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有线通信维规

铁路有线通信维规
铁路有线通信维规

铁路有线通信维护暂行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二〇一〇年十月

TG/DW107-2010

前言

为适应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满足专用通信系统划归铁路管理后的工作需要,推进铁路通信专业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专用通信设备维护管理水平,铁道部组织对《铁路有线通信技术维护规则》进行了修订。

本规则结合当前铁路通信维护体制,根据现场工作的实际要求,对原有维规的章节进行了调整,分别形成了技术管理篇和设备维护篇,为今后拓展业务范围、增加维护章节预留了空间。

本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铁路有线通信技术维护规则》(铁电务〔1993〕30号)同时废止。各铁路局要组织相关通信维护管理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并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本规则主要起草人:马芳、姜永富、田裳、王亚民、朱惠忠、王铨、李光奇、张晓坤、程华、高晓冬、刘国梁、魏有银、姜秋妍、周万江。

二○一○年十月

总目录

1 总则

2 技术管理

2.1 维护组织机构与职责

2.2 维护管理

2.3 质量管理

2.4 故障和障碍管理

2.4.1 一般规定

2.4.2 通信故障和障碍分类

2.4.3 通信故障和障碍统计

2.4.4 通信故障和障碍处理

2.4.5 通信故障和障碍报告

2.5 安全管理

2.5.1 一般规定

2.5.2 作业安全

2.5.3 信息安全

2.5.4 维护工作纪律

2.6 机房管理

3 设备维护篇

3.1 通信线路

3.1.1 一般规定

3.1.2 设备管理

3.1.3 设备维护

3.1.4 质量标准

附录A 线路标桩、警示牌标准附录B 线路图例和符号

3.2 传输网与接入网

3.2.1 一般规定

3.2.2 电路管理

3.2.3 设备管理

3.2.4 设备及网络维护

3.2.5 维护技术指标

3.3 数据通信网

3.3.1 一般规定

3.3.2 网络管理

3.3.3 设备管理

3.3.4 设备及网络维护

3.3.5 维护技术指标

3.4 调度通信

3.4.1 一般规定

3.4.3 设备管理

3.4.4 设备维护

3.4.5 质量标准

3.5 会议通信

3.5.1 一般规定

3.5.2 电路管理

3.5.3 设备管理

3.5.4 运行管理

3.5.5 设备维护

3.5.6 质量标准

3.5.7 会议机房与会议室环境要求3.6 广播与站场通信

3.6.1 一般规定

3.6.2 设备管理

3.6.3 设备维护

3.6.4 质量标准

3.7 电报及电话通信

3.7.1 一般规定

3.7.2 电路管理

3.7.4 设备维护

3.7.5 质量标准

3.8 应急通信

3.8.1 一般规定

3.8.2 设备管理

3.8.3 设备维护

3.8.4 质量标准

3.9 通信电源、电源及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3.9.1 一般规定

3.9.2 设备管理

3.9.3 设备维护

3.9.4 质量标准

附录C 通信电源设备维护应配置的仪器仪表

附录D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容量、放电电流、放电终止电压附录E 10小时放电率下的电解液温度和蓄电池容量

3.10 专线电路及接入设备

3.10.1 一般规定

3.10.2 电路管理

3.10.3 设备管理

3.10.5 质量标准

3.11 综合视频监控

3.11.1 一般规定

3.11.2 设备管理

3.11.3 设备及网络维护

3.11.4 质量标准

附件1:缩略语

附件2:铁路有线通信维护相关报表(共9张)

1 总则

1.1 铁路有线通信系统是铁路运输指挥、运营管理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保证铁路运输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为规范维护管理,统一维护标准,确保系统运用安全,制定本规则。

1.2 本规则是铁路各单位有线通信技术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的准则。

1.3 铁路有线通信包括:通信线路、传输网与接入网、数据通信网、调度通信、会议通信、广播与站场通信、电报及电话通信、应急通信、综合视频监控、通信电源、电源及机房环境监控等。

1.4 铁路有线通信系统的建设和运用由铁道部统一规划。

1.5 铁路通信必须执行国家通信保密和信息安全等有关规定。

1.6 各铁路局(含铁路公司,下同)应根据本规则要求,结合本局情况制定有线通信设备维护工作实施细则及操作规程。

1.7 本规则解释权属于铁道部运输局。

2 技术管理

2.1 机构与职责

2.1.1 铁路通信维护工作应遵循统一规划、统一领导、逐级负责和科学管理的原则,实行铁道部、铁路局、通信(电务)段三级管理以及段、车间、工区(班组)三级维护的模式。

2.1.2 铁道部通信主管部门负责全路通信管理工作,北京铁路通信技术中心协助铁道部通信主管部门工作。

2.1.3 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是铁路通信专业的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提出通信网和设备技术发展战略和规划建议,参与制定通信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和技术管理规程;

(2)拟定通信设备修程修制、维修技术标准和维护管理办法;拟定客运专线通信系统和设备总体技术方案、装备标准,并指导实施;

(3)掌握通信网和设备的主要技术现状和运用状态,指导通信设备的维护和运用管理工作。制定通信专业有关安全管理的规章、标准、制度,检查、指导通信安全管理工作;

(4)承担通信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和上道技术审查工作;承担铁路通信对外技术交流、技术引进和技术合作的有关工作;

(5)提出客运专线通信系统运营准备和试验开通意见,并指导实施;提出铁路通信有关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和铁路建设大中型项目设计文件审查及竣工验收意见;

(6)领导北京铁路通信技术中心业务工作。

2.1.4 北京铁路通信技术中心(以下简称“通信技术中心”)业务上受铁道部通信主管部门领导,其主要职责是:

(1)协助铁道部做好铁路通信系统运用管理工作,对全路主要通信网络、设备的运用质量进行检测、监督、统计和运用分析;

(2)受铁道部委托,指导各级通信维护管理机构的业务工作;

(3)组织调查研究,提出全路通信网络优化及规划方案建议;

(4)对全路通信维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协调处理技术问题,推广科学的维修方式;

(5)根据铁道部安排,做好全路通信方面相关技术规章制度的起草和修订工作;

(6)负责做好新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既有线改扩建等全路重点工程的配合、通信维护接管的技术支持工作;

(7)负责铁路通信全网运用质量的测试和全路通信仪表的管理,参与相关通信工程、网络验收测试工作;

(8)负责铁路骨干传输网、数据网等铁道部核心节点的设备和相关网络的日常维护及管理工作;

(9)负责全国铁路骨干传输网(五大环)运行情况实时监控、故障指挥处理、业务疏通及运行质量统计分析工作;

(10)负责对全国铁路骨干传输网网络级网管机房的维护管理工作,为各铁路局网络维护及故障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11)负责铁路骨干通信网的生产指挥和调度工作;受理、审批和安排骨干通信网的停机要点并监督执行情况;在通信网络出现障碍时,协调相关铁路局应急抢修工作并向部电务调度汇报进展;

(12)负责骨干传输网网络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定期对资源使用情况分析,提出网络优化、更改和扩容建议;

(13)负责全国骨干通信网备品备件管理工作;

(14)负责全路会议电视系统、调度通信系统、应急通信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系统铁道部节点以及骨干传输网、同步网所辖设备维护和管理工作;

(15)负责铁道部机关内部通信系统、通信电源系统、传输系统、电话设备的维护工作;

(16)负责全路通信网络技术资料和数据管理工作;协助做好全路通信技术履历管理工;

(17)负责组织通信网络、报路、电路和相关业务的配置、调整等工作;

(18)承担铁道部通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2.1.5 铁路局电务处是管内通信管理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结合本局实际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技术管理标准、设备质量标准和技术作业标准,落实各项安全和专业规章制度;

(2)负责对管内通信系统实施专业监督、检查和指导,定期检查管内通信设备运用状态、考核评价通信(电务)段安全生产情况;

(3)负责通信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制定安全生产措施和通信应急预案并监督实施,组织指挥故障处理和应急抢修;参与调查处理通信事故,对影响安全的突出问题及时组织专项整治;

(4)负责通信设备维护和更新改造管理,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器材、新工艺和先进的检测监测手段;

(5)参与电务安全技术装备开发、研制、试验、审查工作,组织上道试验工作;

(6)负责电务安全生产调度指挥及信息管理;实时掌握安全生产情况,做到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定期进行故障统计分析,通报安全生产情况;

(7)参与铁路工程建设通信技术方案论证、审查、设备选型及竣工验收;

(8)负责通信施工安全管理,制定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审核施工计划和施工安全措施,加强施工检查指导,有效监控施工过程;

(9)组织新技术培训,指导通信(电务)段技术业务培训工作;

(10)贯彻落实铁路运输安全设备准入制度,并监督执行;

(11)负责管内设备技术履历审核、汇总和上报工作;

(12)指导、检查和监督合资、地方铁路通信安全工作。

2.1.6 通信(电务)段维护机构设置

(1)通信(电务)段可根据维护管理需要设置有线通信科、无线通信科、安全调度科、技术支持中心、网管中心等机构;

(2)通信(电务)段根据维护管辖区域和维护性质,合理设置现场车间;在交通方便、人力集中的地区设置专业车间,承担技术性较强的周期性、集中检修和重点整治工作;参与管内疑难故障处理及故障分析;负责管内的重点工作,

承担应急抢修、抢险等工作;

(3)根据维护工作量、工作性质及交通便利程度合理设置工区(班组);在铁路局所在地设调度工区和会议工区,负责相关设备的维护管理和故障处理。2.1.7 通信(电务)段通信工作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铁道部和铁路局的有关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管理细则等,认真落实各项安全和专业规章制度;

(2)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和质量验收制度,全面完成维修、中修、大修等各项生产任务;合理使用维修费用,保证设备投入,防止设备失修;减少设备故障,压缩故障延时,提高设备运用质量,保证安全可靠运用;

(3)建立健全段、车间、工区三级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作业纪律,加强安全基础建设;强化现场作业控制,杜绝违章作业,确保行车设备和人身安全;

(4)以规章制度和典型事故(故障)案例为重点,对干部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干部职工遵章守纪和安全生产的法制观念;提供职工安全作业互控、自控能力;

(5)落实段、车间、工区三级设备检查制度,及时发现隐患,解决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

(6)负责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工作;实行调度昼夜值班制,随时掌握安全生产信息和设备运用状况,定期进行故障信息统计和安全生产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解决和制定整改措施;

(7)制定管内应急通信保障方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组织实施应急通信保障工作;

(8)制定应急抢险预案,建立应急抢修组织并定期进行演练,组织指挥事故抢险及故障处理,及时排除大通道中断障碍;

(9)落实施工安全和质量的有关规定,对所承担的施工安全和质量承担直接责任,对其他施工单位在管内的施工负监管责任;

(10)组织施工配合工作,签订安全配合协议,参加工程验收,对施工质量承担连带责任;

(11)负责通信技术设备履历簿编制工作;

(12)组织秋季设备鉴定工作,汇总核实车间提报的设备质量提高计划,制定应对措施并督促落实;

(13)规范和加强车间专业技术管理,配齐专业技术人员,赋予车间相应的管理权责,充分发挥车间管理作用,建设自管型车间;

(14)加强工区管理,严格落实标准化作业程序和安全卡控措施,严格考核作业纪律和技术纪律,建设自控型班组;

(15)负责职工培训和教育工作,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有针对性的开展以应知应会、实作技能、标准化作业程序和故障处理等为重点的实用性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

(16)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科室、车间、班组考核办法,定期组织开展管内设备质量互检活动,总结交流维护经验,促进设备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1.8 现场车间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铁道部、铁路局和通信(电务)段的有关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认真落实专业管理职责;

(2)负责管内生产组织工作,参加管内天窗修,指导、检查工区检修工作质量,全面完成维修等生产任务,保证设备安全可靠,正常运用;

(3)负责车间安全管理、技术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施工管理、材料管理、生产调度以及其他工作;

(4)负责安全信息管理工作;实行干部昼夜值班制度,及时掌握安全生产信息,定期进行故障信息统计和安全生产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安全和隐患;

(5)充分利用检测、监测手段,掌握设备特性和网络运行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维修,预防设备故障;

(6)制定管内应急通信保障方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承担管内应急通信保障工作;

(7)负责组织设备质量鉴定,针对设备状况,提出并落实设备质量提高计划,及时克服设备缺点;

(8)负责组织和参加管内故障处理和应急抢险,及时排除大通道中断障碍;

(9)落实设备检查制度,每季对管内主要设备进行一次检查,每月对主要通信设备检查一次,及时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车间无法解决的,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并上报通信(电务)段;

(10)落实施工安全有关规定,对所承担的施工安全负直接责任,对其他施工单位在管内的施工负监管责任;

(11)配合管内有关施工,参加工程验收;

(12)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作业纪律,强化现场作业控制,杜绝违章作业,确保行车、设备和人身安全;

(13)每季组织开展一次互检活动,总结交流维修经验,促进设备质量提高;

(14)监督、检查工区管理工作,每月对工区进行考核;

(15)组织职工业务学习,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职工技术业务素质,突出反违章教育,增强职工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2.1.9 专业车间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铁道部、铁路局和通信(电务)段的有关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认真落实专业管理职责;

(2)负责通信设备集中检修和段安排的重点整治工作;包括入所修、返厂修、中修等工作,对周期内设备检修质量负责;

(3)负责车间安全管理、技术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施工管理、材料管理、生产调度以及其他工作;

(4)根据中修周期、入所修周期和管内设备、通信线路状况,组织编制中修计划和入所修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5)负责编制检修作业程序、检修工艺规程,经通信(电务)段批准后执行;

(6)定期检查入所修设备,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组织分析并制定整改措施;

(7)教育职工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有关规定,杜绝违章作业,防止行车、人身伤亡事故;

(8)组织职工业务学习,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职工技术业务素质,突出反违章教育,增强职工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9)学习先进管理经验,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2.2 维护管理

2.2.1 铁路通信维护管理应树立全程全网观念,实施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的原则。

2.2.2 铁路有线通信线路设备维护工作由维修、中修、大修三个修程组成,其他有线通信设备实行维修修程。

2.2.3 维修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强度与性能并重的原则,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改进维修方式,推广先进维修经验,科学合理地开展维护工作,提高有线通信设备运用质量和维护管理水平。

2.2.4 维修的基本任务

(1)按时执行维护计划,使设备功能及性能符合维护指标要求;

(2)及时处理各种系统、设备障碍和用户申告,利用监控和网管系统迅速准确地判断和排除故障,保证通信畅通;

(3)保持设备完好、清洁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延长使用年限;

(4)积极组织人员进行设备及电路分析,解决疑难故障,保证通信质量。

2.2.5 通信设备维修方式包括日常维护、集中检修、重点整治。

日常维护:是预防和消除故障因素,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快速处理的经常性的维护作业,包括日、旬、月、季、半年、年测试检修工作。日常维护的基本任务就是确保管内各通信系统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集中检修:是恢复、改善与提高设备强度和性能,且技术性较强的专业维护作业,包括设备轮修及系统性能测试和调整等。集中检修的基本任务就是较完整

地恢复和改善管内各通信系统和设备的运行质量。

重点整治:对管内设备进行的工作量较大、无规定周期、一次性的重点维护作业。其基本任务就是整体优化和提高相关通信系统和设备的综合质量。

2.2.6 对维护单位因技术能力或维护手段等原因无法自行完成的维护项目,可以采用委托维护保障服务(以下简称维保)方式。签订维保合同时应明确维护项目、质量标准、周期、故障处理时限、技术支持方式、备品备件支持和违约赔偿等具体要求。

2.2.7 铁路局管内通信系统(设备)的启用、停用、移设、拆除由铁路局通信主管部门批准,跨局通信系统(设备)报铁道部通信主管部门批准。

2.2.8 购置使用铁路通信设备,必须符合国家、铁道部的装备政策、技术标准,采用取得铁路运输安全设备准入资质或通过铁道部技术审查的产品。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在运用设备上进行试验或采用革新项目。涉及技术条件、运用方式有较大改动和变化时,应提出书面申请,并附改动部分图纸和文字说明,经铁路局通信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铁道部通信主管部门批准。

2.2.9 通信(电务)段应结合设备状况、年度重点工作、维修天窗作业计划,组织车间、工区制定维修工作计划表,经技术主管部门审核,段长批准后执行。各项通信设备(线缆)都要明确维护主体和维护分界点,对于结合部维护责任不明确的,由上级维护管理部门确定维护分界。

2.2.10 各车间、工区按照批准的维修工作计划表组织落实,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和作业纪律等相关规章制度。

2.2.11 在自然灾害、防汛或重要繁忙运输任务等期间,应加强设备检查,强化网管监控和设备巡视工作。

2.2.12 新建、扩建、改建、更新改造及大修的通信系统和设备,均应按照有关制造、施工的规定和设计文件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接管、运用、维护。

2.2.13 涉及铁路行车安全的通信设备必须执行设备入网许可证制度,其它通信设备应依据相关规定通过铁道部审查和技术检测。

2.2.14 通信线路中修是针对通信设备所进行的具有周期性、集中性的恢复通信设备强度与特性的维护工作。

2.2.15 通信线路大修是根据设备使用期限或设备运用状态,为恢复和提高通信系统的质量和能力,对相关设备进行全面彻底的整修。

2.2.16 通信设备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可安排大修:

(1)设备使用已达到大修周期,且障碍较多,正常修理费用较高难以根除的。

(2)设备使用在大修周期内,但设备质量、技术或容量达不到业务或技术发展要求,并且通过正常维修又无法解决的。

2.2.17 通信线路大修必须通过实际调查和技术鉴定,确认需要大修时,由通信(电务)段提报大修计划申请书,报上级审批。

2.2.18 通信线路大修包括电缆和光缆线路大修。

2.2.19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进行系统更新改造:

(1)国家和铁道部明令禁止使用或淘汰的设备、系统制式。

(2)设备或技术陈旧,维修配件没有来源,而又没有替代器件,不能保证使用或继续使用严重影响安全的。

(3)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单台设备强度不足、主要电气性能指标下降且无法恢复的设备占运用总量的40%及以上。

2.2.20 通信线路的中修、大修周期原则上分别为5年、15年。

2.2.21 对需要进行更新改造、停用、报废的设备,各通信(电务)段需对设备现状进行详细调查,提出申请,经局电务处组织技术鉴定,报铁路局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跨局系统设备需报铁道部运输局审批。

2.2.22 通信设备的备品备件原则上按以下规定配备,有特殊要求的设备按相关章节有关规定执行。

(1)传输与接入网、数据网、数调、会议、电源等系统主设备,在每个局

管内按在用板卡(模块)种类、数量,每种备5%,不足1块的备1块;已经1+1热备份的板卡备用数量可适当减少;

(2)视频监控前端室外设备按设备种类、数量,每种备10%,不足1台的备1台;室内设备比照第一条规定;

(3)光缆按运用每百公里备用同型号光缆2公里;电缆按运用每百公里备用同型号电缆500米;其它线路附属设备按10%备;

(4)接入设备(含协议转换器、XDSL、光纤收发器、PDH设备)按种类、数量,每种备15%,不足1对的备1对;

(5)其它设备的备用数量,铁路局可根据情况自行规定。

2.2.23 各通信(电务)段应对管内备品备件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备品备件档案,对种类、数量、使用、返修等要有详细记录,并有专人负责;根据故障抢修时限合理布局存放地点。

2.2.24 通信(电务)段应根据维护工作的需要,为车间班组配备必需的车辆、仪器仪表和工器具,并按以下规定进行管理:

(1)建立车辆、仪器仪表、工器具的保管和使用制度;

(2)对纳入计量管理的仪器仪表,应定期进行计量检验,并有详细的检验、校准记录;未经计量检验合格的仪表不允许使用。

2.2.25 各级维护管理部门都应具有完整、准确的通信设备技术履历。遇有设备变动,应及时修改,每年度全面修订一次,并按规定的时限逐级汇总上报。

2.2.26 在用的通信设备和器材必须逐台建立台账。设备台账应准确反映设备类型、数量、安装位置、开通日期、更换时间、软硬件变化情况、生产厂商、出厂时间及编号等信息。

2.2.27 固定资产的调拨、移设、封存、启用和报废应按铁道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执行。调拨的固定资产应保持完好,有关附属设备、备件及设备相关资料应一并调拨;设备变动后,要及时修改固定资产卡片。

2.2.28 做好职工的技术业务培训,根据技术发展需要,各铁路局和通信(电务)段应有计划地做好岗前培训和在岗职工的技术业务培训工作,使职工适应本岗位工作及新技术的要求,重要岗位的人员应满足以下要求:

(1)通信(电务)段有线通信科、安全调度科、技术支持中心、网管中心管理人员应具备本专业三年以上工作经历、助理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2)各系统网管以及会议、调度设备维护等重要岗位应设置具备技术员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专职技术人员,新员工以及改职人员须经培训、考试合格,领导批准后方能独立担当工作;

(3)由通信(电务)段每年定期进行专项岗位技能考核,并颁发上岗合格证书;

(4)由于重要岗位人员不胜任岗位要求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

2.3 质量管理

2.3.1 维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安全与质量并重的方针。

2.3.2 维护质量是衡量维护工作是否到位的评判标准,由设备质量、工作质量和运用质量组成。

设备质量是设备(电路)的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

工作质量是维护、管理人员对所规定的责任和维护管理任务的执行程度;

运用质量是通信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动态质量,是运用中的系统和设备在规定的技术条件下所能完成其功能的程度,是设备质量和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2.3.3 电务处应制定维护质量的检查与分析制度,定期组织对运用质量、设备质量和工作质量的检查与考核,每年组织开展秋季设备鉴定工作,进行设备维护质量验收。

2.3.4 通信(电务)段应建立健全问题库制度,对检查、鉴定发现的质量问题和设备缺点逐条列入问题库,提出克服措施和整改方案,跟踪落实限期销号。

2.3.5 通信(电务)段的工作质量考核项目应包括:

(1)执行计表及完成工作的质量情况;

(2)各项标准、作业程序、工作制度的执行情况;

(3)发生故障和障碍的性质、件数、延时;

(4)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及落实情况;

(5)各种原始记录、台账、维护资料的准确、完整程度。

2.3.6 运用质量检查考核项目与评价方法

* 各种测试不得中断业务

2.3.7 视音频质量主观评价标准:

5分标准:声音、图像清晰可辨。

4分标准:图像基本无拖尾、方块效应现象;声音较清晰、无回声及自激现

铁路信高技师题库现场信图文稿

铁路信高技师题库现场 信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信号工(现场信号)高级技师题库 一、填空题 1.一般情况下两组双动道岔合用一个SDF组合,编号小的用编号为 的SDF组合类型图,编号大的用编号为“B”的SDF组合类型图。 2.在控制台上按咽喉设置的按钮和表示灯的单元块应布置在控制台 的。 3.6502的选岔电路是采用传递接线方式进行。 4.计算机联锁驱动电路板上的表示灯应与一一对应。 5.控制台上30s延时解锁表示灯亮红灯:表示吸起,说明进路要经过30s才能解锁。 6.在道岔没表示或的编组线上接车情况下,使用引导总锁闭方式引导接车。 7.采用引导总锁闭方式引导接车时,YXJ励磁电路中不检查和敌对进路(包括另一咽喉的迎面敌对进路)。 8.电务段应加强对其他施工单位施工的 ,制定防护措施,加强施工全过程监督。 9.继电器室内每排组合架的架子不宜过多,一般以为宜。 10.一般把控制台中不经常操纵的按钮的单元块布置在轨道光带 的。 11.计算机联锁系统当备机故障时,应能自动转入状态。

12.在绘制信号电路图时,对于图中的各种继电器的线圈和接点组应选用标准的。 13.涉及行车安全的铁路信号系统及电路设计,应满足发生故障导向安全的要求,严禁出现导致的后果。 14.站内联锁设备中,敌对进路间必须,不得同时开通。 15.信号辅助继电器XFJ和主信号继电器ZXJ是在13网路线上。 16.进站、进路、出站信号机(办理自动通过及电动臂板电锁器除外)及调车信号机,在信号关闭后,不经再次办理,不得。 17.车站的列车通过进路应由经道岔直向的接车进路及进路延续的经道岔直向的______________组成。 18.设在分歧道岔的线路所,当列车经过分歧道岔侧向运行时,色灯信号机应显示两个黄色灯光;当分歧道岔为18号及以上道岔时,显示 和一个黄色灯光。 19.办理取消进路时,同时按压总取消按钮和进路的始端按钮,总取消表示灯不亮且信号也不关闭,说明不励磁。 20.6502电路中CJ具有缓吸特性和。 21.从ZRJ前接点闭合到1RJJ或2RJJ后接点断开后,条件电源 有电。 22.XJJ3-4线圈自闭电路中接入DXJ第一组前接点的作用是进行人工解锁时使XJJ经条件电源重新吸起。 23.在电气特性测试中发现KF对地电压为24V,KZ对地电压为零,说明 电源接地。

铁路站场与枢纽重点

1.段管线是指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等段专用并由其管理的线路,如机务段内机车备线、三角线,车辆段内车辆检修作业用的线路以及工务、电务段内停留轨道车及其他车辆的线路。 2.岔线是指在区间或站内接触,通向路内外单位的专用线路。 3.车场或车站两端道岔汇集的地方,是各种作业(列车到发、机车走行、调车和车辆取送作业等)必经之地,故可称之为车场或车站的咽喉区,简称咽喉区。P28 4.正线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正线可分为区间正线及站内正线,连接车站的部分为区间正线,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部分为站内正线。 5.机车车辆限界是规定机车车辆不同部位的宽度、高度的最大尺寸和底部零件至轨面的最小距离,是和线路中心线垂直的机车车辆横断面的最大极限。无论是具有最大标准公差的新车,或是具有最大标准公差和磨耗限度的旧车,在停放在水平直线上,无侧向倾斜于偏移的条件下,除电力机车升起的集电弓外,其他任何部分应容纳在限界轮廓之内,不得超越。 6.建筑限界是一个和线路中心线垂直的横断面轮廓,它规定了保证机车车辆安全通行所需要的最小尺寸,在此轮廓内,除机车车辆和与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设备(车辆减速器,路签授受器,接触电线及其它)外,其他设备或建筑物均不得侵入,与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设备,也只能与机车车辆指定的部分接触,且不得超过规定的侵入范围。 7.车站线路全长是指车站线路一端的道岔基本轨接头至另一端道岔基本轨接头的长度。如为尽头式线路,则指道岔基本轨接头至车挡的长度。线路全长减去该线路上所有道岔的长度,叫做铺轨长度。 8.进路:列车、调车的车列或调机在车站范围运行所经过的途径。互不影响、能同时进行作业的两条或几条进路,称为平行进路。 9.车站线路有效长是指在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邻线行车的部分。 10.车站通过能力是在车站现有设备条件下,采用合理的技术作业过程,一昼夜能够接发各方向的货物(旅客)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货物)列车数。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是指在合理固定到发线使用方案及作业进路条件下,某衔接方向接、发车进路上最繁忙的道岔组一昼夜能够接、发该方向的货物(旅客)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货物)列车数。11.驼峰解体能力是在既有技术设备、作业组织方法及调车机车台数条件下一昼夜能解体的货物列车数或辆数。 12.组合式重载列车是由两列及以上同方向运行的普通货物列车首尾相接、合并组成的重载列车。单元式重载列车是将车辆固定编组组成一个运输单元,运输固定品类的货物,在装车地和卸车地之间循环往返运行的重载列车。 13.枢纽联络线是把枢纽内的车站与车站、车站与线路及线路和线路衔接起来的线路。其主要作用是分散枢纽内主要干线及专业车站的列流,以增加枢纽的通过能力;缩短列车运行距离,使列车以最短路径通过枢纽;消除折角列车运行,尽可能地不变更列车运行方向;减轻车站的作业负荷和交叉干扰,增强枢纽运营作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14.横列式区段站货场位置选择的优缺点。单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的优点是布置紧凑,站坪长度短,占地少,设备集中,投资省,管理方便,车站定员少,作业灵活性大,对部分改编中转列车的甩挂作业较方便,对各种不同地形的适应性强,并便于进一步发展。缺点是一个方向的列车机车出入段走行距离长,站房同侧的岔线接轨不方便。(货场在区段站内的位置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站房同侧,另一类是在站房对侧。一般区段站均位于中小城镇,所以货场设在站房同侧,也就是设在城镇主要货源货流的同侧,其优点是货场靠近工矿企业、物资单位与居民区,便于货物集散,货主搬运车辆无需跨越正线,缺点是货场作业车取送必须跨越正线,干扰正线行车,在货场规模较大、占地较多时,布置上也有一定困难,当货场设于机务段同一端时,对作业影响更大,会影响咽喉的通过能力,因此货场在站

《铁路线路及站场》学习指导书.备课讲稿

《铁路线路及站场》学习指导书.

《铁路线路及站场》学习指导书 一、学习目的 《铁路线路及站场》是四川广播电视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专科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为必修课。本课程选用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常志平主编的《铁路线路及站场》为书面教材。 本课程主要学习《铁路线路及站场》有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更好的学习其他专业课及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重要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铁路线路及站场的基本概念,并将这些概念科学组织,使相关知识系统化。 2、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对站场布置进行简单评价,并初步养成铁路线路和站场的基本设计能力。 二、学时分配参考 本课程共分为两篇,面授总学时为64学时,均为讲授,自学总学时为80

三、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 第一篇铁路线路 第一章、路基及桥隧建筑物 内容要求: 1、掌握路基横断面形式,路基组成,桥梁、隧道的构造。 2、了解桥隧建筑物的分类及作用。 3、知道路基病害对铁路运输的危害。 学习重点: 路堤式路基、路堑式路基的组成。 第二章、轨道 内容要求: 1、掌握轨道的组成。 2、掌握轨道平顺的技术状态要求。 3、了解线路养护维修的要求,无缝线路基本原理及组成。学习重点: 轨道组成;直线地段轨距、水平要求的规定。 第三章、道岔 内容要求: 1、掌握单开道岔构造,道岔辙叉号数的概念。 2、理解列车过岔速度与道岔辙叉号数的关系。 3、了解其他类型道岔构造,提速道岔。 4、认识道岔在什么情况下禁止使用。

学习重点: 单开道岔的构造。 第四章、线路平面与纵断面 内容要求: 1、掌握线路平、纵断面组成,掌握线路标志。 2、理解并能计算曲线、坡道附加阻力和换算坡度。 3、认识线路平、纵断面图。 学习重点: 线路的平、纵断面组成。换算坡度的计算。 第五章、限界及线路间距 内容要求: 1、掌握机车车辆限界及建筑接近限界的含义。 2、掌握直线地段线路间距的规定。 3、了解曲线地段建筑接近限界以及曲线地段线路间距加宽原因及原理。学习重点: 限界的含义、直线地段线路间距的规定。 第二篇铁路站场及枢纽 第六章、站场基础知识 内容要求: 1、掌握铁路线路分类,会给车站线路及道岔进行编号。 2、会使用道岔用中心线表示法绘图表示常见的道岔。 3、掌握线路连接形式分类。 4、掌握影响车站线路有效长的因素。 5、了解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确定,了解车站线路实际有效长的推算。 6、了解电气化铁路站场布置要求。 学习重点: 铁路线路分类;车站线路及道岔的编号方法;道岔用中心线表示法;线路有效长。

(整理)铁路技规、行规、操规

《技规》相关知识一、基本常识 (一)、视觉信号的基本颜色和意义(技规第331条) 红色——停车; 黄色——注意或减低速度; 绿色——按规定速度运行。 (二)、视觉信号的分类和显示距离的要求(技规第332条) 视觉信号分为昼间、夜间及昼夜通用信号。在昼间遇降雾、暴风雨雪及其他情况,致使停车信号显示距离不足1000m,注意或减速信号显示距离不足400m,调车信号及调车手信号显示距离不足200m时,应使用夜间信号。隧道内只采用夜间或昼夜通用信号。 (三)、信号定位有何规定(技规第333条) 进站、出站、进路信号机及线路所的通过信号机,均以显示停车信号为定位。自动闭塞区段的通过信号机,以显示进行信号为定位。接近、预告信号机及通过臂板,以显示注意信号为定位。在自动闭塞区段内的车站(线路所),如将进站、正线出站信号机及其直向进路内的进路信号机转为自动动作时,以显示进行信号为定位。 (四)、信号什么状态下可视为停车信号?(技规第335条) 进站、出站、进路和通过信号机的灯光熄灭、显示不明或显示不正确时,均视为停车信号。接近信号机的灯光熄灭、显示不明或显示不正确时,均视为进站信号机为关闭状态。(五)、信号机的分类(技规第60条) 信号机按类型分为色灯信号机、臂板信号机和机车信号机。信号机按用途分为进站、出站、通过、进路、预告、接近、遮断、驼峰、驼峰辅助、复示、调车信号机。 (六)、信号表示器的种类(技规第60条) 信号表示器分为道岔、脱轨、进路、发车、发车线路、调车及车挡表示器。 (七)、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的构成及功用(技规第94条) 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由车载和地面信号设备构成,必须符合故障导向安全的原则。车载设备采用速度方式显示,应具有运行数据记录功能,不干扰司机正常操纵,超速时自动实施常用制动或紧急制动进行安全防护。 (八)、铁路行车有关人员,在任职、提职、改职前培训考试的要求(技规第385条) 铁路行车有关人员,在任职、提职、改职前,必须经过拟任职业的任职资格培训,并经职业技能鉴定、岗位任职资格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和相关岗位任职资格后方可任职。在任职期间,应按规定周期参加任职岗位适应性培训和业务考试,考试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九)、对行车有关人员身体的要求(技规第386条)

铁路站场与枢纽作业 最终 答案

铁路站场与枢纽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 1.道岔由转辙器、辙叉及护轨、连接部分组成。 2.道岔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单开道岔、对称道岔、三开道岔及交分道岔四种。 3.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的公式:N=FE/AE=cotα。 4.为了缩短咽喉长度以及机车车辆站内走行距离,并节省工程投资及运营费用,两相邻道岔间的距离应力求排列紧凑,在基线异侧、同侧布置两个辙叉尾部相对的道岔、顺向道岔。 6.车站线路连接形式有线路终端连接、渡线、梯线、线路平行错移、等。 7.普通渡线设置在两平行线路中间,由两副辙叉号数相同的单开道岔 及两道岔间的直 线段组成。 8.梯线按各道岔布置的不同,可分为直线梯线、缩短梯线及复式梯线三 种。 9.车场按其形状可分为梯形车场、异腰梯形车场、平行四边形车场、梭形车场。

10.异腰梯形车场只有在用地长度受限制且要保证各线路具有必要的有效长时方宜采用,一般用在线路数量不多的到发场及调车场。 11.警冲标应安设在两汇合线路中心线间垂直距离为 4M 处。 12.站坪长度决定于远期到发线有效长度、正线数目、车站种类、车站布置形式、等因素。 13.车站站坪与区间纵断面的配合,常见的有站坪和两端线路均为平道或缓坡道、站坪位于凸形断面上、站坪位于凹形断面上、站坪位于阶梯型断面上、站坪位于半凹形断面上、站坪位于半凸形断面上六种形式。 14.在车站站线上,因行车速度较低,可不设曲线超高。 15.进出站线路纵断面在困难条件下,仅为列车单方向运行的进出站线路可设在大于限制坡度的下坡道上;Ⅰ、Ⅱ级铁路坡度不应大于 12‰,Ⅲ级铁路不应大于 15‰ 。 16.车站路基面的形状应根据路基宽度、排水要求、路基填挖等情况设计为单面坡、双面坡、锯齿形坡。 17.站场排水设备按设置位置分为纵向排水设备、横向排水设备。 18.会让站的布置图按其到发线的相互位置可分为横列式会让站和纵列式会让站。 19.越行站一般应设两条到发线到发线,以便双方向列车都有同时待避

铁路线路及站场复习资料

车站线路种类: 正线: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深入车站的线路 站线:1.到发线 2.调车线,牵出线 3.货物线 4.机车走行线,存车线,检修线 5.安全线,避难线 6.工业企业线,段管线 线间距: 1.线路中心线至主要建筑物的距离 2.线间距离: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 常见相邻线间距举例 1.正线间、正线与其相邻线间,考虑两线均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5000=2225+运行间隙350+ 200+2225 2到发线间,两线均不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5000=2x1750+列检作业1500 3.调车线间,考虑两线均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5000=2225+350+200+2225 4.次要站线间, 4600=2x1700+人员通行1000+200 5相邻线间设有高柱信号机,两线均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5290=2x2440+410 6.相邻线间设有高柱信号机,-线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5000=2440+410+2150 7.相邻线间设有水鹤,两线均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5500=2x2440+610+10 8.中间设有站台的两线间 S=1750+站台宽+1750 9.牵出线与其相邻线间,两线均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6500=2x2225+调车作业1800+250 10.调车场各线束间 6500=2x2440+杆柱和作业1500+120 铁路限界:与线路中心线垂直的横断面轮廓 1.超限限界: 超限货物的最大装载限界。 2.建筑限界 除机车车辆及与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设备(车辆减速器、路签授受器、接触电线等)外。其他设备及建筑物均不得侵入 3.机车车辆限界 无论新造的机车车辆还是各种部件具有最大限度公差或磨耗的空重车,在水平直线上,车身所有- -切突出部分和悬挂部分,除升起的集电弓外,都必须容纳在限界轮廓之内,严禁:超出。 线路连接形式:

铁路车站与枢纽课后复习标准答案

铁路车站与枢纽作业 第一篇站场设计技术条件 1.什么是线路有效长?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有效长是指在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邻线行车的部分。 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的计算公式为:L效=L机+Q-q守/w+L守+L附 2. 常见的道岔配列形式有哪几种?相邻岔心的距离如何计算? 答:常见的道岔配列形式有: (1)在基线异侧,同侧布置两个对向道岔 L=a1+f+a2+Δ (2)在基线异侧布置两个顺向道岔或在基线的支分线路上又顺向布置一个道岔。 L=a2+f+b1+Δ (3)在基线同侧布置两个顺向道岔,这种布置的两相邻岔心间的最小距离L决定于相邻线路的最小容许间距S。 L=S/sinα (4)在基线异侧布置两个辙叉尾部相对的道岔,这种布置的两相邻岔心间的最小距离L也决定于相邻线路的最小容许间距S L=S/sinαmin 3.车站线路有效长起止范围由哪几项因素来决定? 答: (1)警冲标; (2)道岔的尖轨始端(无轨道电路时)或道岔基本轨接头处的钢轨绝缘(有轨道电路时); (3)出站信号机(或调车信号机); (4)车档(为尽头式线路时); (5)车辆减速器。 4.为什么道岔辙叉号码大小,影响列车侧向通过速度? 答:辙叉号码越大,辙叉角越小,导曲线半径越大,侧向过岔允许速度越高, 5.道岔与曲线间插入直线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1)满足线间距离的要求 (2)满足道岔前后曲线轨距加宽的要求。 6.为什么有轨道电路时,要考虑警冲标和信号机的相互位置? 答:(1)信号机处的钢轨绝缘节位置,原则上应与信号机设在同一坐标处,。为了避免在

安装信号机时造成串轨,换轨和锯轨等,钢轨绝缘允许设置在出站信号机前方1m或后方6.5m 的范围内。 (2)警冲标与钢轨绝缘的距离,取为3~4m,这样可以保证车轮停在该钢轨绝缘节内方时,车钩不致越过警冲标。 7.什么是线路全长?计算线路全长的目的是什么? 答:线路全长是指车站线路一端的道岔基本轨接头至另一端道岔基本轨接头的长度。 确定线路全长,主要是为了设计时便于估算工程造价,比较设计方案。 8.直线梯线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答:优点:扳道员扳道时不需跨越线路,比较安全,瞭望条件好,便于作业上的联系。 缺点:当线路较多时,梯线较长,各线经过的道岔数也不相同,影响调车作业效率。 内外侧两条线路长度相差很大。 9.缩短梯线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答:优点:缩短了梯线的连接长度,使内外线路长度相差不大。线路间距较大时,还能提 高土地有效使用面积,扳道员扳道时不需跨越线路。 缺点:连接曲线较多,对调车不利,同时由于倾斜角受到一定限制,连接线路较多时,缩短梯线连接长度的优点不显著。 10.复式梯线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答:优点:缩短了梯线的连接长度,使进入各条线路的车辆经过的道岔数目相等或相差不 多,可根据需要适当变化梯线结构,以调整各条线路有效长等。 缺点:曲线多且长,道岔布置分散,当道岔非集中操纵时,扳道员扳道需跨越线路,安全性较差。 11.车站站坪与区间纵断面的配合,常见有哪些形式,各有何优缺点? 答: (1)站坪和两端线路均为平道或缓和坡道,有利于利用区间正线调车作业。 (2)站坪位于凸形断面上。出站有利于加速,进站有利于制动,上下行列车同时进站时也比较安全。但如果进站上坡较陡,列车因故在进站信号机外方停车 后,起动困难。 (3)站坪位于凹形断面上。出站不利于加速,进站不利于制动。优点是当站线上停留车辆时,尤其是车辆采用滚珠轴承后,偶有外力推动后不会溜入区间。 (4)站坪位于阶梯形纵断面上。 (5)站坪位于半凹形断面上。 (6)站坪位于半凸形断面上。 12.站坪设在曲线上的缺点是什么? 答: (1)司机暸望条件不好; (2)增加了曲线附加阻力,列车起动困难;

铁路线路及站场习题库

铁路线路及站场题库 第一章路基及桥隧建筑物 1、路基是由()和为确保路基本体能正常使用而必须修建的路基防护加固,排水建筑物等组成。 路基本体 2、铁道路基断面形式包括路堤式,路堑式,(),半堤式,半堑式,半堤半堑式。 不填不挖式 3、常见的路基病害有(),路基冻胀,滑坡和边坡塌方。 翻浆冒泥 4、铁道线路由路基,轨道及()所组成。 桥隧建筑物 5、铁道线路在跨越江河、深谷、公路或其他铁道线路时都要修建()。 桥梁 6、隧道一般由()、衬砌、洞门、避人洞和避车洞几部分组成。 洞身 7、()是埋设在路堤下部的填土中,用以通过水流和行人的建筑物。 涵洞 8、路堤式路基是指线路设计标高高于天然地面,经挖方修筑而成的路基。() 错 9、路基冻胀的整治方法关键是排除地表水和降低地下水位。() 对 10、桥梁所承受的荷载是固定的。() 错 11、桥梁中,每个桥跨两支点间的距离,叫()。 A、桥跨 B、跨度 C、桥长 D、净空 C 12、铁路桥梁按长度分类,若桥长是180米,则该桥是()。 C 13、当线路设计标高低于天然地面时,须修建( )路基。 A、路堤式 B、路堑式 C 、不填不挖式 D、半堤式 B 14、何谓路基?路基的作用是什么? 路基是铺设轨道的基础,是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直接承受轨道传递的压力,并将其传递到地基。 15、路堤由那几部分组成? 由路基顶面、边坡、护道、取土坑(或纵向排水沟)等组成。 16、路堑由那几部分组成? 路基顶面、侧沟、边坡、隔带、弃土堆、天沟等组成。 17、涵洞与桥梁有何区别? 一看设备上方是否有填土,有填土的是涵洞,无填土的是桥梁;二看孔径大小,孔径在0.75~6m 的是涵洞,孔径大于6m的是桥梁。 18、隧道避人洞和避车洞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设置?

铁路信号专业维规题库(5)

铁路信号专业《维规》题库(5)——填空题、简答题 填空 1、联锁设备必须工作可靠并符合()原则。 2、当外线任何一处发生断线或混线时,不能导致()、()以及()。 3、当进路的有关道岔开通位置不正确,道岔的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敌对进路未解锁或照查条件不符时,()。 4、信号机开放后,与该进路有关的道岔应(),其敌对信号机不得()。 5、向占用线路排列进路时,有关()不得开放,但()除外。 6、正线出站信号机未开放时,进站信号机的()不能开放,主体信号机未开放时,()或()不得开放。 7、站内联锁设备中,除导接车外,敌对进路(必须互相照查),不能同时开通的进路)为:1)、同一到发上线对向的()与()。 2)、同一到发上线对向的()与()。 3)、同一咽喉区内对向重迭的()。 4)、同一咽喉区内对向重迭的()。 5)、同一咽喉区内对向重迭或顺向重迭的()与()。 6)、进站信号机外方,列车制动距离内接车方向为超过()的下坡道,而在该下坡道方向的接车线末端未设线路隔开设备时,该下坡道方向的()与对方咽喉的(),非同一到发线的顺向的()以及对方咽喉()。7)、防护进路的信号机设在侵入限界的(),禁止同时开通的进路。 8)、向驼峰推送车列占用的股道与另一端向该股道的()。 9)、咽喉区内无岔区段上对向的()。(到发在线无岔区段应根据具体情况及运营要求另作规定)。 8、进站或接车进路信号机因故障不能正常开放信号或开通非固定接车线路时,应使用(),开放此种信号时,必须检查所属()。 9、列车主体信号机和调车信号机应设有灯丝监督,在信号机开放后,应不间断地检查(),进站和在通过列车的正线出站或进路信号机,

铁路线路与站场

铁路线路与站场复习题一 1.关于无缝线路的基本原理:研究表明,钢轨内部的温度力的大小跟钢轨横断面积成正比,跟钢轨长度成无关。 2.关于铁路防爬设备:防止线路爬行的主要设备有防爬器和防爬撑两种。 3.关于曲线的组成:线路曲线是由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 4.关于竖曲线半径:《铁路线路设计规范》规定,竖曲线半径Ⅰ、Ⅱ级铁路为10000m,Ⅲ级铁路为5000m。 5.关于站台高度:邻靠正线或通行超限列车站台高度采用高出轨面300mm,其它线采用500mm。 6.关于区段站和中间站的区别:区别区段站和中间站的明显标志是在区段站上设有机务段。 7.关于区段站布置图型的确定因素:区段站的布置图型,主要根据正线、旅客列车到发线、货物列车到发线相互位置的不同确定。 8.关于编组站的分类:一个铁路枢纽内设有两个及以上编组站,根据作业分工和作业量可将其分为主要编组站和辅助编组站。 9.关于路堤的概念:铁路线路路堤的形成是因为(A) A.路堤设计标高高于自然地面标高 10.关于警冲标、信号机位置的确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B.在曲线地段安设警冲标,无需考虑曲线的限界加宽 11.关于线路间距的确定:中间设有站台的两线路间的线间距一般取(D) D.站台宽+3.5米 12.关于驼峰峰下线路采用对称道岔:驼峰峰下线路采用对称道岔,其辙叉号码不得小于(A)号A.6 13.关于相邻两道岔间插入直线段的最小长度:到发线上相邻两道岔对向布置在基线异侧,没有列车同时侧向通过两道岔,两道岔间插入直线段的最小长度采用(D)mA. D.0 14.关于双线铁路中间站及到发线数目:双线铁路中间站一般应设(B)条到发线,以使双方向列车有同时待避的机会。B.2 15.关于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机走线位置:在双线横列式区段站上,当机务段位于(A)时,无论正线是否外包机务段,机走线应设于上、下行到发场之间。 A.站对右16.关于区段站货场设置位置:当区段站货源、货流主要方向在站房对侧时,如机务段设于站对右的位置,将货场设于(A)为宜。 A.站对右 17.进路的定义:进路是指机车车列在车站行驶的径路。 18.辙叉号数的定义:辙叉号数又称道岔号数,实际上是辙叉角的余切值。 19.会让站的定义:会让站是设置在单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会车、让车,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 20.线路有效长的定义:线路有效长是指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信号显示、道岔转换和邻线行车的部分。 21.高速铁路的概念: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200km/h及以上的铁路称为高速铁路。 22.关于小曲线半径对运营的影响:(不利影响) ①增加轮轨磨耗②加大维修量③行车费用增高 23.关于路肩的概念与作用:①路基顶面两侧无道砟覆盖的部分叫做路肩。②路肩的作用:a.增强路基的稳定性 b.防止道砟滚落到路基面外 c.便于设置线路标志和信号标志 d.便于人员避车和暂时存放维修材料和机具。 24.关于缓和曲线的作用:①使列车由直线运行到缓和曲线时离心力逐渐增加②曲线受外轨超高时,使外轨超高逐渐增加③曲线轨距加宽时,使轨距加宽逐渐增加。 25.关于中间站得商务作业和技术作业: 商务作业---出售客票,旅客乘降,行李和包裹的收发和保管,货物的承运、保管与交付 技术作业---办理列车会让、越行和通过、摘挂零担列车的调车、取送车及装卸作业 26.关于高速铁路的主要技术特点:(9点) ①速度快②安全性好③运能大④能耗低⑤污染轻⑥占地少⑦造价低⑧舒适度高⑨ 效益好 27.关于区段站的设备:(五项)客运设备、货运设备、运转设备、机务设备、车辆设备 28关于曲线外轨超高的计算: 某条铁路其平面曲线半径为800m,外轨超高为1215mm,求正常情况下列车运行 速度应是多少? 解:根据题意,计算公式, H=11.8*(V2/R) V=(HR/11.8)开方,V=(100*3.25)/3.4=95.6km/h.(11.8开方取值3.4)所以,正常情况下的速度应为95.6km/h. 29.关于曲线附加阻力的计算 已知:AD段是AH区段中的上坡最大的一段线路。平面纵断面情况如下, i=5‰设计坡度 i=6‰ i=0 线路平面R=1400m R=350m 解:由A向D运行时, AB段 Wr=0 Wi=i=6 N/KN WAB=Wr+Wi=0+6=6 N/KN BC段 Wi=0 Wr=600/R=600/1400=0.43 N/KN WBC=Wi+Wr=0+0.43=0.43 N/KN CD段 Wi=i=5 N/KN Wr=600/R=600/350=1.2 N/KN WCD=Wi+Wr=5+1.2=6.2 N/KN 30.关于无缝线路的最佳锁定轨温的计划: 设武汉地区历年最低、最高轨温分别是-20℃和60℃,求该地区铺设无缝线路的最佳锁定轨温。 解:T锁=(tmax+tmin)/2+4℃ t锁=[60+(-20)]/2+4℃=24℃. 复习题二 1.线路的组成:铁路线路是由路基、桥隧和轨道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 2.道岔号数与列车过岔速度的关系:道岔号数越大,辙叉角就越小,导曲线半径就越大,允许侧向通过道岔的速度就越高。 3.加力牵引坡度的概念:用两台或更多机车牵引的较陡坡度称为加力牵引坡度。 4.旅客站台的分类:旅客站台分为基本站台和中间站台两种。 5.货物线与到发线间距,当线间有装卸作业时不应小于15m,无装卸作业时不小于 6.5m。 6.区段站所办理的列车种类:在区段站所办理的各类列车中,以无调中转列车所占比重为最大。 7.横列式区段站机待线的设置位置:在设有机走线的横列式区段站,应在非机务段一端咽喉设置机待线。 8.驼峰范围的概念:驼峰范围是指峰前到达场(不设峰前到达场时为牵出线)与调车场之间的部分线段。它包括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和峰顶平台。 9.坡差的概念:某变坡点左坡-2‰,右坡-7‰,则坡差是(B) B.5‰ 10.正线与到发线间的线间距:正线与到发线的线间距一般取(A) A.5 11.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不超过50km/h的单开道岔,其辙叉号码不得小于(D)号。D.12 12.相邻道岔间插入直线段的最小长度:正线上相邻两道岔间对向布置在基线异侧,有列车同时侧向通过道岔,两道岔间插入直线段的最小长度采用(A) A.12.5 13.相邻两道岔间插入直线段的最小长度:调车进路上相邻两道岔顺向布置在基线异侧,两道岔之间插入直线段的最小长度采用(D) D.0 14.新建单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机务段的设置位置:新建单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首先应考虑机务段设于(A)位置,其次是站对左位置,对远期没有多大发展的区段站必要时也可考虑战对并方案。A.站对右 15双线横列式区段站的主要矛盾:双线横列式区段站的主要矛盾是(A) A.客货交叉 16.单线铁路区段站旅客基本站台与中间站台所夹到发线数目:单线铁路区段站旅客基本站台一般应与中间站台夹(B)条到发线。B.2 17.双进路的概念:双进路是指到发线可供上下行方向使用。 18.机车车辆限界的定义:机车车辆限界是国家规定的机车车辆不同部位的宽度和高度的最大轮廓尺寸限。 19.越行站得概念:越行站是设置在双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同方向列车越行的车站,必要时办理反方向列车的转线,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 20.编组站的概念:为办理大量的货物列车的解体和编组作业,设有比较完善的驼峰调车设备的车站。 21.中间站牵出线有效长度的要求:中间站牵出线的有效长度应该满足调车作业的需要,一般不短于货物列车长度的一半,在困难条件下,或本站作业量不大时,可酌情缩短,但不应短于200m。 22.设置安全线的规定:设置安全线是为了防止岔线或站线上的机车车辆未经开通进路而与正线上的机车车辆发生冲突事故。安全线的有效长度应不短于50m。 23.区段站的作业:(五项)客运作业、货运作业、运转作业、机务作业、车辆作业。

铁路技规、行规、操规

《技规》相关知识 一、基本常识 (一)、视觉信号的基本颜色和意义(技规第331条) 红色——停车; 黄色——注意或减低速度; 绿色——按规定速度运行。 (二)、视觉信号的分类和显示距离的要求(技规第332条) 视觉信号分为昼间、夜间及昼夜通用信号。在昼间遇降雾、暴风雨雪及其他情况,致使停车信号显示距离不足1000m,注意或减速信号显示距离不足400m,调车信号及调车手信号显示距离不足200m时,应使用夜间信号。隧道内只采用夜间或昼夜通用信号。 (三)、信号定位有何规定(技规第333条) 进站、出站、进路信号机及线路所的通过信号机,均以显示停车信号为定位。自动闭塞区段的通过信号机,以显示进行信号为定位。接近、预告信号机及通过臂板,以显示注意信号为定位。在自动闭塞区段内的车站(线路所),如将进站、正线出站信号机及其直向进路内的进路信号机转为自动动作时,以显示进行信号为定位。 (四)、信号什么状态下可视为停车信号?(技规第335条) 进站、出站、进路和通过信号机的灯光熄灭、显示不明或显示不正确时,均视为停车信号。接近信号机的灯光熄灭、显示不明或显示不正确时,均视为进站信号机为关闭状态。 (五)、信号机的分类(技规第60条) 信号机按类型分为色灯信号机、臂板信号机和机车信号机。信号机按用途分为进站、出站、通过、进路、预告、接近、遮断、驼峰、驼峰辅助、复示、调车信号机。 (六)、信号表示器的种类(技规第60条) 信号表示器分为道岔、脱轨、进路、发车、发车线路、调车及车挡表示器。 (七)、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的构成及功用(技规第94条) 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由车载和地面信号设备构成,必须符合故障导向安全的原则。车载设备采用速度方式显示,应具有运行数据记录功能,不干扰司机正常操纵,超速时自动实施常用制动或紧急制动进行安全防护。 (八)、铁路行车有关人员,在任职、提职、改职前培训考试的要求(技规第385条) 铁路行车有关人员,在任职、提职、改职前,必须经过拟任职业的任职资格培训,并经职业

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最新版)

铁路信号维护规则 第一章总则第 1条为满足铁路运输生产的需要 , 确保铁路信号设备的正常运用加强信 号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 , 特制定《铁路信号维护规则》。 , 第 2条铁路信号设备是指挥列车运行, 保证行车安全, 提高运输效率, 改善行车组织方式 , 实现行车指挥现代化的关键设施。电务部门必须贯彻国家有关政策 , 坚持以运输生产为中 心 , 做好维护管理工作 , 保证信号设备处于良好运用状态(原为:正常运用)。 第 3条铁路信号维护工作是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号工是铁路主要行车工种。信号维护工作必须严格执行铁路有关法规产法制观念 , 认真执行标准化作业, 保证行车、设备及人身安全。, 直接涉及运输安全。信 , 牢固树立安全生 第 4条铁路信号设备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具有点多线长、设置分散、布局成网、 不间断运用、结合部多、易受外界影响等特点。其维护工作技术要求高 , 既相对独立 , 又相互联 系 , 因此 , 各级电务部门必须加强对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文化、技术业务知 识培训 , 不断提高电务职工队伍素质。参加信号工作的新职工必须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和 安全纪律培训 , 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 第 5条信号维护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 贯彻预防与整修相结合的原则 , 确保信号设备运用状态良好。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器材、新工艺, 提高信号设备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要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优化维护作业方式方法,推进修程修制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要全面落实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提高维护 管理水平。 第 6条《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是做好信号维护工作的基本规则, 电务及有关部门制定的 细则、标准、办法等 , 必须符合本规则的规定。 第二章管理 第一节通则 (全部内容进行修改、增加) 第 7条铁路信号设备维护工作由维修、中修、大修三部分组 成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 包含在维修、中修、大修之中。 , 测试工作是信号设备维 第 8条铁路信号设备维护工作应贯彻按期大修、强化中修、确保维修的指导思想 以安全和质量为主的原则, 依据设备技术状态变化规律和磨损程度做好大修、中修和维 修工作,保证信号设备符合技术标准, 在规定的寿命期内性能良好、质量稳定、安全可 靠地运用。 , 坚持

《铁路站场与枢纽》第二次作业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会让站的到发线一般应设两条,以便车站具有列列车同时交会的条件。 2.双线铁路中间站一般应设条到发线,以使双方向列车有同时待避的机会。 3.单线中间站一般应设条到发线,以便车站具有三交会的条件。 4.货物线的布置形式有和两种形式。 5.单线铁路中间站的中间站台一般设在与之间,一般与基本站台间夹条线路。 6.站台间的跨越设备一般有、和三种。 7.中间站常见的改建形式有①②③。 8.当列车对数较少的会让站,仅为提高区间通过能力办理列车会站,可设一条到发线,但这种车站连续布置不应超过()个。 A、2 B、3 C、4 D、5 9.新建的中间站,站坪宜设在平直线上。由于地形限制,必须设在坡道上时,一般情况下,正线及到发线所在的坡度不得超过()‰。 A、1 B、1.5 C、3 D、6 10.中间站旅客基本站台宽度在旅客站房范围内一般不应小于()m。 A、8 B、6 C、5 D、4 11.随着中间站装卸作业量的增多,可能需要增加货物线。加铺货物线尽可能在()。 A、站房同侧 B、货场同侧 C、站房对侧 D、货场对侧 二、名词解释 1.双进路; 三、简答 1.中间站有哪些作业?应具有哪些设备?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区段站按到发场相互位置可分、、三类。 2.区段站的五项作业是、、、、。 3.区段站应设有的五项主要设备是、、、、。 4.在区段站上,机务段的位置有设在、、、、五种方案。 5.新建单线横列式区段站首先应考虑机务段设于位置,其次是设于位置。6.根据我国运营工作的实践,新建单线横列式区段站的到发线采用进路。双线横列式区段站的到发线,一般设计为进路,分别按方向接发列车。 7.区段站的运转设备主要包括,,,

铁路线路与站场

复习题一 1.关于无缝线路的基本原理:研究表明,钢轨内部的温度力的大小跟钢轨横断面积成正比,跟钢轨长度成无关。 2.关于铁路防爬设备:防止线路爬行的主要设备有防爬器和防爬撑两种。 3.关于曲线的组成:线路曲线是由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 4.关于竖曲线半径:《铁路线路设计规范》规定,竖曲线半径Ⅰ、Ⅱ级铁路为10000m,Ⅲ级铁路为5000m。 5.关于站台高度:邻靠正线或通行超限列车站台高度采用高出轨面300mm,其它线采用500mm。 6.关于区段站和中间站的区别:区别区段站和中间站的明显标志是在区段站上设有机务段。 7.关于区段站布置图型的确定因素:区段站的布置图型,主要根据正线、旅客列车到发线、货物列车到发线相互位置的不同确定。 8.关于编组站的分类:一个铁路枢纽内设有两个及以上编组站,根据作业分工和作业量可将其分为主要编组站和辅助编组站。 9.关于路堤的概念:铁路线路路堤的形成是因为(A) A.路堤设计标高高于自然地面标高 B.路堤设计标高低于自然地面标高 C.路堤设计与自然地面标高在同一水平面上 10.关于警冲标、信号机位置的确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警冲标的位置,在直线段设在距离相邻线路中心各位2米的地方 B.在曲线地段安设警冲标,无需考虑曲线的限界加宽 C.警冲标至道岔中心距离与道岔号数、线间距及连接曲线半径等因素有关 D.信号机最好与钢轨绝缘缝设在同一坐标处 11.关于线路间距的确定:中间设有站台的两线路间的线间距一般取(D) A.5 B.5.3 C.5.5 D.站台宽+3.5米 12.关于驼峰峰下线路采用对称道岔:驼峰峰下线路采用对称道岔,其辙叉号码不得小于(A)号 A.6 B.7 C.9 D.12 13.关于相邻两道岔间插入直线段的最小长度:到发线上相邻两道岔对向布置在基线异侧,没有列车同时侧向通过两道岔,两道岔间插入直线段的最小长度采用(D)m A.12.5 B.6.25 C.4.5 D.0 14.关于双线铁路中间站及到发线数目:双线铁路中间站一般应设(B)条到发线,以使双方向列车有同时待避的机会。 A.1 B.2 C.3 D.4 15.关于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机走线位置:在双线横列式区段站上,当机务段位于(A)时,无论正线是否外包机务段,机走线应设于上、下行到发场之间。 A.站对右 B.站对左 C.站同左 D.站同右 16.关于区段站货场设置位置:当区段站货源、货流主要方向在站房对侧时,如机务段设于站对右的位置,将货场设于(A)为宜。 A.站对右 B.站对左 C.站同左 D.站同右 17.进路的定义:进路是指机车车列在车站行驶的径路。 18.辙叉号数的定义:辙叉号数又称道岔号数,实际上是辙叉角的余切值。 19.会让站的定义:会让站是设置在单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会车、让车,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 20.线路有效长的定义:线路有效长是指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信号显示、道岔转换和邻线行车的部分。 21.高速铁路的概念: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200km/h及以上的铁路称为高速铁路。

中国铁路术语大全

中国铁路术语大全 1.国有铁路:指铁道部投资建设和管理的铁路,包括组建有内部综合性支线管理机构的铁路。 2.合资铁路:指铁道部与其他部委、地方政府、企业或其他投资者合资建设和经营的铁路,包括规范改制的铁路支线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3.地方铁路:指地方人民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的铁路。 4.特别繁忙干线:在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大通道担当客货运主力,在路网中起极重要的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100对的线路。 5.繁忙干线:连接经济发达地区或经济大区,在路网中起重要的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60对的线路。 6.干线:连接大中城市,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15对的线路。 7.支线:连接中小城市,在路网中起联络作用或为地区交通运输服务,或客、货行车量不超过15对的线路。 8.新线:指未交付运营部门的工程临管线路。 9.高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大于200km/h的铁路。

10.快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20km/h但不超过200km/h 的铁路,其中以客运为主的线路不低于160km/h。 11.城际铁路:指长度在500km以下,客货运输繁忙、相邻两大城市间的铁路。 12.铁路行车组织: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合理组织列车运行以实现旅客和货物运输过程的组 织工作。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车站技术作业组织、车流组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铁路运输工作技术计划和调度工作。 13.《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是铁路进行技术管理和从事运输生产的基本法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铁路技术设备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行车组织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和作业程序、信号显示的要求和方法以及铁路运输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和必须具备 的基本条件。 14.《行车组织规则》:简称《行规》,它是各铁路局根据《技规》规定的原则,结合铁路局管内设备的具体条件所制定的行车组织的补充规则,是铁路局行车组织工作的基本法规。 15.《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简称《站细》,它是根据《技规》和《行规》的有关规定,结合车站技术设备和作业条件等具体情况所制定的车站技术管理和作业组织的基本制度,凡参与车站作业的车务、机务、

《铁道信号远程控制》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铁道信号远程控制》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信号是用来正确区分远动系统数字序列中的“帧”和“字”的起止位置。 A. 位同步 B. 帧同步(群同步) C. 载波同步 D. 网同步 正确答案:B 2. ()的作用是把待传输的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A. 信源 B. 信道 C. 调解器 D. 信宿 正确答案:A 3. 报文交换的基础思想是() A. 接收—存储 B. 接收—处理 C. 接收—转发 D. 存储--转发 正确答案:D 4. 铁路行车现为()级管理指挥系统。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正确答案:C 5. 远动系统的核心问题是() A. 远距离信息传输 B. 近距离信息传输 C. 远距离控制 D. 近距离控制 正确答案:A 6. 调度集中系统属于()的远动系统。 A. 分散 B. 综合 C. 复杂 D. 单一 正确答案:A 7. ()是物理网上的一组完整的网络协议 A. TCP B. IP C. OSI D. TCP/IP 正确答案:D 8. 信道编码主要用于() A. 信息解码 B. 抗干扰编码 C. 抗干扰解码 D. 信息传递 正确答案:B 9. 如果通过在车站设立自律机来完成按照列车运行计划和《站细》正常接发列车以及协调列车、调车冲突的功能,将安全可以实现列车和调车作业的统一控制,称为()控制原则 A. 分散 B. 自律 C. 分散自律 D. 复杂 正确答案:C 10. ()地址是TCP/IP协议中用来标识网络中的某个计算机的地址,而且必须保持其唯一性。 A. TCP B. IP C. OSI D. TCP/IP 正确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