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波的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及应用

机械波的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及应用
机械波的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及应用

编号:

河南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机械波的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及应用

论文作者姓名:

作者学号:

所在学院:民生学院

所学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导师姓名职称:

论文完成时间: 2014年04月 20 日 _

目录

目录

摘要: (1)

0 前言 (1)

1 多普勒效应 (2)

1.1 多普勒效应的概要介绍 (2)

1.2 多普勒效应的基本知识 (2)

2 多普勒效应公式的探讨 (3)

2.1音调的变化是相对的 (3)

2.2 多普勒效应不能相互抵消 (5)

3 多普勒公式的适用范围 (6)

3.1应用方面的实例 (7)

4 机械波中横波的多普勒效应探讨 (10)

4.1 机械波的多普勒效应探讨—普遍公式 (10)

4.2 机械波的多普勒效应探讨—几种特例 (11)

5 总结与分析 (12)

参考文献 (13)

II

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及应用

摘要:

本轮首先介绍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及应用;其次,拟用多普勒效应公式验证迎面驶来的火车音调并非越来越高及多普勒效应是不能相互抵消的;然后对多普勒效应形成的条件和它适用的范围进行了研究;而且说明了在机械波中的横波不会有多普勒效应。最后,对本文所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分析,从而完成对这一效应更深刻的巩固和理解。

关键词:

多普勒效应的形成;多普勒公式的建立;音调的大小;机械波的特征;

(School of min sheng , Henan University, Henan Kaifeng 475004, China) Abstract:

Content:Firstly,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oppler effect of the related basic knowledge; Secondly, drafts with Doppler formula to deduce the oncoming train tone is not more and more high and the Doppler effect can not offset each other ;.then discussed the conditions of Doppler effect and its formula applicable scope; and explains the absence of transverse Doppler effect in the mechanical wave. Finally, makes a summary and analysis for the two method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before ,and then completing the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is effect

.

Key words:

Doppler effect ; Doppler formula; tone; mechanical wave

0 前言

自从多普勒效应被发现到逐步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学者们就在不断地追求这一效应的完美,并拉开了研究多普勒效应及现有应用的序幕。03年开封河南大学尹国盛教授通过一些实验和理论最终做出了多普勒效应方面的贡献,其中包括经典力学中的多普勒公式和相对论中的多普勒公式。与此同时湖北的别业广教授研究出了多普勒效应的特征,他认为多普勒效应是波动的特征。每种波都有多普勒效应。对于这些大师们的重大发现,本文在这里就对常常被大家忽略的和有认识误区的四个问题进行浅短的探讨。

1

1 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光学、电磁学以及天文学方面等,他设计了很多实验仪器并且改进了它们。他才华超群、创意多多,经常有奇思妙想,尽管并不是都可以实行的,却常常能带给人们以启发。多普勒效应已经被运用到多个领域和方面,可以用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制造多普勒声纳扑鱼器,而且还可以把多普勒效应运用于医学制造成多普勒B超,多普勒效应也可以运用到军事上和交通上等等。

1.1 多普勒效应的概要介绍

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多普勒1842的一天他走到一个铁路交叉口而这时却有一辆列车经过他的身边,他发现火车的鸣笛声有大有小。多普勒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和实验,他发现当火车开向他的时候声音变大、变尖。而当火车远离他的时候声音变低、变小。经过多次的实验与研究多普勒发现了其中的原因。火与他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所以他听到的火车声有大有小,而这一现象叫做频移。后来经过后人的总结发现声源相对观测者在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在变化,当声源靠近观察者声波波长减小,声音就高,远离时波长变长,声音就低。所以声调的变化与与声源和观察者之间的速度和比值有关,这就是多普勒效应的由来。

多普勒效应的内容物体产生的波长由于波源和观察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在运动的波源前方,波被挤压,波的长度变得有些短了,频率变得较高(即蓝移blue shift);在运动的波源后方时,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波长变长、频率变低。因此波源的速度越大,产生的多普勒效应就越明显。故居这种情况可以测出波源运动的速度。

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原因就是波源进行一次全振动,对外传输一个波长的波。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表示频率。所以波源单位时间内传输的完全波的个数等于波源的频率。观察者接受的频率就是观察者听到的音调。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对运动时产生变化观察者接受的频率就会产生变化。当观察者接受的频率增大时,观察者接受完全波的个数就会增加。同时当观察者远离波源,观察者接受的完全波的次数就会减少,即接受的波的频率减小。

1.2 多普勒效应的基本知识

观察者和产生源的频率关系为:

f′表示为观察到的频率;

f表示为产生源于该介质中的原始发射频率;

2

V表示为波在该介质中的行进速度;

Vo表示为观察者移动速度,若接近产生源,则前方运算符号为+ 号, 反之则为- 号;

Vs表示为产生源移动速度,若接近观察者,则前方运算符号为- 号,反之则为+ 号。

该种效应也可以进行验证,假设原有波源的波长为λ,波速为c,观察者移动速度为v:

当观察者走近波源时观察到的波源频率为(c+v)/λ,如果观察者远离波源,则观察到的波源频率为(c-v)/λ。

2 多普勒效应公式的探讨

对于公式的研究是我们对此效应研究的最佳途径,也是最科学的研究。就是用现在已有的东西去探讨未知的世界。

多普勒效应中波源运动还是观察者运的时候动公式是不一样的。当波源动时,实际上是相当于波的波长在变而波速是不变的,而当人动时,相当于波速是变化的而波长不变。

2.1音调的变化是相对的

首先,先来让我们以声波为例用公式具体的分析一下多普勒效应的三种情况(根据多普勒效应的三种来源来分析的)。

先假设物理量:假设波源为S,观察者相对于介质的运动速度是Vo,波源相对于介质的运动速度是Vs ,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u,波源的频率、波的频率、观察者收到的频率

分别表示是

(一)波源相对于介质处于静止状态,观测者相对介质处于运动状态。

此时,当观测者靠近波源沿直线(这样研究较简便)运动的话,观察者在特定的时间内接收到的完整的波长必定是要增加的,这好比雨滴迎面打来,我们顶着雨跑,单位时间内会接收到更多的雨滴。在单位时间内,他接收者接收的波的总长度为u+V o,与此同时,该波在

介质中传播的频率是不会改变的,与波源振动的频率相同,同为,所以在单位时间内观

察者所接收到的完整波的数目为:

因此这时候观察者会感觉到音调变高了。

(二)观察者相对于介质处于静止状态,波源相对介质处于运动状态

3

4

当波源向着观察者运动的时候,完整振动后的波源每次都发出一次脉冲,假设开始时刻发出一次脉冲,而在一个周期后,该波源又会发出一次脉冲,显然此时波源的位子是发生了变化,距离观察者靠近了VsT 。这样,经过了多个周期从整体上再次分析,波源前面(即距观察者近一边)的脉冲密集了,波源后面(即距观察者远的一面)的脉冲稀疏了,量化来看就是波的长度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λ变为

由于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所以观察者受到的频率就是介质中波的频率,

因此由上式可得知此时观察者收听到的频率较高。

(三)波源与观察者处于同时运动状态

根据上面的探讨,使得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不同于波源频率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观察者的运动,使波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观察者的总距离变为u+Vo ;二是波源的运动使介质中的波长变为

因此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应为

对于以上三种情况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我们所接收到的频率是由相对运动的速度来决定的。换句话来说,我们听到的音调高低是由相对运动的快慢所决定的。在这里我们只针对第二种情况来说明下:对于匀速驶来的声(波)源,我们听到的音调高低是不变的;对于加速驶来的声源,我们听到的音调是越来越高的;对于减速驶来的声源,我们听到的音调是越来越弱的。

5

2.2 多普勒效应不能相互抵消

对于2.1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当观察者和波源相对介质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时,则他们是相对静止不动的,此时是不发生多普勒效应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认为:这是因为波源运动和观察者运动分别带来的多普勒效应发生了相互抵消了呢,导致观察到的频率和波源原有的频率一致呢?那下面就让我们来浅短的分析一下下。当波源在介质中运动时,使得波在介质中被挤压或拉长,导致观察者观察到的有效波长发生改变:;而当观察者在介质中以速率

Va 运动时,将造成波相对于观察者的波速

发生改变:,向着波源运动时,Va 取正值,波速是变大的;远离波源运动时,Va 是

取负的,波速减小。对此我们可以看出波源和观察者运动导致的多普勒效应机制是完全不一样的,后者是由于波相对于观察者的波速发生改变的,前者是由于观察者观察到的波长发生改变。因为不同性质的两个物理量之间不存在相互比较的问题,所以我们不能把它看做这是相互抵消的问题。其次从两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引起的频率变化的量值来仔细分析,

他们也是不对称的。若波源以Vs=V1向着观察者运动,则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是

频率增大:

若观察者以相同速度Va=V1向同一方向远离波源运动,则接收到的频率为:

频率减小:

6

是不对等的,所以此时不发生多普勒效应并不是因某种情况下增大的频

率和另一种情况下减小的频率相等造成了相互抵消。但是可以根据该种情况下的多普勒效应公式:

可见此时观察者观察到的波速和波长恰好成比例变化,所以频率不变,不发生多普

勒效应。

3 多普勒公式的适用范围

对于任何规律和公式都是有其适合的前提条件的,

同样多普勒效应也是在一定范围内成立的,当观察者在介质中运动时有

当观察者做靠近波源运动时,Va 的大小可以不受限制,但当其做远离波源的运动时,上述公式中的Va 则必须小于波的传播速率V ,否则会出现

为负值,而这种情况下观察者是不能接收到波源发出的波,所以不存在多普勒效应,的大小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当波源运动时,多普勒效应公式也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此时接收到的频率有下面的关系式决定的:

7 (1)

当波源远离观察者运动时,Vs 取正值,可在任意大小下成立,但是当波源迎着观察者运动时,Vs 取负值,此时则分不同情况讨论:当Vs

为正,产生了多普勒效应,公式(1)显然是成立;但是当波源的运动速率Vs 达到波的传播速率时,接收到的频率

,多普勒效应就失去了原有的物理意义。

那么是否只要针对Vs

)的要求呢?是否有相关的实验予以证明和分析呢?根据Vs=V , 这种极限情况,按照自然界和谐统一的观念,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大胆的推测Vs 的速度不仅应小于波速

V ,是否还应该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成立呢?就像我们高中学的万有引力公式:

的适用性,要求物体的尺寸应该远远要小于它们间的距离,仅适用于质点间的万有引力计算.

如果波源相对于介质的运动速率继续增加超越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率,即当Vs >V 时,那么波源将总是跑在波的前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先看见超音速飞机再听到隆隆的响声的原因,此时在各相继瞬间产生的波的包络为一圆锥面,称为马赫锥,如图1所示。因为马赫锥面是波的前缘,在圆锥外部,无论距离波源多近都没有受到波扰动,对于声波而言也就意味着在圆锥外部是听不到声音的。

这个以波速传播的圆锥波面称为冲击波。马赫锥的半顶角,由下式决定

式中,M=Vs/V ;a 称为马赫角;M 称为马赫数,是空气动力学中很有价值的参数。例如,

只要测出高速飞行物的马赫数,我们就可以相当准确地计算出该物体的飞行速度。此时不能再用多普勒效应去分析这类问题了,如冲击波。

3.1应用方面的实例

一、在移动通信应用方面,当移动台移向基站时,频率变高,远离基站时,频率变低,因此我们在移动通信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多普勒效应产生的问题。当然,由于日常生活中,我们移动速度是有限的,不可能会带来很大的频率偏移,但是这并不可否认的会给移动通信带

来或多或少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有限的影响造成我们通信中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在技术等相关专业方面上加以各种考虑。而这也加大了移动通信的复杂性。

二、在临床应用方面,多普勒效应在近二十年来迅速发展起超声脉冲Doppler大批量,当声源或反射界面移动的时候,所发射的和散射的超声,故可认为是很小的声源。当红细胞流经心脏大血管时,从其表面散射的声频则发生改变,这种频率偏移可以显示血流的方向和速度,如红细胞朝向探头时,根据多普勒原理,反射的声频则显著提高,如红细胞离开探头时,反射的声频则明显降低.

当通过心室腔、瓣膜口,或大血管的血流正常时,红细胞平行移动,邻近的红细胞血流方向一样并且速度相似,由这些移动的红细胞所产生的多普勒频率均为正值或均为负量,即具有相当一致的特征,“音调”平稳,叫做为层流.

相反的,由于左右分流或瓣膜疾病致使心内血流受干扰时,则各个红细胞的移动不平行,在受干扰的血流区,各个红细胞以不同方向和不同速度移动,其所产生的多普勒频移正负兼有,而且频移波动范围很大,出现频谱较宽、音调粗糙,称为湍流.

脉冲多普勒用于心脏研究,依赖频谱显示.由B型超声取样,用M型监视取样容积的位置变化,以频显示脉冲多普勒信号.从频谱上,可以估计取样容积内血流的血液动力学的特征:

(1)血流方向:以确定分流、返流的方向.

(2)时相:由心电图和M型超声心动图来确定取样容积内血流运动的时相关系.

(3)血流性质:是层流还是湍流,正常心脏流通畅,为层流.当瓣膜病变狭窄或关闭不全的返流或心内分流则为湍流.

三、正如多普勒所指出的,多普勒效应不仅适用于声波,也适用于光波。当运动着的光源的光波到达眼睛的时候,如果光源移动得很快的话,频率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颜色会发生改变.譬如说,假如光源对着我们运动,每秒钟就会有较多的光波挤进我们的眼睛,我

8

们所看到的光就会向可见光谱的高频端(即紫端)偏移;反之,如果光源远离我们运动,每秒钟到达眼睛的光波就较少,于是光就会向可见光谱的低频端(即红端)偏移.

天文学家对恒星的光谱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因此非常熟悉正常的光谱图.这种光谱图或是在黑暗背景上的亮线图样,或是在明亮背景上的暗线图样.亮线或暗线表示原子在某些波长(或颜色)上对光线的发射或吸收.通过测量正常光谱线朝可见光谱红端或紫端的位移,天文学家能够计算出恒星移向我们或远离我们的速度,即视向速度.

1848年,法国物理学家斐索指出,注意光谱线的位置能够取得观测光的多普勒效应的最佳效果.因此,人们把光的多普勒效应称为多普勒-斐索效应。

当多普勒效应理论成分析马航MH370航班“新方法”。具体到马航事件,这架飞机上的某些设备会定期向Inmarsat的卫星发送请求连接的Ping信号,专家称之为“握手”。但由于马航没有购买相关卫星服务,因此这种请求会被卫星拒绝。但尽管由于两者间没有建立连接,因此没有办法收集当时飞机的状态信息,但此次Inmarsat的工程师们尝试了一种新的手段——他们对每一次Ping信号中隐含的多普勒效应进行了分析,这样做就能判断这个信号是被压缩了还是拉伸了。

由于卫星定点于地球上空,而马航的飞机当时正处于飞行状态,因此严格来说马航的这架飞机与卫星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距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通过以纳秒(十亿分之一秒)级别的精度计算飞机与64.5度纬线(卫星定点于此纬度线上空)之间的相对运动,就能判断飞机的大致飞行位置。专家们分析了每一次Ping信号的方向信息,并且在此过程中得到了航天界专家以及美国波音公司的技术协助。

另外,利用三角测量法,专家们还将有望进一步完善他们的精密计算结果,测算出飞机的可能坠毁位置,因为他们有可能计算出飞机发送信号时的飞行角度。

四、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的频率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装有多普勒测速仪的监视器有时就装在路的上方,在测速的同时把车辆牌号拍摄下来,并把测得的速度自动打印出来。

9

10

4 机械波中横波的多普勒效应探讨

4.1 机械波的多普勒效应探讨—普遍公式

我们首先对机械波在均匀各向同性媒质中传播时出现的多普勒效应表达式进行简单的推导并讨论它们。

假如波源和观察者都在运动,且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设Vo 和Vs 分别表示波源频率和观察者测量的频率,Vs 和Vb 分别是波源和观察者相对于媒质的运动速度,以u 表示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用θ

1

θ2连线间的夹角,如图2所示。图中任一波面上各点的相位与相邻波面上各点的相位差都是2π,两相邻波面之间的距离就是波长λ。如果波源静止, 则各波面是一系列的同心圆,而波源运动时,各波面就不再是同心圆了,

亦即由于波源的运动使得媒质中振动状态的分布与波源静止时相比发生了变化,

即波长发生了变化。此时观察者观测的波长应为(1)

11 如果观察者静止,他观测到的波速为u,但是观察者相对媒质以速率Vbcos θ2

,

所以他观测到的波速应为

V 与测到的波长λ

之比称为观测频率v,即

(2)

如果观察者相对媒质远离波源运动时,同理可推导出 (3)

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取决于观察者所用仪器(或人耳)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数目。1/λ为单位长度上“波的数目”,则v 也表示单位时间内观察者所接收到的完全波的数目。

(2)、(3)两式便是机械波多普勒效应的普遍公式

4.2 机械波的多普勒效应探讨—几种特例

下面讨论几种特殊情况:

12 (2)如果观察者静止而波源运动,

即时有

(5)

当波源靠近观察者运动时,式中取负号,此时观测频率高于波源频率;

而波源远离观察者运动时取正号,此时观测频率低于波源频率。

(6)

若观察者朝波源运动取正号,观测频率高于波源频率,这是由于观察者迎着波传来的方向运动,使得单位时间内观察者所接受到的波数增多了;反之,若观察者背离波源即顺着波传播的方向运动则取负号,观测频率低于波源频率。

(4)如果观察者和波源都相对于媒质静止,即Vb=0,Vs=0; 或者观察者和波源相对于媒质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即它们相对静止,则

V=Vo (7)

此时不发生多普勒效应。

5 总结与分析

波是自然界最为重要的能量传播方式之一,多普勒效应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而作为运动波里的重要现象—多普勒效应对于研究和利用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自这一理论的正式提出至今,在一代一代科学工作者的不断研究下,人们让它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多普勒效应,并给出了不同波的多普勒效应表达式。除此之外,对于多普勒效应在声、光、电以及其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临床医学、海洋开发、军事领域、天气雷达等多方面的应用作了分析与研究,让人们体会到多普勒效应理论的重要性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未来,多普勒效应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它会给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促进和推动作用,并让我

们更深入的了解自然和利用大自然。

在对待老理论老知识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从中找出新的知识来完善它。切不可盲目的生搬硬套。

对自己的总结:有时候我们认为自己学的东西太简单、太理论、太枯燥、并且没有专业性可言,于是很多人就荒废了所学专业,却不知道现在学的正是基础,基础学好了,以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就如多普勒效应这个看似简单的原理,如果不细细追究还真不知道它有如此之多的应用呢!当然科学是无止境,现在所知道的不过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广的未知世界在等着我们去探索,并在实践中完善,真正的把所学的知识变为财富让它有用武之地,真正的为我们的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尹国盛.多普勒效应的研究[J].广西物理,200320(3):33~34.

[2]徐国旺,别业广.关于多普勒效应的探讨[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3.118~120.

[3]李启明.多普勒、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J].现代物理知识.Sept.,2006.

[4]刘广生,李慧.多普勒效应及应用[J].百科知识,2006,5期:6.

[5]张晓宇.论光波的多普勒效应和红移[J].现代商贸工业,2009,(10):269~270.

[6]Watson GN.The theory of Bessel functions[M].London:The Cambridge Press,1952.

[7]马延均.现代物理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8]Thayaparan S, Abrol S.Riseborough E Micro-Doppler radar signatures for intelligent target

recognition[R]. Defence R&D Canada_Ottawa,Technical Memorandum, DRDC Ottawa TM 2004~170.

[9]蔡枢,吴铭磊.大学物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0]路峻岭,汪荣宝.多普勒效应公式的简便推导[J].大学物理,2005,8:25—27.

13

压电效应及其应用

压电效应及其应用 电介质在电场中可以极化,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方向对它施力而使其变形时,在它的端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这种没有电场作用,只是由于形变而产生的极化电荷现象称为压电效应。能产生压电效应的晶体,称为压电晶体, 常见的压电晶体有石英晶体()、压电陶瓷、钛 2SiO 酸钡()、锆钛酸铅等。 3a B TiO 压电晶体具有以下功能: (1)压电效应:当外力加于晶体上时,晶体发生 形变,导致在受力的两个晶面上出现等量异号的电 荷。压力产生的极化电荷与拉力产生的极化电荷的方向相反,如图7-64所示。极化电荷的多少与外力引起的形变程度有关。压电效应产生的原因是,在外力作用的方向上,由于晶体发生形变造成晶格间距的变化,使得晶粒的正负电荷中心发生分离,从而产生极化现象。 (2)电致伸缩效应:压电晶体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的现象,叫做电致伸缩效应。它是压电效应的逆效应。其产生的原因是,压电晶体中的晶格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产生较强的内应力而导致变形。压电晶体在交变电场的作用下,其内应力和形变都会发生周期性变化,从而产生机械振动。 (3)热电效应:某些压电晶体通过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极化状态,从而在某些相对应的表面上产生极化电荷,这种现象叫做热释电效应。反之,这种晶体在外电场作用下,其温度会发生显著变化,这种现象叫做电生热效应。热释电效应的发生源于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线膨胀系数不同而引起的。 由于压电晶体具有以上的特殊功能,因而在现代科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诸如压电晶体振荡器、压电电声换能器、压电变压器、压电传感器等。现举例说明如下: 压电晶体振荡器压电晶体振荡器是将机械振动变为同频率的电振荡的器件,由夹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压电晶片构成。由于压电晶片的机械振动 有一个确定的固有频率,所以它对频率非常敏感。石英 晶体振荡器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压电晶体振荡器,由 于它制造容易、性能稳定、精度高、体积小。因此广泛 应用于军事通讯和精密电子设备、小型电子计算机、微 处理机以及石英钟表内作为时间或频率的标准。有恒温 控制的石英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可达量级,可 1310?作为原子频率标准而用于原子钟内。 石英晶体振荡器由信号源和石英晶体组成,如图7-65所示。 其中石英晶片是将石英晶

霍尔效应原理及其应用与发展

霍尔效应原理及其应用发展 虞金花(08009203)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南京,211189) 摘要:霍尔效应是一种发现、研究和应用都很早的物理现象。本文通过介绍霍尔效应的原理,讨论它在当今社会各方面的作用,以及对霍尔效应应用的发展做出猜测及其剖析,使读者更好的了解霍尔效应的发展过程及其未来展望。 关键词:霍尔效应;原理;应用;发展 Hall Effect and its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Yu Jin Hua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1189) Abstract: Hall Effect is a kind of discove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arly physical phenome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Hall Effect, and discusses the roles it plays in today’s society. Besides, it also makes guesses and analysis about the Hall Effect’s development to let reader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ture of Hall Effect. key words: Hall Effect; principle; develop 霍尔效应是霍尔(Edwim Herbert Hall,德国物理学家)于1879年在他的导师罗兰的指导下发现的这一效应。霍尔效应在当今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测量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等。近年来,由于新型半导体材料和低维物理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霍尔效应的研究取得了许 多突破性进展。 冯·克利青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为此,冯·克利青获得198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崔琦、美籍德裔物理学家施特默(H.L.Stormer)和美国物理学家劳克林(R.B.bugh—lin)因在发现分 在脚注位置注明作者的个人学术信息.包括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历或学位,院系专业。Email 地址等. 数效应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而荣获199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领域因两次授予诺贝尔奖而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而崔琦也成为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 1霍尔效应的原理 1.1经典霍尔效应 1.1.1经典霍尔效应 1897 年,霍尔(E.H.Hall)正在马里兰的Johns opkins 大学读研究生。当时还没有发现电子,也没有人知道金属导电的机理。他注意到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和瑞典物理学家埃德隆关于一 个问题的分歧,于是在导师罗兰(H.A.Rowland)教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霍尔效应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姓名:wuming 1目的:(1)霍尔效应原理及霍尔元件有关参数的含义和作用 (2)测绘霍尔元件的V H—Is,V H—I M曲线,了解霍尔电势差V H与霍尔元件工作电流Is,磁场应强度B及励磁电流I M之间的关系。 (3)学习利用霍尔效应测量磁感应强度B及磁场分布。 (4)学习用“对称交换测量法”消除负效应产生的系统误差。 2简单的实验报告数据分析 (1)实验原理 霍尔效应从本质上讲,是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仑兹力的作用而引起的偏转。当带电粒子(电子或空穴)被约束在固体材料中,这种偏转就导致在垂直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产生正负电荷在不同侧的聚积,从而形成附加的横向电场。如下图(1)所示,磁场B 位于Z的正向,与之垂直的半导体薄片上沿X正向通以电流Is(称为工作电流),假设载流子为电子(N型半导体材料),它沿着与电流Is相反的X负向运动。由于洛仑兹力f L作用,电子即向图中虚线箭头所指的位于y轴负方向的B侧偏转,并使B侧形成电子积累,而相对的A侧形成正电荷积累。与此同时运动的电子还受到由于两种积累的异种电荷形成的反向电场力f E的作用。随着电荷积累的增加,f E增大,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f L=-f E,则电子积累便达到动态平衡。这时在A、B两端面之间建立的电场称为霍尔电场E H,相应的电势差称为霍尔电势V H。设电子按平均速度V,向图示的X负方向运动,在磁场B作用下,所受洛仑兹力为: f L=-e V B 式中:e 为电子电量,V为电子漂移平均速度,B为磁感应强度。 同时,电场作用于电子的力为: f E H H eV eE- = - =l

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

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 姓名:许涛班级:应物二班学号:20143444 天津理工大学理学院 摘要:在多普勒效应中有多普勒频移产生,并且与波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情况有关,以此为基础讨论了多普勒效应在卫星定位、医学诊断、气象探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多普勒效应;定位;测速。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火车汽笛的音调,在火车接近观察者时比其远离观察者时高.此现象就是多普勒效应.它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于1842年首先发现的.多普勒效应是波动过程的共同特征.光波(电磁波)也有多普勒效应,并于1938年得到证实.此效应在卫星定位、医学诊断、气象探测等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多普勒效应及其表达式 由于波源和接收器(或观察者)的相对运动,使观测到的频率与波源的实际频率出现差别.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机械波多普勒效应的普遍公式 设波源S发出的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频率为fS,接受器R接收到的频率为fR,以媒质为参考系,波源与接收器相对于媒质的运动速度分别为uS和uR,uS和uR与波源和接收器连线的夹角分别为θS和θR,如图1所示.此时可以推导得到 fR= v+uRcosθR /v-uScosθS fS. (1) 此式为波源和接收器沿任意方向彼此接近时的多普勒效应公式.如果波源和接收器沿任意方向彼此远离时如图2所示,同理可推导出 fR=v-uRcosθR /v+uScosθS fS. (2) (1)、(2)两式就是机械波多普勒效应的普遍公式,由两式我们可以得到诸如S 和R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多普勒效应各公式的表示形式.由此可以看出多普勒效应不但与波源S和接收器R的运动速度有关,而且还与S和R的相对位置有关。 1.2 光波(电磁波)多普勒效应的普遍公式 因为光波(电磁波)的传播不依赖弹性介质,它与机械波需要靠媒质而传播有所不同,所以公式 (1)和(2)对光波(电磁波)不再适用.但是从理论上我们可以推证出光波的多普勒效应公式.若光源发出光波的频率记作f0,观测者测得该光的频率为f,通过计算可得: f=f0√(1-β) /1-βcosθ. (3) 其中,β= v c ,c为真空中的光度,v为光源相对于观测者的运动速度,θ为光源

霍尔效应的原理及应用

学号:1003618095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毕业论文 (2014届) 年级2010级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范博 指导教师姓名翟俊梅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论文完成时间2014-04-22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教务部 二○一三年印制

目录 目录 摘要 (1) 一霍尔效应 (2) 1.1经典霍尔效应 (2) 1.2经典霍尔效应误差 (3) 二量子霍尔定律 (3) 三霍尔元件 (6) 3.1霍尔器件 (6) 3.2霍尔元件 (7) 3.3霍尔元件的特点 (8) 四霍尔效应的应用 (8) (1)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9) (2)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0) (3)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11) 五结语 (11) 六参考文献 (12)

霍尔效应的原理及应用 范博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 霍尔效应是电磁效应,这种现象是美国的物理学家霍尔于1879年在校读研期间将载流子的导体放入磁场中的做受力作用实验的时候发现的。实验中电流垂直在导体的外磁场并通过导体时,导体垂直磁场与电流两个方向的端面之间就会产生出一种电势差,产生的这种现象就是霍尔效应。在实在验中产生的电势差被名为霍尔电势差。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Hall effect Abstract:Hall effect is a kind of electromagnetic effect,This phenomenon is caused by the American physicist A-H-Hall in 1879 when the carriers do during graduate conductors in a magnetic field by the force of the experimental findings.When the current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and through the conductor, the conductor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magnetic field and electric current produces electric pot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direction of end face, this phenomenon is called the hall effect. The electric potential difference caused by experiment have been called hall electric potential difference.

霍尔效应实验仪原理及其应用

一、实验名称: 霍尔效应原理及其应用 二、实验目的: 1、了解霍尔效应产生原理; 2、测量霍尔元件的H s V I -、H m V I -曲线,了解霍尔电压H V 与霍尔元件工作电流s I 、直 螺线管的励磁电流 m I 间的关系; 3、学习用霍尔元件测量磁感应强度的原理和方法,测量长直螺旋管轴向磁感应强度B 及分布; 4、学习用对称交换测量法(异号法)消除负效应产生的系统误差。 三、仪器用具:YX-04型霍尔效应实验仪(仪器资产编号) 四、实验原理: 1、霍尔效应现象及物理解释 霍尔效应从本质上讲是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仑兹力 B f 作用而引起的偏转。 当带电 粒子(电子或空穴)被约束在固体材料中,这种偏转就导致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产生正负电荷的聚积,从而形成附加的横向电场。对于图1所示。 半导体样品,若在x方向通以电流s I ,在z方向加磁场B ,则在y方向即样品A、A′电 极两侧就开始聚积异号电荷而产生相应的电场H E ,电场的指向取决于样品的导电类型。显然, 当载流子所受的横向电场力 E B f f <时电荷不断聚积,电场不断加强,直到 E B f f =样品两侧电 荷的积累就达到平衡,即样品A、A′间形成了稳定的电势差(霍尔电压) H V 。

设 H E 为霍尔电场,v 是载流子在电流方向上的平均漂移速度; 样品的宽度为b ,厚度为d , 载流子浓度为n ,则有: s I nevbd = (1-1) 因为 E H f eE =,B f evB =,又根据E B f f =,则 1s s H H H I B I B V E b R ne d d =?= ?= (1-2) 其中 1/()H R ne =称为霍尔系数,是反映材料霍尔效应强弱的重要参数。只要测出H V 、B 以及知道s I 和d ,可按下式计算3 (/)H R m c : H H s V d R I B = (1-3) B I U K S H H /= (1—4) H K 为霍尔元件灵敏度。根据RH 可进一步确定以下参数。 (1)由 H V 的符号(霍尔电压的正负)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判别的方法是按图1所示的 s I 和B 的方向(即测量中的+ s I ,+B ),若测得的 H V <0(即A′的电位低于A的电位), 则样品属N型,反之为P型。 (2)由 H V 求载流子浓度n ,即 1/() H n K ed =。应该指出,这个关系式是假定所有载流 子都具有相同的漂移速度得到的。严格一点,考虑载流子的速度统计分布,需引入3/8π的修正因子(可参阅黄昆、谢希德著《半导体物理学》)。 (3)结合电导率的测量,求载流子的迁移率μ。电导率σ与载流子浓度n 以及迁移率μ之间有如下关系:

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1

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 中文摘要:本文介绍了多普勒效应的发展过程和理论解释,通过具体例子重点讲述了声波和光波的多普勒效应, 并且介绍了多普勒效应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及多普勒效应的应用原理。说明了多普勒效应在生活中的普遍性以及研究多普勒效应的重要性 主题词:多普勒效应; 原理,应用 正文: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过这样的经验,在铁路旁听行驶中火车的汽笛声,当火车鸣笛而来时,人们会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相反,当火车鸣笛而去时,人们则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低.像这样由于波源或观察者相对于介质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所接收到的波频率有所变化的现象就叫做多普勒效应.这种现象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于1842年首先发现的,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多普勒效应的正式提出是1842年在布拉格举行的皇家波西米亚学会科学分会会议上的论文《论天体中双星和其他一些星体的彩色光》。该论文的主要结论是: (1)如果一个物体发光,在沿观察者的视线方向以可与光速相比拟的速度趋近我们,或后退,那么这一运动必然导致光的颜色和强度的变化。 (2)如果在另一方面一个发光物体静止不动。而代之以观察者直接朝向或者背离物体非常快速的运动,那么所有的这些频率变化都会随之发生。 (3)如果这一“趋向”和“背离”不是按照上述假定的那样,沿着原来视线的方向,而是与视线成一夹角的方向,那么除了颜色和光强的变化,星体的方向也要变化,这样一星体同时会在位置上发生明显变化。[1] 论文首次发表出来因为没有足够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因此被很多人质疑和批评。1845年在荷兰进行的火车笛声实验验证了多普勒效应的正确性,多普勒效应才开始得到广泛重视并应用于实际。多普勒效益的第一次应用始于战争服务,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军用飞机开始出现,英国由于国土面积小在遭遇空袭预警能力很弱,饱受了来自空中的洗劫。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沃森-瓦特根据多普勒效应的原理研制出了最早期的雷达,在英国的东海岸建立了对空雷达警戒网,该雷达墙天线有100米高,能测到160千米以外的敌机,依靠这个雷达墙,英国总能及时准确的测出德国飞机的架数、航向、速度和抵达英国本土的时间,牢牢把握住了战争主动权,有效的降低了德国空军的杀伤力,在这场英国保卫战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决定性的作用。 多普勒效应的原理 波在波源移向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高,而在波源远离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低。当观察者移动时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 假设原有波源的波长为λ,波速为c,观察者移动速度为v:当观察者走近波源时观察到的波源频率为(c+v)/λ,如果观察者远离波源,则观察到的波源频率为(c-v)/λ 声波中的原理 设声源的频率为v,声波在媒质中的速度为V,波长λ=V/v。声波在媒质中传播的速度与波源是否运动无关,故总是以决定于媒质特性的速度V来传

霍尔效应原理与实验

霍尔效应 一、简介 霍尔效应是磁电效应的一种,这一现象是霍尔(A.H.Hall ,1855—1938)于1879年在研究金属的导电机构时发现的。后来发现半导体、导电流体等也有这种效应,而半导体的霍尔效应比金属强得多,利用这现象制成的各种霍尔元件,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霍尔效应是研究半导体材料性能的基本方法。通过霍尔效应实验测定的霍尔系数,能够判断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类型、载流子浓度及载流子迁移率等重要参数。流体中的霍尔效应是研究“磁流体发电”的理论基础。 二、理论知识准备 1. 1. 霍尔效应 将一块半导体或导体材料,沿Z 方向加以磁场B ,沿X 方向通以工作电流I ,则在Y 方向产生出电动势H V ,如图1所示,这现象称为霍尔效应。H V 称为霍尔电压。 X (a) (b) 图1 霍尔效应原理图 实验表明,在磁场不太强时,电位差H V 与电流强度I 和磁感应强度B 成正比,与板的厚度d 成反比,即 d IB R V H H =(1) 或 IB K V H H =(2) 式(1)中H R 称为霍尔系数,式(2)中H K 称为霍尔元件的灵敏度,单位为mv / (mA ·T)。产生霍尔效应的原因是形成电流的作定向运动的带电粒子即载流子(N 型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是带负电荷的电子,P 型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是带正电荷的空穴)在磁场中所受到的洛仑兹力作用而产生的。 如图1(a )所示,一快长为l 、宽为b 、厚为d 的N 型单晶薄片,置于沿Z 轴方向的磁场B 中,在X 轴方向通以电流I ,则其中的载流子——电子所受到的洛仑兹力为 j eVB B V e B V q F m -=?-=?=(3) 式中V 为电子的漂移运动速度,其方向沿X 轴的负方向。e 为电子的电荷量。m F 指向Y 轴的负方向。自由电子受力偏转的结果,向A 侧面积聚,同时在B 侧面上出现同数量的正 电荷,在两侧面间形成一个沿Y 轴负方向上的横向电场H E (即霍尔电场),使运动电子受 到一个沿Y 轴正方向的电场力e F ,A 、B 面之间的电位差为H V (即霍尔电压),则 j b V e j eE E e E q F H H H H e ==-==(4)

霍尔效应实验报告98010

霍尔效应与应用设计 摘要:随着半导体物理学的迅速发展,霍尔系数和电导率的测量已成为研究半导体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实验测量半导体材料的霍尔系数和电导率可以判断材料的导电类型、载流子浓度、载流子迁移率等主要参数。 关键词:霍尔系数,电导率,载流子浓度。 一.引言 【实验背景】 置于磁场中的载流体,如果电流方向与磁场垂直,则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一附加的横向电场,称为霍尔效应。 如今,霍尔效应不但是测定半导体材料电学参数的主要手段,而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利用该效应制成的霍尔器件,由于结构简单、频率响应宽(高达10GHz )、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优点,已广泛用于非电量测量、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等方面。 【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掌握霍尔效应基本原理,了解霍尔元件的基本结构; 2. 学会测量半导体材料的霍尔系数、电导率、迁移率等参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3. 学会用“对称测量法”消除副效应所产生的系统误差的实验方法。 4. 学习利用霍尔效应测量磁感应强度B 及磁场分布。 二、实验内容与数据处理 【实验原理】 一、霍尔效应原理 霍尔效应从本质上讲是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仑兹力作用而引起的偏转。当带电粒子(电子或空穴)被约束在固体材料中,这种偏转就导致在垂直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产生正负电荷的聚积,从而形成附加的横向电场。如图1所示。当载流子所受的横电场力与洛仑兹力相等时,样品两侧电荷的积累就达到平衡,故有 B e eE H v = 其中E H 称为霍尔电场,v 是载流子在电流方向上的平均漂移速度。设试样的宽度为b , ? a

厚度为d ,载流子浓度为n ,则 bd ne t lbde n t q I S v =??=??= d B I R d B I ne b E V S H S H H =?= ?=1 比例系数R H =1/ne 称为霍尔系数。 1. 由R H 的符号(或霍尔电压的正负)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 2. 由R H 求载流子浓度n ,即 e R n H ?= 1 (4) 3. 结合电导率的测量,求载流子的迁移率μ。 电导率σ与载流子浓度n 以及迁移率μ之间有如下关系 μσne = (5) 即σμ?=H R ,测出σ值即可求μ。 电导率σ可以通过在零磁场下,测量B 、C 电极间的电位差为V BC ,由下式求得σ。 S L V I BC BC s ?= σ(6) 二、实验中的副效应及其消除方法: 在产生霍尔效应的同时,因伴随着多种副效应,以致实验测得的霍尔电极A 、A′之间的电压为V H 与各副效应电压的叠加值,因此必须设法消除。 (1)不等势电压降V 0 如图2所示,由于测量霍尔电压的A 、A′两电极不可能绝对对称地焊在霍尔片的两侧,位置不在一个理想的等势面上,Vo 可以通过改变Is 的方向予以消除。 (2)爱廷豪森效应—热电效应引起的附加电压V E 构成电流的载流子速度不同,又因速度大的载流子的能量大,所以速度大的粒子聚集的一侧温度高于另一侧。电极和半导体之间形成温差电偶,这一温差产生温差电动势V E ,如果采用交流电,则由于交流变化快使得爱延好森效应来不及建立,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3)能斯托效应—热磁效应直接引起的附加电压V N

压电陶瓷及其应用

压电陶瓷及其应用 一. 概述 压电陶瓷是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多晶体,由于它的生产工艺与陶瓷的生产工艺相似(原料粉碎、成型、高温烧结)因而得名。 某些各向异性的晶体,在机械力作用下,产生形变,使带电粒子发生相对位移,从而在晶体表面出现正负束缚电荷,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晶体的这种性质称为压电性。压电性是J·居里和P·居里兄弟于1880年发现的。几个月后他们又用实验验证了逆压电效应、即给晶体施加电压时,晶体会产生几何形变。 1940年以前,只知道有两类铁电体(在某温度范围内不仅具有自发极化,而且自发极化强度的发向能因外场强作用而重新取向的晶体):一类是罗息盐和某些关系密切的酒石酸盐;一类是磷酸二氢钾盐和它的同品型物。前者在常温下有压电性,技术上有使用价值,但有易溶解的缺点;后者要在低温(低于—14 C)下才有压电性,工程使用价值不大。 1942-1945年间发现钛酸钡(BaTiO)具有异常高的介电常数,不久又发现它具有压电性,BaTi O压电陶瓷的发现是压电材料的一个飞跃。这以前只有压电单晶材料,此后出现了压电多晶材料——压电陶瓷,并获得广泛应用。1947年美国用BaTiO陶瓷制造留声机用拾音器,日本比美国晚用两年。BaTiO存在压电性比罗息盐弱和压电性随温度变化比石英晶体大的缺点。 1954年美国B·贾菲等人发现了压电PbZrO-PbTiO(PZT)固溶体系统,这是一个划时代大事,使在BaTiO时代不能制作的器件成为可能。此后又研制出PLZT透明压电陶瓷,使压电陶瓷的应用扩展到光学领域。

迄今,压电陶瓷的应用,上至宇宙开发,下至家庭生活极其广泛。 我国对压电陶瓷的研究始于五十年代末期,比国外晚10年左右,目前在压电陶瓷的试制、工业生产等方面都已有相当雄厚力量,有不少材料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二. 压电陶瓷压电性的物理机制 压电陶瓷是一种多晶体,它的压电性可由晶体的压电性来解释,晶体在机械力作用下,总的电偶极矩(极化)发生变化,从而呈现压电现象、因此压电性与极化,形变等有密切关系。 1. 极化的微观机理 极化状态是电场对电介质的荷电质点产生相对位移的作用力与电荷间互相吸引力的暂时平衡统一的状态。极化机理主要有三种。 (1)电子位移极化——电介质的原子或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带正电原子核与壳层电子的负电荷中心出现不重合。 (2)离子位移极化——电介质正、负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产生电偶极矩。 (3)取向极化——组成电介质的有极分子,有一定的本征(固有)电矩,由于热运动,取向无序,总电矩为零,当外加电场时,电偶极矩沿电场方向排列,出现宏观电偶极矩。 对于各向异性晶体,极化强度与电场存在有如下关系 m,n=1,2,3 式中为极化率,或用电位移写成:

实验报告--霍尔效应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报告--霍尔效应原理及其应用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物理实验报告 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实验日期:2006-09-03一段实验教室: 5206 指导教师: 一、实验名称:霍尔效应原理及其应用 二、实验目的: 1、了解霍尔效应产生原理; 2、测量霍尔元件的H s -曲线,了解霍尔 V I V I -、H m 电压H V与霍尔元件工作电流s I、直螺线管的励磁电流m I间的关系; 3、学习用霍尔元件测量磁感应强度的原理和方法,测量长直螺旋管轴向磁感应强度B及分布; 4、学习用对称交换测量法(异号法)消除负效应产生的系统误差。 - 2 -

三、仪器用具:YX-04型霍尔效应实验仪(仪器资产编号) 四、实验原理: 1、霍尔效应现象及物理解释 霍尔效应从本质上讲是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仑兹力B f作用而引起的偏转。当带电粒子(电子或空穴)被约束在固体材料中,这种偏转就导致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产生正负电荷的聚积,从而形成附加的横向电场。对于图1所示。 半导体样品,若在x方向通以电流s I,在z方向加磁场B u r,则在y方向即样品A、A′电极两侧就开始聚积异号电荷而产生相应的电场H E,电场的指向取决于样品的导电类型。显然,当载流子所受的横向电场力E B <时电荷不断聚积,电场不断加 f f 强,直到E B =样品两侧电荷的积累就达到平衡,即 f f 样品A、A′间形成了稳定的电势差(霍尔电压) V。 H - 3 -

- 4 - 设H E 为霍尔电场,v 是载流子在电流方向上的 平均漂移速度;样品的宽度为b ,厚度为d ,载流子浓度为n ,则有: s I nevbd = (1-1) 因为E H f eE =,B f evB =,又根据E B f f =,则 1s s H H H I B I B V E b R ne d d =?= ?= (1-2) 其中1/() H R ne =称为霍尔系数,是反映材料霍尔效 应强弱的重要参数。只要测出H V 、B 以及知道s I 和d ,可按下式计算 3(/) H R m c : H H s V d R I B = (1-3) B I U K S H H /= (1—4) H K 为霍尔元件灵敏度。根据RH 可进一步确定 以下参数。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实验七、霍尔效应 1879年,霍尔在研究截流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时,发现了一种现象:给处于匀强磁场中的板状金属导体,通以垂直于磁场方向的电流时,肝在金属板的上下两表面间产生一个横向电势差,这一现象称为霍尔效应。霍尔效应不只是在金属导体中产生,在半导体或导体中同样也能产生,且半导体中的霍尔效应更加显著。 霍尔效应是研究半导体材料性能的重要理论根据,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霍尔元件,又称为霍尔传感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霍尔效应实验原理以及有关霍尔器件对材料要求的知识。 2.学习用“对称测量法”消除副效应的影响,测量试样的VH-IS和VH-IM曲线。 3.确定试样的导电类型,载流了的浓度以及迁移率。 二、实验仪器 霍尔效应仪;霍尔效应测试仪、fx-3600p 计算器。 三、实验原理 霍尔效应从本质上 讲是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仑兹力作用而引起的偏转。 假定有如图所示的金属块中,通以水平向右的沿X轴正方向的电流I,外加沿Z轴正方向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由于金属中形成电流的是电子,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即沿X轴负方向。此时电子在磁场中受洛仑兹力f H ,方向向下,则电子向金属块的下沿聚集,相应正电荷则在上板。这样形成由上向下的电场E H ,使后来的电子在受到向下洛仑兹力f H 的同时,还受到向上的电场力f E ,最终两个力平衡,上下板的电荷达到稳定状态。这时上下板之间的电压称之为霍尔电压,这种效应叫霍尔效应。 霍尔电压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设电子的电量为e ,单位体积中的自由移动的电荷数—即载流了浓度为n ,霍尔片的厚度为d,高度为b ,则由f H =qVB,f e =qE,I=neSv=nebdv;f e =f H.最后推出: B I K ned B I b E U S H S H H == = (1) 其中U H 为霍尔电压(A !、A 之间的电压),它与I S B 的积成正比。比例系数K H =1/ned 称为霍尔灵敏度,它反映材料的霍尔效应强弱的重要参数,表示该元

压电效应及应用

压电效应应用及现状 [编辑本段] 一、原理: 压电效应的原理是,如果对压电材料施加压力,它便会产生电位差(称之为正压电效应),反之施加电压,则产生机械应力(称为逆压电效应)。如果压力是一种高频震动,则产生的就是高频电流。而高频电信号加在压电陶瓷上时,则产生高频声信号(机械震动),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超声波信号。也就是说,压电陶瓷具有机械能与电能之间的转换和逆转换的功能,这种相互对应的关系确实非常有意思。 压电材料可以因机械变形产生电场,也可以因电场作用产生机械变形,这种固有的机-电耦合效应使得压电材料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压电材料已被用来制作智能结构,此类结构除具有自承载能力外,还具有自诊断性、自适应性和自修复性等功能,在未来的飞行器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应用: 压电材料的应用领域可以粗略分为两大类:即振动能和超声振动能-电能换能器应用,包括电声换能器,水声换能器和超声换能器等,以及其它传感器和驱动器应用。 1、换能器 换能器是将机械振动转变为电信号或在电场驱动下产生机械振动的器件 压电聚合物电声器件利用了聚合物的横向压电效应,而换能器设计则利用了聚合物压电双晶片或压电单晶片在外电场驱动下的弯曲振动,利用上述原理可生产电声器件如麦克风、立体声耳机和高频扬声器。目前对压电聚合物电声器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压电聚合物的特点,研制运用其它现行技术难以实现的、而且具有特殊电声功能的器件,如抗噪声电话、宽带超声信号发射系统等。 压电聚合物水声换能器研究初期均瞄准军事应用,如用于水下探测的大面积传感器阵列和监视系统等,随后应用领域逐渐拓展到地球物理探测、声波测试设备等方面。为满足特定要求而开发的各种原型水声器件,采用了不同类型和形状的压电聚合物材料,如薄片、薄板、叠片、圆筒和同轴线等,以充分发挥压电聚合物高弹性、低密度、易于制备为大和小不同截面的元件、而且声阻抗与水数量级相同等特点,最后一个特点使得由压电聚合物制备的水听器可以放置在被测声场中,感知声场内的声压,且不致由于其自身存在使被测声场受到扰动。而聚合物的高弹性则可减小水听器件内的瞬态振荡,从而进一步增强压电聚合物水听器的性能。 压电聚合物换能器在生物医学传感器领域,尤其是超声成像中,获得了最为成功的应用、PVDF薄膜优异的柔韧性和成型性,使其易于应用到许多传感器产品中。 2、压电驱动器 压电驱动器利用逆压电效应,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或机械运动,聚合物驱动器主要以聚合物双晶片作为基础,包括利用横向效应和纵向效应两种方式,基于聚合物双晶片开展的驱动器应用研究包括显示器件控制、微位移产生系统等。要使这些创造性设想获得实际应用,还需要进行大量研究。电子束辐照P (VDF-TrFE)共聚合物使该材料具备了产生大伸缩应变的能力,从而为研制新型聚合物驱动器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潜在国防应用前景的推动下,利用辐照改性共聚物制备全高分子材料水声发射装置的研究,在美国军方的大力支持下正在系统地进行之中。除此之外,利用辐照改性共聚物的优异特性,研究开发其在医学超声、减振降噪等领域应用,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索。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霍尔效应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霍尔效应 一、实验名称:霍尔效应原理及其应用二、实验目的:1、了解霍尔效应产生原理;2、测量霍尔元件的、曲线,了解霍尔电压与霍尔元件工作电流、直螺线管的励磁电流间的关系;3、学习用霍尔元件测量磁感应强度的原理和方法,测量长直螺旋管轴向磁感应强度及分布;4、学习用对称交换测量法(异号法)消除负效应产生的系统误差。 三、仪器用具:YX-04 型霍尔效应实验仪(仪器资产编号)四、实验原理:1、霍尔效应现象及物理解释霍尔效应从本质上讲是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仑兹力作用而引起的偏转。当带电粒子(电子或空穴)被约束在固体材料中,这种偏转就导致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产生正负电荷的聚积,从而形成附加的横向电场。对于图1 所示。半导体样品,若在x 方向通以电流,在z 方向加磁场,则在y 方向即样品A、A′电极两侧就开始聚积异号电荷而产生相应的电场,电场的指向取决于样品的导电类型。显然,当载流子所受的横向电场力时电荷不断聚积,电场不断加强,直到样品两侧电荷的积累就达到平衡,即样品A、A′间形成了稳定的电势差(霍尔电压)。设为霍尔电场,是载流子在电流方向上的平均漂移速度;样品的宽度为,厚度为,载流子浓度为,则有:(1-1) 因为,,又根据,则(1-2)其中称为霍尔系数,是反映材料霍尔效应强弱的重要参数。只要测出、以及知道和,可按下式计算:(1-3)(1-4)为霍尔元件灵敏度。 根据RH 可进一步确定以下参数。(1)由的符号(霍尔电压的正负)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判别的方法是按图1 所示的和的方向(即测量中的+,+),若测得的 <0(即A′的电位低于A 的电位),则样品属N 型,反之为P 型。(2)由求载流子浓度,即。应该指出,这个关系式是假定所有载流子都具有相同的漂移速度得到的。严格一点,考虑载流子的速度统计分布,需引入的修正因子(可参阅黄昆、谢希德著《半导体物理学》)。(3)结合电导率的测量,求载流子的迁移率。电导率与载流子浓度以及迁移率之间有如下关系:(1-5)2、霍尔效应中的副效应及其消除方法上述推导是从理想情况出发的,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产生上述霍尔效应的同时还伴随产生四种副效应,使的测量产生系统误差,如图 2 所示。 (1)厄廷好森效应引起的电势差。由于电子实际上并非以同一速度v 沿y 轴负向运动,速度大的电子回转半径大,能较快地到达接点3 的侧面,从而导致3 侧面较4 侧面集中较多能量高的电子,结果3、4 侧面出现温差,产生温差电动势。 可以证明。的正负与和的方向有关。(2)能斯特效应引起的电势差。焊点1、2 间接触电阻可能不同,通电发热程度不同,故1、2 两点间温度可能不同,于是引起热扩散电流。与霍尔效应类似,该热扩散电流也会在 3、4 点间形成电势差。 若只考虑接触电阻的差异,则的方向仅与磁场的方向有关。(3)里纪-勒杜克效应产生的电势差。上述热扩散电流的载流子由于速度不同,根据厄廷好森效应同样的理由,又会在3、4 点间形成温差电动势。的正负仅与的方向有关,而与的方向无关。(4)不等电势效应引起的电势差。由于制造上的困难及材料的不均匀性,3、4 两点实际上不可能在同一等势面上,只要有电流沿x 方向流过,即使没有磁场,3、4 两点间也会出现电势差。的正负只与电流的方向有关,而与的方向无关。综上所述,在确定的磁场和电流下,实际测出的电压是霍尔

霍尔效应的应用实验报告

一、名称:霍尔效应的应用 二、目的: 1.霍尔效应原理及霍尔元件有关参数的含义和作用 2.测绘霍尔元件的V H —Is,V H —I M 曲线,了解霍尔电势差V H 与霍尔元件工作 电流Is,磁场应强度B及励磁电流IM之间的关系。 3.学习利用霍尔效应测量磁感应强度B及磁场分布。 4.学习用“对称交换测量法”消除负效应产生的系统误差。 三、器材: 1、实验仪: (1)电磁铁。 (2)样品和样品架。 (3)Is和I M 换向开关及V H 、V ó 切换开关。 2、测试仪: (1)两组恒流源。 (2)直流数字电压表。 四、原理: 霍尔效应从本质上讲是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仑兹力作用而引起的偏转。当带电粒子(电子或空穴)被约束在固体材料中,这种偏转就导致在垂直电

流和磁场方向上产生正负电荷的聚积,从而形成附加的横向电场,即霍尔电场H E 。如图15-1所示的半导体试样,若在X 方向通以电流S I ,在Z 方向加磁场B ,则在Y 方向即试样 A-A / 电极两侧就开始聚集异号电荷而产生相应的附加电场。电场的指向取决于试样的导电类型。对图所示的N 型试样,霍尔电场逆Y 方向,(b )的P 型试样则沿Y 方向。即有 ) (P 0)()(N 0)(型型?>?

霍尔效应的应用实验报告

一、 目的: 1.霍尔效应原理及霍尔元件有关参数的含义和作用 2.测绘霍尔元件的V H —Is ,V H —I M 曲线,了解霍尔电势差V H 与霍尔元件工作电流Is ,磁场应强度B 及励磁电流IM 之间的关系。 3.学习利用霍尔效应测量磁感应强度B 及磁场分布。 4.学习用“对称交换测量法”消除负效应产生的系统误差。 二、 器材: 1、实验仪: (1)电磁铁。 (2)样品和样品架。 (3)Is 和I M 换向开关及V H 、V ó 切换开关。 2、测试仪: (1)两组恒流源。 (2)直流数字电压表。 三、 原理: 霍尔效应从本质上讲是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仑兹力作用而引起的偏转。当带电粒子(电子或空穴)被约束在固体材料中,这种偏转就导致在垂直电流和磁场方向上产生正负电荷的聚积,从而形成附加的横向电场,即霍尔电场H E 。如图15-1所示的半导体试样,若在X 方向通以电流S I ,在Z 方向加磁场B ,则在Y 方向即试样 A-A / 电极两侧就开始聚集异号电荷而产生相应的附加电场。电场的指向取决于试样的导电类型。对图所示的N 型试样,霍尔电场逆Y 方向,(b )的P 型试样则沿Y 方向。即有 ) (P 0)() (N 0)(型型?>?

霍尔效应的原理及其应用

霍尔效应的原理及其应用 蒲紫微1320012 13级生物医学工程 【摘要】从霍尔效应的发现开始,系统阐述了霍尔效应的原理、可测量的物理量,并介绍了目前霍尔效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霍尔效应的新进展。 【关键词】霍尔效应;实际应用;测量;新进展 霍尔效应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史,在此期间,对霍尔效应的研究,科学家们从没有停止过。霍尔效应是霍普斯金大学研究生霍尔1879年发现的,它属于电磁效应的一种,但又区别于传统的电磁效应。当电流通过导体且外加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垂直时,在与磁场和电流均垂直的方向上便会产生一附加电场,于是,导体的两端便会产生电势差,这一现象就是霍尔效应,这个电势差一般也被称作霍尔电势差。[1] 1 霍尔效应原理 一个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霍尔元件薄片,设其长、宽、厚分别为l,b,d。将其放在如图1所示的垂直磁场中,沿3,4两个侧面方向通以电流,大小为I。由于洛伦兹力Fm的作用使电子运动轨迹发生偏转,造成电子在霍尔元件薄片的1侧聚集过量的负电荷,2侧聚集过量的正电荷。因此在薄片内部产生了由2侧指向1侧的电场E H,同时电子还受到与洛伦兹力反向的电场力F H的作用。当两力大小相等时,电子的累积和聚集便达到动态平衡。这时,在霍尔元件薄片1,2两侧之间将会产生稳定的电压U H。 如果半导体中电流I是均匀且稳定的,可以推导出:U H=R H?IB/ d =K H?IB 式中:R H为霍尔系数,K H称为霍尔元件灵敏度。它表示霍尔元件在单位磁感应强度作用和单位工作电流控制下,霍尔电极开路时,产生霍尔电势的大小,其单位为(伏特/安培·特斯拉). K H不仅与霍尔元件的材料电学性质有关,也与其几何尺寸有关.对于一个确定的霍尔元件,K H是一个常数。[2]-[3] 2测量误差及消除方法 2.1不等位电势和热能流引起的不等位电势 通过霍尔效应测量物理量,主要是通过测量霍尔电势差所达到。在霍尔效应产生的同时,会产生系统误差,其主要来源为伴随霍尔效应产生的各种其他效应,它们对测量的准确度影响很大。因此,系统误差的处理成了霍尔效应测量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热能流实质是载流子的热扩散运动。这种扩散运动是定向的,故热能流是一种热扩散电流。因此有热能流通过霍尔元件时与电流一样,也会产生不等位电势。通过霍尔片的电流方向的改变时,测得电压值会发生变化。电流在某个方向测得电压总比其反向时的电压大。这是因为测出的不等位电势实质上是电流和热能流引起的两种不等位电势的迭加。随着电流方向的改变,所测得的不等位电势的值会不同,并且总是电流在某个方向时测得的电压大于其反向时测得的电压。 2.2系统误差的处理方法[4] 2.2.1直流测量中系统误差的处理 在直流测量中,要消除各种伴随效应带来的系统误差,则根据各种效应所产生的电势的方向特点,分别改变电流和磁场的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