全区工作的实际。 三、开展决策调研,必须坚持三个抓住,注重参谋的针对性。 一要抓住重点问题。 二要抓住热点问题。 三要抓住难点问题。 四、开展决策调研,必须贯穿三个阶段,注重参谋的连续性。

一是贯穿于决策的制定阶段。 二是贯穿于决策的实施阶段。 三是贯穿于决策的完善阶段。 三 一、强化导向作用,积极创建培育劳模的良好环境一是引导职工讲传统,学习劳模争先进。 二是引导职工强技能,对标劳模提素质。 三是引导职工搞创新,争当劳模创效益。 二、注重持续培养,不断促进劳模队伍的成长进步一是加大扶持力度,为劳模成长创造条件。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让劳模层次持续提升。 三是注重关怀激励,使劳模干劲不断增强。 三、促进作用发挥,努力放大劳模队伍的辐射效应一是立足岗位,发挥劳模的骨干作用。 二是示范引领,发挥劳模的带动作用。 三是扩大影响,发挥劳模的辐射作用。

妇联社会管理经验交流

妇联社会管理经验交流 近年来,县妇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州妇联的关心支持下,将妇女工作融入全县社会管理体系建设中,切实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妇联以“抓五项”为载体,开展“1+5”工作模式。即妇联工作要抓好留守儿童问题、抓好下岗失业妇女问题、抓好闲赋人员问题、抓好家庭问题、抓好社会经济问题。妇联“抓五项”工作的开展“1+5”创新实践模式,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 一、抓好留守儿童问题,建立“五四三二一”工作模式 妇联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各级妇联组织与妇女、儿童和家庭有着天然的联系,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创造平等和谐的环境和条件,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州妇联开展留守、流动儿童“五四三二一”活动精神,全面实施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积极开展“五四三二一”活动,探索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新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我市广大出国、离乡劳务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切实发挥了妇联组织在建设和谐延吉中的积极作用。 一是在“留守儿童”家长方面,向留守儿童父母宣传倡导“五个一”。二是社区、妇联在社区活动室里为留守儿童建立“家”的阵地组织活动,并要求社区(村)妇联干部做到“三个一”。三是建立德育工作站,培养留守儿童健康人格。及时矫正不良习惯和行为,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尊重热爱父母,做到“四个一”。四是学校方面建立沟通

联络机制,构筑留守儿童教育、管护网络做到“”二个一。五是开展1+1对接活动招募“代理父母”,避免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 二、抓好下岗失业妇女问题实施“5+1”工作模式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辖区内下岗失业妇女逐渐增多,生活无保障。为使下岗失业妇女尽快摆脱困境,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协调优势,把促进妇女创业就业作为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重中之重,帮助下岗失业妇女、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实施“提扩加比陪”和“小字号”创业就业措施。 一“提”提高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创业就业能力。协调县劳动、科技、农业、畜牧等部门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提高技能增加创业就业能力;二“扩”扩增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工作,帮助实现就业。三“加”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更多城乡妇女创业致富提供资金支持。四“比”开展“双学双比”活动,提高积极性,不断提高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创业就业能力,实现增收致富。五“培”培育妇女创业带头人,通过选树典型、宣传典型,发挥妇女创业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更多的妇女投身创业就业。 开展“小字号”创业就业帮扶推广“小饭桌”、“小制作”、“小卖店”等“小字号”创业就业模式,开展代买、代送、托管等应约就业,为参与创业就业的下岗妇女提供优先设立摊床、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小字号”工程解决大难题,已先后扶持1,200余名妇女实现创业就业,全街实现无零就业家庭。 三、抓好平安家庭问题创建“五个一”工作模式

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典型经验汇报材料

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典型经验汇报材料近年来,X市紧扣实际,创新实践,深入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我们将按照本次会议的部署要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赋予综治中心新定位、新动能、新活力。 思想理念再转实。立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着力实现“四大转变”:一是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基层社会治理,重新明确各级综治中心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职能定位,有机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二是变综治中心个体推进为基层社会治理系统推进,全面打造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社区网格为底座、以大数据应用为支撑、以组团式服务为载体的基层社会治理系统。三是变主抓社会治安的综治中心为党委、政府进行社会治理的指挥调度中心,发挥基层党政的主体作用,实现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统一指挥调度。四是变基层社会治理“九龙管水”为“一龙治水”,抓实综治中心的能力建设,赋予中心“一票否决”权。 运行机制再做实。一是构建统一的指挥调度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统筹协作制度,落实分工协作,确保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调度。二是构建统一的受理反馈机制。按照“多元受理、分流办理、反馈核验”工作流程,依托综治信息化平台,全时跟踪、全程记录、全线存查,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三是构建统一的督办考核机制。建立中心内部督办考核制度,纳入职能部门

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项目;建立上级对下级综治中心工作绩效考核制度,推动各级综治中心提升效能。 机构人员再落实。一是整合优化机构。将社区网格化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各部门平台全面整合,组成基层社会治理统一的指挥调度中心。二是整合职能编制。将基层管理类部门纳入综治执法组团,服务类部门纳入便民服务组团,实现职能整合。同时,由党(工)委书记兼任中心主任,负责全面工作;政法委员兼任中心常务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另外两名副主任负责两大组团工作,实现专人专职专责。三是整合人员队伍。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统一进驻办公,编入两大组团统筹使用。同时,广泛吸纳“两新组织”、网格员、平安志愿者、购买社会服务等人员参与,配合使用。 场地经费再抓实。一方面,办公场所抓落地。按照统一指挥、共享融合的工作思路,在现有的原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便民服务中心等办公场所基础上,统筹解决用房需求,不增加基层负担。另一方面,工作经费抓保障。落实县、乡两级政府经费保障的主体责任,将综治中心日常运转、综治视联网平台和综治信息化平台建设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坚持“谁进驻、谁给钱”,综治中心联动单位为纳入综治中心统一办理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坚持“谁业务、谁买单”,纳入综治中心服务管理的事项,对应的主管部门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并按年度划拨到乡镇(街道)统筹安排

供电所线损管理典型经验.doc

供电所线损管理典型经验 xx供电所地处潜江市最北端,与xx、xx接壤,现有干部职工共x人,其中全民工x人,农电员工x人,设有配网维护班、营抄班。担负着xx镇x个行政村、x个移民村、x个集镇的供电任务,全所共有用电客户x户,其中居民用户x户。售电量完成x万kwh,较去年同期x万kwh上升x%;售电均价完成x元/kkwh,超计划x元/kkwh;xkv综合线损x%,比计划x%下降了x%。 随着五制同建的推行,抄收分离、农电工全日制、专变集中管理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其根本目的是提升基层供电所营销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向“专业化、扁平化、集约化”大营销体系迈进。线损管理是供电所最基本的工作,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何借上级的东风,完成自身的蝶变?我所线损管理主要经历过三个阶段,即无序阶段、渐进阶段、完善阶段,下面用五个方面做一一诠释。 健全了线损制度。我所根据公司下达的《职工绩效考核办法》,制定了符合所情、操作性强的《xx供电所员工绩效考核办法》,目前已执行了三年,其间全员讨论修改过多次,形成最终定稿的三十条。该办法对估抄、错抄、漏抄、台区线损、计量装置等都有明确的处罚标准,让线损管理有制可依、有章可循。全年下达处罚(奖励)通知书x份,执行处罚x人次,罚金x元,执行奖励x人次,奖金x元,其中涉及线损管理的处罚(奖励)

占到x%的份额。没有不规矩的员工,只有不健全的制度。合理的制度+公平的执行=高战斗力。 员工有较强企业归属感。现任两位所长均是电建技校科班出身,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威信较高、亲和力强。xx所历来注重员工培训,周一例会雷打不动,不说事,先培训一小时。在原有培训计划的基础上加进许多对工作有帮助的内容,坚持讲课、笔记、讨论三接合,员工学习纷围浓厚,公司组织的各类营销竞赛基本是“不拿第一,羞于还所”。农电员工有三大特点:一是员工业务素质普遍较高,单兵作战能力强,且协作程度较高。二是工资收入合理。公司农电工年收入最高的在xx所,何庆伏师傅管理xx多户,月工资xx元(未扣养老保险),收入与劳动强度成正比。三是员工有强烈的企业归属感,工作幸福感知度较高。这种归属感和幸福度是xx所历任几位所长在坚持“善待农电工”这种信念支撑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形成全所“团结创优”氛围的原动力,是提升整体战斗力的精神支柱,并在现任所长任期内达到顶点。 供电所是没有围墙的工厂,我所的自用电管理按常规是半年突击检查一次,没有一起违规行为。拿黄永文师傅的话来说:“每月就为大几十度电的便宜,到全所员工大会上作检查,这张老脸哪搁?即然我们自己用电都很规矩了,那衍生的人情电、关系电自然没有市场了,线损能不好吗?” 规范的临时用电管理。宅基地建房是居民家庭一生的大事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经验材料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经验材料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经验材料最近几年来,XX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改良各项决策部署,牢固建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硬任务,动员各方气力积极参与,整合各类资源强化保障,以垃圾、厕所、风采“3大革命”为抓手,扎实推动清洁整洁、住房改良、污水治理、农村改厕等专项行动,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高点定位抓谋划。 坚持城乡兼顾、生产生活生态兼顾,遵守乡村发展规律,对接污染防治和精准脱贫攻坚战,以建设美丽宜居村落、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为目标定位。 1是坚持计划先行。坚持把计划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第1道工序,实行“先计划、后建设”。制定出台了《XX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年行动实行方案(2018—2020年)》,以项目化、事项化、清单化肯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年目标和年度任务。紧扣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依照“多规合1”要求兼顾推动村计划编制工作,指点基层精心编制实行村计划。xx镇、XX镇镇域计划设计全面铺开,XX村、XX 村、XX村等15个村的村落计划进入实质性进展阶段。 2是坚持系统思惟。综合斟酌地理、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等要素,科学肯定目标任务,既尽力而为又实事求是,集中气力解决突出问题。坚持全域旅游,以人为本、留住乡愁的思路,突出XX核心景区环山1线优美生态环境建设。兼顾统筹农村田园风采保护和环境整治,重视乡土味道,深挖历史古韵,传承乡土文脉。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采,保护乡情美景,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落

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坚持以点带面、先点后面、点线结合,全面推动、整体提升。 3是坚持质量标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技术、施工建设、运行保护等规范标准。根据排水方式、排放去向等,分类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排放标准。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改良基本要求、政府责任和村民义务。鼓励村组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农村垃圾治理、乡村清洁等乡规民约。制定实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技术指南》等技术标准或指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基本实现了有章可循、有标可依。 全面推动抓整治。 坚持问题导向,以农村人居环境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加快补齐短板,全面推动整治工作。 1是强力推动”垃圾革命”。2019年XX区以创建清洁村落全域覆盖为目标,集中精力对全区所有镇(街道)、村(社区、管理处)全域展开清洁整治行动。前后组织展开了村落清洁行动“春季战 役”“夏季战役”,集中攻坚了1批农村环境卫生中的老大难问题。全区累计清算村落垃圾乱放xx余处,清算卫生死角xx余处,清算农村生活垃圾xx余吨。同时,延续推行“户分类、村搜集、镇清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全区所有行政村全部进行生活垃圾集中堆放、清运、填埋的无害化处理。组建立了xx人的农村垃圾打扫保洁队伍,并将村落保洁、公厕保护、设施维修等纳入管护范围,切实提高保洁能力。今年,我区xx村、xx村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肯定为全国农村环境整治样板创建村。 2是稳步推动“厕所革命”。结合区情实际,依照“户厕抓提升,公厕抓覆盖”的思路,组织人员逐村逐户摸排情况,在此基础

社会治理典型经验:以“联勤联动”实现“群防群治”

社会治理典型经验:以“联勤联动”实现“群防群治” 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转型加快,我区城乡布局、人口结构和产业状况均发生重大变化,群众需求多元化特征明显,社会治理出现新老矛盾交织、社会融合度不高等新情况新问题,社会安全稳定隐患增多。突出表现为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与居民收入提高不成正比、居民满意度与公共服务供给增加不成正比、居民归属感与城乡人口集居度提高不成正比的现象。同时,传统社会治理资源分散,方法单一,对普遍存在的社会矛盾缺乏敏感性预见性及时性处置,容易造成小情绪变成大矛盾、小苗头变成大事件、小诉求变成大对抗的社会不稳定。其主要原因在于条线权力和块块责任的不匹配,部门与属地之间没有形成社会治理工作合力。职能部门工作重心居高不下,一线力量薄弱,不同部门权责不够清晰,经常出现监管真空,对社会矛盾发现和干预严重滞后。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主要力量的一线社区和街道,责任无限但有心无力,没有执法权限或执法专业不全,面对众多问题疲于应付,久拖不决。 为应对社会治理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我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积极探索构建社会治理“大联勤”工作模式,按照“联勤联动、群防群治、自助互助、共建共享”的理念,围绕“问题发现”和“群众参与”两大核心,运用信息化系统,统筹调度职能部门,广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通过联勤巡防、联动指挥、联合执法,促进了各类社会问题的早识别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人民日报》曾专门刊文介绍了相关做法。 突出资源整合,完善四级网络架构。针对不少社会问题的治理职责在“块”(街道)上,而执法却在“条”(部门)上,社会治理效率不高的情况,搭建“三级平台

+网格”的四级网络,将各个部门和街道“联合”起来,形成上下联动、权责分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在区级层面,成立区联勤办和联勤指挥中心,统筹调度区内55个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执法力量,形成常态化的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在街道层面,成立联勤指挥分中心,整合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一线执法人员及城管协管、交警辅警等辅助力量组建联勤大队。在社区(村)层面,成立联勤工作站。同时,按城市社区500户左右、农村社区300户左右的标准将全区划分为706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长四员”,即网格长、政策法规宣传员、社会管理信息员、帮困解难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由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成员担任,形成了多元主体联动参与的治理模式。 突出问题解决,建立两级响应机制。为防范社会风险“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以区联勤指挥中心及街道联勤指挥分中心统筹协调为基础,建立了“一级为主,二级兜底”的问题响应机制,对社会风险和矛盾问题及早干预,快速调处。在发现不在“秩序”的“部件”后,及时启动一级响应模式,由街道联勤指挥分中心协调指挥,将问题分解处置到位;对一级响应模式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启动二级响应模式,由区联勤指挥中心统筹协调,开展联合执法,确保问题快速调处。每一级主动承担起本级“兜底”责任,防止联勤工作推进中出现缝隙和空档,做到权责清晰、履责有为,最大力度满足群众诉求。在“大联勤”具体实践中,实现了80%的问题由网格员及时发现、现场解决;剩下的20%上报街道联勤综合执法中心,其中80%能够妥善解决;最后剩下问题总量的4%,由区级联勤指挥中心进行协调解决,实现了社会治理重心下移,问题处置及时高效。 突出信息支撑,搭建三大数据平台。强化信息技术运用,探索建立“一库两平台”,

[经验交流]全县社会救助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经验交流]全县社会救助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全县社会救助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近年来,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和地区民政局的指导支持下,XX县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大力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操作程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社会救助水平逐年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和谐XX 的建设。20XX年,XX县被列为全国第一批“救急难”试点县,按照国家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开展“临时救助”、“救急难”等社会救助试点工作要求,XX县在 搭建县乡间、部门间“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平台、逐渐完善运行和保障社会救助机制、破解社会救助难题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有效地保障了社会最底层、最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 一、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 (一)社会救助机制逐步完善。一是强化社会救助工作组织协调运行机制。及时调整和充实由县长任组长的社会救助领导小组,明确31个社会救助成员单位工作职责,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召开社会救助工作联系会议,研究部署社会救助工作。同时,建立了政策会商、督查督办、工作联络、信息通报、“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制度,形成了民政部门牵头有力、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强化社会救助大格局提供强大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二是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机构,统筹协调各方面工作。下发和。建立申请居民家庭人口和收入申报制度。初步建立与信用社和建设银行等部分金融机构、公安、住建、人社等经济状况核查信息共享。XX县结合多地经验,按照信息平台全覆盖的低收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量,投入10万元印制下发低收入家庭档案万本,完成了申请救助家庭、已享受城乡低保家庭、医疗救助对象和临时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手工核对工作。按照工作推进要求,在XX县民政局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加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牌子。三是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自XX县开展“救急难”试点工作以来,通过借助乡(镇)政务服务平台,整合民政、社会保障、司法、计划生育和涉农单位力量,设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初步建立起“一站式”办结急难救助流程。四是完善社会救助资金保障机制。及时足额将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灾害救助本级财政配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对2008年农村新增低保人口未给予资金保障部分,XX县财政给予兜底配套。20XX年以来,在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XX 县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县财政依然将城乡低保工作经费按保障对象人均10元、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经费按核对对象人均3元、“救急难”基金100万元、临时救助资金50万元、灾害救助资金50万元等列入财政预算,给予足额保障。

加强组织建设强化责任担当创新服务举措全力提升为民服务工作水平关于加强基层治理机制建设的经验交流材料

加强组织建设强化责任担当创新服务举措全力提升为民服务工作水平 ——关于加强基层治理机制建设的经验交流材料 XX办事处党工委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着力加强基层治理制度机制建设,以惠民利民为宗旨,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创新服务为抓手,在民主科学决策、便民服务工作、矛盾调解化解和党风政风监督四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做法如下: 一、注重创新,深入推进民主科学决策。 (一)创新工作模式,了解民情征询民意。创新推出了接地气、贴民意、近民情的“三制一法”工作模式,即党工委议事决策制度、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定期下社区制度和“一线工作法”。围绕亲民、爱民、帮民的工作思路,积极提高联系服务群众水平,深入推行“一线工作法”,即办事处、社区干部深入工作一线,听取党员意见建议,解决群众难题,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典型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难点在一线突破”。 (二)找准工作切入点,依靠群众抓落实。以推行“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为切入点,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及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建立民主决策“两步走”。一是通过网格党支部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楼院管理,二是群众自治促进问题解决,长期困扰社

区管理的物业纠纷、水电网改造、暖气安装等问题均得到有效解决。2019年X月一拖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拆迁安置地块确认、居民对拆迁方案认可程度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一时众说纷纭,群众反应很大。为使全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真正惠及于民,得到居民认可,XX社区按照“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流程,就棚户区改造问题召开会议,居民踊跃参与,提出设想和建议,办事处和社区收集整理群众意见,上报区政府及项目指挥部,居民自己的事情有发言权、建议权,同时项目公司在规划设计中广泛采纳群众意见,社会效果显著。 (三)打造品牌特色,创新工作彰显亮点。围绕党建项目化管理,打造为民服务“一社区一品牌”,围绕满足居民物质生活需求推出全天候的便民利民服务措施,推出了社区菜单式服务、流动居委会、爱心陪聊队、微信平台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服务品牌,为居民群众提供全面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今年以来,为破解工作人员有限、居民服务需求“众口难调”的难题,青岛路二社区党委根据居民实际情况制定了个性化服务方式,成功打造出“星级服务”工作模式。通过开展“星级服务”活动,带动辖区更多居民参与进来,人人争当志愿者,最终形成“扶一扶、让一让、笑一笑、问一问”的和谐氛围。 二、强基固本,着力增强便民服务水平 (一)建立长效机制,以制度规范行为。切实做到服务群众

街道办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街道办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xx街位于XX中部地区,辖区共有人口近8万人,设置16个社区居委会,地域广,人口多。这里聚集着曾是省市重点纳税单位的汽齿、四站等一批大型企业;近年来,这里也是弱视群体相对集中,企业改制、城中村改造等工作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灾区。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思路,开展了社情民意站活动,着力发挥社区的基层一线优势,强化社会管理信息掌控机制,构建起“提前发现、尽早预防、及时应对”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从源头抓起,从基础抓起,从敏感问题抓起,把各类不稳定因素控制在萌芽状态,提高了服务工作大局的能力,谱写了社会管理的创新诗篇。 一、结合街情,探索优化社会管理之路 前些年,我们在社会管理工作上没有少下功夫,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辖区内大到企业改制、城中村改造,小到医疗纠纷、居民用水等各类社会矛盾层出不穷,我们忙于应付,却常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类矛盾多发,而我们仍沿用老的重管控、轻服务的社会管理工作思路在应对新情况、新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矛盾多发生在基层,在社区,而作为最基干力量的社区因能力方面的制约,缺乏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形成能第一

时间面对矛盾,但不能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的情况。基层稳,则社会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心在基层,落实靠基层。基层的社会管理工作思路必须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必须善于运用社区面对基层群众,对各类矛盾问题最敏感的优势,创新机制,探索出一条在矛盾频发的形势下,及时有效化解矛盾,推进社会管理上水平的路子。基于这种考虑,街工委、办事处邀请我街22位区人大代表专门召开碰头会进行商议后决定以开展社情民意站活动的方式,搭建政府与居民交流的平台,既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增强群众民主法制意识,又开辟一条人民群众发表意见、反映问题的新途径,全方位收集和了解民意倾听群众诉求,及时发现并化解矛盾,同时积极发挥桥梁作用,进一步畅通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沟通渠道,推进辖区和谐环境的创建。实践证明,开展社情民意站活动是加强和创新我街社会管理工作的有益尝试,也是改进工作方法和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积极研判,形成活动开展有效模式 社区处于社会基层的第一线,处于了解社情民意的最前沿。选择社区作为社情民意站活动的切入点,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群众的甘苦,摸清群众的脉搏。基于此种认识,我们每月选择1到2个社区,安排有街机关班子成员、相关科室负责人、社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并邀请2到3名党代表、

供电公司线损“四分”管理工作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供电公司线损“四分”管理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按照xx电网公司、xx供电局农电线损“四分”管理工作的要求,为提高我公司线损管理水平,完成上级下达的线损指标,确保降损目标的顺利实现,我公司及时部署,合理安排,认真落实网省公司、昭通农电部关于线损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不断夯实线损基础管理,促进线损“四分”管理全面开展,实施线损规范化管理。现将我公司线损“四分”管理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2010年上半年线损完成情况 2010年上半年我公司累计完成供电量38476.7866万kWh,售电量36485.1596万kWh,损失电量1991.6270万kWh,综合线损率为5.18%,比去年同期累计线损率7.44%,下降了2.26个百分点。其中,2010年上半年供电所累计完成供电量6704.5133万kWh,售电量5701.6969万kWh,综合线损率14.96%,比去年同期累计线损率 21.88%,下降了6.92个百分点。 二、线损管理的主要做法 Xx县受山区地理条件以及居民居住分散等原因限制,及早期农网改造设计不规范,网架结构薄弱、供电半径大、设备陈旧、技术装备水平低、负荷密度小和用电结构单一成为我公司降损工作的技术瓶颈。因此,我公司着力在管理降损上下工夫,重点抓分线路、分台区线损管理工作。具体做法是:

1、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根据省网公司对线损“四分”管理的工作要求,结合公司线损管理实际情况,公司于2009年6月及时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线损“四分”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了电力营销部为线损管理归口部门,生产技术部为主要配合部门,同时明确了领导组工作职责。 其次,公司并于2009年底成立了以营销副总经理为组长的线损“四分”管理督查小组,并明确了督查小组主要职责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经常性对公司和供电所线损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并帮助存在问题单位进行整改,做到上月问题必须在下月整改结束。 2、完善线损管理制度 公司建立和完善了《线损四分管理办法》、《线损四分管理考核办法》、《线损分析例会制度》、《基础资料管理办法》等管理标准、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公司线损管理工作,明确了线损四分管理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 3、加强线损管理认识 2010年初,对员工进行了线损“四分”管理及“五步法”的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熟悉线损管理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明确线损“四分”管理工作要求和自己岗位应当开展的工作、完成的任务。 4、明确线损管理目标 2009年底,为了切实推进公司线损“四分”管理,制定了盐津供电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2011年线损“四分”管理工作方案,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