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问题分析方法

质量问题分析方法
质量问题分析方法

质量问题分析方法

一、分析问题的方法之一

——QC七大手法

运用QC手法的目的

具体的QC手法

QC与作业标准化的循环

QC手法的运用

运用QC手法的目的

企业在进行流程改善时,首先应寻找改善的切入点,探讨问题的本质,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打下理论分析的坚实基础。在生产现场,运用5S手法来凸显问题点,使用3UMEMO(改善备忘录)及时地记录问题点,然后分析问题。用来分析问题的工具就是QC手法。

1.对现状进行分解

在分析问题时,首先要对现状进行分解。根据现有的标准化资料,衡量现状是否符合规范。如果现状不合理,则要对现状及早地做出改正,使之回到标准化的轨道上;如果目前的运行方式确实是合理的,那么就应进一步对现有的标准或规范加以修正。

2.寻找适当的突破口

当问题发现后,为了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必须寻找适当的突破口。运用QC七大手法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问题的现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的切入点,再寻找适当的资源来改善所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后,将所做的有效的改善措施加以标准化,修订成为新版的标准或检验规范。作业人员将按照新版的标准或检验规范的要求进行作业和检验。如图6-1所示。

图6-1 改善问题的一般流程

QC七大手法

企业可以综合运用QC七大手法以便于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经历既定问题、确定相关的流程、量度表现、分析原因、建立和测试改善方案,以及评估推行效果等几个步骤,进行持续的改善工作。

QC手法的工具包括:检查表、柏拉多图、直方图、特性要因法、散布图、管制图、流程图以及脑力激荡等各种方法。每种工具根据其自身不同的特点,适当应用于相应的场合。接下来详细介绍七种手法。

1.检查表法

检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简单的工具。它的特点是照表来操作,主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管理。例如某公司收集工伤事故的资料(见表6-1),将意外事故分类,统计每年发生的次数、公司因此遭受的损失和改善这类事故所需的费用等。

表6-1 公司安全事故检查表

2.直方图

直方图是将数据根据差异进行分类。直方图的主要特点就是:明察秋毫地掌握差异。直方图的制作方法如下:

◆横坐标轴表示产品品质特性值

◆纵坐标轴表示次数

◆将各组原组界标在横轴上

◆以组距为底,将高与各次数值成比例地作出各个长方形,即得直方图

◆在直方图的上方记入数据总数

图6-2 直方图模型

3.层别法

层别法所绘制的图像被称为层别图或柏拉多图。当人们关心问题的解决时,并不仅仅希望看到出现的数据,而更关心经费部分。以工业安全事故为例,图6-2统计的重点是事故的次数,图6-3统计的重点是事故的损失。因为统计中的重点不同,所以造成的排列次序也就相应的不同。

图6-3 事故次数统计图

图6-4 事故损失统计图

4.特性要因图

由于特性要因图的形状酷似鱼骨,所以又被俗称为鱼骨图:其中的主要因素是骨架部分,次要因素是鱼刺部分。特性要因图从不良品和效益等两方面的分析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的主要和次要等两方面的因素。如图6-4所示,针对现场工作改善问题进行分析,人力、机械、物料和方法构成了鱼骨架部分,具体细微的问题构成了鱼刺部分。由此可看出,特性要因图的特点是:根据不同的特性来划分问题种类,将所有的因果关系一网打尽。

图6-5 特性要因图

5.散布图

散布图是研究成对出现(如X,Y)、每对为一个点的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简单图示技术。散布图是用来分析数据的工具。在散布图中,成对的数据形成点子云,研究点子云的分布状态便可推断出成对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

散布图的绘制有两种方式:①采用排列成直方图的方式(如图6-5),按照时间序列的推移,分析数据彼此之间的关联性;②是采用描点的方式(如图6-6),便于观察数据的分布状况。

图6-5 散布图(直方图式)

图6-6 散布图(描点式)

6.管制图

管制图又叫管理图。它是用来区分由异常原因所引起的波动,或由于过程固有的随机原因而引起的偶然波动的一种工具。偶然波动一般在预计的界限内随机重复,是一种正常的波动;而异常波动则表明需要对其影响因素加以判断、调查,并使之处于受控的状态。管制图适合于分析单一因素随时间推移而造成的影响。

管制图建立在数理统计学的基础上,它利用有效数据而建立控制界限,一般分上控制界限(UCL)和下控制界限(LCL)。如图6-7所示。如果该过程不受异常原因的影响,那么,下一步得到的观测数据将不会超出控制界限。

图6-7 管制图的基本形式

7.流程图

流程图就是将一个过程(如工艺、检验、质量改进等过程)的步骤用图的形式表示出来。通过对一个过程中的各步骤之间关系的研究,一般能发现故障的潜在原因,知道哪些环节还需要进行质量上的改进。

流程图可以用于从材料流向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的所有方面。流程图可以用来描述现有的过程,也可用来设计一个新的过程。流程图在QC活动和质量改进活动中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如图6-8所示,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图6-8 新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图

QC各手法的适用场合

QC七大手法中的各种工具各有特点,各有其合适的应用场合。其中,层别法常用于归纳整理所收集到的数据资料;特性要因图有利于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散布图则能帮助人们掌握整个过程的状况。各种手法的具体适用场合比较如表6-2所示。

总体来说,可以使用柏拉多图、特性要因图、直方图、管制图和脑力激荡法等各种手法来界定问题,而确定相关流程并使之文件化的惟一工具是流程图,凭借流程图的方法,描绘出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升视界将问题看得更加深入一些。

表6-2 QC各手法适用场合比较

【自检】

根据对QC七大手法的学习,选择各种工具的适用场合。

A.检查表B.柏拉多图C.特性要因图D.散布图E.直方图F.管制图G.流程图H.脑力激荡法,其中,界定问题适合采用_______;确定相关流程适合采用_______;分析原因时适合采用_______;测试改善方案适合采用_______;评估效果适合采用_______。

见参看答案6-1

QC与作业标准化的循环

1.分析问题的重点角度

在应用QC七大手法来分析问题时,人们通常从特定的几个角度出发。这几个分析角度掌握的好坏,势必直接影响到人们所需花费的精力的多少。分析问题的重点时,主要应从如下出发点进行:

◆客户角度

公司不惜投入很多的精力和金钱来进行改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获得更高的运营利润。因此,应更多地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争取每一份改善的投资都能收到良好的回报。

◆成本的角度

如果产品能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但是因成本过高,这意味着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这同企业最大程度地追求利润的原则是彼此矛盾的。因此还需要从成本的角度出发更为适宜。

◆作业习惯的角度

从生产作业习惯的角度出发,使生产过程符合工人的作业习惯、流程的运行方式以及规定的作业标准。作业的差异是不同的标准化方式所带来的结果,可以运用QC方法来寻找更好的作业方法。

◆上次同类事故原因的角度

同样的问题点持续出现,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解决方案只是表面看起来有效,需要从分析同样事故的原因的角度出发,使用绩效手法找出真正的原因。

◆由事故之间差异的角度

同样,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事故之间的差异,帮助寻找不同事故产生的原因,并能有效地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不预设立场

在分析过程中,应以最客观的态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避免由于个人的主观立场而影响到分析的结果。

2.再标准化与再分析

运用QC七大手法分析问题,使用PDCA等手段进行动作分析或持续改善,紧接着还需要

做标准化的工作。经过第一次分析做出的改善措施,并予以标准化时,并不意味着在实际生产中真的有效果。因此,进行标准化时还需要再做二次分析,再次使用QC手法来分析改善后试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将两次分析所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对照。这样,才能将真正行之有效的改善方法予以标准化,使之成为工作的指导书。

在进行再标准化和再分析时,需要重视工作教导。由于再标准化必然带来作业标准规范和检验规范的改变,必然要求生产线人员和检验人员改变原来的作业或检验的习惯。只有加强工作教导,才能使他们能从内心里真正乐于接受新的概念和方法。

另外,再标准化和再分析还需要注意图表、范例、样品、5S以及参考说明书的应用。例如,机械设备的说明书可以用来帮助人们寻找设备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通过运用5S来规范正常,发现异常,然后按照成本分析的结果实施改善方案。改善后的生产线进行第二次量产,第二次量产所遵循的作业规范和检验规范来自于工艺参数等的改善。改善的过程可能在解决原因问题的同时,引发了其它的潜在危险。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分析、改善,完善标准化的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产品的质量。

【本讲小结】

当企业发现生产问题之后,必须及时、有效地寻找适当的突破口来解决这些问题。QC七大手法正是用来帮助企业分析问题的得力工具。QC七大手法的工具具体包括:检查表、柏拉多图、直方图、特性要因图、散布图、流程图以及脑力激荡法等。各种工具根据自身的特点,有不同的适用场合。

运用QC七大手法的目的,是为了充分了解问题的现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的切入点,再寻找适当的资源来改善所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后,将所做的有效的改善措施加以标准化,修订成为新版的标准或检验规范。因此,企业在持续改善中,要善于综合利用QC七大手法提供的各种工具。

二、分析问题的方法之二

——PDCA手法与8D团队(上)

运用PDCA手法分析问题

8D团队的概念

8D团队之D1与D2

PDCA手法

戴明博土最早提出了PDCA循环的概念,所以又称其为“戴明环”。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充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PDCA循环中,“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的管理循环是现场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基本方式,它反映了不断提高质量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包括了四个阶段和八个步骤。如图7-1和图7-2所示。

图7-1 PDCA管理循环

图7-2 PDCA八大步骤

1.P—计划(Plan)

在开始进行持续改善时,首先要进行的工作的是策划。策划包括制订质量目标、活动计划、管理项目和措施方案。策划阶段需要检讨企业目前的工作效率、追踪流程目前的运行效果和收集流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点;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制订初步的解决方案,提交公司的高层领导批准。

策划阶段包括以下四项工作内容:

◆分析现状

通过现状的分析,找出还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尽可能地以数字来说明。

◆寻找原因

在所收集到的资料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

◆提炼主因

从各种原因中找出影响质量的最主要的原因。

◆制订计划

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制订技术组织措施方案,并具体落实到执行者。

2.D—实施(Do)

在实施阶段,就是将制订的计划和措施具体组织实施和执行。将初步解决方案提交给公司高层领导进行讨论,在得到公司高层领导的批准之后,由公司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来支持计划的实施。

在实施阶段还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初步的解决方案全面地都展开,只应在局部的生产线上进行试验。这样,即使设计方案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时,损失也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通过类似白鼠试验的形式,检验解决方案是否真正切实可行。

3.C—检查(Check)

第三阶段是检查,就是将执行的结果与预定目标进行对比,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按照检查的结果,来验证生产线的运作是否按照原来的标准化进行,或原来的标准规范是否合理等。

生产线按照标准规范运作后,分析检查所得到的结果,寻找标准化本身是否也存在偏移。如果发生偏移现象,那么就要重新策划,重新执行。这样,通过暂时性生产对策的实施,检验方案的有效性,进而保留有效的部分。

4.A—处理(Action)

第四阶段是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订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及时地总结,以免今后再度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处理阶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总结经验,进行标准化

总结经验教训,估计成绩,处理差错。把成功的经验肯定下来,制订为标准,记录在案,作为借鉴,防止今后再度发生。

◆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将没有解决的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管理循环,作为下一阶段的计划目标。

8D团队的概念

跨功能性的问题点是导致公司出现重大质量事件的主要原因。公司在产品改善过程中,遇到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涉及到多个部门,因此,需要成立8D团队来进行产品的改善。8D团体

改善从D1—D8分为八个阶段,其过程如图7-3所示。

图7-3 8D团队改善的过程

8D团队改善之D1与D2

8D改善之D1:成立适当的工作小组

一般情况下,在公司的管理规定或ISO程序文件中,都规定了公司中每个部门所需承担的职责。但是,每个部门按各自的方式进行运作时,产生的结果并不一定都尽如人意。公司在进行产品改善过程中经常可以发现:产品改善中的问题点并不那么单纯,如果仅仅靠一个部门的能力则往往难以胜任。绝大部分问题都横贯在多个部门之间,跨功能性的问题点才是导致公司出现重大的有效性失常或产生重大质量事件的主要原因。

因此,通常都需要寻找合适的专家,成立跨部门、跨功能的小组来更妥善地协同解决问题。对于成本较低的项目或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由单个部门来分别进行处理;对于成本较高的项目,则必须由多部门所组成的工作团队来负责执行。成立跨部门组成的工作团体将要对公司出现的重大事故承担主要责任。

工作小组的成员应是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领域中负责设计或过程的工程师代表,按照实际需要,应该包括设计、制造、装配、质量、可靠性、维修、采购、测试、供应及其它主题等各方面的专家。一般来说,成立工作小组时至少应该涵盖四个基本部门:销售、工程设计、制造和检验等部门。必要时,还应该额外地涵盖设备维护保养和资源提供等部门。四个基本部门的职能比较如表7-1所示。

表7-1 四部门职能比较

8D改善之D2:用客户的语言描述问题

1.清楚客户的投诉以及问题所在

一旦工作小组成立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描述问题点。前几讲中已经提到,当生产现场有不合理的现象时,必须详细地描述问题点的性质和特征:如何不合理、不均匀以及浪费的具体情况如何等。同样,当客户产生抱怨时,也需要对问题进行描述。描述过程中要尽量地使用客户的语言并从客户的角度观察公司的运作流程。

企业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从中获得最大的利润。因此,企业必须永远关心客户的每一个需求,了解客户投诉的本质内容。为了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求,也为了帮助客户比较容易地理解公司的描述,就需要用客户的语言来描述和解决问题。如果客户有自己的专有名词,那么也应尽量地用客户的专有名词来叙述。

2.数据最有说服力:5W2H方法定义、收集数据

在描述问题点时,除了使用客户的语言之外,同时还要提供真实、客观的数据资料。口说无凭,完全凭感觉只会掺杂很严重的主观意识,往往容易偏离实际问题,只有数据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数据并不是完全用文字来表达的,数据必须清晰、明朗而有说服力。可以通过5W2H的方法来记录有用的数据资料。5W2H方法指的是:What、Who、Where、When、Why、How以及Howmuch。5W2H的具体内容如下:

◆Who:何人产生、何人发现

Who这一项记录的是问题从哪个人开始产生,以及由谁来发现问题的。

当出现问题点时,有必要考察发现问题的人究竟是客户、检验人员还是作业员。如果是客户发现了问题,就需要思考为什么企业的产品检验人员或半成品制造的人员没有更早地及时发现问题。

◆When:何时发现

企业需要研究究竟是客户刚收到货就发现了问题,还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问题。还应认真、全面地思考是否能将发现问题的时间提前。最好在客户发现问题之前,由企业的质量检验人员甚至早在产品规划过程中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这样,就能将对客户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Where:何处发生

究竟是在何处发生了问题:仓库、生产线、运输过程还是在客户现场。根据问题所发生的地点,了解发生地点的环境因素(如生产线的温度、湿度和工作环境等),分析、判断同一问

题在不同地点发生时所存在的差异。

另外,还需要关注产品本身何处产生了问题,统计产品本身发生问题比例较高的地方,以便于及时地进行设计改进。

◆What:发生了什么

What考察的是究竟发生了什么不合格以及效率不高的现象,并且还需要注意发生问题的过程。例如,问题究竟是在使用还是在装配的过程中发生的。产品的问题是在什么因素下发生的,针对这些因素逐一进行分析,判断出问题发生的直接和关键的因素。

◆Why:为什么发生

为什么问题点直到这时才发现?为什么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才会发现,而不是使用时立即就能发现?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样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有利于探查问题产生的本质,从而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How:如何发生

How指的是问题在怎样的情况下如何产生,以及问题发生是否与其它问题存在着顺序上的关系。是不是先发生了某种现象,接着再出现另一种现象,不同的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先后的关联性。调查清楚这类问题,有利于寻找问题发生的根源。

◆Howmuch:发生范围有多广

Howmuch关注的是:问题发生的程度究竟多高、范围多广。例如,爆炸事故是否有人员伤亡,产品不合格的比例有多高,以及每个问题发生后对公司造成了多大的资金损失等。根据程度的高低,确定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3.运用图表、图片和形象定义问题

D2问题的说明可以运用图表、图片和形象等方式来描绘。运用图片是最好的描述方式,通过图片,就能一目了然,清楚地看到问题发生的状况。有时采用手画的方式和用比较形象的语言来定义和描述问题。例如采用比喻的方式等。

另外,还可以使用QC七大手法中各种图表的方式来定义、描述问题。图表的方法可以直接告诉人们那些人为的产品不合格率达到了多少以及机械不良率已达到百分之几。例如,可以采用直方图、柏拉多图的方式来直观地表示不同类型故障发生的比例。

4.发生率的计算

为了量化地表达问题的发生频率,人们有时还需要进行发生率的计算。单个失效数的发生频度无法估计,一般可以通过每1,000件生产零件的累计失效数来计算。通过发生率的计算,用数据来衡量分析造成失效比例升高的因素。

例如,以下为良品率(指实际良品的制成量与加工量的比)的计算方法:

其中,不良数量还包括不良品及补修品。

【案例】

通用汽车的启示

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曾接到过客户这样的投诉:这位客户以前使用的是福特公司生产的汽车,最近购买了通用的一款新车。这位客户的家庭一直以来就有个习惯,喜欢在晚饭后全家表决买何种冰淇淋,并开汽车去买回来。但是,这家人发现很奇怪的问题,每当买巧克力冰淇淋时,汽车在店门口就无法发动。而一旦买草莓、香草或者苹果口味的冰淇淋时,则不会出现

汽车无法发动的现象。这个奇怪的问题困扰了这一家人的生活,因此他们决定向通用汽车反映,希望他们能有效地帮助解决问题。通用汽车公司受理了一个看起来有点莫名其妙的客户抱怨,派出了专门的工程师拜访了这家客户。公司的专业人员仔细地检查了整个车子,并对可能出现的零件进行了更换,但是仍然始终查不出有任何的问题点。这难道是客户的一个闹剧吗?

公司派来的工程师决定和这位客户一家一起去购买冰淇淋,以便能看出个究竟。当天晚上吃完晚餐后,全家表决,正好是要购买巧克力的冰淇淋。到了冰淇淋店,客户跳下车,买了巧克力冰淇淋返回到车子之中,在一旁的工程师惊讶的发现,车子真的确实无法发动。他们将车子沿着下坡路推了一段后,汽车才又可以启动了。但是,现场的工程师还是没有找出汽车所以产生上述奇怪现象的任何原因。第二天,全家人吃的香草冰淇淋,汽车顺利发动;第三天,全家人吃的是苹果冰淇淋,汽车顺利发动;第四天,全家人表决吃巧克力冰淇淋时,汽车又无法发动……如此持续了一个星期,工程师这才相信这绝对不是巧合。难道是这款汽车对巧克力过敏吗?在这七天中,这位工程师将每个步骤都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每次的行车路线、每天的天气情况、每次的耗油量,甚至包括汽车几点出发、几点到达以及每次发动汽车的时刻。工程师将一大堆数据带回公司进行仔细分析后,隐隐约约地似乎找出了一些规律。第二天,他决定再去冰淇淋店考察一番。根据对这家冰淇淋店的内部结构规划的观察,他发现,各类冰淇淋的摆放位置是不一样的:巧克力口味的冰淇淋摆在店的最外面,不用等待就能迅速地购买到这种巧克力冰淇淋,而其它口味的冰淇淋全摆放在仓库中,有顾客需要时才拿出来。因此,除了购买巧克力冰淇淋外,购买其它口味的冰淇淋,顾客都需要等待十几分钟的时间。看来汽车的问题出现在发动的时间上。购买巧克力冰淇淋时,从熄火到重新发动汽车,其间的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而买其它口味的冰淇淋至少需要十几分钟才能回到车内重新发动。因此,真正的问题是:汽车不能在5分钟之内连续发动。这个问题与引擎散热的机制有关系。由于散热功能不佳,5分钟之内重新发动的话,其中的阀件由于热量过高而闭锁,从而导致无法发动。一旦时间超过10分钟,热量散发出去后,阀件才会自动打开,汽车便能顺利地发动了。

因此,其它企业也应该像通用汽车公司那样,认真对待客户的每一个投诉。从比较客观的角度,透过表面现象看到真正的问题。企业应充分理解客户的语言,将客户的语言转化为问题的客观描述,通过分析收集的数据,才能寻找到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使客户觉得满意。

【自检】

过阅读故事“通用汽车的启示”,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讲小结】

戴明博土所提出的PDCA循环,是一种能使任何一项活动都能有效进行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在PDCA循环中,“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的管理循环是现场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基本方式,它反映了不断提高质量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包括八个步骤,目前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公司在进行产品改善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横贯在多个部门之间,跨功能性的问题点才是导致公司出现重大的有效性失常或产生重大质量事件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成立

8D团队来进行产品的改善。在8D改善中,D1是寻找合适的专家和工程师,成立合适的工作小组;D2是使用客户能充分理解的语言和做法来定义、描述问题。应以最客观的立场接受、分析客户的抱怨,找到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进而有效地妥善解决问题。

三、分析问题的方法之二

——PDCA手法与8D团队(下)

8D团队改善之D4—D8的内涵

8D团队改善的应用

跨功能小组案例分析

上一讲已经介绍了其中的D1和D2这两个部分,以下继续介绍其余六个部分。

8D团队改善之D3、D4和D5

8D改善之D3:临时措施

1.为什么要采取临时措施

在8D团队改善中,首先是成立一个跨功能的改善团体,然后按照客户的语言来描述问题。定义和描述问题之后,并不是要急于分析、解决问题,而是要及时地采取临时性的措施,防止问题继续进一步严重。

临时性的措施不要求能根本性地解决问题,也不要求能面面俱到地处理问题,而是在情况紧急的形势下,果断地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方法,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化,围堵、隔离和追踪问题。因此,实施临时性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在根本性地彻底解决问题前,尽可能降低和补救由于问题发生所带来的一切损失。

2.围堵或隔离问题的措施

为了达到阻止灾害进一步扩大化的目的,就需要想临时性的措施来围堵和隔离问题,进一步追踪灾害涉及的范围。当出现的问题有可能危害到客户的利益时,应十分坦诚地与客户通报相关的信息,保证客户在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时有足够的反应时间。这样,就能有效地将客

12种企业工作分析方法

12 种企业工作分析方法 ?资料分析法 ?工作实践法 ?效用性职务分析(FJA) ?关键事件法 ?观察法 ?面谈法 ?任务调查表 ?问卷法 ?职务分析问卷(PAQ) ?秩序分析法 ?典型事例法 ?工作日志法 资料分析法 为了降低工作分析的成本,应当尽量利用现有的资料,以便对每个工作的任务、责任、权利、工作负荷、任职资格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为进一步调查奠定基础。 岗位责任制是国内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十分重视的一项制度。但是岗位责任制只规定了工作的责任和任务,没有规定该工作的其他要求如工作的社会条件、物理环境、聘用条件、工作流程以及任职条件等等,如果根据各企业的具体情况,对岗位责任制添加一些必要的内容, 则可形成一份完整的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书。下表是一份较为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对工作分析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某炼钢厂计划科综合统计员的岗位经济责任制

从上表可为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另外,我们还可通过作业统计,如对每个生产工人出勤、产量、质量、消耗的统计, 对工人的工作内容、负荷有更深的了解,它是建立工作标准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则可提供任职者基本素质资料 工作实践法 工作实践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员从事所研究的工作,由此掌握工作要求的第一手资料。例如为了了解工人的工作状况,佛罗里达州州长鲍伯。格雷尼姆在竞选期间的100 天里,作了100 种不同的工作。 这种方法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用这种方法可以了解工作的实际任务以及在体力、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要求,适用于短期内可以掌握的工作。

缺点:对需要大量训练和危险的工作,这种方法不适用。 效用性职务分析(FJA) 美国劳工部提出一种成为工作者功能的职务分析(Functional Job Analysis)作为职务分析程序的一个阶段。工作者效用是指那些确定工作者与信息、人和事之间关系的活动。这些活动如下表: 每项效用描述一种广泛的行动,它概括出在与信息、人和事发生关系时工作者做什么。在信息、人、事三个范畴中,每一类的工作者效用的安排是有结构的,即从不很复杂的效用上升到比较复杂的效用,然而这种等级关系有时是有限的、不精确的、本末倒置或根本不存在的。因而,应把这些情况解释为是反映工作者与信息、人和事之间的关系特性,而不是表明职务复杂的严格水平。 法因(Sindey A. Fine)对效用性职务分析做了某些修改和详细说明, 其中包括对任务描述写法的特殊规定,从而是包含在工作活动中的工

材料分析方法课后答案(更新至第十章)

材料分析方法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2015-1-4 BY:二专业の学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讨论下列各组概念的关系 答案之一 (1)同一物质的吸收谱和发射谱; 答:λk吸收〈λkβ发射〈λkα发射 (2)X射线管靶材的发射谱与其配用的滤波片的吸收谱。 答:λkβ发射(靶)〈λk吸收(滤波片)〈λkα发射(靶)。任何材料对X射线的吸收都有一个Kα线和Kβ线。如Ni 的吸收限为0.14869 nm。也就是说它对0.14869nm波长及稍短波长的X射线有强烈的吸收。而对比0.14869稍长的X射线吸收很小。Cu靶X射线:Kα=0.15418nm Kβ=0.13922nm。 (3)X射线管靶材的发射谱与被照射试样的吸收谱。 答:Z靶≤Z样品+1 或Z靶>>Z样品 X射线管靶材的发射谱稍大于被照射试样的吸收谱,或X射线管靶材的发射谱大大小于被照射试样的吸收谱。在进行衍射分析时,总希望试样对X射线应尽可能少被吸收,获得高的衍射强度和低的背底。 答案之二 1)同一物质的吸收谱和发射谱; 答:当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受到激发而发光,产生的光谱称为发射光谱,发射光谱的谱线与组成物质的元素及其外围电子的结构有关。吸收光谱是指光通过物质被吸收后的光谱,吸收光谱则决定于物质的化学结构,与分子中的双键有关。 2)X射线管靶材的发射谱与其配用的滤波片的吸收谱。 答:可以选择λK刚好位于辐射源的Kα和Kβ之间的金属薄片作为滤光片,放在X射线源和试样之间。这时滤光片对Kβ射线强烈吸收,而对Kα吸收却少。 6、欲用Mo 靶X 射线管激发Cu 的荧光X 射线辐射,所需施加的最低管电压是多少?激发出的荧光辐射的波长是多少? 答:eVk=hc/λ Vk=6.626×10-34×2.998×108/(1.602×10-19×0.71×10-10)=17.46(kv) λ0=1.24/v(nm)=1.24/17.46(nm)=0.071(nm) 其中h为普郎克常数,其值等于6.626×10-34 e为电子电荷,等于1.602×10-19c 故需加的最低管电压应≥17.46(kv),所发射的荧光辐射波长是0.071纳米。 7、名词解释:相干散射、非相干散射、荧光辐射、吸收限、俄歇效应 答:⑴当χ射线通过物质时,物质原子的电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将产生受迫振动,受迫振动产生交变电磁场,其频率与入射线的频率相同,这种由于散射线与入射线的波长和频率一致,位相固定,在相同方向上各散射波符合相干条件,故称为相干散射。 ⑵当χ射线经束缚力不大的电子或自由电子散射后,可以得到波长比入射χ射线长的χ射线,且波长随散射方向不同而改变,这种散射现象称为非相干散射。

工作分析方法及案例

1工作分析方法介绍 观察法是工作人员在不影响被观察人员正常工作的条件下,通过观察将有关的工作内容、方法、程序、设备、工作环境等信息记录下来,最后将取得的信息归纳整理为适合使用的结果的过程。 采用观察法进行岗位分析时,应力求结构化,根据岗位分析的目的和组织现有的条件,事先确定观察内容、观察时间、观察位置、观察所需的记录单,做到省时高效。 观察法的优点是:取得的信息比较客观和正确。但它要求观察者有足够的实际操作经验;主要用于标准化的、周期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不适用于工作循环周期长的、以智力活动为主的工作;不能得到有关任职者资格要求的信息。观察法常与访谈法同时使用。 访谈法是访谈人员就某一岗位与访谈对象,按事先拟定好的访谈提纲进行交流和讨论。访谈对象包括:该职位的任职者、对工作较为熟悉的直接主管人员、与该职位工作联系比较密切的工作人员、任职者的下属。为了保证访谈效果,一般要事先设计访谈提纲,事先交给访谈者准备。 访谈法通常用于工作分析人员不能实际参与观察的工作,其优点是既可以得到标准化工作信息,又可以获得非标准化工作的信息;既可以获得体力工作的信息,又可以获得脑力工作的信息;同时可以获取其他方法无法获取的信息,比如工作经验、任职资格等,尤其适合对文字理解有困难的人。其不足之处是被访谈者对访谈的动机往往持怀疑态度,回答问题是有所保留,信息有可能会被扭曲。因此,访谈法一般不能单独用于信息收集,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问卷调查是根据工作分析的目的、内容等事先设计一套调查问卷,由被调查者填写,再将问卷加以汇总,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回答,形成对工作分析的描述信息。问卷调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问卷调查法的关键是问卷设计,主要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形式。开放式调查表由被调查人自由回答问卷所提问题;封闭式调查表则是调查人事先设计好答案,由被调查人选择确定。 1.提问要准确 2.问卷表格设计要精练 3.语言通俗易懂,问题不能模凌两可 4.问卷表前面要有导语 5.问题排列应有逻辑,能够引起被调查人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

材料分析方法答案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用来进行晶体结构分析的X射线学分支是() A.X射线透射学; B.X射线衍射学; C.X射线光谱学; D.其它 2. M层电子回迁到K层后,多余的能量放出的特征X射线称() A.Kα; B. Kβ; C. Kγ; D. Lα。 3. 当X射线发生装置是Cu靶,滤波片应选() A.Cu;B. Fe;C. Ni;D. Mo。 4. 当电子把所有能量都转换为X射线时,该X射线波长称() A.短波限λ0; B. 激发限λk; C. 吸收限; D. 特征X射线 5.当X射线将某物质原子的K层电子打出去后,L层电子回迁K层,多余能量将另一个L层电子打出核外,这整个过程将产生()(多选题) A.光电子; B. 二次荧光; C. 俄歇电子; D. (A+C) 二、正误题 1. 随X射线管的电压升高,λ0和λk都随之减小。() 2. 激发限与吸收限是一回事,只是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3. 经滤波后的X射线是相对的单色光。() 4. 产生特征X射线的前提是原子内层电子被打出核外,原子处于激发状态。() 5. 选择滤波片只要根据吸收曲线选择材料,而不需要考虑厚度。() 三、填空题 1. 当X射线管电压超过临界电压就可以产生X射线和X射线。 2. 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可以产生、、、、 、、、。 3. 经过厚度为H的物质后,X射线的强度为。 4. X射线的本质既是也是,具有性。 5. 短波长的X射线称,常用于;长波长的X射线称 ,常用于。 习题 1.X射线学有几个分支?每个分支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分析下列荧光辐射产生的可能性,为什么? (1)用CuKαX射线激发CuKα荧光辐射; (2)用CuKβX射线激发CuKα荧光辐射; (3)用CuKαX射线激发CuLα荧光辐射。 3.什么叫“相干散射”、“非相干散射”、“荧光辐射”、“吸收限”、“俄歇效应”、“发射谱

(完整版)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部分课后答案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部分课后答案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物理0901 除夕月 1-1 计算0.071nm(MoKα)和0.154nm(CuKα)的X-射线的振动频率和能量。 ν=c/λ=3*108/(0.071*10-9)=4.23*1018S-1 E=hν=6.63*10-34*4.23*1018=2.8*10-15 J ν=c/λ=3*108/(0. 154*10-9)=1.95*1018S-1 E=hν=6.63*10-34*2.8*1018=1.29*10-15 J 1-2 计算当管电压为50kV时,电子在与靶碰撞时的速度与动能以及所发射的连续谱的短波限和光子的最大动能. E=eV=1.602*10-19*50*103=8.01*10-15 J λ=1.24/50=0.0248 nm E=8.01*10-15 J(全部转化为光子的能量) V=(2eV/m)1/2=(2*8.01*10-15/9.1*10-31)1/2=1.32*108m/s 1-3分析下列荧光辐射产生的可能性,为什么? (1)用CuKαX射线激发CuKα荧光辐射; (2)用CuKβX射线激发CuKα荧光辐射;

(3)用CuKαX射线激发CuLα荧光辐射。 答:根据经典原子模型,原子内的电子分布在一系列量子化的壳层上,在稳定状态下,每个壳层有一定数量的电子,他们有一定的能量。最内层能量最低,向外能量依次增加。 根据能量关系,M、K层之间的能量差大于L、K成之间的能量差,K、L层之间的能量差大于M、L层能量差。由于释放的特征谱线的能量等于壳层间的能量差,所以K?的能量大于Ka 的能量,Ka能量大于La的能量。 因此在不考虑能量损失的情况下: CuKa能激发CuKa荧光辐射;(能量相同) CuK?能激发CuKa荧光辐射;(K?>Ka) CuKa能激发CuLa荧光辐射;(Ka>la) 1-4 以铅为吸收体,利用MoKα、RhKα、AgKαX射线画图,用图解法证明式(1-16)的正确性。(铅对于上述Ⅹ射线的质量吸收系数分别为122.8,84.13,66.14 cm2/g)。再由曲线求出铅对应于管电压为30 kv条件下所发出的最短波长时质量吸收系数。 解:查表得 以铅为吸收体即Z=82 Kαλ3 λ3Z3 μm Mo 0.714 0.364 200698 122.8 Rh 0.615 0.233 128469 84.13 Ag 0.567 0.182 100349 66.14 画以μm为纵坐标,以λ3Z3为横坐标曲线得K≈8.49×10-4,可见下图 铅发射最短波长λ0=1.24×103/V=0.0413nm λ3Z3=38.844×103 μm = 33 cm3/g 1-5. 计算空气对CrKα的质量吸收系数和线吸收系数(假设空气中只有质量分数80%的氮和质量分数20%的氧,空气的密度为1.29×10-3g/cm3)。 解:μm=0.8×27.7+0.2×40.1=22.16+8.02=30.18(cm2/g) μ=μm×ρ=30.18×1.29×10-3=3.89×10-2 cm-1 1-6. 为使CuKα线的强度衰减1/2,需要多厚的Ni滤波片?(Ni的密度为8.90g/cm3)。1-7. CuKα1和CuKα2的强度比在入射时为2:1,利用算得的Ni滤波片之后其比值会有什么变化? 解:设滤波片的厚度为t 根据公式I/ I0=e-Umρt;查表得铁对CuKα的μm=49.3(cm2/g),有:1/2=exp(-μmρt) 即t=-(ln0.5)/ μmρ=0.00158cm 根据公式:μm=Kλ3Z3,CuKα1和CuKα2的波长分别为:0.154051和0.154433nm ,所以μm=K

某公司工作分析案例精选

某公司(房地产)工作分析案例 A公司是我国中部省份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迅速增长,房产需求强劲,公司有了飞速的发展,规模持续扩大,逐步发展为一家中型房地产开发公司。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壮大,员工人数大量增加,众多的组织和人力资源治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公司现有的组织机构,是基于创业时的公司规划,随着业务扩张的需要逐渐扩充而形成的,在运行的过程中,组织与业务上的矛盾已经逐渐凸显出来。部门之间、职位之间的职责与权限缺乏明确的界定,扯皮推诿的现象不断发生;有的部门抱怨事情太多,人手不够,任务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有的部门又觉得人员冗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公司的人员招聘方面,用人部门给出的招聘标准往往含糊,招聘主管往往无法准确地加以理解,使得招来的人大多差强人意。同时目前的许多岗位不能做到人事匹配,员工的能力不能得以充分发挥,严重挫伤了士气,并影响了工作的效果。公司员工的晋升以前由总经理直接做出。现在公司规模大了,总经理已经几乎没有时间来与基层员工和部门主管打交道,基层员工和部门主管的晋升只能根据部门经理的意见来做出。而在晋升中,上级和下属之间的私人感情成为了决定性的因素,有才干的人往往却并不能获得提升。因此,许多优秀的员工由于看不到自己未来的前途,而另寻高就。在激励机制方面,公司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考核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非常严重,员工的报酬不能体现其价值与能力,人力资源部经常可以听到大家对薪酬的抱怨和不满,这也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面对这样严重的形势,人力资源部开始着手进行人力资源治理的变革,变革首先从进行职位分析、确定职位价值开始。职位分析、职位评价究竟如何开展、如何抓住职位分析、职位评价过程中的要害点,为公司本次组织变革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和基础保证,是摆在A公司面前的重要课题。 首先,他们开始寻找进行职位分析的工具与技术。在阅读了国内目前流行的基本职位分析书籍之后,他们从其中选取了一份职位分析问卷,来作为收集职位信息的工具。然后,人力资源部将问卷发放到了各个部门经理手中,同时他们还在公司的内部网上也上发了一份关于开展问卷调查的通知,要求各部门配合人力资源部的问卷调查。 据反映,问卷在下发到各部门之后,却一直搁置在各部门经理手中,而没有发下去。很多部门是直到人力部开始催收时才把问卷发放到每个人手中。同时,由于大家都很忙,很多人在拿到问卷之后,都没有时间仔细思考,草草填写完事。还有很多人在外地出差,或者任务缠身,自己无法填写,而由同事代笔。此外,据一些较为重视这次调查的员工反映,大家都不了解这次问卷调查的意图,也不理解问卷中那些生疏的治理术语,何为职责、何为工作目的,许多人对此并不理解。很多人想就疑难问题向人力资源部进行询问,可是也不知道具体该找谁。因此,在回答问卷时只能凭借自己个人的理解来进行填写,无法把握填写的规范和标准。 一个星期之后,人力资源部收回了问卷。但他们发现,问卷填写的效果不太理想,有一部分问卷填写不全,一部分问卷答非所问,还有一部分问卷根本没有收上来。辛劳调查的结果却没有发挥

材料分析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四章 1、波谱仪和能谱仪各有什么优缺点 优点:1)能谱仪探测X射线的效率高。 2)在同一时间对分析点内所有元素X射线光子的能量进行测定和计数,在几分钟内可得到定性分析结果,而波谱仪只能逐个测量每种元素特征波长。 3)结构简单,稳定性和重现性都很好 4)不必聚焦,对样品表面无特殊要求,适于粗糙表面分析。 缺点:1)分辨率低。 2)能谱仪只能分析原子序数大于11的元素;而波谱仪可测定原子序数从4到92间的所有元素。 3)能谱仪的Si(Li)探头必须保持在低温态,因此必须时时用液氮冷却。 分析钢中碳化物成分可用能谱仪;分析基体中碳含量可用波谱仪。 2、举例说明电子探针的三种工作方式(点、线、面)在显微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答:(1)、定点分析:将电子束固定在要分析的微区上用波谱仪分析时,改变分光晶体和探测器的位置,即可得到分析点的X射线谱线;

用能谱仪分析时,几分钟内即可直接从荧光屏(或计算机)上得到微区内全部元素的谱线。 (2)、线分析:将谱仪(波、能)固定在所要测量的某一元素特征X射线信号(波长或能量)的位置把电子束沿着指定的方向作直线轨迹扫描,便可得到这一元素沿直线的浓度分布情况。改变位置可得到另一元素的浓度分布情况。 (3)、面分析: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作光栅扫描,将谱仪(波、能)固定在所要测量的某一元素特征X射线信号(波长或能量)的位置,此时,在荧光屏上得到该元素的面分布图像。改变位置可得到另一元素的浓度分布情况。也是用X射线调制图像的方法。 3、要在观察断口形貌的同时,分析断口上粒状夹杂物的化学成分,选用什么仪器用怎样的操作方式进行具体分析 答:(1)若观察断口形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来观察:而要分析夹杂物的化学成分,得选用能谱仪来分析其化学成分。 (2)A、用扫描电镜的断口分析观察其断口形貌:

材料分析方法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3分) 1)短波限: 连续X 射线谱的X 射线波长从一最小值向长波方向伸展,该波长最小值称为短波限。P7。 2)质量吸收系数 指X 射线通过单位面积上单位质量物质后强度的相对衰减量,这样就摆脱了密度的影响,成为反映物质本身对X 射线吸收性质的物质量。P12。 3)吸收限 吸收限是指对一定的吸收体,X 射线的波长越短,穿透能力越强,表现为质量吸收系数的下降,但随着波长的降低,质量吸收系数并非呈连续的变化,而是在某些波长位置上突然升高,出现了吸收限。每种物质都有它本身确定的一系列吸收限。P12。 4)X 射线标识谱 当加于X 射线管两端的电压增高到与阳极靶材相应的某一特定值k U 时,在连续谱的某些特定的波长位置上,会出现一系列强度很高、波长范围很窄的线状光谱,它们的波长对一定材料的阳极靶有严格恒定的数值,此波长可作为阳极靶材的标志或特征,故称为X 射线标识谱。P9。 5)连续X 射线谱线 强度随波长连续变化的X 射线谱线称连续X 射线谱线。P7。 6)相干散射 当入射线与原子内受核束缚较紧的电子相遇,光量子不足以使原子电离,但电子可在X 射线交变电场作用下发生受迫振动,这样的电子就成为一个电磁波的发射源,向周围辐射与入射X 射线波长相同的辐射,因为各电子所散射的射线波长相同,有可能相互干涉,故称相干散射。P14。 7)闪烁计数器 闪烁计数器利用X 射线激发磷光体发射可见荧光,并通过光电管进行测量。P54。 8)标准投影图 对具有一定点阵结构的单晶体,选择某一个低指数的重要晶面作为投影面,将各晶面向此面所做的极射赤面投影图称为标准投影图。P99。 9)结构因数 在X 射线衍射工作中可测量到的衍射强度HKL I 与结构振幅2 HKL F 的平方成正比,结构振幅

企业工作分析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企业工作分析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员工恐惧 员工恐惧,是指由于员工害怕工作分析会对其已熟悉的工作环境带来变化或者会引起自身利益的损失,而对工作分析小组成员及其工作采取不合作甚至敌视的态度。 一般而言,如果在工作分析过程中,工作分析小组遇到以下一些现象,我们就认为存在员工恐惧: 访谈过程中,员工对工作分析小组的工作有抵触情绪,不支持其访谈或调查工作; 员工提供有关工作的虚假情况,故意夸大其所在岗位的实际工作责任、工作内容,而对其他岗位的工作予以贬低。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员工通常认为工作分析会对他们目前的工作、薪酬水平造成威胁。因为在过去,工作分析一直是企业在减员降薪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在过去,企业如果无缘无故地辞退员工,无疑会引起被辞退者的控告、在职者的不满和恐惧;如果无缘无故地降低员工工资,同样会引起员工的愤慨,从而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但如果企业的这些决定是在工作分析基础上做出的,它就有了一个所谓的科学的理由。因此员工就对工作分析存在着一种天生的恐惧之情; 其次,为提高员工生产效率,企业也经常使用工作分析。在霍桑实验中,实验者发现员工在工作中一般不会用最高的效率从事工作,而只是追从团队中的中等效率。这是因为员工不仅仅有经济方面的需求,更有团队归属需求。而且,员工认为,如果自己的工作效率太高,上级会再增加自己的工作强度。因此,员工对工作分析的恐惧也有其现实意义。 企业或者工作分析专家想要更为成功地实施工作分析,就必须首先克服员工对工作分析的恐惧,从而使其提供真实的信息。一个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尽可能将员工及其代表纳人到工作分析过程之中。 首先,在工作分析开始之前,应该向员工解释清楚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实施工作分析的原因; 工作分析小组成员组成; 工作分析都会对员工产生何种影响; 为什么员工提供的信息资料对工作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当员工了解了工作分析的实际情况,并且参与到整个工作分析过程中之后,才会忠于工作分析,也才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最后,但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分析小组也许应该做出书面的承诺,企业绝对不会因工作分析的结果而解雇任何员工,决不会降低员工的工资水平,也决不会减少整个企业工作的总数。 其次,在工作分析实施过程中和工作分析完结之后,也应及时向员工反馈工作分析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结果。以上这些措施也许会让工作分析专家可以从员工那里获得更为可靠、全面的信息资料。 二、动态环境 动态环境指的是由于经济和社会等的变化发展,引起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引发的企业组织结构、工作构成、人员结构等不断的变动。 外部环境的变化。当今的社会是高速发展的社会,有人曾这样描述过:“当今社会,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也是处于高速变化当中的。当我们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而进行工作分析时,却往往会因组织的变革所引发的工作变革导致这些工作分析的成果不能适应于企业现在的实际状况,而只能被束之高阁; 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企业处于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其战略目标也相应地会有所不同。在处于幼稚期时,企业追求的可能仅仅是生存,与此相应的,企业重视的是那些研发人员,公司中大量存在的岗位就是研发岗位,研发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研究出新颖的产品;而当企业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进入发展期后,其目标就会相应改变。追求的可能是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市场营销也就逐渐提高到管理日程上来,营销策划人员也会相应增加,其主

(完整版)材料分析方法_俞建长_试卷5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试题5 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年级班级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课程200—200学年第学期()卷期末考试题( 120 分钟) 考生姓名学号考试时间 题号得分分数 主考教师:阅卷教师: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试题5(参考答案) 一、基本概念题(共10题,每题5分) 1.若X射线管的额定功率为1.5kW,在管电压为35kV时,容许的最大电流是多少? 答:1.5kW/35kV=0.043A 2.证明()、()、()、(01)、(12)晶面属于[111]晶带。 答:根据晶带定律公式Hu+Kv+Lw=0计算 ()晶面:1×1+1×+0×1=1—1+0=0 ()晶面:1×1+1×+1×1=1—2+1=0 ()晶面:×1+2×1+1×1=(—3)+2+1=0 (01)晶面:0×1+×1+1×1=0+(—1)+1=0 (12)晶面:1×1+×1+1×2=1+(—3)+2=0 因此,经上五个晶面属于[111]晶带。 3.当X射线在原子例上发射时,相邻原子散射线在某个方向上的波程差若不为波长的整数倍,则此方向上必然不存在放射,为什么?

答:因为X射线在原子上发射的强度非常弱,需通过波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而产生干涉加强后才可能有反射线存在,而干涉加强的条件之一必须存在波程差,且波程差需等于其波长的整数倍,不为波长的整数倍方向上必然不存在反射。4.某一粉末相上背射区线条与透射区线条比较起来,其θ较高抑或较低?相应的d较大还是较小? 答:背射区线条与透射区线条比较θ较高,d较小。 产生衍射线必须符合布拉格方程2dsinθ=λ,对于背射区属于2θ高角度区, 根据d=λ/2sinθ,θ越大d越小。 5.已知Cu3Au为面心立方结构,可以以有序和无序两种结构存在,请画出其有序和无序结构[001]晶带的电子衍射花样,并标定出其指数。 答:如图所示: 6.(1)试说明电子束入射固体样品表面激发的主要信号、主要特点和用途。(2)扫描电镜的分辨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给出典型信号成像的分辨率,并说明原因。(3)二次电子(SE)信号主要用于分析样品表面形貌,说明其衬度形成原理。(4)用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在显示表面形貌衬度时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答:(1)背散射电子:能量高;来自样品表面几百nm深度范围;其产额随 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多.用作形貌分析、成分分析以及结构分析。 二次电子:能量较低;来自表层5-10nm深度范围;对样品表面状态十分敏感.不能进行成分分析.主要用于分析样品表面形貌。

现代企业工作分析方法研讨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 ?更多资料请访问.(.....)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 ?更多资料请访问.(.....)

?资料分析法 ?工作实践法 ?功能性职务分析(FJA) ?关键事件法 ?观察法 ?面谈法 ?任务调查表 ?问卷法 ?职务分析问卷(PAQ) ?秩序分析法 ?典型事例法 ?工作日志法 资料分析法 为了降低工作分析的成本,应当尽量利用现有的资料,以便对每个工作的任务、责任、权利、工作负荷、任职资格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进一步调查奠定基础。 岗位责任制是国内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十分重视的一项制度。但是,岗位责任制只规定了工作的责任和任务,没有规定该工作的其他要求,如工作的社会条件、物理环境、聘用条件、工作流程以及任职条件等等,如果根据各企业的具体情况,对岗位责任制添加一些必要的内容,则可形成一份完整的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书。下表是一份较为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对工作分析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某炼钢厂计划科综合统计员的岗位经济责任制 从上表可为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另外,我们还可通过作业统计,如对每个生产工人出勤、产量、质量、消耗的统计,对工人的工作内容、负荷有更深的了解,它是建立工作标准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则可提供任职者基本素质资料 工作实践法 工作实践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员从事所研究的工作,由此掌握工作要求的第一手资料。例如为了了解工人的工作状况,佛罗里达州州长鲍伯。格雷尼姆在竞选期间的100天里,作了100种不同的工作。 这种方法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用这种方法可以了解工作的实际任务以及在体力、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要求,

材料分析方法之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结构显微分析 内部资料 姓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编号: 绝密文件

目录 第一章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1 第二章X射线衍射方向----------------------------------------------------------------------------------1 第三章X射线衍射强度----------------------------------------------------------------------------------2 第四章多晶体分析方法----------------------------------------------------------------------------------3 第八章电子光学基础-------------------------------------------------------------------------------------4 第九章透射电子显微镜----------------------------------------------------------------------------------5 第十章电子衍射-------------------------------------------------------------------------------------------7 第十一章晶体薄膜衍衬成像分析----------------------------------------------------------------------8 第十三章扫描电子显微镜-------------------------------------------------------------------------------10 第十五章电子探针显微分析----------------------------------------------------------------------------10

企业如何展开工作分析

企业如何展开工作分析 从工作分析的方法的了解,到工作分析的原则指导下,按科学步骤开展,并介绍一些工作分析常见咨询题与计策 (一)工作分析五大方法详解 工作分析的方法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观看法 观看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员通过对职员正常工作的状态进行观看,猎取工作信息,并通过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汇总等方式,得出工作分析成果的方法。观看法适用于体力工作者和事务性工作者,如搬运员、操作员、文秘等职位,而不适用于要紧是脑力劳动的工作。 由于不同的观看对象的工作周期和工作突发性所有不同。因此观看法具体可分为直截了当观看法、时期观看法和工作表演法。 1.直截了当观看法 工作分析人员直截了当对职员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观看。直截了当观看适用于工作周期专门短的职务。如保洁员,他的工作差不多上是以一天为一个周期,工作分析人员能够一整天跟随着保洁员进行直截了当工作观看。 2.时期观看法 有些职员的工作具有较长的周期性,为了能完整地观看到职员的所有工作,必须分时期进行观看。例如行政文员,他需要在每年年终时筹备企业总结表彰大会。工作分析人员就必须在年终时再对该职务进行观看。有时由于时刻时期跨度太长,工作分析工作无法拖延专门长时刻,这时采纳“工作表演法”更为合适。 3.工作表演法 关于工作周期专门长和突发性事件较多的工作比较适合。如保安工作,除了有正常的工作程序以外,还有专门多突发事件需要处理,如询咨询可疑人员等,工作分析人员能够让保安人员表演询咨询的过程,来进行该项工作的观看。

在使用观看法时,工作分析人员应事先预备好观看表格,以便随时进行记录。条件好的企业,能够使用摄像机等设备,将职员的工作内容记录下来,以便进行分析。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观看的工作行为要有代表性,同时尽量不要引起被观看者的注意,更不能干扰被观看者的工作。 咨询卷调查法 工作分析人员第一要拟订一套切实可行、内容丰富的咨询卷,然后由职员进行填写。咨询卷法适用于脑力工作者、治理工作者或工作不确定因素专门大的职员,例如软件设计人员、行政经理等。咨询卷法比观看法更便于统计和分析。要注意的是,调查咨询卷的设计直截了当关系着咨询卷调查的成败,因此咨询卷一定要设计得完整、科学、合理。 国外的组织行为学专家和人力资源治理专家研究出了多种科学的,也专门庞大的咨询卷调查方法。其中比较闻名的有: 1.工作分析调查咨询卷(PAQ) 工作分析调查咨询卷是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的研究员麦考米克等人研究出的一套数量化的工作讲明法。PAQ有194个咨询题,分为六个部分:资料投入、用脑过程、工作产出、人际关系、工作范畴、其他工作特点。 2.阈值特质分析方法(TTA) 劳普兹(Lopez)等人在1981年设计了“阈值特质分析”(TTA)咨询卷。特质取向的研究角度是试图确定那些能够推测个体工作成绩杰出的个性特点。TTA方法的依据是:具有某种人格特性的个体,如果职务绩效优于不具有该种特质者,同时特质的差异能够通过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反映出来,那么就能够确定该特质为完成这一工作所需的个体特质之一。 3.职业分析咨询卷(OAQ) 美国操纵数据经营咨询企业在1985年设计了职业分析咨询卷,对工作进行定量的描述。OAQ是一个包括各种职业的任务、责任、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其他个性特点的多项选择咨询卷。例如,在OAQ中,软件职务被规划分为19种责任、310个任务和105个个性特点。

光谱分析培训资料

光谱分析培训资料 2006年9月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培训资料 说明:以下内容仅是该类检测人员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知识,还涉及到的理论知识需用业余时间学习,实际经验需在操作中去积累。有关实验室认可内容将以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为依据进行专题培训。 理论知识 一、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1.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又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从光源发出的被测元素特征辐射通过元素的原子蒸气时被其基态原子吸收,由辐射的减弱程度测定元素含量的一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2.分类:通常分为2类 a).火焰原子吸收分析:由火焰将试样分解成自由原子。 b).石墨炉无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依靠电加热的石墨管将试样气化及分解。 3.优点: a).检出限低。可达ng.ml-1级。 b).选择性好,原子吸收光谱是元素的固有特征。 c).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达到1%没有困难,最好可以达到0.3%或更好。 d).抗干扰能力强,一般不存在共存元素的光谱干扰。干扰主要来自化学干扰。 e).分析速度快,使用自动进样器,每小时测定几十个样品没有任何困难。 f).应用范围广,可分析周期表中绝大多数的金属与非金属元素。 g).进样量小,一般进样量3~6ml.min-1 h).仪器设备相对简单,操作简便。 4.不足: 主要用于单元素的定量分析,标准曲线的动态范围通常小于2个数量级。 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定量方法 吸光度与试样中被测元素含量成正比

A=Kc(A—吸光度;c—被测元素的含量;) 常用的定量方法: 有标准曲线法——最基本的定量方法 标准加入法 浓度直读法。 1.标准曲线法: 用标准物质配制标准系列溶液,在标准条件下,测定各标准样品的吸光度值Ai,对被测元素的含量ci。在同样条件下,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值Ax,根据被测元素的吸光度值Ax,从校正曲线求得其含量ci。 2.标准加入法: 分取几份等量的被测试样,在其中分析加入不等量的被测元素标准溶液,依次在标准条 件下测定它们的吸光度值,制作吸光度值对加入量的校正曲线,用外推法求得样品溶液的浓度3.浓度直读法: 在标准曲线为直线的浓度范围内,先用一个标样定标,通过标尺扩展,将测定吸光度值 调整为浓度值,以后测定试样时直接得到它的浓度值。 三、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组成 光源 原子化器、氢化物发生器 分光系统 检测系统 1.光源——空心阴极灯:由待测元素本身或其合金制成,内充惰性气体。 2.火焰原子化器:由雾化器、雾化室及燃烧器三部分组成 a). 雾化器:通过毛细管由气流的负压吸入溶液,并将溶液分散成非常细的雾滴。 b). 雾化室:预混室,燃气、助燃气、分散雾滴在此充分地混合均匀。 c).燃烧器:用于混合气燃烧之用。一般是单缝燃烧器。我们所使用的是空气乙炔火焰燃烧器与氧化亚氮乙炔燃烧器。 3.氢化物发生器:用于易形成氢化物的元素测定,As、Se、Sb、Hg元素 4.光学系统:单色器,分单光束与双光束。 5.检测系统:接收被火焰吸收后信号输入到光电倍增管,变成电讯号,最后经过转换由记记录

工作岗位分析-七大方法

职位分析的内容包括: 1.设立岗位的目的 这个岗位为什么存在,如果不设立这个岗位会有什么后果。 2.工作职责和内容 这是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可以按照职责的轻重程度列出这个职位的主要职责,每项职责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列出工作的具体活动,发生的频率,以及它所占总工作量的比重。 在收集与分析信息的时候,可以询问现在的任职者,他从事了哪些和本职无关的工作,或者他认为他从事的这些工作应该由哪个部门去做,就可以区分出他的、别人的和他还没有做的工作。 3.职位的组织结构图 组织结构图包括:职位的上级主管是谁,职位名称是什么,跟他平行的是谁,他的下属是哪些职位以及有多少人,以他为中心,把各相关职位画出来。 4.职位的权力与责任 (1)财务权:资金审批额度和范围。 (2)计划权:做哪些计划及做计划的周期。 (3)决策权:任职者独立做出决策的权利有哪些。 (4)建议权:是对公司政策的建议权,还是对某项战略以及流程计划的建议权。 (5)管理权:要管理多少人,管理什么样的下属,下属中有没有管理者,有没有技术人员,这些管理者是中级管理者,还是高级管理者。 (6)自我管理权:工作安排是以自我为主,还是以别人为主。 (7)经济责任:要承担哪些经济责任,包括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等。 5.职位的任职资格 (1)从业者的学历和专业要求。 (2)工作经验。 (4)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 (5)职位所需要的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写作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空间想象能力、创意能力等等。 6.劳动强度和工作饱满的程度 7.工作特点 一是工作的独立性程度。有的工作独立性很强,需要自己做决策,不需要参考上一级的指示或意见。而有的工作需要遵从上级的指示,不能擅自做主。 二是复杂性。要分析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还是只需要找出办法。需要创造性还是不能有创造性。 8.职业发展的道路 这个职位可以晋升到哪些职位,可以转换到哪些职位,以及哪些职位可以转换到这个职位,这些有助于未来做职业发展规划时使用 9.对该职位考核方式是什么?怎么考核?

材料分析方法考试试题大全doc剖析

材料结构分析试题1(参考答案) 一、基本概念题(共8题,每题7分) 1.X射线的本质是什么?是谁首先发现了X射线,谁揭示了X射线的本质?答:X射线的本质是一种横电磁波?伦琴首先发现了X射线,劳厄揭示了X射线的本质? 2.下列哪些晶面属于[111]晶带? (111)、(3 21)、(231)、(211)、(101)、(101)、(133),(-1-10),(1-12), (1- 32),(0 - 11),(212),为什么? 答:(- 1 - 10)(3 21)、(211)、(1 - 12)、( - 101)、(0 - 11)晶面属于[111]晶带, 因为它们符合晶带定律:hu+kv+lw=0。 3.多重性因子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某立方晶系晶体,其{100}的多重性因子是多少?如该晶体转变为四方晶系,这个晶面族的多重性因子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多重性因子的物理意义是等同晶面个数对衍射强度的影响因数叫作多重性因子。某立方晶系晶体,其{100}的多重性因子是6?如该晶体转变为四方晶系多重性因子是4;这个晶面族的多重性因子会随对称性不同而改变。 4.在一块冷轧钢板中可能存在哪几种内应力?它们的衍射谱有什么特点? 答:在一块冷轧钢板中可能存在三种内应力,它们是:第一类内应力是在物 体较大范围内或许多晶粒范围内存在并保持平衡的应力。称之为宏观应力。它能 使衍射线产生位移。第二类应力是在一个或少数晶粒范围内存在并保持平衡的内应力。它一般能使衍射峰宽化。第三类应力是在若干原子范围存在并保持平衡的内应力。它能使衍射线减弱。 5.透射电镜主要由几大系统构成? 各系统之间关系如何? 答:四大系统:电子光学系统,真空系统,供电控制系统,附加仪器系统。 其中电子光学系统是其核心。其他系统为辅助系统。 6.透射电镜中有哪些主要光阑? 分别安装在什么位置? 其作用如何? 答:主要有三种光阑: ①聚光镜光阑。在双聚光镜系统中,该光阑装在第二聚光镜下方。作用:限制

材料分析方法部分课后习题与答案

~ 第一章 X 射线物理学基础 2、若X 射线管的额定功率为,在管电压为35KV 时,容许的最大电流是多少 答:35KV=。 4、为使Cu 靶的Kβ线透射系数是Kα线透射系数的1/6,求滤波片的厚度。 答:因X 光管是Cu 靶,故选择Ni 为滤片材料。查表得:μ m α =/g,μ mβ =290cm2/g,有公式,,,故:,解得:t= t 6、欲用Mo 靶X 射线管激发Cu 的荧光X 射线辐射,所需施加的最低管电压是多少激发出的荧光辐射的波长是多少 答:eVk=hc/λ Vk=×10-34××108/×10-19××10-10)=(kv) ¥ λ 0=v(nm)=(nm)=(nm) 其中 h为普郎克常数,其值等于×10-34 e为电子电荷,等于×10-19c 故需加的最低管电压应≥(kv),所发射的荧光辐射波长是纳米。 7、名词解释:相干散射、不相干散射、荧光辐射、吸收限、俄歇效应 答:⑴ 当χ 射线通过物质时,物质原子的电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将产生受迫振动,受迫振动产生交变电磁场,其频率与入射线的频率相同,这种由于散射线与入射线的波长和频率一致,位相固定,在相同方向上各散射波符合相干条件,故称为相干散射。 ⑵ 当χ 射线经束缚力不大的电子或自由电子散射后,可以得到波长比入射χ 射线长的χ 射线,且波长随散射方向不同而改变,这种散射现象称为非相干散射。 ⑶ 一个具有足够能量的χ 射线光子从原子内部打出一个K 电子,当外层电子来填充K 空位时,将向外辐射K 系χ 射线,这种由χ 射线光子激发原子所发生的辐射过程,称荧光辐射。或二次荧光。 ( ⑷ 指χ 射线通过物质时光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使物质原子激发的能量,如入射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或大于将K 电子从无穷远移至K 层时所作的功W,称此时的光子波长λ 称为K 系的吸收限。 ⑸原子钟一个K层电子被光量子击出后,L层中一个电子跃入K层填补空位,此时多余的能量使L层中另一个电子获得能量越出吸收体,这样一个K层空位被两个L层空位代替的过程称为俄歇效应。 第二章 X 射线衍射方向

(工作分析)2020年现代企业工作分析方法研讨

?更多资料请访问.(.....) ?更多资料请访问.(.....)

?资料分析法 ?工作实践法 ?功能性职务分析(FJA) ?关键事件法 ?观察法 ?面谈法 ?任务调查表 ?问卷法 ?职务分析问卷(PAQ) ?秩序分析法 ?典型事例法 ?工作日志法 资料分析法 为了降低工作分析的成本,应当尽量利用现有的资料,以便对每个工作的任务、责任、权利、工作负荷、任职资格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进一步调查奠定基础。 岗位责任制是国内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十分重视的一项制度。但是,岗位责任制只规定了工作的责任和任务,没有规定该工作的其他要求,如工作的社会条件、物理环境、聘用条件、工作流程以及任职条件等等,如果根据各企业的具体情况,对岗位责任制添加一些必要的内容,则可形成一份完整的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书。下表是一份较为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对工作分析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某炼钢厂计划科综合统计员的岗位经济责任制 从上表可为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另外,我们还可通过作业统计,如对每个生产工人出勤、产量、质量、消耗的统计,对工人的工作内容、负荷有更深的了解,它是建立工作标准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则可提供任职者基本素质资料 工作实践法 工作实践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员从事所研究的工作,由此掌握工作要求的第一手资料。例如为了了解工人的工作状况,佛罗里达州州长鲍伯。格雷尼姆在竞选期间的100天里,作了100种不同的工作。 这种方法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用这种方法可以了解工作的实际任务以及在体力、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要求,

适用于短期内可以掌握的工作。 缺点:对需要大量训练和危险的工作,这种方法不适用。 功能性职务分析(FJA) 美国劳工部提出一种成为工作者功能的职务分析(Functional Job Analysis)作为职务分析程序的一个阶段。工作者功能是指那些确定工作者与信息、人和事之间关系的活动。这些活动如下表: 每项功能描述一种广泛的行动,它概括出在与信息、人和事发生关系时工作者做什么。在信息、人、事三个范畴中,每一类的工作者功能的安排是有结构的,即从不很复杂的功能上升到比较复杂的功能,然而这种等级关系有时是有限的、不精确的、本末倒置或根本不存在的。因而,应把这些情况解释为是反映工作者与信息、人和事之间的关系特性,而不是表明职务复杂的严格水平。 法因(Sindey A. Fine)对功能性职务分析做了某些修改和详细说明,其中包括对任务描述写法的特殊规定,从而是包含在工作活动中的工作者功能更加具体。其基本观点是:(1)做好了什么“事”,与“工作人员”做了什么来完成该事不尽相同。 (2)任何工作,如观察“工作人员做了什么”以完成某一项目,则可发现他们的活动不外与以下三个范畴有关;处理资料数据、人与事,只是有关的程度有所不同。 (3)对此三类范畴所进行的活动,可以区分若干不同的功能。每一特定范畴的活动功能可以有层次区分,高层功能可以包括底层功能。 (4)任何工作或活动均可以依此三个范畴界定或评定其功能层次是属于哪一级。 FJA的结果主要运用于职务描述,此外还可为建立职务操作标准提供基础,以及应用于职务设计等很多方面。 关键事件法 此法由J.C.Flannagan在1954年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原则是认定员工与职务有关的行为,并选择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来评定其结果。它首先从领导、员工或其他熟悉职务的人那里收集一系列职务行为的事件,然后,描述“特别好”或“特别坏”的职务绩效。这种方法考虑了职务的动态特点和静态特点。对每一事件的描述内容,包括: (1)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 (2)员工的特别有效或多余的行为; (3)关键行为的后果; (4)员工自己能否支配或控制上述后果。 在大量收集这些关键以后,可以对他们做出分类,并总结出职务的关键特征和行为要求。关键事件法既能获得有关职务的静态信息,也可以了解职务的动态特点。 关键事件法的主要优点是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职务行为上,因为行为是可观察的、可测量的。同时,通过这种职务分析可以确定行为的任何可能的利益和作用。但这个方法也有两个主要的缺点:一是费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搜集那些关键事件,并加以概括和分类;二是关键事件的定义是显著的对工作绩效有效或无效的事件,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