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平《民事诉讼法》复习笔记(执行程序总论)【圣才出品】

张卫平《民事诉讼法》复习笔记(执行程序总论)【圣才出品】
张卫平《民事诉讼法》复习笔记(执行程序总论)【圣才出品】

1 / 33

第三十二章 执行程序总论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民事执行程序概述 民事执行的概念 民事执行程序概述 民事执行的特征 民事执行程序和民事审判程序的关系 执行机构 执行主体 执行当事人 执行程序总则 执行标的 执行根据 执行管辖 申请执行 执行程序的开始 移送执行 执行受理 执行调查 参与分配 执行担保 执行竞合 执行和解 执行程序的进行 执行中止 执行承担 委托执行 协助执行 责令执行和变更执行 执行结案 执行程序的结束 执行终结 不予执行 停止执行 执行异议 执行救济 执行异议之诉 执行回转

执行程序总论

1.民事执行的概念

民事执行,又称为民事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运用国家的强制力量,在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义务时,强制其履行义务,从而实现生效法律文书内容的一种诉讼活动。

民事执行不同于履行,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强制力。民事执行被称为强制执行,而履行被称为自动履行。

2.民事执行的特征

(1)执行只是国家机关实施的行为。在我国,行使执行权的国家机关是人民法院。

(2)人民法院进行执行活动必须以生效的法律文书为根据。

(3)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具有强制性。

(4)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3.民事执行程序和民事审判程序的关系

民事执行程序和民事审判程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民事执行程序和民事审判程序的主要联系

①两者的最终目的相同。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民事权益、解决民事纠纷、维护司法秩序。

②两者相互交叉。一方面,民事审判程序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如果当事人不主动履行,最终需要通过执行程序来实现;另一方面,即使在审判过程中,有时也会涉及执行的问题,③两者都属于广义的民事诉讼程序。狭义的民事诉讼程序只包括民事审判程序,而广义的民事诉讼程序不仅包括民事审判程序,而且还包括民事执行程序。

(2)民事执行程序和民事审判程序的主要区别

①两者的直接目的不同。民事审判程序主要是为了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争议;

2 / 33

民事执行程序则是为了保证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民事权利得到实现、民事义务得到履行。

②两者的基础不同。民事审判程序是以法院的审判权和当事人的诉权为基础建构的;而民事执行程序则是以国家的民事执行权和当事人的执行申请权为基础建构的。

③两者的适用范围不同。一方面每个民事案件都必须要经过民事审判程序,但只有少数当事人不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义务的案件,才会经过民事执行程序;另一方面通过民事审判程序所解决的都是民事权利义务争议(但选民资格案件除外),而通过民事执行程序强制执行的,不仅包括民事性质的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而且还包括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内容以及行政机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行政处罚决定。

二、执行程序总则

1.执行主体

执行主体,是指在民事执行过程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相应义务,能够引起执行程序发生、变更或终结的人。执行主体包括执行机构、执行当事人和执行参与人。

(1)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又称为执行机关,是指行使国家民事执行权,专门负责从事执行工作的职权组织。

《民事诉讼法》第228条第3款改为,“人民法院根据需要可以设定执行机构”。没有限定是哪一级法院。

我国执行机构在设置上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执行机构与审判机构相互分立。

②各级法院都设有执行机构。

③执行机构由执行员、书记员和司法警察共同组织。

④上级人民法院执行机构负责本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监督、指导和协调。

3 / 33

上级人民法院执行机构对下级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监督、指导和协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指令纠正或者裁定纠纷。

②裁定不予执行。

③限期执行。

④共同执行或者指定执行。

⑤按审判监督程序处理。

⑥暂缓执行。

⑦追究责任。

(2)执行当事人

执行当事人,就是执行根据所确定的权利人和义务人。其中,权利人在申请执行中被称为申请执行人;义务人被称为被执行人或者执行义务人。

执行根据的效力,原则上只及于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人和义务人,法院也只对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人实施执行措施。但有时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会因为客观原因承担执行当事人的地位,享有申请执行人的权利或者承担被执行人的义务,即执行承担。另外在执行过程中,有时还会出现执行当事人追加的情形。

执行承担的情形主要包括:

①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的,以其遗产偿还债务。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由其权利义务承受人履行义务。

②执行中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分立、合并的,其权利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受;被撤销的,如果依有关实体法的规定有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可以裁定该权利义务承受人为被执行人。

4 / 33

③其他组织在执行中不能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对该其他组织依法承担义务的法人或者公民个人的财产。

④在执行中,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名称变更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变更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被执行人。

⑤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其遗产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变更被执行人,由该继承人在遗产的范围内偿还债务。继承人放弃继承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执行被执行人的遗产。

执行当事人变更或者追加的情形主要包括:

①被执行人为无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无能力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该独资企业业主的其他财产。

②被执行人为个人合伙组织或合伙型联营企业,无能力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追加该合伙组织的合伙人或参加该联营企业的法人为被执行人。

③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不能清偿债务时,可以裁定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企业法人直接经营管理的财产仍不能清偿债务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该企业法人其他分支机构的财产。若必须执行已被承包或租赁的企业法人分支机构的财产时,对承包人或承租人投入及应得的收益应依法保护。

④被执行人按法定程序分立为两个或多个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分立后存续的企业按照分立协议确定的比例承担债务;不符合法定程序分立的,裁定由分立后存续的企业按照其从被执行企业分得的资产占原企业总资产的比例对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

⑤被执行人无财产清偿债务,如果其开办单位对其开办时投入的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可以裁定变更或追加其开办单位为被执行人,在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的范围内,对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

5 / 33

⑥被执行人被撤销、注销或歇业后,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无偿接受被执行人的财产,致使被执行人无遗留财产清偿债务或遗留财产不足清偿的,可以裁定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在所接受的财产范围内承担责任。

⑦被执行人的开办单位已经在注册资金范围内或接受财产的范围内向其他债权人承担了全部责任的,人民法院不得裁定开办单位重复承担责任。

2.执行标的

执行标的,又称为执行对象、执行客体,是法院执行工作所针对的对象。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我国可以成为执行标的,可以是财物,也可以是行为,但人身不能成为执行的对象。

强制执行的标的应当是财物或者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财物都可以作为执行标的,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财物不能作为执行的标的:

(1)法律规定的禁止流通物;

(2)基本公序良俗的不可执行物;

(3)基干财物本身性质的不可执行物;

(4)外交豁免或者领事豁免的财物;

(5)维持被执行人生存的生活必需品。

作为执行标的的行为,如果是可以替代履行的行为,根据《执行规定》第60条的规定,可以委托有关单位或他人完成,因完成上述行为发生的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3.执行根据

(1)执行根据,又称执行名义、债务名义,是指执行机关根以采取民事执行措施的各种法律文书。

执行根据是启动执行程序的法律依据。没有执行根据,当事人不得向法院申请执行,法

6 / 33

新民事诉讼法

新民事诉讼法 (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第一次修正根据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 第四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 第五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

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第六条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七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八条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公共关系专业现代媒体总论试卷03300

现代媒体总论试卷课程代码:0330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1.传播媒介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是( A )A.传播信息 B.沟通情感 C.娱乐生活 D.满足需要 2.提出“媒介即信息”观点的学者是( B ) A.卢因 B.麦克卢汉 C.麦奎尔 D.李普曼 3.全世界第一个开办固定电视节目的国家是( B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4.世界上最早研制大规模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国家是( C )A.日本 B.德国 C.美国 D.中国 5.下列媒体中属于非线性传播的是( B ) A.电视 B.报纸 C.广播 D.电影 6.按信息重要程度递减的顺序来排列的新闻写作结构被称为( C )A.金字塔结构 B.平行结构 C.倒金字塔结构 D.对比结构 7.广播电视传播内容最主要的软载体是( A ) A.节目 B.版面 C.广告 D.品牌 8.负责对广播节目整体把关,负责各个节目和栏目之间协调和整体运作的部门是( D )A.编辑部 B.采访部 C.公关部 D.总编室 9.我国第一条电视广告播出的时间是( C ) A.1949年 B.1958年 C.1979年 D.1985年 10.被形象地称为“第四媒体"的是( D )A.电视 B.广播 C.报纸 D.互联网 11.无线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的逻辑拓扑结构是( D )A.树型结构 B.环型结构 C.线型结构 D.星型结构 12.国内第一家将新闻信息发布到互联网上的日报是( A )A.《中国贸易报》 B.《杭州日报》 C.《中国青年报》 D.《北京日报》 13.我国首次进行数字音频广播试播的城市是( C )A.深圳 B.上海 C.佛山 D.东莞 14.最早出现图文电视的国家是( B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日本 15.在我国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中,省级以下广播电视台归属( C )A.地

2018年10月自考《现代媒体总论》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现代媒体总论》真题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媒体总论试题 课程代码0330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媒介居于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使传受两者通过它交流信息、发生关系,发挥桥梁作用。这体现出媒介具有的性能是 A.承载性 B.实体性 C.还原性 D.中介性 2.大众媒介及其传播活动,可以帮助人民了解政府职责,监督从政人员,表达民情民意,参与政府决策。这反映出媒介具有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教育功能 D.文化功能 3.内容涉及重要的政治事件,被称为“世界上的第一份官方的报纸”是 A.《罗马公报》 B.《莱比锡新闻》 C.《太阳报》 D.《循环日报》 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日报《热血日报》的创办时间是 A.1921年 B.1925年 C.1956年 D.1978年 5.负责处理听众反馈信息,与听众沟通,维持联系,并且负责监督各个栏目,向各栏目提供反馈意见的广播电台的机构设置是 A.采访部 B.经营部 C.公关部 D.听联部 6.主要采用电视录像车进行外景录像制作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式是 A.电子新闻采集 B.电子演播室制作 C.电子现场制作 D.电子特技制作 7.尽管报刊和无线广播电视两种媒介所使用的介质不同,但这两种传播网络的逻辑拓扑结构都是 A.树型结构 B.星型结构 C.线型结构D.环型结构 8.就整体而言,我国网上媒体正处于 A.拷贝借鉴阶段 B.用户化阶段 C.由拷贝借鉴阶段向用户化阶段逐渐过渡的阶段 D.网络原创阶段 9.世界上第一家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报纸是 A.《圣何塞信使报》 B.《莱比锡新闻》 C.《太阳报》 D.《宾夕法尼亚晚邮报》 10.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出现的影片是 A.《爵士歌王》 B.《威利号汽艇》 C.《名利场》 D.《星球大战》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19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十九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一、教学要点 1、控制的必要性。 2、控制的基本原理。 3、种种类型控制的概念。 4、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成果控制的内涵,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5、有效控制有的基本特征。 6、控制过程的基本内容。 7、如何选择控制的重点? 8、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 9、纠偏措施应满足的要求。 10、关键名词:控制、程序控制、跟踪控制、自适应控制、最佳控制、预先控制、现场控制、成果控制、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客观控制、弹性控制、统计性标准、工程标准、评估性标准、 二、习题 (一)填充题 1、控制是为了保证_________与_________适应的管理职能。 2、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预先控制的内容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方面。 4、成果控制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_________提供借鉴。 5、成果控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等内容。 6、企业应根据_________和_________来确定控制的范围和频度,建立有效 的控制系统。 7、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要恰到好处。 8、控制的过程都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的工作: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9、一般来说,企业可以使用的建立标准的方法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工程标准也是一种用统计方法制定的控制标准,不过它不是对历史性统计资料的分析,而是通过对_________ 。 11、在采取任何纠正措施以前,必须首先对_________。 12、一般地说,弹性控制要求企业制定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选择题 1、1、有效的控制要求_________ A. 选择关键的经营环节 B. 确定恰当的控制频度 C. 收集及时的信息 D. 合理运用预算或非预算的控制手段 2、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控制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 A.程序控制 B.跟踪控制 C.最佳控制 D.自适应控制 3、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属于跟踪控制性质的有_________。 A. 税金的交纳 B. 利润、工资、奖金的分配 C. 信息控制程序 D. 资金、材料的供应 4、_________都是应用了最佳控制原理进行决策和管理。 A. 用最小费用来控制生产批量

最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全集

最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528次会议讨论通过)为了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审判实践经验,我们提出以下意见,供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执行 一、管辖 1、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第(一)项规定的重大涉外案件,是指争议标的额大,或者案情复杂,或者居住在国外的当事人人数众多的涉外案件 2、专利纠纷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海事、海商案件由海事法院管辖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第(二)项、第二十条的规定,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案情繁简、诉讼标的金额大小、在当地的影响等情况,对本辖区内一审案件的级别管辖提出意见,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4、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的住所地是指法人的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5、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 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6、被告一方被注销城镇户口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确定管辖;双方均被注销城镇户口的,由被告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7、当事人的户籍迁出后尚未落户,有经常居住地的,由该地人民法院管辖 没有经常居住地,户籍迁出不足一年的,由其原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超过一年的,由其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8、双方当事人都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的,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被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一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监禁地或被劳动教养地人民法院管辖 9、追索赡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10、不服指定监护或变更监护关系的案件,由被监护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11、非军人对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如果军人一方为非文职军人,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离婚诉讼双方当事人都是军人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的团级以上单位驻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12、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13、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婚姻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婚姻缔结地或一方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14、在国外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国籍所属国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15、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 如国外一方在居住国法院起诉,国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受诉人民法院有权管辖 16、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应由原告或者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17、对没有办事机构的公民合伙、合伙型联营体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注册登记地人民法院管辖 没有注册登记,几个被告又不在同一辖区的,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18、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19、购销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对交货地点有约定的,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没有约定的,依交货方式确定合同履行地;采用送货方式的,以货物送达地为合同履行地;采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货地为合同履行地;代办托运或按木材、煤炭送货办法送货的,以货物发运地为合同履行地 购销合同的实际履行地点与合同中约定的交货地点不一致的,以实际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自考2010年10月现代媒体总论试题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现代媒体总论试题 课程代码:0330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项中构成传播媒介前提条件的是( ) A.技术 B.符号 C.信息 D.物质实体 2·世界上最早的移动电话研制成功的时间是(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最早出现定期报纸的国家是( ) A.意大利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4·在我国的报纸中,规格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是( ) A.本报评论员文章 B.署名社论 C.编者按 D.短评 5.负责对广播节目整体把关以及各个节目和栏目之间的协调和整体运作的部门是( ) A.公关部 B.听联部 C.编辑部 D.总编室 6.若以节目的表现形态来划分,广播剧的节目类型属于( ) A.一般型 B.综合型 C.专题型 D.对象型 7.中国第一条电视广告播出的时间是( ) A.1949年 B.1958年 C.1976年 D.1979年 8.电视节目是集体的创作,该集体的负责人是( ) A.制片人 B.导演 C.编剧 D.主持人 9.被称为“新媒体”或“第四媒体”的是( )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网络 10.国内第一家将新闻信息发布到国际互联网的日报是( ) A.《杭州日报》 B.《中国贸易报》 C.《人民日报》 D.《中国青年报》 11.标志着世界电影进入全新数字时代的影片是( ) A.《火车到站》 B.《定军山》 C.《星球大战》 D.《爵士歌王》 12.有线电视发展的最初阶段是( ) A.共用天线阶段 B.同轴电缆阶段 C.光纤传播阶段 D.卫星有线电视联网阶段 13.媒介组织的功能特点是( ) 第 1 页 (共 4 页)

【考研经验】18中传播音考研参考书重难点笔记解析学渣必看-20年学子

【考研经验】18中传播音考研参考书重难点笔记解析学渣必看-20年学子 播音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中国播音学》笔试 1. 普通话语音部分 (1)语音的基础 (2)音位 (3)元音和辅音 (4)声母和韵母 (5)声调 (6)音节和音节结构 (7)语流音变 (8)轻重音和语调 2. 播音发声部分 (1)发声的含义 (2)口语传播方式及发声特点 (3)电子传播方式及对发声的影响 (4)言语发音的心理过程 (5)文稿播读的心理过程特点 (6)声音的主要构成要素 (7)人体发音器官的构成 (8)声道

(9)人体呼吸器官的构成 (10)主要呼吸方式 (11)胸腹联合式呼吸 (12)人体发声器官的构成 (13)发声原理 (14)发音常用的音色类型 (15)共鸣原理 (16)人体主要共鸣腔 (17)播音共鸣特点 (18)吐字归音 (19)吐字归音的方法 (20)嗓音保护的原则和方法(21)感情、声音、气息的相互关系(22)常见发声问题及矫正方法 3.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部分 (1)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 (2)播音语言特点 (3)创作准备 (4)播音感受 (5)调动思想感情运动的方法(6)思想感情的表达方法 (7)播音表达规律

(8)创作观 4. 播音主持业务部分 (1)播音主持节目类型特点 (2)节目主持艺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3)播音员主持人能力素质 (4)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播音主持 (5)广播电视评论节目播音主持 (6)广播电视社教专题节目播音主持 (7)现场报道 (8)广播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9)广播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 (10)广播电视文艺、综艺娱乐类节目主持 5. 口语传播艺术部分 (1)口语表达研究的意义和迫切性 (2)口语表达的特点 (3)口语表达与思维的关系 (4)广播电视口语表达的要求 (5)广播电视口语表达中有稿与无稿的关系 (6)广播电视口语表达的基本功能样式:复述、描述、叙述(7)广播电视口语传播领域的口语表达现状 中传高分咨询邓老师扣扣;三三六四三四二二八六 第二部分:“播音主持作品”创作

新民事诉讼法全文(修改处清晰标注).

本法条阅读说明:带有“”颜色字体的内容为2012年8月31日新修改的部分(不包括删除部分),带有“”颜色字体的为每一章的题头,标有“”颜色的文字为条文数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四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 第五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第六条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七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八条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第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第十一条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民事诉讼的权利。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 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 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 第十三条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第十四条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第十五条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自考现代媒体总论复习资料(历年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现代媒体总论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电视体制 答:电视体制是一国电视事业赖以建立和组成的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式。它的建立主要取决于电视事业所有权和国家对电视事业进行管理的法律和行政规定。电视体制的形成是政治和意识形态,以及自然和社会因素,如人口、文化、语言、地形地貌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2.媒介组织 答:是指在国家法律制度许可范围内按照特定的规则程序建立起来的,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职业化社会机构或单位,如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和新闻网站等。 3.网络媒体 答:就是指第四媒体,它是将国际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平台,以电脑(包括可移动电脑)、电视机以及移动电话等为终端、传播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多媒体形式的数字化新闻信息的传播工具。 4.交互电视 答:是在数字电视技术基础上,以提供服务为目的、允许观众与之进行一定的交互活动的一种功能电视:这种交互进行的方式不仅仅是控制对频道的选择及录像带的处理,还包括从电影资料库中选择电影并观看、参与游戏、投票以及通过电视连线进行其他形式的回馈。

5.意见领袖 答:活跃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经常为他们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们施加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6.知识沟假说 答: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这一假说也称为“知识沟假说,” 7.媒介组织 答:媒介组织,是指在国家法律制度许可范围内,按照特定的规则程序建立起来的,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职业化社会机构或单位,如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和新闻网站等。 8.使用与满足理论 答:不是大众传播在影响受众,而是受众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在使用大众传播,这类观点称为使用与满足理论。

传播学通论背诵笔记

传播学通论背诵笔记 一、总论 1.历史上关于传播的定义大体上有共享说、劝服说、反应说三种: (1)共享说:认为传播就是信息共享的过程。 不足:人类传播是借助符号传播信息,人们共享的不是符号,而是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许多传播是无法达到共享的。 (2)劝服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传播是有目的的行为,突出了传播的功利性。 不足:在传播过程中影响是相互的,传播的角色关系会发生变化,传播者和受传者有时是相互转换的,传播者在影响他人的同时,也在受他人影响。 (3)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 不足:刺激反应不仅是人类的传播行为,动植物都有刺激反应问题。 2.通论的传播定义:传播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移动和变化。 3.对通论传播定义的认识: (1)传播具有信息性质(2)传播具有可流动性和可测度: (3)信息具有可转换性 4.传播学产生的诱因和基础: (1)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2)政治与战争的需要 3) 新闻学的发展

5.传播学的研究内容: 传播学的发展基础是20 世纪崛起的行为科学和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三论是传播学的方法论。 6.传播学四大奠基人和集大成者 (1)拉斯维尔(政治学家):①他首先用政治学的观点对传播进行系统的研究。②他提出了着名的5W专播模式和传播的三功能说。③他用定量语义学的方法,比较了有意义的政治符号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在主要新闻机构的分布。 (2)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学家):①他把社会学实地调查的方法和研究社会实际问题的范围扩大到传播学领域。②他是首先从受众角度研究大众传播效果的社会学家之一。③在从受众角度研究传播效果的过程中,提出了两级传播论、有限效果论和使用与满足论等着名观点。主要着作:《人民的选择》1944 (3)库尔特-卢因(社会心理学家):①他把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引入社会学研究的同时,实际上也给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②他对人们行为和群体的研究中,在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的影响时,要充分注意社会环境和个人所属群体的作用。③他提出了着名的把关人概念,为信息流动的复杂性提供了圆满的解释。 (4)卡尔-霍夫兰(心理学家):①他较完善地把心理学控制实验的方法用于传播效果的研究。②他对军事教育电影的研究,为打破魔弹论的神话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证据。③他注意到影响说服效果的多种因素,尤其是说服者及其发出的信息这两个因素,并提出了改善说服效果的一些列有价值的建议,为可说服性研究这个当代传播学重要课题奠定了基础。 主要着作:《大众传播实验》1949 《传播与说服》1953 (5)施拉姆:①施拉姆是第一位从新闻专业角度,并把新闻学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结合

《现代媒体总论》自考复习笔记

现代媒体总论 1 绪论 1.媒体与媒介 传播媒介就是介于传播者与首传者之间的,用以承传、延伸、扩大特定信息的符号的物质实体 媒体与媒介的区别 媒体侧重于信息中介体及其所传送的休息,较为具体,甚至有时直接称某个具体的媒介机构;且媒体属于狭义的概念;媒体一词一般在微观上使用较多 媒介侧重于信息中介的技术层面,较为抽象而概括;且媒介属于广义的概念; 媒体一词一般在宏观上使用较多 2.媒介构成要素 物质实体、符号和信息。总的说来媒介或媒体是人的精神信息的载体,物质实体是传播媒介得以存在的首要因素,收构成传播媒介的前提条件;符号是构成传播媒介的第二要素,是传播媒介与其他普通的物质实体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信息是传播媒介的重要因素,因为传播信息是传播媒介的唯一使命,信息也是传播者与受传者发生关系、形成互动的理由和前提。 总之物质实体、符号和信息三者是构成传播媒介的核心要素,他们相符相成,缺一不可。如果说信息是传播过程的思想内容,符号是表达信息的外显形式,那么媒介解释承载符号的物质实体 3.传播媒介的基本性能:实体性、中介性、负载性、还原性和扩散性等基本性能 4.媒体的基本类别:书写媒体、印刷媒体、电子媒体和互动媒体 5.媒介的基本功能是指媒介在传播过程的使用中所具有的能力及其对人和社会所起 的作用或效能,从国内呢个产生的渠道来讲,他可以分为个体功能、组织功能和社 会功能: 组织功能包括告知功能、表达功能、解释功能和指导功能; 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 ?社会功能:借助媒介来表达政治、服务政治和参与政治; ?经济功能,传播媒介是经济变革的“扩大器”,可以使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更大 范围内运作,还可以大大促使国家加快历史的步伐;传播媒介是经济发展的“推 动者”;传播产业是国家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功能,大众传媒拥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可以从欧冠某方面起到等同于学校 的部分作用; ?文化功能:媒体一旦形成,就催生着人类文化新形态的产生; 上述媒体功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重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作为统一整体,三类功能中任何一项功能的发挥,都要依赖其他功能的互动与支持;而某些功能的过量释放,又会导致对其他功能的挤压和侵占。 6.新闻传播媒介的流程是从采制传播内容开始,以播发传播内容产品结束,其中包含 两个重要的因素,即稳定的信息来源和大致稳定的传播对象; 7.波兹曼首先提出媒介生态的概念; 8.媒介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媒介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群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 关系和相互作用 9.媒介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机构在运作管理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气氛,是由大众传 播活动全体参与者的行为方式聚合后形成的一种习惯模式

最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全文,共552条(1~374条)

最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全文,共552条(1~374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 2015年1月30日 法释〔2015〕5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14年1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 目录一、管辖二、回避三、诉讼参加人四、证据五、期间和送达六、调解七、保全和先予执行八、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九、诉讼费用十、第一审普通程序十一、简易程序十二、简易程序中的小额诉讼十三、公益诉讼十四、第三人撤销之诉十五、执行异议之诉十六、第二审程序十七、特别程序十八、审判监督程序十九、督促程序二十、公示催告程序二十一、执行程序二十二、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二十三、附则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根据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

民事审判和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解释。 一、管辖 第一条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的重大涉外案件,包括争议标的额大的案件、案情复杂的案件,或者一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等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第二条专利纠纷案件由知识产权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海事、海商案件由海事法院管辖。 第三条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住所地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 在地。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不能确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注册地或者登记地为住所地。 第四条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 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第五条对没有办事机构的个人合伙、合伙型联营体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注册登记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注册登记,几个被告又不在同一辖区的,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第六条被告被注销户籍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确定管辖;原告、被告均被注销户籍的,由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03300现代媒体总论复习资料

现代媒体总论 绪论 1.媒介的概念及构成要素: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承传、延伸、扩大特定信息的符号的物质实体。构成媒体的基本要素有3个:物质实体、符号和信息。媒介是人的精神信息的载体,物质实体是传播媒介得以存在的首要因素,即是构成传播媒介的前提条件。传播信息是传播媒介的基本功能和唯一使命。 2.传播媒介的基本性能:实体性;中介性;承载性;还原性;扩散性。 3.媒体的基本类别:书写媒体;印刷媒体;电子媒体;互动媒体。印刷媒体的诞生离不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互动媒体指的是以电脑与互联网产生后形成的,具有强交互动,能够及时交流,也可异时反馈的新型媒体。互动媒体的两个显著特点是:高度综合;充分交互。4.媒介的基本功能: (1)个体功能。 (2)组织功能。包括告知功能、表达功能、解释功能和指导功能。指导功能存在于一切传播活动之中。 (3)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 5.传播媒介的基本流程:从采制传播内容开始,以播发传播内容产品结束。流程中有两个重要因素,即稳定的信息来源和大致稳定的传播对象。媒体与传播对象产生双向互动的关系。6.媒介生态: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最早提出了“媒介生态”一词。波兹曼是首位将媒介生态命名为媒介研究中一块正式学术领域的学者。完整的媒介生态系统包括媒介因素和环境因素。媒介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媒介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群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7.媒介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机构在运作管理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气氛,是由大众传播活动全体参与者的行为方式聚合后形成的一种习惯模式。 第一章媒介演进与人类社会 第一节口语产生前的传播媒介与语言传播 1、口语产生前古代人类使用的传播媒介:最早的书写信息传播媒介,是发现于15000千年前左右绘制的洞穴壁画。 2、语言产生的三种理论:汪汪理论(模仿说);呸呸理论(情景说);嘿呵理论(劳动说)。 3、口语媒介是我们使用频率最多,也是最有效的媒介。 4、文字的产生: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是商代刻在龟甲和牛骨上的甲骨文。 5、手抄新闻媒体:《罗马公报》是报纸的雏形。中国在唐开元年存在的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在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的手抄新闻成为现代报纸的前身。 6、早期文字媒介普及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提高书写效率和降低纸张成本。 第二节从印刷媒体到电子媒介 7、中国是印刷书籍的发源地,唐明时刻印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印刷书籍。 8、印刷书籍的特点:是传播一个社会最重要思想的媒介;信息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是保存信息最便利和最持久的途径;书籍内容越来越大众化;书籍与其他媒介之间的交叉使用成为普遍现象引起关注;书籍传播具有个人化特征,内容越来越化分化,重视个人的体验。 9、早期报纸的先驱是信件而不是书籍,关注的是传送与国际贸易和商业有关的时事新闻。最早的现代报刊出现于17世纪的德国。

以往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媒体总论真题

以往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媒体总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传播媒介与其他普通的物质实体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A.信息 B.符号 C.外观 D.功能 2.构成传播媒介的前提条件是 A.技术 B.符号 C.物质实体 D.信息 3.传统媒体中最具多元化特点的是 A.广播 B.电视 C.报纸 D.杂志 4.最早研制出移动电话的国家是 A.意大利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5.被称作报纸旗帜,决定报纸政治面貌的文体是 A.消息 B.通讯 C.特稿 D.评论 6.我国报纸上最重要的评论是 A.短评 B.署名评论 C.社论 D.编者按

7.广播节目系统构建中第一个环节是 A.节目推广 B.选择形象代言人 C.整合协调 D.定位 8.承担广播电台与听众联系、交流的特殊部门是 A.总编室 B.听联部 C.公关部 D.编辑部 9.我国的电视体制是 A.私营商业制 B.公共服务制 C.公有国营制 D.公私混合制 10.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电子现场制作方式的英文缩写是 A.ESP B.EFP C.ENG D.EPP 11.美国最初建立的Internet主要运用于 A.科研领域 B.军事领域 C.政治领域 D.经济领域 12.著名的“德拉吉报告”网站属于 A.政府网站 B.门户网站 C.个人网站 D.垂直网站 13.世界上第一个播出整套卫星直播电视节目的国家是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14.我国第一个有线电视广播系统建立于

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全文2017

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全文2017 民事诉讼法经过多次修改,它的司法解释是怎样的呢?下面由YJBYS小编来为大家讲讲。 (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目录 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第二章管辖 第一节级别管辖 第二节地域管辖 第三节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 第三章审判组织 第四章回避 第五章诉讼参加人 第一节当事人 第二节诉讼代理人 第六章证据 第七章期间、送达 第一节期间 第二节送达 第八章调解

第九章保全和先予执行 第十章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第十一章诉讼费用 第二编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一节起诉和受理 第二节审理前的准备 第三节开庭审理 第四节诉讼中止和终结 第五节判决和裁定 第十三章简易程序 第十四章第二审程序 第十五章特别程序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选民资格案件 第三节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 第四节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第五节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第六节确认调解协议案件 第七节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第十六章审判监督程序 第十七章督促程序 第十八章公示催告程序

第三编执行程序 第十九章一般规定 第二十章执行的申请和移送 第二十一章执行措施 第二十二章执行中止和终结 第四编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第二十三章一般原则 第二十四章管辖 第二十五章送达、期间 第二十六章仲裁 第二十七章司法协助 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四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 第五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2010年10月自考03300《现代媒体总论》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现代媒体总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构成传播媒介前提条件的是( A ) 1-32 A.技术 B.符号 C.信息 D.物质实体 2·世界上最早的移动电话研制成功的时间是( B )1-29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最早出现定期报纸的国家是( B ) 1-21 A.意大利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4·在我国的报纸中,规格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是( A ) 2-51 A.本报评论员文章 B.署名社论 C.编者按 D.短评 5.负责对广播节目整体把关以及各个节目和栏目之间的协调和整体运作的部门是( D ) 4-121 A.公关部 B.听联部 C.编辑部 D.总编室 6·若以节目的表现形态来划分,广播剧的节目类型属于( B )3-87 A.一般型 B.综合型 C.专题型 D.对象型 7.中国第一条电视广告播出的时间是( D )4-109 A.1949年 B.1958年 C.1976年 D.1979年 8.电视节目是集体的创作,该集体的负责人是( A )4-122 A.制片人 B.导演 C.编剧 D.主持人 9.被称为“新媒体”或“第四媒体”的是( D )5-135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网络 10.国内第一家将新闻信息发布到国际互联网的日报是( B )5-140 A.《杭州日报》 B.《中国贸易报》 C.《人民日报》 D.《中国青年报》 11.标志着世界电影进入全新数字时代的影片是( C ) 6-173

A.《火车到站》 B.《定军山》 C.《星球大战》 D.《爵士歌王》 12.有线电视发展的最初阶段是( A )6-177 A.共用天线阶段 B.同轴电缆阶段 C.光纤传播阶段 D.卫星有线电视联网阶段 13.媒介组织的功能特点是( C ) 7-198 A.突出社会效益 B.突出经济效益 C.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D.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分离 14.在我国电视产业中最早出现的经营项目是( B )7-213 A.电视购物(直销) B.广告经营 C.收费信息节目 D.电视节目经营 15.提出“把关人”理论的学者是( A )8-229 A.卢因 B.波兹曼 C.麦克卢汉 D.李普曼 16.我国报纸创办的审批机构是( C ) 8-233 A.中共中央宣传部 B.全国文联 C.新闻出版总署 D.中国作协 17.提出“电视人”和“容器人”理论的传播学者来自于( C ) 9-250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德国 18.就现状而言,我国内地拥有最多受众的强势媒介是( B ) 9-261 A.报纸 B.电视 C.广播 D.网络 19.在传播效果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攻击抑制型”的人( A )10-277 A.易受传播影响 B.不易受传播影响 C.传播对其没有影响 D.传播对其影响变化莫测 20.对民意现象用现代思路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是( B )10-288 A.纽曼 B.李普曼 C.麦奎尔 D.卢因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从媒介技术演变的角度可将媒体大致分为( ABCD )绪论-7 A.书写媒体 B.印刷媒体 C.电子媒体 D.互动媒体 E.语言媒体

中级会计职称章节练习答案-2021中级经济法章节练习 第一章总论

1 关于民事诉讼的执行程序,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以及其他应由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 B.一方拒绝履行生效判决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C.申请执行的期限为2年 D.申请执行时效不能中止、中断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解析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2 张某是甲企业的销售人员,随身携带盖有甲企业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便于随时对外签约,后来张某因为收取回扣被甲企业开除,但空白合同书未被收回。张某以此合同书与不知情的李某签订了一份商品买卖合同,该买卖合同的效力是( )。 A.不成立 B.有效 C.无效 D.效力待定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解析根据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3 甲公司与乙银行订立一份借款合同,甲公司到期未还本付息。乙银行于还本付息期届满后1年零6个月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甲公司偿还本金、支付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乙银行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期间( )。 A.中止

C.延长 D.暂停计算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中首先乙银行起诉是在3年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如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就谈不上中断了),其次权利人提起诉讼引起诉讼时效期间中断。 4 2016年12月14日甲与乙签订一份借款合同,约定借期为一年。后借款期限届满甲未归还借款,乙也未向甲催讨借款。如果20年时效届满后,由于特殊情况可以依法延长。下列有关诉讼时效延长的说法,符合规定的是( )。 A.乙可以自主决定延长诉讼时效 B.乙经甲同意后可以延长诉讼时效 C.乙经甲同意并经人民法院同意后可以延长诉讼时效 D.只有人民法院才能决定延长诉讼时效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解析诉讼时效期间的延长只有人民法院才能决定予以延长;当事人不能自行决定延长诉讼时效。 5 下列关于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法律后果的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当事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B.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义务人自愿履行了义务后,可以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主张恢复原状 C.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当事人自愿履行义务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D.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的实体权利消灭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审计学原理 第19章

第19章 一单选题 1.关于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旨在通过提高已执行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增加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 B.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能够为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提供额外的信息,以帮助其了解注册会计师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项 C.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还能够帮助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了解被审计单位,以及已审计财务报表中涉及重大管理层判断的领域 D.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能够帮助注册会计师了解已审计财务报表中涉及重大管理层判断的领域 【答案】D 【解析】选项D错误。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能够帮助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了解已审计财务报表中涉及重大管理层判断的领域,而不是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参考教材P405。 2.针对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获取其他信息,以下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注册会计师应当阅读并考虑其他信息 B.如果部分文件在审计报告日后才能取得,要求管理层提供书面声明,声明这些文件的最终版本将在可获取时并且在被审计单位公布后提供给注册会计师 C.通过与管理层讨论,确定哪些文件组成年度报告,以及被审计单位计划公布这些文件的方式和时间安排 D.其他信息是指在被审计单位年度报告中包含的除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以外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答案】B 【解析】选项B不恰当,管理层应当声明这些文件的最终版本将在可获取时并且在被审计单位公布前提供给注册会计师。参考教材P437。 3.下列有关关键审计事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导致保留意见的事项属于关键审计事项 B.导致否定意见的事项属于关键审计事项 C.除非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当对财务报表发表否定意见时,注册会计师不得在审计报告中包含关键审计事项部分 D.如果被审计单位已公开披露与某一关键审计事项有关的信息,则注册会计师不能以合理预期在审计报告中沟通某事项造成的负面后果超过在公众利益方面产生的益处为由而不在审计报告中沟通该事项 【答案】C 【解析】除非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当对财务报表发表无法表示意见时,注册会计师不得在审计报告中包含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故选项C错误。参考教材P405。 4.下列各项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的是( )。 A.该事项未被确定为关键审计事项 B.该事项未被确定为其他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